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性探究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悲剧性探究范文

探究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想必文坛大师老舍的《骆驼祥子》谁都看过,如此一部著作让人看过之后难免会产生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骆驼祥子》,就人物而言,是非常成功的,老舍笔下的祥子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同时,祥子正直善良,有骆驼一般的坚韧的精神。

可这些又有什么用呢?最终祥子的结局也是一场悲剧。其实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有两方面。

从主观上来说,个人奋斗的理想是行不通的,这根本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困境遭遇的正确道路。个人奋斗顺利的时候,表现为要上进;遇到挫折,会自私自利。在屡受打击后,个人奋斗就变为自暴自弃,从自私自利变为损人利己。我们可怜的祥子未能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也没有认识到个人奋斗根本不是劳动者人民摆脱困苦的求生之路。祥子的悲剧在于他的长期“执迷不悟”。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接踵而来的打击使祥子滋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他曾经全力反抗命运却最终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他曾经对虎妞干预他的生活目的的企图有所抵制却最终受制于她,最后在虎妞身亡而小幅子又自尽以后,他的理性彻底泯灭。他的道德之柱彻底崩溃,终于自我放纵,跌入了流氓无产者之列。

祥子,如同骆驼般的一个人,再怎么积极,再怎么坚韧,恐怕也逃脱不了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从客观上来说,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祥子想买自己的一辆车的愿望,只不过是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当的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却似乎成了奢望。祥子历尽艰辛,三起三落。他不可能以一己力量与这个黑暗社会抗衡,而这个社会却把他从“人”变成了“鬼”——个人主义的末路鬼。“造物主”赋予了我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有尊严!我同情祥子,祥子,本身没有错,他,拥有一身幸福的各种条件,却生在了错误的时代,迫使他屈服于世俗的淫威之下。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人格,都有自由,没有人是不该存在的,也没有人是上天特别眷顾的。哼!但是这个丑恶的社会,硬是不让好人有出路,生在这个时代,生活偏偏又捉弄他,是的,他经受不住,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游戏生活,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唉,没想到祥子的结局竟是如此的悲惨。

这是一个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只怕,我们也会向祥子一样堕落下去,但是,无论怎样,我们应该坚持不懈,我们应该像夏花般绚烂地盛放,给自己一个无悔的季节!

第二篇:论《赵氏孤儿》的悲剧性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论《赵氏孤儿》的悲剧性

查干哈斯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 07双语班 学号:20072103018)

指导教师:张丽华

引 言

《赵氏孤儿》全名《赵氏孤儿冤报冤》或《赵氏孤儿大报仇》,作者是元代前期杂剧作家纪君祥,《赵氏孤儿》表现的是历史传说中春秋时代的故事,故事的原型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的《晋灵公不君》,其中主要记载了晋灵公与赵盾君臣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没有赵、屠两家相互仇杀的情节。在《史记》卷43《赵世家》中,才有了晋灵公被赵盾的侄子赵穿刺死,屠岸贾在晋景公的默许下,借着为晋灵公报仇的名义族灭赵家,以及随之而来的“搜孤救孤”的故事轮廓。《赵氏孤儿》所述剧情,主要取材于《史记》。大致剧情是:晋灵公时,武臣屠岸贾与文臣赵盾不和,设计陷害赵盾,在灵公面前指责赵盾为奸臣。赵盾全家三百余口因此被满门抄斩,仅有其子驸马赵朔与公主得以幸免。后屠岸贾又假传灵公之命,迫使赵朔自杀。公主被囚禁于府内,生下一子后托付于赵家门客程婴,亦自缢而死。程婴将婴儿放在药箱里欲救出孤儿,负责看守的将军韩厥同情赵家看不惯屠岸贾的恶行,放走程婴与赵氏孤儿后为保证孤儿的绝对安全亦自刎。程婴携婴儿投奔赵盾老友公孙杵臼。此时屠岸贾急欲斩草除根,为搜出孤儿便假传灵公之命,要将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杀绝。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决定献出自己的亲生儿子以保全赵家血脉。后程婴便向屠岸贾告发公孙杵臼私藏赵氏孤儿,屠岸贾信以为真,派人搜出婴儿,掷在地上,又刺了几剑,程婴见亲子惨死,忍痛不语。公孙杵臼大骂程婴和屠岸贾后触阶而死。屠岸贾心事已了,便收程婴为门客,将其子程勃(实为赵氏孤儿)当作义子,又取名屠成。二十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告诉其实情。赵氏孤儿悲愤不已,决意报仇。此时灵公已死,悼公在位,程勃将屠岸贾专权横行、残害忠良之事禀明,悼公便命他捉拿屠岸贾并将之处死。赵家大仇得报,赵氏孤儿恢复本姓,被赐名赵武。

在《赵氏孤儿》这部剧本中主要出现了以下的人物——赵氏孤儿、反面人物屠岸 1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贾、舍命救孤儿的“八义”(即钜麋、提弥明、灵辄、程婴、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程婴之子)。而在这十个人物中,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以程婴为代表的“八义”,特别是程婴,全剧着重刻画了他为救赵氏孤儿所做的一系列义举,所以尽管剧本名为《赵氏孤儿》,但赵氏孤儿并没有被作者进行很多的描刻,而是更像一个用以贯穿整个剧目的媒介;当然,与剧目同名的赵氏孤儿也是本剧的重要人物;而剧中的另一个人物,即屠岸贾,作为剧中的反面形象亦是本剧不可忽视的人物。

《赵氏孤儿》敷演了一个报冤复仇的悲剧性历史故事。全剧围绕救孤复仇的中心事件,歌颂了英雄人物为正义前仆后继、执著追求的牺牲精神。洋溢着浓郁的悲剧意识。赵朔死前对公主嘱咐: “公主,你听我遗言,你如今腹怀有孕,若是添了女儿,更无话说,若是个小厮呵,我就腹中与他个小名,唤做赵氏孤儿。待他长立成人。与俺父母雪冤报仇。”[1]公主死前将孤儿托付给程婴说:“你怎生将这个孩儿掩藏出去,久后成人长大,与他赵氏报仇。”韩厥自刎前对程婴说:“将孤儿好去深山深处隐,那其问教训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军,拿住贼臣,碎首分身,报答亡魂,也不负了我和你硬踹着是非门,担危困。”还有公孙杵臼对程婴的寄托:“我嘱咐你个后死的程婴。休别了横亡的赵朔。畅道是光阴过去的疾,冤仇报的早。将那厮万剐千刀,切莫要轻轻的素放了。”信念的每一次传递都伴随着牺牲,也增添了一份执著和希望。悲剧意识由此荡漾开来,愈积愈浓,缔造了《赵氏孤儿》慷慨悲凉的悲剧意识。

一、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

(一)程婴之悲剧

程婴这个人物是《赵氏孤儿》主要的悲剧人物,不仅是因为作者对他的描写最为详尽,更是由于程婴最好的传达和表现了《赵氏孤儿》所要诠释的悲剧意义。

在赵氏面临灭门绝后的灾难时,程婴冒着极大危险,进入了已被封锁的公主府,依照公主的托付毅然选择了救孤,公主为了断程婴的后顾之忧,毅然选择了死亡。程婴把赵氏孤儿藏在自己的药箱中,准备带孤儿出府,然而很快就遇到了新的问题——把守府门的将军韩厥的盘查,幸而韩厥深明大义同情赵氏孤儿的遭遇,看不惯屠岸贾的恶行放走了程婴和赵氏孤儿以自刎来表明救孤之决心。而这时屠岸贾得知赵氏孤儿逃脱的消息之后,为了斩草除根,诈传灵公之命,要杀掉全国一月以上半岁以下的所 2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有婴儿。在这种情况下,程婴无法逃匿,即使逃匿,也要祸及全国婴儿。危急之中找到原是晋国大夫,因灵公无道、屠岸贾专权,且年事已高而弃官回乡的公孙杵臼商量。程婴决定把自己的亲生孩子冒充赵氏孤儿献出去,恳请公孙杵臼抚养赵氏遗孤。公孙认为程婴比自己年轻,更适宜承担抚养赵氏孤儿的责任,于是把程婴的儿子要来冒充赵氏孤儿收养,再由程婴到屠岸贾处告发公孙杵臼私藏赵氏孤儿。狡猾的屠岸贾对程婴有所怀疑,程婴以自己一是为救晋国婴儿之命,二是怕自己绝后,巧妙回答,狠毒的屠岸贾要程婴去对公孙杵臼行刑拷打,程婴只好忍痛而为。屠岸贾当面将程婴的儿子剁为三段,公孙杵臼也触阶壮烈而死。程婴眼见亲子惨死在自己面前,却将真孤儿收为义子取名为程勃。程婴从此被屠岸贾视为心腹,并将程婴的“儿子”——赵氏孤儿收为义子,名为屠成。在赵氏孤儿幸福成长的二十年漫长岁月中,程婴遭到不明真相的晋国人民的唾骂,独自吞咽着卖孤求荣的恶名、戟手唾骂的侮辱,始终默默忍受着强烈的痛苦和仇恨以及人们的鄙视。在生不如死的政坛魔爪下,他含辛茹苦,终于把孤儿赵武拉扯成人。他使一张白纸般的赵武燃起复仇的烈焰,他煞费苦心、画图说古、痛说家史、控诉奸佞,终于策动懵懂的赵武,挥舞起复仇的利剑,杀向十恶不赦的屠岸贾,报了二十年前的血海深仇。

程婴在戏剧中是个身份卑微的地道小人物——草泽郎中。可是正是这位不起眼的草根小人物,第一时间赶到下宫,把孤儿藏入药箱,带离险境;他慷慨陈词,说服宫门守将韩厥大义放行进而自刎;他吞下血泪,李代桃僵交出襁褓中嗷嗷待哺的亲生幼子,换下孤儿赵武;他忍辱负重,骗取奸贼屠岸贾的信任,苟活于世。他胸怀王公贵族不可能有的仁心、仁术,用自己卑微的孱弱双肩,扛起了救孤复仇的猎猎大旗。从这样的人物身上我们不仅看到忠义精神,同时也能看到其浓的化不开的悲剧命运。

统观全剧,不难发现,“忠义”精神是剧本主要歌颂和弘扬的。而这一精神正是由程婴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来呈现的。先是程婴因“向在附马府门下,蒙他十分优待,与常人不同”,且“幸得家属上无有我的名字”,毅然承担起了救孤的事业。在《赵氏孤儿》中,孤儿仅在第四折、第五折中出场,仅起到连结作品结构线索的作用。事实上悲剧主人公无疑是程婴,作者通过一些细小的事件,细致地刻画出程婴的思想发展过程,即报私恩——救孤儿——救众生——舍己——舍子——抚孤。作品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和斗争,因而程婴的思想性格便具有鲜明的封建时代特点和阶级特点。他“有恩不报怎相逢,见义不为非为勇”,“你又忠我可也不信,你若肯舍残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生,我也愿把这头来刎。”可见,程婴是以忠义出发反暴救孤的,作品歌颂的,也正是他的忠义行为。而正是这些思想和行动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讲就是构成他悲剧命运的关键。

可以说,在“忠义”精神上,程婴是一个作者塑造出来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完人楷模。他懂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他为了自己主人的利益不怕冒任何危险,在中国封建固有的君君臣臣、主仆体系道德教化下,为保全主人的后代,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忍辱负重独自承担艰辛困苦。作者正是通过程婴这样一个人物——个人境遇悲苦但精神无比高尚,从而打动成千上万的观众,进而使观者做出清晰的道德取向,即“忠义”至上。这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写作主题,也体现了作者所在时代的主流精神。但正因为如此更能体现出程婴这个人物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赵氏孤儿》中面对程婴这个人物时咏唱的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主旋律——忠义,而感动我们和引起我们心灵共鸣的却是它诠释生死的咏叹。当程婴、公孙杵臼商议救孤时,生是忍辱负重,死是大义凌然,生是难,死是易,怎样的一个生死决择啊!公孙杵臼舍身取义,死之可泣。而一介草泽医人程婴,为报当年赵家的恩惠,以一颗侠义之心承担起了一份英雄的使命更是弥足珍贵。程婴在目睹了亲子被屠岸贾摔死,公孙杵臼被乱棒打死之后,视孤儿为己出,二十载的含辛茹苦,二十载的忍辱负重,更是生之可歌。这是怎样的一种担当啊?此时,我耳边传来的是马连良[2]老先生的苍劲的韵腔:

老程婴提笔泪难忍,

千头万绪涌在心! 十五年屈辱俱受尽,

佯装笑脸对 奸臣。 晋国中上下的人谈论,

都道我老程婴贪图了富贵与赏金;

卖友求荣,害死了孤儿,

是一个不义之人!

谁知我舍却了亲儿性命,

亲儿性命!我的儿呀! 抚养了赵家后代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为孤儿我已然把心血用尽, 说往事全靠这水墨丹青。

画就了雪冤图以为凭证,以为凭证。

(二)赵武之悲剧

作为与剧目同名的人物,赵氏孤儿很显然是这部剧作的又一主要人物形象,但这一人物在剧中更多的时候是在承担一种媒介的作用,即一种贯穿全剧的作用。没有他就无法构成整个故事的冲突,但他并不拥有主动性。这个人物在剧中的所作所为是非常被动的。在赵氏孤儿成年具备行为与思考能力以前,他只是一个被众人营救以及被屠岸贾追杀的对象,尽管他始终参与了整个故事,但他无非是一个两班人马的跤力点,被救与被追杀都不由他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赵武出生之前,家族就遭灭门之祸,其母托孤于程婴,而后自缢。程婴冒险带孤儿出宫,将军韩厥仗义放孤儿出宫后,为保守秘密而自刎。程婴与公孙杆臼定计,以程婴之子冒充赵氏孤儿,藏于公孙杆臼家中,并由程婴出面告密,屠岸贾乃收捕公孙杆臼与假赵氏孤儿,假赵氏孤儿被斩,公孙杆臼撞阶身亡,程婴忍辱二十年,赵武赖以幸存。而在二十岁时他方得知真相。人生是这样的残酷,在他来不及准备的情况下却要面对这样的血海深仇。他背负着家族的杀戮和同仁的鲜血,仇恨却需要指向那个二十年来一直被称作“义父”的人。对于这样的命运他只能接受却不能改变,因为这一切早已在他懵懂之时就已发生,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命运之手操纵着这一切,不容他反抗。

无论哪个年代, 二十岁的人生都应当是花一样的蓓蕾初绽,梦一样的美丽温情。然而,如果就是在二十岁生日的这一天,知道了你出生的真相,而这真相背后又掩藏着那样血腥的杀戮,为了让你活下来,被你叫做父亲的那个人牺牲了自己唯一的儿子,为了这个真相,生父死了,而养育自己的义父却是灭他全族的不共戴天之仇人——如果是这样,怎么办?

这就是困境——赵氏孤儿的困境。在这个留传了千年的“搜孤救孤”故事里,人们的关注点似乎永远都集中于程婴的忠诚与信义,屠岸贾的固执与报应,而作为剧名的那个人,那个真实的困境中的孤儿,反倒被视作一个参照物,而没有得到足够的注视。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出生在家破灭门之日,成长在善意的谎言之中——只要平静地活下去,这些本不会是问题,他可以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成长为一个男人然后娶妻生子恬静地在他的时代里默默生活,然而他的身世注定他不会有这样的平静——突然之间,一切都被揭穿了。他知道了一切,他出生之前,赵家就遭灭门之祸,其母托孤于程婴,而后自缢。程婴冒险带着他出宫,将军韩厥仗义放他出宫,为保守秘密而自刎。屠岸贾搜孤甚急,拟将晋国婴儿全部杀戮,以绝后患,程婴与公孙杆臼定计,以程子冒充他,藏于杆臼家中,并由程出面告密,屠岸贾乃收捕公孙杆臼与假孤儿,假孤儿被斩,公孙杆臼撞阶身亡,他才赖以幸存。人生是这样的残酷,他背负着家族的杀戮和同仁的鲜血,仇恨却需要指向那个二十年来一直被称作“义父”的人——再也没有温情,屠岸贾一方面为养育栽培他成人的大恩人,另一方面又是赵氏家族全灭的罪魁祸首,赵氏孤儿生而为人,就不得不背负起其人生命运所难以承载的两难抉择。困境就这样实实在在地摆在面前,绕不过去的。

当程婴告诉赵氏孤儿真相,赵氏孤儿说出“元来赵氏孤儿正是我,兀的不气杀我也!”对于一个已发生的事件他才得以知晓。尽管在这里如果我们稍加思考就可以发现,赵氏孤儿有两种路可以选择,也可以说本可能有两种心境,即报仇和不报仇,以及两种态度,一种如剧本所述在得知真相后悲愤不已毫不犹豫的要杀屠岸贾以报血海深仇,再一种,毕竟赵氏孤儿与屠岸贾有着多年的情分,他很有可能在内心充满矛盾,徘徊在报仇与不报仇之间,一方面他与屠岸贾有着家仇,但另一方面,仅就对他这个个体而言,屠岸贾也的确对他有恩,所以抱着一种“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想法,赵氏孤儿也是有可能选择不报仇的。但正是有着前面的“八义”之举,特别是其中程婴的无私牺牲,使得赵氏孤儿在这个本来可以选择的时候也不可能有选择了,如果他不杀屠岸贾,那么“八义”的行为就是白费,使为他牺牲的人无法瞑目,使程婴倍感凄苦。所以无论是作者还是观者也只能接受一个没有选择的赵氏孤儿了。在这里与其说赵氏孤儿是顺从了作者在前面的层层铺垫,倒不如说在更深的层面上赵氏孤儿是顺从了封建道德体系的标准。而人处于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又怎能有自己的选择呢。所以尽管赵氏孤儿的行动很是符合该剧的主题和封建道德标准,但他却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更加真实的人性,而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无所为的被动。而这怎么能不被视为是莫大的悲哀呢?

戏剧中当作为复仇主体的赵武知道自己的身世时,所想的只不过是“将那厮钉木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驴推上云阳,休便要断首开膛:直剁得他做一锅儿肉酱,也消不得俺满怀惆怅。”到最后奸臣有报,忠良之后“袭父祖列爵卿行”,大家一起感戴君思浩荡,“落得个史册上标名,留于后人讲”。而这样的戏剧结尾更加巨了赵氏孤儿的悲剧意义。在中国古代,伦理道德始终是支配人们行为的至高无上的绝对信念,因此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复仇更多的是与特殊的政治斗争结合在一起,复仇者也往往不仅是受害者的亲人,更多的是一个利益群体。作为受害者的亲属,其自身回旋余地那样狭小,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被劫持的”,复仇本身往往超越了个人的恩怨而上升到正义与邪恶、忠良与奸佞之间的火拼:个人无法融入任何的主观犹豫,而是只能作为一个近似傀儡的东西,被很多看不见的手操纵着。没有了自主意识,这是何等悲哀的命运?

有人说,赵氏孤儿应该放弃复仇,表示和解。如此对故事进行窜改,那么赵氏孤儿由于处于弱势,他的行为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的误读信息:放弃、胆怯、逃避。他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公孙杵臼和程婴。人类发展史上,和平相处只是一种美德,人还有其他许多美德,比如:勇敢、 判恶别善 、决不放弃、冷静、耐心、隐忍待发。当很多种美德发生冲突时,人只能选择一种或几种时怎么办?那就要清晰地认识并选择符合自己能力、角色和身份的其中一项或几项。而戏剧中赵氏孤儿选择了复仇,正义战胜了奸佞,但抹不去那浓浓的悲凉气氛。

(三)其他人的悲剧

当赵朔被屠岸贾假传圣旨,赐三般朝典自杀身亡后,孑然一身的公主没有被黑云压城的血腥阴霾所吓倒,而是“遇急思亲戚,临危托故人”,把高贵的王室贵族之膝,跪向了卑微的草根郎中程婴:“你则可怜见俺赵家三百口,都在这孩子身上哩!”“你怎生将这个孩儿掩藏出去,久后成人长大,与他赵氏报仇。”当程婴表露出她娇嫩的金枝玉叶之躯难以承受屠岸贾的残酷拷问时,公主的表现同样不逊色于一个个慷慨赴死的男性义士,只一句“罢,罢,罢,我教你去的放心”,掷地铿然有声,转身慷慨自缢。以死来取信并托孤于程婴,彻底打消了程婴的担心和疑虑。同时也体现了这位刚烈女子对其丈夫的满腔深情大义:“他父亲身在刀头死”,“为母的也相随一命亡!”

巾帼不让须眉的公主,死得悲天怆地,摄人魂魄!后来明代传奇作家徐元久创作《八义记》[3],其中“一义”就是这位刚烈贞节的庄姬公主。赵朔的夫人庄姬公主是国君的胞妹,但在这场屠杀中就算是公主也保护不了自己的亲骨肉。这就是生在帝王 7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家的悲哀,虽然表面光鲜,可命运却掌握在别人手中,由不得你来左右。为救儿子,留下赵家唯一的血脉,她毅然选择了死亡。

韩厥这位治军威严著称的将军,见程婴一腔正义,十分感佩,他同情赵家的遭遇,看不惯屠岸贾的赶尽杀绝。为了救赵氏孤儿,在他军人执勤的岗位上,公然违抗屠岸贾的命令,把藏有赵武的程婴放走,然后毅然的选择了自刎,干净利索地解决了程婴救孤的后顾之忧。他本来有大好前途,他是屠岸贾信任的将军,不然也不会把他安排在把手公主府的位置上。而且他已经搜得了赵氏孤儿,只要他禀明屠岸贾,把赵氏孤儿交给屠岸贾,那就是大功一件,肯定会得到屠岸贾赞赏和提拔,前途不可限量。可他却放弃了这大好的机会,不禁放走了赵氏孤儿,在程婴提出怀疑其动机时以自刎的方式表明其咎赵氏孤儿的决心。这里显示出他同情弱者的侠义之心,为侠义他毫不犹豫的献出年轻鲜活的生命,我们一方为其侠义行为喝彩的同时也不禁为其英年早逝而扼腕痛惜。

烈士暮年的公孙杵臼与程婴共同谋划了一套血淋淋的“狸猫换太子”救孤方案。在那出激越悲怆的双簧大戏中,公孙杵臼与程婴配合得天衣无缝,在惨遭屠岸贾的刑罚之后,触阶而亡,为救赵氏孤儿献出了自己的古稀之命,彻底打消了屠岸贾的满腹狐疑。虽然他说生是难、死是易,他选了易,但是我们扪心自问,有几个人能做到像他那样慷慨赴死呢?他原本可以远离争端,安享晚年,但是为了“义”,他选择了慷慨赴死,他始终坚持着那种信念,被屠岸贾打得皮开肉绽也没能动摇其信念,最后大骂屠岸贾的残忍无道,触阶而死。我们不能忽略他以古稀之身担下为救赵氏孤儿而慷慨赴死的大义之举背后的悲凉的命运。

还有程婴的儿子,为了保全赵氏孤儿和晋国所有无辜的婴儿,程婴与退职年迈的大夫公孙杵臼商议,用假相瞒骗屠岸贾:程婴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这个不足百日的婴孩为同龄的赵氏孤儿燃烧释放出生命中仅有的光亮与温暖后,在那出大戏中彻底的蒸发了!一个不足百日懵懂婴儿,他不懂得什么是忠义、什么是侠义,可他却被动地献出了自己幼小的的生命,他连感受这个世界的机会都没有就夭折了。这是何其残忍的世界、何其悲凉的命运?

这些鲜活的生命,为了救赵氏孤儿前赴后继的或主动或被动的献出了自己鲜活的生命。这些生命不是能用一句“忠义”可以诠释的,其悲剧意义是非常之深远的。

在《赵氏孤儿》这部剧中,屠岸贾这个人物是不可或缺的。应该说这个人物是引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起整出戏剧冲突的关键。先是他设计陷害了赵家致使赵氏一门只剩下一个孤儿,随后他又千方百计追杀赵氏孤儿,从而导致了公主、将军韩厥、公孙杵臼、程婴孩子的死。可以说如果没有屠岸贾这个人物,是不可能有《赵氏孤儿》这部剧的。也就是说屠岸贾是一个“引子”似的人物,是一个主动出击造成冲突问题的角色。屠岸贾凶暴残忍,专权误国,陷害忠诚正直的大夫赵盾,在他的怂恿下,晋国国君下令:抄斩赵氏满门。一夜之间,赵盾和他的儿子赵朔、家属、奴婢等共计三百余口,倒在血泊中,做了冤鬼。然屠岸贾这个被人们认定为残忍毒辣的杀戮者,当他寄予厚望,精心呵护哺育二十年的义子举剑指向自己时心中不知作何感想?我想是人就不会是生来就残忍毒辣,都是后天的环境所造成的,你越想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你越是掌握不了命运,冥冥之中它自有定数。屠岸贾一心想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可是他哪里想得到他精心培养的义子正是他想要斩草除根的赵氏孤儿呢!这也就造成了他的悲剧命运。

总之,屠岸贾的残忍毒辣,愈演愈烈的杀戮,愈来愈狠毒的搜孤手段,成就了接踵而来的舍身救难的勇士们,公主为保住儿子的生命,献出了母亲的生命,程婴牺牲了自己的儿子,韩厥、公孙杵臼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忠臣义士一个个死难。这是一部壮烈的历史悲剧,他歌颂了正义,歌颂了为坚持正义反对邪恶而敢于赴汤蹈火的、前仆后继的自我牺牲精神,而更重要的其散发出的不可抵挡的浓浓的悲剧意味。

二、《赵氏孤儿》的悲剧意识

元杂剧《赵氏孤儿》堪称我国古典悲剧的杰作,饮誉中外。剧中写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贾的诬陷,全家三百余口被杀,并搜捕赵氏孤儿。草泽医生程婴与罢职归农的中大夫公孙杵臼定计救出孤儿。为救护孤儿,先后有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等人献出生命。二十年后,孤儿由程婴抚养长大,尽知怨情,擒杀屠岸贾,报了冤仇。《赵氏孤儿》敷演了一个报冤复仇的悲剧性历史故事。,歌颂了英雄人物为正义前仆后继、执著追求的牺牲精神的同时也洋溢着浓郁的悲剧意识。

中国是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民族,儒家文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实现理论,提倡个人与家国的一致性。个人的主体精神消融于家国的内涵中,幻化为全民族集体的高度自觉的主体性。个人没有任何纯个人的要求,只能克己复礼,为义忘利,为义忘己,舍生取义。这种情况下, 四平八稳的伦理秩序根本没有滋生 9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悲剧意识的温床,悲剧意识仿佛已被庞大的文化网所吞噬。剩下的只有消极屈从、逆来顺受。封建王朝的更替,意识形态的多元整合赋予了悲剧意识发展的一线光明,个体理想的执著遮求和这种理想在现实条件下的不可能实现,为悲剧意识的产生铺平了道路。生存在文化夹缝中的悲剧意识坚强地生长着,显示出独特的东方韵味,它们用一种更为曲折的方式追问、探索、宣泄,出现了与伦理冲突的爱情悲剧意识,与夫权冲突的怨弃悲剧意识,与世道冲突的命运悲剧意识,与忠奸斗争冲突的政治悲剧意识,与邪恶对抗的英雄悲剧意识等。正如刘鹗在《老残游记·自序》中说:“《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草堂诗集》为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赵氏孤儿》既洋溢着忠奸抗争的政治悲剧意识,又充满着正义与邪恶对抗的英雄悲剧意识,两者的结合缔造了作品气冲霄汉的悲剧意识。

贤臣昏君的政治悲剧在中国文化中源头很早,商朝即有比干剖心的悲剧。中国文化通过制度礼仪哲学和道德观念把君王神圣化了,有德有志的贤臣遇上昏君,除了“死谏”表达自己的忠,就再也没有合理办法了,比干如此,屈原如此,岳飞如此,袁崇焕也如此,他们深信为君而死可以名垂千古。昏君的必然存在,决定了中国政治悲剧意识的历史贯穿始终。但奇怪的是,中国的政治悲剧很少将矛头指向君王,而是指向君王背后的奸臣,比干之死,只怪妲己:屈原之死,只怪郑袖;岳飞之死,只怪秦桧,而《赵氏孤儿》中赵家的大仇也直指向了屠岸贾。由此,维护了中国社会皇权的稳定性,奸臣的存在替代了君王的罪过,成为政治悲剧的主角,正如《赵氏孤儿》中让奸臣屠岸贾代替了晋灵公的罪恶。并非奸臣没有罪恶,奸臣的罪恶与君王一脉相承,没有君王的纵容,悲剧是万万不会发生的,如没有晋灵公的纵容,屠岸贾怎能杀了赵氏满门而安然无事。而文化的一体性实质是颠倒主从关系,不允许将批判的矛头指向高高在上的王权。君王之所以如此,只是一时的蒙蔽,最后必将主持公道,使沉冤昭雪。就如《赵氏孤儿》中所有错误都指向屠岸贾,而在赵武的揭发下,晋悼公下令锄奸惩恶杀掉屠岸贾,使赵氏沉冤得雪。中国文化的政治悲剧意识使君臣冲突幻化为悲壮崇高的忠奸斗争。忠奸斗争掩盖了君王的昏庸,维持了伦理道德的平衡。《赵氏孤儿》作为一部政治悲剧,隶属于元代这样一个意识形态松弛的时代,得以将忠奸斗争和君臣冲突演绎得轰轰烈烈。将矛头指向奸臣屠岸贾的同时,也撕下了掩藏在其后的王权的威严面具。正如剧中公孙杵臼所唱: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南吕一枝花】兀的不屈沉杀大丈夫,损坏了真栋梁,被那些腌屠狗辈,欺负俺慷慨钓鳌翁。正遇着不道的灵公,偏贼子加恩宠,著贤人受困穷。若不是急流中将脚步抽回,险些儿闹市里把头皮断送。

这里必须正视的是全剧对王权的质问是不彻底的。屠岸贾杀赵朔是诈传晋灵公的圣旨。这就把晋灵公的罪责消除了。赵家灭门灾难的制造者只是屠岸贾一人,与晋灵公没有多大的关系。屠岸贾才是全剧质问的靶子,灵公只是陪衬,还在灵公之后添加悼公的出场,使沉冤得雪,从而恢复了王权的尊严,尤其文后的“谢君恩普国多沾降,把奸贼全家尽灭亡。 赐孤儿改名望,袭父祖拜卿相”,体现了政治悲剧意识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重压下的退让。

《赵氏孤儿》中政治悲剧意识的不彻底性决定了在其凸现悲剧意识时永远需要英雄悲剧意识的陪衬,在忠奸冲突中往往夹杂了义士壮烈崇高的行为。义士英勇崇高以身殉义,舍生取义如为了救赵氏孤儿而牺牲的前赴后继的英雄义士们,这些弥补了《赵氏孤儿》政治悲剧意识的不彻底性,使悲剧意识得以尽善尽美的诠释。因此明代徐元将其改编为《八义记》。程婴,义之首也,为托孤,不惜冒风险进宫;为救孤,不惜牺牲自己未经满月的儿子;为育孤,不惜二十年忍辱负重。这一切的付出只是“为赵家留得这条根,等他长立成人,与父母报仇雪冤”。韩厥,义士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可不道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在献孤与救孤之间,他选择了救孤,选择了自刎。公孙杵臼,义士也,为救孤惨遭毒打。最后撞阶而死。见证了义士的做人准则:“【煞尾】真是有恩不抱怎相逢,见义不为非为勇。”

“义”成为悲剧《赵氏孤儿》的思想核心。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不是某个人的偶然表现,而是中华民族精神长期的积淀。儒家以“义”为本。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将义置于生命之上,是英雄行动的内在动力,轰轰烈烈的义士行为中涌现了一个个悲剧英雄。他们为了暂时无法实现的理想信念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执著追求,慷慨献身,张扬了浓郁的英雄悲剧意识,改变了政治悲剧意识的柔性基调,展现了《赵氏孤儿》独特而悲凉的东方韵味的悲剧意识。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结 语

总之,一本五折的《赵氏孤儿》围绕忠奸斗争折射君臣冲突,一开幕就借屠岸贾之口说出,谋害赵盾,灭赵氏全族之过程,最后只剩一个遗腹子——“赵氏孤儿”也被屠岸贾斩草除根的追杀,幸而被赵氏门客——草泽医生程婴所救。程婴受公主所托用自己的亲生儿子换赵氏孤儿的命,经过二十年的忍辱负重终让赵氏孤儿报了大仇,使赵氏一族沉冤得雪。而为这一结局那么多前赴后继的英雄义士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戏剧的最后一幕和所有中国悲剧一样放在团圆和胜利的点上,让十恶不赦的屠岸贾得到了报应,让赵氏一族沉冤得雪,赵氏孤儿恢复了本姓,得名赵武。可这一切却无法消融染血的惨烈过去、无法抚慰那些屈死的灵魂。正如剧中所唱:

【脱布衫】将那厮钉上木驴,推上云阳,休便要断首开膛。直剁的他做一埚儿肉酱,也消不得俺满怀惆怅。

前仆后继的英雄义士用尸体加尸体的壮举烘托了全剧浓郁的悲剧意识,奏响了一曲气冲霄汉的忠义之歌。王国维说:“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问,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这种评价《赵氏孤儿》是当之无愧的。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注 释

[1] 纪君祥.赵氏孤儿[A].徐征、张月中主编.全元曲 (第四卷) [C].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713.以下所引曲文出处皆同。

[2] 马连良,于1901年2月28日(清光绪二十七年正月初十)生于北京,字温如,是京剧老生,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四大须生”之首,他开创的马派艺术影响深远,甚至超越了京剧的界限,是我国京剧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

[3] 徐元久.八义记.六十种曲评注(第5册)[C].作者黄竹

三、冯俊杰主编、刘孝严校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99

参 考 文 献

[1]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 纪君祥.赵氏孤儿[A].徐征、张月中主编.全元曲(第四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3] 纪君祥.赵氏孤儿[A].王学奇主编.元曲选校注(第四册上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亚里斯多德.诗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6] 雅斯贝而斯.悲剧的超越[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7] 熊元义.中国悲剧引论[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致 谢

时光不待,流年似水,毕业将至,回首往日的困惑于追求,不禁心潮澎湃。本论文是在张丽华博士的谆谆指导下完成的,我的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指导教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我的指导教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第三篇: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简析“骆驼祥子”的悲剧色彩

论文摘要:

在老舍笔下除了老派、新派与理想市民几种形象系列,还有一种属于城市底层的贫民形象系列,而且占有显著的位置。作者在刻画这一系列形象的时候,多数都突显出一定的形象色彩,而《骆驼祥子》则是充满着浓郁的悲剧性的作品,成为老舍创作中的一座高峰。本文从四个大方面阐述了祥子形象的悲剧性,从更深的层次分析了祥子的悲剧命运:

一、选取具有普遍性的车夫生活,揭露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奠基了主题的悲剧色彩;

二、通过描写用普通人的生活历程,突出了悲剧的典型性和社会性;

三、通过对祥子性格弱点的真实写照,营造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

四、主人公的悲剧和作者悲剧情绪的完美融合,描绘出感人悲剧色彩。 关 键 词: 骆驼祥子 悲剧 命运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个悲剧作品,半个世纪以来,它的悲剧性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读者,每一个悲剧性结局, 读者都为之激动、不平。小说主人公的悲惨结局,使处境与之相似的人们不由得严肃地展望自己的前途,产生不寒而栗的恐惧。五十年代初有个外国人在一篇评论老舍的文章中,谈到自己读了《骆驼祥子》以后,有很长一段时期一直不忍心乘坐在旧中国街头到处都是的人力车①。作品中一个人力车夫的不幸遭遇,竟然唤起了处境完全不同的人们对于实际生活中所有的人力车夫,也都怀有人道主义的同情。这些,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吸引或者思想触动,而是穿透心灵的震撼,通向现实的反思。这样的力量和效果,也并非别的什么,而是第一个给悲剧作出理论概括的古希腊哲人早就指出过的,为悲剧特有的美感内涵和作用——通过“激起怜

②悯与恐惧”陶冶和启迪人们。而《骆驼祥子》正是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

一、选取具有普遍性的车夫生活,揭露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奠基了主题的悲剧色彩

祥子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一场社会悲剧。他谈这部小说创作源于他与朋友闲谈。他说:“一位朋友跟我闲谈,随便的谈到他在北平时曾用过一个车夫。这个车夫自己买了车,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到末了还是受穷。听了这几句简单的叙述,我当时就说:‘这颇可以写一篇小说。’紧跟着,朋友又说:有一个车夫被军队抓了去,哪知道,转祸为福,他乘着军队移动之际,偷偷的牵了三匹骆驼回来。„„这便是骆驼祥子的故事的核心。”在旧中国,人力车夫受蹂躏遭迫害,百般挣扎,最终悄悄地死去之类的痛苦和灾难,每天都在街头巷尾演译着,有关的记载也充塞着报纸的社会新闻栏目。但所有这些实际发生过的事情都没有激起过人们如此强烈的震动和这般深切的思考。他们早已为人们所忘却,而老舍笔下的这个悲剧却始终活在大家的心头。再进一步说,在老舍前后,不少作家也写过一些取材于人力车夫生活,以之为主人公的作品,却唯有祥子被公认为现代文学史上人力车夫以至于其他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形象,也唯有祥子在文学圈子以外的各层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被普遍地当作这类苦力的代名词、同义词。使人们从中痛切地感到艺术的巨大力量和深远影响。

老舍本人出身于城市贫民,不但从小和人力车夫有过直接深入的交往,自己就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底层,因此能够比一般作家更真切地体会他们的全部痛苦和灾祸。懂得压在他们身上的,决不是个别的偶然的不幸,而几乎是整个社会沉重的压榨。所以他说,当他联系自己这方面的体验和理解,构思《骆驼祥子》时,“我所听来的简单的故事便马上变成了一个社会那么大”;而且就创作意图而言,他也不满足于描写个别人的经历,而要求在作品中“写出个劳苦社会”,让人们看到对于那些不幸者说来,“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应该说《骆驼祥子》思想上艺术上所以具有这样的魅力和成就,具有如此浓重深沉的悲剧性,首先就在于这不只是一出个人的悲剧,而是一场社会悲剧。

祥子是个年轻、淳朴的人力车夫,渴望以诚实的劳动挣得一种独立的生活地位,为此作了执拗的奋斗和抗争。但来自各方的打击一步一步地粉碎了他的愿望,侵蚀了他的勇气,连同正直地生活下去的意志。他完全堕落了。祥子的悲剧不是无病呻吟或者茶杯里的风波,不是什么抽象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纠纷,也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临到个别人头上的意外的灾祸,而是具有广泛联系和历史深度的社会冲突的产物——祥子的毁灭是整个旧社会造成的。

二、通过描写用普通人的生活历程,突出了悲剧的典型性和社会性 《骆驼祥子》所写的不是英雄悲剧,而是普通人的生活悲剧。悲剧主人公祥子既不是叱咤风云、建立了丰功伟绩的英雄豪杰,也不是地位显赫、不可一世的帝王将相。他从未有过任何崇高宏伟的理想和英勇豪迈的行动。他活在世上的目的,曾经倾注了他的全部激情和精力的,不过是获得一辆人力车、当个自食其力的独立劳动者的卑微要求。他始终是个微不足道的普通人、地地道道的小人物。

祥子生活是悲剧,他的爱情也是悲剧,或说作者本身不随意在悲剧事态中挖掘出内在的悲剧意味。车厂老板的女儿虎妞主动和祥子亲近,后来还不异嫁给他。从世俗的眼光看来,这岂不是作为车夫的祥子的意外艳福?作家却从中扑出了也写出了这种强加于他的爱情和婚娶,非但没有给他带来丝毫幸福和喜悦,反而使他陷入说不出的委屈和耻辱——粉碎了作为他的整个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凭着自己诚实的劳动成家立业的生活蓝图。“她把他由乡间带来那点清凉劲儿毁尽了”;而且使他从挣脱不掉这么一个女人的摆布,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无能和生活的无望。如果说对于虎妞这种半是诈骗半是委身的纠缠,他始终是被动的、厌恶和痛苦的。作家用这样的“艳遇”突出了曾经洁身自好的祥子精神上已经堕落到了何等可怕的程度。在另一方面,小说渲染了祥子在小福子纯真爱情面前的犹豫。她的过于沉重的家庭拖累——一个醉鬼似的爸爸和两个年幼的弟弟,都得依赖她为生——使他迟迟不敢接受她的诚挚的奉献。即使当他一度鼓起勇气与她结合时,盘算的也仍然是“她可以不管二强子,也可以不管两个弟弟,她必须来帮助祥子”。作家以真实到近乎残酷的刻画,撕开了生活的窘迫所造成的祥子品格上怯弱、低下、自私的一面,从更深的层次上写出了生活把他摧残到何等可悲的地步。

作家甚至有意不写悲剧特别是英雄悲剧常有的并且往往成为作品高潮的悲剧主人公死亡的情节。小说没有以祥子为了某种信念和追求而献身——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完全没有,比如他可以由于奋起抗拒逃兵暗探的强夺而遭杀害,也可以因为毅然与小福子共同承受生活的重担而被生活煎熬致死等-----作为结局,完成它的悲剧效果。

比起英雄悲剧,这种普通人的生活悲剧,在文艺史上是比较晚出的,直到近代才流行和普遍起来。它反映了文艺创作与社会现实、与平民百姓的更为紧密的接近和结合,又与现实主义思潮的兴起联系在一起。这类悲剧作品,没有英雄悲剧那种能够唤起人们的崇高、庄严、悲壮感的美感作用,和产生突然爆发出来的振奋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然而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③,这类作品在提示生活本身的悲剧内涵的广度和深度上,往往可以胜过英雄悲剧。它写的是广泛地发生于现实生活中人们身边的悲剧,有时还能“如无声的言语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觉察的”,隐蔽于生活深处的悲剧因素④。这类作品又总是努力排除各种外在的、偶然的、或者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刺激性的因素,而是以人物的平民性,事件的平凡性和内在的悲剧性,构成对社会生活和生活中的悲剧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概括。这样的悲剧作品,能够深化最广大的读者对于生活的认识,而且由于使他们感到其中所描写的既平淡无奇又如同身受,从而激起更多的酌情和震惊,由此产生的悲剧效果也就可能特别强烈,特别持久。

三、通过对祥子性格弱点的真实写照,营造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 从一定意义上说,《骆驼祥子》又是一个性格悲剧。酿成这样一场悲剧,除了来自社会的压迫剥削,还有悲剧主人公本身性格上的原因。作家的创作意图显然也不仅仅在于控诉制造悲剧的旧社会,同时还鞭挞了祥子身上的弱点。

长期以来,我们分析祥子形象时,虽然也提到他来自农村,在具体分析中常常只是把他作为一般的城市个体劳动者看待,忽略了农村生活在他性格以至于他的形象的各个方面留下的众多鲜明的印记。无论是他的健壮、木讷或者勤快、朴实,还是他的狭窄、保守或者谨小慎微,即从外形、生活习惯,到心理状态、精神气质,无不带着浓厚的泥土气息,显示出来自乡间的特点。即使在诸如喜欢蹲着跟人讲话和“觉得满世界带着老婆逛是件可羞的事”之类的生活细节中,也都是典型的农村习惯和农民意识。小说一再提到他不同于一般的车夫,没有入车夫的“辙儿”,还是因为他保持着在乡间形成的拘谨忠厚的心态和气质。他和很有心计、八面玲珑的高妈同在曹府帮佣、同属城市个体劳动者,但两面人的言谈、举止和内心活动处处形成明显的对比;同样在于他有强烈的农民意识和缺少高妈那么多的城市生活的磨练。所以,《骆驼祥子》实际上写的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正直的青年堕落为所谓“坏嘎嘎”的城市无赖的悲剧。这个因为农村无法存身,到城市另找生路的劳动者,被城市更加无情也更加迅速地毁灭了。在他的身上,当个独立劳动者的人生追求和纯洁美好的农民品格是同时丧失的。这是祥子这个艺术典型的重要特征,也构成了这场悲剧的主要线索。《骆驼祥子》以全部笔墨叙述他们来到了城市以后的痛苦遭遇,以他们被新的生活所吞噬而告终,在艺术上完成了对于这个在当时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悲剧的反映。

抓住以上特点,也才能充分理解为什么从外表到内心都曾经是骆驼般坚韧的祥子,心灵深处却又始终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和软弱感,几乎遇到什么事情都束手无策,当他因为走投无路而感到惶恐和苦恼时,“更让他难过的是没地方去诉诉委屈”。这不能只从他是个体劳动者的一般原则加以说明。被束缚在分散狭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的他们,诚然有狭窄短视、各人自扫门前雪和因为自顾不暇而形成的怎么冷漠等弱点;但作为劳动人民,毕竟还是有善良热心助人的一面,尤其是对待与自己相似的不幸者,祥子不就帮助过老马祖孙吗?

祥子性格的最大特点,又是导致这场悲剧的主观上的契机的,是他们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命运的强烈愿望和执著追求。既然他所承受的是来自整个社会的沉重压迫,孤立的零散的个人奋斗自然难以取得成功;即使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始终保持着,又何尝能够摆脱那些压制而成为真正可以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这种不切实际的打算,使他从一开始就陷入盲目性,一切真诚的努力都是毫无意义的,等待着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剧。但作家对于祥子性格的描绘并没有到此为止。还向深层作了细致的发扬。他写到祥子对于自己的这种努力也不断有过反思和疑问。比如第一丢车以后,尽管他仍然努力拉车攒钱,“可是干着干着他便想起那回事。一想起来,他心中就觉得发堵,不由的想到,要强又怎样呢,„„即使马上再弄来一辆,焉知不再遇上那样的事呢?”可见他已经预感到前途的黯淡,并向自己提出了严峻的反问。但他随即做出的回答却仍然是:“即使今天买上,明天就丢了,他也得去买。 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不拉着自己的车,他简直像是白活。„„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是买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设若一旦忘了这件事,他便忘了自己,而觉得自己只是个会跑路的畜性,没有一点起色与人味。”结论是不管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作为个体劳动者,他们只有在这种追求中才多少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在祥子这里,车子已经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了。所以,虽然他早就把自己的这种努力比作“误入了罗圈的胡同,绕了个圈儿又绕回到原路,„„无论走哪一头儿,结果是一样的。”他还是这样奔跑着;先是充满了希望地奔跑着,然后是不无怀疑地奔跑着,终于是无望地奔跑着!在这里,清醒和糊涂、自觉和盲目,几乎成了同一回事;如把它们区别开来,都没有什么意义了。而且事实上难道不正因为他想有所作为,才陷入这样的悲剧的吗?如果从一开始他就安于命运而无所企求,不就没有这一切,至少不如此令人同情和叹息了吗?祥子的性格和祥子的悲剧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些描写中表现得十分清楚。

小说快结束时,祥子遇上了刘四,意外的邂逅使“他轰的一下,全身热辣辣的不知怎样才好”而当他“忽然找到了自己”时,立即把坐在车上的刘四撵下来。这使他感到痛“自从娶了虎妞之后所有的倒霉一股拢总都喷在刘四爷身上”,事后还认为“战胜了刘四便是战胜了一切”,使他又一次振作起来:“祥子又活了,祥子胜利了!”在逃兵和暗探的强夺前面,他忍气吞声;过去在刘四面前,也从来没有顶撞过;在祥子的一生中,这是唯一的有点英雄气概的行为。但在深夜小巷以这种方式对待孤身一人的老者,又算是什么英雄行为呢?除了发泄一下怒气以外,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在这里,英勇与怯弱,抗争与苟活也很难区别开来。但试问饱受生活折磨的祥子除了这样的报复,又能想到干出别的什么来呢?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只能说明祥子非但不是英雄,而且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应有的抗争和真正的胜利;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他的性格中的悲剧因素。这些真实深刻的描写,所揭示出来的祥子性格和他的悲剧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具有特别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对于自己所描写的生活和人物丰富深入的理解和杰出的现实主义才能,使老舍从一些富有个性特征的言谈行动中,揭示出祥子社会的阶级的属性,准确而且鲜明的表现出小生产方式和闭塞落后的生活环境,他们的狭隘性,保守性和盲目性何等深刻地决定了祥子的生存形态,行为模式和交往准则,造成了他性格中的严重缺陷。小说有力的写出了祥子的悲剧,不仅是当时那个社会作为外在的力量造成的,同时也是社会对于他的性格的深入影响,阶级的局限性,即社会转化为人物的内在因素造成的。所以,不但应该改变那样的客观世界,同时,也应该改变这样的主观世界,才能最终地结束悲剧。这样的性格悲剧不仅在当时引起读者的反省,今天仍然能够使人激动,发人深省,并且从中受到启发。

四、主人公的悲剧和作者悲剧情绪的完美融合,描绘出感人悲剧色彩。 另外,《骆驼祥子》还是一部标志了老舍的悲剧意识日趋自觉而变得成熟深沉的代表性作品。在作家将客观的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悲剧性事件和具有悲剧意味的人物写入作品的过程中,总是融入了他自己对于这场悲剧以至于整个生活的主观感受和判断,即他的悲剧意识。老舍虽然一向以其特有的幽默著称,还因此被誉为“幽默大师”、“笑匠”。但他的幽默从一开始就带着苦涩和酸辛,绽开的笑脸上流淌着痛苦的热泪,他的作品中,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总是熔铸在一起,而且常常是喜剧其外而悲剧其内。作为幽默作家时的老舍,反而比一些作家显示出更多的悲剧意识,到了三十年代中期,悲剧意识在他的部分作品中,更是占了主导地位。

伴随着祥子走向堕落毁灭的描写,小说一再出现了诸如“坏嘎嘎是好人削出来的”。“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之类的警句。他概括了作家对于这场悲剧的理解,也集中地表达了他悲剧意识。从深刻的社会原因上,强调这场悲剧的不可避免性和必然性,无疑是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社会的客观现实,这样理解悲剧的起因,是唯物主义的,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具有尖锐的革命意义。如果联系老舍本人的思想创作的发展来看,还有另外一层意义。他的早期作品中,在揭示出富有悲剧意味的矛盾冲突后,往往又借助于侠义之士,除暴安良一类的偶然因素加以缓和,从而冲淡了作品的悲剧性。这类情节在他的作品中的一再出现,说明老舍那时对于生活的批判和决裂还是不够彻底坚决的,悲剧意识也因此有所不足。在写作《骆驼祥子》前夕,他用“在十年前我只知道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和“‘穷人的狡猾也是正义’,还是我近来的发现”的对比,说明自己思想创作上的变迁。《骆驼祥子》的确清晰地反映出认识和态度上的这种变化。比如曹先生这个人物,按照他早期作品的构思,很容易成为把陷入生活泥沼、行将来顶的祥子拯救出来的恩人,但这一次他让祥子得出曹先生救不了自己的严酷结论。这破除了人们不切实际的幻想,首先在于作家本人已经坚决抛弃了这类念头。作家悲剧意识的强化直接导致了作品悲剧性的强化。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突出这场悲剧的必然性的同时流露出作家的某种悲观绝望的情绪,这并不是指他让祥子被生活所吞噬,而是在于不仅祥子没有找到改变自己这种处境和命运的生路,作家自己也没有看到和写出祥子们能有什么光明的前途。他说过:当别人问起他如果一切都像小说所写的那样,“我们还有什么希望”时,“我无言对答”,也足以证明他确实深深地陷入了这种惶惑。而且作家感到的痛苦绝望事实上远比祥子深远得多。小说中一再提到的所谓车夫的“辙儿”,将它看作不可抗拒的生活规律,反映出他对于这类个体劳动者道德普遍堕落,以至于他们整个生活和命运的悲观估计。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的悲剧意识,使小说的悲剧性变得复杂起来。作家的这种悲剧意识,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性。如果说喜剧要求作家高于作品中的人物,必须超越所描写的对象,只有这样,他的嘲讽和鞭挞才能泼辣尖锐,才会无情地揭露出生活中的丑态和腐朽,从而取得强烈的喜剧效果;那么悲剧作品中作家与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一样彷徨,一起受着生活的煎熬,往往能够更为真切更为充分地写出这些人物的痛苦和不幸同揭露出生活中的全部灾难,使人们格外感到沉重;压抑得被窒息了一般,从中产生对于那种生活更大的恐惧和憎恶,对于那些受难者更深的同情和怜悯。这也是《骆驼祥子》具有特别深沉地悲剧力量的又一个奥秘所在。

悲剧作品总是呼唤着人们来共同正视生活的残酷和斗争的艰巨以及包括作家自己在内的人们精神上的各种痛苦;同时严肃地表达了与令人怜悯和恐惧的一切告别的愿望,期待着他们早日成为历史的陈迹。这就是悲剧的积极意义和巨大力量之所在,也是为什么它虽然使人难受、害怕,却又为人们所喜爱,并且难以忘怀。即使当作品所描写的一切灾祸、苦难、失误等真地都过去了,悲剧——尤其是其中地杰出者——却能依然以其真实地描绘和严峻的思考充满了激情的理性和散发着理性的激情,以及由此构成的悲剧性,继续给人以激动和启迪;不仅记载于文学的史册上,也铭刻在人们的心灵中。《骆驼祥子》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注释:

1、选自《密勒士评论报》

2、选自《我怎样写〈骆驼祥子〉》

3、4选自鲁迅《几乎无事的悲剧》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文学史》

2、《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3、《老舍文集》

4、《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析》

简析“骆驼祥子”的悲剧色彩

霍明玲

第四篇:悲剧性作品教学的“四环节”

悲剧性作品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生动深入地展示在激烈的

社会矛盾冲突中有价值的生命如何被否定或毁灭的过程,深刻尖锐地揭示了社会、人生中人的生存和追求无法得到圆满解决的生存悲怆性。师生在欣赏悲剧性作品的过程中,对有价值东西的观赏和吸引,对遭遇冲突时的担忧和惊惧,对被否定被毁灭结果的痛惜和愤恨,对悲剧性余震带来沉思后的顿悟和超越,其实就是快感和痛感以及痛感向快感转化给人带来深沉久远震荡的过程。以解读悲剧性文学作品时普遍的心理反应为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依据,悲剧性作品的教学一般围绕四个教学环节来进行。

蕴积痛感,体验快感

有价值的东西的充分展示是为了表现它们更彻底的否定,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从否定毁灭的反面来肯定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表现得越突出,被否定的结果就显得越荒谬。对有价值的东西越喜欢越欣赏越景仰,对其后被毁灭的结局越悲痛越惋惜越愤怒。因此,悲剧性作品教学的首要环节便是师生共同寻找、挖掘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充分体验它所带来的快感,为悲剧痛感的产生蕴积势能。完成这一环节具体的教学步骤一般是:粗读和细读相结合,找出并分析作品中有关悲剧性主人公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性的语句,全面关注有关悲剧性主人公应对环境、事件及自身的种种反应的叙述性语句,以及结合、参考作者在文中对悲剧性主人公“有价值的东西”予以的直接或间接的评论的议论性语句,当然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对一些 1

难以发现的“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深入挖掘,从不同角度予以理解和评价。

以鲁迅小说《祝福》为例来说吧。教师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深入挖掘和充分体验祥林嫂虽作为一个下层的农村劳动妇女但在其身上所折射出的耀眼的光芒——吃苦耐劳、单纯善良、刚烈抗争。尤其要关注祥林嫂不同于一般农村妇女的最有价值的地方——对“灵魂的有无”的怀疑和追问。在中国古代,弥漫在广大农村里的思想观念,除了“神权、族权、夫权”的封建礼教思想外,还有植根于道教、佛教和民间神话传说基础上的封建迷信思想,对“来世”、“轮回”、“阴曹”、“地府”等人死后的去处,人们深信不疑。而作为一名没有受到文化教育,没有接受民主和科学熏陶的祥林嫂,却能主动关注自身命运,反复质疑死后归宿的定论。这种追问不啻于对传统封建思想的晴天霹雳,它实际上怀疑的是几千年来人民大众安于命运摆布的生存状态和臣服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合理合法的根基。

体验痛感,转化快感

“蕴积痛感,体验快感”环节实施后,学生对悲剧性对象“有价值的东西”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为目睹、感受“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而产生的痛感提供了巨大强烈的反差性体验,痛之深在于爱之切。“体验痛感 转移快感”是悲剧性作品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体验痛感即体验悲剧性,痛感只能在展现悲剧性过程的情景(情节)中实现。因此,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清作品的情节;适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悲剧的规定情节,在身临其境中体味作品的情

节设置以至于每个细微的情节变化所带来的体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换位思考,穿越时空隧道,作为悲剧性对象中的一员,去经历、去感受作品情节展开中所显示的一切遭遇。如曹禺先生的《雷雨》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悲剧性体现在作品中的众多人物身上。繁漪是剧中“最富有雷雨性格”的人物,她身上蕴含的浓烈复杂的悲剧性历来被人关注且众说纷纭。因此,繁漪悲剧性命运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很多人对繁漪持简单的否定态度,源于没有把握繁漪性格发展的情节,没有分析导致悲剧性结果的过程。繁漪集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于一身,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自由个性的大胆释放。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情节的发展,会发现敢爱敢恨的繁漪嫁到由冷酷专制的周朴园主宰着的周公馆,是其悲剧人生的开端,虚无的爱情、名存实亡的婚姻使她痛苦绝望地感到生命的枯萎,当她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时,理性、善良和可爱也随着绝望一同离去,她摧毁了在她面前存在的美好的生命,也在疯狂中毁掉了自己。师生在这情节长度的有机延宕中,不忍而又不由自主地看这悲剧性对象是如何一步步陷入悲剧性的泥潭,如何在那里挣扎,沉沦乃至消失。课堂对悲剧性情节涉足得越深,就会对悲剧性对象的遭遇越了解,对悲剧性的过程和结果越有痛感。悲剧性强烈地刺痛着学生的心灵,对悲剧性的感悟和思索在深切的痛中酝酿和发酵。

升华痛感,回复快感

悲剧性作品的教学,在深入把握悲剧性对象的“有价值”之处,

全面追溯了悲剧性对象被否定的过程这两个教学环节后,教师应适时、适度地调整学生阅读作品的心理距离,及时将悲剧性的痛感升华为快感。悲剧痛感和快感在悲剧中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就像硬币的两面,痛感向快感的转化是悲剧性作品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第二个环节成功的教学实施中,学生随着悲剧性对象命运而心潮澎湃,甚至悲痛得无法自持,往往眼睛噙满泪水,扼腕叹息。教师不能让学生一直沉浸于悲痛的情感氛围中无法自拔,要适时地提醒学生只是在欣赏艺术,应收束自己恣意的情感体验,回归到欣赏者的位置,站在观赏者的角度对作品的悲剧性进行理性的审美判断。如《孔雀东南飞》的教学让学生在情节长度的有机延宕中深刻体验了悲剧痛感之后,应对悲剧性主人公刘兰芝的人格和命运进行审美判断,从而从刘兰芝的悲剧结局中看到她追求忠贞爱情、反抗命运摆布的闪光人性。学生从一味为其命运悲伤哀悯的压抑情绪中解脱出来,痛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为再次发现刘兰芝的不凡之处而肃然起敬。这时,学生就会觉得埋葬她的不是冰冷的坟墓,而是一座激励后人的丰碑。学生对不平命运的痛感得到释怀和升华,并对悲剧性对象带给他们精神的鼓舞,思想的指引,人格的召唤而兴奋不已,审美观照后的快感再次得到复归。 设计和实施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重在帮助学生摆脱痛感的困绕,立足于宏观、客观的高度,唤起他们尊严的自我扩张,激发对造成悲剧性人物悲剧根源的历史必然性和各种人物冲突的主体性的思考,深刻体验悲剧性对象给学生带来深沉而久远的震荡。

欣赏美感,全面鉴赏

这一环节阶段要在全面、深入地理解悲剧性作品的高度去分析

作品的基本内容,探讨悲剧性作品传达人生体验的艺术手段,探究其从内容到形式的奥秘,从而跨越文字的界域把艺术的精魂唤醒,让学生尽情地领略悲剧性作品中艺术世界的无限风光。

教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通过对屈原人物形象的分析,悲剧性遭遇的了解,学习屈原身上忠贞不屈,坚强隐忍,发奋图强的崇高之处,还要寻找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全面地鉴赏,欣赏作家的写作艺术手法。司马迁说自己苟活是为了著书立说,教师抓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表现司马迁著书目的的语句,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和点拨学生去探究这篇奇文的艺术成就。阅读这篇文章,感觉存在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正气,这种正气主要是作者蓄积已久的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内心的强烈感受所凝聚而成,是源于作者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和压抑无告的悲惨处境,源于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谴责和决心洗刷耻辱的坚强信念。因此信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灵魂之呐喊、愤怒之抗争。然而,思想感情的曲折复杂只有依靠高超的艺术技巧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如文章第四段作者纵横捭阖,从多角度多方面综合论述了自己对生与死的选择。首先,从家庭的社会地位低下谈起,说明避辱而死将比鸿毛还轻,因此要自重其死。接着作者运用对比、比喻、引证历史材料等多种手法,说明受辱之难堪,又举出历史上周文王、李斯等九位身至王侯将相也不得不受尽屈辱的事实 说明宁死不辱的道理。最后对生与死做出选择,揭开自己不得已而苟活的原因是“恨私心有

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这样,作者由今及古,由人及己,从正到反把不甘受辱而终于受辱,想引决而终未引决的痛苦选择讲得清清楚楚而又回肠荡气,感人至深,撼人心魄。

第五篇:浅析希腊神话中的悲剧性

法学131班

汪伟康

136340076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从而使人的感情得到净化。他还指出: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模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模仿某个行动。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然而,悲剧绝不等同于悲哀,悲剧的结局虽然不幸,但却充满了刚烈的不屈不挠的抗争过程。因为悲剧不仅表现冲突,而且表现抗争拼搏悲剧的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是惊心动魄轰轰烈烈的死。悲剧也不同于悲情,不是轻轻的叹息,不是自我感伤,而是抗争,只要是抗争,便会有一种悲壮的精神,这便是悲剧。

在一定意义上,悲剧和神话传说是相生相息的。从血缘关系上来看,英雄都是人神结合的产物,英雄也是传说和悲剧的主角。希腊神话的悲剧有两个特点:第一主要表现为家族式悲剧,第二是悲剧的制造者大多是看不见的不可违抗的命运。本文将通过对希腊神话中的几个典型对这两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一)家族式悲剧

这一形式的悲剧主要表现在坦塔罗斯家族上。坦塔罗斯由神和凡人的结合所生,他曾在神 们来到他的家里宴饮时杀死并烹调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珀罗普斯作为盛馔献上。珀罗普斯本来是无罪的,但他后来杀死了赫尔墨斯的儿子密尔提罗斯以致在延长他的家族的灾祸中也有他的一份过错。珀罗普斯有两个儿子,阿特柔斯和堤厄斯忒斯,他们也扩大了这种灾祸。做兄长的因为弟弟偷了他的牧羊就依照他祖父的做法捉住弟弟的两个小儿子将其杀害,作为盛馔,在大宴会上宴飨。堤厄斯忒斯同他的儿子埃奎斯托斯阴谋杀死他的哥哥并篡夺了王位,但不久,阿特柔斯的长子阿伽门农又杀死了他的叔叔,为父亲报仇。神们为了继续这种灾祸而保全了埃奎斯托斯,于是,当阿伽门农出征特洛伊时,埃奎斯托斯趁机霸占了他的妻子并在其归来时同谋杀死了阿伽门农。阿伽门农得以幸免的儿子俄瑞斯忒斯为父报仇而杀死了埃奎斯托斯和他自己的母亲,他因为弑母之罪同样继续受到惩罚而被复仇三女神所追击,最后由智慧女神雅典娜在宣判法庭上投了关键的一票使得俄瑞斯忒斯得以幸免,坦塔罗斯家族的灾祸也最终平息。

从这个悲剧我们可以看出,坦塔罗斯家族的厄运都是由他们乱伦杀亲手足相残的罪恶造成的,但是其中也不乏抗争。

(二)命运悲剧

这一形式的悲剧在希腊神话中更加普遍。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俄狄浦斯的故事。俄狄浦斯的故事比坦塔罗斯家族的故事更清晰地反映了希腊命运悲剧的特点。俄狄浦斯由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所生。其父亲拉伊俄斯年轻时曾经劫走国王珀罗普斯的儿子克律西波斯,因此遭到诅咒,他的儿子俄狄浦斯出生时,神谕表示他会被儿子杀死。于是,他便叫仆人用铁链锁住自己儿子的脚,扔到河里淹死,但这个仆人没这么做,后来这个孩子被收养,并成为英雄。再后来,俄狄浦斯去德尔斐神殿里请求太阳神阿波罗神谕,得知自己将来会弑父娶母。为避免神谕成真,于是开始逃亡,但却偏偏在途中杀死了亲生父亲,后又因为杀死妖怪斯芬克斯而被立为国王,因此娶了自己的母亲。这就是俄狄浦斯的命运悲剧。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表面上看这些事情似乎具有偶然性,其实却有着深刻的含义。

俄狄浦斯想要逃避却阴差阳错地为自己掘了一个陷阱,他自由地实践着某种决定论。自由背后深深的隐藏着一种命运的必然。俄狄浦斯的悲剧这一典型的希腊命运悲剧,看似无形,却也让人无处遁形。希腊人已经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了那种至高无上人力无可奈何的命运,并通过悲剧把它形象的揭示出来。

这两个希腊神话的悲剧故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希腊悲剧的深刻性。它不同于近代悲剧,近代悲剧主要是道德悲剧,即好人与坏人,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悲剧中主人公实际上从始至终都是善恶分明的。但悲剧之所以称之为悲剧,也正是因为其悲剧性结果的不可避免。邪恶的力量总是压住善良的力量独占鳌头,或者尽管邪恶的力量也同归于尽了,但是善良终究要面临毁灭的结局。这也是近代悲剧所蕴含的原理。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好人遭到坏人的陷害。然而,古希腊神话中却没有好人与坏人的区分。悲剧也并非源于善与恶的对抗和冲突,而是悲剧主体的自由意志无法抗衡隐藏在背后的必然性的结果。并不是生活中的一切灾难和痛苦都构成悲剧,只有那种由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命运)所引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才构成真正的悲剧。也只有这样的悲剧才能使人真正开始对生存境遇的思考。

三人能否自救面对这样古老而深邃的悲剧预言,我们在为英雄们的不幸而感叹之时,不得不联想到我们自己的生存境遇,面对未来的不可知的不可预言的命运,人,能否自救?在希腊神话传说中,我们看到,人之所以受到命运的惩罚乃是由愚昧无知而导致的过错,大错既已铸成便无法挽回。也许有人会对俄狄浦斯的悲剧感到不解,为何他会遭此厄运,其实,俄狄浦斯的错误最为典型。俄狄浦斯因为解开斯芬克斯之谜而显得有知识,并因此杀死了神 ,但是,也因为他给出的这个谜底,使他遭受了两重重大的无知:关于他自身以及关于他所做的事。在俄狄浦斯的命运悲剧中,包括俄狄浦斯及其父亲在内的所有人都有意地为避免神谕的预言成为现实而做出了相应的选择。然而也是这些自由的选择,使神谕的预言成为了事实。神谕的预言似乎为他们设下了一个圈套,使悲剧的主体获悉这个预言,然后在他们努力逃避的过程中使预言得以实现。这似乎说明命运是不可抗拒的,而且有捉弄人的意味。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我们会发现知道预言恰恰促成了预言的实现。这似乎在告诉我们人生始自忧患始。理论上知识能使人不犯或减少错误,甚至知识改造命运,但实际上,知识并没有保证每个人避免错误,相反,知识成就了错误。这便是希腊式的人生悲剧。

人类发展的实践即是一个不断追求由必然王国像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这个过程艰难而曲折,也永远不会完结。因此由人的理性既不能弥补人性中的不足,也无法完全支配命运之舟。命运对于个人、家庭、社会乃至人类的历史都是不可自由支配和掌握的。只要这一困境不被突破,悲剧就将仍然是审美形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悲剧故事中所传递的感情和情绪就仍然会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悲剧最有价值的一个审美效果就是使人正视人生的负面,接受命运的挑战。也使人能够做好准备以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不幸和挑战。悲剧固然给人消极负面的影响,却使人思考和成熟,使人性在缺失中不断趋于完美。

上一篇:错过的爱情范文下一篇:晨读资料五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