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2024-04-19

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精选14篇)

篇1: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综观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总的讲试题难度不大,体现了源于课本,但知识覆盖面大。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而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即达到知识上不留死角的目的。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概念和理论(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此整合教材组成单元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点。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

(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

(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

(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

(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

(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

(9)氧族元素

(10)氮族元素

(11)碳族元素

(12)碱金属

(13)镁铝铁

(14)同分异构

(15)烃及其衍生物

(16)糖类、蛋白质、油酯

(17)有机合成材料

(18)物质的量及计算

(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

(20)方程式计算

(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

(23)实验室制法

(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

(25)化学实验设计

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决定高考的成败。要加强化学用语的落实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每堂化学课坚持默写5—10个教材上典型的化学方程式、电子式、有机反应式、官能团结构简式等,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地落实办法)。要训练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要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要求运算准确,有效数表示规范。

篇2: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通过一学期的复习实践,我觉得多从高考对地理知识、能力的要求上反思教学活动,不断探索改进、优化教学环节,可提高第一轮的课堂复习效果。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命题者往往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为重点的试题。试题具有时代性、基础性。所以在复习中,应注重立足基础、加强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并注意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

我们知道夯实基础不是简单地重复记忆知识。在复习中,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建构知识网络,弄清内在联系;同时还要注重对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地理演变的归纳和总结,避免死记硬背。不同类型,复习侧重点也不同。

在自然地理复习中,一些重点基础知识,如地球运动、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运用、各种日照图的判读、大气运动、气候、洋流、等值线等内容,地理原理和规律性都较强,复习时要侧重对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归纳和总结,同时联系实际举例分析,并配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训练。在试题讲解时,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调动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以加深理解,突破难点,夯实基础。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掌握某国家或区域方面的知识,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其位置、范围、地形,然后分析得出气候特点,进而得出当地的植被、水文、土壤的分布规律;再通过这些自然特征推导出该区域的农业、工业、人口、城市、国土整治等社会经济特征。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时,注重寻求知识间的纵向联系,进而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

从近年高考试题分析可知,有关地图的分值越来越大,地图类型形式多样,越来越复杂,这是学生最为棘手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对地图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利用区域空间定位判断法、区域特征分析法等方法来巩固地图基础知识,提高能力是不错的选择。由于高考试题提供的地图形式多样,要做到以不变应万变,需借助于一些重要的经纬线、海陆轮廓形状、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所以在复习中,我们要求学生常看地图,手不离图,尤其要掌握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主要国家、主要地形区、主要气候区、主要城市、热点地区等。并记住各个地区大的山脉、河流及某区域的轮廓等。这不仅夯实了基础,做到胸有成图,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人文地理复习时,引导学生在多看书,熟悉掌握课本知识要点、考点的基础上,理清教材的脉络、主要思想,多思多想,多总结,并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运用,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篇3: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一、反思性课堂教学实录

1、在剖析错误中反思

例1:已知x, y∈R+, x+y=1, 求的最小值

在学生熟悉题目的条件以后, 展示以下常见错解。

错解:Qx, y∈R+, x+y=1, ∴

提出反思性问题:

(1) 以上解法对吗?为什么?

(2)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所需的条件是什么?

简评: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反思、辩论, 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弄清错误的根源, 从而提高应用“均值不等式”的能力。

2、在不同解法的对比中反思

引导学生不断探究、讨论, 从不同角度观察, 不难找到如下几种常规解法。

思路3:利用Cauchy不等式可得

提出反思性问题:

(1) 解法 (1) (2) (3) 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

(2) 综观各种解法, 你发现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关键是什么?

(3) 哪种解法最容易想到?最简洁?哪种解法可能会被推广?

(4) 你还能创造出更好的解法吗?

简评:一题多解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反思, 别人怎么能想到的呢?另外, 一题多解也可帮助学生沟通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 实现对知识的多重表征, 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在多题一解中反思

将上述例题进行引申可得一组同质异形的的变式题.

例2: (1) 已知x, y∈R+, x+y=1, 求的最小值

(2) 已知x, y, z∈R+, x+y+z=1, 求的最小值

例3: (1) 已知x, y∈R+, x+y=1, 求的最大值

(2) 已知x, y, z∈R+, x+y+z=1, 求的最大值

提出反思性问题:

(1) 以上各题的解法相似吗?最简洁的时什么解法?

(2) 此解法能进一步推广吗?如何“凑数”?

(3) 例2, 例3的结论能进一步推广吗?

简评: (1) 例2, 例3的本质都是Cauchy不等式在n=, 2n=3时的特例, 同时又都可以利用“均值不等式”, 但若利用“均值不等式”, 要凑一个常数, 这个数如何去“凑”, 可以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去构想。

(2) 例2, 例3的结论都可以进一步推广如下:

推广2:若xi∈R+ (i=1, 2, …, n) , , k>0, b>0,

简评:借助于同质异形的变式题, 便于学生发现解法的本质,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解法的深层理解, 特别在反思、讨论过后, 学生对解法的印象更深一层。

4、在一题多变中、反例对比中反思

将上述例题进一步引申, 又可得到一组同形异质的变式题

例4:已知x, y∈R+, x+y=1, (1) 求的最小值。

提出反思性问题:

(1) 各题的解法是否相同?为什么?

(2) 例1、例2、例3、例4的解法在这儿真的不实用了吗?

(3) 对于多元函数最值问题, 你掌握几种解题模式?

简评:利用变式题, 构造解法的反例, 可以促进学生对解法的反面思考。通过反思可加强学生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认识, 提高学生对“模式”的识别能力。

二、“反思性”课堂教后反思

总之, 笔者认为教师在反思性课堂中的主要职责有如下几个方面: (1) 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观念冲突, 诱发反思。其实如“错题为什么会错, 多种方法是怎样构造出来的, 一串题为什么可以用一种方法来解”, 都会引起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 从而引起反思。因此教师在学生解题后要有意识地提出这些问题, 以唤起学生的反思。 (2) 教师要通过课堂上的示范性反思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知道一般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 比如: (1) 反思证明过程、解题过程是否正确, 结论是否正确; (2) 反思题目有无其它解法; (3) 反思方法及结构能否推广; (3)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提高数学学习的监控水平, 反思不仅仅是对数学学习的一般性回顾和重复, 而是指向未来的活动, 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只有提高了学习监控的水平, 才能及时调整学习步骤, 才能提高效益。 (4) 课堂反思的主人是学生不是教师,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生之间的争辩、讨论、评价, 从而有意识地开展反思活动,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进行反思, 否则又将变成“说教”了。

篇4:高三数学复习课的设想和反思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课;学生自主性;反思;综合能力

高三数学复习课是高三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旧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对以往所学零碎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梳理规整,形成一个前后相连的知识网络体系,通过对复习内容进行例题讲解、变式巩固、归纳小结,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各学校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作为高三数学教学的一线老师,如何根据学情实际,确定每一轮复习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关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要注重回归课本,从源头上理清知识结构

课本是整个第一轮复习的核心,根据高考考纲要求和本校学生特点,结合课本典型例题习题的讲解,对基础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分类、化归、整理、升华,进而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形成基本的通规通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细读通读教材,把所有知识点弄懂弄熟,特别要让学生知晓知识的产生根源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因为只有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点,查漏补缺,形成健全知识网络,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知识的堆砌、穿插和运用才能牢固自如。其次,课堂讲解时,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材和考纲要求,按资料所编排的顺序进行系统复习,要有针对性地讲解资料上梳理的知识点,精选教材典型例题习题作为基础练习。虽然高考不查课本原题,但对每年高考分析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不过是进行加工改造罢了。再次,对于教辅材料的运用也要避免盲目性,不要指望所有的题目都攻下,要将主要时间用在巩固基础对付中档的题目上,千万不要急于搞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题目,以免学生的自信心受挫。总之,通过教材解决基础,通过资料解决知识的整合,这是夯实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

二、要注重专题讲解,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二轮复习的重点是讲解专题,应每两周一套或两套综合试题检测,同时必须做到每检必收,每收必批,每批必纠,每次检测后教师要仔细认真分析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专题形式重点评讲,确保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不失分。要注意对练习题进行归类,注重采取同规同法的讲解策略,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认知规律看,都是由模仿、重复,再到思考、创新的过程,只有先分类学会才能再学会综合。针对较难的题目,可根据情况处理部分或不处理,因为高考是针对大众的考试,一般不会考偏题怪题,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对较难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能在这样的难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也没有必要,对个别优秀的学生,可以特殊处理,如答案抛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先看,看不懂的再给他提示一下。另外,应该特别注重落实学生解题的规范性,因为到了二轮复习阶段,学生手头的资料琳琅满目,但很多题目无规范详细的解题过程,这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资料对学生的解题会产生不良影响,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悟性

复习课不能由教师包讲,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中,提高综合素质,展现个人智慧,实现创新突破。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到了第三轮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框架已经构建起来,通过专题复习后的综合解题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个时候教师不宜占用太多的时间,对于学生在复习学案和做题中暴露的问题,应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采用让学生说题的方式:说题目的知识点与联系;说题目的结构;说自己的思路;说解题后的检查;说解法的变化;说题目的引申和推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自主探究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合作交流的问题教师决不包办;凡是学生能说题作答的问题教师决不抢答。这样,教师把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主动观察、归纳、概括、探究、交流和参与中,不断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总之,高三复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最后的高考成绩。第一轮的重点是突破基础知识,第二轮的重点是训练专题方法,第三轮的重点是提高综合能力。通过每一轮不同侧重点的训练让学生把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蒋明华.如何上好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三数学复习课[J].新课程学习:中,2012(1).

[2]张芳.新课程下对高三复习课的一些思考:从一个课例看高三数学复习[J].数学教学通讯,2008(4).

篇5:高三教师复习课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一、英语高考试题简析

近年英语高考遵循大纲、考纲,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大了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把语言放在尽可能真实的和不同的情景中考查,突出运用,体现人文精神。材料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有较高的信度,较好的区分度和较合理的难度。

听力材料口语特征强,情景丰富,主题广泛,试题涉及面广,以细节信息题为主。

近年来,单项选择选择题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语法题,命题突出语篇强调语境。单纯考查语法知识的试题越来越少,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成了考查的重点。历年单项选择题特点是语材真实,几乎每题的题干均创设一个明确的语境,题干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形成特定的语境。就语法与词汇的范围来说,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完形填空题与生活较贴近。完形填空以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或说明文为载体,以词义考查为主线,强调词汇在句子或篇章中各种语义性的应用,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近年来,高考阅读理解的语篇均选自英文原版读物、国内外英文报纸,甚至英文网页,即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来源广泛。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内容为:

①理解主旨要义;

②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③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

④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⑤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书面表达情景真实,要求明确,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关,提供情景形式多样。

总之,试题既重视基础知识,又注重能力的考查。

二、高三英语教学与复习的回顾

(一)、加强复习的计划性

学科组全体老师先根据要复习的内容和复习课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详细地写出复习课教案,并注意复习内容的系统性,把已学的知识系统进行归类。

(二)、注意复习课的针对性

我们把复习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弱点上以及常易出错或失误的内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把一般复习和重点复习结合起来。通过一般复习重复已学的内容,帮助学生记忆。而重点复习则针对学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难的项目进行重点讲解并着重进行复习性练习。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复习课上我们注意加强学生的操练活动,让学生多动脑筋思考问题,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举些例句,使他们能训练掌握语法的用法。每项语法的例句举过之后,由学生自己找出并归纳语法规则或在运用时应注意之点,以加深印象。在几项语法做过之后,让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获得比较系统的语法知识,最后我们再给予回顾总结。

(三)、抓好基础

要学好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英语学科高考涉及的基础知识主要有基础语法和基本词汇。

高考涉及的基础语法包括时态、语态、非谓语、情态动词、动词及动词短语的辨析,代词、冠词、形容词、副词、名词性从句、定词从句和状语从句的运用等。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常用,不偏不怪,重要的是考查常见知识点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对考纲中规定的近个常用词,应掌握它们的拼写形式、基本词义、常见搭配,尤其是在语境中的运用。单词记忆不准确就会直接影响书面表达,也影响阅读理解的速度和准确度,对于考纲中规定的词必须准确记忆。并且,仅掌握考纲词汇还不够,还应不断扩大词汇量。扩大词汇量一是增强构词法的知识,了解常见的`合成词、派生词和词的转化。二是有意识地积累大纲外的常用词。近几年试题中都有一定比例的生词。学科组老师经常在一起研究考试说明,狠抓高考各题型的解题技巧指导和答题规范训练。我们认真分析20XX年高考试卷。在此基础上精心选用几套市区高质量的高考模拟试卷。所有模拟试卷都按实际高考的要求进行测试。每次模拟考试后都进行认真讲评,要求分析到每一小题,分析到每一个学生,加强学生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引导学生认真自我揣摩试卷。

(四)发展能力

由知识发展成能力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需要在高三整个阶段不懈努力。听力的训练除了听课文录音之外,还要听一些其他方面的材料,上半学年不一定都听高考题型的听力材料,到高三后期就需要逐步听一些高考适应性训练的材料了。注意材料的规范性,如录音应是标准的外籍教师录音,材料的长度适中,总词量在800字左右,平均语速在每分钟150~170词左右,具有鲜明的口语体特征。话题应涉及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学习、工作、购物、旅游、新闻报道、人物采访等。

篇6: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第13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由过去的4分增加到6分。这是一道纯知识题,考查内容为《贾谊·过秦论》、《孔雀东南飞》、《李贺·李凭箜篌引》、《姜夔·扬州慢》,涉及到古文、诗词,两汉、唐宋,范围更宽,难度增加。从实际情况看,失分也应比较多;当然我们可以预期,题目的区分度也会比较好。知识因素含量高的题目,例如考查字音、字形的题目,一般来说,区分度都会比较好。这也反映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相关性。但是,我们也有必要注意它的导向性,权衡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第13题要求默写的八句,基本都不属于一流名句,不是中华文化中最精粹的内容。学生即使在备考前强化成诵,也难以成为持久记忆,除了专业人士,大概谁也不会凝定为持久记忆。背诵默写,是需要理解,需要兴趣的,是需要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有机结合的。名句在流传过程中能成为一流,不是谁册封的,正因为这些名句易于理解,富含兴趣,相当程度地活跃在现代人的思维、语言中。不错,第13题的确在语文教材和《考试说明》要求默写的范围之内。可是,如果能够把《考试说明》划定的篇目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尤其在单纯为了默写分数,完全脱离理解、兴趣和鲜活的思维和语言应用的情况下,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语文老师往往会圈定一些重点,一流名句会被囊括在圈定的重点范围之内。语文老师为什么要圈定重点呢?一是考虑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实际,二是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以此充实、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这第三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识和实践。而且学生在写作中也能应用,娴熟地引用名句,形成论证的力量。但他们的默写成绩并不乐观。

固然,语文老师的目的是分数,但学生也会在分数的驱策下不自觉地丰富语文积淀。现在试题突破“一流名句”的范围,突破了老师圈定的重点线。在这种导向下,一部分同学要占用大量时间完成《考试说明》的要求,而并无多大语言积淀的意义;一部分同学,或时间,或精力,或兴趣不逮,索性放弃。毕竟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和求学心态的氛围里,语文学科已沦落为弱势科目。现实中,高考几乎是高中学习的唯一动力——令人惋叹,令人不满,甚至令人愤怒,但这是现实,我们不能不充分顾及的现实。

二、《合欢树》阅读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05年北京高考阅读题《合欢树》在文学鉴赏的要求上可说是跨出了一大步。这一大步迈得考生们极不适应,本来已经让学生最为头痛的大阅读,这次更应是答得惨不忍睹。

1、首先,看阅读文本的选择。

前三年北京高考的阅读文本,更体现出理性色彩,说理的意味比抒情浓,作者的情感没有那么含蓄和深沉。这次在文本选择上完全不同,选了一篇意蕴很深的真正的散文,其特点是没有生字生词障碍,没有背景知识障碍,不会因文外因素干扰阅读。较少情感体验障碍,能够引起学生共鸣。作品主旨大致明了,但深入理解作者的独特感受却不易。作品的情感线索并不明显,需要读者认真品味方能找到。文中的深沉含蓄的语句影响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这显示了命题人在文本选择上的要求——这样的文本将是考查的重点。

而我们平时训练缺乏。

2、学生的阅读问题

问题很多,如果究其根源,在于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意识。

学生读文章缺少句间关系意识,他们不愿一句一句读,也就不能根据句间关系整合出新的意义;他们缺少主旨意识,不能根据文章主旨思考问题,也就不能回答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他们缺少统观意识,只会根据支言片语做出判断,也就不能答出第一段与后边真正的结构联系;他们缺少文本意识,忘记了要理解作者怎么说,而是想着自己怎么说,于是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得出“‘我’以前厌烦母亲”的荒谬结论。

3、教师应当起的作用。

阅读能力提高无捷径可言,但浮躁的心态使许多学生,也包括老师误以为有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找准答案,因此,他们不愿意静下心来思考,深入理解文本。

我一直不太主张情绪化的批判考试题,我总相信,命题人一定对文本有着深入的了解,他们的题目和答案往往是文本理解的典范,同时也是对考生阅读能力要求的具体化。即使我们的学生答得再不好,即使他们的题目出得有些脱离学生实际(这次有些题确实是这样的),但只要答案是合理的,我们都应该看做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的新的具体化的要求。我们能做的,就是经过认真的分析,包括分析试题和学生答题情况,然后制订正确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吃透文本和试题,吃透学生答题情况基础上。

篇7: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课程类型:复习课

教学模式:引导一完善模式

化学反应速率,是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中的一节内容,它作为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化学平衡的重要知识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加深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以及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化学平衡知识的基础。另外通过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变化本质的认识,了解人们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是如何根据化学反应规律,控制和利用化学反应的。

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反应的深层本质学生是接触不到的,只能凭抽象的思维进行想象、推理,学习的难度较大。但是通过有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思考和实验探究中进行有效地学习,达到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知识的目的。本人在听了汕头一中 林绮玲老师的公开课后,加上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反思有如下几点:

一、有经验的老师应具有学科相关知识网络系统整合的能力。比如,林绮玲老师在复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时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就是整合了有效碰撞理论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学生在这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对反应要能够发生的条件,即要求反应物分子应发生足够有力的且取向良好的碰撞的理解不够,因此要尽可能讲透活化分子、普通分子、有效碰撞等概念。只有弄请了这些概念,才能将上述影响转化为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途径等的改变,形成正确的认识,也才能理解为什么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而这一点又刚好是我平时的教学中所忽略的。

二、讲究学生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从学生实验入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记录现象的能力。通过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使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更使学生懂得了实验是化学知识的来源,使学生明白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精神。

三、注重教师是主导,学生是自体的教学模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进行分组讨论上课和小组实验,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互相讨论,主动发言,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好;另外,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指向性,便于学生通过思考,教师的引导,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可从不同方向去思考,得到合理的答案。

四、注重对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例如,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反应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控制变量与不变量的关系。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强化了实验目的(探究的目的),对存在干扰因素的分析到位;采用了科学方法教育,并引导学生采用归纳的方法,由普通归纳出一般规律。

五、注重教学细节上的处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定性分析,什么是定量分析,两者的区别何在,表示有何不同。“有效压强”中哪些情况属于“真变”哪些属于“假变”。让学生能够运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实验数据。用例题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规范作答,有效数字的处理。还有,从引导学生如何去读懂图象引伸到如何用图象正确地表过实验结果。六、一个好教师应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能对教材内容所蕴涵的知识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能深入地分析和挖掘,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科学,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要恰当,一定要对教材把握好,教学设计及学案的作用才能到位,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与需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在师生共同的讨论和交流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了重建和改组。这样,才算是一个有效的课堂吧。

篇8: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的反思

一、生物学科教师要有很强的责任心

教师应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个人的课堂教学艺术和复习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科的学业成绩。通过刚结束的高三一年的复习经验积累,我在高三第一轮的复习阶段时,提前计划好每节课要复习的内容,并备选好学生手头资料的学生易错的练习题并可以将原来学生已经会做的习题进行改编,每节课复习过程中穿插相关习题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内容结束后再做与此节知识有关的综合题从而达到将知识灵活运用。例如在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教学中将各个小节内容复习完成后,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能将复习的本章内容正确区分各个调节方式,我让学生自己先做好总结再让学生完成下面试题。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下图回答(1)至(3)题。

(1)图中 (1) 表示_________系统;“甲”表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效应T细胞或_______细胞。

(2)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1)免疫记忆(2)神经递质(3)神经—体液—免疫

而在二轮复习阶段时,将生物学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四本书的知识内容上找联系进行知识的大综合,力求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在学生完成习题和试卷的基础上,通过批改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提问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知识落实的效果。

二、改变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将教师讲适当地加以改变。可以将教师讲改为学生讲之后再由教师讲;也可以采用先让学生看书,再让学生自己复述的方法;或者学生看书后,教师出题,共同解决的方法;或者通过讲解一个例题,总结需要复习的有关内容,容量大的内容就可以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等等,经过多次实践,觉得先让学生暴露错误,并从学生的错误中确定本节的复习重点,均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例如在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这些内容时,先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分别完成分裂的过程图,其他同学在草稿上画图,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在画图过程中的典型错误,然后根据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的分裂过程图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再例如,在复习必修三种神经调节一节时我先让学生看书,然后出了这样一道题:

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右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及膜电位的变化(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与分布的控制很可能是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_______来实现的。

(2)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电位如何变化?_________。根据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哪种离子如何变化造成的?__________。

(4)在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过程中,细胞内ADP的含量与静息时比较会_________。

答案:(1)载体(或“载体蛋白”、“离子通道”)

(2)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对K+的通透性缓慢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小。

(3)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Na+通过细胞膜迅速内流

(4)增加

从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来看,得分率很低,错误出现最多的是(2)问中学生回答成“Na+通道打开,K+通道关闭”。有位坐在讲桌附近的学生还给我拿出课本询问:“动作电位产生时K通道难道不是关闭的吗?这个图是不是有问题?”关于动作电位在苏教版《稳态与环境》P28有如下的描述:“当神经纤维的某部位受到一定的刺激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增大,Na+迅速内流,结果形成局部膜电位呈外负内正的状态。”对于神经纤维的某部位受到一定的刺激时K+如何变化没有做描述学生遇到此问题都认为在刺激神经纤维时K+不会外流,他是对教材内容作出的错误的推论。实际上钾通道一直都是在开着的,也就是说K+一直在向外“漏”,只不过在受刺激视神经纤维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迅速增加,而对钾的通透性增加的缓慢一些而已。这就是采用了让学生先看书再做题找到学生的缺陷从而解决问题。我相信如果在复习时,让学生花不到1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上的这段文字,教师提出该问题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那么这道题的错误也就很容易避免了。

三、改变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优化课堂教学

换用另一种说法,即高效率复习教学。以往的教学模式几乎都采用教师从头至尾一讲到底,而这个“高效率”不是指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使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复习效率,就是“优化”的过程。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要给学生自己加工、梳理、消化知识的时间。在复习中,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要知道课堂是舞台,教师只是导演,而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讨的时间,鼓励他们每天向老师问几个问题,千万不能浅尝辄止,否则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传授必要的生物学学习方法

篇9: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关键词:高三复习课;高效课堂;小组合作

数学在高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高三复习如何创建高效课堂,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复习效率是当前高三数学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课堂组织情况,对高三复习课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高三复习课小组合作模式介绍

1.学科分组

把全班学生按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等方面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小组要包含各个层次的学生,通常每个小组6到8人为宜,将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到各个小组,并使各小组的学生成绩分配大致相同,确保每个小组都在同一水平上学习,以便各小组内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在每个组内设立优等生作为组长及1号,负责教学过程中该小组的辅助教学及课堂组织工作,其他同学根据能力定为2~8号,确保不同小组编号一致的学生能力处于同一层次,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随时掌握准确的学情。

2.上课模式

(1)课前预习环节

高三数学多为复习课,要求学生完成复习课学案,并找出自身的问题。对每个问题做好提问、发言的准备。

(2)课堂上课环节

①知识网络、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的高考要求,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梳理考点。

②预习情况汇总。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本节考点的掌握情况,小组合作讨论开始前教师找学生汇报预习情况,并同步公布标准答案供学生参考。预习情况汇报完成后每个小组上交预习汇总单,之后教师汇总全班的预习情况,以便准确掌握学情,有针对性地指导。

③明确学习任务。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④小组合作交流。此环节由各小组组长负责。在此过程中,学生间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完成本节课小组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不仅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更好地表达出来,而且还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逐步加深。交流时要求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争取解决自己遗留的问题。

⑤问题汇总,效果验收。最后十分钟,通过讨论研究,各小组汇报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统计后结合预习汇总单反馈的情况,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各小组对学案中设置的能力提升题目发表各自的见解。

二、对实践高三复习课小组合作模式的反思

1.处理好学生参与不全面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往往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扮演着教师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有学习好并且外向的学生参与,表达能力不足的学生只是默默聆听,甚至是默默无闻,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节奏,不参与合作学习,从而跟不上教学的进度,被远远抛到教学过程之外。

处理方法:最后10分钟问题汇总、效果验收环节,随机点学生对问题进行点评;在学困生合作讨论阶段教师可以给予其帮助。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定期培训各小组的组长,不断提高他们的把控能力和引导能力,强化学生的执行力,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其中,而且要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2.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如果只有小组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丧失,学生的个性就难以形成,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将难以独当一面。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独立学习时间主要是在课前,课前学生有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通过争议、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3.避免学生间合而不作

在小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但有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是共同探讨而是各自为战,不会倾听、不会合作、不会分享等,这样就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更背离了合作学习的目的。

4.教师要选好合作学习的课型

例如,在复习课中,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不宜合作交流学习,而有些问题需要学生归纳,或答案隐藏在课本中,或一个问题有多种解答时,就很有必要采用小组合作。这既能培养学生横向发展思维的能力,也能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做好角色的转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仅是策划者,更是引导者,当学生讨论时,要真正融入学生中,能准确给自己定位,真正做到角色转变,小组合作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高三复习课的课堂才能高效。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可以打破以往单纯注重班级整体教学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教无定法”,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使这种方法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舒建华.高三数学复习课模式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1(36).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课题——《甘肃省新课程实施与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作者简介:夏吉鑫(1981—),男,甘肃高台人,本科,主要从事高中数学教育研究。

篇10: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高三三轮复习课文科综合试卷讲评教学反思

高三三轮复习课 文科综合试卷讲评 教学反思 武安一中 历史组 赵海刚 本节课讲的是文科综合试题,整个课堂下来,总体感觉还是不错,学生们比较投入,自己给学生比较好地解决了问题较多的问题,系统地给学生讲了有关选择题和主观题的做题方法,对于学生备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就本节课的反思如下: 好的方面: 1.充分备课。通过学生所做的.选择题正答率、主观题的评价过程,制定了针对性地复习策略,较好地把握了课堂重点,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 2.有效导入。充分利用高考倒计时,激发学生的备考激情。这一导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学生充满了信心与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学习效果不错。 3.突出学生。复习课老师不能一味地讲,需要学生体现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展示自己的水平,课堂中学生通过讨论、讲解,提升了自己的做题水平。 4.有效梳理。本节课中选择题与主观题的方法与技巧进行了介绍,学生们较好总结了这个知识。 不足之处。部分题目讲得有些累赘,不够简明扼要;当堂训练不够用;展示的学生数量很不够。

篇11:高三文科数学如何复习教学反思

文科生学习数学现状:

(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动机

由于文科学生未来发展的特点,容易产生数学“无用论”的潜在错误意识,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信心、毅力不足

进入高中后,学习信心、学习成绩整体滑坡,产生惧怕、逃避、厌学等不良情绪.到高二,进行文理分科,迫不得已,选择文科,而数学基础已经在此留下隐患.另外高中课程深度、广度上远远超过初中,学好数学就必须能吃苦,而文科学生普遍吃苦精神缺乏,毅力、信心、兴趣不足,就表现出惰性、自卑、依赖和情绪起伏不定.(三)学不得法

学习数学的具体问题.例如:

1、课前不作预习,不了解上课的内容,于是,上课忙于记笔记,忽略课堂上的思维活动,被动接受,课后又没有充分消化、利用笔记.也有的课堂只听,懒得做笔记.2、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气.由于不求甚解,导致似懂非懂,而出现“平时都没有问题,考试老出问题”的现象.好面子,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被老师或同学瞧不起.提出问题后,经老师同学讲解,依然不懂,但碍于面子装懂.因此,学生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日积月累,基础就越学越不扎实.3、课后不能及时复习巩固、总结提升,学习流于表面,只忙于赶作业,乱套题型,对基本概念、公式、定理不够重视、不理解,机械模仿,使得学习事倍功半,收效甚微.4、忽视基础,眼高手低.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认为知道怎么做就算了,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却对难题很感兴趣,在完成书面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5、练习重“量”轻“质”,陷入题海.边做练习边看参考答案,有的是做完后不去对答案,自我纠错能力较弱,依赖老师讲评,自学能力兴趣不足.练习时没有时间控制,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不高,使得做题思维不敏捷,考试时间来不及.(四)学生智力因素方面的客观特点

文科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普遍较差.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学科,这使得数学成为各学科中教学、学习难度较高的一门学科,尤其对于文科学生,数学,成了最头痛的科目.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导致很多文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丧失,谈数学色变,考试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同学感叹;“成也数学,败也数学。”但只要结合文科数学复习的特点,精心构建复习策略,科学安排复习计划,从知识、智力、技能、心理多方位着手,文科生在高考数学中也能取得好的成绩。

以下是笔者在高三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自信心的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依赖于成功.提高成绩是文科生心目中最现实的成功,所以,要让学生体验成功,首先在考卷难度上应慎重.对于基础较好的学校,可以选择一难一易交替出卷,即体验成功,又避免骄傲放松警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正确对待考试成绩.考试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对此前阶段学习效果的检测,是检查自己缺漏及学习方法是否合理的重要手段.无论成绩如何,应争取考“满分”,就是即使考不及格,及时进行补缺补漏,把“不会”的都变“会”,考试目标也已经达到.练习难度选择也应慎重,让学生够得着、又不是很容易啃得下,体验克服困难后的成功喜悦.充分利用“好的评价”的激励性功能.对于学生每一次成绩上的哪怕一小点的突破,对于学生每克服一个难题哪怕只是思考,对于平时很努力、学习态度很端正的学生,即使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都应大加赞赏,甚至可以“夸大其词”树立典型.教师和家长的认同是激发学生信心和兴趣的最好的催化剂.与学生的自我认同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二)意志力培养:

心理学认为:意志是人自觉地确认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重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文科学生成绩差,不是智商差,往往是意志薄弱、意志反复、动摇.常常下决心,可是在困难面前,在成绩面前,潜意识先害怕起来,不自觉的放弃,不敢挑战困难,不能自我说服、自我突破.因此,当学生经过一阵子努力,教师应及时引导,进行思想疏通,时常鼓励、打气、安慰.让学生明白“改变”不在一瞬间,成功不在一两次考试,有时离成功仅一步之遥,让学生看到希望。优秀”来自于坚持、贵在坚持,坚持不懈的毅力比热情重要,努力有时未必成功,但成功却一定要努力.除了用励志语言引导之外,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努力背后即使没有收获成绩,但收获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乐趣,克服了很多数学恐惧,找到了一些学数学的感觉……总之,一定还是会有很多收获的.让学生学会去挖掘体会.当文科班的学生说“已经不那么怕数学了”,“不怕”是培养兴趣的起点,“意志”是培养兴趣的支柱,没有意志,兴趣必然倒塌.而兴趣又反作用于意志培养.学会吃苦,锲而不舍,淡化消极情绪,拥有平常心,相信在文科数学复习中,一定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强化“三基”,夯实基础:

高考数学题中,基础题占80%,难题占20%。无论是一轮、二轮,还是三轮复习都把“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作为重中之重。所谓“三基”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可见“出活题、考基础、考能力”仍是命题的主导思想。因而在复习时应注意加强“三基”题型的训练,不要急于求成,好高骛远,抓了高深的,丢了基本的。要深化对“三基”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高考试题改革的重点是: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考试大纲提出的数学学科能力要求是: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新课标提出的数学学科的能力为: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数学实践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复习基础知识要抓住数学学科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进行重新组合,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境界。文科数学复习应该要在宏观上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总的来说,数学可以分为8大部分: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排列组合、不等式、平面向量、二项式定理以及统计。其中,尤其以函数和几何较为难学,同时也是重点知识内容,要弄清楚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对课本上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了如指掌,用的时候才能从容不迫,信手拈来。

(四)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在高考考查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可分为三类:1.具体操作方法,如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迭代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特值法、待定系数法、同一法等;2.逻辑推理法,如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类比法、探索法、解析法、归纳法等;3.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等。对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学生都要注意弄清它们的主要表现、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其次,运算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一些同学,他们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能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可是计算能力却不强,平时也不训练,考试时往往是找对了方法却算错了答案,从而导致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因此,在数学复习中思想方法方法要与计算并重。一方面,要重视做题方法的训练,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注意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注重计算的精确性,如何提高文科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对,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1审题训练,增强运算方向的正确性;2 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各种表达方式的识别、判断,迅速发现问题的本质;3化归思想的训练,能将复杂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基本问题;4注重通解通法的讲解,强化一题多解能力;5错题的更正及反思。(五)注重分层教学、恰当训练

文科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因而知识的巩固性较差,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高考的四个层次,即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的区别与要求,特别要强调课本内涉及的内容与课外补充的内容,及高考考过的知识点。为此,我悉心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目,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目。对于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多讲一些,让同学们下大力气掌握,对于要求降低的, 适当减少课时,针对性处理数学知识点。这样就减少了盲目性,帮助同学们居高临下复习,提高复习效果。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循序渐进,多次反复,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逐渐加深理解,直至完全掌握。对于容易犯的错误,彻底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纠正的办法;对于课本中的典型问题,要深刻理解,并学会解题后反思:反思题意,防止误解;反思过程,防止谬误;反思方法,精益求精。这样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问题,而且还有利于扩大解题收益,跳出题海!在训练上,步步为营,在策略上实行各个击破。训练中我有针对性、同步性,不是见题就做;我们正确对待难题,即使做不出,也应该明确,此刻的收获不一定小,因为实质上已经巩固了相关知识与方法,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不能因此影响信心。另外值得强调的是,遇到困难问题,应先自己独立思考,实在没有头绪再及时向同学或老师请教,防止惰性。(六)精讲精练

高三数学复习中最显著特点就是练习题多,作为高三学生,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面对“题海”,学生应该怎样应战? 如果采取题海战术、猜题押题等手段来应付升学考试,其结果是步入了“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恶性循环的怪圈。所以应该控制总题量,不依靠题海取胜,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①对立意新颖、结构精巧的新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要保证有相当数量的这类题目,但也不一味排斥一些典型的所谓“新题”、“热题”。传统的好题,包括课本上的一些例、习题应成为保留节目。陈题新解、熟题重温可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和乐趣。②要控制题目的难度,在“稳”、“实”上狠下功夫,那些只有运用“特技”才能解决的“偏、怪、奇”的题,坚决摒弃。③要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题目训练求效率。学好数学就必须做题,各种类型题目的训练是必须的,但决不能搞题海战术。做题的目的是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是检验对数学基本概念、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因此,做题一定要强调有收效,不要做了也不理解,甚至不知道做对没有。强化通性通法的训练,让自己达到一做就能得分的境地。要善于在解题后进行归纳总结,不要盲目地毫无针对性地要求学生做题,更没有必要大量反复地做同一类型的题,要认识到理解了10道题的收效要大于匆忙做100道重复的题。重要的是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平常考试中,要善于总结,多积累解题的经验,以备高考考试之用。(七)考试技巧

许多同学平时测验得心应手,正规考试却一落千丈,这里既有心理因素也有考试技巧问题。下面谈一下在解答高考题时的一些技巧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小题要“巧” 相比较而言,选择题和填空题应该算得上是数学学科的小题。所占的分值75分。数学成绩的好坏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由这部分分数决定。小题的解题策略非常重要,一定要充分利用题目中给出的有效信息进行“巧算”。如果能够做到数形结合,这样将会更加巧妙,并使答题一目了然;如果采取归纳类比、合情猜想的方法,那将会更快的梳理出解题思路;如果采取特殊化方法的话(例如:特殊值等),那解题会更加简便。二 大题要“稳” 如果说小题是分数的基础,那么大题就是提高的保障。只有大题拿的分数多,才有可能拿到更高的总分。所以,在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稳扎稳打,尽可能的拿到所有该拿的分数。那么如何做到“稳”呢?以下五点值得关注:

1、审题要慢、做题要快。审题非常关键,不管是简单题还是难题,都需要你对题目要求有非常透彻的了解。并且,因为前三道大题是中低档的题目,所以应该尽快的准确完成,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给后面的难题。因为只有前面有了保障,攻克后面高档题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信心,也才会更加放得开。

2、先易后难、分段得分。每年数学得满分的考生少之又少,所以,你不要幻想着在高考时数学能够拿满分。换个角度思考,学习再好的学生也会出现一些错误,所以,遇到难题感到做不下去实际上很正常,就看你如何能够从这些难题上尽可能多的争到分数。在这个时候,分段得分就很重要了。一定要把每个能想到的与题目考查范围相关的步骤都在试卷上写清楚,不管你是否确定就一定是这些步骤,也要写出来努力赢得步骤分。既然高考是分段给分,那么我们的对策也就是分段得分。

3、灵活处理、有所取舍。数学题需要一步一步的进行推导,在某一个环节当中出现意外很正常,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死钻牛角尖,而是要灵活处理。比如,可以先从中间的问题做起,进一步开拓思路;将上一个问题的结论作为下一个问题的条件;先把后面的题目解答出来再思考前面的题目……要有所取舍,不要在同一道题目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这样势必影响后面的答题。

篇12: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卢云辉

一、政治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

高三的政治复习课对教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 养、道德觉悟要提高。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

二、掌握良好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用好学案对高三复习来讲特别重要。具体做法是:

首先,在上课前,先把学案发给大家,学生根据学案检测自己知识掌握程度,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有遗漏,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

其次,针对所带班级学生情况,注重基本知识的复习,哲学的概念、原理、方法论要求人人过关。通过提问背诵、当堂默写等方式,使学生准确的掌握基本知识。

再次,要讲出知识的规律。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二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解答方法与技巧。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如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文知识与时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课本之间的内容的内在联系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总之,在复习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三、通过随堂检测了解学生水平,和学生沟通

我们的学案上附有基本知识检测题、高考点击、单元过关检测这些栏目,复习之后当堂完成,对回答得好的或是有进步的,及时加以鼓励。一般上次犯过的错误下次都会牢记在心不会再犯,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有条理,能明显看到学生的进步,心里很有成就感。同时,我和学生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亲密了很多!

四、养成写教后记的习惯

篇13: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三策略

一、学习考纲看要求

《考试说明》是由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发的高考法定性文件, 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等, 特别是明确指出了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也就是说要考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要考到什么程度均有明确现定.因此, 在复习中教师要严格按照《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去复习.例如对“复数”考纲只要求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基本运算, 就没必要再加深难度, 比如又加深到以前旧教材的三角运算及高次方的运算;又如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现在考纲只要求掌握两项的就没必要扩展到三项了.为此, 在复习过程中只要求学生熟悉基本的运算, 以中档偏容易的小题训练为主, 时间以一课时为宜.又如新教材增加的内容, 有些只要求了解, 就没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去钻研, 比如线性回归、正态分布、函数连续的定义等等.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考纲的要求, 不能盲目加深难度,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复习要求, 让学生明确高考的方向, 而不是盲目地搞题海战.有的放矢, 为学生的有效复习指引方向.

二、钻研课本找标准

大多数师生在高考总复习时把课本扔到一边, 每天就着厚厚的复习资料“埋头”做题, 这是十分错误的.

其一, 课本是全国统一的, 这不仅仅是内容上的统一, 而且定义、定理、公式等的叙述, 符号的使用都是统一的.

其二, 许多高考题在课本中有原型, 即由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 即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

由此可见脱离课本的复习是不可取的, 我们应该以课本为标准, 将课本中的题目加以变化引申、拓展,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使学生打好基础.特别是排列、组合和概率部分更应该以课本为标准, 对课本出现的题型及对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要让学生融会贯通.比如两个原理及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 先通过课本的例题、习题讲解, 让学生真正理解.又如分步原理中的指数问题、排队问题、组数问题、产品问题、分配与分组问题等等, 都可以从课本找到相关的习题讲解, 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高考命题坚持以“两个有利”为指导思想, 即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 因此, 高考题对中学数学教学发挥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 无论复习哪部分内容, 我们都应该认真地分析、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提高复习效率.如细心研究近十年的高考题对参数方程的考查, 可发现仅仅是以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的中间过程的形式, 对参数方程的概念和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作了简单的考查;对二项式定理主要考查通项公式的应用及求系数和的方法, 且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等等.即便是来年要考其他方面的内容, 也必将遵循“整体保持稳定, 不造成大起大落现象”的原则.那么, 我们还有什么必要、有什么理由在这些内容上过多补充和发挥呢?

三、推敲评价找方向

每年高考评卷结束后,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要召开高考评卷总结暨全国高考试题评价会, 根据各地的定性分析材料和全国抽样统计的数据, 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最后发布当年的全国高考数学试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对试题的难度、深浅度、各章节知识点的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总体上的得与失等情况均有详细的阐述, 甚至对中学数学教学提出建议.通过认真学习、研究、推敲该评价报告, 我们可得到许多信息, 其中包括高考命题的改革方向.如从2004年高考试卷评价报告, 可预计2005年高考理科数学将适当提高难度, 而文科数学将基本不变.另外, 高考试题的难易度好像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三年一个轮回, 比如2005年难, 2008年又难, 记得2008年高考考完数学这一科, 很多考生都失望地走出考场, 甚至有些考生哭着走出考场.我们在复习时就注意到了这一命题规律.由此可见, 确实可从评价报告中找到复习的方向.“优点将继续保持, 缺点将进一步弥补”必将是高考命题的根本原则.

篇14: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高三政治 复习课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105-02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教育教学反思,有助于反观自身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笔者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经历了几个月的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发现通过反思总结前一阶段的情况,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明确方法提供借鉴。

一、反思高三政治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反思教师的教

1.教师的复习理念。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适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强调,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与否,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甚至影响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是在高考复习的关键阶段,教师的复习理念落后,复习效果则事倍功半,影响学生的复习成效。在一线的高三复习教学中,一方面,相当多教师还存在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的错误,认为过去的经验就是现在最好的方法,参考答案就是权威,抹杀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发散思维等潜力,忽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存在成绩至上观念,认为学生通过复习成绩必须达到要求,否则很难在高考中取胜。殊不知,学习、复习都是学生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无论如何前途都是光明的,只是部分学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暂时在过程中进展较为艰难,但不能因此否定或者歧视后进生。

2.教师的复习方法和技巧。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尤其在大容量、短时间内的高三政治复习课中,适时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复习效果。通过访谈和观察发现,目前高三复习课上不少教师采用的依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盲目灌输,试图把所有的知识点、试题考点全部给学生讲完讲透,把所有高考考点全部灌进学生的大脑里,然后要求学生争分夺秒地“死记硬背”,奋战题海。这样的复习课,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并感到迷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用谈对知识和问题的思考;奋战题海也是机械而盲目的训练,导致学生思维僵化,难以发散,不会思考问题,不会通过大脑思考加工材料,生成新的观点。新课改下的高考注重对考生学科能力的考查,最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观察、分析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经过大脑的逻辑思维加工生成观点,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方法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指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记忆知识,培养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学科能力,让学生在新课改下更好地成长。

(二)反思学生的学

1.学科理论性强,学生复习难度大。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其知识体系中包含着各种抽象的概念、原理等,尤其像经济生活和哲学生活中的抽象概念,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高中生不容易理解。这些内容知识容量又大,学生要在短暂的高考复习中记忆是比较困难的。

2.学生失去复习兴趣,被动学习压力大。教师落后或不当的教育理念,会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这一门课失去兴趣,对教师的复习产生排斥。加之一些教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不当,学生总是被动地学习,不会理解、识记、运用知识。不断地堆积知识却又难以消化,一味地死记硬背,让他们倍感压力和无助。到高考复习后期进入瓶颈期,如果复习得不到有效地突破,那么就会造成学生内心十分焦灼,非常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对策

面对复习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必须通过反思,寻找复习新对策。下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教师更新复习理念

教师的教书育人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国家社会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必须与时俱进甚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摒弃,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时俱进更新复习理念,深入研究新课改下的高考理念和要求。

首先,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平等观,包括师生关系的平等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平等。教师不能用权威去压抑学生的发展,也不能歧视暂时成绩不好或者是其他方面表现一般的学生。作为教师,必须辩证地看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来鼓励学生开发自己的潜力。尤其是面临人生重要抉择的高三学生,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若因成绩不理想或表现不突出而被朝夕相处的教师或同学歧视、嘲笑,那么这会加重其负担和压力,造成心理或行为的失常。

其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并结合具体实际将经典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复习课中去。如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ct)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单纯地产生于主体,也不是单纯地产生于客体,更不是单纯地靠老师传授而获得,而是建构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而这个建构的过程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这个环境主要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及意义建构等四个基本要素。这既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又给高三政治的复习课指出明路。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情境设置,实现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与“会话”,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有效地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将知识内化,实现“意义构建”,从而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把握复杂的知识,使他们的学习过程走向思维具体化。这一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有效过程,是学生思考、思想火花碰撞闪现的过程,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政治复习课上不再枯燥无味,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教学理论外,教师还可以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这对自己的复习课将有很大的帮助,对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也非常有利。

(二)教师积极探索学科方法,改进复习策略

现代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和充实自己,改进自己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也需如此。教师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培训、与同事合作学习,探索新的复习方法。例如,目前比较流行合作探究法、学案导学法、思维导图复习方法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不同的学科复习方法。笔者目前在高三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采用较多的是思维导图复习方法。

思维导图又被译为心智图、心灵图、脑图、思维地图,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Buzan)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发挥人体左右脑的功能,开发人的全脑。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体现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思维网络,提高复习动力和效果。特别是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这一方法的使用可将政治课中学生认为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和逻辑可视化。有利于课堂复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内在潜能。它既符合新课改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又能满足高三政治复习课的需要。

现在高中普遍具备多媒体设备,运用思维导图复习,通过多媒体软件或白板制作,可以让学生自主调动大脑,动手自主学习,将知识系统化的同时发散思维,联想、创建新的知识体系,这在高三一轮基础知识巩固和二轮的专题训练中都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

当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每一种复习方法的使用都必须根据具体的课堂,这也要求教师必须适时反思,善于抓住课堂灵感和学生的反应,不断改进复习方法。

(三)师生共同探讨

高三复习课时间紧任务重,但作为教师不能盲目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向学生学习,了解学生的困难及需要,明确具体学情才能更好地使用具体的复习方法。如建立反馈机制,在某一时期内教师对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处理,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教师要适时考查学生,吸收学生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找出前期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笔者在一定时期会用一些时间做这些工作,这从学生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有一些是作为教师所忽略的而学生却比较关注和在意的,这时作为教师就需要适时地进行调整。

此外,教师要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强化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并有效带动学生进行反思。学生学会反思,加强思考和感悟,有助于其学习、进步,从长远看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更好地发展。

反思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能力,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业务水平。高三政治教师学会科学地自我反思,有助于提高高考复习的成效,有助于高考学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标杆,教师会影响一代学生的思想、思维和成长,学会反思,从反思中突破,在反思中提升,于教师自身、于学生、于教育事业都将是宝贵财富。

上一篇:尘肺病防治实施办法下一篇:函范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