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与仲裁法律制度

2024-05-21

诉讼与仲裁法律制度(精选6篇)

篇1:诉讼与仲裁法律制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劳动争议案件大量呈现。在这些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仲裁时效越来越成为首要的焦点问题,往往直接决定了案件的处理结果。因此,了解劳动仲裁时效和诉讼时效的相关问题,有助于我们建立合理的劳动争议时效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劳动仲裁时效的性质

仲裁,是指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共同将争议事项提交第三者依据事实和法律居中作出裁决或公断,彼此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从而使纠纷得到解决的一种方法。仲裁作为一种救济方式,越来越具有公权力救济方式的性质。而劳动仲裁时效制度是指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在法定期间内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则其因时效而获得的利益减损的法律制度。劳动仲裁作为一项独立的救济方式,使劳动仲裁制度成为一种与诉讼制度并行不悖的程序,劳动仲裁时效因而具有了与诉讼时效一样的独立意义。且劳动仲裁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应与民事诉讼制度具有同样的时效性质,仲裁庭不能主动适用时效进行裁判。

二、劳动仲裁时效内在的法理基础

(一)劳动仲裁请求的基础多为请求权,符合时效的客体范围

一般而言,诉讼时效客体以请求权为限。请求权是由基础权利如债权、物权、人格权而发生的,权利人在行使请求权前,义务人应当履行特定的义务,请求权的实现意味着特定权力义务关系的消灭,交易得以完成。法律的首要目的是促使义务人履行义务,因而侧重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对请求权的限制期限不应太短,而应尽可能长;同时,规定该期限有中断中止的情形,以鼓励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这种制度就是时效期间。请求权的完成除权利人作出一定的意思表示或行为以外,尚需义务人为特定的行为,当权利人作出行使权利的意思表示或行为后,义务人若不为特定的行为,该期间只能中断;若不然,义务人故意拖延,则会置权利人的权力不能实现之危险,这为时效要求该期间中断提供了可能。

(二)时效制度更符合《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时效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以稳定法律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交易安全。时效是指与权利有关的一定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法律事实,可能发生中断中止;与其它制度相比,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只是本身权利所生之请求权的行使受到有效的抗辩。比如,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给付劳动报酬,要求给予工伤待遇,要求给付各种经济补偿金,要求给付违约金等等,劳动者逾期行使其上述权利,并不导致这些权利本身消灭,而仅使对方产生得以拒绝给付的抗辩权,若用人单位愿意,其可以继续履行给付义务。由此可见,时效期间更着眼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三、劳动仲裁时效制度的适用

虽然,我们认为劳动仲裁时效与民事诉讼时效应当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但在如何正确审查判断劳动仲裁时效以及其适用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劳动仲裁时效是否应当有中断、中止的情形,二是如何确定劳动仲裁时效的起算点。

(一)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断、中止

1、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断时效的中断,指在诉讼或仲裁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5月1日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1款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从新计算。对效率的追求不能以牺牲实体正义为代价,迅速、及时解决劳动争议虽是《劳动法》的立法目的,但不是首要目的,其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纠纷主体通过协商而达成和解,最有利于纠纷的彻底解决,预防纠纷再度发生,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司法资源是有限的,法律鼓励自行解决纠纷,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断应当包括: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等等。209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高法时效规定》)第十四条,“ 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相应民事权利的请求,诉讼时效从提出请求之日起中断。”也应适用于劳动仲裁时效期间。如劳动者向工会等组织提出权利保护的请求适用时效中断制度。

2、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止

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或者仲裁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依法暂时停止进行,并在法定事由消灭之日起继续进行的制度。《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这里需说明的是劳动仲裁的中止期间不受民法时效中止事由需发生在最后六个月的限制。劳动仲裁的中止只要发生在一年的时效期间即可。不可抗力可以作为时效中止的理由,但不是所有的“正当理由”都可引起时效中止。不可抗力其实属于正当理由的一种,当事人相互协商、请求调解等都属于正当理由。在后者的情形下,仲裁委员会虽然应当受理,但对于时效而言,其后果是引起时效的中断而不是中止。时效中止的本质在于,非因当事人意志的客观原因,即不可抗力或其他客观障碍,当事人不能行使其实体请求权,为保护当事人的实体利益,时效应当中止,待该客观原因消失后,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但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此规定的限制。为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司法实务中,对劳动者确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非因劳动者意志的客观原因(客观障碍)而未能行使其请求权的,应当认定为诉讼时效的中止。

(二)劳动仲裁时效期间的起算点

《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以“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作为仲裁时效的起算点,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都更为恰当。第一,以“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作为仲裁时效的起算点符合时效的特征,是时效的本质要求。时效制度要求权利人极其谨慎地关注自己的合法权利,要求权利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遭受侵害时,及时行使相应的权力,以稳定法律关系和社会秩序。第二、时效是一种客观事实,其时间起算点应以客观事实而不是主观认识为判断标准。劳动仲裁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亦是一种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争议发生之日或表示异议之日都取决于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从而使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受到当事人主观意志的控制成为可能。事实上,当事人明知其权利受到侵害却暂不提出异议,其原因除受暴力、威胁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外,亦可以是其经权衡后所做的时间上的选择。在后者的情况下,若将提出异议时间作为申诉时效起点,将可能出现申诉时效起点由劳动争议一方根据其单方利益而随意控制的不合理局面,劳动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将可能因此而长时间地陷于不稳定状态。第三、在允许仲裁时效中断、中止的制度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或提请第三人调解或因客观障碍未能及时行使权利,可以适用时效中断或中止的规定。在此前提下,以 “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作为仲裁的起算点,并不会对劳动者寻求法律救济产生障碍,而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关于时效制度的立法建议

(一)劳动仲裁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劳动仲裁时效制度与诉讼时效制度应具有统一性,理应受诉讼时效理论的约束。《高法关于时效制度的规定》中“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这一理论在劳动仲裁中应当同样适用,即仲裁庭不能主动援引时效作为判案的依据。实践中,仲裁机关常常以超过时效为由裁定不予受理,使劳动者的实体权利不能得到保护。劳动仲裁时效只是赋予了当事人(即义务人)抗辩权,当事人若未主动以此作为抗辩,仲裁机关不能主动适用时效规定。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法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二)根据《高法关于诉讼时效规定》中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观点,在劳动仲裁和诉讼的衔接问题上应规定“当事人在仲裁期间未以时效进行抗辩,在诉讼期间主张时效不能获得支持。时效期间届满以后,义务人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放弃其取得的时效利益,构成时效利益的抛弃,应视为时效期间未届满。因此,义务人在仲裁期间因未提出时效抗辩导致败诉,在诉讼期间提出权利人的主张已超过诉讼时效的,法院应不予采纳。提出仲裁具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高法关于诉讼时效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申请仲裁,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综上所述,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时效制度是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重要法律制度。准确、合理的运用这一制度,将有利于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提供高效公正的法律救济,对发展和谐社会以及稳定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劳动仲裁与诉讼时效制度]

篇2:诉讼与仲裁法律制度

第号

甲方:

地址:

电话:

乙方:

地址:

电话:

甲方因案件之一审诉讼程序(下简称“本案”),特委托乙方提供法律服务。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经友好协商,订立本协议。

第一条 代理人

甲方同意,乙方指派律师为本案甲方代理人,代为处理相关法律事务。

第二条 代理权限

甲方同意,乙方律师为履行本协议所需甲方授权委托范围以/

4甲方签署的授权委托书为准,授权委托书是本协议的组成部分,除向有关方提供之外,双方各执一份存档备查。

第三条 乙方的义务

1.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勤勉尽责地完成委托事项。

2.及时向甲方通报代理工作进展情况,根据甲方的指示和要求,及时调整工作。

3.未经甲方同意,不得担任与甲方具有法律上利益冲突的第三方的法律顾问或者代理人。

4.对代理过程中获知的甲方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非因法律法规规定或者经甲方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

5.为甲方业务单独建档,并保存工作记录,对相关的原始证据、法律文件和财物应当妥善保管。

第四条 甲方的义务

1.全面、客观、及时向乙方律师介绍案情,提供各种相关的证据、文件等资料。

2.对乙方律师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并对乙方律师的建议和工作独立作出判断,对甲方非因乙方故意或重大过失错误运用法律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自行承担。

3.指定先生/女士代表甲方向乙方律师传达甲方的指示和建议,提供、签署、签收有关证据、文件等资料,并对乙方律师的服务工作进行评价。

4.按时、足额向乙方支付法律服务费和工作费用。

第五条 费用

1.甲方同意按如下方式和金额向乙方支付法律服务费:

本案立案后即甲方交纳诉讼费之日起3日内支付现金元人民币(大写人民币元整);

本案胜诉判决书或调解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支付现金元人民币(大写人民币元整)。

2.前款所列法律服务费不包括下列费用:

①长春市以外地区的差旅费。

②任何第三方所收取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保全费、执行费、工商查询费、公证费、鉴定费、翻译费等费用)。

③甲方委托乙方律师办理本案以外的其它法律服务事项的费用。

乙方律师代为垫付的上述费用,由甲方根据乙方提供的票据资料实报实销。

3.根据《律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律师个人不能私自接受委托或和收取费用。本协议约定的委托事项、收费金额等条款如有变化,双方应另行签订书面补充协议予以变更。甲方自行委托乙方律师个人办理本协议及补充协议以外的事项或/和支付其他任何费用的,与乙方无关,乙方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第六条 违约责任

1.乙方无正当理由拒绝为甲方提供法律服务的;或提供法律服务时,由于故意或重大过失错误运用法律,导致甲方蒙受经济损失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退还部分或者全部已付的法律服务费。

2.甲方无正当理由不支付法律服务费及工作费用,或者无故终止协议的,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按第五条第1、2款的约定,支付未付的法律服务费、未报销的工作费用以及延期支付的利息。

第七条 其他

1.甲方对乙方律师的服务如果不满意,可以向乙方投诉并要求更换;乙方受理投诉电话为:。

2.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正本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甲乙双方如果发生争议,应当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长春仲裁委员会仲裁。

甲方:乙方:

授权代表:授权代表:

篇3:诉讼与仲裁法律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建成, 各法律协调运行, 共同维护着整个社会的稳定, 但仍然有一些法律处于被搁置状态, 以我国监管汽车尾气方面的法律为例进行深入分析。汽车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出行的必需品, 汽车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但是汽车排放的没有处理的废气也已成为当下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不可排除的重要因素。当今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型柴油车都不符合环境标准, 90%的汽车排放装置不符合要求, 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甚至根本就没有安装环保装置, 而没有安装环保装置的汽车的排放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只一辆车, 一项颗粒物的排放就是安装环保装置的车的500倍, 这是一项多么可怕的数据, 而国家法律又是对其如何监管的呢?

(1) 《缺陷汽车召回管理条例》第3条, 本条例所称缺陷, 是指由于设计、制造、标示等原因而在某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危急人身, 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只有在危急人身, 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时才可以召回, 环保设施不装不会出现人身安全等问题, 所以该种情形不属于可以召回的情况。《缺陷汽车召回管理条例》2004年至今, 该部法律在这类汽车上使用过0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防治法》第53条, 制造、销售或者进口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的, 由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罚款, 对无法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 没收销毁。本条中规定必须由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来行使该权利, 而环保部, 工信部和质检总局都认为自己不是行使该权利的部门。该法2002年颁布以来使用过0次。

2 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缺失

2.1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不明确

环境公益诉讼所要完善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原告资格的确定, 正如上例中指出的法律中规定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这一规定过于抽象和模糊, 没有指出谁是依法行使管理权的部门, 容易造成各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 亦有可能造成部门越权等滥用权力。应当在法律法规规定中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2 环境公益诉讼配套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却对环境问题进行了规定, 但是现行法律对环境问题的相关规定分散于不同的法律法规, 相互之间缺乏衔接, 体系凌乱, 协调性不强。能与环境公益诉讼相配套的制度不完善, 如上例中关于汽车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使用或无法配合使用。

3 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想

3.1 原告资格的明确界定

(1) 原告资格的范围。环境的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生存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维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利益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参与到防止环境利益遭到破坏的战斗当中去, 提高社会公众保护环境利益的意识, 积极参与到维护环境平衡的行动中。首先公民个人享有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公民是社会的细胞, 公民和谐生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因此公民无疑成为公共环境利益最佳的捍卫者。为了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 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不受传统诉讼中直接利害关系人的限制, 即任何公民, 无论有无利害关系与否, 都可以成为保护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其次环境保护的团体具有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环境保护的团体是维护社会公共环境利益的倡导者和代言人, 他们通常具有专业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能够看到普通公众无法看到的环境问题, 成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中最有力的社会监督力量, 并且环保团体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制定与环境利益的维护措施方面发挥着公民个人所不能及的作用。其次国家行政机关亦可享有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国家行政机关是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最有力监管, 行政机关可依法行使自己的行政权对损害环境利益的行为进行制裁, 通过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的方式有效制止侵害公共环境利益的行为。有监管才会有制约, 有制约才可能有保护。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管是维护公共环境利益的最可靠的法律保障。最后国家各级检察院也拥有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国家各级检察院享有的监督检查权决定了其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保护环境公益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国家检察院享有代表国家依法直接对扰乱公共环境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 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底线, 是其他诉讼主体强有力的法律后盾, 亦是对侵害社会公益行为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手段。与此同时, 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保护环境公益, 杜绝破坏环境, 不守社会规则的行为, 可以适当扩大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 例如子孙后代等。

(2) 我国公益诉讼制度中原告资格的合理构建。首先在立法方面, 明确以维护环境利益的诉讼目的来界定环境公益诉讼, 规定非直接利害关系人也可称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应将公益诉讼目的的标准和诉讼原告资格的界定规定在相关法律法规中, 明确指明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 责任明确化, 法定化, 防止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导致各原告之间相互推诿, 推卸责任。不但是司法资源上的浪费, 而且达不到维护公共环境利益的目的, 致使法律法规可能形同虚设, 起不到法律应有的作用, 甚至可能还会损害人民对司法的信心和法律权威。其次在司法方面, 完善我国公益诉讼代表人制度来保障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降低代表人的选举标准。在代表人的产生方式上, 不必要求代表人征得每一个人的同意, 只要该代表人能够合理行使自身权利并且没有人提出反对的质疑即可。这大大降低了对诉讼代表人的要求, 有利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展, 进而有利于环境公益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

3.2 诉讼制度的保障

(1) 诉讼费用。诉讼费用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 依照法律规定, 向人民法院支付必要费用。我国目前的诉讼费用先由原告预付, 带判决生效后再由败诉方承担费用。由于环境公益问题都比较严重, 涉及面比较广, 受害人群比较多, 危害性相对较大, 因此环境公益诉讼的费用也很高, 这直接影响到原告可能由于无力支付高额的诉讼费而不采取诉讼方式。这既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造成一定伤害, 而且不利于环境公益问题的及时解决。因而在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程序时, 首先我国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减少原告的诉讼费用, 避免由于诉讼费用的原因而无法起诉。国家可以减少或赦免一些诉讼费用, 减轻原告的经济负担, 有利于推动公民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提出。其次由于公益诉讼的特殊性还可以将大额的诉讼费用转移到国家机关, 先由国家机关垫付, 待案件判决完毕后再向败诉方追偿。最后如果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是公民或者团体, 在环境公益诉讼判决后若胜诉, 为了鼓励这种负责任, 做国家真正的主人的行为, 国家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有利于鼓舞更多的公民积极地参与到保护环境公共利益的事件中来。

(2) 举证责任。不同于普通的“谁主张, 谁举证”的举证责任规则,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规定, 公众因环境污染纠纷提起的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对于这种特殊的环境公益诉讼, 让普通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举证责任, 未免对于公众来说有些苛刻。一方面公众不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看不到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点, 缺乏搜集证据的技术手段, 还可能给自身带来一定危险。另一方面公众几乎没有条件获取污染的信息, 无法进行合理举证。“谁主张, 谁举证”的方式在环境公益诉讼领域既不公平又不经济。而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减轻了公民的举证责任, 使公民不用考虑举证的问题而直接将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出。

(3) 诉讼时效。环境公益问题不同于传统的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传统的诉讼在诉讼程序进行过程中就已明确出现损害后果, 而环境公益诉讼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隐蔽性是由于环境问题对公众及社会造成的影响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 有时需要进行技术上的分析判断。可能由于技术的落后而无法马上给出结果, 可能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才会得出结论。而滞后性是指环境问题带来的结果不是立刻发生, 通常会在污染或迫害行为发生之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显露出来。因此这种环境公益诉讼不应适用一般诉讼时效的规定, 应当给予对环境公益诉讼更长的诉讼时效, 甚至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实现对环境公益诉讼的良好保护。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也导致了环境侵害案件与日俱增, 在当今中国, 人们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对环境保护问题更为关心。文章以汽车尾气为例探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现状, 分析我国法律制度的缺失, 最后从原告资格的明确界定和诉讼制度的保障两方面重点提出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构想。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合理构建,原告资格

参考文献

[1]祁英香.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2005.

[2]吉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9.

[3]卫晓峰.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07.

[4]雷景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9.

篇4:仲裁与诉讼

仲裁,是指民事、经济纠纷的当事人按事先或事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争议事实和权利义务关系作出判断和裁决;以解决争议,维护正当权益,当事人有义务履行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诉讼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参加下,凭借国家审判权确定纠纷主体双方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并以国家强制执行权迫使纠纷主体履行生效的判决和裁定的一种机制。

1.裁判权的来源和性质不同。仲裁是仲裁员根据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协议进行案件的审理,是带有民间性的居中裁决,是私权处分权的授予。而诉讼是由人民法院根据国家赋予的审判权进行案件的审理,是国家司法权的体现。

2.受案的范围不同。《仲裁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不能仲裁的纠纷包括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诉讼的受案范围是除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之外的所有民事纠纷,包括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和其他各种民事关系的诉讼。可见可仲裁的事项被重合于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但要小于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即可仲裁的事项均可提起民事诉讼,而可提起民事诉讼的事项可能是仲裁不能解决的。

3.启动程序的方式不同。启动仲裁程序,必须是当事人各方的合意或共同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双方选择的一致性,体现出双方的自愿,其表现形式是双方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虽然在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但必须达成专门的仲裁协议,包括在争议和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均可,并且要选定具体的仲裁机构,否则仲裁机构不予受理。诉讼的发生则不需要双方的自愿,可以是单方的自主行为。有一方认为权益受到侵害,即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不需要征求对方的同意。对方认为不应该起诉或者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则应在应诉后陈述自己的主张。

4.案件的管辖不同。仲裁机构之间不存在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当事人之间约定仲裁条款或签订仲裁协议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确定裁决水平高、信誉好的仲裁机构。人民法院分为四级,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具有监督、指导的职能,诉讼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当事人之间发生民事争议,由哪一级法院管辖,由哪个地区的法院管辖,法律有明确规定。无管辖权的法院不得随意受理民事争议的案件,当事人也不得随意选择。

5.审级制度不同。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即依据仲裁协议,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仲裁庭开庭后作出的裁决,是最终的裁决,立即发生法律上的效力。诉讼则实行两审终审制,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即告终结,发生法律上的效力,必要时,可以申请再审。

6.开庭的方式不同。《仲裁法》规定: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机密的除外。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则应当公开进行,允许旁听,允许媒体宣传报道。但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或法律另有规定的,不公开审理。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7.裁判人员的来源和标准不同。仲裁员实行兼职,由各仲裁机构根据仲裁法规定从有关方面进行聘任,并符合下列条件:(1)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的;(2)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3)曾任审判员满八年的;(4)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5)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诉讼实行法官专职化,由人大任命,实行任命制,《法官法》规定,法官的必备条件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二十三岁;拥护国家宪法;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身体健康;达到相应的学历和知识结构。从2002年起进入法官队伍的,应通过全国司法考试。

8.当事人选择裁判人员的自由程度不同。依照仲裁法,当事人约定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可见当事人享有选择仲裁员的权利。而诉讼之中,当事人是没有选择合议庭组成人员的权利的,充其量可以依法要求合议庭成员回避,但是法院是否同意回避,回避之后由谁担任新组成的合议庭成员,当事人都是无权干涉和选择的。

9.强制程度不同。办案依程序进行之中,仲裁机构对于干扰仲裁活动的当事人,无行使强制措施的权力。人民法院则可以对干扰诉讼活动的当事人采取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拘留的强制措施。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当事人拒不履行裁决确定的义务时,仲裁机关无强制执行的权力,只能由一方当事人持裁决书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人民法院可以自行决定或者依当事人的申请,采取强制执行的措施。

篇5:诉讼与仲裁

包括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延长的时间)”两者相比较,仲裁具有简便!迅速的显著特点“二从历史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国内仲裁和诉讼的关系经历了只裁不审(1949-1966)!又裁又审(1978-1991)!或裁或审(1991年以后)三个阶段”至1994年8月仲裁法对我国仲裁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仲裁与诉讼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动,建立起新型的关系“笔者认为,我国仲裁与诉讼的关系在实质上具有竞争!支持与监督!借鉴三方面的内容”现分述如下:(一)竞争关系“无论是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都要负责处理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在目标相同的情况下,主体多元化必然导致竞争关系,只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强大的行政干预和立法上非理性的规定,使得它们之间实际存在的竞争关系无从表现出来“仲裁法的颁布和实施,使仲裁与诉讼的竞争关系充分表现出来并具有实质内容:(1)仲裁委员会不再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而成为纯粹的民间机构,这使得一般人从心理上更容易接纳与亲近,从而有纠纷更愿意找仲裁机构解决”(2)当事人申请仲裁可以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仲裁庭组成!仲裁方式和各自选定仲裁员;而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一切严格依法进行,既不能选择受诉法院!合议庭或独任庭!审理方式,也无权选定审判员“由于仲裁的自愿原则赋予当事人以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因此从人的天性来看,当事人显然更愿意选择仲裁而不是诉讼”(3)仲裁委员会聘任的仲裁员除必须具备公道正派的政治条件外,还必须符合从事仲裁!律师或审判工作满8年,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业务条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仲裁员的素质大大高于审判人员,而且仲裁委员会仲裁案件实行/仲裁 员个人独立0,责任到人,这较之法院的/集体负责制0亦有相当大的优势”(4)仲裁庭仲裁案件不公开进行,在裁决书上如当事人协议不愿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可以不写,有利于当事人保守商业秘密,维护商业信誉“(5)仲裁实行一裁终局,而且收费较低,可以迅速及时地解决纠纷,使当事人不致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财力,从而有利于当事人的生产和经营”(6)仲裁活动不具有强制性,仲裁机构也无权采取证据保全!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因而容易使当事人产生后顾之忧,转而选择诉讼解决的方式“由上可见,仲裁和诉讼各有利弊,互有特色,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短处,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支持和监督关系“仲裁机构是民间机构,不具有也不能行使任何强制权,但仲裁的顺利进行和生效裁决, 又需要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予以保证”同时,由于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其错误也在所难免,“基于此,仲裁法规定由人民法院予以支持和监督,由此在诉讼与仲裁之间形成了支持与监督的关系”具体表现在:(1)审查与确认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协议是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的依据,如果当事人没有达成仲裁协议或达成的仲裁

协议无效,那么仲裁委员会就不能取得对当事人申请案件的受理权和裁决权”由于仲裁协议的效力对仲裁机构管辖权的有无起着决定性作用,由此仲裁法把审查与确认的权力最终赋予人民法院,以保证仲裁权的正确行使“仲裁法第20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0(2)财产保全”在仲裁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申请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交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审查后,认为申请符合保全条件的,应依法作出裁定并采取保全措施“否则,便不应给予保全,以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证据保全“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发现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

难以取得的,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该人民法院经审查后,认为申请符合保全条件的,应依法作出裁定并采取保全措施”(4)执行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一方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如果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违法情况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如查证属实的,应裁定不予执行“(5)撤销仲裁裁决”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没有仲裁协议,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裁决所根据的证据系伪造,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亦应当裁定撤销”(三)借鉴关系“仲裁与诉讼解决的纠纷范围有相同之处,即都可以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因此两者在具体方式和具体程序上亦可以互相借鉴”当然,由于诉讼存在的时间长,其程序更为成熟和完备,因而仲裁借鉴诉讼法规定的情况更加明显“具体有三种情况:(1)直接沿用”如仲裁法第63条规定,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217条第2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第71条规定,被申请 人提出证据证明涉外仲裁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260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撤销“(2)间接沿用”如仲裁法第15条第3条规定,中国仲裁协会依照本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仲裁规则“第73条规定,涉外仲裁规则可以由中国国际商会依照本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第75条规定,中国仲裁协会制定仲裁规则前,仲裁委员会依照本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可以制定仲裁暂行规定“第74条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仲裁法的上述规定表明,有关组织和机构在制定仲裁规则时应借鉴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3)实际借鉴”仲裁法中关于仲裁代理!仲裁回避!仲裁举证!仲裁调解!仲裁缺席判决等的规定,均与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相同或相似,立法者无疑借鉴了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三仲裁与诉讼所具有的竞争关系!支持与监督关系以及借鉴关系有利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严格依法办事,客观公正地处理案件”但另一方面,这种相互关系对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仲裁制度和诉讼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更具体的目标“笔者认为,我们应当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切实提高审判人员的素质”目前,全国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这种状况,显然不能适应审判工作专业性的要求,也不符合诉讼与仲裁之间的竞争需要“因为按照仲裁法第13条的规定,担任仲裁员必须从事仲裁!律师或审判工作八年以上或具有法学研究!教学等高级职称”如果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诉讼在与仲裁的竞争中就会逐步处于劣势,进而丧失其应有的地位,而这种格局的发生实际上对仲裁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持仲裁与诉讼的平衡地位,使它们双方之间保持平等的竞争关系,如改变法官的产生方式”第二,努力保持法官和仲裁员的公正廉洁“双方除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法官或仲裁员要做到清正廉洁!秉公办案”实际上,任何一方只有做到这一条,其他优势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据此,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可以协商在全国范围内选定任何一家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但仲裁的公正性应当是当事人首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仲裁机构与审判机关之间以及仲裁机构相互之间的竞争无疑是仲裁公正的内在动力和最根本!最有力的保障机制”但目前有的仲裁机构从律师中聘任兼职仲裁员,这种做法应当改变“不难设想,一个律师今天担任兼职仲裁员在仲裁庭上仲裁案件,而明天则担任代理人在同一个仲裁机构的仲裁庭上代理案件,这样的角色很容易发生错位,这样的律师也很容易利用自己的兼职仲裁员身份向其他仲裁员请客送礼说情,进而发生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情况”因此,从律师的特殊职能和廉政建设角度来考虑,仲裁构

篇6:关于诉讼与仲裁的选择

工作中在签合同时,大家都会遇到对纠纷解决方式的约定。最近工作中常有人问到:纠纷的解决方式是诉讼好还是仲裁好呢?是啊,在签协议时到底选择哪种方式更能维护我们的利益呢?

仲裁和诉讼各有特点,到底哪个更好,不可一概而论。下面,就请耐心听我道来——在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纠纷多数是民事纠纷,纵观我国《民法》、《民事诉讼法》,不难发现我国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大抵分为三类:自力救济、社会救济以及公力救济。自力救济,有时称私力救济,俗称“私了”,是指纠纷主体依靠自己力量解决纠纷,没有第三者协助或主持解决纠纷,其典型方式是和解等。社会救济是指依靠社会力量(第三者)来解决纠纷的方式,比如调解和仲裁等。社会救济主要是基于纠纷主体的合意,请求第三者协助或主持解决纠纷。公力救济是指利用国家公权力(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其典型是民事诉讼。三种解决纠纷机制是并存着的,这些解决纠纷机制构成了我国多元化的纠纷解决体系。

在对我国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一下仲裁与诉讼的区别,通过此来判断到底哪种方式更有利。

仲裁和诉讼的区别主要在以下方面:

1、启动条件不同,仲裁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表明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关。而民事诉讼不需要双方协商,只要一方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受理。如选择了仲裁,就不能到法院进行诉讼,即你自己已放弃了诉讼的权利,所以认为仲裁和诉讼可并存是错误的。

2.受理范围不同。仲裁仅仲裁法的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仲裁范围必须是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而婚烟、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等这类涉及人身权利的纠纷不能仲裁。法院无此限制,只要是民事纠纷即可诉至法院。

3.制度不同。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即仲裁委员会一但作出裁决就是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仲裁时间相对较短;而诉讼实行“两审终局”制,即如果当事人对一审法院的判决不满意,则还可以到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二审法院的判决才是终局的,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

4.机构不同。仲裁委员会实际是个民间机构,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对双方产生的民事纠纷进行评判裁决,而且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多是从各专业领域中的专家中挑选出来的,具备较高的专业造诣和执业操守,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庭的组成人员;法院是国家司法审判机关,具有权威性,当事人不可以选择案件的审理法官。

5.程序不同。诉讼一般是公开审理,仲裁自产生时就注重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因此,仲裁一般实行不公开审理;

6.费用不同。仲裁费没有规定可以减交、缓交、免交,法院有规定。仲裁费比诉讼费高,如二万元的纠纷,仲裁费是1350元,诉讼费是800元。

因此,仲裁和诉讼各有特点,各有长处,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使用任意一种纠纷解决方式,以达到最大限度保护自己权利的目的。到底哪个更好,不可一概而论。

发稿人:刘谨

上一篇:会计工作的实习周记下一篇:安全对标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