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双手作文

2024-04-10

一双双手作文(精选8篇)

篇1:一双双手作文

感动,就像一双手,在你感到寒冷时,为你驱寒温暖;在你遇到困难时,鼓励你勇敢地站起来;感动就像寒冬里那一点点淡淡的梅香,使你精神大振,勇往直前;在我的记忆之中,那双大手依旧那么强壮有力。

那时,我只有五岁,分不清危险与安全的概念,只知道撒欢的东跑西跑,自找乐趣。

那次深秋,我们去一个古镇游玩,走累了,就在街上找了一个地方喝茶,在街的下方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水十分湍急,半清半浊的水中看不到一点生气,不过溪岸上一群小孩玩水qiang的激情远远超过了水声。我也忍不住了,买了一只抽水式竹制水qiang,与朋友一起前往溪边。

由于年龄限制,我们只能以溪边石坑中的积水来维持水qiang的“活力”,可不一会儿,少得可怜的“子弹”全飞到对岸去了。我转身一看,一块长满了青苔的大石头屹立在水中央,周围的水资源用也用不完。我扔去父母的告诫,往后退了两三步,鼓起勇气,加快速度跑了几步,一个纵步,已接近完美的姿态……落水了。

这水可真冷啊,如冬天里的北风,狂暴而又刺骨,虽说水不算太深,可冰冷的溪水顿时令我慌了手脚。慌乱之中,我抱住一块石头,大喊大叫。

起初,有几个人想上来试试,可都不想让冰冷的溪水弄湿自己的裤子,后来,人们用怜悯的目光看着我,议论纷纷。我感到了一丝恐惧,害怕湍急的水将我带去远方,害怕拿着镰刀的死神出现在我面前。

我快坚持不住了,就当快要放手的那一刻,一双大手抓住了我,我惊喜的扭头一看,一位高大的叔叔站在水中,溪水淹没了他的膝盖,他正笑眯眯的看着我,我的心平静下来了。

他将我抱上岸,穿着被水浸湿的裤子、鞋子一步一步将我送到了父母身边。与父亲聊了几句之后,他拍拍我的头,转身离去。我看着他,仿佛在那位叔叔头上,有一个闪耀着金光的太阳,将我心中的乌云消灭,换来使人振奋的阳光,叔叔的背影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心中燃烧。

篇2:一双双手作文

可否还记得校园里的一双双手。

老师的手是温暖的。老师们前一天晚上熬夜给同学们判作业,冬夜冷风呼啸,即使有暖气也掩盖不住阵阵凉意。偶尔觉得手已经冰凉,就在暖气上取暖,殊不知在干燥的天气里,老师们的手上早已出现裂纹。可老师的手再冷,在干,也觉得温暖。第二天上课时,粉笔带动着老师的手在黑板上飞舞着,那粉末真的好淘气,争先恐后的跳到老师的手上,好像他们也想感受温暖。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耀进来,抚摸着老师的.手。当我们需要知识时,老师用他智慧的双手带我们走进无涯的学海;当我们需要鼓励时,老师用它爱抚的双手轻轻拍着我们的后背;当我们迷茫时,老师用他带着希望火花的双手为我们指路,照亮远方。老师的手是我们温暖的摇篮,在这里,我们一同学习,一同玩耍,一同进步。

同学的手是友爱的。清晨伴着鸟儿动听的歌声,同学们手牵手臂挽臂走进校园,从校门口到教室前总能听见同学们互相挥手,打招呼。课堂上,当有一位同学因不会回答而尴尬时,一定会有另一位同学举起一只援助之手,帮同学解围。每次考试过后,都能看见同学们的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互相询问,互相鼓励。中午吃完饭,有些同学会帮忙把同桌的饭盒一块儿扔进饭箱。在饮水池,总能看见一位同学拿着两个杯子打水,不用说也知道那是在帮其他临时有事的同学。同学们的手是用来帮助他人的,让人感到了人们之间的友爱。

大自然的手是真诚的。谁说校园里只有混凝土的建筑楼,你看,操场边是不是暗暗生长着一棵棵小树,砖瓦缝里是不是偶尔钻出一根根小苗,墙角处是不是有一株鲜花静静的伫立在那里,看着同学们在操场上嬉戏,天空是不是有大雁飞过,教室窗台上是不是都摆着同学们从家里拿来的盆景……夏天里是否能听见蝉鸣,操场边是否有低年级的同学拿着一根木棍逮蚂蚁,树荫下是否有同学在乘凉,教室里是否有同学在给盆景浇花,是否有同学打开窗户,接受新鲜空气的洗礼,抬头望着天空,羡慕者鸟儿的自由……大自然向所有人伸出了真诚的手,邀请人们去它那里玩一玩。

篇3:给学生一双慧眼引导自主修改作文

一、引经据典,增强写作课堂趣味,唤醒学生修改意识

历史上有很多名家修改文章的趣事,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很有必要。

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课文《推敲》一文,讲了“推敲”这一典故的来历,就是对学生进行自主修改作文意识培养很好的例子。大诗人贾岛为了诗句中的一个字眼,竟然痴迷到如此的境界,于是才有千古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宋朝诗人王安石写《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时,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先用“到”,又改作“过”,后改作“入”,再改作“满”,都不合意,修改了好多次,最后才选定了这个“绿”字。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宋代杰出文豪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的思索后,得意的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击掌称妙。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此外,一些名言警句也讲到了修改文章的重要性:“文章不厌百回改”“语不惊人死不休”“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在作文教学中,经常讲一些这方面的名言警句,以及名人的趣事,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作文修改是那么的有必要!

二、利用电教设备,互动修改,借给学生一双慧眼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很多学生不是不想修改他们的作文,而是一篇作文在手根本不知从何下手,他们看不到作文中的不足之处,不知道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初学修改作文时,必须有个模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借给学生一双慧眼”,让学生得到作文修改的方法。在他们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后,我们可以借助电教设备---实物投影,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示范性的修改。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增、删、改、调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修改的整个过程。

案例一:(学生平时作文片段)

有趣的事犹如天上的繁星,又如海洋中的生物一样数不胜数,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节体育课里发生的一场拔河战斗。

师:开头即运用比喻,把有趣的事比作繁星、海洋生物。很棒!(挖掘闪光点,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啊)不过,还应该在这句话前面加个词,才算完整,怎么加呢?

生:“生活中,有趣的事犹如……”。

师:很好,这样表达就更具体啦!

师:拔河战斗,是发生的吗?

生:不对,应该是老师组织的呀。

师:是的呀,那应该怎么改呢?

生:可以把“发生”去掉。

案例二:(学生平时作文片段)

第二天,买了泳圈,泳帽,泳镜,泳衣,全副武装来到了爸爸所说的游泳馆。那里人好多呀,有大人有小孩,大人在深区,小孩在浅区,我也就在浅区了。刚下水我不知道手脚怎么动,爸爸在边上教我。慢慢的我就会游起来了,感觉在水里人特别的轻,特别的不由自主。这就是我学游泳的第一天,我高兴极了。

最后,只要我看到水,就会想起这段回忆。

师:谁买了泳圈,泳帽等装备的?

生:应该加上主语。

师:刚下水不知道手脚怎么动,不会游泳的样子是怎样的呢?

生:应该把不会游泳的动作写一写。

师:爸爸在边上怎么教的?你又是怎么学的呢?

生:这些都没有具体写。

师:学会游泳后,是不由自主的感觉吗?

生:应该是很自由,很开心的感觉了。

师:看到水,就想起这段回忆吗?看到什么样的水呢?“水”的范围太广了,瓶装水,水龙头冒出来的水等等,都是水,这些水都会让你想起吗?“回忆”一词,用得也不大准确。

生“回忆”,也有想的意思。

生:应该改为:只要看到有人游泳,就会想起这段学游泳的经历。

利用电教设备与学生互动的修改过程,让一些看似正确,其实毛病很多的句段,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都暴露了出来,学生也清楚地看到,该在哪些地方进行修改,该把哪些句子写具体,写生动。当然,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多提供学生作文中的“病例样本”,让学生多观察体会老师对这些“病例样本”的“解剖”,并参与其中的“治疗”过程。当他们领悟了这些“病例”的修改理由,积累了修改经验,也就基本拥有了一双能自我发现作文中常见毛病的“慧眼”。

三、多种形式修改,从“实习”到“临床”实践

实践出真知。当学生领悟了修改要点,实现从“病例”观察者,向“精加工者”的转变,还必须实实在在地“真刀子”演练,从“实习”走向“临床”。

学生作文写好后,提醒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等多方面修改自己的文章。标点用对了吗?还是不是偏重于使用逗号!字词用得准确吗?有没有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写清楚,写生动?句子与句子,段与段之间衔接吗?整篇文章,是不是围绕中心去写的?事例是不是写具体了?有没有做到详略得当?等等。在学生修改作文时,引导他们多读自己的作品是很好的方法。把一句话,放在口中多念几遍,往往就能发现优缺点了。正如老舍先生所说:“一篇文章写完后,一定要念几遍。念给别人听也好,轻声念给自己听也好,一遍又一遍地念,看看文中的每句话念得顺口不顺口、用词准确不准确、听起来会不会感到别扭。”

当然,我们在学生自主修改的过程中,还可以创新修改形式。例如成立作文自主修改互助小组。把学生按作文能力水平的高低,优中差搭配,以优等生带动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互改之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让他们互相借鉴,互相切磋。

学生在自主修改作文的过程中,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偷懒,可以放羊了。相反,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大了,任务更重了。学生在自主修改时,教师要巡视,随时对学生吃不准的句子、段落,进行必要的指导。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与其平时重练笔轻批改,不如踏踏实实地教学生改几篇作文。把教师示范修改与学生自主修改相结合,经常地练习,就一定能练就学生洞察习作中毛病的“火眼金睛”,让他们学会自主修改作文,达到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状态。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不太重视学生的自主修改,学生的自主修改能力得不到锻炼。语文教师应该唤醒学生自主修改意识,借给学生一双慧眼,引导学生自我发现作文中的不足,让学生学会自主修改作文,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自主修改,慧眼,领悟,洞察能力

参考文献

[1]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开明出版社.

[2]钟顺利.把作文批改权还给学生[J].教育实践与研究.

篇4:给作文一双自由的翅膀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一双自由的翅膀,我们的作文指导应在创新上下功夫。我们写作的口号是“我的作文我做主”。

一、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宽泛的写作环境

让学生毫无顾忌地敢说敢写。而不是违心的按照老师的意图去写,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抓住学生发展心态,捕捉他们的思想火花,设计贴近生活的,熟悉的生活內容为话题,激发他们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的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对于学生作文训练的空间也不应该限于一单元一训练的课堂训练,我们还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更便利的写作环境。如写周记、日记、随感、见闻录等,还可以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书面交流、辩论,甚至对于学生“传纸条”“悄悄话“的行为我们都应该正确引导,细心的老师在观看了学生的“传纸条”中的对话中不难看到学生诙谐幽默,充满机智才华,文采飞扬的语句、语段。这不也是一种练笔的机会吗?我们怎能武断的去制止呢?只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使学生作文更具发现性和开拓性的特点。

二、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

提倡一题多做,一事多写,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过去作文清规戒律多、学生写作时顾虑一多,便压抑了真实情感,很难实话实说。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随时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去创新,多样化反映生活,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效果。要求学生不要人云亦云,墨守成规,改用新的观点反映事物,允许不同观点的新异思想存在。如“读书无用吗”?“开卷未必有益”等话题易于学生去写。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让他们编童话、写小小说、写对崇拜偶像的感受,还可以根据不同图形组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写一篇文章,尤其现在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把命题作文给学生了太多的空间可以更好的“浓墨重彩绘体验,鲜活灵动展才情”。

三、对学生作文评价因持鼓励态度

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评价文章,不能用贴标签的方式对学生评价太死,这样都会阻碍学生的写作胆量,作文训练本身就是一个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况且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总是由稚嫩逐渐走向成熟的正确过程,我们怎么能要求学生如作家一般写出精品文萃呢?因此,我们评价学生作文面要广,每个学生作文中都有闪光点,我们应采取批阅毛笔字圈红的方法,发现学生作文中有好的精彩片段,哪怕是一句话的肯定与欣赏,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记得一次作文观摩课,我在上课最后10分钟布置了一个小练笔“倾诉”,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出来。有一个男生写了一段话,“别再让我们上什么观摩课了,我讨厌写作文,对我来说痛苦不堪了,快下课吧,我的心早已飞出了窗外……”写了潦潦草草一大篇,我看了以后吃惊不小,“烦上作文观摩课,”这不是和这次作文交流唱反调了吗?面对这么多听课的老师和领导我该怎么处理呢?思索片刻,我还是让他读了出来,并肯定他也迈向作文成功的第一步——敢说真话,并且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刻画的淋漓尽致,又引导他倾诉出压抑很久的内心情感。这让其他同学也备受鼓舞,都纷纷写出多具个性的作文。

总之,作文创新应该从我们语文教师做起,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给学生作文一双自由的翅膀,我们将会看到学生歪歪斜斜的脚步经过岁月的磨砺一定能走出精彩的人生,谱写出壮美的诗篇!

篇5:一双双手作文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双巧手呢?我们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条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手工活动练巧手

千变万化的折纸、剪纸、造型各异的泥塑历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游戏,对孩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例如用纸折一件小衣服,再翻一下可以变成小裤子、照相机机,还能变成什么呢?让孩子自己动脑去琢磨。这样,不仅增强了孩子的好奇心,还激发了孩子创作的兴趣和欲望。给孩子准备一把剪刀、几叠彩纸、一些陶土、几筒颜色;教孩子一些必要的常识和方法,让孩子大胆去尝试。当孩子举着“这是我自己做的”不像样的作品时,家长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讥笑。另外,在有中开辟一个让孩子保留、存放自己作品的角落,让孩子从中学会比较和欣赏。而孩子也会在不断的总结、积累、前进的过程中,双手越练越灵巧。

二、用日常生活练巧手

对孩子来说,生活就像一个大课堂,很多生活自理的能力与劳动技能的获得都需要亲身去实践,反复去练习,穿脱衣帽、系鞋带、持勺拿筷、铺床叠被是学习,扫地、洗碗、摘菜、浇花也是学习。孩子从学习、操作到掌握这些技能,需要家长耐心地手把手地教。也许孩子的动作很笨拙,有时还出些差错,但从不熟练到熟练是孩子必须经历的过程,家长应多一些赞扬,少一些训斥,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满怀信心地等待孩子的进步与成长。

三、利用亲子游戏练巧手

篇6:双手优秀作文

外婆的手,是一双“美丽”的手。妈妈曾说过,我刚出生时,您生着重病,家里没人照顾,经济条件也不好。而我的出生,更是给家里增加了“负担”。那晚,您从乡下赶了过来,您清楚地知道,自己下半辈子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外婆,您那时才43岁,把我轻轻托起,抱在怀里亲了又亲。我一哭,您就赶紧去泡奶粉,然后一滴一滴喂在我嘴里。我亲爱的外婆啊!您那双“美丽”的手,为我的生命增添了一丝“痕迹”。

外婆的手,是一双辛勤的手。您为我妈妈操劳了半辈子,苦了您!这下半辈子也不能消停。您虽不识字,但却告诉我一个个做人的道理;您虽不爱哭泣,但因为心疼我受病痛的折磨,哪一次不是默默落下泪滴;您虽不坚强,每当我遇到困难,您总是教会我坚强!如今,您那双手越发枯瘦,却总能为我遮风挡雨。为了这个家,您洗衣做饭,这些动作您重复了一辈子,却从未听见您叫过一声苦和累。您那双辛勤的手,休息休息好吗?

外婆的手是一双温暖的手。这次我去北京参赛,我说要带您去看首都,您却怕丢我的脸。您说您老了,不再出去丢人了。一时,我竟无话可说,心里的情绪十分复杂,我是想让您看我领奖啊!小时候,您总是怕我走丢,紧紧拉着我的手。现在,是时候让我拉着您温暖的手出去看看了。我已经长大了,如果您还怕我走丢,那请您又一次紧紧拉住我的手,我保证,就算我自己丢了,您也一定不会走丢。当两只手拉在一起时,我俩就被“锁”在一起了。

我亲爱的外婆啊!您的手早已被岁月留下“累累伤痕”,您呵护了我那么久,您把您余生所有的爱都给了我,现在,能换我来爱您吗?

篇7:一双手作文

小时候,是这双手把饭一点一点喂进我的嘴里;蹒跚学步时,是这双手搀扶着我让我不会摔倒;上学时,是这双手牵着我过马路;冬夜,是这双手为我掖好被角……这双手就是妈妈的手,它凝聚着妈妈对我付出的许许多多的爱。成长的路上这双手带给了我多少抹不去的记忆,过去发生的一切深深镌刻在了我的脑海。

至今难以忘怀一件事: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早晨,我很想出去玩,于是哭着闹着非让妈妈带我出去。妈妈被我缠得没办法,只好带着我出了门。我因为可以出去玩兴奋不已,一路又是蹦又是跳。刚下过雪的路很滑,也许是乐极生悲,也许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玩着玩着,我一不小心就直直向地面扑去,身旁的妈妈急忙用手去拉我,手重重的被甩到地上,压在了我的身体下面。我起来看时,发现妈妈的手被石块划了很大的一个口子,鲜血直流。妈妈却仿佛没感觉一样,只是扶着我,不停问我有没有哪里摔着了,上上下下检查我的身体,看我是不是摔着了,直到确定我没事才放心地吁了口气。回到家后姥爷给妈妈的手消毒包扎,我看到妈妈脸上的表情很痛苦,我知道那一下,妈妈的手摔得有多疼。看到我后悔自责的表情,妈妈微笑着安慰我说她一点都不疼。晚上,写完作业,听到门外传来刷刷的洗衣声,我出去一看,是妈妈,她用受伤的手在帮我洗衣服。每次当妈妈把手伸进水中时,她的眉头总是忍不住轻皱,嘴里发出轻微的咝咝声,我知道妈妈一定很疼。我忍不住扑到妈妈身上,哭了起来。

篇8:一双双手作文

一、拟题的重要性

高考作文自1983年 (大作文) 出现“自拟题目”以来, 至2011年止共达23次之多。其中1999年以后则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作文类型, 那就是话题作文, 其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到2003年的话题分别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心灵的选择”、“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起福建省高考语文科独立命题。该年作文题目是“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此后, 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 2005年为看图作文;2007年为命题作文 (题目为“季节”) ;2009年为半命题作文 (题目为“这也是一种”) 。此外, 均为材料作文, 均要求“自拟题目”。

自拟题目类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限制较多, 写作切入面较窄, 要求较细;而后者只提供一个写作话题或写作范围, 并未限定立意、取材、文体和写作方法。甚至连原来材料后的“要求”也改成了“注意”, 给考生以更广阔的思维发散空间。

无论哪一种类型, 拟题都是关键的一个环节。俗话说,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自拟题目类作文的开端就是文章的标题, 它决定了评卷老师对该文章的第一印象与第一判断。拟题能力既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 又蕴含着作文所必需的审材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可见注重拟题训练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拟题例谈

(一) 课文示例:以高中语文课文题目为例:《项链》的标题起到了贯串情节的作用, “项链”是小说的线索;《祝福》的标题, 包含了作者反讽的深意, 有利于深化主题;《边城》的标题, 不仅是指湘西的边远小城, 而且是指大城市的对立面, 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 (沈从文《边城题记》) 。《药》的标题, 既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又有概括情节、连接线索的作用。

(二) 个人实例:笔者也有这方面的体会, 比如:其一, 有个工人工伤失去右臂, 在经历了一番痛苦之后, 终于走上自强之路。学会生活自理, 练习用左臂写字、写文章、打乒乓球等。后来,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 练出了一手好字, 所写的文章也常在报上发表或获奖。笔者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写了一篇报道他事迹的通讯, 初拟的题目是《独臂撑起一片天》, 同事看了之后说太大, 欠妥。想想也是, 就改为《独臂写自强》, 结果被《泉州晚报》录用, 还配发了一张人物的生活照。

其二, 有一次, 某报编辑向我约稿, 要我写一篇有关婚姻家庭的文章。我选择了四个家庭的片段:A.一对老知识分子几十年相敬如宾, 拥有一个幸福的家;B.一对年轻夫妻同甘共苦, 共同创业, 拥有一个殷实的家;C.一对离异的年轻夫妻其女儿无人照顾, 流落街头;D.一个丈夫意外故去的妻子在赡养公婆、抚养子女的重担面前她将怎么办?材料确定以后, 在拟题方面却颇感踌躇。如何用一个恰当的题目把这四个故事贯穿起来呢?我想到了伞。有伞就能遮风、挡雨、防晒;无伞就要风吹、雨淋、日晒。因此题目就叫《家是一把伞》。也在《泉州晚报》刊登了。

其三, 2002年12月, 高二学生涂莹莹参加“我与数字泉州”征文比赛, 获得泉州市一等奖。当初她把作文写好交给我时说:“还没有题目, 老师, 你给定一个吧。”实际上, 她原来有一个题目, 叫“痴心‘网’想”, 可能是觉得不妥, 划掉了。这个题目容易让人想起“痴心妄想”。斟酌后笔者为其改为“‘网’事随想”。其优点:“网”事谐音双关, 既指上网之事, 扣紧“我与数字泉州”这一话题;又指过去的事情, 因回忆往事而浮想联翩。同时, “随想”又适合该文章的内容。

(三) 优劣对比:拟个好题目有时并不容易, 但比较其优劣还是比较容易的。例如:

1.人物形象分析: (1) 《祥林嫂的悲剧》 (角度太大) (2) 《浅谈祥林嫂的“悲哀经”》 (语言入手) (3) 《从“祥林嫂, 你放着吧!”说起》 (环境入手)

2.2009年永春一中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要求填完整半命题作文的题目:“_________是福”。结果学生作文如:《母爱是福》《拥有生命是福》《没有父 (母) 亲是福》。

三、拟题方法

(一) 题目的形式:

标题可分为引题、主题和副题。主题是用来揭示文章中心内容;引题对主题起一种引发、烘托、提携的作用;副题则是补充、解释主题的。这三种题的组合又有四种形式:

1.完全式。即引题、主题、副题三者都有。例:

故事集《365夜》深得年轻父母心 (引题)

幼儿遇良师家庭添乐趣 (主题)

订购信有如雪片飞来总印数已逾两百万册 (副题)

2.引主式。即只有引题和主题。例:

3比0 (引题)

中国足球队踢赢科威特队 (主题)

(以上两种形式, 新闻报道中用得比较多)

3.主副式。即只有主题和副题。例:

纳谏与止谤 (主题)

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 (副题)

4.主题式。即只有主题。例:

雨中登泰山 (李健吾)

(二) 拟题的要求

作文拟题的总体要求是:简洁、明白、醒目。具体要求如下:

1.角度要小, 以小见大:角度小而巧, 便于入题, 能够写深, 写出新意。在应试的个把小时的时间里更适用。

2.文题相应, 画龙点睛:从拟题角度讲, 要符合作文要求, 适合所选题材和主题的需要。例:泉州市2000年秋季高二年级期末卷要求以“假如我是_________”为题, 写一篇施政演说, 填“班主任”、“校长”等就符合要求;而有的同学填“经理”、“孙悟空”就显然不妥。因为作文要求之一是, 在符合“学校具体实际的基础上, 尽量反映广大学生的愿望”。从写作的角度讲, 则要点题、扣题, 不能文不对题, 或离题万里。

3.新颖别致, 醒目引人:拟题时, 应着眼于一个“新”字, 新视觉、新思路、新形式, 力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然, 拟题要做到新颖别致, 还要讲究一些方法。

(三) 拟题方法

1.修辞法

就是拟题时运用各类修辞方法, 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拟出精彩、漂亮的标题, 从而增强文章的文采与感染力, 让文章在众多作文中独具魅力。

以学生作文或课本为例, 主要有:

(1) 比喻

(1) 心中的太阳 (喻精神力量)

(2) 甘为铺路石

(3) 奋斗, 实现理想的阶梯

(2) 拟人

(1) 生活告诉我

(2) 扼住命运的咽喉

(3) 拟物

出售文明

(4) 反问

(1) 你, 甘为铺路石吗?

(2) 环境能决定人生吗?

(5) 引用

(1)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关于祥林嫂的反抗性格

(2) 生当作人杰

(3) 掌声响起来

(6) 设问

(1) 成才靠什么?

(2) 怎样才能成才?

(3) 雪化了是什么?

(7) 对比

(1) 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

(2) 钱多与官大

(3) 马虎与认真

(8) 呼告

回来, 我的哥哥

(9) 倒装

别了, 司徒雷登

(10) 反复

啊, 船长, 我的船长!

(11) 仿词

(1) 公鸡下蛋

(2) 近墨不黑

(12) 对偶

(1) 霁月难逢, 彩云易散———浅析晴雯形象

(2) 说团结, 道配合

(13) 借代

(1) 麻脸 (特征代人)

(2) “矮板凳”变“高”了 (外号代人)

2.哲理法

这种方法就是从所给材料中挖掘出一则道理、哲理, 用充满哲理、思辩的词句来拟题, 以吸引、打动读者。例如:

(1) 贵在坚持 (2)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3) 战胜自我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 (4) 残废人不残废 (5) 天才出于勤奋

3.套语法

文章的标题特别是议论文的标题有许多固定的用语, 采用这些固定格式, 也是一种拟题方法。例如:

(1) 红颜薄命———浅谈林黛玉的悲剧原因 (2) 浅析周瑜的形象 (3) 小议成才 (4) 谈人生志向! (5) 说聪明!!

4.符号法

即在文章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和数理符号的拟题方法。例如:!!

(1) 天才·逆境·成才

(2) 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5.审材法

细心辨别所给材料蕴含的信息, 将有效信息直接截取或引申发挥, 便可获得一个好的题目。这种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 狭义取材法:直接从所给材料中截取某一关键性具有立意功能的词句来命题。例如:

(1) “领受挫折” (2) “人的免疫力是一步步增强的” (3) “从无菌室里走出来”。

(2) 广义取材法:

(1) 创造性地改写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词句, 以之为标题。例如:

“从‘细菌’中成长起来”、“从‘调皮明星’到‘见义勇为’青年”。

(2) 创造性地改写与所给材料相关的所有隐性材料, 并以之为标题。这些材料如名言、格言、谚语、典故、歌词、广告词等等。例如:

“历经风雨, 终见彩虹” (改写《真心英雄》歌词) 、“让挫折来得更猛烈些吧” (改写高尔基《海燕》句子) 、“挫折是成功之父” (仿“失败是成功之母”) 。

6.话题法

就是直接套用话题作为标题。不少同学采用了这种方法。但这是一种懒惰的做法, 体现不出作文的具体内容, 往往显得大而无当, 不利于得高分。例如:

泉州市2000年秋季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要求以“生活中的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同学以话题为文题, 这是可以的。但有的同学却稍加变化, 改为《美在生活中》, 既体现了自己的创造, 也突出了“美”字。

上一篇:后汉书阅读训练题答案及翻译下一篇:护士感恩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