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性论文

2024-05-05

概念性论文(共9篇)

篇1:概念性论文

从《澳门城市概念性规划草案》——对概念性规划的理解

澳门市概念性规划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以关怀民生为本,结合澳门国际性城市的特点,从澳门的发展状态和未来趋势做出判断,将澳门未来30—40年的发展目标定位于旅游宜居之城。概括并全面的反应了澳门市总体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公共空间、交通模式、文化环境、历史遗迹、营商环境和旧区改造等方面提出了清晰的战略思路,因为澳门是一个面向世界的独特的国际城市,她的发展和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城市生命体的角度出发,澳门市的改造应该是一种生物进化式的演变。《规划草案》在为澳门提供良好的发展目标之后,又在行政、管理、技术、法律和国际整合等方面为概念规划提供支撑。草案还对澳门城市结构进行了多核心的安排,澳门的旅游业和娱乐业是可预见的将来城市主要产业,但不是唯一的,澳门需要做出多选择准备。拓展空间是草案为澳门提出试探性的未来新城建设提议,草案将澳门市城市规划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这份草案非常简短,可见概念规划只是一些概要说明,没有细节但是快速灵活。是对未来城市的整体认识和描述,不受现实条件约束,是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了解城市出现的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因为澳门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发展空间与发展模式的互动与平衡,草案对澳门交通模式的应深化专业化的改进,是多模式交通系统的综合安排。可以看出概念规划是空间布局与景观环境的统一和整合过程。因为澳门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发展空间与发展模式的互动与平衡,所以对澳门交通模式的应深化专业化的改进,可能是多模式交通系统的综合安排。博彩和国际旅游是澳门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澳门受到世界、区域形势和外来投资者的影响,所以澳门需要制定灵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可见概念规划更具宏观性和灵活性,是总体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同时,中国和大珠三角区的发展也使澳门有了紧迫感,而且澳门与珠海、广州、香港、深圳等城市的区域关系网正在形成,澳门与这些城市的合作、协调、互利互惠关系也可使澳门更加快速发展。这些都需概念规划提出一个指导方针,因此概念规划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之间竞争加剧,对城市自身生存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便及时应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概念规划不光把眼光放在自己城市区域范围内,必须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统筹性等特点,要满足城市长远有机的发展,是一种策略性和概括性指导总规和详规的设计方法。

篇2:概念性论文

概念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门的研究,从经济、社会、环境的角度提出城市发展的综合目标体系和发展战略,以适应城市迅速发展和决策的要求。

与总规相比:概念规划强调内容简化,区分轻重缓急,注重长远效益和整体效益。概念规划提供的是客观的全局性的发展政策与设想,在微观层面(具体操作层面)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微观层面的内容可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

概念性规划和总规,控规和详规等有何区别,概念性规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答:概念性规划是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新的规划,它强调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是属于一种对旅游宏观发展思路的探讨和研究。作为一种规划设计的思维方法,它淡化了设计的表象,使规划成为纲领性、战略性的文件,指导和协调旅游区的发展与建设。

篇3:动画角色设计的概念性研究

关键词:角色设计,概念性

1 概念设计

所谓“概念”指的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人们通过实践, 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 抽出其特有属性概括而成的”而“概念设计”就是设计者要赋予设计作品一定的属性、内涵和风格特点。好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 它不仅是整个设计作品的灵魂, 还能使设计作品从众多设计中脱颖而出, 赢得受众的青睐。

2 设计领域的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这个话题所覆盖的领域是很广的, 我们日常所接触的设计领域, 其设计思路的源头都与某一概念相关。虽然有设计就自然有概念, 但在不同的设计领域, 概念有着不同的体现, 对设计者提出不同的要求。

早在20世纪80年代, 美国平面设计师爱伦·霍伯特 (Allen Hubert) 著写了《概念设计》 (Conceptual Design) 一书, 首先提出了如何赋予设计对象某种理念或思想, 以更好地引导消费者。

在设计领域, 至始至终都倡导并实践着概念设计的是工业设计, 概念设计直接通过某一产品实物, 展现在大众面前, 接受市场反馈的信息, 特别是在汽车领域, 汽车制造商首先通过概念车对新的时尚、技术、功能的探索进行展示, 然后根据市场的反映, 改进及推出新的车型。

所有的概念都是具有创造性的, 而且是独一无二的, 个性鲜明的, 这些概念所创造出的产品也是别具一格, 非常有辨识度的, 象征意义比较大。

工业、建筑、程序等方面的概念设计, 是要以实用为前提的。

例如:诺基亚有一款概念手机。为了强调轻、薄的理念, 诺基亚特意将这款概念机设计成像坠落的纸片、叶子、羽毛一样, 尾部微微翘起的造型。

以日本发为主题的服装概念设计, 将现代服饰的时尚大气, 与日本古代艺妓的发型很好地结合起来, 机具创意的概念性。

建筑师David Fisher’s Twirling Tower (旋转塔) 拥有五种不同造型, 其最大特色是在各楼层间隔中安装了可以依靠风力转动的涡轮转叶, 通过转叶旋转提供给大厦自身所需的电力能源, 甚至还可以与邻楼分享, 按照设计每座塔产生的电力能源不但可自给自足, 还可提供给另外十座类似大厦使用。

3 影视动画中的概念设计

影视、游戏中的概念设计可自由发挥的空间要更大一些, 影视、游戏中的概念设计是针对电视机, 电脑或电影屏幕前的观众而创作的。这就给创作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来发挥其创造性思维, 只要你想的到, 都可以通过数码创作出来, 并用以上渠道, 展示在观众面前。没有任何限制, 创作者可以大胆发挥想象力, 无拘无束。影视动画中的概念设计有时是剧本, 故事, 有时是角色。

而目前影视行业也越来越重视概念设计, 当一部动画影片投入策划、制作之前, 会有一个代表其概念设计的小短片, 放到网络上, 看看市场反映, 例如皮克斯公司的众多动画电影都有类似的小短片。

影视动画中的“概念”具体地说就是创建一个新的故事或新的角色, 这个故事或角色应该是史无前例的, 新鲜的, 独具特色的, 同时又要足够吸引人的, 让人印象深刻的。创作概念的同时, 应该同时创建其完整的背景资料 (时间、地点、文化技术水平等等) 、产生原因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角色或故事存在) 、概念中角色或故事的特别能力 (根据其产生的背景、产生的原因, 应运而生的, 符合逻辑的设定) 等一整套方案。

概念设计当中的背景资料和产生原因, 是概念设定的思维起点, 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世界观和时代背景, 也是概念成立的重要依据。从史前文化, 玛雅文化, 到西方中世纪文化、希腊文化、四大文明古国、再到未来世界,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丰富而完整的时代背景。

4 角色中的概念设计

在影视动画中, 有时影片的概念往往就是角色的概念。其中, 最为瞩目和出色的角色概念设计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变形金刚”。

变形金刚是70年代美国Hasbro公司所设计的一款新型的机器人玩具, 这款机器人有别于市场上所有的机器人玩具, 它首次创造了从机器人变形成汽车的概念, 而当时市场上的机器人, 只是外观像人的机器造型, 最多能让关节运动一下而已, 而Hasbro公司为了推广这款新型的玩具, 投资制作了《变形金刚》动画片, 从而推出了可变形机器人这个经典概念。

5 动画概念设计的主要特点

(1) 独特性和创新性。概念设计非常注意所提出概念的独特性和原创性, 排斥已经存在的事物。即便是类似的内容, 也必须以新的手法、新的形式进行表达。

(2) 假定性。一般电影的角色也具有假定性, 人物性格是假定的, 情节是假定的, 但拍摄的是真人实物, 具有一定的纪实性, 而动画角色从头到尾都是虚拟的, 任何造型都是人工创造的, 它具有高度假定性。动画还可以通过一些象征性的手法来描述某些情景。

(3) 夸张性。动画的概念设计, 较之一般的电影有无所不能的强大表现力, 如今一些电影也利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一些特殊的效果。这就使动画角色具备特殊的夸张的能力, 这使动画很具吸引力。

(4) 人性。保罗·韦尔斯曾经说过:“动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赋予动画、形体和环境以人的特性。”任何的概念设计都需要围绕人性展开, 无论你是光怪陆离的外星故事, 还是神秘莫测的鬼神情节, 否则就不能深深地打动观众。

总之, 角色的概念设计是角色设计师创造的虚拟演员, 担任着演绎故事、推动情节发展以及揭示角色性格、命运和影片主题等任务。我们总是希望看到有特点能让人记住的演员, 这就是角色的概念性, 它不但关系到一部影片的卖座率, 而且也是衍生产品未来推向市场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彭军.动画造型教学中的创意思维[J].文艺争鸣, 2010 (8) :150-152.

篇4:孔子“中庸”思想的概念性分解

关键词:孔子;中庸;适宜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49-02

“中庸”作为一固定范畴呈现于中国哲学的视域,首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然而,这也是整个《论语》文本中唯一一处对中庸的直面陈述。而且,在整个先秦儒学体系中,唯有《礼记·中庸》中记录了孔子对于中庸的六处阐释,孟子与荀子对此一范畴的直接转述或阐释中却未见一处。既然中庸被孔子视作“至德”或“至”,为什么他对此的阐述却鲜见于传世之文本,也不为其后的先秦儒者所推崇?若要解得其中困扰,必先对中庸作一概念性的理清,否则便难以破去其中困顿和迷惑。

中庸究竟何义?若直接从孔子的相关话语解,难免为素材的匮乏所困扰。所以,笔者在此试图经由一间接论证的方式来展开,即以后世学者对它的解读为入路,通过自身之再解读以回归到相应文本中去加以验证。郑玄认为,“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1],中庸即“用中”。何晏则言:“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2]郑、何二人虽都将中庸的实质归于“中和”,但因“庸”字之释义不同,却又成截然不同之两解。郑玄之中庸是将“中”与“和”的状态经由实践去体现、通达,即“用中”,其重点在于道德践履。何晏之中庸则是以“中和”为“常德”,重点在于道德认知与界定。然正如前文所述,孔子之学求的是“知行合一”,而非“道德真理”。而且,“常”字若解为“可再现”、“可重复”则可以,若是在绝对意义上使用则难免带有形上之永恒意味。形上架构在孔学体系中是匮乏的,至少是不明显的。这一点从他对鬼、神敬而远之及“祭如在”的态度,将天视为宇宙生命、宇宙法则,而并未对之进一步作形上的推求,也不将之当作人格神的存在便可见得。[3]

待到宋明时期,程颐依循“庸”之“常”义,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4]。朱熹承接程子之意,指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对于“庸”则作“平常”解。此二者虽看似不相连,前者精密,后者粗浅,不相粘着,在朱子处其本质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之一体并在:“中、庸只是一个道理,以其不偏不倚,故谓之‘中;以其不差异可常行,故谓之‘庸。未有中而不庸者,亦未有庸而不中者。惟中,故平常。”[5]朱子以“平常”释“庸”似乎有融合“用”与“常”两义的取向,即在日用之中求取常行之理。由此,中庸便被界定为在“理”与“行”上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它也成为了后世解释的主流取向。然而,这也成为了后世批判之士将中庸视作折中主义的缘由所在,即“中”不过是“偏”与“倚”,“过”与“不及”之间的存在状态。当然,这一问题的发生还受到“中”在后世使用方式转变的影响,即一提及“中”,便不可避免的想到平面或立体空间中的相对两端的中点,相对边缘的居中之处,只能依照两端而取,缺乏自身存在的独立性及灵动性。

其实,在朱子处,“不偏不倚”之“中”的真意绝非是概念化的僵化、取中点之意。此点从他与弟子的对话中对“中”及“中庸”所作的另一“浅一层”,即更为切近践履的表述中便可见得:

至之问:“‘中含二义,有未发之中,有随时之中。”曰:“《中庸》一书,本只是说随时之中。然本其所以有此随时之中,缘是有那未发之中,后面方说‘时中去。”至之又问:“‘随时之中,犹日中之中,何意?”曰:“本意只是说昨日看得是中,今日看得又不是中。然譬喻不相似,亦未稳在。”直卿云:“在中之中,与在事之中,只是一事。此是体,彼是尾。”[6]

在此,“中”具有了两层意境:一是处于未发、不变状态下的,一是处于已发、随时而变的流动状态下的。二者之间关系则是:前者为体,支撑着后者之用;后者为用,彰显著前者之体。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正是就已发之用言的,它只在概念的表述里是静的,是综合的,在行为表现上却是因时、因事而动的,是分散的。换言之,一切真正落到践行上的“中”不过是在特定环境与情形下之具体适宜而已。

尧授舜,舜授禹,都是当其时合如此做,做得来恰好,所谓中也。中,即平常也,不如此,便非中,便不是平常。以至汤武之事亦然。又如当盛夏极暑时,须用饮冷,就凉处,衣葛,挥扇,此便是中,便是平常。当隆冬盛寒时,须用饮汤,就密室,重裘,拥火,此便是中,便是平常。若极暑时重裘拥火,盛寒时衣葛挥扇,便是差异,便是失其中矣。[7]

如此,不仅“中”是“随时”而动的,作“平常”解的“庸”也只是强调行为在适宜基础上的可重复性,却绝非否弃了开放的面向,无论是政治之禅让还是革命,还是夏冬之冷暖需求,其实都是在相对的两端进行转化,而非在两端之间取中的固化。“中”与“庸”所共同具有的应“时”之变的开放性,正是朱子言“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的意涵所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流动与开放的前提在于“时”的变化,具体包括时间、对象、地点、判断标准等方面,时间移动的绝对性使得它们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中,如个体生命在生理或心理上的转变,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变化等,但是依旧存在一定范围内的“类”或“属”的关系以及重复性再现,如人分童年、青年、中年与晚年,春夏秋冬的循环往复。正是由此,“随时”而动的动,也同样存在相对程度上的稳定性,只是这种稳定性不再是建基于理念或观念的规定,而是因为“时”与“类”的恰好如此所形成的平常。

“中庸”此一注重实践,强调随时而动的本真义,在纯粹的文字剖析上也可见得。“中,内也。……内者,入也。入者,内也。然则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从口丨。下上通也。……云下上通者,谓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8]明确以“合宜”解“中”,又言其为“上下通者”,即与两端是相连的,既可通达于上,也可引导于下。而且,两端、上下之间不仅是点对点的存在关系,其中间还存有既非中点,亦非端点的广大区域。因此,贯通之“中”还“可以表示两个端点如左和右之间的广大区域。由于程度上或者说量的差异,中间状态应该有多数形态”[9]。相较于狭隘的两端中点之“中”讲,“中”的区域性流动与量上的差异反倒是一个更为普适的状态。但只一个“中”字其实是虚的,即无所依托和表现的。所以,它必须借助“庸”来实现自身。《说文解字注》:“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又,“用,可施行也。从卜、从中。卫宏说,凡用之属皆从用”。[10]而,“更训改,亦训继。不改爲继,改之亦爲继”[11]。从“庸”及其从属之“用”与“更”的字义上看,“庸”所指示的正是一种形下现实界的、处于流转变化中的行为。当然,这种流转变化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其在一定范围内是可承续的,可再现的。这与朱子将它解为“平常”义是一致的,即“庸”保有固定与转变的一体并存。合而言之,“中”之适宜借由“庸”之践行彰显出来,“庸”在实践上的转变与承继又依赖于“中”得以适宜。“中”与“庸”相互贯通、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静态层面的道德知识能否在动态且多元的现实生活场景上得体展开的判定标准,其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正在于要人不固守一方,而应根据特定情境在两端及其所包纳的区间内合宜的行动;不固守于道德原则本身,而要以“善”的观念结合切实的人、事、时去践行和张扬。正是基于此般逻辑,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12]若是一味将“中”视作绝对,便使其陷于一端,其结果只能是不分对象、场合与时间的“无的放矢”,道德践履由此产生固化与不合宜。

以“合宜”释“中”,以“用”释“庸”,中庸可被置换为“用中”、“行中”,即在行为上,尤其是道德践履上“随时”合宜。如此,《论语》文本所载之“中庸”便不再直接见于一处。《子路》篇载孔子之同群标准,“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即是以“行中”为世间之难事,退而求其次则只能与进取之狂者,有所不为之狷者共行。此二者之所以不及于行中者,即在于其行为处事的单一性,由此失去了对“周全之道”的把握,只能行之一偏,不得“时中”之法:当狂则狂,当狷则狷。

此外,“中庸”所预示的道德践履和生活实践应因时而动,差别对待之特性,还集中体现在孔子对“时中”、“损益”及“权变”的强调上。《中庸》载:“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14]。即便如礼这般相对固定的社会法则,也需要依据时代变迁而有所损益,“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15]。至于“权变”则更为孔子所推崇,“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16]。之所以“权”能高于共学、适道、立,正在于学、道、立乃是一共同的、固定的对象与境界,而权变则要人将所学、所向之道、所立之身灵活适用于现实生活,它不仅要求主体对学、道的充分理解,更要对自身所偏向的秉性、所处之世、所对话之对象有全面的认知,如此此能知得道之行与不行,立之当显当隐。除了上述例证外,中庸所表达地随时而动、无不适宜的准则其实贯穿于整个《论语》文本中,其中尤以《乡党》一篇所描述的主体在各处场景、各色对象等面前不同的仪礼和状态最为典型。

综上所述,“中庸”当是以“适宜”解“中”,以“用”解“庸”所表达的意境。“适宜”是虚的,开放的,充满可能性的,其实现及衡量标准只能依托于具体之“用”。反之,现实之“用”是多元的,流变的,它只能依照“中”之“适宜”来行动才是可接受、可再现的。“中庸”所强调地是在一般行为尤其是道德践履上随“时”而动,无不适宜。它要人不可执着于物事或行动的一端,更非求取两端的中点,而是随情景的变化去寻求切合的任何一端。此般逻辑,正如在线段、平面或立体空间内取点一般,只要是在区域内,包括端点其实都是可能的选项,惟一的衡量标准只在于要符合实际情形的要求。质言之,“中庸”即是要人于生活中当是则是,当非则非,如此才是真正对一般知识,尤其是道德知识的真正领会,而不使之成为束缚自身的枷锁,也不使之流于折中主义的圆滑之中。

参考文献:

[1][汉]郑玄 注,[唐]孔颖达 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22。

[2][魏]何晏 注,[宋]邢昺 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1。

[3]徐复观.先秦人性论史[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81。

[4][宋]程颢、程颐 著,王孝鱼 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00。

[5][宋]黎靖德 编,王星贤 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2011:1483。

[6][宋]黎靖德 编,王星贤 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2011:1480。

[7][宋]黎靖德 编,王星贤 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2011:1483—1584。

[8][汉]许慎 撰,[清]段玉裁 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20。

[9]周德义.关于“一分为三”的若干思考——兼与庞朴先生商榷“中庸的形态”[J]. 2002,(6)。

[10][汉]许慎 撰,[清]段玉裁 注.说文解字注[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128。

[11][汉]许慎 撰,[清]段玉裁 注.说文解字注[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124。

[12][宋]朱熹 撰. 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357。

[13]程树德,程俊英、蒋见元.论语集释·子路(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0:931。

[14][宋]朱熹 撰. 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M].前揭,第18—19页。

[15]程树德,程俊英、蒋见元.论语集释·为政(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0:127。

篇5:项目概念性策划格式

项目概念性策划目前尚无严格的定义,从约定成俗的角度理解,项目概念性策划一般是指项目策划阶段,形成的标志性文档主要是指《项目策划书》。

《项目策划书》是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判断机遇,寻求机会,产生创意,形成项目概念,对项目未来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项目策划书需要集中回答以下问题:定位、主题、创意、目标市场、规模、时机、开发方式、融资方式、经营模式、投资回报、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营销策略、招商引资、组织实施、管理服务以及政策把握等。

《项目策划书》一般框架内容如下:

一、项目情况介绍

通过对项目的背景以及资源条件的描述,从总体上体现项目的全貌,包括项目名称、拟建设地址、匡算投资。

1、项目背景

2、项目具备的资源条件

3、项目进展情况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通过与区域规划、产业规划等结合,提出既符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符合投资者利益需要的项目创意,同时确定项目产品和服务的定位,分析国内外市场情况,对行业的发展周期进行判断,通过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科学估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容量。

1、项目创意

2、产品和服务定位

3、国内外市场现状与趋势

4、市场容量分析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规模等。

四、项目融资方案

针对项目的资金需求情况,制定项目的融资方案,包括融资资金来源与金额,股权融资制定融资股份构成计划,债权融资制定还款计划等。

五、经济和社会价值

分析项目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项目的(国民)经济价值

篇6:概念性规划和总规

1、概念性规划和总规,控规和详规等有何区别,概念性规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概念性规划是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新的规划,它强调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是属于一种对旅游宏观发展思路的探讨和研究。作为一种规划设计的思维方法,它淡化了设计的表象,使规划成为纲领性、战略性的文件,指导和协调旅游区的发展与建设。概念性规划的内容,一般来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规划区域的资源和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确定规划区的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明确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特色和主要内容;提出规划区旅游发展的重点项目,强调策划的创新、个性和特色;提出相关要素发展的原则和方法等。从而在宏观层面上对规划区的旅游发展勾勒理想蓝图。

2、旅游规划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旅游(业)发展规划,另一大类是旅游区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按规划的范围和政府管理层次分为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又可分为省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地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等。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概念性规划是属于一种对旅游宏观发展思路的探讨和研究,作为一种规划设计的思维方法,它淡化了设计的表象,使规划成为纲领性、战略性的文件,指导和协调旅游区的发展与建设。概念性规划并不追求体系的完整,更在乎理念的创新和前瞻性,是一种思维方法在规划上的应用,渗透于规划的各个环节之中,脚踏实地、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的工作。

概念性规划是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新的提法,它更不受现实条件的约束,而比较倾向于勾勒在最佳状态下能达到的理想蓝图。他强调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3、旅游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不同? 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然后到修建性详细规划,是由宏观到微观、由浅到深、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由概念到表象的过程。

以景区大门为例:

在总体规划中,只是用文字简要描述大门的风格、大概位置等,没有大门的图纸;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具体说明大门的位置、形状、尺寸、颜色等,并制作大门轮廓的示意图;

篇7:总体概念性规划方案征集公告

1、项目名称

某台湾工业园总体概念性规划方案征集

2、规划范围

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

二、方案征集的目标

本次征集活动的目的在于集思广益,通过邀请国内外一流的设计单位征集具有远见、富有创意、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概念和空间规划方案,以国际性视野、前瞻性理念确定台湾工业园的功能定位、结构分区及发展策略,营造富有特色的园区风貌。能够为下一步规划工作提供系统性、框架性的设计指引。

三、方案征集的内容

设计单位须对该地区的经济、社会、交通、环境进行全面把握,对生产、生活、交通、生态及集镇特色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系统分析局部和整体、近期和远期的关系,提出台湾工业园的整体发展思路、主要功能、空间发展结构、用地布局方案、综合交通组织方案、生态与环境保护方案、实施策略及指引、重点地段空间形态设计等。

四、方案征集组织方式

1、组织单位

2、方案征集形式

(1)本次征集采取公开报名形式。组织单位在网上发布报名公告,从公告发布之日起,公开接受国内外设计单位(包括设计联合体)的报名。

(2)组织单位将组织专家对报名设计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并对设计单位综合业绩、项目负责人资历、设计团队实力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综合评审,选出三家设计单位作为正式邀请设计单位,并发出正式邀请函;未入围的设计单位恕不另行通知,组织单位将进行备案,作为今后其他设计项目候选单位。

(3)受邀请的设计单位收到邀请函后应在约定期限内把确认函传真至组织单位,并缴纳人民币1万元到组织单位指定账户,作为项目保证金。如设计单位中途退出或提交的设计成果达不到设计任务书中相关要求,其缴纳的保证金概不退还,其他设计单位保证金在征集活动结束后5日内凭相关收据退还,不计利息。

(4)受邀请的设计单位应携带相关资料准时出席方案征集发布会。每家获得正式邀请的设计单位限报送一个规划方案。未被正式邀请的设计单位报送的规划方案不予受理。

3、征集活动的评选方式及费用支付方法

凡按规定报送设计成果文件、并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查认定符合征集要求、且属获得正式邀请的设计单位,每家可获成本补偿费人民币3万元(含税)。最终设计成果提交后两周内,组织单位将召集专家评审会对设计成果进行评审,评出名次。第一名将获得奖金人民币15万元(含税),第二名将获得奖金人民币10万元(含税)。

4、后续工作

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设计费用报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按照评选出的名次顺序进行商务谈判,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要求,从三家设计单位中选择一家具有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的设计单位,在吸取其余几家设计单位方案优点的基础上,承担下一阶段的方案综合工作,形成最终规划成果后,继续编制该地区的总体规划。前三名的设计机构将优先获得参与地区其他规划设计工作的资格。

五、征集活动时间安排1、2011年3月18 日至2011年3月28 日为公告期。

2、2011年 4月5日前组织专家对报名设计单位进行资格审查,最终选定三家设计单位。

3、2011年 4月10日召开方案征集发布会,发放方案征集设计任务书,组织现场踏勘和技术答疑,并签订合同。

4、2011年 4月15日左右组织单位到设计单位进行访谈。

6、2011年4月30 日前设计单位递送全部设计成果。

七、设计成果要求

1、包含专题研究、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的所有文字说明和图件内容的文本15套,规格统一为A3(297mm 420mm)幅面。

2、包含专题研究、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所有文字说明和图件内容的电子文件2套光盘,文本为DOC格式文件,图纸为DWG格式文件,其它效果图为JPG格式文件(分辨率要求达到打印A0图纸要求)。

3、提供规格为A0(900mm 1200mm)幅面的规划展板一套(应符合方案征集设计任务书要求)。

篇8:明中都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初探

凤阳是“双城”发展模式城市之一, 位于新旧城之间的明中都遗址, 成为凤阳新旧城的联系纽带, 是凤阳历史人文资源的精华, 堪称凤阳城市的名片。历经600余年, 中都城的建筑体系已大半倾覆, 遗址或多或少经受现代城市发展的冲击, 加之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尚不高, 保护力度不够等, 使得明中都呈现历史文化与现代肌理不契合、残旧破败, 毫无生气的现状, 亟待系统的规划设计和保护研究。

对明中都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关键是落实保护性开发。如何保护与再现明中都历史文化符号和特色建筑;如何传承遗址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如何组织景观序列, 以表达遗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何协调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氛围, 成为在规划设计时, 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明中都遗址概况

1.1 选址与布局

明中都城位于今安徽省凤阳县西北部淮河南岸海拔20米的的高亢地上。明中都以皇城为中心, 并包括东西相连的日精峰、万岁山、凤凰山、月华峰于内, 因山势地形而筑城, 东至独山, 西南至凤凰嘴山, 土筑, 高三丈, 周五十里又四百步[1] (图1) 。明中都城呈扁方形, 可谓“席凤凰山以为殿”, 绕以宽阔的护城河, 又“枕山筑城”, 城墙蜿蜒直上, 气势雄伟。

中轴线、副轴线设计理念与布局在明中都得到完美的体现。明中都将象征皇权的都城中轴线视作“经”, 并作为城市的主轴线, 将象征“敬天法祖”祭祀的云霁街视作“纬”, 是城市的副轴线 , 两者在大明门交汇, 形成“祭政合一”, 都城南北、东西对称的建制格局 (图2) 。

1.2 地域文化

凤阳是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古有“帝王之乡”之名, 今有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之誉。凤阳文物古迹众多 , 文化遗存丰富 , 基本形成“北人文、南自然”的格局。 凤阳文化底蕴丰厚 , “凤阳花鼓”被誉为“东方芭蕾”, 民间艺术“凤画”深受人们喜爱, 其中的“九尾十八翅”, 有中国为九洲之寓意, 也代表明初凤阳府领辖的九州十八县, 画风自成一体。

1.3 遗址现状

明中都是在明初新城宫阙原土层上建筑起来, 在罢建中都后, 其遗址上并未建过高大建筑, 遗址土层未乱。现仅皇城西城墙和南城墙西部尚残存, 部分基础尚在地下。圜丘、方丘、钟楼、禁垣、中都城等遗址, 地面尚能约略辨认, 表土覆盖薄, 居民稀少, 尚可清理挖掘遗址, 恢复遗址面貌, 可加以保护利用 (图3、图4) 。

鉴于明中都遗址现状, 笔者认为应重拾明中都丰富的人文景观, 保护并重点还原其历史文化符号。对遗址保护复原时, 首先应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对明中都遗址历史文物价值的认识水平, 强调对整个中都遗址的保护。其次, 应树立重点文物保护标志, 清理出遗址, 并逐步扩大到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

1.4 明中都遗址公园及其可规划范围界定

1.4.1 明中都遗址公园

俞孔坚曾指出:“遗址公园是一条集遗产保护、绿色生态、休闲娱乐的廊道和城市景观界面。”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明中都遗址, 已被正式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对其规划设计意味着将重拾明中都曾经的辉煌, 重现曾将的风骨和魅力。

此外, 随着评估规划与实施进程的加快, 明中都旅游线路的设计, 线路产品的开发等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前来寻找恢弘盛大的明中都, 打造的各个景观片区和文化产业业态, 促进凤阳文化休闲旅游的开展, 凤阳整体面貌的提升, 城市宜居性的提高。另外, 整体保护模式和区域旅游整体发展的思想, 将带动整个凤阳的旅游前景, 推进凤阳经济发展和城市的文化扩张。

1.4.2 遗址公园可规划范围

遗址公园建设应与城市建设相互协调, 其范围界定宜在两者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 遗址公园范围内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环境协调范围的界定, 因评估考查工作不断进展和人们认知的不断增多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1]。

明中都遗址公园将依托禁垣进行规划建设, 中都禁垣呈长方形, 东西南北对称, 禁垣南城埂长约1680米, 东西城埂各长约为2160米, 城内面积约为352.8公顷, 其中皇城占地约为84.4公顷, 由此划定本次研究的范围 (图5) 。

2 保护与利用

2.1 整体保护模式

吴良镛院士曾指出:“我们要真正解决问题, 就不能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而要对影响建筑环境的种种有一个综合而辩证的考查, 从而获致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整体保护模式, 即将遗址区内各个都城遗址定义为一个整体的区域, 全面整体的考虑各个都城遗址, 扩大遗址的控制区域, 使得各个都城遗址周边形成软性的绿色环境, 形成与城市中心区之间的绿带屏障[2]。整体保护模式不仅注重遗址本身的保护利用, 同时对于遗址大环境的恢复和发展也同样予以关注。

明中都是中国承上启下的都城典范, 有着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明中都遗址公园在运用整体保护模式时, 其规划设计要独具匠心、突出特色, 使遗址区成为生态核心, 与明皇陵、龙兴寺等明文化及小岗村红色景观交相辉映, 突出亮点, 协领周边。同时, 也将明中都、明皇陵、钟鼓楼等遗址遗产合理的串联起来, 形成遗址间的一条绿色廊道, 使遗址不再相互独立的存在。

2.2 活化方式保护与规划遗址

要保护好遗产, 不能仅仅是保护, 更多的是要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 而充分的利用, 产生“吸引力经济”, 需要对遗址进行活化设计[3]。

遗址文物是有形的、静态的历史, 但它包涵或承载的内容是活泼的、动态的, 对遗址的活化设计依托遗产保护的声形神韵兼备, 既有物质层面上可视的载体, 让遗产“开口说话”, 又有展示内涵, 形成无形的文化吸引物。

明中都遗址公园通过宫苑区等的恢复, 使文物遗址具有了可视化的“形”, 重点展示先进的现代考古过程与成就, 以及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技术、材料与成果。其次, 通过一系列载体的活化, 使得遗址具备了“神”, 从而能够“形神兼备”。

活化遗址的方式多样 (图6) , 对其的选择将根据遗址现状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而定, 明中都皇城重要宫殿将以中层式修复性和展示功能方式进行活化, 而一般宫殿其遗址, 外部及内部空间可进行针对性修复, 内部功能更新, 宜运用修复性与新功能相结合的方式活化, 而对于里坊、街区遗址, 外部可采用新形式、新材料与新技术, 突出文化的时代沉积感, 功能相应更新, 适应现代化社会要求, 将采用深层新体式与新功能相结合的方式活化。

3 明中都遗址概念性规划设想

建设明中都遗址公园并非重建明中都, 遗址公园将沿中轴线形成景观展示主轴线, 以皇城为核心, 以禁垣为载体, 以苑囿为亮点, 展开规划建设。

通过对遗址各要素的活化设计, 可形成沿皇城护城河和沿皇城城墙形成环皇城景观带, 以及由山脉、建筑群、绿化水系等打造的各个景观片区和创新文化休闲活动新业态, 以此促进凤阳整体面貌的提升, 城市宜居性的提高。

3.1 主轴景观设计

都城营建的南北中轴线整体开敞, 这个条状空间在整体景观空间中有着类似“脊柱”的意义, 行走其间, 将能明确感受到轴线上地形视域有序变化和对比感。

明中都都城主轴空间格局的设计宜分为两部分, 其一在于空间开合变化上, 明中都遗址公园南起禁垣南城梗, 依次可规划分布着里坊、绿化水系至皇城大内建筑群, 再北至万岁山, 线路上的开合变化, 形成递进感。其二为轴线空间的起伏变化设计, 山体的高耸, 建筑群的高低起伏, 景观水系的树木轮廓线, 有序中变化, 形成优美的天际线 (图7) 。主轴景观贯穿全局 , 奠定遗址公园的主基调。

3.2 遗址建筑组群活化设计

明中都遗址建筑组群可分为两大区, 即皇城宫阙区和里坊区。宫阙区为地下遗存, 以展示功能为主, 进行历史肌理的空间设计, 可形成架空活化体系 (图8、图9) 。地上架设天桥, 局部改造现代地面交通骨架系统, 使之更为合理, 并进行地上活化景观设计。历史肌理与现代肌理相互呼应, 形成复合肌理。

规划里坊区用于安置从遗址内搬迁的居民。里坊区可设计新体建筑空间布局模式, 如合院设计, 并赋予多元复合功能, 可分居民生活、生态园林和文化展示等块区进行规划设计, 坊内主轴将设计为文化街, 与架设天桥相连, 相互呼应。

3.3 城墙修复展示设计

我国城墙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早在夏王室就有“筑城以卫君, 造郭以守民”的思想, 而城墙的园林景观早在曹魏邺城建造铜雀园, 毗邻城墙开辟苑囿就已形成[4]。

明中都城墙遗址规划设计将分为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 对城墙本身, 进行片段修补, 修旧如旧, 并加建部分门楼, 城墙上仍保留空中人行系统。这部分以保护古城墙遗址为出发点, 真实地展现城墙风貌, 体现古城墙所经历的沧桑变迁与历史文化, 用古朴自然的形态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另一方面, 借鉴南京以古城墙为背景、护城河为依托, 设计环城绿带和景观苑囿。

3.4 护城河景观设计

护城河是我国古代城墙的伴生品, 是古代城市水体的一种特殊形式, 也是城市的意象要素之一。它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积淀着城市历史, 是城市居民情感寄托的载体。

护城河景观设计在梳理水岸线营造个性水景的同时, 还将展现护城河所蕴含的城市历史发展、演变及复兴信息。此外, 护城河景观设计特别注意沿岸空间的组织与延伸, 利用植物和景观小品进行横向的空间扩展, 弱化线性关系。

明中都遗址公园内作为里坊区与皇城建筑群体过渡区域的护城河园林区的规划分为三部分, 即南岸园林区和北岸园林区以及连接南北岸的渡桥, 南北岸的景观由私家园林形式到皇家园林的帝风苑, 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 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5 遗存符号利用

明中都经历了选址、营建到弃用以及随后六百余年的变迁与发展, 所保留下来的历史遗存规模较大、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内容丰富, 如午门门券两侧及楼台图间的须弥座上, 其连续不断镶嵌着龙、凤、牡丹、荷花、云朵等浮雕图案, 技艺精湛。历史遗存将是明中都遗址公园整个界面上细部设计极具特色的设计元素。

4 遗址公园休闲旅游文化产业

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人的发展最终是休闲的需求, 对于幸福的定义也是包括了智慧、美德和休闲三方面[5]。

中国的家庭自古有宗族大家庭的形式, 在杨振之的城市休闲空间结构“三大圈层”中家庭就是最核心的部分[5]。随着城市的服务功能不断加强, 居民通过公共交通系统, 并以此串联了家庭空间和休闲活动场所, 如城市公园、影剧院等, 当居民的休闲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时, 会对休闲空间的设施和服务产生更多的需求, 这将促进文化休闲市场的繁荣。

明中都遗址公园将建设文化旅游休闲体验场所, 形成创新文化休闲活动新业态, 将针对商业活动、游憩活动、文化活动和保护活动实施相应的开发策略。注重来访者的美好体验, 增加活动场所、丰富活动项目, 提高遗址场所的游览性和参与性, 创新主题, 让游客参与文化休闲旅游推广。

5 小结

通过研究, 我们可得出明中都遗址公园规划设计需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历史和现代肌理的呼应与复合。 (2) 着重进行“遗址活化“设计。 (3) 让遗址融入城市, 进行休闲旅游文化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剑英.明中都研究[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

[2]陈思.文化视角下的西周镐京都城遗址保护利用规划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

[3]张建忠, 孙根年.遗址公园: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 2012 (1) :142-146.

[4]李文, 纪思佳.城墙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初探[J].北方园艺, 2010 (9) :115-118.

篇9:了解前概念拨动前概念建构新概念

拨动学生的前概念,帮助学生建构新而正确的科学概念并不容易。一方面,学生的前概念由于受学生主体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理解能力以及信息渠道缺乏系统性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具有不科学、不具体、不稳定和低层次性;另一方面,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会也让教师感到:有时哪怕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这些前概念还是不能发生一点点的改变,有时即使发生了变化,其效果却是越变越糟。

因此,教师必须也要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状况,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对症下药,然后才能引导学生自主调整、补充和重构前概念,完成新的科学概念的建构。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谁先迎来黎明》一课,被许多科学教师认为是小学阶段比较难上的课。该课要让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主要有:1.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3.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4.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其重点是探究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问题。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前概念中涉及的很多科学事实虽然也为学生承认、接受,但在学生脑海中,它们相互独立,零碎而不成系统,甚至有些方面出现认识偏差。这里的教学难点是,要搞清楚地球上某些地方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及时差现象,就必须要认识太阳、地球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地球的自转与自转方向问题。但是,一方面由于球体本身浑然一体,既无指向性,又无天然的起始与终点;另一方面,小学生的方位意识和方向感不强,空间思维及想象能力较差,而他们居住在地球上,既无法看到地球及宇宙、星体的全貌,又感受不到地球的运动。

针对上述前概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们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1.建立模型,变抽象为具体,降低理解难度

在科学教学中,像宇宙、地球、火山等学生难以亲历的研究对象,我们常常采用图片与视频展示、文字介绍或通过教师讲解引导想像、进行推理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认识相关原理。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缺点是学生难以体验相应科学事实,建构的科学概念极易模糊和不稳定。通过建模的方法让学生开展模拟探究活动,可以在仿真的环境里亲历探究过程,进而较全面地认识研究对象,有利于深入理解相应原理,掌握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科学概念稳定而有用。

模型与真实事物之间难免存在差异,而一旦存在,往往会对学生欲建构的科学概念产生干扰。因此,建立的模型要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同时抽丝剥茧,简洁明了、特征突出。

2.创设情境,激发认知矛盾,提高探究兴趣

问题,是探究的开始。问题的产生,形式不限,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产生。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必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合学生展开探究,能够驱动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此,教师要慎重创设情境,巧妙选取切入点,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和探究兴趣。

3.循序渐进,由容易到困难,助推概念重构

任何科学概念的建构,必须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并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两地出发,先后通过让学生在空中指、纸上画、黑板上贴及在球体上摆等方法,由易到难,从平面向立体,逐步激发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巩固空间与模型知识,为进一步在球体模型上研究地球自转方向作好铺垫。

同样,在整节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先后通过巩固方向知识、了解地球自转——模拟相对运动、探究自转方向——寻找最先迎来黎明的地方、认识时差现象——观看经线模型、了解世界时区等内容层层推进,促使学生的前概念一步步向稳定的新科学概念转化。

4.俯身倾耳,共历真实探究,建立科学概念

探究性学习能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整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和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建构科学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创造真实的探究环境。

在真实的探究环境中,学生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正是学生提高科学素养的最好机会,但一个个不可预见的问题也可能是学生探究活动的障碍。因此,教师要俯身倾耳,做学生探究活动的伙伴,和学生共同探究。

因此,这节课突破了常用的教学方法,模仿人类认识宇宙、了解地球运动的真实过程展开教学。除了根据上述学生熟知的两地位置关系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外,教师还在学生模拟地球与太阳的相互运动关系和地球自转的体验活动等探究活动中,特别注意角色的转换,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经常用“我自己也搞不懂了?”、“我该怎么样?”、“要我帮忙吗?”等语言,参与和配合学生的探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断深入,促进科学概念深层次的稳定建构。

当然,课例的多样化,决定了教师教学策略的多样化。但无论何种教学策略,教师只有俯下身子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从前概念出发,才有可能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轻松拨动前概念,建构全面而稳定的科学概念。

上一篇:科普基地是生动的实践活动大课堂——青少年科普活动举案下一篇:腾讯笔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