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观

2024-04-15

主权观(精选4篇)

篇1:主权观

利剑出鞘

捍卫主权

南海这片曾经平静的海域,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并开发的,我国在长达两千年时间的跨度里对南海实施主权管辖的客观事实不容质疑,我们不仅有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依据,对南海的主权还符合传统国际法“发现”与“无主地先占”原则,中国对南海群岛拥有完全的主权。但是,南海周边国家不顾上述证据,竟然公开宣称对南海拥有主权,这些国家公然侵犯我国主权和领土,使南海问题复杂化,这到底是为什么?我想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丰富的油气资源使周边各国疯狂。第二,南海的战略地位使相关国家垂涎。第三,有关国家借南海争端扩军,妄想做地区大国。第四,霸权帝国在背后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

我们需要和平的发展环境,不想也不忍与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人为敌、交手。我们只想“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我们长期奉行“外倡和平共赢,内举和谐发展”的政策和理念。然而,一些人,一些国家,居然以小犯大,以弱凌强,把我们的退让当做软弱。毛泽东同志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邓小平同志讲过,“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江泽民同志曾坚决地指出,“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胡锦涛同志面对汶川大地震气壮山河地宣布:“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位卑不敢忘忧国!结合现实乱局,要想在短时期内彻底解决南海问题实属不易,但绝不能隐忍不发,现在要紧的是早作打算,积极争取主动权,做好一切充分准备。

第一,坚持双边谈判,抵制多边解决,寸土必争。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第六届东亚峰会上再次阐明中方关于南海问题的立场,他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主张是明确的、一贯的。200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确定推动务实合作,并为最终达成“南海行为准则”而努力。这是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共同意愿。以协商和谈的方式解决,这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共识。

但是,南海各方并没有完全遵守宣言达成的共识,越南积极拉拢印度这个不沾边的国家参与国际开发,菲律宾仗着美国盟友撑腰声称诉诸联合国讨说法。他们不仅通过立法强行瓜分我南海领土,划分所谓专属经济区,还广邀跨国石油公司参与盗采我南海油气资源。我们要正告相关国家:妄图把南海争端推向国际化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解决南海问题必须坚持双边谈判,我们拒绝多边解决,关于主权问题不能商量,南海主权在我,南海领土寸土必争。

第二,纵横捭阖,保持外交努力,争取国际支持。在南海问题上我国拥有绝对的法理依据,欠缺的是国际支持,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前国际上都默认南海是我国领土,随着石油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南海周边国家纷纷提出划分专属经济区,其目的就是要盗采我南海油气资源发展壮大自己。他们无视我外交部的抗议和谴责,依然我行我素,继续放肆地在我南海岛礁上殖民,设置非法的地方行政机关,盗采油气资源,扩充军备。我们要适时调整外交策略,要更多地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同时要利用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之间存在的所谓专属经济区重叠的矛盾,纵横捭阖,各个击破。加快经济开发,利用南海资源,为我所用。我们要加大南海开发力度,不断壮大海洋经济和海洋技术水平。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蓝色圈地运动”激烈展开。中国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争夺更多的海洋利益,分享应得的利益份额。

第三,加强国防建设,提升海空军战力,捍卫南海。建国61周年以来,我们逐渐强大起来,不再是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我们有震慑敌人的核武器,有精度高、射程远的东风-31洲际导弹,歼20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我们不能再做一个老实的巨人。随着我国最大渔政船311号在南海中巡航护渔行动深入开展,周边国家逐渐明白了,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好南海渔业权益,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正告有关国家:南海是我国神圣领土,绝不允许出现任何非法行动,严禁盗采南海资源。

我们爱好和平,我们珍视和平,我们需要和平,中国的复兴与繁荣离不开和平的发展环境。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们也要争取和平解决。对待南海争议我们可以搁置,但并不是有关国家要挟我们的筹码,这是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做出的积极让步,但并不等于对各方非法侵占的漠视;这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理性选择,但并不是区域外国家搅局的话柄。

篇2:主权观

主权财富基金是对由政府注资成立的投资基金的总称。具体地说, 主权财富基金是“一个国家将其拥有的金融资产, 通常是国家储备的一部分, 组建成一个国家控制的基金, 通过投资运营获取高额收益” (Alexander Green,

2007) 。

主权财富基金按照资金来源可以分为两类:利用商品出口收入创建的主权财富基金和利用非商品出口收入、通常是国内高储蓄导致的外汇储备收入创建的主权财富基金。

据2007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稳定报告》统计, 目前全球已有至少36个家设立了主权财富基金, 总规模在3.5万亿美元左右, 相当于全球金融资产的3%。由于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主权财富基金将以每年5000亿美元以上的速度增长, 到2015年,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总额将达到12万亿美元, 占全球金融资本的比重上升到9%。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 熊市降临, 令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收缩, 主权财富基金的数额被调低至十万亿美元。

二、主权财富基金的运行机制

(一) 治理结构

主权财富基金的治理结构通常有三种模式:

1、采用独立于一国财政和央行的专业投资机构管理

制度, 有的还采用外包管理的形式进行投资管理。这种模式具有比较完整的商业化特征。

2、在中央银行下设专业机构兼行管理, 成为一种全政

府的商业机构。这种模式的优点主要有三:一是可以保持对国家财富的集中管理和控制;二是避免另设新机构带来的成本和管理风险;三是方便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反应。

3、半独立、准政府型的治理结构。简单来说, 就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 兼有两种模式的优点。

(二) 投资策略

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一般分为两部分, 资产组合投资和战略投资。前一种投资纯粹出于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后一种主权财富基金带有明显的国家战略目的, 如收购资源行业有影响的企业、取得对国际金融机构的部分股权等。主权财富基金可以选择投资于长期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金融衍生品、资源性商品和不动产等, 通过多样化的资产组合来降低国家财富过度依赖某种单一资产 (如美国国债) 的局面。进行战略投资会在国家之间引起较大争议同时伴随有各方面的法律和行政审查。为避免引起政治争议, 目前大多数主权财富基金采取被动投资的策略, 即以财务投资为主, 不谋求公司控制权, 尽量避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 仅以追求利润回报为目的。

三、主权财富基金对世界的影响

(一) 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可能导致金融保护主义抬头

由于发达国家认为主权财富基金的并购具有战略意图, 有可能危及国家安全, 因此, 一些国家开始提出要对此类并购行为进行限制。发达国家认为主权财富基金的并购具有战略意图, 有可能危及国家安全, 因此提出要对此类并购行为进行限制。除了投资限制外, 发达国家还会对新兴国家提高要价, 比如以对等开放市场的名义, 要求新兴国家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或以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为借口, 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并购活动进行限制。

要求主权财富基金提高透明度是发达国家施加压力的主要手段。发达国家认为, 不清楚主权财富的投资策略或者商业目标, 也不清楚其内部运行机制和制衡机制, 很难判断其行为, 这就有可能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

(二) 主权财富基金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主权财富基金的规模和增长趋势, 决定了它们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并且其政府控制的特殊性, 使公共部门 (或称国有投资者) 在全球资本市场主体结构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它的出现将打破全球资本市场以私人参与者为主的基本结构, 并将使全球资本市场“再国有化”。

降低国内过剩外汇机会成本, 增加经济收益是主权财富基金的设立初衷, 因此逐利性是它的天然特征, 金融全球化和宽松的金融管制使得资本的逐利性充分的发挥, 主权基金庞大的规模和由逐利性引发的投机行为很可能造成市场动荡。

另一方面, 主权财富基金的资金来源稳定, 规模巨大, 可以从容应对各种风险, 因此, 一般倾向于长期投资。这种基金即使拥有一些公司的股权, 也很少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 主权财富基金可以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政府背景, 把各类投资精英笼络到旗下, 形成高素质的经营团队,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投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 对国际金融监管与协调提出新的要求

实现国际协调最好的载体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和世界银行。IMF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而世界银行知晓各国的行政管理能力和信用管理。这两个国际机构应加强合作, 共同采取行动, 制定主权财富基金的运行规范。

四、中国主权财富基金

(一) 中投公司简介

2007年9月29日成立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2000亿美元, 资金来源于2007年6月底财政部发行的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购买的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是我国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主权财富基金。

(二) 存在的问题

1、法律滞后

按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职责由中央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承担, 在现行法律条文中找不到明确授权中央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外的其他任何机构有权从事外汇储备资产的经营管理活动的规定, 这意味着中投公司并没有充足的法律依据获得国家外汇资产的经营权。再比如, 中投公司是依据《公司法》成立的, 但无论是资本形成方式, 还是董事会确立等事项都与目前的《公司法》存在冲突。对于未来中投公司外汇投资业务的范围限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文件。

2、市场定位模糊, 治理结构混乱

中投公司在公司挂牌仪式上曾表示, “中投公司将以境外的金融组合产品投资为主, 实现外汇资产的长期收益最大化, 同时继续向国内金融机构注资, 依法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这意味着中投公司将同时肩负海外市场投资和国内政策性投资两种角色, 既有经济任务也有政治任务。如何有效平衡自己有限的资源, 是中投公司面临的一大挑战, 也是公司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此外, 公司董事会和党委会两大机构有重复设置的嫌疑, 没有明确规定董事会和党委之间的职能分工、以及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权分布。

3、缺乏良好的薪酬机制吸引人才

中投公司进行专业化、商业化运作需要招聘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 因此必须给予这些人才市场化的薪酬水平。但目前中投公司的高管人员都来自政府, 他们在中投的薪酬虽然高于其他政府部门的同级别官员, 但是不可能直接与全球基金市场接轨。那么, 在高管人员和通过市场招聘录取的投资精英之间, 将依然存在显著的薪酬差距。如果薪酬差距不大, 就很难保证能够招募到高水平的基金经理。

五、政策建议

(一) 明确商业化、专业化与独立化的经营原则

谋求长期投资收益最大化, 平衡获取经济利益和实现国家战略两大目标, 但要注意避免基金投资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或战略意图, 以免授人以柄, 造成自身的被动。在决策机构设置上, 我认为政府可以仅通过董事会控制中投公司的经营, 取消党委会设置可以淡化中投公司政治背景, 有利于减轻国际上对“中投”的疑虑;如果董事会和党委会并存, 应该向外界说明两个机构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的分工。同时, 引入外部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投资人员, 分别负责市场研究、风险控制、薪资考核等, 以加强“中投”运行的专业性。在财务管理方面, “中投”巨大的利息成本应用资本金来偿还, 以避免决策层的机会主义思想, 也便于最终的业绩考核。在薪资设置上, 基本工资应参照国际标准, 分红与收益挂钩, 亏损也要有相应的薪资惩罚。

(二)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

一是要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收益率。二是要对投资产品的比例做严格界定, 在投资行业的选择上也要明确。三是要精心选择投资领域, 对投资于高风险类别资产的比例进行最高限制, 各种资产种类相互搭配, 分散风险。

(三) 在现有的架构下, 中投公司应该针对国内战略投

资业务和海外组合投资业务, 分别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估体系。对海外金融资产组合投资, 最好以美元计价基准进行绩效评价。

(四) 顺应国际社会规范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行为的新

形势, 积极参与基金“行为准则”制定。完善基金信息披露机制, 保持适当透明度。在公司经营初期, 可采取向内披露重于向外披露的做法, , 从而把握透明度与盈利性之间的平衡。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 主权财富基金发展迅猛, 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活跃表现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主权财富基金规模日益庞大, 其资产投资策略对国际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主权投资基金特殊的国家背景, 又使其投资动向引起美欧政府和各界的关注。当前, 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不断完善其运作机制, 积极应对外部监管环境变化对我主权财富基金的挑战。

关键词:主权财富基金,运行机制,中投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明.主权财富基金和中投公司[J].金融体制改革, 2008, (02) .

[2]当前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态势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 2009, (02) .

[3]邹小芳.论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及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J].经济师, 2009, (02) .

[4]邓瑞平, 詹才锋.论主权财富基金的运行、功能及其规制体系[J].暨南学报, 2008, (05) .

[5]周学海.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与争论[J].国际论坛, 2008, (01) .

[6]叶楠.亚洲主权财富基金探析[J].亚太经济, 2009, (02) .

篇3:主权观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带给“中国式主权债务”的思考

■ 金文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主权债务是指一个国家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或者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因为是以主权为担保,所以主要体现为政府负债。而当一个国家政府不愿意或者无力继续履行债务职责,也就是政府负债总额接近或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收支逆差比重升高,政府赤字居高不下时,就可能引发主权债务危机,甚至导致政府破产。

一般而言,国际上对主权信用风险采用六个评价指标:一是财政赤字率,即赤字占GDP比重,一般以不超过3%为警戒线;二是债务负担率,负债余额占GDP比重,一般以不超过60%为警戒线;三是经常项目赤字占GDP比重,一般以不超过8%为警戒线;四是由利率水平和经济增长率决定的未来债务负担和偿付能力;五是财政债务依存(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与当年到期债务还本付息之和),一般以不超过30%为警戒线;六是国债偿还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当年财政支出),一般以不超过10%为警戒线。这其中分别反映财政可持续能力、债务规模、债务融资能力的财政赤字率、债务负担率和经常项目赤字占GDP比重这3项指标最为重要。如果这些指标急剧恶化,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就非常大。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演变过程

2007年7月的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导致全球许多相关金融机构破产、投资基金关闭、股市剧烈下滑,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全面紧缩,危机也很快由美国迅速波及世界其他国家。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首先在冰岛爆发,接着是爱尔兰,进而陆续蔓延到地中海沿岸的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到2009年12月,当以上四国相继公布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GDP的比率远远高于欧盟《马斯特利赫特条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规定的3%和60%的上限时,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冰岛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外债规模超过1383亿美元,而其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以冰岛大约32万人口计算,这大致相当于包括儿童在内的每名冰岛公民身负43万美元债务。冰岛国内三大银行由于资不抵债,被迫由政府接管,银行的债务也就升级为主权债务,国家长期主权信用被全球三大评级公司降低至“垃圾级”,至此冰岛濒临“破产”。

希腊政府在2009年11月对外宣布其财政赤字与GDP之比高达13.7%,对即将到期的200亿欧元国债可能无法实现再融资;12月惠誉评级机构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投资者由于担心政府对总额为3000亿美元到4000亿美元的国债无力偿还,开始大规模抛售国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并且至今继续恶化。

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四国占欧盟GDP总量的37%左右,在2008年底四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值从平均不足4%飙升至9%,公共债务占GDP的比值从平均65%上升至90%;在2009年12月主权信用被遭受置疑,信用评级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爱尔兰2010年和2011年的政府财政赤字占GDP比值接近15%,国家银行的坏账损失比例更是高达32%,公共债务占GDP比值从2010年的95%上升至2011年的96%。标准普尔评级机构将爱尔兰的长期主权信用从“AA-”下调至“A”。

东欧国家由于国内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负债水平一直较高,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下,政府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穆迪评级机构在2009年就降低了乌克兰的评级,后来又有匈亚利、罗马利亚等国降低了评级,东欧国家的事实上也存在主权债务问题。

按欧盟《马斯特利赫特条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欧元区成员国必须将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下,负债余额占GDP比重一般以不超过60%为警戒线。从表1和表2可以清楚地看出,正是在2008年遭受金融危机之后,无论此前其财政状况如何,欧元区五国的政府债务都严重超出了GDP的60%的参考“警戒线”,政府赤字都超过、甚至远超过GDP的3%的参考“警戒线”。

表1 2006~2011年欧元区五国债务占GDP比例(单位:%)

表2 2006~2011年欧元区五国政府赤字占GDP比例(单位:%)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成机理及其原因分析

从上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演变过程来看,其最直接的表象就是各国的财政赤字、公共债务占GDP的比值均超过欧盟《马斯特利赫特条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水平。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实质在于政府负债规模远远超过其财政负担能力与调控能力,从而引发赤字节节攀高、债台高筑的恶性循环,进而深刻影响国家经济复苏和深入发展。

(一)主权债务危机形成机理

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行为是促进市场有效运转和经济平稳运行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凯恩斯主义的政府行为所包含的假设条件就是政府行为正确且有效,认为政府应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在消费方面,政府可以采用税收、利率、收入分配等手段对消费倾向施加导向性的影响,提高消费倾向;在投资方面,凯恩斯主张,国家一方面采取措施刺激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国家直接组织投资,通过对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双管齐下的导向性刺激,以实现整个社会接近充分就业。而且,凯恩斯还主张赤字财政政策,他认为政府扩大支出时,不应增加政府收入,而应采取举债支出的办法,举债支出可以使社会致富。在凯恩斯看来,扩大政府的上述职能是避免危机的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已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国际金融资本主义阶段,资本的增值方式也通过传统的货币——商品——货币的方式转变为以货币——货币的方式来实现资本家财富的快速增长,财富和价值的增长越来越偏离实体经济,经济体系日益趋于非理性化,经济泡沫越来越大,一旦泡沫破裂,就会引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2007年7月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这样。当金融危机出现时,各国政府为了避免金融上层建筑的崩溃,被迫介入,投放大量的资金以挽救脆弱的金融体系,最终就会造成政府债务不断的增长。

政府职能与作用的发挥必然需要财力的大力支持,政府大量投入资金,财政收入就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从上世纪80年代南美、1998年俄罗斯、2001年阿根廷和2008年欧洲各国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来看,财政赤字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抵御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在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显著的流动性失衡与经济衰退时,市场越来越把应对危机的期望寄托在政府身上,期望政府的注资能够有效地稳定金融市场和扩大国内需求,以刺激经济复苏和快速增长,这就必然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形成经济危机——政府干预——财政赤字——经济危机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成原因分析

1.美国金融海啸直接导致欧洲各国经济重创。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霸主,2007年7月的一场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在此大背景下,全球经济衰退,各国为防止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振兴本国经济,纷纷采取经济刺激举措,因而扭曲了资源配置,加上财政收入锐减,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水平普遍大幅上扬,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政府的刺激计划其实质就是各国政府借新债还旧债,以债治债,借债投资。表面上使得经济回暖,但是并未解决其核心问题,反而造成财政赤字攀升,同时政府的过分干预使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局面最终以债务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政府的举动激发了全国大罢工,不仅使得原本就不足的民众信心更加锐减,还进一步影响了社会稳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危机的产生。

2.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存在缺陷。欧盟各个国家经济差距较大,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德国、意大利、法国等经济较为发达,他们利用地区意识和价值优势,享受着统一货币政策带来的好处;而希腊、爱尔兰等经济较为落后,资源配置不合理及配置效率低下,使之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较大。希腊、西班牙、爱尔兰等国进入工业化时间较短,受自然资源的限制,整体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单一:希腊以旅游、造船业为主,西班牙以房地产、旅游业为主,爱尔兰以农业为主,他们对工业品进口依赖度较大,对外出口基本被德国、法国垄断,出口缺少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投资者对欧美等国的信心普遍下降,相反的,由于新兴市场国家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加上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及优厚的税收政策等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再加上欧元升值也打击了其出口,导致贸易赤字逐年扩大。以希腊为例,希腊的经济基础主要是以海运、旅游等外需型产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都具有较高的周期性。随着全球制造业不断向新兴市场转移,欧洲制造业不断失去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希腊海运市场急剧萎缩,航运业2009年的年收入下降了27.6%,旅游收入快速下滑。2009年赴希腊旅游的美国游客减少了24.2%,同时欧盟成员国进入希腊的游客也锐减了19.3%,来自两地的旅游业收入分别减少16.2%和14%。这些支柱产业的萎缩直接导致了希腊财政收入锐减。

3.高福利,加之人口老龄化,财政支出负担过重。欧洲一向以高福利闻名于世,包括高工资、高津贴、高补助等。较高的福利待遇导致了社会劳动效率低下,使得政府支出过大,加重了政府负担,进而导致了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美国次贷危机以后,欧洲各国的产业竞争力显著削弱,政府为维持国民福利,避免引起公愤,一般都通过增加赤字或负债解决问题,这为危机的爆发留下了诸多隐患。加之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政府财政赤字不断增大、政府债务日益加大,已经达到足够引发危机的程度了。

4.各自为政的财政政策,单一的货币政策,缺乏有效地风险管理机制。欧元区是目前世界上区域货币合作的最高形式,欧元区的统一货币具有降低成本、增加贸易便利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虽然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是统一的,掌握在欧洲中央银行手中,但是伴随而来的则是各欧元国放弃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其财政政策取决于各国政府。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分散的财政政策,是欧盟统一货币制度的内在矛盾。欧洲中央银行以保持价格稳定为首要任务,这就意味着,联盟内的各国无论本国经济发展如何,必须以稳定物价作为核心目标。这种欧元区各成员国的实行同一货币制度即统一的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的状况,于是就形成了政策的错配。国家对宏观经济运行调控的两大重要手段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遭受外来冲击时,对于完全丧失独立货币政策的欧元区国家,就无法通过货币贬值、降息等货币政策手段来刺激经济,而只能通过财政政策即扩大财政支出、增加预算赤字来促进经济增长、应对危机。另外,由于统一的货币政策,当其中任何一个国家出现债务危机,必定会由于金融传染效应而使整个欧元区都面临困境。风险管理应做到预防为主、治理为辅,而不是在风险发生后才进行事后弥补。所以当危机爆发后,虽然各成员国都拿出了救市计划,但为时已晚,收效极低。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式主权债务”的启发

(一)“中国式主权债务”的现状及其风险

“中国式主权债务”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债务,包括地方债券和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中国在2008年为了缓解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实施了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同时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2011年6月国家审计署发布第35号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2010年底,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56%,各类政府融资平台企业达8000多家,涉及项目3000多个,截至2010年5月底,所有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已超6万亿元,在GDP中占比接近20%。虽然我国目前整体债务和财政赤字远低于国际公认的风险临界点,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低于3%,总体债务水平低于GDP的20%。但是,由于地方债务大部分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到期的贷款基本上都无法归还,再加上地方债务的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较大,随着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日益深入,加上目前房价下跌,地价已经不保,以往依靠推动土地价格上涨和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土地财政”模式将可能难以为继,这意味着未来地方政府用于偿债的资金来源面临萎缩的较大风险,即预期中的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将大幅下降。一旦地方政府无法偿还债务,由地方政府债务违约行为导致的“中国式主权债务危机”便会发生,最后不得不由中央财政和中央银行兜底埋单。由于这些债务多来自于银行贷款,因而地方政府的违约行为也将导致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产生流动性风险。这样,地方财政风险会传递为中央财政风险和金融体系风险。

(二)防范“中国式主权债务”演变为危机的对策

1.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负债与收入匹配,不能过度负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殷鉴不远,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要防范中国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首先必须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控制。要从法律上赋予地方政府适度负债的必要性和合法性,明确规定地方政府负债的最高限额,并适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与突发性事件做出恰当的调整。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必须严格控制自身的负债规模,负债要与收入相匹配,必须依照预算法平衡预算,认真做好各级债务的测算和偿债平衡工作,要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呆账和坏账进行及时清查,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切实做好债务风险的防范工作。用融资平台的方式避开法律的监管是短视行为,将增加长期经济运行的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要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对现实存在的债务规模与风险要及时进行识别、定性与定量分析,风险监控系统或部门依据确定的负债规模与风险控制标准,对出现问题的部门与机构发出警告,追寻引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纠正与化解措施,实现地方政府可持续融资的同时保证债务风险最小化。

2.改变现有的出口战略,切实提高国内消费水平。中国经济是以出口为主,GDP总额的30%以上来自于外需贡献,所得收入的70%以上是以美元形式进入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外汇储备。一旦国外市场发生变化或者美元资产贬值,都将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外汇储备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中国要改变目前这种外向型经济状况,一方面要改变现有的出口战略,将主要出口国由欧美国家逐步转向亚洲国家及世界其他新兴市场,出口产品应以目前的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逐渐向附加值高的出口产品转变,通过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和传递,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崛起,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降低税收水平,提高居民收入,改变现有分配模式,让大众真正分享经济繁荣带来的成果,做到“藏富于民”。同时,鼓励民营经济以内需消费为导向,从根本上拉动内需,这样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才能不“受制于人”,在国际金融冲击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1]赵晋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的国际经济形势展望与我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2010(7):43-46

[2]陆岷峰,张惠.政府适度负债规模的研究——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到中国地方政府负债风险谈起[J].南都学坛,2011(05)

[3]丁纯.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下欧洲复苏前景及对全球和中国的影响[J].信息,2010-夏季号

[4]楚钢,洪灏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下一个拉美危机?[R].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策略周报.2010-02-08

[5]吴国培,马冰.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J].发展研究,2010(07)

[6]潘晓惠,陆岷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启示[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7]王燕,赵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成机理及对中国的启示 [J].经济研究参考,2010(48)

篇4:主权观

【关键字】国家豁免;绝对豁免;相对豁免;主权财富基金

一、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综述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将主权财富定义为一种“与私人财富相对应的,一国政府通过特定税收与预算分配、可再生自然资源收入和国际收支盈余等方式积累形成的,由政府控制与支配的,一般以外币形式持有的公共财富” 。而主权财富基金是指一国政府主要利用外汇储备资产创立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以提升本国经济和居民福利的机构投资者。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外汇储备盈余,如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和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二是依靠自然资源出口所得的外汇储备,这种类型的主权财富基金常见于中东、拉美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三是依靠国际援助所获得的基金,如乌干达的贫困援助基金。

主权财富基金是近些年比较“热门”的一种国际投资方式,同时也是各国热议的话题。在2007年华盛顿召开的西方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主权财富基金作为一项重要议题被与会各国广泛讨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一度主张应对主权全财富基金加以约束,或者应针对其制定有关的行为准则,然而这一动议被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国家所否决。2008年彻底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主权财富基金在运作中的一些复杂问题。

个人认为,这种复杂性可以归咎于主权财富基金的特点,即主权财富基金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政府投资,其行为至少不完全遵从市场化的规则,同时其数额巨大,动辄上百亿美元,上千亿美元的也不再少数。如此大额资金流入任何一国市场或某个行业,被投资国完全不担心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问题可能更为敏感。实践中,如同我们仍需要孜孜不倦向西方国家“解释”我们奉行“市场经济”一般,我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也需要在各种场合被“强调”为一种完全市场化、商业化的投资行为。这不免让人觉得迷惑和担心:对外,我们会迷惑为何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市场化属性为何会引致被投资国的不信任,对内我们则担心这种来源于国家财产的主权财富基金在进行市场化、商业化运作的过程中风险几何。而后一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将我国主权财富基金视为一个完全的市场主体,其行为被视作完全的商业行为,从而使其罹于国家主权豁免制度,是否是必要或明智的抉择。

1.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成立的背景及目的

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注册资本为2000亿美元。其成立的背景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我国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出现了持续的双顺差,同时我国的外汇储备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而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而出现了大幅飙升,如此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是巨大的:一是汇率风险。外汇储备中美元占了相当大比重,若其贬值,我国外汇储备经蒙受巨大损失。二是积余的外汇储备造成央行冲销压力过大、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泡沫趋势已经出现。因此,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便成为当务之急,于是中投公司应运而生,其目的在于“以境外的金融组合产品为主,实现外汇资产的长期收益最大化,同时继续向国内金融机构注资,依法履行出资人代表资格” 。

2.中投公司的组织形式和资金来源

首先,中投公司是根据我国《公司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准确一些,它是一家国有独资公司。采用这一封闭性公司形式是多数国家主权财富基金运作的惯例。性质上,中投公司是一个具备商业目的的商业机构,至少它不是纯粹的政府机构或部门。而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将股东数量限制在了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相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其股东间人合因素更强,可以凸现国家作为股东在公司中的意志。

其次,中投公司所拥有的2000亿注册资本,并非财政盈余的直接注入,而是通过财政部发行1.55亿元特别国债,用融资所得款项购买了外汇储备后成为注册资本的。

3.中投公司的治理结构及投资策略

同世界上大部分主权财富基金一样,中投公司采用一种“三层”运作模式,我国称之为“一拖三”结构:中投公司作为母公司全资控股中央汇金投资公司、中国建银投资公司和境外投资子公司。具体地,中央汇金投资公司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集中管理境内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资产;建银公司负责处理不良资产;境外投资子公司则专职负责海外投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投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多元化的,即除了负责外汇储备的有效盈利外,它在境内还承担了改善金融机构内部治理这一国家职能。

正是因为中投公司肩负着实现我国外汇储备保值增值严峻使命,其在海外进行投资的安全问题才备受关注。国家主权豁免制度能够使得一国不受他国法院管辖,一国财产不受他国强制执行,在此意义上本人认为,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保护国家财产的方法。本文也旨在探讨这种方法能否适用于我国的主权财富基金,特别是在中投公司连续几单投资都严重“缩水”的情况下,其能否通过国家主权豁免制度来降低投资中的风险,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二、国家主权豁免制度的概念及豁免立场转变的原因

1.国家主权豁免的内涵及发展

国家主权豁免制度作为一项古老的国际习惯法原则,又称国家管辖豁免,它是指一国的行为和财产不受另一国立法、司法、政策等方面的管辖,即非经一国同意,该国行为免受所在国法院的审判,其财产免受所在国法院扣押和强制执行的制度 。

国家主权豁免制度产生于19世纪初的西方司法实践,至19世纪后半叶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在大约200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主权豁免理论经历了从绝对豁免到相对豁免的转变过程。前者认为国家所有域外行为均应被认为是主权行为或公法行为,除非该国自愿同意服从领土国法院管辖,任何主权国家在外国法院都应享有完全的、绝对的豁免。而后者则认为并非国家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被堂而皇之地豁免,它主张将国家的行为分成两类:主权行为和商业行为,而只有主权行为才可以被豁免。相对豁免主义首先被1976年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所采纳,2004年《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对相对豁免主义表达了更强的倾向性 。

2.国家主权豁免立场变化的原因:主权背后的经济利益较量

国家主权豁免制度试图解决的是一个由经济引发的政治问题,绝对豁免到相对豁免立场转变的过程表面上是国家之间主权的冲突与平衡,但随着国家经济职能的重要性日益增大,主权摩擦的背后反映的是各国经济利益较量和妥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主权观】相关文章:

主权原则04-21

中国主权05-07

主权财富05-09

用理性捍卫主权04-08

主权基金论文范文05-09

经济主权论文范文05-09

主权担保贷款范文06-05

主权基金论文提纲11-15

超主权货币论文04-20

经济自主权05-11

上一篇:唐龙国际“卡壳” 民营电视失语下一篇:年创建无烟医院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