沙市区彭国珍志愿者服务队管理办法

2024-04-30

沙市区彭国珍志愿者服务队管理办法(精选4篇)

篇1:沙市区彭国珍志愿者服务队管理办法

沙市区彭国珍服务队管理办法

为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进一步推动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充分发挥彭国珍服务队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制定本办法。

一、健全组织。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组织网络,区委建立彭国珍服务队总队,街道成立彭国珍服务队分队,社区成立彭国珍服务队。

二、壮大队伍。凡有服务意愿和服务能力的社区党员群众,均可申请参加彭国珍服务队。申请入队需本人向社区提出书面申请。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社区党组织要根据其特长和服务意愿迅速分派到相应的服务分队,并组织申请人举行入队承诺仪式。

三、优化服务。彭国珍服务队要根据社区实际和群众需求开展服务,积极参与社会治安、法制宣传、医疗保健、科普教育、文化体育、创业就业和便民利民等服务工作。要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四、规范管理。推行党员志愿者分级考核、星级评定、动态管理制度。按党员志愿者现实表现划分为五个星级等次。每年由社区组织评选一、二星级党员志愿者,街道组织评选三、四星级党员志愿者;每两年由区委组织部组织评选五星级党员志愿者,并结合“七一”表彰活动,大力宣传表彰,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篇2:沙市区彭国珍志愿者服务队管理办法

荆州台记者尤琳报道:

“彭国珍服务队”工作模式推进会昨天(29号)召开,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施政在会上指出,要充分认识彭国珍服务队的精神实质,扎实推进“彭国珍服务队”工作模式,探索建立社区志愿服务者长效机制,充分拓展“沙市老姨妈”精神。

据了解,2008年9月,沙市区解放街办白云桥社区党组织以彭国珍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网络了一大批社区志愿者,成立了我市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彭国珍服务队”。彭国珍服务队以弘扬沙市老姨妈精神为宗旨,以发扬优秀共产党员彭国珍同志热心社区工作、真心服务居民的奉献精神为出发点,健全组织、完善管理、扩展领域,将个人服务转变为集体服务、自发服务转变为有组织的服务、被动服务转变为自愿主动服务,逐步构建起服务为先、特色鲜明、群众欢迎、社会认可的“彭国珍服务队”工作模式。

施政强调,推广“彭国珍服务队”工作模式,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社区科学发展的一项有效举措,要充分挖掘我市城市社区蕴藏的十分丰富的民间志愿服务者资源,力争每一个社区都有一支以党员为核心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让荆州的社区志愿者队伍成为一面展示荆州社区党建精神面貌的旗帜。

市委组织结对帮扶活动

荆州台记者尤琳报道:

篇3:沙市区彭国珍志愿者服务队管理办法

一、志愿者服务现状

蒙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东邻昭平,西连金秀,南毗平南,北接荔浦。古为百越地,明清称永安州,民国初年改为蒙山县。蒙山县现辖6镇3乡, 共79个村委会,1,604个村民小组,全县人口20余万人,有瑶、壮、侗、回族等12个少数民族。在志愿者服务方面,公民参与志愿组织、参加志愿活动的热情不高,青年志愿者在激发社会管理活力、搭建社会协同平台、开拓公众参与渠道、配合维稳发展工作、促进健康文明生活、塑造友善互助形象等方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志愿者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蒙山县近年来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青年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中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志愿者缺乏专门组织机构。目前,蒙山县有23名特定志愿者,由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构成,分布在各县直机关、乡镇,其他县城、乡镇、村委(街道)未建立专门的志愿者队伍,导致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只能依靠西部计划志愿者和临时志愿者,机构的完善、人员管理、活动开展均受到影响。

(二)志愿者缺乏平衡的人员结构。在特定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中,基本属于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在社会经验、专业知识应用相对比较欠缺;在临时志愿者中,有意愿参与并专业性强的志愿者更是甚少。同时,在年龄、文化、技能等方面的组成结构也不尽合理,存在文化程度低的多、技能单一的多,从而影响了整个志愿者队伍的服务质量。

(三)志愿者缺乏专业化培训。临时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业余性质的,大多数缺乏所从事服务工作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志愿者表现的热心有余但专业知识不足。在临时招募志愿者后,基本上是通过报名就录用,直接上阵开展工作,而对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服务的内容缺乏系统的指导和专门的培训。因此,志愿者活动停留在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效果的低层面上,使得志愿者在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活动的效果被打了很大的折扣。

(四)志愿者有被滥用的趋势。志愿服务是义务性的劳动,但是,近年来,志愿者被一些人误解为廉价劳动力、充数的工具,有被滥用的趋势。用志愿者干体力活,为会议充数、充场面等等。长此以往,容易给社会各界形成志愿者组织是形式主义、缺乏实效的负面印象。

(五)志愿者缺乏活动经费。在各类志愿者活动内容的丰富、活动方式的多样、物质价格的提高,活动未能按照正比的形式增加,往往存在重使用、轻支持,重付出、轻资助的现象,使得志愿者组织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志愿者组织的日常管理、人员培训缺乏必要的经费、场所等物资支持,严重制约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水平、服务能力的提高。

二、志愿者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对策

针对志愿者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蒙山县以建立蒙山青年志愿者站为平台,以协助党委、政府工作为出发点,以整合资源为工作方式,以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青年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带动老年、少年更多人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为目标,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式、新内容,切实服务社会管理。

(一)建立志愿者服务站,建章立制。在团县委成立蒙山县志愿者服务总站,各乡镇团委成立蒙山县志愿者服务分站。由团县委(乡镇)书记担任总站(分站)站长,副书记和1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担任副站长,政府(企事业单位)人员、教师、社会青年、农村青年等组成作为成员。

制定《蒙山县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章程》、《蒙山县青年志愿者手册》,以及《蒙山县青年志愿者培训办法》等制度。

(二)整合资源,创建蒙山青年志愿服务品牌。蒙山县志愿者服务在团县委的指导下,将志愿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活动与团的工作相结合,同规划、同部署,统筹协调青年志愿者服务总站与分站的网络布局,充分整合党政部门和各类社会资源,组织动员各方面社会力量,为志愿者服务的发展提供全面保障,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化、社会化。在活动中,形成“5服务和1品牌”,即家教助学服务、党政工作服务、社会公益服务、大型活动服务、环境保护服务和“心守家园”,以及精神文明宣传、环境保护等活动作为品牌项目,常抓不懈。

(三)加大宣传,扩大青年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的影响力。青年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要做深、做大,在自身努力外,还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需要更多人深入理解志愿服务精神和广泛认同志愿服务意义。蒙山县青年志愿服务,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健全完善的运行机制、先进创新的服务理念,提升全县人民特别是青年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水平和参与热情,通过电视、广播、公益广告、报纸、网络等形式,营造舆论氛围,形成社会声势,广泛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努力营造“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良好社会氛围,调动广大青年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扩大志愿服务事业的影响力。

(四)通过青年带动老年、少年参与,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蒙山志愿者站作为青年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的平台,将通过这一年取得的良好效果吸引老中青群体参与到志愿者队伍,扩充志愿服务工作的参与面,壮大志愿者队伍。根据志愿者行业、年龄结构等条件的不同,在各分站中组建医疗卫生队、心理咨询队、教学辅导队、精神文明宣传队等,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提高蒙山青年、老年、少年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的的广度和深度。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青年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创新青年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新途径,加强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管理,充分调动志愿者为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本文分析了蒙山县志愿者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以协助党委、政府工作为出发点,以整合资源为工作方式,以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青年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带动老年、少年更多人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为目标”的志愿者服务站,创新青年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新途径,构建和谐社会。

篇4:沙市区彭国珍志愿者服务队管理办法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和细胞,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社区日益成为人们的生活舞台和共有家园。社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整治社区环境、建设宜居社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体现了文明城市创建的客观要求,遵循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规律。推进社区物业服务,是一项创新型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尚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长沙市自2009年开始,按照“以块为主、政府扶持、费随事转、市场运作、分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在全国率先探索社区物业服务工作,通过社区物业服务工作的开展,社区环境更加宜居,治安秩序明显好转,社区氛围更加和谐,居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得到以往没有的实惠,对物业服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推行社区物业服务后,居民的平均满意度达到93%,社区居民真正感受到了社区物业服务带来的实惠。

一、开放式社区物业服务社会管理的实践

在开展社区物业服务工作以前,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局限,长沙市绝大多数开放式居民社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先天不足”,环境脏、秩序乱、基础设施差、管理粗放的现象十分普遍,居民群众怨言很大。为了有效改变这种无序状态,进一步延伸政府公共服务的“触角”,让广大社区居民群众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2009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决定,试点推行社区物业服务工作。社区物业服务工作开展三年来,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欢迎,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认可,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做法和体会:

(一)创新理念,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社区环境、加强社区管理,是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内在需要,是城市居民的共同要求和愿望。在开展社区物业服务的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把居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以服务居民,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宗旨,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帮,民有所怨、我有所改,民有所急、我有所办”,真正将社区物业服务办成一项人民满意的民生工程。

其次,坚持因地制宜。每个社区都存在差异性,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开展社区物业服务的实践中,我们根据各个社区房屋建设、环境配套、居民需求、业主意愿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类型的服务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在收费标准、服务项目的设置等方面,立足社区实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不搞“齐步走”,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服务形式。

第三,坚持科学施策。推行社区物业服务是城市公共职能的向下延伸,政府作为城市管理的主体,在社区物业服务的起步实施阶段,必须要发挥主导作用。但从物业服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看,市场化是必然之路。因此,我们注重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在社区物业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和鼓励各种新经济组织参与社区物业服务,并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和激励各服务单位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实现社区物业服务的持续、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思路,便民利民为工作主线

整治社区环境、建设宜居社区,是让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推进社区物业服务,就是要让市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顺心、更放心。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把实现便民利民作为工作主线,紧紧围绕公共保洁、公共秩序、公共亮化、公共安全、公共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等重点,进一步完善服务标准和办法,积极开展优质服务,让广大市民群众实实在在地受惠得利。在公共秩序管理上,重点抓好流动摊担、店外经营、车辆停放规范管理;在公共卫生维护上,重点做好公共场所、道路的清扫保洁和空中垃圾、楼道堆物的清理;在公共设施管理上,重点做好公共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在公共绿化上,重点做好公共绿地的养护工作,以社区环境面貌的真正改观,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支持。

(三)创新管理,探索三种运作模式

在推行开放式老旧居民社区物业服务的过程中,针对社区基础设施状况、财力保障、人员构成以及居民对物业服务的认识等现状,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策,探索和创新了三种运作模式。

一是政府扶持、社区自治模式。成立由社区居民代表、社区干部、驻街单位后勤负责人组成的社区物管委员会和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分别作为监督机构和具体执行机构。在辖区政府扶持下,按照“费随事转、整合资源”的原则,由物业服务中心承担社区环卫保洁、治安防控、设施维护、门店、摊担管理、家政服务等职能,聘请专业物管顾问指导,加强业务培训,实行规范运作,实现自主管理。二是政府主导、公司运作模式。坚持政府主导,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在社区引进专业物业管理公司统一进行运作;政府财政将社区内环卫、市政、园林三块维护作业经费打包给中标的物业公司,开展专业化、精细化、网格化的规范管理。三是“1+1”混合运作模式。把社区物业服务分为公共物业和居民私人物业两个部分,分别提供不同的服务。一方面整合环卫、市政、园林等城市管理专业部门进社区,对公共物业部分实行“无偿服务”;另一方面成立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对私人物业服务部分实行“有偿服务”。

(四)创新工作,“三先三后”确保正常运转

社区基础条件存在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开展社区物业服务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要全盘考虑、统筹谋划,区分情况、分步推进。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采取“试点、拓面、推广”三步走和“三先三后”的工作思路,2009年初在10个社区先行试点社区物业服务工作,2009年6月拓展到全市87个社区,2010年在146个社区全面推广,2011年继续对110个开放式社区实施物业服务规范化管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采取“先整治、后管理,先宣传、后实施,先服务、后收费”的办法,即:先期对社区环境和基本设施进行整治,然后加强后续管理;先期加强对社区物业服务有关政策的宣传,然后组织具体实施;先期为社区居民搞好服务,然后适当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在稳步推进的同时,实行每月检查讲评,动态掌握全市社区物业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强化各项工作责任的落实。积极设立政府专项财政保障资金,安排相应配套经费,按照“以奖代补”的形式,由市财政按每个社区每年5万元、区财政对应安排10万元纳入预算,确保社区物业服务的有序正常运转。

二、推行社区物业服务管理的对策

推行社区物业服务是加强基层管理、夯实基础工作的重要抓手,抓好开放式社区物业服务,是夯实城市管理基础、美化人居环境、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只有大力优化和完善科学高效的长效机制,才能不断推进社区物业服务实现新的提升。

(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运转机制

一是推进社区物业服务的市场化。重视、培育和发展各种新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参与社区物业服务,引进和培训一支适应市场需求、素质优良的物业服务人才队伍,合理引导和激励物业服务单位良性竞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推进社区物业服务的专业化。积极导入专业物业服务模式,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专业指导,合理确定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等事项,通过细化服务机构和服务内容,不断提高专业化运作水平。三是推进社区物业服务的优质化。针对各个街道和社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社区自治、公司运作和“1+1”混合运作等不同的运转模式,更大程度地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要进一步创新监督管理机制

一是强化市民参与。强化社区自治和监管,制定投诉、处理、回访和联席制度,积极听取和采纳社区群众意见,积极拓展社区物业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完善考核评估,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对社区物业服务工作进行问卷调查和综合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各街道社区建设的重要依据。三是强化行业监管。以健全社区物业服务长效机制为目标,实行区、街定期检查、跟踪监督,大力加强社区物业服务的行业监管,不断推进社区物业服务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要进一步创新政策保障机制

一是提供政策支撑。积极研究制定指导社区物业服务开展的规范性意见,并尽可能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对服务模式、扶持政策、组织领导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使街道、社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操作。二是提供经费保障。坚持政府引导,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明确收费原则和标准;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整合部门资金、盘活社会资金等途径,从经费上予以保障,确保社区物业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幼儿救助申请报告下一篇:西洲曲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