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战略

2024-04-28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精选6篇)

篇1:中国城市发展战略

《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听后感

为了开拓我们的视野,促进我们进步,我院今天下午邀请了罗致刚先生为我们讲解《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我有幸参加了这个讲座,从中受益匪浅,也获得了许多启发。

罗致刚先生妙语生辉,用许多有趣鲜明的例子给我们讲解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列出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几个过程: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以及城市发展的过程:城市化→集中化→全球化。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让我联想到当今中国城市的发展的一些问题。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我国也再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但是中国的城市化,似乎有点扭曲,可以理解为城镇化。现在的政策就是大力发展中小城镇,限制大城市的发展。这有悖于世界城市发展的规律。中国的大城市集中了全国的优势资源,吸引了大批人员涌进。应该加之以正确引导,扩展规模,从而形成城市集中化现象。而不是现在的发展小城镇,限制大城市。村村点火的局面。这样浪费了许多资源,没有做到资源整合,聚集起来发挥最大作用。

从讲座中也了解到,中国现在正在开始走城市集中化,形成京津城市带,沪宁杭城市带以及珠三角城市带。我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建制也阻碍了中国城市集中化的发展。但我仍相信中国正在好的方面走,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谷孟杰2011 11 03

篇2:中国城市发展战略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究竟走何种道路一直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大城市规模要不要控制,发展小城市(镇)是不是中国城镇化的唯一道路。在此,本研究将对中国城镇化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规模大城市

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道路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论。主要有:⑴小城市重点论;⑵城乡一体化论或城乡融合论;⑶大城市重点论;⑷中等城市重点论;⑸大、中、小合理结构论等多种观点。中国的城镇化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模式?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总结我国的经验教训,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力向,最终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和多元化城镇体系应是我国的理性选择。

一、关于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

在对我国应该选择的城市化道路模式上,学术界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张发展小城镇。

这种观点出现较早,至今仍占主导地位。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国情出发,反对集中型城市化道路。认为在体制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还面临着许多障碍,而消除这些障碍也需要有一个过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高达2亿人,靠大城市解决不了这样多的人口失业压力。解决的办法应该是发展小城镇,使广大农民由农村迁移到附近的集镇,小城镇是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现有的大中城市方面,主要的制约是:其一,现有的城市无法承受农民进城的冲击,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市的失业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大量的人口涌入,势必加剧就业压力,并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其二,现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供给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在这种条件下扩张现有的城市,将造成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化。其三,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盲目扩张,形成了“城市病”,导致城市贫民窟蔓延,城市环境恶化,社会犯罪率上升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因而,在现阶段,大中城市还不能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依托,发展小城镇才是更为现实的选择。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有三个明显的发展优势:其一,近年来小城镇数量扩张明显,在小城镇的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应当说有一定的基础;其二,由于地缘关系紧密,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心理成本要低一些;其三,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较好、较快地连接起来,迅速地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进而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又可以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的压力。

(二)主张发展大城市。

有些专家认为我国的城市化应走大城市扩容为主的道路。原因是大城市的规模效益最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还很大。因各方选择的工作不同,农民进城并不与下岗职工争饭碗,而且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充分就业的时期正是“民工潮”的高峰期,农民工大量进城既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不仅大城市发展仍有相当潜力,而且小城镇发展存在着制约因素。

反对以小城镇建设为主的观点认为,小城镇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城乡分割体制下产生的。就像分散的乡镇企业一样,也是分散的小城镇,而不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城市,因而小城镇难以担当转移几亿农民的重任。发展小城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而且过度发展小城镇会得“农村病”,比“城市病”的问题更为严重。

(三)主张发展中等城市。

持这种观点的人的理论依据是小城镇的集聚效应极差,绝大多数人20万以下的县城规模不经济十分明显;大城市综合效益优势十分明显,但多面临着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困扰;中等城市兼具小城镇和大城市的优点,又能相对地避免它们的缺点中等城市,其人口大约在50万至100万,它既可发挥工业生产与城市社区的聚集效应,又可避免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人口高度密集的弊端。

(四)多元模式的城市化。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上述“大小之争”根本没有必要。我国人多地广,地域差异性大,工业化水平低,不可能采取单一战略模式去解决城市化问题。而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向多元化目标逐步推进。因为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差异较大,面临的主要矛盾也不相同。具体建议是东部地区的城市发展要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再上台阶结合起来,从调整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入手,以提高城市化质量为目标,发展大都市带,以此作为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中部致力于扩大吸纳农村人口,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积极引导、鼓励大中城市的规模适度扩大,大力发展小城镇,使中部地区成为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主战场。西部的中期目标定位于“大城市、小城镇”,通过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大调整,形成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城市布局模式。要依托现有的大中城市,在少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形成较大的人口集聚核心。

二、中国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主要模式

1.以现有大城市为基础带动相关城市群发展。

我国城镇化的关键是以现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基础和龙头,发挥其强大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次中心城市、卫星城镇的快速发展,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交通运输成本低、专业分工相对明确、人口分布合理的城市群格局。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个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2.积极鼓励中等城市的发展。

中等城市主要是指20万人到50万人之间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在这些地区,这种城市积聚了相当的经济能量,人气、市气、辐射力都已开始显现,但由于它们尚处于从小到大的转换阶段,上述“两气一力”积聚得比较缓慢,城市扩容能力低,吸纳能力不强。因此,帮助中等城市加速扩容,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推动城镇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采取多种措施和办法,优先加速中等城市的扩容,为特大城市设置保护带,以减轻特大城市的托力,并培育其逐步成长为大城市。

3.稳妥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

在离大城市较近的周边地区,小城市和小城镇应确立依托大城市加快自身发

展的战略。要注意对大城市辐射的承接,避免在专业分布上与大城市的趋同,走特色发展之路,与大城市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关系,最终融入大都市。在宏观层面上,要通过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国家的财政和政策扶持等手段,帮助偏远落后地区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增强其综合功能,使其成为本地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应把县域中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作为发展重点,并通过相邻建制镇的组团发展,增强其集聚辐射功能。建设景区旅游、绿色农业旅游、专业加布、农业产业化、物资集散等专业化和特色化小城镇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中国城市规模发展战略之我论——中国应大力发展大城市

第一, 我国的大城市是国家的经济重心所在, 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实力、结构最先进和合理的地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成正比例的关系。1984年, 京、津、沪三大城市的产值占全国300多个城市总产值的21%。90年代以来, 中国沿海地区的大城市通过设置各类开发区, 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有的新城区的用地面积甚至超过了老城区。如浦东开发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天津滨海新区、大连新区等。其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有目共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1996年中国大城市市区非农人口占全国的89%,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1%, 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0.4%,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40%, 工业利税占全国的34.3%。“大城市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9.3%, 其中特大城市占21.12%。”“1996年大城市实际利用外资达237.2亿美元, 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量的43.28%。”大城市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它们是区域性社会, 是经济、文化中心, 其中一些是全国性中心, 既是组织区域专业化分工和经济联合的强大的生产中心, 也是组织物资集散和商品流通的中心,又是为自身及周围地区甚至全国提供各种服务的中心。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目前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就必须发展城市经济, 尤其要发挥大城市的经济效益。实施优先发展大城市战略, 以大带小, 以城带乡, 早日实现城市化。

第二, 我国大城市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当代国际化城市一般都拥有发达的第三产业, 比重可达GNP 总量的60-80%”第三产业本质上是城市经济, 城市规模越大, 意味着用户越多, 服务的商机越大。从整体上看, 我国城市的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有所不同, 主要表现为城市规模等级越高, 第三产业越发达。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劳动力主要从事第三产业, 现代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远远大于第二产业, 在后工业社会, 第三产业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 中国必须把城市做大。

第三, 大城市的发展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我国正在走工业化带动信息化, 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路子。工业有着强烈的大城市区位指向, 它需要城市功能的服务, 需要大规模的工业基础设施支持,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需要产业集聚的效益, 需要靠近大城市市场。目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 向城市集中是不可避免的。同时, 大城市在信息交流和信息产业发展上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百万人口、几万家企事业单位聚集在一个大城市里, 加上现代化的交通、通讯设施提供的便利, 人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导致大量信息的涌现, 创新潜力不断迸发。实践表明, 大城市在信息经济时代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四, 发展大城市是缓解我国人口与土地承载力过小之间矛盾的要求。根据

专家的测算, 按照城市建成区面积来统计, “1995年, 我国2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 人均建成区占地面积63.23平方米;20-50万人口中等城市, 人均建成区占地面积105.05平方米;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 人均建成区占地面积

151.69平方米。”小城市用地是大城市的2.5倍, 可见大城市的发展是可以节约用地的, 是节约型的。发展大城市, 不仅能够大量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而且会提高人口素质、市场需求和生活水平。“如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近几年来吸收农村务工人口均在300万人以上, 相当于建立了1000个小城镇。”上海是我国目前最有效率的城市, 因为上海用最小的空间承载了中国最多的人。

四、小结

世界城市化规律显示, 城市化中大中城市的发展是必须的, 而小城镇的繁荣则往往在完成城市化之后。大城市是现代工业的载体, 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城市超先发展”是许多国家走的一条共同道路。作为一个地域广裹、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城市化道路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情重新抉择。

参考文献:

[1] 杨重光.当前我国大城市发展的新特点[J].城市.2006年6月,9-11;

[2] 孟月玲.关于大城市发展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8年10月, 34(30),39-40;

[3] 刘艺书.关于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争论.城市问题.1999年.90:12-15;

[4] 赵庆海,费利群.面向全球化的中国大城市发展.西华大学学报.2006年10月.5:69-72;

[5] 李朝智.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141-143;

[6] 严正.小城镇还是大城市_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选择.东南学术,2004年.1:60-66;

[7] 张蕊.中国城市化道路模式探讨.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月.15

(3):40-44;

篇3:城市改变中国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城市如何发展, 城市如何建设, 正在成为中国社会最重要的时代议题。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并成为中国奇迹最重要的支撑。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是同期世界城市化平均速度的2倍左右。中国现有超大型、特大型城市32个, 其中东部16个、西部6个、中部10个, 基本覆盖全国。未来十年内中国的城市人口可能达到9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70%, 在2030年之前, 中国预计将有221座百万人口城市, 约10亿人口生活在城市圈里, 而整个欧洲现在才仅有35座百万人口大城。中国城市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未来城市规模和数量将远远超出其他国家。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分析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 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市工作的重点, 提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具体部署, 并作总结讲话。

时隔37年, 中国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在“建设”与“管理”两端着力,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完善城市治理体系, 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中国城市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主题之下, 凤凰国际智库推出《“城市改变中国”-中国城市发展系列报告》, 盘整城市发展的典型案例, 树立新的标准, 为中国新型城市的发展提供必要参考。

中国城市的发展阶段与未来走向:重量与重质相平衡

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策略的演变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 即重点建设, 稳步前进阶段;控制大城市规模, 发展小城镇阶段;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积极建设小城镇阶段;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阶段。这四个阶段的产生, 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作用力的合力:

其一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在起作用。在早期的城市发展当中, 工业化、集约化的现代经济是中国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与之相伴的则是大量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流动, 工业园区的快速扩张、城市面积快速膨胀的社会现象。而在城市化率30%~70%的中期加速阶段, 城市化发展不仅成为了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而且也成为了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政治稳定、民生进步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其二是中国社会所具备的具体现实条件与所处的具体历史情境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城市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提升城市人口比重的问题, 城市和城市化发展的持久动力, 主要来自于城市包括农村地区的广大腹地与改革开放带来的全球市场。因为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 主要依赖于城市基本产业的发展。而城市基本产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能源和原材料都主要依赖城市以外包括农村地区的广大腹地及国际市场提供, 其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也主要是提供给城市以外包括农村地区的广大腹地和国际市场消费。没有包括农村地区的广大腹地与国际市场提供能源和原材料及消费其产品和服务, 城市和城市化就不能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体系的合理化必须以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为前提, 以企业自主选址和劳动者自由迁徙为条件, 以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之间的权衡为机制。具有不同的地理、自然、历史等条件的城市, 其城市功能以及最大化劳动生产率的最优规模都各不相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最优目标, 不是形成千篇一律的单一化城市发展, 而是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市相互分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多元竞争性城市体系。

其三是城市管理者对于城市发展的战略设计与政策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从来就不是一个完全自然自发的过程。从改革前的三线工程到改革后的小城镇建设, 无不体现着中国的最高决策层、城市管理者对于中国城市化战略的设计与判断。尽管这其中不乏争议性的政策, 但总的来说, 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发展逻辑, 却是中国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公开的秘密。市领导是中国城市发展中最核心的生产力, 一个城市有了好的领导, 有了正确的思路, 就会蒸蒸日上、百业兴旺, 而反之则会让城市发展错过历史机遇, 呈现出百业萧条、死气沉沉的局面。

从大的战略视野来看, 中国的城市发展将在三方面合力的共同作用下走向一个重量与重质相平衡、市场经济与行政指导相统一的新阶段。一方面, “城市化战略”作为21世纪中国实施迈向现代化第三步走的重大措施之一, 始终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战略机遇期,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加强、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中国城市快速扩展和促进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也将保持强劲的势头。另一方面, 城市化初期积累下来的“城市结构失衡”、“城市化水平不高”、“人口流动不畅”等一系列城市病, 也将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中得到针对性的处置。中国城市发展将表现的更为理性、克制与谨慎, 城市管理者的施政方针将会更多地从对总量增长的重视转移到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化水平上来。

中国城市的发展特点与瓶颈:城市病已到不得不治的时候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发展速度快。这个快不仅意味着城市面积扩张快、城市经济发展快、城市人口流动快, 而且也意味着城市产业变化快、城市结构调整快、城市矛盾增长快。一些地方新城建与产业园遍地开花, 带来了超前发展的巨大阵痛。一方面新城新区建设数量过多, 规划面积和人口普遍超过现实。与新区的辽阔面积形成对比的是, 新建城区的人口数量偏少, 远低于规划人口。新区人口规模偏小, 直接制约了交通、水电、信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导致已建成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低下。很多新城区的过度建设导致城市缺乏足够的人口和产业进行消化, 从而出现类似“空城”、“鬼城”的现象。而另一方面, 大量产业园投资又依赖政府负债来实施, 结果造成投资大、产出低、负担重的局面。

第二个特点是超大城市与中小城镇两级分化严重。由于历史原因, 中国的区域经济和城乡差别一直存在, 在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今天, 这种差异也越来越大。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总体上提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及小城镇, 但市场和城市规模效益的作用, 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政策供给的不均衡性, 使得各种优质资源主要向大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集中的过度配置, 不仅吸引人口过度集中和增长, 造成这些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 而且这种以超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对以农村为依托的中小城镇建设造成了釜底抽薪的效应, 农村资本和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被吸引流向城市, 从而造成了中小城镇资金短缺、老弱病残劳动力比重较高、公共服务贫乏落后的局面。

第三个特点是集群化趋势。中国的城市化逐渐出现了集群化趋势。当前, 集群化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城市群, 即由若干个城市构成城市集群, 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渤海湾城市群;二是城市圈, 即以某一大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城镇构成的城镇集群, 如上海城市圈、深圳-香港城市圈、北京城市圈等。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 决定了城市化空间格局无法有更大的外延, 集群化已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一个基本趋势。

第四个特点是城市病严重, 转型压力大。由于城市的无限扩大,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 在许多城市出现了城市规模不足、城市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下的现象。这导致出现了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公共交通拥挤;居民住房紧张, 绿化面积小;城市就业难度加大, 失业人数增多;城市贫困人口上升, 城市的生态环境有待改善等所谓的“城市病”。中国的城市病概括说来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自然资源意义上的城市病。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及资源消耗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全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平均仅为32%左右;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约为58%。空气质量差、饮用水水质不达标及机动车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耕地流失严重, 土地压力将增加;主要河流和湖泊受到严重污染, 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压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其二是城市治理意义上的城市病。理想化的城市化进程, 应该是城市非农产业应与农业生产相协调, 土地城市化应与人口城市化相适应;城市非农产业与农业生产相协调, 人口城市化与劳动就业结构的工业化、非农化达到一个平衡。但中国城市化的跨越式发展却注定难以实现这种平衡, 也因此深陷多重矛盾,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 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的趋势和大城市户籍制度趋紧的矛盾。应该推进的人口城市化仍长期受到制约, 应该控制的土地城市化却如脱缰之马, 人口城市化严重滞后与土地城市化超常发展并存。半城市化为乡城迁移人口城市化的主要形态, 已造成社会不平等及家庭分离等若干重大社会问题。另一方面, 一些地方政府仍然保持着城市化初期的治理惯性, 倾向于依赖行政手段, 而不是市场机制, 来指引城市化过程, 从而不能充分适应快速变化的中国城市, 导致城市化政策和多元利益分化的城市现实之间产生了大量矛盾。

未来20年, 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词已发生巨大变化

在经过了快速增长的城市化发展初期之后, 中国的城市管理者以何种思路来应对城市化发展中期的挑战, 已经成为了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中国城市发展作出了重要的指示。基本可以概括为:以“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为前提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 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 遏制“摊大饼”式发展, 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发展应该在未来20年里实现三个平衡。

第一个平衡是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平衡。现代经济增长中, 集聚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对于第二、三产业发展均有推动作用。特别是当经济高度开放的时候, 接近沿海大港口意味着接近国际市场, 而接近区域性的大城市则意味着接近国内市场, 小城镇的增长速度取决于它到沿海大港口和区域性大城市的距离。也就是说, 不能人为地割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靠行政性的力量以削弱大城市的增长来促进中小城市的增长, 其结果可能是对中小城市的增长也不利。促进超大城市与中小城镇平衡的关键, 在于大力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在中国城市发展的金字塔中, 壮大承上启下的“中产阶级”。

中国地域广大、各地方差异性巨大, 理性的政策设计者应该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 并力争实现多点开花、以点带面的结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规模设计中, 应统筹考虑城市大中小分布的系列谱和不同规模城市的“生态位”, 不能人为地强调只能发展城市体系中的大或小的部分, 而应当进一步调整全国城市布局, 优化城市功能和加强产业转移力度, 放大城市扩散效应, 塑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比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城市群,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城市群, 在环渤海地区建立以北京、天津、青岛为核心的城市群, 从而实现超大城市与中小城镇发展的动态平衡。

第二个平衡是城市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平衡。在早期的中国城市发展当中, 重计划轻市场、重第一产业、轻第二、三产业, 重GDP轻创新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大政府模式在带来了大发展的同时, 也严重地扭曲了城市经济的结构, 异化了城市发展的内核,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速度、轻质量、高投入、低效率的大跃进运动式的城市化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就在于通过明确政府职能、深化市场改革, 来调整优化城市经济结构, 促进城市经济升级, 鼓励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政府把城市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无可厚非, 但前提是一定要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遵循城市化自身的发展规律, 就要减少政府行政干预, 发挥市场的作用。

第三个平衡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平衡。城市虽然通过集聚经济和规模效益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中心, 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对于环保、和谐、幸福生活的追求已经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一个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亦取决于其发展模式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的这一要求。这就要求当代的中国城市, 必须在环保城市、智慧城市、和谐城市上下足功夫, 从而实现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塑造出健康向上的城市精神与绿色智慧的城市环境。

篇4:中国城市发展战略

第一,中国面临的历史机遇。今天我们说世界城市是分级的,有综合性的,有专业性的,第一级的综合城市大家耳熟能详:纽约、伦敦、东京,为什么是这三个城市?为什么不是其他的?非洲为什么没有?在这些世界城市的背后,支撑它们的其实是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伦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城市是当年大英帝国的遗产;纽约是因为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强大的国家;东京得益于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个历史的轨迹还在往亚洲移动,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经济重心可能进一步地向中国聚集。有不同的预测:有早期预测说在2045年的时候中国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尽管我们看到有各种各样的预测,但归根到底是认为中国在不太长时间内会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当中国成为经济体第一位时毫无疑问就能够为中国建设一个甚至不止一个世界一级的城市提供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实际上这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如果到了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世界城市,那我们可能就要反省为什么没有世界城市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建设世界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从目前来看,建设世界城市是我们利用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加快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走一条参与全球分工,为世界做出贡献,从而实现中国和世界双赢的和平发展之路。过去的三十年,中国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恰恰是通过参与全球分工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创造了所谓的“中国奇迹”。今天,我们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要从过去粗放式的发展转向集约式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那种依靠土地、劳动资本等等生产要素投入来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靠效率、靠创新促进发展。建设世界城市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有利于吸引大量的高端人才来推动中国建设创新型的国家,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建设世界城市是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中地位的需要。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扩张,应该更多地参与全球的事务,在全球的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系列机制,最重要的是一系列的国际组织。建设世界城市会让更多的国际组织聚集于此,同时也会有更多的跨国公司总部聚集到这里,从而有力地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

第三,建设世界城市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支撑。世界城市有很多功能,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有利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扩大和增强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同时,世界城市也将会大大增强对跨国公司总部的吸引力,也会推动中国的很多企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这就使得中国能够利用聚焦到世界城市中的跨国公司总部影响和控制全球生产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和高附加环节,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从而支撑中国的和平发展。

所以说建设世界城市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的,它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同时和平发展也为其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并且,中国建设的世界城市将有别于现有的世界城市,它是新一代的世界城市。

二、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思路

北京建设的是新一代世界城市,它反映的应该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应该是引领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它应该是一个低碳的、绿色的、人文的、信息化的城市,它和工业革命时代的遗产,和以往世界城市有延续,但是一定也会有更多新的元素。世界城市发展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从一开始建设世界城市的时候就要理清思路,要思考很多问题,是继续重复那些“摩天大楼”,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车为本等等。

世界城市发展有很多基本的要求,它要对全球,特别是高端的生产要素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那么首先它就应该是一个宜居的,让每一个人有着蓬勃发展机会的城市。它有畅通的对外交流:人流、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对外是畅通的;对内是高效运行的。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弥补。比如过去的世界城市都是国际贸易中心,都有国际港口的支撑,北京是近海但不是沿海。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现在虽然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的总部,但是缺乏金融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诸如此类。

首先,建设世界城市要处理好国际化和中国特色的关系。当未来有一天北京真正成为世界城市的时候,不管是本地的北京人还是外来者到了北京,他一定能感受到这个地方是中国的北京,是有着强烈中国特色的,是能够反映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同时它又能反映时代要求,反映生产力发展最新进展的城市。

当前,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首要推动方向是加大它的国际化。但是在加大国际化的进程中,时刻都不能忘记保持和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是什么?有丰富的内涵,其中有中国的传统和现代文化的交流,有中国特有的制度、中国特有的建筑、中国特有的城市规划。中国特色和现代的技术进步、现代文化的发展、现代城市的理念相融合,是世界城市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

第二,建设世界城市必须要走开放发展的道路。要打造一流的环境来汇聚全球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企业,拥有大量的国际组织才能建设成一个一流的世界城市。

第三,现在的世界城市都是跨越行政区划的,有“大伦敦”、“大纽约”,包括“大东京”。北京要弥补贸易和港口方面的不足,让北京更加高效,可能就不能局限在北京的行政区,更不能在五环内考虑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需要考虑京津冀的统筹规划。首都建设世界城市是有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很多层次的。所以我想用“大北京”比用“首都经济圈”更能反映它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为未来的国际组织聚集区预留下好的空间(有山有水的地方),同时能够合理地规划核心功能区,能够提高内部的畅通性。

第四,必须考虑如何加强和上海、香港的协调。香港是现在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是国家规划的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北京要打造世界城市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如何能够加强三个城市的协调配合?整合资源才能更好推动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

(本文由新华网提供,略有删减)

篇5:题目 中国城市化发展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个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城市化发展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城市化相关的内容

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标志:

1.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城市化阶段:

1.起始阶段

2.城市化迅速阶段

3.郊区城市化阶段

4.逆城市化阶段

5.改进阶段(再城市化)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下中国的城市化,我们以上海为例,分别来看一下不同时期的上海城市的发展

其实中国城市化大约始于19世纪下半叶,但是由于一系列政治经济以及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下,除了上海,广州等一些沿海城市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游离于城市化进程之外。其实我国的城市化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真正的高速发展,由于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是的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开发开放,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深圳。城市化随着工业化不断增长,我们国家用十几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达到的水平增长速度十分快

但是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体现出我们城市化过高增长的情况下,质量却不容乐观

1区域间的不平衡

2环境的破坏 热岛效应 光污染 废气污染

3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健全

接下来我们以英国为例介绍一下欧美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欧美国家的城市环境质量是十分高的,城市规划也是十分合理的 交通流畅 公共基础设施健全

通过与西方国家城市化作对比 得出中国城市化存在以下特点……

篇6:中国城市发展战略

【摘要】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群体中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地级、县级城市的旅游发展存在着目标错位、急功近利、盲目模仿、旅游功能主题不明等典型问题,致使其城市旅游的优势不能突出体现出来。促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体的整体发展不仅需要国家相应的政策出台与支持,还需要各个城市自身的努力。

【关键词】优秀旅游城市;城市旅游;误区;建议

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由来与数量增长

1995年3月15日国家旅游局发出《关于开展创建和评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通知》(旅管理发[1995]046号),决定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由此正式拉开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序幕,紧接着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1998年,国家旅游局发出《关于印发〈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办法〉的通知》,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验收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1999年1月,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诞生。其后,数量急剧增加,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截止2005年底,我国已有246个城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数量已超过全国城市总数的1/3。具体数量增长与行政等级分布概况如表所示:

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整体发展简况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数量上发展比较迅速,并且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都有较大比例成为优秀旅游城市。可以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体已基本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头戏。

关于城市旅游,至今尚无一致的概念界定。但一般认为,城市旅游是指以城市为目的地进行的包括城市观光游憩、商务会展、度假娱乐等在内的一系列审美或愉悦活动。优秀旅游城市的评定要求城市的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服务、环境等旅游功能的完善。而且城市往往是一个区域的入口和旅游线路以及旅游流的集散地,所以总体来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不仅作为旅游目的地获得了发展,而且还作为各个旅游线路的枢纽促使其对区域旅游的支撑功能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现实的优秀旅游城市群体中确实还存在着较严重的城市旅游发展不平衡现象。

如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发展基本呈现出两种状况:一种是比较知名的传统旅游目的地城市(如北京、西安、杭州等)和经济比较发达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城市(如青岛、大连、深圳等),其城市旅游发展较快,也相当成功,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另一种是一些非传统旅游目的地城市,且处于经济落后区域的城市,其城市旅游在区域内某些知名景区的带动下获得了发展,但他们仍未成为旅游热点城市(如郑州、长沙等)。这些占数量多数的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在其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常常走入一些发展误区,从而使其长期不能发展成为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他们空有优秀旅游城市荣誉称号,却始终没有太大的旅游吸引力。这些城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体的总体水平,并且不利于更好地带动中国整体区域旅游事业的发展。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误区与现象

由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众多,其中副省级以上城市均已是优秀旅游城市,占城市数量主体的地级、县级城市通过评审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在这种快速发展势头下,难免会出现一些城市旅游发展误区与不和谐现象。

(一)城市旅游发展方向的目标错位现象

由于国家评定优秀旅游城市是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来打分并按其分值来确定结果的,许多城市特别是非传统旅游目的地城市、普通中小城市,为了争得和维持其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不惜把自己的旅游发展目标定位于这些死板的标准上。他们不顾自身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等客观状况,盲目按照《标准》进行大量的旅游投资与项目开发,试图得到高分值,偏离了城市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城市旅游发展动机的急功近利现象

由于人们习惯认为:城市的荣誉称号越多,就表示其进步;官员为官一任,如果能为该城市多争创一个荣誉称号,就能代表其政绩显赫。于是出现很多城市为了通过旅游城市评定,就不计较长远利益影响,功利性地盲目上一些缺乏科学论证的大项目。如,到处开发旅游资源,大肆创造人造旅游资源,建造主题公园,盲目投资增加酒店、娱乐中心等等。结果不但城市的实际旅游吸引力没有因此而增加,并且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浪费。

(三)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盲目模仿现象国家旅游局的《标准》为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参照项目。各旅游城市在旅游发展中,其城市生态环境、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支持系统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尚可理解,但现实中的旅游城市往往习惯于引用经验和盲目模仿。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成功创新很快就会被多个城市照搬或模仿,并且可能涉及到基础设施系统、旅游产品系统、营销系统等旅游系统的各个方面。结果造成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虽然数量上剧增,但除了少数特色旅游城市特别是副省级以上省会城市外,其他的似乎是一个模子造出来的,这使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成为批量生产,多数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缺乏特色。

(四)城市旅游功能主题的模糊化现象

由于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只能源于《标准》的评定,这致使许多旅游城市只是一味参照《标准》去发展城市旅游,结果搞成了无主题、无特色的多样化发展。很多城市本身旅游资源非优,而是借助于该区域内某些景点的拉动,使其旅游职能获得较大发展,于是通过了优秀旅游城市评审。但其决策者却把该城市当成极具旅游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来开发,集中全力开发城市旅游产品,而忽视其区域旅游媒介功能。结果是城市旅游吸引力没增加,城

市对区域旅游的旅游功能也没突出出来,失去其自身特色,走向平庸化道路。相反的,有些有旅游开发潜力的优秀旅游城市,如历史文化名城,却不能进行深度开发,造成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其优势不能突出,甚至出现“优秀旅游城市无旅游”的现象。旅游功能定位、发展主题的不明确是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常出现的现象。

四、政策性建议与对策

(一)评定政策的改进与完善

1.严把评审关,不求数量,但求质量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根据验收得分高低并结合对海内外旅游者的抽样调查结果评定出来的,其中有些成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标准》中的“发展健康有序;有成果;效果明显”等字眼。当初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初衷无疑是想通过城市旅游发展带动城市及其相关区域的总体发展。但是当其数量和比例达到了一定程度后,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使他们真正成为区域内的特色旅游城市和区域旅游发展的先锋和引导。从国家评选角度说,应严把评审关,杜绝滥竽充数。城市也应从自身长远利益出发,避免盲目攀比,要创建真正的优秀旅游城市。

2.完善评定标准,实行旅游城市星级等级制度

社会在发展,旅游也在发展,《标准》也应与时俱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都参与评定,并且副省级以上城市已经100%成为优秀旅游城市。如今我们看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看其行政级别,然而行政级别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城市旅游发展的真正水平和旅游吸引力。现实中很多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吸引力并不大,同时,也有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却并非优秀旅游城市。数量过多的优秀旅游城市使我们很难区分、识别其旅游吸引力大小,所以很有必要对优秀旅游城市群进行进一步的级别划分,就像星级酒店、星级景区一样,实施星级等级制度。对其城市旅游发展的品位、特色、吸引力等进行合理评价。

(二)城市旅游的特色化塑造

1.端正目标,特色发展

城市旅游发展更重要的是带动城市甚至区域旅游的真正发展,不能仅以创建和维持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为目标,而应以增加城市旅游吸引力,成为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城市为目标。这样的目标才是理性的,才能真正实现旅游发展的意义。

2.目光长远,合理投资

在现实中,并不是说旅游投资越多,其旅游业就能发展得越好。毫无特色的一些项目投资,起不到吸引旅游者的作用时,它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设施,甚至可能被荒废。只为树立形象工程的投资,即便是开始风靡一时,也很难成为成功促进城市旅游长期发展的有效投资。所以,应在对旅游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上一些有市场和长久吸引力的旅游发展项目。

3.独辟蹊径,谨慎模仿

城市旅游发展成功的优秀旅游城市很多。他们的成功绝不是因为相互模仿,而是他们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吸引着旅游者。学习经验是件好事,但一味抄袭模仿却起不到预期效果。学习借鉴的应该是基本的发展思想和策略,而具体的措施则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开展。例如城市景观的地方化,举办传统或现代地方特色的节事活动等。

4.主题明确,专而不泛

许多城市往往习惯于旅游全方面发展,结果功夫没少下,效果却不好。如今中国的优秀

旅游城市数目剧增,除了少数大城市的旅游特色已经形成外,其余中小型城市多数尚未显示出自身的独特性。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城市要想获得城市旅游的突破性进展,就很有必要走旅游功能主题化的道路。城市旅游主题不仅可以体现在城市景观、旅游景区景点上,而且还可以体现在游憩娱乐、节事活动甚至是旅游媒介服务上。特色突出的一方面往往就可以带动整体发展。优秀旅游城市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加强城市旅游的主题化发展,而不是喊着特色化发展的口号,走着大众化的道路。

结语

随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数目的增加,城市旅游的发展明显出现了两极分化。大多数特别是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在走着大众化发展道路,这造成他们之间相互区别不大,各自特色极不明显。各个优秀旅游城市不应拘泥于一个空洞的称号,而应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的秉赋数量、规模、级别、品味、旅游价值和自身在区域中的旅游职能等状况积极找到适合自身的特色化旅游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上一篇:洗菜五年级学生作文下一篇:成考英语模拟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