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与语文教学

2024-05-07

对联与语文教学(精选6篇)

篇1:对联与语文教学

对联与对联教学

近年高考语文试卷都出到了对联题,学生感觉很新鲜。许多人对对联的知识不甚了了,突显了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盲区。对联要不要教?答案是明确的。分析2004年全国中考试题看,我们发现,38套试卷中涉及对联内容的多达12套。这说明对联这种古老而极有实用价值的文学样式重新为人们所重视。那么,什么是对联?对联的创作需要注意些什么?本文旨在对此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对联旧称楹联,楹就是柱子,古人常把对联悬于楹柱,因此而得名。在旧体诗词中,对联又被称为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名称的来历。民间则简单地称对联为对子,创作对联就叫“对对子”。名称不一,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指汉语所特有的一种文体形式。从大的方面讲,古文分为两种--散文和韵文,对联属于韵文,被誉为“诗中之诗”。后面我们将对这一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作详细的讲解。

首先我们谈谈对联的历史沿革。在相当长的时期,对联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无不贴上对联以渲染气氛。最早的对联据说出自五代后蜀孟昶笔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很明显 这是一副春联。早期的春联叫桃符,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讲的是贴春联的习俗。宋代在春联的基础上,把对联的应用范围扩展到用于庆贺、哀挽、题赠等方面,主要作者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文天祥等。元代重武轻文,对联流传较少。至明清两代,对联进入昌盛时期。明太祖朱元璋雅好此道,不但自己创作对联,并且传旨公卿士庶,家家都要贴春联。清代康、乾二帝都有“到此一题”的雅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清代便出现了纪晓岚、郑板桥、林则徐、龚自珍、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众多对联高手。近代以降,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蔡元培、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等大家创作的对联更是推陈出新,异彩纷逞。翻开书本,到 处都能发现对联的踪迹。《今古奇观》里就有一篇《苏小妹三难新郎》,讲的是秦少游和苏小妹结婚时,新郎先要对出新娘给出的上联,否则不能进入洞房的故事,古人的风雅于此可见一斑。封建社会状元殿试时,皇帝常常要考到对联,借此一窥状元的学识与才情。佳联妙对会立刻流传,并脍炙人口。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回忆起自己的读书生活时,特别提到了“对课”。对课就是做对联训练的,可见那时的学校还把对联作为必修课。五四运动打着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主张写白话,做新诗,附着于格律诗的对联自然也被归入“封建”一类。当时的陈寅恪先生因为在清华招生试题中出了一个“孙行者”的上联要求学生属对而背上“封建余孽”的恶名。此后好像再没有人愿意担上“复古”、“开历史倒车”的嫌疑。新中国的学校更不再开设对联课,对联也就日趋式微了。我们常常 在新闻节目中,看到某些庆典活动的报道内容。主办方为了增加喜庆气氛,有时会在会场悬挂“对联”,但那些所谓“对联”已经不堪卒读了,很多根本就是标语口号。我们的媒体引用时,却一概称之为对联。这就让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感到困惑:接受过大学教育的记者,已经不知对联为何物了吗?在多数人眼里,似乎只要字数相同、结构近似的两句话就是对联,其实,大谬不然。对联是音韵文学,讲究格律。如果越格,必然会使对联的美感大打折扣。本文重点就是讲清对联的格律,以求还对联以本来面目,也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对联,并爱上对联。

对联在修辞格里叫做对偶。何为对偶?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读书写字”,“读书”与“写字”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读书写字”是句中自对,“读书写字,求学成才”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以“读书写字,求学成才”为例:“读”、“写”、“求”、“成”都是动词相对,“书”、“字”、“学”、“才”都是名词相对。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对称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北岛的《回答》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些对偶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对偶与对联不能混同。对偶从宽,对联则从严。对联缘出律诗的对仗,而律诗中的对仗除了要遵从对偶的要求久,还有它自身的规则。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因此,像上面的例子除了“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外,另两例都不能完全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我们再举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句和对句不但字数相同,结构一致,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上句“大漠孤烟直”是“仄仄平平仄”,与下句“长河落日圆”的“平平仄仄平”不是刚好对立吗?这就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了。五言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七言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不平仄严明、对仗工整。对联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岳阳楼上一副名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家忧乐注心头

仄平平平仄平平

除第一字和第三字外,其他都是平仄相对,这也是一副工整的对联。可以这样说,凡是名联,基本上都能符合我们前面所说的要求。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我们的例子中发现对联在音韵方面的另一特点,那就是“仄起平收”,意思是“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这又是一条定律,轻易不能违反的。有这样一副老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上联最末用“水”字,仄声,下联末字“松”,平声,前后分明,错落有致。如果我们把它改一下:

福如东海水长流

寿比南山松不老

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别扭?大家把次序颠倒过来试试:

寿比南山松不老

福如东海水长流

是不是又顺了呢?这就是平仄的妙用。老祖宗既然给我们立下了平仄的规矩,必然有它的不同凡响处。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疑惑:什么是平仄?怎么分清平仄?下面就谈谈汉语的四声。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一个叫朱异的文人:“你们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大拍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这里,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其中“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下面我们回过头来谈谈对联试题。今年广东中、高考同时出现对联题,与此同时,兄弟省市的对联题也多了起来,这是一个新的命题动向,应该引起中学语文教师的注意。相对来说,广东高考题比中考简单,学生容易下手,这里不多作讨论。中考题给出的也是上联,要求学生对下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上联看似平常,实际上设了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那个“巧”字。前面的“足智多谋”修饰孔明,而“巧”字则修饰了“借箭”,“借箭”属动宾结构,在动宾结构前面再加上一个形容词,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有一个学生对“才华横溢,曹植走七步”,出场后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其实他这个答案是不能拿分的。抛开前面的“才华横溢”不说,后面的“走七步”怎么能对“巧借箭”呢?很明显,师生二人都没有看出“巧 ”字的机关所在。如果顺着学生的思路把它改成“深思熟虑,子建速成诗”就比较工整了。这就涉及到语言的运用了。命题者给出了三个参考答案,分别是: 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中间一联,“义盖云天”是不能对“足智多谋”的。前者是主谓结构,后者是并列结构,结构不同,何以成对?另两联可以成对,但上下联之间毫无关联。这样组成的对联其实没有什么意义,近于文字游戏。对联应该是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广东的这道对联题出得牵强,有为难学生之嫌。我们来看看南京的对联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以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

石头城对燕子矶

朝天宫对阅江楼

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答:乌龙潭对,莫愁湖对,总统府对。

这样的题,既让多数学生能做,又能培养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多好!我们的对联教学,可以从这里入手,首先要让学生易于接受,以便产生兴趣。笔者在对联教学中,遵循着“内容由易到难、字数由少到多、格律先义后音、”的原则。比如有学生住在“白沙陇”,我便以“白沙陇”出题。学生出能以地名作对,有对“金叶园”的,有对“黄泥沟”的。然后我又以“月照白沙陇”出题,学生便对出了“春回金叶园”“日出红海湾”等佳对。可见只要引导正确,假以时日,学生是能够学好对联的。

篇2:对联与语文教学

在使用电子白板教学之前,教师在讲授这届课时所能用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不多,这是由本课内容知识性较强的特点决定的。

在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时,使原本平面的、单薄的课堂变得立体而丰富了,电子白板的运用,给课堂带来巨大的变革。具体到本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顺序,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电子白板依托自带的资源库和导入的素材库,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完全由学生对教学顺序进行选择,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打破了多媒体教学使用课件时的机械和僵化,课堂教学由教师的预设,转变为了师生的共同生成。

2.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在讲授本课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是主要教学目标。利用放大镜、电子笔等设备,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但是,归根结底,电子白板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学中不能过于倚重,本节课显现出的问题就是白板的运用与教学设计有一定程度的脱节,白板有些喧宾夺主。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应该把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放在首位,让电子白板、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篇3:对联与文化

一、对联的产生:双重源头

对联的产生,较为通俗的说法是始于五代后蜀孟昶的书写桃符,梁章钜《楹联丛话》的自序云:“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然而孟昶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只是春联,在此之前,是否有过其他形式的联语呢?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记》即有一证:“考宋(应为梁)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吊庆,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菊摘复生。’此虽似诗,而语皆骄骊,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也。”庐陵何绍先《对联汇海》亦云:“考古家谓对联即桃符遗制,始于蜀孟昶而盛于明孝陵,不知此指门联而言,若堂室之题句,则诸葛武侯之‘淡泊明志’孔北海之‘座上客常满’已为滥觞。”其中刘氏兄妹所谓“门联”实则是作诗的变体,其文虽在后代可视之为联,但当时其书写者仍是以诗视之,诸葛亮和孔融的摘句题壁却为后代居室联开了先河。

对联的产生与中国文学对偶修辞的发达密不可分。在早期的经典中,对偶已颇为常见,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诗·小雅·采薇)“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易·乾卦·文言)“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左传·隐公十一年》)这既是由于“人之发言,好趋平均,短长悬殊,不便唇舌”,也和我国文字单字成义,所以“句能成匹”、“语可成韵”的特点有关。但只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诗文对音韵的讲求,骈文、格律诗等形式主义文体繁盛、滋生的时候,对偶修辞才真正蔚为大观。不仅诗歌和骈文“字字相衔,句句相丽”(刘勰语),就连一向以散文当家的历史叙事文也成了“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刘知己《史通·叙事》)的形式。通篇文章结构的骈骊化为句子的独立提供了可能,由于偶句的严密结合,带来了两个特点,一是用字简约化,即言简意丰;一是每对偶句在意义上的相对独立性。时人开始看重精妙对句的价值,谢灵运《登池上楼》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不仅得到了别人的推崇,自己也以为如有神助,钟嵘《诗品》开始出现摘句评点的批评方法。在这种风尚的熏陶下,单独以对句来表意已成为时势的必然。除了上文所引的两条之外,《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亦云:“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华坐,华曰:‘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隐曰:‘日下荀鸣鹤’。”这是名士在相谈中以对句自名身份,作为联谊会友、显见才智的交际联于此时已初见端倪了。

到了唐代,随着律诗的繁盛和定型,对句更成为士人的基本素养之一,对联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如温庭筠以“玉绦脱”对“金步摇”,以“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对“远比邵公三十六年宰辅”,都是发生在文士应酬、相难的场合,可见作对已成为士大夫间的一种风尚。近来又有人在地方县志里发现了咸通、乾符年间林嵩、陆蓬题居室的三幅对联,说明对联在士人生活中已有了一定的地位。宋代以后,文人对联更是屡屡见诸载籍,它已成为文人喜好的文体之一。

由对联的产生、发展的轨迹来看,它与文人有着不解之缘,和其它严肃文体诗、词、歌、赋是同源异形的兄弟,它最早脱胎于诗歌的摘句,渐而吸收其它文体的养份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从这一方面来看,它无疑应属于上层精英文化。

然而对联如果只是在文士的圈子里流传,就有可能成为附庸于骈骊诗文的小道,从而丧失浓厚的文化意蕴,甚至沦落为文人间的文字游戏。对联进一步的发展是在与民俗文化相结合之后才完成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后蜀孟昶的首发其端,《谈苑》云:“辛寅逊仕伪蜀孟昶,为学士,王师将讨之前岁岁除,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寅逊题曰:‘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又有不同的记载说是孟昶自题,或云其子孟喆题,语词也有小异,但题联于桃符,无疑是以此为最早。悬挂桃符的习俗来源甚古,《括地志》云:“桃山有大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则鸣,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则杀之。”(《淮南子》说是神荼郁垒二神),所以从汉代时既有挂桃梗于门以避邪的习俗,这种风俗后来发生了变化,不再把桃木做成人的形状,而是直接悬挂桃木,其上书写“神荼”“郁垒”二字了,是谓“桃符”。由形体而文字,显示着原始信仰的神秘性逐步褪色,文化习俗的传承性渐居上风。到了五代时,“神荼”、“郁垒”先是换作了“元亨”、“利贞”等字样,最后又变为孟昶的自作吉祥语,对联开始步入了风俗的舞台。

这种习俗在宋代已开始流行,然而如苏东坡题王文甫家门联:“门深要容千骑人,堂阔不觉百男喧”,京中韩香自制对联:“有客如擒虎,无钱请退之”,仍是一种犹存本色的文人联,在下层百姓中还不能十分通行。直到明代,由于太祖朱元璋的极力推崇,新春制门联的风习才广泛推行开来,朱元璋曾于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幅。”(清陈云瞻《簮云楼杂说》)这就使对联真正走向了民间,而制作桃符的民俗也一改而为贴制对联,在后代的应用中,对联逐渐扩大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举凡皇宫魏阙、馆阁廨宇、名山胜地、古刹园林、鼓楼牌坊、庙祠神龛、宗堂会馆、民间宅第、香车画舫、戏台楼门、茶座酒肆、乃至书画屏壁、工艺小品无不可见对联的踪影,而节日庆会、婚丧嫁娶、寿诞华筵等诸种场合都以对联为不可或缺的点缀,对联成为中国民俗文化中一道独特的景观。

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对联和风俗的联姻会产生几十万幅、甚至上百万幅的对联遗产,会促使一代又一代的才智之士“措意于此”,所以,对联也应该是民俗文化的一分子。

由上可知,对联原是脱胎于诗赋的一种文体,因在民俗中的应用又播入民间,带上了强烈的习俗气息,与诗、词、曲、小说等文体的由下而上的产生过程相反,对联却是由庙堂步入民间,由儒雅的文士转递到凡俗的百业庶民手中的文学样式,所以它的面目一方面闪烁着士人文质彬彬的才情,一方面又饱蘸着粗野、庸鄙的下层风味,在对联语的审视中,我们不应轻忽这两支源头的任意其一。

二、对联的应用:两个层面的分立与交融

对联的来源既有两端,它在应用中也就表现出迥然相异的两个层面:一是文人继续保持着它源于诗赋的纯文学性,将其作为抒写情志的工具;一是民间在风俗运用上按照俗文学的原则对其进行着传承与变异。

在明清两代,作对联成为培养读书人的一项重要素质,这并非出于偶然,因它和诸种文体都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因此也可以完成相近的功能。对联可以如诗一般严密工整、铿锵应和:

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明代杨继盛)

可以如词一样轻灵跳脱、音调和顺: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

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鄂比赠曹雪芹)

可以如曲,放纵不羁而神韵天成: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甚事来由

(南华寺曹溪山天王宝殿和尚像联)

可以如赋,涛涛豪迈而又秩序俨然:

洪以甲子灭,公以乙丑殂,六十年间成败异

生袭中山称,死傍孝陡葬,一匡天下古今同

(章太炎悼孙中山联)

……

从功能上说,它又可抒情,可议论,可戏谑,可庄语,可见诸堂堂朝庙,可语于燕燕之私。如诗文一样,不同作者的联语往往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卢希裴在《六家联语合钞》中评道:“管窥所及,六家各有所长,湘乡(曾国藩)气盛,言独来独往,不暇修饰,自擅胜场;湘绮(王闿运)体格高尚,气息深稳,渊美朴茂,神与古今;天影(李篁仙)词艳意新,境界似春花秋月;绮霞(吴劭之)抽秘驰研,情韵不匮;寅清(姜济寰)、邺华(曹秩庸),晚出之秀,格律伯仲李吴,跂望曾王。”

因此文人、特别是明清之后的文人,往往喜欢于对联中展现自己的心灵之光,在诗文渐渐走向衰弱、僵化的垂垂老态中,对联反而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以其多姿多彩的变幻和无穷无尽的可创造性招引着文士的心魂。如郑燮的“搔痒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闪耀着郑板桥狂放狷介的神态;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向人们昭明一代英豪的磊落胸襟;谭嗣同“大地龙方蛰,中原鹿正肥”倾洒的正是一腔豪气;徐悲鸿“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执著地追求着一种众醉我醒的心境。

由于对联广泛的交际功用、社会职能,很多文人联语是为着特定的礼仪场所、特殊的事件所制,但于此类对联之中也可见文士独特的创造力,联语中隐约可见的是一个不灭的“我”字。

如清代纪昀贺一家牛姓人家的婚联:

绣阁团栾同望月

香闺静好对弹琴

两句暗藏了“犀牛望月”“对牛弹琴”的典故,而所写的联句表面却又是合情的典雅语,除了美好的祝愿之外,更可看出联作者“雅好戏谑”的才情。

再如康熙挽郑成功迁葬故园的一副对联: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当时清已收复台湾,作为一国之君如何评价郑氏即成为一个众所瞩目的问题,康熙于此联展现的是对前朝忠臣嘉勉备至的宽宏形象。

被称作“古今第一长联”的昆明大观楼长联或许在长度上已名不符实了,但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却仍然称得上“远迈前朝”“后乏来者”: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鬓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睛沙,九夏芙蓉,三春烟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残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幅为名胜古迹所制的长联,不仅仅画轴般地重现了昆明的地理风貌,史迹迁演,更在史事的感慨中流露出作者的人文关怀。

而在民间,对联的使用却呈现出另一种旨趣,民俗用联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春联、门联、婚联、寿联、挽联,与上层文人讲求创造性、自我色彩较浓不同,民间联语大都有用语求同,语言平庸化的特点。

较早的民间对联如今已大都不可考了,沉静的民俗河床上的历史积淀却比比可见:“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至今还在春节农村的门户上经常出现,而“春回大地,福满人间”“瑞气临门早,春香及第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被书写张贴的次数也难以统计,在将来还会大有市场。这种求同性是民间文化区别于精英文化的特色之一,究其根源,一是因民间缺乏锤炼文字所需的文化素养,很难在文化上形成创新和突破,很多对联都是出于请人代笔,所以难免千鬟篇一律;二是由于民间对联的本质是一种习俗沿承,不同于文人的个性创造。因此民间张贴春联更注重大红纸、放鞭炮等风俗形式,突现过节的热闹和吉祥的气氛,至于联语中的话语不管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还是“福满人间”,倒成为次要的问题。在其他的形式和场所中,情形也大体相同,如行业联用“妙手裁云锦,精心剪春光”,使人一见即知是缝纫店,挽联用“慎终不忘先父志,追远常存孝子心”也恰当地表现了孝子的哀思,可以被不同的人反复使用。而独具个性的联语反而会起到有违本意的功能,如太平天国石达开借开理发铺做联络工作,其门联云:“磨砺以待,问天下头颅有几;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两句皆不离本业而英豪气逼人,用它来作招徕顾客的招牌,即有不太合适之感。

民间联语的语言特点还表现为大量汲取民间口语和消解经典语,使之平庸化。口头性是民间文艺的重要特色,对于必书诸纸的对联,民间采用的是一种改头换面的装扮方式,即将口语编制成滑顺、流利的歌谣形式写进联语,如:

春风舒柳眼

甘露润花心

旭日舒清晨

雄心展宏图

这些句子类似村社私塾才能平庸的下层读书人的庸俗的诗作,而我们知道这些民间联语正是多出自他们之手。至于对经典语的借用也是常见的形象,如挽岳父联:“半子无依何所赖,东床有泪无时干”中的“东床”,庆寿联“萱草千年绿,桃花万树红”中的“萱草”,这些来自雅语的词汇和“有泪无时干”“桃花万树红”等平顺直白的语句拼贴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语态上的悖反,结果是被用滥的雅语逐渐丧失典重的文化身份,呈现出庸俗化的倾向。

但是文人对联和民间对联并不是绝对孤立的两个层面,两者之间常常有交流、碰撞和相融。对联,从它运用于民俗就体现出精英文化对俗文化的支配和影响;孟昶的春联在后代一直被民间广泛沿用着,一些传统的楹联起初也都出自文士的戛戛独造。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一》中有这样一条考证:……又按今人家门联率用‘天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十字,不知此乃雍正年间桐城张文和(廷玉)桃符句,张氏岁岁悬之,后京官度岁,强半书此作大门春联,近是则外省比户皆然也。”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对联故事中,也可以看出民众对精英文化的自觉地学习与模拟,这些故事常常以机智的主人公用妙对战胜诘难为结构模式,往往在不同的人物身上传载着同样的联语。反而言之,文人在对联写作中也注重吸收民间语言生动活泼的自然成色,从起初的多类于诗到今天的多近于文,对联走了一条散化的道路,这和民间语言的自由化有关。特别是民国之后,随着白话文的提倡,口语也开始堂而皇之地步入了文人联语的殿堂了,但它们多被灵活化用,与民间乔扮雅语的方式相区别。如:

民扰是也,国扰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王湘绮)

赤化,赤化,有些学者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

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

(周作人)

参考文献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篇4:对联与语文教学

细雨对(和风) 桃红对( )蓝天对( ) 地北对( )古木参天对( ) 山美水美春光美对( )

师:对课是过去私塾里读书的必修课。每天放学之前,私塾老先生都要和学生对对子,一般老先生出个上联,学生们对下联。

【评析】直接板书对课,对于这个不同于一般课题的题目,估计学生内心在此时已经产生一种疑惑。对于陌生的未知领域,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经验激起思维的记忆,制造悬念,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师:(模仿私塾先生状,此时到同学们的座位中随机指名回答)

山对( ) 雨对( ) 天对( )花对( ) 桃红对 ( )山青对( ) 鸟语对( )精卫填海对( )望梅止渴对( )举头望明月对( )两个黄鹂鸣翠柳对( )

【评析】用比较简单的单子对、双子对、成语四字对以及同学们熟悉的古诗中的诗句对联,这些随即就能答上的对子,能让学生一开始就对对联产生直观的感受,对对联产生一种亲切感,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师:我们的汉语天生对仗,生活中、书本上处处有对子。比如:今天天气真好!(师目光眺望室外)风和(日丽)、天高(云淡),校园到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看了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咱们上课时可要认真听讲,不能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交头(接耳)哦!课堂上如果不用心听讲,没有考到一个好成绩,妈妈可是会狠狠批你的哦,不过妈妈也只是刀子嘴(豆腐心)!

师:瞧,这些我们口头上、习作中常常说到的、写到的词语不都是对子吗?

【评析】用一段极其生活化的语言,设计学生们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调动学生的思维,增加了许多的趣味性。

师:你还记得你们家门上贴的什么春联啊?(生在事先发放的硬笔书法纸上写出自己熟悉的春联)

生:春回大地福满人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师: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对联呢?或者你还知道哪里会悬挂对联呢?(自由交流)

生:出去游玩看到亭台楼阁旁,会有介绍景点的对联,还有店铺会悬挂广告联等等。

师:(板书“鹤算千年寿 松龄万古春”)这是什么对联?(寿联)给同学们看看下面一副很有趣的寿联,猜猜这位老人到底多大岁数?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评析】这是一幅很有意思的寿联。乾隆皇帝下江南,遇到了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老人的岁数令他十分惊奇,于是他和纪晓岚合作了一副寿联送给了这位老人。请同学们猜猜,这位老人到底有多少岁?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在猜的过程中又了解了我国古代年龄的称谓知识!

师:出示格言联:

正气留千古 丹心照万年

出示胜迹联:

一代帝王陵千年淮水千年恨

六朝金粉地十里梅花十里香

出示六合家乡对联:

金牛山麓金牛露 茉莉花乡茉莉香

女娲补天独赠亿万玛瑙缀雄州

盘古辟地唯留千百石柱撑六合

【评析】利用楹联的起源、春联导出一幅幅迥异的对联,学生们了解了对联的种类,还从中知晓了一个个有趣的传说,历史的典故,这样的学习不只是停留在兴趣一层,而是带着兴趣去探究,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教研室)

篇5:高中语文对联教学的意义与方法

作者:瞧那人 提交日期:2009-10-16 14:38:00

| 分类: | 访问量:224

一、高中语文对联教学的意义

1.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不仅体现和塑铸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和广泛运用的对联,既是诗歌创作的基础,也是诗的精髓所在,是文学瑰宝中的瑰宝。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人类不断吸收到新的东西而逐渐壮大,但人类又何尝不是掰到一个玉米又丢掉一个玉米的“猴子”呢?科技的发展培育了我们的理性思维和分析的眼光,在此我们得到了很多实惠,但整体性、诗性、精神性呢?今天的实际情况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对联更是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只有在民间的节日中才能看到那一抹不起眼的残红。

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为了民族精神的复兴,我们不应该做点什么吗?

2.现实的要求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出现了两道共4分的对联试题,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又以对联来关联各块节目。一时间,对联这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国人格外的重视。对联知识在2005年、2006年、2007年的高考复习备考中也成了一个知识点,并且全国各地的模拟试卷中也屡屡出现对联试题。然而现行中学教材中并没有现成对联知识短文,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对联也不甚了解,学生更是对对联试题望而生畏。那么,我们不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改变这样的状况吗?

3.全面素质的培养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门特别重视语文学科的改革,并进行了几次大纲修改。在一定程度上语文教育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语文教育整体正沿着“素质教育”前进,向着良性方向发展。修订之后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与对联教学在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方面是不谋而合的。重视对联教学是提高国民素质和修养的需要。现代教育的宗旨之一是要培养和塑造思想健康、品格优秀的人。而提高国民素质和修养是教育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学校教育在此承担相当大的任务,也正在积极实现这种教育宗旨和目标。而对联所蕴含的内涵相当广泛,其中包括道德和伦理的教育,给人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人格教育。

二、高中语文对联教学的方法

重视对联教学是促进写作思维和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的需要对联的联对,涉及写作教学中多种思维的训练。对联创作首先要展开联想,找出其相似或相关的特点,在思维的广阔空间中遨游探索,找到合适的字、词、句与之相匹配,通过反复的语言锤炼,增加思维的严密性。

对联的创作思维与其他文学写作思维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对联的联对,还运用到语言的修饰手法、词性、词意等方面知识,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准确表达,无疑这些语言方面知识的运用技巧是平常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对联教学也是进行语言表达技巧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

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方面。

1.掌握一定的对联知识

对联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对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⑴字数相等:字数相等,是说上、下联字数一样多。如: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⑵内容相关:就是说,上下联应围绕相关的主题或并行表达,或正反表达。也可以构成延续、因果关系等。如,一九二一年冬,陈毅同志在法国因为闹学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国,过春节时给自己家里写的一副对联: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

事必成,事必成,事事必成。

⑶词性相同:词性相同,即上下联中处于相同位置的字词,必须具有相同的词性。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对联特别讲究颜色词对颜色词、方位词对方位词、数词对数词。

有这么一则对联故事,从前有一位小姐,见自己家的长工在院子里担粪浇花时仍在看对联书,小姐便出联考他:“花。”长工头都没抬,答道:“粪。”小姐一听,眉头一皱,但“臭”对“香”尚属工整,于是又在“花”之前不断加字,没想到长工一一对了上来,结果就有了下面这副对联:

偏僻乡下穷家黑脸大汉肩上横挑两桶粪;

繁华镇上富户红颜小姐鬓角斜插一枝花。

⑷句式相同:句式相同是指语法结构相同,句子的分断相同,节奏相同。刘师亮曾讽刺国民党收刮苛捐杂税,撰写了这样一幅春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

如今只剩屁无捐。

⑸文字相别:对联要求不重复字,即相同位置的字不能重复。但相同位置上有重复虚词是允许的。如明末洪承畴曾写一幅对联对皇帝表忠心:

君恩似海;

臣节如山。

没想到他却在清兵入关后变节投降,充当清廷走狗,于是有人将他的对联略作改动,以讽之:

君恩似海矣!

臣节如山乎?

2.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

⑴对

写作对联作对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正对与反对。

所谓正对,就是通过对事物不同侧面的描写、论述(事异),表现大致相同的主题内容(义同)。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到一农村茅舍,见到一小孩看屋。小孩有礼貌款待不速之客。乾隆随即掏出三个铜钱,开玩笑对小孩说:三个铜钱贺喜,嫌少勿收,收则爱财。谁知小孩立刻回敬到:两间茅屋待客,怕穷莫来,来者好吃。

相传苏东坡在一年八月中秋得一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上联写出以后,苦思不得其对。年底,其侍妾昭云得出下联:今朝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所谓反对,就是上下联内容相反的对仗方式,使其主题在正反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变得更强烈,更具表现力。最短的对联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有人为抗日烈士写的挽联:“死,生生。”(注:“生”字倒过书写,即头朝下)

表示抗日烈士宁愿站着死,不愿躺着生。

何叔衡在湖南宁乡云山学校教书时,某日曾见一小孩伤心哭个不停,便问何故。小孩说师塾老师出联要他回来对,对不上来要挨板子,何问所出之联,联曰:世间少有蠢伢子。何叔衡要孩子别怕,并教孩子对曰:天下难得好先生。“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清人张辂,素有文名。于乡屡试不第。后改应天府试,一捷中举。自撰联云:当地废物;顺天举人。

⑵联

①联想法。因为对联最大的特点就是既“对”又“联”。“对”即结构上上下联要有对应关系;“联”即内容上上下联要互为关联,因此可以说“联想法”是制作对联最基本的方法。相似联想,指性质或特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对联制作中还包括同义)之间的联想。如有一副对联:“春晖盈大地,瑞气满乾坤。”由“春晖”可联想到“瑞气”,由“盈”可联想到“满”,由“大地”联想到“乾坤”,这些均属性质或特点相同的事物之间的联想。相对联想,指性质或特点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之间的联想。如对联:“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联中的“扫”与“树”,“旧习”与“新风”,即具有事物之间的相对性和相反性。杭州岳庙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有幸”和“无辜”,“忠骨”和“佞臣”相对,形成强烈反差。相关联想,指性质或特点具有相关性的事物之间的联想。“一代园丁乐,九州桃李荣”一联中的“园丁”与“桃李”,就属事物相关联想。明朝皇帝朱元璋为阉猪匠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两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属于行业相关联想。多数情况下,一副对联拟制需由多种联想综合进行。当然,采用“联想法”拟写对联,不能孤立地从单个词语进行联想,应着眼于整体把握,既要考虑上下联词语的关系性,也要注意上下联句子内部词语之间的联

系性。

②化用法。所谓化用法,指的是灵活变化运用诗文名句或成语典故来制作的方法。古今不少名联即用此法制作而成。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皇天不负苦心人”“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一体,堪称此类对联中的经典之作[3]。如果给“世上无难事无心人不就”对下联,可化用名句“有志者事竟成”,对出“科学有真谛有志者竟成”。郭沫若化用毛泽东多首诗词组成一副妙对:“江山如此多娇,飞雪迎春到;风景这边独好,心潮逐浪高。”一气呵成,没有半点雕琢痕迹。

常言道,“教无定法”,作文也是一个从有法到无法的过程。只要我们从根本上认识了对联意义,在观念上重视起来,克服畏难情绪,勤加练习,就能够在感受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并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巧用对联学课文

日期:2009-06-05 作者:瞿建华 来源:

□ 上海市南汇区第三中学 瞿建华

对联,又叫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们从对联中看到汉赋、骈文的影子,品到诗歌的味道„„各种文学样式大都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联在古代又是一种重要教学手段,知道对联知识,并简单运用或创作,那么词性、词组关系、词语搭配、上下句意思关联等诸多问题迎刃而解。而对联中暗含典故、名句,涉猎广泛,文化底蕴无形中为之提升,锤字炼句能力也会大有提高。利用对联这一饱含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资源学习课文,可以做到趣味盎然。

学《醉翁亭记》,吟咏“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文题巧隐其中;“酒洌泉香招客饮,山光水色入樽来”,境界全出。学《江城子·密州出猎》,可品“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之神韵;由郭沫若的题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可以更深入地进入蒲松龄和《狼》。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可以解读曹孟德的《步出夏门行》。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切入点,《山居秋暝》的闲适之情跃然纸上。

非独诗词,散文亦然。

几副对联,既可概括情节,剖析人物品性,深入领会作品表现手法,又可培养我们的整合能力和创造力,感受对联独特的美。

如在进行《范进中举》的教学中,我们师生互动,用拟对联的形式对课文逐层解析,有趣而又有效。胡屠户之前给女婿什么礼物?“一副大肠一瓶酒,数斤猪肉数千钱”。“称呼”上先是“烂忠尖猴现世宝”,后是“贤婿老爷文曲星”。“行为”上先是“又啐又骂腆肚去”,后是“且奉且扯低头来”。这些简易对子,揭示了胡屠户前倨后恭的行径,足见小人之势利。

毋庸置疑,范进也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在中举前后有什么变化?先是“唯唯诺诺叫岳父”,后是“斯斯文文称老爷”,我们当然读出了范进的神色。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范进中举,福惠乡邻。乡邻们当然是有所表现,一则人之常情,更重要的是攀龙附凤,正所谓“乡邻献美酒平时少有,报子出主意官场常见”。

对联的创作是思维与语言同步实训的过程,是学以致用知识内化的过程,更是深入文本情感再体验的过程,所以对联文字有限然意趣无穷,是小身材大容量。

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对联,名山大川,亭台楼阁,商家店铺,宣传标语,广告语,处处有对联的踪影,新春佳节更是家家贴对联,可见对联的生命力。

“留心处处皆学问,世事洞明即文章。”游览各地名胜时,不妨更关注人文景观,更关注凸显风土人情、文物特性、臧否人物的对联,或生发感慨,或仿而效之。要注意对联阅读方式,是与古籍阅读自右至左相同。要体会对联平平仄仄中的音律美,遥想王摩诘诗歌何以这般精美,原来是注重音律,多用联语之故。

很多对联还与修辞相关,如“福如东海常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是比喻,“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反复。

关注对联,感悟对联,学习和运用对联,使对联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领略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丰厚师生的人文素养,倍增对古老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激发起学习探究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对联教学 邬昌玲

默认分类 2007-10-06 22:51:57 阅读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在2004年高考开始,对联重新进入语文考试的范围,这一年的15套高考语文试题中,有七套设有对联题;2005年,又有一些省份设置了对联题,并且进行了相应的变化,增加了难度;接下来在各个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对联成为语文综合能力测试的主要题型……面对这种趋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古老而陌生的文学形式――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被誉为“诗中之诗”。它作为我国独特的语言文学艺术形式和基础教育教学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随着清末学塾教育的消亡,对联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方式也消失了。现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开掘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更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强调:“语文课程不仅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1)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开掘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悟,让丰厚的语文内涵彰显出来,从而实现学生与语言文化的互动联系,真正体现学习资源的价值和地位,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好载体。

对联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对联知识虽然在教科书中没有系统讲解甚至没有要求,但是对联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艺术。更重要的是,对联题直接指向的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显见出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下。国学大师陈寅恪的曾经说过,对联不仅能够体现汉语文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条检测功能:他从四个方面予以说明:一,“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二,“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三,“对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简而言之,对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应当再次得到积极的利用和开发。

一,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灵魂――人文性

当代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就说过:“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

文化底蕴的薄弱是当今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现今的语文学习中常常是不经意间就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质和量的积累,对传统文学样式的运用意识就更淡薄了。语文教学的“中国特色”,被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对联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的文学遗产,是一种凝缩了的艺术。它的独特之处是与我国特有的文字形式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它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让人在品味的过程中,体会到对联文辞的精炼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深邃。

二,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

对联除了作为传统文学艺术形式之外,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教学方式,古之人对于对联教学是相当重视的。张志公先生在他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一文中说:“属对(即对联),古已有之,到了近体诗(律诗、绝句)时期,成了一种格律,诗里的某两句必须成对。属对这种语文教学方法的形成,显然和近体诗有渊源关系,然而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作诗的范围,发展成一种教学手段了。”(2)文史学家周劭先生曾说过:“在中国文学各种有韵之文的体裁中,如骈文、诗词、赋铭,都要以对联为基础。所以过去的读书人,无不以对对子为基本功,这门基本功练好了,才能进入各种体裁的领域中。”(3)

更为巧合的是,对联训练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跟现代语言学教学理论不谋而合。“人类学习说话,是从独词句开始到双词句,语言的基本奥秘已经开始渗入这个思维过程中,独词句体现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双词句体现造句的原理,进而掌握表示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的虚词。”(4)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恰好是该理论的绝佳例证,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满怀深情地写到:“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给我读的书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学者钱剑夫先生回忆自己小学“对课”的经历:“每日放学时由国文教师出对,能对出者先归。一年级一字,如天对地,马对牛之类;二年级二字,如天高对地厚,白马对黄牛之类;三年级三字;四年级四字……”可以说,对联训练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和表达训练的过程。体现了语文学科

工具性的特点。

三,对联教学体现了师生平等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关系

对联教学虽然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它却不受其漫长的历史所影响,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要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师生当堂的对联训练,使得枯燥呆板的课堂充满生气,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促进教师角色的变化,即师生都处于一种平等的创造性的情景之下,因而教学充满人文关怀,面对词与词组构成的挑战,教师和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即思维的起点上。在更多情况下,教师的思维敏捷程度以及发散程度都未必高于学生,特别到了师生互相提问的环节,对联的答案已经超出预先的设定,更多的体现的是开放性和探究性,这样就更加体现师生的平等的主体关系,课堂的教学更加的开放,包容,充满激励,师生之间进行智慧的交流和精神与情感的沟通。这种课堂氛围,是无法刻意营造的,它不是教师个人知识权威的体现,也不是学生的被动表现,而真正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四,对联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的求知欲是强烈的,特别是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但是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往往与题目设计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有密切的关系,问题的挑战性越强,引起探求和解决的要求也就越强。对联是词的组合,一般都短小精悍,并且是日常所用或者是课文中常见词语,这样的特点就使其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创造的空间。对联中包含有大量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内容,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个性,美德,心态,风俗等等,对学生性的确激发乃至心灵的触动都具有极大的影

响力。

恰如其分地运用对联,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妙用,使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如在教授《鸿门宴》时,我运用了这样一副对联的导入课文:“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我先将这副对联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问学生这副对联说的是谁。当学生回答出说的是樊哙时,我又结合课文解释这副对联丰富的内涵,(鲁肃不如樊哙,文不如武;狄清怎比萧何,武不如文)学生发出一阵感叹,深感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趁热打铁简介《鸿门宴》文章背景。这样导入,既自然生动,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创造力

对联是在一定的限制中求得表达的语言形式,就像戴着枷锁跳舞,要想表达的贴切深入有感染力,必须要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创造力,怎样才能从成千上万个词语中选择出最恰当的词,还要把它们迅速有机的串联起来,成为一句或是一段有意义,有感情,有顺序,有趣味的话。通过对联训练,学生从语言最细微的基础开始起步,学会炼字,筛选词语,写出优美句子,再到篇章,都是一个有序的渐进的过程,由此可见,对联是学生思维写作训练的利器。“钱钟书说:“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

妙。”

对联创作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是一个充满尝试和知识内化迁移的过程,也是知情统一的知识获得过程。而动态的探究过程才更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对知识积累加工的同时,能让学生自主体验情感,在方寸间发现感受词汇内在的丰富内涵与背景,使学生的创造力真正体现

和发挥。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运用对联训练学生的这些方面的能力。如我在分析《杨修之死》一文后,让学生用对联的形式评价杨修,学生概括为:“一张巧嘴,道破天机:两片薄唇,召来横祸”这副对联高度地概括了杨修之死的原因,而且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一个升华的作用。又如学生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内容概括为:“百草乐园,自然熏陶;三味书屋,文明教化。”可谓一目了然。这种做法,比只串讲课文字词,不分析其内容主旨,多了一层能力训练,使教学内容更充实、到位。再如在复习古诗文时,我设计了“东临碣石观沧海”,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西望星汉射天狼” “西望夜朗寄愁心”等下联,而且都出自学过的古诗文(分别出自曹操《观沧海》,苏轼《江城子》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等),此

类对联集句用典,十分自然,浑然一体。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对联除去作为语言思维练习之外,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新课标》中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是发展学生健

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因素。

对联不但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文字的艺术,是与绘画书法等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紧密结合的。对联外形整齐,节奏和谐,具有绘画美、节奏美、建筑美等特点。尤其是很多对联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能够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写对联的习惯,例如我们最熟悉的春联“春回大地,福满人间”,“人勤物阜,国泰民安”等等;另外更多的是历史上的很多仁人志士把对联当成自己明志的载体,将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乃至全副身心,满腔热忱全部展示出来,使其成为不朽的杰作,流芳百世。例如明朝东林党人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已经成为爱国主义的象征。而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通过歌颂项羽、勾践以自勉,表明自己奋发的态度和不羁的个性。在教学中我经常选择那些内涵深刻,内容丰富,构思巧妙的对联,介绍给学生,并进行评价和鉴赏;另外还让学生自选对联,写鉴赏文章,然后互相交流,进而能够自主进行创作学生们徜徉在高雅的文艺创作和欣赏的海洋中,所获良多,对于我个人教学研究来讲,受益匪浅。

本文的写作目的并非是想刻意拔高对联教学的地位。我认为在现行的《新课标》的良好背景下,能够重新拾起传统文化的瑰宝,并且结合新的时代特点,继承和发扬有中国特色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点,这就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幸福。让我们以此文共勉,期待语文教学春天的来临

要搞好计算机辅助教学,就要逐步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素材问题

刻录兄弟学校的素材光盘,利用因特网的资源优势下载学科教学资源及课件。让每位教师(尤其是多媒体班的教师)肩负起搜集教学资料的义务,最大程度的达到资源共享。

二、教师培训问题

师资培训工作应该包括三方面:

第一方面主要解决教师计算机知识、技能与态度,操作计算机的问题,使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

第二方面主要是加强教师的学科修养,掌握学科最新进展与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的理论与实践,并且帮助老师更进一步地把握学科教育 的目的和本质;

第三方面主要解决如何用现代教育手段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理论问题。所谓“现代化教学”与其说是把现代化的手段引入教学,还不如说是以现代化教学的思想来指导教学。同样,计算机进入教学本身并不能直接推动教学改革(这从我国开展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中可以得到验证),真正推动教学改革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而计算机只不过是引起教师观念变化的催化剂。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不转变教育观念的话,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将是极为有限的。

因此,不管是在教学改革还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培养教师的现代教学观念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世界范围内计算机教育实践得出的教训。因此,要搞好计算机辅助教学,就要把师资培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三、技术与课程有机结合的问题

当教师掌握了技术后,教师的能力就会被大大扩展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而不必担心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可以从光盘数据库中快速查找所需的内容,而不必去图书馆;通过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主地操作,可以组织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活动;通过学生成绩跟踪系统,可以持续地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等。这在客观上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表明:即使有了合适的软件,教师对技术也比较熟悉,教师也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应用这些软件来支持自己的教学。因此,如何在教育中适当地使用技术,使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就是又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所谓技术与课程有机结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篇6:对联教学要点与注意事项

对联要不要讲平仄?这个问题和旧体诗词是否要押韵?一样,让人啼笑皆非。陈寅恪先生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曾论及对子题的诸多功能,其中就包括检测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这一条,而且认为这一条最为重要。可证对联非讲平仄不可。

由于对联具有巨大的语文教育价值,对联教学日渐受到重视,对子题甚至进入了高考卷子。据统计,的15份语文高考试卷中就有7份命制了对子题,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其中6份都没有说是否要讲平仄,另有1份则明确标出平仄不论。这自然有命题者的苦衷在。由于自1949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从未提出过相关要求,教学中从来平仄不论,岂能在考试时贸然杀出这么一个程咬金?但我以为,声调是我们汉语的一大特色,一大亮点,正如周汝昌先生所指出的:讲我们的诗(按指旧体诗词引者),要基本明白四声平仄之理,这是汉语本身具有的自然规律,不是哪个强加给它的人造的外铄之美。讲四声平仄,在声律上已然算是最粗略的了,可是令人吃惊的是,时至今日,讲诗而不明声律的大有人在,报章杂志上刊出的诗词,有的全然不谙格律;弄个标题,一定是平仄全乖。(例如非把春色满园关不住改造成为满园春色关不住不可,其见解是满园在语法上应当居前吧?)人们对于自己祖国语文的音韵美的钝觉到了这般地步,岂不是令人忧虑的事态之一吗?(周汝昌选注《范成大诗选·写在卷尾》,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周先生讲的虽然是诗,对联自然也不能例外。如果一旦平仄不论成了我们对联教学(包括试卷中的对子题)的`惯例,则很有可能会被人耻笑了去。

然而,对联教学真要论起平仄,似乎也确有难处。王力先生说:平仄是诗词格律中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王力《诗词格律》P8,中华书局1977年版)可见平仄是古汉语的概念,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和古汉语的平上去入不一样。现在的中小学生要学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当然能够学会;但我以为无此必要。他们的时间精力太宝贵了,有更要紧的东西要学,何必在这上头花费心思?有兴趣的同学可在课外自学。说到这里,我就想起我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上大学中文系时,夏承焘教师曾严肃地对我们说:如果不懂平仄,这毕业证书是不能发给你们的。实际上毕业时我们极大部分同学仍然不会分别平仄声,但也都拿到毕业证书毕业了。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尚且如此,对中小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是当今对联教学的尴尬。

怎么办?我主张,

一、对联要讲声调相对,不讲不行,但开始时可把要求降到最低限度,即《汉语大词典》所说的上句末字声调必仄,下句末字声调必平,以后逐步提高要求;

二、不讲古汉语的平上去入,而讲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但如何区分阴阳上去的平仄,要作进一步的讨论。有论者论判定:平声包括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第一声和第二声)。所说不知有何依据,我以为有可议之处。平者平也;仄者侧也,不平也。因有平与不平的差异,才能创造出或感受到汉语的音韵美,如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古汉语的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王力语),所谓平声平道莫低昂是也。而从古汉语的平声分化出来的阳平,显然不是中平调,《现代汉语词典》说是阴平读高平调,阳平读高升调,高升调显然有别于高平调,升者,不平也。据此,阳平应该划归仄声才是,如果不平也平,那就乱套了。这样,从理论上看是合理的稳安的,但在对联的写作实践中也可能带来问题。我曾请我的研究生张帆、陈智峰两位作过如下统计:现代汉语3500个常用字、次常用字中阴平字加上可以读成阴平的字约为1000个;这3500个字中,按古汉语的平仄来分,平声字加上可以读成平声的字约为1513个。

上一篇:从一粒米的成功王永庆名人故事下一篇: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