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交流用语

2024-05-14

饭店交流用语(精选8篇)

篇1:饭店交流用语

饭店交流用语

一、欢迎和问候语:

1、Good morning(afternoon , evening), sir(madam)

早上(下午、晚上)好,先生(夫人)。

2、How do you do? 您好!(初次见面)

Glad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您。

3、How are you? 您好吗?

Fine , Thanks.And you ? 很好,谢谢。您好吗?

4、Welcome to our hotel(restaurant).欢迎到我们宾馆(餐厅)来。

5、Wish you a most pleasant stay in our hotel.愿您在我们宾馆过得愉快。

6、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with us.希望您在我们宾馆过得愉快。(客人刚入店时)

I hope you are enjoying your stay with us.希望您在我们宾馆过得愉快。(客人在饭店逗留期间)

I hope you have enjoyed your stay with us.希望您在我们宾馆过得愉快。(客人离店时)

7、Have a good time!祝您过得愉快!

电话用语:

8、**hotel , front desk.Can I help you? **饭店,前厅。您找谁?

9、Sorry , I’ve dialed the wrong number.对不起,我拨错号了。

10、May I speak to your general manager? 能和你们总经理说话吗?

pleaseSpeaking.我就是。

11、Sorry , he is not here.对不起,他现在不在。

Would you like to leave a message ? 您要留口信吗?

12、Pardon.对不起,请再说一遍,好吗?

二、祝贺语:

13、Congratulations!祝贺您!

14、Happy birthday!生日快乐!

15、Happy new year!新年快乐!

16、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

17、Have a nice holiday!假日快乐!

18、Wish you every success!祝您成功!

三、答谢和答应语:

19、Thank you(very much).谢谢您(非常感谢)。

20、Thank you for your advice(information , help)感谢您的忠告(信息、帮助)。

21、It’s very kind of you.谢谢,您真客气。

22、my pleasure非常乐意帮您

篇2:饭店交流用语

小组交流用语:

组长主持:下面我们开始小组交流,首先由4号发言人发言。

4号发言人:请大家看到我的小研究,请问你们有什么疑问或补充。(其他组员如果有补充就说我要补充,有疑问就说我有疑问,有建议就说我要给你几个建议)。下面有3号发言人发言。以此类推

最后组长总结:下面我说一下上台展示分工及顺序。

全班展示交流用语:

老师:请问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

学生:我们小组愿意来展示

上台展示前小组要分好工,上台后:

主持人(如果没有就有组长主持):大家好!下面由我们小组为大家展示,首先有请号发言人

大家好!我是号发言人,下面由我为大家展示我展示完毕,请问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或补充

其他同学:我有疑问、我要补充、我要给你几个建议,我要给你评价 我展示完毕,谢谢大家!下面有请号发言人

篇3:饭店交流用语

1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使用课堂用语实践中, 常常出现许多障碍

障碍一, 威胁式语言。例如"In the future can't be late again, otherwise don't cameinto the classroom."会使学生感到意外, 害怕, 甚至恐惧, 容易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对立, 学生很难产生积极的行为。障碍二, 贬抑式语言。贬抑式语言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 贬低学生的人格。例如"You always take the lead in the class.""You are a problem student."。障碍三, 教师的口头禅。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常夹杂不是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 让学生听起来十分心烦。

2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使用课堂用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要准确。 (2) 要真实。 (3) 要地道。这三项是基本要求。教师使用课堂用语的时候, 同一个语言功能, 语言形式要有变化, 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 注意语言使用的情景。教师经常使用课堂用语体现出教师乐于使用英语, 为了教学、为了学生努力用英语表达。教师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用语, 听一听自己说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哪里需要改进, 找出自己会说什么、不会说什么、哪里地道、哪里不地道。

3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使用课堂用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输入。教师课堂话语构成学生的语言输入。 (2) 示范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规范的、地道的、正确的、流利的英语。 (3) 复习作用。前面学过的内容, 如语法、词汇, 教师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地通过课堂用语不断重复, 帮助学生强化这些内容, 也就是复现学习内容。 (4) 带头作用。教师也是外语学习者, 要不断运用英语, 提高英语使用的水平, 鼓励学习不怕犯错误, 大胆表达。

4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常用的课堂用语内容如下

教师可以给学生课堂用语表, 坚持使用表上的用语。当学生熟悉后, 再添加新的课堂用语, 坚持使用,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课堂用语的理解。这样, 学生会感到自己的进步, 能听懂教师所说的英语, 并且会越来越多。

总之,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所处的外语学习环境, 教师是主要的语言资源, 课堂是主要的使用英语的场合。教师用好英语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益处。经常使用这些常用的课堂用语, 学生就会逐渐听懂, 降低对听英语的心理畏惧, 往往会在恰当的时候脱口而出。

摘要:英语课堂是以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的交流为基础, 没有交流, 就不能体现课堂中的多主体性, 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交流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 因此, 教学中的交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现象。在教学中, 教师是否能真正理解学生的立场和看法、在课堂用语中形成共识和行动方案, 则需要教师学会并运用好交流的技能与技巧。因为在课堂中, 师生之间要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对碰、合作的探讨, 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英语课堂,交流技能,课堂用语

参考文献

[1]王咏梅.小学英语教学论[M].新华出版社, 2006.12.

[2]赵春生.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篇4:饭店交流用语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用语网络    英语教学

一、英语课堂交流用语网络的基本概念

课堂教学语言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要求,针对特定学生对象,在有限时间内,为达到某一教学目的而使用的语言。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以口头形式为主,书面语(板书、课件)与形体语言等配合运用的特殊语言系統[1]。

课堂上教师语言被分为四类:课堂用语、讲授用语、师生交流用语和教师反馈用语。本文提到的英语课堂交流用语指英语课堂上师生、生生的问答、讨论和各种交谈中采用的语言。

网络是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的,表示诸对象及相互联系。英语课堂交流用语网络是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由与课堂主题、课文话题、教材内容等相关语句组成的、用于英语课堂交流的词句网络。

二、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构建交流用语网络的意义

1.构建英语课堂交流用语网络是落实新课标的有效途径。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上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学生英语学习首要条件是语言输入问题,大量语言输入才能促成语言习得。英语课堂交流用语是学生在校学习时语言输入的最主要来源,深刻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实效都有重要意义,从而有效落实新课标要求。

2.构建英语课堂交流用语网络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手段。

英语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媒介[2]。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是学生学习英语和进行实践的重要环节,能有效促进互动交流式课堂形成,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益[3]。课堂上教师使用的交流语言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影响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和语言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交流语言能帮助学生理解目标语言,构建自己的英语知识体系;灵活多变的课堂交流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教学活动更积极有效地开展;新颖丰富的课堂交流语言能拓展学生的词句积累,促进英语思维发展。

三、构建英语课堂交流用语网络方法和策略

教师通过构建课堂英语交流用语网络,将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不断融合,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在构建交流用语网络时,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以教材语句内容为核心,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

英语课堂交流用语首先应与教材中的语言保持同步,使用的语句尽量采用教材语句。这里所说的教材不仅指当册教材,还包含当学年、前期已学习过的教材和将要学习的教材。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内容,更有利于他们理解教师要表达的意思,为积极参与到交流中提供可能。教师这种学以致用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和影响,让英语语言更贴近学生生活。

2.以教材外与主题相关语句为补充,扩大学生语言积累。

英语教材中每节课或几节课都围绕一个主题或几个话题开展,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课堂交流中仅采用教材内的语句显然是不充分的,因此适当补充教材外的、与主题相关的语句很有必要。当然,这种补充要与学生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相符合,目的是促进课堂交流更有意义、更顺利、有效地开展。

3.以新兴词汇、习语、谚语、名言为拓展,引导学生感受英语语言文化。

课堂上的交流语言既不是书面语言,又与生活中的口语不同,常常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语句。这种交流是真实的交际,是让学生体验英语生活化的重要方式,课堂上让学生感受英语新词汇、习语、谚语或简单名言,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东西方文化,更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词语本身的理解,提高综合语用表达能力[4]。内容选择应以课堂学习重点词汇或句型结构为主。

4.以肢体、图片等语言为辅助,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内涵。

小学生英语词语量有限,制约课堂交流广度和深度,因此恰当运用肢体语言和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内涵是必要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明确、恰当。

在建构英语交流用语网络过程中,应注意采用语句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同时加强对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的关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推断,不断提高英语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课堂语言的设计与实施[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48f24601015fqv.html

[2]荆玉球.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语言的课堂观察研究北京:东北师范大学,2009(6).

[3]陈启春.正确使用课堂教学用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

篇5:试论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影响

论文摘要:网络用语是互联网上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一种语言。本文从信息交流的角度,分析了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一些新特点,介绍了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中的主要作用,提出了提高信息传播交流效果的相关对策。

论文关键词:网络用语;信息交流;信息传播

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是人与人相互作用与联系的一种方式。它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工具。网络全新的交流环境与独特的传播方式,造就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是人们在互联网上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流传播的一套信息符号。广义的网络用语包括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病毒;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闪客。狭义的网络用语主要指网民用于网络聊天或发表个人观点的用语„。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网络用语。网络用语近年来迅速壮大和发展,据西华大学武小军教授在2005年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6.87%的人在接收Email时使用过或较多使用过网络用语,23.45%的人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并在影响其他人群。可见网络语言的使用目前已十分普遍。网络用语的存在和发展对信息交流和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1网络用语的主要类型

网络用语的分类标准有很多,从词汇的结构组成与用语含义内在联系这个角度出发,网络用语可分为如下主要类型。

1)符号图形类。主要由非文字的特殊符号组配而成,部分与文字组合来表达含义。其最大的特点是用于表达人类各种表情。例如由冒号和右括号组成的“:)”,好比一个人的笑脸,“:一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而由字母T和下划线“一”组配的“T—T”就好像泪水从脸颊流下来的样子。这种网络用语比起传统的文字能更加生动活泼地表达人们各种情感,在信息交流效果上容易产生共鸣。

2)谐音类。这类网络用语主要使用发音相近的字词甚至是数字来表达一些传统用语中的书面字词。如大侠被写成了“大虾”,版面的主人被写成了“斑竹”或“班主”,哭泣如“呜呜呜”的声音被写成一串“555”。这类网络用语存在的争议性最大,因为它们很可能会导致错别字的泛滥。

3)缩略词类。这类网络用语通过组合原来要表达字词的拼音或者单词的首字母来表达含义。如妹妹哥哥被表达成“MMGG(拼音meimei和gege的首字母缩写),甚至是一些短句如英语常用的Byhteway也被缩略为“BTW”。

4)旧词新义类。这类网络用语赋予一些传统语词新的含义,常用于表达与网络交流主体或者网络行为相关的含义。如“潜水”是指长时间泡在论坛或者网络聊天情景中却一言不发,而“马甲”是在网络交流环境中隐匿真实姓名的用户名。

5)引申类。这类网络用语依然沿用了传统语词的含义,但在网络环境下,引申出了与网络行为相关的特定含义。它们往往精简短小,常用的如:“顶”是指在论坛BBS中把帖子通过回复把帖子顶上显眼位置,后来引申为支持;“汗”引申为敬畏或无奈,源自漫画家经常采取漫画人物流一两滴汗来反映人物的敬畏或者无奈的心情。

6)新词类。这类用语是在互联网信息交流和传播过程中诞生的,主要用于表达与网络交流主体或网络行为相关的含义。如在网民中较为流行的“灌水”是指在网络交流环境中经常发表没有实质意义言论的行为;“小白”是指在网络论坛BBS中,经常浏览他人言论却极少做出回应的人;“牛人”是指拥有某方面出色能力的人;“楼上楼下”是指上面或下面相连的文章等。

7)数字代码类。数字再普通不过的是阿拉伯数字,用到网上则有不寻常的意义。如“886”是“Bye—bye”;“7456”是“气死我了”;“8147”是“不要生气”;“4242”是“是哦是哦”,等等。这些数字不但输入简便,而且谐音易记,被广泛使用和传播。

2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特点

1)简洁性。网络信息交流的即时性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讲求效率是网络用语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故网络用语具有大量缩略形式存在。汉语在输入方式上不及英语方便快捷,相比之下,一些数字符号字母的录入更加方便。网络用语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并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缩短信息交流的宝贵时间。为了提高交流速度,网民很少运用复杂句子,省略现象极其普遍,这反映了网络用语经济性的特点。可见,网络用语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简洁性,几个字母和符号就能真实而传神地表达复杂的想法,这适应了快节奏的网络信息交流,实现多人的交互性信息交流,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

2)区域性。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类似,网络用语也有其区域性。但是这种区域性更多的是以虚拟社区交流主体为界限的。因此,网络用语的研究离不开虚拟社区。网络用语在网络论坛或BBS更为兴盛,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也更快。我们所看到的流行的网络用语一般都是综合性词汇。然而在不同类型的虚拟社区中,也会流行不同的网络用语。一些网络用语甚至在某一类型的虚拟社区非常流行,而在另外一种类型的虚拟社区中却无人知晓。例如在学生求职类型为主的虚拟社区流行着“面霸”(指投递简历命中面试机会高的人),“霸王面”(没有接到公司邀请,仍然前去毛遂自荐,期望获得额外面试机会的行为)。在一些针对性更强的社区,网络用语对于外行人来说更显深奥,例如以动漫为主题的虚拟社区中,“LOLI”(动画漫画中可爱的小女生形象)是一个常见用语,但是对于不懂动漫的人来说理解便非常困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Web2.0的出现,网络社区的互动性、群体性进一步加强。用户通过如头像图片、签名档等方式加强自身在虚拟社区中的标识。网络用语的区域性表明了当今的虚拟社区受众的归属依赖感加强。

3)生动性。在人际信息交流体系中,语言充当着信息载体的角色。传统上,人们把语言划分为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口头语最大的特点是包含很多语气词和助词,形式比较随意,通过互动对话往往能迅速清楚地表达复杂的信息。其中,信息发送者的语气、表情、音调、姿势等等都能使信息接收者更好地认识信息发送者的态度,加深对接收信息内容的理解。书面语讲究逻辑规范,重视修辞手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规范,然而进入某种规范就意味受规范的约束。由于这种规范尚且不能直接捕捉信息发送者提供的额外信息,信息接收者未必能像两者对话那样迅速理解接收的内容。网络用语虽然以书面形式表达,内容上却更接近口头用语,随意活泼,生动形象,尽可能即时传递出表情、语气、姿势等等的感情因素。网民们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抽象的内容更加人性化、形象化,更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这种特性反映了网络受众要求被认同以及渴望交流的心理,希望通过网络用语能使交流双方变得更加亲近,更好地把自己的信息与情感传递给他人。

4)动态性。网络用语属于流行语,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网络用语的不稳定性体现在其频繁的更新换代。因此,网上的流行语可能随着新一代网民的成长和加入而不再流行,有的会被慢慢淘汰,如过眼云烟。任何富有个性和联想能力的网民都可能提出受欢迎的网络用语,大大加快了网络用语产生的速度。另一方面,网络用语主要流行于年轻一代,他们喜欢追求新异,因而进一步加快网络用语更新的频率。据2006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调查,网络用语几年前大量出现,近年增长速度趋缓,一些曾经被各种媒体反复使用的代表经典网络用语词汇,如“大虾(大侠)、菜鸟(新手)、酱紫(这样子)”等使用频率均没有超过0.2%,而“沙发”等后起之秀不断涌现,以前说美眉,现在就说MM了。相比起传统的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网络用语的发展变化相当迅速。

5)非规范性。网络语言使用形式纷繁多样,不拘一格,求新求异,表达另类。各种文字符号交叉使用,表现手法灵活多变。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虚拟的世界,网民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也各有不同,作为思想载体的网络用语当然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粗俗、错别字层出不穷,例如“米国”,并不是生产大米的国家,而是指美国。有很多根本就没有遵循汉语规范,这种现象日益成为一种网络文化,会给民族语言带来冲击,也给信息交流带来一定障碍,甚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主要影响

1)丰富了信息交流载体种类,提高信息交流的效果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它使得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思想得以交流。网络用语虽然是一种书写语言,却有着自身鲜明特色,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纳为书面用语或者口头用语,它是一种新的信息载体。这种信息载体之所以被人们接受,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清新独特的表达风格,它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形象表达人类说话的动作、语气、音调、姿势等等,即时传递情感,也经常以一种诙谐的比喻形容某种网络行为,加深人们的印象,从而愉悦了信息交流的双方,营造良好的信息交流氛围。

2)简化了信息的传递过程,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率。网络用语是一种被高度缩约化了的语言,由于交流双方不是面对面交谈的,而是通过在键盘上敲打字符来表达信息,这个特点决定了交际双方要尽快地把自己的信息发给对方,并对对方传来的信息尽快做出反应。网络用语往往精小简短,在2006年网络用语排行榜前20名中,最长的网络用语ding(“顶”的拼音的形式)也只有4个字符。缩写类的网络用语占的比例最大,覆盖率为40%。许多网络用语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借代来简短表达,因而使得信息长度变短,在有限的时间里向信息接收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由于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效,所以其编码工作总是简约的,以最少的语言符号来突出最大的表现力。

3)交流主体容易在虚拟社区中获得认同,使信息交流趋向个性化。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双向性使人们已不再是以往的受到限制的受众角色,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或传播者,信息交流开始转向交互式、去中心化个性化、自由化的信息模式。由于网络交流双方可以互不认识,也可以未曾谋面,所以交流的内容就具有很大的随意胜。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突出自我,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网民便刻意去追求表达的标新立异,从独具个性签名档就可以窥见一斑。由于不同的虚拟社区会有自己独特的网络用语,而使用者处于网络人际交流状态时,普遍具有的心理状态便是被认同和渴望交流。和其他网络主体交流时,便能产生认同感,而特定社区特定的网络用语是取得这种投契的基础。因此,部分网络主体使用网络用语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尽快融人这个网络社区,能顺畅地和他人交流。网络用语的熟悉能使得这些新进群体更快地在虚拟社区中获取认同。网络用语的传播特性反映了这样一个观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社区中人们的情感归属感越来越强。

4)缺少标准规范,造成信息传播的障碍。网络用语是一种口语化的语言,本身就缺乏一种严谨的语法,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有人称网络用语是一种杂合性语言,甚至认为网络用语=数字+符号+字母+错别字„,这些观点反映出了网络用语不够规范。从信息交流角度来说,网络用语最大的消极影响便是构筑了信息传播的壁垒。在一些虚拟社区中,经验丰富的交流主体通常大篇幅地使用网络用语,形成信息交流障碍,而信息接收方,尤其是那些不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和虚拟社区的新来者未必能理解形形色色网络用语的含义,有时候甚至会产生歧义,结果导致了信息传输的失真和交流的障碍。

4提高网络用语信息交流效果的对策

网络用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语言形式的不足。它的感情即时传递性、虚拟社区区域性、信息传递快速性等特点都是符合网络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发展趋势的。但应该看到,网络用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信息交流会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对待网络用语的态度不应该简单采取全盘肯定或否定态度,而应该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其扬长避短,发挥最大效用。

篇6:饭店交流用语

综合实践活动 ——说得体话 做文明人

一、录像激趣,引入话题

镜头一:一同学向老大爷问路。由于说话不得体,闹了笑话。

镜头二:一小学生向别人请教问题。因为说话不得体,结果不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讨了个没趣。

导入:说话得体,是文明的表现,是素养的体现。说得体话,做文明人,是时代的需要,是交际的需要。

二、小品表演,探讨话题

《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走了》:某人请客,见有些人没来,就说:“该来的没来。”已经来了的一些人自感不受欢迎,拂袖而去。请客者又说:“不该走的走了。”于是,其他的人也都走了。(探讨:主人如何说才不得罪人,才得体呢?)

三、情景对话,研究话题

1对象得体——说话时既要注意说话者(主体)的身份,又要看听话者(客体)的身份。不可颠倒双方的关系。

情景1:小丽请奶奶吃药——小丽的奶奶患了高血压,心理十分紧张。医生给她配了一瓶降高血压的药,标签上注着:5mg100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 mg,一日三次,待血压降下后改为一日一次。小丽如何向奶奶说明吃药的量和时间,又如何消除奶奶紧张的心理呢?(分析:说话要看对象,小丽说话的对象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同时奶奶又很紧张。所以小丽说话时要通俗易懂,不能用标签上的术语说明,还要把病说得轻些,把吃药说得重要些,这样来消除奶奶的紧张心理,树立康复的信心。小丽可以这样说:“奶奶,您不要多想,医生说只要您按时吃药,一天三次,一次一片,吃一段时间血压自然会降下来,到那时一天只吃一片。我相信您一定会健康长寿的。)

2身份得体——要依据说话人的身份、年龄、职业、习惯、修养和性格特点来表述人物的语言。

情景2:四大能人碰头——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麽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赶车的接过话茬:“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裁缝说:“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得去,线过得去才行”,船夫最后说:“咱们到那儿要看风使舵,实在不行就来个顺水推舟”(分析:这段话里人物的职业特点不同,说话也不同。厨师使用的是“刀”“碗”“锅”,他的话里就带有“刀”“碗”“锅”这些词语,赶车人离不开“车”“辙”,说话时自然也离不开“车”“辙”,同样的,裁缝离不开“针”“线”,船夫离不开“船”,他们说话自然与自己的职业有关,这样才能做到说话得体。)

3语体得体——说话要注意语体特点,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书面语体包含许多变体,如公文语体、文艺语体、科技语体、广告语体、政论语体等。我们说话时要注意这些特点。

情景3:电影《林则徐》中写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到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有外商问:“什么叫‘正法’?”中国官员答:“正法就是杀头。”(分析:在这段话中,“正法“用在中国政府的命令中,自然是书面语,而中国官员与外商是在观看电影,属于公共场合,应该用口头语,自然应该用“杀头”一词。)

4目的得体——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性。根据目的来调整自己说话的方式和口吻,并最优化地选取最重要的信息来表达。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情景4:

某电视台招聘业余记者、业余播音员各一名,应聘者很多,竞争激烈。假定你打算应聘,请你按照不同的目的各写一句,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受聘。每句不超过20个字。

目的一:应聘记者:

目的二:应聘播音员:

(分析:记者与播音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记者主要以文字(文章)与读者见面,而且文字又是记者对社会生活的及时反映和正确的见解。因而想应聘记者,须突出自己具备:一是书面表达能力;二是口头表达能力(采访);三是观察、分析、应变等能力。播音员要以口语响听众传播信息,并且要在屏幕上与观众见面,因而欲应聘播音员,须突出自己具备:一是口齿清楚,语音响亮、标准;二是朗诵水平高;三是相貌端庄。)

四、知识抢答,深入话题

5称呼得体——对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称呼,称呼对方要注意长幼尊卑。还要注意尊称、谦称和习惯用语。

幻灯展示1:“令”字号——尊称 ① 对方的父亲称“ ”(令尊)② 对方的母亲称“ ”(令堂)③ 对方的兄弟称“ ”、“ ”(令兄、令弟)④ 对方的儿女称“ ”、“ ”(令郎、令爱)幻灯展示2:“家”字辈——谦称 ① 称自己的父亲为“ ”(家严、家尊、家君)② 称自己的母亲为“ ”(家慈)③ 称自己的弟妹为“ ”、“ ”(舍弟、舍妹)④ 称自己的侄儿为“ ”(舍侄)幻灯展示3:文明习惯语 ① 初次见面说(久仰)② 好久不见说(久违)③ 请人批评说(指教)④求人原谅(请包涵)⑤请人帮忙说(劳驾)⑥请人给方便说(借光)⑦麻烦别人说(打扰)⑧向人祝贺说(恭喜)⑨求人解答说(请问)⑩请人指点用(赐教)⑾陪伴朋友用(奉陪)⑿中途先走说“失陪” ⒀托人办事用(拜托)⒁赞人见解说(高见)⒂看望别人用(拜访),⒃宾客来到用(光临)⒄请人勿送说(留步)⒅欢迎购买唤(光顾)⒆归还原物说(奉还)⒇对方来信叫(惠书)

(21)老人年龄称(高寿)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22)问人姓名说(贵姓)

(23)答说己姓先说(免贵)

(24)称人住处叫(府上)、(贵府)(25)称自己住处为(敝处)、(寒舍)

五、问题探究,讨论话题

6场合得体——不同的场合决定着不同的用语,在娱乐场所语言就生动幽默;在工作场所语言就准确简明;在生活场所就亲切自然,多用口语;在开会谈判等庄重场合用语就要规范、严肃、准确。

问题1:“梦想在心中,创造在手中。”这是中闸中学校园里的一幅标语,它用得得体吗?(分析:这标语用在校园里十分的得体。既响亮又简洁,明确告诉同学们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有具体的实际行动,去创造你的梦想。)

7时间得体——在语言转述时还要注意特定时间的变化。

问题2:把下面的句子的内容放在不同两种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要求:不变更原意,人物、人称表达准确,时间地点交代清楚。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晚上不去曹老师家补课了,请你告诉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他家补课行不行。”

(1)当天下午,小王在学校门口见到曹老师的女儿小雨说到这件事。小王说:----(2)第二天一早,小王到办公室把这件事告诉曹老师本人。小王说:-------

(分析;因有“当天”和“第二天”的区分,转述时必须扣住“时间”这一要点。时间表达要得体。答案:(1)小雨,小李明天晚上不到你家补课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补课,看曹老师有没有时间?(2)曹老师,小李说他今天晚上不去您家补课了,他还让我问您明天晚上有没有时间帮他补课?)

8感情得体——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还要注意分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问题 4:下列各句表达不得体的项是()

A老队长为人忠厚,不幸在一次施工事故中一命呜呼。B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C“比去年都不如,只有五块钱。”旧毡帽们伴着一副无可奈何的嘴脸。D李教授德高望重,道貌岸然,在学术界很受人尊敬。

(分析:A题中的“一命呜呼” 是贬义词。C题中“嘴脸”是贬义,不应该用在农民的身上,可改为“神色”。D题的“道貌岸然”现多讽刺假装正经、表里不一,也不能当褒义用。)

六、结束语

愿大家都能掌握得体要点,说得体话,真正能说话,会说话,做一个有知识、有修养的人!

知识积累 【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的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与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母)、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指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朝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

表示轻慢叱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返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怜、怜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交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行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谊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行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是一百岁。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磐、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篇7:陶瓷用语英译对于文化交流的意义

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 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载体, 而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之中, 正如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约翰所说:“特定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众所周知,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人类自有文化就有文化交流。于冠西先生说:“人类文化从整体来说, 是各国、各民族文化汇聚、交流的产物。”

二、翻译与文化交流

翻译工作的目的和特点, 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愿望, 产生了互译精神产品的要求。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纽带和桥梁, 在沟通交流、丰富人类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繁荣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 都离不开翻译活动。“在人类文明史上, 有不少进展都是源于外来知识的冲击, 令社会、文化和知识系统产生巨大的变化, 终于使整个文化系统面貌一新。由于知识的传递主要依赖语言为工具, 外来的知识明显地牵涉到外语, 所以翻译一直是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我们甚至可以说, 世界上各主要文化系统的发展都和翻译活动脱离不了关系。”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说得好:“任何国家的文明, 来自外来影响的产物总是多于本国的发明创造。如果有人要把英国文化中任何受外国影响或源于外国的东西剔除掉, 那么, 英国的文化就所剩无几了。”

翻译能促进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尤其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以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广泛传播, 国际间经济、政治、教育和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 国家和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翻译活动推动着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流, 加速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这既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 也丰富了世界文化,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因此可以说,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 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

三、陶瓷用语英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文化交流必须通过翻译来完成, 没有翻译, 就没有文化交流。中国是瓷器之乡, 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 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 这从陶瓷的英文译名china就可以看出来, 因此中国素有“瓷器之国”之称。以景德镇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古代陶瓷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对世界文明和社会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千年熊熊燃烧的窑火创造了独领风骚近800年的辉煌历史, 悠久的陶瓷文化, 精湛的陶瓷技艺, 曾令世人叹为观止。

但是纵观国际陶瓷消费市场, 中国陶瓷所占有的地位与其辉煌的历史极不相称, 以国际陶瓷餐具市场为例, 据有关资料统计, 在英国进口的陶瓷餐具中, 日本占19.4%, 中国台湾占18%, 中国大陆占15.1%;美国进口的陶瓷餐具中, 中国台湾占13%, 中国大陆占12.8%, 日本占11.2%;日本进口的陶瓷餐具中, 美国占33.4%, 意大利占10.9%, 中国大陆占9.6%。中国陶瓷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笔者认为对中国陶瓷文化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 大部分陶瓷产品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内涵丰富, 弘扬中国传统陶瓷文化, 毫无疑问是十分重要的。中国陶瓷文化要想再展雄风, 必须注重对中国陶瓷文化的对外宣传, 加大陶瓷用语的翻译规模。如《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 我们的瓷塑产品、瓷画产品在大陆和港澳台地区都很畅销, 但在欧美、非洲等国家消费者眼里, 她们就是一群“东方美女”。因为在这些国家里了解《红楼梦》的人不多, 因此要逐步加强中国陶瓷文化的宣传力度, 而对外宣传中国陶瓷文化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翻译者的肩上。

四、结语

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内涵, 译者要通过陶瓷用语的翻译, 弘扬中国陶瓷文化, 尤其是要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对外宣传, 进而把中国陶瓷文化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国林:《汉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媒介》,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年。[1]李国林:《汉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媒介》,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年。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年。[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年。

[3]许崇信:《文化交流与翻译》,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年。[3]许崇信:《文化交流与翻译》,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年。

[4]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4]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

篇8:饭店交流用语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教师课堂用语;师生课堂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59-02

1 引言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能没有语言,不能没有语言的运用,语言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可以说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生存能力和社会行为。现代语言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了极其显著的特点,在继续对语言的本体结构规律进行研究的同时,又特别关注对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的研究,重视对语言的使用规律的探讨。于是,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境学、言语交际学、现代修辞学等学科纷纷勃兴,给语言科学的研究领域带来了一片新气象。Steven A. Beebe, Susan J. Beebe and Dianna K. Ivy: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对我们的交际效果和所建立的交际关系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用语(Teacher Talk)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语言,也是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体现,它的水平高低不仅反映在教学效果上,也影响着学习者的多方面能力。英语课堂教师用语(English Teacher Talk)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交际活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及改善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简练、清晰、形象、生动、文雅并且有适当风趣的英语课堂教师用语,以及随着教学内容抑扬顿挫、高低快慢起伏变化的语音语调,可以吸引并感染学生,使英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吴春秀, 2009)。

本研究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展开,首先是对大学教师的课堂授课全过程进行观察录音、录像,整理课堂习惯用语并将其归类制成调查问卷,向教师和学生发放,收集他们对课堂习语使用的反应资料,分析得出结果。本篇文章主要是对总结出来的教师课堂习惯用语编辑成问卷并分别发给学生和老师的进行分析归纳。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被试来自广西师范大学英语教师和非英语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0份,有效问卷69份;教师问卷50份,收回问卷39份,有效问卷31份。

2.2 研究方法:首先任意找出两个文科班,两个理科班进行听课录音,随后对课堂录音进行归纳整理,整理出教师课堂习惯用语,制作成李克特量表向师生发放问卷,回收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得出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2.3 调查方式:学生卷在争得教师同意后课前发放,下课时收回问卷。数据输入电脑后用spss19.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在教师集体开会时发放发放调查问卷,会完收回问卷。数据输入电脑后用spss19.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

运用SPSS19.0分析软件对简单随机抽样的67份调查问卷(36份学生卷、31份教师卷)进行了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

结果表明:见表1

表1 Test Statisticsa

从上表可以看出,教师样本和学生样本来自的两独立总体的均值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3、0.045、0.018均小于0.05)。这说明师生在对于课堂上使用组织用语、提问用语、反馈用语的看法有明显不同。

表2 Test Statisticsa

课堂组织用语中,师生对其中4句的使用看法显著差异,分别是I will ask someone to do something(read the text, say sth. etc.) Just have a try(any volunteers) Let’s come to the next one Ready?而对于另外4句(Now put up your hands I’ll give you 10 minutes to prepare Understand?如果有什么问题下课再说。)则看法一致。课堂提问用语中,师生只对其中3句的使用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分别是What’s your answer? Finish? How to say? 而对于另外5句(What does it mean here? How about your answer? Who can give the answer?Can you? 懂了没有?)的看法没有显著差异。课堂反馈用语中,师生对其中5句的使用看法都有显著差异,分别为OK Yes That’s right. Very good. Great.剩余3句的使用师生的看法一致(Yeah. 对,好)。

4 结论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与分析,可得出结论:对于那些会影响课堂交际的习惯用语教师应尽量注意改良那些习惯用语或者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课堂教学意愿,作为学生要积极适应一些老师的课堂用语,因为一些老师已经习惯这种或那种表达方法一时间无法改变。总之,最终希望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能够配合默契,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Steven A. Beebe, Susan J. Beebe and Dianna K. Ivy,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for a lifetime [M].United States: Massachusetts, 2001

[2] 岑运强 言语交际语言学(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科恩(美)课堂语言能力评价——圣智英语教师丛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 黄晓钟等 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5] 茅海燕,罗立新 教师言语表达学[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6] 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 魏丽杰,魏丽华 教师言语艺术[M]. 山东:济南出版社,2004

[8] 沃纳·赛佛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基础教材)[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9] 吴春秀.英语课堂教师用语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09(8):127-128

[10] 赵毅,钱为钢.言语行为学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上一篇: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总结下一篇:应聘自我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