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总结

2024-04-20

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总结(精选9篇)

篇1: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总结

漯河市郾城区沙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9年年终总结

今年来,郾城区沙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市卫生局和市财政局的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卫生部等十部委《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漯政„2006‟115号)和《漯河市“十一五”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漯卫„2006‟136号)文件精神,大力响应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始终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服务社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进城镇医疗体制改革和新农合的具体实践,全面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充分运用机构网络化、投入多元化、服务亲情化、队伍专业化的工作模式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社区卫生工作基础差,起步晚的不利情况下,用短短时间完成郾城区沙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建设工作,提高了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初步建立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期,根据漯河市卫生局和漯河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漯河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漯卫基妇[2008]16号)的通知精神,我中心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迅速成立中心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通过统一思想,使全员职工认识到,抓社区服务工作,就是抓全民健康,就是抓经济建设,就是抓医疗技术水平和社会和谐协调发展;抓社区服务工作,必须上下协调、配合联动,必须全体动员、人人参与,内科、妇产科、防保科等科室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加强领导,落实任务。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明确提出,要举全中心之力,确保社区服务中心规范运行。多次召开中心主任办公会,研究部署中心运转工作,切实加强对中心工作的领导。一是健全组织。成立了漯河市郾城区沙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小组和督察小组,主任任组长,副主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并专门抽调10名人员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中心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是明确责任。下发了《漯河市郾城区沙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方案》、《漯河市郾城区沙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阶段性目标任务》,细化中心人员职责要求、工作标准、完成时限、责任人员和责任追究措施,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到位。市、区卫生局领导经常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指导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转型改造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三是迅速行动。我们始终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顺民心、合民意的民心工程。本着早安排、早部署的原则,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转型改造工作。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我中心多次派业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有关人员到先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观学习,同时,还邀请了市、区卫生局有关领导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建设方案

人负责,及时收集报告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有关信息。通过摸底调查,掌握了辖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并为22704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二是狠抓社区健康教育。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始终以健康教育为先导,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以提高市民卫生素质,保障市民身体健康为重点,以创建安全文明健康社区、单位、医院、学校为载体,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确立健康行为为目标,通过搞义诊活动、健康教育讲座、办宣传专栏、发放健康处方等方式,开展面向个人和家庭的健康教育宣传,宣传免疫接种、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疾病防治等,积极推进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真正把健康理念转变为市民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了健康教育网络机构,落实人员、设备和经费,做到了年度工作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评价。目前,已经在各居委会开展送医疗进社区健康咨询和义诊活动以及举办社区健康教育讲座23次,共接受了13000位居民的健康咨询,给9000位居民免费测量了血压,2380位居民免费检测了血糖,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万余份,中心开办宣传栏36期,通过宣传讲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卫生科普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树立了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小病进社区、大病由社区转医院的观念。这些活动给居民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卫生服务,受到了居民的欢迎和好评,更是增加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知晓率。

三是狠抓社区传染病防治工作。“帮助困难群众,促进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使贫困居民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是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既定方针,根据市、区政府、卫生局领导的指示精神,中心切实做好传染病与实发性

立有效登记卡便于后续管理。进一步做好社区内重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病人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五是狠抓社区计划免疫工作。中心自始至终把这一工作放在重要位臵,由专人负责。基本完善了辖区内本地及流动人口的0-12岁儿童建卡率93%,流动儿童建卡率95%。经过计免人员扎实的工作,辖区儿童的“五苗”覆盖率达95%、单苗接种率98%。

六是狠抓社区妇女保健与生殖健康工作。辖区内孕妇保健基本情况统计建卡307人次,随访率占100%。统计掌握辖区内1800名更年期妇女,重点筛查妇女乳腺癌6人次、宫颈癌5人次,统计造册分娩人数409人次,药流人数216人次,产后诊视人数291人次。

三、工作经验和体会

(一)上级领导高度重视是关键。区委、区政府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为民办实事的目标任务,形成政府领导、街办搭台、卫生主管、各方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区委、区政府全面落实全区社区卫生工作,为加快发展社区卫生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部门共同参与推动是基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指示精神,各相关部门单位全力支持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财政部门及时划拨改造经费,并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预算。街道办事处确定了分管领导和专人,多次召开社区负责人会议安排布臵,要求各社区大力宣传并支持配合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

(三)着力加强督查力度是保障。区卫生局充分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局长具体抓,从改造设计、人才培训、发

四是由于政府投入相对较少,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待遇偏低,不能留住现有人员和吸引优秀人才,个别在岗人员也存在敷衍现象和不负责任的情况,群众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信任度不高。五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服务”不到位,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认识不足,认可度不强。部分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服务内容和“小病进社区”等观念存在认识上有偏差,片面认为社区卫生服务都应该是免费的,认为看病吃药比健康教育、计划生育、预防保健等更重要,认为社区医生应该是“包医百病”的专家教授等,社区卫生服务“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依然突出。

五、今后工作新思路

(一)巩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做好新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的网络建设和服务功能的拓展,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2010年建档率达到45%以上,基本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中心与站在业务指导工作安排技术人员调配进行互动,相互支持,拟对辖区内站人员进行6次业务专题培训,每站轮流1名护士,进行业务支持。每工作日补助10元。建立健全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验收标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考核验收依据。

(二)强力开展先进社区卫生服务创建工作。以创建先进服务中心为契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导、辐射作用,带动其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实配套政策、健全服务网络、合理配臵人力、完善服务功能、规范监督管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

(八)加强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建设,进一步规范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推广社区卫生适宜技术,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严格实施社区首诊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服务标准,拓展更宽服务领域,严格执行行业规章,营造干净舒适的就医环境,推进社区服务的多样化、人性化建设,扩大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情况,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治疗等服务深入家庭、跟踪到人,实行人文关怀、亲情式服务,真正体现温馨服务、全程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理念。

漯河市郾城区沙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9年12月28日

篇2: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总结

2008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科学指导下,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快速有效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的一年,为了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发展,更好的满足辖区群众的卫生需求,特制定2009年工作计划如下:

首先,在硬件设施方面,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中心的建设和改造,做到建筑达标,环境整洁,设备齐全。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设立片医工作室,就近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各功能科室,开展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完善“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其次,在工作的开展和落实上,我们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自我要求,完善监督考核制度,务必使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

第一,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推进建档工作。要求各社区为辖区居民建

立家庭健康档案,做到档案完整,真实有效,建档率》80%,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全部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并在一年内对全体老人进行至少一次的健康随访。

第二,为辖区内的慢性病病人建立慢性病档案,要求建档率》80%,并对

其进行持续性的有效管理,做到发现一个,管理一个,管理率》90%。各社区要按照有关要求定期到居民家中进行随访,对居民的身体状况进行基础检查,详细记录其病程的进展变化和用药情况,并依据个体情况出具健康处方,给予合理的用药指导及行为习惯干预。同时对辖区内35岁以上人群进行高血压病的筛查,实施首诊测血压制度,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第三,要求各社区针对自身情况特点开展社区调查,基本掌握社区内的人口、经济、卫生以及环境状况,能够做出具体的社区诊断,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做到有计划、有总结。

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

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利用全年主要卫生宣传日,开展义诊、咨询、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易被群众接受、受群众欢迎。全年应至少开展12次以上有规模的讲座、义诊咨询等宣传活动,对社区多发病、慢性病和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应做到至少每3各月进行一次。

第五,继续为辖区内的困难群众、慢性病病人、老年人及妇女提供相应的健康体检服务,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常见病的筛查工作,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第六,抓好辖区内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做到底档清楚,坚持每月随访一

次,监测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并随时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

第七,开展残疾康复需求调查,针对社区内的残疾人和因病导致的行为

障碍人员开展相应的康复指导和训练,帮助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生活品质。

第八,积极配合上级卫生疾控中心,抓好0—7岁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建立健全儿童防疫档案,不定时的对本地、流动儿童进行巡查,对有漏种、漏服的儿童及时进行补救。继续抓好流行病、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治,做好传染病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工作。第九,完善社区卫生网络平台,对社区居民健康信息进行动态监控和管

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第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疗质量。落实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岗位培

训,邀请专家到我中心进行讲课指导以及选派人员赴上级医疗机构参观学习,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中心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将得到更加全面、深入的开展,更上一层楼。

篇3: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总结

我们已经发表了分析上海市2002-2007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状况的文章[2],本文沿袭了已发表文献的分析方法,重点报告2008、2009年两年新的发现。

1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体收支分析

1.1 总体情况

上海市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总额为98

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2.58倍,年均增长率为14.48%。支出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为15.22%,稍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表1)。

社区卫生机构受政策影响,存在一定维持收支平衡的压力。2007年本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营出现0.55亿元赤字,2008年赤字降至0.06亿元,2009年的经营状况好转,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据“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课题组使用机构流向法测算,2002-2009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分配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5.96%,高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收入的增长速度14.48%。如表1、表2所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的费用总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在卫生总费用分配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先降后升,从2001年的15.64%、2002年的13.81%,到2007年的最低点12.37%, 2008年升至14.51%,2009年为14.28%。

1.2 收入结构

如表3所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构成中,药品收入占55%~58%。医疗收入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9年占20.45%,相比较于2002年的32.72%下降了近12个百分点。政府投入持续增长,八年来从6.64%升高到18.38%,也增加了近1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7.85%。政府投入的增加恰好能够替代医疗收入比重的减少。药品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仍稳定在六成。

*:政府投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

1.3 支出结构

如表4所示,药品占总支出的比重稳定在近一半,呈上升趋势。据本课题的药品价格的研究,主导药品消费总量上升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价格,其次是贵药的消费增加,再次是用量增加。随着2011年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和支出结构中药品的比重有望得到控制,这是未来本课题可以关注和评估的改革预期效果之一。

1.4 收支结余

如表5所示,由于人力成本的上升,医疗服务成本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从1997年开始没有大的调整,导致医疗服务收支结余连年亏损,且有扩大趋势,每年递增2~3亿元,社区医疗服务项目2009年达到了20.77亿元的政策性亏损。药品收支结余在2005、2006年最高,在6亿左右,2005年开始的控制药品加成率的政策在2007年开始发挥效力,药品收支结余开始下降,降到了5亿以下,2009年为近4亿元。药品收支

*:财政补助差额=政府投入-财政专项支出=上级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财政专项支出。

结余与医疗收支结余的差额逐年增加,药品收入难以补贴医疗的亏损。总体结余在2007年出现拐点。

可喜的是,近五年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且扣除专项支出后政府投入仍表现为一定差额,弥补了医疗项目的政策性亏损。2008年的补助差额同比增加了近4亿元,2009年的财政补助力度已经能够弥补医疗的政策性亏损,体现出“政府托底”的作用。

2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支平衡影响因素

2.1 政府投入

如上文分析,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投入的总量和在收入结构中的比例呈增长趋势,八年来从2002年的2.5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8.01亿元,增加了7.14倍,在收入中的比重从6.6%升高到18.38%,增加了近12个百分点。

2009年,政府投入增加到18.01亿元,人员费用增长为29.30亿元,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经费稳定在1.5亿元,要达到国家医改方案要求的标准,政府投入还有13亿元的缺口。比较2007年的情况,补助缺口减少了1亿元。

政府投入还有进一步增长的必要。如果政府投入到位,则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推行以药品零差率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也会具有更有力的支撑。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需要在药品加价率受到严控的条件下继续增加药品的消费,以补贴自身刚性增长的人员开支。

2.2 人员费用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费用的年均增长率为12.25%,低于总支出15.22%的年均增长率,占总支出的比例在2008年、2009年呈现下降趋势(表6)。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人员费用的增长幅度应得到政策的保障。有研究表明,上海市实行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三年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受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待遇较低[3]。

*:人员费用=人员支出+对个人、家庭的补助。

2.3 药品加价

2009年药品加价率降至14.1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加价率从2007年开始持续受到严控,如表7所示。但是,即使在政府严控药品加价率的条件下,药品收入仍然呈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2007-2009年,药品收入和药品费每年仍有7~10亿元的增幅。社区卫生服务购入药品的总费用的年均增长率达17.86%,仍旧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长率。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政府已经严控药品加价率的条件下,总体上仍在加大药品的使用量,利用药品差价补贴医疗的亏损和增加人员支出的压力。很有可能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采用了高价药替代低价药的做法,也不排除通过诱导需求增加了不必要的药品的使用。

2.4 影响收支平衡的因素综合作用

支出是由人员费用、日常公用支出、生产维修和设备投资构成,2002-2009年8年总支出的年均增长率是15.22%。如上文分析,人员支出在支出构成占三成左右,2008、2009年稍有降低,年均增长率12.25%,低于总支出的增长。药品、卫生材料为主的日常公用支出在支出构成中占六成以上,年均增长率17.36%,高于总支出的年均增长率,是主导支出增长的主体;2007-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大修项目较为稳定,在1亿元左右。

收入方面,由于政府2002-2009年年均增长32.42%,2009年为18.01亿元,有力地弥补了医疗项目的政策性亏损。但是由于药品差价在2009年仍有7亿元,随着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政策的推进,对政府加大对社区卫生机构投入的呼声将持续存在。

3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3.1 存在问题

一是增加药品消费以维持收支平衡的动力不减。2009年上海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总收入中占的比例仍维持在近六成,在总体上尚未摆脱“以药补医”,药品差价对维持财务平衡仍相当重要。

二是人员收入的增加乏力。人员支出的年均增长率为12.25%,低于总支出15.22%的年均增长率,占总支出的比例在2008、2009年呈现下降趋势。随着物价的上涨,增加人员费用的压力是明显的。保证人员的收入与物价增长的水平相适应,有助于保证医务人员满意度,稳定社区卫生队伍,保证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对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的要求仍然存在。市区两级政府落实财政托底的要求,有助于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由于近年打下的良好基础,预计上海全市在社区卫生机构每年再增加7亿元的投入,就可以对实行药品销售零差率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3.2 政策建议

一是应继续切实强化和落实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政府投入责任。各级政府应按照国家医改方案指导意见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其财政和监管的责任。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线管理,实际是将医务人员的收入与药品收入相剥离,激励切实为健康服务的行为。但收支两线管理和政府投入补供方有可能导致“大锅饭”的行为[4]。闵行区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了对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起到了转变工作机制,完善服务模式,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的效果[5]。类似的经验应总结和推广。

二是逐步提高反映技术劳务的项目收费价格。社区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扣除财政补助的服务成本制定,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提高医疗劳务价格,改变医疗劳务价格长期背离价值的状况,为社区卫生服务良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保障医务人员的收入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改变目前人员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的趋势,使之与物价上涨水平相适应,以起到稳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队伍的作用。

摘要:目的:测算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财务收支情况,为卫生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证据。方法:提取和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2002-2009年财务管理数据。结果:由于控制药品加价率、价格政策、人力成本上升、政府加大投入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社区卫生机构在2007出现赤字后,2008年赤字总量得到控制,2009年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结论:建议继续加大政府对社区卫生机构的投入,以配合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减弱对药品收入的依赖性,逐步提高反映技术劳务的项目收费价格,保障医务人员收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步。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分析,上海市

参考文献

[1]金其林.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与目标[J].中国医院,2008,12(6):52-53.

[2]丁汉升,林海,金春林.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与支出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3(1):28-33.

[3]陈丞,朱根明,沈国民.公立医疗机构医生对收支两条线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的满意度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0(12):12-14.

[4]王伟,庞连智,严非.上海市闸北区2006-2008年社区卫生服务筹资结构的趋势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0(6):301-303.

篇4:2009年,去西安的服务业工作

在这份由万宝盛华公司近日发布的企业雇佣前景报告中我们发现,京广沪招募预期创两年来最低。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大连、广州、青岛、深圳、武汉、西安十个参加调查的公司中,除了西安、青岛和成都,其他七个城市雇佣前景都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而在金融保险及房地产业、制造业、矿业及建筑业、服务业、运输及公用事业、批发及零售业等参加调查的行业中,只有矿业及建筑业雇主们预期的招募前景最为积极,较上一季度上升4个百分点。

万宝盛华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吴若萱认为,企业招聘乐观程度的下降显示全球金融海啸正波及中国的就业形势。“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使金融及银行领域的就业受到影响,但随着中央政府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将极大拉动民生经济,刺激消费、扩大就业。目前企业更多在观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的招募活动仍将恢复活跃状态。”吴若萱女士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外部需求减少等因素使企业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招聘策略。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企业的招聘行为也相对保守,但仍将保持对杨心人才的招募需求。同时,企业也将更多地考虑采用弹性用工形式,如人才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来降低雇佣风险及用工成本,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吴若萱女士表示。

该调查是基于对中国内地具有代表性的3,727家企业雇主的抽样访问结果而得到的。所有被访问对象均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您预计在2009年1月至3月底期间,在您负责招募的权限区域内,与本季度相比,雇佣前景如何?”中国内地雇主谨慎地预期2009年第一季度雇佣前景。在受访的雇主中,18%的雇主希望在2009年第一季度增加招募人数,9%的雇主则表示将会减少招募活动,同时有58%的受访雇主表示招募活动将维持不变。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净雇佣前景(净雇佣前景是指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期望增加招聘人数的雇主比例减去期望减少招聘人数的雇主比例之差)指数为+9%。

整体而言,本季度调查所得的中国内地净雇佣前景指数相比上一季度小幅下降2个百分点,相较2008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

城市比较:西安最为积极乐观

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大连、广州、青岛、深圳、武汉、西安这十个城市所有参加调查的雇主们都对2009年第一季度的招募活动有比较正面的预期。虽然上海雇主们对2009年第一季度的招募预期略显犹豫,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但在其他一些城市如西安、青岛和成都,仍有积极迹象表明雇主将增加招募人数。这三个地区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分别为+19%、+17%和+16%。

与2008年第四季度相比,西安和重庆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呈上升态势,分别上升了9个和4个百分点,而其余7个城市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则有下降。相较2008年第四季度,上海地区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大幅下降了8个百分点,而且,成都和武汉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下降了6个百分点。相比2008年同期,上海地区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下降了7个百分点,大连和广州地区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均下降6个百分点。

北京+12%北京雇主们预期2009年第一季度的雇佣步伐将是稳健乐观的,该地区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2%,这是该地区自2007年第一季度以来所呈现最弱的招募预期。该指数较上一季度保持相对平稳,但比2008年第一季度下滑5个百分点。

成都+16%成都地区的雇主们预测积极乐观的2009年第一季度招募预期,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6%。相比上一季度下降了6个百分点,相较2008年同期也小幅回落了3个百分点。

大连+8%大连雇主们所反映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为+8%,表明2009年第一季度大连雇主对增加招聘人数持谨慎乐观态度。净雇佣前景指数相较上一季度保持平稳,但比2008年第一季度下降6个百分点。

重庆+12%重庆雇主们预测出积极乐观的招募趋势,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2%。相比上一季度雇佣预期有所回暖,净雇佣前景指数上升了4个百分点,相较2008年同期也上升了6个百分点。

广州+11%广州雇主们预期本季度的雇佣形势相对稳健,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1%。尽管该指数仍为正值,但这是自2007年第一季度以来所呈现的最弱的雇佣前景预期。相比上一季度,净雇佣前景指数小幅下降3个百分点,较2008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

青岛+17%青岛本季度第一次加入万宝盛华雇佣前景调查,2009年第一季度该地区招募前景颇为乐观,预计将给求职者带来不错的机会,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7%。

武汉+12%武汉雇主们预期招募前景将是积极稳健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2%。相比上一季度和2008年同期,该指数均有回落,分别为6个和5个百分点。

深圳+10%深圳地区雇主们对2009年第一季度的招募预期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0%。虽然深圳雇主们的雇佣步伐仍显积极,但净雇佣前景指数比上一季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上海+1%上海雇主们预期劳动力市场招募活跃程度将有所降低,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这一指数是自该地区加入万宝盛华雇佣前景调查以来最弱的净雇佣前景指数。相比上一季度和2008同期均有下降,分别为8个和7个百分点。

西安+19%西安雇主们预期本季度的雇佣形势积极乐观,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9%,相比2008年第四季度大幅上升9个百分点。

行业比较:服务业最积极

加入季节性调整(季节性调整是统计学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使人们在分析数据时可去除翌年中因季节性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波动,如天气变化、公共节假日等,从而更准确地分析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和趋势)数据分析因素后,参与调查的雇主们均预计在2009年第一季度增加招募人数。服务业的雇佣预期最为积极,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6%。金融、保险及房地产业雇主们预期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3%,而运输及公用事业的雇主们对增加招募人数乐观中略显谨慎,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0%。与上季度相比,雇主们整体的雇佣乐观程度有所下降,6大行业中有5大行业的净雇佣前景指数有所回落。其中金融、保险及房地产业的降幅最为显著,净雇佣前景指数下降了6个百分点。而矿业及建筑业雇主们则预期更为乐观的2009年第一季度招募趋势,净雇佣前景指数上升了2个百分点。相较2008年同期,

服务业是唯一净雇佣前景指数未回落的行业。服务业雇主们预期的招募前景最为积极,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6%。相比2008年第四季度,金融、保险及房地产业的降幅最为明显,该行业净雇佣前景指数大幅下降了10个百分点。

金融、保险及房地产业+10(13)%经季节性调整数据分析后,金融、保险及房地产业的雇主们的雇佣预期适度积极,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3%。但相比上一季度和2008年同期,雇佣乐观程度均有下降,净雇佣前景指数分别下降了6个和3个百分点。

制造业+7(9)%季节性调整数据分析显示,制造业的雇主们预期2009年第一季度的招募步伐适度稳健,净雇佣前景指数为+9%。该指数相比上一季度回落了4个百分点,相较2008年同期下降了6个百分点。

矿业及建筑业+8(7)%根据季节性调整数据分析,矿业及建筑业雇主们预期的2009年第一季度招募趋势显示出了令人鼓舞的迹象,净雇佣前景指数为+7%。相比上一季度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比2008年同期小幅下降了3个百分点。

服务业+16(16)%去除季节性波动的影响,服务业以+16%的净雇佣前景指数预期最为乐观的2009年第一季度雇佣势头,该行业将为求职者们提供良好的职业机会。该指数相较上一季度保持平稳,与2008年同期相比保持不变。

运输及公用事业+5(10)%经过季节性调整数据分析,运输及公用事业将在2009年第一季度增加招募人数,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0%。相较上一季度保持平稳,但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5个百分点。

批发及零售业+5(6)%季节性调整数据分析显示,批发及零售业雇主们的招募预期适度稳健,净雇佣前景指数为+6%。但该指数是批发及零售业自2005年第二季度加入调查以来所呈现的最弱的招募预期,比2008年同期大幅下滑了9个百分点。

全球雇佣前景

相比较全球的雇佣前景,中国地区总体趋于乐观。在万宝盛华本次的调查中,共有超过71,000名企业雇主参加了此次涉及全球33个国家或地区的调查,从而预测出2009年1月至3月间的招募趋势。25个国家或地区的雇主们预期将在2009年第一季度增加招募人数,但有8个国家的雇主们预测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呈现负值。总体而言,与2008年第四季度相比,大部分国家或地区雇主的招募步伐有所放缓,仅有加拿大、美国和瑞士这3个国家预期更为乐观的雇佣前景。值得关注的是,21个国家或地区显示出自万宝盛华雇佣前景调查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开展以来最弱净雇佣前景指数。在能够进行年度间比较的国家或地区中,25个国家或地区的净雇佣前景指数相较2008年同期有所下降。

全球最乐观的2009年第一季度雇佣预期出现在秘鲁、印度、哥斯达黎加、加拿大、罗马尼亚、哥伦比亚、南非、澳大利亚、波兰、美国和中国内地这11个国家或地区。而全球范围内新加坡、爱尔兰、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雇佣前景最为冷淡。

篇5: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总结

一、社区基本概况:

二十三号小区社区现有住户3112户,居民9860人,其中妇女有2274人,女党员243人,女童547人,社区有蒙、维、哈、壮等9个少数民族216人,有驻区单位18个。社区妇代会由7名女委员组成,其中女党员5人,大专文化程度5人。

二、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妇联自身建设

今年,我们结合社区状况,共举办4期妇女培训班,共举办2期妇女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单上千余份同时积极参加师市、街道组织部等部门开展的各项活动,我们不断增强为社区服务、为妇女服务的意识,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家庭,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法,注重调查研究,以调研成果指导妇女工作。几年来,社区居委会十分注重社区文化活动,我们结合社区妇女参与意识强,文化素质较高的状况,社区向居民常年开展了腰鼓、舞蹈、戏曲、合唱等群众文化活动。社区舞蹈队带领社区居民学习了多种舞蹈;社区合唱队组织歌唱爱好者排练了30多首合唱歌曲;社区各支活动队伍不断壮大。在常年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的同时,社区文化站认真组织开展专题文化活动,一年来主要开展了:1月4日社区文化站组织社区文艺骨干赴五警六支队慰问官兵演出,受到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1月19日举办2009年迎新春联欢会,100多位居民欢聚一堂,庆祝新春佳节。1月21日参加街道举办双拥暨迎新

春文艺汇演中荣获乐器一等奖。2月9日组织社区腰鼓队60余人,参加师市社火闹元宵活动。3月7日社区举办庆“三八”座谈会,80多位妇女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自己的节日,增强了妇女的凝聚力。5月13日举办残健同行第19个全国助残日联欢会,丰富了社区残疾人的精神生活。8月19日参加老龄办、文体局举办的百人齐唱革命歌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8月29参加广电局、宣传部举办的“祖国您好”朗诵比赛中荣获二等奖。10月15日参加师市街道社区文艺团体大赛暨第八届老年文化艺术节荣获百人腰鼓一等奖,秧歌队荣获表演奖。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社区姐妹对社区妇联工作的支持。

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展示了我们社区妇女姐妹的丰采,充分调动了社区各族居民特别是妇女姐妹的能动性,组织辖区爱好文体活动的人参与到社区活动中,使姐妹的参与人数达到了百人以上,深受居民特别是老年朋友的热烈欢迎,满足了社区群众的多种文化娱乐需求。

关心弱示群体,结合辖区实际,以残疾人需求为主,以无偿低偿服务为主,以上门服务为主,开展了系列服务活动,如:为小区贫困精神残疾人李艳楠申请师市残联住院补助费3600元,并让其享受低保待遇,通过社区妇代会的关心,让她感到常组织的温暖,使其 病情得以控制和好转。

妇代会主任在两节期间走访慰问入住福利中心的9名三无老人,带去慰问金及水果等,并关心他们在中心的生活,问寒问暧,为他们排忧解难。

通过开展各项工作,社区妇代会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进一步加强,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居民的关系,通过开展多层次系统化的社区服务,辖区的治安、文化,环境、卫生,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为师市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3社区居委会工作有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广大社区居民的理解,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获得“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集体,自治区级“文明社区”,市级“老少共建文明社区先进集体”,市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三、改善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营造妇女儿童健康发展良好氛围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妇女维权工作的新要求,社区妇女组织不断拓展维权工作新领域,开辟维权工作新途径。在“三五”、“四五”普法期间,认真组织妇女参加新《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开展“12348”维权周宣传咨询活动,“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完善三项制度建设,建立“家庭暴力投诉中心”、“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有力维护妇女合法权益。重视加强新形势下妇女权益保障工作,重点推进女职工劳动保护,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禁娼、禁毒斗争。充分发挥妇联信访网络作用,密切关注信访案件中的家庭暴力等新问题,今年社区妇联接待各类信访200多件,结案率达95%。同时,帮助辖区特困户家庭妇女解决劳

动就业5人。我们还十分重视对失足妇女的帮教工作,帮助她从逆境中走出,选择新的人生。

2009年暑期为了让孩子们渡过了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暑假,我社区以妇代会为抓手,以喜迎双庆和新疆七五两件大事为重点,根据师市关工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今年老少共建活动着重落实了以道德为主题,提升道德素养这根主线,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活动。7月20日组织了学生们参加环境卫生的清扫工作,从小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争当环保小卫士;7月25日放映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专题影片,以此深深教育和激励了党员和学生; 7月27日开展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讲座活动协,增强民族团结的凝聚力;8月4日举办了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更强”的意识。

今年,在社区妇代会女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族妇女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的妇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工作上创新意识不够,社区妇女工作的力度还有待于加强,各项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等,这些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不断改进。

篇6: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总结

能力建设工程工作汇报

2009年是全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的第二年。为进一步促进建设工程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经市卫生局研究,下发了2009年《省、市政府工作报告、省卫生厅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全市卫生工作报告》工作任务分解表和《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分解表》,对照以上两表中涉及到九江市紧急救援中心的有关工作我们做了深入分析,组织力量,按照市局的部署和要求严格执行,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为了加强对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的组织领导,中心成立了以徐端主任为组长的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领导小组,中心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任务分解表的内容实行科室责任制,任务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做到有人做事、有人负责,分工明确。

二、强化市紧急救援中心人才引进和培养

2009年中心为了加强技术力量,领导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中心克服重重困难,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引进了一名副主任医师充实到急救岗位,有力的促进了急救科的工作,提高了院前急救能力和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广大急救队伍的急救知识培训。

三、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中心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重新聘请了一名专业会计,制定了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报销签字制度等等,坚持“阳光利润”,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

四、加强综合治理,做好“七位一体”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健全。中心成立了安全稳定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单位内部安全工作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常应急管理及新闻报道、后勤保障等。各网点医院应急队选派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做到了“指挥协调、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中心聘请了行风、效能监督员,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包括网点医院对中心“120”指挥调度及院前急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重点是听取对我们服务态度、出车时间、到达速度、文明礼貌用语等方面的反映,认真查找政风行风建设中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

五、专人负责,确保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常规性工作,是一票否决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中心自搬进新大楼办公以来,任命了一名专职计生干部,负责中心计划生育及妇女工作,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确保中心计划生育工作不出事。2009年以来,中心未发生超生等计划生育违规事件,圆满的完成了中心的计划生育工作。

篇7: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总结

一、疾病控制

(1)健康教育组织健全,计划完善。能够及时开展相关健教宣传工作。存在问题:田庄医院、隆政医院无健教咨询台,少数村未能做到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农村居民健康教育课。

(2)急性传染病防制相关制度、组织健全,能按年初计划开展相关培训工作,网报系统正常运转,未发生传染病漏登、漏报、迟报。能够做到报卡及时、准确、完整。疫情处置及时到位。霍乱防治工作有序开展,动物致伤门诊处置规范。存在问题:少数医院(田庄、海北)未开展应急演练,隆政片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霍乱抢救箱内抢救药品过期失效,田庄医院、隆政医院未开展HIV检测工作。

(3)预防接种产房接种规范及时,账苗相符,测温记录完整及时,能够按旬开展相关疾病监测工作。

(4)麻风病防治能够及时开展培训,报告、转诊工作。多数服务站(三塘、三里闸、大理、新丰、田庄、谭港、隆政片所有服务站)未能按时完成转诊任务。

(5)结核病防治1—6月全镇涂阳病人22人(全年任务数45人),田庄片、海安镇未达标;1—6月全镇转诊病人153人,其中医院转诊44人,服务站转诊109人(全年转诊任务252人),完成同期转诊任务,田庄医院、隆政医院、自由站、隆政站未能完成同期任务。

部分服务站存在病人自服药现象。

(6)慢病防治对辖区发现的慢病能够做到及时登记、报告、建卡,按季随访;存在问题:多数服务站未能对今年新增60岁人群及时建档管理。

整改措施对相关工作未开展和相关任务未能按序时进度完成的单位增加督导频次和业务指导,强化考核力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确保顺利通过下半年和全年项目工作考核和任务达标。

二、精神病防治

(1)部分报表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够;

(2)大部分服务站无专项负责免费服药组成人员名单,缺体检、检查组织计划;谭港村缺精神病人监护领导小组。

(3)免费服药病人的IV级管治:卡表填写缺项较多;随访、心理疏导次数不够,心理疏导内容洞,部分记录内容欠完整、未进行效果评估或效果评估欠准确;

(4)现场随机查访免费服药病人,服药注意事项交待不够全面、心理疏导、随访未能按要求进行。

(5)谭港站和建设站精神病防治资料不够完整,缺精神病防治黑板报底稿和精神病人家属宣传材料。

三、妇幼保健

(一)、主要成绩

1、孕产妇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数据共享信息系统运行正常化。

2、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采集率100﹪。

3、爱婴医院的长效管理正常有序开展。

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

5、服务站有工作计划,例会、培训记录。绝大部分孕产妇保健、更年期妇女患病等情况和产后访视记录、死亡登记及时。孕前摸底工作全面启动并初见成效,(二)、存在问题

1、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医院剖宫产率需进一步控制,产科病历质量需进一步提高,爱婴医院长效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2、隆政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妇幼保健人员资质不符要求。

3、早孕建卡率偏低,孕情摸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4、产后访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5、个别村妇幼保健台帐填写,涂改较多。

(三)、整改措施

1、以实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项目和构建妇幼保健数据数据共享信息信息系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

2、加强对接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督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项落实整改到位,逐步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规范专项技术服务,完善医院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台帐的管理,做到及时认真、规范、完整填写各种台账。促使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妇幼保健人员应重视孕情摸底工作,及时掌握妇幼保健工作信息,了解新婚青年的婚育状况,为孕前摸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更有效的提高孕产妇的早孕建卡和全程系统管理率。

海安镇卫生所

篇8: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总结

2007年,民政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同起早了《关于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此文件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的社区信息化定位为满足政府、公众、企业与社会多重要求。作为电子政务的延伸结果,社区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对于网络服务平台的需求。

首先,在建设模式上,广泛采用的模式大多数都是由政治主导、公众、企业等各方共同参与建设。(李盛竹2009)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积极的引入了各方的力量参与,很好的解决了诸如建设主体、投资主体、运营主体等方面的问题,并最大程度的贴近服务对象,使社区信息化成为了政府主导的社会行为。其次,社区信息化的构建直接决定了其能否持续的解决和满足社区以及居民的需求与问题。(杨莉,张红星,张俊国2009)并且社区信息化建设要满足普通百姓对信息的实际需求,要实现住宅小区与城市公共服务网互通、资源共享。同样,杨莉等人在社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提到了要预留接口,为将来的升级做准备。当然,这样的一种建议是基于技术层面的。再次,社区信息化不是基于自我存在的。因为社区信息化是通过小区网站、论坛、博客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将社区居民链接起来的一个社区公共平台。(宋煜,王颖2010)笔者认为,无论是那一种对社区信息化的研究,特别是社区信息化的建设与模式探索,都是基于这样的一个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宗旨来构建和完善社区自治。这种自治的主要目的在于社区信息化能更好的为社区居民“便捷”的服务。于此同时,在理解社区信息化的建设时,我们还需要肃清一个本源性的问题:社区信息化的概念。

二、关于社区信息化概念界定

“社区”本身就作为社会学的专门术语,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onnies·F,1855—1936)于1887年在其著名的专著《共同体与社会》(Gemeie schaft and Gesellschaft)一书中提出。至今,关于社区的定义已经超过了140多种,在其内涵通常是指在一个共同的生活区域内,由地理要素,环境要素,心理要素,经济要素和经济要素等共同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关系共同体。而按照《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定义,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于此,这也直接决定了社区信息化的主要含义。

李盛竹认为,作为社区信息化以服务居民生活的一种体系,在国外多数社区是通过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电子政务体系,实现面向社区居民的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但是,并没有社区信息化这一称谓。而在国内,诸多学者和研究人士对于社区信息化的概念,已经完全贴近“社区网络化与公共化服务”这一层面,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对于社区信息化的定义也是异同的。宋煜认为,社区信息化的目的是服务社区居民,因此必须结合社区业务的分析来了解需求。并且,社区信息化还是和谐社区的技术支撑,因此,满足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技术需求应当成为推动社区社区信息化的首要目标。而邹凯,马葛生(2009)等认为:社区信息化就是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在社区范围内为政府、居委会、居民和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中介组织和机构搭建互动平台,建立沟通服务渠道,从而管理更加高效,服务更加优质,最终使得居民满意,进而不断的提升生活质量。杨莉,张红星,张俊国等人认为,社区信息化是城市和全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是城市和整个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核心,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同时社区内部交通和城区的规划应该有序结合,建筑,绿化,道路组合也要相协调。王颖,宋煜等人在《中国社区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宏观思考》中认为:社区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一个沟通包括社区居民,组织在内的公共平台,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庸能够化解矛盾和纠纷,并在广泛参与的前提下实现社区自治。关于社区信息化的基本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基于它是一个基本的“技术平台”,其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这一平台来实现“沟通”,最终达到“和谐社区”或者是“社区自治”的目的。当然,这样也实现了社区信息化的本质“社区自治”的要求。

三、社区信息化在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

社区信息化所涉及面宽,内容广,必然会涉及到如何操作的问题,而社区信息化是面向基层组织。这个基层组织从根本上说,主要有:(1)城市社区;(2)农村社区。并且如今的社区信息化不仅仅是起到一种在沟通社区居民与居委会,或者其他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且还有为缩小城乡差距起到一定的作用。(李盛竹2011)但是,社区信息化的基本原则就是“惠及居民,服务基层”。这也是社区信息化的基本方针,“政府主导,合力建设”,“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务求实效”,从而从根本上体现社区信息化的特性。

宋煜认为(2010)认为,社区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它的应用基本上存在以下几个特征:(1)提供综合服务的信息平台;(2)集中和分散相结合;(3)消除数字鸿沟。而王颖等人(2009)认为,社区信息化在公共服务平台中的应用方式有很多,既有统一的社区门户网站,呼叫中心,也有短信平台和有线数字电视,甚至包括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自助终端,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同时,她还强调,在利用社区信息化进行社区自治的时候,还需要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利用起来。采取什么技术,如何操作,还需要看社区居民的经济实力和接受水平。

诚然,还有类如农村社区的ICT基础设施,以此来满足和运行农村社区的社区信息化,但是无论怎么说,社区信息化无论是在城市社区还是在农村社区,都应该是基于“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社区信息化原则,以此来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要求。(邹凯,2009)

四、余论

1999年以来,作为国家社区信息化的重要领域和突破口,电子政务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相比之下,社区特别是农村社区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纵深发展的薄弱环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社区最为脆弱的一环就是社区信息化的技术跟进与社区居民利用网络服务平台来完成“社区生活需求”。而公共服务平台所涵盖的社区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以居民的需求为先导,无论采取何种的应用模式,都应该是将社区居民“拉入”到网络平台中,以“便捷,可靠,实惠”的信息化策略来让社区居民对于这一公共服务平台达到“满意”的体感与对归属感的感受。这样,社区信息化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才会真正的达到“和谐社区”的最终目的。

摘要:社区信息化的本质在于社区的自治与自洽,与此同时,进行社区信息化的建设,特别是在公共服务平台中的社区信息化过程将无形的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网络空间”,以此来加快社区居民办事、购物、问政等一系列的生活问题。而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社区信息化在公共服务平台中的应用方式所做的研究综述。

关键词:社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M].1999.

[2]李盛竹.促进城乡统筹的社区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情报研究[J].2009.

[3]宋煜.基于“差序格局”理论的家庭和社会化应用策略.学习与实践[J].2009.

[4]邹凯,马葛生.基于多乘此灰色评价模型的社区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J].2009

[5]杨莉,张红星,张俊国.我国社区信息化建构模式研究.改革与战略[J]2009.

[6]王颖,宋煜.中国社区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宏观思考.社会[J].2010

篇9: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总结

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很大,影响很深,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价格形势看,2009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会比2008年明显减弱,部分重要商品价格过快下跌的矛盾正在逐步凸显。受外部需求大幅减弱、出口受阻以及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煤炭、钢材、化肥、棉花等主要生产资料和猪肉、食用油等主要副食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随着翘尾影响的明显减弱、农产品供求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以及产能过剩矛盾的显性化,2009年价格总水平进一步下行的风险增大。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各国央行的联手注资、欧佩克限产保价等因素可能导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再次大幅波动,启动内需各项措施的实施增加了对钢材、水泥等投资品的需求也可能再度拉高价格,主要农副产品、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和环保收费标准面临长期上涨趋势,各地在供电、供气、供水、供热等公用事业领域积累的价格矛盾需要及时疏导。2009年价格工作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了将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的预期价格调控目标,这一目标既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防止因部分重要商品价格过度下跌影响经济活力;又充分考虑了各国向金融市场注资可能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也为进一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留出了空间。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情况、新变化,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切实做好2009年价格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涉农价格监管,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着力解决民生价格问题,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努力将价格总水平稳定在合理区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2009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始终是价格工作的重要职责。针对2009年复杂的经济和价格形势,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价格调控能力,努力将价格总水平稳定在合理区间。一是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粮食、食用植物油、石油、铁矿石、钢材、化肥等重要商品价格变动,继续加强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监测,逐步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价格实时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影响价格变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二是重视价格形势分析。深入研究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上游产品与下游产品、相关产品与替代产品之间的价格关系,准确预测价格总水平和具体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及时提出调控市场、稳定价格的政策建议,提高价格调控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三是改进价格调控。完善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价格的应急预案,健全粮食、猪肉、食用植物油、石油、电煤、化肥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完善储备吞吐和进出口调节机制,努力保障重要商品和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防止价格出现大起大落。

二、继续完善农产品和农资价格政策

“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保持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繁荣,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方针,完善支农惠农价格政策,积极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一是保障农民种植养殖收益。尽早制定公布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切实落实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市场粮价,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价格变动,适时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预案,减缓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完善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与农资综合直补标准联动机制。研究建立油料、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反周期补贴制度。二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扩大绿色通道实施范围,所有收费公路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减轻农副产品流通和销售环节的负担。完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积极运用进出口调节和储备调控等手段,保障化肥市场供应,稳定化肥等农资价格。

三、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是合理引导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随着价格总水平涨幅的回落,推进这项改革时机已逐渐成熟。2009年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是稳步推进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确保实现预期目标。二是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适当理顺国内天然气价格与进口气和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促进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国际合作。三是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加强输配电价监管,逐步按成本加收益办法核定电网企业输配电价。利用用电需求下降、电力供大于求的有利时机,推行竞价上网试点;鼓励大用户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协商确定电价。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简化电价分类。研究测算合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标杆电价,完善需求侧电价管理制度。四是进一步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煤炭成本构成,健全反映煤炭开采、经营过程中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安全成本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五是推进水价改革,合理制定和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适当提高水价偏低地区的水利工程供非农业用水价格,在末级渠系建设改造和计量设施配套的基础上推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六是加大环保收费改革力度。提高排污、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标准,改进征收方式,扩大征收范围,提高收缴率。

四、加大清费治乱减负工作力度

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当前和2009年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扎实推进清费治乱工作,通过优化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投资增长和经济景气回升。一是全面清理地方涉企收费。组织开展收费清理活动,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对有关收费项目及标准按照规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减少管理类收费,完善资源环境类收费。清理规范计量检定、产品质量检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检验、检疫、检定收费,降低收费标准。逐步有序推进取消政府还贷二级收费公路收费工作,降低流通成本。二是优化消费环境。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降低质价不符、定价偏高的门票价格和景区内交通运输服务价格,鼓励旅游消费。择机推进民航运输价格改革,将燃油附加并入基准运价。取消电信网内网间差别定价,研究电信资费非对称管制政策,促进电信市场竞争,减轻消费者负担;清理邮政资费及相关价格、收费项目,规范邮政资费管理。三是对服务业实行支持性价格政策。逐步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实行与工业同网同价的电价、水价政策,支持服务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继续做好民生价格工作

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规范教育、有线电视等收费行为。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服务性收费、代收费监管,防止“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现象发生;稳定各级各类学校学费、住宿费标准,规范幼儿园、民办学校收费项目。规范有线电视服务收费,在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的同时,保障群众基本收视需要。二是推进医药价格改革。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台医药价格改革各项配套政策,完善医药价格管理规章制度,改进价格核定方法,规范医药价格行为。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全面核定国家基本药物价格。继续降低部分矛盾突出的药品价格。在规范现行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基础上,积极研究对常见病、多发病等推行按病种收费的价格管理方式,减轻患者负担。加强医疗器械购销价格调查和监测,及时向社会发布价格信息,对流通环节加价率进行适当限制。三是改进房地产价格与收费监管。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走势,及时提出政策建议;进一步规范服务收费行为,促进市场化进程;完善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价格管理力度,严格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和廉租住房租金审核。四是积极推动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和基本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和救济标准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六、加强价格监督检查

切实履行价格监督检查职责,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价格收费专项检查。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减负,开展强农惠农价格收费政策落实情况检查,突出对化肥等农资价格、惠农收费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检查;围绕减轻企业负担,开展涉企收费、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收费检查;围绕保障价格改革顺利实施,开展资源性产品价格检查;围绕促进社会和谐,开展医药、教育、交通运输等价格收费检查。二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依法开展反价格垄断执法工作,整合反价格垄断执法资源。严厉打击低价倾销、行业自律价、价格欺诈、价格串通等不正当价格行为,集中力量查处影响重大的不正当价格案件,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三是加强价格应急检查。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健全价格应急机制,完善价格应急预案,积极防范和妥善应对价格异常波动。加强节假日市场价格监管,建立节假日市场巡查制度,及时处置倾向性、苗头性价格问题。

七、大力推进价格公共服务

推进价格公共服务,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解价格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需要。一是继续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一把手要高度重视,把价格服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内需、促进增收减负,突出价格服务的重点。2009年要着力推进价格服务进农户、进企业活动。完善价格服务网络,改进价格服务方式,加强价格服务考核,构建价格服务长效机制,推动价格服务工作持久开展。二是继续推进价格举报建设。完善价格举报工作制度,确保举报案件办理程序依法合规。健全价格举报网络,提高价格举报快速反应能力,继续推进价格举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形成全国联动、快速办理、及时反馈、实时查询、动态分析的价格举报工作网络。加强重点案件跟踪督办,提高价格举报的办结时效和质量,充分发挥价格举报发现价格违法线索、化解价格矛盾、维护群众利益的作用。

八、强化价格工作基础

上一篇:肇源县“四个一”中小学生消防日宣传活动情况总结下一篇:“货币战争”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