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课堂日记

2024-05-23

生命中的课堂日记(共10篇)

篇1:生命中的课堂日记

用接力日记打造有生命的语文课堂

杨远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青州云门书院双语学校的杨远滨,今天有幸和大家交流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感到十分高兴。下面就我们二年级五班旭日中队的接力日记的使用情况和大家进行一下探讨。

一、实行“接力日记”的初衷

1、语文学习的需要

众所周知“读写”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新课标》要求从一二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李家栋老师在一次省小语会年会上也提出了让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写循环日记的要求。我们的课堂中缺少的就是对学生动笔写句子、写段落的积累运用过程。而仅仅期待于每学期的8节作文课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不切实际的。由此可见,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十分必要。我们从刚上二年级写接力日记至今,效果比较不错。

语文的积累主要是从阅读中得来,写作是积累的运用,如果让学生感到:写然后知不足,由写倒逼着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由写促读,由读助写这样的良性循环,我们的作文课将不再是老大难。

2、唤醒家长的需要

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的心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现在的孩子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家长的参与,所以唤醒家长的教育意识也是我们教师的一份任务。然而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粗放,即使是签意见也只是签个名而已。通过接力日记,家长能够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家长通过写接力评语的形式,能够直观的在和其他优秀家长,其他优秀学生比不足找差距,真正关心孩子,参与到教育中去。

3、班级文化建设的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很多是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班级文化的建设根据自身特长选准切入点,从一点辐射全局,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接力日记的使用 1.分组

科学分配小组成员。接力日记,顾名思义就是轮流写日记。例如我们班现有41人。我将我们班分成8个小组,每个组由5人左右。每个小组按照学习力的不同合理分配人员,即每个小组都由学优生,学困生混合组成,这这样为了比学赶帮的需要,也为了使评价更加公平。各个小组的其中一名同学第一天写,老师第二天看,然后类推,我们教师最多只需看8本日记本就可以了。工作量不大,效果还很好,尤其是家长加入接力评价之后,我们的负担就更轻了。一个小组成员轮流写完之后,和其它小组的日记进行交换,这样我们班两个月就能完成一次全班范围内的日记交流。

2.评价

(一)评价的主体,为教师和家长的书面评语以及学生的口头评价组成。1.教师评价。接力日记的书面评价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评价,一是家长评价。在接力日记刚开始运转的时候,我对这八本日记都要认真地批阅,从书写到用词;从句子到段落都给学生做详细地批阅。随着家长被唤醒程度的深入,我的这部分职能渐渐弱化,家长开始一板一眼地对自己孩子的日记进行评价了。2.家长评价。我们的接力日记从教师评价到家长评价的转变才真正让接力日记有了生命力。高质量的日记就在被唤醒的家长的监督、指导下一篇篇地写了出来。评价职能由教师向家长倾斜,这一唤醒过程,我将近用了半个学期,这一过程是繁琐的、复杂的、费心费力的,但是一旦家长的潜力被激发了出来,我也就轻松了许多,学生也真正向着习惯养成的方向努力,家校携手就会培育出更美的花朵。3.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在我的评价体系中是最重要的,是评价的主体。次日语文课前十分钟左右是我们旭日班雷打不动的接力日记评价时刻。我很享受这样的课堂,没有批评、没有呵斥、不必过多的强调课上纪律,我也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平等的坐在座位上等着小主持人点我起来发言。学生们自主对前一天得了两颗小红花的日记进行点评,每个学生都会涨红着小脸,高举着小手,回答自己听到的好词佳句。当孩子们对文中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你来我往的订正时,他们似乎忘记了我的存在,我陶醉其中,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我把我这样的课堂称之为生命的课堂。讲评的过程中孩子们会评出当日的写作之星,朗读之星、评价之星,他们自己在班级量化表格内进行分数量化。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不应该是系统性的。我们讲评日记的过程就是习得语言的过程、就是训练口语交际的舞台,何乐而不为。

3.激励措施。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心理暗示的作用。评价,特别是激励性评价在小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评价措施简单地讲就是“四个一”;

每天日记一讲评,我已经在上面学生评价这一环节讲过。在此不再多讲。

每周美文一网评。我有一个家长的微信群,至今成员加上我已经有40人。我会把一周得两颗小红花的日记拍下来发到微信群里,家长就会对这些优秀的日记进行点评、欣赏,为其他孩子树立了标杆,为家长提供了借鉴学习的机会。家长的热情很高。一周下来,每到周五都要评选优胜小组,冠军的队伍都会得到一份小礼物,家长捐赠的小礼物就成了激励孩子成长的奖品,有时是一个本子,有时是一块橡皮,一支铅笔。礼物虽轻,但孩子们那种人人为小组争荣誉的热情却被激发出来,团结合作、不甘人后,人人争当冠军的班风蔚然形成。

每月佳作一上墙。我把一月中学生的精品用相纸打印出来,放到亚克力板制作的班级文化框内,供大家学习、品评。每当下课时,孩子们在文化墙前讨论同学习作的场景,都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班级课下纪律好了,学生变的彬彬有礼,接力日记也是我们班级文化的切入点,是德育工作的突破口。

每年一本书。我们班级有自己的班级刊物《旭日》,编辑《旭日》的初衷是想给孩子们留下一份美好的童年的回忆。然而它的激励作用又出乎我的预料。2013年9月10日,我把编辑好的《旭日》印成书,发给同学们的时候,孩子们高兴地蹦啊,跳啊,“我成小作家了,我成小作家了。”的呼喊此起彼伏,家长在次日的留言中也是热情洋溢,有三位家长竟给我写了满满两页纸的感谢信。

孩子的热情,家长的激情就在这一次次的激励活动中被点燃,我也一次次的感到做教师的职业幸福。在此还要感谢爱心家长朋友对印刷班刊以及校长对我们班级文化建设的鼎力支持。

三、接力日记的写作素材

1.深挖文本的语言训练点。学习语文学什么?于永正老师曾讲过,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本真。我们二年级语文学科组,在每周一集体研讨的时候都把该单元的语言训练点当做一项研讨任务。把语言训练点作为接力日记的写作素材是一项重要内容。仿写、扩写、续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扎实有效。

2.多彩的话外主题活动。叶圣陶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语文的课堂不应该局限于某一时间,某一空间。新课标也指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时时处处都是学语文,多种途径学语文。在这一主旨思想下,我们旭日中队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户外主题活动。2013年9月20日,走进云门山花园——描写美丽的秋天,拉开了我们活动的序幕。我和同学们先后去了博物馆、范公亭、井塘古村等地,孩子们不但写出了精彩的游记,还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美好,青州人文文化的深邃,拉近了师生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今年暑假伊始,我们班的家委会便组织学生登山活动。每天6点准时从云门山脚下出发,天天爬,少则五六人,多则八九人,学生从不同角度写云门山,丰富了自己的写作素材。“行知天下,读写人生”是我们旭日中队的班级格言,我们正在用行动践行着它。我真是想好好感谢我的家委会,感谢这些负责任的家长朋友,毕竟爬一天山容易,天天爬山对二年级的孩子还真是考验,毅力就这样磨练出来,铁要百炼才成钢。3.阅读积累。我们班有丰富的阅读资源,我会在后面的接力日记的作用中为大家详细的介绍我们的课外书资源。我们每晚的阅读,伴随着书香家庭的评选,进行的比较扎实。学生把读到的好词佳句都会积累到《采蜜集》上,这成了孩子们的源头活水。小区的一次停电,柳絮的一阵飞舞,甚至校门口的一条小水沟都被学生们描写的有滋有味。这如金庸笔下的兵器冢,初为削铁如泥的宝刀,再为铁器,最后草木皆兵,只有不断积累才会有这样的成果。

四、接力日记的效果

1.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学生借助接力日记这一平台每天积累好词佳句,词语运用能力写话能力显著提高。学生变的爱阅读了,魏子恒已读完少年儿童版的四大名著,吴青宁已经读完难度较大的曹文轩的绝大多数作品。我们班的小诗人孙其昕两本专著《昕语》(一年级),《昕路》(二年级)相继印刷,得到了郭永超市长的高度评价。利用接力日记评价这一平台,学生找到了自信,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小解说员杨文瑜由原来的害羞胆小,变得侃侃而谈,每次校外考察团到我们班参观,她都能得到与会者的交口称赞。《潍坊教育》《中国教育报》也对我们的接力日记特色班级文化进行了专访。在旭日中队,以接力日记为依托的班级文化建设正如春风化雨般无声的润泽着每一个人。

2.接力日记,不仅改变了学生,还改变了家长,改变了他们的教育意识,改变了他们的教育行为。可以说我们二年级五班家校亲如一家。我们就是一家人。自从去年9月份杨锦涛的家长捐赠图书角第一批图书以来,我们班已经有7位家长为班级捐赠14套图书之多,后边还有好多家长等待赠书,真是感谢他们。每当有赠书仪式我都会把家长请到我的课堂,让他们从家长角度阐述读书的意义,家长的期待,让孩子更加的热爱阅读,并懂得感恩,懂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家委会成员李翠家更是成了我们班的校外图书站,班里的孩子谁都可以把读过的图书放在那里进行交流,谁都可以在那里借书,表现好的还可以获得赠书,李翠也被家长亲切地称为“副班主任”。有的家长全额赞助班刊《旭日》的印刷。还有很多家长为我们的班级购买了小奖品,光是接力日记本就有五六位家长购买了,摞在那里很厚的一大摞,我们把其中的一部分捐给了结对子班级一年级一班,希望把这爱的温度传递下去。围绕接力日记发生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觉得这是生命教育开出的迷人花朵。

五、最后想说几点注意事项

1.教育时机不能等,现在做比明天做要好。

2.要去除急功近利心理。刚开始我们写日记时只要学生做到老师留在接力日记本扉页上的三点基本要求就行,一写好每一个字;二写通顺每一句话;三拿到接力日记的同学能坚持写日记。然后慢慢提高对学生的要求。3.家长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保障。对于家长我们只能唤醒,不能强求。4.把一件平凡的事做扎实,坚持做,平凡就是伟大。

各位领导、老师,以上就是我和我们旭日中队接力日记的做法和故事,欢迎大家多提宝贵建议,谢谢大家。

篇2:生命中的课堂日记

不知不觉,来到这里已快五个年头,突然发现自己想家了,其实我也有家了,还多了一双关心我的父母,仔细想一下,我真的很幸福,但每到夜深人静时,始终认为爸爸妈妈弟弟那里才是我的家呀,想和他们聊一聊、玩一玩、看一看,但很多时候回到那里,总是和朋友们在一起,自欺欺人,不孝啊!又或许自己还是那么‘小’,缺乏独立,离不开父母的怀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我想大概是空虚吧,或许也是寂寞,为什么来到这里五年还是那样,我时常问自己,我是什么人?真的,不知道,不知道,她说我自私、霸道、不上进,是吗?我真的自私、霸道、不上进吗?仔细想下,是的,我的确是这样,是啊,是我还没进入状态吗?还是自欺欺人?还是贪玩?不知道。人们对我的看法是常常说得凶,好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似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变成这样,或许是不想输吧!有时候真的不想输,但每次都是说到做不到,想到不去做,让别人笑话了,真的不想这样,我自问自己虽不是很聪明,但悟性极高,但偏偏就是不去做,不愿去做,还有点怨天尤人,真不知道什么才能改?

在过一段时间,我就要当父亲了,不能在自欺欺人了,到时候的我即是父亲、又是儿子、又是长兄、更是丈夫,想一下身为儿子的我,没能好好在父母的身旁孝顺一下,回去的时候没能好好的陪到您们,总是嫌您们唠唠叨叨,也没能关心到您们,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如果能有下辈子,我还希望做您们的儿子,到时候好好陪您们,孝顺您们,现在这一刻(3月1日凌晨2:42分)唯有默默的`祝福您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开开心心的。人们常说,平安、健康、开心就是福。唉…身为丈夫的我也没能好好地去关心我的老婆,没能让她真正的开心,其实我看出来了,真的!老婆,对不起哈,我没能好好的陪你,没能让你真正的笑一下,原谅我好吗?以后我会让你‘笑’的,让你好开心、好大声地去笑,相信我好吗?身为长兄的我也很差啊,小的时候吧,总是觉得独生子女好,所以天天欺负弟弟,常常惹他哭,常常不带他玩,他总是到处的找我,我总是老甩他,让他很失望,还有一次就是把他的手搞脱臼了,现在想起来幸亏没什么事,要不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安心,长大了吧,我也没好好当个榜样,就说在学业上吧,我们都很差,是我的不对呀,如果我成绩好,搞不好我们俩兄弟都是大学生了,呵呵!要是的话,爸妈可高兴了,只不过那时候我们兄弟老是被请家长,让爸妈很伤心,很失望,还有就是让父母很丢人,不孝啊!现在工作了吧,也没能好好引导弟弟,好好的教弟弟,好好的支持他、帮助他。弟弟,哥哥不对,没能好好待你,原谅哥哥了,好吗?但哥哥现在希望你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中,趁现在年轻,多学点东西,多学点业务技能,学会自我增值,以免以后被时代淘汰,有时间不要记到玩,回家多和爸妈聊哈天,陪哈他们,我想你以后会比我有出息的,真的,我知道!那快当爸爸的我吧,该说些什么呢?我想会很多,很多…千言万语说不尽,因为他是我生命的延续…

篇3:生命中的课堂日记

一、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权益, 是对学生进行人本关爱的立足点。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 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

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 问:“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大多数学生认为:诸葛亮能准确地把握鲁肃的真诚, 并大胆地向鲁肃借船, 没有超人的才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所以借船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但也有个别学生认为:“预见大雾、预见曹操不敢出战, 这确实高明, 但借船不算, 因为都知道鲁肃诚实, 不打小报告, 向他借船这不算什么神机妙算。”学生们还因此激烈地争论起来, 一时难分高下, 最终把焦点落在了教师的评价上。这位教师没有将学生引到事先设定的框框中, 而是巧妙地做了这样的评价:“‘借船’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同学们各有各的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正常的。因此, 大家讲的都有道理, 特别是后面学生的发言与众不同, 能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真了不起。”这位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 使学生爱思考、敢思考、会思考, 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去聆听每个学生的心声, 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与不足,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 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二、鼓励学生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诸多名师也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 是最廉价的润滑剂。实践证明, 鼓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同学进行心灵的碰撞, 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体验中走向成功。

众多优秀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自始至终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据说, 优秀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法宝, 那就是鼓励学生的方法多, 有的多至近百种, 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得到恰当的鼓励。因为鼓励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 并使火花熊熊燃烧, 照亮全班, 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同时,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不仅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还能充分认识到自身水平与更高水平的差异, 形成“自我求成, 自我发展”的新需要。

三、宽容学生

赞科夫主张“对于学困生, 更加需要在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要使学生发展, 首先得宽容学生的错误, 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才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 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本身的精神力量,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 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或在作业本上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 尤其是一些学困生, 出现错误甚至是经常性的, 这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 需要用爱心去唤起学困生的生命活力。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是否爱学习, 是否积极参与, 是否能与同伴合作等与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的评价。“新课改”非常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既关注学生的特长, 又关注学生的困难领域, 主张采取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同的评价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中, 正确看待学生的失误和不足, 即使有错误, 也是个美丽的错误, 不应该大动肝火, 应该允许学生犯错, 让学生在犯错中汲取教训, 在犯错中学会不犯错, 在犯错中长大, 才会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该主动掌握评价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以学生为本, 以“超自我”的视角抛弃成见, 与时俱进, 全面反思, 使语文课堂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 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 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

摘要:传统的课程实施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 忽视了认知以外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其他目的, 忽视了人的生命发展的多种需要, 致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篇4: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作为独特的生命个体,除了具有自然生理机制外,更具有情感、意志、兴趣、价值观等精神机制。人是完整性、复杂性、独特性和发展性的生命存在,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人的这些生命的特性失却关照,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把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漠视对人的情感的浸润陶冶,兴趣意志的培育涵养和完整人格塑造建构。人的丰富灵动的生命活力被无情地抹杀。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都成为了缺乏情感和意志的机械,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标而生活在个性生命之外。叶澜教授说:“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约化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个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学观的根本缺陷。”[1]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整体性存在,同时也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双边多向、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2]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作为动态生成的课堂重视人作为完整的人的存在,给课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和活力。具有以下转变:

一、从重知识传授到重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我们民族的文化,从来没有失去过生命粲然的轨迹。语文“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没有一朵浪花不是生命的欢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文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左右,陪伴终生。”[3]如果我们承认语文是生命的轨迹,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雅闲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豪放洒脱。经典的文本带给我们的是异彩纷呈的人生轨迹和思想火花,传统语文课堂同样用工具理性的深渊淹没了纷繁复杂的生命世界。识记标准答案中根本不需要个体生命的适时参与,所以,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现今时代众多的学生的价值观会迷茫,为什么众人艳羡的“天之骄子”会堕落成杀人犯,我们的教育课堂难辞其咎。在最能建构精神世界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不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存在,而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完全摒弃这一“目中无人”的教学,将灵动的生命感悟、多彩的生活体验带进课堂,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作用。新课标这样定位语文课程的目标:“课程标准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性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4]现代生命语文课堂高扬人文关怀的旗帜,融入到学生生命中,使学生“诗意的栖居”,真正的体验、感悟生活,陶冶情操,建构精神世界。

二、从重机械化剖析到重整体建构文本

日本著名教育学家小原田芳说,国语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文本也是独立客观存在的生命,它是作者的理想、情感和意趣的再加工,是作者生命的真实体验和感悟。传统课堂教学对教材进行机械化的剖析,重视字、词、句、段,忽视情、意、能,文本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文本所涵盖的历史的浓墨重彩,情感的流淌宣泄,都被单一的分析统一化标准化了。学生每天面对着满载着文化情思和文学意蕴的优美的汉语言文字,却只是在进行技术化的训练,语文教学索然无味,学生昏昏欲睡,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实,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审美性的,个性化的。鲁迅先生关于《红楼梦》有这样的理解,他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说的就是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建构。根据姚斯的接受美学的观点,“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作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中”[5]。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空白点和未定点,文学作品因而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生命视野中的课堂教学以此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体验性解读,独特性建构,在对文本内化的过程中,文本的意义世界得到重构,同时,学生在建构这一意义世界的过程中完成生命的成长和生命的超越。这一过程无疑是动态生成的。

三、教师从传道者变为生命成长者

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主宰者,所做的就是将教参的理解原封不动的照搬给学生,学生在记忆中理解“教参”的理解,在考试中做着教参上毫无生机、千篇一律的回答。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人的生命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学生如此,教师也不例外。以往我们总是漠视教师作为独特的个体生命存在,以为在教学中教师就是传道者的角色。生命视野关照下的在语文课堂重新审视并界定教师的角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必然作为生命个体参与到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获得陶冶情感,建构精神世界,促进生命成长的机会。语文教学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获得生命意义的重新建构和回归的过程。雅斯贝尔斯认为“教师不应该是学生应走的道路,而取消了他们继续思考和发问的机会;教师不应固守教条,而是将问题敞开,因为有分量的决定不是在思考的范围内可以先做出来的”[6]。“人在本能生命之上还有一个‘超生命的生命、‘主宰生命的生命。”“人的生存恰恰是为对本能生命的突破,对有限生命的超越。”[7]

总之,在生命视野关照中的语文课堂,学生、文本和教师共同经历生命的体验、感悟和成长过程,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作为“完整的人”被关照,从而完成生命世界的完美建构。

参考文献:

[1][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3]熊芳芳.生命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概念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汉斯 罗伯特 姚斯.走向接受美学.参见中文版: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蒲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

[6][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78.

[7]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篇5: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心情日记

自从有了baby之后,对你便有了一种期盼。每当走在路上,看到与你背影相似的人,我的心中便升起一种莫名的幸福。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对你的思念也越来越频繁。

朋友们都很羡慕我现在的生活,但在我的心中,只有你能出现,才会让它更加完美。你对我虽没有任何承诺,但是对我来说,没有你,我的生命就是一种缺憾。

生活中有太多的责任与无奈,让我无法实现能与你同在的梦想。想起你的.everytime,我都怕被老公拒绝。若他不会介意,我又怕自己承担不起这份痛。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因为完美,所以才有缺憾。我想唯一能为你做的就是让自己更加幸福与快乐,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才会让你不再担心。为了你,我会更加努力!

如果有那么一天,命运安排我们相见,请你放心,我会让你成为最幸福的人。

篇6:生命中的课堂日记

江西省分宜中学 朱金平

生命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近年来,青少年轻生自杀现象频频曝光,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不得不让人深思“轻生”背后的“真凶”: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高,忽视其他品质的培养,导致其责任感的缺失;学校教育教学方面也难辞其咎,应试教育下,师生升学压力太大,师生关系也易紧张,教学内容单一化、脱离生活实际等等;另外,青少年正处在人生成长中的不稳定期,缺乏自我调节、自我应对问题的能力,在混乱的社会价值观影响下,思想迷惘,以至于产生轻生念头。如何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宽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避免或减少中学生自杀现象?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生命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新课程在强调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时,还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学生发展最主要的目标列在首位,要求教育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使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3(贺仕英)因此,我们认为生命安全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科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适时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二、生命安全教育的含义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对生命教育进行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很多学校已经认识到生命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学界对生命教育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生命教育是一种强调生活化的教育;一种强调终极关怀的全人教育;是一种实现自身幸福和价值的教育。1(徐鸿跃2010)这些观点都强调生命教育要在个体生命自然、生理的基础上遵循生命的规律和原则,引导生命走向完善,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2(王丁惠2009)

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并珍爱生命,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找到生命的价值,为实现生命价值做好准备,同时提升生命质量。因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了解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欣赏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回馈社会。

而作为中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的语文具有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优势:语文在本质上是一门有关人的心灵的学问,语文学科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语文在启迪心智和健全人格方面具有显著功能,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就成了语文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的人文性也决定了语文是渗透生命教育的最好载体。而且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语文学科具有普遍的联系性,其外延是生活,和生命教育息息相关资源。1(徐鸿跃2010)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呈现形式与实施途径

生命安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课堂呈现、活动呈现、主题呈现三种类型。

课堂呈现

生命安全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的最直接、最有效、最方便的呈现方式就是课堂呈现,即结合语文教科书上的具体阅读文本内容,教育学生认知自我,尊重他人,探索大自然与宇宙生命以及探寻人生终极意义等等。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安排:第一、二单元的话题就是人生,即关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童趣》、《蝉》、《贝壳》和《紫藤萝瀑布》等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理想》、《我的信念》、《论语十则》等教育学生人要树立远大理想,生命的旅途中要有信念的支持,“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这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语文教师如果真的能让理想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滋长,那么生命安全教育就是成功的,因为“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活动呈现

生命教育课程的活动呈现是指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呈现生命教育的内容,以期通过语文活动来使学生受到生命教育。由于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生命教育的活动呈现方式的选材将是无比广阔的: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关珍爱生命,追求生命意义的演讲辩论赛,作文竞赛等;或者组织观看电视节目《感动中国》、纪录片等;或者组织学生瞻仰烈士纪念馆、名人旧居等感受伟人的高尚人生;或者组织学生出有关遵守交通秩序、尊重宝贵生命的黑板报;或者组织学生接受“受挫”教育。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百般呵护下成长,欠缺基本的生存能力,抗挫折能力差,而实践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学生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通过语文课文扩展活动,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品味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并让其感悟到生命的珍贵。

专题呈现

在语文教材中除了单篇的课文之外,还有很多专题版块,这些板块的设计有利于教师渗透生命安全教育。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中就安排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专题版块,其中有“这就是我”、“我爱我家”、“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等版块,这些专题就是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过程来设计的,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相关作文,了解其思想动态,有助于对其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生命安全教育目前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广泛地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因而生命教育课程只有通过具体教学指导才能实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指导来实现的。

生命安全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阅读是人生的基本状态,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思想境界,净化灵魂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求知、开智、立德、审美的基本途径,在整个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而生命安全教育也主要是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其表现有如下方面:

以人物演绎生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

语文教材中也安排了很多带有传记色彩的文章,展示了主人公对生命的追求与热爱。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就有“两弹”元勋的《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孙权劝学》、《我的信念》(居里夫人)等文章。另外,教科书中许多文章的作者背后都隐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有老骥伏枥,烈士暮年而犹壮心不已的曹操,有面对挫折与不幸,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实现人生价值的张海迪、司马迁,有面对人生豁达,乐观,超脱的李白、苏轼,还有身在草野心忧天下的杜甫、柳宗元„„通过引导学生这方面的文本,学生“在文本中感受人性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灿烂与辉煌,领略世界的丰富与神奇,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育理论与实践,2005.(6):55.

4肖川、徐涛.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 .教以自然解说生命

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章,如《小石潭记》、《斑羚飞渡》、《华南虎》、《飞翔的鹰》、《石钟山记》、《雨中登泰山》、《行道树》、《珍珠鸟》、《紫藤萝瀑布》等。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们感受、欣赏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景物,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欣赏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自然界一切生物都具有生命,在万物进化过程中,人类走在了前面,成为世界的主宰。但是,每当我们回望或者走近自然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震惊。自然界的生命是如此顽强,无论周围环境多么的恶劣,只要有一丝生命的土壤,它们就能顽强生存下去。人们从这些自然生物旺盛而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人类自己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使自己的生命更加辉煌灿烂。”5李柳青.论中学语文教育的生命教育[D]:[硕士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31.

以情感体验生命

正如裴娣娜所说“生命教育的实施,正是每个参与者的体验过程。”“情感的提升是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以生命诠释生命

生命安全教育在写作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生命安全教育教育应该从了解、珍惜、尊重生命开始,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篇7:珍惜生命日记

今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位十四岁的男孩因为吸毒差点丧生。”的新闻,让我深感震惊。十四岁正是朝气蓬勃的年龄,本该是一个发奋学习的年纪,却因为吸毒差点丢了性命,真让人感到惋惜。对那些诱惑别人吸毒、卖药品的人不但害了自己还害了别人,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更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

这个男孩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人——霍金。他是一名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科学家,全身除了几个手指外都不能动,他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写出了著名《时间简史》。霍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我们值得珍惜的。当它存在的时候,你不去珍惜它,当他消失的时候,你才会知道他的可贵之处。我们虽然不能像霍金那样作出伟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却可以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做有意义的事,这样才能对得起生命。

篇8: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生命化教育

一、生命化教育

教育本位论的思想过分强调社会对于个人的要求, 忽视对人的重视, 导致教学的机械化、工具性, 与教育培养人的目的背道而驰。生命化教育的提出便是对当前教育实践提出的质疑, 提倡教育回归人的本身, 改变以往只传授英语知识的单一教学方法, 鼓励提倡合作学习等参与性学习方式, 尊重学生的生命, 用教师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生命化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 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溶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其特点是以生命为基点, 把生命的本质需要和特征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中, 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 完善生命的发展, 提升生命的意义。生命化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的发展为基础的, 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 使学生得到人格体验, 师生在不断互动交流中得以成长。生命化的教育课堂是充满学生主体参与、感悟生命意义、富于生命活力的教学。

二、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生命化教育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生命化课堂, 需要教师转变对学生的态度, 语言上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 创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提倡参与性教学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等等。

1. 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性。

英语是一种极其礼貌的语言, 英语教师在使用英语课堂教学用语时要运用得体规范的口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应该从使用礼貌性的课堂用语而不是命令型的课堂用语开始。如“Would you like to read the text?Or could you read the text, please?”或“Sit down, please.”及“Thank you.”, 等等。Would和could以及please的使用, 在英语语法中是请求某人做某事的礼貌说法, 而Thank you, 是外国人最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语, 无论对方给自己做了多么小的一件事, 都会说Thank you.英语教师教学中, 如果能经常使用此类的礼貌用语, 潜移默化地学生也能学会礼貌地使用英语, 并且学会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

2. 创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 创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课堂气氛, 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小学英语教师的积极语言评价, 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 能促进学生树立继续学习的信心, 师生间就会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在运用积极语言时, 表扬一定要真诚且怀有善意, 虚伪的赞扬反而让学生自信心受挫。教师对学生的消极评价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即使学生答错了问题, 也不能直接否定, 而使用温和型的鼓励性语言安慰他。比如:可以用“Please read the questionagain and have another try, ok?”

3. 提倡参与性教学,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任务型教学法核心理念是强调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实践空间, 重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学生行为的支配者, 而是起着语言学习的促进者、答疑者和向导的作用。除任务型教学法外, 合作学习及小组学习也是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极好方式。

4.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 而个人只变成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因为一个由没有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 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相反地,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只有教育重返“人”的教育, 重视培养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才是真正的教育。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的特点, 注定了其对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 教师不能追求唯一正确的答案, 从而伤害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同情和理解学生给出的多样化的答案, 不能随意地批评。

篇9:谈谈英语课堂中的生命化教育

关键词:生命化教育 英语 课堂

一、 生命化课堂的含义

英语生命化课堂是指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把关爱与尊重学生的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作为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特殊的情景教学,顺应生命的整体性、现实性、体验性、自主性、创造性、生成性、多样性、独特性等特性,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变索取知识为主动探索,改变传统的“词汇、语法、句型、文章”点线面知识的简单枯燥学习,把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除母语以外习得第二语言的快乐。

自教学以来,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就如何构建生命化英语课堂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二、 当前“生命化课堂”的现状

1. 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不足,教学理念被扭曲

教学改革的实质内涵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改变或调整显示教学活动诸要素的存在状态、构成方式等,使教学这一育人途径更适合学生发展,从而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要的学生。教学改革是教学方式弃旧立新的过程,是学校教学生存的法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当前许多教师不能理解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对教学理念也有所歪曲,因此,生命化课堂在实践中大打折扣。

2. 评价体系的不平衡

有教学必有评价,评价失衡,教师和学生都会受到影响。以成绩为标杆的评价体系,考得不好,导致许多老师信心受挫,学生进取心下降,全面发展成了空话。评价体系服务于教育大计,“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教育是借助于知识来育人的,是知识为教育所用,不是教育为知识所用。”

3. 英语教学理念的传统化

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是重视知识的灌输,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以教师讲授为重点。其次,教师忽视学生的实际,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理念是生命化课堂的一个重大阻碍因素。作为一位老师,应该与时俱进,善于学习,应该随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只有更新教学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构建自己的活力课堂,生命课堂。

三、 打造英语生命化课堂之对策

1. 打造教师团队形象

教师是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是生命课堂高效的关键。

(1) 教师要不断深化知识,增加人格魅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气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位好教师,自踏入课堂的那一刻,带到学生面前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课堂组织程序,还应该有教师独特的精神气质。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每一场亮相,每一个神态,每一番话语,都会决定一堂课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自身完美的人格魅力,具有“高雅、睿智、亲和、自信”的精神气质,以自己独特的气质吸引学生。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而高效地学习,才能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2) 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一就是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和充满爱心的课堂氛围。学生作为一股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如果没有主体的参与,没有师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课堂就会黯然失色。因此,教师应当把微笑带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使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心理定势,使自己与学生期望中的教师形象相符合,以激活课堂,提高质量。

2. 激发学生潜力

教学活动只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过程的外部刺激,但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學生通过同化和顺应,使个体内部图式—认知结构发生变化,达到平衡。任何教师都不可能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通过激发主体的自觉意识,使教育的内容顺利经过主体自我意识的选择这一关卡,否则将意味着教育的失败。

3. 实现从无生命课堂到有生命之活力课堂的转换

如何从传统课堂顺利地走入生命化课堂,非常重要。有效课堂应该是规则服务于教学的课堂,富有人性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师生、生生心灵对话的课堂。

总之,关注生命化课堂教学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在学习中,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创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浇灌英语教学中的生命之花,构建生命化课堂并非易事,但这正是英语教师的价值所在,因为有限的生命包含于每个人对自我生命无限的超越和追求中,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教师的职责告诉我,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让生命的价值在学生的心灵中绽放得更加灿烂。

篇10:爱的生命日记

生命有时是脆弱的,却又是十分顽强的,因为在生命中存在着一种难能可贵的东西,那就是爱。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8.0级地震。许多房子倒塌了,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这一场灾难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从以下一些来自灾区感人的报道,叙述了伟大的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生还的奇迹:

在救援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可惜已经晚了,她不幸身亡了。可是,她身下有一个活着的3、4个月大的小孩,她因该是小孩的母亲。正因为她的身体撑住了上面倒塌下来的水泥板,她的孩子才毫发未伤。孩子身下的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就是刻骨铭心的母爱啊。

还有一位老师,也是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水泥板,用身躯死死的护住他的四个学生,后来,他的四个学生获救了,这时候,他已经死了。他是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的.。这个伟大的教师就是潭千秋。

水泥板马上就要倒塌时,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一位幼儿园老师抱起孩子,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小孩获救了,而老师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以上故事是多么的感人啊!所有这些都体现了爱,爱是多么伟大呀。也说明生命并不是那么的脆弱的,这一切都是爱创造的奇迹。

爱就像这么一句话:千千万万的救援人员抱着哪怕只有一线希望,就要以百倍的努力日以夜继地寻找更多的生还者。这一句话证实了爱是多么的伟大啊!

上一篇:想你在这个初秋的伤感散文下一篇:2024年肿瘤年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