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学校评价

2024-04-10

心育学校评价(共5篇)

篇1:心育学校评价

****学校心育文化特色创建汇报材料

求经若渴的****学校,目光焦灼的****学校,合力奋飞的****学校,透视未来的****学校……

不甘眼前的寂寞与清贫,满载着社会和家长的期许与鼓励,感受着各所名校办学独特的理念与视角,羽翼尚不丰厚的****学校,带着期盼与渴望,正在扬帆远航,放飞自己的教育梦想……

****学校坚持以心育文化作为办学特色,四载辛耕,这所年轻的学校已经是硕果累累,满园芬芳。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莅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真诚渴望您的指点与雅正,谢谢您的鞭策和鼓励!

长丰县****学校是长丰县教体局直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创办于2009年,占地23亩,建筑面积1.2万平米,现有1-9年级共38个教学班,学生2256人,教职工89名。学校位于合肥市“141”北部城市组团建设区内,是长丰县重点打造的一所现代化品牌特色学校。

****学校坚持 “心育、乐学”教育理念,突出心育文化特色,追求绿色和谐的心灵教育。建校四年多来我校先后荣获“全国百佳书香校园”、“全国数字化实验学校”、“教育部十一五少教多学课题实验学校”、“安徽省基础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试点学校”、“安徽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合肥市百姓身边好学校”、“合肥市平安校园”、“合肥市禁毒示范学校”、“合肥市家教名校”、“合肥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合肥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合肥市体艺2+1示范学校”、“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单位”、“长丰县特色学校”、“长丰县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殊荣。

我校所在地****小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社会环境复杂,居民成份和家庭结构多样。入学之初很多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孤僻、抑郁、冷漠、嫉妒、逆反等心理或暴躁、攻击等行为,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这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身心健康,影响着班级、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安定稳定。万育归心,“心育”是教育的根本,育人如果不育心,任何教育不可能成功。为有效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健全完善孩子人格秉性,我们****学校建校伊始,就沿着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心育文化环境,通过环境熏染、活动体验、文化浸透、心理施助等主要途径介入这些孩子的内心世界,填充他们情感的空缺,矫正他们不健全的心理,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促使他们健康全面发。以此来培养身体健康、身心健全、知礼乐观的时代新人。我校心育文化建设突出三线并行,即以环境与活动为载体的学校表层文化建设、以课程与制度为载体的学校中层文化建设和以精神与理念为载体的深层文化建设相互融通,层层深进。学校渐趋培育出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和育人理念,育人育心蔚然成风,乐学乐教煦风拂面。“心育、乐学理念”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已成为学生素质发展的强大内驱和学校实现跨越发展的原动力。

一、发挥环境育人功效,增强活动体验效能,做好学校表层文化建设。

以校园环境为载体的静态学校文化,其隐性的教育作用不可替代,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办学以来,我校按照“立志立德、乐学笃行、和谐敬业、存异创新”的校训精神,突出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这一主线,通过精心打造学校心育文化,来彰显学生的个性与努力目标,营造轻松乐学的学习环境。首先我们每个班级内均有特色各异的符合学生的班级文化布置,其中各班的“心育角”是师生心灵沟通的良好阵地;每个班级门口都有由本班的师生协作设计的个性化的班级名片,来展示学生性格,彰显班级的特色,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上有班级集体合影、班风、班训、班级目标等。同时突出校园文化墙布置,对学校主要通道的墙壁和班级走廊外墙进行文化着装,布设了50块10-20平方米的完全师生自己手工制作的文化墙,并且经常更换。“让校园的每一处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教育的大课堂”,是我们对校园文化墙的构思点。如今,精美、精巧、精致的文化墙已成为我校闻名全市的一张名片,让每一位来访者赞叹不已。同时在文化墙内容上,我们本着“孩子的就是最美的”的思考,以师生的作品特别是学生的作品为主,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在布置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好的教育,文化墙成为了学校心育工作的极好抓手。学校修建了校园的阳光书吧、小型文化广场、假山喷泉、校训墙、点景石,在学生公共活动场所设置教育警示、名人名言标牌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环境的育人功能。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乐学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可以说校园环境影响着师生的心境,对师生的心理产生直接的情境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使我们的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丰盈学生内心世界。我们陆续开设了鼓管、航模、合唱、啦啦操、机器人、葫芦丝、舞蹈、文学、绘画等社团,其中我校的合唱社团2010年在长丰县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暨庆“六一”文艺专场演出中荣获一等奖;2011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届中小学文化艺术节荣获一等奖殊荣;2012年5月我校学生代心雨同学喜获上海“舞王杯”体育舞蹈公开赛第一名;2012年8月我校航模社团在合肥市十运会三模比赛中获团体铜牌;2012年10月我校在合肥市鼓管乐队展演中荣获合肥市一等奖;2013年5月在长丰县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暨庆“六一”专场文艺演出中荣获特等奖;2013年10月我校在合肥市花球啦啦操大赛中再次荣获特等奖的殊荣。绘画社团在省、市、县各级比赛中多次获奖。我校每学期开展的“文化艺术活动周”,它是动态学校文化的集中展现。其中,文体艺术节活动的相当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己想象、发挥、组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让全体学生整体融入到大课间、大活动、大文化中去,更加强有力地营造心育乐学的文化氛围,除落实课外活动和大课间活动以外,我校本还利用整个周三下午的时间集中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放下书包,拿起工具,学会一门技能,过个快乐星期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均有一个特色项目,每个活动项目都有其活动的主旨、计划安排和行动口号以及活动反思,确保学生在健康快乐的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感受到快乐,同时受到各种情境教育。

二、开发校本课程,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学校中层文化建设

课程所承载的学校中层文化建设在每一堂课里都在进行,教师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随时随地影响着学生。我校正在通过构建“晨午诵读、技能培养、心灵对话、社团活动”等校本课程来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深入发展。(1)晨间读古典名篇,午间品传统佳作,营造儒雅书香氛围,建设人文知识校园;(2)每周三下午开展体育艺术2+1活动,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放下书包,拿起工具,学会一门技能,过个快乐星期三”,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感受到快乐,又受到各种情境教育。通过体艺2+1活动的开展,在我校形成了“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喜人局面。(3)学校在心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成果,编印了校本教材《心灵对话》和《润物细无声》。《心灵对话》根据九年一贯制学生年龄和心理的差异,设置了不同层阶的心育目标,师生之间开展心灵对话,达到育心养德、育心怡情、育心健体、育心启智的功效;《润物细无声》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心育渗透成果的结晶,充分展示了我校关注心理健康、打造高效课堂的研究成果。(4)社团文化丰盈学生内心世界。我校陆续开设了鼓管、航模、合唱、乒乓球、葫芦丝、啦啦操、机器人、文学等社团,各类社团多次在不同区域的竞技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得到社会和家长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真正起到规范师生言行的关键作用。建校以来,我们对学校的各种制度进行了制定和完善。一是根据学校管理规程逐步完善了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同时我校拟定了《****学校一日常规》,作为学生日常行为的指导;制定了****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十四条,出台了****学校全体老师的师德承诺书,拟定了学校成长誓言,学校校训,共同愿景等学校精神层面的宣章。利用适合的时机必要的活动进行教育内化,并最终成为****学校全体师生行为的准则。二是对财务收支、绩效考核方案、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考核办法、教学常规管理、班主任工作考核等制度都要由全体教师会议审议通过,从而保障了教职工的民主权利。三是坚持依法治校,加强了民主管理与监督,充分发挥党支部的职能作用。严格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学法用法,依法保障师生权益,推行民主决策。四是校务公开落实到位。公开内容涉及学校发展规划、评优评奖、物资购买、财务收支等,公开载体有全体教师会议、文件、公开栏等,基本形成了过程公开与结果公开相协调,校务公开与解释说明相统一的工作格局,对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办学效益和管理效率,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培育学校精神,强化心育理念,着力做好学校深度文化建设。

一所好学校,应该有着它的特质和精神,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等都要围绕她的文化内核来进行。学校文化的内核从无到有,由庞杂到精致,再充盈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在这一过程中,杂质沉淀了,虚浮的蒸发了,真正的精华则内渗到每一个细节,到一定程度自然气蕴四溢、香泽周边。进而逐渐升华成为了学校的一种特质和精神。诸如累并快乐着、博雅趣、和立诚、健康明礼、和谐敬业已经逐步成为****学校的特质与精神,这些特质均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心育”。

育人者,贵在育心。我校始终坚持心育乐学的办学理念,通过环境育人、活动体验、实践反思、成果展现,心育办学理念逐步走进广大教师心中,内化成实实在在的教育动力和目标,融入日常教学行为中,“心育”文化真正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学校的精神。

1、学科渗透心育理念

“心育”文化必须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学科渗透心育是我校“心育乐学”理念融入在教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我校教师通过把心育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思想情感中、渗透在学生活动中,渗透在教育教法中,渗透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强调写好心育教案,心育教案是我校推进心育文化,强化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创新,它通过设置课堂心育目标,构建课堂心育过程,落实课后心育总结,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有兴趣,教学效果非常明确。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为学生创设新的场景,把有限的课堂空间扩展到更加广阔的地方,例如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就可以在校园阳光书吧上,我们的童话课在校园艺术展示小舞台进行表演等等,为此市教研室主任李卫文在我县教研室主任张兆刚的陪同下,专门饶有兴趣的来我校观看和指导了上述展示课,并给了较高评价。当心育文化全面渗透于我们的学科教学中,我们欣喜的发现我们的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乐于配合,大家心灵沟通,教育教学的效果非常明显。

2、养成教育体现心育理念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品质养成,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心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我校按照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设立不同的心育要求,具体分五段。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黑板报和校园广播等进行德育规范教育,每天学生放学时齐声诵读《****学校学生一日常规》。同时我们每位老师也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教育感染孩子,作为校长我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站在学校的大门口和每一个学生打招呼问好,这个习惯,我已经坚持了近四年。“教育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的。”如今,****的学生们在遇到师长主动问好已成为习惯,学生礼貌有礼让很多来访者惊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是荀子在《劝说》里面的一段名言。传道就是传扬一种道理,一种理念,它在授业、解惑之前。其实现代教育也应该是这样,育人先育心,就是要先让孩子们学会知礼守信,学会感恩、学会做人的“道”。当一个学校的文化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学会这些,我想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我们的文化就是成功的文化。

四、强化教师“心育”的整体实力,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教师乐教是学生乐学的基石,让教师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快乐的老师才能教出乐学的学生,改进教法与学法,让学生善学是践行乐学理念的关键所在。

为了更好的推进心育工作,作为老师同样要努力学习。我们首先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我们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进行培训,一是全员培训,采取网上学习、听专家讲座,心理辅导教师为全校教职工作专题辅导,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等形式进行。二是骨干培训,组织班主任参加业务培训会以及到外校取经学习。同时我们非常注重对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教育,****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教师来源使得我们更加关注教师生命价值,专业成长,为此我们提出了每一位教师都是学校真正的主人。在学校建立的网站上,每位教师链接了博客,进行教学和工作的探讨和反思,学校的宣传栏上,每位教师一周写一句教师感言,其实质内涵在于让每位教师在这个教育舞台中才能均能得到有力展现,让每位教师都有强烈的主人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在管理方式上采取严中有宽,柔中带刚。在教育教学方面,任何教师都必须严格执行学校各项纪律规章,违者必罚。但在平时生活中,学校坚持浓厚的人本管理思想,站在教师的立场思考问题,时时处处为广大教师排忧解难,让广大教师感觉到身在学校,颇有家的感觉和温暖。为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我校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和学生成长记录袋,详实记载师生成长历程,为他们的专业发展、健康成长出谋划策、指引方向,促进共同成长。

其次加强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至于孩子的心理品质、困惑、烦恼等却很少关心或不知如何去关心,所以加强对家长的“心育”显得非常重要。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和专题讲座等形式,解答家庭教育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并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次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上学期我们召开了三次家长学校集中学习,同时通过双走入活动,我们的老师走进学生家庭去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特别侧着于学生心理方面问题。教师和家长的心育水平提高了,学生自然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了。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深深地感到,以“心育”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营造了我校良好的心育环境,乐学乐教的氛围,建设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和睦的人际关系中感受自我成长价值,真正使我校成为了师生成长的乐园:校园和谐、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师舒心,我们真正从中尝到了甜头。我们将进一步按高层次、高质量的标准大力营造以“心育”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让学校文化建设的导向、育人功能得到更有力的发挥,在学生素质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我校的办学目标、育人目标,引领学校的跨越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在心育文化探索中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通过专业学习、专家引领,实践反思,逐步形成系统而又科学的心育文化发展理论体系,用以指导学校的心育文化建设,引领学校未来快速持续发展,全力打造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的特质学校,为争创省、市特色学校而努力奋进。

篇2:心育学校评价

〔关键词〕心理教育;特色;学校管理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确立了建设心理教育特色学校的发展目标,恪守“以心育心”的教育宗旨,进行心理教育与学校管理、学科教学、学校文化三个融合的建设。

一、心理教育与学校管理融合的建设

在心理教育与学校管理融合的建设中,学校倡导“高品位心育管理”。“高品位心育管理”抓住三个关键词:走心、入情、合理。

1.走心:填写《成长的足迹》,让绚烂的生命舞动青春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心育心”的思想,润物无声,进行德育的细化管理,编制了学生日记本《成长的足迹》,引导学生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做到自我觉知、自我管理、自我成长。《成长的足迹》包括“今天的收获”“今天的遗憾”“明天的打算”“心情的日志”“同伴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家长眼中的我”“假期备忘录”“我的光辉岁月”等栏目。学生在《成长的足迹》中写下每天的收获和不足。

2.入情:开展“十星评比”,让德育焕发自信的光彩

为更好地发挥学校德育的评价导向和育人功能,激励所有学生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学校制定了“十星评比”制度。“十星评比”就是学校根据学生多元发展的不同侧面,每月评选出遵规守纪星、助人为乐星、好学上进星、感恩行孝星、本真阳光星、知礼明礼星、节能环保星、谦让豁达星、管理担当星、团结合作星等“十星”。其目的在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引导学生自知、自信;学会自尊、自爱、自律、自强,自新;激励学生向善、向美、向上;激发学生潜能,奠定学生为人处世的基础。

3.合理:构建管理典章,让制度成为师生乐守善行的文化

制度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当制度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转化成一种心理习惯时,制度也就凝固成了一种文化。学校秉承“文以化人”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制度文化的建设。学校确立了明确的办学目标――生态十中、博雅十中、人文十中,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心育心、以博启智、以雅塑格,以及“孜孜以求”的学风,“循循善诱”的教风,“心心向荣”的校风,形成了学校精神文化的引领。与此同时,学校明确要求进行规章制度的建设,让规范的制度成为师生乐守善行的文化。从宏观的学校发展蓝图到细化的各个部门的工作,从每个部门的职责到相关工作的要求,从规范的要求到突破的奖励,都让师生有章可依,有章可行。

二、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建设

在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建设中,遵循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改革的时代发展要求,学校选择了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学校特点的“高品质心育课堂”的教育构想。所谓“高品质心育课堂”具有三个鲜明特点: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运用心理教育技术与手段,呈现出高品质课堂的特点,即高尚、本真、丰富、灵动、和谐、创新。

1.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高品质的心育课堂充分关照学生人人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是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的主动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让讲堂成为学生快乐求索的学堂。

教学中,学校要求教师课前不但要备文本教材,变教材为学材,还要备学生“教材”,变教案为学案。强调不放弃每个学生,明确教学各环节重点,进行分层教学。坚持务实有效的原则,不作秀,不搞花架子,一切以学生学习的质量、健康快乐成长为宗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不只看学生是否积极回答了问题,不只看学生是否在合作交流,不只看学生是否大胆展示成果,更要突出学生意识的主体性――是否想学,态度的主体性――是否愿学,思维的主体性――是否真学,行为的主体性――是否能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充满好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科学思维”的学堂。

2.以心育心:活化课堂的心育策略

高品质课堂的根本要求是彰显育人价值,深掘课程文化,遵循教学规律,强化三维目标,活化教学方式,注重生成创新。

课堂教学中,学校选择了认知心理学理论、行为心理学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以及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和教育学相关理论作为我们教学的指导性原则,进行认知智力观、情绪智力观和知识智力观“三观教育”,构建“情知课堂”。

学校利用积极心理学构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打造积极情绪生态课堂;利用认知心理学指导教学设计,打造知识程序智慧课堂;利用心理学策略营造和谐实效的课堂氛围,打造生态灵动课堂;利用元认知智慧培养学生认知智力观,打造科学有效幸福课堂。

3.以文化人:彰显课堂的高品质特点

人文素养、人文情感、人文关怀,具有教化人、启迪人、陶冶人的力量。高品质心育课堂包含了高尚、本真、丰厚、灵动、和谐、创新的基本要素,这六个要素也是高品质心育课堂教学实践的理念追求。

所谓高尚,是教育立意与育人境界的高尚。这就需要教师以至真至爱的人文情怀,关照课程的文化价值,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课程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和教师给予的尊重、关怀、鼓舞和启迪。这份至真至爱可以在师生身上共同发生作用――学生在爱的呵护下悄悄成长,教师在爱的奉献中默默成长。这份至真至爱要发自内心,现于言表,辅以智慧。

所谓本真,是教学本质内涵与教学活动机制的本真。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及课程三者交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教师基于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进行过程调控,学生基于课程内容和教师调控进行主动认知,课程内容为教师和学生所共同理解并形成文化,作用于师生。这就需要教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调动认知潜能。

所谓丰厚,是课程目标、课程资源以及学习过程的丰厚。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要通过对知识内涵的深刻理解而达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要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要发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培育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所谓灵动,是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灵动。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要经历在一个具体情境下的对学习对象进行“觉悟”与“实践”的过程。为学生所理解的课程知识,不是以一种“冰冷”的“晶体”形态进入学生的头脑,而是让学生通过对结构化的知识进行解构、建构和重构的“火热”处理,最终形成活生生的经验。

所谓和谐,是“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的和谐,是“教”与“学”的和谐。是“问题展开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相辅相成,是“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的内在统一。学生的“学”是在教师适当和适切的“导”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作为“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所谓创新,是教学的“预设性”创新与课堂的“生成性”创新。课程内容往往具有多种表现形态,教学过程往往有多种逻辑路径。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作用,使课堂成为一个不可预测的动态系统,使学生的情绪表现和智慧表达成为超越了教学预设的宝贵的课程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时尽力实现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推陈出新和精巧设计,要充分而恰当地呵护和重视课堂上学生智慧与教师智慧以及课程内容之间的碰撞与生成。

三、心理教育与学校文化融合的建设

学校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围绕这三个层面,在心理教育与学校文化融合的建设中,学校着力进行师生幸福工程――怡心工程、强心工程、暖心工程的建设。

1.怡心工程:营造闪烁人文精神的物质文化

建造校园文化柱。走在校园的环形路上,从刻有“以心育心”的沉积岩出发,一路漫步走过十个套刻的“仁、义、礼、智、信、学、问、思、辨、行”的主题文化柱,直到驻足在“文以化人”的校训大石前,好似在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徜徉了一回,传统文化的厚重气息融合了心育文化的温润灵动,文化石柱的功能被理性地放大。校园文化柱时刻启示十中人要努力践行“文以化人”“博雅十中”“人文十中”的办学理念。

设置校园文化石。校园文化石像一本厚重的大书,启迪着十中人的心智,陶冶着十中人的情怀,亮点了十中人的德育智慧。十中人撷取其中的一句句启迪人心的文字,汇集师生的诠释与感悟,结集成《精美的石头会歌唱》。它是具有“心文化”特点的德育课程之一,体现了学校丰厚的文化德育内涵。

建设柿子园。广阔的柿子园是十中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给人以无尽的温暖,尽显“生态十中”之办学理念。

建设银杏林“心路”。学校依托校园银杏林,在林间设计心形环路,其间镶嵌北斗七星图案,为普通的林中小路增添了文化元素,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心路”暗含北斗七星形状,寓意无论是修身立德还是学习知识都应该体察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之道,坚守住人性中最伟大的爱,以心育心,教学相长。

设置文化长廊。学校在柿园里建设了文化长廊,藤蔓植物攀援其上,教师寄语印刻其中。步步有景,景景寓情,引领师生“崇真向善尚美”的校园文化时尚。

建设班级设计文化。学校定期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使每个班级文化主题突出,文化氛围浓厚。教室布置高雅得体,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增添了很多乐趣,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有积极的影响。

2.强心工程:建设充满负责精神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能促进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是校园文化的框架。学校心理教育中心在校长室直接领导下,协助校长室制定心理教育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方案;按照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划,制定心理教育中心工作计划;协助班级心灵导师、班主任、科任教师开展各项心理教育工作;建立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跟踪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校教师、行政人员及家长提供专业化辅导服务;开展好个体、团体、集体等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做好心理教育科研、培训、成长等工作;全面指导与监督学校心理教育与学校管理、学科教学、学校文化三个融合的工作。

3.暖心工程:经营充满人文情怀的精神文化

为了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学校十分注重师生的暖心工程建设。学校不仅向师生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更通过丰富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引导能力。

阳光德育。学校确立了“让每一个生命日日新”的德育工作理念,把德育活动作为“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富于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比如,“十星评比”、大课间操、大自然操、国旗下讲话、心育主题班会、晨钟之声、班班有歌声,以及各种社团活动等,为学生创设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环境。

柿子文化节。十中巧妙运用“柿子园”这一自然载体,开展书画展、摄影展、采摘活动等,内化“生态十中”文化意蕴。金秋十月,在十中的柿子园里,到处是师生忙碌地采摘柿子的身影。通过柿子文化节系列活动,十中将枝繁叶茂的自然景观化为化育师生的人文环境。

学法指导。学校在每个学段都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对高一学生,进行初升高衔接的学法指导;对高二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的学法指导;对高三学生,进行综合复习学法指导和高考冲刺学法指导。除阶段性学法指导之外,学校还会在每学期针对每个学科开展一次集中的学法指导。

经典悦读。为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和能力,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精神内涵,正确引领学生的人生之路,从而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学校制定了优秀文化经典悦读方案,为生态十中、博雅十中、人文十中的办学理念的落实夯实了基础、拓宽了途径。

教师健康活动中心。关注教师身体健康。建设教师活动中心,为教师配备各种健身器材,组织教师参加篮球赛、乒乓球赛、教师趣味赛、教职工文艺表演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教师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打造健康体魄。

精美食宿。学校高度重视食堂建设,不但要让学生吃得饱,还要让学生吃得好。同时,加强宿舍的管理力度,聘请宿舍管理团队,提高宿舍管理水平,保证学生的休息质量。

注:本文借鉴了李铁安博士关于高品质课堂的论述。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大连,116600。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篇3:学校“心育”工作新动向

一、开设“心育”辅导课,独创“心育”工作新方法

心理辅导课程化是中学生心理咨询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心理辅导课重在学生参与,倡导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达到辅导目的,这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我们学校把新课改提倡的学习方法引入“心育”课堂,总结出以下几种心理辅导的方法,收效甚佳。

1.共同创作法

共同创作法是一种通过师生共同合作,创作或设计一个剧本、一堂课的方法。主要是结合文、史、政等学科的特点,对于其中的优秀篇章进行合理的改编,创作出新的剧本;或是通过师生合作设计一堂“心育”辅导课,让学生亲自参与,旨在培养学生一种自信的心理品质。我校已成功地改编了《白毛女》《泰坦尼克号》等课本剧;设计出了“面对人生”、“面对困难”等许多优秀的“心育”辅导课,学生的反映普遍良好。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各种生活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并通过观察、体验,分析、讨论,受到一种内在的启发。学生可以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感受到所扮人物的酸、甜、苦、辣,体会他们不同的心理,以此来完善自己的性格。

3.艺术鉴赏法

利用中学生喜爱流行歌曲这一特点,在“心育”辅导课上可经常开展一些“名曲欣赏”、“名画欣赏”、“名篇鉴赏”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心灵陶冶,提高审美情趣。

4.榜样引导法

教师可抓住中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让他们观察榜样的行为,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完善自身。在这方面,我校更注重身边榜样的树立,如:树立教师榜样、学生榜样、家长榜样、东宁县知名人士榜样等,以身边的榜样来引导学生。在榜样的示范下,学生会逐渐改进自己,将榜样的行为内化成自己的行为。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有行为强化法、价值观辨析法等许多方法。这些方法在“心育”辅导课上的实施,使“心育”辅导课发挥了“心育”主阵地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心育”质量。

二、建立心理咨询站,是“心育”工作新起点

心理咨询站的建立,是学校“心育”工作的新起点,它有助于学生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纠正错误的行为,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我校在2001年建立心理咨询站,两年来,研究人员从学生认知的发展,中学生情绪与情感的发展,中学生意志的发展,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人格的发展,中学生品德的发展,中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中学生考试心理指导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心理咨询工作呈现了蓬勃的繁荣趋势。

三、与新技术整合,是“心育”工作新特点

现代“心育”工作所呈现出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它与新技术的有效整合。我校注重现代化技术设备的使用,使得学校“心育”工作也在现代化轨道上快速发展。学校的“心育”广播站、“心育”电视台、现代化综合活动室、语音室等,大大提高“心育”工作效率。我校曾在现代化语音室里开展了一次“名曲名篇”欣赏的“心育”辅导课,声像并茂的现代化教学取得了较高的美育功效。

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心育”工作的新拓展

学校应立足本位,大力辐射,开辟多种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心育”活动。可以利用与社会各单位的共建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可以利用“五·一”、“七·一”、“十·一”这些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来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可以利用“九·一八”、“一二·九”等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日,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的教育;还可以利用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适时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品质培养。这些活动既融入文化的气息,也融人民族的情感,善加利用,可取得双倍的功效。

总之,新形势下的学校“心育”工作,呈现出现代化的新特征,反映了教育工作者对“心育”工作更进一步的思考。相信未来的“心育”工作会在更广阔的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东宁县第3中学)

篇4:心育学校评价

——大连开发区十中教育研究基地校建设方案

大连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教育科研规划,立足学校总体发展编制而成,遵循“科研兴校”的战略思想,立足建设“生态十中、博雅十中、人文十中”办学理念,主要阐明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发展的教育科研策略,明确学校教育科研的工作重点,开拓科学、有效的硬化德育优化智育的心理教育特色建设,走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之路,构建我校心理教育特色发展的宏观规划蓝图。这是我校心理教育特色发展教育科研的行动纲领,也是我校心理教育服务师生、关注有效教学、科学实施职责的重要依据。目的是为学校行政决策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并以此研究作为申请大连教育研究基地校建设的行动方案。

一、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的意义

(一)国家方针政策和规划的要求:

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问题已经比以往更为迫切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胡锦涛同志2010年7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集中阐述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问题。国务院印发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道出了《教育规划纲要》的使命与主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提高教育质量,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育质量,是实现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怎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塑造学生高效学习状态和优秀人格,应该是国家方针政策和规划的明确要求。

(二)社会发展的需求: 邓小平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中,人是知识经济的依托,人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拥有智力资源的是人才,而人才只能通过教育这个唯一的途径来获得。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和培养人才,它必须而且只能是为了明天成为国家各方面建设的各个层次中的有用人才,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教育要面向未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注意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培养有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开拓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提倡多种办学模式,加大教育投资规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三)学校发展的需求: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是一所新型的特色学校。其现代化的硬件建设,花园式的校园环境,研究型的教师团队,全育化的教育理念构成了学校蓬勃发展的骨架。学校的规范管理已经形成体系。目前,学校迫切需要研究教育规律,提高办学水平、质量和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

实践中,我们切实感到,要想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必须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科学规范课程设臵,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积极性的基础上,还要寻求学校科学、稳健、快速发展道路。我们感到,只有走进学生的心里,打开学生的心扉,剔除阻碍学生成长的心理问题,拓展学生的智力空间,放飞学生梦想,营造学生高效学习的状态,营造有效教学课堂,才是学 校教育科学、稳健、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心理教育恰恰能承担这一光而神圣的使命。

(四)教育发展的规律: 学校德育、教育说到底是心育。教学中如何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特征及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和有效学习的规律研究,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健康、快乐、高效地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应该是教师们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那么,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学校,又该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呢?这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同时,我们处在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迫切要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而现行的教育又确实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现实的需要强烈地呼唤有效教育。“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健全人格”、“塑造优秀人才”是教育的需求,亦是教育归宿。有效的教育、科学的教育、创新的教育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可以说,心理教育已成为我们学校发展的重要依托。

(五)心理教育的理论支撑: 我们所依托的是认知心理学理论、行为心理学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以及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和教育学相关理论。

1、利用元认知干预技术修正自己,塑造优秀人格,进行有效学习。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澄清传统心理学中的某些消极观念(例如认为人类是生活在黑暗的潜意识统治之下而无法操控——有人想学习却一到学习时就难以克制地出现懒惰、磨蹭、走神、低效的现象;睡眠障碍者一到睡眠时,大脑就不得已地清醒甚至兴奋;性格不良者一到某种条件下消极性格就会自动表现出来并屡改屡犯;神经症患者痛苦地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像反复检查、无故担心等等)而达到解除心理障碍和治愈心理疾病的目的。即通过对人们进行有效心理学知识和有效技术的培养,使人人都能够做到自觉、有效地反思、评价、监控自己的潜意识行为,进而自主做到“想学能学进,想做能做到,想放能放下”。以此使得学生的学习低效、磨蹭、走神等习惯到心理障碍者的消极潜意识行为,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自我控制。

正如金洪源教授所言:几乎所有的心理障碍和问题(例如神经症、失眠、学习障碍、婚恋问题中思维异常等等),都是由于潜意识行为、思维或情感所致;几乎所有的潜意识行为、思维或情感都是以条件性情绪反应为主要的和关键的因素的;几乎所有的潜意识行为、思维或情感都是可以立竿见影地消除或重塑的,都是可以通过培养当事人自身的元认知智慧进行高效干预的——元认知干预技术问世和推广以后的人类,对潜意识心理世界的干预将是高效的、自觉的、乐观的!目前,元认知技术已经取得了大量实验论证。

可见,元认知技术对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学习的过程,剔除影响学习的消极因素,监控、调试自己的学习是很有明显效果的。

2、利用元认知干预技术掌控自己,塑造优秀学习品格,进行高效学习。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属于一种高级自知力。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例如在教学心理学中常提到“学习如何学习”,指的就是这种次认知。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可见,掌握元认知干预技术可以对我们的认知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这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元认知控制包括检查是否理解、预测结果、评价某个尝试的有效性、计划下一步动作、测查策略,确定当的时机和努力、修改或变换策略以克服所遇到的困难等等。因此,掌握元认知干预技术对课堂高效学习是极其有利的。

3、利用心理学技术指导课堂,营造高效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1)利用积极心理学构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

2(2)用认知心理学指导设计教学设计。

(3)利用心理学策略营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4)利用元认知技术,建设课堂高效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对自身的学习、情绪、潜意识和其它心理活动进行自我觉知、反思、监督、调控。使学生能做得“三想三能”,即想做能做到,想学能学进,想放能放下。塑造学生有效学习状态和优秀人格,构建有效教学课堂,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鉴于此,我们计划通过心理教育塑造学生高效学习状态,指导课堂有效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探寻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健康优秀的人才做出贡献。因此,我们制定此方案,进行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和青年教师培养的整合,打造心理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二、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心育心的教育思想,立足心理教育技术化,硬化德育,优化智育,塑造学生高效学习状态,打造有效教学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着眼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目标,坚持“整合资源,开发渠道,课题引领,全员聚焦”的心理教育工作方针,借助元认知等心理学技术,开拓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之路。为把学校建设成“生态、博雅、人文”的学校而努力。

具体而言,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就是组织建设一支教育科研专家团队,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多种渠道,进行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心理教育技术培训,推动心理教育特色建设工作。一方面,借助心理教育技术,走进学生心里,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排除心理问题干扰,唤醒学生原动力,塑造有效学习品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行有效学习,优化智育硬化德育,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聚焦课堂,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功能,培养心理导师、学科教练,建设教育科研骨干团队,营造有效教学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的工作目标

1.推动专、兼职教师队伍发展和心理教育技术水平的提升,深化班主任队伍的心理学技术化培养,加强学科教师心理教育技术指导,建设心理教育导师和学科教练队伍,促进校园心理教育文化氛围的形成。为此,在全国率先一步,做好、做实、做出成果。

2.学校将在2013至2016学年初步完成心理学兴校、初步建成心理教育特色学校。3.创建国内领先水平的,具有心理教育过硬项目及其指标的心理教育特色学校。

4.全面升华学校心理教育、德育、教学、师资培养、学生学习指导等各项工作的结果,把我校建设成为全国心理教育特色学校典型。

四、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的工作指标

(一)落实好心理教育中心各项常规工作。

(二)打造心理教育专业化教师队伍,实现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实效性。

1.心理教育中心培养掌握和熟练运用元认知技术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30人以上。他们既能够协助心理教育中心接待和完成日常心理咨询任务,又能够把心理干预技术融于自己的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以及思想教育过程中,为全校教师做出榜样和示范。

2.心理教育中心兼职心理教育导师采用一师一徒的方法,结合系统的心理干预技术培训,通过传、帮、带,培养一批兼职心理教育技术辅导教师。

3.至2014年暑期以前,建立3个心理教育实验班,培养15位心理教育导师和15位学科教练,全身心进行心理教育特色教育教学建设,并认真进行心理教育实践研究,形成工作 3 经验总结、报告和论文,打造心理教育名班、名师。

(三)把心理教育中心变成“硬”机构。

把心理教育中心建设成为具有每天可技术化个案干预10名来访学生的校内心理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在全国率先建成心理教育技术化、实效化和硬指标化(与学习成绩挂钩)的心理技术咨询机构;在全国率先建设成为校内解决学生学习成绩、师生关系、人格转变和神经症等硬问题的硬工作机构。结束学校心理教育是软任务、软工作的历史。建立教师技术培训机构和学生元认知智慧辅导中心。

(四)心理教育技术进班级、进课堂。实验班班主任、科任教师培训心理教育技术,做到能在解决学生学习行为和人格问题时实现技术化、实效化干预。心理教育技术化教师所带的实验班与对比班在学习成绩、学生品德发展等方面,进步幅度评价指标得分要表现出明显优势。

(五)开设学生心理教育元认知智慧校本培养课程。

在全校开展课外元认知技术兴趣研究组活动和增加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校本课程,在2014年7月以前,实现在实验年级、实验班范围内,学生普遍获得心理干预技术的元认知能力,普遍懂得学习偏科、学习倦怠、考试焦虑、学习分心、拖拉、磨蹭、低效、学习不良习惯等问题形成的机制和应对办法;实验班学生能够运行自身的元认知系统,对自己厌烦的学科、厌烦的人和事件等,具有反思分析、自觉调控的能力;至少能够分清是自己在烦,还是该人、该事客观上值得自己“烦”?(专题讲座,自主选听课制度)

成立学科元认知干预技术兴趣实验班,被试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元认知学习策略,并且体现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科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与对照班产生明显同类指标差异显著。(班主任申请,领导审批,全面实施三部分)

(六)进行学生家长的智力观、人格观教育。

建立健全重点学生家长心理教育与潜能开发教育体系,实现学校、家庭教育关键内容一体化,协作化。

1.为重点学生解决好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学习干预不当;智力观偏差对学生误导;家庭矛盾冲突导致学生情绪波动等问题,为学生创造高效学习环境。

2.与父母协作,做好学生价值观念教育攻坚战。树立学生为父母、为母校、为祖国负责、争光的崇高理想、博大胸怀和负责观念。

3.克服娇惯子女教育等弱点,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人格品质。共同反思和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其它困难面前不逃不弃,不尤不怨,知难而进,体验苦尽甘来,形成积极的苦乐观等。

4.指导家长科学教育孩子,帮助家长规范教育孩子的行为。

(七)心理教育技术指导老师进行有效教学。

关注学生兴趣、情绪培养和知识构建,建立新型的知识观、情绪观、顿悟观,打造有效教学课堂,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八)形成心理教育校园文化。打造校园心理教育文化的关键点,在于要使绝大多数的教师、学生乃至重点学生家长从心理教育技术的帮助、学习和应用过程中明显受益,尝到甜头,并因此养成遇到问题求助心理教育技术的思维取向与习惯。通过心理教育技术自身有效解决问题的魅力,和体现在师生人格中的元认知智慧的内在动力之美,来增强心理教育技术在校园里的自然生命力。因此,打造校园心理教育技术文化过程中普及的技术知识点内容不在其多,而在其有效和运用之成功。因此,要精心建设心理教育技术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精心建设好课外活的内容和形式。保证凡是进到学校工作或学习的教师、学生,都会从心理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中受益。以此促成人人懂得、个个会用心理教育技术的校园文化及传统。

五、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规划

(一)关于优秀生塑造工程

我们所说的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咨询,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利用心理教育技术,依据学生发展的规律,揭开学生的心理机制和学习机制,找到制约学生成长和学习的杠杆解因素,对学生进行指导、培训和塑造。我们认为制约学生成长和学习的根本因素就是认知、情绪和知识。

我们要通过个案塑造和团体辅导形式,利用心理教育技术,让学生知道,人生的幸福取决于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我们幸福的或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事情的评价与认知。幸福与不幸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这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大量埋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学生优秀的人格奠基。建立元认知是一种智慧,学会对自己的行为、情绪、学习状态等进行反思、评价、监督、调控。学会自我觉知、自我管理。让学生知道,影响学习的问题多是情绪的问题,情绪智力决定生理智力,积极的、优势兴奋的情绪促进高效的学习状态,指导学生学会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积极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让学生知道,学科的问题是知识的问题,能力的背后是知识,有什么样的知识才会有什么样的能力。建立知识智力观,明白能力其实是一种程序性知识。

鉴于此,我们在塑造优秀生的工作中,三个年级在除个案优生塑造外,各有侧重。高一年级,侧重心理教育元认知智慧指导,主要是以心理教育课程的形式进行。

高二年级,侧重团体辅导,从情绪与学科两个方面进行。情绪上,比如学习问题、交往问题、个性问题等;学科上,培养学科教练,组织优秀学科和缺腿学科的集中训练。

高三年级,侧重考试焦虑的辅导,和缺腿学科和优秀学科的集中训练。集中开展优秀生塑造工程。

(二)关于心理教育指导下的学科有效课堂

1、技术培训。进行教师心理教育技术培训和外出观摩学习,改变教师教育观念,培养心理教育技术专家型教师,构建心理教育特色课堂。

2、团队构建。组织心理教育研究会,培养心理教育导师和学科专家教练,进行个案、团体辅导和心理教育特色实验班课堂与课程建设。从建设实验班和追踪专家教练课堂入手。

3、课堂建设。

(1)利用积极心理学构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打造积极情绪课堂。

利用积极心理学进行课堂教学的乐趣及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和积极情绪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快乐地投入学习。利用积极心理学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和幸福体验;利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征;利用积极心理学营建积极的教学环境;利用积极心理学调动学生群体的活力。

(2)利用认知心理学指导设计教学设计,打造知识程序课堂。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研究那些不能观察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如记忆的加工、存储、提取和记忆力的改变。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教师课前就要研究学生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编码,设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预期,对课堂有效教学做到心中有数。

(3)利用心理学策略营建和谐实效的课堂氛围,打造生态灵动课堂。在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中,我们同时感受了很多有助于有效教学的心理学策略,对于课堂教学会起到启发的作用。利用专注与倾听技术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利用重述与具体化技术规范学生的知识结构;利用引导与面质技术强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利用同感与支持技术鼓励学生的积极探究;利用保护与自我开放技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心育心,让课堂回归本真,让教与学活动成为师生心与心的有效交流与知识的同步传承,构建和谐、舒畅、快乐的教学相长的生机课堂。

5(4)利用元认知智慧培养情绪、知识、认知智力观,打造科学有效课堂。利用元认知智慧帮助学生构建情绪智力观,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利用元认知智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智力观,掌握学习的规律,进行有效的学习。依据元认知的表征观,在学生展示的环节,引导学生全面、清晰、准确地表征知识。学习元认知的同化观,进行知识的归类和演绎,做到知识的同位同化和上下位同化,内化所学的知识。明晓三种知识(陈述性、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建立元认知智慧,学会自我管理。体味元认知的顿悟观,引领学生灵感思维,点拨恰到好处,让学生豁然开朗解决问题,进行迁移创造。依据元认知的图式观,建立题型中心图式和形式图式,研究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规律,建立知识框架,进行有效学习。利用元认知智慧帮助学生构建认知智力观,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4、构成元素。构建“唤醒动力源、干预潜意识、调动积极情绪、培养元认知智慧”的有效教学课堂模式,构建学科有效课堂,帮助学生科学快乐地学习。

(三)关于青年教师心理教育技术培养

1、技术培训。对青年教师进行心理教育技术培训,聘请专家讲学,构建青年教师心理教育知识框架,培养有特色的优秀青年教师。

2、定期教研。制定青年教师每周一次的定期研讨制度,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采取导师制,进行“一对一”、“一对N”有效教学课堂督导,进行优质课评比,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3、活动锻炼。开展青年教师才艺、说课、教案等展示活动,展示青年教师精神风貌,和专业特长,调动其爱岗敬业情怀。

4、参观学习。开展青年教师校内、校外学习活动,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向老教师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走出去,进行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提升教育品位。

5、读书会。开展青年教师读书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博览群书,并吃透一本教育专著,每月召开一次读书茶话会,培养青年教师人格品味。

(四)关于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其他工作

1、档案建设。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跟踪档案,建立心理教育中心工作档案。

2、课程开发。建设心理教育校本课程,编著《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学习的秘密》。建设心理教育指导下的学科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研发,规范学校心理教育建设和学科课程建设。

3、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的观念改变和教学的实效性。通过课题引领,规范心理教育工作,提升心理教育品位。

4、家校互助: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教育家长,使家长积极支持学校工作。建设心灵使者团,走进家庭,服务社区,为营造和谐的社会心理教育环境贡献力量。

5、心理文化节。开展一年一度的心理文化节活动,形成心理教育文化。

6、组织会议与培训。组织心理教育观摩活动,展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观摩有效教学实效课堂,努力将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建设打造成市级心理教育样板。把我校建设成为全国心理学特色学校典型。

7、开发渠道。开发社会渠道,利用社会力量“请进来,走出去”,提高学校心理教育的水平。完善心理教育工作室、阅览室建设,构建广阔、多元、宽松的师生心育港湾。建设学校心理教育技术网站,强化“心桥”宣传,全方位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六、健全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保障体系

(一)建立组织机构:

1.聘请指导小组顾问:金洪源(元认知技术研发者)2.成立领导及工作小组: 组长:于书全(校长)

副组长:刘景钢、张华、章国江、(副校长)

成员:王玉文、李鑫、何竟轩、孙娜、陈燕、温洋、韩永箫、赵雪、王秋野、谭俊岩、李国艳、刘学廷、张国庆、王丛艳、李兴及各班主任

3.心理教育中心办公室设在学校教科研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何竟轩 秘书长:孙娜

成员:冯玲、王志宏、王艳、陈燕、井淑兰、竭艳霞、周利杰、温洋、周远英、陈晓燕、赵艳、徐子明、张国庆、王忠民

(二)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1.建立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规划。2.明确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的任务。

3.完善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的评估机制。

(三)制定保障措施:

1.工作采取专家引领的形式。由元认知技术研发者金洪源教授为技术总顾问,由15位心理专长的教师为技术骨干,由24位班主任和有兴趣的科任教师为技术研究员,组成一支专家引领、优秀教师参与的强大的心理技术团队,组成心理教育研究会。

2.工作细化到每个班组。班组在领导小组指导下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计划有时间、地点、人员及落实内容保证。并制定学习、交流、培训等具体要求。

3.制定考勤制度。把集中学习、培训、交流等活动都进行严格考勤,与学校常规教学、教研的要求一致,纳入常规管理。

4.保证专项经费,确保此工作顺利实施。

七、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实施进程

(一)特色建设实施周期:2013年9月——2015年12月

(二)阶段目标、内容、过程及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准备及初步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1.确定实施目标,落实大连市基地校申报。

2.完成课题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实施制度及工作计划。

3.确定实施人员及对象。选拔30名培训教师,确定3个实验班。

4.建立学校心理教育研究会,进行教师心理教育技术培训,培养15名心理教育技术导师和15名专家教练。开发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及学科校本课程,规范教学行为。

5.学校将心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议事日程,领导重视,教师积极参与。6.进行实施前的教师现状调查,了解教与学现状,收集整理资料,完成初步调查分析。进行实施前的学生现状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现状和对学习现状看法,并收集整理资料,完成初步调查分析。为下步的工作打下基础。

7.进行前期动员和过程讲座,让学生充分认识心理教育的意义和学习心理教育的知识。开展班主任培训,让班主任提高对元认知心理教育技术的认识。

8.进行三个年级的个案塑优工作。此外,开展高一年级的心理教育元认知智慧课程指导;高二年级诸如学习问题、交往问题、个性问题等的团体辅导,和优秀学科、缺腿学科的集中训练;高三年级考试焦虑的辅导,和缺腿学科和优秀学科的集中训练。集中开展优秀生塑造工程。进行实验班全程跟踪和学科教练的系统指导。

9.召开一年一度的心理文化节活动,全方位展示学校心理教育成果,推动心理教育规范化、自动化进程。

10.开展家长学校座谈、培训活动,探索家校合作,塑造优秀人格、提高学习效率的有 效途径。

研究阶段目标: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在教师心目中形成正确的利用心理教育提升学业成绩的理念,了解学生学习心理特征,初步摸索出塑造优秀人格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心理学规律,探索出心理教育特色的有效课堂模式。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5年7月)1.全校开展师生教学关注心理健康活动,进行元认知心理干预的常规化。

2.进一步探讨元认知干预的心理学规律。建立特别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跟踪档案。3.定期组织交流、研究活动。对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元认知干预等心理学支持有效模式。

4.建设培优学生成长档案,跟踪调研,并形成经验总结的书面材料。

5.将项目研究渗透于日常心理教育工作,形成元认知心理干预的课堂教育模式,硬化德育,规范课堂,让教学得到升华,扩大特色成果。

6.继续项目研究。提升研究成果,跟踪调研,编辑论著。

7.开展家长学校座谈、培训活动,形成家校结合助教有效模式。8.形成心理教育特色文化,打造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品牌。

研究阶段目标:加强师生教学中对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视,形成元认知心理干预等有效模式。形成元认知干预塑造优秀人格、提高学习效率的教育模式,硬化德育,建立教育教学心理保障体系,使有效学习的心理学支持制度化,形成心理教育文化。

第三阶段:总结推行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1.继续进行项目探究。内化元认知干预的心理关注,开展学校心理教育活动。2.继续开展家长学校座谈、培训活动,推广家校结合助教经验。

3.对参与师生进行再次问卷调查,并予以分析、评价、总结,完成项目研究报告及相关材料。汇编研究论文及总结研究成果,完善项目全部研究工作。

4.对元认知心理干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建立保障体系,构建快乐和谐高效教学氛围,创建健康向上校园。

5.形成元认知技术体系,硬化德育,以德育引领教育教学,形成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新思路。

6.申报大连市心理教育特色学校。

研究阶段目标: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元认知技术心理教育模式,总结出利用元认知干预塑造优秀人格、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并形成模式,构建心理教育技术的德育技术化体系,硬化德育,以德育引领教育教学,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新思路。构建快乐和谐高效教学环境,创建健康向上校园,为把学校建设成“生态、博雅、人文”的心理教育特色学校而努力奋斗。

八、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成果与深层思考

(一)学校教育科研具体工作的实施与收获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室坚持“整合资源,开发渠道,课题引领,全员聚焦”的工作方针。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

1.关注个例,面向全体,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创设民主、和谐、健康的校园育人氛围 2.专家引领,课题导航,提升科学、规范、前瞻的健康教育品位

(1)开发社会渠道,利用社会力量“请进来,走出去”,提高了学校教育科研水平。(2)通过课题引领,规范教育科研工作,提升教育科研品位。3.关注教学,优化格局,聚焦有效教学课堂的心育方向

(1)推广有效教学的心理学支持实践研究成果,关注教育教学,形成有效教学、高效 8 课堂创新模式。

(2)建立学科心理课堂,形成有效教学的心育模式,让每节课都推动学生高效学习,都关注学生心灵成长。

4.开拓空间,营造环境,推动心理教育特色建设的发展

(1)建立“和风心理工作室”,让教师网络生活关注学生心灵成长。(2)组建学生团队,开展多种活动,高效营建学生心灵家园。

(3)建设学校心理网站,学校心理教育技术网:http://)。

(4)完善心理教育工作室、阅览室建设,构建广阔、多元、宽松的师生心育港湾。5.互利共赢,深化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继续与专家合作,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建设优秀生塑造工程。

(2)继续与报刊杂志社合作,宣传推广研究成果,建设品牌心理教育室。

(3)开拓与全国兄弟学校心理教育合作领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打造心理教育知名品牌。

6.家校联合,社区服务,建设和谐家园

(1)建立“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培训与研讨,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2)建设心灵使者团,走进家庭,服务社区,为营造和谐社会心理教育环境贡献力量。总体来说,学校教育科研部门广泛地开展了心理教育工作,对师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二)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研究成果 1、2009年7月,市级课题《普通高中特殊学生教育与心理救助的研究》结题。2、2010年5月,省级课题《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的心理学支持研究》结题。3、2010-2011年,6篇教师论文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发表。近60篇论文获得省级论文一二三等奖,其中,何竟轩老师的《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的心理学支持研究》被人民大学《中小学教育》收录,拓展了心理教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4、2011年9月,学校正式确定了“以心育心:开拓心理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方针。同时,孙兆礼校长在国家级刊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发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化之路》,系统地阐释了这一办学思想。5、2011年10月,省课题《普通高中心理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开题研究。6、2011年12月,共青团中央主管的《人民教师》杂志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化之路》为题对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进行了专题报道,并授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称号。7、2012年3月,省级刊物《新课标研究》发表了何竟轩老师的《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特色建设构架思考》文章,系统地阐释了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的构想。8、2012年9月,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校本课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出版。9、2013年1月,谢金友校长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以心育心:开拓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之路》的文章,高调阐释了学校进行心理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思想。10、2013年2月,谢金友校长又在《中国教师》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以心育心:建设心理教育特色学校》的文章,明确了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内涵,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11、2013年3月,于书全校长继续推行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办学的思想。并开展了心理教育面向全体,深入课堂的实践研究,并取得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收获。同时,学校被评为“大连市心理教育特色项目学校”。12、2013年8月,学校被评为“辽宁省科研百强学校”。

(三)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的思考 我们认为,进行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最大的收获是实现了一次教育观念的革命——把 9 学校教育理解为一种技术,实现了人人可领悟操作,人人可达到效果的目的。其次,使学校心理教育变成了硬任务。它使德育工作指标化,以德育引领教育教学,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变德育的软干预为硬干预,形成了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新思路。第三,他们感到,学校德育智育不能不干预潜意识。第四,课堂融入心理教育元素是教育教学的本真回归。第五,扩大了青年教师培养的内容与途径。第六,它让校本科研、校本师训有米为炊,大有作为。

篇5:心育小论文

这次月检测之前,我的心情很紧张,因为我复习课上得不好,没有认真听,没有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所以我怕自己考不好,让老师和爸爸妈妈担忧。我心理想,我一定要考好,这样老师高兴,爸爸妈妈高兴,我也很高兴。到了考试的时候,先考数学。拿到数学卷子是,我先全部看了一下,心里总算放松了,卷子不是很难,我都会做。于是,我又开心又认真地拿起笔准备写卷子,可我发现第一题就有点难,图看不清,我想了又想,还是写了一个我认为的答案。我不灰心,继续往下做,碰到难题,我就认真思考,碰到不难的题我就迅速地认真写完,一题不漏。最后写到附加题了,我心里又沉重了起来,因为附加题很难,我想过不写,可是我又想到,爸爸妈妈都说过,卷子上的题一定要做完,不能空着。

于是我努力地想,写上了我想的解法,我不知道写得对不对,但是我努力思考了,我没有做逃兵,所以我很高兴。遗憾的是这题我做错了,今后上课我一定要认真听讲,多做习题,这样才能解出难题,真的不做逃兵。考语文和外语的时候,我写得也很认真。这次月检测,我觉得自己考试时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下次上复习课我也要象考试时一样认真,这样我肯定能考出更好的成绩。相信我吧,老师!相信我吧,爸爸妈妈!

上一篇:2m电路故障处理流程下一篇:教育活动感想范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