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2024-05-14

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总结(精选14篇)

篇1: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加强麻风病人的归口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麻风病防治水平,本院于2016年9月10日召开了全体医务人员麻风病防治工作会议。培训由吴元平主讲,本院各科室医生参加培训。会上就目前麻风病防治做了介绍,并对我院麻风病防治进行部暑。分别作重麻风病背景、知识、目前形势、应对措施等方面做了培训。我院全体医务人员要提高对麻风病的预防和控制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各科室做好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通过培训,我院医护人员积极应对、处置、诊治、防护麻风病工作做了全面了解。提高和统一了对此类疾病防治工作的认识,为我院做好麻风病防治打下基础。

常青医院

2016年9月15日

篇2: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2015年3月24日,我镇根据县疾控(2015)20号文件精神,在院会议室举办了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班。乡镇卫生院、各村室负责人共47人参加了培训。会议由副院长李剑主持,院长朱玉迭致辞开幕词。

会议首先由李剑做了2015年截止3月20日我镇结核病控制工作进展、结控工作中政府的支持、我镇结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建议等五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其次由朱春雷付院长详细讲解了肺结核的鉴别诊断和诊断性抗感染治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最后李剑就结核病病人的发现、转诊、追踪和管理、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概述、五率定义及评价、结核病预防治疗中的一些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讲解。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了考试,考试合格率达100%。

通过培训提高了各级领导对结核病管理的认识,加强了乡村结防人员的理论知识和管理防治水平,掌握了结核病的最新防治知识和免费活动性病人的进一步管理知识,了解了抗结核药物的毒副反应。更好的为做好我镇结核防治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篇3: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桐乡市注册的所有在职社区全科医生。按乡镇分成16期,每期30人左右,采用抽签随机抽样的方法分成两组,每组8期。

1.2 方法

采用互动讨论式(PPT进行授课过程中,穿插提问、分小组讨论及头脑风暴)、单纯讲课式(只用PPT进行授课)两种不同教学模式培训1天;师资由接受过国家结核病控制中心联合比利时达米恩基金会组织编写的《乡、村医生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培训试点培训的2名结核病防制科医生组成,每人各培训4个互动讨论式班和4个单纯讲课式班;采用统一课件;培训前后各做同一份《乡、村医生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测试题;培训结束后发放培训资料,并通过问卷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及对本次培训的质量评价。测试时,学员之间隔一个位子就坐,独立完成。培训前告知学员要做两份问卷,但未说明问卷相同,培训中不讲解测试题目。问卷为封闭式标准题,内容包括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措施、确诊肺结核的最有效方法、免费治疗的政策和肺结核病人管理要求等核心知识,共20题,每题5分,采用自填式答卷,现场发放,答毕后现场收卷,统一阅卷。

1.3 效果评价指标

采用不同模式培训后成绩差异的大小及培训前后成绩的差异作为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

1.4 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采用Excel 2007,后导入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比较培训前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互动讨论式与单纯讲课式对结核病知识培训效果的差异,同时根据年龄分组后再比较培训前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互动讨论式与单纯讲课式对结核病知识培训效果的差异。P≤0.05作为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的判断标准。

%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桐乡市注册的所有在职社区全科医生共492人,剔除未参加培训、迟到和早退等27人后,共有465人全程参加了培训,其中参加互动讨论式培训的有222人,参加单纯讲课式培训的有243人。465名社区医生均参加了培训前与培训后的测试,回收有效试卷930份,回收学员基本情况及对本次培训的质量评价的问卷465份。互动讨论组与单纯讲课组进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有无参加过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和有无督导过病人的均衡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培训效果

参加不同模式的社区医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水平均有了较大的提高(P<0.05),但互动讨论式与单纯讲课式对结核病知识培训效果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0岁年龄组,互动讨论式的效果要比单纯讲课式好(t=2.466,P<0.05)。两组对象中>50岁年龄组年龄没有统计学差异(t=-0.920,P>0.05)。培训前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差异(P>0.05)。不同模式培训前后平均分见表2。不同模式不同年龄段培训前后平均分见表3。

2.3 质量评价

学员对两种培训模式的培训质量的具体评价没有显著差异,见表4。

3 讨论

有资料报告,肺结核病人首诊的医疗机构以乡镇卫生院和区、县综合医院为主,占95.24%,因此,区(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及早发现病人、登记与报告、转诊和追踪及健康教育等工作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提高社区医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意义重大。如何提高培训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社区医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近3年来我市曾经组织过2次,均采用集中大会式培训。从本次培训前的测试分析,集中大会式培训模式的效果并不理想。通过本次培训后的测试分析,小班模式使社区医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政策的掌握效果较好,但其长期性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学员们普遍认为这种小班教学模式好,尤其是讲课前的测试让他们了解到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较薄弱,听课中可以更加注意。讲课后的测试不但可以了解培训效果,更重要的是巩固了知识。参加互动讨论式培训的学员认为,互动讨论中能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两种模式培训效果均较理想,但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主要原因可能一是互动讨论模式还不够成熟,老师在调动学员积极性、主动性方面仍然不够。二是小班培训及培训前测试已让受训者认真对待此次培训。但>50岁年龄组的学员,单纯讲课式的培训效果不如互动讨论式,提示对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学员,可能自学能力、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尤其适合互动讨论的培训模式,以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总之,为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对社区医生的结核病相关培训尽量由县级组织进行,并适当控制每期的人数。省级结防机构要对县级培训师资,提高县级培训老师的素质,编写统一的教材,并对社区医生的培训要不断反复强化[3],才能进一步巩固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模式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的效果。方法对桐乡市注册的所有在职社区全科医生492人按乡镇分成16期,每期30人左右,采用抽签随机抽样的方法平均分成两组,采用互动讨论式、单纯讲课式两种不同教学模式分别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对培训效果及培训效果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培训,参加不同模式培训的社区医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水平均有了较大的提高(P<0.05),但两者的培训效果总体没有差异(P>0.05)。在>50岁年龄组,互动讨论式的效果要比单纯讲课式好(t=2.466,P<0.05)。结论通过短期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社区医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有了很好的掌握,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医生公共卫生防治知识培训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医生,结核病,培训,效果差异

参考文献

[1]郭德治.利用农村三级卫生网做好结核病发现工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2,22(12):50.

[2]吕建华,周德新,张敏,等.北京市大兴区基层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7,23(4):274-275.

篇4:护理工作与结核病防治

作者简介:张爱远(1962.4-),女,大专学历,主管护士。

【摘要】目的:总结护理工作在结核病防治中的重要性就是对结核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109例痰涂片阳性结核病患者在护理治疗过程中配合医生对他们进行结核病认识和传染性、不良心理、治愈关键措施、病程等健康教育。结果:106例患者完成了化疗,有94位患者已治愈,总治愈率为88.68%。结论:结核病防治门诊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应配合医生重视结核病患者特别是涂阳病人的健康教育,并注意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达到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结核病;健康教育;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在世界各国居民中广泛传播的慢性传染病,我县是结核病疫情的高发县,开展结核病防治项目工作之前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居全县35种法定传染病的前三位,呈逐年上升的流行趋势,农村高于城市,有的是结核病家庭。2003年开展结核病防治项目工作实施结核病归口管理后,各级医疗机构介绍来我疾控结核病防治门诊就诊的患者逐渐增多,在护理治疗过程中了解到很多患者只知道免费治疗结核病,对结核病的认识和传染性,治疗的关键措施,病程基本上不知道。针对这些情况,2004年2月至2007年3月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对109例痰涂片阳性结核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登记在册,进行督导化疗管理在护理过程中接触到的涂阳结核病患者。109例涂阳结核病患者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21岁;女性56例,男性53例;城镇人口29例,农村人口80例;初中以上文化32例,小学以下77例。

1.2 方法

1.2.1 提高对结核病和传染性的认识:结核病是贫困病,人们对经济贫困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的认知已取得共识,但是对知识的贫乏在结核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还不够重视。经济的贫困和知识的贫乏是滋长结核病流行的最主要的社会因素。[1,2]让患者知道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会在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染给他人,特别是有咳嗽症状的排菌肺结核病人,传染性最大,是主要的传染源,健康人吸入了漂浮在空气中的结核杆菌就有可能感染结核病,涂阳患者在治疗开始的两个月一定要注意对周围人群的空气传播,也不要去公共场所,通过社会公德教育,提高结核病患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规范行为,避免疫情在社会上扩散,在遏制结核病流行中十分重要,自觉进行防护,对周围人群的危害会随之大大减小。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人咳嗽、打喷嚏、大场说话,必要时用手捂住口鼻,外出时最好带上口罩,口痰吐在纸上或瓶子里进行消毒处理,居室门窗常开,保持室内通风,有条件的人单独居住,生活上要有规律,适当增加营养和休息也很重要。同时,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结核病,做好结核病患者的消毒隔离工作。

1.2.2 不良心理的健康教育: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得了肺结核难治愈,结核病患者由于怕别人嫌弃、岐视,大多数肺结核病患者一般不与别人交往,这是结核病患者的社会耻辱感或社会岐视。患者由此产生悲观、恐惧、忧虑甚至绝望的不良心理。针对这些不利于疾病恢复的情绪,耐心地向他们讲解结核病是常见病,人人都有感染和发病的可能,确诊后就应该正确面对和积极治疗,过去,由于结核病治疗时间长,经济负担重,复发患者多,给结核病患者造成了一种心理压力,但随着科学的进步,治疗方法的改进,新的治疗药物的不断问世和国家对遏制结核病流行措施的加强,结核病治愈率逐年提高,因结核病致贫、返贫的现象不断得到改善。特别是各地认真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结核病控制策略。对结核病患者实行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不仅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也大大提高了治愈率。涂阳肺结核患者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2~3周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患者,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肺结核患者需要社会和亲人的支持和关怀,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考虑患者的社会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针对患者病程不同阶段性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性心理治疗,促进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或降低不良情绪对疾病的负面影响,这样可以明显地提高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3]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结核病,改变对结核病的错误认识,树立能治愈结核病的信心。

1.2.3 对治愈结核病关键措施的认识:结核病化疗是控制结核病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对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6-8个月标准短程化疗方案,并使用组合包装板式药,经世行贷款项目广泛应用,已被证明是比较有效的方案,在我国广泛使用。结核病治疗时间长,服药种类多,剂量大,且有胃肠道,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因此患者治疗依从性往往很差,要完成整个疗程,只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首先让患者克服治疗中的随意性、盲目性,临床用药中经常发现一些患者不能严格按照治疗方案服药,有的是想服就服,不想服就不服,断断续续;有的在服药过程中觉得“病好了”无自觉症状了而停药;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不良反应而擅自停药,这也是患者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这种在治疗过程中的随意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延长治疗时间,还有可能使一些对结核菌敏感的药物成为耐药药物,使一些可以在规定疗程内治愈的初治患者成为复治患者或难治患者。因此,要向患者讲明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规范服药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肺结核患者结核菌初始耐药率为18.6%,继发耐药率为46.5%。[4]大部分耐药者是因不规范服药造成的,结核病治疗时间长,既使短程化疗,也需6个月,正确认识治疗所需时间,完成全程治疗很重要,没有自觉症状不等于体内已没有结核菌活动,提前中断疗程是很危险的。而抗结核药物对部分患者带来的一些不良反应,大部分可以调整用药剂量,改进服药方法,加服缓解症状的药物即可解决,不少患者往往缺乏足够了解,有不适就停药,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向患者讲明,有不良反应要与医生联系处理,不能随意停药,让他们知道,规定的疗程是有严格的科学依据的,疗程不到,结核菌就不可能全部杀灭。控制结核病的关键是消灭传染源,要想消灭传染源,不但要有高效的化疗方案,还要保证病人全疗程规律服药,在病人的治疗及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DOTS)管理中通过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治疗管理的依从性是一个关键环节。[5]积极治疗疾检阳性患者,就能从根本上消除结核杆菌的传播。

2 结果

2.1 对结核病知晓情况:再次或多次接触这些患者时了解到他们能基本认识结核病,包括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特别是患者能正确面对所患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减轻了不良心理,配合治疗的自觉性有所提高,克服治疗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坚定治疗的决心和信心。

2.2 患者治疗情况: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患者对结核病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改变,中断治疗者逐年减少,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2008年12月累计初治涂阳93例,完成化疗91例,有82例已治愈,治愈率90.11%;复治患者16例,15例完成化疗,12人已治愈,治愈率80%;总治愈率为88.68%。没完成化疗的3例患者 是因不良反应而停药,但在医护人员耐心说服和帮助下包括没治愈的患者仍在接受治疗,与开展项目工作以前相比,治愈率提高了,复发率下降下。

3 结论

篇5: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一、培训内容

1、二、参加人员

全体医护人员,包括卫生室工作人员。

三、介绍本院今年结核病管理情况

1、今年确诊2例;

2、管理2例;

3、今年完成治疗2例;

4、规则服药2例;

5、管理率100%。

通过此次培训,增强了医护人员对结核病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对如何更好的管理肺结核病人有了新的举措,同时把国家将肺结核管理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规范的惠民政策做了进一步的宣传和讲解,促进肺结核病人早日得到救治,提高治愈率。

克一河中心卫生院

篇6: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

A、3月24日B、4月25日C、5月31日D、10月8日

2、()均为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对象,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是重点管理对象。

A、非活动性肺结核B、活动性肺结核C、痰涂阴者D、未痰检者

3、涂阳患者和含有粟粒、空洞的新涂阳患者应采用()的治疗管理方式。

A、全程督导化疗B、强化督导化疗C、全程管理D、自服药

二、多项选择题:

1、肺结核病患者治疗管理步骤包括()

A、化疗前的宣传教育B、发放联系卡 C、签订治疗协议 D、落实督导治疗

2、痰标本分为哪3类()

A、即时痰B、晨痰C、夜间痰D、午间痰

3、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方式有()

A、全程督导管理方式B、强化督导化疗C、全程管理D、自服药

4、对肺结核患者家庭访视的内容包括:()

A、健康教育B、核实服药情况C、核查剩余药品量D、抽查尿液 E、督促患者按期门诊取药和复查

5、参与肺结核患者督导治疗管理人员包括()

A、医护人员B、家庭成员C、志愿者D、患者

6、现场督导包括以下哪些()

A、介绍督导的目的和方法B、听取工作汇报C、收集资料和信息

D、与被督导人员的沟通交流

7、结核病患者应以()饮食为宜

篇7:关于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通知

医院全体人员: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疾病负担重,社会影响大,是影响人民生活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工作流程,经研究决定举办一期防治知识培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人员: 全院各科工作人员:

二、培训时间、地点:

2017年3月20日下午3时、医院一楼会议室

三、培训内容

结核病防治知识

篇8: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次调查选择全县26 所中学所有现任班主任786 人, 平均年龄35.4 岁;受教育程度:专科及以上666 人, 占84.73%;中专及以上120 例, 占15.27%。其中义务献血人数596 人, 占总人数的75.83%。

1.2 内容采用自行设计的“2014 年内乡县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 内容涵盖志愿者基本信息, 公益活动参与情况,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 开展调查。

1.3 方法对班主任志愿者分批次举办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 形式包括组织讲座、观看视频、发放宣传资料等。在现场举办活动前后分别填写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问卷, 问卷当场收回并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和逻辑错误检查更正后, 统计相关数据。半年后再次进行一次以班主任志愿者传播效果评价为主题的健康行为问卷调查, 方法步骤同前。

2 结果

2.1 防病知识知晓情况传播活动前发放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786 份, 有效回收748 份, 回收率95.17%。活动后发放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786 份, 有效回收745 份, 回收率94.78%;发放结核病防治健康行为调查问卷786 份, 有效回收745 份, 回收率94.78%;半年后发放结核病防治健康行为调查问卷780 份, 有效回收744 份, 回收率95.38%。传播活动前后班主任志愿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见表1。

结果显示, 班主任志愿者已经具备一定的结核病防治知识, 经过培训后, 防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2.2 班主任志愿者结核病防治健康行为调查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本次结核病防治知识现状调查显示, 班主任志愿者已经具有一定的结核病防治知识, 核心信息知晓率较高, 但还不全面、不系统, 对某些核心信息知识如“咳嗽2 周可能得了结核病”的正确回答率在传播活动前后仅为38.50%和56.64%, “肺结核通过飞沫传播”的正确回答率在传播活动前后仅为46.26%和68.72%。防治知识的缺乏, 不利于结核病的总体预防和控制。

3.2 本次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效果评价说明, 通过班主任志愿者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志愿者自身的防病知识知晓率, 改变了他们的健康行为方式, 同时也通过他们影响了学生们的认识和行为。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 学习压力大, 居住比较集中, 容易发生学校结核病暴发[1]。有研究表明, 20.7%的中学生近1 年来从未参加过任何健康教育活动[2]。我们要求班主任组织学生, 每年召开1 次以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为主题的班会, 出一期结核病健康教育黑板报, 对学生进行结核病基本知识的宣传。并和学生一起, 把结核病防治知识带出校园, 向家庭和社区辐射, 形成全民参与结核病防治的良好氛围。

3.3 我县班主任志愿者平均年龄只有35.4 岁, 84.73%的人具有大专以上 (含大专) 文化程度, 75.83%的人曾经参加过义务献血活动。由此可见, 班主任年富力强, 是学校生活的中坚力量, 也是决定和改变学生行为方式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他们受教育程度高, 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 具有强烈的公益热情, 乐于接受和传播具有公益性质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在卫生部号召各地开展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的当下, 进一步组织动员教育工作者, 特别是班主任, 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当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4]。

摘要:目的 观察中学班主任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及传播活动的效果。方法 对内乡县的中学班主任志愿者786人进行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调查与培训, 采用问卷调查对所有志愿者进行了调查, 分批次举办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结果 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在94.78%95.38%, 志愿者经过培训后, 防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健康行为率有明显提高。结论 班主任志愿者已经具备一定的结核病防治知识, 经过专项培训后, 防结核病知识进一步提高, 教育活动有效。

关键词:教师,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传播,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控制局, 卫生部医政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9:85-86.

[2]黄丽雯, 张雪宝, 龚思红, 等.珠海市中学生的防病知识状况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华南预防医学, 2007, 33 (4) :41-43.

[3]赖静文, 雷佩珊, 何超文, 等.番禺区结核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4, 41 (4) :252-254.

篇9:浅谈结核病防治工作认识)

【关键词】 结核病防治;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5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22-01

1 注重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宣传

结核病的低发现率一直被认为是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难点之一。2000年我国仅1/3的结核病人被发现。为在结核病治愈率高的地区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一些地区采取电视或广播的形式对居民和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了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结果发现,该地区慢性咳嗽的结核病疑似患者就诊要求查痰的比例上升了64%。这表明公众对结核病知识的不了解和对结核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会直接影响着结核病病人的就诊和治疗。在分析中发现,病人对结核病的严重性不了解这个影响因素在引起病人中断治疗的各种影响因素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对病人中断治疗的影响是最大的。

因此,在结核病人接受治疗之前应对病人进行必要的结核病知识宣传教育,让病人充分认识到坚持合理正规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病人的合作,以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对于结核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2 做好控制传染源相关工作

2.1 隔离治疗结核病患者 ①首先对结核病患者多给予关心和鼓励,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为他们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取得病人的合作,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②结核病患者需长期服药,对所有结核病患者实施直视下督导化疗,即在专门人员督促下服用药物,按规定剂量服满疗程,否则易致治疗失败,导致耐药菌株增加。③对活动性的结核病患者,应住医院隔离区,接受正规的治疗和护理。未能住院的应由结防机构派专门人员亲临指导患者及家属或是相关人员掌握家庭消毒隔离方法,并定期对消毒措施进行评估检测,坚持隔离直到没有传染性(需通过医学监测)。④病人使用的医疗垃圾与病人的生活垃圾均为医疗废物,应有专人负责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分层封扎送焚烧,并做好自我防护。

2.2 治疗潜在性结核菌感染 ①潜在性感染,一般是指感染结核杆菌,机体首先出现防御反应,从而处于潜伏性感染中。然而潜伏性的结核菌感染随时会发展为结核病,导致新病人出現。通过治疗潜在性结核感染者,也就减少潜在性感染源,不光有助于保护个人,也有助于保护公众的健康。②普通人群,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显示皮肤硬结直径达10mm以上,在高危人群中皮肤硬结直径在5mm或以上者为阳性,而且需要排除活动性结核,通常被诊断为潜在性感染。

3 切断传播途径

医院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根据各种不同的传播途径制定不同的有效切断措施,加强对医务人员传染性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要求结防的基层人员,做好传染性结核病预防控制有关工作,即早期预警预报。

3.1 健康宣教 结防基层人员要经常向人们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人们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轻捂口鼻,饭前便后要洗手。经常晾晒被褥、衣物,餐具定期煮沸消毒,保持工作生活环境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对人流量多的场所,定期对用物及空气消毒,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动切断结核菌传播途径。

3.2 积极发现结核病人 如果在你周围发现有咳嗽、咳痰或发热超过3周的朋友或亲属,你应提醒他们去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或医院检查、确诊、登记和治疗。可享受结防机构为其提供免费诊断和治疗,有的结防机构还规定免费检查项目和范围,以消除他们经济上的担心和顾虑。

3.3 不断地提醒你身边的结核病人 告诉他们结核病是有传染性的,也是可以治愈的,要按时服药,并坚持完成疗程。自觉遵守有关消毒隔离措施,鼓励他们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合理饮食,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积极参与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自我防护意识。

4 做好预防接种卡介苗工作

在我国为提高群众抗结核病能力,主要采取人工免疫方法为人群接种卡介苗:①据2004年9月14日《健康报》第4版,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端木宏谨等提供,卡介苗是一种没有毒性的活疫苗,而不是可致病的结核菌,接种后不会导致结核病。但由于从卡介苗接种至发挥免疫效应约需3个月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患有结核病,此时即使接种了卡介苗,接种者依然会得结核病。另外,卡介苗对结核病的预防效果为70%-80%,其保护作用可维持5-10年,因此,接种了卡介苗也不能保证接种者再也不会得结核病。②实事求是地向人们宣传接种卡介苗的相关知识,接种卡介苗也可能出现异常反应,但通过保护和用好菌苗,正确接种、做好宣教是可减少或避免的。通过80多年卡介苗接种的历史来看,接种卡介苗可大大减少结核病的发病率,降低结核病的死亡率。

5 指导患者谨遵医嘱

篇10: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6分共30分)1.描述结核病的人群分布特点时,最佳的指标是()A.死亡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生存率 2.您在监视病人接受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如果遇到一般的药物毒副反应,下列何种处理方式是可取的()A.立即停药 B.立即减量 C.立即改药 D.立即住院 E.立即报告 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

A、4月7日

B、4月25日

C、3月24日

D、12月1日

4.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A.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B.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 C.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 D.各类结核病人 5.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患者的转诊要求()A.护士负责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患者转诊单填写及转诊工作 B.首诊医师负责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患者转诊单填写及转诊工作

C.只有住院治疗的结核病患者进行转诊工作 D.“结核?”者不需要进行转诊工作 E.陈旧性肺结核患者不需要进行转诊工作

二、多选题(每题6分共30分)1.结核病分类()A.原发性肺结核 B.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C.继发性肺结核 D.结核性胸膜炎

E.肺外结核

2.肺结核病人的症状()

A.倦怠、乏力 B.低热 C.打喷嚏 D.夜间盗汗、食欲减退 E.多关节肿痛 3.肺结核的流行现状()A.高患病率 B.高耐药率 C.低死亡率 D.高感染率 E.低递降率 4.结核病患者的疫情报告要求()A.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 按乙类传染病报告要求限时报告 C. 24小时内网络直报 D. 济南市规定当天疫情当天报告 E.患者出院时报告 5.结核病报告的对象有哪些?()A.肺结核 B.胸膜炎 C.胸腔积液 D.肺外结核 E.陈旧性肺结核

三、简答题(每题20分 共40分)

1、何为结核病患者的责任报告人?

2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2015年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描述结核病的人群分布特点时,最佳的指标是(C)A.死亡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生存率

2.您在监视病人接受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如果遇到一般的药物毒副反应,下列何种处理方式是可取的(E)(应报告结核机构医生,根据反应情况妥善处理)

A.立即停药 B.立即减量 C.立即改药 D.立即住院 E.立即报告

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C)

A、4月7日

B、4月25日

C、3月24日

D、12月1日

4.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B)

A.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也可能是菌阴病人)

B.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C.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 D.各类结核病人

5.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患者的转诊要求(B)A.护士负责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患者转诊单填写及转诊工作(护士不具备转诊资质,但可以推荐,其实三联单既是转诊单也是推荐单)

B.首诊医师负责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患者转诊单填写及转诊工作

C.只有住院治疗的结核病患者进行转诊工作 D.“结核?”者不需要进行转诊工作

E.陈旧性肺结核患者不需要进行转诊工作

二、多选题

1.结核病分类(ABCDE)A.原发性肺结核 B.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C.继发性肺结核 D.结核性胸膜炎 E.肺外结核

2.肺结核病人的症状(ABD)

A.倦怠、乏力 B.低热 C.打喷嚏

D.夜间盗汗、食欲减退 E.多关节肿痛

3.肺结核的流行现状(ABDE)A.高患病率 B.高耐药率

C.低死亡率(肺结核病的疫情现状是高死亡率)D.高感染率 E.低递降率

4.结核病患者的疫情报告要求(ABCD)A.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 按乙类传染病报告要求限时报告 C. 24小时内网络直报

D. 济南市规定当天疫情当天报告

E.患者出院时报告(对住院的结核病人出院时转结防机构归口管理)

5.结核病报告的对象有哪些?(ABCDE)A.肺结核 B.胸膜炎 C.胸腔积液 D.肺外结核

E.陈旧性肺结核(陈旧性结核病人也是转报对像)

三、简答题

1、何为结核病患者的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人: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篇11:结核病防治培训材料

1、结核病遗传吗?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慢性传染病,不属于遗传病。所以结核病不会遗传,只会传染。

2、结核病是传染病吗?

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任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肺外结核病不具有传染性。而肺结核病中的一些类型常常具有传染性,在肺结核病进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种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检查。如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

3、结核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结核菌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因此有咳嗽症状的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

4、结核病是怎样传染的?

“咳嗽传染”是结核病传播的主要方式,随地吐痰形成的“尘埃传染”是次要方式。

结核病经过为肠道感染比较少见,通过皮肤伤口侵入人体感染结核的机会也极少。

5、什么情况容易感染结核病?

人体感染结核病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年龄:20岁以下患病率随年龄快速增长,以后为平缓增长至70岁达高峰,再后又下降。

性别:20岁前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其后男性高于女性。职业:某些职业与结核病密切相关。如多发于粉尘作业的矽肺病人易患结核病。④药物与结核病: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常造成隐形结核。⑤糖尿病、艾滋病、肝肾疾病、胃大部切除术后、流感、麻疹、百日咳感染后等,都易发结核病。

6、哪些人容易患结核病? 以下人群容易患结核病:

儿童、青少年、妊娠期及生产后妇女、老年人等人群的抵抗力较弱; 患有糖尿病、矽肺、胃切除术后、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结核病;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杀伤剂的人; ④生活过度紧张或疲劳过度、生活不规律等易发生结核病; ⑤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

7、结核病可怕吗?

结核病在我国俗称“痨病”,不少人总是“谈痨色变”,其实这大可不必,因为结核病完全是可防可治的。结核病并不可怕,但要引起重视,没有恐慌的必要。目前,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推荐的统一化疗督导方案可以治愈决大多数结核病人。在2006年我省发现的28074名结核病人中,治愈率达到90.83%。同时,国家对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的抗结核菌药物,使贫困患者没有后顾之忧。结核病虽是一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在结核病人中,经显微镜检查发现痰液中有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凡是不明原因地出现疲倦、无力、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伤风”、感冒发烧,咳嗽、咳痰;用抗病毒药物及抗生素药物治疗一周以上,不见明显好转,仍低热持续一个月者,就应到结核病专科医院或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只要遵医嘱,按时足量满疗程服药,肺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8、肺结核病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主要的全身症状有疲乏、食欲减退、低烧、盗汗、妇女月经不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少数急性发展的肺结核可出现高烧等急性发病症状。

主要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吐痰、数量不等的咳血,胸痛常与病变波及胸膜有关,呼吸困难在病变广泛或伴有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等情况时出现。

肺结核病的症状不是结核病所特有的,症状程度与病变范围、进展情况和机体的反应性有关。

9、诊断结核病为什么要查痰?

目前肺结核病人的诊断主要依据胸部X片、痰结核菌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结素反应等综合分析后做出诊断。

在这几个方面中,只有痰结核菌检查,才是诊断肺结核病人的金标准。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痰液中含有大量结核菌,因此通过痰结核菌检查能发现传染源、确定肺结核病诊断,并可为制定化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肺结核病人经过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其病灶内结核菌迅速大量死亡,致使痰内的结核菌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因此痰结核菌检查又是判断化疗方案是否有效的直接证据。

10、结核病能治好吗?

只要在正规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治疗,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完成疗程,适当休息,结核病就能治愈。

11、那些病人需要住院治疗?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五项原则。正个化疗方案分为强化期和巩固期两个阶段。多数患者采用不住院治疗,同样收到良好的效果。据统计大约只有5%的病人需要住院治疗。目前公认为住院治疗的指征是:

急诊病例; 危重病例;

疑难而难以得出明确诊断者; 有严重合并症者;

需要实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

12、结核病常用的化疗药品

结核病的常用化疗药品是: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丁胺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等。

13、抗结核药物的常见毒副反应

几种主要的抗结核药物的常见毒副反应如下: 异烟肼:末梢神经炎、肝功能损害;

利福平:胃肠反应、过敏、肝功能损害; 吡嗪酰胺:胃肠反应、关节痛、肝功能损害; 链霉素:听觉损害、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 乙胺丁醇:视力障碍、视野缩小。

14、结核病能预防吗? 结核病的预防关键是:

对肺结核病人的早发现、早治疗;

儿童接种卡介苗;

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阳性的青少年可考虑药物预防治疗; 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初期注意隔离;④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家庭成员要及早进行体检排除结核病。

15、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如何避免传染他人?

肺结核患者怕传染他人,与肺结核病人接触的人也担心被传染。然而,最好的预防措施和保护方法是积极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当病人发现结核病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痰中结核菌数量急剧减少、咳嗽症状减轻或消失,病人的传染性在治疗后很快就会消失,所以最积极的预防传染的方法就是及早进行有效的化学药物治疗。

结核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肺结核病人在治疗前或治疗初期,应单独居住、实行隔离,尤其避免接触儿童;不要随地吐痰、冲着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

16、与结核病人一起吃饭要紧吗?

一般来说,结核病不会通过吃饭经口传染,但在吃饭时对方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也可以发生飞沫感染。因此,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应避开人群聚集的场合。

篇12:2013年结核病防治培训计划

一、培训时间:2013年3月22日

二、培训地点:黄尖中心卫生院五楼会议室

三、培训内容:

1、国家对结核病防治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结核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

2、结核病疫情现状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3、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

4、结核病病人的发现、转诊、登记、报告工作程序。

四、防治措施

1、加强我镇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曾强结核病意识,保障居民健康。我镇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选择主题会、观看宣传光盘、专题讲座、黑板报、橱窗的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也可根据本镇特点,开展具有特色的结核病健康教育筛查活动,以提高广大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转诊定诊率。

2、在每季度中。组织居民对我镇的环境,尤其是我镇重点去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各区、村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应进行空气消毒,并经常

开窗保持场所内的空气畅通,以保证室内“微小气候”符合卫生要求,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3、及时发现可疑肺结核病人。对有咳嗽超过两周或痰中带血或低热、盗汗的居民应高度怀疑其结核病的可能,应立即动员其道结核病防治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诊。

4、每年对居民开展一次结核病预防性体检,体检率必须达到95%以上。具体体检办法按体检法案实施。预防性体检为无偿服务。免费为全镇的疑似病人进行筛查(透视、拍片)。在进行结核病预防性体检,发现结核菌素实验强阳性反应者,应立即转送结核病防治机构(县 疾控中心)进行X线胸片检查和痰检,对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者,应进行正规治疗和管理:对结核菌素强阳性未定诊为活动性肺结核者,要在结核病防治机构预防服药。

五、疫情报告

1、各村发现疑似肺结核或结核病人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限时想我镇所在地的疾病防控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一经发现将视情节后果追究责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当发生或可能发生结核病暴发、流行时,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六、应急响应等级和启动条件

1、应急响应等级共分为四级,即四级、三级、二级、一级。

2、其启动条件是:当我镇的各村居民中发生一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包括结核性胸膜炎),无论痰菌阳性与否即启动四级应急响应;如在一个月内发生两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无论痰菌阳性与否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如在一季度内发生三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无论痰菌阳性与否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如在一月内发生三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无论痰菌阳性与否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七、应急响应行动

1、对患者的处置

确诊的传染病肺结核病人和学生患者,立即隔离治疗,由结核病防控机构负责病人的治疗与管理。传染性消失后,凭县级以上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的诊断证明学方可回家;非传染性病人在院、在家治疗,由经治医生或家庭督导员负责治疗管理,确保规则用药。

所有肺结核病人的抗结核药品均有结核病防治机构按照国家规定免费提供,有合并症需要用辅助药品者自费。

2、应急响应行动

四级响应行动:对其密切接触者——亲属、朋友,在病人发现15天内进行结核病免费胸透筛查,筛查率达到100%以上。

三级响应行动:对其密切接触的亲属、朋友,在病人发现15天内进行结核病免费胸透筛查,筛查率达到100%以上。

二级响应行动:对全镇居民在病人发现15天内进行结核病免费胸透筛查,筛查率达到100%以上。

一级响应行动:对全镇居民在病人发现15天内进行结核病免费胸透筛查,筛查率达到98%以上;之后再第三个月对全镇的居民进行第二次结核病免费胸透筛查,筛查率达到99%以上。

在采取以上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时,我镇结核病筛查由我院组织实施。结核病筛查无偿服务,以村为单位卫生所长负责转诊、输送疑似结核病人,地点设在黄尖卫生院防保科,时间:上半年为5月26—27日。下半年为9月2—3日。每次筛查全镇两天,第一天转诊筛查的村为:洋尖、花川、指南、新同、新街、黄尖。第二天为:涵洞、新闸、新洋港、兴农、中路港。转诊筛查任务和定诊任务,见任务分解标表。

黄尖卫生院

篇13: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1 实施结核病项目管理后取得的成效

1.1 政府组织领导, 加强项目管理, 确保经费到位

我县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 县政府高度重视, 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 财政、卫生、计划和广播电视等部门组成的结核病控制工作领导组, 全面协调结核病防治工作各项目的实施。县政府先后下发了《武宁县结核病控制计划 (2001年~2010年) 》、《武宁县日本援助结核病控制项目政府公告》和《武宁县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政府公告》等文件, 确保了结核病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政府还把结核病防治纳入政府工作目标, 每年按时下拨结防专项资金。

1.2 广泛宣传结防知识, 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7年来, 县结核病防治所印刷政府公告35000份, 在人群集中地和交通要道制作24块永久性大型宣传牌, 为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制作固定的“结防知识”宣传牌250块, 利用《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资源库》印发宣传单、宣传画册3.5余万份。每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宣传日”都在县电视台进行为期1个月的结防知识专题讲座, 播放结防宣传短剧和宣传标语。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把结核病防治知识及国家有关政策传到千家万户, 不断提高全民对结防知识的知晓率。

1.3 加大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各级结防人员的业务素质

7年来, 县结防所组织专业人员参加上级业务培训73人次, 对县、乡、村三级防痨人员培训3200人次, 并多次邀请省、市结核病专家来我县亲临指导, 进行专题知识讲座, 不断提高我县各级结防人员的业务素质。

1.4 建立结核病项目管理长效机制, 不断提高结核病管理运行质量

通过定期、及时对各医疗机构医生发放转诊费、追踪费及督导费, 极大的提高了各医疗机构医生参与结防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实施方案要求, 制订相应奖惩制度, 将发现患者任务数层层分解到各医疗单位, 使结核病防治资料档案化、规范化、标准化, 不断提高结核病管理的运行质量。

1.5 顺利完成各项目要求的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管任务

7年来, 我县结核病防治所共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1285例, 其中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092例, 接受治疗覆盖率100%, 规则服药率98.30%, 初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满2个月, 痰菌阴转率96.70%, 满疗程痰菌阴转率97.20%, 圆满完成各项目要求的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管任务。

2 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2.1 社会公众结防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调查显示, 我国93.3%的涂阳肺结核患者都有肺结核的可疑症状, 但42.8%的患者未曾就诊, 这部分患者要靠主动的可疑症状线索调查和集中推荐才能发现。

2.2 非结核病防治机构存在漏诊、漏报现象

调查统计显示, 我县有91.4%的患者首先就诊于非结防机构, 可疑的肺结核症状未引起应有重视, 使部分的结核患者漏诊。同时非结防机构医生结防意识淡薄, 使部分结核患者漏报。

2.3 痰检工作开展不到位

项目管理配备到基层卫生院的显微镜痰涂片检查使用率低或用于其他检验项目, 不能有效发现结核患者。

3 讨论

我县实施结核病项目管理7年来, 结防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为更好地发挥项目管理作用, 必须实施以下防治对策。

3.1 继续强化政府职能, 保证项目经费落实到位

政府要始终把结核病防治纳入政府工作目标, 对项目配套经费予以保证, 制订相关政策, 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项目工作高效运转, 严禁截留、挪用项目资金。

3.2 加强结防队伍的能力建设

优化结核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比例, 科学安排人力资源, 保证结防人员应有的待遇, 稳定结防队伍。有计划地加大对综合医院和乡村医生培训力度, 把结防专业知识培训纳入初级卫生保健和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培训计划。

3.3 动员全社会参与, 加强卫生行政管理

协调好有关部门, 动员全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卫生监督作用, 加大对结核病归口管理的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 建立严格的门诊可疑肺结核患者登记制度, 对漏登、漏报、漏转和违规收治肺结核患者的医疗机构, 按照规定进行处罚。

3.4 利用项目基金, 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结核病防治

建立在学校、厂矿、监狱等人群聚集地发现、管理患者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2001~2010年) ”.

篇14: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首先,流动人口是防治结核病一个重要的必可避免的因素[1]。中国地理条件使得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分布对传染病来说是一个很强的传染途径。有限的区域内可以将病发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讲传染源进行隔离诊治,直到完全康复或是无法再将病毒直接传染给其他人时即可。但是对于外来涌入的人口,特别是在相对较发达的城市,每天的流动人口量很庞大,无法一一去查验是否带有结核的传染细菌。如此一来从外界传入该地区的结核细菌又无法得到控制,以至于将传染源不断的扩大[2]。流动人口自历史就是一条结核病的传播之路,曾引起大面积的结核病爆发。由于其特点具有不确定性,难以无法准确及时的把握到可能发生病情的具体地方,分散性也很强,由此这绝对是下一步防治工作的重点,我们应该不断的致力于如何攻破这样的防控难题。第二,医疗环境和治疗条件是针对病情治愈方面的因素。是整个周期的第二个阶段。虽然它属于治疗阶段但同业也属于防治工作的范畴。我们也重点从影响防治工作的几个方面入手来谈。首先对于占据我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村地区来说,经济条件的落后导致很多医疗设备简易,卫生环境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对于医疗卫生的知识了解的很浅,这样就放纵了病菌在农村的肆意泛滥,没有好的经济条件,即便是知晓了病情,可能也不会去彻底性的坚持治疗,如此长时间的积累就会加重病情,最终导致死亡的发生概率提高[3]。还有部分人即便是可以忍心拿出钱来配合治疗,但是低级的医疗设备和水平对病情治愈成功的概率不高,还有大部分患者的年龄都偏高,免疫力低,身体素质差,如此就更加大了治愈的难度。所以农村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因为受到客观因素的原因倍现举步维艰。其次,即便是生活在城市,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在城市就医的费用很高,也会有部分人不能够足以支付的起巨大的医疗花销,这个部分就要引入政府的工作问题,很多医疗机构对于传染病药物价格控制做的不够好,需要政府从外界来进行宏观的调控,来帮助患者能够及时就医。同时政府特别应该注意在城市内对于卫生条件的控制,公共场所是否有专业人士能够保证定期消毒,公共的餐饮业的卫生标准是否符合国家下达的标准,对于一般岗位特别是和食品有关的岗位上岗人员的结核病的坚持工作是否做的到位,这些都是政府职能范围内的工作[4]。只有将这些医疗环境和治疗环境以及公共卫生条件治理好才能是对防控工作的最大辅助。最后,由于专业正规的医疗单位收费较高,很多患者更倾向与选择一些私人的诊所就医,但是这样的地方很多条件都不能和正规医院相比,无法对结核病进行彻底的根治,这也就成为结核病能够肆意流行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加上医护人员的不专业,很有可能将病情引向更恶劣的方向。不彻底的治疗不仅不能够帮到患者走向康复,同时又是增加了传染源。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医疗条件对防治工作的影响。

最后,易感人群的可治愈难度增加以及对于健康知识的水平不够。结核病很大一部是在老年人中间发生,由于发现的不够及时,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免疫力又低,身体脏腑器官对于药物的敏感性强,很容易在治疗阶段受到药物的损伤而破坏其他的身体器官。老年人群体内潜伏的结核感染可进展为临床结核病即所谓的“内源性复燃”[5]。对于这种特殊群体并且成逐年上升的趋势群体治疗又对治疗工作加大了任务量,同时也更加强调针对老年人群体的防控工作的推行和重视。同时部分病人缺乏结核病知识,不了解结核病以及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在一些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结核病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有耻辱的疾病,病人和其家属受到歧视。不能够及时的就医,对病情的把握和常识性的知识不够。2应对结核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抓住重点来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种种复杂问题,减少工作中的绊脚石,希望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构建防治工作的有序进行,最终能够有效的降低结核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首先,针对流动人口我们应该做好哪些防控工作。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肺结核病的发现工作。对中西医内科门诊中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及时落实痰涂片检查及胸部x线筛选,做到及早发现结核病。对疑似或确诊肺结核病例落实转诊及治疗管理。经费问题也是成为很多外来人口不去及时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希望政府能夠设立专项资金来解决这样的困境。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对这样的情况予以帮助[6]。单单医院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给外界的流动人口以保证,使其在治疗方面五后顾之忧,这样才能促使流动人口中患者积极就医,需要在管理方面加强各方面的细节问题,真正体现到医疗界的人文关怀。加强出入境人员结核病监测管理,建立结核病防治服务网络系统,不断提高检验检疫机构结核病防治能力。其次,对于医疗问题我们要加强培训工作对农村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此外,由于肺结核患者的化疗管理不规则是导致耐药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7],必须加强归口管理,服务在先,管在其中,对患者加大宜传力度,提高认识,落实督导化疗,以控制农村结核病的发展势头。

最后,鉴于老年人群主要生活在社区,应积极利用社区医疗综合防治网络的功能,做好老年人群结核病因症推荐和因症就诊发现结核病,并通过社区综合医疗人员实施全程督导治疗我们应更积极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结核病控制知识水平和病人自觉接受督导化疗的意识发挥以人为主体性因素的结核病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改善病人治疗的顺应性:利用各种方式对不同人群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府有关政策和法规,以增强群体自我保护意识。3总结

上一篇:写给老师的话作文300字下一篇:饭店交流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