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1977高考

2022-06-21

第一篇:回忆1977高考

观《高考1977》

一个智者的决议一段拼搏的故事

———观《高考1977》有感 还记得,2008年的那个夏天,我与高考的那一次亲密接触,感触颇深。现在我已是一个大二的学生了,少了当年高中的那份整日拼搏的激情,少了那份对高考的畏惧与紧张感,少了那份苦中作乐的激情。自从看了《高考1977》后,种种感动油然而生。

《高考1977》也许算不上是一部杰作,它没有诸如《英雄》等电影的气势恢宏的壮观场面,也没有《开国大典》的演员阵容的空前强大,也没有《惊天动地》中的生死离别的感动。但看完这部承载着一代人集体记忆的影片,却仍免不了让人唏嘘感叹一番。它体现的是那些许淡淡的情怀,一个国家的改变,一个世纪的到来。它给我们诠释的是另一种“高考”, 它讲述的是30年前一群农场知青经由高考获得自由与解放的故事。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已然被其中的情节深深的吸引住。影片中诠释的人物个性鲜明,处处散发着奋斗的精神气儿。影片讲述的是十年文革的压迫,众多的年轻人都是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而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甚至都没也有接受过教育。那个时候,或许去了农村就一辈子都要扎根在那,这种从天到地的感触,或许只有那些知青明白。然而,就在那个1977年,那一年的冬天,那一年的12月10日。重新开放的高考为无数人生命转折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将数以十万计的年轻人从水深火热的知青生涯中拯救了出来借用电影中的一段旁白:“今天,1977年1

2月10日,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去读书去!”。32年前正是在他的指引下,无数上山下乡的知青走进高考考场,而知识改变命运的背后有一个沉重的话题。当我们把高考仅视为一块跳板时,从未想过它在上一辈心中曾今是那么神圣。这应该就是这部电影的深层的意义吧。仍然是这个1977,仍然是这个12月,被大家称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它所恢复的不仅是参加了那场考试的考生的信心,更是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

而且,导演江海洋作为本次高考的直接收者,没有按照以往主旋律影片一味追求高、大、全的形象,而是似乎以亲身的经历向我们描述知青之间的感情,进而展示当时的时代背景。影片中折射出来的人性的光芒是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有三个镜头: 镜头一:扛包比赛。已经得知陈琼已然获得推荐上大学的机会的时候,其他知青还是不放弃,于是强子和老皮决定以扛包比赛的方式决定给谁投票。结果强子未能过关。生性懦弱的小根宝为了一个名额,毅然参加扛包比赛,潘志友主动替他扛起了300斤的包,小根宝却哭着求潘志友“让我自己扛吧,让我自己选择一次。”在距终点仅一步之遥的地方,根宝终于支撑不住摔倒了,同样是潘志友把象征终点的木棍搬到了小根宝身后,大家向潘志友伸出了拇指。

镜头二:大爱无私。几个十年到底能不能将一件事情永久的埋葬,对于那段不愿被提起的混乱不堪的历史,我庆幸自己没有亲身经历,难以想象那该是什么样的一个十年啊,是血雨腥风吗?是人性被极度扭曲?人作为一个个体所受到的屈辱和践踏到底有多严重,我不敢去想

象,但我想知道就算曾遭受了再大的磨难,该不该去怨恨一个人,尤其是当这个人还是身养自己的父母。是该划清界限还是咬紧牙关支持着对方。女主角陈琼那么纠缠的始终不肯原谅父亲的,而且在跟一个代表“组织”的场长面前,为了表明立场,竟然说:“他是我母亲的前夫”,是父亲被打为反革命分子所带给自己的苦难,还是为爱做出的牺牲。或许会有人说当局者迷,所以置身事外的我才可以这样评判,“黑五类”所承受的不公正与歧视是时代给予你的伤而不是你那位同样遭受着失去身份失去亲人失去生活几乎失去了一切的父亲,作为飘萍般的个体在历史的车轮面前显得如此的无力和渺小,或许一个小小的插曲就会如蝴蝶振翅般带来完全不同的结局。这样的艰难时世下,连最亲的父女都不能站在一起相慰藉,还有什么更大的伤?

可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陈老师(陈琼的父亲),一个被冠上“历史反革命”的“反动派”,在得知即将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心中第一念头就是要让女儿参加高考,不顾一切的从上海冲到黑龙江为女儿送高考复习资料,却被女儿责怪,但老陈仍然每天为女儿写复习资料,后来,老陈又怕女儿拒收资料而托人通过邮局把写满复习资料的高考复习书寄给了女儿。当陈琼捧着那些书的时候,似乎只有泪水最能诠释父与女的人间第一情。为了解决女儿的身份问题,深深的自责和难隐之痛使得陈甫德再次冒险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找来树干,精心凿刻,弄出了一枚假印,自制了一张证明材料,寄给了女儿所在农场。虽然印上的五角星有些歪,但那枚鲜红的大印上饱含了一位父亲的心血和对女儿浓浓的爱。这一点一滴无

不在诠释四个字“大爱无私”,看到这我们还能说些什么。

镜头三:赶考。在知青赶考当天,拖拉机意外故障,知青们只能跑步赶火车,却与火车失之交臂,所有的人都陷入了痛苦、沮丧和不知所措中,赶考的希望完全破灭,然而就在这时,随着一句“三分场的,快过来上车”的呼喊,转机出现了,谁都不会想到,老迟在知青最需要帮助的时刻,竟然成为了他们坚强的后盾,甚至是唯一的支柱,及时开来了大型拖拉机把他们按时送进了考场,也把影片推向高潮。正如后来老迟去查成绩时说的“这都是我孩子”,以及片尾老迟在空旷的农场对着喇叭自言自语地念考上大学的名单,感觉就是他们的父亲,由此我们看出一个善良的长者在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炽热的心,即使时代是错误的,人心,人性依旧不会泯灭。

每每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后这一场的赶考的戏。影片中给出的是一段无声的场景,众多人一路狂奔,为了远方的家,为了心中的未来,奋力追赶着自己的梦想。摔倒了,爬起来,雪地上看不到一丝寒气,处处爆发着青春的激情。当时看到这的时候,我的全身都被震撼住了。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看完影片,我们又该想到的是什么呢?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高考却变成了遭人诟病和不满最多的一种国家制度形式。在这30年里,高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容易在社会不同代际之间形成文化代沟,并且也由此造成不同年龄层次观众对这部影片观影反应的截然对立。

且不论高考的对与错,单看到这部《高考1977》,它所反映的

那个时代背景下,那样的一群年青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为了自己的将来拼搏。我们或许能够感受到那种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个人的重生也许成为恢复高考真正的意义所在。但是作为经历了新世纪的高考的新一代青年,我们所能知晓的比不是这一点。我们应该从中感悟到一些东西,一些关于未来的东西。

第二篇:高考1977

《高考1977》观后感

因为对历史不感兴趣,我以前从不会主动了解历史,这导致了我对中国的近代的事情近乎一无所知。

前个星期,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高考1997》。1997年,那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高考1997》也是说那年的高考,讲的是一些闻所未闻的小人物在高考来临前得一系列事情。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以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小根宝不幸的去世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还帮助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完美的,有的人也如愿考上了大学…..

生于90后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文革。许多有才华的人,因文革的耽误而埋没在茫茫人海中。1977年,邓小平的拨乱反正、恢复高考的决策,给了大家重新圆梦的机会。被十年文革耽误了的一代人,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通过公平竞争获取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运和机遇。影片的一幕幕吧我们带到了难忘的历史时刻,给我们讲述了当时人们对高考的热切之心。

电影的主题是高考,它不仅仅告诉我们历史,也让我们听到了那个时代的声音,高考的本身意义大于高考,史实本身的意义大于史实。

高考的恢复,代表着中国教育在错误中恢复,渐渐的步入正轨,也从侧面反映了祖国在风雨中茁壮成长,为现在的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稳定的政策。所以我们要为了报效祖国,为了祖国的强大更加努力学习。

第三篇:高考1977

被青春点燃的冬天

—浅析影片《高考1977》之经典场景

那是1977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上台,将沉寂已久的高考制度重新拾起。 本片故事来源于那个时期,在东北某农场一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中有农场主任(老迟),以及被看好的接班人(北京知青潘志友),更多的则是那些接受劳动改造却心有不甘、痴心等待的 “知识青年”(上海知青强子、陈琼、小根宝等)。邓爷爷的一声令下,让饥渴的几乎绝望的知青终于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给予全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是强烈的对于生活的信心。于是那个年代的声音再次响起:“高考本身的意义大于高考。”

这部整个画面呈现一种饱和的暖黄色调,拍的很唯美。将一帮在黑龙江插队的知青在得知高考恢复后,力图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故事展现给我们。而这些画面构成了很多经典的场景,带给观众心灵的震撼,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崇拜。

影片最经典的场景之一:老迟带着那群知青去烧荒,每人手里一根火把,他们奋力的扔着火把,他们扔得其实不是火把,他们扔得是曾经的命运。他们奋力的摆脱了他们曾经灰暗的人生,其实这里也已经暗示了我们他们最后的命运是什么。当强子把收音机高举着时,收音机就是祖国的象征,像在召唤他们回去用知识报效祖国。知青们边听广播里高考恢复的消息,后方呈现得是熊熊的烈火。这火一直在蔓延,温暖了整个冬天。且与众人收听高考改革消息的镜头交替出现,这就是典型的平行蒙太奇,烈火更是象征了高考改革的风潮,烈火之猛烈就是改革的决心之坚决。知青的表情顿时变得统一,流露的是惊喜。这是他们等了十年之久的惊喜。而老迟是站在人群之外的,他保持着淡定。其实他是认可这项改革的,可是他想到相处十年之久的孩子们即将离他而去。他是不舍。更有,都走了,没有人建设这片黄土地。他在犹豫中······

影片经典场景之二:是那场追逐火车的戏,知青奔跑的速度被导演故意放慢了,可火车却疾驰而过。观众的心也揪了起来。每个角度的合理运用,像观众展示了赶考路的坎坷艰难。镜头的高速变换再加上起伏的音乐,将影片带入了情感的高潮。泪水在蔓延,情绪在崩溃。火车却并没有在阿三的跪求下宣布停下。其实他们追逐的不是火车,而是深藏内心十年的久违的梦想。误过的火车没有下一班,误过的是以后的人生„„终于,场长的电话响起,拖拉机轰鸣的声音响起,场长的那句:“三分场的,过来上车。”响起,他们的希望再次被点燃,追寻梦想的风帆重新起航······

影片经典场景之三:陈甫德,一个历史反革命者。为了女儿的前途铤而走险私自刻印公章的情景。他试图想以琼儿的温暖称呼写封信给女儿,他在纸上写了三遍琼儿,那就是他的心声。此时他的身份不再是历史反革命,他是一个内心充满愧疚的父亲。当那并不完美的公章盖在证实他不是历史反革命的假证明上时,他完全松懈下来,这也许他作为父亲唯一能做到的事。影片详尽的展现了他刻公章的细节,这细节化得拍摄,真实地让观众触摸到一个伟大父亲的那个细腻的心。温情的画面,展现给观众的不是虚假,却是真实。他的假公章与老迟的那个代表权力的真公章相应成趣,相比之下,假公章多了点内涵。,多了点温暖。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很容易被情节感动。尤其是有亲身经历的曾经也上山下乡的知青们,他们仿佛看到了几十年之前的自己。可是对于研究电影的人来说,有些细节却略显突兀。比如扛麻包比赛,300斤的麻袋看起来却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还有,强子因无法报名坐在外面发呆惆怅时,突然来电报说已经给他报名了。这些都让人有点匪夷所思。这些还可以接受,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电影。可是片尾的场景令人有些失望,省招生办领导说陈琼因为证明材料作假不能录取,很可惜;老迟说陈琼爸私刻公章,她不知情;领导这时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一片好心倒惹出了麻烦。”老迟立刻说:“要是你女儿,你敢吗?”“我敢!”“我也敢!”两人相视而笑,领导一拍桌子:“就冲你这句话,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办了,我写材料,你盖章。”于是他们就改变了陈琼的命运。高考成绩不是正在统分吗?招生办领导却前面说陈琼是全省前5名。这很令人费解。还有老迟让他看其他孩子的成绩,高考成绩是随便可以提前看到得吗?当然,结尾是令人欣喜的,陈琼如愿考进北京大学。这也许是每个人都想看到的结果。事实上,如果让陈琼因为证明材料最终没有上大学,影片的意义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这部电影尽管在细节上难免出现了一些小的问题,其主体和表现形式仍决定了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主流电影。特别是相对于近年来中国国产大片有投资、有画面、无内容的现状,它却显得真实唯美。

那个冬天,被时代愚弄了的年轻人有了久违的微笑。那个冬天,贫瘠的黄土地有了生命的重生。那个冬天,沉睡了11年之久的民族彻底苏醒了。那就是1977的冬天,一个被青春点燃的冬天!

第四篇:高考1977

党校学习期间组织观看了《高考1977》。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很多同志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它不仅让老知青们回忆难忘岁月,也让如今的80后、90后从父辈的执著中学习反思。父辈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不顾一切地学习,现在我们很多人缺少的就是对理想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激情。

本片以邓小平的复出为起点,预示着中国将要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一群在黑龙江农场上工作的知青在得知了恢复高考这一制度之后,他们沉睡了11的心脏又开始跳动,他们热血沸腾,感觉到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契机,他们奔跑着前进,只为了赶上这新时代的第一班火车。“69届,一片红”,在当年错误决策号召下,学生们离开课堂,远离家乡,下到农村,去革命,去“建设”,书库被锁起来了,思想被锁起来了,激情也被锁起来了,但是有一位智者打开了这把锁,“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本片向我们阐述了亲情,友情,爱情以及青春的真正含义。

1977年底,文革刚刚结束,邓小平同志出来主持中央的工作,首先解决的就是高考问题,提出了恢复高考的建议并且力主让所有符合条件的知识分子都能参加高考。高考在当时意味着很多——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为国正光、摆脱上山下乡的命运等等。可以说有机会参加当时的高考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梦想和期待,身在现在社会的我们可能体会不到“老三届”们为争取这一次机会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正是由于从那时——1977年开始,中国人才结束了多年的断层,时新生的人才队伍能给得以延续。看到他们为感到考场在路上经历的艰辛和由于错过火车的那种撕心裂肺的沮丧以至绝望,还有厂长开着拖拉机出现在他们眼前那种破涕为笑的欣喜,我真的感觉他们很伟大,可以为了梦想付出一切,可以再为命运抗争不公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画面中有的人因为没有力气再奔跑追赶火车了,瘫在地上,那是一种怎样的不甘心啊,我等了十年了才等到这个机会,为什么不能让我抓住这次机会,为什么?还有的人因为出身问题,他们的父母被判为反革命等所谓的政治问题,这样就限制了数以千万计的只是分子不能享有参加高考的机会。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应该归咎于谁呢?我们应该埋怨谁呢?

幸运的是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及时发现并且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让上山下乡青年看到了希望,他让在体制束缚下的知识分子能够重新拾起荒废多年的知识。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人才储备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由于十年的知识断层,我们仍然要遗憾的说人才阶梯存在着短缺的严重问题。希望有志青年能够肩负起民族的重任,把这个断层补上,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国家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恢复高考,以考试方式招录人才,让中国演进了上千年并经历史证明卓有成效的人才选拔制度得以延续,并以更为科学的方式,开辟了一个平等竞争、公平公正的人才流动通道,为社会各阶层向上流动建立了最为公平公正的秩序。这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世界发展大潮。恢复高考,上承国脉,下合民心。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稳定快速发展,高考制度可说是居功至伟。

恢复高考,也是恢复科学、民主、平等。一个不尊重科学的民族,绝对只能是越来越愚昧的民族;一个不懂得民主的国家,肯定是没有发展后劲的国家;而一个没有平等的社会,没有对人的基本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则一定会是动荡不安,

人心浇漓的是非之地。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青年人变得越来越浮躁,不要说什么艰苦奋斗,也不要说什么崇高理想,人们麻木地学习、工作,为了钱,为了权,或者,还有些别的什么目的。渐渐地,就在不断前进的路上迷失了自己。这同时也是个交流极为便利的年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信息,由于缺乏辨别力,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稚嫩的头脑往往很容易被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混淆了认知和判断,年轻人到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些问题是很值得主角本身思考的。在党校学习期间,我们组织看了一部电影——《高考1977》,它给我们展示了同样年龄的一群年青人和他们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境遇,看后感触颇深。

通过这部电影,联系今天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更加理解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人无完人,一个政党也是一样。我们的党,是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党,是勇于承认错误、虚心接受建议、并积极改正的党。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们经历的一切,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充满信心。从西部大开发、到东北振兴,再到中原崛起;从取消农业税,到医疗体制改革;从全力抗震救灾,到成功应对金融危机;从奥运盛会,到神七上天;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到建设和谐社会。我们的党,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自然受到人民的热爱和拥护。

对于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明在人生旅途上树起了前进的风帆,开始了新的政治追求。 把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上。向优秀的党员学习。按照十七大要求,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质量比别人更高一筹,工作作风比别人更加扎实一些。能立足本职岗位,从自我做起,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自觉接受教育,经受锻炼,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十七大宏伟蓝图的实现做出贡献。总之,党的十七大为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在学好十七大文件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做好理论武装工作的新思路,坚持用科学的方法积极传播其精神,使其尽快转化为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指导各项具体工作的行为准则,真正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运用上有新收获,实践中有新成效。

就现实而言,我要不断加强自己在思想政治领域的学习,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此同时我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还要在学生会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各项基本素质,为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第五篇:《高考1977》影评

文学院 中文092陈洁

1317418336

1一个时代的变迁

—《高考1977》观后感

电影《高考1977》是一部纪念高考恢复举行30周年的故事片,该片以当年知识青年比较集中的北大荒为故事背景,在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中,有一群分别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在这里工作生活了8年,谁都想借着“工农兵大学生推荐资格”跳出这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城市。但这样的好事毕竟只有极少的人才能轮到。1977年的春夏之交,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 30年的高考,不仅仅改变个体的命运,更是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所以拍摄这样一部题材的电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承载着众多因高考恢复而改变人生的群体的回忆、感慨、叹息。看完影片之后,感触颇多 ,原以为这是一部很古板的电影,应该只是发生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看后才明白不是这样的,本片从细微入手,围绕黑龙江农场三分厂的插队知青展开。以时代的变迁为大背景,以潘志友和陈琼的爱情为主线,穿插陈甫德对陈琼深沉的父爱,强子、阿三等人之间的友情,还有老迟这一级组织在时代变迁下,对知识青年从顽固不化,不识大体到倾尽全力帮助孩子们克服种种困难,顺利走进考场的过程,语言诙谐幽默,没有脱离生活,真实感人,从一个特别的视角,诠释了爱情、亲情、友情的感人故事。

一个时代的变迁,总是会深远的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总是会给后人留下点什么。1977年12月被诸多评论家称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它所恢复的不仅是参加了那场考试的考生的信心,更是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正如影片中陈琼的父亲陈甫德所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

影片中真实的描述了两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一个就是潘志友和陈琼之间的爱情。在那样的年代,许多的爱情都是一种渴望最终很难实现。当时的成分观念和组织省察太严苛和偏激。正如在影片中,老迟对潘志友说:“你的成分好,又是干部,她也长得不咋地啊,为什么喜欢上她,你小心以后,交结婚申请,不给盖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陈琼以莫大的勇气为潘志友留下,而潘志友则在将陈琼送进了考场之后默默地远离新时代。在影片中,陈琼对潘志友说,“我答应老迟给我寻个婆家,就是想留下来,在远远的守着你,兴许,哪天你累了,想要找个人说说话,说说以前的事,我还在,还能陪陪你。”潘志友拿着草稿纸走出考

场,对老迟说,“我考,是为她,我要把她送进考场,然后和你一起在这扎下根。”还有一个就是陈琼的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爱情故事。陈琼父亲由于被判为历史反革命,被迫断掉六亲。在影片中陈琼曾哭着在门外对父亲说,“妈妈在去世前让我一定要转告你,如果有来世,她还愿意和你做夫妻。”

陈甫德对陈琼深沉的父爱,留在了未寄出的信纸上,那些无奈的呼唤,“琼儿”,跨过白山黑水,只化作一封陌路的书信,和一摞帮助女儿参加高考的复习材料,以及假公章的证明材料。在那样的非常年代,不仅爱情无望,连亲情也是奢望……

强子,阿三等人之间的友情也是很让人感动的。过去知青的出路就是推荐读大学和招工,否则就只有永远在这里。阿三做为已经招工的知青,为了一个不知道是否可能的消息就跑十几里地,给其他知青们带去。后来,为知青们带去最新的报考信息,虽然那是一个很破旧的收音机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但是在当年来说也是很难的了。

知青们对知识的渴求也是很感人的。在那里的8年里,他们看不到任何未来的方向,突然宣布恢复高考的消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大家开始自发复习应考,为了寻找复习资料,强子黑夜去偷书,却不幸被巡查人员抓住,送进派出所。临走前,警察把他的书包还给了他,整整一包书都被没收了,却留下一套高考复习资料。历尽磨难的他们犹如盲人重见了光明,每天发疯似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了争取报名的权利,强子不惜绝食抗议。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这群知青们拼尽全力地追火车去高考的镜头。他们不断地摔倒,但是还是顽强的爬起来,继续追赶。因为他们拼命追的不仅是火车,他们追的更是希望,他们想要追回那被浪费在深山雪岭中那么多年的青春。

影片结尾,一直老顽固一样,企图用公章阻止知青们参加高考的老迟,驾驶农场的拖拉机把他们送进考场,送进新的时代。老迟腰上挂着的那枚如金牌令箭一样的公章,为陈琼担下了私自递交假证明的罪名,“要是为了女儿,你敢私刻公章么?”……“我也敢”。虽然不是他的亲生孩子,可是老迟一直把他们当成比自己更亲的亲人。

最后的镜头是老迟在农场的广播,“陈琼,北京大学数学系。 张国强,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哼,这王八徒子,还学法律的呢……”,老迟的声音依然通过大喇叭响彻农场的各个角落——空旷的田地,寂静的草场,从前知青们常常嬉闹的院落。

正如影片中所说的那样:“1977年恢复的高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1977年恢复的高考,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一大批优秀青年从此成为了民族进步的中流砥柱。”

上一篇:西游记读后感11下一篇:cet4常用句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