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反话游戏作文

2024-04-26

说反话游戏作文(共3篇)

篇1:说反话游戏作文

宝宝个案:

上周末,五岁的洋洋和妈妈在客厅玩积木,洋洋正在用积木搭一座高高的塔,妈妈看着快到做饭的时间了,就提醒洋洋,“洋洋,妈妈要去做饭了,一会儿,你自己再搭会儿积木,就去看会儿书,等妈妈做完饭再陪你玩。

洋洋正玩得高兴,听妈妈这么一说,马上大叫起来:“不行,妈妈要陪我玩。”“妈妈要去做饭,你不吃饭了吗?”“那也不行!”洋洋说着,开始大哭起来。妈妈也生气了,“我不是跟你说做完饭再陪你玩吗,你怎么听不懂话呢?哭,哭,你哭吧,你就使劲地哭吧!”妈妈说完,气哼哼地走了。洋洋索性坐地板上放声大哭起来。妈妈就是想不通,这个孩子怎么听不懂大人的话呢?怎么越说哭得越厉害呢?

专家分析:

洋洋是听不懂妈妈的话吗?妈妈说的“要去做饭”的话,洋洋肯定是听懂了的,但是后来妈妈看到洋洋坚持让自己陪着玩,并哭起来,这时妈妈说的,“你哭吧,你使劲地哭吧!”这句话洋洋是没有听懂的,因为洋洋在妈妈说完后,反倒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记得我听一位小学校长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上课铃响了,三个一年级的小男孩满头大汗地跑回教室,“报告!”三个孩子站在班级门口向老师大声喊着。“哟!你们还回来呀,再玩会儿去吧,别急着回来呀!”三个男孩听完,转身就向外跑。“回来!”老师哭笑不得。后来,校长帮着老师分析:闹出这个笑话,错不在三个男孩,而是因为教师不了解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这个老师原来经常教高年级,说“反话”学生也能听出来,等到再教低年级时,因为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还不成熟,孩子听不懂老师说的反话,才闹出这样的笑话。

洋洋的妈妈也是犯了相似的错误,对孩子的年龄特点不了解。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能理解反问语气的话,因此要用正面鼓励的方法,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而不适合用否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榜样作用和积极的正面引导,孩子的行为以模仿学习为主,要让孩子怎样做,就先做给孩子看,孩子对一些语言指令往往不会有直接反应,家长必须辅以身体语言,如手势、动作,让孩子明白家长说的是什么意思。

同时孩子理解能力差,注意力的转移需要一个过程,要给孩子一段思考的时间。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我们在给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一些小的技巧、小的策略,可以让孩子自动地随着你的要求转移自己的行为。下面给出的一些办法就是帮助家长化解洋洋出现的类似问题。

事前先给孩子一些“心理准备”

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之前,可以先将时间安排告诉孩子,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如,妈妈提前告诉洋洋,“现在是四点,我们可以先搭会儿积木,四点半妈妈就要做饭了,你要自己看会儿书或自己玩一会儿,等吃了饭,妈妈还可以陪你玩一个小时。”孩子虽然还没有时间观念,但大概会知道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就会比较有心理准备,到需要改变活动时,也能比较容易接受了。

模仿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在三岁以后已经开始能判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即有了一些简单的判断能力,孩子玩得高兴时,不肯结束游戏,也不愿意让妈妈离开,情绪会有一些表现,家长可以模仿这些表现,孩子看到大人做出这样的行为,很快会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问题,也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如看着孩子要哭,妈妈就假装哭,“我不干,我还想玩!”边假装哭边说。孩子一般都会破涕为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紧张情绪也会有所缓解。

结束游戏要“事先声明”

在游戏之前告诉孩子时间安排,也会由于孩子的记忆力保持时间比较短而忘记,还要在玩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孩子,“事先声明”,以防孩子因为忘记而“变卦”。如,“宝宝,再玩十分钟妈妈就要去做饭了,只能再陪你搭完这个楼房了,刚才我们说好了,是不是?”让孩子想起自己的承诺,也提醒孩子兑现自己的承诺。

篇2:语言游戏说浅析

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语言游戏”就是指人类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语言游戏”在此被视作一个由语言和行动组成的整体。在我们生活中,所有与语言有关联的活动都可以被称作“语言游戏”。“语言游戏”这个概念的来源非常有趣,它来自一场足球比赛对维特根斯坦的启发。在维特根斯坦倍受语言与意义关系的困扰时,一场足球进入了他的视线,也同时为他带来了灵感:足球作为一个物体,只有在比赛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词语,只有在具体使用时才能显示出其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只有被使用的词语才有意义。例如,“train”这个单词最基本的含义是“火车”,但是还有“训练”和“培训”等意思。听话者只有将“train”这个单词运用到具体语境中才能准确地判断其恰当含义。如果听话者脱离单词的使用环境,那么将无法确定单词的具体含义。这也就意味着语言只有被使用才有意义,它的意义就是其用法。

如果仅从“语言游戏”的形式上看,它只是一种比喻,这种比喻将语言比作游戏。然而,“语言游戏”的比喻意义远不及它的现实使用意义。维特根斯坦将语言和游戏相对比,这体现了语言和游戏的相似性,同时也体现了“语言游戏”的许多其他重要的性质。

一、家族相似性

“语言游戏说”是反本质的。传统的语言哲学认为,语言具有相同的特征。语言的共同特征就是语言的本质。但是在维特根斯坦后期的思想中,他认为对本质的不断追求也是毫无意义的。“语言游戏说”从根本上放弃了追求本质主义,其目的在于让众多哲学家走出僵持不下的无意义争论。

放弃了对本质主义的追问之后,维特根斯坦主张人们“不要去想,而要去看”。然而维特根斯坦这种观点并不是“只看不想”,而是要告诉人们仔细观察和分析。传统的观点会认为,既然一些活动被称为“游戏”,那它就理所当然地具有“游戏”的本质特征。人们通常认为游戏具有“娱乐性”“技巧性”“竞技性”等共同特点。但是,根据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观点,通过对日常的棋牌类游戏、球类游戏等各种游戏的仔细观察,人们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共同拥有某种本质特征。虽然各种游戏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却存在一些错综复杂的相似关系。鉴于在一个家族中,各位家庭成员皆有许多相似之处,维特根斯坦也将“游戏”视为一个家族,并将各类游戏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似性称之为“家族相似性”。对比这些游戏,发现它们虽然各不相同,但有很多相似点。就像家庭成员在肤色、身材、性格等方面会有很多相似之处。

“家族相似性”是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仔细观察会发现,不仅仅语言中存在相似性,任何事物或现象之间都具有相似性。“家族相似性”是语言的标志性特征。通常来讲,在一个家庭中,儿子像爸爸,爸爸又像爷爷。家庭成员之间这种关系就像是一张复杂交错的网。但是如果将这个网络的中间部分去掉,就会发现网络两端的相似之处并不很明显。就像爷孙之间的相似性不如父子间的相似性那样明显。所以,两种游戏的距离越远,相似性越弱。这一点也是理解“家族相似性”的重要因素。

二、生活形式

语言不可能孤立生活而独立存在,没有生活,任何语言都是没有意义的。语言代表着其存在的生活形式。要想全面、准确地掌握“语言游戏”,就必须明确它与“生活形式”的关系。例如,每个不同的行业都有属于自己圈内的“行话”,其他行业的人听不懂他们的意思,而同行业的人却能很容易地理解。

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语言游戏”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它关注的对象是动态的语言活动,主张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明确其意义。维特根斯坦并没有对“生活形式”作出精准的定义。但经过一些学者对于生活形式的考察发现,生活形式指的是以特定的风俗、习惯、文化为基础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生活形式不需要依赖任何东西而存在,因为人们就是这样生活、做事的。因为生活形式多种多样,所以语言也是丰富多样的。例如,不同国家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说话方式和行为举止。

“语言游戏”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形式”与“语言游戏”就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样密不可分。“生活形式”包涵“语言游戏”,而作为“生活形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语言游戏”,同时又体现着“生活形式”。

三、“语言游戏”的规则性

规则就像是路标,指引着人们的语言行为。没有任何一种游戏可以离开规则的制约而顺利进行。“语言游戏”也不例外。既然维特根斯坦将“语言”比作“游戏”,就证明语言像游戏一样应遵守某些相应的规则。语言的规则使语言能够成为用来顺利交流的工具,也使语言被成功地理解。规则使语言具有了被理解和使用的一致性。遵守“语言游戏”的规则并不是刻意的行为,而是习惯且自然而然的。规则的使用不仅仅包括语言的日常用法,还包括与此相关的整个言语行为。规则就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体现。

维特根斯坦认为,所谓语言游戏的规则,既不是在游戏之前被人们了解,亦不是在游戏结束后被明确的,而是在游戏的进程中逐渐形成并被遵守的。所以说,“语言游戏”的规则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规则不是永远正确的,也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游戏。

有关于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中规则的探讨,有两点需要被特别注意:首先,在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中,遵守规则是一种“盲目的”行为。他认为,人们并不是选择性地遵守某个规则,而是盲目地遵守。这里所说的“盲目地”是指,遵守规则无需任何人引导,它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行为。其次,维特根斯坦认为,规则的遵守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是人们不断重复并且有规则的行为。既然“语言游戏”是语言和与语言的有关行为共同组成的整体,那么遵守规则也理所当然是语言游戏的一部分。所以,遵守规则也与生活形式密不可分,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除此之外,维特根斯坦坚决反对私人语言,他认为,私人语言和私有规则是不合理的存在。语言的规则不可以被某个人私自制定并遵守。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游戏也是一种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被大家共同遵守的,语言游戏的规则亦如此,它也是公共的,需要某些共同遵守的规则。所以,规则的遵守并不是某个人的私事。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游戏中不存在私有规则,把“私人的”或“私有的”这样的词和规则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不符合逻辑的行为。根据所谓的“私人规则”,人们将无法确定词语使用的公共性。所以,不能遵守私人规则。毫无疑问,规则是公共的,需要被共同遵守。私人规则就等于没有规则,既然不可能存在私人规则,私人语言也就理所当然地不存在。

四、意义即使用

“意义即使用”也是维特根斯坦思想后期所强调的重要内容。在奥古斯丁看来,每个词汇都有其所指的对象,并具有特定的意义。按照奥古斯丁的想法,如果一个词汇没有所指的对象,那么这个词就没有任何意义。维特根斯坦不赞同这种想法,他认为每个词汇的含义并不在于所指称的对象。因为即使不存在这个对象,词的意义也仍然存在。除此以外,并不是所有的词汇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对象。

维特根斯坦不仅不认可意义的指称论,也不赞成意义的观念论。意义的观念论认为意义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信念。人们在说出一个词时头脑中产生的观念就是这个词的意思。这样的观点有两个问题:首先,在提到一个词时,每个人心中的观念会有所不同,所以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但是词汇并不是一种私人语言,所以显然词汇的意义不能根据人们的观念随时改变;其次,假设意义有很多种,每个人关于意义的解释不同,那么人们就无法互相理解、互相交流。

意义的表达涉及到文化背景、语用前提、经验知识等各种因素。意义不是固定在某个词汇上,而是产生于用法中。所以,语言只有在具体的使用中才能明确其意义。除此之外,“意义即使用”不能单纯地被认为是“词语的意义来源于上下文”。人们所说的“意义即使用”已经远远超过了这种范围,“意义即使用”指的是将词语和与其存在的生活形式相联系。这就意味着,词语的意义根植于生活,是与建制和习俗紧密相关的。

五、“语言游戏说”对日常语言研究的推进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之前有关于哲学的谜团主要产生于对语言的形而上学的错误理解和使用。所以,只要将语言澄清,这些误解就自然地解开,形而上学的谜团就会消失。可以说,维特根斯坦的全部哲学都是对语言的批判,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前期着眼于图像逻辑,他的后期思想主要是语言游戏,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对于日常语言的误解。

所以说,并不是如罗素、一些对本质追求的哲学家,还有维特根斯坦前期思想认为的那样,日常语言并不是没有研究意义的,它是对生活最直接的反映。完美的人工语言是不存在的,对本质的不断追求也是毫无意义的。日常语言体现了人们的逻辑思维和生活方式。语言游戏的作用就是终止了人们对图像论的追求,也指出了指称论的片面性,从而转向了对语言具体使用意义的研究。

六、结论

“语言游戏说”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中最关键的部分,也是他后期思想的核心所在。“语言游戏说”强调对语言的自然描述。它关注的是人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语言,观察与描写日常语言是维特根斯坦后期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讨论了“家族相似性”“规则的遵守”“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意义即使用”这些重要的概念意义,并说明了“语言游戏说”的提出对日常语言的研究产生的影响。“语言游戏说”为语言哲学的研究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也为语言学习者明确了方向。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研究,对哲学的理解和语言的使用皆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维特根斯坦是西方语言哲学领域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推崇。维特根斯坦的理论可以被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其中,他的前期思想核心是语言图像论,然而后期思想的核心转向了日常语言。“语言游戏说”就产生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后期,并在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上掀起了狂澜。“语言游戏说”即把语言比喻成游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精华。本文讨论了“家族相似性”“规则的遵守”“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意义即使用”这些重要的概念意义,并说明了“语言游戏说”的提出对日常语言的研究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日常语言

参考文献

[1]张家龙.评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纲领——“语言游戏”说和“家族相似”论[J].哲学研究,2011(07).

[2]王晓阳.“私人语言论证”论证了什么?——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论证的一种简明解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05).

[3]李红.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概念的澄清[J].哲学研究,2004(03).

[4]马经华.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篇3:他为啥说反话?

李美华

答:孩子是进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逆反期,此时的他需要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的确认,希望父母和亲近他的人能够接纳他,他行为的潜台词是:我长大了,我很能干!

第一逆反期的孩子,主要的行为表现有:

1.要参与成人的活动,自以为别人能干好的事情自己也能干好,并大胆去做。

2.自己要做的事被成人代做,往往坚持退回原始状态,自己重新做。

3.常常逆着父母的意愿,说“不”。

4.喜欢听人夸奖他。

在第一逆反期,亲子关系的主要矛盾是:孩子有了超出自己实际发展水平的长大感,父母对幼儿的长大感应对不足,不信任孩子,不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那么面对孩子的逆反,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1.游戏是最好的教育

此时的孩子很想去体验大人做的事情,更多地认识世界。此时,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满足孩子的需求。游戏中,我们不需要刻意让着孩子,只需按照游戏规则,展现真实的自己就行,否则孩子会感到你在敷衍他。

2.发展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务劳动能力

现在,很多孩子正在失去或从未发展出良好的自理能力。因为很多父母不惜一切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但从长远看,这种做法直接威胁到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所以,家长请记得给孩子留一个“我很厉害”的表现机会。

3.发现孩子的优点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缺点和小问题有过多的担忧,继而否定孩子的全部。这对孩子来说不公平。请记得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孩子更高的自我价值感。

第一逆反期是孩子自我觉醒的必经阶段,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发展需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信心,帮助孩子平稳进入下一阶段。

上一篇:浴血天使(二)作文下一篇:熊叔叔的生日派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