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芬芳

2024-04-22

一路芬芳(精选8篇)

篇1:一路芬芳

一路开放,一路芬芳作文

一路走来,沿途的风景很多,它充盈着你我的青春,它不在于美,只在抚慰了自己的心灵,努力开放,尽情芬芳。

它如一朵花,悄悄盛绽,诉说着美丽清香;它又如一株草,努力钻出,写尽无数沧桑;它还如一条河,只有汹涌过,才知道它的澎湃激昂。人生尽是如此,努力开放,就会尽情芬芳。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太多平凡的人,他们朴素,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即使这些工作再平凡,他们也愿意用自己的平凡来造就这岗位上的不平凡,来体验生命中平凡中的伟大。正如《平凡的世界》所说,“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努力开放,尽情芬芳。

当那天,农民伯伯给了它“生命”稻草人。它的责任是守卫田野。白天鸟儿来啄食,它不管自己的身体是多么的脆弱,竭尽全力吓走鸟儿,换来田野白天的安宁;夜晚,那些懒惰的人潜入田野,意图偷走农民们用辛勤换来的.那些粮食,庄稼,仍然是那田间的守卫者,它用尽全力“拦’”住入侵者,即使最后换来的是粉身碎骨,它也无悔,在那风吹雨打,阳光曝晒的季节,因为它曾奉献过,保护过,哪怕怀抱中的温暖很短,很短……只要我们绽放,就可以芬芳。一切皆是如此。

那是一名中年司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高速行驶的公路上,它运载了一车人的生命,不知道是天意还是什么,他突发心脏病,头晕,但假若他松手,这车人的生命将无法预料,再者,不仅是车上的人,就连周围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可他作为司机他知道,要坚持,就在下高速的最后一分钟,却成了他生命的倒计时,59、58、57、56、55……车停了,司机离开了。在我们平凡的生命中不需要多伟大,只要尽力,默默付出。他的开放,成了芬芳,虽不长,却成了永恒。

花儿只有开放,我们才知道它的艳丽;星星只有闪耀,我们才看得见它的璀璨;生命只有付出,我们才懂得它的意义……

篇2:一路芬芳

美丽的花凋零之时,种子回落大地。

千年凤凰涅槃之际,幼体浴火重生。

有价值的思想一路传承,未曾泯灭;文明的薪火相传,熠熠闪耀。

《论语》,黄钟大吕的绝唱;孔子,讲学论道的圣人。伟人用生命之汁酿成灯油,燃烧着让所有黑暗无处遁形的光明。在它的照耀下,我们看到仲尼游历列国,一路播种;我们看到孟轲以“仁政”的精华灌溉幼苗,发扬光大;我们看到儒生们背着书箱,跋涉在求学的路上,无数花朵从他们走过的地方悄然开放。“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奇,秉守天理克己复礼的坚决,心即宇宙格物明己的洞察——-一路芬芳走来,我们看到孔子学院从世界各个角落发芽萌动,我们看到百家讲坛学者们对儒学现代的`分析,我们看到孔林郁郁青青,千年之后仍生机盎然。

这是思想的一脉相承,也是花朵的播种与重生。

曾几何时,我们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晕头转向、人心惶惶。有人喊着“文化要被颠覆了!传统已经全部被韩国抢去了!”然而思想的根,仍深深植于我们脚下的土地。思想如花朵,长于大地,来自于我们本身。我们血脉中流淌的,是千百年来相传承的思想文化,这一点不会改变且不会忘记!

国学教育班的兴起曾引起人们的质疑:那么小的孩子,“秩秩斯于悠悠南山”地背一通真的有用吗?找工作会加分吗?而在我们看来,真正美丽的花不仅是用于观赏,思想也不应只是像标本一样泡在福尔马*中定型尘封。而是要像种子一样,回落大地,传播芬芳。当孩子们朗诵先秦名句时,那颗代表传承的种子便住进了他们幼小的心灵,思想也就被注入了新的血液。

这不仅是功利不功利的问题,而是关乎人的成长、思想传承、社会发展的深刻命题——开展教育,播种思想。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岸边却留下了一簇簇娇小的花朵。年年岁岁,河川可能改道,可能断流;朝代可能更迭,可能倾覆。有价值的思想却如这花朵:

篇3:一路欢歌一路芬芳

就像给朋友过生日一样, 高兴之余总要纪念一些与之有关的故事。15年前, 上初中的我, 因为语文老师诵读了一篇《甘肃教育》上的文章, 把我引上了热爱写作的道路, 从此, 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随后又在她的影响和熏陶下, 选择了从事教育行业。15年后, 我以特约记者的身份成为了《甘肃教育》的一员, 这是一种割舍不了的情缘。在纪念创刊30周年时, 我写下了《人生的启蒙老师》, 在庆祝出刊500期之际, 我又不得不往事重提, 以免让这份真挚而朴素的情感被尘封在岁月里。

那是一个初夏午后, 语文老师在野外, 给我们诵读了《甘肃教育》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声情并茂地把我们引入到文章设置的优美氛围中, 随后让大家实地实景写一篇作文。当时的我, 摘了一大把野草莓, 坐在树下边品尝边欣赏周围鲜花芬芳、婆娑树影的美景, 在小鸟的欢歌笑语和飒爽的微风中, 我一口气写完了那篇叫《我是一颗野草莓》的作文。

那是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习作, 至今想起来, 思绪还能沉浸在老师在树影婆娑下诵读美文的情景中。自那以后, 我便养成了酷爱文学的习惯, 这些年来, 不管怎么繁忙, 也总没放下笔头, 零零星星地在各种报刊出现自己的名字。

初中毕业后, 我选择了师范学校。那几年, 也没忘记在学校的阅览室里阅读《甘肃教育》, 并开始学写论文, 加强自己的师前教育。在农村教书的几年里, 有了从教的经历, 我的教学论文逐渐成熟了起来, 发表、获奖成了常有的事。教学之余, 我一直坚持阅读《甘肃教育》, 也在每期的阅读中, 找出能够指导自己教育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来, 从而成了一位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悄然地, 《甘肃教育》正发挥着“教师的良师益友、教研的信息平台”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 像我一样的教育工作者, 都在因她受益、正在受益或即将受益。

而今, 我虽离开教学一线好几年了, 但我和《甘肃教育》的情分却越来越深, 幸而又成了其中的一员。从一位学习的受益者到为她采稿的特约记者, 我觉着, 自己的思想在逐渐成熟、对教育的情感也在逐渐丰满, 我更自信的是我对她的阅读从没落下过一期, 那清新又严肃的风格, 淡雅又厚重的气质, 深邃而新颖的观点, 短小又大气的文章, 时刻让我耳目一新, 每次读罢, 备感亲切, 弥足珍贵。

2009年起, 我开始在杂志上发表作品, 从论文到言论, 再到新闻或调查, 每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油墨飘香, 内心就会涌起一阵阵感激、感动。2012年, 我在《甘肃教育》上刊登的3篇新闻调查, 均在当地引起不小的反响, 其中一篇《农村偏远地区教师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的稿子受到许多一线教师的强烈共鸣, 《甘肃教育》能发出这样的呼吁, 愈加受到农村教师的青睐。

《甘肃教育》是我实现梦想的跳板, 正在渐渐地和我融在一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 伴着甘肃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甘肃教育》经历了好几次改版扩版, 并得到了广大读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喜爱和好评, 是省内名副其实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开展教学理论研究、探讨教育发展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学刊和权威媒体。

一路欢歌一路芬芳, 《甘肃教育》的今天, 是30多年来几代员工辛勤付出的结果, 而我也正在为自己能加入这样的团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往次的新闻采写和撰稿中, 很多编辑给了我极大帮助和指导, 他们总是毫不厌烦地容纳我的叨扰, 在新闻观点和角度把握上给予指导, 帮助自己逐渐提高, 有时候为了一个标点, 或者一个词语, 甚至会在清晨或者晚上打来电话, 要和自己沟通交流一下。我们虽未谋面, 但在许多观点上的不谋而合, 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着实佩服他们的严谨和认真, 每次约稿时, 总要先在QQ上发个笑脸过来, 交代清楚选题后, 再发一个呲牙的表情, 随后又深深地潜了下去。仔细一想, 他们多年来一贯坚持着的严谨和睿智, 正是《甘肃教育》发散智慧光芒的内驱动力。

我每次捧起《甘肃教育》, 都觉得是和智者靠近, 每次阅读, 都会觉得受到洗礼。当我欣悦地接受某一种新的教育智慧和理念时, 就会敬畏她的每一缕光芒, 当刊登每一篇稿件的时候, 就会享受到心灵火花在那方绿洲之上跳跃的激动。这些年过来, 是她让我学会了探索与尝试, 借鉴与创新, 更让我懂得了分享与奉献。

正值《甘肃教育》出刊500期之际, 我那份感念变得愈加深厚, 梦想也愈加执著。我坚信, 只要和《甘肃教育》相伴的一天, 我的梦想就会坚持下去, 我的良师和伙伴———《甘肃教育》, 也只会愈来愈好, 更上一层楼。

篇4:一路芬芳一路歌

年12月,一个温暖的冬日下午。在美丽的郑州市外国语中学的报告厅里,走过红毯,走过人群,在鲜花的簇拥下,在热烈的音乐声中,高淑萍老师从郑州市教育局毛杰局长手中,接过“高淑萍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那亮闪闪的牌子。高淑萍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是郑州市首批成立的50个名师工作室之一,更是惠济区唯一的名师工作室。工作室在惠济区公开选拔了10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从中选出1名助理,9名研修学员,并特聘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王慧老师为研修导师,还邀请《小学教学》杂志副主编杨清莲、郑州师院教授张家胜为工作室的指导专家。

春去秋来,两年多的时间转瞬即逝。回望这因忙碌而显得短暂的时光,蓦然发现我们已经历了许多。

出发——就是成长

工作室成立之初,我们都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向名师请教学习。例如: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节语文课有不少于10分钟的写字练习,我们该如何做到?怎样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阅读教学课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究竟该如何去上?怎样体现阅读教学的学段特点?

面对学员们提出的诸多问题,高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设想:1.伙伴共生。2.从会议式研究方式到诊断式研究方式。3.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高老师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设想:一是要相信我们自己能够解决自己的大部分问题,借助伙伴间的交流来解决问题,这是伙伴共生。二是以往的自上而下的业务会议,总是以上级的意志为出发点,一番好意不一定受欢迎。我们要根据教师的需要来设计教研和培训,对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行诊断式的研究。三是我们欢迎老师们带着问题来,还要让老师们带着方案走。

很快,工作室的第一次研讨就开始了。李娟老师率先发言:刚才有位老师提出学生写字难看,不知道怎么提高学生写字质量。我认为写字教学应从低年级抓起。一年级的孩子就要学会使用田字格。使用田字格就会把字写好,只要学生会观察,看清笔画的起笔和落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自己照着写,都能把字写好。赵杰老师是我们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对书法很有研究。他说:田字格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书写规律,掌握汉字的比例关系。要逐步做到让学生离开田字格也能写出规范的汉字。

看到大家侃侃而谈,我也把自己最近两年的写字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共有100个要求会写的字,这些字都是独体字。独体字的书写原则是立身中正,均匀对称,这要在一年级上期的时候就让学生了解。到一年级下期,学生开始写合体字,就要在用好田字格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字体的比例关系。

高老师说:每个人既是医生,又是病人。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我既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同时也从别人的分享里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混沌不清的思想得到了梳理。

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也就没有研究。工作室的第一次相聚,就让我收获良多,我深信,我的研修之路已经起程。

培训——积蓄力量

名师工作室的每次培训都像及时雨,滋润着大家的心田。

成立之初,学员们在激动之余又感到些许茫然。此时,工作室邀请了我们的导师和区教研员来指导我们如何教研、如何把实践经验及时撰写成文章。

老师们感觉自己的课堂教学需要提高,于是就有了名师做课,有了郑州师院专家教授亲自指导的培训。

对单元教学这个新课题,老师们既好奇又陌生,于是就有了资料学习和现场研讨相结合的培训。

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渐明显,老师们强烈渴望提高自己对课外阅读的指导水平时,工作室组织了课外阅读的课例研讨,还请来了著名教师韩兴娥来作报告。

当经过那么多理念和方法的刷新之后,老师们期待自己的教学常规能够更规范、更科学,于是就有了走进郑师附范学院附属小学一整天,全方位观摩、与名师交流的培训活动。

2013年4月18~23日,工作室的所有成员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这次活动历时4天,共包含30多节研究示范课,10多场专题报告。名师云集,佳课荟萃。在这4天里,我们的眼睛目不暇接,我们的大脑高速运转。窦桂梅、于永正、薛法根、管建刚、王崧舟……名师课堂,精彩无限;崔峦、王荣生、金文伟、张化万、梅子涵……大师讲座,百家争鸣。这可真是工作室给我们提供的一场盛宴啊!

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培训,正如追寻一条清澈流淌的小溪,在工作室的带动下,我们不断地向前,品尝了溪水的甘甜,收获了沿途的美丽风景。不知不觉间,渐近溪水源头,有山可仰望,有谷可俯瞰。

辩课——沉淀思想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 “同课异构、辩课争鸣”是工作室为我们每个研修学员提供的教研方式,也是让我们交流教育教学思想的平台。通过“同课异构、辩课争鸣”活动,学员们时时碰撞出的智慧火花,确实让我们取长补短,明显提高了各自的教育教学水平。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和谢伟伟老师的同课异构。我们两人上的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的语言、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水的形态变化及对人类生活的利与害。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学习,我在设计教学时非常注重调动学生兴趣。导入环节,用谜语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又抓住“变”字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水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都有什么魔法呢?赶快去文中找一找吧!”这样的设计,就是突出一个“趣”字,让学生能够在一节课中自始至终学得兴趣盎然、津津有味。

但是听完谢伟伟老师执教的《我是什么》,我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的教学过于关注文本和朗读,而对字词的处理还不够细致。其实这也是困扰我很长时间的问题,谢老师的课对怎样把识字、写字贯穿在阅读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联想到新课标要突出语言运用的理念,我对于低年级阅读教学有了新的思考。

不仅是研讨自己执教的课让我们有收获,就是听同伴的同课异构的课,收获也很大。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教学方式,或优雅,或豪放,或幽默,或思辨。有的课让我们如沐春风,有的课让我们耳目一新,有的课振聋发聩,有的课令人回味悠长。通过听课,我们很快就了解到不同老师的优点,帮助我们博采众长。“同课异构、辩课争鸣”表面是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各有所长的教学效果。深层来讲,是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不同教学思想的碰撞和交流,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课异构、辩课争鸣”以课例为载体,研究的是具体的一节课。具体可感的课堂让我们每一个参与者都有真实的感受,从而在辩课活动中带着浓厚的兴趣深入思考、积极发言。“同课异构、辩课争鸣”活动让我们学会了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从而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让我们的目光超越具体的课文,关注到方法和理念的层次。

送课——传播芬芳

“送课下乡,这次你去吧?”

“我可从来没有上过公开课啊。”

“没事,把你的绘本课展示一下就行了。”

天哪,挑战太大了!

绘本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这几年,在倡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我给我们班的孩子读了许多绘本。学生不但爱上了阅读,爱上了语文,而且还形成了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品质,受益匪浅。但是让我去展示一节课,我可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不过有一点,我还是很明白的:咱代表的是工作室,咱是送课下乡。

高老师不愧是名师,她三言两语就给了我信心。高老师说:“没关系,就是把故事给孩子们讲一遍就行了,如果内容多的话就节选部分内容。抓住文本和图画的特点进行一些语言训练。关键是让那些没读过绘本的孩子认识绘本,喜欢绘本。”在这样的指导之下,我很快就把《蚯蚓的日记》的读书活动设计了出来。磨课的时候,只要高老师在学校,她都亲自来听,一次次试教、一次次改进,课堂终于和书本融合,图画与文本的阅读也终于能够做到相得益彰。

送课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几乎没有公开课经验的我起初很紧张。但是当我看到课堂上听课的师生都被绘本深深吸引的时候,我一下子就变得轻松自如了。上完课,立刻就有孩子问我:“老师,这么有意思的书是在哪里买的啊?”看到满教室的孩子都在翘首以盼等我回答,我又一次领略到绘本的魅力。还有谁能说孩子们不喜欢读书呢?听课的老师在评课的时候,也抛出了许多问题:你们学校就是这样教孩子们写日记的吗?绘本适合多大孩子阅读?更有老师感叹:从这节课可以看出,绘本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表达能力的作用非常明显。如果孩子从一年级起每周阅读一个绘本故事,这种积累一定会让孩子非常优秀!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毫无保留地解答了老师们的疑问,也得到了听课老师对我教学上的指导。这次活动,我不但看到了老师们对绘本阅读的兴趣,也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促使我对绘本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这节课之后,我又做了《云朵面包》《小猪变形记》等绘本阅读的送课活动,还做了几场规模不等的课外阅读方面的报告。每当看到听课的孩子和老师被绘本深深吸引,每当看到台下的老师和家长津津有味、若有所思,我都会惊讶自己的进步:原来我也可以为这么多人带来启示!

篇5:《一路芬芳》 文档

多年了

还飘着那雨后泥土的味道

岁月是烈日

暴晒出我们青春的芬芳

岁月抓不住

那时我们不够坚强 / 强壮

多年了

仍记得你发如荒草的摸样

岁月是旷野

袒护着我们年轮的疯长

岁月留不下 那时我们不够坚强

是你吗 我的兄弟 寻踏着冬天午后的脚步

别走

你是我青春余下的味道 多好的日子啊你愿意留下 我愿意守护在原地

是你吗 我的姊妹 婷立于夏夜满星的阳台

别走

你是我岁月弥漫的芬芳 多好的日子啊你期待前去 我愿意陪着你同往

是你吗 我的爱人 奔跑在春风枯黄的麦田

别走

你是我青春余下的味道 多好的日子啊你愿意留下

我陪你守在原地

是你吗 我的宝贝 沉睡在秋阳午后的暖床

别走

你是我岁月弥漫的芬芳 多好的日子啊你期待前去

篇6:一路芬芳

501班

沈凌烨

指导老师:张斌鸿

翻开成长的相册,满月、半岁、一周岁„„一张张照片记录着我成长的足迹。一路的成长就像一条碧绿的藤蔓,上面开满了色泽亮丽,清香四溢的鲜花,永不凋谢。让我摘下其中一朵,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那一天,太阳公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阵微风吹过,花坛中的花儿翩翩起舞,香樟树在“沙沙沙”地唱着动听的歌,仿佛是在向太阳公公问早呢!

一阵清脆的上课铃声后,我们已快速跑回教室,分组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如果远远地观察,我们这七个小组就像是七星瓢虫身上的七个圆点,独立而又统一。这时,张老师迈着轻松的步伐,面带微笑地走上了讲台。

张老师用富有磁性的声音,把我们引入了今天的课堂。“„„读了张国强写给柯岩老师的信后,同学们你能表述一下信的格式吗?请大家先小组讨论一下。”老师话音刚落,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我们“阳光小组”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就归纳出了完整的答案。看来,小组学习真的能降低题目的难度呢!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老师说:“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一下讨论的结果呀?”我们小组每一个成员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连基础最差的小A同学都不甘示弱,眼睛不时地一会儿看着我,一会儿又盯着老师。我能不明白了他的意图吗?不禁暗自偷笑了。

老师看我们组那么有信心,便先指定了我们小组来回答。我作为小组长“英明”地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小A同学。他马上从座位上跳起,略带停顿地回答道:“称呼应该顶格写,问候语„„应换行空两格,„„正文空两格写,„„祝福语写在正文的左下方,„„先写署名后写日期,„„日期写在最后一行的末尾。”小A同学的回答简单明了,老师朝我们满意地笑了。

我们刚回答完,就有“雏鹰小组”的一位女同学小B站起来大胆反驳道:“在这里面‘最后一行’和‘末尾’有些重复。”这话我一听就发急了,心想:“最后一行”是指在第几行,而“末尾”则是指每一行所在的位置呀,有什么重复的。”于是,我便把刚刚想的全说了出来,得到了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

那位提出疑问的同学呢,也觉得有理,便默不作声了,向我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几乎在同时,我也向她扮了个鬼脸。就在这一刻,我的心儿比吃了德芙巧克力还爽,真想和小伙伴们放声歌唱。

这时,我发现几缕阳光透过玻璃窗淘气地射进了我们的教室。看来,是我们那激烈欢快的课堂氛围,引得太阳公公也派“天兵天将”来一探究竟呢!那灿烂的阳光,照在我们可爱的小脸上,脸儿好似盛开了最艳丽的花朵,心儿仿佛是插上翅膀的安琪儿一样轻盈。

篇7:一路芬芳作文

在xx年,正当夕阳西下时,血红的落日将地面上的红,染得更为刺眼、鲜艳。

那时一个小女孩,放心回到商店,见到父母们正忙着便出去找伙伴们玩去了。在市场里大家都无忧无虑的在繁忙的人群中穿插嬉戏、打闹。似乎大家都不曾想过“死神”已经悄悄地走到了身后。一部面包车开在路上“嘭”,他感到撞到了什么,于是他便下车去查看。“他惊呆了——是个小女孩,稚嫩的身体上流淌着鲜红的血,司机不慌不乱地再一次车过小女孩。”在茫茫人海中,大家不曾留意到地上那刺眼的血红光芒,小女孩看着一双双冰冷、无情的眼光中绝望了。她双眼慢慢永远的闭上了。虽然,一位清洁工抱起其送去了医院,但为时已晚。死神早已无情地夺走她那稚嫩的小生命。血红的落日下山了,黑暗笼罩在大地。

或许司机一个电话便能改变结局、或许在茫茫人海中能伸出援救之手便能改变结局、或许清洁工早点发现便能改变结局……

篇8:一路芬芳

2012年7月底, 带着校长的嘱托, 我作为领队带领徐州市云龙区云兴小学的三位语文老师来到北京, 参加全国第十届中小学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决赛。

几天的全力以赴、几夜的不眠不休……当获得大奖的消息传来, 我们百感交集、感触颇多。我想, 如果把这个珍贵的荣誉比作一朵芬芳的鲜花的话, 那么应该包括这样几片花瓣:

有一片花瓣叫“智慧”, 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要有足够的智慧。我们的教学设计和可视化陈述中, 有对略读课文区别于精读课文的正确把握, 有对课标修改处的正确解读和精妙落实, 有对语文意识和儿童立场等理念的鲜明表达, 有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整合的强烈意识和巧妙处理。之所以在评课、教学设计、可视化陈述等环节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正是评委对我们教学智慧的充分肯定。

有一片花瓣叫“积淀”, 学校十分重视这个活动, 提前对老师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 为团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案例。直到7月底奔赴北京之前, 团队成员都没放假, 一直集中在学校学习研究。

有一片花瓣叫“定位”, 我们把信息技术牢固定位在“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而服务”上, 不喧宾夺主、不标新立异, 为此, 我们忍痛删去了十分出彩的“天游峰的景色”视频, 因为视频会束缚学生的想象, 阻碍其触摸文字、感受内涵。我们还针对略读课文的编排特点设计了“猜一猜”环节, 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揣摩文本写作手法, 降低了难度, 增加了趣味, 强化了效果。

还有一片花瓣叫“合作”, 在短短的三天内, 完成三个环节的全部任务, 没有精诚的合作, 没有集体的力量, 是无法实现这一切的。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一路芬芳】相关文章:

成长伴一路芬芳作文04-15

一路芬芳600字作文05-11

芬芳作文05-15

教养的芬芳04-09

花园的芬芳05-09

灵魂的芬芳05-17

让生命弥漫芬芳04-20

芳草馨香 芬芳天涯04-24

五月的芬芳诗歌04-29

有关芬芳作文小学05-07

上一篇:于竹笋的歇后语摘抄下一篇:组词带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