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2012疾病预防工作总结

2024-04-14

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2012疾病预防工作总结(共11篇)

篇1: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2012疾病预防工作总结

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 2012年疾病预防工作总结

2012年,我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了疾病预防工作。确保了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学校创设了安全卫生的生活学习环境。

一、健全机构,分工明确

各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疾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指定具体负责安全工作的教师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做好了传染病的宣传、监督、联络上报、资料归档工作。

二、措施有力,科学管理

我校制定了《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疾病预防工作措施》,认真指导各校开展疾病预防工作。一是利用“整脏治乱”之机,加大宣传力度,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做好公共场所药剂喷洒、教育学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二是坚持晨检、午检、晚检制度。同时,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杜绝学生吃零售;各食堂规范建立进出口台账,按规索取食品质检报告;要求一年级新生,配合乡卫生院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我校十分重视传染病的督查工作,经常督查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落实“三检”制度。及时了解师生的出勤、健康情况,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师生的患病、诊断、治疗等相关情况。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供了保障。

四、强化学习,提升素质

学校除对安全管理员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常规的培训外,还积极组织安全管理员和食堂从业人员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组织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卫生法律意识、疾病防控知识和卫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五、加强督查,不留隐患

学校采取每日检查的办法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方式,强化卫生安全督查;食堂及食品方面,严把采购源头关,严把食品采购验收关、加工关,发现问题,做到及时整改,不留隐患。确保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六、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同时,充分利用班会、广播、板报等形式,开展卫生防疫、防中毒宣传教育,加强对常见传染病知识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流感”、“流脑”、“甲肝”和麻疹等疫苗的接种工作,手足口病、腮腺炎等的预防,使广大师生掌握卫生和防中毒的基本知识,提高师生防病和防中毒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七、开展爱卫运动,不留卫生死角

坚持“每日三小扫、每周三大扫”的卫生制度,认真清扫和清理教学场所和生活场所,每月对厕所、死角、垃圾坑进行喷洒。确保师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和清洁。每天实行卫生记分,每周作一次评比,评比结果作为考核班主任的主要内容之一。

2012年,我校疾病预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此项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今后,将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创新开展工作,为师生创设一个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 2012年12月3日

篇2: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2012疾病预防工作总结

2012年,我校根据上级部门普法规划的要求,以依法治国方略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工作,有力地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促进了学校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队伍、阵地建设

我校认真制定了普法计划,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各校围绕《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通过学习。增强了师生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1.强化队伍建设,构建宣传网络。

各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工会等同志为成员的普法、执法领导小组。以班主任为骨干,完善了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学校加强了与当地派出所、综治部门的联系,聘请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到校开展工作。

2.加强阵地建设,拓宽宣传渠道。各校充分发挥广播、黑板报及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和教育,力求使师生员工都能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

二、扎实工作,成效显著

1.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师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依法施教、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例如,广大教师通过再次学习《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明确了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义务,认识到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摆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2.坚持学科渗透,营造学习氛围。各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校、本班实际,有计划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同时,结合的身边的实际事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渗透了法制知识。很好地营造了师生共同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3.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各校注重了教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利用图片展览、观看专题法制教育片等直观形式加强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育效果。

4.普治并举,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学校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运用法律来解决具体问题。如,结合学习《国旗法》,学校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并以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使每周庄严而隆重的 升旗仪式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由于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我校学生的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2012年,我校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创新管理,力争使我校法制教育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篇3: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2012疾病预防工作总结

在学校里,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处处都是德育工作阵地。在德育管理方面, 做到工作常组织, 每天常整顿, 环境常清洁, 事务常规范, 争取以出色的德育成效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 以科学的管理,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实现“管理育人”

学校注重以德育为先, 而德育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校长任德育领导小组组长, 形成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德育处、班级三级管理和团委、学生会、少先队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体系, 行政人员与各年级结成一对一帮扶制度, 为我校德育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上的保证。积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建设, 学校面向全体德育工作者定期培训, 定期做讲座, 定期进行强化教育, 增强他们的横向交流, 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德育工作目标。班主任工作以周为单位, 分部别分年级进行考核;进一步加强学生会干部的建设, 坚持每周的例会制度, 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 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实现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家长委员会的建设, 定期召开家长会, 实现家校合作, 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 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2 以家文化为中心, 创造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实现“环境育人”

我校着力打造以“温情校园、梦想家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建寝室之家、班级之家、留守儿童之家、教职工之家, 既教育了学生, 也感染了教师。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凝聚、激励功能, 使校园环境建设成为文化意义上的教学管理、德育管理、美育管理、生活管理、环境管理。校园内建起诗词长廊, 将三字经、弟子规刻于校园内石碑上, 让学生低头、抬头都能读到经典。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每个班级有班级风貌展示牌, 做到教室的整洁、干净, 室内都张贴有名言警句, 励志标语。有班务公示栏, 班级量化考评表, 学生的作品展示等, 每周一次的文明班级评比活动, 对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有着“润物无声”的渗透力, 从而增强学生热爱班集体的热情。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要求学生寝室做到布置美观、制度上墙、床位卡上床、地上无污迹, 卫生打扫实行承包责任制, 环境卫生做到常态化。宿舍文化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健康成长的“家”, 我们每间寝室都有一个别具匠心的名字, 一个健康向上的口号, 一个努力奋斗的目标。使得全寝室成员为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向上的寝室之家而共同努力。宿舍实行星级评比, 将宿舍的公物管理、内务整理、环境卫生、午睡晚睡纪律等纳入“星级文明寝室”评比, 评比结果与班主任考核挂钩。“星级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在学生当中引起了极大的积极性, 唤起了学生营建文明、洁净、卫生的“五星级寝室”的热情, 成为我校“和谐家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 以习惯教育为主线, 注重良好习惯养成, 实现“习惯育人”

行为养成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育触及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之处, 为此, 我校努力从细微处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 把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 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卫生、饮食、语言、作息、交往等习惯, 学校卫生必须是全天保洁, 学生能够无意识地拾起地上的纸屑, 能够自觉地排队进出校门, 能够安静地在食堂用餐, 能够用心地在校园书吧看书、记笔记......争做学校的纪律监督员, 环保小卫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动学习, 专心听讲, 积极思考, 大胆质疑, 勤动脑、动手, 学生学会了学习, 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 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4 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 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实现“活动育人”

育人先育德, 活动是育人的载体, 我校德育处根据本校的实际, 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 每月确定一个德育主题,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提高道德意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活动中育人, 在体验中成长。学校开展的各种节日庆祝活动, 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学生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爱家的热情;“校园之声广播”是用他们自己的故事感化着学生的心灵;主题班会、文明班级评比、星级寝室评比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积极进取的精神;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师生的心灵都受到洗礼;运动会的举办有利于学生增强健康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各种专题知识讲座及演练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增强他们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学校每年面向初一新生开展的军训活动, 培养学生“雷厉风行、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作风。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 培养学生善良、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设立心理咨询室, 对每个学生做到“不抛弃, 不放弃”;到学校附近的“猕猴桃基地”和“蓝莓基地”开展义务劳动, 让学生走出校园, 体验劳动的艰辛, 增强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

5 以学校学生八项礼仪规范和九条形象要求为抓手, 实现“制度育人”

我校专门聘请校外兼职法制副校长, 定期为全校师生开展专题法律知识讲座。积极完善德育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和规则制度:制定了《沙坝学校德育工作目标》《沙坝学校学生一日常规》, 做到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学校根据实际制定的《沙坝乡中心学校学生八项礼仪规范九条形象要求》涉及到升旗礼仪、尊师礼仪、诚信礼仪、集会礼仪、待客礼仪、谈吐礼仪、体态礼仪、家庭礼仪等, 要求学生做到正直善良, 志存高远, 严于律己, 勤奋踏实, 谈吐文雅, 举止文明, 仪表端庄, 朝气蓬勃等;要求学生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养成正确的观念, 并纳入日常的检查范围, 做到随时检查, 随时记录。在校园内营造悦目的视觉环境, 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而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的每个德育工作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学生快乐好学, 教师欢心乐教, 家长满心赞誉, 我校的德育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每个人都忠诚于沙坝学校这个大家庭, 家好, 社会好, 国家才好;国好, 社会好, 家会更好。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我爱我的国, 我爱我的家......

篇4: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2012疾病预防工作总结

我校2012年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教育”的方针,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出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校园安全工作的局面。现将相关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采取多方措施,从人防、物防、技防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学校安保工作。在两间九年一贯制学校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建立了警务室,聘请了安保人员,同时还为安保人员配备了服装及其他安保器械,要求两间学校安保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和出入校园登记准入制度;在另两间小型学校,建立了由教师、高年级学生组成的护校队和护路队,加强了对校园的巡逻守护,在校门上设臵“进入校园请拨打某某号码”的提示语;中心学校还和乡派出所紧密配合,对各学校校园开展夜间巡逻。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我乡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得以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

二、加强领导,建立管理网络

为了抓好住校生的管理工作,要求各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年级主任、班主任和宿管教师为成员的住校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各自管理职责,德育主任抓住校生的安全工作;年级主任和班主任负责住校生的离返校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宿管教师管理住宿生的起床、午休、就寝和宿舍卫生。

学校实行中层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负责每日住校生管理,宿管教师和室长对宿舍管理,形成层级管理网络,互通情况,一级对一级负责。

三、建章立制,明确制度要求

住校生管理工作是安全工作的重头戏,住校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校工作。根据住校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德育处制定了住校生管理制度,先后建立了《门卫职责》、《住校生返校、住宿请假点名登记制度》、《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宿室长职责》、《学生宿舍文明公约》、《住校生管理条例》、《住校生管理评分细则》、《学生宿舍卫生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四、抓实过程,实现精细化管理

一是建立了以校长负总责的安全工作责任制,校长和中层领导以及各位教师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目标细化,责任到人,落实到人,管理到位,确保学校住校生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每天值班领导和教师对住宿生的纪律、卫生、出勤、就餐、起床、就寝和日常行为习惯等进行管理和引导,消除不安全因素,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抓好安全教育。学校定期组织召开住校生会议,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宿舍安全、晚自习安全、防火安全、财产安全、回家和返校路途安全等,还特别对女生强调了一些安全的自我防护知识。

三是加强安全检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学年初,总务处组织人员对学生宿舍房屋、水电路、床板、门窗、门锁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记录,对隐患及时排查。

四是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对门卫的管理,凡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必须说明事由,征得相关人员的批准,并作好登记后,方准进入。学校除宿管教师外,还成立了夜间巡逻队,夜间对学校各处特别是学生宿舍安全进行不间断巡逻检查。

五是严格执行请假离校制度。住校生星期一至五吃住都在学校,期间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请假离校,如有特殊情况需出校门,必须经班主任和宿管教师共同批准并在门卫室登记。同时,班主任在同意学生请假后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严防请假学生夜不归宿。

六是充分发挥警务室的作用。各学校充分发挥警务室的作用,利用派出所民警到校工作,督促指导学校开展安全工作,使住校生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校园安全工作千头万绪,尽管我们在2012年没有发生任何校园安全事件,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加强管理,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确保我乡学校校园安全作出应有的努力。

篇5: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2012疾病预防工作总结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2011年,我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做好了环境教育进校园、进课堂的工作。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构建和谐校园、创建绿色校园的活动中,不仅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得到提升,还使师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得到了增强。现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注重管理

1、领导重视,职责到人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各校成立了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小组,由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团委书记、少队辅导员、总务主任、班主任和综合科、生物、化学等教研组组长等教师组成,明确职责,落实到人。首先在校长制定的学校工作计划中提出创建的任务和要求,由德育主任负责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的专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负责环境教育的课程建设;团委书记和少队辅导员积极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成立环境社,组织学生会、团委和少队部的干部积极开展校园环保行动教育活动;总务主任负责校园环境的绿化、保洁;

生物、化学教研组长负责教研组内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的校本培训和课堂渗透环境教育主渠道的工作。

2、加强管理,循序渐进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每学期均能将环境教育工作作为德育重点工作来抓,并进行专项研究,每学期召开2次以上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在学期初制定学校开展绿色教育活动的方案,学期末及时对本学期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进行总结,并在教职工大会上加强教育和宣传。

二、加强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1、学校每年结合“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的主题,开展环境专题教育的讲座。通过详实的文字图片资料,向全校师生介绍了绿色学校的含义、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

2、加强科技委员培训。为了更好地开展环保教育,学校加强了学生干部的培养力度,他们主要负责班级科技、环境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工作,明确了他们工作的职责和要求,发挥了他们在班级教育活动的主体作用。

3、开展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主题教育。如针对初中学生乱扔饭、菜的问题,德育处组织班主任在班会课中开展关于节约粮食的主题班会,发动学生去收集粮食紧缺的资料,让学生参与活动准备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专题教育中提高认识。

三、精心打造,初见成效

近年来,我乡河堰学校、联星小平小学、希望小学在校园绿化方面投入经费,精心打造,目前绿化工作初见成效,创建使学校和师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正构建了和谐的育人环境。随时走进校门,都会给人卫生、整洁、美观的感觉,使师生的卫生意识、文明习惯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四、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虽然我们在创建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清醒看到了学校在发展中还有许多问题,如:如何使学校的环境教育在推动社区和家庭环保中起到作用、环境教育在现行课程体制下如何开展,值得我们思考。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在继续深化绿色创建的内涵上下功夫,以创建“优美教室”为载体,使师生与环境、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和谐,不断丰富创建的内容,拓展创建的形式,让绿色创建与学校其它工作进一步融合,力争取得更好的教育和行动效果。

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

篇6: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2012疾病预防工作总结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警务室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我校按照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我乡学校工作实际,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启动学校警务室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下辖学校4间,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间,完全小学2间,有中小学、学前班学生共1716人,在职教师72人。

二、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1、各学校认真组织开会落实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有专人分管该项工作。强化目标管理,各学校开学初向中心学校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照管理责任层层落实。

2、中心学校结合全乡实际,开学初拟发安全工作安排意见到各学校,对应该建立的相关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紧急疏散演练、校园安全排查整改等作出明确要求,强化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加强检查督促,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3、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我校努力争取上级资金,在臻坚、河堰两间九年一贯制学校安装了校园电子监控设备,建设了警务室,配备了警务人员2名、专职保安5名;在希望、联星两间小型学校建设了门卫室,有教师轮流值班。我校还配合乡派出所,强化校园夜间巡逻,各学校校长,值班人员、保安人员手机24小时开通,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各学校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在学校重点防控部位安装了防盗门窗,各学校配备了消防灭火器,把规模相对较大的河堰学校定为消防工作示范学校,在学生集中场所设置消防灭火栓、灭火器、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使消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4、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健康有序。我乡各学校均建有学生食堂,其中三间“爱心午餐”食堂,一间对外承包食堂。各校食堂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各种证照较齐全。食堂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均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程序操作,配备有消毒柜,各学校均安装了洗手设施,确保学生卫生就餐,各校使用炉灶较安全,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全乡学校师生饮用水均使用枫香家乐矿泉水,每月都按照要求索取水质检验报告。全乡只有河堰学校食堂有小卖部,所有出售食品均由县食品配送中心配送。学生宿舍有专人管理,卫生状况良好。

5、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扎实开展。在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我校积极主动协调配合乡综治、公安、工商、卫生等相关执法部门,认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对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的饮食摊点和各种娱乐场所进行了专项治理,没收三无食品,取缔不法摊点。同时学校加强了学生的教育管理,要求学生不购买三无食品,远离各类赌博场所。我乡各学校周边均没有电子游戏厅和网吧。各学校配合乡综治办、派出所加强对校园周边精神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的管控,学校组织收缴学生各类管制刀具,有效控制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2011年,没有发生因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不力而造成的恶性事件。

三、校园警务室(治安岗亭)建设及专职保安配备情况 我乡只有4间学校,根据全乡学校实际,我校对照县综治委、县公安局、县教科局联合下发的遵县综治【2011】1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警务室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全面加强校园警务室(治安岗亭)建设,提升校园及周边治安防范水平,切实维护学校内部安全及周边环境秩序。目前的建设情况是:臻坚、河堰两间规模较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分别建设了警务室,乡派出所为两校分别配备警务人员各1名,每周到校工作10小时以上,臻坚学校聘请专职保安2名,河堰学校配备专职保安3名,同时为安保人员配备了服装及相关安保器械,两校安保人员按时到岗到位,严格实行登记准入准出制度,坚持课间巡逻、夜间巡逻和不定时巡逻,及时发现和预防校园治安事件的发生;希望、联星两间规模较小的小学,我们按照要求为每校修建了10平方米的活动板房作为门卫室,目前安排由学校教师轮流值班护校,成立护校队,以后将聘请安保人员。全乡校园警务室和门卫室均按照文件要求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朝着规范化建设迈进。

四、法制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我乡4间学校都聘请了派出所民警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每个学期到学校上一堂法制教育课。今年秋季学期,我校按照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要求,把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纳入课程管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要求各学科教师把法制教育渗透点备入教案认真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各学校还根据实际,认真开展反邪教“五个一”宣传教育工作,利用上警示教育课、开展主题班会、出班刊和墙报、写心得体会、利用学生心得向其父母做宣讲等进行反邪教警示教育;利用法制讲座认真开展禁毒宣传教育,为巩固无毒学校营造浓厚氛围。通过以上工作,有效增强了师生的法制观念,全年没有师生违法犯罪案件发生。

五、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我乡4间学校中有3间学校地处208省道公路旁,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中心学校要求各校成立上放学路队,各年级选派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路队长,负责每天每个方向的学生上放学期间在公路上行走的安全管理,放学时间,各学校还要安排教师护送学生安全离校。中心学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乡属各校公务用车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我乡各学校的交通安全管理。208省道两侧的学校,均建有醒目的交通安全警示标志、标语,交通秩序良好。全年各校没有发生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事故。

篇7: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2012疾病预防工作总结

苗族直箫乐主要流传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马场乡。马场乡位于盘县东经104°48′,北纬25°40′,境内有彝、苗、白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38%。独特的自然条件为盘县马场乡留下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遗迹: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9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项。

一、调查目的

盘县马场花苗支系民族器乐,以直箫中的大筒箫为典型。为了更好地保护马场花苗支系民族器乐,笔者通过田野工作、问卷调查、器乐制作及演奏过程的跟踪采访等,对其器乐传承现状、曲谱的流传整理等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期为民族器乐进行有效保护传承,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为苗族地区经济、教育、文化、旅游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理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调查内容

深入盘县马场苗族彝族自治乡进行田野作业,对马场现存的器乐文化物象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盘县马场乡滑石板村直箫乐的历史沿革、代表性作品、乐器特征、制作工艺、杰出价值、传承现状等做了较为详细的田野考察,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图片、声像、文字、实物等档案资料。

三、苗族直箫乐器的基本内容

1. 乐器特征

直箫(都江)是一种竹制民族民间吹管乐器。由通节竹管制成,长800—1150mm,上端插入一节切有斜口的木塞,使削去处与管内壁之间形成进气道,木塞下方20mm处开一方形发音孔,管身正面设有六个按孔。气流从气道经发音孔边棱产生气柱发音,音色明亮圆润。

制作直箫的关键,首先是选材。要选用冬至到春分期间三年以上的老竹,竹质坚实、分量较重、竹花均匀、呈紫褐色,无虫蛀、干缩、蜂腰和大腹等缺陷,管身圆满、纹理细密顺直。其它的与常见竹制乐器差不多。

直箫(江不都),或称大筒箫,由长约1250mm,直径约100mm的墨竹制成,上有6个音孔,均不在一条直线上,距离各异,因其形状粗大而得名。它看上去简单,但在制作方面却很考究。首先要找一个长约15mm,宽约20mm的吹气口,插入簧片,然后用钢条将竹骨节打通后,再按一定的距离,在距顶端约50mm的地方刻出一个长约30mm,宽约10mm的距顶端15mm的出气孔。第一空距顶端400mm,其余五孔依次往下相隔100mm,第六孔距底端180mm,然后反复试音。直到确定音准后才算完成制作。

制作工具主要有锯子、镰刀、小刀、凿子、转刀等。

2. 直箫的演奏法

直箫(都江)作为吹管类乐器,对演奏者的气息要求极为严格,气息一般要求足而匀,缓缓吹入气口,这样便可发出一种圆润浑厚的音色。按孔的技巧比较多样,一般有打音、滑音、倚音、波音等奏法。

直箫(江不都),或称大筒箫,演奏时置于地上,最下面两音孔用脚拇指来按,吹奏者取坐式,用左脚拇指按第一音孔,右脚拇指按第二音孔,一二音孔均起伴音的作用。无名指按第三音孔,左手拇指按第四音孔,右手无名指按第五音孔,右手拇指按第六音孔。双手的拇指、食指和双脚的拇指相配合,协调的运用“按”、“半按”、“放”、“半放”、“颤动”等技巧。此乐器发出的音色沉闷、略带沙哑,音区宽广,音域为G-1。

3. 直箫的代表性曲目

《小飞调》、《亲爱的朋友》、《女择男》、《往事》、《男拐女》、《采花调》、《婆婆虐待媳妇》、《直箫的由来》、《从盘县到云南》、《迎亲曲》、《宽心曲》、《劝酒曲》、《孤儿调》、《祭祀调》(梗香、梭梗、梗纤等)。

直箫的“小箫筒”和“大筒箫”为伴生乐器,有公、母概念,也称“夫妻箫”,可独奏,亦可合奏。是一种简便而不易掌握的民间竹管乐器。其中大筒箫是民乐里极少见的倍低音竹管乐器,弥补我国民乐里倍低音乐器的不足。另外,大筒箫其特殊的语言方式在民族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当地苗族生活中含有多种社会功能的文化载体。直箫(含大筒箫)曲调按旋律分类,可分为三种种:

(1)吟诵性(叙述性)曲调

这类乐曲的原型,多从民歌移植而来,其线条多为级进、平稳而贴近语言,朴实无华。其根据语言音调而产生的典型乐句中“mi”音的反复出现很有特色,它赋予旋律暗淡而忧伤的色彩。如《婆婆虐待媳妇》、《孤儿调》等代表性曲目中的叙述片段。

(2)抒情性曲调

这类曲调主要在于内心情感的抒发,乐曲情感细腻、旋律秀丽优美。如抒发青年人对家乡、对生活、对爱情的赞美与追求之情的《小飞调》、舒缓柔美的《夜曲》及《孤儿调》中的器乐段落等。

(3)舞蹈性曲调

多见于表现青年男女社交与生活的乐曲。如《跳花场》、《采花》、《女择男》、《男拐女》等。这类曲子音调高亢、音域宽广,多富于舞蹈性,明亮、欢快而热烈。

短小的曲目大多由一个主题乐句经过变奏、连缀而成,显得短小精炼;曲调较长者大多为多主题的对比性结构,可有二部、三部曲式或较复杂的变奏。

4. 直箫乐的传承谱系

王连兴,是弘扬大筒箫演奏技艺的主要人物,他八岁就学会吹箫吹笛,解放后,他多次参加县、地区和省里的文艺调演,我国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听了他们的演出后,深为其深沉的情思和质朴的乡土情趣所感动,在他的巨作交响诗《黔岭素描》创作中,以王连兴演奏的直箫曲目为素材,以他的卖艺生涯为背景,创作了《吹直箫的老人》作为第二乐章,表现出民间老艺人飘逸若仙、怡然自得的吹箫情景。

王连兴年高后,将演奏技艺传给村里的青年杨林方,杨林方传给了陶春学。杨林方去逝以后,陶春学也就成为大筒箫唯一的第三代传承人。

从王连兴老艺人向上追溯,再结合盘县马场乡生态环境,可以推测出,王连兴的外祖父熊玉清应该是从周边地区学习到直箫的演奏技巧后带到滑石板村,并且,在滑石板村,没有制作大筒箫所需要的材料——班竹,可以推测的是,熊玉清老艺人在学习大筒箫演奏技巧并在滑石板村定居后,将其传承与王连兴且一直传承到现在的第四找传承人王咏、杨兴惠、杨兴娅等3人。

5. 苗族直箫乐的主要特征

(1)外形特征:直箫和大筒箫的制作如前。直箫的器形如常,但大箫筒的器形特征明显,引人注目,是中国民族民间比较大型的竹制吹管乐器,并且是能够独立演奏曲目的倍低音乐器,而不是仅仅只能吹奏伴音的低音乐器。

(2)演奏特征:直箫的演奏与其他箫笛乐大同小异,但大筒箫演奏就比较特别,大筒箫演奏时置于地,吹奏者取坐式,最下面两音孔用脚拇指来按,左手拇指按第四音孔,无名指按第三音孔,右手无名指按第五音孔,拇指按第六音孔。双手的拇指、食指和双脚的大拇指相配合,协调地运用“按”、“半按”、“放”、“半放”、“颤动”(即揉动)等技巧,发出美妙的音符,组成悦耳的曲调。

(3)音乐特征:盘县马场乡滑石板村苗族直箫、大筒箫曲与贵州其它民间箫笛乐相比,在乐曲内容、演奏技巧和乐曲编创等方面,其器乐化程度最高。

6. 直箫的社会功用及文化价值

(1)音乐价值:直箫、大筒箫音乐是中国民族民间器乐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贵州苗族音乐中的奇葩。大筒箫在器形也是民乐里极少见的倍低音竹管乐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我国民乐里倍低音乐器的不足。也是中国乐器化程度较高,可演奏复杂曲目的倍低音竹管乐器。

(2)文化价值:直箫、大筒箫与民族民俗文化关系密切,其特殊的语言方式在民族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当地苗族生活中含有多种社会功能的文化载体。

(3)艺术价值:直箫、大筒箫曲与其它民间箫笛乐相比,在乐曲内容、演奏技巧和乐曲编创及旋律、调式特色等方面,其器乐化程度最高,具有音乐学研究的价值。

四、结语

篇8: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2012疾病预防工作总结

2011年普法依法治校工作安排意见

乡属各学校: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启动之年,也是“六五”普法开局之年,为全面启动“六五”普法依法治校工作,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现结合洪府发[2011]15号文件精神,对我乡中小学2011年普法依法治校工作安排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在师生中广泛宣传学习宪法、教育法律法规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师生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针对容易引发校园矛盾的突出问题,建立调解联动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维护师生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发生,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和维护社会稳定服务。

3、主动联系法制副校长,每学期到校进行一次以案说法的教育活动,提高师生法制观念。

二、扎实推进依法治校,提高学校法治管理水平

1、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依法治校活动,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2、大力推进“法治校园”创建活动,总结经验,扩大创建范围。

三、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提高师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1、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提高学校领导、教职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执教的能力,要在学校领导、教师中推行《学法用法手册》制度,把学校领导、教师的学法用法制度化。

2、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充分发挥学校法制课堂的作用,切实把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安排、检查和考评,保证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四落实”(师资、教材、课时、计划)。

四、做好“五五”普法总结工作,启动“六五”普法规划

1、各学校要全面总结“五五”普法依法治校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制定2011年普法工作计划,并进行安排落实。

2、中心学校将立足全乡教育工作实际,上半年内出台全乡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

五、精心做好宣传活动,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传统法制阵地建设,把学校打造成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2、各学校要做好“五月综治宣传月”;“6〃25”;“6〃26”;“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氛围。

篇9: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2012疾病预防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我校按照教育局3月12日会议要求,通过召开校级班子会研究,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对我乡各学校教育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小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乡共有小学4间,义务教育阶段24个教学班,学生1202人;学前教育3个班,学生147人。审核教师编制60人,实有在岗教师52人,缺编8人。

二、调研情况

1、校园规划布局、美化绿化、安全隐患现状

全乡校园占地面积17415m,校舍建筑面积4293 m,厕所建筑面积216 m2,普通教室56间,教室规格最大的(9×7.5)m、最小的(7.2×6.3)m,仪器保管室157.5 m2,分组实验室只有中心完小67.5 m2,图书保管室105.4 m2,阅览室只有中心完小45.4 m2,生均活动面积9.7 m2,生均校舍面积3.2 m2,中心完小建有多功能教室和室内外播音系统1套,安装有教学实验成套设备。完小没有蓝球场。除河堰中小学建在同一校园不便管理之外,整体布局较为合理。

全乡校园绿化面积657 m2,未绿化面积720 m2,各学校校园文

22化陈旧,需要更新。校训、办学历史、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提炼不精,主题文化区缺乏激励学生勤奋向上的名言警句,整体美化工作尚待进一步完善。

河堰、臻坚两校教学楼无防雷设施,联星小学校门口农户圈舍和竹林影响视线,易发生交通事故。

2、学校科技植物园现状

全乡各校未建科技植物园,中心学校正在拟建筹划中。

3、学校校史牌现状

全乡建校历史最长的是希望小学,始建于1934年,其余3校始建于1951年,各校办学历史比较悠久,没有学校建校史牌。

4、学生宿舍、食堂现状

全乡没有寄宿制学校,没有宿舍、食堂,学生都为走读生,全部采取半日制教学。平均服务半径3公里,最远的学生5公里以上。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全乡学生在家早晚饭间隔时间6—7小时的有85人、7—8小时的有445人、8—9小时的有613人、9—10小时的有201人、10小时以上的有5人。

5、行政班子,机构设置及作用发挥现状

全乡四校规模不大,学生都在250人至390人之间,每校各年级都只有一个班。行政班子只设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1名。行政班子普遍年轻,平均年龄32岁,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协作,作用发挥较好。

6、后勤服务工作现状

各校后勤服务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健全,都能保障教育教学正常开展。

7、教务教研工作现状

各校教导处主抓教学质量提高工作,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健全,每月开展一次常规工作检查,教师每天至少写100字读书笔记;各校设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科教研组各1个,校本教研每周一次,全乡集中教研每学期2次,主要开展相互听课、集体备课、“三合一套餐”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8、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

全乡养成教育工作于2008年4月全面启动,各校均有《养成教育细则》、红领巾广播站、礼仪中队。师生精神面貌良好,学生有礼貌,卫生习惯大有改观,学习劲头较足。但“两基”国检过后坚持不好,学生行为习惯有所反弹。

9、学生一日常规现状

我乡学校的学生一日常规分两部分,一是在校常规,二是在家常规。我们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在校期间按时到校;到校后认真学习;积极参加打扫学校和班集体卫生;课上认真听课和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主动回答老师提问;遵守学校纪律、有序出入教室和经过楼道;课间安全娱乐;主动向同学和老师问好;放学后按学校要求有序按时回家做得较好的学生有677人,做得一般的学生有313人,还需努力的学生有359人。学生在家期间按时起床做好洗脸、洗手、换衣;佩带红领巾;背双肩书包上学;出门向父母说再见;放学后及时回家、不在外面闲逛;到家先向长辈打招呼、虚心接受家长教诲、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家务劳动有岗位、主动帮助父母、按时就寝做得较好的有588人,做得一般的有495人,还需努力的有296人。

10、学校安全及社会效应现状

各学校安全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分工具体,多年来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学生家长较为放心。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做好校园规划,配合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做好河堰中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工作。

2、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做好美化绿化工作。今年对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一次评比,对做得好的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3、实施各校科技植物园创建,由学生自己栽种花草,挂牌管理,在美化校园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4、提炼学校办学历史、校训、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注重学校人文精神和制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5、充分利用中心完小多功能设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素质,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6、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7、长期坚持师生安全责任管理、协议管理,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篇10: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2012疾病预防工作总结

201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2010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乡党代会精神,求真务实,艰苦创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29万元,比2009年增长20%。粮食总产量7389吨,增长14.5%。肉类总产量743吨,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3510元,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425万元,全面完成了县下任务。

一、狠抓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1、大力发展水利工程,继续做好烟水配套工程,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推进。投资24万元实施了洪关村中心组、联心村上坝组安全饮水工程。投资8万多元整治了联心村湾大河山塘。投资36万元实施了河堰街道饮水工程。用好用活各种资金20余万元,解决了全乡16个村民组854户2700余人抗旱期间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投资19万元实施了孟家寨村民组饮水工程。整合资金4.4万元对乡政府所在地5个村民组1500余人饮用的“母亲水窖”进行维修。

2、积极实施交通工程,对通往各村民组的乡村公路进行维护,保障农村交通需求。投资29.8万元实施了联心村石笋组通组公路硬化2.8公里。新修联心村大房组通往银花基地公路1200米。通过一事一议工程投资78万元硬化小坝场村四组至杨家河公路4千米和洪关村中心组至蒿芝组公路1.2千米,工程因受凝冻天气的影响正在建设中,近期将竣工。客运站管理秩序规范,正常投入使用。

3、奋力推进沼气池建设。面对农户经济困难、住居环境差、空巢家庭多等实际困难,乡村干部把沼气池建设作为助农增收的又一抓手,向农户宣传沼气池建设节约资源、节省经济、节约劳动力等方面的利益,主动服务采购材料、组织技工,顺利推进了沼气池建设,全年共修建沼气池110口。

4、土地开发整治顺利开展。在洪关村路高屯实施了85亩耕地开发,缓解了多年来耕地占补矛盾。

5、争取供电部门的支持,完成了小坝场村五、九组、二组、杨家河组、洪关村民丰组、高坪组、联心村连丰组低压线路改造,解决了222户968人群众生产生活用电不足的难题。

6、对小坝场村街道建设作了详细规划,对全乡小城镇建设作了整体规划。

7、修建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总投资近50万元。

二、加快产业 调整,农民增收门路拓宽。

1、巩固和发展烤烟产业。2010年种植烤烟面积5300亩。实施生态烟示范基地150亩,建集中连片基地800亩。经营模式主要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大户规模种植为主。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工作正常运转,对烤烟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实现产量106万斤,产值800万元。

2、充分利用草山资源积极推动种草养畜。主要采取大户养殖带动农户散养,种类以羊、牛为主,现有存栏羊3623只,大牲畜3037头,生猪4862头,动员、支持干部带薪离职领办东升牧业有限公司发展顺利,存栏牛110头,种畜草700亩,总投资达180万元。带动发展养殖大户57户。

3、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以脱毒马铃薯套种糯玉米300亩核心示范基地带动种植马铃薯10000亩,效益明显。建立了脱毒马铃薯种子繁育基地120亩,为推广脱毒马铃薯打好了基础。引进重庆客商在洪关村投资25万元建香菇基地20亩,已成功上市,经济效益可观。在联心村上坝组建辣椒示范基地42亩,起到了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4、积极发展银花产业。2010年共种植金银花4000亩,建苗圃45亩,育苗400多万株,建连片基地1300亩,拟定了金银花产业发展规划,为金银花产业加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打造银花之乡奠定了基础。

5、基础农业得到加强,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水稻旱育稀植覆盖面积3547亩,玉米营养块育苗移栽技术全面推广,面积达9026亩。

三、着力民生保障,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1、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落实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制度,做到了城镇低保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户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按时发放低保金,“五保”对象生活得到保障;帮助贫困群众克服住房、重病、生产扶助等方面的困难。全乡共有农村低保户133户,城镇低保户38户,得到了全面救助。全年共发放救灾救济款物20.4万元。及时足额兑现各项优抚政策。确保各类人员经济和政治待遇得到落实。

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政策,强化宣传培训,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乡内用工企业加强保障监察,督促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争取项目建设和引进大户从事农业产业,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临时就业困难。

3、民生保障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政策得到落实,全乡参合率达95.0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04%。疾病防控工作措施有力,全年无重大疫情发生。贫困人口得到及时救助,救济物资及时足额兑现。危房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完成危房改造33户。

4、“四在农家”创建深入开展。2010年完成创建受益农户712户,使全乡“四在农家”创建覆盖率达75%,广大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创建活动中,采取种植银花、种草养畜、种植烤烟、蔬菜、辣椒等方式实施“千元院、万元田”工程。通过远程教育、农技培训、黔北民居建设、整脏治乱等形式深入开展富学乐美在农家创建活动。

5、教育事业发展加快。通过努力,小学阶段入学率达 99.7%,初中阶段入学率达 114.6%,辍学率控制到1.32%,巩固了“两基”成果。顺利整合洪关中学一校两点,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2间,使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改善了办学条件。

6、抓好计生工作。通过征收社会抚养费、实行奖励扶助政策等方式,引导群众婚育观念进一步转变,全年征收社会抚养费30万元,奖励扶助政策全面兑现,强生、超生、抢生现象得到遏制。

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发展主题,弘扬正气,唱响主旋律,强化“三贴近”。积极开展农村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全乡人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促进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增强法制意识,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月、宣传日活动;定期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清理,保持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巩固“农家书屋”、“万村书库”、“远程教育家庭播放点”,使社会先进文化在山区得到发展,鼓励干部群众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精神文明水平,投资24万元的综合文化站正在修建中。

8、黔北民居建设进展顺利。全乡共实施黔北民居34栋,全部符合验收标准。

9、整脏治乱取得新成效。集镇市场秩序、村庄治理、交通管理等工作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全乡境内无成堆垃圾、无卫生死角、乱搭乱建行为。

四、改进政府职能,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切实完善社会管理。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落实了维稳、信访工作责任制,每月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议,遵循协调督办的原则,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行为,没有发生越级访,无理访,缠访现象,所有诉求事项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合理解决。对煤矿、采石场等企业周边环境进行了彻底治理,确保了企业正常生产。经常开展道路交通、煤矿和非煤矿山、民爆物品、地质灾害专项整治,妥善处理各种安全事故,维护了稳定的社会局面。做好民族

工作,尊重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习俗,认真贯彻“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和睦相处,增进协作,共谋发展。以“三问三治一创建”为抓手,按照“三个建设年”的要求,推进廉政勤政建设,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深入推进政务、村务、校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强化政务服务,建立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全程代办制为群众办理政务,给群众节约了资金,节省了时间,减轻了负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五五”普法顺利实施,“平安洪关”持续深化,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突出,效果明显。严厉打击“两抢一盗”违法犯罪行为,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饱含艰辛,克难攻坚,战胜了重重困难,推动了洪关经济社会发展,这些成绩,是乡党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乡人大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乡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全乡干部群众、历届老领导老同志以及关心支持洪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我们在充分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楚地知道,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加快发展的基础不强,后劲不足,前进的道路上还将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还很薄弱,不能有效抵御农业生产中的自然灾害;二是农业产业特色不够明显,农民增收的难度还大;三是科技投入力度不够,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四是财政增收难度加大,投入发展的经费不足;五是干部群众能力素质还需提高,加快发展的意识还需增强,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力拼搏来加以克服,我们坚信,有乡党委的坚强领导,有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有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我们一定会倍加珍惜发展机遇,扎实工作,为洪关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2011年工作部署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建设年”创建为契机,围绕县委提出的“全力增比进位、率先转型跨越”总目标,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勤政高效、锲而不舍、雷厉风行,夯实发展基础,积蓄发展后劲,真抓实干,加快洪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主要目标是:实现地区总产值7593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513万元,第二产业产值147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26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7元,增长15%,力争1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50万元,增长5.8%,力争6%。完成“四在农家”创建200户以上,创建示范点一个。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注重安全生产、社会稳定、计划生育,保护生态环境。

第一,狠抓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做强“三大产业”,即烤烟、蔬菜、畜牧产业。实现烤烟种植面积6000亩,产量138万斤,产值1000万元。建2000亩高标准烤烟示范基地和标准化育苗场,夯实烤烟发展基础;种植马铃薯15000亩,大力推广脱毒马铃薯繁育;奋力抓好辣椒产业,以办点示范带动扩大面积和提高种植技术,全年计划种植4500亩面积全面落实。巩固糯玉米发展成果,抓好反季节蔬菜种植;继续巩固畜牧产业,走好种草养畜发展路子;二是主攻金银花产业。在巩固好2010年4000亩面积的基础上,着力基地建设,带动大户、农户种植,年底突破10000亩。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通路、供水、供电、苗圃建设上下功夫,夯实发展基础;三是抓好传统农业。重点抓好水稻、玉米的良种良法推广利用,提高生产效益;四是扶持特色产业,对香菇培植、野猪养殖等产业要着重在政策上引导、技术上指导,帮助其彰显特色,突出效益;五是鼓励多种经营。要动员农户创建“万元田、千元院”等多种模式发展种养殖业,形成农业发展新态势。

第二,着力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加强对现有农业基础设施的维护,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二是抢抓“项目建设年”这一契机,积极争取项目投入,修建银花基地公路2条

2000米。继续做好小坝场村街道至杨家河、洪关村中心组至蒿芝通组公路硬化。实施土地开发300亩以上。继续做好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建设。争取项目投入街道公共设施;三是结合“四在农家”创建,实施“四有五通三改三建”,改善人居环境,硬化通组公路1780米,新建便民服务点一个;四是加强水利建设,争取项目投入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五是积极对接争取中国大唐公司在太阳坪建风力发电站。

第三,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社会和谐。一是进一步落实“三条保障线”,重点抓好城镇农村低收入家庭生活保障和因病因灾致贫群众的生产扶助和生活救济,整体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和优抚安置等工作;二是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三是做好“三关”工程,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四是争取项目扶持,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帮助群众改善居住环境。

第四,搞好社会建设,加快发展进程。一是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牢固树立“党以重教为先”的理念,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考取县一中的学生每生奖励500元;二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通过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和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行为,创建平安洪关;三是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强化服务,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减少违法犯罪。

第五,强化政务管理,优化发展环境

篇11: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2012疾病预防工作总结

一、卓越课堂常态化

天天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重点把脉教学“七认真”, 积极推行“先学后教, 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 这是打造“卓越”课堂的基础性工作。公开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艺体等各个学科。在全校提倡教师结合班级实际推广课堂改革, 认真做好卓越课堂的班级文化建设, 做到“一班一文化”。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让师生养成良好的从教习惯和学习习惯, 让教育回归人的常态生活。而且, 学校还开展多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从各个领域开展“卓越课堂”的全面行动, 让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改革尝试, 做到学有所获, 做有所获。鼓励教师从课堂中走出去学习、交流, 获得新的教学理念与认识, 再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以学定教, 以学活教, 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目前, 学校已形成了开放课堂、互动课堂等多种课堂流程模式,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格局和推进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说课、讲课、评课一体化

为了推动“卓越课堂”活动的深入开展, 实现此次活动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我们设计了“说课——讲课——评课”三结合的教研活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而有所调整。在这种教研活动模式中, 说课——讲课——评课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有利于教师了解备课、上课的规律, 掌握备课、上课的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利于教师认识教学研究的规律, 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 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 增加教研活动的深度, 建构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从而助推我校“卓越课堂”建设。

三、专家点评常规化

本次活动从开始到落幕, 都得到区教委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 他们充分肯定了我校“卓越课堂”文化建设, 祝贺本次活动走在了全区其他学校的前列, 给全区“卓越课堂”建设起到了带头作用。希望全体老师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 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实际, 研究课程资源, 研究课内知识和课外教学资源的联系, 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共同提高。并祝愿我校在来年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总结表彰制度化

我校从2011年起已经开展了两届“课堂大开放、教学大练兵”活动, 每次历时一个月。活动期间, 开放全部课堂。活动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本校在十一月都会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表彰先进, 推广成果, 改进工作。两次活动最终评出一等奖12名, 二等奖12名, 三等奖11名。获得一等奖的教师直接参加集团学校组织的“卓越课堂”赛课活动。学校将“课堂大开放、教学大练兵”活动落实到制度层面, 纳入绩效考核工资、评职晋升、岗位竞聘等考核, 纳入达标教师、教学标兵、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沙坝名师、校区级骨干教师的评选。

上一篇:演讲稿:让青春在堤防事业中闪光下一篇:笛福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