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医院外包业务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2024-04-29

9医院外包业务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通用7篇)

篇1:9医院外包业务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医院外包业务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随着我国医院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加剧,医院社会化已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特别是医院外包业务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一、充分社会化的重要性医院社会化是医院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解放医院人力的重要举措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只有社会化才能使人员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到医疗教学科研中来。

二、外包的优点:

1、避免组织过度膨胀,集中人力资源降低成本。

2、降低成本,资金可发挥更高效益。

3、投资致力医院竞争力,提升效益与患者满意度。

4、使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发挥到极致,医院可以运作更灵活。

三、外包关系的管理目标就是要使外包合作者的行为与外包主体的目标保持一致。对外包进行动态管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确定要外包的业务。

2、选择外包合作者。

3、外包的过程管理:为实现外包的目标,外包主体应当始终以积极的姿态与外包合作者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使外包合作者满足外包主体的需求,并促成外包主体和合作者之间技术、经验和知识的扩散,从而极大地提高双方合作的质量。

4、考核外包的绩效:从外包的战略目标(如:节约成本和资源,提升核心能力和提高效率等方面)出发对外包的绩效进行考核。

5、形成战略联盟:基于长期战略考虑,外包主体和合作者应努力营造可信赖的联盟关系,并最终形成双赢的战略联盟。

四、基本原则:

1、各承包商严格遵照合同内容执行,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规定,履行合同义务,承担相应安全生产责任。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对其科室负责对其工作进行监督考核管理。

2、各承包商如遇到问题需要与其它科室联系,及时与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沟通,与科室负责人与医院其它科室联系。

3、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一旦发现承包商未按规定执行合同内容,一般情况可提出警告,限期改正,如有严重违约申请科室或部门可汇报分管领导后,由医院办公会决定是否重新招标更换承包商。

五、考核科室义务:

1、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为业务外包的职能主管部门,负责医院单位范围内业务外包管理制度的贯彻与调整。

2、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为业务外包的主要执行部门,负责业务外包承包商的考核、监管工作。

3、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的项目负责人员为外包业务承包商的考核管理成员,负责安排人员进行监管、记录外包业务承包商的日常工作,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工作。

4、医院审计部门负责工程审计工作。

5、如承包商未按合同规定进行生产,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未及时发现情况,出现问题要由承包商负主要责任,医院根据情况,酌情对相应科室及相关人员要按照医院相应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六、考核工作流程,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对承包商来院施工进行考核管理。考核内容包括:

1、承包商施工前提供相应资质证明,保证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

2、外包商施工过程中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应当对其工作进行日常考核管理工作,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负责人全安排专门人员对承包商的工作进行日常监督考核工作。

3、医院与外包供应商签订合同,供应商负责医院某 项业务的日常管理,医院保留对设施的所有权。承包商严格按照合同,并遵守相应法律、法规及生产标准进行安全作业,考核管理人如发现承包单位有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或是未按照合同施工等情况应当立即汇报科室负责人,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要求承包单位立即整改;情节严重的,要将情况汇报分管领导,并要求承包商停止施工或者终止外包合同。

4、承包商在施工期间如未按照要求施工,并对医院设施或是财产造成损坏,应照价赔偿,并按合同要求处以罚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除照价赔偿外还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5、承包商必须严格履行合同,在合同规定范围内完成工期,如未按合同规定执行,应按合同要求交纳违相应约金。

6、如承包商在承包期内如遇到不可抵抗力,或是医院内部问题未能按照合同施工完成任务,可由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汇报会管领导后,相应延长其工作期限。

篇2:9医院外包业务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随着我国医院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级各类医院面临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营运效率的巨大压力。在医院业务经营过程中借鉴和运用企业业务的外包模式,是有效应对竞争压力和适应管理趋势的战略之一。

一、明确外包业务的概念: 分包、承包、委托加工、委托服务,都属于外包。是将某一产品或服务的全部或部分委托给某家或者某几家机构承做加工或者进行服务。在专业、行业精细化服务的今天,这越来越显出外包的重要性。什么是外包过程?所谓外包过程是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的,将它委托给其他组织来完成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标准中所说的外包过程指的是组织的整个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中的过程和其它管理过程),它是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能删减,而且组织对它的实现应承担全部责任。

二、外包的优点:

1、避免组织过度膨胀,集中人力资源降低成本。

2、利润提升,成本降低,资金可做更高效益。

3、投资致力医院竞争力,提升效益与患者满意度。

4、不受限,既有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时,医院可以运作更灵活。

三、外包关系的管理目标就是要使外包合作者的行为与外包主体的目标保持一致。对外包进行动态管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确定要外包的业务。

2、选择外包合作者。

3、外包的过程管理:为实现外包的目标,外包主体应当始终以积极的姿态与外包合作者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使外包合作者满足外包主体的需求,并促成外包主体和合作者之间技术、经验和知识的扩散,从而极大地提高双方合作的质量。

4、考核外包的绩效:从外包的战略目标(如:节约成本和资源,提升核心能力和提高效率等方面)出发对外包的绩效进行考核。

5、形成战略联盟:基于长期战略考虑,外包主体和合作者应努力营造可信赖的联盟关系,并最终形成双赢的战略联盟。

四、基本原则:

1、各承包商严格遵照合同内容执行,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规定,履行合同义务,承担相应安全生产责任。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对其科室负责对其工作进行监督考核管理。

2、各承包商如遇到问题需要与其它科室联系,及时与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沟通,与科室负责人与医院其它科室联系。

3、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一旦发现承包商未按规定执行合同内容,一般情况可提出警告,限期改正,如有严重违约申请科室或部门可汇报分管领导后,由医院办公会决定是否重新招标更换承包商。

五、考核科室义务:

1、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为业务外包的职能主管部门,负责医院单位范围内业务外包管理制度的贯彻与调整。

2、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为业务外包的主要执行部门,负责业务外包承包商的考核、监管工作。

3、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的项目负责人员为外包业务承包商的考核管理成员,负责安排人员进行监管、记录外包业务承包商的日常工作,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工作。

4、医院审计部门负责工程审计工作。

5、如承包商未按合同规定进行生产,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未及时发现情况,出现问题要由承包商负主要责任,医院根据情况,酌情对相应科室及相关人员要按照医院相应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六、考核工作流程,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对承包商来院施工进行考核管理。考核内容包括:

1、承包商施工前提供相应资质证明,保证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

2、外包商施工过程中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应当对其工作进行日常考核管理工作,外包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负责人全安排专门人员对承包商的工作进行日常监督考核工作。

3、医院与外包供应商签订合同,供应商负责医院某 项业务的日常管理,医院保留对设施的所有权。承包商严格按照合同,并遵守相应法律、法规及生产标准进行安全作业,考核管理人如发现承包单位有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或是未按照合同施工等情况应当立即汇报科室负责人,业务申请科室或部门要求承包单位立即整改;情节严重的,要将情况汇报分管领导,并要求承包商停止施工或者终止外包合同。

4、承包商在施工期间如未按照要求施工,并对医院设施或是财产造成损坏,应照价赔偿,并处罚金三千元以下罚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除照价赔偿外还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5、承包商必须严格履行合同,在合同规定范围内完成工期,如未按合同规定执行,应按合同要求交纳违相应约金。

篇3:9医院外包业务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如何做到两个效益双丰收呢?向外拓展市场, 向内挖掘潜力。

向外拓展市场, 就是深入研究国家医改政策, 包括医保、财政等政策;加强社区医疗辐射面, 加强协作医院的相互合作;引进和培训各类人才, 包括医院管理、市场营销人才等;根据医疗市场的需求, 培养名医、名院, 特色医疗项目, 优质服务项目等品牌;改善就医环境, 更新医疗设备;增加便民就医措施。

向内挖掘潜力。也就是向管理要效益。医院的各级管理者和决策者在内部管理上, 在医院的经管管理上, 在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上, 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笔者认为, 成本核算、奖金分配 (薪酬设计) 、绩效考核是医院经济管理的三个最基本的办法, 这三个办法各有侧重, 但可以相互呼应, 若运用得当, 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下对这三个办法的运用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分别加以叙述。

1 成本核算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把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以记录、归集、分配、计算、分析和评价, 计算出医院总成本和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单病种成本等, 以确定一定时期内医疗服务成本水平。

实行成本核算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医院优质、高效、低耗, 增强医院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以最少的投入, 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作法有以下几点。

1.1 成本核算的前期准备工作

成立医院成本核算组织机构, 明确合理划分核算单位;清产核资, 包括固定资产清查 (房屋、医疗设备等) ;库存物资清查 (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等) 。人员分布和构成情况清查;制定合理的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和消耗定额;严格审批程序, 完善领用制度和节约奖励制度;合理制定内部服务价格。医院后勤科室为医疗部门提供的各类服务, 如消毒服务, 器械维修, 水电暖等维修, 交通工具等要有偿服务, 制定合理的内部价格。建立科学、完善的医疗机构经济核算信息支持系统, 保证经济核算数据的准确和统一。

1.2 建立院级、科室、项目、单病种、部分大型医疗设备单机核算等五部分组成的成本核算体系。

其中院级成本核算, 是以整个医院为一个核算单位, 核算一定时期内医院整体收支水平。服务项目成本核算, 是指对某一个或一组服务项目所发生的各类成本进行核算。如对某项或某类化验项目, 如对某项超声检查进行核算等。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和单病种成本核算, 使医院能更清楚了解自身优势, 有利于建立自身优势品牌, 哪些项目病种利润率高, 我们就向哪些方面尽量多投入, 也促进我们除了干好现有工作以外, 也要积极关注医疗市场的变化, 主动寻找医院新的经济增长点。

医院对部分大中型医疗器械进行单机成本核算, 对大中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要严格控制, 以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效率, 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投资。

1.3 科室成本的核算和控制

科室成本项目由工资、材料消耗;差旅费、会务费, 办公费, 设备房屋折旧, 其他费用等组成。成本核算范围包括: (1) 人员经费:基本工资、绩效工资 (津贴补贴、奖金) 、社会保障缴费等。医疗费、住房公积金、住房补助等。 (2) 卫生材料费。 (3) 药品费。 (4) 固定资产折旧费。 (5) 无形资产摊销。 (6) 提取医疗风险基金。 (7) 管理费用 (如管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医院负担的离退休人员经费、坏账损失、利息支出、印花税等) 。 (8) 其他费用 (如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公车维护费、差旅费、培训费、福利费、工会经费及其他费用等) 。这是新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下面着重就成本控制谈一些个人看法。

1.3.1 医院要根据国家政策, 合理确定人员编制, 简化管理层次, 降低管理费用。严格劳动纪律, 建立末位淘汰制度。

1.3.2 调整产业结构, 重点经营品牌科室, 优势项目。

把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 尽可能地利用在医院重点品牌和优势项目上, 创建医院品牌最根本的是要有自己的优势学科、特色服务和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 要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坚持资源集中有效利用, 杜绝分散利用, 使有限的资源更充分发挥作用。

1.3.3 充分使用现有设备, 调济院内余缺, 对公共设备建立专管共用制度。

医疗设备购置前要进行充分可行性研究, 要严格考察投资效果, 要与需求科室签订责任书, 确保回收投资。部分大型设备要实行单机成本核算。

1.3.4 房屋的使用要向医疗一线倾斜, 向经济效益好的科室倾斜, 科室布局要合理, 使有限的房屋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改造、改建、扩建、修缮房屋建筑物而进行的各项建筑和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 按国家的医院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 减少开支。

1.3.5 差旅费、电话费、教育培训费、办公费后勤维修费、洗衣费、消毒费等要严格执行医院标准, 严格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

后勤服务中心要严格督察, 严禁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发生, 并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

1.3.6 药品、医用耗材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医院的招标采购政策, 要考

虑低值易耗品, 药品材料等库存物资的储备数量, 最大限度的降低储备定额, 减少资金占用。对单病种、某类、某项服务要进行成本定额的测算;药品, 医用耗材等不能突破定额, 以防成本的过快增长。

1.3.7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减少医疗纠纷, 减少医疗赔偿。

2 绩效考核

2.1 医院绩效考核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客观标准, 对科室在医德医

风, 财务管理, 规章制度执行以及工作质量, 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 是医院行政管理的重要核心环节和基础工作。是在一定时期内科学动态地衡量医院各级各类员工工作行为和效果的过程。绩效考核为员工的薪酬设计, 为员工晋升、降职等提供依据。

医院对科室及员工的绩效考核, 要包括医德医风、技术能力、服务质量和数量, 职称、年资、从事工作的技术难度等, 定出各类人员各考核内容的权重或百分比、以及各项内容评分的科学依据。以工作岗位性质、工作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工作数量与质量等工作业绩为主要依据, 具体考核指标包括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率三个方面, 主要指标是: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经济效率、科研教学 (教学医疗机构) 四大指标。

服务效率指标, 包括月人均门诊量、月人均手术量、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率等;

服务质量指标, 包括治疗效果 (治愈率、好转率、无菌手术感染率、主要检查项目阳性率等) 、病历甲级率、护理效果 (护理合格率、病区管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等) 、患者满意率、患者投诉率、医疗机构管理 (医德医风教育、执行物价政策、劳动纪律、三级查房、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历或术前讨论、业务学习等) ;

经济效率指标, 包括门诊与出院患者费用 (其中药品费比例、检查检验费比例) 、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人均业务收入、人均业务支出等。

2.2 奖金分配

2.2.1 成本核算是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医院绩效考核的基础和重要手段, 奖金分配是医院绩效考核和成本核算结果的重要运用。

成本核算不等于奖金分配, 奖金分配以成本核算的结果为依据, 凡是独立核算科室, 都应按照成本核算的原则严格核算, 但奖金分配上, 医疗机构可以据不同科室的业务内容、技术水平、风险程度、劳动强度等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与分配系数, 建立重技术、重实效、重贡献的奖励分配机制, 体现出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2.2 医院要有奖金二级分配的指导意见

医院实行科室全成本核算, 以科室收支结余为基础, 通过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率等指标, 科学合理地考核科室工作绩效并核算、分配科室奖金。各科室要制定本科室综合绩效考核办法, 根据综合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奖金的二次分配。各科室对本科奖金进行二级分配, 严禁平均主义, 医护人员要适当分开, 建立医疗组, 医疗组内, 科主任或医疗组长、副主任、正高、副高、主治医师、医师等要按一定的权数拉开档次;护理人员按岗位+能力分配, 岗位、能力设置不同的系数。

2.2.3 完善奖金分配的考核指标体系, 不以经济收入作为考核奖金的唯一手段。

这些指标中包括成本管理和控制指标, 也包括医疗质量指标, 以求全面客观的反应情况, 使奖金分配更合理, 更有效。

摘要: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把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以记录、归集、分配、计算、分析和评价, 计算出医院总成本和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单病种成本等, 以确定一定时期内医疗服务成本水平。医院绩效考核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客观标准, 对科室在医德医风, 财务管理, 规章制度执行以及工作质量, 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 是医院行政管理的重要核心环节和基础工作, 是在一定时期内科学动态地衡量医院各级各类员工工作行为和效果的过程。绩效考核为员工的薪酬设计, 为员工晋升、降职等提供依据。

篇4:9医院外包业务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关键词:医院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考核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医院绩效管理成为近年来推动我国公立医院创新的重要理念和工具。有效的绩效管理能够引导公立医院各部门及员工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绩效,全面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在我国,随着对医院绩效管理认识的逐步深入,已经在推动着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等公立医院管理领域中的创新,特别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09年9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 ,明确指出从2009年10月1日起,将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因此,研究医院绩效管理的有关理论和实践,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探索新医改上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1.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内涵

“绩效”一词,最早用于社会经济管理方面,后来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广泛应用。运用“绩效”来衡量医院活动的效果,所指的不单纯是一个效率效益层面的概念,还包括服务、技术、质量、安全方面的考核。一般说来,绩效就是指工作所达到的结果,这种结果应该是指那些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的,在追求这种结果的过程中应该强调过程的合理性,否则就可能误导员工“不择手段”地追求结果。应该注意追求结果的行为过程是否具有合理性,并且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其他因素也要有客观的评价。

医院绩效管理是现代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系统地对一个医院或员工、团队的行为及结果进行规划、评估及改进的管理过程。事实上它超越和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绩效评估的概念,绩效评估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绩效评估将与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反馈和应用一起构成医院绩效管理的全过程。

因此,从层面上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内涵:

第一,微观方面。绩效管理是对公立医院工作人员工作业绩、贡献的认定;

第二,中观方面。绩效管理是医院各分支部门及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等公立医院,如何履行其被授权的职能、服务的质量等;

第三,宏观方面。绩效管理是整个公立医院的绩效测评,一般来说,优秀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应具备5个基本要素:即组织战略的清晰性、目标的挑战性及可衡量性、保证目标实现的高效组织结构、有效的绩效沟通,绩效评估与反馈机制及迅速而广泛的绩效成绩应用等。

从程序上而言,绩效管理包括四个程序:

第一,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程序中的第一个环节,指定绩效计划的主要是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

第二,绩效实施与管理。制定了绩效计划后,被评估者就开始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对被评估者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对绩效计划进行适宜调整。

第三,绩效评估。依据预先制定好的计划,领导对下属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绩效评估的依据就是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关键绩效指标。同时,在绩效实施和管理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能够说明被评估者绩效表现的数据和事实,可以作为判断被评估者是否达到关键绩效指标要求。

第四,绩效反馈面谈。评估者与被评估者进行一次面对面地交谈。通过绩效反馈面谈,使被评估者了解评估者对自己的期望、了解自己的绩效,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方面,从而改进以后的工作。因此,绩效反馈面谈是绩效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绩效评估的本身。绩效评估的结果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存档的,而没有反馈就根本谈不上使用。没有反馈的绩效评估起不到任何作用。

2.我国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2.1 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方式

(1)内部的考核方式

目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方式主要以内部考核为主。具体为给科室一定的指标 (包括质量指标、成本指标、效率指标、科室管理、药品管理等),对完成任务的按一定比例作为科室分配,其实质上起到了一定的绩效考核作用,但在此考核的体系中,经济指标的权重过大。

(2)外部的考核方式

建立医疗机构的外部公众评价机制是我国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是突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诸多难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尽管目前还没有就医疗机构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外部信息达成一致,但随着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公众监督和医疗机构信息公开的呼声将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压力将迫使医疗机构改变目前满足于自我监督和行业内部监督的现状。公立医院绩效的外部指标主要包括财务状况、市场份额、患者感知的医疗质量及其满意度。

2.2我国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指导,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很多的内容难以量化,有的甚至不能量化,而需要量化并可以量化的内容研究,则要求研究者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数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统筹学、概率论、心理学、行政学、法学、战略学、人力资源等,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错综复杂,研究难,见效慢。总体上来说,目前我国对该领域从基本概念、作用程序、实施原则、实际操作过程以及综合使用等都没形成共识,对国外医院绩效考核的理念与实践也缺乏系统的介绍和研究。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成熟的实践经验致使我国学术界和相关机构对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还处于较浅层次,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不成熟状态。

2.2.2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不够

我国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没有专项的制度和专门的考核机构。在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制度方面,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作为应用的法定依据。许多医院的绩效考核,也有一大本考核手册,但是大部分都出于形式,这其中的问题,除了认识没到位、领导重视不足外,主要方面就是考核的内容设计和考核构建等几乎没有重点,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更没有形成制度化。其次,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缺乏对医院绩效的持续性测定。传统的体制僵化不全,导致我国公立医院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的制度基础。

2.2.3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健全

实践中,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标准主要还是以量化的经济指标为主,包括质量、成本、效率等一系列指标,过分强调内部指标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满意度类指标、学习与发展类指标等与内部指标联系密切的其它各方面指标。在这种只侧重经济指标增长的指标体系引导下,为了追求效益、利润而引起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把注意力放在医院行为短期内产生的效益和效果上,忽视了为此付出的巨大成本和昂贵代价。

2.2.4考核的方法不科学.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践中往往侧重于医院内部的考核,大多是上级对下级的考核,由于信息不对称,不仅无法进行考核,而且各个部门由于考虑自己的利益,无论是材料的收集还是处理、分析都存在“暗箱操作”,从而影响整个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严重缺乏外部的中介组织、社会公众以及专家学者对公立医院以及医院内部的考核。特别是缺乏专家学者的考核,这些人大都掌握专业知识,信息面较广,又与考核的对象没有利益冲突,更能给出客观公正的结果。

3.我国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完善

3.1考核方式的改进

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方式主要包括二种:内部的考核方式、外部的考核方式。目前及其今后一段时间,内部考核方式将仍是医院绩效考核的主流,外部考核方式只能成为其辅助,但立足长远来看,外部公众考核,特别是专家学者考核应是我国医疗机构管理绩效考评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以往研究往往关注医院内外部绩效指标中的1类或者1个,因此对医院不能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评价。比如,单纯用患者满意度来评价医疗机构的绩效,其优点是患者是医院的顾客,评价主要体现了市场对医院的评价,但是在医疗卫生行业,信息不对称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患者获得的信息非常有限,不能对医疗机构内部的绩效加以评价。再比如,在医疗卫生行业比较流行的“结构—过程—结果”分析方法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全面的评价方法,但其有利于高级别的医疗机构。 因此如何综合内部和外部的绩效指标,通过衡量内部质量指标和成本指标、外部指标中患者感知的医疗质量指标和患者满意度、内部效益指标和外部财务指标,以及内部和外部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来全面评价医疗机构,就成为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一个选择,但基于医院内部考核和外部考核综合的复杂性,这一综合方式的改进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3.2评价指标的改进

公立医院绩效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本文认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医院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医院通过不断改进自己的制度安排来实现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并且由于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因此绩效考评过程中应将二方面的指标同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

公立医院绩效评估不仅要有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服务意识,更要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以什么样的标准对医院绩效进行评价是开展医院绩效评估的关键。科学发展观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价标准,但却指出了评价标准的一般原则,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原则可作为我们制定公立医院绩效评估标准的一般原则。

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指标。如注重以人为本这一原则,公立医院绩效不仅体现在其对医院效益的影响,还体现在为民服务、普惠人民等多方面,因此,衡量公立医院绩效,不应仅仅根据某种单一的经济指标,而应依据经济的、社会的、人的、环境的一系列综合指标;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在公立医院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中,考核以下指标:医务人员的培训费用指标、公众的素质标准、文化发展状况的指标、为病人的健康恢复和人的发展所付出的成本指标、公众的满意度的指标、民众的心理、舒适感指标等。

3.3绩效评价体系的改进

目前对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不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平衡积分卡绩效评价体系,业务流程再造(BPR)绩效评价体系,Medori和Steeple的绩效评价体系。

3.3.1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体系

平衡积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在围绕公司战略的四个视角的基础上:(1)财务视角:从股东角度来看,企业增长、利润率以及风险战略。(2)顾客视角:从顾客角度来看,企业创造价值和差异化的战略。(3)内部运作流程视角:使各种业务流程满足顾客和股东需求的战略。(4)学习和成长:创造一种支持公司变化、革新和成长的战略。

3.3.2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理论是当今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BPR理论于1990年首先由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大师,原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汉默先生提出。根据Hammer和Champy的定义,业务流程再造(BPR)就是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公立医院业务流程再造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思想、经济学的市场机制原理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公立医院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彻底的重新思考与重新设计,以使医院的成本、医院的医疗资源与支出、医院的服务质量、医院效能与效率都具有可量化的苛刻的标准,最终达到医院行为、业务流程的戏剧性改变。由于以前的业务流程其工作节点是分布在不同的科室和部门,这样不利于绩效考评过后的绩效反馈和改进,而通过将相关业务节点集中在一个业务流程中,绩效考核将集中体现具体业务的工作情况,这便于引起团体内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主性,也可以激发医务人员不断改进自己绩效,促进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实现环境。

只有先进行流程再造,从而改造组织机构内部管理,才能够提升组织绩效。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公立医院,现有的绩效管理工作特别是绩效考评工作都是在业务运作流程的框架下实施的,很多组织很难有效的实施绩效管理,其中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业务流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出现绩效考核扯皮推脱的现象,同时,业务流程的设定也影响了具体的绩效考评体系的设计,进而影响考评结果。

如我国当前进行的新医改,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均是对医院的业务流程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3.3.3Medori和Steeple的绩效评价体系

Medori和Steeple提出包含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和审核的框架,框架分六步:(1)确定制造企业的战略和战略需求(包括消费者需求);(2)战略需求与竞争优先原则相匹配;(3)从一系列评价方法中选定一个方法;(4)对现有的和拟选用的评价方法进行审核;(5)评价方法的执行,提供了8步骤计划来实施新的评价方法;(6)定期的维护,对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周期性回顾。该体系的缺点是预先选定的评价方法会过时,企业的战略需求与绩效评价表格中的竞争优先原则很难关联在一起。

该框架的优点在于能够从众多绩效评价方法中选优,并不断地进行优化,以逐步实现评价主体所设定的目标。该方法体现了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本身的动态过程,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将该体系用于医院绩效评价与管理的研究甚少,尚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4.结论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逐渐补充、改进和完善,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提高了公立医院工作的规范性和计划性,公立医院的管理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公立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取得了一定成效。绩效管理在医院新医改中的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充分证明了它对公立医院的重要性。

4.1公立医院绩效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指标,医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落实医院绩效管理中各项指标,加强基础质量管理,建立动态环节质量控制体系,强化终末质量,使医院在质量中求效益、在质量中求生存,以“优质、高效、低耗、为人民服务”为目的推动其持续发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初衷与归宿。

4.2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能够让医院明确今后改革的努力方向,因此,以什么样的标准对医院绩效进行评价是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评估的关键。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指标体系曾经给我国的医改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消极影响,继续开展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其落脚点必须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医发[2005]104号)[Z].,2005-03-17.

[2]史自强.医院管理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3]蔡志明 陈春涛 王光明 王琦 卢祖询.绩效、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基于对建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有借鉴作用的述评[J].中国医院,2005,(3):67-71.

[4]尹爱田 李曙光 张兴旭.对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69-171.

[5][美]联合委员会国际部编.陈育德 王羽 陈同鑑译.医院评审标准.第2版[S].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9.

篇5:医院党员管理及考核办法(精选)

党员管理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组织最经常、最基础的工作。为加强党员管理,提高党员素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党员的管理

1、每个党员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因故不能参加组织生活,要向所在党小组或党支部请假。党员若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视为自行脱党。

2、党员因工作变动使党的组织关系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二、党员信息采集

(一)党支部要有专人负责党员统计工作,保证统计数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党员的转入、转出、发展、转正、死亡和违纪处分、处理情况做出统计,为年终统计做好准备。

(二)做好年终《党内统计年报表》的统计填报工作。

三、党费的缴纳

(一)建立健全党费收缴制度,党费的收缴要专人负责。各党小组负责党费的收缴。

(二)党员必须按党章的规定,每月按时交纳党费。对无故不按时交纳党费者要进行批评教育。六个月无故不缴纳党费者,按自行脱档处理。各党小组要在每季度末的20—25

日将党费交到党办。党办于每季度末上交局组干科。

(三)交纳党费标准

1、党员以岗位工资与薪级工资之和作为党员交纳党费的基数。

2、离、退休党员,以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为交纳党费的基数。

3、交纳党费的比例:

工资基数在400元(含400元)以下的,按工资基数的0.5交纳党费;

工资基数在401元—600元(含600元)的,按工资基数的1%交纳党费;

工资基数在601元—800元(含800元)的,按工资基数的1.5%交纳党费;

工资基数在801元—1500元(含1500元)(税后)的,按工资基数的2%交纳党费;

工资基数在1500元以上(税后)的,按工资基数的3%交纳党费;

4、因私出国(出境)党员,报党办备案,停止党籍,暂不交纳党费,待回国恢复党籍后,再补交党费。

四、党员考核

(一)党支部制定党员考核标准,坚持对党员的考核制度。

(二)考核方法

1、日常了解。党支部要通过党员的工作实际和群众的反映,掌握党员的状况,对党员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帮助其克服改正。如发现重大问题,在进行解决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局党委汇报。

2、定期分析。党支部每年对本单位党员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肯定成绩,找出差距,以便今后有针对性的工作。

3、定期考核。采取自我评价、党员评价、职工评价与支部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照党章与岗位职责进行考核。

4、全年总评。每年适时在全体党员中进行一次民主评议。

民主评议党员的主要内容:

(1)是否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能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家阶级自由化,坚持改革开放,把实现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同脚踏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推动医院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3)是否站在改革的前列,维护改革的大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4)是否切实地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纪、政纪、国法,坚定做到令行禁止。

(5)是否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在个人利益同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牺牲个人利益。

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方法:

(1)学习教育。对党员普遍进行新形势下坚持党员标准的教育。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的有关文件等。

(2)自我评价。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对照党员标准,开展党内外谈心活动,认真总结个人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3)民主评议。一般召开党小组会,进行民主评议。评议中,要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听取非党群众的意见。评议后,由党员本人填写《党员民主评议表》,党小组填写评议意见。

(4)组织考察。党支部对党内外评议的意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综合形成组织意见,转告本人,并向支部大会报告。

五、党员的表彰和处理

(一)对民主评议和考核好的党员,由党组织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表扬。对模范作用突出的党员,在全体党员中进

行评选,经的党支部批准后,进行表彰并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二)要按照“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原则,对不合格的党员,进行教育和帮助,使其提高觉悟,振奋精神,改正缺点和错误,努力争取做一名合格党员。对党员的违法乱纪等问题,要认真查明,严肃处理,要正确掌握政策界限,区别情况,分别妥善处理。本人愿意改正,决心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的,要限期改正,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限期内仍未能改正的应予除名;不合格而又不愿意改正的,劝其退党而又不退的予以除名;本人不再愿意履行党员义务和接受党的纪律约束要求退党的,同意其退党;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的,或不做的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按自行脱党除名。

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要按照党章规定,严格履行手续。要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并进行表决做出处理决定,报局党委和纪检委审批。党员要求退党,经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除名,报局党委备案。

篇6:业务外包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外包业务流程顺畅合理,规范参与业务外包人员的行为,确保业务外包期间公司资产安全,维护公司利益,实现业务外包的战略目标,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业务外包,主要是指公司(以下又称发包方)为实现战略经营目标,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公司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简称:承包方)完成的经营行为。

第三条 常见的业务外包包括:研发、资信调查、可行性研究、委托加工、物业管理、客户服务、物业服务、IT服务等。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全资、控股子公司所有业务外包活动的管理。

第二章 业务外包主要岗位职责

第五条 董事会

审议、审批重大或核心业务外包项目计划书;确定外包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六条 董事长、总经理

审批外包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审议非核心业务或涉及金额较少的外包项目计划书;审定最终的承包方;审议、批准外包合同书;审批外包业务付费款项;审议因承包方提供附加产品而产生的额外付费。

第七条 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负责人

审核外包业务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各项制度;审批盘盈盘亏的资产、存货;审批资产、存货的会计处理结果。

第八条 法律顾问

审核外包的法律性协议或合同文件;参与外包业务的谈判;解释协议或合同条款,处理相关法律事务。

第九条 归口管理部门

拟定外包业务流程管理制度;跟踪监督外包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编制外包项目计划书;根据承包方资质标准及遴选办法,审核承包方资质并进行初步遴选;初步接洽,订立外包合同协议;培训涉及业务外包流程 的员工;定期检查和评价外包业务进展情况;提出外包业务的初步检验结果,参与项目的正式验收;确认承包方最终提供的产品(服务)的差异,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协调处理与承包方之间,以及各承包商之间的争议;申请外包业务正常及额外付费款项。

第十条 财务部等职能部门

组织编制外包业务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各项制度,并进行审核;审查外包业务承包方对公司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存货的使用情况;定期对承包方库存存货进行检查;组织开展资产、存货的盘点工作;根据成本收益情况,评估业务外包项目计划;进行外包业务相关的会计处理;审核外包业务付费款项;确认业务外包中的退款及折扣金额。

第三章 外包业务流程

第十一条 制定外包战略

(一)在决定是否将业务项目外包时,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此项业务是否是利用公司没有的设备、生产系统、专业人员及专门技术。

2、此项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

3、此项业务外包能够产生比自己运作更多的利益等。

(二)准确把握公司核心竞争力与盈利环节,避免将公司核心业务外包。第十二条 编制外包项目计划书

公司在确定业务外包内容后,指定与该项业务相关的职能部门编制计划书。计划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业务外包的背景,如公司外部环境要求及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

(二)业务外包内容,将部分还是全部业务职能交由承包商提供。

(三)业务外包的具体实施程序。

(四)业务外包的主要风险和预期收益。

(五)其他相关内容。

第十三条 外包项目计划书通过审批后,成立外包业务归口管理部门,由业务部门负责人、有关咨询专家、法律及财会专业人员等组成。

第十四条 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业务外包项目的具体实施,确保业务外包流程的顺利实现。

第十五条 按照《业务外包承包方管理制度》选择承包方。

第十六条 业务归口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和承包方就《外包项目合同》的主要条款进行谈判,达成共识,由合同双方代表签署《外包项目合同》。

第十七条 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培训涉及外包业务流程的员工,确保员工正确理解和掌握业务外包项目相关政策制度。

第十八条 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合同约定,为承包方提供必要协作条件,并指定专人定期检查和评估项目进展情况。

第十九条 项目结束或合同到期时,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外包业务产品(服务)进行验收。如承包方最终提供的产品(服务)与合同约定不一致,及时告知承包方进行调整。

第二十条 与承包方就最终产品(服务)达成一致后,由承包方提交费用支付申请,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对申请书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开具付款证书,按照公司规定程序审批,支付承包方费用。

第二十一条 对于因承包方原因导致外包合同未完整履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向承包方索赔。

(一)指定专人对承包方认可的赔偿事项进行跟踪、报告,及时收回相关款项并追究责任人责任。

(二)采用法律手段解决长期未决赔款。

(三)若终止对承包方的索赔,由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详细说明终止索赔理由,报公司总经理以上级别管理层审批后执行并备案。

第四章 外包合同管理

第二十二条 订立外包合同的原则:应遵循自愿平等、互利有偿和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得有损公司的利益和形象。

第二十三条 业务外包合同内容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相关规定办理,并与承包方签订《外包项目保密协议书》。

第二十四条 按照《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实施办法》办理审批后签订。

第二十五条 合同文本要规范,根据外包业务的性质,按公司的相关规定格式填写,内容要详实,必要时要补充保密协议书附件、技术协议书附件、外包项目咨询合同书附件。

第二十六条 公司应当在外包合同中具体约定下列事项。

1、对于涉及公司机密的业务和事项,承包方有责任履行保密义务。除合同约定的保密事项外,公司应当根据业务外包项目实施情况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修正保密条款,必要时可与承包方补签保密协议。

2、公司有权获得和评估业务外包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获得具体的数据和信息,督促承包方改进服务流程和方法。

3、承包方有责任按照合同规定的方式和频度,将外包实施的进度和现状告知公司,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第二十七条 公司所有业务外包合同均要由印章管理部门统一编号,便于业务外包合同的管理。

第二十八条 合同档案管理人员专门保管业务外包合同协议、与业务外包合同有关的主合同(如保密合同、技术协议、咨询合同等)。

第二十九条 子公司外包金额超过50万元应报公司审批后实施;外包金额不足50万元的由各公司根据其审批权限审批后执行,并报公司备案。

第五章 外包合同经费管理及执行

第三十条 外包合同经费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按合同规定分阶段外拨,如需全额拨出需提出充分、正当的理由。经费外拨时,归口管理部门应填写“外包合同经费拨转申请表”。

第三十一条 合同生效后,归口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对外包业务进行定期或阶段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经费的适用情况、业务进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十二条 对于问题较大的外包合同应终止执行,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三十三 合同专用章的使用报告按照《印章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 业务外包流程中资产的管理

第三十四条 固定资产管理

(一)对于公司所有的固定资产,如因业务需要交由承包方使用的,要求承包方按照本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用和管理。

(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承包方使用和管理固定资产的情况。

(三)交由承包方使用但所有权归公司的资产,只能用于外包业务活动。未经公司总经理同意,擅自将固定资产挪作他用的承包方,相关部门应对其采取警告直至解除合同的措施。

第三十五条 流动资产管理

(一)业务外包过程中形成的原材料、产成品等流动资产,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可要求承包方遵循公司制定的相关管理政策,如防火、防盗、防未经授权接触和未经批准转移等。

(二)对承包方责任造成的流动资产损失,公司有义务责成承包方赔偿。

(三)业务外包过程中形成的商业信息材料等,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按照

合同中约定的保密条款对承包方的保密工作进行监督。

第三十六条 存货管理

(一)对于因业务外包需要由承包方购进的存货,存货订单应经我方相关授权领导审核批准,而存货的数量、质量检查由承包方负责办理;存货管理部门按公司存货管理规章制度准确、及时地在存货系统中予以记录和反映。

(二)对于因业务外包需要由公司销售给承包方的存货,承包方只能将其用于外包项目,不得另作他用。存货管理部门负责监督。

(三)存货管理部门负责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如生产部、财务部等)及相关人员对承包方的存货进行盘点(每月1次)。而对于盘盈盘亏的存货,应经公司财务负责人审批后,方可交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

(四)对于所有权归公司的、在承包方储存的存货,存货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承包方是否按公司存货库存管理制度中的要求进行管理;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次品、损坏品或过期存货,应当及时予以确认、分离。

(五)存货管理部门负责指定专人跟踪、调查外包业务中涉及的所有存货的一切变动,查明原因,报财务负责人审核后处理。对于承包方无合理原因过度使用存货,造成公司成本上升,存货管理部门或相关人员有权代表公司要求承包方补偿。

第七章 外包业务流程中断防范措施

第三十七条 业务归口管理部门采取承包方竞争机制,选择多家单位作为业务承包方和备选承包方,以降低一方服务失败或单方中止合同可能给公司带来的损失。

第三十八条 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重大业务外包承包方的履约能力,采取承包方动态管理方式,对承包方开展日常绩效评价和定期考核。

定期对所有重要承包方的履约能力进行持续评估,形成业务可持续能力评估报告,交由公司总经理及以上级别管理层审阅。

评估的内容包括:承包方对该项目的投入是否能够支持其产品或服务质量达到企业预期目标;承包方自身的财务状况、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是否满足该项目的要求等。

第三十九条 对重大业务外包的各种意外情况做出充分预计,建立应急机制,制定临时替代方案,避免业务外包失败造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

第四十条 根据业务可持续能力评估报告,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及时将不再继续具备履约能力的承包方的情况和需要替换承包方的名单承包公司管理层核准,替换避免外包业务的失败造成公司商业活动的中断。

第八章 业务外包的验收

第四十一条 根据外包业务的性质采取对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一次性验收,或在整个外包过程中分阶段验收。

第四十二条 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根据业务外包合同的约定,结合在日常绩效评价基础上对外包业务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评价,确定验收标准,并报公司管理层批准后执行。

第四十三条 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财会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等的相关人员,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承包方交付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审查和全面测试,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需求,并出具验收证明。

第四十四条 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报告,查明原因,视问题的严重性与承包方协商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并依法索赔。

第四十五条 根据验收结果对业务外包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作出总体评价,据此对业务外包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第九章 附则

篇7:9医院外包业务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宁德师范学院课程考核及考试工作管理办法

为加强课程考核管理,促进课程考核工作的正常进行,以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了加强考试工作的严肃性,保证考试工作公正有序进行,使考试真正成为检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调动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和考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 课程的考核

第一条 学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二条 课程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第三条 考试课程的考核

(一)各专业每学期期末,原则上安排4门考试课程。

(二)期末考试日期原则上根据校历安排,各系负责编制本系各专业各年级的考试工作安排表(含考试日期、考场安排、监考人员等信息),交教务处,统一编制全校的考试工作安排表。个别专业或班级如由于特殊原因需提前或推迟考试的,由相关系(部)提出书面申请经系主任签署意见并加盖系公章,报教务处审批后由各系(部)根据规定组织考试。

(三)考试方式根据课程特点等,分为闭卷笔试、开卷笔试、闭开卷结合、口试、口笔试结合、答辨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形式。但考试课程采用闭卷笔试以外的形式,须经系部主任审批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

(四)每一门考试课程期末考试时间原则上定为120分钟。

(五)考试课程的试卷命题

试卷命题实行系、部主任领导下的教研室主任负责制,由课程所在教研室主任统一组织任课教师命题。试卷命题应以教学大纲(或实训大纲)为依据,一般不应超出教学大纲(或实训大纲)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结构一般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试题约占7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20%,一定难度和深度的试题约占10%。凡教学大纲或授课计划中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应予以考核。试题分客观性试题(选择、是非、填空、配对等),非客观性试题(问答、计算、证明、作图、论述、实验等)。每份试卷除特殊要求的专业外,题型不得少于四类。客观性试题占20%-30%以上,英语考试中的听力部分,听力时间为15-25分钟,分值为15-25分。每套试题中的大型试题不得重复,小型试题的重复率不得超过10%,并不得与上一次所出试题内容雷同。

开卷考试的试题,其答案不应有可从教材或允许携带的资料上直接抄录的内容。教师应明确指定学生可携带的参考资料,并于授课结束前向学生申明。命题教师要认真核对试题的内容和文字,杜绝错误试题。

(六)考试课程期末考试均要求命A、B两套试卷并配有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两套试卷考题不重复,份量与难度要求相当,试卷应覆盖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命题教师应在试卷上注明“A”、“B”字样,其中一套用于期末考试,另一套用于补考试卷。

(七)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要求、教学进度相同的课程,应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实行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阅卷评分,应按评分标准要求严格掌握;对已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的课程,应实行教考分离。实行教考分离的课程要求在期末考试前将平时成绩、成绩报教师所在教研室;考试结束后,由教研室组织阅卷并综合评定学生的终结成绩;应采取流水作业的形式组织阅卷。教考分离的试卷不留答题处,学生应将答案写在专用答题纸上。

(八)考试课程的总评成绩评定办法为: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宜占总评成绩的30%(取消期末考试资格的学生,该课程成绩按零分计)。含有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且实践教学部分不单独登分的,在综合评定该课程终结成绩时应考虑实践教学成绩的合理比例。

(九)期末复习考试停课期间,不得组织集中性复习辅导,但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复习的情况及需要做好考前答疑工作,由任课教师确定答疑地点和时间,且通知相关班级学生,报教师所在系(部)。

第四条 考查课程的考核(一)考查课程的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确定后报教研室,以平时考核为主,平时作业或测验应不少于四次,由教研室审定后报开课系批准。教学大纲或授课计划中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应予以考核。

(二)考查课程的教学考核须在期末复习考试停课前结束,课程终结成绩根据平时考核和阶段性测验综合确定。测验如需出卷,可以参考考试课程的试卷命题等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出勤、听课、作业、课堂讨论等情况评定平时成绩。测验成绩宜占课程总评成绩的60%,平时成绩宜占总评成绩的40%。含有实践教学的课程,在综合评定总成绩时应考虑实践教学成绩的合理比例。测验试卷由任课教师直接送交校文印室誊印。

(三)考查课程总成绩不及格者,按规定允许补考时,补考试卷内容应覆盖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补考及试卷由开课系(部)负责组织安排及管理。

第五条 考核资格审查

在执行期末考试前,任课教师应对学生的考核资格进行审查。

(一)学生必须按照授课计划要求和课程表安排,参加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及任课教师布置的其他学习内容,方能参加课程学期考试。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参加课程期末考试或测试资格,课程学期成绩以零分计:

1、旷课学时数达该门课程学期总学时数1/3及以上者;

2、缺课(因病因事或其他原因)超过该门课程学期总学时数(含实践性教学)1/3者;

3、学期中途经批准休学、退学者;

4、全学期缺交或不按期交作业超过应完成作业次数1/3者;

5、未完成实践环节全程教学或未达到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要求者;

6、未经批准擅自不听课者。

(三)停课考试前3天任课教师将取消参加期末考试或测试资格学生名单及原因报学生所在系(部),由系(部)核实后,报教务处公布。

第六条 补考和缓考的组织

(一)补考的组织

1、课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符合有关规定的,可给予一次正常补考,补考一般安排在下一学期初进行,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补考时间。

2、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课程正常补考,仅在毕业前给一次补考机会。

(1)因旷课导致课程考试不及格者;

(2)旷考或参加考核无故不交卷者;

(3)考试作弊者。

3、对于缺课超过课程学期总学时(含实践性教学)1/3者,若其接受教训并能主动认真补习,任课教师可提出允许补考的意见,经学生所在系(部)审核和教务处同意后方能参加正常补考。

4、对于全学期缺交或不按期交作业超过1/3者,若其接受教训且在正常补考前完成全部作业,经任课教师确认并提出允许补考建议,报学生所在系审核和教务处同意后方能参加正常补考。

5、对于未完成实践环节全程教学,或未达到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要求者,应在其完成实践环节全程任务,且达到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后,并提出允许补考的申请,报由任课教师确认,学生所在系(部)审核和教务处同意后方能参加正常补考。

6、考试课程的补考由教务处统一组织管理。全校性公共体育课、美术、音乐、汉字书写、教师口语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补考在下一学期的期初由公共教研室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中实践内容和考查课程的补考由各开课系组织管理。

(二)缓考的组织

1、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应在考试前办理缓考申请手续,经任课教师审核,系主任审批,报教务处备案。缓考成绩按正常考核成绩记分,考核不及格不再组织补考,仅在毕业前给一次机会。

第二章 考试的管理

第七条 考试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一)学校和系部分别成立考试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学校和系部考试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决策机构。

(二)学校考试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组长由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担任,成员由教务处、学工处、教学督导室,系部负责人组成。

(三)系部考试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组长由系部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教研室主任、系办主任、教学秘书组成。

(四)学校考试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教务处负责。教务处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依照本规定及学校的其它相关规定,负责组织和协调考试工作;各系部依照本规定及学校的其它相关规定,负责考试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五)各系部要认真抓好考试工作的各个环节,在期末考试前应召开“三会”,即:

1、系部领导办公会。结合本系部情况研究落实考试工作的措施、要求和安排;

2、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监考人员会。研究和布置有关考试的各项具体工作,包括组织复习、辅导答疑、命题、监考、试卷评阅和成绩的评定等;

3、学生动员会。申明复习和考试的目的、要求和纪律,把学风、考纪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为契机,通过考试纪律的学习和典型事例的警示,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对待考试,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品德和作风。

(六)学校考试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负责全校各类各级考试工作的组织、检查、协调、监督和评估工作;

2、负责编制考试日程表,下达监考任务,落实监考人员和安排考场;

3、负责学生缓考的审批;

4、负责下达学校考试试卷命题任务,对各系、部报送的试卷进行抽查审核,确保试题质量,并抽取考试用题;

5、负责组织试卷的印刷工作;

6、负责组织、协调各系、部的阅卷工作;

7、负责各类试卷阅后的抽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直接责任人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8、负责学生成绩的认定、核准工作;

9、负责相关考试材料的归档和保管工作;

10、对系部提出的考试违纪学生处理意见进行审核,须上报学校领导的报学校审批,并将最终处理结果通报全院。

(七)各系、部考试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本系、部各种考查课的考查工作;

2、根据教务处的考试安排,做好所在系、部监考人员的考纪教育工作;

3、负责学生缓考的申报工作;

4、根据教务处下达的试卷命题通知,组织本系、部有关教研室做好命题工作,并对各教研室的试卷命题进行认真复核,确保试题质量;

5、组织本系部的具体考试工作,协助教务处做好与考试有关的工作;

6、组织本系、部教研室做好阅卷工作。对本系、部阅后的试卷组织专人进行复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负责学生成绩(含毕业生的论文、实习成绩)的汇总、登录、校对,确保学生成绩的准确性;

8、考查课的试卷或其他考查材料交学生所在系、部登记造册存档;

9、负责督促考试期间考场的卫生保洁工作; 第八条 考务工作

(一)考试时间安排

1、考试时间依据当年校历安排,期末停课复习、考试和阅卷应在学期的最后三周进行。

2、考试日程按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各120分钟安排。笔试时间为120分钟,如有特殊情况,各系(部)主管领导有权决定适当延长考试时间。

3、考查课程的考核必须在学期授课结束前完成。

4、考试课程的具体考试时间,由教务处根据教学任务表以及选课结果,排定考试日程。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更改。

(二)考场安排

1、以班为单位并根据考生隔位就座的原则安排考场,标准考场一般不超过30人。

2、考场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更改。确因特殊情况需调整考试地点的,应提前向教务处提出申请。

(三)监考

1、所有考试都要安排人员负责监考。监考原则上由教师担任。考生少于60人的考场,安排2人监考;60人以上的考场,须有3人以上监考。

2、监考安排必须落实到人。各系(部)主要领导负责通过系(部)办主任或教学秘书向监考人员发出监考通知,明确监考任务。

3、教务处和各系(部)领导应到场巡查考场,了解考试情况。

第九条 试卷的印制及管理

(一)考试课程试卷应按照教务处统一要求的格式规范制作,试卷要求字迹清晰,图形准确,无漏页漏题,并将制作好的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交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教研室主任应严把审题关。

(二)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经教研室主任审核无误后,作为送印的样卷,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字密封后交系(部)教学秘书统一保管。系(部)教学秘书应在考试前两周将密封的考试课程试卷送交校文印室誊印,并于期未考试前两天将誊印完成的试卷领回系(部)妥善保管。各系(部)应制定试卷交接及保密的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以防试题泄密。

(三)各类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在考试使用前均为密件,任何人不得向外泄露。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各系、部要作好试卷保密工作。出现泄密事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者的责任。

(四)考试评分结束后,各系部负责学生考试试卷的存档保管。保管期限至少为学生正常毕业后四年。

第十条 阅 卷

(一)阅卷工作在系、部负责人领导下,由教研室主任组织实施。参加每门课程阅卷的教师原则上不得少于2人,若该考试课程由一名教师单独讲授,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安排相近课程的其他教师共同阅卷。全校性公共课程,原则上应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阅卷。

(二)阅卷开始前,参加阅卷的教师要认真研究试卷,进一步明确评分标准;要认真核对试卷份数与试卷袋封面监考人员记载份数是否一致。

(三)要严格按照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阅卷、评分,做到要求统一、标准统一、尺度统一。

(四)试卷评阅要求:

1、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评阅时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空白的划“O”。

2、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题等按采分点只记得分,不记答题错误而应扣除的分数;完全答错的或未答的题记“0”分。每道大题得分要同时记在题首得分栏和卷首相应题号的得分栏内;大题中小题的得分记在题首;

3、阅卷时一律使用红笔。考生试卷应得分数必须书写工整、准确、清楚。阅卷教师必须在试卷的指定位置签名。要保持卷面的整洁,不得在卷面上出现随意涂改、作特殊标记、写批语等现象。在评卷过程中,凡卷面分数需要改动,一律由改动者签字。

第十一条 成绩评定与管理

(一)考试课程采用百分记分制。考查课程采用五级记分制。五级记分制与百分记分制的折算方法为:优秀:90(含90)—100分;良好:80(含80)—90分;中等:70(含70)—80分;及格:60(含 60)—70分;不及格:60分以下。

(二)各门课程的总成绩应呈正态分布。成绩成正态分布的基本要求:考试成绩60分以下的比例和90分以上的比例,一般在10%左右,不宜太高或太低。特别是60分以下的比例太高,就不能成正态分布,试卷的命题即不符合要求。

(三)教师要认真、如实地填写成绩单上的各项内容,尤其是对考试分析不能过于简单,分析的内容应主要包括:通过考生成绩统计的数据,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说明试卷是否达到教学及考试的目的,考生掌握本门课程的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改进意见等。

(四)各考试课程的任课教师要在放假前完成阅卷、成绩评定及成绩录入工作。

(五)期末考试考核成绩单按课程和开课班由任课教师按规定格式打印一式三份(A4纸),任课教师亲笔签字确认后交系教学秘书,由系分管教学领导签字并盖系公章后存档,分别用作试卷袋、本系和教务处各存档一份。交教务处的需要由系教学秘书把本系该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成绩单汇总整理装订成册,且按要求把打印签章后课程成绩的电子扫描版报教务处备案。各系务必按要求把成绩单装订成册并做好成绩册的目录和页码编写。同时各系负责排查本学期和以往所有学期累积课程考试考核未通过的学生名单,按要求报备教务处。

由于错批、漏批考卷等原因需要改动已上报的成绩时,须由任课教师提出书面报告并附原始依据,经系主任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审查确认,由教务处及系(部)负责更正纸质版及教务管理系统的成绩。

(六)系、部必须在放假前收集完本系、部学生所有课程的单科成绩,并负责汇总到班级学期成绩单中。

(七)毕业前夕,由各系按教务处要求打印每位毕业生成绩单一式四份,系教学秘书初审签字并盖系公章后交教务处审核,然后分别用作毕业生本人、各系、学工处和教务处各一份,同时按要求提交每位毕业生成绩单打印签章后的电子扫描版报教务处备案。

第十二条 成绩核查

(一)学生对成绩有疑问,应在成绩公布后5天内向本系、部提出成绩核查申请,系、部应在学生提出申请后5天内将情况汇总并报教务处,超过规定期限的教务处不再受理。

(二)教务处统一安排试卷核查工作,核查工作由阅卷教师和系、部办主任或教学秘书在教务处指定地点共同进行。经核查确系教师误判或误登的,由阅卷教师和系部办主任或教学秘书更改并签字,教务处负责将核查结果通知系部,系部负责通知学生本人。

第十三条 监考规范

(一)监考人员应事先作好相关准备工作,监考人员必须在每科开考前20分钟到指定地点领取试卷后到达考场。开考前向学生申明考场纪律和有关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将书包、讲义、笔记、无线通讯工具等物品放在指定位置,组织和检查学生隔位就座或按指定位置就座情况,核对应考人数和实考人数。考试开始,准时发卷;考试结束,当场清点考卷。

(二)监考人员不得任意提前或推迟考试时间。

(三)认真检查考生遵守考试纪律情况,对违反考场规则的学生,可令其退出考场;迟到30分钟以上的考生,不允许其入场,以旷考论处。认真核对考生、学生证和试卷姓名,如有不符,应立即查实。如发现考生有违纪或作弊苗头,应立即给予口头警告;如发现考生有作弊行为,要当场认定并没收作弊物证,并在作弊考生的试卷上写下“作弊”字样,停止其考试,命令其退出考场。如实填写《考场记录》,对缺考、违纪、作弊的学生及主要情节应作明确的记录和认定。

(四)在考场内,监考人员不得与考生交谈。对试卷内容、题意不作任何解释和暗示;字迹不清的,可当众说明。

(五)监考人员应严格遵守教学纪律,认真履行监考职责,自始至终维持好考场秩序。若不认真履行职责,如看书看报、聚集聊天、擅离职守、给学生暗示答案,对考场上的违纪作弊行为或不加制止,或不如实记录、或隐瞒不报等,一经查实,视情节给予批评或纪律处分。

(六)监考人员因故不能监考时,必须事先向系(部)说明情况并办理请假手续,系(部)应负责调整监考人员,并将调整情况报教务处备案。严禁监考人员私自串换监考。

(七)在监考工作中违反监考规范,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并取消当年的评优、评先的资格。在监考工作中违反监考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学校予以行政处分并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评职、晋级的资格。

(八)各系(部)主管领导负责组织本单位巡考小组,检查本单位考场的监考情况和考场纪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教务处组织考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对考场情况进行巡视检查。

第十四条 考试纪律

(一)考生要按规定的考试时间,携带身份证和学生证等能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提前10分钟进入考场,服从监考人员的安排隔位就座;将学生证和身份证等能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放在桌面左上角,无证件者不准参加考试。迟到30分钟以上和无故不参加考试者,按旷考处理。与考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考场。考试30分钟后,才准予交卷出场。未交卷或未经监考人员允许擅自离开考场,不得重新进入考场继续答卷。考生交卷后应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内逗留或在考场附近高声交谈。

(二)考生的试题、答卷、草稿纸由监考人员统一发放,考试结束时收回,一律不准带出考场。严禁考生自带纸张。考生在规定时间前答完试卷,应举手示意请监考人员收卷后方可离开;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宣布收卷时,考生应立即停止答卷,在座位上等待监考人员收卷清点后,方可离场。

(三)除必要的文具和开卷考试科目所允许的工具书和参考书以外,所有书籍、讲义、笔记、手机、电子辞典、计算器等物品不得带入考场座位。已经带入的,必须放在临考人员指定的位置。

(四)除特别规定外,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圆珠笔、钢笔答卷,不得用不同颜色的笔交替答卷并应保持卷面整洁。

(五)考生要严格遵守考场规则,不准交头接耳、相互暗示、窃看,不准翻阅书籍、资料、笔记本,不准代答和传递试卷、纸条等。应认真、诚实地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答卷。凡不服从监考人员安排,违反考场纪律或作弊者,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并在全院予以通报。

第十五条 违纪作弊的认定与处理

(一)考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般违反考试纪律,应当场给予口头警告并予以纠正:

1、未按考场规则就座者;

2、至发试卷时仍将书包、复习资料、手机等电子通讯工具或电子记事本、计算器等带入座位者;

3、自带答题或草稿纸张者;

4、未经允许使用或借用计算器者;

5、考试中东张西望,企图偷看他人试卷者;

6、开卷考试中借用他人的书、笔记、资料、计算器等物品者;

7、交卷后仍在考场逗留或在考场附近高声喧哗者。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严重造反考试纪律,视为考试作弊,该门课程总成绩以零分记:

1、上条第1、2、3、4、5、6项之任一种行为无视警告而重犯者;

2、考试中交头接耳说话者;

3、传接纸条或试卷,在传递过程中即被发现的行为双方;

4、偷看他人试卷者(不论试卷更改与否);

5、他人强拿自己的答卷或草稿纸未加拒绝者;

6、用某种示意、动作互相传递有关考试信息者;

7、故意带走或故意撕毁试卷的;

8、桌内、座位旁有翻开的或答卷下面垫有与考试内容有关的书、笔记、讲义、复习提纲等物品者(不论看与否);

9、利用文具盒、衣物或其他用品夹带与考试内容有关的笔记、复习提纲、纸条者(不论看与否);

10、在桌面、墙面、身上等处写有与考试课程有关的内容者(不论看与否);

11、在允许使用的工具书上写有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或夹带相关材料者(不论是否抄用);

12、强拿他人试卷、草稿纸者(不论是否抄用);

13、为他人提供偷看机会或偷看他人试卷或草稿纸者;

14、考试中直接或以借用工具书、文具、计算器等方式传接答卷或纸条者;

15、违反考场规则使用电子记事本、电子辞典、有文字存储功能的计算器者;接听或使用手机等无线通讯工具查看信息者;

16、利用上厕所机会在考场外偷看有关考试内容的资料、或与他人交谈有关考试内容者;

(三)考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其情节轻重,予以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该门课程总成绩以零分计。

1、盗窃试题的;

2、盗窃、买卖试题参考答案的;

3、参加省级以上考试作弊,给学校造成恶劣影响的;

4、扰乱考试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

5、请人代考者和代人考试者 第十六条 作弊处理程序

(一)考试中的违纪作弊行为应以监考人员的当场认定为准。监考人员应将当事人姓名、学号、违纪作弊主要情节在《考场报告单》中如实记录或写成书面材料并签名,连同试卷和物证一并在该课程考试结束后及时交考生所在系(部)。

巡考人员发现考生违纪作弊,应立即向考场监考人员说明情况,由监考人员按上述办法处理。巡考人员应在《考场报告单》上签名。

教师在判卷或其他情况下发现的作弊问题,要及时书面报告(连同物证)学生所在系(部)。

(二)以上记录或反映违纪作弊情况的材料经系部核实后,严格按照本规定及《宁德师范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暂行条例》作出处分决定或提出处理意见,并由系(部)主管领导签字,报学校教务处审核。教务处做出处分决定并通报全院。

(三)学生在考试中作弊并受到纪律处分的,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评奖的资格。

第十七条 附则

(一)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上一篇:墩柱工程首件总结下一篇:存档证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