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2024-04-26

高三一轮复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论文(精选8篇)

篇1:高三一轮复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浅谈高三一轮复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黄 眉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是整个数学复习的基础工程,其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使之达到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在老师的组织下通过对基础题的系统训练和规范训练,使学生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能从不同角度把握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所有可能考查到的题型,熟练掌握求解各种典型的通性、通法。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一轮复习的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我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复习课的模式

1.先介绍知识点并穿插小题练习——然后讲解典型例题——再进行巩固练习。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所复习的知识点碎采用较为适宜。如复习等差数列这部分时,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求和、性质、内容较碎,可先构建知识框架、再逐一用小题巩固每个概念及性质让学生先激活这部分的记忆,再通过一些典型例题深化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再通过练习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

2.先进行练习——然后总结提炼知识点——再讲解例题——巩固练习。这种模式针对一些知识点相对较少、且学生相对熟悉的内容较为适宜。如在复习基本不等式时,这部分内容平时使用频率较高,可以让学生先通过几个较简单的题目的练习进行感悟,激活思维活动,教师再进行点评提炼出这部分的知识点、再通过典型的例题的学习强化运用、最后进行巩固训练和教师讲评弄清解题中的一些注意点、常见题型的处理方法、面孔生的题目如何进行等价转化等。

3.课前先让学生预习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再进行针对性复习与教学——再学习重点例题——最后巩固练习。这种模式适宜章节复习结束时采用,如函数部分快要复习结束时可安排一节这样的课,课前先让学生回顾这部分内容、平时所做的一些讲义,各人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教师再从中找出一些共性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加以解决,在课堂上可以报出某某同学的问题是„„。这样也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当然这种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准确把握学生的薄弱之处,精心选择或编拟课前预习、重点例题、巩固练习中相关内容。

4.先通过一些小题引出这部分的一些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再用典型例题深化——再总结提炼——再练习反馈。这种模式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较好、且知识点不太碎的内容较为适合,如复习函数的单调性的证明时可直接通过例题复习一下两种方法定义和导数法,再提炼出证明单调性的方法,再练习巩固。

5.课前先让学生练习——课上以纠错为主。针对一些高考要求不太高的知识点可用此法。如简易逻辑、四种命题、量词、推理、证明等部分,可选择一些典型题让学生课前先练习,再针对一些共性的错误进行纠正。

复习课不管采用何种模式都要力求做到:(1)系统性:滚动复习,知识前后衔接,梳理归纳成串。(2)综合性:纵横联系,知识内外交叉,多角度、多层次。(3)基础性:着眼双基,中档为主,面向多数。(4)重点性:突出主干知识,详略得当。(5)发展性:传播方法,知识迁移,学会自学。(6)启迪性:深挖教材,发散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

复习中忌讳的是:(1)“大而全”。也即一堂课力求知识点、题型、方法全、容量大、没有重点的做法。(2)教学方式单一,老样子,如:讲—练—讲,始终如此,学生易产生疲劳感。

二、试卷或作业讲评课的模式

1.先按知识点、错误类型归类、或按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归类、后相对集中纠错,中途可适当采用投影仪暴露学生解题中的典型错误进行点评,再总结提炼出一份试卷的重点问题所在,问题处理的一般方法,注意点。

2.按试卷暴露出的问题的大小、主次顺序进行评讲,一般先大后小,先主后次。对于主干知识、通性、通法、学生易得分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评讲,而对一些技巧性的、能力要求较高的、过难或过易的题目要略讲。

讲评课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都要力求做到:(1)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2)诊断性:诊痛析因,指点迷津,传授方法,诊防结合。(3)辐射性:以点带面,画龙点睛,举一反(4)启发性:启发思维,点拨思路,发散开拓。

讲评课切忌的是不做任何分析就对答案或讲评时直接从第一题到第N题,没有重点没有主线、不能突出学生练习、作业、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然在复习中具体采用什么的课堂复习模式要充分考虑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坚决反对脱离学生实际的任意拔高和只抓几个“优生”放弃大部分“差生”的不良模式,不做无效劳动,加大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力度,狠抓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复习的效益。

教无定法,适用的就是最好的。不管采用什么模式,有一个宗旨不能变,那就是要夯实“双基”、适度培养各种能力(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篇2:高三一轮复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一、影响打造高三英语复习课高效课堂的因素

进入高三后,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英语学习教材已没有新鲜感,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不强,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2.学生对英语课堂知识的掌握不踏实,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不能有效地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不能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课后没有及时复习。3.学生发展参差不齐,学生的词汇量十分有限、语法知识薄弱、句子结构意识模糊和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懒惰性太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以上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切实的复习安排。

二、有的放矢,打造高三英语复习课高效课堂

首要前提是关爱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平时多关注他们,给他们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针对他们的错误及时给予讲解,并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关键要求是,在复习过程中,要有计划性。同时复习工作必须要突出重点、考点、热点,有效实施任务型教学,让学生每堂课有收获。针对学生实际,在复习时,笔者重点放在阅读训练、短文改错及写作训练上,以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高效课堂。

1.阅读训练

阅读理解在高考试卷中分值很大,而学生阅读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是:

(1)词汇量有限,构词法知识匮乏导致学生阅读障碍重重,丧失阅读兴趣。

(2)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与技巧。文章主旨大意题,猜词题,细节题,推断题都是有一定方法的,但由于学生词汇量较少的缘故,只能凭着模糊理解,不能深刻理解文章,更不善于通过整体阅读去把握文章中心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3)课外知识面狭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单薄难以尽快地进入阅读理解的状态,迅速地把握文章的整体含义和思路。

(4)语言基本功欠佳,对长难句把握不好。有些句子结构复杂重句较多,学生对语法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就会造成望而生畏的心理障碍。

面对学生的现状,应该把排除影响学生阅读效率的障碍因素作为当务之急。打造高效阅读课堂,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指导学生使用正确恰当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阅读理解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每日坚持课外阅读2―4篇文章,形成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模式的阅读。学生相互讨论,再简短地评讲。半数文章要精读,某些句子要翻译成中文以准确理解。生词太多文章不看。同时,让学生勾画出生词,理解记忆,并通过造句运用生词,进而达到积累单词的目的,所遇生单词越少,学生阅读兴趣越大。

第二,扎实的语法基本功是高效阅读的基本储备。在阅读中会遇到大量的长难句,涉及到虚拟、倒装、主从复合句、省略、非谓语动词等语法功能分析,可以把这些句子挑选出来一一分析,有阅读材料为背景,学生理解这些长难句就要容易一些。

第三,阅读策略与技巧的培养。在阅读中,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和猜词、掠读、略读等阅读理解技能,鼓励学生利用上下文和构词法进行猜词。同时,教会学生怎样把握中心句、主题句,对一些过渡词,转折词引起注意。某些题中题干中的词汇实际就是文中对应那句的关键词的近义词,如果知道词义,做题不会那么难。

第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要点读,减少回读,要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习惯,做了阅读理解之后,对其影响理解题干的单词要查字典,积累在笔记本上。坚持天天练,自然习得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增长阅读经验和见识,也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2.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是考查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学生没有注意上下文的联系,对句子结构掌握不好。因此,在教学中,强化训练让学生从词法、句法和行文逻辑入手。整篇把握,注意固定短语搭配、前后时态是否一致,单复数是否一致,冠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并列连词等的用法,还应注意上下文的联系。?

3.写作训练

写作在高考试卷中占35分,是考生的薄弱环节,也是区分度最大的题目。学生的书面表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语法基本功不牢,对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没把握好,句子结构五花八门;汉语式英语严重,主谓一致错误等;基本词汇量不够,对短语用法不熟练,错误严重;行文不流畅,不会用关联词或关联词运用不准确;表述不准确;大小写不规范,书写潦草,无法辨认;要点不全,缺乏半开放性作文的写作能力。

首先,针对学生的现状,对中等水平或以下学生,要先过“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关,让学生找文章要点,用简单句表述出来,同时加强汉译英练习,然后将句连成段,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其次,要坚持规范化训练,对各类型的写作体裁都要进行强化而且坚持不懈。要注意运用词、句子和语法结构的准确性,上下文语言的连贯性、得体性。注意拼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特别要对书写进行强化,书写要大方、整洁、美观。

另外,要求学生背诵优美的句子、语段和范文,熟练掌握有关话题的词汇、常用句型、常用关联词、谚语等。同时,让学生去仿写或套写,切实做到“每天读一点,每天写一点”。

篇3:高三一轮复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一、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具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活动的操作框架。我们在构建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学模式时依据了许多教育教学、现代学习方式和英语语言学等方面的理论, 其中最主要的是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学说。

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者认为, 学习不是教师单向地传输, 不是学生顺从地接受,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明确意图的、积极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 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通过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建构新的理解。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在一轮复习教学中, 我们可以在正式复习某个方面的内容前通过学案向学生展示复习目标和相关的诊断练习, 以此创设问题情境、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条件。在学生自主预习复习目标、完成诊断练习的过程中,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有效进行建构活动, 如细心揣摩各个知识点复习应达成的目标, 认真体味每道诊断练习所蕴涵的题旨。

2. 结构主义理论

结构主义学派认为,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基本结构, 这种结构就是一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概念、规律、规则等稳定性最强、沉积性最强的内容;掌握了这些结构就能从整体上驾驭所学学科, 并能由此出发独立地向学科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进一步获取新知识, 认识和解决新问题;学科教学必须教授和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

事实上, 一个学生如果连单词的读音、拼写都不会, 连句子的基本结构都搞不清楚, 是无法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 只有夯实了“双基”, 才能为建构活动提供不竭的源泉。所以, 我们应十分重视以夯实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一轮复习。首先, 在时间安排上, 要确保一轮复习占整个复习时间的一半左右, 甚至更多一点;其次, 在内容选择上, 要强调语言知识的基础性地位, 倡导输入型教学。

二、教学结构

我们所构建的一轮复习教学模式为:诊断—解惑—巩固—纠错。这四个环节涉及课内和课外。通常情况下, 诊断和纠错环节分别于课前和课后完成, 根据具体情况, 也可将诊断和解惑放在课内完成, 将巩固和纠错放在课后完成。具体操作步骤和要领如下。

1. 诊断

(1) 编写复习导学方案

复习导学方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复习目标。以单元为序, 从词汇、句型、交际用语、语法等方面理出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语言点和一般性语言点, 并用显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复习内容的确定一般立足于某个单元, 但不拘泥于这个单元, 不同单元间的知识适当进行整合。

第二, 诊断练习。针对复习目标部分的重点内容编选诊断练习。诊断练习的内容与所列举的重点语言点一一对应, 并且基本涵盖相关语言点的主要用法, 因而这些练习可以充当教学的引子。为了促使学生自觉注意语言的上下联系, 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有效建构知识的框架体系, 诊断练习可采用一定量的填空、完成句子、句型转换、句子翻译等综合式、表达型的主观题型。

第三, 词组短语。列出课本内容中一些不必作为语言点来复习的常见词组和短语, 以便于学生集中记忆。过于简单的词组短语和结构不固定、学生凭语言能力可以自动生成的搭配不列入该部分的内容, 以便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第四, 巩固练习。根据所复习的重难点内容编选适量的巩固练习。题型以高考题型为主, 难度稍高于诊断练习。语篇类练习在话题、语言知识运用等方面尽量与所复习的内容相关。

(2) 指导学生预习

督促、指导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复习目标部分的内容, 认真完成诊断练习, 熟记词组短语, 并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和相互间讨论等方式, 了解目标要求, 熟悉复习内容, 发现存在问题, 获得感性认识。

(3) 批改诊断练习

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诊断练习, 同时为了充分了解学情, 教师一般应仔细批改学生所做的诊断练习。如果时间来不及, 可以抽改一部分学生的练习, 或者只改一部分学生的一部分题目。

2. 解惑

(1) 诊断反馈

通过课件呈现学生在诊断练习中出现的共性的典型错误, 同时提出学习建议, 使学生明白问题所在, 明确听课的重点, 明晰努力的方向。

(2) 点评总结

通过课件呈现诊断练习并点评, 在讲评诊断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各个语言点的用法。

3. 巩固

(1) 即讲即练

针对诊断练习批改时所发现的学生的典型错误编选少量的、单项的补偿性练习, 并在相应的诊断练习处理完毕后立即让学生去做一做。

(2) 当堂测评

当堂完成导学方案中的巩固练习, 时间如果来不及, 则留待课后完成。

4. 纠错

(1) 督促学生自我纠错

经常查阅学生的导学方案和课堂记录, 确保学生适时记录、及时纠错, 尽力消除在复习过的导学方案中仍然留有空白、错误或没有订正和订正后依然有错的现象。

(2) 定期进行统一纠错

一段时间后, 让学生集中做教师依照该段时间内错误率较高的诊断练习题和巩固练习题而改编的纠错练习。

总的说来, 在一轮复习教学中, 其教学步骤最好能体现这样的先后关系:先让学生做诊断练习, 后答疑解惑;先呈现具体实例, 后抽象概括语言用法;先口头总结, 后书面 (投影) 归纳;先直观呈现讲解要点, 后口头或笔头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三、实践反思

实施基于“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学说”的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学模式已经有四年时间, 其间取得了许多成绩, 也对很多问题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

1. 该模式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

要保证该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 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动力条件)

观念对人们的行为发挥着先导作用, 人们会根据自身形成的观念自觉进行各种活动。教师要从内心认可、接受该教学模式, 需要领会、掌握如下内容: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 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规律, 我国英语教学“课时少、任务重、缺乏语言环境”的特征, 自主、探究、合作的现代学习方式等。

当然, 教师在观念没有转变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使用该模式, 期待在该模式的使用中不知不觉地体验新的观念, 转变旧的观念。

(2) 将教学理念物化成教学材料 (物力条件)

教学理念, 包括教学方法, 只有在被物化成教学材料以后, 才能被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使用该模式需要编选的材料有:一轮复习中的学习目标、诊断练习、巩固练习, 特别要注意编选好诊断练习。

(3) 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人力条件)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是“诊断”, 这是区别于当下英语学科大量采用的演绎式的复习方法的重要标志。要保证这一步的实效, 除了编选好诊断练习外, 一定要坚持全面批改或者抽样批改诊断练习, 以此督促学生认真预习、获得体验、建构知识体系, 也帮助教师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备好课。

2. 建议

(1) 课堂教学有必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模式

在高三英语复习教学中, “术”比“道”更重要。教学活动中教师教什么、如何教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教师想要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功就必须注重对教学内容 (教什么) 和教学方法 (如何教) 进行合理组合, 即能按某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模式进行教学。[1]如果教师借鉴使用了经过大量实践检验的复习教学模式, 就有了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案, 而无须一切从头开始探索, 并且只要条件具备, 环境适当, 其教学效果总是明确的和可以预期的。

(2) 模式建构应体现动态过程

教学模式有相对稳定性的一面, 特别是在最优化后的一定时期内。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性使其具有质的规定性, 否则教学模式就会变成游移不定、不可捉摸、不可理解的东西。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教学建模是渐进的, 有一个“建构—超越—再建构—再超越”的过程, 所以, 模式使用决不能固化、僵化, 而应力求在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它们, 并最终打破、超越现有的模式, 发展、组合、建构新的模式。[2]

(3) 模式运用应因环境制宜

任何模式, 都有特定的使用场合和条件, 从来就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 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情、学情等因素对其进行灵活运用。

四、结束语

在高三英语复习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 我们根据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学说和复习教学实践建构、概括了“诊断—解惑—巩固—纠错”这一一轮复习教学模式, 并通过课例研究等手段, 对该模式进行了验证。作为教研员, 笔者还把经过验证的、质性相对稳定的模式广泛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 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人们对复习教学的新认识, 这一模式还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篇4:高三一轮复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关键词:高三一轮复习 教学模式 有效性

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永远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话题。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因此,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知道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从而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中,构建一种相对稳定且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和保障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1、课堂满堂灌输.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自己既要梳理知识,又要联系时政热点,还要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很被动地接受,没有安排学生消化的时间,更没有安排相关知识解题能力的训练,把知识消化都留在课外,学生苦不堪言,复习负担很重。

2、教学效率低下。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欠缺什么、有哪些薄弱环节,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设计进行教学,不管学生有没有收获或收获有多大。没有注意学生在该部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情况,无法确定讲课的重点。在教学前没有研读高考考点,没有研究高考试卷,在教学中既不进行相关知识的纵横联系,又不与时政热点结合,更没有应试针对性,复习课内容干瘪,不生动,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教学效率低下。

3、缺乏能力培养。做好文综试卷既需质量也需速度,有的教师把解题能力部分全安排在第三轮,所以在一轮复习中就知识讲知识,讲课中缺乏能力培养意识。教师没有给学生安排适度训练,没有对学生进行各类解题方法指导,更没有规范学生答题,这样即便学生对知识很熟,但面对题目仍然不会做或不能很好很快的完成。

二、诊断学生学情

针对我校的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表现:1、学科知识储备不足、基础不牢;2、名词术语使用不当,表述不准;3、材料题中信息获取不全,提炼不够;4、设问用意解读不明,思路不清;5、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从而导致跑题、分数不高;6、考场心态把握不好,发挥不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考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能教给学生的不是枯燥单调的满堂灌,而是如何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来应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模式。本课题研究就是通过行动研究,探索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改变高三政治复习教学单一,内容教条化、模式化和单一化,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并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究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提高课堂有效利用的效率,确实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

三、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1、 “考纲引领、链接高考”:要求学生能清楚、透彻地理解和掌握《考纲说明》中规定的每个必考的知识点

高三政治复习课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是:根据《考纲说明》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拓宽、查漏补缺,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备高考。通过这个阶段的复习,要使学生能清楚、透彻地理解和掌握《考纲说明》中规定的每个必考的知识点,以及对它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达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还要求学生能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得到提高,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因此,我们在这一阶段复习中认真钻研《考纲说明》,密切关注政治高考试题的变化,在每节复习课的前8分钟,以近几点的高考原题带考点,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明确具体的复习教学目标,避免随意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 “自主读书、注重双基”:要求对教材知识会举纲列目

纲就是体系,目就是知识点。 加强知识整合 ,构建知识网络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同时突破重难点,可有效提高第一轮复习效率,这一环节要求有“读”、“记”、“练”。

(1)读——细读教材。细读教材能帮助自己树立自信——我熟悉教材!

现行高中政治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可读性强,通过细读,不放过一个知识点,力争能全面了解教材,不留遗漏。

(2)记——熟记知识点。

在熟读、细读教材的基础上,要认真记忆知识点。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要提高能力,先要搞好知识的储备,而对于学生来说,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记忆。

记忆知识点时要遵循先宏观后微观,也即先体系后要点的逻辑顺序。如课题(明白本课要讲知识的总体范围)→节(进一步明确该题下分几节来讲解,弄清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框题(明确本框题讲述的主要内容)→标题→具体知识点。这样,就从整体上构建成了知识网络,便于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简单地说,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你可以很便捷地从体系中提取所需,可以有效地避免“按题猜点”或“依点猜题”,从而提高准确率和效率。另外,记忆知识点时还要注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机械记忆。

(3)练——解决问题。

读和记是为了练,可以说练是前者的目的。只有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才能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一般说来,第一轮复习的练习不宜过深过难,应以基础性练习最佳。每个知识点安排一个高考题或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要求学生举一反三经常复习,这样可确保计算型选择题不丢分。如措施类主观题,把经济学、政治学中关于怎么做的知识点整理出来,再结合讲解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从主体找措施,从教材找措施,从问题的反面找措施,从材料找措施,从党的方针政策时政热点中找措施。还有原因类、意义类,也是运用同样的方法。这样就在一轮复习中把知识和能力相结合,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后面的二轮三轮复习做好准备。

3、 “结合时政、质疑运用”,其中包括练习反馈和评价效果,注重综合运用和高考题型的训练。

政治学科的学习必须要渗透热点,联系实际,实现知识呈现方式的“陌生化”。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教学中视频方式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内容丰富的教学情境。所以,多媒体手段所承载的丰富信息可以渗透时政热点,联系实际,为创设“陌生化”的复习氛围、提高复习效率助一臂之力,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方面均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结合时政热点进行近几年典型题型的训练,要精选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各地区的模拟题、常错题、易混淆题等。通过精做习题,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练中记,练中思,练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以便有效地进行能力训练。

在评价方面,新课标指出:“对学生表现的评价,要更为关注其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如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和互评、个人成长记录等”。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实现评价方式的陌生化,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把学生从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评价氛围,有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的自我调节,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迸发。

总之,在高三政治的三轮复习中,第一轮基础知识再现巩固和整合融汇的复习是重点,它如同建筑结构的钢筋框架,直接关系着整座大厦的质量和成败。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把握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指导学生夯实基础,集中对相关知识和典型习题进行总结和归纳,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将对于冲刺高三的学生二轮、三轮复习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探索出一条具有桓仁一中政治学科一轮复习模式特色的科研道路,促进我校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美)乔伊斯(Joyce,B.) 等著,荆建华 等译《教学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9

篇5:高三艺术生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例1 要使函数y12x4xa在x,1上y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练习

已知2x

例2 已知函数f(x)3x,且log318a2,g(x)3ax4x的定义域为[1,1].2x≤()x2,求函数y2x2x的值域.14(1)求g(x)的解析式并判断其单调性;(2)若方程g(x)m有解,求m的取值范围.练习

若关于x的方程25 x145x1m0有实根,求m的取值范围.1

【课堂小结】

联系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等性质进行综合运用.【课堂检测】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1)y21x4

(2)y()23x

(3)y4x2x11

【课后作业】

1y()1求函数2

篇6:高三一轮复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1.1 向志荣老师独创的链式情境教学模式。

以某一核心知识,核心思想方法,基本物理模型为情景创设点,通过知识深化,应用扩展,模型演变与组合,大跨度,宽领域勾联,形成一个立体知识网络,一个方法系列,一个模型群落。

这种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是:创设情境=>搜集资料=>确定链式=>实施教学=>教学反馈=>发散拓展。教师要打破章节界限,大跨度、宽联系组织教学,要前瞻后顾,全面覆盖。在复习教学中,知识点要得利升华,应用范围要得以扩大,相似点要构成对比。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要走“学习――教学――创新”三结合的循环之路,要给学生创设新的情境,展示新的视角。如概念教学链式《功》的复习教学设计,以“功”为情景创设点;功的定义→功的正负→恒力功的计算→变力功的计算→总功的计算→平衡力做功→相互作用力做功→摩擦力做功→向心力做功。习题教学链式,以母题为情景创设点设计习题串链式,如“单摆在磁场中的运动”,设计的习题串链式是:匀强有界磁场+球→匀强有界磁场+环→非匀强磁场+球→非匀强磁场+环→均匀渐变磁场+球→均匀渐变磁场+环。

1.2 以杨波老师为代表的“广泛撷取,精挑细选,恰当组合,整体优化”教学模式。

教师在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中,完全不受全师生共有的复习教学用书的限制,而是根据考纲要求,苗准高考热点,全面把握高考趋势,精选教学材料,恰当剪裁,优化组合,自成体系。

这种复习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备课前要充分地占有资料,我们给每位高三教师配备了三套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用书,历年高考物理试题,近两年全国各地月考试题,摸拟试题,专题精讲资料,专题试题等。

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时,教师要将近三年对应章节的高考题做完,并做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列出高考的重点,热点,变化点,生长点,试题的流变与演化趋势,形成一个复习教学的坐标系,参考系,从而使我们对资料的选择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标准,使我们的复习教学更具有高考针对性。

然后广泛涉猎,博观约取,从研究高考试题得出的资料选择标准,对手头资料进行剪裁、截取,恰当地组合,排序,力争使获取的材料结构化,序列化,并按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变换着花样呈现给学生。

1.3 部分教师的“一本到底,讲完练完”教学模式。

师生都用同一本第一轮总复习资料,教师把这本书上的所有内容,按照书上的排列顺序,从头到尾全部讲完,虽然对书中的部分题目也做了适当的发散,拓展,但都没有超出这一本书所限制的内容,学生就是将拥有的这本书上的全部作业做完练完,然后发一些卷子,做一张讲一张,如此持续到第一轮复习完毕。

1.4 对上述三种教学模式的`反思。

上述三种教学模式中,第一种教学模式创新程度最高。教师不仅要全面地,整体地,宏观地把握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和能力层次,而且还要准确地把握高考要求;不仅要详细地占有资料,而且还要对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精准地分类,有机地联系,恰当地呈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彩线串珠式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在互通式高速公路上,让学生时时刻刻感觉到新鲜、有趣、有浓度、有物理味。

第二种复习教学模式体现了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它不拘泥一种教学资料,自成体系,自成风格。上述两种复习教学模式,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种模式,教师完全失去了教学个性,完全跟着资料编写者走。事实上,我们把几本不同的复习资料对照起来看,虽然感觉大致差不多,但是,它们之间,无论是体系,题型,方法,讲述重点,训练题都仍有相当的差别。每本书也都有自己优点,亮点,但比较会发现,也都有自己的弱点,侧重点,对一些知识的应用范围,对一些模型的分析深浅,对一些方法归纳整理,也都有所不同,从高考的范围和要求来看,它们各自都有不够完备的地方,因此,“一本到底”的复习教学模式,其复习效果十分平平。二诊考试结果,前两种模式,平行班班平在100分左右,而第二种模式,平行班班平在80分左右,相差达20分之巨。

2.构建“问题――方法――模型”三位一体的复习教学模式

今年针对我校级学生实际,以及我们预测到的调考试题的可能变化趋势,在认真分析总结上一年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模式及其效果的基础上,在高三物理备课组组长李相春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试图重新构建一个新的高效的复习教学模式,即“问题――方法――模型”三位一体的复习教学模式。 在对基础知识进行重温,强记,结网,深化及升华的基础上,对物理知识的应用部分按问题、方法、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形成三个系列,然后交叉组合组织教学的模式。

例如《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学,这三个系列是这样分列的。

“问题”系列:(1)力和加速度的瞬时性问题,(2)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3)连结体问题,(4)超重和失重问题,(5)临界和极值问题,(6)多过程问题,(7)流体(空气)阻力问题,(8)图象问题,(9)体育运动问题。

“方法”系列:(1)正交分解法,(2)二力合解法,(3)整体法和隔离法,(4)程序法。

“模型”系列:(1)加速度的动态变化模型,(2)光滑滑槽模型,(3)传送带模型,(4)弹簧模型,(5)水平外力作用下的板块滑动模型。

写到这里,有些老师就会说,我们也是这样分类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是的,仅从上述分类确实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我们的设想是更贴近高考,更关注热点,更逼近趋势。比如说,就连结体而言,仅泛泛地讲几个例题,简单地给出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隔离法和整体法。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物理学习水平是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的,也离贴近高考的要求相去甚远。我们认为对连结体应更进一步地研究,找出共性中的个性,挖出精细的地方来,给学生展示出更加具体的解题程序。从连结体内部相互作用来看,可以分为绳子弹力连结体,杆弹力连结体,弹簧弹力连结体,接触面弹力连结体,静摩擦力连结体,滑动摩擦力连结体,根据连结体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总结出解题时的特别注意点、差别点。对于又叠放连结体,应着重分析,水平叠放连结体的临界问题和倾斜叠放连结体的临界问题这两个方面,做贴近高考的强化训练,近年来的某些高考题正在从这两个方面生长出来,发展开去。

对方法的传授要具体、实用;体现方法的实例要典型、简单;要寓方法传授予问题和模型教学之中。

关于模型,我们以为主要注意模型演变,组合,扩展。如摆的演变,固定悬点摆=>可动悬点摆,单线摆=>双线摆,固定悬点摆=>阻挡摆,摆线摆=>轨道摆,小球摆=>小环摆。从摆所处的环境的演变:重力场中的摆=>电场中的摆=>磁场中的摆=>g、E复合场中的摆=>gBE复合场中的摆。

将基本模型放到不同环境中去的应用,实现范围的扩展。如板块滑动模型,这个模型最初是从动量和能量中提炼出来的。但是,就目前的高考题和模拟题而言,其应用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力和运动中有水平外力作用下的板块滑动模型,主要用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来解决,动量和能量中的板块滑动模型,主要用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功能关系,四个规律求解。电场中,磁场中,复合场中的板块滑动模型,涉及电场力,磁场力等,那就更复杂一些。

篇7: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法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法

1.制订一个合理的预习计划。

从整体上把握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仔细揣摩教材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玄机,完成课后练习,争取带着疑问入校,激发入校后的求知欲,尽快地让数学成为你的知心朋友。

2.做好新旧知识的对比。

应力求做到新的概念、定理,都要先复习之前高中数学学过的知识,把它贯穿在高中课程中,使新旧知识互相促进,共同巩固,达到知识的深化与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初中阶段感兴趣的高中数学难题,回顾老师扩展的数学知识,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享受攻难克艰的乐趣,感受高中数学的魅力。

3.关注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进一步学习。

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比如:类比法——引导我们探求新知;归纳猜想——我们创新的基石;分类讨论——化难为易的突破口;等价转化——解决问题的桥梁。

如果在这方面做得好的话,那么从一开始你就走在了前面。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如果你比其他同学适应得快,那么无疑你的进步会比别人快,从而形成一个增长的良性循环。

4.高中学习中的常用知识。

如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平面几何等,力求在数学知识、方法、思想方面恰当进行初中和高中的衔接(都可以在书上或网上找到),同学们要自主学习和思考,做一做相关练习题,打好基础。总之,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希望同学在学习中能够多思考、多总结,达到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和必备的能力。

高三数学高效复习方法

高三的课一般有两种形式:复习课和评讲课,到高三所有课都进入复习阶段,通过高中数学复习,学生要能检测出知道什么,哪些还不知道,哪些还不会,因此在复习课之前一定要弄清那些已懂那些还不懂,增强听课的主动性。现在学生手中都会有一种高中数学复习资料,在老师讲课之前,要把例题做一遍,做题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

对高中数学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高三数学选择题秒杀法

1.剔除法

利用已知条件和选择支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入验证即可排除。

2.排除法

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本质就是去伪存真,舍弃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找到符合题意的正确结论.筛选法(又叫排除法)就是通过观察分析或推理运算各项提供的信息或通过特例,对于错误的选项,逐一剔除,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3.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法是指在处理高考数学选择题问题时,能准确地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几何图形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思考,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辅形”,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从而实现化抽象为直观、化直观为精确,并达到简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形结合法在解决高考数学选择题问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综合法

当单一的解题方法不能使试题迅速获解时,我们可以将多种方法融为一体,交叉使用,试题便能迎刃而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不易找到解题思路时,我们可以从选项里找解题灵感.5.测量法

篇8:高三一轮复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关键词:落实基础,深挖教材,数学复习教学

2008年高考结束后, 学生反映数学难。到底难在什么地方呢?仔细做一做便发现:试题的小题大都是几个知识点的综合, 大题的含参运算多, 对学生的迁移能力要求高, 所以难度大。但是从选择、填空到解答题都能从课本中找到试题的影子。这对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 落实基础”, 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实际上, 题目的综合性越强, 无疑对基础的要求越高, 基础落实越重要。

一、不要忽视最基本最简单的基础知识的落实

所谓“基础”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所谓“能力”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有了扎实的基本功, 才能真正提高能力。美籍华人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有一句名言:数学就是理解。“学好数学”就意味着理解:即把教科书里的内容包括其中所有的习题学得“深透”, 演得烂熟, 真正做到没有一个定理不会证, 没有一个习题不会做的程度, 解答综合题的能力就会提高。由此可见, 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是二轮复习提高能力的关键。

在复习基础知识时, 教师认识上存在一些错误:一是往往认为这概念也简单、那性质也容易, 都没有扎实复习!而恰恰这些地方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 模糊的。学生在高一、高二基础学习阶段时, 往往是就题解题, 由于课程多, 再加上好些学校赶进度, 学生基础不是很好, 尤其是对概念的理解好多是一知半解, 解题技能差。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学生达不到熟练化, 自动化。

二是让学生吃知识点的“压缩饼干”。如: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左加右减”, “奇异偶同, 象限定号”, “同增异减”等, 靠大量的题目练习来巩固这些知识。就是让学生只会用结论解题, 不管这些结论来历, 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了解, 概念的内涵理解不透。所以在做题时知识的迁移能力弱, 一遇到综合性的题目, 就容易出错。其症结就是吃不透, “消化不良”。

1. 对概念、性质理解要深刻。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思维的发展依赖于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所以概念的教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问题1. (2006年全国文1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奇函数的定义, 不仅要求学生记忆奇函数的定义, 更重要的是理解定义的本质, 即f (x) 的定义域为R, 且为奇函数的意思是:f (-0) =-f (0) , ∴f (0) =0可得

由此可见, 学生缺少的不是技巧而是基础, 不少学生对概念、公式、定理、性质都模糊不清, 导致解题不严谨、不细致。

2. 对函数图象及其变换认识要具体、深刻。

问题2.函数y=sinx与y=tanx的图象) 上的交点有 ()

A.4个B.3个C.2个D.1个

误解: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 易知有3个交点, 所以选B.

分析:造成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作出函数图象不够精确, 忽视了在 () 时tanx>sinx.

因为在 (0, ) 上tanx>sinx是恒成立的, 即在 (0, ) 上函数y=sinx与y=tanx的图象没有交点, 同理在 (, 0) 上两曲线也没有交点 (两函数同为奇函数也说明当 (, 0) 时sinx>tanx.故只有一个交点。

反思:在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时, 我们虽然画的是草图, 但是关键的条件、特殊点的变化的趋势必须表达正确。否则将会判断失误。

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变换过程, 从而理解性记忆。教师在这里应多下功夫。

二、要深挖教材知识点的内涵

因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产生于中学数学课本, 高考题的“根”又深深扎在数学课本里, 而近年的高考题又特别注重这一点, 通过系统复习中学数学内容之后, 学生能站在一个新的平台上认真体会总结教材和考纲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思想方法, 所以中学数学课本是落实基础的最好资料。

1. 引导学生挖掘知识产生的背景。

课本中讲到的定义、定理、法则和公式都属于基础知识。对于基础知识, 高考要考它们的运用, 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掌握它们各自的特征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许多学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 恰恰在于忽视对数学本原意义的理解, 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上, 所以做题感觉很吃力。

掌握两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前项和公式以及它们的产生背景和推导过程。

课本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是“倒序求和”, 其根据是因为性质:m+n=p+q (m, n∈N) , 则am+an=ap+aq, 本质是等差数列的定义。解决本题的核心并不是在于知道“倒序求和”, 而是为什么要用倒序求和, 也就是数列求和公式的产生背景即等差数列特征, 如果单纯的只记住“倒序求和”, 其实就是没有掌握公式的产生的背景。

2. 引导学生深挖例习题的内涵。

问题1. (课本109页例5)

本题不仅要会证明, 更要理解本题条件和结论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

问题3. (2008年全国理3)

三、不要回避课本中的难点

因为课本的难点也是高考的难点。所以课本中的难点不能放过。2008年的高考试题20题是由课本第三册选修Ⅱ54页B组2题改编的。课本第2题的叙述比较冗长, 这对阅读能力差的同学, 无疑是一个难点, 好多学生搞不清每个人试验的次数, 另一个难点是不能正确建立数学模型。

难点一、对随机变量概念的理解。

随机变量与函数有一定的联系, 所谓的随机变量, 实际上是用变量对试验结果的一种刻画, 是试验的结果与实数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这与函数概念的本质是相同的, 只不过在函数概念中, 函数f (x) 的自变量是实数, 而随机变量的概念中, 随机变量的自变量是试验的结果。

问题4.将一颗骰子均匀掷两次, 随机变量为 ()

A.第一次出现的点数

B.第二次出现的点数

C.两次出现的点数之和

D.两次出现相同点的种数

常出现的错误选A或B, 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弄清试验是什么?“将一颗骰子均匀的掷两次”是试验, 随机变量是用变量表示试验的结果, 试验的结果是针对“掷两次”而不是其中的一次。选C

难点二、函数与反函数概念的本质理解。

问题5. (2008年全国6) 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y=1n姨x+1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则f (x) =

本质是由y=f (x-1) 的解析式求y=f (x) 的解析式。

反函数也是函数, 而且也是研究函数及有关性质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对考查学生逆向思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一篇:(本科)函授、夜大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下一篇:谨记职场菜鸟的五大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