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高考1977》有感

2024-04-10

观《高考1977》有感(共15篇)

篇1:观《高考1977》有感

观《高考1977》有感

作为一名高中生,在概念中,总认为高考是在每年夏天举行的。而在中国历史上,有那么一次高考,一次中断了12年的高考,一次足以改变一代人命运的高考,于1977年的寒冬时节举行。

电影《高考1977》就是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叙述了在黑龙江插队落户的一群年轻人如何排除万难赶考,改变命运的故事。

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观赏中,我的心被牢牢抓紧,并被深深感动着,多少次为影片中的友情、亲情与爱情而流泪。

在该影片中,最为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是小根宝。这是一个社会大背景下的一个小人物,而这样一个小人物往往能折射出一代人的形象。

小根宝年龄小、个子小、力气小,论资排辈也好,凭政治和劳动表现也罢,推荐上大学横竖都轮不到他,除了玩命一搏,别无选择。而来自上海的知青强子向北京知青老皮送烟酒,是为了拉关系搞平衡,这是典型的“推荐政治学”行为。所以,当小根宝颤巍巍地背起三百斤的麻袋,我顿时百感交集,禁不住潸然泪下,小根宝的扛大包是用生命对“推荐政治学”的血泪控诉!但他成功了,他最终凭借着非凡的“勇气”获得了上大学的名额。

还有那一大批坐着拖拉机前往赴考的考生们,都足以震撼每一个老知青的心,震撼每一个当代青年的心。虽然那是一个缺乏知识的年代,但无疑的是,人们需要知识,社会的发展需要知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1977年的高考就是一段知青求知的光辉历史,改变了个人命运!

然而,它的意义也进而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其实,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为重要。”如果没有1977年的恢复高考,也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和祖国日益发展的今天。

1977是中国十年桎梏的结束, 1977是中国改革曙光的升起。

电影《高考1977》除了给共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寻找那时的回忆外,其实也更给80后、90后的我们一个体验生命的机会。因为,高考1977后,我们会有属于我们的高考2009,我们无法亲身经历那个时代,但我们可以用心去体悟那个时代、那代人的精神,记住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从而真心地去学会更加珍惜和把握今日的机遇。

篇2:观《高考1977》有感

高考对现在上大学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简直很熟悉。我们都是经过高考选拔出来的。对我们来说,高考虽然很重要,但并不会引起我们心中太大的涟漪。但对于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们来说,高考却是一种渴望。看过《高考1977》后,我对那个时期的历史状况及人们的思想又有了新的理解和看法。就是恢复高考远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

本片以邓小平的复出为起点,预示着中国将要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一群在黑龙江农场上工作的知青在得知了恢复高考这一制度之后,他们沉睡了11的心脏又开始跳动,他们热血沸腾,感觉到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契机,他们奔跑着前进,只为了赶上这新时代的第一班火车。“69届,一片红”,在当年错误决策号召下,学生们离开课堂,远离家乡,下到农村,去革命,去“建设”,书库被锁起来了,思想被锁起来了,激情也被锁起来了,但是有一位智者打开了这把锁,“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1977年12月被诸多评论家称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因为它所恢复的不仅是参加了那场考试的考生的信心,而且恢复了高考的公平性、公正性,更是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高考1977》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一段伟大的历史,更是在激励现在的年轻一代,有梦想就会有希望,把握现在的美好生活,抓住机遇,珍惜一切的来之不易。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是推荐上大学的,这样就剥夺了很多知识青年上大学的权利。1971年,“四人帮”更是炮制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规定了十六字高校招生办法,那就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而关于文化考试却一个字也没提。应届毕业生通过考试上大学的路直接被堵死了。1973年在哈尔滨最热闹大街的主要建筑物上突然挂下来两条

巨幅标语,上联是你爸当官你当官,下联是我爹种田我种田,横批是命该如此。看到这个后,我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这种制度严重践踏了高考的公平性、公正性。教育的公平是最起码应该实现的社会公平,因为受教育权的公平平等是直接关系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的,而受教育的水平又是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能力和机会的重要因素。简而言之,教育是为人提供改变人自身命运的力量的基础保证,它应该是可以让全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和机会去享受的。

恢复高考无疑是归还了知识分子通过考试上大学的权利,恢复了高考的公平性、公正性。为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选拔人才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标准。教育对社会的重大意义决定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的密切联系。教育公平是教育实现其价值的最低要求;教育的公平是最基础最起码应该实现的社会公平,而社会的公平性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力量。教育制度的公平合理,是实现民族复兴,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保障条件。因此恢复高考为改革开放后的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的教育和文化的破坏时相当严重的,它导致了中国各方面知识人才的断层。恢复高考,重新拾起了选拔人才的标尺。当“知青”们得知恢复高考的信息时,他们干涸的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们枯竭了11年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活力。他们一个个怀着梦想,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走进考场,走进大学。在大学里他们如饥似渴,饥饿无比。他们就像干涸的海绵不断地吸取着知识。正是77、78、79级学生弥补了中国人才阶梯的断层,焊接了人才断接的链条。他们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加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整个国家如正在演奏着《命运交响曲》。他们毕业时正是改革开放需要人才的时候,正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他们纷纷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发挥着他们的作用,感恩着国家的恢复高考。恢复高考后,各

高校不断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着人才,为社会主义输入新鲜的血液,是社会主义从满了活力,保证了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可以在改革开放后取得飞速的发展,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作为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恢复高考,也是恢复科学、民主、平等,同时也恢复了学习的风气,恢复了对知识、对人才、对科学的尊重。一个不尊重科学的民族,绝对只能是越来越愚昧的民族;一个不懂得民主的国家,肯定是没有发展后劲的国家;而一个没有平等的社会,没有对人的基本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则一定会是动荡不安,人心浇漓的是非之地。一个不懂得学习的民族,只会滞步不前,落后于其他民族,落后就要被淘汰。科学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不容质疑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恢复高考就是恢复了正常的教育制度,恢复了人们对知识,对科学的最求。给社会的价值观带来了深刻变化,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一个以学习为价值观的民族是长久不衰的,他会永远保持着活力,保持着欣欣向荣的景象。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为此,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目前更是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更加体现了当初邓小平恢复高考的远见。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

篇3:影片《高考1977》引发热议

据《文学报》报道, 电影《高考1977》在全国上映, 看过这部电影的当年知青感动得流下热泪。借由这部承载着一代人集体记忆的影片, 对那段岁月的讨论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高考1977》实际上抓住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作为强势艺术的影视, 表现出通过艺术表现反思回忆反省的冲动, 反映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 历史态度, 是值得赞许的。”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这样说。也有对1977完全没有记忆的观众, 表示自己已无法理解前辈的感情, 甚至在看到知青们被一颗公章决定命运的段落时笑场。“在今天的青年看来荒谬的事情, 在当时却是完全正常的。”影片导演江海洋在讨论会上说。在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看来, 影片缺少诘问意识, “我们看到历史自然而然地出现转折, 给予了我们机遇和权利, 但没有发出诘问:我们什么时候失去了权利, 为获得权利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这种代价是不是必须的?”他认为, 发出诘问并不代表着要审判谁, 使之付出代价, 而是拷问历史的一种方式, “从民族层面进行反思和批判, 给更远的历史一个交代”, 他还表示, “完整地了解一段历史, 只依靠自然无意识的记录是不够的, 还需要发掘出各种历史的真相, 这就是历史研究者的责任, 不是通过文学家、影视人、公众可以完成的。”此外还有观众这样发问:“我们现在看到的, 大家赶考都很顺利。但那个时候就没有人阻挠?没有人抵制?都是积极配合的吗?基层的领导是不是都赞成推荐?有没有人会为了报考不择手段?这些都没有表现。”

篇4:观《高考1977》有感

二、电影《高考1977》的语言特点

1、普通话与方言穿插交错、交相辉映

纵观整部影片,可以说影片《高考1977》缺乏突出视觉效果的唯美等艺术表现手法,从而必须寻求语言上的解码。众所周知,东北话所具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是普通话难以比拟的。影片《高考1977》充分利用方言的作用,其语言在以普通话为主的基础上,适当使用东北话,既满足了剧情的需要、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同时也使得影片在幽默的使用上大放异彩。由于该影片讲述的是东北某农场的故事,因而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在整部影片中一直操着一口东北话,比如:“咋的这么热闹?”、“你咳嗽门子噪?”、“一些二嘎屁”、“你糊弄谁?”、“你爱咋咋的”、“整得要死要活”、“嘎哒”、“瞅瞅”等。

2、对白语言深刻反映时代的特征

影片《高考1977》作为献礼影片,导演从一群知青的生活轨迹与命运挣扎中提炼出影片主题,完成了对一个时代特征的祭奠与怀恋。改变是影片也是那段历史中的最强音,正如影片中所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语言是承载时代特征的最佳载体,为了很好地重现一个时代的轮廓,导演安排了大量的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对白语言,如:“分场革委会”、“抓纲抓革、纲举目张”、“历史反革命”、“畏罪前逃”、“摘帽子”、“代表工人阶级向农民兄弟问好,向农民兄弟致敬”、“一不怕若、二不怕死”等等。把那个年代的政治组织话语与电影人物对白错接杂糅,使观众在发出会声大笑的同时,也能迅速唤起观众的政治记忆,让观众感慨改革的伟大、时代的变化。

3.采用极富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

一部成功的电影离不开鲜活的人物塑造,要想成功地塑造一个人物,除了要有好的故事情节,还必须要有彰显人物性格的语言。影片中的老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身上的戏剧冲突最多,他没文化,是个大老粗。但是他原则性强,党性强,不通情理,甚至有点迂腐,真切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形象。这在知青们对“恢复高考”传言猜疑、彷徨、抗争的阶段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的老迟在知青面前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工农工兵上大学,单位推荐、组织审查,这是毛主席定的章程。能改吗?不能的,也不会改的!”。另外,老迟还经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你这是缺少组织性、纪律性、原则性的表现。”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老迟也会被父爱感动,被陈琼父亲的一句话感动,“地里的活一耽搁就是一年,这话说得多好呀!那人呢?已经被耽误了十一年,十一年耽误了多少孩子?”,所有的矛盾在“人性”这两个字中悄然冰融。以至于在影片的最后老迟对省招生办的同志说:“为了你的女儿,你敢吗?”,感人肺腑,也展现老迟“人性”的一面。

三、结语

《高考1977》作为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影片,在票房获得大捷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甚至是很高的评价,该片被观众誉为“近二十年以来国产电影最成功的电影之一”。我想,如果我们能很好地了解这部影片的语言特点,我们将可以更好地欣赏这部影片。

[1]吴俊.电影《律政俏佳人》的语言特点分析[J].电影评价,2007(4):23-25.

[2]游汝杰. 汉语方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篇5:观高考1977有感

高考,对于每一个参加过或是正准备参加的人都是一个敏感的词。而对于我来说,可能更不愿提起,由于08年距离高考分数线一分之差的我选择了重新回到高中校园,也许很多人没有那种体会,一旦选择复读你将会面临比别人更多的压力,无论是来自学校,家庭还是自身,于是就这样我走过了高四的那一年,又走进那个熟悉但又令人窒息的考场。于是,高考便成为我学习生涯里最深刻的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前段时间我院组织本届入党积极分子认真观看了一部与高考有关的电影《高考1977》,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高考,重新审视在30年后的今天,我们眼里的诟病百出的高考制度。

《高考1977》正如影片名字所展现的它给我们呈现的便是1977年高考改革的日子里,那些普通人,为了改变自己命运做出的挣扎。影片围绕着黑龙江一农场插队的知青们展开,在当年错误决策号召下,学生们离开课堂响应号召,到农村,去革命,去“建设”,书库加上了枷锁,思想被禁锢了起来,在那里的几年里,他们看不到方向,恢复高考的消息突然传来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大家开始自发复习应考,为了寻找复习资料,强子黑夜去偷书,却不幸被巡查人员抓住送进派出所。警察却把他的书包还给了他,整整一包书都被没收了,却留下一套高考复习资料他们再一次看到了光明,每天发疯似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在那个冬天,类似这样的学习和复习,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在那个读书无用论的年代里,仍然有许许多多的人暗暗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影片开头的那一幕可能我们每个看过的人印象都很深刻吧,农场场长和知青们都聚集在广场上看露天电影,从银幕上看到邓小平复出的桥段,它用一种不动声色,又质朴内敛的影像呈现,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特别是中间忽然停电,知青用脚踏车发电继续观看,它把知青们内心那种期待变革的饥渴不露痕迹却又淋漓尽致地宣泄了出来,是电影的一个亮点。

我们再来看看影片里给我们塑造的那些形象。

影片《高考1977》顾名思义应该是讲述高考的事,主要角色当然应该是参加高考的年轻人,但实际上,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那群知青们。是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和历史反革命陈甫德——两个父亲还有与特们有关的,影片中最发人深省的影像符号——两枚公章,老迟是个没文化的大老粗,他讲组织原则,讲党性,讲立场,但有点不通情理,甚至对知青有点粗暴,他有一枚永远别在裤腰上的农场革委会的公章。它是组织与权力的象征。在那个年代,一切个人命运都取决于这枚公章,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穿衣吃饭,每一个与活着相关的细节都必须盖上相当于组织认可的公章。对于农场知青来说,他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掌握

知青生杀大权的上帝。陈甫德是个知识分子,他充满父爱,为女儿不惜以身犯险,但却毫无组织纪律观念,甚至为了女儿高考可以私刻公章,冒充国家干部。这极可能为他带来杀身之祸。但为了女儿的前途,他甘愿走上这条路,于是他私刻公章就不再是一种作奸犯科的下三烂,而成为一种为亲情自我牺牲的伟大的父爱。这是影片给我们所展现的量为父亲的总体印象。

老迟的名字,也许有一种特殊含义在其中:被禁锢了11年的高考招生制度,在1977年的冬天终于迟迟地来到这个追求知识梦想沉睡中的中国。影片里,墨守陈规,固执己见的老迟并不那么讨人喜欢,他利用组织给他的权力,对知青们的报考横加阻挠,他不近人情地拆散陈琼和潘志友,但到影片的后半部分我们就开始有一个感觉:老迟是令人敬畏的。

影片前半部分的老迟动不动就拿大红印章吓唬人。对于知青们要报名参加高考这件事,他先是坚决不同意,之后又打算用所谓的场内“小测验”阻止知青们高考报名。但到最后却替没法在上海徐汇区报名的知青张国强在黑龙江报好了名。影片给我们展现知青们去参加高考的那天,火车一天只有一班。如果他们赶不上这般火车就等于赶不上1977年的高考,在大家眼睁睁看着满载希望的火车刚刚开走,倒地痛哭,当时等在观看影片的我们都为之捏了一把汗,“孩子们!快上来!赶快去考场啊!”老迟出现了,还有那半岁了他们七八年的拖拉机。这是载着他们等了11年的梦想的“拖拉机”,他们赶的不只是赶考的火车,而是赶向改写他们将来的人生的火车。

高考结束,统计考生们的分数老迟出现的那一幕其实很搞笑,可能看到此处大家都笑了,但在搞笑之余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如果为了孩子,你敢吗”,“我敢”,“我也敢”。

相对老迟而言,陈甫德则显得沉闷的多。他一出场就背负着历史反革命的罪名,挣扎在社会底层,也因为这已罪名,他与女儿陈琼一直未相见,但他却一直在为女儿着想,自从得知要恢复高考制度,他就决心一定要让陈琼参加高考。最后竟然毫无顾忌地用私刻公章的方式,向组织和权威发起了挑战。在当年,这是违法的大罪,但为了向女儿赎罪,为了女儿能参加高考,为了她的前途,他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当所有人都对他另眼相看的时候,他却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的清白。于是,他私刻公章就不再是一种作奸犯科,而成为一种为亲情自我牺牲的伟大的父爱。影片中除他私刻公章这一幕外还有一幕让我深有感触,就是他最后给女儿的那封信,对于女儿的称呼他不知应怎样去称呼,深夜里他一次次的写着女儿的名字。当陈琼最后读到父亲的那封信时我哭了,可能很多人也跟我一样,我们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与无私。通过陈甫德影片向我们阐述了亲情含义。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哪个父母都是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子女。

与两个父亲比较起来,影片对知青群像的刻画又要显得更薄弱一些。但是即便如此,在这个知青群像里仍有一个最后为救朋友而死的小根宝,带我们一种深刻的触动。影片中多次与他一起出现的就是那悬在房梁上的吊环,他想证明自己,想回家却从来没有成功过,小根宝这个人物可是说代表的是那一代知青中一种最为绝望的生存状态。

主人公潘志友可能是影片中很有争议性的一个人物,在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一种理想主义情怀,极具奉献精神。在当年的知青当中,像潘志友这样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该会有很多。他们为追求完美的人格,为了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前途。当社会现实面对突如其来的历史性转折的时候,是继续坚守自己的承诺,还是顺应历史的大潮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这个两难问题是他们在那样一个历史关头所遭遇的最为严峻的挑战。留下还是离开?是遵守自己对老迟的承诺,还是以毁约为代价来换取自己更好的人生前程?在影片中,他最终还是选择留在农场。对于这种选择,可能有人也会觉得他这样无论对于自己对也国家都太可惜,太不值,可是他毕竟饯行了自己的承诺。也许从这层意义上说他是高尚的,是伟大的。

“今天1977年12月10日,一定有很多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走来,走进考场,我们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醒了,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这是影片最后的一段话,1977年的高考是疯狂的。人们笑是为了11年后重回大学校园,哭,是为了一个不小心错过了唯一的机会。高考,于那辈人而言,是命运的咽喉,扼住了,便活,是救命的稻草,抓住了,便生。当年,重新开放的高考为无数人生命转折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将数以十万计的年轻人从水深火热的知青生涯中拯救了出来。

篇6:观《高考1977》有感(推荐)

“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还要伟大”,看完这部电影后,这句经典的台词依就映在我的脑海里面久久不能忘记。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都经历过高考,也许在高三时期,我们备战高考之时,心里可能会有一丝丝的压抑,甚至对高考的一点点嫌弃,是因为高考带给我们太多的压力,并且备战高考的那段日子总是有点无聊和乏味。可是时间回到1977年,看到当时的社会,当时的知识青年是多么的渴望知识,而在1977年之前,对于一个知识青年来说,能得到上大学的机会,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电影描绘了这么一些人,77年之前,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作为国家的知识青年下乡到东北黑龙江的一个农场,劳动成为了他们的日常,然而作为知识青年,本应在这一时期接受教育的他们,却因为历史的原因而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们过着本不属于他们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他们听到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消息,他们知道他们出头的日子到了,最终冲破重重的阻挠,终于迈进了高考考场,并且考上理想大学。

当时的条件虽然艰苦,但人们向往知识和自由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人之尊严值得赞扬。当强子得知恢复高考制度后,随即去找场长老迟申请填表,不料老迟却为了自己的私心要在场里搞一个测试,强子不愿意屈从于老迟,自己决定要就地绝食。强子为了自己的权利,勇于和顽固势力作斗争,最终他的坚持感染了周围的人,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间来,最终他们的坚持战胜了顽固势力,他们也获得了参加高考的机会。

人之人性值得赞扬。“文革”期间,陈琼的父亲被判定为“历史反革命”,从而陈琼也因为这个黑帽子落得个成份不良的问题,她的成份问题影响她的爱情,以及她的未来。然而她的父亲,为了让她能参加高考,不远万里从上海赶到黑龙江,给他的女儿带来了复习资料,甚至冒充招生办的干部尝试去说服场长老迟,最后甚至自己刻公章,造假证明,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女人一个干净的政治名声。她父亲所做的一切,是违反法律的,但却散发着伟大的父爱的光辉。他已经不再害怕国家给他什么处罚,他想做的,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如此可见,父爱的伟大!

篇7:观《高考1977》有感

------观电影《高考1977》有感

如果说五彩斑斓的是青春年华,那么,高考倒计时的365天便是黑白色的世界末日。如今,我们只记得那是一段不愿再被提起的回忆,却不知为了这段“回忆”,曾经那群怀着迫切心情的青年是如何度日如年的经着这11载冬春秋夏。

影片开头是三分场的全体员工正在看邓小平复出的影像,突然断电,大家便轮流“人力发电”,在这场兴致勃勃的“活动”背后似乎预示着什么:邓小平复出了,中国会有什么变化?

黑龙江的三分场是当时中国社会万千知识分子青春坟墓的典型,一群群满怀爱国热情的热血青年只能在一个又一个的365天里麻木地完成一项又一项工程。昔日的课堂成了回忆,眼下如何使年产突破新高,怎样干好下一项工程才是硬道理,至于返回校园这样的事„不,应该是奢望都没有望过更不必说还能再回到往日„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一鼓作气的呐喊早已让憧憬幻化为妄想,制止一切都麻木之后,习惯了这年复一年的“机械性”。

恢复高考的消息不胫而走,本沸沸扬扬的欢喜在老迟的一番整饬下风平浪静,但他腰里的那枚印章却怎也按捺不住迫切重生的蠢蠢欲动心—大家都在准备着。首先是陈琼的父亲接到消息便马上赶往黑龙江给女儿送复习资料,其次是强子拜托阿三一起偷书,再则是连长潘志友的加倍努力。似乎一种无声的力量在滋长,不服输地和什么较着真„

一场大火烧碎了往日的沉默,这便是邓小平复出后的第一把火—恢复高考。火势借着风向更烈了,这象征着那一颗颗蓬勃着的心恢复了11年前的生机—烧吧,烧吧,将往日的麻木与腐朽化为灰烬随风而散吧;重生,重生,中华民族要重生!就在大家为希望欢呼时,又一难题横亘在他们面前—老迟。企图凭着腰里的那枚印章左右一个人的一生,企图凭着场内测试赌一把为自己的农场留下苦力。为此,陈老不得不在女儿的压力下做假证明,强子,小根宝等绝食反抗,新旧矛盾重重叠加。后来,陈老告诉老迟,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伟大得多;庄稼一耽搁就是一年,那人呢?11年啊,一枚印章左右一个人的一生,如果你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一个沉重的问题摆在老迟面前,孩子们的前程他负担不起啊!后来,小根宝死了,鲜红的血浸红了洁白的雪,他是为了强子。高考临近了,在送他骨灰回家过程中却因无证明被拒绝报名,这时老迟的电报如“及时雨”般地滋润了他原本焦躁不安的心。

老迟其实是一个善良的人,同时又是当时旧势力的典型代表,但他身上却也存在着一丝“反抗”力量。开会时,他仍然习惯性地说“三分场”,“分”在当时是不允许的,是带有反革命色彩的,当被底下人指出后,只是一笑,之后照旧。“文革”时期,这样简单的错误怎可一犯十年,说明这个表面以毛泽东语录为行事原则的人内心也是明白的,只是后来,为了自己农场的利益不断用“组织”和“权力”打压那群“不安分”的小青年。也许是最终无法突破自己善良的底线,在陈老的却说下将高考报名表和“大印”交给了潘志友。大家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鸡飞狗跳的日子总算告一段落了。

和老迟的一系列斗争无疑是新旧两种势力的对立。青年知识分子独立,自主,曾经响应国家建设的号召满怀热情下乡改造,如今,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复兴国家的不二法门便是知识。强子同阿三偷书;越来越多的人陪他一起绝食,这就是例证。当11年后“老师好”重新萦绕在耳边,陈老含泪说着“同学们请坐”,沉睡了11年的历史苏醒了,一个新的时代真的开始了!12月10日,为历史记下了辉煌的一笔。强子赶回来了,拖拉机也修好了,一切都很顺利,只待他们按时出现在考场。似乎是天意弄人,意外毫无预料地发生了。时间不允许万般

无奈和绝望,潘志友当机立断,率领大家奔向火车站。影片中的这一幕尤为感人,一群有志青年怀揣梦想越过茫茫雪原,前方并不是平坦的大道而是“林海雪原”,他们什么都顾不得了,就这样连滚带爬的,只要还赶得上!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你搀我一把,我扶你一把,谁也不愿把谁落下。一位受伤无法继续走下去的女孩大声喊着“你们一定要好好考!”无法同行,留给她的是怎样的遗憾!火车站那边阿三和妻子等不到人着急地破口大骂:“怎么还没到?这帮人是干什么吃的!”眼下,只有去求父亲了,夫妻二人双双跪地,不停的磕头苦苦哀求父亲再等等,再等等,可是,作为站长的父亲职责所在,只能狠下心来挥动那面旗。阿三的拳头重重的砸着地面,他恨,恨这帮人怎么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等了11年啊,然后孩子似的趴在地上哭了起来。

看到这里,大家的眼睛湿润了,高考并不只是参与者的事,它是每一个寻梦者的象征,是急于投身国家建设的壮志雄心!

正在大家站在绝望的边缘,老迟开着拖拉机“救回”了他们,一切还算顺利吧,可是,陈琼的证明出了问题。老迟向领导求情:“要是你为了孩子敢不敢?”,“敢!”,“我也敢!”简单的对话大快人心,在新时代背景下,铁的规定在理智人情面前是可以让步的。

暖暖的人情,暖暖的天空,暖暖的时代。

篇8:观《高考1977》有感

《高考1977》的选材是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 从叙事方法上来看, 选用了两条叙事线索。这两条叙事线索的选用别具一格又不失常理, 一条是陈琼和潘志友的爱情线, 而另一条就是强子等人为了高考的努力。这两条线索看似无关却又相互照应, 相辅相成, 推进叙事发展。在陈琼和潘志友爱情线索之下又穿插了陈琼和她的父亲之间的父女线索。为了女儿的未来, 背负着女儿一身埋怨的父亲任劳任怨。陈琼为了爱情执着付出、不计一切, 甚至暗存着牺牲自己留在偏远农场默默等待潘志友的心思。在当时的环境下, 一个满腹经纶的党员和一个反革命女儿之间的爱情是不被看好的, 我们可以从老迟的态度上看出来。老迟——一个典型的按规章办事的三分场场长, 他一开始所倚重的是一个公章和潘志友这样一个人才, 而后在强子等人努力拼搏的氛围感染下, 在陈琼父亲无私的父爱面前, 在潘志友恰如其分的劝告之后, 老迟做回了一个有人性、有血有肉的三分场孩子们的“父亲”, 在最后关头也帮了陈琼至关重要的一把。无论是得知恢复高考政策之后的“偷书”, 亦或者是为了尊严和命运的绝食抗争, 甚至是有强烈回家愿望的小根宝为救强子而死, 这群为了梦想而努力的少年不曾放弃过自己, 他们坚韧、顽强, 向着高考一路冲击。不论多难、多险, 他们的步伐不曾停止。 这群孩子被迫来到了农场, 在那里等待了十一年, 但是梦想却始终不曾懈怠, 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为自己的未来鼓劲, 彻夜苦读、不眠不休。

二、别具深意的“色彩”与“镜头”

白雪皑皑的世界, 着装统一的深色大衣, 一眼望去就是白色和灰色的交织, 给人压抑沉闷的感觉, 就如同待在三分场等待了十一年的这群少年们的心情。再者就是火车, 这每天一趟的火车是连通外界的工具, 伴随着屡屡白烟进站, 画面和声音相结合, 冰冷的铁轨、隆隆的鸣笛声、一节节车厢的前进, 给人一种压抑的情绪, 无处安放。最为典型的一场戏就是小根宝为了救强子而死去, 导演的拍摄角度选择从高空落下的喇叭、布满血迹的强子的脸之后直接转换到已经躺在冰冷雪地里的死不瞑目的小根宝。血慢慢浸透白雪、白色与红色相互交织, 形成鲜明对比, 使之反复地出现在观众的脑海之中, 增强观众对于影片的感知度。

在陈琼与陈父见面的那场戏中, 先分别用中景拍摄两人, 镜头在两人之间不断跳转, 然后慢慢推进变为近景, 最后采用了一个特写镜头。画面与背景音乐相结合, 使影片更加立体生动, 向观众传达出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自身的无奈、女儿对父亲深深的埋怨甚至可以说是怨恨。针对陈父手刻印章的段落, 采用推镜头加上特写的手法, 并用背景音乐加以衬托, 表现出陈父无私深沉的爱。

此外, 导演也运用了俯拍外加用主观镜头的手法去传达和记录感受。最典型的一场戏就是强子将要被高空坠落的喇叭砸中时, 导演采用了强子的主观角度来俯拍高空坠落的喇叭, 展现出了强子和喇叭的空间关系, 画面好像被凝固, 给观众传达一种逼真的情绪, 仿佛此时此刻强子所追求的东西将要被击碎。导演选择放大强子的形象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 同时用主观镜头去拍摄, 更能让观众理解到主人公此时的绝望:“自己对于高考的执着就要断送于此”。

在镜头的处理上, 《高考1977》还采用了慢镜头。慢镜头在当今电影艺术中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 拉长镜头放慢人物动作, 用快一桢的速度演绎人物的动作和特点来向观众传递情感。在这篇影片中, 有两场戏独具一格, 一场是陈琼选择献身给潘志友的戏, 导演从正反两面去拍摄陈琼的双手从头顶环绕脱下碎花上衣的情景。通过慢镜头将一个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姑娘的复杂情感表露无疑。身份的差距让这个姑娘深受老迟的排挤, 一方面答应老迟给自己找个婆家, 而另一方面则是不想放弃自己深爱的男人。这样的一个慢镜头的呈现可以使观众体会到陈琼作出复杂却艰难的决定时的心境, 这是一个姑娘对一个自己深爱的男人的付出和挽留。

而最为重要和鲜明的一场戏就是“赶考”。导演先拍摄了这群少年奔跑的脚步, 而后用慢镜头展现他们的心急、 焦虑、渴望和不甘。慢慢倒下的身体、气喘吁吁却死不放弃脸庞、潘志友竭尽全力将要倒下的佝偻身影、不甘望向远方的眼神, 这几个镜头的选取恰到好处, 将这群少年的不甘和绝望通过镜头进行放大, 这不仅仅是他们奔赴高考现场的决心, 也是一个个不忍放弃梦想的青年们的执着与拼搏。沉重的背景音乐也让观众此时的心和这群青年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1977年出台的这项伟大的决策, 是一把解救国民命运的钥匙。未来, 掌握在青年手中,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盛则国盛。少年应意气风发、不失勇气、不度虚阴、拼搏奋斗, 用自己的努力将梦想化为现实, 用蓬勃的朝气为梦想编织翅膀。

摘要:一群渴望回家、有情有义、错失十一年光阴的孩子。一伙希望改变命运的青年、一个慈祥伟大的老人、一项改变国民命运的壮举。这群因为上山下乡被迫留在三分场的孩子们, 他们怀揣梦想, 渴望参加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在奔赴梦想的路上十一年的等待、十一年的翘首成真, 不再是一枚渺茫而沉重的公章所能阻挡的。

篇9:观《高考1977》有感

我选择观看的影片是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我认为我国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所以我认为改革开放的这30年是很具有历史意义的是需要我们深入了解的一个阶段,所以我选择这部影片希望能让自己更加的了解中国的历史进程,针对这部五集的电视剧来说为了更加的深入了解,所以我选择了这部电视剧中的第一集,希望的田野来进行深入的了解。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是属于经济非常落后,社会生产力发展也很低下的一个状态而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才走上了逐渐发展的道路,但是改革开放的这30年也不是轻轻松松的就度过的,可以说生于1977年的那一代人他们的成长其实是伴随中国的成长而成长的。我们都知道1966年实行的文化大革命使我们的高考制度停止了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和生产里条件下由于遭遇自然灾害的中国粮食极度短缺工厂停滞再加上高考的废止大量的初高中生滞留在城市,国家的就业很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号召年轻人去进行上山下乡活动,去一些边疆地区进行开发,其实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是想象不到那样的条件是有多么的艰苦的,可以说那时候的农村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年轻人去哪里真的就是进行大开发的,大家的生活水平都不好,吃饭吃不饱,并且还在实行计划经济,农民干一天活给一天的公分,降低了农民的积极性,吃饭都是个问题别说在这基础上还要干活了,其实这一代的年轻人怀着一颗可以说是奋发向上的心希望可以靠自己靠大家的努力去改变农村的现状,但是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还是有心无力吧,终于1977年实行了回复高考的制度,大家才有了一个这样的机会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很多的现状,所以很多人都开始准备去参加高考,但是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毕竟他们这代人下乡后从事工作都有七八年了,可以说离开书本好久好久了,再捡起来进行高密度 的学习也是不容易的,并且平时还不能耽误自己本身的工作,只能在业余时间充分利用去学习,所以我感觉能够考上大学的人也是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不是说混混就能上大学的那种。因为77届的那届学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未来祖国建设的支柱型人才吧,在他们进行大学课程的同时,农村也发生了一个改革的大事件。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了包产到户的一项改革,我们都知道在那之前一直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当然对生产是一个不利的影响,在实行了包产到户以后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这种形式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颁布了文件。也大力推动了这项政策的推广吧。

改革开放的这30年真的是一个历经很多波折的一个过程,处于生活现在科技较发达,经济各种水平都比较高的一个生活环境我们确实很难去想象以前那些艰苦的生活,看过这一集的纪录片以后,确实对自己有很大的触动吧,感觉我们能过上现在这么美好的生活也是靠那些老一辈的人们的付出和努力吧,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好好努力。

篇10:观《高考1977》有感

然而一部影片却颠覆了所有的想法。

这是一个发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农场的故事,讲述了一群在农场插队的青年冲破重重阻难参加那一次另一代人都难忘的高考。故事融合了更多的是一些暖色调的感情,比如男女主角陈琼和潘志友的感情,男青年之间那种真挚的兄弟之情,所谓“右派”的父亲与女儿之间的亲情,包括一向一根筋的农场长老迟也改变了对青年参加高考的态度。

看完整片电影,一个镜头一向萦绕在脑海中不肯散去。这就是知青们拼尽全力追赶火车去高考的镜头。他们为了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坐着拖拉机去火车站乘坐开往县城的火车。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去追赶即将到站的火车。一路上翻越深山雪岭,充满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跌倒了再爬起来,竭尽全力、不顾一切地奔向疾驰而过的火车。他们追赶的不仅仅仅是一列赶往目的地的火车,更是一列赶往未来赶往期望的时代列车。

因为年代的关系,也许我们不能体会到当时的知青们在应对恢复高考的时的情绪。也许,参加高考对于他们的好处再也不用听老迟的“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从此以后就能够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付出的劳动,挥洒出的汗水还有泪水,甚至是鲜血都有了切实的回报。那个时期结束邓小平复出后,宣布恢复高考,这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新期望。

此刻,恢复高考已经30多年,我们已经把高考视为人生的务必经历的一个阶段,“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在现今如此优越的环境之下,我们是不是更就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成为国家未来的主力军?

篇11:高考励志电影《高考1977》

《高考1977》是一部由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等联合出品,江海洋执导,王学兵、孙海英等演员主演的文艺剧情片。于20xx年4月3日全国公映。

影片以70年代末东北某农场知青的经历折射1977年恢复高考为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篇12:我看《高考1977》

我看《高考1977》

1977年12月10日是一个改变人一生命运的日子,这一天高考恢复了,不再是只有工农兵大学生才能通过审查上大学,而是公平的选拔,没有政治门槛。30多年后当我们回首那一段往事时,不仅要感叹恢复高考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人们的世界。邓小平,这位伟人的临时拍板,把还扎根于边疆农场的广大知识青年拉回了知识殿堂,让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力。只有知识才能让人与众不同,人有知识,这是与动物不同的根本区别。1977届恢复高考这届的大学生,现如今已经是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使我们国家走向辉煌的开始。从影片中我们看到,那个年代的人们刚恢复高考时面临的困难确实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他们没有书而只能偷书,而现在我们周围的书店,身边的资料多的滥竽充数了。他们不能像我们一样有很多次机会,参加高考使他们摆脱了多年的上山下乡的生活,而他们这时面临的还有地方领导的不放手,而他们只能据理抗争,影片中出现的绝食,恰恰反映了对参加高考的渴望,参加高考意味这和心爱的人远离,那种知识青年的爱情,是我们现在无法体会到的,苦涩而又让人回想。影片中小根宝的结局是一个悲剧,这是对10年浩劫的控诉,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得到了什么,得到的只是光阴的流逝。为了参加高考,多年没摸过书本的学生又孜孜不倦得钻研课本,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多年不教书的老师又为了学生重新站在了讲台上,在那个小屋课堂里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在1977年12月10日的考场里,沉睡了多年的巨龙醒了,他们如饥似渴的学习,那一刻中国的希望在这里,他们的心声就是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感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他们只有很少的机会,很低的录取率,没有丰富的资料,也没有老师的点拨,学习的时间很少,而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成长为主力军,确实是不可思议的。我们有老师的点拨指引,有同学的互帮互助,有铺天盖地的信息和资料,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学习,招生门槛的降低,录取率的提高,我们比他们幸运得多,我们能不努力学习吗,在那样的环境里都能创造奇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怎能不感到羞愧吗,而今处在考研的路口上,我有充分的时间却不珍惜利用,和他们一比,真是自惭形秽。我会以这部电影为镜子不断反省自己,抓住历史给予的机遇,实现梦想,既然上天给了我们公平的机会让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紧紧抓住,使自己成功呢。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希望我能从这部电影里吸取到精华,不断鞭策自己,因为我们的困难和前辈们比差远了,既然前辈们在那种环境里都实现了命运的转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呢。

篇13:高考1977影评

电影本身制作没有大片手法,故事情节注定无法有新的冲突出现,选用演员的形象基本符合角色气质,结局本身毫无悬念和科技可以运用。影片所能够运用的就是电影的叙事,把观众的思绪拉回那一年、那个时代。30年前的记忆应该是非常清晰地在当代人中再现和传递。我不认识导演,但很敬佩他选择这个电影来拍,猜测他的目的许是让观众在近100分钟的黑暗中回忆那个年代,感受一次精神的压抑、释放的过程。至少,他打动了我,影片让我的历史回忆不在空白,我能够感性地了解了那个时代,那一年高考的意义所在。至于看片中用完一包纸巾,眼泪的宣泄正是我需要感谢此片的,精神上的洗涤和宣泄对于有压力的现代人显得多么珍贵。

从一部电影的创作质量上看,《高考1977》也许算不上是一部杰作,但看完这部承载着一代人集体记忆的影片,却仍免不了让人唏嘘感叹一番。其实,这部影片可以为人们看待中国这30年的历史变迁提供了一个特定的视角,它讲述的是30年前一群农场知青经由高考获得自由与解放的故事。

当年,重新开放的高考为无数人生命转折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将数以十万计的年轻人从水深火热的知青生涯中拯救了出来。而30年后的今天,高考却变成了遭人诟病和不满最多的一种国家制度形式。在这30年里,高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容易在社会不同代际之间形成文化代沟,并且也由此造成不同年龄层次观众对这部影片观影反应的明显不同。

年前经由高考改变了生活轨迹的那代人,今天说起高考一定不会忘掉“感恩”二字。

对那一代人来说,假如不是当年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在三个月后恢复高考,假如不是邓小平力排众议,决定把印刷毛选五卷的纸张调拨来用于印刷高考试卷,假如不是邓小平从报考须知中删去“组织批准”这四个字,那今天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将面临一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但是,因为这个原因就可以把历史演进的动因归结到某个个人身上去吗?因为某个伟人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起过关键作用,就可以用一种夸张的英雄史观来看待历史的发展吗?

固然“感恩”二字可以代表一代人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一种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但这是一种被道德化了的历史意识,很难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历史哲学得到其他代际人群的共鸣。

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旁白中所流露出的对伟人的感激和膜拜,那种抒情的言说方式,似乎很难被作为晚辈的观众所普遍认同。人们面对历史,任何时候,仅有激情都是不够的。

历史的发展也很难用善恶、恩威这些简单的道德概念来解释。大多数情况下,看待历史还是更需要哪怕有点冷漠,却相对比较中立和稳妥的客观和理性。

篇14:高考1977观后感

一个时代的变迁,总是会深远的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总是会给后人留下点什么。1977年12月被诸多评论家称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它所恢复的不仅是参加了那场考试的考生的信心,更是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正如影片中陈琼的父亲陈甫德所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

影片中其实描述了两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一个很明显,就是潘志友和陈琼之间的爱情。在那样的年代,许多的爱情都是一种渴望最终很难实现。当时的成分观念和组织省察太严苛和偏激。正如在影片中,老迟对潘志友说,你的成分好,又是干部,她也长得不咋地啊,为什么喜欢上她,你小心以后,交结婚申请,不给盖戳等等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陈琼以莫大的勇气为潘志友留下,而潘志友用莫大的勇气将陈琼送进了新的时代。在影片中,陈琼对潘志友说,“我答应老迟给我寻个婆家,就是想留下来,在远远的守着你,兴许,哪天你累了,想要找个人说说话,说说以前的事,我还在,还能陪陪你。”潘志友拿着草稿纸走出考场,对老迟说,“我考,是为她,我要把她送进考场,然后和你一起在这扎下根。”还有一个爱情故事就是陈琼的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爱情故事。陈琼父亲由于被判为历史反革命,被迫断掉六亲。在影片中陈琼曾哭着在门外对父亲说,“妈妈在去世前让我一定要转告你,如果有来世,她还愿意和你做夫妻。”

“历史反革命”陈甫德对陈琼深沉的父爱,留在未寄出的信纸上,那些无奈的呼唤,“琼儿”,跨过白山黑水,只化作一封陌路的书信,和一摞帮助女儿参加高考的复习材料,以及假公章的证明材料。在那样的非常年代,不仅爱情无望,连亲情也是奢望……。也难怪陈琼后来只能对着远去的火车大叫“爸爸”。

强子,阿三等等人之间的友情也是很让人感动的。过去知青的出路就是推荐读大学和招工,否则就只有永远在这里。例如,阿三做为已经招工的知青,为了一个不知道是否可能的消息就跑十几里地,给其他知青们带去。后来,为知青们带去最新的报考信息,虽然那是一个很破旧的收音机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但是在当年来说也是很难的了。

知青们对知识的渴求也是很感人的。在那里的8年里,他们看不到任何未来的方向,突然宣布恢复高考的消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大家开始自发复习应考,为了寻找复习资料,强子黑夜去偷书,却不幸被巡查人员抓住,送进派出所。临走前,警察把他的书包还给了他,整整一包书都被没收了,却留下一套高考复习资料。历尽磨难的他们犹如盲人重见了光明,每天发疯似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了争取报名的权利,强子不惜绝食抗议。

印象最深的是这群知青们拼尽全力地追火车去高考的镜头。他们中一直有人摔倒,并互相搀扶,但还是不断地有人掉队。我在想,他们拼命追的不仅是火车,他们追的是希望,他们想要追回那被浪费在深山雪岭中的11年的`青春。

影片结尾,一直老顽固一样,企图用公章阻止知青们参加高考的老迟,驾驶农场的拖拉机把他们送进考场,送进新的时代。老迟腰上挂着的那枚如金牌令箭一样的公章,为陈琼担下了私自递交假证明的罪名,“要是为了女儿,你敢私刻公章么?”……“我也敢”。他乐着说,“这些都是我的孩子!”

最后的镜头是老迟在农场的广播,“陈琼,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好啊,去北京上大学!张国强,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录取……”,老迟的声音依然通过大喇叭响彻农场的各个角落——空旷的田地,寂静的草场,从前知青们常常嬉闹的院落。

篇15:高考1977观后感

为了考试,学生们付出的不只是汗水,和泪水,有时还有血。电影开头的呢个场面令咱们大多数同学都难忘。呢个被大家称为“小根宝”的小孩。一副小小的身板,却参加了呢个啥玩意儿的“背重高考”,一人为了参加高考背起了300斤重的袋子。到之后实在坚持黑白,是永恒的颜色,是时光的倒影,是岁月的痕迹,是记忆的停顿,是视觉的恍惚,黑白屏蔽了“”的一切辉煌,同时黑白也拽出了高考学生匆匆的、迷失了方向的脚步,黑白使咱们与现实相隔,然而,就在这只有黑白颜色的岁月里,却也有十分感人的事迹。

感动之坚持

那是一群在黑龙江农场工作的社会青年,为了赶到高考的考场,他们拼尽全力,一路赶来,但令人糟糕的是,拖拉机却半路出了故障,他们跑着冲向火车站,跌倒、爬起,再跌倒,再次爬起……他们的坚持只为了能够争取回城的名额,还有,在一个刺骨的夜晚,背三百斤重的麻袋将小根宝回城的最后一点期望压在了底线前,在倒下的那一刻,根宝失声痛苦,他单薄的身躯,羸弱的肩膀,去争取那微不足道的命运,依靠自我来改写自我的命运,他全力以赴,虽败犹荣。这一群气血方刚的青年,为了奔赴高考考场,为了追逐自我的理想而坚持着,在北方的冰天雪地种,无数次的跌倒,无数次的爬起!从他们的那一双坚定的眼神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性命中的确有意样东西,叫“坚持”!

感动之执着

那是一青年对知识的执着。当听到又要回复高考的消息,大家的心都动了,为了寻找复习书,于是大家商量一齐去偷书。虽然偷书失败了,但是好心的人们还给他们留下了一套资料

最新高考1977观后感读后感。当听到广播里面传来高考改革,自愿报考,择优录取的消息,这一群在北大荒呆了整整八年的亲年们,纷纷看到了期望,看到了曙光,他们想要参加高考,但是老迟却给了他们一个严重的打击,最终他们以绝食的方式反抗老迟。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渴望读书,渴望知识,渴望新生活。

感动之亲情

人们都说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但在影片中那位慈祥的父亲,被时代抛弃而踉跄地快要站不住的父亲,一个渴望用知识挽救中国的父亲,为了让女儿拥有高考的权利,他不惜私刻公章伪造“出身证明”,这个行为在当时要被戴上“现行反革命”的帽子,但再大的罪他也无所畏惧,他的一片真情打动了女儿,感动了老迟,感动了高招办的主人,同时,也深深地出动了咱们每一个观看电影的人,他有力的诠释了父爱的伟大,是用恒不变的。

上一篇:孙千惠事迹材料5则范文下一篇:树桩盆景用什么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