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我们课堂中的,教学作用

2024-05-24

微课在我们课堂中的,教学作用(精选6篇)

篇1:微课在我们课堂中的,教学作用

微课在我们课堂中的教学作用

随着新技术发展,中国引来了移动互联网浪潮,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14年1月底中国移动通讯用户达12.35亿,在地铁、车站、甚至饭桌上你有没有看到身边的男男女女拿着手机看信息,学英语,上微博,玩游戏。于是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学习出现了,当下的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家族又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微课,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学科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增强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加深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微课作为网络资源最基础、最生动、最形象的在线课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为了能使大家更好地明确微课的作用,那么首先一定要知道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 从微课的概念的表述我们知道,一个微课就是一个知识点,它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即“授人以渔”。学生在做功课的过程中遇到“拦路虎”而询问老师,这个 时候老师的讲解,必能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与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教学理论如其一辙。

如前所述,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这个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第一,微课在教学过程各环节的作用。

导入新课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如学习文化生活《文化多样性》一节,可以将自己旅游去过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地方的风土民情融进一个微课,学生会身临其境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整堂课的氛围自然而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课讲授环节。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视频之后,学生可以对自己不懂或者一知半解的知识点,马上就可以进行微课教学,其中教师对重难点做点拨,利用典型例子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当然,教师要对各处知识点的微课录制要求质优量大,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自主分析和理解。比如政治生活《民主决策》一节,可以通过大量的微课视频对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加强理解。

练习巩固环节。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小结拓展环节。此视频用于结束本课前放。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

第二,微课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其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学生缺乏的就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面对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时间紧的情况,我一直在思索:能不能把那些零碎的时间都利用起来,短期内完成一次有趣的学习活动?我们常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有”,经过长时间反复地思考,最终我把目光落在了“微课”上。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还能让学生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延伸学生课外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微课对学生自主学习产生作用的前提。网络信息时代教育的培养目标除了要求学生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外,还应具有高度的创新能力和很强的信息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除吸收传统知识技能的精华外,还应有意识地强调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与加工能力。

微课程是以某一学习主题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相关活动,所以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更重要的是将已经脱离社会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将人为孤立起来的知识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源泉中,将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群落。微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进行探究。事实上,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和课程设计者等多重角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控制和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要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教师为学生创建“有源”的学习环境,根据学习过程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架,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它对学生日后的探究性学习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根据实际的需要寻找或构建支架支持其学习。

另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自己需要的知识,这个知识点可以是理论解析、实际案例、flash演示、情景模拟等各种素材,可以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师的讲解只是学生知识中的一个工具,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研究问题本身,还要查找确定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此类型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案例为中心的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微课确实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第三,微课对教师教学与自我能力提升的作用。

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及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条件,要想将其充分运用于教学,为教学服务,就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具有较高的与之相适应得计算机水平,这对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目前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他们的计算机网络化应用水平比较高,而一些中老年教师在青年教师的带动下,积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并且学校定期对中老年教师进行计算机网络应用及课件制作的培训,使之达到熟练应用和制作的目的。这样,学校教师整体计算机水平较高,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这极为有利于教师的备课与教学,同时学生也对这种现代的网络化教学手段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整体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实施微课能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发展。第一,备课时更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课堂”无学生,心中有学生。要准确地把握教学节奏,快慢适当,吃透教材。要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因为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通过视频组成一个融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课件为一体的主题资源包。第二,教学目标清楚,教学内容明晰,或针对时政热点,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拓展延伸,择其一点设计教学。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第三,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讲解过程要流畅紧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实际进行的状况,这样才能有一节吸引人的精彩的课。第四,开拓教师的视野。为拓展知识点,就必须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才不会显得空泛和空洞。那么,在拓展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五,反思提高教师自我批判能力。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我觉得,如果从“微型视频课件”的意义上使用“微课”这个概念,那么,它因为是短小精悍的、在线的、围绕某个知识点的视频资源,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学生自学、课堂教学、以及在线学习。它可以说是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上的一种新颖的形式,并在设计开发之始便考虑了应用的问题。因此,具有对于教育信息化发展,尤其是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应用,包括在线应用和面对面教学应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篇2:微课在我们课堂中的,教学作用

-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回水小学校 文永茂

微课是新兴的学习资源,蕴含着很大的价值,适合多种学科的教学。微课是指为了促进信息快速专递,按照一定的内容分层可视化方法,将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热点)以一定的结构和呈现形式制作成适合互联网传播的视频课件或移动课件。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学也具备了实施、应用的条件。微课在学生不同的学习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小学微课需要广大小学教师合理调控与使用。才能使微课在小学教学应用中发挥作用。

一、微课产生的背景

微课发端于微博,自2009年起,微博以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目标明确的特点,在我国迅速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微”热潮,拉开了“微”时代的序幕。于是,微课也应运而生。

二、什么是微课

1、微课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微课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微课更能吸引小学生,让他们容易接受知识。(2)教学内容较少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在极少的时间里能让学生接收到更多的知识。“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3)资源容量较小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有效的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一整合”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在教学中采用视频的方式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以前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以听课为主。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观看视频,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及时向教师请教,而且学生也可以把视频资源拷贝回家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3、微课的分类:

可以分为三大类:教师专业研讨型的微课、学生课堂教学型微课、在线网路学习型微课。我们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的主要是第二种微课。也可以简称为:“教师型微课”、“课堂型微课”、“网络型微课”。

三、微课有什么作用

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的博客、微博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微课是一堂课某个环节中的精华,不是浓缩,更不是整堂课。如果把课堂当成一顿大餐的话,微课便是所用佐料的一种。当然,佐料的添加应只有根据据菜品的需要,添加合适才会恰到好处。

(一)、实施微课能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

1、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2、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3、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

4、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5、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

6、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7、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

(二)、实施微课能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发展

1、选取课题

教学目标清楚,教学内容明晰,或针对计算教学,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拓展延伸,择其一点设计教学。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2、设计内容

备课时更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课堂无学生,心中有学生。要准确地把握教学节奏,快慢适当,吃透教材。要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因为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通过视频组成一个融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课件为一体的主题资源包。

3、提高教师知识讲解与总结的能力

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讲解过程要流畅紧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实际进行的状况,这样才能有一节吸引人的精彩课堂。

4、开拓教师的视野。

为拓展知识点,就必须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才不会显得空泛和空洞。那么,在拓展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反思提高教师自我批判能力

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6、更快促进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跟上并赶超时代的步伐,做微课需要了解并掌握许多相关的软件,比如PPT,录屏,截屏等。

微课,最终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

(三)对教育自身的发展

现在的微课热,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过去录制的大量“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大而全,冗长,难以直接加以使用。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达到资源共享。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提供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四、微课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必配条件的缺乏 1.硬件的缺乏。

我们学校地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单一农村小学,两个教师办公室只有4台电脑(还是社会人士捐赠的,配置很低,还没有光驱呢!),每个教室2014年10月虽然安装了“班班通”,但是使用率不是很高,只是年轻教师使用,我校的教师年龄结构偏大(50岁以上有21人,40-50岁有19人,40岁以下有14人,30岁以下的无1人),因条件限制,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师又没能得到系统培训。

2.师资的缺乏。

我们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青年教师极少,又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加之教师办公室只有两台电脑,教师们在哪里去学呢?教师们也没有精力和激情去弄什么微课,只有对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望而兴叹。

(二)教学对象对微课认识的不足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农村孩子。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与城镇孩子有很大的差距。因为他们的家庭经济很有限,基本上每天有吃有喝,能按时上学,放学回家有电视看就不错了,不要说有什么电脑、网络。即使个别学生家里有电脑、网络,但是因为家长的教育力量和知识水平有限(况且绝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外出务工去了,只留下祖父母或年老的人在家照看孩子,如何谈教育孩子呢?),家长对电脑的认识只是一个面子问题,就是说他家给小孩买电脑了很了不起,根本没有能力去教小孩怎样充分利用电脑来学习,而是放任小孩玩弄,一无所知的小孩面对花花绿绿的电脑,他们也就只会用电脑来玩游戏。不要说小孩和家长了,就我们教师本身,是有点文化,如果没有得到专业培训,要制作一个好的微课那是要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的。家长们哪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他们为了保证家里的经济基础,有时小孩的吃喝都来不及顾,那些留守儿童就是赤裸裸的例子。

(三)教师本身的能力问题

在现在这个经济急速发展,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涌现了一批小孩跟随父母到城里读书,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学校急需大量教师,又没有足够的新教师加入,只能从农村小学抽调一些骨干教师到城镇学校来,从而变成农村学校严重缺少骨干教师,虽然学生也少,但是也要编排那么多个班,很多教师都没办法安排外出学习培训。

(四)我们学校极少数教师制作过微课,然而这些教师中很少有将制作的微课应用于实际教学,而是无一例外地全部用于微课比赛,这种现象出人意料!

这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微课只是停留在开发和比赛的层面,而实际应用于教学非常少,这是当前微课发展中存在的非常严峻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制作微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参加比赛和职称晋升,这是其一;其二,教师们之所以依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是因为教师们普遍对如何将制作的微课应用于实际教学感到困惑。使微课难有用武之地,微课应用于教学的比例几乎为零。网上的微课虽多,但能直接使用的不多。对于实际教学来说,因为网上的微课大多数是为了比赛而作的。存在花巧性太大、针对性不强。比如说:在5-10分钟的时间内,用于师生的互动来解决问题,显示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微课是用于学生独自解决问题而用的。这样的微课,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在互相讨论中,语言欠缺科学性、严谨性和逻辑性。而老师又没有一个详细而完整的总结。这样对于没有老师在旁而独自学习的学生来说,会有很大的误导性。缺乏科学、有效的应用模式是影响微课教学应用的重要因素。

(五)微课应用的目标对象不明确,教师制作的微课形式单一

从教学方式来看,大多数微课只适合于教师教学的讲授,而不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比如一些微课是把一节45分钟的课堂的压缩,在录制过程中一时拍摄老师、一时拍摄学生、一时拍摄课件。没有一个重点拍摄,让自学者看着,根本就不知道是听老师讲课还是看学生上课。表明大多数教师对微课应用的目标对象不明确,制作微课只是为了辅助教师开展教学而不是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六)因教师掌握的技术有限,开发微课方式单一

微课的开发主要是以课堂实拍和PPT录屏两种技术方式,特别是在一些微课比赛网站上的参赛作品,更多的是以课堂教学片段为主,制作的方式方法采用录像机、手机或摄像机课堂拍摄。微课作品形式上不够鲜活,样式不够多样。这是由于不少微课作品的设计、开发与制作并不主要以应用为目标,而是为比赛而设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仍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课堂录像,另一方面是绝大多数一线教师还没有掌握微课制作的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表明当前教师掌握的微课开发技术有限,仍然局限于以某一两种开发技术为主。

我们永远都不要为了微课而微课,那是没有出路的。微课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而准备的,它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让教师教得更轻松,让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

五、让微课在农村小学落地生根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的培训

农村教师相比城区教师获得的培训机会相对较少,所享受的培训资源也相对匮乏,再加上农村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重、时间长,一定程度上存在培训学时少,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手段落后,培训机制不灵活,培训经费不足等等问题。

为此我建议:

1、制定农村教师学习微课的学习,加大规模开展教师培训。

2、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送培下乡、项目置换、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网络研修等多种方式,增加微课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构建农村教师信息化培训体系,提高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保障农村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4、加强网络培训课程开发,搭建教师网络研修服务云平台,引导农村教师创建和适应“互联网+农村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学、在线课程的形式,优化课堂教学和进行自主学习。让农村教师了解新兴的学习资源,并能更快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资源。

(二)让学生成为微课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句话喊了多年,但是对于我们农村教师先“教”,学生后“学”的状况根本没有改变。开学学到的知识到期末全然不知。微课就是要变先“教”为先“学”,而一切的教师的“教”都要服从于学生的“学”。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思维实践活动,总结出一般规律,然后再利用规律进行运用实践。从而也诠释了教的真正含义是让学生真正地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全员参与

1、利用现在的网络资源。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特别是wifi已经普及各个地方。虽然不是每个家长都有智能手机,可以连接wifi了解新兴的网络资源,但是我们要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扩大我们的教育力度,大力宣传我们的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家长及学生如何有利的运用网络来学习。

2、村校结合。

我们要紧紧依靠村党组织、村委会,不断加强与村委会的联系和沟通。同时还认真做好思想发动宣传工作,做到学校、社会、家庭相互了解、支持、配合,形成合力。现在的村民委员会都配有电脑室,我们要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争取村民委员会的支持与配合,共同有效地完成我们的教育教学。

六、让微课更好地促进教师业务成长

1.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简单实用,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不在是以前枯燥、死板地写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

2.微课便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传播,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让农村教师能足不出户也可以了解和享受新颖的教学资源。

3.微课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好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为农村教育做贡献。

4.微课制作简单,形式新颖,通过微课可以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5.让微课真正走入农村学校教育,才能为农村教师服务。

篇3: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一、微课的优点

现如今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受欢迎, 这种打破传统教育的微课“翻转课堂”无疑具有诸多优点。

(一) 视频简短, 使用便捷。

微课程最大的特点便是时间短, 方便下载、使用和传播。这充分利用了课堂上零散的时间, 仅需几分钟便可完成一次微课教学, 让学习时间充裕。 短视频也解决了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太久的问题, 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能够集中注意力高效学习,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 教学重点突出, 利于学生掌握。

在传统的精品课程中, 教师会利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讲授尽可能多的知识点, 知识繁杂的同时不能保证知识点全面, 学生理解吃力, 掌握难上加难。 微课便是有针对性地选取某个问题或者难点进行讲解, 解决存在于学生心中的疑难问题, 便于知识点的贯穿理解。 如在学习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中, 制作《欧共体到欧盟》微课可有效贯穿世界格局的发展历程。

(三)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程视频教学模式可以由学生自主进行观看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视频种类及数量, 也可自行控制视频速度与播放次数, 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并查缺补漏, 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任务, 而非等待教师讲解, 将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以上分析了微课的几大优点, 接着具体针对高中历史的教学研究微课的作用。 接下来,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微课可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学情调查。

历史学科特点便是信息繁杂, 需要连贯性与记忆力。 在微课程的学习中, 学生可以根据微课课前预习的任务指示进行预习, 在解决教师给出的问题的同时, 自己也能发现需要教师帮忙解决的问题。 教师能够真正针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制定教学策略, 进行高效讲解, 让学生思路清晰, 全面理解历史知识。

(二) 微课程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微课程是经过教师结合学生情况设计并录制的视频, 这种方式弱化了教师在真正课程上的主体作用, 而是把学生作为课堂中唯一的主体。 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受益。

1.在观看完老师展示的微课后, 学生从中选取自己的薄弱点、兴趣点, 再根据此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针对薄弱点或者兴趣点, 学生可观看更多这方面的微课, 也可与教师交流。 这样让学生自我控制学生的进程, 利于强化吸收。 这真正达到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效果, 历史教学不再是仅仅听老师讲述, 而是主动了解并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 让学生培养理解能力, 拥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历史课堂中普遍现象是教师讲, 学生却大部分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 这让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收获甚微, 而微课不仅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而且为课后巩固提供了有利条件。 学生可通过课后观看微课程进行知识巩固, 这有利于学生跟上教学进度。

3.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时间不足时教师对于习题只对答案的教学不足。 这种囫囵吞枣的方式会加重两极分化现象, 学生不懂的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 微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练习题录制微视频, 让学生的习题疑惑得到及时解决, 以此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 微课过程中提高了教师整体水平。

微课模式不仅给学生带来诸多益处, 而且对于教师有许多宝贵经验。 通过制作微课, 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及与同学的接触交流大大增多。

1.提高教师把握重点、制作教学视频的能力。 在制作微课程视频前要求教师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再选择学生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设计,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于无形中锻炼多种能力, 实现自我提高。

2.提高教师引用史料的能力。 历史教学离不开引经据典, 常常涉及大量史料的筛选, 而微课仅仅十分钟左右, 需要浓缩精华知识, 这便要求教师选用最具代表性的资料进行解读。 如在讲授《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部分时, 相关史料数不胜数, 但是其中茶叶出口经济和中国丝绸等例子具有典型性, 贴近学生生活, 易于学生理解。

3.提高教师表达能力。 录制视频时, 其简短的时间对教师表达流畅的要求远远高于传统课堂教学。 教师不仅要表达流畅, 而且要讲解清楚透彻, 要求其对所需的讲解话语进行严密组织和精心润饰。 这方面无疑对教师表达能力有很大影响。

4.丰富教师知识积累。 微课教学之后,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要求教师利用所掌握的知识, 全面透彻地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 这便需要教师掌握足够丰富的知识, 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吸引学生爱上本门学科。

三、课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一) 技术难度较大。

“PPT”式的微课微课, 教师不用出镜, 制作相对简单, “ 讲解式”和“情景剧式”微课效果好, 但技术难度更大。 微课所需要的技术手段丰富, 良好的视频效果最好是专业的摄影设备和专业人员的拍摄, 后期音频的防噪音干扰的技术难度较大, 网上下载的视频、抓屏有些分辨率不高, 有些有与微课无关的图标、字幕等, 这些问题往往是许多历史教师解决不了的, 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 高中学校缺乏专业设备, 更缺少专业人员, 技术困难使某些微课出现镜头单一、视频画面、声音不够清晰、配套资源缺乏等问题。

(二) 教师设计、讲解难度较大。

微课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要求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选题精确, 在短短几分钟内准确把握重点、讲解难点, 思路清晰, 层次分明, 语言精练, 声音响亮, 语速明快, 既要讲得明白, 又不能单单灌输,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 这对于平时习惯四十五分钟一节课的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三) 对学习主动性不高学生信息把握难度较大。

微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学习主动性高的学生在预习、巩固、答疑解惑、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完成率都较高, 部分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或者因厌倦而关闭视频, 或者新鲜感一过就了无兴趣, 也不积极参加微课的互动。 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把握难度加大。

总之, 以往缺乏生气的历史课堂拥有了灵活性, 增添了趣味性。 学生能够真正参与课堂互动, 进入历史海洋, 达到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以贯彻教学。 与此同时, 教师在这种模式下获得的经验、积累的知识和学到的技能也是一笔宝贵财富, 存在的问题在微课实施过程中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韩珍.浅谈微课程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14) :185.

[2]郑金云.试析微课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的认识与实践[J].文理导航 (下旬) , 2015 (6) :78-78.

篇4:论微课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微课

在网络传媒高速发展的今天,微时代应运而生,微博、微信、微营销等微时代的新生事物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教育和教学领域里,一场新型的教学革命——微课时代也随之展开。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已经迅速进入初中历史教学中,为初中历史教学课堂节约了大量的时间,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微课教学呢?所谓微课教学就是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教育教学的目标,将短小的视频带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对图像声音的观看和视听将老师所要表达的教学重难点归纳出来,并且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微课教学制作,将所要展示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展示出来,在现代被广泛使用的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学生和老师可以进行信息互动、在线学习、同学之间的交流产生互动的效果,同时微课的教学核心还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效果的测试。

二、微课制作促进教学高效实现的过程

理性的教学是众多教育哲学家所研究的内容,理性讲究对某一事物完满的看法,是一种社会与自然运行的秩序,是理性与智慧二者之间的重合。在微课制作中也讲究理性教学,老师的理性智慧展现在对专业知识与知识层面的理性认识,在历史教学中只要是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在教学中总结相关的教学经验与历史学习的规律,使教学内容更为丰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资深的老师而言,教学经验是老师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资源。教学经验是老师个人对知识点的总结和概括,是属于个人的一种认知方式,这种经验可以分享给其他人,使得教学经验外化。微课是以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为基础将老师所要展示的图片、文章、文件、声音、动画等展示出来,将很多不能文字具体化的知识点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迅速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创造理性的新天地。例如,在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摧毁圆明园和圆明园旧貌的时候,老师可以下载一些相关的视频,将耻辱的历史重现在生活在当代的、和平的、未经历风雨的学生面前,让他们为自己国家曾经蒙受的耻辱而发奋学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努力奋进,不断前行,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奠定基础。

三、将实践落实到智慧提升中

实践是丰富知识、文化积累最快并且记忆历史知识最迅速的方法,因为,当一名学生记忆了某一个知识点之后会在不复习的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地忘记,但是当通过自身实践会将这些细小知识点巩固强化,使得记忆存在的比较长久清晰,所以,在微课制作中应该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教学素材查找或者制作中,老师可以将同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三个人或者五个人为一组,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查找素材,整理制作成PPT或者小视频,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呈现在同班同学面前,让学生对这样的知识点始终记忆犹新。当然,在一些教学重点中不适合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微课题材,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在老师微课制作中,因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思想还不够成熟,比较贪玩,对学习某一学科会很快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又会在一段时间和外力因素的影响下失去兴趣,所以老师为让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中长久地保持这种兴趣,可以让学生参与在老师微课制作中,这样学生会在心中觉得自己在学习中老师是比较看重自己学好这门课的,而老师也是比较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制作能力的,这样就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四、微课教学对现代历史教学产生的影响

微课的应用可以说在教学中利大于弊。因为在教学中,良好的微课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灵活地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应用在平常生活中,并且还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变快。对于历史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对于不同的个体相互之间都存在差异,有些学生不喜欢死记硬背,有些学生喜欢理解记忆,这样的差异使得教学过程变得困难,但是微课可以灵活地将课堂困难转化为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途径,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迅速掌握历史知识。

微课的出现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具备目标化,在微课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掌握知识的程度创设不同的情景,创建出灵活的、因材施教的、分层次的教学课堂。

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扩充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历史课应是趣味性强、故事性强的科目,现实中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教科书有关,教科书对历史事件内容的叙述是简单的、干巴巴的,篇幅是有限的,学生往往无法很好地去了解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通过制作微课,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教师可以补充许多相关的信息:可以是文字材料,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影音资料,从而有效地扩充教学内容,更好地还原历史场景,让历史变得丰满、立体,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夯实教师的专业功底。在制作微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处理教材、整合相关知识;教师要学会正确使用录音软件,学着用恰当的语速、适度的停顿进行录音;要学着影片的插入、声音的剪辑嫁接;要学着让声音与画面同步,等等。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丰富与发展,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使教师在微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五、文章总结

将微课带入历史学习必须是自愿进行的,在教学中微课作为一种教学的载体,以资源共享、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共同愿景将乐于学习、乐于研究的人联系到一起共同实现多元化的教学过程,因此不管对于学生还是老师,微课在教学中都充当着教学的兴奋剂,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完美,在历史教学中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从促进教学效率节节高升,使得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陳美婷.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2014(9).

[2]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

篇5: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文档

一、欣赏优秀微课

1、欣赏《王子龙数学工作室》微课;

2、欣赏《教师网》上的数学微课;

3、欣赏《教师网》上的其他学科微课。

二、微课产生的背景

微课发端于微博,自2009年起,微博以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目标明确的特点,在我国迅速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微”热潮,拉开了“微”时代的序幕。于是,微课也应运而生。

三、什么是微课

1、微课组成:“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微课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3、微课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同时也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笔者初步将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如下表所示):

表: 微课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分类依据 常用教 学方法 微课 类型 适用范围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讲授法 讲授类 适用于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如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这是中小学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

谈话法

(问答法)问答类 适用于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检查知识。

启发法 启发类 适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讨论法 讨论类 适用于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演示法 演示类 适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练习法 练习类 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尤其适合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

实验法 实验类 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类微课较为常见。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表演法 表演类 适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目的,促进审美感受和提高学习兴趣。一般分为教师的示范表演和学生的自我表演两种。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类 适用于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类 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

探究学习法 探究学习类 适用于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3)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四、微课有什么作用

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的博客、微博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一)、实施微课能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

1、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2、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3、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

4、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5、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

6、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7、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

(二)、实施微课能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发展

1、选取课题

教学目标清楚,教学内容明晰,或针对计算教学,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拓展延伸,择其一点设计教学。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2、设计内容

备课时更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课堂无学生,心中有学生。要准确地把握教学节奏,快慢适当,吃透教材。要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因为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通过视频组成一个融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课件为一体的主题资源包。

3、提高教师知识讲解与总结的能力

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讲解过程要流畅紧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实际进行的状况,这样才能有一节吸引人的精彩的课。

4、开拓教师的视野。

为拓展知识点,就必须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才不会显得空泛和空洞。那么,在拓展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反思提高教师自我批判能力

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6、更快促进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跟上并赶超时代的步伐

做微课,需要了解并掌握许多相关的软件,比如PPT,录屏,截屏等。

微课,最终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

(三)对教育自身的发展

现在的微课热,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过去录制的大量 “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大而全,冗长,难以直接加以使用。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达到资源共享。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提供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五、如何制作微课

(一)微课理解

1、微课定义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

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2、微课与课堂教学区别

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区别于一对多注重教师教的课堂教学,微课类似于一对一辅导注重学生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

微课要避免黑板搬家,而是解决用传统教学很难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3、微课与传统视频课区别

相较于传统视频课的资源封闭、资源固结、难以修改、教师教为主,显然微课有着自身的优点,诸如易搜索、易传播、应用范围广,同时微课的录制对象、学习对象可以是任何人。

4、微课制作流程

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

(二)、选题标准

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事半功倍的进行讲解、录制,不好的选题同样可以使得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

1、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选择,关乎知识结构的设计,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来制作微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较为符合微课制作的初衷:教学资源分享,为学生(教师)解惑,启发教学。

2、要适合用多媒体表达 微课作为一种媒体,内容的设计要适合使用多媒体特性,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制作的结果也许是徒劳的,因为也许使用黑板教学或进行活动实践的教学效果更佳。同时也会使教学过程平庸无奇,令观看者失去学习欲望。因而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三)、教学设计要求

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良好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杂乱无章而随意的微课是与微课理念背道相驰的。

1、适合教学对象

不同学科学段的微课对应不同知识能力的学生,微课不但应有学科学段的分别,同时还要有同一学科学段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同一个数学知识点,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的方法乃至内容应该有有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这也是符合我们微课理念的。

2、符合认知过程

良好的微课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跳跃式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方式是大有差异的,对于低年龄儿童,具体(多图、动画、视频)的知识对于他们更易于接受,对于中学儿童,认知方式已经发展为更易于接受抽象的知识,可以给予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诸如高中语文,可以更多的情景陶冶,而对于低年级儿童,情景陶冶也许就会分散注意力。

“停顿”对于低年级学生是不太需要的,而对于高年级学生,适当的“停顿”是非常必要的,此时的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显然是低效的,进行知识的自我思考才是高效有建设性的。

如果学习的对象是教师,则由于记忆能力下降,可能需要多次的重复,才能牢记。同时由于观念的固化,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缓冲过程,在陈述内容、观点时,转折应适当圆滑、缓慢。

3、内容精炼、科学、严谨

4、微课教学效果

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具有针对性地解惑、启惑,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四)、PPT设计

1、内容设计

A:PPT是只要放核心内容,边末角的东西可以通过教师的嘴跟动作表达出来,对于照本宣科读PPT的微课跟优秀微课没有任何关联。

B:PPT内容设计要有启发性。C:PPT内容设计要有悬念性。D:布置反思

2、版面设计

A:首页与封面设计:最好采用PPT的首页作为封面,这样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知识点与作者。第一张PPT作为微课的“脸面”,应当有以下清晰的“五官”,额头:如果是系列微课,可以在这说明;眼睛:简明扼要的微课标题;鼻子:作者及单位;嘴巴:学科学段、章节及教材;耳朵:边饰,缺乏了边饰则显得有些古板、单调,不建议在这里放置教师画面。

B背景:就好似人的皮肤,尽量以素雅为主,能烘托字体,不能太艳丽,如果跟人的皮肤一样浓装艳抹,则凸显了内容的苍白无力,同样,背景不能乱,试想凹凸不平的皮肤,能美到哪里去?

C中间页:最顶上可以写着知识点的小点,一目了然,中间则放置主题内容,右下角或左下角留出空白,以放置教师画面,同时不挡住文字。背景应当比首页更加简单,但是不推荐没有背景或是某种纯色的背景,太素颜也不好。

D尾页设计:可以加入感谢语、微课题目、欢迎观看其它微课等语言,此页不建议加入教师画面。

3、美学设计

A:整个PPT当中,应当是50%文字,20%图片,30%空白。B:整个PPT文字颜色不要超过3种,最好只使用2种。C:上下一致,左右协调,PPT的上半页与下半页内容数量差不多,不出现头重脚轻,不要出现一边重一边轻的现象,左半页与右半页协调。

D:翻页动画可以有数种,但是不能太多,2-5种翻页效果是合适的。

E:审美不疲劳,不要出现连续的好几张都全部是图片或者全部是文字。

(五)、录制与剪修

1、录制要点

A:录制背景最好是白色或是浅色,不要出现其它杂物。

B:声音大小合理,摄像头不朦胧,摄像角度最好从正面。

C:如果不习惯,可以让一个学生坐在对面,就好像是给他辅导一样。

D:不要录制课堂教学,原因看第一章。

E:对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的可以与学生一起录制视频放入PPT。

F:特殊人群如教授聋哑学生则可以采用特殊的录制方式。

G: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2、后期制作原则

A:时间不超过5分钟,超过5分钟不能通过初审。

B:如果声音太小或太大,可以适当调整。

C: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视频格式为:FLV、MP4,音频最好采用MP3格式。

六、怎样开发微课资源

1、内容规划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首先做好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进程,形成建设规范和体系,避免重复和无序开发。内容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本地区使用的教材,组织教研员和一线学科专家共同确定各学科各年级的知识点谱系,在征求意见后统一发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

2、平台建设

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须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开发。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 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

3、微课开发

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征集评审式”(面向教师个人)和“项目开发式”(面向学校和机构)。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发布、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4、交流应用

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区域“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七、目前开展的状况

1、绝大部分教师只知其名,不知其人;

2、极少教师上教师网或工作室去浏览微课;

3、没有学校开展这项活动;

4、上级业务部门没有组织相关活动;

5、设备差,但现在有所改善;

6、目前会做微课教师较少。

八、微课的区域实践效应及应用前景展望(摘录)

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各级学校和广大教师对这种新型的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并积极参与了此项活动。全市共征集到1700多节优质规范的教师微课参赛作品,内容覆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容,教学形式丰富,微课类型多样,充分展示了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娴熟的课程整合能力、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个性化的教学风采。全市微课平台展播不到二个月,访问量就超过15万人次,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捧,成为了第三届(2011年)“佛山教育博览会”上的一个亮点,佛山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教育信息技术》杂志等众多媒体和网站纷纷予以了报道和转摘。

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微课堂一直专注于为莘莘学子提供优质课外辅导课程服务,秉持“重视引导,微处入手,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在微课堂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微课堂学生各科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微课堂尤其专注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微课堂作为知名课外辅导教育品牌,一直坚持“进步才是真理”的经营理念,微课堂视教育质量为生命,汇集了一批全国优秀一线教师,以优良师资作为质量的保证;此外,微课堂崇尚科学管理,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为企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6: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课堂、电子书包、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接踵而来。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借鉴“可汗学院”与翻转课堂的成功经验,微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教学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变化,MOOC、微课、翻转课堂已成为教育领域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随着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课也以一种崭新的教学资源形式进入了广大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视野。

1微课含义与特点

微课,又称“微课程”,是利用短小的视频为主要载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他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重点是对单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内容精炼,短小精悍。从国外的一些研究文献来看,微课主要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微课程,另外一种是微课件。微课中的微更多强调的是教学主题或教学内容的微型化,而并不是指授课时间和授课视频的长或短,更要强调对学习内容的即时反馈和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微课的出现也是教育资源的必然产物,大量丰富的资源信息给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研究和制作各种简易和精短的数字化教学视频微资源,例如教学录屏、微型教学视频等。微课程的概念是1960年由美国一所大学首先提出的,它是指针对某个主题设计与实施的短期课程或者课程单元。与当时美国出现的传统的、规模较大的学科课程相比,微课程的不同主要在于课程时间较短、内容精练,一个微课程一般只有几个课时。微课程不像其他的一门培训课程或者一门学科课程那样可以持续数周或者一个学期。微课程的内容比较独立、单

一、深入、形式多样,大多数内容可以根据老师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兴趣以及特定要求而开发,更侧重于知识的深度而非广度。目前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展现的形式主要有讲授型微课、录屏式微课、自主学习类、问答类等。讲授的内容呈散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题型精讲、教材解读、疑难解答、考点归纳,也可以是学习方法讲解、教学经验分享、课程内容深度分析等新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与分析。微课与传统的课程模式相比较,传统课程模式的资源固结、资源封闭、教学过程死板,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教师教为主,教师是整堂课的灵魂式任务,从而忽略了学生,这个原本应是课堂主人的重要角色。微课,简易地说就是把课堂教学模式从老师先讲、学生再学转换到学生先学、老师后讲。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拥有自身的优点,例如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到了学生的身上。同时微课可以应用更多的教学资源,使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学习效率更高。同时生成的视频拥有易分享、易传播、易搜索、应用范围广、传播面积大等特点。任何人都可以录制微课、学习学科。2中学生物学科特点

生物学是一门主要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所有结论的得出都离不开实验。可以说实验是生物这门课程的灵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创造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至关重要,而实验为这些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生物实验的探究是分析解决生物学课程难题的有效途径。同时生物课程所讲述的内容大部分也是设计实验、预实验、现实实验、直到得出结论等诸多步骤。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学校并没有条件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课程实验。不但是有些学校在实验条件上的匮乏,同时作为一名即将高考的准考生他也没有时间去完成课程实验,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实验内容并不是充分理解,而是单纯靠大脑死记硬背,是靠记忆力将实验结论记住,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内容。但是微课,使这种情况有了明显的转变。例如生物课程中的观察性实验较多,使用显微镜、高倍显微镜等实验仪器情况也十分常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观察染色体的形成”等等很多课程都需要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同时还需要配上电脑、数码相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实验的困难不仅是实验条件的不足,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并不熟练,对装片的制作也并不理想,这就大大地增加了实验的时间和实验的准确度,并且在实验的观察和实验效果上也不能取得良好的反馈。而微课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微课中事先做好的操作视频,学生可凭自己的学习意愿自行进行观看,在观看过程中不仅可以调节快慢,还可以重复播放,对重点步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这对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适用性较高的学习方法。

3微课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合理性 3.1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微课全称为“微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与个性化的需求。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可以弥补现场教学的不足与缺点。在应用的层面上,微课可能会有助于形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们自己检索并自己决定步调学习。同时,这种形式也鼓励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候学会简洁和精练,因为一个微课关注的重点只有一个。在实践中,微课也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使用。例如,可以用微课来诠释基本概念,就能解放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对问题进行解决和应用。同时可以配合其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之外观看在线的课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提问等课堂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微课为观看者提供了一对一的临场感,就好像老师直接跟学生讲话———————这一点是大规模班级授课、拥挤的教室以及在线课程无法体验到的。例如,生物课程中的细胞分裂与染色体的形成,利用微课的视频资源就可以灵活生动地使用动态图,将每一步的生物变化过程与生物微细结构的描述等课堂无法真实展现的部分全部解决,同时做到了事半功倍,学习与教学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3.2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新技术、新技能带来的新生代学习方法。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加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在以往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都忽略了学生自身自主学习能力。依然用细胞分裂这一课进行举例,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都是老师在黑板上进行画图讲解,这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且并不易于学生记忆。当学生失去兴趣后,相应地就会课堂走神发呆。从而使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对学习失去动力。微课在生物这一学科中,它真实动感的视频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学习更加充实,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微课在生物教学中体现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让学生在校外课余时间更加方便简单地对知识点进行回顾,进行记忆。充分良好地利用了学生的闲散时间,培养学生的碎片化学习理念,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3.3微课在实验最后进行误差分析的时候优势显著

教师可在第一个班级上课过程中将该班级学生的实验视频进行录制,然后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在进行实验前播放该视频,让学生在观看实验视频的同时分析实验存在哪些问题和哪些误差,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自身做实验时犯同样的错误。同时,让学生自己分析找出误差的来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更好地达到了实验的效果。

3.4微课在农村生物学科教学优势突出

农村中学在实验场室、教学设备等各项教学设施上,与城市学校存在很大差距。农村中学往往实验室不足、显微镜数量不足,各种永久装片也配备不足,从而影响到生物学科的教学效果,所以微课在生物教学中在农村学校中的应用存在很大优势。在信息发达、互联网的时代,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平台不发达,多媒体电脑教室的明显不足,甚至有的学校并未开通互联网等,不具备网络教学资源是对现时农村学校生物教学的最大制约,微课在这方面则能充分发挥它在教学方面的作用。总之,当前城乡教学存在很多差距,但在生物学科教学方面却是互有优势,微课在农村中学的使用中要做到扬长不避短、教学才能更全面。

4微课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上一篇:精选三年级脑筋急转弯下一篇:外交常用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