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琴声看人生作文

2024-04-14

听琴声看人生作文(精选6篇)

篇1:听琴声看人生作文

听琴声看人生作文

星期天晚自修前刚好没事,便陪着朋友去艺术楼练琴。

来到琴房,朋友一坐下,便把手往琴键上一搭,我也在一旁站立,倾听这美妙的旋律。

音乐开始了,轻轻地响着,是压抑在内心的声音。微微的,有那么点儿起伏,像是谁在偷东西似的`,不敢大吼、不敢大叫。我听着,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般,是什么阻碍了它?是什么压抑了它?像是鸟儿在歌唱,却又不敢放声高歌;像是雨儿沙沙的轻下,却又不敢“哗哗”的泼下。是什么?是什么在我的心头萦绕?是那个未了却的愿望吧!

渐渐,气氛缓和了过来,不再那么小心了,而变得欢快了许多。我像是走进了树林一样,鼻间绕着花香,耳边飘着百灵鸟的叫声,眼前是蓝天白云,一片光明啊!旋律是如此的灵动潇洒,从高音到低音,每个音符都迸发出了各自的色彩。它是如此的诱人、光辉,它是明天的太阳,它是成功后的喜悦。

但这美景、这喜悦,终究还是消失了。琴声变得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了,一会儿是阴云满布,一会儿是阳光灿烂。它忽高忽低、忽笑忽哭,在那黑白的琴键上,跳出的到底是什么样的音符啊?我在心底悄悄问自己。

这琴声便是人生吧,在起初的压抑痛苦中默默奋斗,再一次次失败后心底的失望。等到暂时的成功,哈,瞧我们多开心多得意,但人生便和你开起了玩笑。让你一天快乐一天愁,愁绪不断快乐不断,这就连起了我们那五彩缤纷的人生啊!……

一曲终了,我还站在那儿发呆,朋友“喂”了声,便拉我走了。

篇2:听琴声看人生作文

以前,钢琴曲是我认为最乏味的东西,但整天听见一些人说谁谁谁的钢琴曲很好,既听说能放松心情,还可以欣赏艺术,这周末,我决定试一试电脑放的钢琴曲看能不能放松心情。

在家里,开开电脑,刚开始听的`时候,只觉得刚琴曲只是一会儿高音,一会儿低音,,我心想:也没什么好听的,正当我准备关时,忽然我听见钢琴曲仿佛有节奏的弹了一次,我想:也许刚才只是前奏,现在才是正曲。我耐着性子听了下去,听着听着,我觉得心情放松了许多,,慢慢的,我感受到了钢琴曲的优雅它雄浑的声音把我带到了夜晚的海边海水在海面翻滚着海水冲刷着我的脚急速涌上来的海水从我脚与脚之间冲了过去一条条海豚正在海面上向杂技演员一样在海面上不停地翻滚,做着优美的“水上芭蕾”,琴声把我带到森林,让我听黄鹂鸟清脆的叫声与风穿进树林那“沙沙”的声音;又是把我带到寂静的天空,让我和星星与月亮一起唱歌。有时它比从石缝里流出的水还轻柔,有时又比奔跑的泉水还欢快,有时它比鸟儿的叫声还清脆;有时又比海浪翻滚的声音还雄浑……

篇3:听琴声看人生作文

周记之一:“爸妈经常在晚上出门,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非常害怕。晚上看家,实在可怕,非常非常的可怕。这种可怕是文章所写不出来的。啊!晚上看家,太可怕了,可怕,可怕,真是可怕。”

许多学生看了之后都嘻嘻地笑了。“读了这段文字,同学们觉得它好吗?”

“不好。”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什么地方不好?”“重复语句。”“不生动。”“不会描写。”同学们纷纷的发表意见。“你们都说得很好。”那要怎样写较好,才能够把它说出来?”同学们有的望着黑板,有的望着窗户,有的低下了头。

“害怕跟高兴、惭愧、伤心……等情绪,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这是抽象的。写抽象的文章,要采用具体化,使它生动。那么要怎样使抽象具体化呢?有一个好法子,那就是用‘看、听、感、想、做等五种方法去描写。”我说道。

当我们要描写一件事,我们可以问自己说:那时候我的眼睛看到什么?我的耳朵听到什么?我的心里感到什么?我的脑里想到什么?我有没有动作?应用‘看、听、感、想、做这五个方法,就像神仙那点石成金的五根手指头一样,可以把抽象的意思,生动的描写出来。” “大家注意听,现在我要应用‘看、听、感、想、做的方法,跟同学们合作,把文字变得生动。”

那么,要把文章写得生动而有情彩,就必须学会多思考多修改。

一、下笔之前,从字、词、句到段、篇、章反复思考其内容的可行性

顾文炜说:“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说明了写作思考过程的重要性。其实写文章之前的思考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打“腹稿”过程。“腹稿”过程给全文写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定下了基调,尤其是诗的写作更为讲究,故有“三年两句得”的说法。可见,要把话说得“经典”,把诗文写得生动而有情彩,写作之前的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二、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魏巍写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最先是选择十一个材料来写,后来又把材料删减成五个,最后再把材料删改成三个,从三个方面来写“中国人民自原军”是最可爱的人。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撰写《红楼梦》,为了这部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作家们写作尚且这样做,何况刚学写文章的人,更应该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

三、训练的具体方法

(一)笔头练

教师在教课时,可抓住课文中某个细节或片断,结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布置为作文。

(1)仿写,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异,从相同点悟出不同点,“照猫画虎”要画出虎气。例如学习了《故乡》中势利、尖刻、自私的杨二嫂的肖像“漫画”后,可让学生写个有类似性格的现实人物肖像,既写与之相同之处,又表现其不同处:杨二嫂是细脚伶仃的圆规,双手搭在髀间,而现实中也许有个胖萝卜,双手叉在腰际。

(2)生发。就是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生发开去,加上或延伸课文中的情节,再造细节,这比仿写更进一步了。例如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后可布置“皇帝的避谣演说”;学习了《变色龙》后,可作“奥楚蔑洛夫见到将军哥哥了”等。当然,不必限于课文,还可以找有关的文章作为范文分析,让学生根据其中适合的材料进行片断练习。

(3)修改。可采用面改和学生互改两种方式。面改时,指出其优缺点,督促其改正不足,发扬优点。学生互改,实际上就是让他们互相讨论交流、提高的过程。教师可择其善者作为范文,予以评点。

(二)口头练

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机会,弥补笔头练的不足,避免其单调性,增强作文的趣味性,调动其作文积极性。口头练,题材要选学生最熟悉的,选择范围要大,要多留几个题。除事先布置学生观察外,课内利用几分钟互相讨论,组织材料,以便清楚地表达。讨论3至5分钟后,让学生举手表达;教师对他们的口头作文逐一简评。也可让学生针对某一篇或几篇进行评论,最后师生汇总意见,评出名次。此外,还可让学生把学校的生活片断讲给家里人听,并提醒他用不同的语言向不同的听者表达,同时记下对方的语言动作。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语言的单调性,学会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在不同的表达环境用不同的语言。

四、片断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计划性。教师心中首先要有个训练线索:初一,以写人记事为主;初二,以状物说明为主;初三以上以叙述议论为主。同时适当加一些其他有关的训练。

(2)用大作文和周记的训练同步配合。把大作文作为片断训练的综合运用,每周一次,应用文也应在大作文本上进行;小作文用来作片断训练;周记本用来作总结。作文片断训练是个“积水成渊”的活动,必须把细致的观察思考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提高,不能求之过急,不可半途而废,且每前进一步,都作一次小结,写作水平才能竹子开花——节节高。

篇4:听“传说”看“高低”

这“传说”好在哪?编剧金正平,资深指挥家,从事二度创作积淀的艺术营养,绽放出一度创作的艺术奇葩,文辞中的音乐性,仿佛与生俱来自然天成;作曲斯仁·那达米德,中央民院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蒙古族作曲家,音乐中的“基因血统”相当纯正,再生衍化的语言表达,新鲜而亲切,焕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导演陈蔚年轻有为,曾以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音乐剧《五姑娘》,大歌剧《八女投江》等业绩引人注目,而“传说”的理念手法更加洗练简洁;主演尤泓菲、张海庆,声情并茂表演认真。最难得,年轻的杨力把一支学生乐队调理得干净利落像模像样。这是该院开源节流、内部挖潜、人尽其才的成果。

原本并未抱着太高的希望,结果收获一份意外之喜。在信息爆炸的年代,“炒作”已成时尚,艺术生产未能免俗。一部新作,往往刚在某人脑子里萌生想法,便开始打造声势,唯恐天下人不知。真正对艺术创作本体的投入非常有限,大量的资金和心思,全部花在请大腕、支摊子上,似乎有了某人的名气,票房就有保证。如法炮制出来的艺术产品,往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高投入不一定高产出。声嘶力竭唱高调,是底气不足的表现。

本人屡受媒体“蛊惑”“煽动”走进剧场,多数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落得个“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有时失望甚至超过希望,应该获得的艺术审美和心理享受,怎不化作一腔愤懑,可惜纳税人的钱,白给一帮不懂艺术不爱艺术的“钱耙子”打水漂儿。

篇5:用眼“听”出精彩人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一女孩姜彦宇的励志故事在黑龙江高校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大家说,这个失聪女孩是用眼“听”出了精彩人生。

姜彦宇6个月大时因药物中毒导致双耳失聪,反复求医未能治愈。

自幼,姜彦宇对声音的反应不是通过耳朵去听,而是靠眼睛去看。在妈妈说话时,她的眼睛总是紧紧地盯着她的嘴唇。那时起,妈妈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她读唇语。每天姜彦宇都会用大量的时间练习说话,除了睡觉以外都在练,“我想过正常人的生活,我必须付出努力。”最终,7岁时姜彦宇基本可以用唇语与人交流了,并与正常孩子一样进入了小学,又一步步升入中学、考进大学。

在学习上,姜彦宇一直有种不服输的劲头

读小学时,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优秀,她被授予雏鹰奖章。领奖时,其余3个获奖的小朋友绷着脸,十分严肃而紧张地站在旗杆下,唯有她在台上咧着嘴开心地笑。“那时一共有4个人,我印象很深,”她回忆说,“站在台上,我知道我可以和别人一样优秀。”

进入大学,姜彦宇在学习上遇到新的困难。“中学的教室不大,我可以看老师的嘴型学习,不会的问题直接问老师。但是大学教室很大,看不清老师口型,老师也不坐班,所以我问的机会就少了。”

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将她难倒,在碰到问题时她总会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入学几周后,姜彦宇开始认真记课堂笔记,并制定了学习计划,一有空就会“泡”在图书馆里。遇到难题时问同学,问老师,或者自己琢磨,直到攻克难关才罢休。同学们说,姜彦宇很聪明,通常在关键环节点拨一下,她就会明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完全放弃听力的情况下,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并于2011年获得个性化保研资格,同年获得东三省数学建模联赛三等奖,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2012年毕业设计被评为系优秀毕业论文。

对于听力不便这件事情,她比别人“淡定”许多

初次见面,同学们一般都会扯着嗓子和她说话,但她总轻声提醒道:“不用说得那么大声,别吵到其他人了。”接着,姜彦宇就会告诉别人她可以读唇语,示意对方在说话时面向自己。

她热爱跳舞,常常对着视频一遍一遍地练习。为了克服听不见音乐的障碍,她把每个舞蹈动作的衔接用时间记下来,精确到秒。

大一运动会时,姜彦宇主动报名参加跨栏比赛。虽然戴上助听器只能隐约听到枪响,但她最后仍然取得了小组第一、决赛第六的好成绩。“不想让别人小看我,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样可以。”从那以后,每年运动会的跑道上都有姜彦宇的身影。

姜彦宇的乐观坚强,有时甚至让朋友们感到“不可思议”

今年6月中旬,姜彦宇去北京接受了改善听力的手术。手术过程显得“毛骨悚然”:为放入人造耳蜗,要在耳后开两个口子,并且每天都要持续输液。术后,她的头被固定起来不能乱动,只能像机器人一样机械地转头,舌头左侧暂时失去了味觉,种种不便并没有影响她的乐观,相反,在这段时间,她利用闲暇给室友写了一堆明信片,只想着“把快乐的记忆留下”。

返校后,当她捧着一叠明信片站在寝室门口,埋怨没人去楼下拿时,室友们才反应过来。“完全没想到她会这样,我们都很担心手术,怕她受不住疼,没想到她还能苦中作乐,用明信片记录那段经历,我们真的很意外。”室友们说。

姜彦宇是个爱美的女孩,出现在同学眼前的她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她爱逛街、爱网购,身材高挑的她偏爱长裙,喜欢尝试不同风格的发型,闲暇时会邀上三五闺蜜,去街上看看有没有心仪的衣服。

篇6:防癌三诀:听、摸、看

是不是早点去医院就放心了?也不是的。如果病人有感觉了,出现症状了,到医院去检查,检查后医生说没事,你就相信了?

肿瘤的发生肯定是一点一点的,从开始没有感觉,到有感觉,然后慢慢不停地生长,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这个过程一般要5~10年。就是说,身体里面出现异常的细胞,开始1个变2个,2个变4个,到长出1厘米、2厘米这么大一个肿瘤,要5~10年的时间。我把这个时间一说,大家就会明白了,原来是这么一个过程。所以如果有不舒服的感觉了,要及时去看医生,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去看呢,不能一个医生说你是什么,你就一定是什么。在肿瘤这个问题上,最起码还得找另外一家医院,请另外一个医生来验证一下是不是这回事,这是最起码的。

你可能会说:这么多种肿瘤,数都数不清,我们自己该怎么预防呢?我们重点介绍几个注意点。

比如说,用自己的手能摸到的地方。哪个地方自己用手能摸得到?全身的皮肤和乳房,这是用手能摸得到的。用手摸得到的地方,用眼睛能看得见的地方,这些地方可不能出问题。这是你自己可以负责的,不需要医生帮忙嘛!你要对自己的身体重视,要对自己的身体认真负责。你的后背,自己看不见,可以叫你的家人给你看看。

我遇到一位病人,脚板底下有黑色的一片,几年了都不去管它,等到长鼓起来再来看,晚了!变成恶性的了,全身都扩散了。人的手掌和脚掌是承受压力的地方,脚每天要走路,手要拿东西。这些地方有肿瘤细胞了,你拿一次东西,就刺激它一下;走一步路,就刺激它一下,你想它能不“生气”吗?肿瘤细胞也“生气”啊!它“想”:“你总干扰我,不叫我安静,那好,我就使劲给你长。”这是人眼睛能看得见的,用手能摸得到的地方,这些地方长肿瘤然后变成恶性的,这不怪你自己,怪谁?

人的手掌和脚掌,是黑色素肿瘤最容易变成恶性的地方。有人说,不就是长了一个痣吗?我自己手上也有一个痣,这么多年了,最起码几十年了。我看得见,摸得着,我对它负责,它就也对我负责。我看它什么?看它有没有长大。总是这么大,颜色也没有加深,我就不用管它了。它要是变成恶性,会怎么样啊?我在前面讲了,它是细胞组成的。细胞1个变2个,2个变4个……细胞数目增多了,增多以后要鼓起来啊,这个范围要扩大啊,这是基本知识了。

所以,如果是眼睛看得见的,手摸得到的地方长癌了,已经跑出去了,转移了,已经到中晚期了,这个是不是要自己负责呀?

你叫医生给你负责,或者你怨天尤人,怪别人,怪不到的。只能怪你自己。怪你对自己的身体太不重视了,也不关心它,它当然对你也不客气。这个也是应该提醒大家的地方。

还有一点,尤其是女性的乳房。有的女性,自己的乳房从来不好好去摸,我都奇怪了。她为什么不去摸自己的乳房?有的女士一辈子都不好好摸摸它。你想,乳房要长癌很难很难,它要经过多少年才能长出一个癌来,可你竟然从来都不管它。

我想起我认识的一位女医生,是位教授。她乳房长了癌,一直长到腋窝下的淋巴结都肿得有鸡蛋那么大了,才切下来。我一看,腋下淋巴结这么大,里面全是癌细胞,堆满了,等于是一个大袋子,装得鼓鼓满满的癌细胞。我就想,这肯定最起码长了3~5年了,不是一天两天了,她自己为什么从来都不摸自己的乳房呢?

她丈夫也是医生,我也认识。你想,她的丈夫这么久了都没关心妻子的乳房,不可理解。这就是用手摸得到,用眼睛看得着的地方。这些地方,你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大家要想办法做到。

有人会讲,这是眼睛看得到的,那好,回去就把我家人全部都看一遍。哪个地方有异常的,也都摸一摸,看有没有摸到肿块的。这是能做到的。

还有的人,身体里长了肿瘤,如果有特别明显表现的,就不能忽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人身上最小的癌,长在哪个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像乳房长癌,你可以去摸。但最起码像黄豆那么大,才容易摸得到。再小的,你摸也不容易摸到。但是人身上有一个地方,那个瘤子长的只有小米粒大小,1毫米、2毫米,它就有表现。大家想,这是什么地方?是喉部、声带。如果喉部、声带上长了癌,那个癌长得即使就像小米粒那么大小,说话的声音也要变的。

以前有一位著名相声演员,他成天说相声。说话多了,一听声音变了,那肯定有问题。声带是两片薄薄的小肉片,很薄,在那儿靠空气进出、震动发出声音。稍微变厚一点,比如大家平时伤风感冒的时候,声音都变了,就是稍微水肿一点、变厚了一点,声音就变了。

如果那个地方长一个小小的瘤子,那个小瘤子才有小米粒那么一点点,说话声音一定会有变化的。声音都变了,你还不去看病?

有人以为是小问题,不就是声音变了……如果是伤风感冒,变调的声音过1周、过10天会好的;如果长了一个瘤子,它不会消失,声音改变会越来越明显。

所以,当我看到患者喉部长癌,都转移了,再来看病,我觉得这个人也太麻木了,对自己的身体不闻不问,不知道他想什么。这是声带,大家好理解了吧?

身体能看得见的看,能听得见的听,还有什么呢,想过没有?脑子。

脑子外面是一层硬梆梆的骨头,头骨,敲都敲不动。你想,一个脑袋瓜里面,外面是骨头包着,梆梆硬的。如果胃里长一个东西,长到拳头那么大,你平时吃饭,吃一碗两碗,那有空间可以待着;但脑壳怎么样?脑子本身就把脑瓜里面占得满满的,没有空隙了,没有多余的地方。如果你脑子里的细胞1个变2个,多出来了,长瘤子了,1个变2个,2个变4个……不要多大,也就是1厘米、2厘米,你脑子里面没地方去,这时候就会出现头痛。压力嘛!我们说脑里面的压力增加了。有人都头痛1年了,还是麻木不仁,还去看那些所谓的“包治百病”的医生,吃各种所谓的花冤枉钱的“特效药”。他就不动脑子。他为什么痛啊?因为脑瓜壳没有地方膨胀,没有空间,脑子里面长多出来一点,里面的压力就大了,脑内的压力一大,就要头痛。他这种头痛,是一点一点、越来越重、越来越重。不像偏头痛,不像伤风感冒的疼痛,后者会好的,而这种是好不了的。它是开始轻,1个月以后重了一点,再过1个月以后又重了一点……这么缓慢地变化着。

(本文摘自人民军医出版社《癌症知多少——纪小龙教授癌症防治手记》)

《癌症知多少——纪小龙教授癌症防治手记》

生老病死何时了,癌症知多少?这是纪小龙教授在癌症防治临床一线的医师手记。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病例,告诉你癌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纪教授渊博的学识、通俗生动的语言、率直幽默的风格,让你在阅读中备感亲切,并可轻松学习到预防各种癌症的有用方法,感受到来自一位资深医学专家的关怀。

编著:纪小龙

出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定价:22.00元

邮购电话:010-51927252

新书推荐

《妙用灵芝治百病》

灵芝自古被视为珍贵药材,具“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治百病”而无不良反应之功效。历代医典把灵芝归位于“上上药”,其排位在人参之前。《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记载,灵芝可明目、安神、益精、补肝气、益心气、益脾气、益肺气、益肾气、通九窍、利关节、利尿、养颜美容,是对人体无毒的上品。

本书系统介绍了灵芝的性味、功效、药用常识及灵芝在多种疾病中的应用,列举了200余首妙用灵芝防病治病良方,凸显“简、便、廉、验”之特色,非常实用,是一部最适合老百姓养生保健用的中药科普书。

主编:王璟 冯梅

出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定价:19.50元

邮购电话:010-51927252

上一篇:心音过河诗歌下一篇:一年级音乐教案第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