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闲时阅读的励志书籍

2024-05-23

高中学生闲时阅读的励志书籍(精选5篇)

篇1:高中学生闲时阅读的励志书籍

作者:老子(李耳)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神奇宝典,享有“万经之王”之美誉,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现代通行版本的《道德经》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全文约5000余字。虽然字数不多,但可以用“字字珠玑,句句精辟”来形容。关于《道德经》的主题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解读,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鲁迅先生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我们青年读这本经典,可以领悟其中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学习为人处世的方略,更可以汲取其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

篇2:高中学生闲时阅读的励志书籍

红岩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推荐理由:《红岩》是一部优秀的红色经典。书中一群年轻的革命者为了追求革命理想,在监狱中顽强地与敌人斗争,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从许云峰、江姐、华子良的身上,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和奉献的精神。而这恰恰是今天的青年一代所缺乏的。战争的硝烟虽然早已消散,红岩精神却永不过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奋力拼搏,报效祖国。我认为,《红岩》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一本书。

篇3:关于指导学生阅读科普书籍的策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传统科普读物的推广很快陷入低谷。只要随机走进一家新华书店,就会发现:在儿童读物区最显眼的“推荐读物”书架上,没有一本是科普书,科普读物的柜台前也鲜有读者停留;与此相反,奇幻故事、穿越小说、卡通漫画等文艺类读物却颇受欢迎,吸引了不同年龄的小读者驻足阅读。有学者通过调查得出这样的结果: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1.4%。

在各种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社会对科技专业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小学生科普书籍的阅读现状及科学素养总体水平却不容乐观。作为教师,如何才能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科普书籍,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此,笔者专门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科普书籍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与“火花”就是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引导学生阅读科普书籍必须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入手。有了“兴趣”这个内在驱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有滋有味地读,并从中吸取知识和精神养料;相反,如果学生无阅读兴趣,不认真阅读,再好的佳作也不能发挥作用。

1. 向学生展示科普知识的趣味性及实用性,促使学生主动阅读

语文课上,我给学生讲了许多跟课文内容有关的科普知识;晨会课上,我向他们介绍世界科学史上的伟人故事;读报课上,我给学生讲一些令人惊叹不已的科学奥秘。当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着我讲解,称赞我博学多才的时候,我便向他们透露这些都是课外科普书的功劳。当被问到是否也想成为“博学多才”的人之时,学生的反映相当热烈,都急于从课外科普书中去探求自己未知的世界,增长见识。

2. 适时拓展课堂教学,巧设悬念推荐科普读物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依据课本中的有关内容,设置一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悬念,向学生推荐课外科普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讲授完《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之后,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悬念:“在长时间与镭接触后,居里夫人美丽健康的容貌悄然衰退了,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镭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呢?后来居里夫人得到了三克镭,她把镭应用到哪些地方造福人类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答案呢?那就利用课余时间去读一读科普读物《镭元素之母》吧。”简单的几句话,便可使学生对《镭元素之母》这本书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3. 提供观察和实验机会,引导学生读书解疑

小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千奇百怪的疑问和想法,据此可引导他们通过科普读物来解决疑问,使他们产生阅读兴趣。如下雨、起雾、打雷、闪电等天气现象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有一次我便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布置学生观察一次强对流天气。在学生观察后纷纷向我质疑之时,我告诉他们可以找找《天气探秘》这本书看看,并把知道的告诉我。结果,学生们读得非常起劲,收获甚多。

二、利用内外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1. 家庭环境:获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笔者曾特意邀请班上学生的家长参加一个特殊的家长会,并在会上向家长讲明科普书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同时向他们列举班中的科普阅读爱好者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及其创新思维的成果。我还结合语文课本中的拓展阅读的要求,向家长们推荐《南方分级阅读》科学系列丛书的部分书目。家长们纷纷表示非常乐意购买,为子女补充大量的科普营养。

2. 学校环境:增加科普读物数量,让学生有充足的科普书籍可读

(1)鼓励学生每人选购《南方分级阅读》科学系列丛书等科普书籍,以充实图书角的图书数。(2)联系图书室、阅览室,开展借阅《十万个为什么》等传统科普书籍的活动。(3)与各年级和班级开展“科普漂流”等科普图书交换活动。

3. 班级环境:利用黑板报和科普标语发动宣传

在制作科普专题的班级黑板报的同时,可在课室内张贴科普标语,如 “科学就在身边,普及从我做起!”“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以此发动宣传,引起学生对科普知识的重视。

三、推荐合适的科普读物

古人云:“开卷有益。”然而这个“有益”的前提是,所开之“卷”须是好书。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合适的、有益的读物尤为重要。近年兴起的“分级阅读”热潮,就是根据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进行科学划分和设计的儿童阅读计划。

科普读物大致可分为图说体、文艺体、讲述体和辞书体四大类。其中图说体、文艺体科普读物直观性强、浅显有趣,特别适合小学低年段学生阅读,如《南方分级阅读》丛书推荐书目《章鱼拜师》等;小学中高年段学生则适合读《探秘天气》等文艺体科普读物和《星空探索家》等讲述体科普读物。

四、阅读方法指导

21世纪是信息飞速传递的时代。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书籍报刊,人们既没时间也完全没有必要全部精读细读,而应依据书目和实际需要区别对待,有所选择。

1. 略知科学常识的泛读法

泛读可以从整体了解某本读物的主要观点,为以后精读时的准确理解奠定基础。泛读往往是精读的先期阶段,与精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指导学生读《南方分级阅读》丛书的《幽灵船上的狗吠》一书时,我先要求学生采用浏览法——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在有限的时间内整体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再去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 探求科学知识的速读法

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就需要采用“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方法,其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已掌握快速阅读方法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字,而未受过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80或90字。速读法能让读者对新知识、新信息的吸收加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3. 品味科学奥秘的精读法

精读法可应用于文质兼美的科学文艺作品,它需要读者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从中汲取科学精神、探究科学问题,要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养分。

五、活动反馈,总结收获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精妙词句和科学知识,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此时教师就应开展多种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1. 举办“科学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听故事、讲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学生在科普阅读中,读到了曲折离奇、充满幻想的科学故事,都想和老师、同学们分享交流。举办“科学故事大王”评选活动,不但能满足学生的听、讲愿望,又能为教师检查学生的科普阅读情况提供良好的机会。

2. 开展“小小科学家打擂”活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为鼓励学生在科普阅读中积极大胆地提出问题,敢于探究,我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开辟读书栏,设置了“小小科学家打擂”等小栏目,让学生写下在阅读科普读物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和设想,再征集大家的答案;能成功解决别人的疑问的学生,冠以“科学擂主”称号,并继续接受其他同学的挑战。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大都能根据科普书籍中的某一自然现象或事物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3. 评选最佳“发现创造”作品

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与信心,我在课室内设置了“我的发现创造”小展台,展示他们读科普读物后的发现和自己的制作,并在期末进行投票选出若干件最佳的“发现创造”作品。在一件件奇思妙想的“发现创造”作品的带动下,学生运用《南方分级阅读》丛书的《探秘天气》《星空探索家》《遗传的奥秘》等书目中的知识进行观察、分析和实践操作,涌现出一大批新的成果。

4. 开展科技小论文征文比赛和科普手抄报创作比赛

学生经历了上述几项活动后,“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渐浓,此时可通过开展科技小论文征文比赛和科普手抄报创作比赛,让学生总结阶段性的阅读收获。

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课外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其中既需要教师精心、科学的指导,更需要学生的不懈努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将科普阅读指导工作纳入到日常的语文教学计划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责任编辑 许纯子

篇4: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励志书籍

简奥斯丁

奥斯丁的讽刺艺术,不仅表现在某些人物的喜剧性格上,也不仅表现在众多情节的喜剧性处理上,而且还融汇在整个故事的反讽构思中,让现实对人们的主观臆想进行嘲讽。男主角达西最初断定,贝内特家有那么多不利因素,几个女儿很难找到有地位的男人,可后来恰恰是他娶了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呢,她曾发誓决不嫁给达西,可最后还是由她做了达西夫人。再看看那个不可一世的凯瑟琳・德布尔夫人,为了阻止伊丽莎白与她外甥达西攀亲,她不辞辛劳,亲自出马,先是跑来威吓伊丽莎白,继而跑去训诫达西,殊不知正是她这次奔走为两位默默相恋的青年通了信息,促成了他们的美满结合。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在这几位“智者”受到现实嘲弄的同时,书中那位最可笑的“愚人”贝内特太太,最后却被证明是最正确的。她认为:“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种荒谬与“真理”的滑稽转化,尽管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是非观念,但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索。

篇5:寒假吸引小学生阅读的励志书籍

1、《没头脑和不高兴》

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孩子,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事丢三落四,总会出错;不高兴总是别别扭扭,跟人作对。为了改正缺点,没头脑和不高兴被暂时变成了大人,一个当了工程师,另一个做了演员。他俩长大后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最终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仍旧变回到童年时代……这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家任溶溶的经典名篇,影响过几代人成长,并且被翻拍为同名动画片,非常富有教育意义。

2、《窗边的小豆豆》 【日本】 黑柳彻子 著 南海出版公司

超级畅销书。基本可以改变教育观念,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般的存在。注:可参照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印】,《死亡诗社》。

3、《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法】 蒂皮·德格雷 著 云南教育出版社

超级畅销书,图多,有130幅,作者的父母是摄影师,拍得好看。作者是法国小女孩蒂皮,1990年出生于非洲纳米比亚。从小跟拍摄野生动物的父母在丛林长大,这本书是蒂皮10岁回到巴黎所写的。相信看完这本书,小朋友会很羡慕小蒂皮的,从小的教师便是辽阔的非洲草原啊,朋友就是野生动物啊,我都各种羡慕。

4、《小时候》桑格格 著 新星出版社

桑格格从24岁开始在网上写从0岁到成年的零散记忆。看似零散的没有中心主题的文字,也构成了一部个人成长史。让很多人有共鸣。我们都在好复杂的社会中成长哟,在好多欢笑、好多懵懂、好多悲欢中闯过,竟然也长成了一个还算健康的人儿!

5、《月亮忘记了》几米 著 海豚出版社

这是几米早期的书,适合各年级小学生看。

6、《夜莺月玫瑰》【英】 王尔德 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一直觉得王尔德就是夜莺王子,以一种滴血的哀鸣姿态在创作童话。他一生创作的童话不多,共九篇。

7、《佐贺的超级阿嬷》【日】 岛田洋七 南海出版社

日本战后,在特别恶劣的情况下,岛田洋七的妈妈已经养不活他了,于是就把他委托给外婆——也就是超级阿嬷。阿嬷的生存能力超强,又特别乐观。这本书作为成长书,其好看程度和影响面,仅次于《窗边的小豆豆》。

8、《传家》任祥 新星出版社

这本书是讲中国传统生活的,图片多,文字朴实好读,拉页大,十分耐看。

9、《中国童声》汉声杂志社 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

好吧,这套书还是很贵的,但是有12册,台湾的童书做的都很精致用心,保证每篇故事,每个图画都看的进去,如果你的孩子对中国的一些历史和传说故事大都知道了,也可以留着钱买其他的更多的书。

10、《希利尔讲世界史、世界地理、艺术史套装》【美 】希利尔 贵州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时间遗失美好作文下一篇:小学生写人作文:我的语文老师作文400字_写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