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2024-05-01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通用8篇)

篇1:[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1

本学期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的一条条教育效应让我读后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书过程中,总能想到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片段,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教育书籍。现将我感受深刻的几条教育心理效应分享给大家。

一、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

每个人都有一个接受心理打击的承受度,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超过这个度,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起到反作用,那位牧师演讲的没完没了,一开始准备捐钱的马克.吐温最终选择从募捐箱里拿走了两元钱,这就是因为牧师不懂超限效应造成的。这使我想到在以前学生犯了错误时自己的一贯做法,就是批评教育,孩子犯了错是要批评教育,但要将批评教育做到最好效果还得遵守超限效应,孩子在犯了错误时为了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他讲道理,给他讲这么做的危害,一开始孩子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是时间长了,你总是重复以前说过的一些话,他就不耐烦了,随之产生厌烦的心理,对你说的话不以为然,充耳不闻,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

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注意超限效应,在教学中也一样要遵守这一效应,我们都有这种感觉,每节课前半节孩子们都可以表现得很积极,可是如果我们在孩子感到疲倦的时候还继续讲下去,不去进行一些小游戏或者巧妙转变一下教学方式缓解孩子的厌倦情绪,他们就很难坚持到下课了,还有课堂上我们为了给孩子讲清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道理会絮絮叨叨的讲解很多,这些都不利于孩子接受新知识,有时甚至会对老师产生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以后本学科的学习。

二、要想吃肉,必须吃青菜——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认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可以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孩子们都喜欢轻松愉快的活动,而不喜欢费时费力的活动,比如孩子们喜欢看电视甚于写作业,喜欢玩游戏甚于做家务,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给孩子提出要求了——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也就是说在孩子对我们提出“过分”的要求时,我们可以通过先让他完成一项我们希望他完成的任务来满足他的“过分”要求,这样就可以达到我们预先的目的了。反过来,孩子如果可以完成我们规定的任务,我们就必须给予其适当的奖励,这样当我们再向孩子提出我们想要孩子完成的任务时,他才有动力去耐心做,这就牵涉到拿什么当奖励的问题,这个奖励对孩子吸引力越大,孩子在完成你规定的任务时就会越有动力,所以我们必须对孩子的喜好心知肚明,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选用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当奖励,选择孩子最讨厌的东西当惩罚,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激励作用。

这使我想到以前班里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爱学习,经常不交作业,交上来也总是残缺不全,可是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画画,美术课时他总能很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激励他学习的积极性,我就给他提出要求,只要他能按时上交家庭作业,就奖励他画一幅美丽的画在班级里展示,一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他高兴极了,于是家庭作业认真了很多,美术老师还在班里公开表扬他展示他画的画,那一刻,我能体会到他骄傲的小脸上洋溢着的是自信、自豪的笑容。

三、你喜欢他,他就喜欢你——互悦机制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喜欢你,作为老师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喜欢自己,因为只有孩子们喜欢你这个老师,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互悦机制告诉我们要想让孩子们喜欢你,你必须让孩子们体会到你是爱他们的,事实上,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你对他们的爱究竟有几分呢?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在训斥学生的时候告诉他,老师这都是为你好,为了帮你改正错误,可是为什么收效甚微呢?看了互悦机制后,我明白了,因为我的良苦用心学生并不理解,甚至说在他们的心里你并不喜欢他们,他们怎么会喜欢你呢?这使我想到了一年前的一件事情,时值深秋,一天下午放学后我留了几个孩子做辅导,可是其中有一位孩子特别不喜欢被老师留下来,我布置的任务怎么也不执行,我说完不成老师的任务不能回家,他就说我逼他,说着就拿起一支水笔芯向脖子上扎,我见势赶紧拦住他,接着马上给他爸爸打电话,由于他爸爸在老区上班,赶过来时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在这一个小时里我尽量控制住他的情绪,不跟他谈学习的事情,在这期间他的情绪缓和了一些,我知道了原来他是单亲家庭,爸爸妈妈离婚后,爸爸又结婚生了一个小弟弟,全家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小弟弟身上,他感到他在家里是多余的,所有人都不喜欢他,所以做法才这么极端,而且我还发现深秋了,他仍然穿着一件薄薄的外套,我于是马上把他身边的窗户关上,他爸爸来了后,我给他讲了孩子对我说的话并建议他多跟孩子交流,多关心下孩子的生活学习,还嘱咐他明天给孩子穿件厚点的衣服。在孩子和他爸爸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注意到孩子刻意把剩下的窗户都关好了,而且对我说了一句老师再见,这时,我心里暖暖的,更有一种难言的成就感。我想这就是我真心对孩子好,孩子感觉到了吧,所以他也用他的行动告诉我——老师,谢谢您。

当然,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教育中的案例以及所涉及到的心理效应,很值得一看并有必要好好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读书使人进步,教师更应该手不释卷,用丰富的教育理论去充实和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2

前一段时间,买来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想要弥补一下自身在这方面的不足。除去大学时必修过这门课程以及进行教师招聘备考时“恶补”过相关知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接触过心理学了。而如果突然间再去啃那些高深艰涩的心理学专著,我大概会雾里看花、不知所云。这次选的几本书,虽然是心理学相关书籍,但结合着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尤其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密切贴合,读来没有障碍,轻松舒畅。

当初在茫茫书海选书时,之所以挑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其实主要因为它是“大夏书系”中的一本。前前后后误打误撞买来许多大夏书系的书,每一本都很喜欢,这一本也不例外。疫情仍然没有消散,宅在家中是阅读的好时机。读完第一遍后,回想到书中提到的“莫等墙倒再造墙”,趁着记忆还温热,又抓紧时间复习了一遍,并且整理出几页读书笔记,心中感到充实、踏实。

主编刘儒德教授在《代序·鱼就是鱼》中说,这个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延展,就可以概括整本书给人的感受。书中精心挑选出66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工作的`多个方面。而通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初步理解和学习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学要素,同时结合书中提到的几个心理学概念对自身行为与内心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考。

德西效应说明,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也就是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一些额外的“蝇头小利”。如果过度讲究表扬或报酬,甚至会损害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德西效应、调控奖励来消减、消除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有些地区和学校千方百计“引诱”教师读书与写作,很多时候却成效一般。这种自上而下的、甚至是行政上“强迫”的成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成长愿望和主动性,甚至那些所谓的“诱饵”,比如如何如何加分、颁发何种等级的证书等,会让教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想要真正获得成长,都需要从内里寻找源泉与动机,否则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配套效应也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我们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段言语、每一个眼神都是在给学生“一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的是积极的、鼓励的、充满阳光的睡袍,那学生很可能会用自身良好的行动来搭配这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一件颓废的、懊丧的、长满虱子的睡袍,那他也很可能会用糟糕的表现来呼应这件睡袍。一个人说,“如果想要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什么样,那就先把他夸成什么样。”这句话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更加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养孩子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妨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更多“优质睡袍”,比如鼓励的话语、关切的眼神或者悄悄竖起的大拇指。当然我们也要提防自己或者学生走入过度配套的恶性循环。

情绪ABC理论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尤其延迟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每每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要求或是看到相关的报道,都会引发自己的反感与焦虑。是这些真实存在的事实引发的我的焦虑与不安吗?根据情绪ABC理论来理解的话,并非如此。引发我情绪波动的其实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评价。我内心里不认同、甚至抵触这种现象。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并没有紧迫、严峻到必须争分夺秒进行线上教学的程度,这段延长的假期里,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由地阅读、做手工或是学家务,而不必巴巴地守着手机或电脑“学习”。当我根据这个理论进行自我对照时,我对这个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缓解自己的紧张与焦虑找到了出口与路径。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得算是比较快的,而且比较有瘾。书中没有板起严肃的学术面孔跟我们故作高深地讲解那些心理学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等,而是结合了充足有趣味又有意义的“故事”,向我们娓娓地讲述。那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贴切的教育情境岂不就是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吗?我在读的时候便被深深地吸引,想要继续读下去、不停地读下去。这整本书就像在用亲和、明了、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一个个关于心理学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是面向教育的,是指向教学的,是帮助教师的,明确又清晰。

这本书清浅畅达,甚至我们不能说读它是在读“心理学”。书的封皮上写着“教育艺术”四个字,或许更贴切吧。总之我挺喜欢这本书——大概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了故事的魅力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3

依稀记得几年前的业务考试,考试前,单位通知要考《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内容,为了顺利过关,每天不得不啃那些难懂的、干涩的文字,本就不喜欢读书的我,更是被打败了,不读这些书还好,每次一拿出来就如同催眠曲一样,困意马上来袭,眼睛困涩的睁也睁不开。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凡是牵涉到这两个内容的习题,我基本靠蒙。

至此,《心理学》《教育学》一类的书成了我的噩梦,但凡是看到此类书籍,我就会绕道而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歪打正着在某宝上买的一本书。那天闲来无事,就在网上逛书城,无意间看到这本书,鬼使神差翻看评论,没想到阅读过这本书的人给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普遍反应本书通俗易懂,很多人被刘儒德教授顺利圈粉,于是就网购了此书。

这本书的确跟我以前接触到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一样。没有抽象的道理,读起来一点也不晦涩难懂,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用极尽浅白的语言描述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让我明白了教育的规律,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说到心理学,心理建构是越不过去的,“鱼就是鱼”的童话就是典型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听说陆地上有很多有趣的事儿,只因无法脱离水的拥抱,而无法实现想了解了解的心愿。它的好朋友青蛙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它在陆地上看到的景象向鱼汇报:人、鸟和奶牛。鱼没有见过这些事物,只能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想象,在它的头脑中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这就是建构主义。即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装,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

由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见多能够识广;也知道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孩子理解的不一样;万事皆有因。这本书中像这样生动有趣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一边读一边用他指导我的工作和生活。

就拿班主任工作来说吧,有时它确实需要讲点艺术。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个老师谈到她的管理艺术时说,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接班第一天,班级里乱成一团,她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厉声制止,而是马上找了一段轻音乐,在班里播放,不到一分钟,班里就安静下来,同学们的心情也很快平复,上课时我们都心情愉悦,那节课上得非常顺利。试想一下,如果她不这样做,而是采取另一种办法:看到乱成一锅粥的教室,她大发雷霆,恶语相加,批评有时会上瘾,会控制不住,越说越多,最后估计也能达到让学生安静的目的,在接下来的上课环节老师和学生心情都会一团糟,结果也会可想而知。

不久前读过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南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刮起凛冽的寒风,冷风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越裹越紧;轮到南风了,他则不紧不慢,徐徐吹动,顿时变得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就解衣敞怀,慢慢就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不难发现,两件事儿性质一样,这是巧合吗?答案是NO!这本书告诉我这是——南风效应。何谓南风效应?就是以启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转变,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作温暖法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种效应同样适用于生活。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经常会有很多生活琐事,处理不好就会鸡飞狗跳,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成为引爆战争的导火索,多多采用南风法则:不排斥、不强力、不对抗。就会收到奇效。

我们都听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在孩子犯过错后,陶行知先生没有责备,没有讽刺,也没有体罚,他用四颗糖果让学生一步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还发掘出了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勇于认错。这就像那温暖的南风,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一份感动。

前段时间我却做过一件北风做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追悔莫及:在社团活动时,拉丁舞社团两个领舞的女生,跳着舞嘴里还含着棒棒糖,外露的小棒肆无忌惮地左右跳动,学校里有明文规定不准携带零食进入校园,你们偷偷带进来也就罢了,居然还在上课的时候吃,居然还这么目无法纪,怒火攻心,我三步并作两步,到女生面前,怒目而视,她们快速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装在了口袋里,这样看来,她们是明知故犯!不知者不罪,我更加生气,厉声呵斥,并要求每人写一份500字的检讨书,第二天一早就交给我。

到了第二天下午,两人还没有把检讨书送来,居然挑战我的权威,你们不来,我去!到班里给她俩要来了检讨书,自此,一见我就问候“老师好”的学生少了两位,她俩见到我早就躲得远远的了。过失一旦产生,纵使你有万般方法去补救,它终究会留下一道伤疤。我意识到,老师越强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越会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本能的保护意识,他们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在习习南风温暖的包围下,学生反而会慢慢地卸下“盔甲”,向老师敞开心扉。

这本书好像有一种神奇力量,它总是能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将会事半功倍!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但愿这本小书能够拂去我内心的尘埃,让我不再愚钝。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4

大学里学习心理学,还记得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揭示发展规律的科学。所以在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之前,觉得此书肯定是关于一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的,提不起兴趣。可是读起来发现书中的个个小故事似乎很多都是自己平常教学中的缩影,上个月我阅读了前40页,里面的超限效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了我继续阅读的欲望,这个月我阅读了思维定势,小步子,大目标—连锁塑造,詹森效应,普雷马克原理,心灵再一次被震撼,我将这些原理与我的教学结合起来收获颇丰。

一、应用连锁塑造矫正孩子的行为习惯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小涛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每到自习课,他总爱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老师发现小涛在离开座位之前,一般能在座位上待5分钟。老师和小涛面谈了一次,告诉他如果他能连续5分钟都待在座位上就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品,而且时间要从上课开始,每隔5分钟他都有机会获得奖励,一周以后,老师告诉小涛他做得很好,现在要求小涛必须连续坐在座位上10分钟才能得到奖励,但是,这次的奖励要比以前更多。又过一周后,老师告诉小涛连续坐在座位上15分钟才能得到奖励,而且他会更喜欢这次的奖励。

在这阶段中,小涛表现很好,在自习的30分钟内,小涛没有擅自离开座位一次。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班一个比较调皮的同学颜铭辰,他的纪律特别差管不住自己,年级周通报下来每条几乎都有他的名字,早晨纪律差,课前准备差,桌洞物品摆放杂乱,作业抽查也有他不认真,中午自习和同桌说话等等,看到这样的通报全班同学笑了,他也很无奈的笑了,我也尝试将故事中老师对小涛的做法运用到颜铭辰同学身上,我说如果下周你上通报的次数能减半我不但不惩罚你还给你们小组加2分,结果你猜怎样,渐渐的,他的行为习惯有所改观,效果真的很好。连锁塑造这一心理效应,鼓励学生一点一点进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

二、打破思维定势对英语学习的干扰

有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我们之前也做过“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大乐,老二叫二乐,那么老三叫什么?我们的答案是什么呢?三乐,小乐还是小明?”这就是生活中的思维定势情况,思维定势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我不禁思考自己的英语教学,很多同学在学习了when和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之后,形成了思维定势,那就是先行词是时间时,则引导定语从句需用when,先行词是地点时则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副词应用where,所以在做题时,常常会出错:很多同学往往会一挥而就,看到先行词是地点,就选where,而忽略考虑先行词在从句中起的作用,如果在句子中做地点状语,此时应用where,但先行词在从句中做宾语,应用which或that或省略。像can,may,must,could等情态动词,学生往往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看到他们就说接动词原形,但是情况真是这样吗?所以在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及早发现英语语法中的“思维定势”问题,打破思维定势对英语学习的干扰。

三、要想吃肉,先得吃蔬菜,合理利用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原理又叫祖母原则,由于祖母常常对孙子说“乖,吃了这些蔬菜就让你吃肉”“做完作业后,让你看一个小时的电视”,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先让孩子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学习了普雷马克原理,我马上将这一原理用到我的课堂上做实验,结果确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上总有几个同学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毫无兴趣,课堂上我想尽办法也激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习了祖母原则,我灵感一闪,打探了一下他们在乎的东西,他们视小组竞赛的得分如命,以期望得到减免作业的奖励,所以我就投其所好,根据他们的能力给他们单独布置任务,谁能如期完成任务,就能得到奖励分数,结果效果极佳,他们学习的热情大涨。选用学生的最爱作为奖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不但提高了我的自身修养,也改进了我的教育方法,书中的心理效应如同实验中的催化剂,使我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柳暗花明又一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欲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学习运用心理学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5

暑假中,我阅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儒德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试验、鲜活的案例介绍了曾让人感到抽象枯燥心理学知识,很有可读性,一时竟舍不得放下,一篇篇文章读下来,常常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受益匪浅。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同样的,读了书中的“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有很深的感触。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反而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我想我们在教学中不是也经常像牧师一样讲了又讲,生怕学生听不懂?以后我在教育教学中要避用“超限效应”。

例如复习阶段的字词巩固练习,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多次重复的听写,必然只会造成浪费时间,而收效甚微的结果。我们安排的每一次听写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有些平时掌握字词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全班性的听写中能够获得通过的,下一次就不需要再听写了,他们可以把时间花到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去。有些基础不扎实或者记忆力不太好的孩子,他们需要听写,但是要针对个人,对的字词说明已经掌握了,他们的难点在于写错的字需要反复强化。而这种强化不是一味的靠抄写,靠听写,如果方法是如此单一,学生的心理会有抵触的情绪。我们在进行练习的设计时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只注意练习内容,而缺乏一定的数量,达不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相反,只求数量而不注意练习质量的重复性练习,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是劳而无功的,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

我们不仅在教学中应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也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给学生留点“空白”。学生犯了错,只批评一次,千万不要一件错事重复批评,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变换角度、方法,以免学生出现反抗心理。在批评学生时,应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这种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与自尊,真正将教育渗透到心灵。要运用民主的科学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愉悦的情境中互相触动,你的教育才有效果,才能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批评应注意“度”,对学生的表扬其实也需要一个度。《杰米扬的鱼汤》: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次他请朋友喝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一碗,觉得很满意;杰米扬请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点撑;可杰米扬又热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忍无可忍,拂袖而去。这正如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当人过度时,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在教育学生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如果对一个调皮的学生总是用表扬的方法,一开始他可能会很有改进,但时间久了他会觉得老师在哄他,甚至是变相批评他,这样难免有抵触心理。

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也更有成就感。

读读这本书,让我们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的规律,读懂孩子们的的心理,会使我们的教与学和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我读了此书以后的收获。

篇2:[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本周, 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刘儒德教授把严肃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将“超限效应”、“禁果效应”、“扇贝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晕轮效应”、“马太效应”、“蝴蝶效应”、 “图形-背景现象”等一系列看似很玄的心理学术语,结合浅显生动的教学案列,娓娓道来,深刻阐述了教育活动中各种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一篇篇文章读下来,在学习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篇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导读

第一部分是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这部分内容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帮助。如:系列位置效应表明, 学生往往对于开头和结尾部分的内容记忆深刻, 而中间的内容则很少能做到记忆犹新。这个效应告诉我们: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背诵英文单词时, 要试着变换开始位置来进行记忆, 合理地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再比如, 7±2法则是指人们看完一遍材料后一般可以记住七个左右 (至少为五个, 最多为九个) 。这个法则告诉我们:每堂课老师安排的新内容不要超过七个。其他效应还有专家记忆优势、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超限效应、高原现象、思维定势、沉锚效应、连锁塑造等。

第二部分是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在这部分, 作者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 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南。例如第十名现象是指在学习上并不是特别突出的学生, 等他们走进社会后, 却常常会成为社会优秀的管理者, 相反, 那些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却表现平平。这个现象提醒教师应该全面看待人的能力, 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不仅有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也有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 而后者在现有的教育中很难进行测量, 所以教师应该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对能力进行多元化评价的模式;同时, 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绩, 学生的能力发展存在个体差异,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再比如, 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总是以为现在的孩子太过娇气, 于是, 我们就越发地严厉, 以为这才是现在孩子所需要的, 而本书“依恋心理效应”告诉我们:不论是为人母者, 还是为人师者, 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要。有的孩子经常违反纪律, 原因可能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而有些孩子喜欢某个老师, 原因是他每次回答完问题, 老师都会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 这让他觉得自己非常的幸福。依恋心理告诉我们, 教师不经意对学生的关心, 可能足以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要吝啬自己所能给予孩子的那举手投足的温暖。暗示效应, 安慰剂效应, 心理加减法等都指明了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心理特点, 教师若能透彻领会, 巧妙运用这些效应, 在教育学生上必能更加得心应手。

第三部分是管理中的心理效应。这些效应不仅适应于校园管理工作, 同样也适用于社会管理工作。例如将“鲶鱼效应”应用到班级管理上, 教师可以发挥某些学生的“鲶鱼”作用, 搅搅班级里的一潭死水, 从而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 并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成就动机。但是, “鲶鱼负效应”也是我们不得不防的, 即这些“鲶鱼”既不能太弱也不能过强。太弱则起不到预期的竞争效果, 过强或者是过多则“让学生整日惶惶惊恐, 从而产生焦虑”。再比如“互悦效应”告诉我们:喜爱引起喜爱, 人们常常容易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老师先喜欢学生, 所以学生喜欢老师, 喜欢老师所教的功课, 喜欢学习。其他效应还有:马太效应、霍桑效应、登门槛效应、80-15-5法则、边际递减效应等。

本书作者将科学严肃的心理学规律通过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 读者不仅易于接受理解, 而且会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在前言中, 作者就以一个非常形象的建构主义童话《鱼就是鱼》让读者一下子就消解了阅读这本书可能产生的严肃感, 使读者从心理上一下子亲近了本书。在每篇文章的正文前面, 都首先呈现一个经典的实验、或者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或者是一个大家都经常困惑的问题, 这些大大激活读者的先前知识经验, 唤起读者探究正文的兴趣。然后再介绍此规律或效应的心理学背景, 接着举例说明其在教育、教学或管理中的应用。比如, 在介绍沉锚效应时, 先用两组问题引发读者兴趣, 然后解释什么是沉锚效应, 接着用房产商玩的一个伎俩说明这一心理效应在商场上的运用, 然后又讲了一个故事, “本店的煎蛋外黄里嫩, 味道很好, 您是要一个煎蛋还是两个?”这让顾客很难拒绝, 所以生意很好;而另一家小店见顾客进来就问:“本店的煎蛋外黄里嫩, 味道很好, 您要不要尝一尝?”结果大概只有一半顾客购买。两种说法只有些许不同, 效果却天壤之别, 这就是“沉锚”心理效应的结果。最后才讲到“锚”式教学, 学生遇到了难解的问题, 需要一个“锚”, 也就是与这道难题相关或类似的, 但又稍微容易一些的题。整个介绍既有理论, 又有实践, 并且图文并茂, 层次清晰, 表述晓畅, 事例丰富, 给人以一种拨云见日的畅快感。本书对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价值和意义如下。

第一, 提供给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实用且精炼的心理学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教师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 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能健康成长, 但是如果不懂心理学, 不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 不熟悉学生的心理承载限度, 不从心理学的角度体会教育, 那么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 教师急需心理学的科学引领。比如很多老师认为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知识, 于是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殊不知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表明: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 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 超过这一容量, 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 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而且还会适得其反, 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再如老师们往往会采用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学生学习的动力反而更差了。德西效应告诉我们, 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 如果同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 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 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 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同时, 奖励的力度和时间也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他的白鼠实验中发现, 如果每隔20秒就对白鼠强化一次, 在强化后, 白鼠的反应就会停顿, 然后反应速度增加, 在下次强化到来之前反应率达到高峰, 说明它学会了根据强化的时间进行反应。白鼠的行为效率趋势就如扇贝一样, 因此, 称之为扇贝效应。“扇贝效应”告诉我们, 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不能维持新行为。那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教师是不是应该彻底避免这种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呢?专家告诉我们: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 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 但是, 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 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 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地完成要求的任务, 尽快地得到奖励;紧接着, 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 直到最后撤销强化。在延迟强化的过程中, 可以变化间隔的时间, 使学生不能找到变化的规律, 避免他专心地等待强化。另外, 我们在实施间隔强化的过程中, 要注意强化物的多样性, 要有不同的强化物。因为长时间地使用同一种强化物会使孩子失去新鲜感, 感到厌烦, 这也就失去了强化的作用。

这些效应所提及的现象都是我们平时所遭遇到的, 但由于我们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 我们并没有实施有效的教育行为, 而这本书却可以给我们以一种心理科学层面的支撑, 让我们用一种科学的视角来反思我们平时的教育举措, 用科学理念来充实我们的教育经验, 直至它成为思想。做好教育工作不是简单地凭着自己有一腔对教育的热情就能做好的, 而更多的还需要一种科学的理性。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

第二, 与实际挂钩, 透彻分析教师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本书不仅详细介绍了这些心理效应的背景, 而且每个效应都结合具体案例给予详细解释, 这些案例来源于我们每天熟悉的课堂上、学生身上。因此, 阅读本书, 可以在学习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 又很容易与教师的实际工作挂钩。这本书好像洞悉我们教师的一切心理活动, 把所有的现象用不同的心理效应归纳了出来, 同时指引我们如何去做。例如为什么看了素不相识的人的“靓照”, 我们会对他们有一个较高的评价, 为什么老师往往让学习好的孩子担当体育委员或文艺委员, 为什么老师看到差生睡觉就说:“你是一看书就睡觉。”而看到好学生睡觉却说:“你真勤奋, 睡着了都在看书!”看似不相关联的事件, 其实都是“晕轮效应”起作用。如果举一反三的话, 我们还可以把更多的教育事件有条理地整理到某些“心理效应”中去, 这就大大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

“心理学非常有用, 但概念太多, 不知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怎么用?”这是许多教师的心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抓住了对教育实践最具实用价值的64条“心理效应”铺展全书内容。为什么这么说最有价值?原因在于:这些著名的心理效应绝大部分都是研究者通过对实验和生活事件及现象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它指向的是“形而下”, 而非“形而上”, 这样的结论反过来又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

总之, 本书结合教师身边可触及的事例, 用心理效应的视角去解释, 找出与教育的新的契合点, 从而挖掘出关乎教育的真知灼见。相信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认真阅读后必能切实提高教育的效果。

征文启事

书籍传承人类文明、丰盈人类情怀。而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来说, 读书更是精神生活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为交流教师们的读书心得, 更为了促进学习型教师的成长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本刊特举办“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的征文活动。征文所涉之书既可以是教育类书籍, 也可以是其他书籍, 但须对作者的教育事业有所助益, 可以结合作者的教育实践进行阐发。

征文注意事项:

1.征文对象:各类学校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2.征文时间:2011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

3.征文体裁:记叙文, 2000字内, 要求原创首发, 勿一稿多投。

4.征文不收任何费用。

5.2011年, 本刊将择优刊登优秀征文, 并支付稿费。

6.征文电子稿请投czhme2@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海南师范大学99号 (师大东门) 《新教育》编辑部:陈编辑

篇4:心理效应———教育中的秘密武器

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异性。所以教师只要合理运用“心理效应”这一秘密武器,就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班集体的建设中,在教育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期望效应———世无朽木不可雕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几个名单给了教师,说这是“新近开的花朵”,会很有潜力。8个月后,再次测试的情况是: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其实,先前的测验所得的“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意拟定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期望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一旦有意知觉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期待、鼓励和赏识的目光毫不吝啬地献给学生,尊重和相信学生,点燃学生助动力,促其健康向上发展。

曾经接过一个班,我发现有好几个学生是单亲或离异家庭,单亲学生明显已在当今社会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他们正在承受着小小年纪不应承受的痛苦。曾克强同学,父母离异,如今父亲又为他找了个后妈,可对他并不是很好,因为他们又生了一个宝宝,而且家里条件又比较拮据。这学生父母离异前也是不求上进,如今,缺少管教,更是变本加厉,对人不理不睬,平时贪玩懒惰,学习已退至不及格。但我并没有放弃他,因为我坚信世无朽木不可雕,经过调查了解后,我经常找他促膝谈心,几次住于我家补习功课,还告诉他:幸福生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有一次春游,我资助他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爱心感动了“石头”孩子,表面上生性贪玩不求上进的他其实有一颗伤痛的心,每每谈到父母他总会哭泣,后来他付出了努力,语文75分,数学81分。他自己也兴奋地对我说:“谢谢你,老师,是你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我相信我会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

一句肺腑之言,却也让我感触甚多:只要我们教师笃信“期望效应”,坚信“世无朽木不可雕”,学生就能从教师的期望中得到信心和力量,表现出超强的勇气和力量,迈上成功的大道。

二、空白效应———响鼓不用重锤敲

“中国画”巧妙的画面空白,往往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让人感受到丰富的艺术意境和内涵。人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直至完整。奇妙的是,人们对经过联想去“补充”的感知对象,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效应,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记住。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空白效应”。在教育工作中,“空白效应”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学生自主教育的有效手段,而“掌握火候,精心设计,灵活运用”是实施的技巧。

例如,班级一学生在路上嘲笑盲人,甚至捉弄盲人,被校外红领巾监督员批评。在这个情境下,我并没有就此对他说教,而是设计了一个场景对这个同学进行教育:先把这个学生带到操场,告诉他,老师和他做一个“游戏”。然后蒙上他的眼睛,让他自己走回教室。结果,上课铃响了,他没有找到教室。然后我摘下他的遮眼布,把他领回到办公室,让他把自己失去“光明”后的感受写下来。并让他把自己的感受讲给班里的同学听,大家听完后,各自发表了看法。我用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让道理深入学生的心,避免了逼学生承认错误,带来心理上的压力,给学生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反省的余地,这个余地就是教育的“空白效应”。

“空白效应”能对学生的自主教育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运用“空白效应”,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应“空白效应”。总的来说,因人施教,因“地”制宜是原则,教育者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三、鲶鱼效应———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这样一种现象,挪威的渔民们捕捉了沙丁鱼后就急忙赶到市场出售,但由于沙丁鱼喜群集、生性不好动,往往窒息而死。惟独一个老渔民每次都能卖出活蹦乱跳的鲜鱼,其奥妙是在沙丁鱼中放几尾生性好动的鲇鱼。鲇鱼在沙丁鱼中穿来穿去,沙丁鱼受到影响也摇头摆尾,促进了空气的流通,增强了自身的活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鲇鱼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任用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恰当地运用“鲶鱼效应”,可有效地激活班级竞争机制,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创设一种“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

四、南风效应———月穿潭底水无痕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轻柔温暖,使行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运用“南风效应”就是要实施情感管理,要尊重和关心学生,多点“人情味”,蹲下身子看学生,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诚心诚意为他们服务,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心理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状态,让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何尝不是时常扮演着南风和北风的角色呢?教育心理学中强调要“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然而,扪心自问,自己所教的学生中总有特别讨人喜欢的,也总有专门调皮捣蛋的,当然也会有一些天生资质比较差的。于是,做教师的就难免时而南风,时而北风。学生争气,表现突出,自己的心情好的时候,就像阵阵南风,吹暖了每个人的心窝;当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就变成了刺骨的北风,变得不可亲近,人人避而远之。

当然,南风的角色更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能使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小韩同学是出了名的打架王,铁了心地不做作业。刚开学一周,作业难得光临,更是在操场与高年级同学打架,一气之下,居然没来上课。午饭前,我便把他请来了学校,对他进行了例行的常规教育。可我发现这对他毫无作用,他依然无动于衷,而且他似乎很不服气,耿耿于怀。这下,只能暂且“押后”,“择日再审”。

于是,我便经常留意,时不时观察他的一举一动。经过我多日的观察,我竟有意外惊喜,我发现与他爱打架形象截然相反的一面。他的整洁,他的爱干净令我吃惊不小。每次放学,拿走书包,我习惯走到教室后面一瞧,许多同学的课桌里都成了“垃圾站”,可他的课桌里却是摆放整齐,井然有序,难得的作业也能做到干干净净。这种品质多么可贵,何不在班上好好表扬一番?于是,“罪人”成了“模范”。我也蹲下来与他促膝谈心,告诉他:每个孩子都是苍穹中闪亮的星辰,你也可以成为最耀眼、最独特的星星。在和风细雨的谈话中,在我的大力表扬之下,他劳动更来劲,经常在班上评为“劳动之星”,大大提高了他的积极性。我也对他态度改观,不计前嫌,终于他慢慢变了,成绩有了提高,心理变得阳光,他的改变让我惊喜,让我庆幸。

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多扮演南风的角色,放弃高高在上的权威,既师亦友,拿出童心,拿出真诚和宽容,去倾听、去理解、去发现,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善意和关怀。当学生犯错误时,应先避开问题的实质,把学生从犯错误的阴影中带出来,走到温暖的“阳光”下,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心境,和风习习吹掉他们自我保护的“盔甲”,然后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从而使教育达到“月穿潭底水无痕,竹影拂阶尘不动”的境界。

总之,班主任在工作中,巧妙地运用心理效应,从“心”开始,用“心”打造,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5:《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当初在茫茫书海选书时,之所以挑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其实主要因为它是“大夏书系”中的一本。前前后后误打误撞买来许多大夏书系的书,每一本都很喜欢,这一本也不例外。疫情仍然没有消散,宅在家中是阅读的好时机。读完第一遍后,回想到书中提到的“莫等墙倒再造墙”,趁着记忆还温热,又抓紧时间复习了一遍,并且整理出几页读书笔记,心中感到充实、踏实。

主编刘儒德教授在《代序・鱼就是鱼》中说,这个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延展,就可以概括整本书给人的感受。书中精心挑选出66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工作的多个方面。而通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初步理解和学习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学要素,同时结合书中提到的几个心理学概念对自身行为与内心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考。

德西效应说明,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也就是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一些额外的“蝇头小利”。如果过度讲究表扬或报酬,甚至会损害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德西效应、调控奖励来消减、消除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有些地区和学校千方百计“引诱”教师读书与写作,很多时候却成效一般。这种自上而下的、甚至是行政上“强迫”的成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成长愿望和主动性,甚至那些所谓的“诱饵”,比如如何如何加分、颁发何种等级的证书等,会让教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想要真正获得成长,都需要从内里寻找源泉与动机,否则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配套效应也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我们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段言语、每一个眼神都是在给学生“一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的是积极的、鼓励的、充满阳光的睡袍,那学生很可能会用自身良好的行动来搭配这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一件颓废的、懊丧的、长满虱子的睡袍,那他也很可能会用糟糕的表现来呼应这件睡袍。一个人说,“如果想要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什么样,那就先把他夸成什么样。”这句话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更加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养孩子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妨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更多“优质睡袍”,比如鼓励的话语、关切的眼神或者悄悄竖起的大拇指。当然我们也要提防自己或者学生走入过度配套的恶性循环。

情绪ABC理论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尤其延迟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每每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要求或是看到相关的报道,都会引发自己的反感与焦虑。是这些真实存在的事实引发的我的焦虑与不安吗?根据情绪ABC理论来理解的话,并非如此。引发我情绪波动的其实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评价。我内心里不认同、甚至抵触这种现象。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并没有紧迫、严峻到必须争分夺秒进行线上教学的程度,这段延长的假期里,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由地阅读、做手工或是学家务,而不必巴巴地守着手机或电脑“学习”。当我根据这个理论进行自我对照时,我对这个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缓解自己的紧张与焦虑找到了出口与路径。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得算是比较快的,而且比较有瘾。书中没有板起严肃的学术面孔跟我们故作高深地讲解那些心理学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等,而是结合了充足有趣味又有意义的“故事”,向我们娓娓地讲述。那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贴切的教育情境岂不就是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吗?我在读的时候便被深深地吸引,想要继续读下去、不停地读下去。这整本书就像在用亲和、明了、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一个个关于心理学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是面向教育的,是指向教学的,是帮助教师的,明确又清晰。

篇6:《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南风效应。开篇刘教授就给我们送上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地刮,寒风凛凛刺骨,结果人们为了抵御被封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之所以获胜,就是因为它顺应的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这个寓言深刻地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班里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在成长道路上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更适合运用南风效应。

记得上学期放生在班里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刚到教室门前的楼道口,一位女生来到我面,着急地对我说:“老师,今天上午我刚带到教室的一本《查理九世》没了。”

“什么时候发现没得?”我追问道。

“今天上午,我做完课间操回来一看就没有了。”

“什么?上午丢的,怎么不早给我说呢?”

“你的新书写名字了吗?”

她若有所思的说:“还没来得及写呢?”

我心想:上午能及时给我说,还好找到,这下午才说怎么找呢?正在纠结时,忽然灵机一动,就将错就错吧!一看学生都到齐了。我心平气和地说:“同学们,今天上午,小玉的一本《查理九世》找不到了,可能有一位同学捡到了这本书,正急于还给丢失的同学,可是打开书一看,里面没有写名字,不知道还给谁?暂时自己先看看。也怪小玉没有写名字,要不早就有热心的同学把书送给你了。你要想看,就抓紧时间看然后送给小玉。“

第二天,奇迹真的发生了,上午第二节课后,小玉跑过来,高兴地说:“老师,我的书回来了。”我心想:当时如果刮起“呼呼的北风”只能引起那个孩子对立的情绪、恐惧心理,我就和那个孩子之间就隔了一堵厚厚的墙,既不利于改正错误,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就是这“暖暖的南风”,它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能在孩子心里留下一份温暖,增添一份感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篇7:《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假期是我们大家学习充电的好时机,读点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可以让大家掌握点作为教师应该掌握的知识,艺术地处理好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假期里,我阅读了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

刘儒德教授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浩瀚海洋中,精挑细选了64条规律和效应,如:詹森效应、普雷马克原理、罗森塔尔效应、超限效应、禁果效应、扇贝效应、南风效应、蝴蝶效应„„编辑成这本书。全书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每篇文章都是以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开始,然后再介绍此规律或效应的心理学背景,接着举例说明其在教育、教学或管理中的应用。一篇篇文章读下来,在学习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举个例子吧,如系列位置效应,书上先举了个学生背课文《匆匆》的例子,该生开头背得还算流利,中间就磕磕巴巴,但他又告诉老师还会最后一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文章指出这就是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说“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比如识记一篇文章,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识记效果就比中间部分要好。此效应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了解了这一效应后,书上又给了我们如下的建议: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长了,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背诵文章时变换开始位置,在正背之后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正背时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与此相关的还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超限效应等内容,很实用。

还有一个“第十名现象”也让我记忆深刻。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实际上学习尖子不一定都能在社会上,工作上,事业上能表现出色。反而第十名前后的学生却在后来的学业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为有用之才。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社交能力,这些都难以在考试中体现出来,但这些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还需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以“人人都能成功”的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多元化评价。再如,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3+1和5-1一样大吗?从数学角度看是相等的,但是运用心理学原理,那就是3+1>5-1 了。这个让我联系到了我们去逛街购物,满300送100元券,和500元直接打八折,哪样更合算呢?从数量上看差不多,但是大多数购物狂估计会选择前者,因为会觉得折扣上前者更低,殊不知,这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洞洞,在心理学上,这就是奇妙的心理加减法。

我们能不能运用这种心理效应到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去呢?所有的人都喜欢被给予,不喜欢被拿走,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的。四个小组上课进行竞赛,结果有一个小组有人答错问题,本来老师要扣掉这组的分数,这样这组学生肯定很不开心,另外几组的也只能暗自庆幸,甚至幸灾乐祸。如果我们采用不扣分,而是加分,给另外几组加分,这样得到加分的小组肯定信心满满,而没有加分,也没扣分的,却通过这一老师的这一举动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3+1的鼓励加星确实大于5-1的批评扣分。

书中还有许多现象和效应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并且从中受到启发,运用到实际教育过程中。实际上,教育的大道理也不是晦涩难懂的,如果能像这本书一样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我们就能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它们,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

篇8:[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一、乔治效应———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

国内外众多优秀企业往往会将沟通视为企业成功管理的重要渠道。沟通是乔治效应的核心。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小克劳德·乔治也认为沟通是一个企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乔治效应要求教师应该学会充分了解学生,并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健康趋于定型,且逐步向成年阶段过渡。在这个阶段许多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叛逆行为,因而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更多地学会倾听,以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以及心理状况,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我在处理班上一女生谈恋爱的问题时,并没有一味地去指责这名学生,我认真地帮她分析了青少年时期恋爱的利与弊,同时我还允许她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仅如此,我还对这名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及时的肯定,并对她正确处理感情问题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指导意见。通过良好的沟通,我与那女生之间距离拉近了,她有什么思想上的问题总能及时向我请教。这也是乔治效应的核心思想,即成功的教育源自于有效沟通。

二、詹森效应——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詹森效应”源自于美国一位优秀的速滑运动员的故事。他的名字叫丹·詹森,平时运动训练表现良好,但是因为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致使在竞技场上频频出现失误。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心理素质优异是许多成功人士所共有的特点。他们往往专注的是事情本身,即使遭受重大挫折,如名次、地位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会让他们能够快速地调整好心态,并取得进步。

中专学生由于缺少丰富的社会经验,在遇到困难时极易出现自暴自弃,甚至自甘堕落,从而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心理融合。当学生遭受挫折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合理地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同时,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自我暗示,以更好地面对职校的学习与生活。我们的学生刚进入职校,心理上总有点失落,我担任班主任时,总是先给他们介绍一些我以往的、进入社会已经小有成就的学生的事迹,给他们鼓气,引导他们运用“我是最棒的”、“加油”等肯定性词语暗示自己。同时经常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出问题的症结,并不断帮助他们改进,从而使他们获得进步。由于我抓住了教育时机,让学生学会在面对失败时,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并通过不断训练,从而更好地战胜心理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三、摩西奶奶效应———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摩西奶奶效应”讲的是美国一位名叫摩西的故事。她是一位多产的原始派画家,且以风俗画闻名世界。但是,这位画家开始从事绘画的时间较晚,直到75 岁,她才开始学习作画,并在80 岁时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画展,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摩西奶奶的事迹告诉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力,才能够更好地展现自身的才华。

教育教学活动中“摩西奶奶效应”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中专学生的成长往往会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以及自身努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形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此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寻找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进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中专学生渴求成功和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不断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潜力转化为无穷的动力。班级黑板报的出版需要图文并茂,而这些工作需要不同能力的学生来完成,我就从上交的班级作业中挑选出书写工整的学生,从与学生交谈中了解对绘画有兴趣的同学,将这些同学充分运用起来,分工协作,让这些学生的才能、兴趣以及志向等个性特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我班的黑板报每次在学校的评比中总能受到表扬。

《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一书中详细地讲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体现的心理学原理。作为一本经典书籍,该书为教师的成功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基本特点,开展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摘要:通过对孙媛教授《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一书的阅读,了解了教师教学活动中常见的26个心理学效应。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乔治效应、詹森效应和摩西奶奶效应等进行了解析。

上一篇:一年级踢足球日记100字下一篇:周新梅班主任管理工作总结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