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题目

2024-05-08

古诗鉴赏题目(精选8篇)

篇1:古诗鉴赏题目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4.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1分)

▲ 25.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3分)

▲ 24.【解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及其作用。解答这类试题,必须熟悉诗歌的主要内容,并且作出详尽的分析。首先前三句中描写的景物:雨、青草、池塘、蛙,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答案】(1分)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意对即可)2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的赏析。“闲”是没事做,因为客人未到,可知等的焦急的心理,诗人当时侯客不至,心情或是无聊或是烦躁或是不安。

【答案】(3分)①“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2分,意对即可)②“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1分,意对即可)

迎 燕(宋)葛天民

咫尺① 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①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1.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2.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识记能力的考查。可根据下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提示,马上就可想到上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来,但要注意默写时不能有错字。

【答案】旧时王谢堂前燕。

2.【解析】本题是对诗句中关键词语鉴赏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既要结合全使内容,又要联系诗词主旨来思考,可从“旧帘”在诗中与某些内容的照应关系、构成的修辞特点以及诗人情感等方面来组织语言,只要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答案】①“旧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呼应首联的“寻常百姓家”。②“旧帘”是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家的标志。③“旧帘”与上句中的“新燕”均为名词,词性相对,符合诗歌的对仗要求。④表现了主人对燕子的喜爱,人与燕子的和谐关系。(答到三点即可)

3.【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意境的能力。解答这题,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句子中“翅湿”“泥香”等重点词,把燕子衔泥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切忌只作句子翻译。

【答案】示例: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意近即可)

纳 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选自《宋诗鉴赏辞典》)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1.前两句,“①”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成了诗人 ②的心境。

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十、1.【解析】此题考查字词赏析能力。根据提干提示,关注前两句,理解其大意;然后采用逐字比较排查的方法,抓住“柳外凉”三个字前面是“追”字可确定(1)的答案。(2)处,需要结合诗的意境,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角色体会诗人找到了心仪的纳凉之处,一边纳凉,一边观景的悠然、闲适、自在心境。

【答案】①追 ②(纳凉时)悠闲自在 2.【解析】此题考查诗歌主旨的把握能力。理解全诗大意,体会诗人笔下诗情画意的美,以及心境的悠然、惬意,再根据“风定池莲自在香”中“风”与“莲”的常用寓意,即可领悟诗人远离世俗,洁身自好的人生追求。

【答案】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

山房春事(其二)【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3分)

九、1.【解析】本题考查诗句意境的描述。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更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本事的前两句写景,所以描述画面时应抓住前两句描述即可。

【答案】日落时分,群鸦乱飞,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三两户人家。描绘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诗歌常用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此类题作答时应注意三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运用拟人和反衬。写庭树不知人去尽,依然繁花盛开,用乐景反衬哀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情。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 :代指故乡.③羁宦 :离家在外地做官。1.从首联、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2分)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如情感,请作赏析。(3分)

八、【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第1题要求根据关键词语推断节日名称,按民间习俗,九月初九这一天,中国人都要登高望远、怀念亲人,所以,从两句中的行为动作可推断出节日是重阳节。第2题要求回答诗词蕴含着诗人的情感,解答时,可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答案】1.登高;望远;重阳。2.“对花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等。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解析】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理解能力的考查。诗人在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人捡柴的宁静环境,用“捡青槐”来烘托“白云堆”的清幽,又用“鸟不猜”来反衬“深林”的幽静,“白云堆”“深林”集中体现了环境的清静。

【答案】白云堆 深林 2.【解析】本题是对诗句鉴赏能力的考查。诗的最后两句是写樵夫挑柴下山的情景,“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不说是樵夫挑柴,而说挑的是蝴蝶,语句含蓄,意蕴颇丰,一种生活的悠闲自在其中,一个“竟”字表现了喜出望外,与前句的“无意”遥相呼应。

【答案】

篇2:古诗鉴赏题目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来打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

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作品鉴赏

[4]这是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这首诗写的是静景,然而静景偏于动处写:水流、花落、鸟啼,无一不是变动的景象。

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过此地,心情可想而知。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

“涧水东流复向西。”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

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小重山(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陈亮曾在宋孝宗与金谈和之后,上《中兴五论》,没有被采纳。以后又向孝宗连上三书论恢复方略,受到朝臣攻击,斥为“狂怪”。他在长期的乡居生活中,报国之志不减,曾在自己的家里葺治小圃,有柏屋三间,名之曰“抱膝”,这是用诸葛亮的典故,可以看出他的志趣所向。但他的心情象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是很不平静的。他在给吕祖谦的信中谈到自己的遭遇时,说:“每念及此,或推案大呼,或悲泪填臆,或发上冲冠,或拊掌大笑。”(《陈亮集》卷十九)不平之气,溢于言表。这首词抒写的是他“悲泪填臆”时的思想感情。

词的开头一句写出了秋天薄暮的景色:“碧幕霞绡一缕红”,蓝天上轻绡般的彩云透出了一缕红色。这微弱的霞光表明了日迫崦嵫,夜幕降临。这种景色很容易使人想起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同的是李诗还有留恋晚霞的意思,而此词里流露的则是无所依恋的心情。“槐枝啼宿鸟,冷烟浓。”槐枝里投宿的鸟在啼叫着,冷烟浓密,残霞消失,暮色苍茫。“啼”字、“冷”字表明出词人对秋暮景色的主观感受,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小楼愁倚画阑东”,这句带出一个“愁”字,表明自己是怀着愁绪倚在画阑之东的,为的是迎候月上,排遣愁绪。

下句“月”字之上冠以“黄昏”二字,表明了这时候不是月光如水,而是凄冷的朦胧的月光,又听到透过碧云风传来的笛声。“碧云”这个词来自南朝诗人江淹的《拟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文选》卷三十一)在词里,“碧云风”三字似含有怀念“佳人”之意,这“佳人”不是美女丽姝,而是政治上的知音,为写下片埋下伏笔。

下片“往事已成空”,什么“往事”呢?显然指的是当年上《中兴五论》,上孝宗皇帝的三书,全都如石沉大海,而自己忠愤未泯。“梦魂飞不到,楚王宫。”这里是以楚国逐臣屈原自比。屈原当年款款陈情,楚王只当耳边风,当前的“楚王”是谁呢?就是皇帝赵眘(孝宗),他比起楚怀王、顷襄王为,好不了多少,但词人仍常想见到他,再进忠言,可惜梦魂难越“九重”,飞不到他的身边。怎么办呢?“翠绡和泪暗偷封”。这句用的是唐朝一个典故。据《丽情集》记载,成都官妓灼灼,善舞《柘枝》,能歌《水调》,御史裴质和她有情。裴被召还朝后,灼灼以软绡聚红泪为寄。这里词人以灼灼自比,想用青翠色的丝巾裹着泪寄给皇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却差谁寄去呢?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江南的辽阔大地,找不到寄书的鸿雁所在。征鸿,指过往的雁。雁能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本来是汉朝使臣诈骗匈奴单于的话,说苏武托大雁带来书信,知道他还活着。后人从此把鸿雁传书作为典故,在文学作品里经常引用。词里说找不到征鸿,实际上是说没有人能把他的耿耿忠心、恢复大计向皇帝表白,故使他郁结于心,悲怀难展。

这首词上片写景,从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到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气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下片写情,托为逐臣,托为情女,曲折而形象地抒发自己的忠愤,构成了全词悲切婉转的情调。和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词相比,更觉哀婉,这在他的词里是十分鲜见的。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很明显,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种象征手法。

“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杂草。菊,仅从其枝叶看,与蓬蒿有某些类似之处,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是很容易把菊当作蓬蒿的。诗人劈头一句,就告诫他们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寥寥七字,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在这里,“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初唐崇文馆学士崔融曾作《瓦松赋》,其自序云:“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霤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桐君(医师)莫赏,梓匠(木工)难甄”。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这结尾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抉示,诗意得到了升华。

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貌遗神”,毫无生气。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画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采 莲 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

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站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的情形表现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种场景十分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销。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来表达。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诗人将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使读者更觉得凄凉的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后来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这首诗的重点在于明写昔日的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后来的荒凉,由此加以抹杀,转而引出主旨,充分体现了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从远行人着笔,写他途中见到恼人的春色而引发的愁绪。旅舍周围的梅花已然凋谢零落,溪畔桥边的柳丝弱不禁风,起首二句写征人旅途中所见初春景象。在这草春风暖的美好季节里,征人却不得不离家远行。一个“摇”字既写旅途颠簸之苦,更写孤独跋涉心神不定的糟糕心情。“离愁”二句直接表达心中离愁,随着离去的路途越来越远而愈益加重加深,宛如春水绵绵不断、无穷无尽。此以春水喻愁,正如李后主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个“渐”字,承接紧凑而又对比鲜明,形象真切,合符情理。

一、本篇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景,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春色之美,然后通过“摇征辔”一转,由春色之美转出离愁无穷,先扬后抑,情景反衬。以乐景写哀,以情景之间的失去平衡来震慑读者的心灵。

二、本篇暗用典故,翻新旧意,既增加了形象的感情容量,又巧妙得了无痕迹。如首两句写梅残柳细,其中暗用典故:写梅,使人联想起陆凯自江南寄梅给长安范晔,含有怀念家人之意。写柳,又易与古人折柳赠别之举相联系,暗寓离别之意。

《从军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篇3:古诗鉴赏例谈

初中生读这首诗和小学生就不同了, 初中的孩子身体在发育, 情感也在发育, 想象很丰富, 这首诗恰好有一个特点, 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把这首诗写在黑板上, 孩子们一定一起喊:“学过了, 小学就学过了。”然后大家一起背:“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初中老师可以这样引导:“人有眼睛, 眼睛能看到很多东西, 诗也有眼睛, 从诗的眼睛里, 也能看到很多东西。请问, 这首诗的眼睛是哪一个字?”“是思”, “是思, 那李白所思为何?”李白究竟想到什么?孩子们会争论, 有的说想到了母亲, 有的说想到了女儿, 有的说想到了妻子, 孩子们都认为自己说的对, 最后只能请老师评判。老师抓住机会, 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欣赏古诗:“古诗之所以美, 就是因为它能引起我们想象, 而且所想的是最美好的东西。每个人的情感体验不同, 每个人都能从诗中发现属于自己的情感。学生们所说的想起的三个人, 代表三种情感, 母子情, 父女情, 夫妻情, 哪一种情感都是最美好的, 哪一种情感都能深深打动我们。但我们的感情是不断变化的, 有时会以其中一种感情为主, 所以, 同学们说的都对, 想起谁那是个人的情感, 没有对错之分。”

在一节高中语文课上, 我先把这首诗写在讲义上, 每人发一张, 我说这节课我们来学这首诗, 大家先和我一起念一下:“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念完诗, 学生莫名其妙, 我问学生理不理解这首诗, 没有一个学生回答我, 好像我是在嘲弄他们。我告诉他们这首诗是经典, 真正的经典值得我们读一辈子, 这首诗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明月和故乡有什么关系?学生们回答了这样三种:1.月亮可以寄托相思, 比如李白有这样两句诗:“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2.月亮的圆可以让人感伤一家人的不团圆, 苏轼有句“何事偏向别时圆。”3.月亮就像月老一样, 他手中的红线一头牵着李白, 一头牵着故乡。分析出这么多关系, 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发现这些都是他们没注意的, 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我跟学生们说:“故乡和明月是什么关系?我来说说我的体验, 也许对你们理解这首诗有帮助。我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 我的童年是寂寞的, 那时候农村还没有通电, 一到晚上小孩子就被按在床上睡觉。只有月亮出来, 我们才能出去玩, 月亮是什么?月亮是我小时候认识的第一个小伙伴。看到月亮, 就是看到我童年的朋友, 看到自己童年的朋友, 当然就会想起故乡, 而这个故乡并不是现在的故乡, 也不是成人眼中的故乡, 是童年眼中的那个故乡。”

我跟大学生也讲过这首诗, 我问他们:“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小学你们读过, 初中你们读过, 高中你们读过, 当时, 你们懂吗?”学生们直咂嘴:“听您这么一说, 当时还真不懂。”为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 中小学生没有这种情感经验, 大学生离家千里, 孤身一人, 漂泊在外, 吟这首诗, 那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篇4:古诗鉴赏题目

一、捕捉情点

意境美是由客观形象和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谐统一组合而成的,作品的深邃意境中写到的事物,都是作者动情的事物。诗人总是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和性格加到事物形象上面,成为它的有机组成总分,在意境中表现自己。就是说,通过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运用,以进行移情的想象,将自己的情感和意志移到自然事物上,使自然事物好象也有了人的感情。事物的情感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人高兴时,山河欢笑,青山点头,树木起舞;人悲伤时,山河带恨小鸟哀鸣,草木念悲。典型例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且由于同一事物“动情点”不同,还会写出完全不同的意境。如对月亮,诗人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漂亮的姑娘,一块玉璧,一个面盘,一只烧饼,……可以觉得它眉开眼笑,也可以觉得它带恨含愁,还可以觉得它翩翩起舞、天门伫立、朦胧如梦。可见动情点既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又是作者主观的情和客观景的焊接点,是创作意境的落脚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些点。因此,分析研讨的意境美,首先必须抓住作者的动情点。

如《赠汪伦》诗中次句:“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含有意外的意思,可见李白没有料到汪伦会前来送行,突然发现他来了,诗人感到十分高兴。这“忽闻”正是作者的动情点。教学这首诗时,必须从这一动情点入手,引导学生去分析、体会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境:性格质朴豪放的汪伦,踏着节拍,唱着热情的民歌,来为李白送行,使诗人深受感动,于是亲切自然地运用“桃花潭水”的生动比喻和“深千尺”的夸张,来向这位友人表示由衷的赞美和感激,真是言有尽而情无穷。

二、进入境界

构成意境的客观因素,具体来讲可以是场面、景物,可以是人物、情节,也可以是语言等。意境包括情和景,当然,情意是主要的,但是思想感情的抒发,需要景物来表现,而且二者必须巧妙地结合,构成一定的意境,才能使读者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示,就是说,凭借“境”的描述,引发自己的想象活动,进而深入其中以悟其意境美。

《望庐山瀑布》一诗,作者把对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熔铸于庐山香炉峰瀑布奇观的描写之中。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必须抓住“瀑布”壮观精彩描写,进行创造想象,如同身临其境: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云烟,远远望去,瀑布就悬挂在前方河流上边。从那“直下三千尺”凌空飞来的雄伟气势,和把现实的人间与天外银河联系起来的奇思异想,体会作者抒发的极其奔放的感情。

三、领悟意蕴

诗贵在景与情结合得自然融洽,而且贵在有深刻的内涵。罗丹说,“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当一个真理、一个深刻的思想、一种强烈的感情,闪耀在某一文学或艺术的作品中,这种文体,色彩与素描就一定是卓越的。”意境美是真善美的统一,诗人为了造高境界,力求“言已尽而意无穷”。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只有使学生领悟到作者在作品中匠心独运地创造的意境美,才能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如《草》一诗,前二句先写古原上野草的繁茂,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接着,诗人面对茂盛的野草,不由得想起它年年都是秋天干枯,到春天又欣欣向荣的生长规律。后来又描写了野草即使是被熊熊的野火烧掉了,来年春天一到,它又蓬勃地生长出来,对野草的生命力发出由衷的赞美。如果仅仅让学生理解到诗的表层意思是不够的,因为诗中不还蕴含着对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精神的歌颂。

古诗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不同,一首古诗传诵千年,每个时代,每个环境,每个人在感受的意境中是各不相同的,它呈现给人的艺术意境异彩纷呈,让人美不胜收。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意境美的赏析研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给学生最普通的,最基本的鉴赏古诗意境的方法,联系现实的生活,丰富自身的阅历,跨越时空,真正感受古诗的意境之美。

篇5:《孤雁》诗歌鉴赏题目与答案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3.古人评诗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

参考答案:

篇6:古诗鉴赏题目

1 注意作品中的“意象”

从形象出发,鉴赏古典诗词,应该充分考虑到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因此,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从诗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2 注意作品中的“意境”

诗人在写作时是十分注重意境的。那么,作为鉴赏者在欣赏诗词时也一定要注重对意境的把握。意境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意境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的结合,这一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这正如古代诗词评论者所说的,情与景谐,思与境共。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意境是诗词不可少的,但是意境又不是整齐划一的,在不同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形式。

(1)触景生情。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

(2)情景分列。在诗词中,写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很清,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列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交融。

(3)景略情在。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又全是抒情,同寄情于景的形式正好相反。象这样的诗词,是否就没有意境呢?也是有的。本是触景生情,情与景一致,但写成诗时,却把景略去了,而直抒胸怀。

3 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古典诗词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的分析,而忽视了对作品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的分析理解,从而在某些时候不能全面客观地鉴赏出作品的真正意蕴。

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思维活动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一样,必须遵循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因此,在探讨作品中具有的形象思维的特点的同时,不能忽视逻辑思维。如果我们把握了诗人在作品中为逻辑思路,又弄清楚词和词、句和句的逻辑联系,那么就能透彻地理解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表现手法。

4 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一般而言,象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

4.1 互文。“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的运用一般来讲有两种表现形式:

其一是有时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一致的,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掌握了它,有时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其二是有时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这是其在结构上的特点。下面结合常见的一些诗文来具体谈一谈互文的具体应用。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上逢李龟年》)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以表达木兰对久别的家庭的喜爱。不然既开的是东阁门,怎么会坐西阁床呢?

4.2 列锦。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的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列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4.2.1 简远美。所谓简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巨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4.2.2 意境美。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5 注意作品的“含蓄之美”

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一定要注意到作品中的“含蓄之美”。一般而言,含蓄之美在诗词中的体现有如下的情形(举2点):

(1)托物起兴,意味隽永。如巧用双关、象征等手法来写,更为别致。

(2)讽咏时事,寓意精警。如《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首句描写烟雾茫茫,迷蒙冷寂的水上夜色,连用二“笼”字,意味深长。“夜泊秦淮近酒家”,前四字承上写景又点题,后三字自然引出下文。“商女不知亡国恨”此句是曲笔,因为谁都知道,真正不知亡国恨而沉醉在这乐曲(因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声中的是那班贵族官僚。“隔江犹唱《后 庭 花》”,微妙地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连成一线,表现出诗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凉和无限的感慨,堪称发人深省之作。

篇7:古诗鉴赏题目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句 。(1分)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3分)

答: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答: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答案】

(1)桃花流水鳜鱼肥 (1分)

(2) 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3分)

(3)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4分)

【解析】

(1)考查识记:桃花流水鳜鱼肥。

(2)考查炼字:结构、内容、主旨三点要答到位。

篇8:古诗鉴赏方法谈

一、鉴赏指要

大标题虽然说谈鉴赏方法, 但我们对诗歌的外部情况总得先有个较清醒的认识, 才不至于到解答具体问题时黑灯瞎火地乱撞。从当前的情况看, 大部分学生甚至是一部分老师对诗歌的一些问题, 往往还存在“斗大馒头难以下口”的困难。这倒不是因为大家的水平不足以解诗, 自成一家的解读现象有的是, 而且大多还能自圆其说。那么, 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了我们在古诗鉴赏题上总是难以取得较高的分数呢?一言以蔽之, 当然是“水平”。但是静心仔细考察, 这个领域客观存在的模糊现象也足以让人费解, 甚至生气。

首先, 如雪的资料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那就是在叙述结构上稍作变换后, 介绍的内容则大同小异, 致使广大师生在择用上陷入莫衷一是难以适从的尴尬境地。其次, 即使是高考试卷, 对诗歌问题的用语也显得模糊笼统。例如, 一个“表达技巧”, 就有“艺术手法”、“艺术特点”、“表现方法”等多种几乎同质而不同名的称谓。这种不规范、不严密的表述, 指向不明, 也给考生准确解题平添了一道障碍。因此, 我们在进行具体的诗歌鉴赏活动前, 认识上必须先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是“考什么”的问题。“考试大纲”明确规定, 诗歌鉴赏主要考查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第二个层面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此可知, 一道高考诗歌鉴赏题不外乎是提这两个层面的问题, 并且一般不会在“一”中涉及所有的“点”。懂得了这个规律后, 我想, 当我们面对问题时, 就完全可以采用“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的措施, 形象问题用描述形象的专用术语, 语言问题用分析语言的专用术语等等, 不至于犯言不及义的讲解或答题的错误。

第二是“什么是古诗”的问题。古诗本身又包括哪些形式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事实上“古诗”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 它涵盖了自有文字以来不同历史时段出现的具有“诗性”的所有形式。具体而言, 首先古诗包含了宋词和元曲。我们知道诗歌本身是一种可以歌唱的“歌词”, 宋词也好, 元曲也罢, 它们的诞生都是以歌唱为土壤的。其次, 古诗又分为“古体诗”和“今体诗” (或“近体诗”) 。《诗经》、《楚辞》、《乐府》、“汉魏文人五言诗”都属于古体诗。“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 又称格律诗, 它分律诗和绝句两种, 又各有五言 (字) 和七言 (字) 之别。这里有必要分辨一个可能的误区, 即今体诗的“今”字并非是“现在”的意思, 它仅仅是与古体诗的“古”字相对而言罢了, 并且它原本所含的时间性已经淡退, 而专指一种诗体即格律诗了。

最后, 想说明一个理由。纵观多年来的高考出题历史, 格律诗鉴赏题的出现频率远远超过古体诗、宋词、元曲等形式, 这是因为格律诗的意境往往更深邃, 更含蓄, 因而给读者解读的思维空间也更大。再说, 只要是诗, 就都可以从形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去赏析。如果我们掌握了某种诗歌的鉴赏技巧, 我们就可以由此举一反三, 以不变应万变对付考场的其他“敌人”。

二、鉴赏例析

(一)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 语言表达要力求准确优美。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回答要具体。例如只答出“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还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 (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明确: (步骤 (1) )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清香,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 (2) )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 (3) ) 表现了诗人结束了颠沛流离, 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主要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方法三大类。其中抒情法细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等;描写法分为比兴法、白描法、烘托法、相衬法等;修辞法则与其他文学创作上的称谓作用一致。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 (hè) :驼毛制的上衣。阑干:纵横错落的样子。这句话是说, 露水浸湿了外衣, 寒气袭人;星斗横斜下沉, 天将要亮了。

此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明确: (步骤 (1) ) 主要采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 (2) ) 星斗纵横分外明亮, 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 (3) ) 两个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流露出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

(三)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 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术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含蓄委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明确: (步骤 (1) ) 此诗的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 口语化。 (步骤 (2) ) “黄莺儿”的儿化音, 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 (3) ) 自然贴切地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四)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须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

答题步骤: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 “看”字看似平常, 实际上非常传神, 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明确: (步骤 (1) )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 (2) ) 离人孤独地走了, 还频频回望, 每一次回望, 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 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 (3) ) 只一“看”字, 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离别的酸楚。

以上例析仅仅是诗歌鉴赏的部分方法, 事实上正如文学创作一样, 创作无定则, 鉴赏也无定法, 鉴赏中见仁见智的现象是真实永恒的存在。因此, 对如何鉴赏的问题作了一段具有一定专业性的评价后, 我还想给大家一个忠告, 即说千道万诗歌鉴赏活动的第一步是读懂诗, 进而揣摩意境, 接着分析诗人是怎样创造意境、如何表达感情的, 这就是诗歌鉴赏活动的基本过程。

三、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诗, 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 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 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 烟火渐相亲。

(1) “落日恐行人”中的“行人”指什么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中的“寒水”“怪禽”“旷野”“落日”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首诗, 回答问题。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 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 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三湘:泛指湘江流域。

(1)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王八员外被贬长沙, 而送行的人又是因事被贬巴陵的贾至。一句“离恨空随江水长”道尽了个中情韵, 请赏析“空”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送别诗千姿百态, 各尽其妙, 各具其情。请赏析本诗在传达感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首诗, 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 在“幽草”和“黄鹂”之间, 诗人更喜爱_______________, 诗人是在以衬托_______________。

(2) “野渡无人舟自横”是以景写情, 那么, 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情怀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首诗, 回答问题。

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到金。

(1) 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意志。

(2) 这首诗的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练习”参考答案

本章设计的四道练习, 第一题涉及意境、形象, 第二题涉及语言、表达技巧, 三、四两题属于综合鉴赏。

1. (1) 指傍晚时分经过山村的诗人自己。

(2) 这些意象营造了山村的凄清荒凉 (意境) , 为后文“行人”的惶恐渲染了气氛。

2. (1) “空”字一语双关, 用比喻描写了王八员外满载离恨远去, 诗人的心也随行舟而逝;“空”字还写出了作者依依惜别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2) 情景交融的写法。开头两句用“柳絮”“梅花”交代季节的变换, 景中融入了人生飘忽不定, 聚散难料的感觉。结句把离恨比作江水那样修长, 朋友之情显得更浓。

3. (1) 幽草黄鹂幽草

(2) 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看, 诗人是想归隐, 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 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流露着恬淡和忧伤掺杂在一起的情怀。

4. (1) 比喻不怕诬陷、不愿消沉。

上一篇:满江红 用前韵,满江红 用前韵白朴 ,满江红 用前韵的意思,满江红 用下一篇:精益生产五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