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情怀

2024-04-28

论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情怀(精选6篇)

篇1:论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情怀

论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情怀

【摘要】:徐志摩对“自然”情有独钟,他诗歌中的自然情怀的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真实,二是自由,此特征着重从诗歌中的自然事物、诗歌内容、诗歌形式三方面加以说明,并阐述了这种自然情怀的形成与诗人思想个性方面的关系。【关键词】徐志摩;诗歌;自然情怀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就像天空中一片无阻拦的云,“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在历史的天空中悄然飘过,却留下了绚烂的痕迹。在此之所以选用“云彩”来形容徐志摩,就是因为他的诗歌中具有浓烈的自然情怀。

说到自然情怀,毫无疑问,必然有对大自然的爱,除此之外,徐志摩的诗歌中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表达。我们可以先从自然一词本身来说,自然既可以指自然界,又有不勉强、不做作或是自由、不受拘束的意思。要想做到不勉强,不做作,就必然会无比真实,要想不受拘束,就必须有无限的自由,而这正是徐志摩诗歌中流露出的自然情怀的最佳说明。他的“自然并不只是一种艺术表达的元素,同时也是其艺术表现的全部。”【1】其特征可以大致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真实,二是自由。这种自然情怀在他的诗歌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然意象的整体指向——“风一样的自由”

读徐志摩的诗,不管是选材还是抒情达志,觉得处处都含有自然的气息。就像我们对一件事物喜爱有加时就会不自觉的挂在嘴边,妈

妈们在一起时就会不自觉的谈到孩子一样,诗人对大自然无比的热爱,自然会在其诗歌中有意无意的写到自然事物,此法虽然流于表面但却不能说没有道理。徐志摩通过诗歌中对大量的自然事物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真挚而热烈的爱。

从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到最后一部诗集《云游》,直接以自然风物为题材的诗接近一半,沙士顿《夏日田间即景》恬淡温馨的乡村风光,《地中海》的“神秘与伟大”,《五老峰》的“威严”“从容与伟大”,康桥的种种令人迷恋的美„„其他抒情达志的诗也经常与自然事物联系在一起,在《朝露里的小野花》中“思忖”“泪怦怦”的人生;借《雪花的快乐》轻柔的姿态去追寻“她”的身影,借以表现对爱情的憧憬;自诩为“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与她相遇,阐明自己的态度。而诗人作品中的出现的自然意象更是不可计数。“玉似的明月”“天边的晚霞”“明艳的云彩”,无论是一株草,一抹春色,还是那昂首峭拔的山峰,亦或是秋风飘零的落叶,都是在诗人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

纵观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意象,不难看出他钟爱一切会飞、能流动的意象,像《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中的“美丽的走兽与飞鸟”; 《雪花的快乐》中飞扬的雪花;《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中的风,《沪杭车中》的烟、云影、水;《春的投生》中的雾;《再别康桥》中的云彩、柔波、天上虹、星辉等等。其实这样的例子实在多的是,几乎在他的每首诗中都多少出现过。而这些意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可以无拦阻的自由流动,拥有无限的自由。诗人对它们的爱即使对自

由的无限喜爱,诗人热爱自由的情怀也就是通过自己有意或无心地对这些特别的自然意象的运用流露出来的。

二、诗与人生的互文性——个人生活的真实展现

魏晋六朝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钟嵘在其《诗品》中指出,“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诗歌是以‘吟咏性情’为天职的,只要即景会心,直接描绘出激起诗情的景物或事情,就完成了它的使命”(“直寻”说);“在诗歌内容上主张自由抒情”。【2】钟嵘指出的这种自由抒情的文学思想在徐志摩的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徐志摩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真实的自我形象”。徐志摩写作,毫不矜持,自己心里的话真掏出来说,“毫不掩饰自己思想上的矛盾、苦闷、疑惑,甚至某些阴暗的想法,他向他的读者和盘托出,就像和知心朋友促膝谈心一样,真实地向读者袒露他内心的一切,坦露他那颗挣扎中的痛苦心灵。”【3】他总是把他的读者当做他最亲近的人。徐志摩在他的《杂志》

(二)里也曾强调真实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想是诗歌创作的基本前提。一首好诗,应是诗人“情绪自然和谐了的自然流露的产物”,是“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力震荡出来的” 【4】,而“决不是矫情”【5】。1931年12月5日的天津《大公报》上,唐二酉写的《吊诗哲——徐志摩先生》就说﹕“我们的诗哲——徐志摩先生占了诗之真挚与畅快。”其真挚与畅快,读他的诗我们就能品味到,无论是代人申诉苦难与不平的,还是自己奋起呼唤血与火的,或是咏叹他的儿女私情的,还有赏味幽林秋月的,都有诗人一颗真实的心,给人一种自然之感、不事

雕琢之感。

简单来说,徐志摩的一生都在“缘情而发”。而在“缘情而发”的“真实的自我”中最惹眼的要数徐志摩的爱情了。诗人崇尚朴实自然的恋爱姿态,用最真实的态度向读者吐露了自己的感情之旅和心路历程,“不要怕羞,这种爱的吐露是不易轻得的”【6】。

张伟华在《因情而生,因情而灭》一文中将诗人的诗歌创作分为五个时期:私语——创作萌芽期(1922年以前);月下待杜鹃不来——创作旺盛期(1922年—1924年6月);为要寻一个明星——创作徘徊迷惘期(1924年6月—1924年秋);浓的化不开——创作全盛期(1924年秋—1928年);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创作沦落期(1928年—1931年)。从诗人这五个时期的诗歌创作情况完全可以看出诗人的感情起伏状况。

1920年徐志摩在英国遇到了美丽动人的林徽因,从此被她吸引,并开始了寻爱的历程,与此同时开始了诗歌创作了。诗人在《猛虎集·序》中说“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一阵奇异的月色,从此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书写。”陆耀东认为“奇异的风”、“奇异的月色”是隐语,绝不只是什么自然的月色,而《徐志摩转》的作者刘炎生则认为:显然是指他与林相恋对他产生的影响而言的,再加上此时康桥文化对徐志摩的影响,重新奠定了他的政治观、艺术观的基础,转换了他的职业爱好,写出了他的第一首诗《草上的露珠》,由草上的露珠展开,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热烈的赞美了诗人的伟大,“诗人哟!你是时代精神的先觉者哟!你是思想艺术的集

成者哟!你是人天之际的创造者哟!”,“你居住在真生命的最高峰。”他的诗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迅速进入感情泛滥期。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爱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开始就甜涩相加,1922年至1924年期间,徐志摩创作的相当多的诗歌,都是抒写他和林徽因之间的感情纠葛的,写他呜咽似的回忆,写他的反省自责与矛盾,写他无处不在的悲思之情,甚至会写他在爱而弥深、百无他法时卑躬屈膝的祈祷,他为之痛苦却并不放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情死》中作者以玫瑰比喻爱人表达了一种为爱情而献身的疯狂,宣泄了他对林徽因的执着与真诚;《月夜听琴》反映出他们“心心相印”,却有着“可怜不自由的灵魂”的无奈;《月下待杜鹃不来》记录了他与林徽因约会,林徽因没有赴约的伤感:“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风飕飕,榆钱斗斗,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1924年,梁思成偕林徽因赴美求学,徐志摩从此断了对林徽因的追求,但是感情也不是说断就可以断绝的,徐志摩依旧处在矛盾痛苦中,就像在《一个噩梦中》所写到的一样:“我恼恨——我恨你的负心,我又不忍,不认你的疲损。”但灵魂的伴侣暂时还是失去了着落,心中的情爱无法释怀,感情的失矢使他陷入了徘徊中。《为要寻一颗明星》、《问谁》都流露出了这种情绪;1924年冬天陆小曼进入了诗人的视野,在彼此的交往中,两情相悦,二人水乳交融,徐志摩重新获得了爱情的滋润,“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这这天蓝与海清与明洁的阳光,驱净了梅雨时期无欢的踪迹,也散放了我心头的网罗与纽结”,(《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他的诗歌便随着他的感情进入了

浓的化不开的全盛期。1924秋到1928年期间诗人创作了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作品,《雪花的快乐》中用雪花的欢乐表达了自己的幸福与欢乐;《起造一座墙》写出了是人为了他们的爱情与世俗观念抗争的信心与勇气;《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诅咒不能自由恋爱的世界;《翡冷翠的一夜》表达了离别的伤感,沐浴在爱情中的甜蜜与幸福,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陆小曼的浓烈的思念之情,“我想着你,我想着你,啊小龙!”其中《别拧我,疼》一诗历来被评论界认为充满肉欲,格调不高,但是我觉得诗人在诗中毫不避讳地抒发自己的闺房之乐,正是诗人率真性情在诗中自然流露的最好例证。就像刘心皇说的那样“这首诗,更是小曼给他的灵感,写两个恋人在一起不可告人的举动多野、多媚、多令人心跳”。之后随着徐陆两人的感情之花日渐枯萎徐志摩再一次陷入了苦闷迷惘之中,其诗歌创作日益减少,诗泉大有枯竭之势。《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可以看出二人爱的心路过程,流露出了诗人理想爱情再度破灭的痛苦和绝望。由于与陆小曼关系的恶化,在其内心深处对林徽因仍残留着某些奢望与侥幸。《再别康桥》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再别林徽因。当他再想起林徽因时,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他们相识相爱的地方康桥,之前的种种美好涌上心头就有了这首美好的诗篇。

就这样徐志摩通过自己的诗歌把自己的生活真实的呈现给了他的读者。

三、形式的“自然”——自由随性的分行书写

作为新月派的台柱,徐志摩也曾努力去实践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的主张,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闻一多说他的《翡冷翠的一夜》比起《志摩的诗》来是一个绝大的进步。而且他特别讲究音乐美,像《海韵》这首诗的内在音节具有强烈的韵律美,整首诗显得韵味十足。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他并非真正的格律诗派诗人”【7】徐志摩曾评价自己早期的诗:“绝无依傍,也不知顾虑,心头有什么郁结,就托付腕底胡乱给爬梳了去,救命似的迫切,那还顾得了什么美丑”;“大部分还是感情的无关拦的泛滥,什么似的艺术或技巧都谈不到”【8】。他并没有完全遵循似的三美德主张,倒是有几分散文的味道。闻一多先生就曾经说过徐志摩的诗“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散文而不是诗”,如《康桥再会吧》因详尽地描写了康桥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复杂情绪,以致发生了报刊编辑误认为是一篇散文而发表,徐志摩后来又按照分行排列的形式重新发表了一次的趣闻。

徐志摩的诗歌形式是毫无定式的。他的诗有时句式整齐,规格划一;有时常常的诗行一气排下,浑然一体;有时又参差不齐,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等等。而且他几乎用遍了几乎所有的诗体,如格律体、自由体、歌谣体、格言体、以及散文体等,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新的诗体,经他试验过的有散文诗、自由诗、无韵体诗、骈句韵体诗、章韵体诗,为诗歌创作开辟了几条新路。

正是因为徐志摩的诗抒写的是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几乎没有隐藏,因而往往会顾不上音节的严谨与形式上的统一,仅仅是自由随性的分行书写。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足以看出徐志摩诗歌中的真实、自由的的自然情怀,而不管是真实地表达还是自由地流露都是与徐志摩的思想、个性分不开的。

徐志摩生长在家境富裕的家庭中,作为家中的独子,祖母和母亲对他宠爱有加,养成了他纵情、放任的秉性,后来留学英国,剑桥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景观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仅受到剧作家莎士比亚,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济慈、华兹华斯等人的影响,而且在课余时间还广交名流,揭示了著名的作家狄更生、威尔斯、嘉本特、曼殊菲儿等,并拜会仰慕已久的著名哲学家罗素,与之成为莫逆之交。他们的反传统、爱人类、崇尚自由、恋自然的精神与徐志摩的放荡不羁的个性相吻合,耳濡目染,逐渐形成了他个性解放的人生观。而正是他这种自我解放的性格,决定了他酷爱自由,他要绝对的无拘无束,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决定了他的诗歌不可能受到外界的、形式上的约束,只能随他的性灵挥洒,自由书写。

徐志摩性格中的另一个特点是单纯。这种单纯、孩子一般的性格在朋友当中是有目共睹的。胡适曾在《悼念志摩》一文有过这样的概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着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就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林徽因在《悼志摩》《悼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两文中多次称赞徐志摩:他对“单纯信仰”的追求和“诚

恳的尝试”是“对理想的愚诚”,“他写诗的态度是诚实,勇敢而倔强。”,他那“认真的诗情,绝没有丝毫娇伪”。诗人的这种性格注定了其在诗歌中会真情流露,使其诗歌具有无比真实之感。

另一方面则是由徐志摩思想深处的对大自然的爱所决定的。徐志摩是“自然的崇拜者”【9】,对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虔诚,可谓顶礼膜拜。徐志摩的家乡浙江海宁硖石镇,是一个山清水秀、满目风光如画的地方,使他从小就切身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使他形成了清逸性灵的心态,后来他留学英伦,流连在康河岸边,接受康桥文化的洗礼,促使他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康河岸边的生活,诱发他去寻求回到自然母亲的怀抱里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物我的统一,灵肉的一致与理想的人生境界。这时的自然开始永远定居在了诗人的灵魂深处。

首先,诗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产儿,能给与人类继续的滋养。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曾写道:“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10】,“从大自然我们去的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滋养”。诗人对世界的认识正是从自然中的得来的,他说:“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山谷„„雷声是我的老师。”【11】诗人把大自然当做自己的一位老师,给其思想上的教育与滋养;大自然又像是一部伟大的书,给其人生的指导,“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个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是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是有指南”。【12】自然交给了诗人无穷的知识,给予

了诗人无限的力量,使他在失落、无助的时候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由此可见,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喜欢困顿愁苦的时候即去远游,思源枯竭的时候就像隐居山中的想法了。自然不仅给了诗人无穷的力量,而且给了诗人感悟自然和美的眼睛,像《再别康桥》、《残春》、《杜鹃》、《乡村里的音籁》等诗歌不仅描写大自然的美,而且写出了他在自然中所得到的心灵感悟,阐发了他在自然中所探究到的人生哲理。

其次,诗人认为自然是自由的象征,充满了温情与愉悦。“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的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13】自然提供给诗人一个无比美丽悠闲祥和的环境,自己只有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才能使自己的灵性得到显现,才能自由地构织自己理想的梦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诗人享受着无与伦比的轻松与愉悦,“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时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14】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以为现实总是令人悲哀的,生活是灰暗的,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才能真正得到心灵的安憩与快乐。大自然洗涤着诗人的灵魂,让其充分显示出人性浑朴天真的一面。在《夏日田间即景》《东山小曲》《八月的太阳》等诗作中,他反复吟咏了自然中的快乐、自得与悠闲。徐志摩认为,人类最大的幸福与权力就是生活里有相当的自由的活动,实现纯真的个性,但要得到这种幸福与权力,只有求助于自然。就像他在《翡

冷翠山居闲话》中描述的一样,去山中散步就像去赴一个美的约会,大自然的没纵然让他感到愉快,而最令他感到快意的是“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可以给自己“一半日的自由”。由此来看,自然不仅给了徐志摩温情与愉悦之感,也给了他无限的自由,使他摆脱束缚,充分领略人生的真谛。

你这一部分写的是成因,太多了,压缩一下,这样论题不集中 你可以把这些融进你的自然情怀的三方面里 这样单列出来太醒目

正是徐志摩的这种思想个性,是他的诗歌创作始终充满真情,不受拘束自由抒发,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徐志摩。最后引用程牧原《写诗的孩子——浅谈对徐志摩的认识》一文中的几句话做结:仔细读他的诗,会发现那些评价较高的作品并没有多少技巧,颇得散文的味道,而真正打动我们的是字里行间透出的一片赤子之心。徐志摩的诗是写给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看的。【参考文献】

【1】【3】【4】【6】赵遐秋,《徐志摩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5】【11】徐志摩,《徐志摩自传·名人自传丛书》,江苏文艺出版社【7】王鸣剑,《“爱是实现生命之唯一途径”——论徐志摩的爱情诗》,渝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1期

【8】顾永棣,《徐志摩诗全集·〈猛虎集〉序》,学林出版社 【9】【10】【12】【14】徐志摩,《深巷琵琶·翡冷翠山居闲话》,华夏

出版社

【13】徐志摩,《深巷琵琶·我所知道的康桥》,华夏出版社

篇2:论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情怀

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银川中学2012年9月3日

赵定芳

试论徐志摩诗歌中的爱情主题

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银川中学 赵定芳 电话:*** 摘要:爱情是文学艺术千古不衰的永恒主题,爱情对文艺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徐志摩的创作与情爱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明显。其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年,共写了约三百多首诗,其中爱情诗约七十余首,占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爱情在徐志摩的人生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徐志摩曾讲过“爱情和婚姻是人生中唯一的要事”。没有爱情,徐志摩根本不会成为诗人,更不用说驰名中外,流芳百世。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爱情诗;执著;追求自由

爱情是文学艺术千古不衰的永恒主题,爱情对文艺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徐志摩的创作与情爱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明显。其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年,共写了约三百多首诗,其中爱情诗约七十余首,占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爱情在徐志摩的人生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徐志摩曾讲过“爱情和婚姻是人生中唯一的要事”。没有爱情,徐志摩根本不会成为诗人,更不用说驰名中外,流芳百世。

徐志摩还曾说过,在他人生的前二十年里,诗歌与他无缘。他之所以提笔写诗,是因为林徽音。诗人在遇见林徽音后,被林徽音的文学才华所迷住,并迅速坠入爱河。他用诗歌来与林徽音沟通,向林徽音表达他的爱。当徽音最终决定与徐志摩的老师的儿子梁思成结婚时,志摩受到沉重的打击,他的诗歌产量也剧减。如果没有爱情,徐志摩就不可能写出入此感人肺腑的诗歌。

诗人一生为他的理想作了不懈的努力,心灵的抗争,顽强地活着,苦苦地恋着他的诗、他的路、他的爱„„他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之间的爱情,既浪漫、绮丽而又忧伤、哀怨,最终都以悲剧收场。正因为这样的情爱历程,诗人创作了一首首浪漫凄怨的灵魂之歌。那么,徐志摩的诗歌是如何爱情这一主题的

呢?

一、徐志摩的爱情诗是其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徐志摩的诗是人之天性自然直率的流露,从思想内涵上说,自《诗经》开始,一方面单纯的为情而情,另一方面将爱情作为标榜之物。到了徐志摩,爱情诗被赋予其应有的内涵,达到灵与肉的完满结合。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爱情诗歌的特点是对真挚情感的自然抒发。徐志摩的爱情生活跌荡起伏、荡气回肠。诗人用诗歌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自己的爱情生活,并进行了思考。

诗人的爱情生活开始于张幼仪。1915年10月29日,徐志摩与张幼仪结婚。这桩婚姻是在其父徐申如的威逼和祖母的亲情攻势之下如期而成的。徐志摩对待张幼仪也是很不友好的,当张幼仪怀孕时,徐志摩正在疯狂追求林徽因,无暇顾及,一听便说:“把孩子打掉。”在不久后便要求离婚,把身怀六甲的张幼仪独自扔在波士顿,无奈张幼仪去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幼仪张的去向,却不予理睬。只在要办理离婚手续时,才找到柏林。产后的张幼仪艰难的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回国后办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均大获成功,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回国后不仅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还照样服侍徐志摩的双亲,连丧事都由她承办主持。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划下编纂的,为的是让后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无论离婚前还是离婚后,甚至徐志摩死后五十多年,张幼仪从不吐一点儿口风。只在她去世前才说了她与徐志摩的感情。与徐志摩间的爱情是悲凉的,她爱的卑微,但爱的执着;她爱的隐忍,但爱的伟大。徐志摩对这段婚姻由反抗到妥协有两个原因。一是徐志摩是重情之人,经不起柔情软语和眼泪的冲刷;二是徐志摩还未接受西方文明的撞击,其性格之中的叛逆性还未充分展露,他的理想还未真正形成。因而还不能像后来与陆小曼恋情之中的惊天动地的反抗。同时也正是这场婚姻使徐志摩深刻领教了中国传统婚姻模式的腐朽和“吃人”的本质,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反抗,使他更向往爱的自由,书写恋爱婚姻的自由。这也成了徐志摩爱情诗歌中的一大主题,如《笑解烦恼结》、《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等诗作。

徐志摩生命里第二个女人是林徽因(梁启超的儿媳妇),一位是风流倜傥才

华横溢的青年才子,一位是容貌双全气质高雅的绝世佳人,在中国现代史上,发生在这两个引人注目的名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如今已经过去七十多年,可是,那种缠绕不断、难解难分的真挚恋情,那种看似“天造地设的绝配”却难以结成连理的无奈和伤痛„„总是会让人在为他们感到惋惜的同时,于内心深处受到一种震撼。

1920年3月,徐志摩与林徽因在英国相识相恋。林徽因气质如兰,也是一代才女,当徐志摩在英国偶遇她时,他的心醉了,那首《偶遇》诗就是在那时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记/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一个十六岁的情窦初开的少女怎受得了这种情的引诱。诗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诗人说“夜莺,从低音唱到高音,从黄昏唱到黑夜。它一声连一声地呼唤着爱情”。诗人对爱情充满了期待。但林是一个受过正统教育的女孩子,她的父亲也是一位诗人,其叔叔就是我们耳熟能祥的林觉民——黄华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她最后还是奉父母之命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本来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就是为了娶林徽因的,林的“背叛”给了徐志摩当头一棒,这个时候的诗人是最苦闷的。但后来在徐志摩发动多次猛烈攻势之后,林徽因看似牢固的防线最后决了堤,她就这样成了第三者,《人间四月天》里提到,徐志摩和林徽因在伦敦相识,相识不久便相恋,两个人一起坐船在康河里游玩。徐志摩也许从来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女人,人的感情还能这样的汹涌澎湃。他是有勇气的,他成了民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可惜的是林徽因是如此现代,如此独立的女人,她决定的事情,连她自己都无法改变。很多人都不明白在徐志摩解决一切障碍,他们终于可以坦荡地相爱的时候,林徽因为什么会选择放弃,也许他们之间被一个名分拖累了太久,即使一切都结束了,林徽因也已经疲惫得不愿意继续,也无法继续了。不管是林徽因成就了徐志摩,还是徐志摩锻造了林徽因,爱情过后,他们之间,他们各自,还有诸多的东西存留在那里。但是林徽因想表达的主题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表达清楚,这恐怕是这对爱人最遗憾的地方了吧。

就在这个时候已身为人妻的陆小曼走入了他的生命,使他重新燃起了诗的热情(在他生命中的大部分诗作都是从这个“眉眉”身上激发的,没有小曼徐可能只是半个诗人了)。徐志摩才又一次尝到了爱的甜蜜,陆小曼是一个才华出众的美

女,她的多情与满腔的热情岂是一个身为武夫的丈夫王赓所能理解的。就这样两个忧闷的灵魂走到了一起,为了爱,徐志摩是可以舍弃生命的,他也顾不上小曼的丈夫是他的朋友,他追求的只有爱情-----一种能激发他头脑精灵的爱,为了爱他可以与他的恩师梁启超分庭对抗,他也能忍受其家庭对他经济的断绝。但是婚后的生活使诗人的爱情理想又一次的破灭了,诗人陷入了迷茫。作为一个好丈夫,徐志摩很多时候跟陆小曼去做他所不愿意甚至是讨厌的事。他曾说:我想在冬至节独自到一个偏僻的教堂里去听几折圣诞的和歌,但我却穿上了臃肿的袍服上舞台去串演不自在的腐戏。我想在霜浓月澹的冬夜独自写几行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但我却跟着人们到涂蜡的跳舞厅去艳羡仕女们发金光的鞋袜。他们相爱,可是多数人却说他们互相毁了对方。徐志摩因她而声名狼藉,与父母不合,因她的挥霍而疲于奔命地赚钱,更因她而身心俱疲。而陆小曼给了徐志摩一个爱情的答案,又给了她一个生命的问号,不稳定的感情生活,使徐志摩在婚后数年里感到无尽的困顿与苦闷。

这一期间的爱情诗歌涉及了爱情的方方面面:失恋的痛苦《落叶小唱》、爱的倾慕《我也有一个恋爱》、爱的执著《雪花的快乐》、相爱之人的分离《翡冷翠的一夜》、爱的迷惑《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因此,可以说徐志摩的爱情诗是诗人爱情生活的真实表现,也是人之天性自然直率的流露。

二、爱情生活为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又升华了诗人的爱情

1、从1921年到1922年的“花雨期”

这一时期爱的理想已经初露端倪。这一时期是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时期,是诗人的第一个创作期。虽然诗人在这一时期写了许多诗,但并没有全部如数保存下来,仅收集了二十三首诗。这一时期诗歌的主题是对祖国的热爱、自由的争取和个性解放的追求。爱情描写是与争取自由紧密联系的。《笑解烦恼结》(1922年6月作)就是这样的作品。这首诗写的是1922年3月在德国柏林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之事。诗歌洋溢着对自由的渴望,诗人提出了“自由之尝还自由”。徐志摩在诗中,通过对封建礼教的“忠孝节义”和封建婚姻制度所造成的“泪迹血迹”的控诉,抒发了他向往自由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分离,“此去清风自由,自由道风景好。/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消除了烦恼。”①

2、从1922到1925年的“明星期”

徐志摩由于受到了宙斯女神的垂青,仅仅过了半年时间,诗歌就显得十分成熟。其中以1925年出版发行的诗集《志摩的诗》为标志。这个集子收录了1922年十月徐志摩回国后两年内所创作的五十五首作品。1928年8月再版时,删减了一些,共收四十一首。爱情诗歌占了很大一部分。这里要指出一下创作背景,1922年徐志摩心目中的理想爱人林徽因与梁思成订婚,这给了诗人很大的打击,失恋使诗人痛苦万分,但徐志摩没有沉沦,带着伤痛继续追求心目中的女神。同时他又是一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因而此时的爱情诗在抒发对恋爱自由的渴望基础上又镀上了理想的光彩。爱情意味着“天上的明星”的倾慕(《我有一个恋爱》),意味着女性美丽感官的陶醉(《她是睡着了》)。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是书写的主潮,既有初恋的美好心情,又有期待爱情的焦灼。既有对爱的欢乐的憧憬,又有爱情破裂的痛苦。创作于1924年3月的《雪花的快乐》就是这类作品.3、从1925年到1927年的“爱的实现期”

1927年9月出版了诗集《翡冷翠的一夜》,这个诗集共收录了四十首诗,它是徐志摩送给新婚夫人陆小曼的礼物,也是他们爱情波折的纪念品。“我的第二个诗集──《翡冷翠的一夜》可以说是我的生活上又一个较大的波折的留痕。” 如写于1926年5月的《半夜深巷琵琶》,第一句以“又被它从睡梦中惊醒”造成触目惊心的效果,立刻将琵琶声和抒情主人公同时凸现出来。它出现的时间是 “夜深深时”、“睡昏昏时”,空间是“荒街”、“柳梢”、“残月”。在这荒凉沉寂的时空之间骤然响起的凄苦之声,风格哀婉精美,奠定了全诗抒写爱情悲剧的基调。“是谁的悲思,/是谁的手指,”②这样紧促的询问传达出诗人心灵深处翻涌的波澜。在诗的后半部,诗人内心感慨的抒发,是通过“他”的形象及与“他”有关的一系列意象来表达。他共出现三次,第一、二次紧紧粘连:“啊,半轮的残月,象是破碎的希望他,他/头戴一顶开花帽,/身上带着铁链条,/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疯了似的笑”。这两个“他”既可指抒情主人公心中“破碎的希望”,是无形无影情感的形象化表现,是一种比喻;又可指怀着这“破碎的希望”的抒情主人公自身,是一个人。“他”由“半轮”“残月”的比喻导引入诗,其抒情意蕴又通过肖像和行动的详细描写来表达。囚徒般落魄的面貌、绝不妥协的挣扎跳动以及跃出常态的疯笑构成一个多层面的悲剧形象,充分体现

出诗人为追求自由的爱情受尽磨难、深感绝望又仍要苦苦挣扎的痛苦心情。全诗在这里形成一个情感高潮。伴随第三个“他”而出现的人物有“你”和“她”。徐志摩是个“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个性主义者,诗句中的“她”既指与诗人深深相恋而又不可望及的女子,又指与爱人相关的幸福、理想等人生希望,既是实指又是象征。自由的爱情总难为现实所容,“吹糊你的灯”也就熄灭了希望之光、生命之火。爱人甜美的亲吻却隔着标志生死界限的坟墓,“坟墓”与“亲吻”这情感色彩强烈反差的事物构成一种巨大的张力,将爱情、希望与其追寻者统一于寂灭,写尽了诗人对爱的热切渴望,更写尽了诗人受尽磨难之后的凄苦、绝望。

在这一时期,徐志摩产生了精神危机,与陆小曼的爱情闹得沸沸扬扬。诗人心情复杂:抗争、不满、恐惧、担忧、失望。因而在这部诗集中诗人展示了:相爱情人不得不分离的痛苦《翡冷翠的一夜》,强压痛苦的超脱《偶然》、《决断》,爱的告白书《呻吟语》,为心爱的人得不到“生命与自由”的悲愤《最后的那一天》,表达反抗世俗争取恋爱自由的自豪《再休怪我脸沉》,初步突破爱情之上的局限希望结成志同道合的伴侣《苏苏》,《两地相思》等作品则是对爱情悲剧的描写。这一阶段的爱情诗歌感情深沉热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4、从1927年到1931年的“云游期”

以1931年8月出版的《猛虎集》和1932年7月出版的《云游》为标志。这一时期“遍地灾荒”,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生活不如意。诗人希冀的理想的爱情被现实无情的粉碎。爱而怨,自由成束缚。但诗人并不绝望,他要继续追寻心目中的女神。《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就是这样的作品。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清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光辉。

这首诗通过对风的描写,反复咏叹一种迷茫心境,抒写了诗人在爱的温存下陶醉及梦碎的苦闷伤悲。此诗共六节,前三节为第一部分,后三节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情绪甜美,第二部分是失望之余的悲怆苦涩。诗节反复,情绪对照鲜明,起伏有致。诗情细腻委婉,流动波转,呈现梦般的诗境。诗人只有在梦中才能体会爱的理想之美。诗歌在每一节的四行中有三行反复,只有第四行的词句变换,好像一部乐曲的主旋律在每一乐章出现,只有略加变奏,既具有流动性又保持了统一性,集中体现了徐志摩在诗歌音乐性方面的突出成就。

迷茫是诗人此时的心境。诗人婚后的生活不如意,诗情枯竭,诗人少有佳作问世。原本清新柔丽,温馨的诗进入了灰色,甚至有病态倾向。欢乐自由不见了,灵与肉的契合不见了,多了感官的刺激。一个生命的信徒失去了生机,《别拧我!疼》就是这样的作品。但诗人在诗歌的技巧方面更为醇正圆润。

三、诗歌将爱情与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相联系

徐志摩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使徐志摩内在贮积的叛逆的力量迅速成长,从而走上了这一条道路。这种追求也反映在诗人对爱情的追求,从而表现在诗歌中。诗人认为自由是可贵的,内心的意志抉择是不可屈服的。他在给张幼仪的信中写到“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必自奋斗自求得来。”③自由不仅是抒写的主潮,也可以从多种多样的诗歌形式中看出来。

同自由相联系的是个性解放。徐志摩一如20世纪20年代的其他作家一样高扬个性自由,抒写自我。他的个性解放注重自我的精神和内心世界,自己的人

生感悟。爱情诗歌亦如此。诗人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他希望女性成为“有血有气有肌肉有生命性的!还有完全要紧——一个人!”他希望女性拥有精神的自由和爱的自由、爱的权力。

四、爱是诗歌中灵性的交流和理想信仰的映照

徐志摩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是因为诗人将爱作为合理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爱情要求是理想化的,柏拉图式的。他一厢情愿全身心投入爱情,试图改造爱情对象,期待以自己的纯真与美好去净化理想对象,他期待的是“两个灵魂在上帝眼前资源结合”④,希望在对象中找到“自我”。他不单纯为情而情,爱情是他单纯信仰的组成部分,是人性美的体现。可以这样说理想化的爱情注定了诗人的悲剧。这个悲剧就是诗人误以为与陆小曼的婚姻实现了诗人爱的理想。徐志摩向往天国的神圣,而陆小曼终日忙于世俗的享受。诗人想改变陆小曼的生活习惯,提高她为人的格调,发挥她的才能。谁知自己的生活反被牵制,婚后生活成了精神负担。理想主义的悲剧就在与设想一个虚无的或者不可能达到的境界来欺骗自己,承受幻变的痛苦。其实,诗人爱的不是某一个女子,而是他心目中的理想,正如梁实秋所言“一生追逐着理想的生活而终于不可得,他们爱的不是某一个女人,他们爱的是自己心中的理想。”

五、诗歌流露出对爱的执著与天真

执著与天真也是徐志摩爱情观的重要内容。诗人很清楚地知道爱的可遇不可求,但他不能不去追求“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⑤他的执著是唐•吉诃德式的,有着孩子气的天真,有着拜伦式的热情和爆炸性的性格。他会像孩子一样在大自然的怀里撒娇,胡闹,像孩子一样大胆的宣泄自己的快乐与不满。如《起造一座墙》就是诗人当时追求坚贞爱情的自白,也是自由人生的颂歌!毫无疑问,诗中的“你”正是诗人当时爱得如醉如痴的陆小曼。“你我千万不可亵渎那一个字/别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起始这两句诗便点出了诗人之爱,诗人之爱热烈而圣洁。对天起誓,这让我们看到了热恋中的男女那一番纯情与挚着,投入与天真。诗人之爱,不仅与平常人之爱一样热烈、坚贞,而且多了一份美丽和想象力。爱情被认为是天赋人权之一种,具有神圣性和正义性。正因为有这种崭新的理性认识,诗人对属于自己权利的自由爱情的追求才更加热烈、勇敢,义无反顾;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理性

更激励着感性。爱情是生命之花,美丽神奇,像月似水,如清风似美酒,柔媚无比,芬芳醉人。诗人当然渴望这样的爱情:“我不仅要你最柔软的柔情/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哪!诗人用了两个限定词,“最柔软的”和“永远”,写尽了他对自己爱情的忠贞与渴望。爱情,对诗人来说,不是人生的奢侈品,而是生命的必需品。于是诗人这样要求自己的爱人,“爱有纯钢似的强”,所谓强,就是对自己的爱人要坚定,只有坚定了才可以抵御各种社会的压力。爱情的力量来源于爱情的忠贞;只要忠贞,那种爱情才可以经风经雨,经久弥坚。诗人追求爱情,不单单是为了享受爱情之幸福、美满,也是确证自己的人生权利和自由选择。诗人在这首诗的最后说:“即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⑥既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人生的信仰。

诚然,徐志摩浪漫的人生有欢乐的甜蜜,也有失落的痛苦。当他的晶亮的爱情之泡破灭的刹那,他的生活理想失去了航标,他“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不论你的梦有多么圆,周围是黑暗没有边”⑦。他的生活激情低落,但他的诗情并没有泯灭,而是仍旧愤恨地抒发着自己的忧闷和痛苦。他用诗继续支撑着人生之路,在二去康桥之后终于留下了广为传诵的诗作《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的诗含蓄、富有艺术性,充满性爱的激情。诗中用了多组意象含而不露地描绘性爱的全过程,充满动感,又不失柔和的音乐美。诗中用写实和夸张的手法,抓住形象性的动词完成对男女欢爱过程的关键性描写,具体生动,而又不感到肉欲的官能刺激,这与赤裸裸的性欲写作是迥然不同的。诗表达了一种生命力,一种春里投生的盎然生机和生命的渴求与呼唤,是一种创造美艺术。从他开始写诗到不幸遇难,他的诗情一直闪现着追求的理想之光,这光也随着他的情感的变化和人生境遇的变迁忽明忽暗,在极具张扬时被现实压制,在真情迷惘时又让诗情猛燃。而诗作的思想如一只寻求光明的小舟,在“梦的清波里低洄”⑧。既没有在爱的昭示下扬帆远航,也没有在巨浪惊涛中沉没,只是自然地坚守他的“单纯信仰”,关注着现实的人生,追寻着他的爱的理想。

总之,作为20世纪20年代享有“新月”派盟主称号的徐志摩,他那富有浪漫气息的诗歌曾轰动当时中国的文坛。他的才情,他的诗意深深折服过多少人,他的诗歌对后人的影响更是意义非凡。对痴男怨女或是恋爱中的男女而言,他的诗歌简直可以说是心灵上的共鸣。当他或她失恋时难道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轻轻的我走了”吗?可惜他英年早逝,如炫目的流星瞬间划过苍穹。短暂年轻的生命虽已消失在遥远的天际,但他的诗歌的精魂却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人。

参考文献:

①王锦泉《徐志摩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89年10月第二版 ②许祖华《徐志摩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3年3月第一版 ③胡凌芝《徐志摩新评》,学林出版社出版,1989年2月第一版 ④卞之琳《徐志摩诗重读志感》,三联书店,1984年版 ⑤陆小曼编《爱眉小札》,良友图书公司出版,1935年版

篇3:浅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山水,情怀

被称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 以其至真、至纯的山水情怀创作出了大量恬淡醇美的田园诗歌, 诗人寄情于山水, 追求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物我交融, 语言朴实自然, 更体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纯净以及归隐田园的志趣。不同于一般文人的借景抒怀与乐山、乐水, 陶渊明弃官归隐, 绝无半点虚假之意, 而是经历了仕途坎坷和俗世烦扰之后的大彻大悟, 也是源于内心深处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依恋, 是真正的归隐。因此, 陶渊明诗歌中的纯净和性灵也是一般的山水田园诗人所不具备的。

归隐田园的生活自然是清苦的, 诗人半耕半读, 亲自参加劳动, 不同于一般文人士大夫的游山玩水。诗人并没有因为艰苦的耕作与劳动而忽略了自己热爱自然、融于山水之间的性情和本真, 而是如重返自然的鸟儿一样, 尽情享受山水田园之乐, 因此, 我们在陶渊明的诗中感受到的是一种质朴、纯净的山水情怀。他的诗没有过多繁复的描写和华丽的辞藻, 与魏晋时期“耻于农商”的士大夫以及奢靡、炫耀的世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田园山水诗歌中的一缕清风。

一、“池鱼思故渊”, 归隐之心寄于山水

陶渊明的祖父和父亲虽然都曾任过太守一类的官职, 但到陶渊明的时候, 家境早已大不如前, 加上陶渊明的曾祖本就出自寒门, 因此, 陶家在官场上并不如意, 陶渊明也不得不被生计所迫, 而出任一些小官。魏晋时期, 官场黑暗, 世风奢靡, 官场上的坎坷, 加上社会政治的不稳定, 让陶渊明深深体验到了世态的炎凉和为官的不易。因此, 陶渊明在四十一岁的时候毅然辞官归隐, 过上了悠然自乐的田园生活。正像他在《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中描写的那样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田园。”诗人对田园山水的依恋, 也正是他归隐之心的寄托所在, 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 不只是诗人笔下的美景和描绘的对象, 而是诗人质朴的自然之本性的现实写照, 诗人的心本就属于山水和田园。

二、“种豆南山下”, 与自然融为一体

陶渊明归隐田园, 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隐”, 他不像那些家境富裕的文人士大夫那样, 把山水风光当成是奢靡生活的调剂, 故意附庸风雅, 用于享受和玩乐。他隐居山野, 亲自耕作, 和当地的农民有着亲密的接触, 深深了解和体会到农民躬耕的艰辛和生活的疾苦。通过自己的劳作, 陶渊明不仅仅体悟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自然之道, 还体验到了收获的乐趣, 正因为如此, 在他的诗中, 我们能读到的都是质朴的语句, 少有华丽的辞藻和矫情, 一切都是自然流露和浑然天成。“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 辛勤的耕种才会换来大自然的馈赠, 在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中, 诗人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 也感悟到了适合生命存在的自然之理, 因此,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 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种“物我合一”和“无我之境”。

三、“性本爱丘山”, 平淡中颇有气韵

陶渊明对山水田园的热爱, 是源自于他的本性, 这也造就了他清新、质朴、浑然天成的创作风格。在他的作品中, 我们经常会读到大自然对诗人的召唤, 仿佛诗人那颗被俗世束缚已久的心早已按捺不住, 想要重归自然。正是这种源于内心深处对自然的依恋和向往, 才成就了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的气韵。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平淡、朴实, 用简单的语句, 娓娓道来, 和魏晋时期奢靡华丽的文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的组诗《归园田居》和《饮酒》, 都以非常质朴的风格, 来体现自己向往田园, 在山水中自得其乐的悠然情趣。但这些看似平淡而简单的文字, 却蕴含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对自身本真和性灵的追求, 因此, 陶渊明的诗虽然平淡, 但却气韵十足, 让人感受到作者对黑暗世俗的厌恶和对自然之趣的渴望。

四、“心远地自偏”, 悠然中尽显本色

作为一个俗世中的人, 想要真正远离尘嚣并不容易, 陶渊明归隐之后的生活也是比较清苦的, 诗人也感悟到了, 真正的归隐不在于形式上的, 而在于心灵上的归隐。“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 诗人的情怀已融入到眼前纯净的山与水中, 不管世事多么黑暗, 生活多么艰辛, 诗人心中的那一片净土是没有人能够打扰的。在诗人的眼中, 大自然的美景, 已经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同自己热爱自然的纯净心灵融合在了一起。正是因为陶渊明这样一种亲近自然和亲近山水的悠然心境和本色, 才给他的诗作注入了生命力, 让人读过之后, 仿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

“入世”和“归隐”, 一直是中国文人和士大夫苦苦追求和挣扎的怪圈。其实, 无论身处何方, 只要心中保有一份自然和本真, 拥有一份热爱自然的山水情怀, 就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净土。

参考文献

[1]赵霞.试论陶渊明诗歌的冲淡美[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2 (01)

[2]陈长荣.陶渊明诗歌意境的美学风貌[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01)

篇4:论徐志摩诗歌中的古典主义情结

摘 要:在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中,徐志摩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引领了中国现代诗歌的一次重要变革,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西方浪漫主义与中国古典主义的完美结合。本文主要从其诗歌的思想倾向、诗歌意象、美学追求及语言特色四个方面论述徐志摩诗歌中的古典主义情结。

关键词:徐志摩 诗歌 古典主义

在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中,徐志摩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引领了中国现代诗歌的一次重要变革。在这里,我们不仅领略了欧美诗歌艺术的精湛手法,同时也看到了西方浪漫主义与中国古典主义的完美结合。徐志摩是五四后典型的新派诗人,通常所谓英美诗歌形式中国化的新诗人。他对“古典”仍然采取了相当开放的态度,并没有谈“古”色变的狭隘与偏见。他既尊崇古希腊、罗马文艺和欧洲文艺复兴文艺,又崇尚中国古代李白等大诗人。他崇尚的仍然是古典的艺术精神。[1]可以说,有着欧美留学经历,向往自由和美的徐志摩将中国古典主义的的情怀和西方浪漫主义的优美进行了十分完美的结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思想倾向性看徐诗中的古典主义情结

纵观整个中国诗歌史,“抒情言志”的诗歌传统早在先秦就已经流传开来,历代文人墨客大都会将心中的喜怒哀乐诉诸笔端。徐志摩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诗人在20世纪20年代怀着满腔热情回到祖国时,目睹的一切却与心中的理想相差甚远,因此,他开始绝望悲苦,写下了《灰色的人生》、《谁知道》等诗歌来抒发自己这种复杂的心情。这与我国古典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屈原有着精神本质的联系,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二人心中的郁郁情结是相通的,他们都怀着美好的理想,想要为自己的祖国贡献力量,然而,现实的残酷性让他们不得不停下脚步来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促使他们将内心的苦闷诉诸笔端。可以说,徐诗中的爱国情怀和批判精神与屈原《离骚》的思想倾向是一脉相通的。我们从中不难领略出中国传统文人及其文化精神对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影响。

也许是由于徐志摩的诗歌大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内容的,似乎与那个“启蒙、救亡”的时代有些格格不入,所以徐志摩在很多时候是被当作“颓废诗人”来阐释的。其实,徐诗在很大程度上是十分关注社会的,他是带着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去关注底层民众的。徐志摩的这些诗作的思想性是值得肯定的。一直以来,徐志摩是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关注社会,阐释人生的。他的诗歌在形式上注重自由,追求浪漫主义的表达方式,在这点上,他与“诗仙”李白有着一脉相承之处,李白历来都被称为“天才型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充满奇特的想象,以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2]而徐志摩的那些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则与“诗圣”杜甫有着某种相似。例如在《叫化活该》中,他这样写道:“行善的大姑,修好的爷,”/西北风尖刀似的猛刺着他的脸。/“赏给我一点你们吃剩的油水吧!”/一团模糊的黑影,挨紧在大门边。//“可怜我快饿死了,发财的爷,”/大门内有欢笑,有红炉,在玉杯;/“可怜我快冻死了,有福的爷,”/大门外西北风笑说:“叫化活该!”//我也是战栗的黑影一堆,/蠕伏在人道的前街;/我也只要一些同情的温暖,/遮掩我的剐残的余骸——//但这沉沉的紧闭大门:谁来理睬;/街道上只冷风的嘲讽,“叫化活该!”[3]在这首诗中,他将穷苦乞丐的凄惨生活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让人不难联想到杜甫的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20世纪初的中国,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精神感到无比压抑,但他没有愤怒,更多的是同情和悲悯,他将自己的人道主义情怀浸透在字里行间之中。穿越历史时空,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忠君恋阙”的大诗人杜甫在表现人民疾苦的时候,也没有愤怒的呐喊,而是怀着悲悯的情怀去感慨。也许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上,徐志摩和诗人李白更为接近一些,然而,在这些表现人生疾苦的诗作上,他与杜甫诗作的思想内涵还是比较相像的。由此可见,徐志摩的诗歌无论从表现手法还是思想倾向上都能从我国古典主义诗歌中找到渊源。

其次,从诗歌意象看徐诗中的古典主义情怀

在徐志摩为数不多却堪称经典的诗作中,用各种各样的意象来负载他的情感和思想是徐诗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特色。[4]而在这众多的意象当中,“飞”和“水”这两个意象可以说是最具有古典情怀和表现意义的。

徐志摩不同于其他诗人,他总是充满激情,而且天生好动。他的这种天生好动,让他对“飞”这一意象情有独钟。“飞”这一意象有着很深厚的思想意义,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它让人有一种自由翱翔的感觉,它给人以宽阔、豁达的审美意蕴。例如,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在全诗四节中,用了九个“飞扬”,足以见得诗人对这一意象的挚爱。他将自己比作雪花,在半空中“潇洒”。由此,我们也可以深深地感觉到诗人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众所周知,徐志摩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要是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欧美的留学经历,使诗人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西方的民主与自由的思想,这也成为他后来追求自由、爱与美的基础,这是西方文化对徐志摩及其诗歌创作的重要影响。然而,从古到今,“飞”这一意象也备受我国浪漫主义诗人青睐。早在先秦时代,庄子就在《逍遥游》中表现了鲲鹏展翅的宏大境界。[5]诗人李白更是对此意象偏爱有加,“飞流直下三千尺”等著名诗句都表现了“飞”这一意象所具有的恢宏、豪迈的内在底蕴。因此,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在继承中国传统诗歌因子的同时将其与西方诗歌的艺术品格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并且超越自身,将诗歌的艺术品位进行了全面的提升。

在徐志摩的诗作中,爱情诗占了相当一部分的比重,这可能更多的是缘于他对爱情的真挚以及对女性细腻的情感。自古以来,女人都会被自然而然地和水联系在一起,从《诗经》中的名篇《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到《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6]再到李清照的《一剪梅》中的“花自飘零水自流”,都体现了我国古典主义诗词中对“水”这一意象的女性情结阐释。而徐志摩的古典文化知识底蕴以及他生长在江南水乡的经历,都使他对“水”这一意象有着特殊的情感。例如,他在《再别康桥》中,对“波光里的艳影”、“康河的柔波”、“水草”等意象的描写。徐志摩对这一意象的偏爱与成熟运用体现了他对这一传统文化情结的谙熟及中国古典文化对其诗歌创作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次,从美学追求看徐诗中的古典主义情怀

徐志摩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诗人,他执着地坚守文学的“文学性”。作为“新月诗派”的主将,他尊崇闻一多提出的诗歌要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美的艺术原则。他身体力行地贯彻“新月诗派”的诗学主张。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这位近乎天才的诗人提供了大量的艺术灵感和创作方法。从徐诗的整体审美意蕴来看,更多地是传承了“婉约词派”的风格特点。徐志摩诗歌正是在这种婉约与花间的气息中透露着现代美的爱情思想和人文精神。[7]就美学风格而言,徐诗中大量诗作都弥漫着一种忧伤的氛围,这从他所喜欢运用的一些意象中也能体现出来,例如,他对柔波、雪花、杨柳、夕阳等这些充满柔弱和浪漫色彩意象的运用就很有“婉约词派”的特色。这些意象对于诗歌意境的创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柳永的《少年游》,全词以灞桥为中心,以伤离为主调,以杨柳、夕阳、秋光、蘅皋、阳关、兰桡兴起,反复渲染,拓展深进,写景抒情,怀古伤今,羁旅伤离,香婉凄切。[8]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对“夕阳”、“金柳”等意象的运用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见,徐志摩诗歌中的古典主义情结是根深蒂固的。可以说,在徐志摩的诗歌中,意象已经和情感思想深深地融合到一起了,这样的融合使诗歌意境达到了物我合一的状态。这种高度的融合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从而使其到达了诗歌的至高境界即“无我之境”。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徐志摩对中国古典诗词完美境界的深刻领悟。

最后,从语言特色看徐诗中的古典主义情结。“诗”自古以来就是和“歌”联系在一起的[9],在古代,诗歌是可以吟唱的,从诗经到汉乐府再到唐诗,都是十分重视诗的音乐性的。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的“盛唐之音”中这样说:“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的发展历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么?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10]徐志摩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更是对这一核心作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的诗歌善于把混响、音调、节奏等多种语言因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悦耳动听的效果。一方面,他重视韵律的和谐,注重韵脚的安排,例如在《再别康桥》一诗中,每一节的第二句和第四句都押相同和相似的韵。[11]而各小节的韵脚又都不相同,这样在整齐中有变化,读起来就朗朗上口,而且也便于作者表现自己不断变化的情绪和心境。另一方面,他善于运用重复手法来加强诗歌的感染力,且运用得恰到好处。例如在《雪花的快乐》中,作者就反复使用“飞扬,飞扬,飞扬,”将自己快乐的心情十分形象地传达了出来。徐志摩把诗歌的音乐美与同情感相结合,使诗真正做到了把情感音乐化的绝妙境地。[12]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浓厚诗歌传统的国度里,“律诗”是其主要诗式,因此,我们从徐诗对诗歌格律和音乐美的追求中,不难看到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徐志摩诗歌的语言特色和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不可分离的。

徐志摩作为20世纪中国新诗的重要代表人物,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变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作为成长于世纪转折时期的“五四”新人,儿时的传统教育与后来留学欧美的经历,又使他不得不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之中成长。徐志摩正是在这种碰撞之中找到了中国新诗的出路,且完美地对二者进行了融合。因此,徐志摩诗歌中的古典主义情结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古典文化在徐志摩这里得到了现代意义上的全新阐释。

注释:

[1][7][12]程国君:《新月诗派研究》,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第94页,第172页。

[2]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75页。

[3]徐志摩:《徐志摩文集·(诗歌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4][5]刘海燕:《浅析徐志摩诗文中的“飞”意象》,云南电大学报,2007年,第4期,第50页,第52页。

[6]廖玉萍:《水意象:触动心灵的弦索——论徐志摩诗歌中的水意象》,《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

[8]孙崇恩:《北宋婉约派四大名家词》,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9]于倩,孙书平:《论徐志摩诗歌对古典浪漫主义的传承》,鲁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42页。

[10]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11]廖玉萍:《论徐志摩诗歌语言的音乐性特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163页。

篇5: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一位很有声望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由于种种原因,在对他的诗歌评价上却有很大的反差,其根本点就在于对徐志摩诗的认识上。徐诗内容斑驳陆离,思想复杂;语言浅显,多用口语,感情奔放;形式多变,追求艺术技巧。有人立足徐诗的艺术技巧与细腻感人的语言,提高徐诗的地位;有人则把思想复杂,内容斑驳陆离作为批评徐诗的主要依据,从而否定徐诗的价值。本人认为,以上内容既包含了徐诗的不足,同时也显示出徐诗的个性,离开了这些特点,徐诗就失去了它的独特风格。

徐志摩共有四部诗集。《志摩的诗》是徐志摩自己编先的第一个诗集,大致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的;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的;探讨生活哲理的;以及写景抒情的。《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这个诗集在艺术技巧上如闻一多说的“确乎是进步了”。对诗的形式技巧更加注意推敲,除了在诗式上更多样化,什么对话体,打夯歌、豆腐干式;既有叙事,也有抒情,他也醉心于诗的音节与格律。《翡冷翠的一夜》后,徐志摩又出了两本诗集:《猛虎集》和《云游》。在《猛虎集》和《云游》中,出现了内容和形式很不统一的状况,大部诗歌的内容是这样空泛和贫乏,但却越来越追求形式的整饬和美观,不论在诗行的排列,音韵的铿锵,节奏的明晰,用词的推敲上都较前几个诗集有了变化和发展。对此,茅盾有过很恰当的评论:“圆熟的外形,配着谈到几乎没有的内容,而且这淡极了的内容也不外乎感伤的情绪——轻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征的依恋感唱追求:这些都是发展到最后一阶段的现代布尔乔亚诗人的特色,而志摩是中国文坛上杰出的代表者”(《徐志摩论》)。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我们的世界是多样性的世界。文学世界也是如此。正因为多样性,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也正因为文学的多样性,文学才会变得如此变幻。对徐志摩的诗,我们应本着宽容与尊重的态度来看,它应该是现在代诗坛中一朵永不凋零的鲜花。

胡适之在《追忆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新月》四卷一期《志摩纪念号》)徐志摩是个单纯的人,他的思想是多变的,没有一个恒一的政治理念。从这个方面我们应该说,徐志摩是个小资产阶级文人。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用阶级划分法来评价徐志摩的诗,而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探寻徐志摩的诗歌特点。

一、注重艺术技巧,创设意境,善于比喻。

1、意境优美,回味无穷

徐志摩作诗就十分注意意境,《志摩的诗》中大部诗作,形成他独辟的艺术境界,如《雪花的快乐》,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出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读这首诗很易令人想到茅盾的一句话:“不是徐志摩,做不出这首诗!”(茅盾《徐志摩论》)茅盾在三十年代即说:“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志摩最可以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徐志摩论》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2、音乐结构完美统一

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我们再来看他的名篇《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Internal rhythm)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澈底的‘音乐化’(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诗刊放假》)。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该诗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二、瑕瑜互见,阳春下里相杂。

徐志摩作为近代著名的诗人,其成就不可低估,但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中,存在着几个致命的硬伤.一、太注意诗歌的形式,有时过之而不及,造成内容服务与形式;二,渲染的情感太柔弱,是个人纤弱灵魂的呻吟。在此,本文仅就徐志摩诗歌内容作一浅探。

徐志摩思想之复杂早有定论。他的本性是浪漫的不受拘束的。因此,他的思想并无一恒一观念,这就造成他的诗歌内容斑驳陆离,瑕瑜互见。关于他的诗歌内容也正是他成为当时及后人争议的聚点。个人认为,如果说现代诗的本质就是诗人穿越现实去获取内心清白、坚守理想高贵(传统诗是建筑于理想尚未破裂的古典主义时代的。),那么,对徐志摩诗歌内容我们就可以更好更公允的的看待了。

1、文字灵动,情感纯真

沙扬挪拉一首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首诗最初的规模是18个小节,收入1925年8月版的《志摩的诗》。再版时,诗人拿掉了前面17个小节,只剩下题献为“赠日本女郎”的最后一个小节,便是我们看到的这首玲珑之作了。《沙扬娜拉》多的是浪漫诗人的灵动和风流情怀。诚如徐志摩后来在《猛虎集·序文》里所说的:“在这集子里(指《志摩的诗》)初期的汹涌性虽已消减,但大部分还是情感的无关拦的泛滥,……”不过这情实在是“滥”得可以,“滥”得美丽,特别是“赠日本女郎”这一节,那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情意,被诗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诗的伊始,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让人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肺腑,象吸进了水仙花的香气一样。接下来,是阳关三叠式的互道珍重,情透纸背,浓得化不开。“蜜甜的忧愁”当是全诗的诗眼,使用矛盾修辞法,不仅拉大了情感之间的张力,而且使其更趋于饱满。“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词最美丽的移译,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悠悠离愁,千种风情,尽在不言之中!

这诗是简单的,也是美丽的;其美丽也许正因为其简单。诗人仅以廖廖数语,便构建起一座审美的舞台,将司空见惯的人生戏剧搬演上去,让人们品味其中亘古不变的世道人情!这一份驾诗驭词的功力,即使在现代诗人中也是罕有其匹的。而隐在诗后面的态度则无疑是:既然岁月荏苒,光阴似箭,我们更应该以审美的态度,对待每一寸人生!

2、以丑入诗,情感过度渲泄

如果说这首小诗是徐志摩诗中的精品,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在他的另一些诗歌里却又流露出一种颓废、消极、灰暗的格调。有的甚至以丑入诗,多了无奈的叹息或者歇斯底里的直叫。

残破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

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

小巷里奔跑:

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

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

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生尖角的夜凉在窗缝里

妒忌屋内残余的暖气,

也不饶恕我的肢体:

但我要用我半干的墨水描成

一些残破的残破的花样,

因为残破,残破是我的思想。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左右是一些丑怪的鬼影:

焦枯的落魄的树木

在冰沉沉的河沿叫喊,

比着绝望的姿势,

正如我要在残破的意识里

重兴起一个残破的天地。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闭上眼回望到过去的云烟;

啊,她还是一枝冷艳的白莲,

斜靠着晓风,万种的玲珑;

但我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

我有的只是些残破的呼吸,

如同封锁在壁椽间的群鼠

追逐着,追求着黑暗与虚无!

诗题叫“残破”,世界残破得只剩下黑暗、恐怖,而人也只能活得象老鼠,这人生自然也是残破的。残破的人生是由残破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正是用个人的残破批判残破的社会。作者选择“夜”作为抒情总起点,但是并没有沦于模式化的比附,因为全诗用各种夜的具体意象充实了夜这个意境之核心,使全诗形成了整体性的意境。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选择夜的意象,不仅出于审美的安排,还体现了一种深层的文化无意识,即宿命论。夜的展开必然以黑暗为基调,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生存的空间,却无法逃离时间,时间宿命地把人限制在白天和夜晚的单调的交替循环中,逃离时间即等于否定生命。作者用人与时间的关系注释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种认识或安排表现了诗人对个体无可选择的悲哀、对社会的绝望。

当然,诗人有权利借助文字泄渲内心的独白。这首诗我们只能感到前途的绝望,还不能说是徐志摩诗中的败笔。但如《猛虎集》第一首《我等候你》,描绘的是一个痴情的男子等候情侣赴约时的内心活动,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你这不来于我是致命的一击,

打死我生命中乍放的阳春,

叫坚实如矿里的铁的黑暗,

压迫我的思想与呼吸,

打死可怜的希冀的嫩芽,

把我,囚犯似的,交付给

妒与愁苦,生的羞惭

与绝望的惨酷。

这种情调很不健康,也不是一个真正想追求幸福、美满爱情的男子应有的。这首诗已不能称之为优雅的小夜曲了。可接下来的内容诗人肉麻地表白:

痴!想磔碎一个生命的纤维

为要感动一个女人的心!

想博得的,能博得的,至多是

她的一滴泪,

她的一阵心酸,

竟许一半声漠然的冷笑,

但我也甘愿!即使

我粉身的消息传给

一块顽石

,她把我看作

一支地穴里的鼠,一支虫,

我还是甘愿!

如此庸俗低下、自作多情的唠叨,既无意境,亦无美感,唯一可见的,倒是诗人日趋枯窘的思想,日渐消沉的意志。

篇6:论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情怀

徐志摩的散文中对自然的描绘是他一直钟情的主题。从《印度洋上的秋思》中的月夜, 到《泰山日出》中的金霞, 到《西伯利亚》里的平原, 再到《我所知道的康桥》里的朝雾, 每一处风景都印记着徐志摩对自然的崇尚。在塞尚描摹自然的画中, 流动的、灵性的、温和的风景也是塞尚认真感受过自然的结果。在自然中卸下负担获取精神自由的徐志摩, 和强调“直接面对大自然的感受与研究比来自卢浮宫的印象及美术史的知识更为重要”的塞尚, 在向往自然这条精神之路上不期而遇。

一、用明朗的色彩感觉自然

虽然在印象派中找到了归宿, 但塞尚并不赞同印象派画家只是注重画的强烈光感色彩, 而忽视了自然真实色彩的做法。塞尚认为绘画的运动性应该是“随着观照物体的时间的绵延, 对宇宙内在运动的感觉的绵延”, 也是“经过调解色差形成的对比来暗示画家和宇宙和谐共处于这种绵延的韵律中”的一种行为。在《圣维克多山中的道路》中, 塞尚直接用块状的颜色去修饰画面。远处的灰山、红墨色丘陵、红顶黄墙的房屋, 将山下红棕色和黄色的道路映衬得非常有乡间的味道。《姐妹们的池塘》以黄、绿为主调, 体现了活泼的精神。画中的树木更是给人以延伸到外的感觉。在单纯的色调关系中, 彰显了自然的质朴与纯净带来的清幽氛围。

徐志摩的散文描写自然的用色是清晰的。“鹅黄稍带绿晕”、“黄蓝相间”、“雪样的水花”、“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 这些都是叫人一看便识的明朗色调。寒冷的西伯利亚的傍晚在徐志摩的笔下挥去了冷清孤寂的情感色调, 北戴河的深蓝色海水有了暖色的陪伴也不再神秘莫测, 泰山云雾随日出层层变换的色彩有了具体物象的映衬更显得恢弘磅礴。徐志摩用明朗的色彩来描摹自然的美, 是他“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真实情感与独特的个性, 并外射于客观物象”的产物。明朗的色彩调和出的情感的真挚外化, 徐志摩的散文表现出了自然的丰富与优雅。

塞尚用纯净的颜色资养着心中所爱的自然, 调和出来的色调关系是干净且富有浓厚的乡土自然味道的。徐志摩则用温暖的颜色爱护着心中崇拜的自然, 融合在散文之中消除了人对自然的主观恐怖感, 还原了自然的静美与纯然。他们都回归到了大自然最真实的色泽之中, 作品中自然的颜色都体现出了亲切真实的画面感。他们用灵魂感觉到的自然的色彩, 是其主观印象与客观事物高度融合贴切后的精神领悟。

二、于随性的结构间塑造自然

塞尚的画作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如《树与房舍》。前景中杂乱的树木遮蔽了画作的主体, 造成了画面的混乱感。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在这幅画中, 立体感的屋舍在背景处是固定的坐标, 前景的不规则的树木则展现出了生命活力。两者结合构成了这幅画厚重且富有灵性的美感。在《圣维克多山与弧形河谷》中, 塞尚将一棵高大的冷杉置放在了画面的中央, 乍一看是非常不协调的。为了平衡画面的结构, 塞尚在其左侧又添置了一组高大笔直的冷杉。冷杉的下方是松树、丘陵, 远处则有农田、池塘、桥和圣维克多山。原本不协调的将画面一分为二的冷杉在这样的组合中显得十分稳定, 凸显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在貌似十分张狂的树枝与不规则的布局中间, 塞尚如随笔写生描绘下来的自然是全面的, 他向人们展示的是自然任意一种可能性的组合。每一种组合, 塞尚都用他自己的方式展现了自然的稳定与活力。

徐志摩将自己比喻成为一只不羁的、没有笼头的野马, 他承认在自己的感情中他是任性的。这种感性流入到作品中形成了他行文的任性与不羁。在《西伯利亚》中, 他先写火车上的康姆拉特, 着重描写了一位个性十分突出的人。后来才写西伯利亚的景色。可当人还没有看尽兴的时候, 他却开始翻译自己当时用英语记录的片段。五个片段后才又接上了之前的内容。对此他解释道:“你们知道这逼紧了你的记忆召回早已消散了的景色, 再得应用想像的光辉照出他们颜色的深浅, 是一件极伤身的工作……并且这来碰着记不清的地方你就得凭空造。”五个片段是徐志摩游历西伯利亚时的感受, 在两段回想西伯利亚景色的内容中间放置, 是他在两个描摹性质的语句间宣泄真实情感的最佳位置。他的散文在“跑野马”的不羁间, 给文章放入了稳定的主心骨, 让散文在看似是不经意的随笔记录中凸显了真实。

在书写、描绘自然结构的过程中, 塞尚和徐志摩都以随性的特点塑造了作品中的自然稳定真实的一面。徐志摩散文“细节、意象、内容上亦自由书写, 不受约束”的特点, 与塞尚画作中物体结构的“不确定性”看上去虽散乱, 但他们都通过给作品注入稳定结构的段落与物体, 让它们形成了一种不可撼动的坚定性。在不确定与坚定之中彰显了作品真实的活力, 捕捉到了“事物生命的完整性与关联性”。

塞尚笔下的风景, 细腻、温和、自由不羁。徐志摩散文中的美, 绵密、感性、奔放洒脱。他们是自然的忠实者亦是自然的“重塑者”。他们用明朗的色彩描绘心中爱慕的自然, 用看似不经意的笔画塑造最真实的自然。共同的表现是他们气质中相吻合的部分所致的结果, 是他们恋慕着自然的那份情感所培养出来的精神契合。

摘要:在塞尚描绘纯净自然的作品中, 他用真实、随性却又符合逻辑的色彩和结构塑造着他灵魂中所体会到的自然。在散文创作中有不俗表现的徐志摩, 也以其感性、富丽的语言书写着自然。两者在作品中的用色和结构上的特点表现出了其对自然的爱恋, 以及将自己融入自然并如实表现自然的精神契合点。

关键词:自然,色彩,结构,随性

参考文献

[1]、塞尚.塞尚书简全集[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0.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3]、李淑辉.塞尚绘画的真实观:从表象真实到本质真实[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6 (4) .

[4]、徐志摩.山居闲话——徐志摩随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5]、韩石山伍渔.徐志摩评说八十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广东农信社二次转型心得与建议下一篇:一年级班会记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