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冠教育:巧用心理效应 助孩子致胜中考

2024-04-08

学冠教育:巧用心理效应 助孩子致胜中考(精选5篇)

篇1:学冠教育:巧用心理效应 助孩子致胜中考

家长:巧用心理效应 助孩子致胜中考

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家庭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有一句谚语:“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

“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我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受传者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

例: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逐渐对异性产生好感,从而谈起了“恋爱”,很多家长怕影响学习,所以就使尽各种办法让两个孩子分开,可是越是这样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越好。这就是禁果效应的效果。

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和雅各布森教授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她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后来人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典故,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期望效应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学规律。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期望效应常常可以发挥它的强大而神奇的威力。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对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南风效应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让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了个寒风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春意上身,纷纷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于是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也称为南风效应,它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家长在跟孩子沟通时采取“暖风长吹”“细雨润物”的教育方法,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你经常采用狂风暴雨似的批评,还是细雨润物似的鼓励呢?

篇2:教育中巧用心理效应

关键词:教育;心理效应;巧用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157-01

一、蝴蝶效应—教育无小事

效应简析: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参与,几星期后,会变成席卷美国的科塞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案例与感悟:

几年前,刚接手一个新班,就发现一个孩子脾气暴躁,动辄就大打出手,每次与他谈话,他眼神中流露出的冷酷,连我也不寒而栗。与家长交谈后才知道这个孩子的不幸,他曾经被绑架,侥幸逃生,回来后孩子就像变了个人,孤僻、敏感、好斗,我震惊了,以往小说中、电视剧中的故事竟然就在身边发生,再深入交谈,我更加震惊,孩子被绑架竟缘于班主任的一次疏忽,

常在学校门等待家长的他被坏人窃取了班级、姓名信息,然后拿到学校找到孩子,谎称是他母亲的同事,有急事要带他去见他妈妈,孩子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未加细问就让他走了,这才有了回来的绑架案。家长叙述时满面泪水,他喃喃自语:老师多问一句话,可能就没有这次灾难了。我沉思:是啊,如果孩子放学后能保管好自己的书包不致信息泄露,如果班主任能及时与家长通个话,后面的事就不会再发生。

小事铸成大错,这样的事例太多。教育孩子是这样,班级管理更是这样,一丝一毫马虎不得。当班主任十几年,最大的感触就是—教育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可能给孩子一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教育需要智慧,更需要认真与细致。

二、登门槛效应—善待问题学生

效应简析: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如果先提出较小的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分量,则容易达到目标。

案例与感悟:

教学中我们总能遇到一些让人头疼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才是真正考验一个老师教育艺术的时候。

班里的小明因为父母离异,性格孤僻,上课扰乱纪律,作业不完成,是一个老师们提起都摇头的学生,几次跟家长接触,父亲总是诉苦说自己也没有办法。我仔细分析后,发现孩子的变化是由学习吃力开始的。针对他,我设计出了帮助方案。利用心理学的登门槛原理,我先用母亲般的爱走进他的心灵,然后和他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制定时,我降低了要求,把目标分解为了三个阶段,分步实施,每完成一项我都在课堂上表扬,慢慢的孩子有了笑脸,学习有了兴趣,其他方面也有了变化。

做事要有目标,但目标一定要“够得着”,对于一些实现起来有困难的目标,我们可以适当分解,让实现者在充满希望中不断前进。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借助一个个阶段目标完成比赛的故事也阐明了这个道理。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对教师、学生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使每个人都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的教育引导使用目标分解法运用循序渐进原则则更会奏效。

三、增减效应—谈话的灵丹妙药“增减效应”

效应简析: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售货员就抓住人的这一心理,在称东西时,总是先少一些,然后一点点添加。

案例与感悟:

心理学家做过一组测试,把80名同学分成四组,分别是贬抑组、褒扬组、先贬后褒组、先褒后贬组。七次评价后发现,结果发现最喜欢评价人的竟是先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因为这组的被试普遍觉得该同学如果只是褒扬或先褒后贬均显得虚伪,只是贬抑显得不客观,而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与有诚心。阅读这段资料,我的确汗颜,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一直认为,教育学生应该先说优点,再提出批评。这种方法原来并不是最佳方法。于是,立刻实践。小王作业潦草,一直说教,效果并不明显,于是,在和他谈话时,我先指出了他的问题,然后再对他近期听讲专心、作业速度快提出了表扬,孩子高兴得走了。令人欣慰的是,几次之后,真的有了改观。

我们的教师在评价学生时经常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要诉说一番,可往往是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从心理学角度看来,这是很不理想的评价的方法。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这或许会增强评价的效果,当你评价学生时可以先说学生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如果说罗森塔尔效应让我明白教育的真谛是爱,蝴蝶效应让我的工作更精细化、登门槛效应、增减效应让我的工作更艺术化。同时也使我更加看到了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指导作用。

我相信,懂得心理学的老师越多,“兢兢业业”培养学生厌学的老师就越少;懂得心理学的老师越多,声嘶力竭说教又毫无效果的老师就越少;懂得心理学的老师越多,只有挫败感没有成就感的老师就越少。因为,教育和心理的超链接,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成长。

篇3:学冠教育:巧用心理效应 助孩子致胜中考

关键词:心理效应;实效性;思想转变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095—02

一、当前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要实现人的思想转变,而人的思想转变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使人的心理发生一系列变化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

政工干部是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与主导者,有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作用。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前不久,笔者去某师基层部队调研,调研中发现,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断完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仍不免存在一些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有些政工干部缺乏必备的心理学知识,无法从深层次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过程,以至于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技巧上还有欠缺。总体而言,表现为“六多六少”,即传声筒式的单向灌输的较多,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交流较少;以威逼人的讲道理较多,以情感人的暖人心较少;一味压制较多,合理释放较少;苛求多多益善较多,提倡适可而止较少;重急于求成较多,求潜移默化较少;突出主体意图较多,满足客体需要较少等现象,致使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抓教育是失职,抓不好教育是不称职”,政工干部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作用,就必须掌握必备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官兵的心理规律,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二、巧用心理效应,克服当前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或连锁反应。掌握并巧妙运用心理效应,便能触及受教官兵深层次的心灵世界,使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1.利用“圆桌效应”——变“独家主播”为“心灵对话”。在国外,一些人热衷于在中国餐馆举行会餐 ,因为餐桌上有一块可以旋转的圆盘摆放着美味佳肴,圆桌呈现出来的柔和感和曲线美使就餐者很容易产生“亲切的关系”、“和谐的闲聊”、“融洽的气氛”,人们便把圆桌产生的心理效应称为“圆桌效应”。这说明,只有在融洽、和谐的气氛里,彼此心理上才能获得充分的信任和交流。在部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有些政工干部习惯于“传统讲坛”的方式,一个人在讲台高谈阔论,明显与受教官兵拉开了心理距离,如果政工干部能放下架子,走下讲台,融入官兵的生活,步入官兵的心灵,试着用官兵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感悟,试着用朋友的方式去引领和感召,那么就能营造一种亲切、和谐、融洽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受教官兵也愿意敞开心扉,视教育者为“自己人”,实现教育者与受教官兵之间尽情互动,从而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借鉴“南风效应”——变“生硬灌输”为“春风化雨”。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有办法让行人把大衣脱掉的故事。北风不假思索首先来了一阵冷风,凛凛刺骨。其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便把大衣裹得更加严实。而南风则不然,它徐徐吹动,使人暖意渐生。行人在不知不觉中解开了钮扣,脱掉了大衣。这说明,说服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有时候要强于暴风骤雨。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靠空洞的说教和强行的灌输,而是靠真情的感染和心灵的共鸣,靠“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的渗透作用。借鉴“南风效应”,启迪我们开展思想教育时,受教官兵的认知、情感与我们的预设发生冲突,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干预,而是要审时度势,培养、激励官兵的积极情感;官兵思想认识中的矛盾和困惑,要本着理解、宽容之心,允许官兵有一个反思、斗争和提高的过程,允许其在学习能力、思想觉悟发展上存在不同步;积极引导官兵,尊重他们的真实情感,潜移默化地引导和陶冶,使他们的情感慢慢得到发展。太多的规范、训诫、干预不可能有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心理共鸣。

3.善用“牢骚效应”——变“积郁于胸”为“合理宣泄”。“牢骚效应”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约提出来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如果公司里有人对工作发牢骚,那么这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那些没有人发牢骚或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或老板成功。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如果没有员工发牢骚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员工根本就不在乎公司的发展,或者员工已对公司持失望态度,根本不相信有任何建议能使公司进行改善。它反映了牢骚并非都是消极的。一个单位里有人发牢骚不要紧,关键在于上级主官能不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牢骚和怨言,如果总是试图掩盖、回避牢骚,就不能了解牢骚为什么产生,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化解怨结,只会导致深层次矛盾的爆发。相反,如果主官能够耐心倾听,让牢骚有一个正常渠道来倾诉,对牢骚中合理的部分真诚采纳,使牢骚者内心的积怨得到有效释放,思想得到充分表达,牢骚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基层开展思想教育中面对牢骚问题,(1)要正确看待牢骚现象,深刻认识到牢骚具有两面性,牢骚并不可怕,不正确对待牢骚才是最可怕;(2)要善于运用“牢骚效应”,正确对待、科学引导,允许适当地“发牢骚”,化消极为积极,因为疏导是治理拥塞的根本,合理的宣泄才是消除牢骚的良药!

4.避免“超限效应”——变“过犹不及”为“恰到好处”。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准备捐款,他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10 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 分钟,牧师仍在讲,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马克·吐温为什么会气愤,没有捐钱呢?显然是因为牧师讲的时间太久了。牧师的话无论如何动听与感人,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不停,会让人心生厌烦。这种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这种现象在部队中可谓司空见惯。某个道理,官兵明明已经晓得,可教育者仍絮絮叨叨说个没完。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絮叨是一种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你越说,官兵越听不进去,教育的效果就越差。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留些“空白”。有了“空白”,才能产生美感。因此,在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和尺度,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空白。过多的重复说教,不但不产生正面的效果,反而引起官兵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5.发挥“门槛效应”——变“急功近利”为“循序渐进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门槛效应 ”(亦称“登门槛效应 ”)。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犹如登门坎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才更容易登上高处。在部队思想教育中,不少干部急功近利,恨不得官兵一下子就能明白全部的道理,思想顿时就能改变,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根据心理学原理,心理认同机制主要包括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认同机制、信念引导机制和实践强化机制,心理认同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逐步完成的主观体验和感悟过程。要想完成对某一思想的认同,就要循序渐近,不断深入,如果操之过急,就会“欲速则不达”,容易引起对方的警戒与烦感,从而使交流的大门早早关闭。

6.警惕“投射效应”—— 变“以己度人”为“以人度人”。投射效应即以己度人,指人们常常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以为他人也应如此,结果往往对他人的情感、意向作出错误评价,歪曲他人愿望。这种现象在部队屡见不鲜,有些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不实事求是,而是喜欢以自己的想法来判断官兵的心理状态,结果往往造成思想工作毫无针对性,缺乏有效性。为了克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就应该善于做调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做到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对方往往并非如我们所想像,只有深入调查了才会知道。

此外,可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效应还有很多,如皮格马利翁效应、自己人效应、名片效应等。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效应具有正、负两面性的突出特点,有时会以其简捷的直感思维直接引入正向效应的轨道;有时又会将思维引向歧途。因此在基层开展思想教育时,政工干部不仅要对心理效应的内涵深刻理解,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综合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

Using Psychological Effects,Improve the Military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QIN Guang-hui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Psychology and psychological warfare branch of the military department,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 The basic valid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olitical work cadres is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psychology taught by men,can properly guide the officers and men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change.Clever use of psychological effects,can help political cadres accurately taught by their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of law,to overcom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hortcomings,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relevance,effectiveness.

篇4:巧用心理效应 加强班级管理

【关 键 词】心理效应;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94-02

人们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而班级管理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师生“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认真分析心理效应,巧用心理效应,讲究教育艺术,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行班级管理。

一、巧用“贴标签效应”,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亮点”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还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在班级工作中是经常可见的。班主任往往要对学生的纪律、劳动、卫生、学习等做出评价,有意或无意间给学生“贴”上诸如“聪明、守纪、调皮、蠢笨”等标签。这种评价对勤奋的学生可能更自觉地约束自己,努力使自己表现好;对调皮的学生可能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加为所欲为,我行我素。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行为或观念产生的不良后果,我在班级工作中没有把眼光停留在学生的缺点上,而是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他们贴上不同激励的标签,如“勤奋学习星”、“进步标兵”、“安全小卫士”、“快乐星”、“助人星等;再如,根据学生的学科成绩,我给学生贴上了不同的标签,如“语文状元”、“班主任助理”、“数学后备军战团”、“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实验室成员”等。通过这些办法,几乎人人都能够找到一个亮点的标签,从而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暗示,促使好的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促使有缺点的学生努力向好的方面转变,学生变得爱动脑、肯学习、讲正气,班级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巧用“森林效应”,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竞技场”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棵树如果孤零零地生长于荒野,多半是枯矮畸形;如果生长于森林丛中,则根深叶茂,参天耸立,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森林效应”。

我在管理实践中,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之后,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组,每组由6个人组成,要求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并且以小组的总成绩作为衡量小组之间竞争的依据。因此,每个成员都必须对自己和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相互探讨、交流,不断完善自我。不仅要自己获得成功,也要关心帮助小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形成一个更大的“竞技场”。实行这种策略,方案一定要细化,因为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会不自觉地“走样”,从而影响了工作的实效性。如要求学生小组之间“取长补短”,那一定得让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是一个外化和内省同时进行的一个过程。我拿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观察反省,书面总结经验,真正发挥“比学赶帮超”的激励机制作用。

三、巧用“门槛效应”,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

门槛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发现的。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从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向其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的要求。

我在管理后进生转化工作中,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再将这一目标细化成若干呈阶梯状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小目标,“跳一跳,够得着”是这些小目标的难度。由于小目标的实现难度不大,后进生就容易产生尝试的念头,于是产生积极主动的行为。经过我的鼓励、帮助和学生自身的努力,实现了第一个小目标,就通过了一道门槛。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就会进一步增强前进的信心,为达到下一个目标奠定了心理基础,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开端。在学生迈“门槛”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积极引导,一旦学生达到某个阶段的子目标时,更要及时加以鼓励,使学生产生兴趣与动力,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实现更高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也可能会遇到一种“退潮”现象。有些学生因为心理上存在惰性,所以激励学生时一定要寻找好时机并控制好节奏。后进生的管理工作一定要有长效性,反复抓、抓反复,这样才能全方位地真正转化后进生。

四、巧用“皮球效应”,增强团队意识

一个皮球,只有没有漏气的时候才有可能充足气;而当它有一个小孔时,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孔,则无论如何也充不足气,就是充足了气,过不了多久,气也会漏光。这就是“皮球效应”。

“皮球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局部有问题,往往影响全局!形象地说,我们的班级集体像一个充足气的皮球,如果个别学生有问题,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因此,我结合“养成教育活动”,一方面不定期地提醒学生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采取自查和同学互查寻找存在的不良因素,并引导学生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克服它;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影响其成长的不良因素,把它指出来,并严格要求改正错误,让它消失在萌芽状态之中,努力使学生身上的缺点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有利于学生和班级集体健康发展。

五、巧用“鲶鱼效应”,紧张适度,引导有方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让鱼在途中死去,在鱼舱室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一是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过度的紧张应该避免,以防止对学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二是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比如,我在班干部的设置上,将这些人提拔到“纪律督察长”、“文明监督员”、“劳动班长”等适当的位置上。把他们的短处用在最适合的地方,其短处就会变成长处,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就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顺利。

篇5:巧用心理效应,进行有效提问

一、提问有“法”——利用鸡尾酒会效应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在人声嘈杂的联欢会上,如果哪个角落突然传来你的名字,你马上就会警觉起来,有时候你还能听到某个熟人似乎也来到晚会了,你的耳朵似乎能过滤声音,总是能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种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这种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鸡尾酒会效应,在课堂提问中同样也非常重要,它提醒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方式使自己提出的问题成为学生的注意中心,而不是成为学生交头接耳时的注意背景。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讲究提问方式,做到提问有“法”。

精心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处于分散阶段,要想成为学生注意的中心,就必须精心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学习即生活,对于思想品德课堂尤其如此。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兴趣所在,除了关注社会热点及重大事件外,还要从学生的身边取材,选取符合教学内容的材料来设置问题。

提问方式多样化。要想整堂课都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注意提问方式的多样化,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一门艺术。首先,设置的问题类型应该多样化。思想品德课堂中常用的问题类型有:选择式问题、反问式问题、开放型问题、引导型问题、推测型问题、装傻型问题等。在课堂提问中不断变换问题的类型远比一直使用单一类型的问题有效得多。其次,在选择学生进行回答时,也要注意使用不同的艺术。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选择学生进行回答:随机点名式、好差兼顾式、小组推选式、举手回答式及集体回答式。各种方式交错使用,不但能较好地达成教学效果,还能使课堂提问面向全体,使所有学生在教师提问后都能集中注意力,对问题进行深刻全面的思考。学生的名字是他们最敏感的信号之一,因此在课堂提问时除了要讲究提问方法之外,还要尽可能地记住学生的名字,了解学生的特点,这样产生的鸡尾酒会效应将更加显著,课堂提问也会变得更加有效突出,这也是班主任在自己班级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较集中的原因之一。

二、提问有“度”——避免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现象。要想让课堂提问更加有效,一定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的出现。因此,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做到适时有度,对提问频率及提问时机进行适当把握。

提问频率的把握。整堂课一讲到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是不足取的。而频繁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往往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肓日性,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超限效应的发生,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岡内。试想一下,如果针对某个学生还算感兴趣的情境,教师说“接下来我有两个问题需要大家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认真讨论并且积极参与,但如果当教师宣布“接下来我有十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学生估计马上就失去了讨论的兴趣。

同时,对问题频率的把握除了问题数量不能太多太滥以外,还要注意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也能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提问时机的把握。要避免超限效应的发生,除了要注意提问频率,对提问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即教师的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在不同的时间提出适宜的问题,主动地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在把握提问时机时尤其要注意两点:不该反复重复的问题不要过多重复,这样即使时机把握得再好也会给学生留下哕嗦的嫌疑,招致学生的反感。把下课时间作为增大课堂容量的方法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占用下课时间拖堂进行提问,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导致超限效应的出现。

三、提问有“生成”——利用头脑风暴效应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头脑风暴效应进行课堂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在实施时一定要注意提问有“生成”,即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生成新的疑惑或问题,只有当学生能因为教师的问题而生成新的问题时,他们的思维才会变得更加活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当然,提问有“生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心预设,还要随机应变处理动态生成问题,妥善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两者的关系。

记得在讲述“关爱父母学会孝敬”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去旅行,在乘坐高山缆车的时候,缆车运行到中途时,突然坠落,在接近死亡的一瞬间,父母用力将孩子高高地托起,孩子得救了,而他们却永远离开了深爱的孩子。并配上了歌手韩红根据这个真实的故事创作的一首歌《天亮了》。提问时我问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在这悲伤的歌声中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顿时,整个课堂显得格外安静,空气似乎凝结,大家都沉浸其中,形成了情感上的共鸣。大家都为这伟大的父爱、母爱而感动!而这正是我要的效果。突然,一个男生大声问道:“老师,这缆车的质量为什么这么差?经营者为什么这么不负责任?否则,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他的回答与质疑,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开始“化悲愤为力量”,寻找悲剧发生的原因,谴责经营者的欺诈行业、唯利是图,然后又讨论到做人的原则问题。学生的讨论似乎偏离了我预设的轨道,但对于学生的回答,我没有过多的评价,只是适时地问了一句:“这些道理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刚开始还叽叽喳喳的,过一会竟然全都安静下来了,因为他们全都想到了平时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教育。虽然这一意外的“头脑风暴”占用了课堂不少时间,但经过适时引导后学生的思维不但又回到了主题,而且体会更加深刻。因而在后一环节“说说我的父母”,许多学生都回忆起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表示父母对子女的爱太伟大、太无私了,要好好地孝敬父母。整堂课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课后调查发现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非常深刻,并且认同度很高。

上一篇:钢笔和铅笔300字_四年级作文_小学作文下一篇:给全矿团员青年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