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使之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2022-09-10

当今社会知识爆炸, 科技腾飞, 知识量急剧的增加, 面对源源不断出现的新知识, 老师教不了, 也教不完。现代社会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我们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会学习、持续发展的人。

中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 严格的说, 这个阶段的任务不是出人才, 而是为出人才做准备、打基础。所以, 在这一阶段, 让学生学习各种知识, 训练各种技能, 固不可少, 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使他们学会学习。爱学习、会学习是人的基本素质, 也是一个人自我发展以至成才、成功的基本条件。为了使学生更聪明,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使之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至关重要。

首先,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乐学之下无负担”。让学生体会到求知探索, 积极思维和创造的快乐。这也是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方法很多如:利用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引导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等。还可开展适当有效的语文活动, 如朗诵, 板书设计, 编排课本剧等,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加快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消化吸收,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进步, 哪怕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 都不可忽视, 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鼓励,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产生“爱学”的兴趣, 形成“会学”的动力, 因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指导学生逐步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 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譬如,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 勤于动脑, 善于质疑, 按时完成作业, 制定学习计划等。这些行为看起来都不是什么大事, 但一旦将这些行为习惯融合在一个学生身上, 其作用之大是不可估量的。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

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设定一个目标, 并制定学习计划。目标要切实可行, 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合理支配时间, 按学期、月、周、天制定学习计划。(学期和月计划可以定纲要性的;周和天计划就要订得具体可行。) 学习计划要坚持执行, 每天都不放松, 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 给予鼓励, 使他们能体验付出的回报, 成功的喜悦。在他们遇到困难时, 及时帮助, 鼓起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做好课前预习:开始可帮助学生预习, 留一些预习作业。如预习一篇新课文:掌握字词、作者、出处;理解内容;找出重点和难点;解决课后题。同时利用圈、点、批注在教材上做好标记, 以利于上课时更好地把握听课重点、解决难点。可以今天预习明天的新课, 也可以提前一周预学下周的新课;还可以对新教材按章节或按单元自学一遍, 然后在上新课前再自学一下即将学习的内容。各门课的预习要有侧重点, 难度大的科目多预习一些时间, 难度小的可以少预习一些时间。对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 又正好是新课的科目要进行重点预习。

预习时要养成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在阅读课文时, 遇到生字难词、成语典故, 都不要轻易放过。可以向老师请教, 但是又不能依赖老师。最好的办法, 就是养成查阅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如“墨守成规”这个成语, 形容思想保守, 按老规矩办事, 不求改进。如果追问一下, 什么是“墨守”呢?我们查阅《汉语成语词典》我们就会明白, 原来这个词义和战国时的墨翟有关系, 因为他以善于守城著名, 所以后来称善守者为“墨守”。字典、词典, 是不说话的老师, 我们在阅读时遇到词语方面的疑难问题, 随时求教, 将会受益匪浅。

把握课堂主阵地: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眼到、手到、心到。看、做、思结合。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体作用。把自己自学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释加以对照比较, 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课堂上积极思考, 勤于发问, 争取当堂理解和消化新知识。语文学习还要养成逐字逐句阅读课文的良好习惯。可能有人会说:“阅读的方法很多, 为什么单单强调逐字逐句地读呢?一目十行不是更好吗?”一目十行当然好, 但是没有逐字逐句阅读课文的良好习惯, 要真正做到一目十行, 恐怕也不大容易。语文课上, 当老师要求同学自己阅读课文的时候, 总有那么一些同学, 粗粗地读完一遍之后, 就觉得无事可做, 这很影响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所以, 要学会读书, 必须先耐下性来, 逐字逐句地读。既要认真地读课文, 也要认真地读与课文有关的提示、注解、思考练习等方面的内容。对于阅读中的重点或疑难之处, 也可用笔圈点批注。在这个基础上, 再进一步学会精读、速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法。

及时有效复习:每天作业前, 均要复习当天所学。检查新课中遗留下的知识障碍, 通过独立思考, 查阅资料, 向老师、同学请教, 使课堂教学中未曾弄懂的问题得到解决。抓住新教材的主要问题, 对照课本和听课笔记, 把所学的新知识与相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分析比较, 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 进一步加深巩固对新教材的理解。单元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系统复习, 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达到查漏补缺、融会贯通、强化记忆的目的。系统复习时要特别注重中间部分知识即最容易忘记部分知识的复习。

独立完成作业:各种作业都应独立完成。独立作业, 是经过独立思考, 主动地、带有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就是能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新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纠正错题可以准备一个错题集。方法是:先将错题抄上, 将错的地方标注出来, 再用正确的方法做一遍, 再把错误的原因写出来。复习时, 错题集就是最好的辅导资料, 可以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温习知识。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因为习惯, 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反复训练。那种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的想法和做法, 是不符合习惯形成的规律的。

第三,课堂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满足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及空间内对知识的渴求, 除了在教学内容上做文章外, 还需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善于思考的优势, 激发其思维的积极性, 开拓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1、2、1”式教学效果良好。即教师启发、点拨占10分钟。学生学习占25分钟。巩固练习10分钟。以前的教学总是老师不厌其烦的讲, 学生硬着头皮的记, 而现在我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寻找问题的答案, 从而产生好奇心与学习愿望。这样, 学生精神集中了, 思维积极了, 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 先练后教”课堂上让学生去探索、去实践, 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向导”, 真正体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还要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直接影响学生获得知识的质量。因此,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学会学习至关重要。中国有句古训:“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学尤是如此。如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和摘记的方法: (1) 记下书名作者。 (2) 采摘生字、新词及佳句。 (3) 纪录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 (4) 在书上圈、点、批注。 (5) 列提纲。 (6) 写读后感。只要坚持下去, 形成习惯。学生积累资料的能力、阅读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交给学生学习古诗文背诵法, 早朗读字词“吃零食”法, 古文内容积累法等零敲碎打强化积累的方法。就会“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微小的量的积累, 会带来质的飞跃。

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是一个大的转变, 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由教会转型为会教, 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受益终生。

摘要:为满足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知识的掌握, 使之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注重培养学生一系列自我学习能力并进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课堂采用“1、2、1”式结构,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成为一个会学习、持续发展的人做准备、打基础。

关键词:探索实践,反思总结

参考文献

[1] 北京教育丛书.为了使学生更聪明[M].

上一篇:媒介融合下电视媒体内容优势研究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