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2024-04-29

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共8篇)

篇1: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优秀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学生在学习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困惑,查字典化学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优秀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课标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关系及其应用。

(二)教材分析

化学键概念的建立为学生从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打开了一扇窗,而深入研究和利用化学反应又是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本节教材将这两条线索融合起来,使学生既了解了物质的构成,又认识了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

在过去的学习中,大多化学生只关注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但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本节教材以化学键为桥梁,引导学生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为后面研究化学反应的利用奠定基础。

(三)学生分析

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知道燃烧是化学变化、物质燃烧要释放能量,但不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伴随着能量变化,本节课的教学将在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了比较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解决以上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分析具体的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光能、电能的相互转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培养节约能源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识与技能上重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上重难点: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六)教学策略

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

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七)教学准备

1.学生:按每4名同学为一组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预习探究实验,了解实验的主要目的与具体步骤;

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探究实验的仪器和药品。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 上节课学习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请同学们分析以下两个反应中化学键变化的情况:

2H2+O2

2H2O 2H2O 2H2+O2

[图片引课:展示原始人钻木取火、煤、石油及天然气的有关图片]

我们研究化学反应就是要很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不仅仅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新物质,还可以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比如:远古时期的人通过钻木取火,并利用燃烧放出的能量烧烤食物、取暖;当今社会,煤、石油、天然气是主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在燃烧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科学技术、日常生活各个领域。有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煤、石油、天然气的消耗占主要能源总量的94.9%。可见,我们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以上就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更多考试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化学网!

篇2: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

第一讲三角函数(6课时)

主备教师肖平聪

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1、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诱导公式的运用。

2、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图象及其性质。

3、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运用。

二、目标及其解析

1、能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对三角函数进行变形与化简。

2、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3、能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问题。

三、问题诊断分析:

高考中,三角函数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在客观题中,突出考察基本公式所涉及的运算、三角函数的图像基本性质,尤其是对角的范围及角之间的特殊联系较为注重。解答题中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涉及解三角形、向量及简单运算。三角函数部分,公式较多,易混淆,在运用过程中,要观察三角函数中函数名称的差异、角的差异、关系式的差异,确定三角函数变形化简方向。

四 教学过程设计

1、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问题1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公式?

问题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公式呢?

问题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呢?

例题(见高考调研二轮重点讲练p30)

变式训练(见高考调研二轮重点讲练p30)

2、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问题1三角函数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图象怎么画?

问题2三角函数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例题(见高考调研二轮重点讲练p31-33)

变式训练(见高考调研二轮重点讲练p31-33)

3、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

问题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什么?

问题2三角形面积公式怎么用?

例题(见高考调研二轮重点讲练p33)

变式训练(见高考调研二轮重点讲练p33)

五、目标检测:(见二轮复习用书p34)

篇3: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我爱广东》这一课是选自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校本教材生活语文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爱广东》第三课《我爱广东》的第二课时。本课通过认识欣赏广东省几个城市的旅游景点来学习生字词: 环境优美,并用我爱____ 造句,让学生知道广东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广东的情感。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中度智障六年级学生,他们通过低年级学习, 能认读简单的词语,可以表达简单的句子,但词汇量贫乏,对词语的理解还是依靠图文对照的形式。

【设计理念】

1.生活化。将字词句的学习与生活联系,增强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2.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景色图片的观察来了解哪些地方美,并引导、总结什么是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注重学生个体内心的真实体验。在欣赏各地景点时,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去游览,并找出自己认识的、漂亮的图片,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

4.培养学生初步利用电脑搜索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词语———环境优美的意思。

2. 能用 “ 我爱 ___” 来进行表达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利用电脑搜索图片与视频,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能力以及与小组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广东省几个主要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激发学生热爱广东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读理解词语环境优美,能用“我爱____”来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

理解环境优美的意思,并能运用。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适用】

课件分教师用和学生操作两部分,教师制作博客网站http:// blog.sina.com.cn/u/3580134777提供给学生课堂上搜索游览。

多媒体课件主要流程用Activ Inspire制作,课件运行的硬件是能运行中文Wi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的多媒体计算机。为了使课件充分发挥其性能,要求屏幕分辩率为800×600,24位以上真彩色。 软件采用全中文界面,全部使用鼠标操作,简单灵活。

教师用课件部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引导部分:引导学生通过点击城市名认读词语来达到复习导入的目的。新授部分:通过引导学生点击地图上的城市名进入相应城市旅游景点来观察、感受、领悟词语环境优美的意思,并会用“我爱________ 来”进行正确的表达。巩固检查部分:通过学生在白板上自己动手组句、读句来达到巩固的目的。学生课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在广东地图上找出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城市,并分别点击进入教师设计的主题网页页面。第二部分是句子练习部分。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复习导入

出示广东省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认读词语找出广东省有哪些城市。(学生通过点击地图来认读词语,达到学过的词语会运用的目的)。

教师:广东省是一个漂亮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广东省的一些城市去游览。

3.学习新知

(1)感受

指导学生在自己小组的电脑课件广东省地图上找出广州,并用鼠标点击进入教师博客广州白云山景点介绍页面。

引导学生在网页上欣赏白云山风景照片,并说说看到这些照片的感受。

教师:你可以用一个你知道的词语来形容你此时的感受?(学生会根据自己欣赏后的感受来真实表达,尊重了学生的真实感受, 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两个词来告诉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指出并说出觉得哪些地方漂亮?(每个学生欣赏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会有不同的感受,每个学生都可以指出自己心中认为漂亮的景色图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学生的主导性。)

教师归纳学生指出的山、水、树、草、花等,并总结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环境。

教师:今天我们用一个新的词语来形容看到的风景:环境优美(板书)

读词语[集体读、个别读(读词读开火车游戏)]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指出心中认为漂亮的地方,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把抽象的词语直观化,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引导学生读词语,让学生集体读、个别读,老师纠正学生发音。

(2)领悟

教师:我们刚才游览了广州的白云山公园,现在我们再走进珠海去看看。

引导学生在电脑上找出珠海,并点击进入珠海渔女像网页页面。

教师:大家来到珠海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珠海渔女像,各小组去看看吧。这次老师有个任务给大家。

给学生布置游览任务: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游览后的感受,并用爱来说一个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游览网页。

教师:珠海渔女像这个地方怎么样?我们用今天学到的词语怎么来表达?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理解环境优美的含义。

教师:你们想去这个地方玩吗?如果用爱来说一个句子,你怎么说?

教师在引导学生有了直观感受后说出句子:我爱珠海。

(3)学生分组自主学习

教师:我们生活在哪个城市?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深圳去游览吧?

引导学生通过电脑自己进入深圳景点介绍网页页面 。

教师给三个小组布置不同任务 。

第一小组:指出自己认为的环境优美的景点图片 。

第二小组: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游览后的感受 。

第三小组: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读一读。深圳是一个__ 的城市, 我爱___。

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起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4)内化学到的知识

引导学生欣赏英德国家森林公园的视频,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广东省还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下面老师带同学们走进英德国家森林公园去游览吧。在游览过程中可以说出你自己的感受。

(智障学生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可能会有些累,精力也不能太集中,给学生播放视频,通过声、光、色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欣赏视频的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引导,让学生自己说出心中感受,从而达到学生对词语内化和运用的作用。)

(5)引导学生总结

教师:我们刚才通过电脑搜索欣赏了广东省几个城市的旅游景点,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用句子表达:我爱广东。(板书)

4.巩固

(1)三个小组的学生在电脑上读词语,并组句,教师指导。

(2)每小组选一名学生在白板上读词语并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

(3)分给三个小组字卡,组成句子,并展示。

5.总结延伸

篇4:必修2 第二单元梳理与拓展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占卜(bǔ) 咥笑(xì) 奢靡(mí) 夙兴夜寐(xīng)

B.校释(jiào) 嫉妒(jì) 规矩(ju) 载渴载饥(zài)

C.供给(gòng) 伶俜(pīng)愚拙(zhuō) 纤纤细步(xiān)

D.樊笼(fán) 羁鸟(jī) 榆柳(yù) 绕树三匝(zh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垝垣 卜噬 咎由自取 言笑宴宴

B.杂揉 攘垢 日薄西山 挈阔谈讌

C.葳蕤 蒲苇 婀娜娉婷 方枘圆凿

D.瞥见 颠峰 青青子衿 老骥伏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据我所知,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还在探讨中,目前还没有推出明确的时间表。”一位接近管理层的税收专家______________。

②随着奥运会对组织运行水平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移动通信技术在奥运会中的______________必将更加广泛,成为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技术保障。

③曾经的记忆都______________到无情的历史中,所有的悲痛和欢喜随着时间渐渐淡去,空留一份想念。

A.透露 运用 埋没

B.披露 应用 埋没

C.披露 运用 湮灭

D.透露 应用 湮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繁华喧闹的街头、春花烂漫的窗外或是摇曳多姿的派对上,这样的女子都将注定令人侧目,升华为高贵而甜美的时尚经典。

B.江城市担保行业的现状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们的业务并不大,有些公司甚至感到 难以为继,于是民间担保业便粉墨登场,应运而生了。

C.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首当其冲的,是营造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D.益阳 “农家乐”特色旅游推出了桃花江民俗风情游、“洞庭魂”湖乡民俗文化游等系列活动,让游客充分领略乡土魅力而乐不思蜀。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全面总结了去年我市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而且指明了构建我市教育文化保障体系的方向。

B.文学作品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藻,用了某一领域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的是不是地方。

C.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居民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D.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6. 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不超过6处。(3分)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

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 ,哀民生之多艰。

(4)但为君故,沉吟至今。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 ,依依墟里烟。

(6)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一)(共16分,共4题)

残荷,生命的表情

林国强

①在江南乡间行走,我被池塘中那一大片残荷所吸引。这里不见“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丽壮观,呈现在眼前的是被季节折卷了的枯叶和折曲了茎杆的残荷。细细欣赏,我发现残荷是那么的婀娜多姿,它带来了深秋初冬的自然之美和生命表情。

②荷,曾盛开过,开尽了生命里所有的光华,直至那花收冠,剩下一株纤细的身姿静静地摇曳。纤细的身姿是为莲篷准备的,那丰满的美,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如今,荷,已慢慢枯萎,暗灰色取代了生命的翠绿,那细细的身姿将义无返顾与那莲籽一起,走完生命的全部旅程。那凄凉的美,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延续。因此,盛开是生命,结束也是为了生命。只是呈现的表情不同而已。

③看到残荷的今天,怎能忘记它曾经带给我们曾经的最美与心动。关于“枯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的残荷,过往曾有不少传唱。古人也有擅长画残荷的大家,多以冬日荷塘里败落枯叶为描摩对象,色彩上并不张扬,却给人强烈的震撼感和视觉冲击力。不上大雅之堂的一池残荷,也成了文人心里温暖的乡情。我想,能把拙扑的残荷当作一景,无疑是人文的造化。

④残荷,正按自己的方式活着。颓枝败叶、余晖残蓬,然能清风秀骨,不堕污泥的残荷,在生命尽头处呈现另一种美和精致,仿佛哀伤与己无关,用生命记录的如此之美,如诗如画:它把头高高昂起,它把脊梁挺得直直,它一定想望着远方。它们平衡地排列着,高高低低,老老小小,仿佛由父母,携着家眷一起演出,一起追逐梦想。它们共同构成的姿态美韵,直逼你的眼球,仿佛可以渗进你的内心,让你平添一种温暖,一种希望,一种感怀,一种敬意。那一刻,我仿佛闻到了荷花的余香。

⑤残荷,是生命的引子。看似生命的终结,实则为来春的勃发积蓄力量。因为没有了残荷的凄美,就没有来年那一塘映日荷花的风韵。残荷有英雄气,有忘我而旷达的味,最能够表现生命的热烈,生命的美好,凸显出堪破千难万险的骨格,点燃人心丰富多彩的渴望,引领万紫千红的季节,抒发鸟语花香的向往……

⑥残荷,把入世出世虚盈了一身。在我看来,那是一种生命的表情。一池的残荷,实在因了枯萎有了人气。然这些都是人的鼓噪和演绎,与残荷是不相干的。残荷注定是孤高的、落寞的,过时自会飘零去,“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站在荷池边,这一刻,你可以试着做深呼吸,像一只蝶儿把那荷花的芳香传送,与那荷花一起聆听阳光的每一声歌唱。这一刻,你不必担心那枯萎会迷了双眼,在这样的画面里,那些薄薄的忧伤,就成为背景。或者索性让自己成为一株残荷挺立,与那水土相厮守,喁喁细语,朝朝暮暮地一起看云霞落日,让生命中那些花开的章节,在岁月里无限延伸。

⑦残荷,生命虽已衰败,但美却还在延续。它残而美、残而优、残而雅,残中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轮回。而人们看到的仅仅是残荷吗? 这些挺立的残荷,各自纷呈出抗争的生命,映射出一个个无畏的人生。我欣赏残荷那种顽强的生命力,那种不屈不饶的精神,那一份展示生命的执着。犹如人的一生,辉煌后的残年也会有着独特的美,总会有让人惊鸿一瞥的姿态和生命表情!

8.下列有关作品内容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首段写残荷时,作者引用了古人写荷的诗句,反衬残荷的婀娜多姿,突出残荷深秋初冬时的自然之美和生命表情。

B.作者引用“枯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的诗句,突出残荷给人强烈的震撼感和视觉冲击力,带给人温暖的乡情。

C.作者设想自己像蝶儿传送荷香,伴荷花聆听阳光的歌唱,让自己挺立为一株残荷,使文章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D.作者借残荷赞赏生命的执着和辉煌的残年,重在表现在人生的暮年也要奋力抗争、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

E.文章融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为一体,让个人情思和哲理意蕴相互映衬,突出了残荷的精神品质,内涵丰富,引人思考。

9. 文章第六段引用元代冯子振的诗句“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作者突出了残荷哪些“生命的表情”?请结合全文,从韵味和品质上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以荷为对象,结合文本和所学过的诗文,对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进行探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二)(共15分,共4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河 伯

屈 原

与女游兮九河①,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②。登昆仑③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④。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⑤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⑥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⑦。

【注】 ①女,通“汝”。九河,指黄河。②骖螭,以螭龙为骖。③昆仑,黄河的发源地。④极浦,水边尽头。寤怀,寤寐怀想,形容思念之极。⑤灵,神灵,指河伯。⑥流澌,即流水。⑦鳞鳞,如鱼鳞般密集整齐排列的样子;媵,原指随嫁或陪嫁的人,此指护送陪伴。

12. (1)诗的上半部分写河伯的巡游,作者是如何展现巡游的气势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的诗歌想象丰富瑰丽,试从本诗下半部分中找出一处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13. (1)“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运用了什么手法?在全诗有着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中塑造着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5分,共2题)

14. 请用《涉江采芙蓉》中“采芙蓉”抒情主人公的口吻,展开合理想象,运用拟人、排比手法,用散文化语言改写下面句子,不少于60字。(2分)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仿造下面的示例,从“南辕北辙”“精卫填海”“东施效颦”中任选一个成语,为它写一段新解。要求: ①解说合理,富有新意;。②语言准确,观点鲜明;③句式和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

示例:守株待兔——万事无绝对,一切皆有可能。历史都有惊人的相似,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重蹈覆辙者都屡见不鲜,更何况是兔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共40分,共1题)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高晓声在小说《摆渡》中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作家、一个有钱人、一个大力士和一个有权人都要渡河,摆渡人要求四人将他们最宝贵的东西分一点给自己。有钱人给了钱,有权人承诺给摆渡者找轻松的工作,大力士晃起了拳头,这三人都上了船。作家没有什么给,被留在了河这边。他想起对岸家中妻儿,仰天长叹。摆渡人听见后,又回来接他,认为作家这一叹将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意分给了自己。

后来,摆渡人跟有权人走了,作家从此改了行,去摆渡。“作家摆渡,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他以真情实意待渡客,并愿渡客以真情实意报之。”

“过了一阵之后,作家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篇5: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鹿泉市铜冶镇南甘子小学 梁玉娟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家乡及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消费行为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能力: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家乡生态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认识到当前地球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教学难点

让学生树立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板书:地球 看到这个词,你想说什么? 是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空间和资源,她是宇宙的奇迹,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那么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呢?板题读题: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

二、活动一

我们的生活与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球资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为它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存。反过来我们的生活也影响了环境。那么我们就先来检查一下我们的生活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吧。

1、小调查:

每月使用一次性筷子———双

每月用水————吨

每月用电————度

每月使用塑料袋————个

每月消耗纸张————千克

每年使用电池————个

1、思考,:从统计的结果中,你能发现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纸张生产需要什么资源?纸张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哪些废弃物?

小结:我们的生活不仅要消耗资源,而且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还会影响和破坏资源环境。【设计意图:认识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消耗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地球环境的破坏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密切关系。】

三、活动二

留住大自然的绿色

由于滥伐森林、滥垦草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荒漠化不断扩大,使得地球上的绿色越来越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启动了大型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 研讨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

“保护母亲河行动”以保护哺育中华民族和一方人民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及其他主要江河为主题,广泛动员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少年,充分吸纳社会资源,在“母亲河”流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本行动的主要内容有:建设“保护母亲河工程”、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周(日)”活动、创建“保护母亲河基金”。

思考:(1)你知道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如何减少和避免这些行为?(2)作为消费者的你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地球的绿色?

(3)除此之外,你还能采取哪些积极措施,为绿化祖国河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按实施的难易程度给措施分分类,如随时可以做到的、近期可以做到的、以后努力可以做到的、难以做到的。

小结:由于滥伐森林、滥垦草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荒漠化不断扩大,使得地球上的绿色越来越少。我们要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积极参与建设美好环境的行动等措施,留住地球的绿色。

【设计意图:产生留住大自然的绿色的愿望,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课堂小结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留住生命绿色,合理用水,还地球以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吧!

五、板书设计

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

美化环境 留住生命绿色

六、教学反思:

篇6: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榜头中学蔡金雷

本课是高一英语必修2第二单元的内容,课型为阅读。以下是我对本堂课的教学反思。

反思一:阅读材料的理解和阅读技巧的培养

本节课课题奥运会为学生所熟悉,所以学生有话可说。尤其是继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所以学生对于本单元话题吸取较浓。学生准备的也比较充分。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同事对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按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 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 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 授之以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 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阅读课中,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阅读技巧的传授不是教师说一次学生就能接受掌握的,这种方法的传授要渗透在每次的阅读课的教学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反思二:问题的设置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 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 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 可以启迪学生动脑, 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本课中先让学生Skimming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文章有总括的了解。接着让学生带着以下9个难度系数较低的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1.How often is/was the Olympics held? 2.Are/were there any winter Olympics? 3.Are/were there more events or less events? 4.Where are/were the competitors from? 5.Are/were there men or women athletes?

6.Are/were there any Olympic villages?

7.What are/were the prizes?

8.What do/did the athletes compete for?

9.What is/was the motto?

其中Q7 What are/were the prizes?提到现代奥运的奖品是奖牌,此时教师适时地展示实现准备好的金银铜牌一边呈现,一边教学生说Gold medal, silver medal, bronze medal.为后面的小组竞赛发奖做好铺垫。

在最后Discussion的问题我联系了北京奥运这个为大家所熟知的话题作为切入点。最初我的问题是“What can you do for the Beijing Olympics?”想到要回答这个问题同学们必须具备较广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因此我的问题改为“If you are allowed to show one thing to the world to represent China, what do you want to choose?”这样学生有话说,真正达到了口语操练的目的。至于之第一个问题我把它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之后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是由于上课过程中时间把握不好,所以这个环节没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篇7: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了解服装发展史与服装种类,学习服装设计的一些方法,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兴趣和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一些服装的基本知识 难点:如何设计一套完整的服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

二、探究新知

你们对自己的校服满意吗?理由是什么? 课本上的校服设计怎么样?

假设你是一名设计师,你打算怎么样来设计校服?

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学生会产生思想碰撞,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设计一款带有国家和校园特色兼具的校服其实并不简单,引出他们对服装史的兴趣

三、讲授新课

原始社会:古代人把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用以护身。人类最初的衣服是用兽皮制成的,包裹身体的最早“织物”用麻类纤维和草制成。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开始有简单的纺织生产,采集野生的纺织纤维,搓绩编织以供服用。最古老的服装是腰带,用以挂上武器等必需物件。装在腰带上的兽皮、树叶以及编织物,就是早期的裙子。块料型:由一大块不经缝制的衣料组成,包缠或披在身上,有时用腰带捆住挂在身上。例如古埃及人、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穿着的服装。

缝制型:用织物或裘革裁切缝制成为小褂和最早的裤子。这种原始服式直到现在还留存在许多民族之中,如爱斯基摩人和中亚一些民族所穿的服装。

秦汉服饰:冕冠、袍、蝉衣、裤,总体较为宽松,腰间用宽腰带束紧 隋唐宋时期:更加宽松肥大,装饰物增多,裙腰系得较高,着装变的开放 明清时期:颜色更加鲜艳,趋向汉服,民国时期:中山装、旗袍 欣赏完后展开小组讨论:

① 从古至今,服装的材质有哪些变化? ② 服装的功能是否在发生变化?请说明 ③ 服装和时代有什么关系? 4.服装的种类 按性别分类:

男装,女装,中性服装.

按用途分类:

社交服、日常服、职业服、运动服、室内服、舞台服等

按服装面料与工艺制作分类:

中式服装、西式服装、刺绣服装、呢绒服装、闹米、丝绸服装棉布服装、毛皮服装、针织服装、羽绒服装等

5.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款式,颜色和面料(学生装)

款式——学生装主要分为两类:制服式学生装和运动式学生装

颜色——学生装应以柔和,沉稳的颜色为主色,搭配小面积跳跃的颜色,达到既稳重又明快的效果

面料——学生装的面料应具有舒适,吸湿透气,耐脏,耐磨等特点和功能 6.学生装设计的方法:

学生装:是学生穿着的服饰。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气质相吻合,以展现新世代学子充满朝气、活泼明朗、积极向善的精神风貌。(1)造型选择:简洁大方,活泼新颖,可以是制服类或运动类。

(2)色彩选择:柔和沉稳的颜色为主,搭配小面积跳跃颜色(红色、白色、蓝色、绿色、黑色皆可)

(3)表现方法:淡彩表现法、水粉表现法、彩色铅笔表现法、麦克笔表现法、材料拼接法 7.服装设计的步骤:

a、学习过简笔画的基础上先用铅笔画出大概人形

b、勾线,确定领口、袖口等的样式

c、着色

8.欣赏部分学校校服设计(也可以是本校校服的发展史)9.学生在纸上尝试画: 作品中融入了哪些体现本校特点的元素? 是否考虑过融入中国古代服装元素 你会用哪种表现方法画? 你会用什么材料?为什么?

教师巡视检查,强调:学生尽量打开思路,寻找适合本校特色的元素,也可以在现有校服的基础上改动,鼓励学生创新

教师到各学习小组检查和指导,播放时装展示背景音乐: 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

四、课堂总结:

对同学们的绘画给予评价:

呈现比较好的作业,并且粘贴在展示板 学生分享创作思路和遇到的问题

教师总评:各小组的情况给予点评,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鼓励。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套服装。要求:美观、实用、有创意。板书设计:

我们的风采 服装定位

服装的功能变化:遮体御寒——时装入新

篇8: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本课围绕介绍家庭成员开展听说读写教学活动, 中心话题是“The family”, 语法重点是能用who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第三方是谁。介绍家庭成员。教学内容为语法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 同时也体现了语法项目与交际情景自然结合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开的。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 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本单元所谈论的是关于家庭成员的话题, 这贴合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容易对本课产生兴趣。但初一的学生年龄仍然较小, 尤其在有人听课的条件下, 他们更容易紧张,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本课的难题之一, 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注意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 大胆发言,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本节课所设计的学习任务。

三、Teaching aims

1. Language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recognize different familym e m b e r s a n d b e a b l e t o u s e t h e s e n t e n c estructure “Who is /are…?”, and the key words“photo, have a good day”.

2. Ability goals

B e a b l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f a m i l y m e m b e r s b y l i s t e n i n g t omaterials.

Be able to talk about family members usingsimple structures.

3. Emotion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not only care about theirown families but also their classes, their schools…

四、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points

1. Different names of family members.

2.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

3.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to describe the family members in the realsituations.

五、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cooperativelearning method

六、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blackboard

七、Teaching procedure

(一) Leading-in (5 minutes)

Show a group of the teacher’s own familyphotos.

Review the words that they have learnt lasttime.

(二) Listening exercises (12 minutes)

1. Pre-listening

Make a conversation in pairs.

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B: There are…

A: Who are they?

B: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2. While-listening

2a: Listen and circle the words.

2 b : L i s t e n a n d m a t c h t h e n a m e s w i t h t h e people.

3. Post-listening

Pair work

A: Who is the man in green?

B: He is Cindy’s…

A: What’s his name?

B: His name is…

A: Who’re the two old people?

B: They are Cindy’s…

...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and make them know some simple listening strategies.

(三) Fun time: (3minutes)

Enjoy a short period of a movie named TheCroods.

Make the students relaxed.

(四) Reading (2d) (8 minutes)

1. Pre-reading

Talk about the picture in 2d with the students

2. While-reading

Read the conversation quietly and quickly and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eople.

Sally’s sister Paul

Sally’s friend Kate

Sally’s brother Jane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Read aloud together.

3. Post-reading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in groups of three.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the controlled situation. Learn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五) Group work (12 minutes)

Help an foregingirl Amy to find a Chinese family to live with.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real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六) Homework

1. 请给我写一封电子邮件, 介绍你的家庭情况, 邀请Amy到你家居住。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不少于40词)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2) Who are they?

( 3 ) What do you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40 words)

2. Draw a family tree.

My email address: 355415336@qq.com.

Make the students consolidate what they learnt today and improve the stud ents’ writing ability.

上一篇:分钟面试自我介绍模板下一篇:保障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