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中级考试大纲内容

2024-05-04

档案中级考试大纲内容(精选6篇)

篇1:档案中级考试大纲内容

《档案专业基础(中级)》、《档案专业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

前 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档案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档案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在基本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档案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将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档案专业基础(中级)》《档案专业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二年一月

档案专业基础

第一部分

档案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档案的形式,档案的种类,档案的作用 熟悉:档案定义的表述与含义

掌握:档案的形成条件,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价值

一、档案的定义

(一)档案定义的表述

(二)档案的形成条件

(三)档案的形式

(四)档案的本质属性

二、档案的种类

(一)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

(二)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

(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与旧政权档案

三、档案的价值

(一)凭证价值

(二)情报价值

(三)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

(四)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

1、档案价值的扩展律

2、档案价值的时效律

3、档案价值的条件律

四、档案的作用

第二部分

档案工作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档案工作的概念和内容,档案馆(室)的类型

熟悉: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档案馆(室)的性质与任务,档案工作的性质 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档案工作的概念和内容

二、档案工作的性质

三、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四、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

五、档案馆(室)的性质与任务

(一)档案馆

1、档案馆的定义、性质、职能和具体任务

2、档案馆的类型

(二)档案室

1、档案室的定义与性质

2、档案室的作用、类型与任务

(三)档案行政管理机构

1、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职责

2、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具体任务

(四)新型档案机构

1、文件中心的含义与类型

2、档案中介机构的含义与任务

第三部分

档案法制与职业道德

基本要求:

了解:档案法律的特点及其与档案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关系,档案职业道德修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作用、大纲中涉及的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

熟悉:档案行政法规的概念、种类和属性特征,档案行政规章的概念、性质和类型,档案职业道德的特点、含义和内容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属性特征、施行原则和施行方式

一、档案法律的特点及其与档案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关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主要内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属性特征、作用、施行原则和施行方式

四、档案行政法规的概念、种类和属性特征

五、档案行政规章的概念、性质和类型

六、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知识产权的分类、我国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

七、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商标的定义、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

八、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

九、档案职业道德的特点、含义和内容

十、档案职业道德修养

第四部分

全宗

基本要求:

了解:全宗的构成条件与划分 熟悉:全宗理论的发展

掌握:全宗的概念、性质,全宗理论对档案管理的意义

一、全宗的概念、性质

二、全宗理论对档案管理的意义

三、全宗的构成条件及划分

四、全宗理论的发展 4

第五部分

外国档案管理

基本要求:

了解:文件管理的含义与文件管理职能,外国档案编目与检索,外国档案馆 熟悉:外国档案的利用和开放,外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掌握: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中心,外国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外国档案的整理原则

一、外国文件管理

(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二)文件管理的含义与文件管理职能

(三)外国文件管理机构——文件中心

二、外国档案管理

(一)外国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

1、德国迈斯奈尔的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

2、美国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

3、前苏联的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

(二)外国档案的整理原则:

1、事由原则

2、来源原则

(三)外国档案编目与检索

1、外国档案编目的含义、任务和原则

2、外国档案手工检索工具:(1)案卷目录(2)指南

(四)外国档案利用和开放

1、档案利用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2、档案开放原则

3、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时代的档案利用

4、档案利用限制的含义与封闭期制度

5、档案利用类型:(1)档案的学术利用(2)档案的实际利用

(3)档案的普遍利用

三、外国档案事业管理

(一)外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1、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2、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二)外国档案馆:

1、法国国家档案馆的建立及其影响

2、当代各国公有和非公有档案馆的类型

档案专业实务

第一部分

公文管理

基本要求:

了解:公文的格式和稿本,文书立卷的定义和组织

熟悉:公文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文书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文书立卷的基本原则

掌握:《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上列公文文种的名称和用途,文书办理程序和要求,行文规则,常用公文的拟写(通知、通报、函、请示、批复、报告、决定、会议纪要、会议记录、简报),特殊类型文书的处理(会议文书、信访文书),案卷整理规范,归档制度

一、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1、公文的概念和特点

2、公文的分类

(1)从公文来源的角度分类(2)从公文行文方向的角度分类(3)从公文涉密程度的角度分类(4)从公文稿本的角度分类

(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中规定的下列公文文种的名称与用途: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三)公文的格式和稿本

1、公文的格式

2、公文各种稿本的名称和作用

二、文书工作

(一)文书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

(二)行文规则

(三)常用公文的拟写(通知、通报、函、请示、批复、报告、决定、会议纪要、会议记录、简报)

(四)文书办理程序和要求

1、发文办理程序和要求

2、收文办理程序和要求

3、特殊类型文书的处理(会议文书、信访文书)

三、文书立卷

(一)文书立卷的定义和组织

1、文书立卷的定义

2、文书立卷的组织机构

3、文书立卷的组织形式

(二)文书立卷的基本原则

(三)案卷整理规范

1、填写卷内目录和备考表

2、拟写案卷题名

3、案卷排列和编号

4、编制案卷目录

(四)归档制度

1、归档范围(以国家档案局2006年12月18日发布的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为准)

2、归档时间

3、归档要求

第二部分

文书档案管理

基本要求:

了解: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和原则,档案鉴定工作制度的内容,档案著录和标引的含义,档案检索工作的内容,档案检索工具种类,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档案用户需求的构成,档案提供利用的基本途径与方式,开放档案,档案统计工作的步骤

熟悉:文书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原则,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档案利用工作的要求,档案登记工作的内容

掌握:文书档案收集工作的方法,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的方法和步骤,档案鉴定工作的方法和步骤,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和类型,档案销毁工作,计算档案检索效率的方法,常用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方法

一、文书档案的收集工作

(一)文书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文书档案收集工作的方法

1、档案室收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档案馆档案的来源、收集范围和要求

3、档案馆收集撤销机关档案收集的要求

4、历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

二、文书档案的整理工作

(一)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二)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1、区分全宗

(1)立档单位的概念和构成条件(2)立档单位的变化和全宗的划分

(3)联合全宗、全宗汇集、档案汇集、全宗群的概念

2、全宗内档案常用的分类方法和应用

(1)分类法(2)组织机构分类法(3)问题分类法(4)复式分类法

3、档号及编制方法

4、立档单位和全宗历史考证的编写方法

三、档案的鉴定工作

(一)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二)档案鉴定工作制度的内容

(三)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

1、档案来源标准

2、档案内容标准

3、档案形式特征标准

4、相对价值标准

(四)文书档案鉴定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五)档案销毁工作

(六)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和类型

四、档案检索工作

(一)档案检索工作的内容

(二)计算档案检索效率的方法

(三)档案著录和标引的含义

(四)档案检索工具种类

1、按体例分

2、按载体形式分

3、按功能分

(五)常用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方法

1、卷内目录

2、案卷目录

3、全引目录

4、分类目录

5、专题目录

6、主题卡片

7、文号索引

8、人名索引

9、全宗指南

10、专题指南

11、档案馆指南

五、档案利用工作

(一)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二)档案用户需求的构成

(三)档案提供利用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1、基本途径

(1)以档案原件提供利用(2)以档案复制品提供利用

(3)综合档案内容编写参考资料提供利用

2、档案利用工作的方式

(1)阅览室(2)档案外借(3)出具档案证明(4)档案复制品(5)提供咨询服务(6)举办档案展览

(四)开放档案

1、开放档案的含义

2、开放档案的期限

六、档案登记和统计工作

(一)档案登记工作的内容

1、档案状况登记的主要形式

2、档案工作登记的主要形式

(二)档案统计工作的步骤

第三部分

科技文件与科技档案管理

基本要求:

了解:科技文件和科技档案的概念,科技文件工作与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 熟悉:科技档案的特点、种类与内容构成,科技档案工作的内容与原则

掌握:科技文件鉴别、整理与归档,科技档案收集、整理、保管与开发利用工作

一、科技文件管理

(一)科技文件和科技文件工作概念和基本内容

1、科技文件和科技文件工作的概念

2、科技文件工作的基本内容

(二)科技文件的鉴别与整理

1、科技文件形成积累的措施

2、科技文件的鉴别

3、科技文件组卷方法

4、科技文件案卷编目内容与方法

(三)科技文件归档制度的内容

1、归档范围

2、归档时间

3、归档手续和要求

二、科技档案管理

(一)科技档案工作的任务与基本原则

1、科技档案工作的内容

2、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3、微观科技档案机构的任务

(二)科技档案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1、科技档案概念

2、科技档案种类

(1)工业生产技术档案(2)基本建设档案(3)设备档案(4)自然科学研究档案

3、科技档案特点

(三)科技档案收集工作的方法和要求

1、科技档案收集方法与渠道

2、科技专业档案馆的接收制度

(四)科技档案整理工作

1、科技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

2、科技档案分类的基本方法

3、科技档案号的编制

(五)科技档案鉴定工作

1、科技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2、科技档案鉴定的原则

3、科技档案内容鉴别方法

(六)科技档案的保管

1、科技档案的方法与要求

2、科技档案保管制度

(七)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

1、科技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

2、科技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

3、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基本类型

4、科技档案提供服务的方式

第四部分

会计档案管理

基本要求:

了解:会计档案的概念和特点

熟悉:会计档案的归档、鉴定和销毁 掌握:会计档案的整理

一、会计档案的概念和特点

二、会计档案的归档

三、会计档案的整理

(一)会计档案整理的内容

(二)会计档案的分类标准、方法

(三)会计档案的组卷、编目

四、会计档案的鉴定和销毁

(一)会计档案鉴定的依据

(二)会计档案鉴定的步骤和方法

(三)会计档案的销毁

第五部分

声像档案管理

基本要求:

了解:照片档案的保管要求,录音录像档案的保管要求 熟悉:照片档案的构成,录音录像档案的概念和种类 掌握:照片档案的整理,录音录像档案的整理

一、照片档案

(一)照片档案的构成:底片、照片、文字说明

(二)照片档案的整理

1、分类

2、编号

3、存放

4、文字说明的编写方法

(三)照片档案的保管要求

二、录音录像档案

(一)录音录像档案的概念和种类

(二)录音录像档案的整理

1、分类

2、编号

3、文字说明

(三)录音录像档案的编目

(四)录音录像档案的保管要求

第六部分

档案的保管与保护

基本要求:

了解:几种常见档案的保护要求

熟悉:档案库房的管理,档案修复技术 掌握:档案保护环境

一、档案库房的管理

(一)编号与排架

(二)档案的存放和排列

(三)档案存放位置索引

(四)档案的安全检查

二、几种常见档案的保护要求

(一)纸质档案的保护要求

(二)胶片档案的保护要求

(三)磁性载体档案的保护要求

(四)光盘档案的保护要求

三、档案保护环境

(一)档案库房防潮(水)、防高温、防光、防尘、防虫、防有害气体、防盗、防火、防震的措施

(二)档案库房温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三)档案库房灭菌与杀虫的方法

四、档案修复技术

(一)档案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二)档案修复方法

1、纸质档案的去污、去酸、加固、修裱、字迹恢复与显示

2、胶片档案的去尘、去污、消除划伤与折痕、恢复退色黑

白影像

3、磁性载体档案的去污、剪接、消除复印效应

4、灾后档案的抢救

(1)水灾后档案的抢救(2)火灾后档案的抢救

第七部分

档案编研工作

基本要求:

了解: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 熟悉:会议简介、科技成果简介 掌握: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统计数字汇集(基础数字汇集)、专题概要

一、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

二、常见档案参考资料的编写方法

 大事记、 组织机构沿革、 统计数字汇集(基础数字汇集)、 专题概要、 会议简介、 科技成果简介

第八部分

电子文件和档案信息管理

基本要求:

了解:本大纲涉及的电子政务基本知识、电子文件的概念和种类、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含义、档案网站的含义与功能、数字档案馆的含义

熟悉:电子文件的特点、电子文件的管理原则、档案网站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数字档案馆与现行实体档案馆之间的关系

掌握: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与原则、档案网站的主要内容、数字档案馆的主要特点

一、电子政务基本知识

1、电子政务的概念和类别

2、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

3、电子政务的主要特点

二、电子文件

(一)电子文件的概念和种类

(二)电子文件的特点

三、电子文件管理

(一)电子文件的管理原则

(二)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

1、机构内部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

2、档案馆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

四、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一)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含义与原则

(二)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

五、档案网站建设

(一)档案网站的含义与功能

(二)档案网站的主要内容

(三)档案网站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六、数字档案馆建设

(一)数字档案馆的含义

(二)数字档案馆的主要特点

(三)数字档案馆与现行实体档案馆之间的关系

篇2:档案中级考试大纲内容

中级口译考试新大纲各内容解析

发布时间:-8-21 14:32:55 [选稿] 主编

一、考试目的

根据大纲要求,检查考生是否具备本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语言技能。凡通过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含笔试与口试)的考生,可获得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成人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事局统一印制的《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标准化考试。考试分为笔试与口试两个阶段。只有通过笔试的考生方有资格参加口试。笔试包括听力、阅读技能、英译汉和汉译英(笔译)四部分;口试包括口语和口译两部分。

三、考试时间与命题:

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分别于3月和9月举行笔试,并择时举行口试。由上海市外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委员会负责命题与实施。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根据口译特点,以测试口译水平为主要目标,从听、说、读、译(笔译、口译)等四个方面对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全面测试。测试力求科学,客观、可行。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如在第一阶段笔试中,客观试题约占笔试试卷总分的35%,主观试题约占笔试试卷总分的65%。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分为两个阶段,第―阶段笔试共分四部分,它们依次是:第一部分:听力;第二部分:阅读技能;第三部分:英译汉;第四部分:汉译英。总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听力部分为40分钟,阅读技能部分为50分钟,英译汉部分为30分钟,汉译英部分为30分钟。第二阶段口试共分两部分:口语与口译,考试时间为25分钟左右。

1. 听力 听力测试项目包括:听写、听力理解和听译。

1―A. 听写

(1)测试要求

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所听内容的基础上,准确填写出试题中的部分。

(2)题型

本部分为主观试题。听写文字内容长度为300词左右,听一遍。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试题中有20处标号的空缺部分要求考生填写,填写部分的词语、短语长度以4个词为限。听写内容播放后有2―3分钟的间隙供考生填写。

(3)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听力理解、短时记忆及笔录能力。

(4)选材原则

(a)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体现时代性、实用性。

(b)听写内容的语言难度和词汇量应适中。

1―B. 听力理解

(1)测试要求

(a)能逐句理解,听懂说话者的主要含意。

(b)能听

懂交际场合中各种英语会话和讲话。

(c)能听懂诸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学、科普方面的一般性讲座等。

(d)能听懂同样题材的广播或电视短篇。

(2)题型

听力材料有单句,也有讲话、对话(采访)、广播、讲座等类型。试题形式为选择题,每一节听力材料后有一至数道选择题,每道选择题后有15―18秒的间隙。要求考生从试卷给出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录音语速为每分钟150词左右。

(3)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通过听力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

(4)选材原则

(a)单句长度为20词左右,结构上不超过两个分句,例:主句与从句。

(b)对话部分为讨论某一专题或题目的对话,难度适中,内容题材与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有关。

(c)讲话、讲座内容为演讲者或教师就某一科普或社会专题所作的一段讲话,难度宜适中。

1―C. 听译(英一汉)

(1)测试要求

要求学生在听懂和理解原话的基础上,译出原话的主要内容。

(2)题型

本部分为主观试题。听译内容分为单句和段落两部分。单句长度为25词左右,段落为80词左右,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朗读一遍。单句后有45~60秒、段落后有150~200秒的间隙供考生翻译书写。

(3)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的`听力理解、短时记忆及翻译能力。

(4)选材原则

(a)内容多种多样,难度宜适中。

(b)应选用以口语体为主的材料。

2. 阅读技能 本部分测试时间为50分钟。

(1)测试要求

(a)要求考生具备熟练阅读英语文章、摘录、说明、书信、纪要、广告等的能力。

(b)要求考生基本了解英语国家有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状况。

(2)题型

本部分为客观试题。阅读材料均选自英语原版书刊,共6―8篇文章。试题形式为选择题。要求考生从试卷给出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3)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技能,概括中心思想能力,词汇量,推理与释义能力以及与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等相关的知识。

(4)选材原则

(a)以中等难度阅读文章或摘录等材料为主。

(b)内容与题材可多种多样,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性,难度适中。

(c)每篇文章长度在350~500词,文章总长度为3000词左右。

3. 英译汉 本部分测试时间为30分钟

(1)测试要求

要求应试者运用英译汉的理论和技巧,翻译英语书刊上有关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文章。速度为每小时340词左右。译文要求忠于原意,语言流畅。

(2)题型

本部分为主观试题,长度170词左右的英译汉文章或段落一篇。

(3

)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对英汉翻译技巧与能力的掌握。

(4)选材原则

(a)英译汉选材取自英语报刊或书籍。

(b)文章或段落的内容具有普遍性或现实意义,难度宜适中。

4. 汉译英 本部分测试时间为30分钟

(1)测试要求

要求应试者运用汉译英的理论和技巧,翻译介绍我国国情、经济发展、文化背景以及风土人情等的文章或段落。速度为每小时340词左右。译文应忠于原意,语言通顺。

(2)题型

本部分为主观试题,长度为170词左右的汉译英文章或段落一篇。

(3)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对汉英翻译技巧与能力的掌握。

(4)选题原则

(a)汉译英选材取自中文报刊或书籍。

(b)题材和内容具有普遍性、社会性以及现实意义,难度宜适中。

5. 口语

(1)测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英语口语表达的基本技能,包括语音语调、措辞与句法、语句的连贯与说话的流利度。

(2)题型

可采取以下任何一种:

(a)按所给题目的要求作命题发言。

(b)按所给图表或图片及要求作叙述或发表评论。

(c)按所给书面短文(长度为300词左右)和要求回答问题或发表评论。

(3)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的英语口语技能。

(4)选材原则

口语题目应带有普遍性,为考生所熟悉,也可给出带有争议性的辩论题目。

6。口译

(1)测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英译汉、汉译英的口译基本技巧。口译应准确传达原话意思,注意语气表达,语音语调正确,用词与句法基本准确,保持说话的流利与速度。

(2)题型

口译采用段落翻译。翻译量为四段,每段长度在140词左右。逐句翻译,每一句英语或汉语后有15―30秒间隙供口译。

(3)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的英译汉、汉译英的口译能力。

(4)选材原则

(a)在致词、讲话、讲座等口语体的文字记录材料中选取口译材料。

篇3:中级汽车修理工培训内容的探究

关键词:社区培训人员,成绩分析,实训内容

0 引言

要取得汽车修理工等级的社会培训人员必须学习《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在奎屯市、乌苏市、独山子地区 (金三角地区) 培训社会人员进行过3次。其中第一次考试成绩 (见表1) 一样不容乐观。所以查找原因, 对学员知识结构的和汽车修理工考试内容对照分析:理论考试按四级汽车修理工内容要求分为选择和判断两大类, 操作考试分为七大类 ( (1) 汽车修理:1) 汽车零件检测分类;2) 汽车总成部件的检检修;3) 总成大修;4) 汽车总成竣工验收。 (2)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1) 诊断与排除发动机和底盘异响;2) 诊断与排除汽车发动机燃料供给系和点火系的综合故障;3) 运用仪器表对车辆进行检测) , 一共九大项内容。[1]并对考试成绩和学生知识结构进行了分析, 找出存在问题及提出了对策。

1 社会培训人员进行考试内容和得分情况分析

此次考试第一批学员考试成绩比较低, 从考试单项成绩来看, 学员缺少的就是理论基础知识, 在故障排除和维修工序中, 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学科基础原理的理解运用的太少。

存在的主要原因:参加中级工考试的学员基本都是初高中毕业生, 经过几年或几个月时间以后劳动社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组织和督促下参加鉴定所等级考试, 参加考试人员的物理电子内容不系统或者没有正确衔接到汽车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上。参加考试前相关部门进行了强化培训, 在此分析的内容就是要汽车修理中级工强化培训内容, 按照考核项目理论操作内容 (共九项内容见表1) 进行辅导训练。

2 提高学生成绩的对策

2.1 要增加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

本文着重探讨和分析《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尽量贴近实际, 详细介绍日常维修、检测中应用较多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同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尽可能讲解现有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内容。各种测量方法、仪器仪表的原理及使用融入在相应的汽车电器设备实物中, 从而培养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电工电子整车中基本知识的理解, 掌握测试技能和测试方法, 最后培养独立分析实验结果, 绘制出电路和试验曲线以及实验报告。打下良好的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教学课程分为十个实验项目, 表2介绍各项目的内容和实验过程中基本要求。

2.2 教学方法的改进

(1) 按照成人的认识规律进行启发式教学方法来, 从零部件的使用背景和需求谈起, 然后结合系统来讲清它的名称、作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技术要求。从企业的维修实例中, 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及对汽车维修企业电气设备维修技术现状的把握来展现, 意在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思维模式, 并训练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故障的原因讲解和问题的解决作好铺垫。 (2) 每堂课程教学要有互动式教学方法, 每堂课程均要“引导思考”“假设结论”“设计问题”“探索求证”等方法来进行。不同学历层次的社会人员在做完每一节实训内容后感到值得回味, 使学员举一反三。

2.3 改进后的学员考试成绩

最高分:89分, 最低:37分, 平均分77.2分, 及格人数20, 人及格率 (%) 78.3%。

3 总结

通过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增设, 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本位, 把提高学员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汽车复杂电路的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锻炼了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使学员真正成为生产, 并服务于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及格率从35.2%提高到78.3%, 平均分从57.4分提高到77.2分。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标准.汽车修理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12.

[2]党继农.实施“五大战略”打造高职品牌[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0, 1 (1) :7-10.

[3]顾华详.论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应解决的若干问题[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0, 1 (1) :11-19.

篇4:档案中级考试大纲内容

【关键词】 复习方法; 重难点内容; 精要

一、中级职称考试科学的复习方法

中级职称考试难度越来越大,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广大考生要想顺利通过考试,除了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精神之外,科学的复习方法往往是取胜的关键。

根据笔者多年的考前辅导经验,把考生复习方法概括为一句话:“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牢牢地以教材为中心,千万不能抛开教材,企图走捷径而扑在各种复习资料上的复习方法是不可取的。教材是根本,教材是考试大纲和全部考试内容的具体体现。中级职称考试和注会考试不同:注会考试要提升难度,因此,其命题是以教材知识为基点,充分扩展出去,所以,注会考试只停留在“吃透书本”上是远远不够的;中级职称考试的难度要比注会考试低得多,其命题思路和基调也与注会考试不同,从考试试题看,考核的都是教材的基本内容,甚至好多都是教材的原话。另外,考生在研读教材时,还要注意本年教材与上年教材的变化之处,例如,2012年教材与去年教材相比,有若干处调整变化,这是考生必须高度注意的,因为,调整变化之内容必定是考试命题的重点。

每年的新教材往往都在考试前几个月才下发,考生一定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把教材的基本原理扎扎实实地搞清楚,一步一个脚印,也只有把教材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搞透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很多考生,由于考期临近,往往把新教材草草地学了一遍就搁置一旁,而将大量时间用在了习题集上。我们不是反对做题,尤其会计考试不做题是不行的,但是,不把教材研读熟练,盲目做题是毫无益处的,因为,习题只是个案,它得不出“共性的结论”。况且,有些习题集档次极低,把往年的习题翻版印刷,根本不注意考试大纲更新和教材内容的变化,更有些习题,错误、漏洞百出,对考生产生严重误导。

“两个基本点”是指具体学习方式及方法。基本点之一是指要全面复习,强调“面”;基本点之二是指要抓住重点,强调“点”。只有“点”、“面”有机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首先要全面复习。新教材下发后,一定要逐章逐节仔细研读教材,特别是新增加的以及变化的内容更要高度关注,这都是命题的重点。从职称考试命题来看,考点越来越分散,覆盖面很广。客观题部分,只有全面、深入地研读教材,才能从容作答。其次要突出重点。职称考试全面复习是十分必要的,但在此基础上,还要突出重点。对重点问题能否准确把握,是考试能否通过的关键。如果说“全面复习”是应对客观题的有效手段,那么,“突出重点”则是应对主观题的最佳方法。实践证明,不分主次、水平推进的复习方法,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二、2012年中级实务考试重难点内容精要

为了能使广大考生更加清晰地掌握中级实务应考的重难点内容,笔者将一些重要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期待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存货

存货这一章难度不是很大,其重要考点应注意以下方面:

1.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其考点主要体现在委托外单位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成本计价方面。企业委托加工收回的材料,如果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则委托加工期间支付的消费税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而应计入“应交税费”;如果委托加工收回的材料直接用于对外销售的,则委托加工期间支付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上述考点是存货部分在各级各类会计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其实难度并不大,只要弄懂其原理并注意区分即可得分。

2.存货期末计量。存货期末计量涉及的考点很多,但其核心考点是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不同情况下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是不同的。对于直接用于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如果有合同约定,则以合同价格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价基础,如果没有合同约定,则以一般市价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价基础。对于用于出售的材料,以一般市价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价基础。对于用于加工产品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的计价基础要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售价推导得出,这也是存货期末计量的最重要内容。

存货期末计量另一个考点内容是存货跌价准备。注意两点:一是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其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二是导致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的消失,而不是当期造成存货可变现价值高于其成本的其他影响因素的出现。如果是后者,则不能将该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另外,个别考生容易把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和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混为一谈,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固定资产

本章内容考生大多都比较熟悉,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关于外购固定资产现值计价。如果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付款期超过了正常信用期,具有融资性质,则购入的固定资产应采用现值入账。其现值与长期应付款的差额,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并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其摊销额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否则计入当期损益。本知识点应与长期负债一章联合掌握,形成知识点串联。

2.关于弃置费用。对于特殊行业的特殊固定资产,在其初始计量时,还要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实际上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将弃置费用的现值部分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确认相应的预计负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实现补偿;另一部分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确定利息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3.关于联合知识点的掌握。考生在学习本章时,思维不要仅局限在此,要与其他章节串联起来,形成体系。本章要与租赁、非货币性资产交货、债务重组、长期应付款、借款费用等章内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格状。

(三)投资性房地产

本章要求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包括:

1.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投资性房地产包括三项: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考生在掌握这三项内容时,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强调产权。列入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各项资产,无论是“地产”还是“房产”,企业必须拥有产权,也就是强调企业“拥有或控制”,对于以经营方式租入的“地产”或“房产”企业再转租给其他单位,则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第二,强调租赁方式。投资性房地产用于出租时,其租赁方式必须是经营租赁。如果是融资租赁方式,表明企业是以分期付款方式视同出售相应资产,则这种方式出租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第三,关于持有待售。对于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范畴;但对于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房产”,则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范畴。

2.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有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通常应该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满足特定条件时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有悟性的考生,仔细研读上述规定,便可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笔者对这一规定表示疑义:当投资性房地产已经满足特定条件并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进行了计量,而以后又增加的新的投资性房地产,且不具备特定条件时将如何计量?这种情况只能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而准则又不允许两种模式同时存在。不知道此问题如何解决。笔者曾就此问题请教过多位会计专家,但却一直没有结论。

另外,关于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教材增添了一些新内容,考生应引起关注。

3.投资性房地产的转化。这个问题头绪很乱,也是本章的重中之重,考生必须要理出清晰的思路。第一,要明确转换是在成本模式下转换还是在公允价值模式下转换。因为,两种不同模式下的转换,其会计处理是截然不同的。第二,成本模式下转换,无论是“内”转“外”(即投资性房地产转为非投资性房地产,反之亦然),还是“外”转“内”,只要把相应的计量金额转入到对方的相应科目中即可。第三,转换的真正难点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转换。转换中,要区分是“内”转“外”,还是“外”转“内”。如果是“内”转“外”,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但如果是“外”转“内”,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就要区别对待,若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若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科目。

(四)长期股权投资

这部分内容是永恒的重点,只要是会计考试,该内容就一定是主角。或者说,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不搞通,将很难通过考试。

1.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重要分类。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以外方式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两大类。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又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两类。而第二种分类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其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有着重大区别,一定要注意区分。

2.投资核算中最核心的问题——“差额”,即“投资成本”与“份额”之间的“差额”。“差额”问题必定是会计核算的重点和难点,不仅是投资核算,其他方面的会计内容也是如此,只要会计核算遇到了难点,就一定是遇到了“差额”。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原“股权投资差额”的核算方法,代之而行的是对于“差额”的分类处理:

第一,同一控制下,无论是控股合并,还是吸收合并,其差额基本通过“资本公积”核算。

第二,非同一控制下,如果“投资成本”大于“份额”,则列为“商誉”。但如果是控股合并,该差额要在合并报表中列示为商誉;如果是吸收合并,该差额要在购买方个别报表中列示为商誉。如果“投资成本”小于“份额”,则列为“营业外收入”。

第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投资形成的差额,若“投资成本”大于“份额”,则不做反映;若“投资成本”小于“份额”,则列“营业外收入”。也就是说,“长期股权投资”选择孰高入账。

第四,其他投资,一般不考虑差额,按“投资成本”入账。

3.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重点内容是初始计量。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而且,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要严格区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因为两种不同合并方式,其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差别甚大,考生要高度注意,这是历年考试必考的内容。

在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时,要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一是“合并对价”如何计量;二是“份额”如何计量;三是“合并对价”与“份额”的差额如何核算。

4.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重点内容是后续计量,尤其是投资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有三个重要考点:

第一,在确认投资企业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时,如果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同的,投资企业要在被投资企业净利润的基础上做出调整后,再按持股比例计算分享投资收益。

第二,在确认投资收益时,除了要做上述调整外,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也应予以抵销。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销既包括顺流交易也包括逆流交易。但需要注意的是,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无论是顺流交易还是逆流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属于所转让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的,有关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不应予以抵销。

第三,超额亏损的确认。权益法下,投资企业确认应分担被投资企业发生的亏损,原则上应以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实质上构成长期权益的项目减记至零为限,但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五)无形资产

本章的重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关于土地使用权。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确认为无形资产。但在具体掌握时,要加以区分。

第一,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建造开发厂房等地上建筑物的,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摊销和折旧。

第二,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的,则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将二者分开,若确实无法分开,则按固定资产核算。

第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的,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房屋建筑物的成本。

第四,企业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停止自用土地使用权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时,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投资性房地产。

2.关于内部研发无形资产。对于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项目,应当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分别进行核算。对于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开发阶段的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化,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资本化。

作为考生,掌握了上述原理,就可以就此问题作出解答。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准则这样规定,存在相当大的疑义。作为会计人员,他如何能够区分开企业研发中哪些属于研究阶段,哪些属于开发阶段?企业的内部会计人员都无法区分,那么外部审计人员、税务人员又如何能区分得了?这为企业操控利润留下了重大空间。

3.关于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采用合理方法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法进行摊销,但要进行减值测试。

(六)资产减值

对于资产减值这部分,应该关注三个问题:

1.资产可收回额的计量问题。企业能否计算出资产减值究竟是多少,关键取决于能否计算出资产可收回额。而收回额的计量是难点,它可以采用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也可以采用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确定。

2.关于资产组、资产组组合、总部资产等减值测试的相关问题。资产减值已经突破了单一资产的概念,出现了很多新的概念,要注意区分。

3.关于资产减值准备是否可以转回。笔者认为,教材第八章资产减值在体系上存在问题:第一,既然要阐述“资产减值”,就应该囊括全部资产,而本章为什么只包括非流动资产,却把流动资产剔除在外?不可理解。第二,本章一直强调,“资产减值准备以后不得转回”,但考生必须注意,本章所说的“资产减值准备以后不得转回”只是针对本章的资产而言,并不是所有资产。这很容易给考生造成误导。

(七)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一章存在诸多混乱,首先,金融资产分类令人不解。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不仅很牵强,而且很混乱。其次,对于发生的交易费用初始计量也很混乱。第一类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损益,而其他三类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初始成本,这种规定毫无必然性。

值得欣喜的是,2012年我国会计准则将可能对金融资产进行修订,将四分类改为二分类。

作为考生,仍然要按照旧的体系掌握。但是,既然这章内容马上要修改,估计出题专家也不会过于关注本章。有关本章重要考点不再赘述。

(八)长期负债

在长期负债中,难点及重点是可转换公司债券。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既含有负债成分又含有权益成分,根据金融工具列报准则的规定,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企业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确定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并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应付债券;再按照该可转换债券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分初始确认金额后确定权益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对于可转换债券的负债成分,在转换为股份前,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即按照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认利息费用,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确认应付债券或应付利息,差额作为利息调整。

在具体核算时,由于数字比较大,设计科目比较多,而且还有小数点(现值系数),所以很容易出错,考生要格外小心。

(九)借款费用

1.借款费用的范围。借款费用是企业因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及汇兑差额。在掌握借款费用范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发行债券产生的折价或溢价,不属于借款费用,只有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才属于借款费用;二是承租人融资租赁发生的融资租赁费用属于借款费用;三是企业股权性融资发生的费用不属于借款费用。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教材及复习资料是这样阐述的:“企业权益性融资发生的费用不属于借款费用”。笔者认为这样阐述欠妥,因为“权益”既包括所有者权益,也包括债权人权益,而后者发生的融资是属于借款费用的。因此,只有股权性融资发生的费用才不属于借款费用。

2.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注意三个时点即起点、终点、暂停点。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即起点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购建活动已经开始。但需要注意,资本化起点的约束条件,只对借款费用中的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汇兑差额发生作用,而辅助费用并不受此项约束。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即终点的判断,强调“状态”。只要资产达到了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就要停止资本化,具体有三个方面的判定依据。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即暂停点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中断的原因是非正常中断,而非正常中断又包括“人为因素”导致的中断和“不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导致的中断;二是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

3.借款费用计量。借款费用计量最核心的问题是借款利息资本化的计量。对于专门借款的利息资本化,要把握两个要点:一是“不挂钩”,即专门借款取得后,不需考虑实际支出额是多少,而是把全部借款发生的利息作为资本化的基数;二是“净额”(会计上的“净额”都是“做差”之意),即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应以全部借款的总利息为基数,扣除尚未动用的借款产生的存款收益,以两者之差作为资本化利息。对于一般借款的利息资本化,也要把握两个要点:一是“挂钩”,即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计量,只就实际用于资本化资产支出部分的借款产生的利息予以资本化,未动用或未用于资本化资产支出部分的借款产生的利息不予考虑资本化;二是“时间加权”,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计量,不仅支出金额要挂钩,而且还要对实际支出金额考虑实际占用时间。

(十)债务重组

1.关于债务重组定义。在债务重组定义中,把握两个关键词,即“困难”、“让步”。所谓“困难”是指债务人财务困难,很好理解;所谓“让步”是指债权人做出的“实质性减免”,这是重点也是难点,考生必须注意与2006年新准则以前的提法相区别。困难和让步是相关联的,缺一不可。另外,在会计业务中,不具有困难和让步特征的业务,也不能称为债务重组。例如,在债务重组方式中,其方式之一“将债务转为资本”即“债转股”,而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权则不属于债务重组,其原因就是该业务不具有困难和让步特征。

2.关于“两个差额”。债务重组的重心在债务人一方,而债务人在债务重组中,要注意“两个差额”,一是“外部差”即重组债务与用作抵债的“对价”的差额,此差额必须为有利的差额,也就是利得,否则债权人并没有做出让步。二是“内部差”即用作抵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此差额作为转让资产损益,计入当期损益,此差额为正或为负都不影响债务重组的性质。

(十一)所得税

所得税历来是会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考点多,知识体系庞大,尤其是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内容交织在一起,更增添了难度。

1.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所得税准则头绪多,知识体系庞大,因此,必须梳理出清晰的思路,形成框架体系。所以,在学习本章时,首先要明确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其核算程序主要分五个步骤:第一,按照相应会计准则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第二,按照税法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第三,计算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第四,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第五,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2.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是会计准则认可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而计税基础则是税法上认可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所得税会计的关键就是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用公式表示如下: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3.暂时性差异及分类。暂时性差异就是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暂时性差异又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所产生的差异称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所产生的差异称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差异”的核算是所得税会计的核心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差异,也就没有所得税会计存在的必要。

4.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递延所得税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在确认时,应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在计量时,税法规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按照预期收回资产期间的实际执行的税率计量。如果预期的税率未正式公布,则采用已公布的税率计量,不允许预测未来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在确认时,除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个别情况外,大多都要尽可能确认。关于计量与前者基本相同。

5.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第二,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三,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最后,形成标志性的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十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本章历来是考试的重点,尤其是会计政策和差错更正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本文只对这两项重点内容进行梳理。

1.会计政策及其变更。本部分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

第一,会计政策的内涵。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必须清楚定义中所指的原则、基础和方法要强调“具体”二字,比如采用的方法必须是“具体的方法”,而不是一般方法。例如存货发出采用实际成本法就属于一般方法,而采用实际成本法中的先进先出法或个别计价法等则属于具体方法。同时,还要掌握会计政策的特点,一是会计政策具有“可选择性”(也称为“柔性”)。如果会计政策没有可选择性,就不能称其为会计政策,可能称为法律、法规。例如,记账方法原来有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当有三种记账方法可供选择时就属于会计政策范畴,而会计改革之后,取消了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只保留了借贷记账法,因此,记账方法就不再属于会计政策范畴,因为没有选择余地了。二是会计政策具有“强制性”(也称为“刚性”)。会计政策固然具有自主选择性,但这种自主选择必须是在允许范围内的选择,如果超出了允许范围则是要受到限制的。

第二,会计政策变更。首先要准确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含义,然后才能进一步区分开哪些情形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哪些情形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两种情况:一是“规定性”,即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二是“客观实际性”,即会计政策的变更能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二是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第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重点掌握追溯调整法,而在追溯调整法中,其核心内容为累积影响数的确定。找到了累积影响数,也就找到了两种会计政策的差异,也就为进一步调整账目和调整报表确定了依据。

2.会计差错及其更正。本章所指的差错为前期差错,不包括本期发生、本期发现的差错。在会计差错更正时,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差错发生、发现的时间;二是差错的重要性。对于当期发生、当期发现的差错,调整发现当期相关项目即可。对于前期发生,本期发现的差错,要根据差错的重要性区别处理:对于前期发生的重要差错,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十三)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是会计考试最重要的一章,每年分值都很高。中级职称考试重点强调合并报表部分,而合并报表中,又重点考核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

财务报告这章与其他章节相比有其独有特点:其他重点章节一般只要把本章的内容研读透彻就可以了;而财务报告这章则不行,财务报告这章本身的内容只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类似于数学中公式、定理一样,而考试形式是运用这些章节的原理来解决其他章的相应问题。比如,2008年财务报告一章15分的综合题,同时涉及委托代销、销售退回、提供劳务、交易性金融资产、职工薪酬、分期收款销售等内容;2010年综合题第一题(18分),涉及无形资产出租、以旧换新、回购、产品保修、委托代销、分期收款销售等6个方面知识。因此,考生千万不要陷入误区,以为只要把财务报告本章内容搞明白就可以了,这是极其错误的。

上面已经提到,财务报告这章其基本内容并不是很难,框架也比较清晰,因此,具体内容就不再梳理。只要考生能够把本章内容与其他章节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上述列举的内容应该是2012年考试的重中之重。作为考生,要用心揣摩和科学分析,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全局的视野。付出必有回报,用心就会成功!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篇5:档案中级考试大纲内容

温馨提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间定于5月19、20日举行。为了不影响广大考生的复习计划。考试大网校相关辅导老师特针对06、07年考试大纲变动内容加以对比整理,供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教材:考试用书现已陆续运至各地,北京考生2月12日到原征订点办理领书手续。

06、07中级职称考试大纲变动内容对比总结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考试大纲变动对比 《中级经济法》《中级经济法》考试大纲变动对比 《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动对比

网上辅导:考试大网校历年考前辅导好评如潮,考试辅导屡次蝉联夺冠,网上辅导,广大考生普遍反映考前辅导紧贴命题动向,直击考试精髓,感觉受益良多,复习事半功倍。

篇6:档案中级考试大纲内容

第一章 专业知识

秘书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反映着个人及组织的整体形象。秘书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公关意识,如: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公众至上意识、效率第一意识等。同各层次的人员交往,做好接待工作,就是在做公关工作,而公关工作的核心便是公众工作。第一节 日常交往礼仪知识

一、见面礼节

1、致意

致意使用语言或行为向别人表示敬意或表达自己问候之意的礼仪。

(1)一般性致意 “你好”(2)点头致意

(3)招手致意 注目微笑(4)微笑致意(5)脱帽致意(6)欠身致意

致意的基本规则是:男士应当首先向女士致意,年轻者应首先向年长者致意,学生应当首先向老师致意,下级应当首先向上级致意。

2、握手

(1)握手的顺序

男士、晚辈、学生、下级、客人见到女士、长辈、老师、上级、主人时,应先行问候,待后者伸出手来之后,再趋前握手。如果一个人需要同许多人握手,那么最有礼貌、符合礼节的顺序是: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先教师后学生,先上级后下级。在政务接待场合,握手的顺序应当是:按照行政职务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一一握手。

(2)握手的具体方式

握手的双方距离约一步远,右臂应自然向体前伸出,身体略微前倾,右手手掌伸直,掌侧与地面垂直,拇指与手掌分开,其余四指并拢,在于腰际同高的位置,与对方伸过来的手稍许一握。礼节性的握手,持续时间以3~5秒钟为宜。(3)握手的姿态

与女士握手时,既要让她感到有力而温暖,又不能过分用力,要把握好分寸。特别要注意的是,与人握手的一刹那,必须和颜悦色地看着对方的眼睛。(4)握手时应注意的问题 1)握手时应用右手,不能用左手握手,也不能戴手套握手,但如在社交场合女士可戴薄纱手套或网眼手套握手。2)当别人伸手与你握手时,都是友好问候的表示,不能拒绝或随便应付,否则会挫伤对方的自尊心。3)握手时手要干净,不能伸出脏手,使对方难堪。另外,受上有汗的人,在握手前应先将手擦干,否则也会使对方感到很不舒服。4)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可待别人握完再握。因为交叉握手,手臂恰好形成十字架形,在西方,传说交叉握手会招来不幸。5)与上级或长辈握手时,下级或晚辈为表示崇敬之情,可采取双手捧握的握手姿态。6)军人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军礼,然后再握手。

二、引见介绍

1、自我介绍

(1)自我介绍时,态度要谦虚,不要以问:“你叫什么名字”开始,而应先自报家门:“您好!我是„„”

(2)介绍时,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如“您好,我是××公司的秘书,我叫××。”或“您好,我叫××,在××单位工作,请问您怎样称呼”。自我介绍时应避免长篇大论,介绍时,还可以互换名片。

介绍自己要亲切有礼,态度谦虚,不能自我吹嘘,同时还要镇定自若,充满自信。要善于用眼神去表达自己的友善、关怀,以及渴望沟通的愿望。

2、介绍他人

介绍人应对双方是否结识的愿望有准确地把握,若一时把握不准,可先征求一下同行朋友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充当介绍人。

在介绍两个人互相认识时,总的原则简单总结为“五先五后”: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将客人介绍给主人。介绍时,手势动作应文雅、礼貌,站立介绍,不要背对任何一位。手臂向被介绍者微伸,手心向上,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不可伸出一只手指指指点点的介绍。

当将大家介绍给一人时,其介绍的基本顺序有两种:一种按照座次或队次顺序进行介绍,另一种是以职位的高低顺序进行。

三、递接名片

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使用名片:第一,带有商业性质的横向联系和交际;第二,社交场合中的拜访、交流等;第三,在某些表达感情或表示祝贺的场合。

1、递送名片

递交名片时,要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夹住名片的左右端递过去,名片中字的正面应朝向对方,便于对方立即阅读。

2、接受名片

接受名片时,也要注意礼节。在对方掏名片时就要有很感兴趣的表示。接名片要用双手。接过后要认真仔细的看一看,并小声重复一遍名片上的名字及职务。一定要把后边的职务读出来,不要只读名字。还要向对方给你名片表示谢意。然后,很郑重的把名片放入名片夹内,或放进上衣上部口袋里。千万不要看也不看即装入口袋,也不要顺手往桌上一扔,更不要往名片上压东西,这样对方会感到受了轻视。名片收到后,要说一句“很高兴认识你”或“一定拜访”等,需要交换名片时,可以掏出自己的名片与对方交换。

不要生硬的向别人索要名片,而应以请求的口气说:“假如您方便的话,是否可留下名片,以便今后加以联系。”可以含蓄的向对方询问单位、通讯处、电话等,如果对方带有名片,就会较自然地送上。

名片是取信于人的,不可滥发,以防被人假借利用。有些人士还在名片上特印“签字盖章”或“专程拜谒,不做别用”字样。

四、方位礼仪

1、前后

行进时,前面为上,后边为下。出门、下车、下楼梯时,为表示出对客人的关怀,则应主人先出门、下车或下楼梯。

2、左右

右为上,左为下。两人并行,主人为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应请客人走在自己的右侧,在就座时,也请客人坐在自己右侧。实例:

秘书小王到大门口迎接如期到达的客人,引导客人过程中,小王请客人走在自己的右边,进入客厅内的沙发前,他以手示意客人从自己前边向左侧走过去,自己则从右边走向右边沙发,双方都转过身来落座,这是客人便自然地坐在上座,即右边座位上了。分析:

小王的做法政府和方位理解基本要求,即右为上,左为上。引导客人或请客人就座时,应是客人在自己的右侧,这样才体现出秘书人员的礼貌周到。

3、中间和两侧

中间为上,两侧为下。两侧又以右为上,左为下。三人行走或就座,都应该请长辈、上级在中间,晚辈、下级在两侧。

4、乘车

小轿车,前排左侧为司机的位置,右侧为秘书或随员的位置,后排右侧为上,左为下。

5、第二节 接待工作中的礼仪知识

一、接待工作的主要任务(三大任务)1、安排好来宾的有关工作事宜

(1)搞清来宾的基本情况和意图。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单位、身份、来访者人数、到来时间、来访目的等。分析判断来访者意图的依据,一是已经收集到的来宾情况;二是有关组织的接待通知;三是来访者的有效证件或信函;四是来访者自我介绍;五是同来访者的交谈。

(2)根据来宾意图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拟定出接待计划和日程安排。重要的接待活动特别要事先制订接待计划或方案,这个接待计划应该包括:接待方针、接待规格、接待方式、接待日程、接待经费等内容。(3)安排领导会见来宾

(4)安排双方座谈、洽谈、研讨等会议(5)安排考察、参观等活动 座次(6)安排好文件、材料(7)做好安全保卫和保密工作

(8)确有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好礼品、纪念品的准备工作

(9)安排好重要接待任务的新闻报道工作 2、安排好生活接待(1)住宿安排;(2)伙食安排;

(3)来宾用车和接待工作用车安排;(4)接、送站的安排;

(5)提前办好返程车、船、机票的预订、预购工作;(6)安排好就医、保健工作。3、安排业余活动并搞好服务(1)参观游览活动;(2)文化娱乐活动;(3)私人拜会活动;(4)适当的体育活动等。

二、接待工作的原则 1、诚恳热情 2、讲究礼仪 3、细致周到 4、按章办事 5、俭省节约 6、保守秘密

三、接待规格 1. 高格接待

高格接待是指主要陪同人员比来客的职位要高的接待。2. 低格接待:低格接待是指主要陪同人员比来客的职位要低的接待

3.平等接待:主要陪同人员与客人的职位相等或相近的接待。(最常用)

第三节 兄弟民族礼貌、礼节基本知识

一、东北内蒙地区 1、满族

(1)简介

信奉萨满教

(2)礼貌礼节 爱吃甜食、过节吃饺子等。满族忌吃狗肉。满族有自己的文字。

2、朝鲜族 3、蒙古族

(1)简介

信仰喇嘛教

(2)礼貌礼节 招待来客的佳肴右手抓羊肉和全羊席。(3)饮食习惯

(4)节日风俗 每年七八月份,是牧闲季节,一年一度的传统的“那达慕”盛会就在这时举行。“那达慕”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二、西北地区 1、回族

(1)简介 信奉伊斯兰教

(2)礼貌礼节 谈话忌带“猪”字或同音字。“阿訇”是清真寺主持教务的人。外出严禁露顶,必须戴帽。忌用左手递送物品。(3)饮食习惯

茶叶和红糖是回族人的节日佳品。忌食狗肉、动物的血、无鳞的鱼,以及一切自死的动物。

(4)节日风俗 回族人在每星期五要到清真寺聚礼,每年要封一个月的斋,过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三个节日。

开斋节,又称肉孜节(回历十月初一),回历九月封斋后,禁动烟火,白天不吃任何东西,到第二十九天黄昏时,如果望见新月,第二天就过开斋节,否则就推后一天。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在回历十二月十日举行,这一天要宰牛、羊、骆驼献礼。

圣纪节,在回历三月十二日举行,家家户户都炸“油香”(类似油饼),过年必吃油香,因为这天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日,也是他的忌日。因此,只一天又叫“圣纪”。2、维吾尔族 3、哈萨克族

三、西南地区 1、藏族 2、彝族 3、白族 4、苗族 5、侗族

四、中南东南地区 1、壮族 2、土家族 3、瑶族 4、黎族

第二章 操作技能

第一节 制定接待工作计划

一、制定接待工作计划的目的

二、必备条件和场地

1、必备条件:领导支持、人员精干、各方配合、经费保障。2、场地:秘书办公室、宾馆、饭店、招待所、车站、机场、码头等。

三、步骤与方法

1、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 2、拟定接待计划(1)制定接待方针(2)确定接待规格(3)安排接待日程(4)明确接待形式(5)拟定接待人员名单(6)准备接待经费开支 3、接待工作实施

(1)填写来宾情况表,拟定接待计划,报请领导批示。(2)根据来宾情况安排食宿、交通。

(3)根据来访目的,组织参观、学习、游览、娱乐等活动。(4)根据情况,安排领导看望来宾。

(5)视来宾身份及来访意义,安排新闻单位采访报道。(6)预订返程车、船票或飞机票。(7)安排好对来访者的迎送工作。(8)做好接待经费的结算工作。(9)做好接待工作的总结评估工作。

四、注意事项及常犯错误环节 1、注意事项

(1)一定要详尽周到;

(2)必须从简务实,从实际出发,不讲排场、比阔气;(3)讲究礼节,按规矩办事。2、常犯错误

第二节 接待咨询工作

一、开展接待咨询工作的目的

二、必要条件与场地

必要条件:

1、清楚本单位基本情况。

2、了解来访者基本情况。

3、熟悉有关政策、法规。场地:办公室或会客室。

三、步骤和方法

1、为来访者提供本单位的有关情况 2、认真听、记意见要求

3、妥善处理或解决来访者的要求和意见(1)要遵循以下处理原则

1)凡是属于合理要求,按政策应当解决的问题,应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及时督促承办单位认真给与解决。

2)凡要求合理但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说明情况,认真做好思想工作;

3)对过高或不合理的要求,要讲明道理,耐心说服; 4)对本部门解决不了而要与有关方面共同协商解决的问题,则应主动与有关方面联系,主动配合解决。(2)解决来访者要求和意见的具体方法 1)当面解答 2)电话联系 3)出具便函 4)立案办理 5)联合办理

四、操作技巧、注意事项及常犯错误环节 与来访者交流的技巧:一听二问三记四分析

第二单元 档案工作

第三章 专业知识

一、档案检索及其工作内容

档案检索是指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工和存储,并进行需要查找的工作。它是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必要条件。

档案检索包括档案信息存储和检查两方面工作内容。档案信息存储是将档案中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标识出来,加以编排,形成检索工具或档案信息数据库的过程;档案信息检索是指利用档案检索工具或数据库搜取所需档案的过程。存储是检查的基础和前提,检查则是存储的目的。

1. 档案信息存储工作的内容(1)著录标引(2)编制检索工具 2.档案信息检索工作的内容(1)确定查找内容(2)具体查找

二、档案检索工具及其体系

1、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

档案检索工具,是用以揭示档案馆档案的内容和成分,报道和查找档案资料的工具。(1)从编制方法上划分 1)目录 2)索引 3)指南(2)从作用上划分 1)查找性检索工具 2)报道性检索工具 3)馆藏性检索工具(3)从载体形式上划分 1)卡片式检索工具 2)书本式检索工具 3)活页式检索工具 4)微缩式检索工具 5)机读式检索工具

三、常用档案检索工具简介 1.案卷目录

案卷目录的组织方法通常与本单位档案的分类体系相一致,如采用——组织机构分类法的单位,可按照保管期限————组织机构的体系编制案卷目录。案卷目录的结构主要包括:封面、扉页、目次、序言或说明、简称表、案卷目录表和备考表。2.分类目录

分类目录一般采用卡片式,一文一卡或一卷一卡。3.全引文件目录

全引文件目录又称案卷文件目录,是将全宗内文书档案或其一部分卷内文件目录按一定的排列方法汇编在一起而成的检索工具。4.人名索引

人民索引是揭示档案中所涉及的人物并指明其档案出处的检索工具。人民索引一般由人名和档号两部份组成。人名索引,一般按姓氏笔画、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或四角号码等方法排列。5.全宗指南

全宗指南是以文章叙述形式介绍和揭示档案室所保存的某一个全宗档案内容和成分及其利用价值的一种书本式检索工具。其体例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立档单位和全宗的历史概况。第二,全宗内档案内容和成分的介绍。第三,全宗指南的辅助材料。

第二节 档案的鉴定工作

一、档案鉴定工作的意义

1.档案鉴定工作,有利于保护有价值的,特别是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档案。

2.通过鉴定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

3.档案鉴定工作有利于减轻库房和设备的负担,缓和库房和设备的紧张状况。

二、档案鉴定工作的指导思想

三、分析档案价值的方法

根据有关规定,我国现行的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为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所谓永久保存,就是将档案无限期地永远保存下去;长期保存,一般指保存16年至50年左右;短期保存,一般指保存15年(含15年)以下。保管期限的计算,通常是从文件产生和形成后的第二年算起。

第四章 操作技能

一、档案保管工作的含义

所谓档案的保管工作,就是指档案的存放管理和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的活动。

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包括三点: a)防止档案的损坏 b)延长档案的寿命 c)维护档案的安全

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第二、加强重点,照顾一般 第三、自力更生,勤俭节约 第四、立足长远,保证当前。

二、档案柜架的摆放与编号

三、档案的存放和存放位置索引

根据有关规定,保管一般纸质档案的温度为14~24℃,相对湿度是45%-65%,一昼夜允许变化范围:温度为±2℃,湿度为±5%。湿度要大于60%,纸张的含水量要在7%左右。

第三单元 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五章 专业知识

第一节 公文各组成部分的标注与编排

一、保密等级的标注与编排

撰写文稿时,应根据公文实际的涉密程度,用汉字对“绝密”“机密”“秘密”分别予以标注,并后加“★”,必要时还应注明保密期限(如机密★5年)。签发人:附件

二、紧急程度的标注与编排

三、文头的编排

四、发文字号的标注与编排 一件公文只有一个发文字号,联合行文时只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常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印刷。

五、签发人的编排

六、标题的标注与编排

1.结构要完整(通常由作者、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2.语意要确切

3.文字应简练、醒目(标题中尽量不用标点符号,结尾不用标点符号)

七、主送机关的标注与编排

八、正文的编排

九、附件标记的标注与编排

十、印章或签署的编排

十一、日期的标注与编排

十二、注释的编排

十三、主题词的标注与编排

十四、抄送机关的标注与编排

十五、印发说明的编排 第二节 行文规则

第三节 公文中若干事物和概念的表达要求: 1时间的表达(年份一律使用公历年份的全称)2空间的表达 3职务、姓名的表达 4数量的表达 5范围的表达 6程度的表达 7语气、神态的表达 第四节 公文的分类

1、根据公文作用的业务领域的划分

1)、通用公文 2)、专业公文

2、根据公文的传递方向划分 1)、上行文 2)、下行文 3)、平行文

3、根据公文性质划分 1)、规范性公文 2)领导指导性公文 3)公布性公文 4)陈述呈请性公文 5)商洽性公文 6)证明性公文

4、根据公文的涉密程度划分 1)对外公开的公文 2)限国内公开的公文 3)内部使用的公文 4)秘密公文 5)机密公文 6)绝密公文

5、根据对公文处理时间的要求划分 1)平件公文 2)急件公文 3)特急件公文

6、根据公文的来源划分 1)收文 2)发文

第五节 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1、2、3、4、5、6、7、8、法制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全面质量原则 时效原则 集中统一原则 党政分工原则 保密原则 简化原则

第六章

操作技能

第一节 指示、决定、批复、通报的撰写 第二节 计划、简报、贺信、慰问信的撰写 指示是上级机关制发的领导指导性公文。

决定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公文,其主要特点是兼具规范性与领导指导性。

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下行文。其主要特点:具有法定的权威性与执行性,批复意见就是指示,下级机关务必遵守执行;具有被动性,批复是针对下级机关报送的请示被动制法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批复的内容针对请示事项予以明确答复,不涉及其他问题。通报属普发性下行文。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或精神。通报的主要特点:

一是具有教育性,二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计划:常用事务处理的公文一种,用于对讲进行的工作活动提出目标并安排好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计划对实际工作进程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是总结衡量任务完成情况和效果的重要依据。计划一般由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组成。

简报:是机关单位编印的用于及时反映情况、汇报工作、指导工作、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工作刊物。其特点是篇幅简短,大都一期只刊载一篇文章;讲究时效,内容新,报告及时;材料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第三节 办毕公文的整理与立卷归档

处理办毕公文工作主要包括:清退、销毁、暂存、立卷归档

第四单元 会务工作

第七章 专业知识 会议规则:是会议组织活动的指导原则、行为规范。它规定了会议的召开(谁、何时)、组成、议事程序等方面的准则。会议规则的基本组成: 1.关于召开会议的条件 2.关于会期

3.关于会议的人员组成 4.关于有关机构 5.关于会议议程 6.关于讨论发言 7.关于表决

8.关于有效决议的条件限制 9.关于会议记录及其他会议文件 10.关于会议经费

制定会议规则的注意事项:

1.会议规则本身必须合“法”,从内容到形式到生成的程序手续都不能与法律、法规以及其他效用等级高的制度规定相抵触。2.应区分会议的性质,结合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决定具体内容。3.使会议规则文字化、文件化。

4.要规定对特殊情况下暂时停止执行既有规则的必要条件的限制,同时要规定出新的暂时实行的规则的产生办法。5.繁简要得当。会场的布置要求: 1.充分体现会议气氛,庆祝会应热烈喜庆;履行法定程序的会应庄重严肃;追念哀悼的会议要肃穆;座谈讨论会应亲切自然;重大纪念会应朴素隆重。

2.会场音响、照明、通风、录音等设备应齐全有效,卫生设施应便利。

3.会场格局可根据需要布置成方形、长方形、马蹄形、圆形、八角形、山字形、半圆形、T字形、L形等,但必须与会议性质及所需要的气氛相符。

4.明确划分会场区域并使与会者明确。

5.大、中型会议的进、退场路线应明确并保证通道宽阔畅通。6.主席台的位置应突出,根据会议性质悬挂会标、国徽、画像、旗帜等,必要时可摆放花卉,主席台座次安排应用标签注明。7.分组会地点应根据人数妥善安排,地点应基本固定,布置应简朴。8.搞好会议主席台座次的编排。

第八章 操作技能

第一节 制定会议筹备方案

一、安排会议议题

二、确定会名、规模和规格,提出与会人员范围与人员名单

三、拟定会议的时间与会期

四、拟定会议的议程与日期安排

第二节 会议文书工作

第三节 会议期间与会议结束阶段的工作 第五单元 信息工作]

第六单元 办公室日常事务

第十一章

专业知识

办公室是直接为领导,上司服务的综合性工作机构,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任务主要是参与政务,辅助事务.办公室工作具有鲜明的服务性,辅助性,专业性,分散性,繁杂性的特点.第一节

办公室的地位与职能

一.办公室的地位和作用

办公室是综合管理机构,不同与具体的业务部门,是从属于领导层或领导人之下的辅助办事部门,而不是权利指挥机构;是一个组织的信息网络中心,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起着联系上下,左右,内外关系的作用。办公室是组织管理运转的中介层。秘书职业三服务思想:

1.2.3.为领导服务; 为机关服务; 为人民群众服务。

二.办公室的职能

办公室的智能主要体现在参谋的职能,服务的职能,协调的职能,督查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办公室要为领导科学地提供决策课题和理论依据,要为上级广泛地收集决策信息,提供决策预案,并为决策的试验实证和普遍实施做好总结反馈工作。服务职能是办公室事务处理的本质特征,他决定了秘书职业的“三服务”的宗旨:即一为领导服务,二为机关服务,三为人员群众服务,协调职能是指办公室为使组织的特定目标任务得以完成,而使不同的部门,个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和谐统一,以取保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监督职能是指办公室对下属机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进行督促,检查,以保证各项工作和任务能迅速有效地完成。

第二节

办公室一般管理知识

一、办公室工作的主要内容

办公室管理的内容多,范围广,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公室工作的内容和工作重点相应也有所变化。1值班工作和日常事务管理

主要负责处理文件信函,接打电话,日常接待工作,查找有关的资料,上传和下达,沟通信息,掌握上司外出活动的情况。

2为上司做好公务活动预安排

领导公务活动多种多样,办公室秘书需掌握安排领导活动预安排的各种方法。

领导活动的预安排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便于领导内部各工作的协调。二是使领导能了解自己的计划,掌握自己的“命运”,可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三是方便各工作部门请示,汇报。四是便于办公室跟踪掌握领导的行踪,及时搞好信息反馈。五是领导领导活动预安排是办公室写好工作日志和大事记的基础。

3办公室的环境

办公室环境管理是指组织办公区和公共环境的管理。

4办公用品的管理

办公用品是在办公室工作中所需使用的消耗物品,管理好办公用品可以提高办公的效率。5办公室规章制度的制定管理

各种规章制度有组织的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包括职责规章,工作程序规章,义务标准规章和奖惩性规章等。

第三节

保密工作概述

保密工作就是国家和组织的安全利益出发,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将国家和组织的秘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以发挥其效益的各种活动和工作。

一、保密工作的特点 1封闭性

保密的封闭性是由秘密的隐藏性决定的。保密工作是对秘密的信息、情报加以封锁,2排他性

对于不该知秘的外部势力予以排除,并将秘密限于一定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内。3利益性

保守秘密关系到国家和组织的根本利益,做好保密工作是办公室业务工作的内在要求,办公室是联系上下左右,沟通四面八方的综合办事机构,是涉及组织秘密最多最早,最深的部门,因而是自身组织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办公室办文,办会,办事等其他任务的保证。

二、保密工作的主要内容

保密工作概括说包括保密立法的不断完善;加强保密宣传教育,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密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应用防窃密、防泄露的技术设备和手段,依法监督,处理泄密事件。从保密工作涉及的具体工作内容来看,它包括文件保密,会议保密,新闻报道和出版保密‘科技和何涉外活动保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和通讯设备‘电信设备保密及经济军事情报保密。

第十二章

操作技能

第一节

保密工作

做好保密工作是办公室义务工作的内在要求,是自身管理的需要,要做好保密工作就要制定严格的保密措施

一、保密工作的具体内容 1.文件保密

秘书部门需经常同各种各样的文件、资料、图书等打交道,这些文件、资料有许多属机密秘密和绝密级文件。

2.会议保密 召开主要会议和涉秘会议时,会钱需做好保密工作的安排与布置。

3.新闻报道和出版的保密 4.科技和涉外活动的保密 5.计算机设备及电讯设备通信保密 6.经济、军事情报保密 7.现代办公设备保密

二、保密工作的主要措施 1.健全保密制度,加强思想教育。2发展保密技术,促进保密现代化 3指导企业管理好商业机密 4健全保密机构,加强队伍建设 5加强组织领导,做到专人专管

二、保密工作的基本要求

1、领导重视 2.制度健全

3、依法管理

4、准确定秘

5、应用技术

第二节

办公室日常工作的安排

领导每天的公务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要提高工作效率就需要统筹兼顾,合理调配利用时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秘书要有效地管理安排好上司的时间和自己的时间。办公室主要是要做好领导活动的月安排和周安排,并在每日开始工作之初,将工作安排计划送交给上司,注意提醒领导不要耽误一些重要的会议和会见。

一、领导活动月安排的方法

每月安排一次,一般在上月底或当月初。

1、通过领导定期的办公例会,由主管领导召开办公会,会上各位领导成员报告上月工作完成情况,提出下月计划安排,再结合集体当月要参加的重要会议和各项议定的事项,由会议记录在案人员编制计划表,再经主管领导审定把关确定下来,然后印发给诸位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因故未参加会议的领导,会后秘书人员要单独请示,将有关内容补充进去。所定计划,办公室要备份,以备随时掌握各位领导的动向。

2、领导层的各位成员将自己下月的主要活动、计划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交代给办公室,再由办公室在分别征求了各位领导意见的基础上综合协调,有冲突、矛时,要从中协调,再征求各方意见,然后将初步计划送呈主要领导审定,再印发给各位领导和有关部门。

二、领导活动周安排

应在月安排的基础上做好周安排。

1、在每周一或周末上午主要的碰头会议上,根据月安排和本周的各项重大活动,确定主要工作内容,如领导碰头会有困难,可由公室上门征求各位领导意见。

2、在领导碰头会议的基础上,再加上秘书部门平时搜集了解掌握的情况和职能部门、下属单位的某些要求,综合制表。

3、周安排计划要逐日制定,详细具体,按上、下午的时间基本固定下来,一般按人安排,尽量不再改动。

三、领导活动日安排的方法

领导活动的周安排基本就确定了每日活动的内容,但有些企事业单位的秘书还需要将领导的当天活动细致具体的计划编出来。基本要求如下:

1、在制定当日计划时,要注意考虑上司的工作习惯和风格,要将各种需要呈报的文件、信函和口头请示相对集中呈送、呈报,使上司有更多的整块时间处理大事。

2、在安排一些具体的会议、会见和洽谈时,要注意筛选事项和为上司挡驾,不使领导隐入各种事务性工作和应酬中去,而影响其主要的工作。

3、要事先为上司准备好各种活动所需的文件和资料,重要文件需备份存档,在重要活动之前要提醒领导不要误了时间或疏漏了有关事项。

4、在领导出差旅行刚刚返回和临近下班之时,不要安排较重要的会议和会谈。

5、在领导各项活动之间,要充分考虑留有余地,留下灵活机动的时间。

6、一旦因情况发生变化,领导工作计划有所改动,秘书要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部门,并要致以歉意、说明原因。

第三节

领导一般活动的安排

领导在日常要经常参加参观学习、出国考察、深入基层调研、检查工作、仪式活动、慰问活动、庆典活动等,在安排不同的活动时应注意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领导参观学习活动的安排 办公室应在领导出发前做好各种准备

1、思想准备

2、资料准备

3、后勤物质准备

二、领导深入基层调研和检查工作的安排

1、要了解领导外出的任务、意图、时间和地点,然后根据具体任务考虑计划和措施。

2、在领导外出期间要掌握领导的活动日程,并事先通知有关被调研检查的单位领导,根据领导的工作习惯和重点制定出周密清楚的计划。

3、根据领导意图,围绕任务的中心,秘书要以录音、录像、手写记录等方式配合领导的调研,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搜集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为帮助领导撰写专题调查报告或综合汇报材料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4、要在大最重要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做好调研材料的整理、分类、归档工作,为各种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宴请活动的安排

宴请活动是在一些有影响的“大举动”、大工程开工或心尾之时,为了扩大影响,塑造组织良好形象,进行联谊,表示对各方的谢意而举行的活动。

1、邀请

2、安排席位

3、服务工作

四、参观游览活动的安排

五、慰问活动的安排

六、出国考察洽谈的安排 第四节

重大活动的组织工作

一、集体视察活动安排方法

1、视察之前首先有要问清并掌握视察活动的内容和指导思想,视察的对象和重点,视察的程序和时间的安排,参加视察人员的组织,要求被视察的单位提供有关情况资料,召开有关的预备会议,协调各方面的准备情况,拟出视察活动的方案。2、方案批准后,拟定视察的名单,通知有关单位人员开会,印发视察的方案和日程表,划分小组,明确各组的视察范围、重点和程序,指定各组记录人员,安排好视察的路线、车辆食宿,通知被视察单位做好各种准备。

3、视察中,将视察程序、时间通知被视察的单位,检查落实推动被视察单位的准备工作。4、视察后汇总各视察组的资料,及时调整好视察报告初稿,呈送领导审定,再被将报告印发下去,及时总结视察中的问题经验,做到善始善终。

二、节庆活动的安排 应注意的事项:

1、活动形式多样、灵活、新颖、欢快、热烈、丰富。2、尽量节省开支,不铺张浪费,不大讲排场。

3、精心组织,提高警惕,防止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和坏人破坏,做好医疗、防火、防盗、防挤的准备工作。4、可邀请当地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出席。5、活动中讲话要精彩,防止套话连篇,毫无新意。

6、利用好广播、报纸、电台和电视台营造烘托气氛,配合宣传。

三、纪念活动的安排 1、做好活动的安排

2、建立活动筹备组织机构,各部门要严格把关、各司其职。3、检查督促。

4、各筹备组汇报情况,综合协调,统一指挥,各组对工作中的问题颖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出现职责交叉和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应分析原因,并向上司汇报,由领导定夺。5、总结评估,积累经验,以文字和口头形式向领导汇报。6、提供活动纪要的草稿,由筹备组的主要领导审核。

四、庆功祝捷活动安排 1、活动的主要内容:致开幕词、代表讲话、发奖仪式、儿童献花、领导讲话、文艺节目等。

2、会场气氛要热烈隆重,布置要新颖美观,人员秩序要井然,要尽量坐满。

3、主席台布置要热烈隆重,各方领导人员要尽量出席,领导与授奖对象相间而坐。

4、发奖时要配有音乐,秩序要井然,排列领奖要有序,场下要热烈鼓掌,营造气氛,可视具体情况安排儿童献花。5、新闻单位要随活动采访,配合宣传。

五、悼念活动的安排 1、治丧活动 2、吊唁活动 3、追认活动

(1)布置会场,一般有遗像、花圈、横幅;(2)向被追认者默哀;(3)宣读追认者文件;(4)介绍英雄事迹;(5)各界代表讲话;(6)被追认者家属发言;

(7)领导和各界群众与家属握手慰问;(8)散会。第七单元

协调工作

第十三章

专业知识 第一节

协调的含义

协调应包括三层含义:

1、协调必须使双方或多方的,一方无所谓协调。2、协调必须通过主客体之间的内力作用才能进行。3、协调的目的是使双方或多方的意见尽量达成某种统一,构成合力,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前进。第二节

一、协调者

二、协调对象

三、协调背景

四、协调目标

第三节

秘书协调的职能基础 协调工作的构成要素

秘书部门进行协调有着特殊的职能基础: 1、作为综合部门 2、作为信息枢纽 3、作为领导的办公机构 4、作为领导人的近身助手

5、秘书部门在广泛的工作交往和全面服务中,能建立与多方面的合作基础和相互理解信任的感情基础,这是秘书协调的重要条件。6、秘书在协助领导推动工作的实践中,便于学习领导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学习全面管理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第四节

一、非权力支配性

二、非职责限定性

三、非确定地位性

四、认同疏导性

第十四章

操作技能 第一节 组织协调工作的内容

组织协调工作的特点

一、对上关系协调

二、对下关系协调

三、上下双方关系协调

四、秘书与领导关系的协调

秘书与领导相处的基本原则

五、群众关系协调 第二节

协调工作艺术

一、塑造良好形象 良好形象体现在: 1、立场公正 2、态度和蔼 3、平等协商 4、谦虚敬慎 5、说话简练

二、争取领导的支持和信任

三、善于利用人际关系沟通工作关系

四、重视发挥组织的协调作用 1、相关分析处理法 2、明确岗位责任法 3、事先相互通气法 4、协商一致法

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上一篇:麻醉恢复室工作规范下一篇:清商怨古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