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精读引领课

2022-08-23

第一篇:如何上好精读引领课

精读引领课设计

《梅花魂》 单元精读引领课

张金霞

教学内容

精读《梅花魂》,自主学习《主题丛书》中的《故乡的泥土》。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2.感悟作者怎样表达出这种感情的。领悟写法。 3.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2.感悟作者怎样表达出这种感情的。领悟写法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 检查交流

1在阅读本组课文时你感受到最深的情什么?思乡情。

2.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找出你最打动你的句子,细读品味,写写你的体会。

二 品读体验 随文得法

(一)快速自由浏览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思考:文中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你怎样理解“梅花魂”的“魂”?

(二)品读赏析

1、小组内合作朗读课文,从那几处地方能读出外祖父的思乡情

(一)三落泪,品游子情切。 1. 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说:‘莺儿,你小呢,不懂!’” 为什么外祖父说作者不懂?在外祖父眼里年幼的作者不懂什么?(不能理解外祖父强烈的思乡之情;不能切身感受到一个身在异乡、远离故土的海外赤子的眷恋祖国的心情。)

2.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 这句话把外公比作什么?(小孩子)

外祖父和小孩子应该说在年龄上相差甚远,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外祖父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之情,从他的失态中体会到外祖父思归难归的悲痛心情。)

3.望归国路,泪眼朦胧。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仅仅是因为风撩乱了老人的头发吗?(思归难归,愁苦变老)。

(二)品梅花

1.课题为什么叫“梅花魂”?找出文中写梅花的句子,读一读。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谁?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老人的话?

老人的话表达了什么?(外祖父把梅花看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2.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老人对梅花的眷恋?(因“我”弄脏墨梅图二大发脾气,临别送梅花手绢。)

3.本文以“梅花魂”为题想告诉读者什么呢?(梅花的禀性;外祖父思乡、爱国之情……)

(三)感悟写法

《梅花魂》:所寄之物是梅,围绕着梅花,作者写了外祖父与梅花之间的五件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写出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三 、类比阅读 领悟异同

1、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故乡的泥土》要求:

(1)作者围绕着泥土写了回到故乡发生的哪几件事? (2)作者从故乡带走了什么作为她对故乡的永久怀念?

2、选取文中最感动你的句、段展示读。

3、说出令你感动的理由。 四 、实践体会 学以致用

小练笔:外公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必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梅花魂

一哭:

教“我”读诗词时

思乡的泪 二哭:

得知不能回国时

悲痛的泪 三哭:

送“我们”上船时

不舍的泪

第二篇:精读引领课教学流程

精读引领课

(一)几点解读和建议: 1.精读引领,就是要选择教材上的精读文章做为课例。 2.精读引领,就是要“精准”,准确把握单元的“语用主题”和本节课的语用点。

3.精读引领,就是要“精讲”,也就是少讲,要“瘦”下来,课堂问题设计要“简单”,不能过于琐碎,做到一课一得。

4.精读引领,就是引领“方法”,也就是老师教方法,学生悟方法的过程。

5.精读引领,就是引领“过程”,也就是给学生足够的练法、用法的时间和机会。

6.精读引领,就是引领“学习方式”,整个课堂要体现“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7.精读引领:就是引领学生海量阅读,在现阶段实现“1+2”的量,即教材上一篇精读文章+丛书上的两篇文章,整个课堂要体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

(二)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意图:复习回顾的目的主要是想让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的过程。当然,不同学段依据课标要求、单元要求和课时目标还可以复习生字、词语和其它内容。导入方式不拘一格,尽可能做到简短、有趣,不拖泥带水,以期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努力节省课堂时间,为学生课堂上大量阅读留足时间。)

二、精读课内例文,悟法得法

所谓精读,就是深入细致地研读,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学生读书的兴味。在精读课内例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训练要扎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此,精读课例的教学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一个或几个方面花力气下功夫训练到位。语文主题学习强调“一课一得”就是想扎实训练的过程,就是想让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一点一点去落实,课课有收获。(这是在引领过程)

(2)要与文本平等对话

精读课例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走进文本,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再引导和组织学生走进文本,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在探究作者是“怎样写的”这一语用主题的过程中,感悟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同喜同悲,真正读懂文本。孩子对母语的兴趣、语感的形成、正确的“三观”的建立和形成需要依托精读引领课。(这是在引领情感)

(3)教会孩子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就不具备自学能力;没有自学能力,语文主题学习在课内、自主地、大量地进行阅读就不能落地生根,所以必须教方法。

方法的教学,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如:速读法、浏览法、默读法、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方法、品词析句的方法,也可以是学习整篇课文的方法,如:学习写景状物类文章的方法、学习写人记事类文章的方法、学习古诗的方法等等。(这是在引领方法) (4)教学课内例文的方式:1.做到问题引领。问题设计关注单元语用要求和课后题、文中泡泡内容,不可贪多。2.品读重点句、段。就是品读单元预习课上的“重点段”。3.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小组合作交流问题、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重难点、最后总结方法、形成能力的过程。4.做到“动态生成”。要处理好 “预设” 与“ 生成” 的关系。有“预设”,但更要有“ 生成”。 (这是在引领学习方式)

(5)教学课内例文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三、阅读丛书篇目,用法练法

在迁移阅读丛书篇目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阅读内容与阅读要求:在这一课型至少阅读丛书上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在单元预习课上要和课内精读课文一起预习,所以教师要心中有数,熟悉文章内容,明了这 “1+2”的整合点、语用点。依据这两个点设计课堂问题,课堂问题不宜太细,要使学生用在学习课内例文时收获的方法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实现用法、练法的目的。

(2)阅读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四、课堂练笔,内化实践

(意图:得法练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在“听说读写”的语文目标中,“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输入在前,输出在后,课堂上在学生经历读别人的文章、听别人的见解、学习别人的表达方法之后,让他们学以致用,做到读写结合,马上练一练、说一说、写一写,给他们一个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把所学到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创设情境,给学生练笔、表达的机会。)

第三篇:《生命生命》精读引领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生命 生命》精读引领课

杨柳雪镇明德小学

李翠荣

一、以杏林子的名言导入课题,齐读并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学成果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了生命的意义,谁来说一下第19课和拓展文《生命 生命》是通过哪四个事例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的?

生: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

蜜蜂逃生(板书并齐读)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非常到位,也很精炼,课下一定下了不少功夫。

三、精读指导,感悟生命

1、师:我看了同学们的预习单,发现咱们班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这句话比较难理解。(屏幕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齐读这句话。

师:这是作者在课文最后一段中对生命的感悟,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句话,其他的句子就迎刃而解了。怎么理解句话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上一节课学到的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抓重点字词等方法来辅助完成。

2、品读事例,感悟生命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速读课文,选择一个最能打动你的事例用心品读,然后小组内交流感受。

汇报

(1)师:喜欢第一个事例的同学谁先来?说说你画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生1:我画的是(课件展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我的理解是飞蛾求生的欲望很强烈。是从“挣扎、极力、鼓动、跃动”这几个词中体会到的。

师:你真会读书,学会了运用抓关键词语的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生2:飞蛾有很强的生命力,它不愿放弃自己的生命。

生3:我被飞蛾的求生精神打动了。飞蛾的生命力真顽强。

师:你们真会读书,理解得真好。 师:那同学们,捉过飞蛾蜻蜓之类的小动物吗?(生:捉过)现在请你伸出手来,想象有一只飞蛾正握在你的手中,你感觉到了什么?(生:我感到它在扑着翅膀,它在拼命挣扎,想快点飞出去。)你就是那只被人抓在手中的飞蛾,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生:我想对自己说:“我可得想办法逃出去,我不能死。”)你还想对抓着你的人说些什么?(生:“求求你放了我吧?我想活着。”) 师:同学们想象的太好了,看来你们真的很热爱生活,有很多的生活经验。了不起!

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练读)谁来展示读?其他人注意听,然后评价。

师:同学们,飞蛾极力的想要求生,可是你们知道吗?一只飞蛾平均寿命只有9天!可它却为了这短暂的9天,在你的手中挣扎了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甚至会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小小的飞蛾为的是什么呢?(生:活下去)是呀!小飞蛾是多么(

)生命啊!作者恍然明白了,原来生命就是——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作者震惊了,于是忍不住放了这条生命。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感受你的震惊。

课件出示: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我感受到了你的震惊!

小结学习方法:

师:我们用联系生活实际、抓住重点语句、想象等方法学习了第一个事例。下面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另外两个事例。

(2)瓜苗生长

师:喜欢第二个事例的同学谁先来? 学生读出自己画的句子,谈感受。

生1:我画的是“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我的理解是小瓜苗有一种很强的生命力。

师:不错,你是用什么方法体会到这一点的? 生1: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师:你抓的重点词语很准确,真会读书啊!谁还来补充?

生2:我觉得瓜苗很了不起,它可以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很茁壮的生长,真令人惊讶。它真顽强!

师:是啊,这粒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里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作者的震惊?(生:竟然)

师:“竟然”可以换成哪个词?

生3:可以换成“居然”,表示很出乎意料,吃惊。 师:谁能用惊讶、敬佩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生4感情朗读,评价。 (3)静听心跳

师:喜欢第三个事例的同学谁先来?

生1:“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的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我的体会是作者的心跳给了她极大的震撼。她明白了自己的心跳属于自己。她要对自己负责。

师:你把课文读的很透,理解的比较到位。谁还想说说?

生2:我觉得我们的生命也是由自己负责的。我们也要好好的使用它。 师:同学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手放在胸口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生把手放在胸口感受。)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用文中的话说说。

生:(课件出示)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师:杏林子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的?我们一起来看杏林子的背景资料。 (课件出示作者背景资料)

杏林子自12岁起就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关节坏死。从12岁患病到61岁去世,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50年。她就是用这样一双残缺的手写出了40多部著作。她还把自己的遗体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 她曾经在她的作品中这样写道——

(课件出示)我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我就不要活了。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我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我就绝对不要活了!

就是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她被挣扎求生的飞蛾所震惊,被顽强生长的小瓜子所感动,被自己的心脏那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所震撼,于是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想。

师: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师:谈谈体会。

生1: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是只要我们好好利用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迷宫,就会让自己活得有意义。

生2: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师:通过对文中三个事例的品读,大家对生命的认识又近了一步。美国的克伦·沃森又是怎样看待生命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同名文章《生命 生命》。

四、学习同名文《生命 生命》

1、(课件出示):快速浏览文本,找出最让自己感动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谁来汇报让你感动的句子。

生汇报,谈体会。(蜜蜂的生命力很顽强,有毅力,为了能活命,它拼命地捋翅膀想要重新飞起来,最后终于成功了。让我感到震惊。)

师:是啊,你是一个多么会读书的孩子啊!你是用什么方法感受到这些的? 生: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

师:这几种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很实用,在平时的阅读中加强练习和运用。

五、走出文本,升华主旨

读到这里,同学们一定对生命有了许多的感悟,现在请拿起你的笔,写下生命的感言吧! (课件出示)生命是什么

师:请大家以《生命是什么》为题,以诗歌的形式写出对生命的感悟吧! 配乐,生创编。

汇报。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抓重点词语、结合背景资料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和蜜蜂逃生四个事例中,让我们认识到“虽然生命短暂„„光彩有力。”

五、作业:

1、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向生命鞠躬》、《打开那扇窗》,进一步感受顽强的生命力。

2、继续创编珍爱生命的小诗。 板书设计:

19生命

生命

飞蛾求生

联系上下文

想象、标点符号

瓜苗生长

结合图片、生活实际

静听心跳

结合背景资料

蜜蜂逃生

第四篇:精读引领课金木水火土教案

《金木水火土》

备课人:寿光市营里镇中心小学 王红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认识田字格,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会写长横短横两种笔画, 4. 会写

一、

二、三 三个字。

【教学重点】

1. 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 2. 认识田字格,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 读准“

三、

四、上”的音。 2. 观察、仿写汉字。 3. 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语文主题丛书

【课时安排】 三课时

《金木水火土》

【课 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1.读准“

三、

四、上”的音。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读天、地、人、你、我、他 生字卡片。

二、 揭示课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童谣。出示课题。

2、师读课题,学生跟读。

三、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学生回答听到了什么?

2、出示课文,逐句朗读,学生跟读。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四、 师带领读课文,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

1、师领读,学生指读。师巡视,教会学生指读。

2、各种方式朗读,读正确,读流利,不唱读,不拖调: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男女生分别齐读。

3、指名学生读,重点正音,把生字“

三、

四、上”读正确。

4、引导学生把课文补充完整。 一二三()(),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 日月照今古。

五、 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句意。

1、 出示第一行。生自由说。(第一行的“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

师出示五个生字的阿拉伯数字,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生字。

2、出示第二行,第二行的“金木水火土”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万物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教师简单一提,不作重点讲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金木水火土。

金:出示各种金属制品图片,了解金可以泛指金属。

木:出示树木的图片,告诉学生“木”指的树木,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头做成的。 水:出示水的图片。水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引导学生说说水的用处。 火:出示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火的作业和危害。 土:出示土的形式,引导学生说说火的作用和危害。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利用事物的位置关系理解,“铅笔在桌子上”,“凳子在桌子下”。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今天是“几月几日”。

六、拓展学习,谜语诗。

1、整体感知,理解谜语诗。师出示谜语诗,教师逐句诵读,请学生猜猜谜语诗写的是什么,并说一说理由。随机理解和“雪花”有关的词句,如“片、飞入、无数、飞入水中都不见”。

2、诵读谜语诗。

师范读,学生指读跟读,读准确。

多种形式朗读。

3、识记五个生字。

师出示五个生字的阿拉伯数字,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生字。

【教后反思】

第五篇:《识字4》、《坐井观天》精读引领课

《识字4》13.《坐井观天》园地四(读读记记)

备课人:寿光市田柳镇朱崖小学 李法美

【课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认识3+9个生字,能通读课文。

2.初步感知成语特点,并有积累、背诵成语的兴趣。

3.读成语故事,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能从成语中学习简单道理。 4.尝试续编青蛙和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教学重点】

1.认识3+9个生字,能通读课文。

2.读成语故事,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能从成语中学习简单道理。 【教学难点】

1.读成语故事,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能从成语中学习简单道理。 2.初步感知成语特点,并有积累、背诵成语的兴趣。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ppt课件、学生自主识记识字4与13课生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9个生字,能通读课文。

2.初步感知成语特点,并有积累、背诵成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导入园地四成语,多种方式展示读,初步感知成语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介绍成语的特点(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一般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以下几种: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等)。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成语,并尽量讲出该成语的相关故事。

二、出示成语,随文识字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成语就与故事有关,出示识字四的成语,不带拼音,你能认识哪几个?请学生认读,如出现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可让该生领读。

2.出示拼音,自由认读,难记的字多读几遍。让学生小组交流会认的字,并说说识记的方法。在学生归纳时加以引导和提示,复习以前学过的认字技巧。

3.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出示课后“我会读”词语,指名学生读,对学生认读有困难的字重点指导。

三、读成语故事,感知成语特点

1.出示“拔苗助长”“一叶障目”小故事,师生一起读故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故事中隐含的寓意。(让学生自己分析故事中的人物,除了可笑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2.在我们的课文中也有这样一个故事,那就是“坐井观天”。提问:看到这个成语,你会想到什么?(预设:“观”是什么意思?谁坐在井中“观”天?看到了什么样的“天”?)

3. 出示课文《坐井观天》,让学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要求一定要认真读,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 检查自读情况。指名展示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 5. 自读测试。结合两幅插图,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青蛙坐在 ,小鸟从 来。青蛙说天不过__________大,小鸟说天__________,大得很哪!

四、再度激趣,能力提升

1.看图编成语故事。出示管中窥豹图片。

2.自己再去找一些成语故事读一读,在展示台的故事会中进行读故事比赛。

【教学反思】

附: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嘿!他终于看到了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后面,正准备捕捉知了呢!他连忙把那片树叶摘下来。不料那片树叶掉下来,混在地上的落叶里,再也辨认不出了。他只好把所有的树叶扫回家来,一片一片地试。他把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总是说:“看得见!”后来,妻子被他问得厌烦了,随口答了一声:“看不见!”他马上带着这片树叶,当面去取人家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扭送到衙门去了。县官经过审问,忍住笑,说:“你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呀!”

拔苗助长:

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十分疲劳,气喘吁吁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成语故事,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能从成语中学习简单道理。 2.尝试续编青蛙和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质疑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的成语,也认识了坐井观天的青蛙,“观天”的除了青蛙,还有谁?它认为“天”有多大?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它们两个碰到一起会怎样?(争论) 我们一起看看它们是怎么争论的。

2.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二、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让学生看插图演读第一次对话,明白故事的开端。

分角色朗读:请男孩子扮演小青蛙,女孩子扮演小鸟,把课文第2-3自然段读一读。 指导朗读,发挥想象。(加词练习,体会语气,指导用叙述的语气朗读) 2.让学生读第二次对话,思考下面的问题。

从第二次对话,读懂了什么?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小鸟和青蛙都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得出了对天大小的不同看法。)

做纸筒看天花板的实验:将课本卷成一个纸筒,单只眼睛通过纸筒看天花板,只能看到纸筒大的天花板的实验。

用“因为„„所以„„”谈自己的理解。

四人学习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提醒学生注意:青蛙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认为小鸟的话是夸张的,而且句中还有两个感叹号,读的时候要肯定强烈些。

3.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们的笑各有什么含义。(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和小鸟都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了自信,青蛙的话中充满了傲慢,有种自以为是的心态;小鸟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是种实事求是的诚恳的态度。)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大家学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

三、发挥发想象,说话练习:

课文学完了,道理说明了,但老师觉得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课文的最后,小鸟劝小青蛙跳出井口,假如青蛙跳出了井口,肯定有一番精彩另类的历险记,那现在我们发挥想象,与同桌一起讨论:青蛙如果跳出了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写什么?(学生想象,讨论,指名回答)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使劲向上一跳,跳出了井口,它看见(

),心想,(

),于是,它对小鸟说:“(

)”小鸟说:“(

)。

四、复习成语,揣摩寓意

再次出示识字4的成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感悟。准备在展示台中交流。

【教学反思】

上一篇: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下一篇: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