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学反思

2024-05-16

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学反思(共14篇)

篇1: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学反思

《各具特色的民居》语文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由两篇相互独立又互有联系的文章组成,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并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课标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更因为这是一篇略读文,略读教学是“放手让孩子自学课文,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讨论、交流。”因此,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学课文。在近十分钟的小组合作后,又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为依托进行交流: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建筑特点和作者的表达方法上,并进行课内深化——请学生小组汇报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以及作了课外延伸,模仿课文自主交流其它的民居。这样,不仅恰当地处理了教材,更是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提高了学习能力。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改,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篇2: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由两篇相互独立又互有联系的文章组成,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并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课标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更因为这是一篇略读文,略读教学是“放手让孩子自学课文,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讨论、交流。”因此,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学课文。在近十分钟的小组合作后,又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为依托进行交流: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建筑特点和作者的表达方法上,并进行课内深化——请学生小组汇报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以及作了课外延伸,模仿课文自主交流其它的民居。这样,不仅恰当地处理了教材,更是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提高了学习能力。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改,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篇3:传统浙派民居的特色探究

1 温峤概况

温峤始建于晋代,唐时称海峤,宋时曾设“关”“驿”,成为商船交会、人烟稠密的集镇,时称峤岭镇,元明时称温岭街,据《嘉靖太平县志》载:“温岭街,在十八都峤岭。南通江下水路入海,西路通乐清、温州、北水路通路桥官河,东陆路通本县、黄岩。贾舶交会,人烟辏集,实一大市镇云。”1914年,太平县易名时,采用温岭街的街名,温岭街改称温西,1959年重建温峤镇,沿称至今,2006年6月温峤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温峤老街保持着丰富的历史建筑,例如古街巷、古井、古桥、古树名木等,其历史风貌、空间格局保存较完整,历史建筑也具备明显的江南建筑的地域特征。同时温峤老街街巷规模较大,现今依然商贸兴旺,承接着老街的余绪,并自发形成了同业聚集现象。

2 温峤老街建筑风格

2.1 空间布局

由太平温峤戴氏居址图可见原温峤因温岭街成镇,建筑均沿街布置呈狭长形,现温岭街空间格局基本保存。现温峤镇温岭街东、西两侧格子状的空间基本上为解放后形成。温岭街分上街、中街、下街三段,街东临溪,隔溪又一临水街,故又有前街、后街之分。温岭街,也称前街,其地水自南而北,处南段,称上街,北段,称下街。

前街、后街呈线形布置,并与小巷小弄构成了“鱼骨”状的街巷体系。前街当街造井,不仅可满足日常生活用水,还可用于消防。该布局在我国传统民居中广泛应用,反映了我国传统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理论。后街临水而筑,与前街之间采用了多条石桥连接,反映出明显的“水-桥-房”的空间格局。虽经历历史的变革,仍完整保存着原有韵味。但现代大尺度的城镇道路建设对这种体系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是穿街而过的中大街、莲池路。前后街呈平行布置,之间以多座小石桥相接,现河道大部分被水泥板覆盖,破坏了原空间格局。

2.2 院落组成

院落也是东方建筑有别于西方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西方建筑的中庭院一般是开放式的,是人与自然接触的场所;而东方建筑的中庭院一般是封闭或半封闭的,是人与自然接触的窗口。温峤老街由很多院落组成,其院落组成明显具备中式风格,采用的中庭院形式不止一种,大部分为“四合院”“三合院”形式的院落。这种院落组成在我国的民居中历史最为悠久,分布也最为广泛。

温峤老街的院落形制有十分典型的南方建筑特征,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少占农田的要求。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大部分建筑布局为前店后宅。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统称“天井”,天井空间设计比较狭窄,仅作为采光和排水用。这种院落设置与南方的湿热气候相关,南方夏季湿热,阳光照射高度较大,时间长。狭长的天井空间有利于形成阴凉的环境,在冬季也不致因风沙雨雪而影响室内活动。

2.3 建筑结构

温峤老街重点保护区内71.87%(占地面积)的建筑属于风貌较好的建筑。其历史建筑在保存江南建筑传统的木结构、小青瓦屋面、传统木质板门(窗)或花格门的同时又极具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建筑外部风貌上(立面),如灰塑屋脊(且有升起现象)、多采用雀宿檐或檐箱的做法、出檐深远且低、建筑山墙柱间多采用整块石板围合、方形柱础、石门槛、石板铺地(甚至2层楼面)、石窗等。这种可识别的建筑同质性,也反映了温岭街建筑集中的建设期、类似的建筑功能要求和因地制宜,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特征、就地取材和传统建造方法的一致性[1]。

2.4 建筑色彩

温峤老街主要采用“黑-白-灰”的建筑色彩,其民居建成基本采用就地取材的模式,大量运用材料的本色。灰色或黑色的瓦片,通过木头本色(深褐色)作为梁、柱,用白粉墙或从裸露的土壤直接砌为墙面,再配以深褐色的窗框,整体耐看而又朴实。

3 传统浙派民居建筑风格初探

浙派民居根据建设时间的不同,分为传统民居、近代民居和现代民居。其中传统民居大部分建设于解放前,目前保存较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民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比喻成“正在消失的风景”,开始日渐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民居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性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民居热迅速升温,它对现代社会的参照作用也日益显得重要。因此温峤老街作为温岭传统民居保存较为完整的区域之一,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作为地域文化的物质表征,民居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从“悬虚构屋”的河姆渡干栏式原始建筑,浙江的民居随着气候、地形环境以及人们生活习俗的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就聚落选址、布局以及各类建筑物的处理等要素而言,浙江民居大致体现了三大特点,即:崇尚自然,讲究风水;强化血缘,聚族而居;顺应礼制,注重人伦。这些特点由于时代的不同和城乡、地域的区别,表现形态可以不完全相同,但无论是临河而筑的水乡民居、隐含理性秩序的院落式住宅、还是依地势布局的山地村镇,其中的内在取向是一致的。

3.1“水-桥-房”的空间格局

这种空间格局在浙派民居中应用广泛。浙江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于饮用和洗涤。水是中国南方民居特有的景致,民居因水而有灵气。“水-桥-房”的空间格局镇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3.2“情-趣-神”的园林意境

浙派民居在建设院落的时候,经常引用园林建设的理念和意境。“院”作为建筑的室外元素穿插在建筑群中,以不断重复的院落空间、不断交通的室外空间变化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这种时空循环变化是传统建筑最为深刻的内在特征,追求建筑和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这种环境构造手法与江南园林的“情-趣-神”的园林意境接近。民居已不仅仅是建筑,能够体现出江南水乡特有的情趣。

3.3“黑-白-灰”的建筑色彩

这种淡雅色彩与北方红墙黄瓦的浓墨重彩有着明显差别。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采用白墙,利于反射阳光。同时以简单的色彩,结合粉墙黛瓦,勾勒出一幅清淡的中国山水画,把水乡的特色渲染到极致。“水墨烟韵”是“浙派民居”的主色调。温岭民居建筑应该在浙派民居色彩的总基调下,结合浓郁的“石文化”与“水文化”,从石的本色出发,融合山水空蒙的意境,提炼淡雅的地方建筑文化色彩。

3.4“轻-秀-雅”的建筑风格

传统民居,从建筑空间布局的水灵,到院落组成的精气,甚至在建筑细部等处理上,如门窗、屋檐、门廊、梁柱、阳台、栏杆等方面都体现出江南特有的秀雅,从人性方面吻合了江南人的一些特点。曾经,传统浙派民居河汊交错、纵横民居点缀在一片湖光水色之中,其传统民居因为独特的建筑审美在建筑殿堂中留下了身影,并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4 结束语

通过对温岭温峤老街的分析研究,从中可以得出传统浙派民居建筑的特色:“水-桥-房”的空间格局、“情-趣-神”的园林意境、“黑-白-灰”的建筑色彩和“轻-秀-雅”的建筑风格。当然,浙江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地形地貌等差异较大,每个区域都应该有各自的民居建筑特点,需进一步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篇4: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学反思

一、用心研读文本,准确把握课文特点

用心研读文本,准确把握课文特点是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前提。笔者认为,《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编排方式独特。小学语文教材阅读课文通常为“一课一文”,而《各具特色的民居》由《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两篇题材相近、体裁相同、文章结构和表达方法相似的短文组成。这样编排,既有利于进行对比性阅读,在对比阅读中把握不同民居的特点,学习表达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又增加了阅读量,丰富民居知识,丰富民俗文化。

二是文化内涵丰富。《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两篇短文介绍的都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居,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课文中涉及的地理知识、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都是学生阅读课文时应该了解或掌握的。从地理知识看,两篇短文介绍的民居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客家竹楼》中的“闽西南”、“粤东北”、“古代中原”、“南方”,以及《傣家竹楼》中的“亚热带”等地理知识是学生阅读课文时一定要了解的,因为了解这些知识是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民居特点及缘由的前提,离开了这些地理知识的帮助,学生要真正读懂课文就非常困难。从建筑文化看,两篇短文在介绍民居的建筑特点时都涉及民居的建筑环境、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及功能等知识,这些民居建筑文化既是各民族民居建筑的传统经验,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客家民居》在介绍“营垒式土楼”建筑特点时写道:“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粘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夯筑墙体的建筑经验,也是许多古老建筑历经千百年风雨却安然无恙的主要原因。这些建筑知识对了解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两篇短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客家民居》介绍的“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房屋大门上刻着正楷对联,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傣家竹楼》介绍的“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架竹楼”仪式期盼吉祥、平安、家道兴旺等传统的民风民俗文化,都是学生学习课文时需要重点理解的内容,也是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载体。

三是表达特点鲜明。两篇短文都是介绍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三个共同特点:①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②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③课文所选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在文章结构上都是围绕民居建筑的环境与位置、特点与功能、民俗与文化内涵来介绍的,这是学生习作时应当重点学习和运用的表达方式。

基于以上对文本的解读,结合单元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我们可以把本文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四方面:

1?郾熟读课文,理解文中“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的恰当意思。

2?郾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郾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4?郾观察本地特色民居建筑,搜集祖国特色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在习作中介绍特色民居。

二、理清教学思路,着力提高阅读效率

依据略读课文编排意图、单元阅读专题和课文特点,笔者认为,教学本课应贯穿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理念。

一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理解重点词句,感受民居特点,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主动阅读,积极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二是落实“精读学方法,略读练能力”的教学策略,运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略读课文教学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教学中要把着力点放在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开展阅读实践,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上,尤其要加强对比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民居特色和表达方法,使学生“得言”又“得意”。

三是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课文无非是例子,教学中要发挥好课文在语文知识、阅读方法、语言表达等方面“例子”的作用,结合“口语交际·习作二”的要求,及时安排介绍特色民居的习作训练,通过读写结合这一有效途径,指导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选材、构篇、说明等表达方法运用到习作中,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由此建议按以下四个步骤实施教学活动:

(一)搜集资料,了解特色民居。

阅读是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前,可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周围的特色民居,观察民居的结构与特点,向居民了解与民居相关的风俗习惯、民间传说等;还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重点了解相关民居在地理环境、建筑结构和功能、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譬如陕北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西藏的碉房,重庆的吊脚楼等特色民居。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和调查活动,丰富学生见闻,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为学习课文和本单元习作打下基础。

(二)对比阅读,体会民居特点。

《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在文章结构上都是围绕民居建筑的环境与位置、特点与功能、民俗与文化内涵来介绍民居的,教师可以利用课前设计的表格,按照“细读课文,勾画词句——填写表格,比较异同——合作交流,归纳小结”的方法,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比较两篇短文描写的民居在地理环境、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异同点。(附参考表格)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三)自主探究,领悟表达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年级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教学本课,教师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加强指导:文章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文章结构——围绕民居建筑的环境与位置、特点与功能、民俗与文化内涵来介绍民居;说明方法——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提示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学习本课要重点体会这些表达特点和说明方法运用到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如,对以下句子的理解体会:

句子1,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体会作者运用打比方和作比较的方法,概括说明客家圆形围屋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

句子2,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体会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特点。)

句子3,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体会客家民居的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是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和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句子4,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体会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是傣族祖先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

句子5,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体会作者用简洁朴实而又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傣家竹楼的优美环境。)

(四)学以致用,介绍熟悉民居。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表达方式,设计拓展训练,一是开展“我眼中的特色民居”交流活动,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和观察到的特色民居资料,拓宽知识视野,丰富习作素材;二是开展“介绍一处民居”的课后练笔活动,应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和说明方法,训练写作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单位

曲靖市麒麟区教师进修学校

篇5:《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先是放手让孩子自学课文,讨论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然后说说你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结果我发发现,孩子们对民居和竹楼的特点可谓是小菜一碟,瞬间就讨论完毕了,而且有哪些说明方法,也是容易之至。短短的几分钟就完成了我布置的自学任务了。

于是我临时布置了一个讨论题:自读课文,找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本组内讨论讨论。

结果交流的时候我才发现孩子们多么有创造力,现将孩子们精彩发言摘录如下:

1、如果四川住的是客家民居,地震的时候是不是会减少很多悲剧的发生?是不是可以把客家民居在地震多发地带进行推广?

2、从客家人的居住情况你们想象下客家是怎么样的一个民族?

3、如果你坐在傣家竹楼闻着阵阵瓜果的香味你会想写什么呢?请写一个片段。

4、用自己的话把”树满寨,花满园“的情景描写下来。

5、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写写我们的民居,要写出特色。

然后我和孩子们在第二堂课里就围绕着这几个话题展开了层层

讨论,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孩子们个个兴高采烈,兴趣盎然的。特别孩子们在说怎么写出我们民居的特点的时候,更是让我捧腹大笑,让我大开眼界。

篇6:《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

中国民居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阅读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这是选自十二册第九课的略读课文。在备课时,跟同年级组老师进行交流并修改教案,发挥团体精神。我们迷惑,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许多老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那么,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究竟又是什么?教学中又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呢?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认为:

一、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

1.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略读课上,要更注重略读方法的运用,如扫读、跳读等,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当然也不排斥精读方法的融合运用。

2.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当然,也应很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3.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同时,要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

二、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

要区分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就要确切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中尤其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1.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

正像阅读教学不同于阅读一样,略读教学也有别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如教学本课时,首先我让孩子们扫读写客家民居的部分,找出这部分的中心段。孩子们很迅速找出了“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然后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奇葩”,“葩”我先让孩子们观察字型,然后猜到底指什么,有的孩子很乖巧,马上猜出“葩”就是“花”。此时我让孩子们再次朗读这个句子,这里把什么比作奇特的,特别的,非凡的花呢?孩子们都知道了把客家民居比作奇葩,再出示表格,让学生小组合作,读客家民居部分,填好表格,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孩子们也知道了客家民居的特点以及这文段中所采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教给学生扫读和跳读的方法,如制作资料卡时,可以提出时间上的要求,并告诉学生基本的速读技巧,这样如果经常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对教材研究不深入。

本课的说明方法很多,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本课的第二部分--傣家竹楼,我是让采用自学的方式进行,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有生说,“全寨子的人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这句话采用了打比方的方式,由于课前对此进行预设,紧张之余就说成是把全寨子的人喜气洋洋的样子比作成过节的热闹气氛,给学生造成了误导,其实能体现打比方是“蜂拥而至”四个字。

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质,深钻进去,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篇7: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先是放手让孩子自学课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讨论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然后说说你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接着我出示讨论题:

1、如果四川住的是客家民居,地震的时候是不是会减少很多悲剧的发生?是不是可以把客家民居在地震多发地带进行推广?

2、从客家人的居住情况你们想象下客家是怎么样的一个民族?

3、如果你坐在傣家竹楼闻着阵阵瓜果的香味你会想写什么呢?

然后我和孩子们就围绕着这几个话题展开了层层讨论,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孩子们个个兴高采烈,兴趣盎然的。特别孩子们在说怎么写出我们民居的特点的时候,真让人大开眼界。

篇8: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学反思

长江三峡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创造了十分灿烂的居住文化,几百里峡江及其支流两岸留存着大量风格迥异的古民居建筑群,成为三峡地域特有的山地人文地表景观。三峡民居作为峡区古代文明的物化实体,不但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还是内涵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其独特的旅游文化价值,既是游客了解三峡历史、探究三峡文化的有形媒介,也是人们休憩游览、回归自然、寄情思古的理想场所。

1 三峡民居的建筑特色

三峡地区跨越重庆、湖北两地,素有“川鄂咽喉”之称。一方面,这里山高坡陡、地势险峻、景观雄奇,从古至今就吸引了无数游人到此探险猎奇、游憩赏景;另一方面,历史上的三峡地区作为连巴蜀与湖广的交通枢纽,不仅长期成为东西移民的主要通道,更是巴、楚、蜀以及中原各个民族交融的区域,各种异质文化在此交流、碰撞、融合、涵化,文化的多元性和环境的特殊性孕育了本地区特有的民居艺术。从功能上看,三峡民居可分为住宅民居、商业民居以及官府宅院等;从建筑形态结构上分类,则可分为吊脚楼式民居、南方天井式民居、石头宅式民居以及中西合璧式民居,等等。本文从建筑形态和旅游观赏价值角度,对三峡居民的风格特色做一简要考析。

1.1 吊脚楼式民居

吊脚楼亦称“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底层架起悬空,人在楼上居住和生活,形如空中楼阁[1]。但是,三峡地区吊角楼和其它地方的干栏式建筑相比,在建构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其结构一般为房屋的前面或两厢用木柱架起悬空,后半部或正屋则处于实地,构成一种前虚后实的“半干栏式”结构形式。这种建筑结构的形成与峡区的地形环境有关:三峡沿江及其支流的地形地貌多为“V”形或“U”形谷地[2],峡区居民在这种“地无寻丈之平”的岸边建造房屋,不仅要顺依沿岸的斜坡地形,还要适应江水的涨落。因此,采用前虚后实的半干栏式构屋方式,既解决了地基倾斜的难题,又能较好地适应长江水岸的动态变化。

三峡居民自古有“逐水而居”的习惯,因此靠山面水的吊脚楼就成为峡区最为常见的民居形态之一。吊脚楼对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和充分适应,既反映了峡区民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从美学观赏角度看,又具有十分独特的审美意味。公元767年,杜甫客居夔州,有感于赤甲山吊脚楼之美妙,写诗赞曰:“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以巴东县土家族楠木园村万明兴老屋为例,这栋民居建在溪流的坡岸上,平面布局为“ ﹃ ”形,主屋南北向,三间三层带阁楼,建筑前部的厢房和走廊采用悬挑结构,后堂坐基,属于典型的半干栏式住宅。该建筑依山就势,层叠而上,布局合理,造型完美,生动地展示了吊脚楼轻盈飘逸、“复道重楼锦绣悬”的审美意境。

1.2 南方天井式民居

南方天井式民居是从峡区早期的筑台式建筑发展而来,但其格局明显受长江中下游地区民居风格的影响。此类民居一般为商贾富绅住宅,规模较大,最有代表性的是秭归新滩古民居建筑群和巫山大昌古镇建筑群。其特点为:①这类民居大都建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段,布局上讲究中轴线,房屋开间尽量呈对称布置,多数以前后厅堂和左右厢房围合成一重或多重天井,形成建筑外部相对封闭,内部通透开敞的的空间环境。②结构上一般采用穿斗屋架、抬梁屋架、硬山搁檩屋架等结构形式,外观上以五花封火山墙围护,小青瓦屋面,大门入口作立式贴面,门头叠涩出檐,形成门楼景观[3]。③讲究室内装饰,厅外廊下的檐枋、撑弓、栏杆、骑马雀替和飞罩,屋内的隔扇、门窗与梁枋等木质构件均采用精美的浅浮雕或深浮雕、镂空雕或圆雕进行装饰。雕饰的题材内容多是花卉植物、龙凤虎豹、万字福字、吉祥如意等纹样,造型生动而富有本土韵味,手法古拙而不失精细生动。这类建筑远观黛瓦白墙,黑白分明;近看飞檐翘垛,庄重平和,有一种江南民居特有的古风神韵,体现出典雅如诗的建筑魅力。

1.3 石头宅式民居

石头宅式民居一般建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这类住宅充分利用山地自然资源,就地取材,整栋房子除框架结构为木材之外,其它部分都用石头砌成,屋顶也用石片叠落错层覆盖。建成后的木结构不外露,外观上完全是一座石头垒成的房子,给人自然古朴和原始厚重之感,乡土气息特浓。湖北利川的鱼木寨属于此例。

1.4 中西合璧式民居

19世纪末期,重庆开埠为通商口岸,西式建筑也随之进入峡区。在一些较大的城市和场镇,不但出现了洋人建造的西式住宅与教堂,而且本土居民也纷纷跟着模仿,建造了很多中西风格结合的新型民居。这些仿西建筑的外墙用砖石砌筑,高二至四层,砖木混合结构,拱形窗;墙体檐部、各层之间的窗套均作西式线角,一些柱顶还做成类似罗马柱头的花饰[4]。此类建筑在本土民居占主导地位的峡江两岸,特点突出、风格别致,也是峡江一景。此外,三峡民居也十分重视装饰,无论室内还是室外都能巧妙地利用建筑的结构特征,把装饰与建筑构件紧密结合,实现整体构造的和谐与完美。其装饰手法多样,除了前面所述的室内各种木质雕饰之外,在大门、封火墙、檐口、抱鼓石、垛头等部位有石雕或砖雕;在屋脊、墙头、门楣、檐下、撑弓等部位有彩绘或灰塑,等等。三峡民居的内外装饰不追求繁纹丽色,注重整体格调的素净恬淡、简洁朴拙,观者能从中感受到古雅的情趣和悠远的意蕴。

2 三峡工程对峡区民居资源的影响评析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给峡区民居资源带来了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正”、“负”两个方面:①负面影响。由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一大批位于淹没线以下、颇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镇、古村落以及大量自然和人文景观不复存在。据统计,三峡大坝完全蓄水后,库区有2座城市、11座县城、116座集镇整体或部分被淹没,有1287处地面与地下文物受影响[5],古建筑尤其是古民居所受影响尤为突出,如秭归、新滩、兴山、巴东、大昌等传统民居建筑集中的地方基本被淹没。②正面影响。虽然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很大一部分古建民居和文物景点消失,但也给库区的民居保护和旅游开发带来了前所没有的机遇。在大坝建设期间,过去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旧房子”、“古宅院”受到学者与政府部门的空前重视,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的拯救与保护下,这些民居的观赏价值已被激活。可以预见,民居旅游将会成为峡区旅游业一个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理由如下:一是三峡工程开工以来,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库区没有被淹没的古民居、古建筑以及各类文物景点与人文景观进行了精心的保护与修缮,与之配套的道路及各种设施也进行了整治与建设,周边环境面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为规模化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二是对位于淹没线以下的绝大部分著名古居民和古建筑群进行了保护性搬迁,如巫山的大昌镇、酆都的秦家大院、周家大院、王家大院、卢家大院以及秭归的归州街,等等。这些古建筑有的就地靠后迁移重建,有的搬迁到新址按原样复制,这些搬迁修复后的古建精品不仅是峡区历史文化承载者,更是三峡工程的见证物,其文化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升华。随着这些古建筑的复建完工以及对游人陆续开放,无疑会成为游客参观的热门对象。三是在库区迁建城镇中,营建了大量仿古民居。这些民居的结构、材料采用现代工艺和新型材料,但其形态特征则继承了原城镇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并进行了改造创新,使之更符合现代人居要求。这种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的仿古民居及所形成的居民小区,已成为迁建城镇中住区景观的一大特色,它们也将是库区新型民居旅游开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3 三峡民居资源旅游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3.1 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加大开发力度

三峡民居分布于湖北、重庆两地,地域广、景点多,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民居在长江及其支流沿岸聚集荟萃,形成了一条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长廊。但长期以来,三峡民居资源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和价值,只是作为其它旅游项目的附属品而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是三峡地域的自然景色神奇壮美,山水风景一直都是三峡旅游的最大卖点,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各旅游公司都把投入少、见效快的旅游快餐“自然山水游”、“乘船观光游”作为主打产品,而内涵丰富的人文民居景观则基本上被忽略。二是由于库区民居资源分布在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域,在旅游开发与资源共享上难以做到统筹安排与协调发展,使其开发利用受到制约。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是旅游部门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在目前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与欣赏价值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对库区民居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明确其发展潜力与前景,加大加快开发力度。其次,重庆和湖北两地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打破区域界限,建立协调机制,对峡区民居资源进行统一开发与管理。具体做法是:一是对库区现有的传统及新建民居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察,在考察基础上针对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和当地资金财力状况,制定出未来三峡库区民居资源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使开发有序进行。二是根据各地资源分布状况,进行资源整合与重组,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推出具有三峡特色的民居系列旅游产品,使峡区民居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以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化与需求。

3.2 彰显特色,营建良好的旅游文化环境

在民居资源的旅游开发中,应根据不同的建筑及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和文脉,突出个性,彰显特色,营建良好的文化环境。其策略为:①对于一些以建筑历史文化和形态风格见长的民居,要重点开发和展示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建筑本身的造型、结构及装饰等方面的审美信息,使游客置身其间不但可欣赏其建造技艺的精湛,而且还能深刻体会到其特有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品位,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②在民居聚落景点的开发上,应把展示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特征作为重点,让游客在参观游赏中体验峡区特有的山水城镇和山水乡村风貌,登高望远,感受建筑与山水相依、自然与人文相融、“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的审美意境。③对新型的仿古民居的旅游开发应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上下功夫,其产品应使游客在游憩中既能触摸到城市特有的历史印迹,体验其厚实的文化品质,又能感受到生动的时代气息;在景点中还可通过增加游乐、休闲设施以及开展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活动来提高游客对新型旅游景点的兴趣。④各个民居旅游景点可根据其地域环境、地方及民族特色,结合当地民风民俗,开发出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服饰表演、龙舟赛、巴山舞比赛、民族饮食文化品评、访古探幽等丰富多彩的游乐项目,并邀请和鼓励游客参与其中,满足他们对新、奇、知、乐、艺、美等多元旅游文化的追求[6]。

3.3 合理规划,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

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在创造经济效益、满足人们旅游休闲需求的同时,往往也容易对建筑本身及其环境造成影响。三峡地域现存的传统民居是我国建筑艺术的奇葩,在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使其免遭淹没,各级政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旦再遭破坏,将很难恢复。因此,对三峡民居的旅游开发应建立在规划合理、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基础之上,使开发利用可为民居保护提供经济支持,而得到良好保护的民居又能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3.4 优势互补,与其它旅游资源配合开发

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峡江沿岸一座座新兴现代化的城镇拔地而起,形成错落有致的城镇群体,这些新兴城镇与三峡大坝以及库区的自然景观相互衬托,相互协调,构成一幅巧夺天工、融古入今、融美入城的现代风景画卷[5]。三峡民居作为库区旅游资源一部分,只有融入库区的整体环境之中,与其它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进行组合开发,才能形成规模效应,达到市场预期。当前,三峡大坝游已呈热潮,每年前来坝区观光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统计数据显示,仅2007年三峡坝区就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1万人次。一般来讲,游人在参观完三峡大坝这一宏伟的世纪工程之后,必然会激发对库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深入峡区观景揽胜的心理需求。因此,与库区各种旅游资源相配合,开发出适应游客多方面、多层次需求的民居旅游文化产品,必定备受欢迎。

3.5 加强宣传,培养高素质的导游与讲解人员

传统民居作为一种传统建筑文化的表征,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保护其特有的建筑形态与艺术特色,并积极用于旅游开发。我国的北京、丽江、平遥、周庄、徽州等地在上世纪末期就先后对其进行了开发利用,并已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8]。三峡民居不管是规模与类型,还是分布范围与所处地域,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由于长期以来其旅游价值未被重视,不但造成开发上的滞后,而且也带来宣传上的“失语”,以至于到目前国内外游客对其还是“雾里看花”,知名度不高。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宣传力度,运用各种现代媒体与手段进行多层次的广告与宣传,以引人关注,扩大知名度,促进三峡民居旅游市场的尽快形成。三峡民居是在峡区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历经数千年发展与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历史沉淀物,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艺术等方面的信息。游客在面对这些古建筑时,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导游和讲解人员的介绍,往往会因为难解个中意味而游兴索然。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导游与讲解人员十分重要,他们不但是三峡民居旅游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也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 结语

三峡民居作为三峡地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形态,有其独特的旅游价值和资源优势,在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种价值与优势对提高三峡旅游产品的精神文化含量,建构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景区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游客已经从一般意义上的游山玩水转入对高品位旅游环境的追求,因此要认真分析和研究三峡民居的特色与价值,对其传统民居与新建民居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规划与开发,使之发挥应有的旅游效能,以提升三峡区域旅游景点的品质,繁荣库区旅游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摘要:三峡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三峡传统民居是三峡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建筑形态与风格不但体现了实用与审美、建筑与场所的完美结合,而且记载了峡区民众对宇宙、自然以及住所环境的理性思考,是他们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的物化反映。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三峡民居的珍贵历史价值、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古韵风貌成为十分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因此,分析研究三峡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挖掘其潜力并提出合理规划、开发的对策与措施,使其旅游价值得到充分利用,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三峡旅游产品的品质,促进库区旅游业的繁荣。

关键词:三峡民居,建筑形态,旅游

参考文献

[1]周传发.论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艺术的审美特色[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30(1)∶13.

[2]舒从全.三峡库区城市形态的变迁[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22(3)∶16.

[3]程世丹.三峡地区的传统聚居建筑[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6(5)∶96.

[4]汤羽扬.中西合璧峡谷回音,生生不息[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15(1)∶33.

[5][7]李秀清.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及旅游协调发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1)∶32-33.

[6]许曦.对开发三峡库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思考[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16(3)∶187.

篇9:《各具特色的民居》建议和简析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自读课文,这里我说一下其中的第一课《客家民居》。这篇课文从体裁上说属于说明文。既然是说明文,那就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篇课文抓住了《客家民居》的什么特点呢?

首先,在讲课前,应该处理一下字词,在这里,重点解释一下“夯”字。“夯”这个东西过去在农村很常见,有石夯、木夯,近二十多年,出现了在我们当地被称为“蛤蟆夯”的电动打夯机。如果不解释清楚这个字,那么文中的“夯筑”学生们就理解不了,如何理解课文内容呢?为了形象说明,可以通过投影打出一组图片,来加深学生们队“夯”的认识。

其次,通过投影打出一组城市的高楼,农村的平房,上中的茅屋,最后到我们文中的《客家民居》的一组图片,讲解课文时,配上客家民居的图片,便于学生理解。

再次,对于文中讲到的八卦布局,老师也应当补充一下八卦的有关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否则,老师要一代而过,那么学生就会对此产生疑问。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的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如图1,体现了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和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最后,讲解课文,配上插图或者课文的ppt。

下面是对课文的简要分析。

第一段文字是“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方法,概括地说明了客家圆形围屋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与“世界民居”比较,是一朵特殊的、罕见的花。“点缀”一词用得很妙,说明客家居住地在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为下文介绍营垒式的住宅埋下伏笔。同时“世界民居奇葩”这句话总领全文,也就是文章的主旨句。即本篇课文就是围绕“奇葩”二字来写的,客家民居到为什么成为奇葩呢?

接下来第二段文字中先介绍了客家民居形成的原因,“居住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的住宅”。接着介绍了客家民居的建筑材料的奇特,“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5米的土楼”。这里要结合我们当地的房屋建筑说明我们这里如何建造,(我们当地一般都是砖、水泥、沙子的混凝结构。)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客家民居的与众不同的“奇”特点。其次,说的是客家民居造型的奇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特点。难怪外国友人远远望见圆形围屋,禁不住发出惊叹──“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再次,说客家民居的历史悠久,耐侵坚固,“有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了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和炮火攻击安然无恙”。

第三段文字主要说明了客家民居的房屋布局。“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第四段通过举例子说明了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都体现了明显的民俗文化特征,通过“承前祖德勤和检,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篇10: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学反思

孟玉红

本单元的文章介绍的是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而本课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结合本课的内容、写作特点,倪老师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在通过对比阅读了解民居特色,学习表达方法。

倪老师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通过列提纲的方法理清说明顺序,再读课文,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梳理民居特色,并领悟说明方法,填写好表格。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客家民居的学习,然后让同学们根据我们学习第一篇文章的学习步骤与学习方法去自主完成对傣家竹楼的学习,同样自己绘制表格,安排表格内容,完成表格填写。最后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说出这两篇短文在说明上所运用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篇11: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学反思

二、对教材研究不深入

篇12: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x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闽西南粤东北 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 布局均匀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 家道兴旺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树满寨,花满园

三、了解民居特点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客家民居位 置 作 用 材 料 结 构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客家民居位 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 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材 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结 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 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 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 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 居独特的造型。)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教 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 处、平等互助等)

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

1.自己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傣家竹楼,以其独特 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如果由你来 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各小组推选选手,共同设计导游词,参加评比。)

3.评议

篇13: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学反思

在我国北方的众多地域中, 河南无疑是其中最具有典型性的代表之一。在我国古代, 河南更是几度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政治中心而被载入史册。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 河南虽然几次经历大的变化, 但是堵塞的地理环境却使之在朝代更迭中传承下来。然而在河南民居的不断变迁中, 通过简单的历史文化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结合当地的人文条件设计一个详细的研究方案。通过对刘青霞的故居进行探讨, 分析其建筑的形式与整体构造, 可以以点带面对整个河南地域的建筑特色进行论证。从而为当代的民居建筑提供一些借鉴, 有利于当下工程建设的长期持续发展和华夏文明的进一步传承, 推进建筑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 概述刘青霞故居

刘青霞, 本名马青霞。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同时也是我国当时最为重要的教育力量之一, 不仅如此, 她还是当时有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的重要代表。她出生于当时一个有名的世家, 年幼时饱读大量的历史文化书籍, 为以后投身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她即将成年之时, 更是在父亲马丕瑶的要求下, 嫁于当时最有名的河南首富刘家。并为以后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雄厚的财政基础。在刘青霞成年之后, 响应孙中山的号召, 并与众多的革命人士一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这在当时暗流涌动的时代格局中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由于具有革命人士的大无畏精神和乐善好施的革命品德, 而与众多的革命人士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刘青霞故居在一百多年的变迁中, 由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长久地屹立于我国众多的北方建筑中, 成为研究河南民居建筑的一个有力的旗帜。刘青霞故居的建筑格局主要是在北方传统民居的基础上, 而创新性的加以改造。不同于以往的四合院建筑的是, 刘青霞的故居结合了当时先进的建筑手段, 融合了一定的现代文明, 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3 地域文化特色在刘青霞故居中的体现

在我国的古代时期, 河南作为我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与政治基地而存在。尤其是在北宋时期, 开封作为国际政治与文化的中心。在全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方面,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更或者是在距离现代较近的明清时期, 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我国的商业更是得到空前的兴盛。许多富商为了便于在北方做生意, 就选中了河南这片富饶肥沃的土地作为发展的目标。因此, 河南的建筑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在长期历史文化积淀作用下形成的民间开封故居, 更是有着显著的北方特色。

然而在长期的动荡中, 河南的许多具有地理特色的民居都在天灾人祸中逐渐湮灭了。但是令人可喜的是, 仍有许多河南故居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 刘青霞的故居就是其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以下将对刘青霞故居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行详细的阐述, 为现代民居建筑提供有力的启示。

(1) 结构布局紧凑。刘青霞的故居在整体上给人一种阔大的印象。然而走进刘青霞的故居可以发现, 刘青霞的故居院落之间的安排极为紧凑, 远远低于同时期其它北方的民居建筑,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当时地域环境的限制, 刘家为了节约用地, 建筑美观而造成的。然而, 刘青霞故居院落的布局还受到另外一个原因的影响, 那就是当时由于刘家注重商业的发展, 将大部分住宅用地腾出来发展商业所致。

(2) 庭院美观而有序。纵观整个刘青霞的故居布局, 可以发现每间住房都在体现着一定的建筑美学, 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并且可以发现正房的窗户普遍较为突出, 高于厢房的屋檐, 这也是为了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传统, 是河南民居特色的集中体现。刘青霞的故居还有一个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特点, 那就是庭院之内的空间相比于其它民居来说更为宽敞, 究其原因是刘家是当时的河南第一首富, 其院落自然要比普通的民居更加讲究空间的合理利用。

(3) 体现了一定的官式建筑风格。由于刘家当时所处的时代为清朝末期, 因此, 刘家的建筑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清朝官式建筑的同化。并且由于刘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较为悠久, 在建筑上更是采用了以木结构作为建筑承重的核心。刘家的建筑从院落到正房乃至厢房, 都具有浓厚的木结构建筑的特色。在标准的木结构的建造下, 一种古香古色的风格文化成为刘家建筑文化的主体。而这种建筑文化也是在河南地区所普遍出现的。

(4) 创造性地采用了新式的建筑结构。尽管受到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影响, 刘家建筑并不是生搬硬套的将古代建筑的风格挪用到刘家的建筑上。而是顺应当时的建筑潮流, 取消房屋前后的檐墙, 将原有建筑墙体中的梁木解放出来, 使其起到一定的承载房屋重量的作用。这就消除了传统木结构建筑不够坚韧, 遇到灾害容易倒塌的特点, 并且,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 增加了房屋的抗震和抗冲击的性能, 这也是刘青霞故居能够长久的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5) 房屋建筑整洁大方, 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走进刘青霞的故居可以发现, 刘青霞的故居除了一些简单的必要的代表当时的时代特点的雕梁画栋之外, 并没有其他更为复杂的装饰。这在当时追求奢华的建筑风格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并且这种建筑风格还大大节省了建筑的材料, 节约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为刘青霞后来承担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主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4 简述刘青霞故居的建筑元素

刘青霞的故居除了在布局上具有美观大方的特点外, 在对于建筑的结构等方面, 尤其是对于刘青霞故居的建筑元素的设计, 更是体现了当时建筑设计师精巧的思维。

(1) 窗户。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北方建筑对于采光的要求, 刘家的窗户在设计上更是显得大气美观。仔细观察刘家的建筑可以发现, 在刘家的建筑中, 许多的窗户几乎占据了整个墙体的一半左右, 这正是这种思维的集中体现。大面积的窗户不仅可以为建筑的采光做出贡献, 而且还会起到冬暖夏凉的重要作用。

(2) 墙壁。刘家的墙体设计也是本着使居住者拥有更好的氛围而形成的。在刘家的墙体设计中, 加厚的青砖墙成为墙体的核心组成部分, 另外为了房屋在夏季时的散热性能和冬季时的保温性能, 墙体的设计还加入了花砖等阻断热量传播的墙体元素。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深入研究刘青霞故居的建筑结构和布局具有极高的意义, 主要表现在通过刘青霞的故居来发现河南民居建筑的普遍特色, 并进一步传播我国北方古代的建筑文化。笔者相信, 随着对刘青霞故居建筑特色的深入挖掘, 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民居建筑艺术和文化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52.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土业出版社, 2001, 2.

[3]侯继尧, 王军.中国窑洞[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9.

[4]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

[5]周学德.河南古代建筑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1, 12.

篇14:徽州民居的地域性特色

关键词:地域性;民居;建筑;徽州

中图分类号:TU-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35-01

一、地理环境及村落选址布局分析

徽州地处皖南的山区,群山环绕的徽州山多地少,可耕种的土地十分稀少,而且质量不佳,肥力较低,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产量不足。然而,在明代弘治年间,社会稳定,国泰民安,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徽州薄弱的土地上,人口剧增,超过了土地所能够承受的负荷。因为四面环山,徽州地区的河流较多,弯道多且水流湍急,但这就是徽州人的交通动脉。并且水路交通发达,直抵沿海地带,包括苏州、杭州、扬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这为徽州人外出经商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在古徽州,人们的思想还十分封建。他们对于“风水学说”几乎是崇拜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是风水学说里面最佳的风水宝地。由于徽州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他们因地制宜地建造家园。

二、徽州民居形成的经济基础

徽州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很深。他们的文化素质很高,因此,他们改变了在传统社会看来,商人都是轻贱的思想观念。而且随着东南沿海地带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急需为自己找到一个谋生的出路。

徽州虽然土地很少,不宜耕种,可是特产却十分丰富,在当时社会,物质都是可以用于等价交换的。徽州地处群山之中,竹林茂密,遍布山野,木材也是极其丰富。木材可以用于建造房屋,家具,器皿等。用途十分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茶叶也是当地的一大特产。徽州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降雨量充沛,土壤的酸碱度正适合茶叶的生长。而且国人素来有饮茶的喜好。从唐代便开始普及,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需求量很大。因此为徽商们提供了很好的经商资源。盐、典、木、茶,是当时徽商的主要经营产品,并获得很大成功。

三、徽州民居建筑形态

徽州的民居、祠堂、牌坊、统称为古徽三绝。他们是徽州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

(一)民居。徽州多商人,他们信奉“商家们不宜向南,商就是金,而南方则为火。”他们认为房屋朝南不吉利,有散财之意。尽管这一说法是无稽之谈,且被批判过,但是他们记忆信奉风水之说,因此这种说法还是被传承了下来。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徽州许多房屋并不朝南。

房屋的布局以中轴对称的方式分布。宅居很深,进门的前庭是一个大天井,主要用于采光。中间则为厅堂,厅堂又分为前后厅,两侧则为卧房。攀往二楼的楼梯一般建在厅堂的前后或左右两侧。在这样一个基本格局的基础上,建筑纵横发展,可形成四合式,大厅式和穿堂式等。

(二)祠堂。古徽州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遵从孝道。祠堂是用于供奉祖先牌位的,后扩展成为各种宗族进行活动的场所。它是一个家族的中心,通过各种祭祀活动,将全族人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血缘组织。一个祠堂多为一个姓氏,在祠堂中除了祭祖之外,还进行各种家法、族规、惩治活动、以显示宗族的权威。

徽商们带着财富回来,除了建筑自己的住宅,也花费大量的资金对祠堂进行修建和改造。如果族人对祠堂三年不进行修饰则视为不孝。因此,才有了规模庞大的各氏宗祠。祠堂的建造规模宏大,它象征着宗族的权威,是徽州建筑群中的大型建筑。一般为三进七开间或五开间。

四、徽州建筑中的特色元素

(一)马头墙。马头墙是体现了徽州民居的韵律美、和谐美。在直线的墙角两端,用檐角青砖起翅,形成“马头”。外墙立面色彩淡雅,只有黑与白。在外墙的高处开一个小窗,用以采光。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这充分体现了徽州人的内敛、封闭意识。从功能上来说,马头墙具有很好的防火防盗作用。徽州的建筑凝结了徽商们一生的艰苦,他们必须要好好的保护他们的财产。由于徽州地处山区,地窄山多,可用于建筑房屋的用地有限,所以人们都不得不聚集在一起建筑房舍。并且建筑材质多为木质结构,极易被烧毁,如若没有高墙庇佑,一家失火,殃及池鱼。那他们积攒一生的财富只怕也要付之一炬了。高墙深院,也断了盗贼的念想。也给那些在外奔波劳累,受尽颠沛流离之苦的商人带来了安稳踏实的心理需求。

(二)天井。徽州的天井,俗称四水归堂。雨天雨水顺着瓦片流入天井当中。水,是财富的根源。而天井具有很好的聚水功能,聚水即是聚财,寓意着财源滚滚。而且自家的雨水也不会流到别人家里去,亦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在功能上,天井起到了很好的采光作用,是整个建筑内部的主要光源。通过天井将室外的光线引入室内,很好的将建筑内部与建筑外部的天空自然连接起来,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是徽州有名的三雕。在明清时期,徽州的三雕数量极多,形式优美,在徽州的各类祠堂、牌坊、民居的石柱上,斗拱上,门楼周围,随处可见。三雕的兴起和发展是受各种环境影响而形成的。首先,是徽商经济的快速发展,它是“三雕”形成的物质基础。其次,由于社会对封建营造的限制,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制度森严,建筑也不例外。在雕刻的内容上,徽州人崇尚“福绿寿喜”风俗。蝙蝠,鹿,仙鹤,喜鹊,则代表着这些象征物。在三雕当中,数量最多,最精彩的当属“木雕”。木雕材质轻便,不似石雕砖雕那般坚硬,易于雕刻。它是建筑物内部的重要装饰手段,在斗拱,窗格,栏杆等建筑构件上都是精雕细刻。在木材的表面上,注重木材的自然纹理和质感,一般不做任何修饰。它的题材主要以儒家礼教,吉祥如意为主。体现了徽州人重视儒学的观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徽州建筑文化。

五、总结

徽州的古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不论是三雕艺术,还是古徽三绝等都蕴含了徽州人独特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中国民间艺术在建筑方面的最高水平。然而,任何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艺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外来人的迁入以及他们在与外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汲取了各方精华,特别是徽商们在外出经商后,眼界开阔,把各地的文化特色带回徽州,与当地的特色建筑文化融为一体,构筑了具有特色的徽州民居建筑。受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思想,经济特色的诸多元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今天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色的徽州民居建筑。

参考文献:

[1]陆林.徽州村落.安徽人民出版社[M].安徽:2005

[2]王廷元.徽商.安徽人民出版社[M].安徽:2005

[3]汴利.徽州民俗.安徽人民出版社[M].安徽:2005

[4]金颖平.徽州建筑文化特征的应用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2013

上一篇:抗日英雄永垂不朽作文下一篇:中国梦好少年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