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怨古诗鉴赏

2024-05-04

清商怨古诗鉴赏(通用11篇)

篇1:清商怨古诗鉴赏

清商怨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

回纹锦字暗剪,谩寄与、也应归晚。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译文翻译

庭院里的花,还没有一点开放的消息,而玉楼中的女子已经最先感到了春天的暖意。本打算夜间做个美梦,去到江南找寻游子,可惜这个梦没有做成。醒来之后仍然觉得江南路途遥远,不能到达。

暗地里写封信,偷偷地寄给他,那也是徒劳,他照样不会早些回来。如果要问我的相思有多么长的话,那么与之相比,天涯,也得算短的。

注释解释

清商怨:词牌名,《钦定词谱》云:古乐府有《清商曲》辞,其音多哀怨,故取以为名。周邦彦以晏词有“关河愁思”句,更名《关河令》。又名《伤情怨》。双调。四十三字。上下阙各四句,三仄韵。上阙二十一字,下阙二十二字。 [2]

香信:即花信,开花的消息。尚浅:意谓为时尚早。

最:副词。犹正,恰。先暖:先得暖意。

春衾(qīn):春季用的被子。

回文锦字:指寄予爱人的书信。回文,诗词的修辞手法之一。某些诗词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均能成诵。锦字:此处指书信。暗:默默的样子。剪:剪裁,指编排书信的文字。漫:徒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晏几道思妇词词情具有婉丽的风格特征和精雕细琢的`艺术追求,其对于思妇的感受、心理有着精准的把握和表达,这首词即为代表作之一。此词写女子(或指疏梅)思念江南的情人(词人自己)。

诗文赏析

起首两句:“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冬天就要过去,春天就要到了。庭院中的龙木已经浅浅透出报春的消息。虽然离开花还有些日子,但花已含苞,冬天里已经露出一丝春意。春天的气息刚刚出现,玉楼中的思妇就已经感觉到了。言外之意,思妇一直在盼望春天,盼望春暖花开时远行人的归来,所以特别注意天气的细小变化。透出思妇的日夜思念之情。“梦觉香衾,江南依旧远”。然而,一梦醒来,梦去人空,依然是香衾独寝,梦中的江南依旧在遥远的地方。平添一份愁怨和思念。

下阙写思妇日间的活动。“回文锦字暗剪”,含蓄地表达出思妇的心境。她暗暗地、偷偷地剪着回文锦字,将自己的一片相思寄予其中,一个“暗”字,活现出思妇难抑的相思。怕人寻问,噎泪装欢”,却又偷偷地剪着锦字,想寄去一片深情。然而她又想,即使寄去了又能如何,还不是一样当归不归。“回文”二句,写出了思妇从暗暗相思到徒叹枉然的心理活动。结句用“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二句,以天涯比相思,天涯茫茫无边无际,然而以之比思妇的相思之情的话,那么天涯就要短得多了。可见思妇情之长,思之深。使人想起秦观《江城子》中言愁之多的名句:“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此词通过描写思妇的心态与感受,抒发了痛苦的相思之情,然而却是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她不像柳恽《江南曲》中的那位妻子一样,说出“不道新知乐。空言行路远”的诛心之论,也不像《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里的那位妻子一样自我安慰,“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她只是温柔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然而和揣测丈夫迟归的原因“江南依旧远”对照起来,男子因为路远而迟迟不归,女子的相思却比天涯更短,这样的对比曲折而深婉,在无言之中表达了怨慕之情。“尚浅”与“归晚”相对,“依旧远”与“犹自短”相对,处处照应,处处伏笔,可谓曲笔深思,温婉含蓄。这首词并不出名,却体现了晏残道词情婉丽的风格特征和精雕细琢的艺术追求,正所谓“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篇2:清商怨古诗鉴赏

清商怨,清商怨惠洪,清商怨的意思,清商怨赏析 -诗词大全

清商怨

作者:惠洪朝代:宋体裁:词 一段文章种性。更谪仙风韵。画戟丛中,清香凝宴寝。落日清寒勒花信。愁似海、洗光词锦。後夜归舟,云涛喧醉枕。

篇3:古诗鉴赏例谈

初中生读这首诗和小学生就不同了, 初中的孩子身体在发育, 情感也在发育, 想象很丰富, 这首诗恰好有一个特点, 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把这首诗写在黑板上, 孩子们一定一起喊:“学过了, 小学就学过了。”然后大家一起背:“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初中老师可以这样引导:“人有眼睛, 眼睛能看到很多东西, 诗也有眼睛, 从诗的眼睛里, 也能看到很多东西。请问, 这首诗的眼睛是哪一个字?”“是思”, “是思, 那李白所思为何?”李白究竟想到什么?孩子们会争论, 有的说想到了母亲, 有的说想到了女儿, 有的说想到了妻子, 孩子们都认为自己说的对, 最后只能请老师评判。老师抓住机会, 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欣赏古诗:“古诗之所以美, 就是因为它能引起我们想象, 而且所想的是最美好的东西。每个人的情感体验不同, 每个人都能从诗中发现属于自己的情感。学生们所说的想起的三个人, 代表三种情感, 母子情, 父女情, 夫妻情, 哪一种情感都是最美好的, 哪一种情感都能深深打动我们。但我们的感情是不断变化的, 有时会以其中一种感情为主, 所以, 同学们说的都对, 想起谁那是个人的情感, 没有对错之分。”

在一节高中语文课上, 我先把这首诗写在讲义上, 每人发一张, 我说这节课我们来学这首诗, 大家先和我一起念一下:“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念完诗, 学生莫名其妙, 我问学生理不理解这首诗, 没有一个学生回答我, 好像我是在嘲弄他们。我告诉他们这首诗是经典, 真正的经典值得我们读一辈子, 这首诗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明月和故乡有什么关系?学生们回答了这样三种:1.月亮可以寄托相思, 比如李白有这样两句诗:“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2.月亮的圆可以让人感伤一家人的不团圆, 苏轼有句“何事偏向别时圆。”3.月亮就像月老一样, 他手中的红线一头牵着李白, 一头牵着故乡。分析出这么多关系, 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发现这些都是他们没注意的, 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我跟学生们说:“故乡和明月是什么关系?我来说说我的体验, 也许对你们理解这首诗有帮助。我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 我的童年是寂寞的, 那时候农村还没有通电, 一到晚上小孩子就被按在床上睡觉。只有月亮出来, 我们才能出去玩, 月亮是什么?月亮是我小时候认识的第一个小伙伴。看到月亮, 就是看到我童年的朋友, 看到自己童年的朋友, 当然就会想起故乡, 而这个故乡并不是现在的故乡, 也不是成人眼中的故乡, 是童年眼中的那个故乡。”

我跟大学生也讲过这首诗, 我问他们:“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小学你们读过, 初中你们读过, 高中你们读过, 当时, 你们懂吗?”学生们直咂嘴:“听您这么一说, 当时还真不懂。”为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 中小学生没有这种情感经验, 大学生离家千里, 孤身一人, 漂泊在外, 吟这首诗, 那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篇4:李白《长门怨》鉴赏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李白《长门怨》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李白《长门怨》

《长门怨》,顾名思义,是宫怨诗,出自乐府古题。据说汉代的陈皇后因为武帝宠幸卫子夫而失意,不得已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后来听说蜀人司马相如善写辞赋,就派人送了一百斤黄金,请司马相如为自己写一篇解闷排愁的文章,结果司马相如就为陈皇后写了一篇有名的《长门赋》。没想到后来汉武帝也看到了这篇辞赋,深受感动,因此又与陈皇后重归于好。后人就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以《长门怨》为题材的乐府诗。李白的《长门怨》共写了两首。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长门怨》的第一首先以天象入手。“天回北斗”的“回”字,是一个动词,是说高高在上的北斗七星,在天穹里默默地由东向西移动,不知不觉中,已经挂在了西楼之上,可见此时已是更深夜半之际,这显然又是一个难眠之夜。第二句,由高而低,从远而近,视线从天上星空移到身边的居室,“金屋无人萤火流”,从天上的北斗七星到庭院中的飞火流萤,这一句所刻画的景物也更加细致入微了。金屋,用的就是“金屋藏娇”的典故。汉武帝在小的时候非常喜欢馆陶长公主的女儿阿娇,曾经说过,“若得阿娇(即后来的陈皇后)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不过,诗中的金屋已经今非昔比,人去室空了。当初被藏在金屋、宠幸无比的陈皇后早已伤心地离开了这所“金屋”,而迁居长门冷宫了。那么,可想而知,当初那些热闹异常或恩爱无比的夜晚当然也早就烟消云散,如今只剩下秋日里的萤火虫,在这昔日的繁华宫殿四周飞来飞去,留下了时隐时现的点点萤光而已。天上是不变的斗转星移,日夜更替,地上是无声的流萤飞逝,暑往秋来,这一座在黯淡星光笼罩与微弱萤光点缀下的空寂金屋,所蕴含的物象与情感,又岂是一个“愁”字所能包涵得了的?

诗的后两句“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既点明题意,又由月光引出愁思。天象由北斗换成了月光,更加明亮,醒目,也给人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地点由爱巢“金屋”换到了冷宫“长门”,在感情的反差上愈发强烈鲜明,使人不由得浮想联翩,感叹宫闱中的变迁就是这般的无奈与无情。而且第三句还用了一个意向动词“欲”字,那么月光到底是“到”了,还是没“到”?第四句的“别作”,也是一样,看来月光在不同地方是会产生不同效果的。诗歌虽然很短,只有四句,却因为变换了居处场所和天象景观,再加上两个精心安排的词语,使三、四两句诗与前面的两句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互相牵连制约,其中的蕴意显得异常丰富、耐人琢磨了。当然,月光是不论什么地方都会照得到的,那么“它”现在为什么好像有了一种顾忌,是不愿意照到长门殿,还是不忍心照呢?作者把自己的感受寄托在无处不在的月光上。在这里,他又一次把月光写得格外善解人意,在照不照到长门殿及陈皇后身边的问题上,李白在诗中并没有进一步明确地展开,甚至连暗示都没有,这种欲言又止、欲作还休的情态其实最符合被冷落的陈皇后及其一切宫中失宠女子的心态。总之,长门之怨,实在是怨深似海;长门之怨,又实在是无可奈何呀!所以,就连天上的月光也禁不住要对经历了从“金屋藏娇”到“长门冷宫”的陈皇后们充满了无限的同情,可又确实是爱莫能助了。其实,不管月光照到长门殿也罢,避开长门殿也罢,对陈皇后的命运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她的愁思也是根本无人可以为之排解的。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桂殿,即桂宫,是汉武帝时的宫殿名,位于未央宫之北。上一首诗直到最后一句才说出了“愁”字,而这一首,却在第一句就提出了“愁”字,而且还是“长愁”。女主人公这种铭刻内心的宫愁并不只是因为秋风萧瑟才引起的,而是时时刻刻萦绕心间,无法排遣的。在她的心目中,自从离开了黄金屋以后,其实在失宠以后,哪怕是在“金屋”之中独处的日子里,也就只剩下“秋风霜箭”,简直是长年都生活在愁怨之中,所以不论何时望去,屋子里只有不尽的“秋尘”。从失宠以后,似乎就再也没有领略过一丝一毫春天的气息。无论人世间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四季中的变幻又如何气象万千,对她来说,一切都是一潭死水,又“四屋秋尘”,一个人如果对春天失去了兴趣,实际上也就是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所以,这座被汉武帝所遗忘了的“黄金屋”也就完全失去了生机,再没有任何温情可言。只有离开这里,独自去长门宫一个人默默地忍受生活的不幸和失宠的苦果。

篇5:清商怨古诗鉴赏

清商怨,清商怨晏几道,清商怨的意思,清商怨赏析 -诗词大全

清商怨

作者:晏几道  朝代:宋  体裁:词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回纹锦字暗翦。漫寄与、也应归晚。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篇6:清商怨古诗鉴赏

伤情怨/清商怨,伤情怨/清商怨方千里,伤情怨/清商怨的意思,伤情怨/清商怨赏析 -诗词大全

伤情怨/清商怨

作者:方千里  朝代:宋  体裁:词   闲愁眉上翠小。尽春衫宽了。舞槛孤鸾,严妆羞独照。王孙音信尚渺。度寒食、禁烟须到。趁赏芳菲,今年春事早。

篇7:清商怨古诗鉴赏

望西飞/清商怨

作者:贺铸朝代:宋体裁:词 十分持酒每□□。□□□□□。□计留春,春随人去远。东流□□□□。□□□、好凭双燕。望断西风,高楼帘暮卷。

篇8:古诗鉴赏方法谈

一、鉴赏指要

大标题虽然说谈鉴赏方法, 但我们对诗歌的外部情况总得先有个较清醒的认识, 才不至于到解答具体问题时黑灯瞎火地乱撞。从当前的情况看, 大部分学生甚至是一部分老师对诗歌的一些问题, 往往还存在“斗大馒头难以下口”的困难。这倒不是因为大家的水平不足以解诗, 自成一家的解读现象有的是, 而且大多还能自圆其说。那么, 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了我们在古诗鉴赏题上总是难以取得较高的分数呢?一言以蔽之, 当然是“水平”。但是静心仔细考察, 这个领域客观存在的模糊现象也足以让人费解, 甚至生气。

首先, 如雪的资料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那就是在叙述结构上稍作变换后, 介绍的内容则大同小异, 致使广大师生在择用上陷入莫衷一是难以适从的尴尬境地。其次, 即使是高考试卷, 对诗歌问题的用语也显得模糊笼统。例如, 一个“表达技巧”, 就有“艺术手法”、“艺术特点”、“表现方法”等多种几乎同质而不同名的称谓。这种不规范、不严密的表述, 指向不明, 也给考生准确解题平添了一道障碍。因此, 我们在进行具体的诗歌鉴赏活动前, 认识上必须先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是“考什么”的问题。“考试大纲”明确规定, 诗歌鉴赏主要考查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第二个层面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此可知, 一道高考诗歌鉴赏题不外乎是提这两个层面的问题, 并且一般不会在“一”中涉及所有的“点”。懂得了这个规律后, 我想, 当我们面对问题时, 就完全可以采用“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的措施, 形象问题用描述形象的专用术语, 语言问题用分析语言的专用术语等等, 不至于犯言不及义的讲解或答题的错误。

第二是“什么是古诗”的问题。古诗本身又包括哪些形式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事实上“古诗”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 它涵盖了自有文字以来不同历史时段出现的具有“诗性”的所有形式。具体而言, 首先古诗包含了宋词和元曲。我们知道诗歌本身是一种可以歌唱的“歌词”, 宋词也好, 元曲也罢, 它们的诞生都是以歌唱为土壤的。其次, 古诗又分为“古体诗”和“今体诗” (或“近体诗”) 。《诗经》、《楚辞》、《乐府》、“汉魏文人五言诗”都属于古体诗。“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 又称格律诗, 它分律诗和绝句两种, 又各有五言 (字) 和七言 (字) 之别。这里有必要分辨一个可能的误区, 即今体诗的“今”字并非是“现在”的意思, 它仅仅是与古体诗的“古”字相对而言罢了, 并且它原本所含的时间性已经淡退, 而专指一种诗体即格律诗了。

最后, 想说明一个理由。纵观多年来的高考出题历史, 格律诗鉴赏题的出现频率远远超过古体诗、宋词、元曲等形式, 这是因为格律诗的意境往往更深邃, 更含蓄, 因而给读者解读的思维空间也更大。再说, 只要是诗, 就都可以从形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去赏析。如果我们掌握了某种诗歌的鉴赏技巧, 我们就可以由此举一反三, 以不变应万变对付考场的其他“敌人”。

二、鉴赏例析

(一)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 语言表达要力求准确优美。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回答要具体。例如只答出“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还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 (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明确: (步骤 (1) )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清香,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 (2) )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 (3) ) 表现了诗人结束了颠沛流离, 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主要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方法三大类。其中抒情法细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等;描写法分为比兴法、白描法、烘托法、相衬法等;修辞法则与其他文学创作上的称谓作用一致。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 (hè) :驼毛制的上衣。阑干:纵横错落的样子。这句话是说, 露水浸湿了外衣, 寒气袭人;星斗横斜下沉, 天将要亮了。

此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明确: (步骤 (1) ) 主要采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 (2) ) 星斗纵横分外明亮, 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 (3) ) 两个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流露出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

(三)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 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术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含蓄委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明确: (步骤 (1) ) 此诗的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 口语化。 (步骤 (2) ) “黄莺儿”的儿化音, 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 (3) ) 自然贴切地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四)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须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

答题步骤: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 “看”字看似平常, 实际上非常传神, 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明确: (步骤 (1) )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 (2) ) 离人孤独地走了, 还频频回望, 每一次回望, 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 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 (3) ) 只一“看”字, 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离别的酸楚。

以上例析仅仅是诗歌鉴赏的部分方法, 事实上正如文学创作一样, 创作无定则, 鉴赏也无定法, 鉴赏中见仁见智的现象是真实永恒的存在。因此, 对如何鉴赏的问题作了一段具有一定专业性的评价后, 我还想给大家一个忠告, 即说千道万诗歌鉴赏活动的第一步是读懂诗, 进而揣摩意境, 接着分析诗人是怎样创造意境、如何表达感情的, 这就是诗歌鉴赏活动的基本过程。

三、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诗, 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 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 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 烟火渐相亲。

(1) “落日恐行人”中的“行人”指什么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中的“寒水”“怪禽”“旷野”“落日”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首诗, 回答问题。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 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 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三湘:泛指湘江流域。

(1)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王八员外被贬长沙, 而送行的人又是因事被贬巴陵的贾至。一句“离恨空随江水长”道尽了个中情韵, 请赏析“空”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送别诗千姿百态, 各尽其妙, 各具其情。请赏析本诗在传达感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首诗, 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 在“幽草”和“黄鹂”之间, 诗人更喜爱_______________, 诗人是在以衬托_______________。

(2) “野渡无人舟自横”是以景写情, 那么, 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情怀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首诗, 回答问题。

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到金。

(1) 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意志。

(2) 这首诗的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练习”参考答案

本章设计的四道练习, 第一题涉及意境、形象, 第二题涉及语言、表达技巧, 三、四两题属于综合鉴赏。

1. (1) 指傍晚时分经过山村的诗人自己。

(2) 这些意象营造了山村的凄清荒凉 (意境) , 为后文“行人”的惶恐渲染了气氛。

2. (1) “空”字一语双关, 用比喻描写了王八员外满载离恨远去, 诗人的心也随行舟而逝;“空”字还写出了作者依依惜别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2) 情景交融的写法。开头两句用“柳絮”“梅花”交代季节的变换, 景中融入了人生飘忽不定, 聚散难料的感觉。结句把离恨比作江水那样修长, 朋友之情显得更浓。

3. (1) 幽草黄鹂幽草

(2) 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看, 诗人是想归隐, 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 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流露着恬淡和忧伤掺杂在一起的情怀。

4. (1) 比喻不怕诬陷、不愿消沉。

篇9:宫怨古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诗文赏析

和王昌龄“奉帚平明”、“闺中少妇”等名作之同,此诗的怨者,不是一开始就露面的。长门宫是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的居处,昭阳殿则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居处,唐诗通常分别用以泛指失宠、得宠宫人住地。欲写长门之怨,却先写昭阳之幸,形成此诗一显著特点。

前两句的境界极为美好。诗中宫花大约是指桃花,此时春晴正开,花朵上缀着露滴,有“灼灼其华”的光彩。晴花沾露,越发娇美秾艳。夜来花香尤易为人察觉,春风散入,更是暗香满殿。这是写境,又不单纯是写境。这种美好境界,与昭阳殿里歌舞人的快乐心情极为谐调,浑融为一。昭阳殿里彻夜笙歌,欢乐的人还未休息。说“歌吹在昭阳”是好理解的`,而明月却是无处不“在”,为什么独归于昭阳呢?诗人这里巧妙暗示,连月亮也是昭阳殿的特别明亮。两句虽然都是写境,但能使读者感到境中有人,继而由景入情。这两句写的不是宫怨,恰恰是宫怨的对立面,是得宠承恩的情景。

写承恩不是诗人的目的,而只是手段。后两句突然转折,美好的环境、欢乐的气氛都不在了,转出另一个环境、另一种气氛。与昭阳殿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没有花香,没有歌吹,也没有月明,有的是滴不完、流不尽的漏声,是挨不到头的漫漫长夜。这里也有一个不眠人存在。但与昭阳殿欢乐苦夜短不同,长门宫是愁思觉夜长。此诗用形象对比手法,有强烈反衬作用,突出深化了“宫怨”的主题。

诗的前后部分都重在写境,由于融入人物的丰富感受,情景交融,所以能境中见人,含蓄蕴藉。与白居易《后宫词》比较,优点尤显著。《后宫词》写了“泪湿罗巾梦不成”,写了“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由于取径太直,反觉浅近,不如此诗耐人含咀。

篇10:水仙子.怨风情古诗词鉴赏

[注解]

连枝:连理枝。

眉上锁:喻双眉紧皱如锁难开。

描笔:画笔。

蝎虎:即壁虎,又名守宫。传说用珠砂喂养壁虎,使其全身赤红,然后捣烂,涂在女子身上,如不与男人交接,则终身不灭。古代用以表示守贞。见张华《博物志》。

[译文]

篇11:清商怨古诗鉴赏

“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由日暮写到夜宿,“凄凉”二字写出了词人独宿的滋味“灯昏”更可以看出词人的凄凉、寂寞。古驿孤灯,是旅中孤栖的典型的氛围,不少诗人词客都曾这样描写。白居易写过:“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邯郸冬至夜思家》);秦观写过:“……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如梦令》)。此词亦复如此,而且此处“灯昏”与前面日暮雪白映照,更带有一层悲哀的`色调。上片四句似信手掂来其实在层次、情景的组织上是很新巧的。

下片“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句中“鸳机”,是一种织具。此句引用了前秦苏蕙织锦为回文诗寄赠其夫窦滔的故事,意思是自己心爱的人新近又寄来了书信。“往事”,指当初欢快相聚的时候“不堪重省”者有二,一是山长水阔难以重聚,二是此时凄清想起往日的温暖,更是难耐。

后一种意味更切此时的“不堪”。虽则不堪,心偏向往,回避不了:“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这就是“往事”中的一事,当年同卧南楼,梦醒时见身边的她“绿云堆一枕”。“绿云”指的是女子秀美的鬓发,“堆”,形容头发蓬松、茂密之状这使人想起“鬓云欲度香腮雪”、“绿窗残梦迷”温庭筠《菩萨蛮》的句子,这是多么动人的情态啊!独宿的凄凉,使他想起往事;想起这件往事,可能加重了他的凄凉感,也可能使他的凄凉感在往事的玩味中消减,这就是人情的微妙处。“梦破”自是当年情事,读者也不妨将之与此时联系起来,当年的情事如果发生在此时,不同样是温馨一梦吗?今梦、昔梦连成一片,词家恍惚之笔,十分难得。赵翼云:放翁诗“结处必有兴会,有意味”(《瓯北诗话》),此词也是这样。

此词当写羁旅愁思,将艳情打并进去,正显出愁思的深切温厚,宋词中如此表现颇为常见。下片所思人事,当有所源。同年春末词人由夔州调往南郑时经过此地曾写有《蝶恋花·离小益作》:陌上箫声寒食近。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千里斜阳钟欲螟,凭高望断南楼信。海角天涯行略尽。三十年间,无处无遗恨。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

“南楼信”云云亦是思念“南楼”女子,此女子是谁,现在已难以确考了有人认为此词是比兴之作,“‘梦破’是说的幻梦应该是指由陇右进军长安,收复失地这一梦想(的破灭,从表现看来,这里全写的男女之情,当日的欢爱,……可是现在恩情断了,‘鸳机新寄断锦’,更没有挽回的余地。陆游在这个境界里,感到无限的凄凉。”(《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三卷《陆游》,参见《词学研究论文集·陆游的词》)这样的解说恐怕并不是词的本意。如果说,陆游由于从军南郑的失意,加深了心头的抑郁,使得他“在这个境界里”,更“感到无限的凄凉”,羁愁中渗进了政治失意的意绪,那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很自然的;若字牵句合以求比兴,那就显得太机械了。至于以陆游此次是携眷同行为据,证实此词是“假托闺情写他自己政治心情”,那恐怕与文学创作规律及古人感情生活方式都相距甚远了。

《清商怨·葭萌驿作》创作背景

上一篇:档案中级考试大纲内容下一篇:农讲所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