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再活一次有感

2024-04-16

读再活一次有感(精选6篇)

篇1:读再活一次有感

读《再活一次》有感

最初从书架上把它放入手中,不是因为书名<再活一次>而是因为它的副标题:用写作来调心。我想写,但又害怕写,因为总是觉得写不好。用作者话讲我们都有心魔,它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着干扰我们做每件需要调动身体某一部分甚至全身的事。而我们又它在意它的意见,于是一次次的臣服于它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我想我也有这个收魔,所以总在寻找一些关于写作指南方面的书。想写,是想能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没有想过,通过写,还可以调心,这吸引了我。书不是长篇大论,每篇自成一体,我还没有全部看完,但不妨碍我对这本书感受,因为基本每看一篇,感受相似。它不是教你,怎么写得好,写出水平,写成作家。而是告诉你,如果你有话要说,哪怕是句骂人的话,都可以写下来,像个孩子一样想说什么就写什么,跟自己对话,随时随地,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咖啡馆,是在厕所,还是在工地,都可以成为你的写作场所,只要你能心无旁,笔随心动。用敏锐去觉察自己所思所为,在洞察中,书写中来修行,从而让自己变得心神清澄。所以作者教我们不用考虑篇幅架构,转承起合,儙辞造句,用心写,常常写,总有一天也会写出好文字来。用作者的话说:“我们的身体是垃圾堆:我们收集经验,而丢掷到心灵垃圾场的蛋壳、菠菜、咖啡渣和陈年牛排骨头,腐烂分解以后,制造出氮气、热能和非常肥沃的土壤,我们的诗和故事便从这片沃土里开花结果。

不过,这并非一蹴而就,而需假以时日。不断翻掘你生命里的有机细节,直到有些细节从散乱无章的思绪垃圾堆里筛落下来,落到坚实的黑土上。”发现很多欢喜惊喜都来自于生活中不经意的选择,这一次也是,我想这与我近期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说读克氏的<单纯的品质>,仿佛在聆听大师,艰深难懂,虚无飘渺,那么读这本<再活一次>就是在倾听自己,触手可即,然后身体力行,从看待身边的一花一草开始。前两天,我跟朋友说我特别难受,突然对自己很质疑,感到从没有过的陌生,朋友说这很正常,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了解都只是冰山一角,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探索的过程。我想如果这样,我冰山一角大概还没有露出,我想给自己做个实验,就是切身地感受那些难受,那些质疑,但我没有想出具体的办法。之后,过了两天,我就遇到了这本书,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我读了克的书,不是因为我最近自我纠结的状态,也许我根本体会不到作者的禅意,如何达到调心,进而再活一次。我不知道是否已经进入状态,但是我知道看的时候,有许多支离破碎的感受源源涌出,从来没有过,就像现在,写着写着话越来越多。我还没有开始用作者的状态来写,但是已在感受中,在大脑中开始写了好几次。而这次,是我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输出。回头再看这两段文字,是我没有想到的,至少感觉写时比以往流畅很多,虽然很啰嗦,也许语句不通顺,可是写到这我感觉很愉快。最后说一句:如果你想好好与自己相处一下,不防看看这本书;如果你的写作水平已经达到一定

境界,不防也可听听这位作家的写作心得;如果想取经写作技巧,那就算了。

篇2:读再活一次有感

用写作来调心。书越看越多。笔却越来越越沉,脑袋被越来越多的阅读填满,书写的勇气却日益减退,我平时也有这种感觉。读了这本书,对于我以后的写作又很大的帮助,当我写作徂丧时,面对最巨大的自我怀疑时,它成了一盏明灯,使它点亮了写作路上的灯塔。使我对写作有了很大的信心。

对纳塔莉而言,写作就像修行,做禅,喜欢写,不喜欢也写,有灵感写,没有灵感照写,快乐、痛苦、刮风,下雨都要写。一旦决定写作,不管外景如何,都要找出时间来写,写得好坏不重要,写出来的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坐下来开始做,有没有允许自己写到心底去。

写作的难,她常要诱骗自己去写作,就像父母和孩子谈条件,功课完了才可以看卡通,打电脑,这个比喻很好,写完了,才可以吃一块布朗尼,写作的阻挠太大,待在家里借口的诱惑又太多,但是我要想办法来搞自己的创作。

写作是件辛苦的工作,心思必须集中,而且达到复杂的平衡。

篇3:再活一次看看

谁想,就在关键时刻,前面却有个女人挡住了商人的去路。女人悲痛欲绝,一边哭一边唠叨着什么。

商人问:“姑娘,你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姑娘把商人当做了来劝自己的人,愤愤地回头瞪他一眼:“我就知道你们会找到这里,你们谁也不要拦我,今天我一定得去死!”说着姑娘站起身,直奔崖边。

商人惊出一身冷汗,他大喊:“姑娘,你弄错了,我不认识你,我……我也是来跳崖的!”

站在悬崖边的姑娘收住脚步,惊讶地看他。

商人说:“我和你一样,也是不想活的人。姑娘,你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也要跳崖?”姑娘说:“我男朋友又有了别的女人,他抛弃了我,没有他我就活不下去。我真是太痛苦了。”

商人觉得有些古怪,一个人怎么离开了另一个人就要跳崖。商人说:“那以前你没男友时是怎么过来的,怎么说没有他,你就会活不下去呢?”姑娘听罢愣了,显然,商人的话很有道理。

姑娘不哭了,反问商人:“那你为什么要跳崖?”商人也被问得一愣,叹声道:“我跟你不一样,我一夜之间企业赔了个精光,好几千万啊。我痛苦万分,死了也就一了百了!”姑娘不屑地说:“就为这?!你以前肯定也没有那些钱,不是也活过来了吗?没钱就去死啊?那世上得有多少人去死啊!”

商人听了,心里也一惊,心说,是啊,自己劝别人张口就来,怎么到了自己这儿,同样想不开呢。没钱就死,那世上得死多少人啊!一瞬间,商人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好笑,就笑了起来。一个想要死的人,竟突然笑得一脸绽放……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个人那天谁也没有死。他们以自己的“死”,点拨了对方,让对方在一瞬间里感到震动,并幡然醒悟。人,有时看别人,会看得清清楚楚,看自己却难上加难。看别人的一切都不值当,自己的问题却比天大,甚至寸步难行。

多少年后,姑娘又有了新的心上人,而且令她更为满意。多少年后,商人也又有了自己的天地,而且更有发展的潜力。人,有时像是把路走死了,眼前全是绝境,只有跳出来,你才能发现,一切并非像你认为的那样。

所谓人要想开,是要站在不同的视角,在这个不同的视角,你的目光会是全新的,你的天地也会是全新的!即便你已经站在了死亡的一刻,一切也会被这种全新的视角所改变!

篇4:哲理诗歌:如果能再活一次

随后,我巴不得大学赶快毕业。

接着,我想结婚,想有小孩,想得要死。

再来,我又巴望小孩快点长大,好让我回去上班。

之后,我每天想着退休,想得要死。现在,我真的快要死了。

忽然间,我突然明白了———我忘了真正去生活。

如果我能再活一回,我会试着多犯点错误,我将不再追求完美,我会轻松一点,愚笨一点。

其实,很多事都可以不必太认真,我应该疯狂一点。

我会抓住更多的机会,旅行更多的.地方,爬更多山,趟更多的河,去更多我没去过的地方。

我还要吃更多的冰淇淋。

我愿意去面对更多实际的问题,而不要只在脑子里想象。

你看,我就是那些身体健康、心智健全、平平稳稳活过一天又一天的人。

如果能从头再来,我要经历更多只属于自己的时刻。

我曾经是那种没有电吹风、防晒霜、牙具和雨伞就出不了门的人。如果能重新开始,我要旅行得更轻松简单。

我要从春天开始就光着脚丫,直到秋末;我要欣赏更多的日出日落;我要和更多小孩滚在一起———如果能再活一次的话。

篇5:在自己的声音里再活一次

关键词:诗歌朗诵;语文活动;思考

【活动扫描】

那是在2011年的5月,学校决定组织社团展演。为了能将一台有品味、有文化的节目奉献给大家,语言类的节目必不可少。朗诵,既是经典的形式又是合理的形式。学校把难题抛给了我,我犯了难。我们并没有“演讲朗诵主持社”,学生的学习任务又很重,他们乐意接受吗?他们有朗诵的悟性和意愿吗?这种情况下,我只好趁着高一年级进行朗诵比赛初赛的契机去物色。初赛完毕,说实话,没有一个学生的朗诵令我真正满意。没办法,我只好留下了14位相对不错的同学,再根据形象、气质及音色等角度又从中挑出了四男四女。他们并不是全年级朗诵最好的同学,但是他们的音色恰好互相搭配,分成四组,从而实现朗诵时的“起承转合”。

社团展演就在眼前,他们选定朗诵的是一组汪国真的小诗。我把诗作最后一句“青春不可阻挡”作为本节目的名称,希望他们能朗诵出洋溢的青春活力与昂扬的青春斗志。

第一次排练,我吃惊了。我高估了他们的朗诵水准。

这8个孩子,懂得一些朗诵技巧,习惯性的“抑扬顿挫”,却完全不能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拿捏轻重。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懂得和自己的搭档相互配合,更别提四个组之间情绪的层层递进。于是,我们一起分析朗诵艺术的特点,一起讨论集体朗诵的要求和规范。

第二次排练,我还是吃惊了。我低估了,低估了他们的认真程度。

一个孩子说:“我不要拿文件夹上去,全部背稿子。”我没有坚持这个要求,但是他们做到了。第二次站到我面前的时候,他们就全部脱稿了。

我说:“两手空空,单调的站成一排,好不好?”他们自己揣摩研究,设计了“校园一景”的“音诗画”的展示形式。

我问:“想想你们之间该如何配合?你不用你的情绪托起你搭档的昂扬,他的情绪会显得突兀。”他们于是在平时就自己找搭档排练。

彩排前最后一次排练,出了点小状况。

这个《青春,不可阻挡》的组诗最后一句是8人合诵“我用生命和热血铺路,没有一个季节,能把青春阻挡”。当8人一起合时,应该是全诗表演的最高潮,但,所有的高潮都不是突然出现的,之前的情绪就应该已在酝酿和铺垫。这句的前一句是李晨昊的“我要飞翔,哪怕没有坚硬的翅膀;我要歌唱,哪怕没有人为我鼓掌”,再前一句是余秀婷的“可是谁甘心总是这样迷惘”。余秀婷声音偏细,看上去也是弱柳扶风,缺乏力度。而李晨昊是四个男生中音色最厚的,不适合高亢。彩排时,第一组的抒情,第二组的微澜,第三组的坚定都陆续表现了出来,可到了余秀婷、李晨昊那组时,余秀婷温柔雅致,李晨昊低沉舒缓,这种氛围下,最后一句合诵的效果就完全没有出来。我让他们分析揣摸还有什么欠缺,他们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便主动作了一些调整。

“老师,我们会再自己练练的!”余秀婷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对我说,而素来沉默的李晨昊也在一旁点点头,“嗯!”我也回应了一声“嗯”。是真心的,是想再尝试尝试。因为半年前,余秀婷还是个爱哭的小姑娘,她现在能在有问题时这样坚定,我想,有些时候,学生的成长是超乎我们想象的,为什么不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呢。这样想着,我看了一眼未完成的节目单,将原本靠前的《青春,不可阻挡》放到了压轴的位置。

彩排。我在后台忙得不亦乐乎。看到8个孩子在候场,有的两两对着台词,有的在帮其他人整理服装。我立刻跑上前,对着李晨昊说:“李晨昊……”“我知道我知道!”他笑着说。我也笑了,面对这8个有责任感的孩子,我觉得自己的叮嘱有些多余。

彩排非常成功。意料之中。

正式演出的那一天,临上场前,我将8个人叫到了一起:“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加油!”他们也互相鼓励,自信满满。

情理之中的,他们的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从台上下来后,每一个人和我拥抱,摸着发红的脸颊兴奋地七嘴八舌地告诉我:“我觉得我们8个人好棒!”“我朗诵完了自己都觉得很自豪!”“我觉得我们把青春的感觉朗诵出来了,好爽!”“老师,台下反應很好啊!”

是的,他们得到了所有人的赞赏。

接下来,他们的又一个挑战是全校的元旦联欢会。再接下来,走出校门参加了更高级别的演出。他们,似乎成了活力四射、尚雅崇信的雨花台中学学子的代言人。因为这样,他们的朗诵也成了开学典礼上的一个“亮点”。从那个时候起,他们给自己起了一个最朴素的名字:“8人朗诵组。”

于是,他们朗诵的大幅彩照登上了《东方卫报》,在南京电视台里也播出了他们美丽的镜头。

【活动反思】

美国作家纳塔莉在《再活一次》中写道:“作家有天条命。他们平时过着寻常的日子。在蔬果杂货店里、过马路和早上更衣准备上班时,手脚都不比别人慢。然而作家还有受过训练的另一部分,这一部分让他们得以再活一次。那就是坐下来,再次审视自己的生命,复习一遍,端详生命的肌理和细节。”

我觉得,我们的学生也有一条天命。他们不只是在课堂里学习,他们应该有更大的舞台。他们是歌者,也有青春独有的哀伤小情调从旋律间流露;他们是舞者,也有动感的音乐和身体的律动表现亮丽的青春;他们更是学子,在自己的声音里,他们表现出了昂扬的精神面貌、富有朝气的青春活力,稳健的态度和坚定的眼神。他们在自己创造的美的世界里再活了一次。

他们需要展示的平台。曾经我也担心,这样排练着朗诵,会不会耽误了学习?我该如何面对家长和班主任的疑虑?但他们从此变得更加自信、大方、阳光、向上,学习成绩也更加出众。事后,不断有学生找到我,想加入我们的8人朗诵组,事后有家长向我投来信任而欣赏的目光。

我想,8人组毕竟只是八个人。语文活动不应该是少数人的精英活动,而应是人人参与,人人展示的大众的普及的活动。作为团委书记和语文教师,我要与同仁们让每个班都有朗诵组、读书会、东篱诗社、南山画苑等。

学生的体会是最真切的。热心的贾劼晗说:“当被那优美的文字迷住之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开始深深地爱上这门学问。一首诗就似一首优美的曲子,其语言的绘画美、韵律美在诵读的过程中会带来无穷的感染力。在优美的声音中,撞击着听众的耳膜,震撼着自己的心灵,诗歌的意境,就会酣畅地体现。”大方的许珊珊说:“我们用想象填补诗中没有的画面,我们用心去揣摩诗人的情感,然后处理语音、语调、轻重、缓急,试图让那些意象构成完整的图画,让那些情感得以充分表达,试图将听的人也拉进诗的世界。”文静的余秀婷说:“诗歌,本就是一种美。我们常说要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这世间,而仿佛只有将它们诵读出来,你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中的‘美’,才能拥有一份诗意之情。我想,纵使时光过去,当我们回头,我们还能记得,那个在舞台上,用声音坚定地表达梦想的自己。时光老去,而声音弥新。”

我还想说,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应该是美的,充满诗意的,是应该笼罩着创造灵性的光环的。语文教材、语文课堂、语文考试和成绩分数决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甚至如果只有这些就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内容完成以后,让学生从大量机械的训练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拓展属于自己的生命精彩,让学生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再活一次。这应该成为每一个语文人追求的目标。

篇6:读再活一次有感

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上旬,全国近千万高中毕业生,其中约十分之一,没有出现在今年的高考考场上。参考人数连年下降的同时,弃考人数却逐渐攀升。曾经被视为鲤鱼跳龙门的高考,如今在国人眼里,为何不再显得那么重要?

一项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人生重来,他们不会参加高考。“读了大学也没用”,是“弃考”的首要原因。但在专家看来,对很多经济条件不佳、成绩又不好的孩子而言,放弃高考,一方面是出于风险规避的主动选择,另一方面,也隐含着没有更好选择的“被迫”成分。

四分之一“弃考者”的无奈

“如果人生重来过,你是否还会选择高考?”

面对这个问题,四分之一受访者选择了“不”。他们中的近八成,是80后和90后。

如果进一步细分,这个群体可分为读过大学和没读过大学两类。交叉分析显示,有过大学经历的80、90后,选择“不”的比例约35%,没有大学经历者做出这一选择的比例,也高达31%。

“读大学没什么用(不好找工作)”、“成绩不好,考个差大学,读了没用”,是对高考说“不”的受访者的两个主要理由。

去年,智联招聘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2700元,低于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毕业生。

报告分析了低学历者薪酬反超的原因: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求职者,其就业范围大多集中在对专业技能要求不高的初级及体力劳动岗位。由于年轻劳动力增速下降,加上年轻一代打工者从事重体力、低端服务业的意愿降低,使得这些岗位的就业缺口越来越大,人才供不应求,相对推高了薪资水平。

除了薪资,大学生的就业率也持续走低。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显示,2012届的大学毕业生中,还有8.5%的人处于失业状态,约53万人。从2012年10月底至2013年4月上旬,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去年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约32%,低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

一方面就业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学费越来越贵。过去10年里,大学学费猛涨近20倍,国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只有4-5倍。

这些数据,让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邓克峰感叹“时代变了”。上世纪90年代末,还是高中生的他,被师长们反复灌输一个理念便是:读大学,是唯一的出路。

邓的父辈,那些上世纪50、60年代人,是高考坚定的支持者他们当中的近八成表示,如果人生重来,会选择高考,尽管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读过大学。

“在他们那个时代,高考对人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邓克峰说,“挤过这根独木桥,就有了稳定的工作、不错的收入和相当的社会地位。”

读大学如今已成“风险投资”

邓克峰描述的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今天,读大学已经从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变成一项有风险的投资。很多人拒绝再踏上通往大学的独木桥高考,邓克峰说,从他们的理由,“读大学没什么用”、“花钱太多”、“成绩不好,考个差大学,读了没用”等可以看出,决定性因素有两个:

一是学习成绩。能不能考个好大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项投资的回报率。

二是经济条件。因为学费高、就业难,读大学已经变成一项有风险的教育投资。家境贫寒者对这种成本高昂的投资的风险,比较敏感,往往会选择回避风险,即放弃高考;家境优越者则正好相反,甚至愿意进行超前投资出国读书。

调查数据部分佐证了邓克峰的观点。如果处在一个优越的家庭环境下,36.72%受访者会全力以赴对待高考、视之为改变命运的机会,23.44%的人会对高考持无所谓的态度。假设是在贫寒的家境下,选择这两种态度的受访者分别为48.05%和11.33%。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张琦的研究方向是家庭教育投资决策。做课题期间,他接触过许多放弃了高考的高中生。如果要给他们画个像,张琦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一类出生在城市,家境优越。父母要么对国内大学教育不认可,要么对西方国家很向往,早早给孩子安排好了道路出国留学。这类孩子,约占总数的20%。

另一類出生在农村,家境不好,学习成绩只能考个专科学校。他们的父母会想,与其掏空家底读个找不到工作的差学校,还不如早点出来打工赚钱。这类孩子,约占总数的70%-80%。

张琦的观察,与邓克峰的“高考风险投资论”暗合。他提醒,应该注意到的是,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孩子,往往也处于教育资源薄弱的地区,如农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他们不仅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在冲刺阶段也有政策劣势能分享的名校招生配额,远不如北京、南京这些大城市,以至于出现了“同样分数,在老家只能上专科,在北京能上重点”的怪现象。

“很多主动放弃高考的家庭和孩子,表面看来是规避风险的主动选择,但换个角度看,更像是无奈的被动为之。”张琦说。

公众怎么看呢?

30.08%的受访者认为,放弃高考的人数逐年上升并非坏事,这说明挤独木桥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而认为这不是个好现象的受访者占33.79%,理由是,很多人是“被迫”放弃的,考不上(好大学),读不起,毕业了也找不到好工作。

[观察]

“教育资源应给农村孩子更多公平”

口述: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张琦整理:记者袁树勋

几年前,温州有个中学曾经创下过一个纪录,一届高中毕业生近200人,有七成放弃了高考,选择外出打工。后来我去温州调研,发现选择放弃的基本是农村家庭,大多是这么一个想法:孩子成绩差,读个专科也没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出来赚钱。就算是这么一个历来“重商轻学”的地方,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尚可,家庭条件不算太差,也不会轻易让孩子放弃读大学。

学习成绩是个人的事,但如果农村孩子考大学普遍比城里孩子难,那么,我们就该反思,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政策出了问题。

中国社科院有个调查数据,说是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占总人口数不到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占77%,而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这意味着,农村孩子能享受的教育资源不足,在面对高考时,他们处于普遍劣势,也就很好理解了。

如果说小学、中学的教育设施、师资力量,让农村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那么高考政策的区域差异,则是赤裸裸的歧视。一个山东文科考生,考500分,只能上个专科,去北京考,能上重点本科。为什么?因为北京高校多,它给北京配的人均招生名额,是山东的许多倍,考取难度自然低许多。

早些年,大学生还属于天之骄子的年代,农村孩子为了“跳龙门”,还能忍受这些不公。但这些年,读大学的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很多农村孩子干脆放弃了高考,好比运动员开赛前群体性退赛,表面上是主动选择,实际上,有被迫为之的成分在里面。因为比赛规则太不公平了,他们很清楚,在这种规则下,自己根本比不过别人。

上一篇:学生态度决定一切演讲稿高中下一篇:中毒电脑多薄命:剖析坏木马加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