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2024-05-05

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精选11篇)

篇1: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江西省大余县池江中心小学黄学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教学本质决定了“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切不可在课堂教学中独揽课堂、过多限制、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重结果,而轻过程。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启发引导,少灌输传递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够由其他人代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是学生在学数学,他们应当成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决不只是模仿者。在教学中,应充分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观察、实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但是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仍有许多教学跳不出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怪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经常只是简单的传递和灌输知识,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如“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一课教学,许多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出示例题,让学生计算,然后直接要求学生观察分母并进行分解质因数,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虽然学生在老师的强制灌输下,能够机械的模仿知识,但对知识并不能获得深刻地理解。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这课时:在学生完成、、、化成小数的计算后,并不急于让学生观察分母,先让学生讨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跟分数的分子还是分母有关系呢?引发学生猜测和争论,有的学生就提出用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来论证,如:(能)(不能)得出结论后再让学生观察分母,最后让学生自己举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课堂中,这位教师敢于放手,善于启发,不越俎代庖,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争论、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学生敢于探索,敢于评判,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动手、交流的机会;课堂教学,教师不要一味单调重复性讲解,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把课堂变成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老师的角色要做出改变,通过有效的启发、引导、合作,让学生在民主平等、信任、宽容的氛围中探索新知、点燃智慧、树立信心,感受数学的魅力,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二、多联系生活,避免生吞活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学习数学。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一课时,我让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空火柴盒,提出两个问题(1)火柴盒的表面积是多少?(2)用纸板制作这样一个火柴盒,至少要用多少的纸板?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们摆弄着手上的火柴盒,开始了测量、讨论,甚至争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两个问题的对比,学生切实地感悟到表面积含义的内涵。在解决火柴盒制作的问题时,有的同学就发现了火柴内盒的长、宽、高与外盒不同,必须再次测量。同时,内、外盒的计算,又为学生提供了关于长方体5个面,4个面等面积计算的典型案例,有了上述的经历,再让学生自学课本的例题,自然是“水到渠成”。脱离实际,缺乏过程的学习,学生往往感到抽象、乏味,更难有精彩的发现。

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让他们生吞活剥,要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出发,化抽象为具体,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经验知识化,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三、多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

传统教学,为了实现结果目标,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样做,往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两头”实施分层次教学,鼓励不同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历程中收获成功。我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一课时,先让学生填空,想一想,你们的根据是什么?(板书:15÷5=()÷()=()÷()=()÷()=„„.)接着出示今天要研究的1.5÷0.5这样的问题,通过引导观察发现这道题除数是小数,该怎么办?启发学生思考.得出新知识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性质两方面的知识有关系。放手让会计算的学生尝试计算,请还不会计算的同学上台和老师继续研究。这时,我结合生活实例:铅笔1枝5角,1元5角可买几枝?(3枝)让学生列出算式(1)15÷5=3(1元5角=15角)(2)1.5÷0.5=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1.5÷0.5=15÷5让学生说说他们为什么相等,这时在启发学生发现:左边是今天要学的算式,右边是已学过的知识.实际上根据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就行了,这样学有困难的学生也会做了.相同的结果,不同的学习历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两头学生(尖子生、中下生)的发展,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的重要体现。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多组织参与,在亲历中建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多数老师都会采用演示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但还是老师讲得多,动得多;往往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一位老师在数学这一课时,先是指导学生画出一个底20厘米,高1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用剪刀剪下。然后提出能否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换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接着是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合作,没有太多的示范和言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似乎有点“烦”,但在“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现每人手中拿的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他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但能拼成相同的长方形,面积相等,对知识有了深层的感悟。数学知识的获得,要多组织学生的参与,不能事事代替,要不厌其烦,注意有序引导。“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有了“经历”“体验”“探索”的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必须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课堂还给学生,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让学生走进学习、走进生活、经历过程、尝试失败、体验成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最终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

篇2: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在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今天,体育教师应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的学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现代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也必然具有这种特性。

学生的主体性是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又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也是一种发展个性的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得如何,主要看其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和个性的培养与完善。

体育课主体性教学实际上是学生自我监控的学习过程,其学习的主体与课堂内容合二为一,促进了学生对自身体育学习过程意识的形成,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总体上来说是自我计划、检查、评价和调控过程。体育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意识,促进学生寻求成功的感受,对自我学习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学会分析和总结。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但这丝毫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追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

1、教师的主导作用应适时、准确和有实效。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适时、准确和有实效,切勿完全放手给学生。因为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第一要素就是运动技能的提高。教师适时的运动技能教学符合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运动技能的提高也是学生体验体育运动、挑战自我、展示自我、交流结友的前提和条件。

2、必须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

为什么要上体育课,为什么要学体育,为什么要学某项教材,为什么要做某一练习,学习这些内容到底有什么用,对自己到底有什么好处?必须使学生明白。否则,学生的学习必须是被动的、盲目的。如果教师不知道为什么要教,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那么,教和学就很难发挥其主动性,也很难生动活泼起来。

3、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3: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一、多组织参与, 在亲历中建构

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动手、交流的机会, 课堂教学, 教师不要一味单调重复性讲解, 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把课堂变成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老师的角色要做出改变, 通过有效的启发、引导、合作, 让学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 多数老师都会采用演示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 但还是老师讲得多, 动得多, 往往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我在一次《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数学教学中, 先是指导学生画出一个底20厘米、高1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用剪刀剪下, 然后提出能否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换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接着是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学习。在教学中, 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引导、合作, 没有太多的示范和言语,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似乎有点“烦”, 但在“烦”的过程中, 有的学生就发现每人手中拿的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 他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但能拼成相同的长方形, 面积相等, 对知识有了深层的感悟。数学知识的获得, 要多组织学生的参与, 不能事事代替, 要不厌其烦, 注意有序引导。“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 有了“经历”“体验”“探索”的学习过程, 才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 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必须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所“为”、有所“不为”, 把课堂还给学生, 重结果, 更要重过程;让学生走进学习、走进生活、经历过程、尝试失败、体验成功, 在亲历中建构知识, 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最终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

二、多尊重学生, 让每个学生发表见解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的表达从课堂教学情境中扩展开去, 改变教师“包讲”或者学生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 不敢想也不善于想的教学模式。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建构的过程。例如, 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时, 教师不急于讲解算法, 而是引导学生, 想办法算出自己的课桌面的周长, 并说说自己的理由。这样教学, 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往往能表达出老师可能表达不了的, 感悟出老师感悟不到的东西,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多关注差异, 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

传统教学, 为了实现结果目标, 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这样做, 往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 所以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两头”实施分层次教学, 鼓励不同的学习方式, 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历程中收获成功。我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一课时, 先让学生填空, 想一想, 你们的根据是什么?[板书:15÷5= () ÷ () = () ÷ () = () ÷ () =……], 接着出示今天要研究的1.5÷0.5这样的问题。通过引导观察发现这道题除数是小数, 该怎么办?启发学生思考, 得出新知识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性质两方面的知识有关系。放手让会计算的学生尝试计算, 请还不会计算的同学上台和老师继续研究。这时, 我结合生活实例:铅笔1枝5角, 1元5角可买几枝? (3枝) 让学生列出算式: (1) 15÷5=3 (1元5角=15角) , (2) 1.5÷0.5=3,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1.5÷0.5=15÷5, 让学生说说他们为什么相等。这时, 启发学生发现:左边是今天要学的算式, 右边是已学过的知识。实际上根据商不变性质, 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就行了, 这样学有困难的学生也会做了。相同的结果, 不同的学习历程,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特别是两头学生 (尖子生、中下生) 的发展, 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的重要体现。关注差异, 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 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篇4:如何关注学生的数学过程性学习

关键词:关注 数学过程性学习 已有经验和知识 设计活动 教师语言 不同的学习历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人心,作为一个长期担任数学教学的教师,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努力探索和尝试。我感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始终需要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围绕同一个目标,进行多种数学活动。一堂有效的数学课,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的应该是能力的提高。“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数学过程性学习”,为此我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阅读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研讨,在教学中不断实践。2013年12月我有幸参加了第38届“创新杯”全国教学艺术大赛的听课活动, 这次听课一睹名师的风采。专家的课堂犹如一场艺术与知识结合的精彩的演出,这节数学课使我有所感悟。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一课,徐长青教师用“锅来了,饼来了,吃啦,三分钟”的有趣的语言,再加上用一双手当饼,像做游戏一样,他没有用课件没有用学具,而他的课上得那样轻松那样有趣,开启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统筹优化的含义。徐老师还根据学生的理解,把握他们求知求胜的心理,用“我信,我不信”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学会了寻找规律,验证规律,学会了以此类推。专家的课深深打动着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浅谈一点对如何关注学生的数学过程性学习的认识。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数学教学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烙饼问题”一课,课前徐老师拿出一些白纸,问这些纸要撕开来,你有什么办法?学生选择叠在一起的办法,这样节省时间。教师再问这些纸发下去,你的办法是什么?猜一猜教师的办法是什么?学生说分组传下去这样快,可以多出一点上课的时间来。一些白纸和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这就是统筹优化法,再进入新课。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了,学生愿意跟着教师学习,学习变得有趣味了,启迪学生智慧的大门由此开启。

二、教学中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

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生活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去发现、去提出、去思考,引导他们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前我上“烙饼问题”这节课时,用几张圆形的纸片来当饼,还把两面涂成不同的颜色,在黑板上演示,但是徐老师上课就用师生的一双手,老师的手就是锅,学生的手就是饼,手心手背就是饼的两个面来烙饼,同时说“锅来了,饼来了,刺啦,三分钟”。徐老师设计的游戏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做到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生活中的资源利用得心应手,课堂气氛浓郁,学生兴趣盎然,学生体验深刻。当我尝试把这种方法用在自己的教学后,一次期末水平测试时,有一个学生答题,就用自己的一双小手当饼烙。事实说明,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曾经学过的某个数学概念或某个数学公式会遗忘,但是作为过程性的数学学习,使他们不会忘记如何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师的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促进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教师的语言发自内心,饱含关注学生的情感,传递着引领学生学习的信息。因此教师的语言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调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揭示课题,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当学生猜对后,再配上课件或教具演示,教师很自然地引出课题:“今年我们来认识钟面”。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四、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使全体学生得到提高

新的课程标准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提倡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不同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历程中收获成功。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做练习,完成作业,都展示出很多不同,里面含有很多个性化的东西。教师就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关注学生,如一次练习课上,发现少部分平常做题慢,正确率不太高的学生,取得了较好的练习成绩,这时,教师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在肯定全班学生的同时,重点提出这些学生在练习中,做到了四十分钟按时完成练习,正确率也比较高。这样使学困生在全班得到了鼓励,自信心增强,使他们有了积极主动探索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勇气,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了学生发展。

数学作业发现特点,对学生及时地评价,使教师的话,犹如一粒种子一样深埋在学生心里。如,四年级上册学习积的变化变化规律,完成作业练习16×17=272,根据这个算式完成填空16×34=( ),16×51=( ),16×85=( ),16×102=( ),有学生写出了这样的过程,“一个因数16不变,17扩大了2倍,16×34=544,272×2=544”,教师对学生评价:“你写的语句完整,表达准确”“你列算式说明思考的方法,思路清晰,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从内心深处赞赏和欣赏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把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方式,获得一种成就感。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关注学生的数学过程性学习,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提高,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篇5: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已有几年了,几年中经过广大老师的共同努力,在数学教学中出现了各种新的教学思潮,大大推动了数学教学的发展,拓宽了数学教学的途径,然而有一种现象却值得关注,那就是很多老师在翻新教学花样的同时,仍旧过多的看重教学的结果,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与反思,满足于学生提供的现成答案,短期效益明显,但学生的数学能力却没有实际提高,长远来看并无大的发展,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就这个问题,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即学生在问题解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数学思考与情感体现等,并将学好数学的信心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这个问题中,结果只是一系列思考后的呈现方式,倘若我们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那么学生生动而富有个性的内心过程,教师就无法知晓,不能说是巨大的损失,与此带来的是学生将失去更多的参与、经历、体验的机会。作为教者,也就不会准确了解学生,无法及时准确地促进不同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要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各个环节,关心他们的变化与发展。鼓励、激励、帮助他们,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蓬勃发展的机会与氛围,要俯下身来,听一听他们在想些什么,成为他们前进中的引导者、合作者。

二、重视数学活动的交流 数学活动的交流是数学教育的基本部分,是新时代的需要,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的需要,数学活动的交流,包括书面交流与口头交流两种情况,在通常的教学中,学生喜欢用书面形式进行交流,在其落笔的过程中,会把一些零星的、杂乱的素材再一次进行整理,使之落笔有据,言之有理,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使原有的分析得以加深,原来模糊不清的想法逐渐清楚明朗,学生活泼而富有个性的思维过程在这里得以充分的体现。另外,如果将书面语言再作一次口头交流,可帮助学生思考他人的想法与策略,从而扩展自己的数学知识,如有学生提出不同的建议还可以促进其他的同学,包括老师在内的共同反思。学生则通过这种合作与交流,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他人的思路,丰富发展自己从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学会理解探究他人的想法,学会批判地回顾自己的观点,从而完善解题策略。所以说,强调数学活动的交流,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它为学生严谨的思维与智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在思维的整理过程中,新的东西往往一次又一次会在脑海里闪动,思维在此时显得异常活跃,智慧的火花随时都有可能迸发出来,交流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催化剂,它刺激原认知水平的发展,如:提出这样的叙述是否有道理?怎样才能把问题讲好,讲透,讲得简洁一些?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活动的过程有时又是一次数学交流的过程。

三、注重学生数学猜想的获得及对猜想的验证,提倡对验证过程的反思 数学的猜想是在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归纳、类比的基础上获得的,没有数学猜想的活动是无意义的活动,在思考问题中学生往往通过直观判断来进行,呈现出很强的个性化色彩。有的学生通过大量的数学实践来证明自己的猜想,由于其数学化水平的局限性,虽然把握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但并没有洞察事物的本质属性,没有及时归纳总结,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尝试错误式的,其质量和效率是无法保证的;有的学生却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排除一些不相干的因素,努力营造出一个针对问题的主要矛盾开展的数学猜想,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通过数学活动和猜想,为进一步制定下一步的实验计划,拟定方案打下了基础,使学生的数学能力有了一个螺旋式的渐进上升的过程。我认为,一个学生数学化的程度是其数学猜想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其数学建模的能力为数学猜想提供了可能。因此,需要培养学生掌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猜想一旦形成,正确、清楚、行之有效的验证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数学思维中最为有序、最为严谨的部分。数学猜想一旦得到证明,还需要有良好的反思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归纳与总结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没有良好的反思能力,是很难在问题解决后再次提出新的问题的。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对最终的结果不予过问,我们在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情况下,还要深入了解这一过程最终所取得的结果,如果某个学生长期解决问题的方式、过程雷同化,又相对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这时老师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引导学生,使之思维的过程变得科学、清晰、简洁、有效,结果趋于合理正确。对于学生思维建构的确有困难的,老师应强调大众化的,易于广大学生共同接受的思维过程,必要时针对书本中的有代表的例题,作典型解析,而不要怕浪费时间。

篇6:材料4编者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自主

学习和独立思考

从2001年课程改革开始,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实验已走过近十年。十年来,教研员和老师们在学习和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努力实践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有时过于关注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却忽略了活动的目的性,降低了实效,往往出现一些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无实质、课堂有热度却无深度、探究有氛围却无研究等等流于表面的现象。二是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行为的参与,却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有时候缺乏参与的深度、广度。为此,我们开始关注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本身,关注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这里所选的三个教学案例,教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丰富和发展经验,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白雪飘飘的北国》一课的教学通过典型资源的选取、应用和教师层层递进有利于学生探究和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观察等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观察、分析社会事物的能力。《当危险发生时》则通过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助自救的知识、课上交流、创设模拟操作实践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初步学会自护自救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和安全的意识。《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则让学生通过模拟考古的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提高探究的能力。

篇7: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目标就是学习物理核心概念,掌握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由此可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新课程理念是不仅关注物理知识的理解和物理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是高中物理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

一、科学素养的界定

科学素养是指: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美国2061中提到)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科学素养包括:物理知识与技能、物理方法、物理能力、物理思想和物理科学品质。

二、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对物理学进行认识的过程,因此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每一过程,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的崇高使命。如何做到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呢?

1、关注学生参与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应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物理学习的全过程中去,养成认真观察实验,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同时不断提出自己的疑问的学习习惯。高效率的物理教学必然是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和物理问题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逐步内化和领悟物理实质,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学习和研究物理。所以我们应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物理的过程,充分利用物理内容不失时机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例(1)一个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着。今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挂在弹簧的下端,用手托住物体将它缓慢放下,并使物体最终静止在平衡位置。问在此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如何变化?此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学生很难入手,于是我们发动学生讨论,观察演示实验,把它和不用手托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功和能的关系,什么力做功改变动能,什么力做功改变机械能。如何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去思考?用什么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认识过程、反思过程和总结提高过程,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及成因,就能适时地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2、关注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内化提高物理能力的一个过程。关注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如何独立思考,应用正确的思想方法,遵循物理内在规律,选取最合理而高效的手段来解决物理问题,这个过程对培养学生物理能力和物理思想至关重要。要解决一个物理问题就必须理清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通过分析和判断确定用什么物理规律来解决,因此物理问题要按照合理的顺序来分析。第一步是边审题边画草图边标出关键词,把数据标在图中相应位置,分析物理过程还原物理情景,关注每一个细节和隐含条件。第二步是选定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物理过程分析、受力分析以及问题特点确定要选用的物理规律。第三步选定物理状态或过程,根据物理规律列方程或方程组,将物理问题变为数学问题。第四步解方程并加以讨论,从数学问题仍回到物理来理解方程的根的物理意义。一般来说一个物理过程(或一个物理状态)对应一种物理规律就可以列出一个方程。例(2)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1

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多大?此物理问题涉及两个状态一个过程,根据两个物理状态的受力情况可以列出两个合力等于向心力方程,再根据动能定理列一个物理过程的方程,三个方程联立即可。关注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物理时的困惑,引导学生高效而规范地分析物理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3、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品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将科学探究引入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让学生模仿和经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领悟科学家探究自然规律时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

①关注学生提出物理问题、从猜想到假设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创设物理情景-引出矛盾与困惑,由学生(或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猜想到科学假设这一过程,学生要经过大量的反思与辨析,其间要用到许多思维方法:如直觉思维,类比思维、归纳思维等。同时要能够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演绎。如果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分析过程和思维过程,适时加以引导、激励和归纳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比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想它与力、质量、速度、物体的形状和体积等因素有关,如何从一般猜想发展到科学猜想需要教师适度而有效的引导(追问、点拔、实验和推理等),学生的思考与判断。关注这些过程比得出结论更为重要。

②、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

科学探究的核心是物理实验设计的思想方法,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如微小量放大法、替代法、比较法、转换测量对象法等。同时要关注和思考每一个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大胆地设计实验,教师要关注学生设计的过程以及全班的比较、分析和判断,鼓励学生的创新设计,引导学生体会各种实验设计的思想,比较各种实验设计的优劣。通过实验设计锻炼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比如要测定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学生设计了近十种实验方案,经过分析和比较,同学们对实验设计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要敢于创新,敢为人先。

③关注学生实施物理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关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误差分析的过程,不仅能够适时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比如学生在做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探究实验时,发现有的小组动能的增加和重力势能的减少基本相等,有的小组相差很大,有的小组动能增加大于势能减少,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实验事实,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关注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娴熟应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数学不仅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对学习物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关注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学会用数学观点来分析物理,用物理观点来应用数学,做到数学与物理的融合。许多物理题目用数学方法和观点来解决,然后又用物理观点来分析,可以达到对物理问题更加深刻的认识。例(3)一小球以初速度V0=20m/s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可以由公式y=20t-gt2从数学角度用二次函数求极值;也可以用判别式=0来解决;还可以用v-t图象来解决。如果从物理角度来看用最高点速度为0求出时间,也可以用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来解决。通过比较学生对物理实质理解更加深刻到位。只要做到数学思想与物理思想的融合,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涉及诸多的自然学科,但我们如果有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意识,我们就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很高科学素养、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人才。

[参考书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余文森 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

2、《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

3、从猜想到假设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假设----史硕阳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年8期

4、高中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对策------孙福如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年6期

5、中学物理(学科素质教育丛书)--------阎金铎

篇8: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一、关注预习

高效的预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抓手, 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预习, 在预习过程中解决自己在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 教师要合理设计预习目标, 保证充足的预习时间, 并落实好课前预习的检查与评价。关注学生的预习情况, 可以找准课堂教学的起点, 并为课堂上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础。教师只有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在语文学习中, 不是所有问题都要留在课堂上解决, 因此, 预习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字词障碍、熟读文本的基础上, 通过思考、交流解决简单问题, 减少预习活动的盲目性,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为课堂上教师引导下的深入探究奠基。教师教育学生理性地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忌不假思索、不求甚解地“搬运”各种教辅资料上的现成内容。

二、关注课堂

课堂是培养习惯、促进思维、发展能力的主阵地, 要多措并举,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不能存有“课内损失课外补”的思想倾向。关注课堂就是以校正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为基点,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 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培养创新能力。一个好的教师要致力于创设一种愉悦、和谐、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的课堂上, 师生能够平等对话, 完成情感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上, 师生能共同创造奇迹, 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和时空;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课堂是教师演绎自己精彩的舞台, 教师只有在学生的精彩的映衬之下才会显得光彩夺目。然而,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经常会有意料不到的状况出现, 因此, 教师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关注学生的听课习惯, 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时的精神状态, 关注学生课堂学习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 为生成搭桥铺路。

三、关注练习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练习作为一种复习策略, 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设计、布置练习时, 教师要转变“广种就能兼收”的错误认识, 要紧扣学习重点, 立足于大多数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 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 认真地筛选, 避免一刀切, 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习题挑出来, 把那些重复性、机械性、陈旧过时的习题剔除掉, 力求少而精。

多练不等于“题海战术”, 减负与多练也并非水火不容。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加重了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 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 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为了提高练习的时效性, 教师可以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出发, 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分层作业, 变机械重复的作业为实践型的作业, 变封闭性作业为开放性作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分层作业淡化了应试色彩, 注重思维价值的提升, 注重实践能力、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师除了要实现从关注练习“数量”向“质量”的转变, 还要对练习情况作出及时有效的反馈。比如, 教师可以尝试改变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作业的做法, 适当布置一些有一定挑战性的题目, 提倡以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 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提高合作能力。

四、关注考试

课程教学离不开全面、科学的测试与评价。考试是评价学生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考试, 学生学习上的进步获得教师和家长的承认, 心理上获得满足, 从而会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考试能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及时纠正学习上的偏差, 还可以有效避免知识的僵化。当然, 教师也要改变陈旧的应试观, 确立适应新课改要求的考试观, 不能把学生训练成应试的机器。教师要精心编制试卷, 提高试卷的开放性, 帮助学生摆正自己的心态, 克服对考试的焦虑心理。还要善于从考试中发现问题, 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入手, 经常进行自我反思, 深入剖析, 找出“病因”, 分析“病理”, 进而“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同时, 要特别重视考后试卷的讲评工作, 尤其在审题、解题方法指导和失误分析上要多下工夫, 使考试真正成为全面检查、调整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

篇9: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一、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我们教学生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更在于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使之获得自求自得的学习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沿着教师呈现的思维方式和统一的解题思路进行学习的现象,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1.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如:我在教“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让学生在课前做好教学的充分准备:课堂上引导学生逐步从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六个条件中的1个、2个、3个……开始进行探究,尤其是满足1个、3个条件的,情况有多种,是不是每一种情况都能保证全等呢?这就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教师适当指导,从而得出每一种情况的结论。经历这样一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几种判定方法。

2.让学生经历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让学生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剪移拼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引导观察: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何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样一个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留给学生的只是数学枯橾、抽象难学的印象,学生会丧失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也无法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1.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实践操作是学习知识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要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操作的,都让学生去做,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发现,从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如前面所举的例子则是充分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获得结果的乐趣。

2.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合作交流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索活动,它比教师讲和个人自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去倾听别人想法,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如在学习有关《三角形》一章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BE与C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C=∠DCB;②∠BEC=∠CDB;③BE=CD;④OB=OC.

(1)上述四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情形);(2)选择第(1)小题中的一种情形,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对于上述这个问题,先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再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得出问题(1)的答案,这样问题(2)的解决也就如鱼得水了。学生能够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到数学课堂是快乐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3.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就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热爱数学的情感。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后,我拿了一根萝卜让学生计算它的体积,学生最先说:“不能计算。”经过再三鼓励,于是学生想出了几种方法:①用泥土捏一个与萝卜一样大小的模型,再转化为长方体或圆柱体来求;②放在已装水的容器中,看水位上升的高度来求;③放在已装水的容器中,再取出,看水位下降的高度来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出结果,体验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

学生不仅要善于运用策略,而且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时进行运用学习方法。作为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方式提升为学习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总结和感悟出来的,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和机会,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探索出不同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总结:①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②这节课我有什么收获?③在这节课中,我哪些方面表现较好?哪些方面表现不够?④这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在运用中就能达到熟练自如。

篇10: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情趣——引发探究欲望。

数学教学中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1.联系生活实际及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景。

从生活实际或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创设了生活情景:××商店挂出一则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老师想买一件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你帮老师算算要付多少元人民币?这使学生在兴趣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2.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问题情景。

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认知矛盾,甚至寻找契机制造一些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导他们探究数学知识。例如教学“正方形的认识”时,我利用多媒体,先出示长方形让学生说说它的特征,然后把这个长方形逐渐收缩或扩大成正方形,问学生:“现在得到的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给它起个名称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根据“运动”的观点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

二、激发学习情感——营造探究氛围。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当提倡的组织形式。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合作探究,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教学《圆锥体积》为例。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是由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推导出来的,其中包含“等底等高”和“1/3”两个要点。教学时先分组实验,再分别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可有效强化学生对这两个要素的理解和记忆。合作探究、群体交流,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能培养他们和睦相处、协同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品质,使他们逐渐养成具合作意识、又具有竞争意识的团队精神。3.激励评价,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

⑴鼓励性评价。当学生提出探究设想或在探究活动中取得一定进展时,哪怕这一设想、这种进展微不足道,甚至带有某些偶然因素,教师仍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如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得出:s=1/4лd2,在得到教师的肯定之后,他非常高兴。以后的练习中他就常用这个公式计算。这也说明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最感兴趣的。教师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进步的巨大动力。

⑵期望性评价。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成为他们继续探究的动力。当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气馁迹象时,我们应用热情的言语、热切期望的眼神去激励他们,给学生以自信。

⑶延迟性评价。适当延迟评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学习稍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时,一位学生根据例子“某皮鞋厂今年上半年前3个月平均每月创产值81万元,后3个月平均每月创产值95万元,这个厂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月创产值多少万元?”提出:解这类题目只要把平均数加起来再除以2就可以了。教师这时没有完全肯定,也没有一口否定,而是组织大家开展讨论,同时,改编了例题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在月份数相等的时候才可以用这种简便的方法。

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探究性问题或设想,教师都应认真对待,积极引导。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评价策略,并以自己的神态、动作、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促其积极自动地参与到探究数学知识的活动之中。

三、挖掘探究资源,激发学习热情——开展探究活动。

1.挖掘教材资源,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课本是供教学用的材料,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凭借课本,而应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组织学生探究,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如在上“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堂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给每个学生发三组小木棒,其中一组可以组成三角形,一组是两根木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的长度,一组是两根木棒的长度和小于第三根的长度。然后让学生分别用这三组木棒摆三角形,并分别量出各组木棒每根的长度。最后,把学生量得的三组木棒长度分列在黑板上,并就此提出“请你用一个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三条线段能够组成三角形的条件”的问题。这时,学生一般会在能够组成三角形的那组数据里寻找关系式。有的会提出两线段的积大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式,有的会提出两根木棒长度的商与第三根的长度比较,有的甚至会提出用两根木棒长度的平方和与第三根木棒长度的平方进行比较等各种不同的比较方式,不管学生用哪种方式,我都板书到黑板上,然后引导他们一一筛选,最后只剩下所要得到的结论。这种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2.善用故错效应,开展探究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故意出错,引导学生去探究、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如教学“平行线”时,我通过在桌面上摆小棒,得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有的同学看了书后马上反对,教师则“坚持错误”,要求学生拿出事实依据来。学生兴趣很高,通过实际操作(把小棒竖起来摆弄)、小组讨论,跟老师据理力争,教师终于“认输”,并向学生“道谢”。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活动,经过跟老师的一番“搏斗”,最后战胜老师,“夺取”知识,增强了立体空间的观念。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3.紧扣生活实际,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如学习“统计初步知识”前,组织学生调查市场的价格信息或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状况等,上课时把这些信息、数据制成统计图表。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逐步培养他们把数学作为观察周围事物、分析和研究各种具体现象的工具的意识,增强他们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11: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我县实施高效课堂已三年了,已经进行了两次达标赛讲,教学效率大幅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最近,我总思考:怎样在高效课堂中打造出高效而自主的学习效果,为此也进行了不少的实验,现在,我更加的坚信:高效教学的课堂更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适合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索研究,更适合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自主合作、探索研究、创新、概括和口语表达等能力,更有益于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自主。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提炼教学语言,构建高效教学,促进数学课堂的高效、自主。在教学中,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关键性语言和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层递性教学环节的设计,有时甚至一句话就决定这节课的成败,这也是每个教师的理想和目标,正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数学课堂教学要走向高效,有一条清晰的“线路”是前提和保证,这就是自学的效率,而教学中,关键性语言的提炼更具有启示、指引学生探索、研究这个“导航”功能,这样,数学课堂才能更好的去除冗繁而高效,从而使课堂教学高效的生成。提炼教学关键性语言,构建高效教学环节,就成了数学课堂的高效的“催化剂”和重要保障。

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一节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如何把立体的长方体表面积转化成平面的6个面总面积的计算是本节课的关键点,因此,针对利用长方体相对的棱长

度相等从而找出各个面的长与宽并计算出各个面的面积也成了这节课突破的重点和难点。于是,在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并计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你认为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6个面的面积之和)

2、如果沿着一条棱把长方体剪开,你猜会怎样,想象一下?(长方体的表面所有的面都会展开在一个平面上„„)

3、仔细观察长方休的展开图,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各自的长与宽总和长方体的长、宽、高中的两个有关系„„)。

4、你能快速说出各个面的长与宽,并准确计算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吗?

5、试着测量计算出你手中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合作探究,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6、交流、总结长方体表面积的不同计算方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较好地自主学习,研究探索出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不同方法,而且能较好地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鲜明的具有针对性和层递性的教学环节的制订,更好地帮助学生把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简单的几个面面积之和的简单计算,而且教师简单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就起到了让学生目标明确,探索研究新知的作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体验了知识形成并获取新知的全过程,更能培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会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索、创新、表达、总结等多方面能力,在这节课中,课堂结构比较清晰、明快、整体感强;教学素材比较经济、高效、少而精练;时间控制的较匀称、舒缓、恰到好处;活动展开的也比较体现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要言不烦;教师上课也比较轻松、自如、胸

怀全局;学生学习的愉快、主动、学有成效;„„这节课在高效的教学成就了课堂的高效!

二、做好铺垫与引路,渗透学习方法,促进高效、自主数学课堂的形成。

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做好知识铺垫,站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教材和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形成技能,让教学简单而高效,这是每节课成功的保证,更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所以,做好铺垫与引路,渗透学习方法,才能更好的成就高效的数学课堂。

在解方程一节的教学中,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复习铺垫,并教给学生一种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习利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方程,希望在课前复习铺垫中,奠定研究新知识成功的基石。复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4=6„„学生在充分练习之后,在研究解方程a+4=6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研究之后,有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a=2,并且说出了这样的想法:解方程a+4=6,我就把它看成()+4=6,想想:6-4=2,所以解方程a+4=6中,当然是a=2了。我追问:如果用一句话表述一下这种方法,你会怎么说?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加数用减法。接着我引导学生验证、理解掌握。师:很好,不但有思考,而且上升到了理论上的总结,很会学习。那么,究竟这句话是否正确呢?现在我们就来充分的验证一下,检验这句话是否正确吧。学生充分动手解此类方程,进行验证,然后汇报、总结。师:你是怎样验证的?说说你验证的过程?学生汇报验证过程。我是这样

想的:解方程a+2.1=7,利用以前学过的()+2.1=7来表示,就求出()里应该填4.9,解方程a+2.1=7,a=4.9„„这种类型已经非常熟悉了,两数合起来是7,一个数是2.1,另一个数就是7-2.1=4.9了,于是规范解题格式就可以了,并引导学生检验:把a =4.9代入方程左边进行检验,结果通过计算发现,方程的左右两边都相等,所以,a =4.9 正是方程的解,因此,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经过学生的思考、总结,学生对此类方程可谓印象深刻,以此类推,放手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研究,其余类型自然可以轻松掌握了。

温故而知新,利用学生已有只有知识经验稍加思考,整理,这节课的新知识就轻松掌握了,教师剩下的工作就是引导,稍稍点拨,并帮助学生练习、提高就行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会学生知识的今天,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同样重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动脑探索活动,研究新知识,为他们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基,让学生合作、探索、研究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有较多参与的机会,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学得积极认真,久而久之,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也会逐渐形成,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会与日俱增,学习兴趣更会日渐浓厚,何乐而不为呢!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做好知识的铺垫,渗透学习的方法,成就简约、高效、自主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利用学科整合,找准契合点,成就数学课堂的高效、自主。

整合学科,找准契合点,设计高效教学,打造高效、自主的课堂,这是教师教学思想的折射;是数学学科本身逻辑、严谨的魅力凸现;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的完美演绎。

如:在《方程的意义》一节的教学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关于天平平衡的特性及其使用方法已经非常了解,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学生利用天平的平衡就可以自然的过渡到等式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含义,进而研究出什么是方程,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轻松地明白:原来把已平衡的天平左右两边数量的相等关系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就得到了一个等式,像这样的等式中有个别量用未知数表示,得到的含有未知数的相等数量之间的关系式就是一个方程。于是,我在课前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组合数学信息,制造天平平衡,并用式子表示出来的研究活动。学生利用已有的数据得出了不少的等式,其中自然也包括有方程了,其中,不但加深与巩固了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还能熟练掌握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并做到正确地判断什么是方程什么是等式。

上一篇:大区经理职务说明书下一篇:高考志愿填报六个技巧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