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健康检查办法

2024-04-11

员工健康检查办法(通用10篇)

篇1:员工健康检查办法

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一、目的为加强职业健康管理,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健康,特制订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下称“公司”)总部各管理中心及生产基地。

三、体检类型

根据体检项目的不同,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分为入职体检、在岗体检两种类型。

四、管理职责

1.行政中心:负责全公司体检工作的组织领导;

2.行政部:负责组织实施公司体检工作及公司体检相关管理。加强对疾病及职业病防治的宣

传教育,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增强疾病防治观念,提高员工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3.财务部:负责落实体检资金;

4.各管理中心、生产基地:负责配合员工体检及对病员处理工作。

五、入职体检

1.体检对象:所有拟加入公司人员。

2.体检项目:内、外科常规检查、血常规10项以上、尿常规、胸透、乙肝两对半等。

3.体检机构:公司指定的医疗机构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3.体检标准:

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有下列疾病者,不予正式录用:

①病毒性肝炎(包括病毒携带者)或肺结核等;

②生产工近视300度以上者;

③其它不适合公司的未提及疾病。

4.体检要求:

①人资部是负责新员工入职体检的组织实施部门;

②一次性招聘5人以上员工,由人资部统一组织前往定点医疗体检机构进行体检;

③零星招聘人员,直接在人资部填写由医疗机构加盖公章的体检表,由本人自行前往体检; ④体检结果取回后24小时内告知体检人员本人,体检合格的体检报告直接存入员工档案;

如有体检不合格情况者,通知其不录用。体检报告可由本人取回保存。

5.体检费用:约50元/人,由体检员工承担。

六、在岗体检

1.体检对象:

①有害作业岗位人员:

A.调色站人员、投料员、轧浆人员、溶剂库仓管员、搬运工(接触粉尘)、打料员、溶剂回收人员、洗缸员、监督投料工序的工艺员等存在职业病风险的人员;

B.每年由生产基地提报名单,行政中心审核。

②普通岗位人员:除有毒有害岗位以外的人员。

2.体检项目:

①有害作业岗位人员: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确定。②普通岗位人员:

A.C3级以下人员:内、外科常规检查、血常规10项以上、尿常规、胸透、乙肝两对半等。

B.C3级及以上人员:

a.女性:?

b.男性:?

c.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体检项目。

3.体检机构:

①有害作业岗位人员:中山或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②普通岗位人员:

A.C3级以下人员:待定。

B.C3级及以上人员:顺德大良第一人民医院

4.体检周期:

①有害作业岗位人员:粉尘类每两年一次,苯、甲苯、二甲苯类每一年一次。

②普通岗位人员:每年体检一次

③六个月内的新进员工不再参加本的员工体检。

5.体检时间:每年10-11月;

6.体检要求:

①行政部是负责普通岗位及有害作业岗位在岗体检的组织实施部门;

②员工应按照公司的通知及要求,配合公司参加体检;无特殊原因不得缺检;

③经检查患有疾病的员工,应及时进行治疗。病情严重的,由公司令其停止工作,返家休养或到劳保指定医院治疗;

④凡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岗位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经治疗或休养后仍不能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的,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岗位调动或经协商解除双方劳动合同关系。

7.体检费用:

①有害作业岗位体检:约300元/人;

②普通岗位体检:

A.C3级以下人员:约50元/人;

B.C3级及以上人员:约500元/人。

③在岗体检费用统一由公司支付,员工自行增加的体检项目,产生的费用由员工自行承担。

七、体检结果处理

1.入职体检结果在办理入职时直接放入员工档案中;

3.行政部在取得医院体检报告一周内,安排员工查看结果。必要时可邀请医疗机构到公司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培训;

3.行政部负责对员工在岗体检结果进行整理,在年底统一交人资部放入员工档案;

4.对没有乙肝抗体的员工,行政部应要求员工及时注射乙肝疫苗;

5.未经行政总监批准,不得查阅、探问其他员工健康信息。行政部和人资部应为员工健康信息的保密负责,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其他员工健康信息;

6.员工离开公司时,可以无偿索取本人健康档案复印件。

八、附则

1.本办法由行政部制定,经行政总监审核,报总裁审批,修改时亦同;

2.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以往文件与本办法内容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篇2:员工健康检查办法

(二)本公司员工健康检查,以每年举办一次为原则,有关检查事项由人事室办理。

(三)x光摄影由人事室与防疾中心接洽时间,请派巡回车至公司或工厂办理。经防病中心通知必须进一步检查者,应前住指定医院摄大张x光片,以助判断疾病。

(四)一般检查由人事室负责与市立医院接洽时间,分别至该医院接受检查。工厂由人事组接洽医师至厂内检查。

(五)有关费用概由各部门负担。

(六)经检查结果有疾病者,应早期治疗,如有严重病况时,由公司令其停止继续工作,返家休养或往劳保指定医院治疗。

篇3:员工健康检查办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某汽车制造集团公司为省内大型汽车整车生产企业, 主要产品有乘用车、商务车和专用车3大系列。该集团下属13个企业生产线共1895名员工及部分管理干部, 其中男性1678人, 女性217人;年龄最大53岁, 最小19岁。对以上员工 (包括99名技术中心人员, 其中男97人, 女2人) 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对作业现场177个监测点进行监测。

1.2 方法

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188-2007) 、《尘肺病诊断标准》 (GBZ 70-2009)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GBZ 68-2008) 、《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 (GBZ 49-2007) 诊断尘肺、苯中毒和噪声聋。根据国家高校教材《诊断学》[1]、《内科学》[2]相关内容判断血压、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等结果正常与否。

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59)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T 160X)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定第8部分噪声》 (GBZ/T 189.8-2007)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一部分:总粉尘浓度》 (GBZ/T 192.1-2007) 进行现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2 结果

2.1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电焊烟尘、其他粉尘、苯系物、氮氧化物、噪声等。见表1。

2.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各种有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见表2。粉尘作业职业健康损害的判断指标主要是高千伏X线全胸片和肺功能检查, 苯作业的判断指标主要是血象变化, 这2种作业人群职业健康损害指标与其他不从事此2种职业人群体检结果见表3~4。

注:心电图异常, 其中心动过缓为132人, 占阳性检出率的64.7%, 占受检人数的7%。B超异常, 其中报告脂肪肝者11人, 占阳性检出率的32.3%, 占所有受检人员的1%。

注:粉尘作业人员高千伏X线全胸片表现为肺纹理明显粗、紊乱、散在点状密度增高阴影为异常检出。

注:血常规异常指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3项低于正常值者。

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损害判断指标主要为电测听检查, 本次调查150名噪声作业人员接受了电测听检查, 结果显示, 职业性听力损伤人数达25人, 占受检人数的16.7%。

3 讨论

本次作业现场环境噪声检测合格率仅为19.5%, 噪声作业劳动者听力损伤的总检出率高达16.7%, 所以噪声是该集团公司目前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对人体多个系统, 如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系统都可造成危害, 但主要的靶器官是对听觉器官的损伤[3,4], 长期接触噪声可发生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害———职业性噪声聋。有调查表明电焊烟尘与噪声等有害因素联合接触可加重工人听觉系统的损伤[5]。所以该集团应重视噪声及多种有害因素联合作用对职工健康的不良影响, 在目前暂时尚不能改造工艺、设备的情况下, 首先应加强对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使用的指导和监督。

粉尘的检测合格率为84.4%, 粉尘作业的目标职业病是尘肺, 《尘肺病诊断标准》[6]GBZ 70-2002给尘肺的定义: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有以进行性肺功能损害为主, 且无特效治疗等特征。尘肺病的诊断主要有两大指标:高千伏X线全胸片和肺功能检查。前者从影像学反映肺组织纤维化的范围和程度, 后者则反映劳动者肺呼吸功能损伤的性质和程度。此次检查高千伏全胸片和肺功能检查的总阳性率粉尘作业者分别为5.4%和8.8%, 非粉尘作业阳性检出率为4.7%和0.9%, 经统计学分析, X线胸片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功能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尘肺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和环节是粉尘颗粒进入肺泡后, 由巨噬细胞吞噬, 产生肺泡巨噬细胞 (PAM) 。PAM崩解释放出多种炎性介质、致纤维化因子, 被吞噬的粉尘颗粒重新游离, 游离的粉尘颗粒再被吞噬, 再崩解。如此反复, 肺组织始终存在着炎性细胞, 最终使肺组织发生损伤, 引起纤维细胞增生, 是尘肺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也是尘肺病人虽然脱离粉尘作业环境, 但病变仍继续发展升级的主要原因[3,7,8]。本次肺功能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阳性检出率, 表明肺泡里首先出现并一直存在的多种炎性细胞引起肺泡与终末细支气管炎性变化对肺功能的损伤可能早于纤维增生变化, 因而出现了粉尘作业人员胸片异常检出率虽然高于非粉尘作业人员, 但无统计学意义, 而肺功能的异常检出率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所以粉尘作业健康检查一定要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 肺功能检查作为必检项目。

本次苯系物检测合格率为97.3%, 是3类有害因素中合格率最高的, 苯系物的目标职业病主要是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表现以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造血系统损害。本次体检血常规异常检出率为6.2%, 但苯作业工人的阳性检出率为8.9%, 非苯作业工人的阳性检出率仅3.7%, 二者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该集团在2006年曾诊断过1例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 (全血细胞减少症) 的职业病发病情况, 所以该企业还要加强对苯系物职业危害的防护, 应使用无苯或低苯含量的油漆, 加强对劳动者正确使用防毒口罩、面罩的监管和指导, 坚持做好职业性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杜绝有职业禁忌证人员上岗和及时发现职业性健康损害的早期表现, 做好早期干预工作。

本次体检血压异常的检出率为4.0%, 明显低于1991年全国第三次成人血压普查的11.88%的发病率[2], 而心电图检出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达7%, 可能都与本次检查的人群以中青年为主有关。总之, 本次体检显示, 该企业非有害作业人群健康状况较好。

4 小结

本项课题对该汽车制造集团下属13个企业177个作业现场进行了监测, 对生产一线1895名员工及部分管理干部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 噪声作业现场检测合格率仅为19.5%, 劳动者听力损伤的总检出率高达13.9%, 噪声是该集团目前最主要的职业危害;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粉尘作业工人的肺功能损伤发生率 (P<0.01) ;苯作业工人血常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苯作业工人的血常规异常检出率 (P<0.01) 。该企业应该从改革生产工艺、设备, 启用无毒或低毒原材料, 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管和指导, 按规定做好职业健康监护相关工作, 全方位的切实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保护好劳动者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陈文彬, 潘祥林.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诊断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陆再英, 钟南山.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何凤生.中华职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109-1114.

[4]GBZ49-2007.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

[5]李小霞, 李举跃, 苏首勋.电焊烟尘与噪声联合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的调查.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9, 36 (1) :87-88.

[6]GBZ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

[7]黄京慧.1148例尘肺病双肺同期灌洗治疗临床分析.中国疗养医学, 2003, 12 (1) :37.

篇4:员工健康检查办法

关键词 婴幼儿 定期健康检查 健康状况

儿童时期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了解本地区3岁以内的婴幼儿定期健康检查与不定期健康检查状况,为确定今后儿保工作重点及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将2006年3岁以内的婴幼儿定期健康检查与不定期保健的健康情况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提取我院儿保门诊2006年系统保健档案1800名,临时体检(年均1~2次)档案2600名进行分析。

方法:系统保健定期检查的1800名3岁以内的婴幼儿,从0岁开始建档,录入四川成都金石软件公司的儿童保健软件管理系统,做到了6月内每月健康检查1次,6月以上每2月健康检查1次,1岁以上每3月健康检查1次,2岁以上每半年检查1次。在儿保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了科学育儿,做到了4~6月内能母乳喂养,4~6月后添加辅食,人工喂养,选择优质牛奶及各种营养素,发现疾病得到了早纠正,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真正做到了健康聪明从0岁开始,发放成都金石软件公司的儿保宣传资料。

标准:采用1995年中国九大城市儿童体格生长数据为参照人群值,评价为三等划分法。>X+2SD为上等,X±2SD为中等,<X[TX-]-2SD为下等,使家长及时了解生长发育状况。

结果

定期健康检查与不定期健康检查的体格发育与疾病患病率比较。见表1、2。

讨论

从上面两组情况对照说明,婴幼儿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较快,定期间隔检查时间不宜太长,应按照各年龄期保健需要,定期到固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街道医院、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检查。通过连续的纵向观察可获得个体儿童体格生长和社会心理发育趋势,以早期发现问题,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定期检查的频度,应6个月以内婴儿每月1次,7~12个月婴儿则2~3月检查1次,体弱儿应宜适当增加检查次数。定期检查的内容包括:①体格测量及评价。②询问个人史及即往史、包括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疾病情况,家庭环境与教育等。③全身各系统体格检查,④常见病的定期实验室检查,如缺铁性贫血、寄生虫病、佝偻病、微量元素缺乏症、发育迟缓等疾病应作相应的进一步检查。系统保健定期体验的婴幼儿得到了及时的喂养指导,做到了无病早防,有病早治,身心没有受到伤害,所以生长发育比不定期检查者要好。疾病发生率低,不定期保健的婴幼儿都是发现问题才看医生,受到了营养不良及疾病较大影响,所以生长发育低、疾病发生率高,这样对全人口素质的影响严重。目前特别是农村还有很多经济文化落后,根本没有定期儿童保健防病意识,仍在走治病的路。要搞好儿童保健改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必须发展经济是国策,发展农村经济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篇5: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批准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名单、地址、检查类别和项目等相关信息。

第五条 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涉及放射检查项目的还应当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

(二)具有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场所、候检场所和检验室,建筑总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三)具有与批准开展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相适应的执业医师、护士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四)至少具有1名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

(五)具有与批准开展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开展外出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具有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仪器、设备、专用车辆等条件;

(六)建立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制度。

符合以上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颁发《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批准证书》,并注明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

第六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具有以下职责:

(一)在批准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范围内,依法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二)履行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的告知和报告义务;

(三)定期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情况,包括外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情况;

(四)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五)承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七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指定主检医师。主检医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执业医师证书;

(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

(四)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相关工作三年以上,熟悉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诊断相关标准。

主检医师负责确定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对职业健康检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审核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第八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关心、爱护劳动者,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知情权及个人隐私。

第三章 职业健康检查规范

第九条 按照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检查分为以下六类:

(一)接触粉尘类;

(二)接触化学因素类;

(三)接触物理因素类;

(四)接触生物因素类;

(五)接触放射因素类;

(六)其他类(特殊作业等)。

以上每类中包含不同检查项目。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根据批准的检查类别和项目,开展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

第十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应当与用人单位签订委托协议书,由用人单位统一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也可以由劳动者持单位介绍信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第十一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依据相关技术规范,结合用人单位提交的资料,明确用人单位应当检查的项目和周期。

第十二条 在职业健康检查中,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以下职业健康检查所需的相关资料,并承担检查费用: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篇6:员工身体健康检查管理规定

从事有毒有害岗位作业的职工体检周期,应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分级标准、接触剂量和劳动条件分级确定,其中:

1、从事放射线作业、高温作用及接触ⅰ、ⅱ级毒物的职工每年一次。

2、接触其它毒物的职工为1-4年一次,其中作业环境监测结果经常超过卫生标准的(连续3次以上)缩短为1-2年一次。

3、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为1-3年一次,其中接触矽尘者为每年一次。

4、噪声作业岗位的职工为1-4年一次,其中噪声监测结果超过卫生标准的为12年一次。

5、接触矽尘,已确定为人类致癌物和已确诊为职业病患者,在脱离原作业环境离退休后,仍要对其进行职业性体检。

6、根据作业环境生产性有害因素,由工业卫生、职防部门提出,由企业安全生产委员召集工会、安全、人事、财务等部门共同确定体检项目、内容,凡地方劳动卫生监督部门规定的项目,不得遗漏。

7、有毒有害职工每年体检率不得低于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职工人数25%,受检率不得低于90%。

8、体检中发现与职业因素有关的疾病或职业禁忌症,要填写体检结果登记表和处理意见书,转交受检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工种不合适者,要予以调换。

9、职防部门要将体检结果填入职工健康档案。

10、体检中发现疑难职业病例,要做到进一步检查,由职业病诊断组确诊,并填写职业病卡片,上报有关部门。

11、体检中发现群体反应,可能与接触有害因素有关时,要对作业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评价。

12、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职工体检时,必须对该作业场所有毒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篇7:XX公司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第十二条、公司当按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篇8:员工健康检查办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抽取2013年10—12月间,某银行健康检查员工,且最近1个月未服用抗生素、铋剂、质子泵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H2受体阻滞剂者496例,其中男性288例(58.1%),女性208例(41.9%);年龄23~59岁,<30岁240例(48.4%),≥30岁256例(51.6%)。

1.2检测方法使用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尿素(14C)胶囊,采用深圳中核海德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P检测仪呼气卡及配套仪器。1受检者空腹4~6 h,受试前漱口;2用约120 ml温饮用水送服尿素 (14C)胶囊1粒,静坐10~20 min;3收集受检者的气体样本;4将卡插入检测仪进样口,仪器进行自动检测, 首次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样本,检测仪自动复测1次, 显示并打印结果。

1.3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3项(年龄、性别、婚姻状况)、饮食习惯7项(吸烟、饮酒,嗜辣、酸、甜、腌制品、生蔬菜)、社会经济状况2项(文化程度、饮食环境)。在自愿接受调查的基础上, 对受检者进行询问,由护士填写调查表。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不同性别员工HP检测结果本组496例受检者中,判定为HP检测阳性280例,总感染率为56.5%,其中男、女性受检者HP感染率分别为61.1%和50.0%, 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注:HP—幽门螺杆菌;两组间阳性率比较,χ2=6.07,P<0.05。

2.2不同年龄员工HP检测结果中、低年龄组HP感染率分别为71.9%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注:HP—幽门螺杆菌;两组间阳性率比较,χ2=51.19,P<0.01。

2.3不同饮食习惯员工HP检测结果经常吸烟、饮酒,嗜辣、酸、生鲜蔬菜者HP感染率均高于无上述习惯者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常嗜甜食者HP感染率低于较少甜食者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4不同文化程度员工HP检测结果本组受检者随文化程度的增高,HP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HP的高阳性率,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目前世界范围内HP感染率为50%,其中约有10%发展为消化性溃疡,约1%最终发展为胃癌。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HP学组所作的一个涉及全国20个省市40个中心的自然人群的HP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HP现症感染率为42%~64%,平均为55%,人群中总感染率高于发达国家的50%[3,4]。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行业HP感染率高达56.5%,超出我国平均水平。目前,许多研究证明HP感染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4,5]。另有研究表明,接吻亦是感染HP最直接的途径,唾液中可检测HP,如果情侣深度接吻,HP的传播将自然畅通无阻[2]。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食物, 可使胃黏膜损伤抗力下降,导致HP入侵[7]。另有资料显示,现今吃西餐的人越来越多,食用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的习惯,或涮火锅时肉没煮熟,生食蔬菜清洗不干净或经常在外聚餐,导致被HP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7,8]。防治HP感染,不仅可能治愈原有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器质性病变,使胃癌的风险大大降低,还可消灭由HP作用而引起的其他器官和组织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贫血、痤疮、酒糟鼻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1]。

注:HP—幽门螺杆菌。

注:HP—幽门螺杆菌;不同文化程度阳性率比较,χ2=5.08,v=3, P<0.05。

本次调查发现:1吸烟、饮酒、嗜辣、酸、生食蔬菜者的HP阳性率高于无上述习惯员工;2员工卫生意识略显淡薄,饮食习惯不够健康;3早、午饭均在员工餐厅就餐,餐盘、碗筷为公用;4部分从事数据工作的员工常出差,在外就餐机会多;这些可能是导致该行员工HP感染率较高的因素。针对调查结果和可能的危险因素,医院专家提出建议:一是,HP阳性者接受正规药物治疗;二是,安排消化、感染科专家上门授课,进行HP防治知识讲座和个性咨询指导;三是,公用餐具洗消、 监控制度落实到位,餐厅减少提供生食蔬菜,生吃瓜果彻底洗净;四是,发放健康宣传小册子,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严把病从口入关。从而切断HP感染途径,达到有效控制和降低HP感染率的目的。

篇9:员工健康检查办法

(2015年6月1日XXXXXXX公司工会制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保护公司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健康管理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第三条 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保证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落实。

第四条 每年全体员工进行一次体检,保证每位员工的身体健康。进行体检的员工视同正常出勤。

第五条 职业健康检查由公司工会统一带队到指定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体检机构)进行体检。检查结果应当客观、真实,体检机构对健康检查结果承担责任。对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员工,应当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其复查和医学观察。

第六条 根据相关资料,驾驶员岗位的职业病范畴有:

1、噪声性耳聋,2、颈椎病,3、视力疾病。必须认真落实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第七条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员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工作。

第八条 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公司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工作。

第九条 公司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第十条 公司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应当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应当由公司承担。

第十一条 公司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体检机构除及时通知公司外,还应当及时告知员工本人。

第十二条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我公司实行全体员工每年检查一次,各部门对检查出的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第十三条 提供相应的警示标志和设备的技术说明、可能产生的职业伤害说明、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防护要求、防护设施、防护标识以及应急救治措施与工具等。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拆卸停用各种职业健康防护设施、标识,因故必须拆卸、停用时须报经上级部门批准,并及时恢复。

第十五条 运营部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对公司尘毒、噪声、振动等有害作业环境定期进行检测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并督促整改,做好检测数据归档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工作时间安排合理,符合常人身体负荷。第十七条 尽最大努力根据员工工作的特点和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第十八条 保护员工心理健康,不定期进行基层了解情况。对员工生活家庭了解、关心,为员工排忧解难,让员工工作无后顾之忧。第十九条 员工不得向公司隐瞒个人身体状况(包括职业病、传染病、遗传疾病等),如有发现,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处分或开除。

第二十条 提高食堂管理的整体水平,加强饮食管理,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要求搞好职工食堂饮食工作,保证食品制作,营养合理,保证员工高质量用餐,维护和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第二十一条 经常利用标语、板报、广播、文件等形式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宣传和健康意识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使全体职工充分认识职业健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十二条 做好对员工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工作,针对季节性流行病、传染病等,要全员关注防病、治病的知识和方法。

第二十三条 加强个人卫生的宣传,搞好形象教育,是每个员工能够从我做起。为单位树立形象的同时,也做好自身的卫生保健工作,是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壮的体魄投入到工作中去。

篇10:员工健康检查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管理,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健康检查是对从事或可能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医学检查、监测的预防医学行为,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

第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所需要的相关资料。

第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设置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第二章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第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名单、地址、检查类别和项目等相关信息。第六条 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分为接触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放射线或放射性物质及特殊作业人员等六类,每类职业健康检查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设立若干项目。

第七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职责是:

(一)在批准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范围内依法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出具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二)履行劳动者健康损害、职业禁忌的告知义务,以及疑似职业病的告知及报告义务;

(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根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或用人单位委托,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应急健康检查;

(四)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情况;(五)根据用人单位的委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六)承担《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其他职责及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法人授权资格;(二)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放射诊疗许可证》,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应当符合执业范围要求;

(三)具有相对独立的健康检查场所、候检场所和检验室,建筑总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X射线等特殊检查室使用面积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具有与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五)具有与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六)设置职业健康检查管理部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度。第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申请职业健康检查资质,应当提交以下资料:(一)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申请表;(二)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医疗机构执业和放射诊疗许可证(含副本)复印件;(四)申请从事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

(五)与申请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资料;(六)与申请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及工作场所资料;

(七)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制度有关资料;(八)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十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资料后,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同意受理的,应当在六十日内完成资料审查和技术评审,在技术评审结束之日起二十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第十一条 对批准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颁发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并注明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不批准的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限为五年。

第十二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六个月前向原批准部门申请延续,经审查合格的予以办理延续手续。

第十三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需要变更职业健康检查类别或项目的,应当向原批准部门提出申请,并进行资质审定。变更法人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及地址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批准机关申请变更。

遗失职业健康检查批准证书的,应当及时声明,并向原批准部门申请补发;补发的资质证书的批准日期为准予补发日期,在该日期后打印“补发”字样。

变更或补发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原有效期不变。

第十四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批准部门注销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并登记存档,予以公告:(一)医疗卫生机构申请注销的;

(二)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未提出延续申请的;(三)被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

第三章 职业健康检查

第十五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布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工作程序等相关信息。

第十六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接受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委托,应当签订委托协议书。第十七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依据职业健康监护相关技术规范,结合用人单位提交的资料,告知用人单位应当检查的项目和检查周期。

用人单位应当提供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体检人员名单、工艺流程等相关资料,并作为委托协议书的附件双方共同保存。

第十八条 劳动者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可能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并要求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根据劳动者所在单位出具的职业史证明材料或劳动者自述的职业史,对其进行健康检查。

第十九条 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师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定期参加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医师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二十条 职业健康检查实行主检医师技术负责制,主检医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级及以上医疗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相关工作三年以上,熟悉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诊断相关标准;(三)参加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主检医师培训并考核合格。

每个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具有一名以上主检医师。

第二十一条 职业健康检查主检医师的职责:

(一)负责职业健康检查的质量控制,保证职业健康检查符合职业健康监护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二)综合分析各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作出职业健康检查结论,提出医学处理意见并签名;

(三)负责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咨询和解释工作。

第二十二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客观、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三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完成劳动者个人健康检查报告和本次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委托,综合分析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监测资料,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防护措施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出具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

第二十四条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结束之日起三十日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包括劳动者个人健康检查报告和本次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以书面形式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者个人健康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时间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用人单位。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的,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还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报告。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

第二十五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登记机关管辖区域范围内开展外出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每年向登记机关备案。

第二十六条 职业健康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保障劳动者的知情权并保护其个人隐私。

第二十七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做好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居民健康卡发放和使用工作。

第二十八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建立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并长期保存。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委托书;(二)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书面告知材料,包括劳动者个人健康检查报告、本次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包括劳动者个人健康检查结果汇总、需要复查的劳动者名单、职业禁忌作业人员名单、疑似职业病病人名单等);(四)其他有关材料。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辖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管理,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做好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制度执行情况;(二)职业健康检查的类别和项目;(三)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情况;(四)疑似职业病报告情况;(五)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情况等。

第三十条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至少每半年监督检查一次。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将审批、监督检查情况等信息相互通报,保证工作的有效衔接。

第三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时,有权查阅或复制有关资料,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不得隐瞒、阻碍或者拒绝。

第三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投诉、举报机制,履行保密义务。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条进行处罚。

第三十四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一条进行处罚:(一)超出资质认可或者批准范围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二)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三)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第三十五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疑似职业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进行处罚。第三十六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三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未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履行主检医师职责的;(三)未建立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的;

(四)未在登记机关备案开展外出职业健康检查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周期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执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5号)及相关技术规范执行。

第三十八条 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的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2年 月 日起施行。2002年3月28日卫生部公布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3号)同时废止。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起草说明

一、修订背景

为规范我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防治职业病,根据2001年10月27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卫生部制定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3号)(以下简称〘监护管理办法〙),并于2002年5月1日起施行。2011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和中央编办〘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0〕104号)对职业卫生监督职能进行了调整,卫生行政部门不再承担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的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并进行监督管理。为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管理、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拟将〘监护管理办法〙修订为〘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检查管理办法〙),并对有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

二、修订过程 2011年9月,卫生部监督局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修改原则和精神,对〘监护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起草了〘检查管理办法(修订初稿)〙,并先后多次组织召开由相关领域专家和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参加的研讨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检查管理办法(修订送审稿)〙,于5月报送卫生部监督局。

2012年6月下旬,卫生部监督局组织召开由卫生行政部门、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的修订研讨会。根据会议讨论结果再次进行修改,形成了〘检查管理办法(修订稿)〙。8月,卫生部监督局书面征求了31个省(区、市)卫生厅局监督(法监)处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监督处的意见,共收到有关意见139条,其中88条意见被采纳或部分采纳,51条意见由于其他条款已包括相关内容等原因未被采纳。在逐条梳理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于9月24日经局务会讨论原则通过,并于会后征求了部内有关司局的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检查管理办法(修订稿)〙,保证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卫生部监督局组织召开论证会,邀请部内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和职业健康检查有关专家参加。会议对修订内容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了〘检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三、总体思路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中央编办〘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0〕104号)有关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重点突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并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规范职业健康检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强调政务院务公开,方便劳动者,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四、修订的主要内容

〘监护管理办法〙共二十五条。修订后的〘检查管理办法〙共分六章,三十九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增加多项方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规定。一是为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充足、便捷的职业健康检查,针对部分县(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数量相对不足的情况,增加了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设臵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规定(第四条)。二是强化政务和院务公开,增加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分别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名单、地址和工作程序等规定(第五、第十五条)。三是为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增加了劳动者自己要求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给予检查的条款(第十八条)。四是为方便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增加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外出体检的条款并将备案规定为每年一次(第二十五条)。五是为方便劳动者就诊和档案保存,增加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发放居民健康卡等规定(第二

十七、第二十八条)。

(二)细化并加强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监督管理的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职业健康检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增加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申请条件、行政审批、延续、变更、注销等的具体规定(第八至第十四条)。二是进一步细化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各项职责和责任(第七、第二十二条)。三是增加对职业健康检查医师和主检医师条件、职责、培训和考核的有关规定(第十九至第二十一条)。四是增加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规范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规定,包括签订委托协议书、告知用人单位应当检查的项目和周期、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等(第十六、第十七、第二十三条);五是增加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监督管理原则、监督检查内容和监督检查频次等规定(第二十九至第三十一条)。六是增加社会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机制(第三十二条)。七是增加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未履行告知、报告、建立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等职责的法律责任规定(第三十六条)。

(三)依法依职责对涉及用人单位的有关条款进行调整。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中央编办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调整,本次修订删除了原〘监护管理办法〙中有关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的内容(原〘监护管理办法〙第三、六、七、八、九、十、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条),涉及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的建立、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和保存以及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49号令)已对有关内容进行了规定。按照〘职业病防治法〙保留并进一步细化对用人单位应当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所需资料的规定(第三条、第十七条第二款)。

上一篇:运用雨课堂教学设计下一篇:小不点三年级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