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消费心理健康

2024-05-24

合理消费心理健康(精选6篇)

篇1:合理消费心理健康

合理消费与健康的消费心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及其表现;掌握消费心理不成熟的集中表现;讨论式学习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及其表现,同时培养在讨论中恰当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以及课堂情景小品的参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和讨论,采用参与式的情景教学和讨论式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别和抵制不良消费习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讨论式学习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及其表现,同时培养在讨论中恰当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以及课堂情景小品的参与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受消费心理支配;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和不成熟的消费现象。难点: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受消费心理支配。

三、教学准备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搜集有关不良消费心理的案例,预习新课内容。

教师:搜集反映有关不良消费心理的事例资料与漫画,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 【情景展示】

情景1:上高一的小强,看见班上有同学在用iphone4S,于是回到家也向父母要钱买个。情景2:赵小姐是一个很潮的女孩,逛街时每每看到新颖别致的衣物,都会慷慨解囊地去买。情景3:数月前,听说联合利华、宝洁等旗下的数款日化用品要涨价,居民们纷纷就近或跑远去超市扫货。

情景4:如今,在广告的狂轰乱炸下,张小姐总是禁不住诱惑,买了一大堆东西后,发现没必要,后悔了。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时是受消费心理支配的,消费心理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在当代中学生当中广泛存在着消费结构不够合理,消费行为不够理性的现象。而出现这些不合理消费原因就是有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存在。为了使我们的消费更加合理,就必须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二)主题精讲 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  案例一: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这种现象在我们学校存在吗?

 案例二:2011年6月份,“郭美美事件”把她自身和中国红十字会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面孔稚嫩,穿着光鲜,打扮时髦,郭美美通过微博展示自己的名衣、名车、名包、别墅等。

 案例三:每逢新年,同学之间免不了互送小礼物。前几年送贺卡,现在送的礼物价格越来越高。许多家长无奈地表示:“这样过节,对家庭有压力。不过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矮半截、抬不起头来。”

 案例四:小赵同学的服装总是怪怪的:裤子上左一个大兜右一个小兜,兜上还有许多铁环,走起路来叮当作响,两只鞋的颜色也不一致。别小看她这身服饰,价格可高哩。

设问:上述情景中,人们是在什么心理的驱使下,形成了上述的消费行为?

师:在经济生活中,存在广泛的消费心理。其中常见的有:攀比心理(别人有的我也要有)、炫耀心理(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从重心理(别人这样做我也这样做)、逆反心理(别人要我这样做,我偏不这样做)。消费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 P56:相关链接  P57:操作平台

 案例:文女士一遇到不爽的事情就会疯狂购物,事后又后悔了;与老公争吵后就约上闺蜜到酒吧买醉。

 结合教材知识分析:上述情况所反映的消费心理为什么是不成熟的?

(三)主题升华

思考:怎样才能消除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篇2:合理消费心理健康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合理消费与消费心理的关系,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以及消费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及危害。培养学 生辩证思维能力、判断是非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趣味心理测试,教材漫画资源的利用等教学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提高消费品味,改善消费行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不良消费 心理和消费习惯,逐步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着关爱生命意识和节俭诫奢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消费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及危害。

2、教学难点 :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三、教学方法

情境设置法、问卷调查法、讨论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研究教材与教参,准确把握重点与难点,收集资料、 整理信息、制作课件;全面调查学生的不良消费心理和行为使课堂教育有的放矢。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统计9月份消费支出项目并反思自己消费行为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趣味心理测试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热情,化解紧张心理)

【新课讲授】

七、合理消费与健康的消费心理

1、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

情景一:

某同学生日,同学之间互送小礼物。A同学准备送一张贺卡,但看到其他同学送的都是比较贵重的礼物,于是自己节省饭钱也买一个昂贵的礼物。

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心理?你是不是也受过这种心理的影响?该怎样对待这种心 理?

【学生回答略,教师针对学生交流的内容适时给予评价和总结】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便不由自主地加入。当别人率先做出示范性消费行为后,他们便仿效和重复,其消费会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人们追随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情景二:

寝室里A同学拿出新买的手机给同学看,B同学拿出自 己的`手机说这算什么,我的是我老爸从韩国带来的最新产品,中国还没上市呢。C同学念叨:等我过生日让我老爸也给我买一个

请问: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 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这种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这种风气在我们校园里存在吗?应该怎样看待这种消费?

【学生回答略,教师针对学生交流的内容适时给予评价和总结】这是攀比心 理引发的消费。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在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夸耀性心理。个别学生的消费受攀比心理的影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情景三:

一位同学看见其他同学夏天都买软饮料喝,为了标新立异彰显个性而故意购买酒精饮料导致身体不适,体现极端逆反心理。

请问: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相似的情形吗?是什么心理驱使这位同学买酒精饮料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的消费行为?

【学生回答略,教师针对学生 交流的内容适时给予评价和总结】这是求异或逆反心理引发的消费。人们的个性展示,有时是借助消费活动体现的。与众不同、展示个性, 成为一些人的消费行为。这虽然推动了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是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 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多媒体出示】

(1)攀比心理: 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2)炫耀心理: 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 并以此为荣耀。

(3)从众心理: 顺从社会大众 消费潮流, 效仿多数人的消费行为。

(4)逆反心理: 拒绝循规蹈矩, 追求与众不同。

其他的消费心理: 求新心理,求名心理,求美心理等

小结:这些消费心理比较广泛的存在,如果走向极端就有可能成为不健康消费心理,从而形成不健康的消费习惯。

2、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习惯是指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违反精神文明的、或者影响合理消费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过渡:消费中的不良心理和不合理的习惯与消费者的心理不成熟有一定的关系。

3、消费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及危害

(1)、 冲动购物

学生活动:

(1) 描述自己或其他人冲动购物的经历

(2)概括冲动购物的原因:消费时缺乏理性(没有自主性)(视频)

(3)冲动消费行为反映了哪些不良的消费心理。

(4)结合自己冲动购物的经历谈谈冲动购物的危害: 妨碍合理消费,

花冤枉钱,甚至花钱买罪受。

(5)克服冲动购物的对策:

2、缺乏自制力

学生活动:

(1)中学生缺乏自制力的消费行为有哪些

(2)描述自己缺乏自制力的消费经历(9月份消费情况调查、展示图片)

(3)概括缺乏自制力的消费的特点:非理性

(4)缺乏自制力的消费行为反映了哪些不良消费心理

(5)危害:有可能有些消费成为不良的嗜好,花钱买罪受,影响生活质量,

3、宣泄消费在不愉快、心情不舒畅时大量购买或大量进食。

小结:这三种消费行为都折射出我们某个或者某些不良的消费心理和不良的 消费习惯。共同特点就是非理性消费、不合理消费;共同危害是影响消费的总体效益,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消费心理。

【课堂总结】学生一起总结

篇3:合理消费心理健康

《思考》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住房消费观, 一是住房消费要自住其力, 二是要循序渐进, 三是要节制适度。但在笔者看来, 这“三观”其实就是一个, 也就是《思考》中引用的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指出的“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 “引导居民适度消费”。

自住其力也就是凭借自身能力满足自己的住房消费。对于多数民众来说, 要做到自住其力当然只能是循序渐进的, 否则就要靠父母亲友资助或者透支未来 (透支未来的时候, 透支给你的人也要看你的能力, 所以也还是自住其力) ;而自住其力的必然结果就是要节制适度了。所以说适度消费就是健康合理的住房消费观的核心。当然, 针对这个核心加以展开和阐述, 让读者更加明白, 这也是学者写作的方式之一, 是很正常的。

不过如我在本文开始的时候所说, 我感觉《思考》在强调自住其力并将其作为健康合理的三个住房消费观之首的时候, 没有补充说明很重要的一点:住房消费绝不是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支持的, 这不仅因为住房生产需要远超过其他日用品的巨额资金, 还因为住房生产的一项不可或缺的要素——土地的特殊性质。在中国, 土地除了具有一般的共性之外, 还有两项体现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质, 一是极度稀缺, 特别在一些重要的中心城市, 例如深圳和广州, 土地已经接近耗竭, 我经常听到广州市住房保障部门的领导说:广州住房保障不缺钱, 就是找不到地;二是城市土地垄断在政府手上, 或者是像近年来有些中心城市的情况那样:出让以后的土地逐渐垄断在大开发商手上 (当然, 因为中国城市土地所有权的国有性质, 这些土地最终还是垄断在政府手上的) , 在这种情况下, 仅凭升斗小民一己之力想获得一处哪怕是非常节制适度的住房, 正在变得越来越难。

正因为如此, 所以笔者想说的是:《思考》一文提出在普及市场化的住房消费观念之后要引导更加健康合理的住房消费观, 的确非常正确, 但这似乎也已经赶不上形势的飞速发展了——在住房市场化、住房消费适度合理化这些观念普及之后, 目前更急迫的是要让政府真正把在当前形势下另一个更加急迫的住房消费观念落在实处:那就是政府对保证每个市民能够凭借自身能力满足适度合理的住房消费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尤其是在城市土地资源完全掌控在政府手上的情况下。落实的具体手段就是政府拿出足够的土地资源以“适度合理”的价格提供给居民用于满足其“适度合理”的基本住房需求。

篇4:合理消费心理健康

一、学校把消费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之中

学校必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要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第一,利用班会时间选编传统美德故事进课堂,懂得节俭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节俭重要性的认识。第二,举行合理消费征文比赛活动,从思想上加强认识。第三,进行合理消费手抄报活动比赛,加强宣传力度,教育中学生树立适度的消费观,防止盲目消费。第四,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与消费相关的知识讲座、报告,加强对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費观。

二、家校联合,父母对孩子的消费行为加强引导

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重要保证。家长是与孩子接触最频繁、最亲密的人,家长的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家长给孩子做好示范作用,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不良消费心理及行为。家庭中应尽量营造一种勤俭节约的生活氛围,使孩子能够自然而然地形成理性的、科学的消费习惯。首先,家长举办消费专题讲座,引导家长去观察,了解孩子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并进行指导。其次,举办家长消费教育讨论小组,及时了解孩子的消费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生自查自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首先,积极广泛地参加社会实践,磨炼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家长要正确引导他们适当地利用假期到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吃苦”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勤劳俭朴的品质。其次,对于自己的零花钱,要拟订自己的消费计划,学会有计划地用钱,并学会积累,把钱用在刀刃上。再次,针对自己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消费方面存在的不合理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中学生作为一个身心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特殊消费群体,由于其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使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也是进行消费心理辅导的关键时期。在初中生的消费观、价值观和金钱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期,通过对消费知识、消费安全、理性消费等内容的渗透,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心理体验,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认识和对待各种消费现象,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责任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观念的自我改变和提升,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戴卫东,刘鸽.消费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篇5:《学会合理消费》教案

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确立绿色消费观。

【教学理念】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着眼于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为学生的发展作准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结合远程教育资源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图片flash我赚钱了)

篇6:学会合理消费教案

湖村中心学校

张荣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的变化;知道消费和理财都是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了解合理消费应遵循的原则。

2.能力目标

帮助学生走出消费的误区,提高学生合理消费的能力,并初步树立理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中的攀比虚荣心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确立绿色消费观 【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

互动体验

启发诱导

实例分析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的学生知道我要来泉中上课,问是否需要帮助。我说,你们先自学《学会合理消费》,把遇到的问题和收集到的事例写给我,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今天,我带着其中的一些问题和事例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新课教学:

展示卡片一: 余清菲:

看完课本P98的两个例子后,我觉得人们在消费方面跟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很想归纳出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可是总觉得归纳不好,希望泉中的同学们给我点建议:

1、表现:

(1)消费选择多样了。(2)消费水平提高了。(3)消费观念转变了。

2、原因: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课本两个事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选择多样了,消费水平提高了,消费观念转变了。

展示卡片二: 钟增凯:

又快过年了,过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收红包,由于我的亲戚出手都比较大方,去年我收了3500块红包,我妈很信任我,让我自己管理。我想让这些钱增值,可是想来想去除了存银行外,不知道怎样让其增值,大家有什么好的主意吗?

中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

1、关注国家经济建设

2、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要树立理财意识,让学生知道一些理财的基本知识,并懂得:学会理财是我们必备的生活技能。

展示卡片三: 徐显强:

我是一个爱运动的男生,上周末和我爸到县城去了一次,我看上了一双非常酷的运动鞋,我说:“爸,给我买一双吧!”爸说:“多少钱?”我一看五百多,我爸马上翻脸:“你家里有两双运动鞋,干嘛还要买?”这是我亲爸吗?为这事我现在还郁闷,大家说我有错吗?

合理消费第一条原则:

消费之时要理性,把钱花在关键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出合理消费的第一条原则:消费之时要理性,把钱花在关键点。

展示卡片四: 王心怡:

我说一下我身边的事情,我们学校的寄宿生按要求都应该在学校食堂就餐,可有些寄宿生嫌学校食堂的饭菜不好吃,想尽办法到校外饭馆去吃饭,甚至个别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同学也参与其中。大家说,是不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不要节俭了?

议一议:

1、有些寄宿生到校外吃饭是否具有合理性?为什么?

2、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是否意味着不要节俭?为什么? 合理消费第二条原则:

适度消费不浪费,反对奢侈要节俭。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合理消费的第二条原则:适度消费不浪费,反对奢侈要节俭。

展示卡片五: 邱琛清:

原来我去餐馆吃饭,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可是有一则材料改变了我这一习惯,这则材料是这样的:

“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仅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的61.3%,然而我国却是出口一次性木筷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子。此外,我国市场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大约450亿双。4000双木筷就毁掉一棵生长20年的大树。”

大家算一算:我国每年生产600亿双木筷子,要毁掉多少棵树龄为20年的大树?(1500万棵)

教师点拨: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使用环保的替代产品,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议一议:

1、绿色消费的含义、重点分别是什么?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进行绿色消费? 合理消费第三条原则:

绿色消费记心上,保护环境利健康。

设计意图: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合理消费的第三条原则:绿色消费记心上,保护环境利健康。

展示卡片六: 黎新民:

在我的字典里,“消费”就是买吃的买穿的。现在学校开展大阅读活动,老师说还要考试,没办法,我只好让我在厦门工作的表哥给我买了相关书籍。你还别说,这些书大大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也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大家是不是也尝试一下? 议一议:黎新民同学购买书籍满足了自己哪方面的需求? 合理消费第四条原则:

精神需求更注重,生活品质可提高。

设计意图: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引导他们归纳出合理消费的第四条原则:精神需求更注重,生活品质可提高。

展示卡片七: 郑娇婉:

我收集了几道习题,帮助大家巩固一下新知识:

1、我国20世纪60年代时,物质生活匮乏,社会上流传顺口溜:“不笑补,不笑破,就笑日子不会过。”从今天的角度看,“会过日子”就()

①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②适度消费

③低消费或者少消费

④量入为出,计划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2、在珠江三角洲一些地方,每逢周六、日和平时晚上,经常可见一些行色匆匆的年轻人赶去参加各种培训或夜校,他们称之为自己“充充电”。他们参加一般都是自己掏腰包。可见,这些年轻人()

A、能坚持生活消费与精神消费相适应

B、是把生活消费作为发财致富的手段

C、对于提高消费水平非常重视

D、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更注重精神追求

3、材料分析题:

九年级学生王明2014年10月份的消费清单:

10月1日:购买文具18元

;10月10日:购买名牌运动鞋350元;10月14日:为班上贫困学生捐款18元;10月20日:与同学上街闲逛花费50元;

(1)王明的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消费是不合理的?(2)针对王明的不合理消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你认为王明的消费清单中缺少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当堂检测学生知识的理解情况,检测并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迁移能力及本课时目标的达成度。

展示卡片八: 邱昕:

学会合理消费对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我想给大家的是以下的赠言:

社会进步快,商品愈丰富;吃穿住用样样多,笑容盈双目。

社会虽进步,赚钱却辛苦;擦亮眼睛去购物,消费不糊涂。

我辈方少年,更应求进步;物质精神同提高,才会不落伍。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启迪,学生的情感已达到高潮。此时,大声齐读朗朗上口、富含哲理的赠言,再一次将教学推向高潮,让学生在无垠遐思中结束学习。

展示卡片九:

上一篇: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练习测试题下一篇:大学自我评价学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