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课程

2024-05-08

《税收筹划》课程(通用8篇)

篇1:《税收筹划》课程

1.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请归纳分析税收筹划方法的一般步骤?答:

(一)掌握纳税人的相关资料和筹划意图 1.掌握纳税人的情况

家庭状况、收入情况等;组织形式、财务情况、投资意向、对风险的态度、纳税历史等。2.筹划意图

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利益与亲人利益 3.取得和纳税人筹划相关的资料 对相关财税政策和法规进行梳理、整理和归类二)进行企业纳税评估与剖析 纳税筹划前,对筹划企业进行全面纳税评估非常必要,通过纳税评估可以了解企业的内控制度、涉税会计处理、税种、近两年纳税情况分析、纳税失误和症结、税收违法记录、税企关系等。三)进行筹划、形成方案并实施 1.选择节税方法 2.进行可行性分析 3.计算各方案的应纳税额 4.分析影响因素 5.选择并实施方案 6.进行方案实施跟踪和绩效评价

在纳税筹划实施过程中,筹划企业要尽量与税务机构充分沟通和交流,实现税企协调;如果导致税企纠纷,筹划企业应该进一步对筹划方案进行评估,合理方案要据理力争,不合法的筹划方案要放弃。

(2)对增值税销项税额进行筹划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对销项税额的筹划关键在于销售额。对销售额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筹划: 1)注意价外收费

价外收费应当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后征收增值税。比如,在带包装物销售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让包装物作价随同货物一起销售,而应采取收取包装物押金的方式,且包装物押金应单独核算。2)选择适当的销售方式

采取合法的价格折扣销售方式,只要折扣额和销售额开税规则

收加工费、代垫辅料

符合委托加工条件的应税消费品的加工,消费税的纳税人是委托方;不符合委托加工条件的应税消费品的加工,要看作受托方销售自制消费品,消费税的纳税人是受托方。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的纳税人是委托方,不是受托方,受托方承担的只是代收代缴的义务(受托方为个人、个体户的除外)。即加工结束委托方提取货物时,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税款。委托方收回已税消费品后直接销售时不再交消费税。

但是,纳税人委托个体经营者、其他个人加工应税消费品,一律于委托方收回后在委托方所在地缴纳消费税。

2.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的计算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l-比例税率)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其中:

“材料成本”是指委托方所提供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如果加工合同上未如实注明材料成本的,受托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材料成本。

“加工费”是指受托方加工应税消费品向委托方所收取的全部费用(包括代垫辅助材料的实际成本),但不包括随加工费收取的销项税额。

3.如果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提货时受托方没有代收代缴消费税时,委托方要补交税款。

委托方补交税款的依据是:已经直接销售的,按销售额(或销售量)计税;收回的应税消费品尚未销售或用于连续生产的,按下列组成计税价格计税补交: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计算消费税的难点——材料成本的确定

委托方提供的材料成本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但是包含采购材料的运输费(也不含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采购过程中的其他杂费和入库前整理挑选费用等。

4.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在提取货物时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了消费税,委托方收回后以不高于受托方计税价格直接销售的,不再缴纳消费税。高于受托方计税价格销售的,需计算缴纳消费税,并可抵扣该消费品委托加工环节被代收的消费税。如果将加工收回的已税消费品连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时还应按新的消费品纳税。为了避免重复征税,税法规定,按当期生产领用量,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的已纳税款准予扣除。(4)结合当前情况分析房产税的政策特点,提出房产税的筹划思路? 2.案例分析(20分)

某出口型生产企业采用加工贸易方式为国外A公司加工化工产品一批,进口保税料件价值500万元,加工完成后返销A公司售价900万元,为加工该批产品耗用辅料、备品备件、动能费等的进项税额为10万元,该化工产品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请你分析该案例中,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两种不同加工方式的纳税差异和优缺点。答:

当期期末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10-16)=6(万元)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900×(17%-13%)-40=36-20=16(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500×(17%-13%)=20(万元)免抵退税=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900×13%-500×13%=52(万元)企业应纳税额为正数,故当期企业应缴纳增值税6万元。如果该企业改为来料加工方式,由于来料加工方式实行免税(不征税不退税)政策,则比进料加工方式少纳税6万元。

1)若上例中的出口销售价格改为60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则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进料加工方式下:

应纳税额=600×(17%-13%)-500×(17%-13%)-10=-6(万)免抵退税=600×13%-500×13%=13(万)因此,该企业的应收出口退税为6万元。

也就是说,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可获退税6万元,比来料加工方式的不征不退方式更优惠,应选用进料加工方式。

2)若上例中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为15%,其他条件不变,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进料加工方式下: 应纳税额=900×(17%-15%)-500×(17%-15%)-10=-2(万)免抵退税=900×15%-500×15%=60(万)因此,该企业的应收出口退税为2万元。

比来料加工方式的不征不退方式更优惠,应选用进料加工方式。3)若上例中的消耗的国产料件的进项税额为2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 进料加工方式下:

应纳税额=900×(17%-13%)-500×(17%-13%)-20=-4(万)免抵退税=900×13%-500×13%=52(万)因此,该企业的应收出口退税为4万元。

也就是说,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可获退税4万元,比来料加工方式的不征不退方式更优惠,应选用进料加工方式。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对于利润率较低、出口退税率较高及耗用的国产辅助材料较多(进项税额较大)的货物出口宜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对于利润率较高的货物出口宜采用来料加工方式。

篇2:《税收筹划》课程

课程名称:税收筹划 英文名称:Tax Planning 课程代码:09213201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

分:3

学时:48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0)2.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 3.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财务会计、税法 6.教材与参考书目:

参考书:《纳税筹划教程》,毛夏鸾 刘钰 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二、课程介绍

税收筹划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以经济学、管理学为基础,是对税收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投资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义务人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为了其财务利益的最大化,而在设立、经营、投资乃至消亡的过程中,所做的纳税方案选择。《税收筹划》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税收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及法规为依据,结合现行的财务会计、金融投资、经济法规的规定,借鉴国内外税收筹划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系统阐明税收筹划的概念、特点、原则等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着重介绍企业在投资决策、生产经营、成本核算以及其它方面的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税收筹划是需要具备了税法和财务会计知识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其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了解税收筹划的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重点掌握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能够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法。

本课程具有很高的实践操作性,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主要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管理方法,辅之以学生为主进行案例的讨论,重点培养学生对税收筹划方法的理解和税收筹划方法的运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黑体小四号字,上空一行)

第一章 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共4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 知识要点: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的分类 第二节

税收筹划的目标 知识要点:税收筹划的目标 第三节

税收筹划的原则 知识要点:税收筹划的原则 第四节

税收筹划的意义 知识要点:税收筹划的意义

教学重点:税收筹划的概念、特点;税收筹划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税收筹划的类型;税收筹划的意义。

教学难点: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的特点,税收筹划与税务筹划、纳税筹划,税收屏蔽、税收档板。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对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税收筹划的分类、税收筹划的原则、税收筹划产生的原因、税收筹划实施的条件和一般流程、税收筹划的意义等有比较全面的理解。

第二章 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利用税收筹划政策 知识要点:税收优惠形式 第二节

税收递延 知识要点:税收递延的途径 第三节

税负转嫁

知识要点:税负转嫁的筹划方法 第四节

选择企业组织形式 知识要点:企业组织形式

教学重点: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和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进行税收筹划。教学难点:税收递延、税负转嫁。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税收递延、税负转嫁、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等方法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共10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纳税人的筹划 第二节 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计税依据的筹划 第三节 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优惠政策的筹划

教学重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增值税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身份的筹划、增值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筹划。

教学难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进项税额的筹划。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增值税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身份的筹划、增值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筹划;熟悉增值税税率和减免税的税收筹划。

第四章 消费税的税收筹划(共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计税依据的筹划 第二节 消费税税率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税率的筹划

教学重点:选择合理的加工方式的筹划,以应税消费品换取其他货物、抵债、入股的筹划,包装物的筹划。

教学难点:复合计税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的确定,关联企业转让定价和选择合理的加工方式。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选择合理加工方式、外购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消费品、以应税消费品换取其他货物、抵债入股的筹划、包装物的筹划;熟悉纳税人的筹划、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筹划;了解税率的筹划。

第五章 营业税的税收筹划(共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营业税征税范围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征税范围的筹划 第二节 营业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计税依据的筹划 第三节 营业税税收优惠的筹划 知识要点:税收优惠的筹划

教学重点:建筑业的筹划、服务业的筹划、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筹划。教学难点:建筑业的筹划、销售不动产的筹划、税收优惠的筹划。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建筑业、服务业的筹划,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计税依据的筹划;熟悉税收优惠的筹划;了解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和娱乐业的筹划,税率的筹划。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共10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收入项目,扣除项目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基本税率,优惠税率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税收优惠政策的筹划 第四节 合并分立与资产重组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企业并购的税收筹划,企业分立的税收筹划,整体资产转让的税收筹划 教学重点:应税收入、扣除项目的筹划,税率的筹划,税收优惠政策的筹划。

教学难点:纳税主体选择与转换的筹划,扣除项目的筹划、税收优惠的筹划和企业合并分立与资产重组的筹划。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扣除项目的筹划,税率的筹划,税收优惠政策筹划;熟悉收入确认金额与时间的筹划;了解企业并购、分立、整体资产转让和置换的筹划。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法(共4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

知识要点: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 第二节 对不同收入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工资薪金所得的税收筹划,劳务报酬所得的税收筹划等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免征个人所得税项目,减征个人所得税项目,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项目 教学重点: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筹划,工资薪金所得筹划,稿酬所得的筹划。教学难点:工资薪金所得筹划,境外已纳税额的扣除。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工资薪金所得的筹划;熟悉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的筹划,稿酬所得的筹划,境外已纳税额的扣除;了解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及其他所得项目的筹划,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项目。

第八章 关税及其他税种的税收筹划(共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关税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关税的税收筹划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土地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第三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收筹划 第四节 房产税的税收筹划 知识要点:房产税的税收筹划

教学重点: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筹划。

教学难点:充分利用保税制度、原产地标准、选择货物进口方式、运输方式的关税筹划;土地增值税的筹划。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有关税种的法律规定和税收筹划空间,掌握筹划要点。

四、课内实验环节及要求

五、考核办法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形式:全校统考闭卷

篇3:《税收筹划》课程

《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的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方面

现行国内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会计学等经济管理专业对《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等税法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主要有三种方式:(1)分属于不同学期,先后开设《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2)将《税法》作为先修课程,再将《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整合后作为一门课程选修;(3)《税法》《税务会计》选其一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税收筹划》作为扩展学习,设为选修课。

2.教材建设与教学内容方面

《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中,《税法》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18个具体税种为主的实体法和以税收征管法律制度为主的程序法。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紧张,加之程序法内容枯燥繁琐,往往只重点讲授具体税种的相关概念、构成要素、税额计算等,其他内容则一带而过。

《税收筹划》教材的编排基本有两种方式。一种以18个税种作为筹划对象,比如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消费税的税收筹划、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等。这种方式以《税法》中的实体法作为编写依据,有利于学生对《税法》课程内容的巩固和深入理解。另一种则以企业的经营活动作为筹划对象,比如企业筹资活动的税收筹划、投资活动的税收筹划、企业收益分配的税收筹划等。这种方式以企业涉税事项的资金流向作为编写依据,便于学生对企业具体业务操作的理解。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税法相关选修课程的内容体系安排、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地选用合适的教材。

《税务会计》教材的编写体系主要囊括了具体税种的计算、账务处理及税收筹划。与《税法》《税收筹划》等课程相对比,容易发现,“具体税种的计算”属于《税法》的重点内容,“税收筹划”是需要单独开设的一门课程,而“账务处理”则是《财务会计》中强调的内容,比如所得税会计。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税务会计》课程的边缘性、综合性,导致无论如何安排《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都会造成课程内容的重复或缺失。

(1)《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同时开设时,由于三门课程的边界很难划分清楚,内容存在交叉,势必出现两种教学效果:一种情况是重复讲解,造成课时浪费;一种情况则是“踢皮球”,认为其他课程中有类似内容就省略讲解,造成学生学习内容盲点。(2)先修《税法》,再修《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的整合课程,无法突出《税务会计》的重点,同时由于课时紧张,容易将《税收筹划》变成摆设。(3)《税法》《税务会计》选其一,再修《税收筹划》。只修《税法》,无法让学生理解财税关系,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欠佳。只修《税务会计》,如果不给予足够的课时,则使学生无法熟练掌握税额计算,进而不能理解涉税事项的账务处理;如果给予充足的课时,内容的繁多同样不利于学生对税法相关知识的吸收掌握。

《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的教学整合

1.课程设置方面

目前,有关《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课程整合研究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姚爱科(2009)最先提出将《税法》与《税务会计》整合为一门《税务会计》课程,以税种作为主线,将基本税制要素与会计处理联系在一起,并指出整合后的课程安排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苏强(2011)强调采用“多元立体化理念”的教学模式,设计整合后的《税法与税务会计》课程。胡春晖(2014)认为《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应合并为《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二)》,提出以18个具体税种为纵线,横向讲解每一税种的税额计算、账务处理、税收筹划的内容。整合课程加大课时后,分两个学期进行讲解。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分量和学生的接受水平,笔者认为,将三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其一,内容面面俱到,易使学生对税法相关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杂而不专;其二,学习周期长,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消磨与学习内容的遗忘;其三,内容繁冗细碎,无法使学生对税法相关课程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综合来看,《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的整合思路并不是将其简单合并,而应合理划清界限,突出各课程的重点。即《税法》《税收筹划》的内容不变,主要以税额计算、具体税种的筹划为主,而《税务会计》则应取消与《税法》《税收筹划》重复的部分,加入《纳税实务》的实践内容,并强调其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如此整合可以使学生在《税法》《税收筹划》中掌握税法相关知识,在《税务会计》中理解财税关系,锻炼实务操作能力。

2.教材建设与教学内容方面

(1)教材建设方面

目前,已经出版发行的税法相关教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考试用书,比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的应试指导书;一种为高校的教学用书。考试用书由于其应试用途,理论性较强,与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不符,而教学用书因其编写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需求刚性等因素,导致权威性、时效性欠佳。另外,本科院校的学生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强。鉴于此,会计教育界、企业实务界、税收征管界的税务、财务管理、会计人才应联合建立教材编写团队,以高校教育建设为平台,从教学目标、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入手,设计、编写与培养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理解程度的教材。

(2)教学内容方面

整合后的《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中,《税法》侧重对法律条文的解释,《税收筹划》主要针对不同税种的案例进行筹划分析,《税务会计》则强调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在具体教学操作时,《税务会计》可加入仿真实验课,比如采用与《财务会计》相同的资料,将其中税法与会计准则处理方式不同的涉税事项进行调整,让学生理解税法规定与会计制度的不同。也可以将“纳税申报”部分的实务操作案例转换为更为直观的会计账册与纳税申报资料表,同时练习“电子报税软件”,让学生掌握手工申报纳税、网上申报纳税的具体操作过程。

综上所述,《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课程的整合思路应以人为本,从合理划分《税务会计》与《税法》《税收筹划》课程的边界着手,辅以实务操作内容,区别于《财务会计》,最终达到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财税人才的要求。

摘要: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对税务会计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高校税法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等三个方面对《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课程的整合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复合型财税人才。

关键词: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课程整合

参考文献

[1]姚爱科:《试论〈税务会计〉课程与〈税法〉课程的整合》,《会计之友》2009年第6期。

[2]苏强:《基于多元立体化理念的“税法”与“税务会计”教学模式设计》,《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篇4:《税收筹划》课程

关键词:税收筹划;教材建设;实践教学

一、税收筹划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高校中,税收筹划课程主要出现在经管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根据适用专业和院校类型的不同,其课时设置也有所差别,教学侧重点亦不同。一般而言,税收筹划课程在财政学专业、税收类专业中的地位最高,其次是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和其他经济类专业等。现在,一些院校的非经管类专业也以选修课的形式为学生开设税收筹划课程,让学生了解税收筹划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税收筹划课程不仅是财政学专业的核心限选课程,而且也是财政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同时,税收筹划课程也是工商管理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的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选修课程。对即将从事财会、税务类工作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关的财会、税收基础知识,所以税收筹划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影响学生整体素质及实践工作质量的提升。

在课程效果评价方面,不同学校的做法也不同。大多数高校采取定量评价衡量方法,以综合分值的高低来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在学习时主动选择的意愿明显增强,对自己感兴趣、有价值的课程会认真学习,对没有兴趣、不实用的课程则会排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教学效果不好。税收筹划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的热情程度和教学组织能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检验税收筹划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是看学生在相关实践工作中的税收筹划能力。

二、影响税收筹划课程教学效果的问题

1.课程建设缓慢。20世纪90年代以后,税收筹划的理念才被引入中国并被吸纳,所以税收筹划课程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大学课堂的时间并不长,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教材选取困难、实验室建设滞后等问题。高校教师一般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他们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社会阅历较少,实践经验不足,有效开展案例式教学相对困难。河南工业大学财政学专业作为新专业,师资力量有些薄弱,还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教学团队,课程建设也比较滞后。

就税收筹划课程的教材建设来说,目前此类教材存在内容陈旧、知识不系统等问题。教材内容跟不上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调整,可能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惑,影响学习效果。另外,税收筹划课程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实践教学环节较少且效率低。大多数院校的税收筹划课程的实践课是在机房完成的,而一些高校的软件升级不及时,跟不上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调整步伐,往往使学生的上机操作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2.授课和考核方式僵化。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在税收筹划课程教学方法方面,一些高校的教师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虽然多数任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堂教学变得直观明了、易于接受,但是学生没有真实体验,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仍然不佳。另外,税收筹划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多为闭卷考试,而且卷面成绩一般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较大。这在某种程度上会误导学生过多地关注理论知识,而忽视相关实践技能的训练,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三、提升税收筹划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般而言,教师要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应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大多数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技巧,但是其自制力较弱,且很多时候具有学习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教好税收筹划课?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有針对性地选取教材。同时,教师要认真备课,熟悉授课内容,做到重难点突出,把握好教学节奏,多与学生互动,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后辅导。具体来说,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重视专业导学。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导学这一教学环节,是专业导师对大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思想、心理、生活、专业等方面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河南工业大学财政学专业为例,在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导学时,教师会详细讲解该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情况,帮助学生理清税收筹划课程与先导课程、拓展拔高课程之间的关系。税收筹划课程一般会安排在大三的下学期或大四的上学期。在此之前,学生要学习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如会计课、财务管理课、税法课、经济法课等。教师通过专业导学让学生了解税收筹划课程与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只有扎实掌握先导课程知识,学生才能学好整个专业课程。

2.注重教材建设。教材的选取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好的教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质量较差的教材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误导学生,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目前,已经出版的教材大多存在内容陈旧等问题。为避免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应及时编写或修订适合学生知识结构和专业培养方向的教材。另外,任课教师在平时要多关注国家财税政策的调整,多关注社会中的相关案例,从而为课堂教学所用。同时,任课教师要经常到知名院校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与同行专家积极交流,积累教材建设经验。河南工业大学每年都有教材编写的相关政策出台,在制度和资金方面对任课教师编写教材进行支持和鼓励。所以,税收筹划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好好把握机会,用心研习,争取编写出国内一流的教材。

3.创新教学方式。除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外,税收筹划课程教师还应多采取实用性、亲临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学习税收筹划课程,掌握并综合运用会计、财务管理、税收、具体经济行为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案例。案例是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只有真实的案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当然,案例并不是随手可得的,是需要任课教师日常多关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并认真收集,然后适当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及知识结构来分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深入社会收集相关资料,积极参加讨论活动,最终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然后,教师安排各组成员进行交流,各抒己见。此外,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学校也可以通过校内税收专业实验室或校外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总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宫义飞.能力本位下税务筹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财务通讯(综合),2011,(11).

[2]姜欣.对《税务筹划》课程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路[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3).

篇5:《税收基础》课程教学总结

王晓晓

一、整体思路

在《税收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提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教学思想。它指导着我的教学实践,实践反过来又验证这一教学思想的正确性。

二、主要特色

1、倡导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是离不开学生参与的,虽然专业课的讲解很大程度上教师还是处于主导地位,但如果能够适时的转换角色,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是能收到很好效果的。

第一,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案例教学,将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来,如教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来讨论和分析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第二,在课堂教学上提倡学生自己踊跃站起来回答问题,我作为教师并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鼓励发散思维。这样不仅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勇气和增强学生信心,同时也轻松掌握了知识。

第三,采用“开拓性提问法”。把每节课要讲的内容精心设计成几个大的问题,每个大问题里含有许许多多的小问题,小问题里面又含有许多更小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一步步学习新知识,问题的逻辑性很强,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大部分问题在学生的最近所要学习的范围内,学生有可能回答出来,但必须动动脑筋,努力思考。这样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不断地问问题,学生不停地思考。回答问题时,有时学生齐回答,有时找个走神的学生回答。整个教学过程,好像是和学生在交流。另外在每节课讲完后,我都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每一章讲完总结本章的内容。通过总结,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很难忘记,这样做遵循了遗忘的规律。

第四,重视“亲其师而兴其学,乐其友而信其道”道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源自对老师的印象。优秀的教师除了在教学上要有创新外,在师德师风上优良品质的塑造也同样重要。学生对老师的好感,更加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与帮助上,如我注重对学习缺乏动力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等等。

2、注重实务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我本着理论“必需、够用”原则,注重实务操作,培养动手能力。会计是一门实用型很强的学科,仅仅记住一些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和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解、掌握、运用”这个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我讲解理论的时候,经常联系大量的具体经济业务,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一些理论知识。但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应用,这也是学习的目的。

三、教改心得

税收基础课程的教改心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且还是一桶流动的水;二是学生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

效果更好;三是实务操作与理论学习同样重要;四是亲其师而兴其学,乐其友而信其道。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始终把学生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学生的工作做好、做深、做细、做实,让学生满意。

篇6:纳税筹划课程心得体会

税筹划就是在充分利用税法中提供的一切优惠基础上,在诸多选择的纳税方案中择其最优,以期达到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

一、从存货计价方法看税收筹划 国家税法规定,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均匀法、移动均匀法。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假如物价持续上涨,采用后进先出法可以使企业期末存货的本钱降低,本期销货本钱进步,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反之,假如物价持续下降,采用先进先出法,可以使企业期末存货的本钱降低,本期销货本钱进步,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也达到了少缴纳企业所得税(递延性)的目的;而在物价上下波动时,采用加权均匀法或移动均匀法可使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较为均衡,避免高估利润,多缴纳所得税。2000年5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后进先出法的使用进行了限定,即只有企业正在使用的存货实物流程与后进先出法相同时,才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或领用存货的本钱。因此,对企业来说,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只有当企业正在使用的存货实物流程与后进先出法一致时,才可以使用后进先出法,否则只能采用别的存货计价方法。在物价持续下降时,企业应采用先进先出法,而当物价上下波动时,企业最好采用加权均匀法或移动均匀法,以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在存货当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存货就是低值易耗品,它的计价方法和一般的存货不同。国家税法规定,未作为固定资产治理的工具、用具等,作为低值易耗品,可以一次扣除或分期摊销。一次摊销是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一次性摊销其本钱;而分期摊销是在领用时先摊销一部分本钱,再在以后分次摊销剩余的本钱。我们可以看出,一次摊销与分期摊销法相比,前期摊销的用度较多,后期摊销的用度较少,从而使企业前期纳税较少,后期纳税较多,相当于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因此企业可选用一次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进行摊销,从而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

篇7:《税收筹划》课程

2、电子商务下常设机构概念的重新界定与认识

3、当今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的选择

5、抵免法在各国实践中的运用

6、对中国实行税收饶让抵免的思考

7、国际税收筹划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8、在华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9、当今跨国公司国际避税新趋势探讨

10、浅议国际税收竞争

1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及其防范

12、论我国直接投资中所得税政策的选择

13、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14、跨国公司税收监管问题研究

15、国际避税地及其正负效应探讨

16、当前国际税收情报交换与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17、对预约定价协议制度的思考

18、论国家税收筹划

19、论国际税收协定发展的新趋势

20、应对国际税收竞争的税收政策选择

21、关于资本弱化税制的国际比较

22、转让定价与国际税收筹划

23、借鉴国际经验,规范我国区域税收竞争行为的探讨

24、欧盟的环境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5、国外完善的财产税体系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篇8:《税收筹划》课程

一、回忆旧知识

此环节非常重要, 因为要想学会税收筹划, 首先要会计算如何纳税。如何计算应纳税额是在国家税收课程中所学的知识, 此门课程开设在《税收筹划》课程之前的学期, 学生基本已经忘记了, 在这种遗忘旧知识的前提下学习本课程, 很难达到教学目的。所以, 在讲课之前回忆旧知识旧内容非常重要, 这是对开展以下教学内容的铺垫, 但是如何回忆所学内容呢?如果单纯的以教师提问理论知识学生回答的形式来回忆, 就会让学生进入死记硬背的状态, 不能发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建议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第一, 引入案例。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回忆如何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案例]假设每一个学生毕业后都自己创业成为老板, 作为一般纳税人, 请根据当月的业务安排情况, 如何确定当月应缴纳的增值税额?老师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 大体了解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程度, 为第二环节打下基础。第二, 设疑。根据案例, 由老师提出具体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基础知识。 (1) 我国增值税采用的计税方法及其计算公式是什么? (2) 如何确定计税销售额? (3) 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有哪些规定? (4) 不准抵扣的进项税额有哪些规定?第三, 解疑。让学生来回答, 主要是强化回忆其在《国家税收》课程中所学的内容。第四, 总结。老师把一般纳税人的计算公式写出来, 然后对每一项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 所谓“彩线穿珍珠”, 这样条理比较清晰。具体表示如下:

通过四个环节的进行, 学生把以前所学知识全部回忆, 并加深印象, 为新课程的开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新内容

这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内容, 也是学会如何筹划, 掌握基本筹划思路的关键所在。教学上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新知识运用的创新性。所以本环节教学采用“指导+自学”的教学模式, 引入案例, 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 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仍以上述学生的假设案例为例。第一, 提出问题。 (1) 作为纳税人的企业是否可以实现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目的, 实现最大的利润空间? (2) 如果能, 应该用什么方法? (3) 在这些方法里, 那些是最佳的、并且是合法的途径? (4) 对合法的途径提出自己的安排思路。第二, 分析问题。首先安排学生成立小组进行讨论, 讨论结束后以书面的形式总结答案;然后安排小组之间互相提问, 把相互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最后上交老师。第三, 解决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以及形成的问题进行解答, 帮助学生揭开疑问, 理清思路。第四, 归纳总结。在老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自学指定的教学内容, 并归纳总结。

三、理论联系实践, 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这是本次教学的关键环节, 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 老师结合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提供2~3个案例供学生进行实战练习。通过真实的例子, 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案例中, 这是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途径之一, 也是对本次教学内容是否成功的考查方法之一。让学生在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解决中把知识学活、学精、学通, 这也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本环节仍然采用分组讨论, 教师从中指导的形式, 启发学生从何处着手才能运用所学知识, 其中注意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以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 引入案例。[案例]某公司主要从事大型电子显示屏生产, 同时利用现有力量为客户提供电子显示屏及相关设备的设计、安装和维修保养业务, 假如某年某月实现设计费收入1000元, 产品销售收入25000元 (含税) , 安装费收入800元, 维修费收入500元。作为一个以产品生产为主的企业, 被税务部门认定其为一般纳税人, 其所有收入全部作为混合销售收入计算缴纳增值税, 税率为17%, 本月进项税额为2000元。该公司财务主管向税务顾问询问如何才能降低其税收负担?第二, 提出问题。 (1) 能否降低税负? (2) 如何筹划才能降低税负?第三, 分析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老师参与其中并进行指导, 最后找出筹划思路:此公司从事电子显示屏的设计安装, 如果每次都是和产品的销售连在一起, 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应当一并征收增值税。但如果这些设计安装业务并不是与产品销售连在一起而是单独承揽的则可以作为兼营业务, 在分别核算的情况下, 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按规定缴纳营业税。第四, 解决问题。让学生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进行计算比较来验证结果正确与否。筹划前: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1000+25000+800+500) ÷ (1+17%) ×17%-2000=1966.67元。筹划后: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5000÷ (1+17%) ×17%-2000=1632.48元。应纳营业税= (1000+800+500) ×5%=115元。共纳税额=1632.48+115=1747.48。显然, 筹划思路正确, 企业税负降低。第五, 结论。根据上述计算结论, 指导学生为该企业提供合理的建设性建议, 即, 怎样做才能达到筹划的目的?两条途径满足要求: (1) 与税务机关协商作为兼营业务单独进行核算, 按规定缴纳营业税。 (2) 如果与税务机关协商不成, 而条件具备可将设计与安装业务分立出去, 单独成立一个企业作为营业税纳税人缴纳营业税。

四、课后布置作业, 巩固所学知识

每章内容结束后, 给学生留作业, 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寻找合适的案例进行练习并上交作业, 老师批改作业并把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内容讲解给所有学生。这是对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让学生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问题, 让学生不要心存依赖心理, 以此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将综合性启发式教学方式贯穿于教学之中, 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知识和研究问题的兴趣。课堂上采取教师讲授与指导, 学生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把枯燥的理论讲解变为活跃的讨论研究。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凌云.谈《国家税收》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2]安仲文.对创建《国家税收》校级和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的若干思考[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9) .

上一篇:大学生寒假酒楼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下一篇:淮北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