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2022-09-11

一、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背景与意义

高职高专是我国大学分层设置教育中的重要一块。它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为了办好高职院校, 国家出台了很多有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法和意见。2015年7月27日, 教育部以教职成[2015]6号文件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第十一条指出, “完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 研究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注重中高职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 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该《意见》对课程设置做出了明确要求, 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高职高专中的语文教育专业是培养具有系统的语言文学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 能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能够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传媒等机构语言文字工作的技能人才。因而, 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科学与否意义重大。

二、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 语文专业知识课比重过大, 教师职业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比例较小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 它是知识与技能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型教育。它培养的对象决定了课程设置应该加强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往对有关语文专业知识方面的课程开设太多, 从而就挤压了有关教师职业技能与实践方面的课程, 导致应用性不强的后果。如开设《文学概论》《语言学基础》《中外文明简史》《鲁迅研究》等。

(二) 课程设置的阶段性训练不突出

高职高专的生源虽然来自高中, 受过高中教育, 但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习惯较差的问题。在高职高专课程设置上, 要针对学生的素质与学习能力特点, 循序渐进, 打牢基础, 逐步提高。三学年学习, 注重每学年的训练重点, 以听说读写画五方面能力训练为方向, 以语文素养培育为最终目的, 突出科学认识的由浅入深、技能训练的从易到难的特点。在课程安排上, 将每学年为一个单元, 合理设置课程的门数与学时, 最终达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三) 课程设置与就业能力要求有些脱节

高职高专就业竞争能力的高低反映出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适应社会能力和“出口端”的质量, 同时也与办学效益紧密相连。为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课程设置上, 就要开设一些与就业相关的知识、技能课, 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多层次选拔人才的需求。比如, 可以增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就业应聘技巧》《办公实务》《公文写作技巧》等。

三、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一) 综合性

课程设置要紧扣培养目标, 应该与培养目标思路相统一。语文教育专业以培养面向基层小学语文教师为主, 但也兼备其他行业人才培养任务。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情感目标与态度价值的一致, 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同步发展, 为培养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作保障。

(二) 模块性

构建“平台+模块”, 即主辅修的课程设置方式, 坚持“一个专业, 多个出口”的原则, 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课程设置为通识教育即公共课 (必修、选修) 、职业能力课 (必修、选修) 和课外实践教育课程三大类、五大板块。

1. 公共课程模块

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此模块主要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素养。通识教育必修课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核心, 构建包括国家意识形态、励志与成才等方面的基础素质教育内容, 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社会知识。包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

通识教育选修课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身心发展素养方面, 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健美操、轮滑、英语歌曲欣赏、女子防身术等课程, 体现全面培养合格人才的原则。

2. 职业能力课程模块

包括职业能力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此模块主要培养学生语文教育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教育必修课即语文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按照专业要求, 以小学语文教师为“出口”导向, 以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重点, 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教育。适时增加“教师课程”, 如《小学语文教学法》《说课技能》《演讲与口才》等。

职业能力必修课还要在语文教育专业方向主干课程之外加大教师教育技能课程的比例, 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汉字书写、现代教育技术等, 体现培养教师专门能力的要求。

职业能力教育选修课主要是与学生就业接轨的“职业生涯拓展课程”。它是在专业主干课程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设计的延续性课程。它包括三大类, 即教师教育类、专升本 (专衔本) 提升类、文秘编辑类。教师教育类主要设置有关中小学语文教育思想及方法的课程, 专升本 (专衔本) 提升类主要是为专科学生提升考试等而设置, 文秘编辑类适合于将来从事文书和公务员等职业而设置。在这三类中, 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个人需求、职业生涯设计, 在一个或多个类型中自由选择。

3. 课外实践教育模块

它主要是实践环节, 包括国防教育、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根据语文教育专业不同方向的要求, 形成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体系。

适时组织教育实习, 使学生把语文教育知识原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一学年为认识实习, 二学年及第五期为跟岗实习, 第六期为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中, 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辅导等教师教育类工作, 还可拓展到机关文秘工作、文化产业管理工作等, 从而为就业奠定基础。

开展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 培养提升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如通过“四个一 (出一本书、写一篇文、演一台戏、订一规划) 活动, 开展演讲、汉字书写、经典诵读等比赛。

(三) 阶段性

在课程设置三大类五大板块中, 根据学生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的渐进性特点, 在注重综合性的要求下, 将三学年共六学期分为三个阶段, 从听说读写画方面加以培养, 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提升能力相结合。这个训练序列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方面。

一学年以阅读为基础, 积累专业知识。可以开设《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现代汉语》《文学欣赏》《教师职业口语》《汉字书法训练》《心理学》等。

二学年以说写为抓手, 训练专业技能。可以开设《基础写作》《应用写作》《古代汉语》《儿童文学》《课堂教学技能》《教育学》等。

三学年上期以讲练为重点, 提升就业竞争力。可以开设《外国文学》《小学语文教学法》《演讲与口才》《课件制作》《文化创意实务》《新闻采编实务》等。

五学期课程设置, 根据课时安排的多少可以适时加以调整。

(四) 实效性

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培养具有“一专多能、一能多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不断提升学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提高就业率。目前, 语文教育专业根据社会对人才选拔的要求, 主要培养三种类型的人才, 即教师型 (教师职业) 、提升型 (考本深造) 、应用型 (文书、记者、导游等) 。其中教师型以“面向基层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资格证的获取以国考为准, 各行各业都实行公招, 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作适时调整, 可以增加一些对应的选修课, 如《创新与创业教程》《就业应聘技巧》《公文写作技巧》《课堂教学技能》等。

四、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简表

(一) 公共课程模块

(二) 专业课程模块

(三) 实践教育课程模块

五、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实施的可行性方法

(一) 狠抓文化知识模块的学习

文化知识学习是高职院校学生提升素养的重要基础, 也是全面培养能力的基石。文化知识模块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塑造健全的人格, 具备人文主义精神。此模块的设置一定不能减少。

(二) 突出语文教育专业技能的训练

语文教育专业技能是此课程设置的重点和特色。从培养目标来看, 主要是“面向基层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主修方向, 使大多数学生具备语文教师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包括现代教育思想、技术和课堂教学、班主任、少先队辅导等方面的能力。在课程设置标准中, 在理实比例上, 技能性较强的课程理实比应该达到50﹪以上。

(三) 加强实践与就业竞争力的融合

加强教育实践, 增强实习实训, 提升就业竞争能力是此课程设置体现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从学生就业岗位分析, 语文教育专业是主要培养语文教师, 又延伸到专升本、文秘、新闻、导游等多个“出口”, 而且还要为学生参与教师资格证国考的过关率作保证。因此, 在课程设置上, 要充分体现知识能力与实践的融合, 不断适应社会选拔人才的要求,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办出具备特色和竞争力的专业。

摘要:高职高专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与创新性, 从职业理念、人培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高职高专中的语文教育专业具有其特殊性。在课程设置上, 很久以来, 重理论轻实践, 重专业知识轻技能实训, 导致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不强, 给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虚空, 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论文试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来探讨其科学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高专,语文教育,课程设置,科学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职成, [2015]6.

[2] 孙新运.应用型大学全科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类课程的设置[J].课外语文, 2016 (9) :165+168.

[3] 戴干明.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创新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 (9) :95+106.

[4] 宋兴甫.高职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解析与重构思路[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 (4) :42-46.

[5] 黄萍.论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0) :110-111.

上一篇:利用扫描仪提取痕迹物证的优越性分析下一篇:南方地区甜樱桃常见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