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我肯定的你更加成功

2024-04-28

学会自我肯定的你更加成功(通用2篇)

篇1:学会自我肯定的你更加成功

怎样教孩子学会自我肯定 -资料

许多实例证明,有些幼儿之所以变得越来越自卑,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以完美主义的态度过高地要求孩子,孩子可能时时处处被包围在批评乃至埋怨的海洋中,长此下去,自信便可能丧失殆尽,每做一件事他在潜意识中往往会对自己做出否定“我不行”“我的脑筋不好使”“别人就是不喜欢我”等等,孩子都需要从心理上不断的自我肯定来获取前进所必不可少的原动力。而对自卑的孩子来说,要摆脱自卑的阴影,并树立自尊和自信,自我肯定无疑更为重要。以下是专家提出的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几个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对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应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假如孩子画了一匹马,那么你最好不要过多地挑剔这里不好、那里不像,而应对孩子的每一成功之处予以发现并做出由衷的赞赏:“看,那马尾巴画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风中飘舞一样!”或者“你为马涂的颜色真漂亮!我敢说这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儿!”

需要强调的是,你应该让孩子觉得:你对孩子的赞赏完全是诚恳的,而不是应付的,客套的,更不应该是虚伪的,做作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你须在思想方法上做出调整,在表述上讲究艺术。

其实,让自卑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即是:帮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的最好的肯定。

变更表扬的主语

让孩子多作自我肯定的一个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是变更你对孩子做出的所有的表扬的主语:只要把“我”改成“你”,把“我们”(父母)对你(孩子)的表扬改造成你(孩子)对自己的表扬。这种简单的变化能够更充分有力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因而实际上起着一种增加对孩子赞赏的效果。如:“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我真为你感到自豪!”可改为:“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你一定为自己感到了自豪!”

鼓励孩子确立主心骨

父母可以对自卑的孩子多作表扬,但其他人(包括小伙伴们)却不一定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资料

他们或许会“实话实说”,或许会故意挑剔,甚至讽刺挖苦。此外,孩子不可能永远地依赖别人的评语,而迟早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动力前进。有些孩子完全依赖成年人的赞许,连怎样认可自己都不知道了。这样的孩子如果长大了成了个球员,那就可能在比赛时每打出一个球就会回头看看教练的脸色——自然他就难以成为一个成熟的球员。不妨指出他的正确之处,然后提醒他不必过分看重别人的评论。

的孩子由于做了一件错事而遭到了批评,一下子感到丧失了前进的方向。此时你应该告诉他,对待批评的最好办法便是承认并改正,当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时,你完全可以告诉他:“你这样做很不容易,因为这可需要很大的勇气,你可以对自己说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努力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

对自卑情绪严重的.孩子来说,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飘摇不定的,因而极需要得到外界经常不断的强化。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方法很多。如:可让孩子为自己记一本“功劳簿”,让孩子每周花几分钟时间写出(或画出)自己的“功劳”,并告诉孩子,所谓“功劳”,并不一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任何小小进步,以及为这种进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资格记载入册;也可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小的奖品(如画片、玩具、小人书等)——每当孩子做出了一点成绩,或一件令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事,他就有可能获奖;你还可以教孩子学会以“自言自语”的方法不断对自己作出赞扬——当孩子遇到困难正踌躇畏缩时,你不妨鼓励他自己对自己鼓劲:“来吧,小朋友,你可是一个不怕失败的好孩子,再作一次努力吧!”

自我肯定也不宜过度滥用

鼓励特别自卑的孩子多作自我肯定,并不意味着应该让他“滥用”自我肯定。不要鼓励孩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使用自我肯定。自我肯定也应有个度,即要分时间、场合,更要有一定的原则、标准和尺度。再好的良药也不能下得过猛——孩子的自我肯定用过了头,那就可能变成了一个自负甚至惟我独尊的小霸王。

篇2:如何教孩子学会自我肯定

一般来讲,一个自信的人,在心理上首先会认可自己,喜欢自己,甚至佩服自己。我们称这种心理为“自我肯定感”。

教育专家认为,自我肯定感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根基。有了它,人们才会拥有生活、学习的自主动力,才不会自卑、自弃。而0~6岁,是培养孩子自我肯定感的最佳时期。对于一个孩子来讲,能否正确认识自己,是否肯定自己,直接影响他的心理健康。因此,父母应为孩子营造一个自我赞扬、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励的成长环境,引导孩子形成正确而健康的自我评价,让孩子意识到“我是重要的,我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的存在很有价值”。一旦建立起这种自我肯定感,孩子就不会太依赖他人的评价,就能够自信、自强,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成为最好的自己。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鼓掌

(江先生,34岁,团购业务主管)

我先讲一件事。有个周末,我儿子淘淘正在很投入地练小提琴,只听一曲完毕,噼里啪啦地响起一阵掌声。淘淘的小姨当时正好在我家,闻声好奇地往书房探头一瞧,见是淘淘正自己拍巴掌,便惊讶地问:“淘淘啊,你自己给自己鼓掌?”“对啊!”淘淘毫不含糊地答。淘淘小姨半开玩笑地笑话起淘淘来:“羞!羞!自己给自己鼓掌!”我立即正色制止淘淘的小姨:“别这么说孩子。自己为什么不能给自己鼓掌?这是孩子的自我肯定,自我鼓励。你没看过好多运动员参加比赛时,上场前口中都念念有词?那就是他们在鼓励自己。”

我有一个重要的教子观念,就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鼓掌。很多人,习惯了赢得别人的掌声,却很少自己给自己鼓掌。我认为,只有学会了自我肯定,自己给自己鼓掌,一个人的内心才算真正强大,才会拥有真正的自信。因此,我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识,鼓励孩子有夸奖自己的勇气。就说淘淘拉琴这件事,有段时间,他拉完一支曲子总会跑来问我们:“我拉得好听吗?”我发现,他很需要也很在意我们的肯定。他妈妈时常会赞扬他说:“太好听了,宝贝儿,听你拉琴是种享受。”一开始他还有点不太相信,会追问:“妈妈,我真的拉得很好听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显得十分高兴。但是如果我们的评价不佳,他的情绪立马就会很低落,再拉琴时就不会那么专心了。捕捉到孩子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我觉得可以借此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肯定自己,不过于依赖他人的评价和赞许。当他练琴时又跑过来问我们拉得是否好听时,我就很认真地跟他说:“淘淘小朋友,爸爸妈妈觉得你每次练琴都很棒,每次练琴都有进步,所以你不用每次都来问我们你拉得怎么样,你应该自己表扬自己,自己肯定自己的进步。你可以在练琴之前告诉自己,‘这一次我会拉得很棒’,也可以在练完一首曲子后自己给自己鼓掌,告诉自己‘我又进步了’。”于是,自己给自己鼓掌就成了儿子练琴时的一道风景,儿子从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和信心。

为了培养儿子的自我肯定感,我们还对儿子实行“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我和爱人经常夸奖孩子,肯定他微小的进步,还鼓励他自己表扬自己。我给儿子设了个“表扬板”,基本上每天晚饭后,我们都跟儿子一起玩赢大拇指的游戏,让儿子讲讲自己当天有什么值得表扬的事,可以是生活方面的,比如“自己穿衣服”“帮爸爸浇花”;也可以是学习方面的,比如“拉琴得到了老师表扬”“在幼儿园学会了5的分解式”;也可以是有趣好玩的,比如“发现了滑梯的新玩法”“发现蜗牛喜欢吃植物的叶子”……每条值得表扬的事,我都会毫不吝啬地颁给儿子一个大拇指贴图。儿子经常会问:“爸爸,今天我的表扬板够10条了吗?(在儿子眼里10是比较多的数)我可以得到好多的大拇指吗?”这种自我表扬、自我激励的方式,能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使孩子感觉到自己有很多优点,自己很能干,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暴露自己的弱点时,孩子不至于自卑、自弃。比如说,淘淘有个弱点就是体育运动比较吃力。他体型偏胖,运动起来不够灵活,幼儿园小班时,体能测试一塌糊涂,什么都不行,到了中班,加强了练习,效果比较明显,但比起其他孩子还有差距。为此,老师批评过他,小伙伴也嘲笑过他,但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沮丧和挫败感,总是乐观地说:“练练就好了,我一定行的!”他还知道找出自己的薄弱点,跟我说:“爸爸,我投掷老投不远,你帮我练练。”到了大班,他明显进步了,体能测试时,立定跳、双脚跳、十米折返跑等成绩都不错,尤其是双脚跳还得了满分。儿子很开心,我们也很开心。我们开心的是,因为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励,儿子能信心满满地去弥补自己的不足。

让孩子对别人的看法迟钝点

(马女士,29岁,教务管理人员)

我女儿福妞是那种比较敏感、比较情绪化的孩子,3岁上了幼儿园之后,我就发现她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意。比如说,她头发长长了,我给她扎了个辫子,有小朋友说她扎辫子不好看,她就再也不扎了。再比如,福妞有条牛仔裙,样式很独特,她很喜欢穿,穿上后总是臭美地在镜子前左照右照。可有一天早上,我要给她穿那条裙子时,她发起飙来,哭闹着不肯穿,一定要另换一条。我当时很纳闷,事后才搞清楚,因为那条裙子的裙边是打磨的毛边,有小朋友笑话她裙子烂了还穿,福妞就全然不顾自己的喜好,抗拒穿那条裙子了。不仅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上福妞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什么事情都想做得比别人好,很在意别人怎么看她,是不是关注她,是不是赞扬她。比如,在舞蹈兴趣班上课,形体动作练习时,老师常常会一排一排地纠正孩子们的动作,没纠正到的小朋友都在自行练习,但我注意到福妞这个时候就会刻意停下来,到老师注意到她时才开始做动作,大多数时候老师都会表扬她:“你们看福妞的动作做得多标准啊!”“福妞这个动作明显工夫下到了!”听到老师的表扬,福妞就做得更有范儿了。但有时老师也会视而不见,不表扬她,她就会闷闷不乐,有时在回家的路上还会很担忧地问我:“妈妈,我今天跳得是不是不够好?”或者说:“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还有,福妞画画比同龄孩子要出色,因为她爸是搞美术的,经常悉心指导她。有一次幼儿园组织小朋友画公仔比赛,福妞画公仔最拿手,先画公仔的胳膊和腿,而且画出来都是双线立体的,而不是一般小朋友画的单线,像火柴棍一样,可问题来了,老师让大家在课堂上做练习时,旁边的小朋友都说福妞:“你画得不对,我们这样画才是对的。”还说福妞画得好难看。福妞不高兴了,当场哭了起来,还发脾气把练习的作业本给撕了。过后她爸反复跟她讲,小朋友们还是初学的画法,你已经是比较高级的画法了,打个比方,小朋友在第一个台阶,你已经在第三个台阶了,你画得更好!但女儿还是很难听进去,说小朋友会笑话她,她不想画了,也不想参加比赛了。她爸劝了她半天,她才同意继续画,但要跟小朋友画的一样,就是那种火柴棍式的,弄得她爸没脾气。

孩子这么小,就这么在意别人的看法,我认为很容易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尤其容易因为一点批评的声音或负面的信息而影响到情绪,这不是什么好事,长大成人后不仅容易失去自我,还会活得很累。我不禁开始琢磨,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在意别人的看法?怎么才能矫正过来?通过与幼儿园老师沟通和请教育儿专家,我意识到,除了孩子天性敏感以外,我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问题,比如说对孩子期望值较高,要求较严,凡事都要求她必须做到最好,喜欢拿她跟别的孩子比较,虽说我没有直接说她不如别的孩子,但时常会说,你看人家某某某故事讲得多生动啊,你看人家谁谁谁跳舞多有明星范儿啊……专家帮我分析,说我的做法无形当中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肯定,使孩子变得不自信,进而寻求别人的认可和表扬。还有,我有时会因为别人对孩子的负面评价而数落孩子,比如,“外婆说你是个笨孩子,穿鞋子总是穿反。怎么辨认鞋子的左右不是教过你好多遍了吗?”“你最近写字怎么很少得圈圈啊,老师说你不如以前用功了。”专家说,这样给孩子灌输别人的负面评价信息,既容易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又容易把孩子的关注点指引到别人的评价上。问题的症结找到后,我便努力去改变,除了改变我自己的观念、做法外,重点引导女儿学会自我认识和自我肯定。比如孩子画一幅画,练一段舞蹈,学做一件事情时,我会引导她自己分析和评价:“你觉得怎么样?”让她习惯自己给自己打分,自己评价自己,逐渐摆脱对别人评价的依赖。慢慢地,福妞对外界的评价就有了一定的免疫力,有了初步的自信心,不再像以前那么敏感、脆弱了。

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

(黄教授,男,43岁,儿童心理学专家)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幼儿学会自我肯定的基础,也是幼儿树立自信心的前提。有了对自己较为客观、正确的认识,幼儿才能对自我产生认同,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正确估价自己的才能、自己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地位等,建立初步的自尊、自爱、自信,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在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影响时,幼儿就能够依靠对自己恰当的评价,进行自我肯定、自我激励、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首先,家长应当了解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研究表明,3岁的孩子已经具有初步的主客体分辨能力,开始具有自我意识,逐渐能够区别“自己”与“他人”的不同,通过把自己与别人比较来确认自己。同时,孩子也初步有了把社会上既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别人对他们的态度、奖罚等作为参照来评价自己的意识。一般来说,孩子的自我评价从三四岁开始,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会经历一个从轻信别人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从外部行为评价到内心品质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的过程。最初,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对成人的评价会不加考虑地轻信,例如他们评价自己是或者不是好孩子,是因为老师说他是或者不是好孩子。慢慢地,孩子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对成人的评价有了批判意识,如果成人对孩子的评价不客观、不正确,孩子会提出疑问、申辩,甚至表示反感。三四岁的孩子,一般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还不能评价内心状态和道德品质等。比如你问他:“为什么说你自己是个好孩子?”4岁的孩子会回答:“我不打架。”或者说:“我不抢玩具。”而6岁的孩子则可能说到一些比较抽象、内在的品质特点,比如:“我很听话,很遵守纪律。”或者说:“我知道谦让,会跟小朋友分享玩具。”此外,三四岁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简单、笼统,往往只根据某一两个方面或局部现象进行自我评价,比如认为“会跳舞”、“会背诗”就是“好孩子”。五六岁的孩子的评价就比较细致、全面,比如他会说:“我会唱歌,还会画画,可算术不太好。”总的来讲,学龄前的孩子,其自我评价能力还比较欠缺,极易受他人态度的左右,为此,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应当客观适当,任何过高、过低或不恰当的评价都有害无益。

其次,家长应当教会孩子正确评价自己。可以丰富孩子的感性认识,设计具体的情景来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经常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扩大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对一些人和事品头论足。让孩子接触一些人物个性鲜明的电影、电视、图书等,并跟孩子一起评价里边的人物。还可以采取“对照评价法”,也就是引导孩子通过和其他小朋友的横向比较,从而得出相应的对自己的评价。这也是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一个有效途径。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在某些问题上和其他小朋友进行比较,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小朋友的表现是否得体等。另外,父母也可以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作示范。比如,不少妈妈都是生活中的巧手,假如妈妈“旧物改造”做了个漂亮的花瓶或笔筒,不妨自我肯定一下:“看,漂亮吧,我做的手工很棒吧,这就叫心灵手巧。”以此引导孩子学会在生活中肯定自己,体察快乐情绪,增强自信心。

总之,帮助孩子发展正面的自我评价,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之一,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情商,为孩子在未来社会中成为一个快乐的强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济南市笑死人的中考零分作文下一篇:大班幼儿亲子运动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