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琴声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

2024-04-07

与琴声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精选6篇)

篇1:与琴声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

我家客厅里放着一架钢琴。这架钢琴已经好久没有被人碰过了,上面积满灰尘,望着它,我的思绪不禁飘到了几年前。

它刚来到我家时,那晶亮的琴盖、黑白分明的琴键,一下子便勾起了我的好奇心。那时我还小,看着它那容光焕发的样子,似乎听到它在轻声呼唤我:“快来吧!快来弹我吧!”我忍不住在钢琴前坐了下来,用手指轻轻按下一个琴键,“叮——”,客厅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我又按了另一个琴键,“咚——”又是一声,太好玩了。我按下一个又一个琴键,忽而清脆,忽而浑厚,美妙的琴声充满了整个客厅。从那以后,每天晚上妈妈都会叫我:“弹琴啦!”我和妈妈便一起坐在钢琴边,开始弹奏起来。这一弹就是五六年过去了,每天你都能听见一阵阵琴声从我家窗户中飘出来,还夹杂着妈妈在一旁的指指点点声。每到这时,我都会感到心情十分舒畅,白天的烦恼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弹琴时也不只有快乐,郁闷的时刻也不少。当我状态不好的时候,感觉自己什么都弹不好,人也十分烦躁,甚至有时动不动还发脾气。每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妈妈就在一旁不断开导我,让我的心情平复下来。一次,我弹奏一首曲子时,怎么弹都弹不好,每个音符都好像在跟我作对,我一气之下便盖上琴盖,决定不弹了。这时妈妈在一旁说道:“其实这首曲子并不难,你只要把心静下来,认真看好每一个音符就行了。”我瞬间感到体内又有了力量,有了继续往下弹的信心。那一次在琴校回琴,我感觉犹如神助,一气呵成,得到了老师的大力夸奖,说得我都有些一愣一愣的。转过头,我发现身后的妈妈早已笑成了一朵花。

犹记得我最后一次的上台演出。马上就要轮到我上台表演了,我十分紧张,感觉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一样。妈妈轻轻对我说:“不用太紧张,只有按照你平时练的弹就行了。”我走上台去,所有聚光灯都一齐打在我身上,舞台下面,黑压压的一片,成百上千眼睛一齐盯着我。我又紧张起来,腿也有点颤抖了。突然,我在人群中找到了那双眼睛,那充满信心的目光让我立刻平静下来。我从容地坐下来,任凭自己的手指在黑键与白键上跳跃。美妙的琴声从钢琴里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弹着弹着,一不小心,一个不和谐的音符闯了进来,我顿时感觉脸颊发烫。这时,我脑海中又出现了那双眼睛。我深吸一口气,继续弹了下去,终于我顺利地弹完了整首曲子。我鞠完躬抬头时,一直在寻找那双眼睛,啊!我找到了!我冲下台,扑进妈妈的怀抱中……

后来,学业的繁忙让我渐渐停止了弹琴。从此,钢琴便像没有在我生活中出现过似的,静静地待在那里,一声不吭。一天,窗外传来美妙的琴声,让我忍不住走到钢琴前。我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慢慢打开琴盖——多么熟悉的琴键啊!我按下琴键,那熟悉的琴声又响起来了,一股温柔的暖流在心中升起。听着琴声,我似乎又回到从前,回到那段每分每秒都充满母爱的时光。

篇2:与琴声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

悠扬的琴声在心中阵阵激荡,心中被激起阵阵波澜,回想一同走过的日子,心中,不禁生出一阵不舍与心酸。

初见琴声,我心欢乐

记得那年,矮小的我跟着妈妈第一次走入琴房,映入眼帘的是一大架黑色的钢琴,一位美丽的阿姨坐在琴椅上,细长的手指在琴键之间来回跳跃,一阵阵的琴声传入我的耳朵,高跟鞋踏着踏板,一首优美的曲子从琴中流露了出来,流入我的心中,也让我爱上了这个黑白相间的.大baby。

初见琴声,我心欢乐。

又见琴声,我心激动

回到东营,换了老师,可我依然坚持着我的梦想,把钢琴学下去,我要像朗朗一样,成为家喻户晓的钢琴家,坐在音乐之城――维也纳的礼堂里,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让每个音符都落入他们心中,上天却不肯眷顾,因为眼睛,我需要三通来矫正视力,七天的药水滴下来,我的视力降了许多,只是隐约的可以看见琴键,琴谱上的音符一个也看不到了,只有白白的一片,努力地回想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我拿起剪刀扎向琴谱,把琴谱剪烂以解我心头之恨,可又不想这么残忍,只能慢慢等它恢复,恢复以后,世界如此清晰,当初幼稚的我剪琴谱的动作还历历在目,如今我又回到了琴前。

又见琴声,我心激动。

再见琴声,我心不舍

七年的光阴如箭,过得很快,如今我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姑娘,八级、九级、十级,每一级我都顺利通过,七年下来,我的手指变得又细又长,回想上台表演时,白色高跟鞋,白纱裙,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使我强大起来,不再惧怕,面对磨难时,迎去的是我的微笑。还记得第一次进入考场时,我心惊胆战,如今竟如此从容,回想七年所有走过的路,笑过哭过也想过放弃,但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我坚持了下来,七年的坚持,换来的将是我最大的成功。

再见琴声,我心不舍。

篇3:一起走过的日子

当编辑邀我针对杂志创刊十年应有“文字表示”之时, 我一时惊诧:十年了?眨眼间, 我们共同创刊的“孩子”已满十周岁, 惊, 喜!怎能一言概之。

时光恍如昨日, 没来得及梦中留香, 却早已拓出抹不掉的记忆。

始终不能忘怀的是来自专家给我的触动。当我以编辑身份采访行业泰斗何克抗教授时, 曾三进其家, 看到国内第一位信息技术学博导的家竟如此简陋, 心中敬意顿生。而手捧被何教授用近似正楷的小字修改得密密麻麻的稿件时, 我心底更有了难言的触动。其间无论是内容的修改, 还是勘误措辞, 甚至每一个标点的纠正, 都被何教授做了认真的标注, 我的心被彻底打动了。半个月的接触中, 我领略到了一位学者的治学严谨。

记忆犹深的是对山东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地采访。近两个月的行程中, 我和阮滢等一行4人走遍了山东的1 7个地市。从校长到普通教师, 从市教委领导到区信息中心主任,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线真情的呼唤。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淄博桓台实验小学张校长的一番话:“我从教这么多年, 还第一次遇到这么认真到基层来了解一线的教育媒体, 我们欢迎更多的媒体走下来了解真相, 而不是在办公室里听别人谈经验唱颂歌……”是啊, 我们太需要“沉”下去了。杂志应该是一座连通上下的桥梁, 承载起开拓视野、引导思路、发现问题、启迪创新的责任。

由于工作变动, 我离开杂志社五年了, 但那些曾经让我感动的人和事, 那些让我灵感喷薄、使我奋笔疾书的场景却历历在目。

在杂志社工作的日子是快乐的, 更是美好的。衷心祝愿杂志越办越好, 祝福我的朋友们一路安康!

曾经一起成长的日子 (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刘向永)

人生之中, 往往因为一件偶然的事就有可能改变一生, 到北京工作以及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实习就这样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进入杂志社的时候, 我只是一个身处象牙塔的在读硕士生, 之后我利用采访、约稿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一线教学和教师, 有了更多直观和真实的感受。记得, 2 0 0 3年策划《信息技术教育风雨2 0年》专题, 当时我们三位编辑一丝不苟地细致访谈并且收集了大量资料后, 反复酝酿推敲撰写而成。就是这期精心策划的专题成为了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不可复制的经典, 后来许多教育技术杂志和专著研究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历程时都将其作为引用和参考。

专题是本刊自创刊之时起就一直坚持的特色。通过专题栏目, 杂志发出了媒体人的声音。之后编辑们集体创作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理性反思》获2 0 0 3-2 0 0 5年度全国教育报刊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一等奖、《走过十年》获2 0 0 8-2 0 0 9年度中国教育期刊优秀作品编辑专题类铜奖、《改革开发三十年:历史见证基础教育信息化巨变》获2 0 0 8-2 0 0 9年度中国教育期刊优秀作品编辑策划类铜奖。一本专业期刊, 获此殊荣, 当属不易。

爱之深, 念之切。真心地希望杂志能够成为专业领域的精品期刊, 超越过去, 开创新的辉煌。

为何我要把你如此珍藏? (湖南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肖焕之)

自2005年以来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一直被我珍藏在两层书架里。为何我会将她如此珍藏?

因为一些记忆, 保存自己对岁月的感怀。当年, 我作为一名从农村普通中学调入城市省示范性高中不久的信息技术教师, 第一次看到来自专家和同行写的文字, 激动、兴奋之余爱不释手。之后, 是她一路相伴, 帮我消解喧嚣浮躁、让我回归和煦平静。

因为一份情感, 寄托自己对学科的热爱。我经历过专业领域的多年飘荡与迷茫, 更懂得这份杂志对一线教师专业指导的重要性。她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交流会所、知识宝典、专业导师和心灵家园。

在创刊十年的特别日子里, 我该如何纪念呢?打开书架, 我翻阅一本本期刊中的旧文章, 让她在漫漫岁月中流淌着她特有的清香、恬静;我擦净一叠叠期刊上的灰尘, 让她在风烟俱净中澄澈得如一汪清水, 时而让人回味沉醉、时而让人静心小歇。纪念是为了释怀, 释怀是为了能盛满下一个十年的辉煌……特别的日子里, 我期待她继续保持前瞻性视野, 用鲜明的主题策划、新锐的课程建设和开拓的技术应用等方面文章来润泽教师的心灵。

思想的传播机 (广东华南师大附属小学吴向东王继华)

从2007年在杂志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我们懂信息技术吗》开始, 到目前为止, 我们在这本杂志上共发表了1 2篇文章。正因为得益于杂志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及其他学科教师中的影响力, 我们的思想观念和做法才得以更好地传播。

2010年1月, 我们关于“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第一篇文章发表时, 杂志联络了国内一些知名的教师、教研员和学者进行专题讨论, 激起了不小的反响。随后, 我们又把“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成系列地发表在杂志, 不断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读者提出的质疑。一年过去了, 还有老师在不断地围绕这一话题与我们交流。这些交流无疑加强了思想的碰撞。正因为杂志的学术气质, 才吸引了这么多的教师来阅读、来撰稿。

一份教育杂志的生命力在于她对教育实践的尊重, 和她对从教育实践中生长出来的理论思想的扶持和传播。这本杂志做到了, 而且做得很好。衷心感谢!

走近名师只因有你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南庄中心小学谭瑞贞)

我有幸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过快乐而充实的十载春秋。杂志最吸引我之处就是专题策划。由于某期策划, 我认识了一位名师, 还有幸与他面对面交谈。

杂志2011年第2期推出了《“电子书包”:小荷又露尖尖角》专题策划。我所在的学校是广东佛山禅城区“智慧校园”的示范性学校, 2011年底建设智慧教室, 电子书包即将进入课堂, 因此我本身对电子书包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但苦于没有亲身体验它的功能, 对于操作、管理、维护、应用等问题更是无从知晓。通过阅读这期专题, 我了解了电子书包的发展状况, 其中上海七宝中学陈圣日主任所撰写的《“电子书包”服务体系的初步建立》让我印象深刻。要是能和作者见面畅谈, 该有多好呀。

机缘巧合。2 0 1 1年5月, 我参加香港第四届资讯科技展示活动, 陈圣日主任也到会演讲《电子书包在移动教学上的应用》。知道这个消息后, 我高兴得快要跳起来, 心情很激动, 我终于有机会可以见到这位上海名师了。会后, 我主动向陈主任请教, 陈主任言语真诚, 娓娓而谈, 谦虚随和, 令我茅塞顿开, 醍醐灌顶。陈主任还鼓励我多学习、多实践, 以后在电子书包应用方面多与同行交流。

此时回想此事, 心存感恩。感谢杂志, 让我了解新知, 开拓视野, 有幸聆听名师教诲, 有幸与志同道合者携手共进、风雨同程。

你!改变了我的选择 (江苏如东县栟茶镇浒澪小学周建峰)

信息技术老师这样一个角色, 曾经让我一度找不到方向, 深感茫然, 甚至想转岗。制作课件、做网站占用了我大量时间, 学校里几乎与“电”扯上关系的事都会找上我, 甚至某班教室日光灯不亮了, 都打电话给我……我终日操劳于日常的琐碎, 俨然勤杂工。然而, 开学初的一天, 我照例翻阅新来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0年第9期) , 看到了《9月, 与幸福“不期而遇”》这个专题, 其中的很多事例何尝不是我的真实写照, 特别是《找回自己的心灵家园》这篇文章, 给我的启发最深。从那之后, 我开始将自己日常工作梳理顺畅, 把自己从琐事中解放出来, 不再事必躬亲, 于是就拥有了更多的自我空间来提升专业素养。伴随着个人提升, 各项成绩也纷至沓来。2011年5月本县《如东快报》刊登《“电脑专家”周建峰》一文, 介绍了我的个人事迹。享受了成功的愉悦之后, 我日渐寻得了自我, 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那种独有的幸福。

如今的我, 依然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但因为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改变了我的选择!我不再为自己的选择而徘徊犹豫, 我的脚步铿锵, 目光如炬。

年轻就是希望 (江苏扬州市邗江区李典学校鞠福云)

2009年的一天, 同办公室的一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捧着一本刊物在读, 一边读还一边说:“不错, 不错!”是什么好刊物?我一看, 原来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乍看刊名与我所教的语文课不对口, 所以我看了便往回走。那位信息技术教师拉住我说:“你别走, 上面有你看的东西呢, ‘教育博客’和‘课程整合’栏目办得绝对好, 不信你可以看一看。”是吗?我接过他手中的刊物, 将信将疑地看起来。

记得当时读的是王晓凤老师写的《这位学生在乎》。在阅读过程中, 我和作者一样被深深感动着。紧接着,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教育博客”和“课程整合”上的所有文章, 因为我发现, 上面的文章大多来自一线教师, 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看多了便有了写作冲动。2010年, 我也开始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感动写下来, 向杂志投稿, 并得到了栏目编辑的悉心指导。

在此, 我并不想对刊物作过多的溢美, 因为她今后的路还很长。她是年轻的, 难免会显得不够成熟甚至有些稚嫩, 但年轻代表的是热情、是朝气、是希望。

如今, 编辑们创建的“书苑—教师书吧”Q Q群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进来, 这难道不是对杂志最好的肯定吗?有了广大教师的支持, 她的前景岂能不光明?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耶!

十年启示录 (江苏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包士娟)

今年也恰巧是我工作的第十个年头, 我是迎着新课改, 在刊物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信息技术教师。

2010年第3期边楚女老师写的《用语言打动孩子的心》, 让我感同身受。学生上课开小差是常有的事, 但边老师却应对自如。一位学生在上课时经常望向窗外, 边老师笑着对他说:“你在看窗外的风景, 我在读你的心情, 风景那边独好, 我的心情因你而变。”这段充满诗意的话逗得学生笑了起来。边老师的做法让我眼前一亮, 我将她的方法用于实践, 效果立竿见影。让我不得不深深地感谢贵刊, 潜移默化地给我的工作带来了无数的改变。

贵刊的成长, 也见证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和壮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祝明天更美好!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福建宁德师院附小肖克成)

2003年暑假, 在城里教书的滨给我打来电话, 告诉我城里一所学校需要招收一名信息技术老师, 我符合条件, 同时还寄来一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 让我好好准备, 把握进城机会。

这是我当时看到的唯一一本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杂志。开始, 我只为了进城考试而读。慢慢地, 我发现书中的内容不仅能够解决许多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还让我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我如饥似渴, 从阅读中一一找到答案。怀揣着希望, 我报名参加了招聘考试。不负所望, 我顺利通过了说课、实践、面试三关, 这段经历我今生难忘。

我心存感激, 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让我从“摸着石子过河”走向专业成长。如今, 这份杂志伴我走过八年教学生涯, 让我开拓视野, 博采众长。

篇4:与飞鸟一起走过的日子

在每天的早自习上,我会“例行公事”一般数盘旋在对面教学楼楼顶上的鸟,有时是32只,有时只有31只。至于还有一只那天干什么去了,我不得而知,费力猜想,也未必能得到准确答案,所以我就不多想,照样读ABC,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傍晚,那群鸟也定会在楼顶盘旋几圈,而我正在演算xy,计算浮力与重力。

飞鸟盘旋的那幢楼的后面就是我们住的女生寝室楼。不负“百年老校”的称号,类似于“床下有人”“鬼打墙”的故事在校园里广为流传,甚至有传说我们这幢楼某间女厕所里的拖把自己会动。

有天晚上,窗外的那片小树林中野猫叫得厉害,大约有三四只,这边嚎一声,那边喵一声,让人听得头皮直发麻,又想起一些平日里流传的吓人谣言,我们寝室的8个女生竟都怕得睡不着觉,个个缩在被窝里瞪着大眼死盯着黑乎乎的天花板。

一片寂静。

10分钟后,厕所的下水管道传来一阵“咕隆隆”的响声。本是很正常的情况,但在这晚,响声之后,8张床铺“叽叽咯咯”地响了起来,我们都不安地在床上翻来覆去,有几个胆小的开始轻声抽泣。

白影,吸血鬼……噢,天哪……

我终于受不了折磨,跳下床,奔到小C那儿,不由分说地钻进了她的被窝。小C强装镇定地说:“有什么好怕的……”却靠过来与我挨得紧紧的。接着其他人也各自找伴儿,两两挤在一起睡。一阵捣鼓之后,寝室里又安静下来。而这次,一张床上两颗心紧挨着一起跳动,有着共同的节拍。

“外面的野猫好像不叫了呢……你还怕吗?”“还好,睡了吧……”

第二天早上,叶子依然把被子蹬到地上,让同床的晨得了感冒,直打喷嚏;燕照样怎么叫都叫不醒。一切如常,一切安好。

现在想来,那晚我们的举动真是单纯幼稚得有些可笑。可还是感谢那一晚,感谢那些与鬼故事一起走过的单纯日子。

很多时间,我都是跟汪一起度过的。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写诗歌做文章,一起期望进最好的高中和大学,一起在雨天里多愁善感,一起傻傻地数窗外的飞鸟。

我最好的朋友是她,但她最好的朋友却不是我。我们之间因为这一点而心存芥蒂,就像两条在同一平面挨得很近的线段,明明快要相交,却被各自的端点限制着,只能客气地对待彼此。

一场拖到秋季的夏季运动会帮了忙。那天早上,窗外的那群鸟竟不厌其烦地飞了13圈,用了我背出一首古诗和一篇英语课文的时间。我和汪也很疯狂,午后要在运动会上一起跑1500米。

下午15:00检录,才知道报1500米的“女汉子”竟那么多,有两组,每组10多人。大概她们也抱着和我一样的想法,愿意跑1500米的人少,容易得奖,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可现实却给了大家重重一击,在总计30多人的比赛中取胜,谈何容易?我一一看过去,每位参赛者都是一脸“时代变了啊”“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的无奈。

按赛程,比赛应是15:10开始,但几个不靠谱的选手一直没到检录处报到,播音员急得招魂似的喊了十几遍她们的名字,待我们把板凳都“烘”得像东北暖炕一样时,才终于把她们“招”了过来。

熬过检录,又麻木地看完第一组的比赛,直到我们第二组十几个人挤在起跑线上时,我才缓过神来,然后感觉到裁判举起了枪。我一直不喜欢鸣枪,因为那意味着马上就要决一死战了,这令我很惶恐。我想只要是人类,对战争和枪声本能的恐惧始终存在。

鸣枪,跑!400米之后,贫血的汪跑不动了。我跑在她身旁等她,她却让我不要管她,赶紧往前跑。我狠下心,冲到第二,回头望她,只见她脸色苍白,嘴唇没有血色,却还对我咧嘴一笑,那笑在我看来有一种壮士扼腕般的悲壮与惨烈。一阵恍惚,我莫名想起早晨窗外的鸟儿,笨拙又固执,心里涌起一阵心酸和歉疚。怀着复杂的心情,我越过了终点,竟超能般不坐不瘫不倒,很能撑似的站在那儿。直到汪也终于跨过终点线,我走过去,镇定地把她身边叽叽喳喳的人群轰开,搀着她。她抬起头,对我一笑说:“真不错,第二呢。”我喜欢听她说“真不错”。我顿时像是在冬日里沐浴了干净的阳光,心头暖暖,心情爽爽。我“嗯”了一声,陡然红了眼眶,哭了。她笑着对我说:“哭什么呀?又不是小孩子。”然后她叹了口气,伏在我肩上,埋下头。片刻,她抽泣了起来,不断地抖动双肩,像一只受了惊吓和委屈的雏鸟。

我轻轻抱住她,我俩就这样在操场上抱在一起哭,迎着老师和同学惊诧的目光。

之后,我们很自然地好了起来,虽自知在她眼里我还是及不上她那个最要好的朋友,但这已经足够了。一生中,朋友来去,皆是过客,君子之交,清淡如水,何必要去争那个“最”呢?

其实有时候,你花大力气却拉不开的门只需轻轻一推就开了,可也就是这简单的“推”“拉”之间,滋味万千。

学校里有棵梧桐树,大到要三个人合抱才能勉强圈住。而这棵树从小到大,见证了不少青涩的情感。棕色树皮上有不少“某某某like某某某”的字迹。每次看到这样的句子,总会觉得,写的人荒唐得像某些每到一处景点就会留下“某某某到此一游”的游客。当这些游客被斥“没素质”时,不知“留名”之祖孙悟空若知道了,是否会后悔当初在如来佛祖手掌上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的行为。

体育课上,女生们喜欢在梧桐树下聊芒果台的青春偶像剧,从内地到港台的,从日韩到英美的,仿佛东西南北的娱乐八卦都在她们的掌握之中,此时的她们稚嫩得像窗外那群固执盘旋的鸟儿。我和汪对这种没有营养的对话实在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就跑到僻静的地方谈向往的高中和大学。后来体育老师规定大家只能在树下活动,我和汪只好坐在树下,想重拾升学的话题,但不行,旁边那些追星小女生特有的甜腻声音塞满我的耳朵。我怒气冲冲地转过头去,只见梧桐树下的黄土地上,一群两眼放光的女生窝成一堆,一个被围在中间的女生正唾沫横飞,高谈阔论。那是怎样闹腾的一幅场景啊!

汪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为什么梧桐树下寸草不生?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恍然大悟:追星女生们一兴奋两脚就闲不住,在草地上蹭来蹭去,铁打的草也经不住这样蹂躏啊!

经过一个寒假再回校园,梧桐树下竟冒出丝丝鲜绿,但愿这些新生命能活得长久。追星,本就是一件磨人又磨己的事。青春期的我们有火一样的激情,有这样的追星经历是美妙的,但太过痴迷其中,便会消磨了时光,颓废了青春。

从春天到秋天,窗外那些鸟儿每天早晨傍晚都来教学楼顶,而到了冬天,只有傍晚时分才有八九只鸟飞来像走过场一样地盘旋几圈。但我还是很感动,为它们的毅力,冬天太冷,那些不来的鸟儿也是情有可原的。

初二时,因为学校合并,我搬去了另一校区。我再也没见过那群鸟儿,早自习再没有鸟儿会用我背出一首古诗和一篇英语课文的时间在窗外盘旋13圈。在完成早读目标后,也因为没有鸟儿可数心里空落落的,有时我会用这些空下的时间想:那些鸟儿今天会不会来这里呢?这是一种莫名的期待与渴望。

一个周日早晨,我路过原来的学校,发现那个楼顶上空空的,没有飞鸟,只有一片干净安静的晴空。我恍惚了,甚至有些怀疑那些有飞鸟的日子只是一个可爱的梦。然后,那些关于飞鸟的记忆慢慢淡了。

可有时我还是会想起那些飞鸟,期盼能够与它们不期而遇。我爱这群鸟儿,总觉得它们很像我,笨拙可爱又固执。它们飞过我明朗的14岁,在阳光下它们的影子映在我脚下的路上,不管我在哪儿,它们都按时在楼顶守候,像一种无声的誓约。

篇5:与爷爷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

记得那时的我才“萝卜点大小”我每天都跟在爷爷后面乖乖地当他的:“小尾巴”。有时爷爷心情好的时候他便会哄哄我说让我乖乖地到别处玩,而有时候爷爷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便会对我说:“孩子,在以后你要学会乐观的看待一切问题。正所谓笑口常开好运自然来!”他总是说一些文绉绉的话,不管我是否听得懂,他总是极富耐心地教育我。我的爷爷不管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他的嘴角总是微微上翘,脸上带着一抹浅笑这是我对爷爷的感观之一。他总是乐观地看待一切问题,而他的微笑就像那冬天里的暖阳,温暖了我心灵。

好玩本来是小孩的天性,当然那个时候的我也不例外。我总是喜欢触碰一些奇怪的东西,不管它是否安全。那时正值夏天,家家户户都喜欢把竹床抬到外面,晚上乘凉。我家也是一样,家里人总是把竹床倒立放着,而我便对此感到十分奇怪,心里的好奇心总是驱使我想去摸一摸。恰巧那时爷爷正睡午觉,我便走到竹床边两手一攀往上爬。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那个竹床正朝我倒来,笨笨的我顿时手足无措,只见竹床压住了我的腿,我感觉腿如锥心刺骨般疼痛,慢慢地便没了知觉。爷爷听到响声便往外跑,见此状况,便急匆匆地跑到我的面前,两手一抬竹床,往后猛的一推,再把我慢慢地抱了起来。在我昏迷前,我看到爷爷落下了泪。那晶莹的泪珠滑落到了我的脸上,又滑落到了我的脖子上,最终却是滑进了我的心中。那泪珠就像那夏日的雨水,滋润了我的心田。醒来后,我发现自己在一个奇怪的房子里,到处都是白色,白色的墙,白色的床,白色的桌子。正当我要去摸那白色的墙的时候,一只粗糙的大手握住了我的小手。我朝那望去,只见爷爷泪光柔和的望着我,用略带责备的语气说:“你看你,都这样了,还改不了你那好玩的毛病。”我很惭愧地地下了头。这时爷爷在我心中的又一感观便是慈爱。

不知过了多久,当我独自在家玩耍时,我突然听到了一个消息,爷爷没了。多么可怕的事情,我真的好希望那不是真的。顿时,我就像溺水的人儿呼吸不到空气一般;就像脱水的鱼儿找不到水一般;就像迷路的小鸟找不到方向一般。毫无头绪,心似乎在痛,似乎又没有知觉。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始料未及。

有爷爷的日子是快乐的,幸福的,而没有爷爷的日子却是难熬的。

爷爷,你不是说过:“笑口常开,好运自然来的吗?”可是为什么不管我怎么笑,笑得多灿烂,你还是不会再陪我了,为什么?说残酷又不残酷,说不残酷却又那么残酷!

篇6:与爷爷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

记得那年暑假,妈妈要出差,所以就把我送回了老家,让爷爷奶奶和我一起住,同时也让我陪陪爷爷奶奶。

小时候的我跟爷爷比较亲,不管是爷爷下地干活,还是在听老式收音机的时候,我几乎都要粘在爷爷的身边,所以爷爷奶奶都亲切的叫我“小跟屁虫”。我呢,就叫爷爷“老顽童”。

我去的那年暑假正好是爷爷的生日,所以我就自作主张,决定给爷爷办一个属于自己生日“PARTY”,但这只是我美好的幻想。现实是:人手不够,因为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材料不够,因为我想自己做一顿饭,但是又不会做。我还妄想着给爷爷做一个亲手制作的蛋糕。哎,现实太残酷了!我在心里想。

但是不管怎么样,我的“豪华蛋糕”还是诞生了!(自我认为是“豪华”)。我说的“豪华蛋糕”其实是用六层薄饼加六个馒头叠起来的“饼馒糕”。虽然样子简陋了一点,但我想我已经尽力了,这些材料都是现成的,只能这样了。

晚上,爷爷从地里干完活回家了,就在一推门的一瞬间,我大喊了一声:“爷爷,HappyBirthdayToYou!”“啥?皮兔油是啥?”爷爷用我们标准的方言学了一遍,但我并责怪爷爷,说道:“就是爷爷祝你生日快乐的意思啊!”“我生日?没想到小跟屁虫还记得给我过生日……”爷爷说着说着,我就看到有一些晶莹的液体在爷爷那淳朴的眼睛里打转,那分明就是要哭出来了啊!我安慰爷爷道:“爷爷,以后每年到你生日的时候我都给您过!”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是我给爷爷过的最后一个生日了。当然,爷爷也不知道。

自从那一年暑假过后,我就没怎么回过老家。直到妈妈接到奶奶的一个电话。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天空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天气仿佛就让人的心底抹上了一层黑压压的乌云。也正是这一天,妈妈的手机接通了奶奶的电话:“你快回来吧,你把快不行了……”说着说着奶奶就要哭了。挂了电话后好久,我才会过神来,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了,我死活也不回老家,因为我不想看到爷爷那憔悴的脸庞。

爷爷出殡的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是20xx年阴历3月20日,星期四。出殡的时候在前面的几个大娘们又哭又叫的`,我觉得太假了,还不如我和姐姐在后面默默的哭,我觉得这样更难受。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那棺材里不是我爷爷,而是别人,或者说,那里面根本就没有人。这,只是一个闹剧而已。

上一篇:关于秋游的优秀作文下一篇:剽窃职业选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