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修养报告

2024-05-09

艺术文化修养报告(共8篇)

篇1:艺术文化修养报告

艺术文化修养课程报告(选修)

任何人的艺术修养都不是先天的,都是需要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的。首先要多读、多听、多看,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只有在博览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辨别真伪优劣,培养出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存在有机的联系,对各种艺术形式培养起一定的兴趣,会有助于艺术修养的提高。各种艺术流派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只有广泛通晓各种艺术流派,才可能有比较有鉴别,才可能采各家之精华,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情趣。

1、提高艺术修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世界观同人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心理状态、道德观、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欣赏者就不可能领会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不可能接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2、要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扩大自己的欣赏视野,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水平。要想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要想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要想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他们、欣赏他们,借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3、要提高鉴赏能力,正确引导自身的审美趣味,还需要向那些具有某种专长的人在欣赏方面以指导、帮助。往往专家的意见可以影响、甚至改变自身的兴趣和观点。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4、深刻认识现实社会生活。艺术具有认识价值。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深刻而典型地反映社会历史,能成功地再现生活。提高艺术修养,有助于全面的欣赏艺术作品,深刻地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更全面地理解社会、人生和现实生活,从而增强历史责任感。

5、增加生活情趣,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艺术具有享受和娱乐的价值。注意艺术修养,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多的更高尚的艺术享受,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感情。这样,在群体中的形象也将更加丰满、更富有人情味,更能够和群体融合在一起。

6、更好地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精华,吸取一切进步的思想营养。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反映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信念。注意艺术修养,可以更深刻地体会一部优秀艺术作品进步的思想倾向,从中汲取向上的力量。艺术作品是通过人物形象来感染读者和观众的,因而对思想的熏陶作用也是更富有效果的。

7、培养道德情操。艺术具有道德的价值。一部优秀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对自己道德观念和人生选择方面的重大影响。注重艺术修养,可以通过进步的艺术形象,吸收进步的道德观念,逐步培养道德情操。

篇2:艺术文化修养报告

姓名:XX 学号:XXXXXXXXXX 摘要:作为国球运动的乒乓球运动,有其独到的人文魅力,正是这种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乒乓球运动精神才促使乒乓球运动在走上发展升华的伟大道路。本文分析了乒乓球的人文内涵,同时也探讨了促进乒乓球文化和谐发展的构想。关键词:乒乓球,人文内涵,和谐发展

1乒乓球的人文内涵

乒乓球的人文内涵[1]有着非常广阔和丰富的内容,这些内涵不仅蕴含在乒乓球的运动历史中,而且被乒乓球的人文历史所发扬光大。1.1以人为本

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以人的发展为前提的。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是社会发展进程最重要的资源,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本身获得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提高生存机会的过程,从总体上说,健康、长寿、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生活幸福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

乒乓球作为当代竞技运动的项目之一,乒乓球运动运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待的文化体系,并成为世界上比较有影响体育文化运动。而这种影响以中国为甚。其“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主要表现为一种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主义程式。奥林匹克运动作为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解放人,全面发展人的一种人文追求,大大推动了社会对人和人体的研究、发展,并最终孕育了现代体育人文精神。以发展人身和人体为己任的现代体育,最终形成并获得发展。乒乓球作为经典的奥林匹克运动,正是充分体现了这种人文精神。而这种人文精神也正是以发展人的精神和身体为核心,认为体育运动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塑造完美和谐发展的人格,表现为人类自身发展意义上的人文关怀。1.2奋斗不息

从桌上网球,到奥运会的项目,再到中国成为国球,乒乓球发展的历史证明[2],乒乓球运动本身就是一个奋斗不息的运动。而在乒乓球运动中一件件的训练、比赛事件也彰显了乒乓球运动员们奋斗不息的精神。从容国团喊出“拼搏”的时代强音,到邓亚萍成为乒乓球坛的巨人,中国人用实践证明了一个奋斗不息的民族和一个奋斗不息的运动。作为国球的乒乓球运动的这种奋斗不息的精神不仅是弘扬的是一种体育精神,同时弘扬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1.3发展创新

纵观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创新自始至终贯穿其中。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创新大致包括击球工具(球拍)的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战术与打法的创新和竞赛规则、规程的修改创新三个方面。乒乓球运动诞生之初,采用的球是裹有丝织物的橡胶实心球,而球拍则是类似于网球拍的长柄椭圆形羊皮球拍,后来又发展成木板拍。1890 年,英国詹姆斯.吉布首次将赛璐珞空心球用于乒乓球比赛,1902 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颗粒胶皮拍。其后,以奥地利人为首的欧洲人,创造了削球和削攻结合打法。1951 年,奥地利大学生瓦尔德玛。

福里奇将黑海绵贴于球拍参赛,1952 年,日本选手佐藤博治,采用远台抽打法击败了欧洲的削球。20 世纪60 年代初,日本大学生中西义治创造了弧圈球。其后,欧洲人创造了反手弧圈球技术。中国乒乓球队在50 年的乒乓球战斗中,创造了21 项打法与技术创新。创新与发展是乒乓球文化的核心,它所揭示的社会文化意义在于为参与者的思维和灵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运动员在实践中可以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新的技术和打法,乒乓球器材厂商亦可以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创造出新的球拍。乒乓球的文化就是一种发展创新的文化,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理解乒乓球文化的灵魂,才能将乒乓球文化贯穿到生活中去。1.4谦虚谨慎

谦虚谨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性格特征[3],在文化生活上表现为善于学习,兼容并蓄,胜不骄、败不馁。乒乓球发展的历史上,中国的乒乓球就是在不断引进、吸纳域外乒乓球技术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战绩。同时,在长期领先的基础上,仍然虚怀若谷,对自身严格要求,不骄不躁,给世界人民一个全新的、进步的乒乓球文化。“以我为主,百花齐放,采众家之长,走自己的路。”这种方针的确立正是体现了乒乓球文化宽容博大,而又不断进步的特征。1.5友谊开放

中国乒乓球的发展让大量的乒乓球运动员走出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水平,为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通过“乒乓外交”与美国和平建交,乒乓球运动奠定了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友谊的基础,建立了中美人民友谊的桥梁[4]。“小球转动地球”是乒乓球发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的经典表征。1.6刻苦耐劳

刻苦耐劳是举世公认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一传统美德在中国乒乓球界得到充分体现。中国乒乓球队在训练上历来强调“高标准、严要求”,而更可贵的是运动员自觉地刻苦训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2促进中国乒乓球文化和谐发展的构想

2.1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长期以来,国人已经将包揽乒乓球比赛的所有金牌看作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一边强调包揽对项目的发展不利,没有悬念就没有看点;一边又强调国球不能输,过于重视金牌。金牌至上的观点容易使教练员、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保持竞技乒乓球长盛不衰成为第一要务,无暇顾及乒乓球运动普及、乒乓球市场开发。中国雄厚的人才力量加上特有的训练体制让原本开展就不好的国家更看不到希望,它们不是从下大力气培养本国的后备人才这一思路出发,而是纷纷采用直接引进中国球员代替该国比赛这一速成策略。于是,在众多的国际比赛中经常看到代表着不同国籍的中国运动员之间的对话,而本国的乒乓球运动依旧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发展。如果说乒乓球运动曾经在为国争光,振奋民族精神、政治外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在某一时期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载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坚挺态势,无不是为国争光,振奋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国人已经可以从许多方面都能体会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应逐渐还乒乓球运动以其本来面目。

大气是一种智慧。有远见的中国乒乓球人士已经在呼吁全球化的思路。不能否认,中国在乒乓球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乒乓球扶贫也早已有体系成规模,但是对于乒乓球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所能做到的不仅仅是硬件及软件的帮助,更需要首先从态度上放开胸怀。更何况竞技乒乓球只能作为乒乓球文化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而乒乓球运动在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同样需要我们去借鉴[5]。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正如NBA是美国的,而从国际篮球体育文化的高度来看,NBA又是世界的一样,中国必须放眼世界,要积极融入到国际乒乓球体育文化中去,一方面要昌明国粹,东学反哺,为全球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还要继续融化新知,推动中国乒乓球文化本土化的不断发展[6]。2.2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以人为本

探讨乒乓球文化和谐发展,首先需要考虑人的因素[7]。因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不同时期的对乒乓球文化价值取向的理解直接决定了运动员培养规格的不同。我国现行的体育制度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专业运动队归各地体育局主管,运动员主要从各少年体校中发掘,列入编制后即获得相应待遇,领取薪资,计算工龄,并从此专心于训练、比赛。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这种安排使运动员较少受到外界干扰,得以在一个相对单纯环境中专注于本职,不失为人性化的制度。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在现有的体制下,人才培养模式明显暴露出弊端:高淘汰率造成的资源浪费;金牌中心造成的运动员能力培养与价值认同问题;半军事化管理造成的人身依附问题;片面发展造成的运动员素质不高。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8],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在对运动员的培养方式上,就是要着手改变当前专业运动旧有的培养模式,改变运动员培养片面化、对运动员的价值认同绝对化、工具化,忽略运动员全面发展和非竞技价值的现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西方竞技体育开展比较好的国家在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上与中国不同。以美国为例,首先,在训练体制方面,一直在走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其中社区和学校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在对青少年运动员素质教育培养方面,重视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这些青少年运动员与普通的学生没有任何区别,即其基本属性是学生,而非专业运动员。即使凭借出色的竞技能力进入大学,也必须通过学校规定的最基本的文化课要求。第三,在人才培养路径方面,走体教结合的道路。如果这些运动员在大学运动队中表现出色,通常也会在毕业之后进入到职业队。该模式可以有效防止运动员早期专业化现象的产生,不但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尊重运动员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拓宽了运动员就业选择范围。

2.3突出乒乓球文化的产业属性,走乒乓球文化和谐发展之路

中国乒乓球文化本土化特征的形成更多是依靠举国体制强有力的支持,乒乓球运动自身还缺乏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乒乓球运动走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成为一种趋势,乒乓球运动的产业属性也应成为乒乓球文化的内涵。而在这个方面,作为运动项目全球化发展的典范,NBA 的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给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国乒乓球运动也应与市场紧密结合,利用本国乒乓球人才密集的优势,努力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乒乓球职业联赛,为世界优秀的运动提供一个展示技能的平台。与此同时,应通过宣传竞技乒乓球运动本身的竞赛产品来吸引更多的球迷来观看比赛。有大量观众观看的比赛会吸引赞助商的眼球,俱乐部也会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资金,进而会不断努力提高比赛质量。高水平的比赛同时也会吸引媒体的关注,从而形成球迷、赞助商、体育界和媒体四个方面循环链,通过开发乒乓球文化的产业属性,提高乒乓球运动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造血机能。

3结束语

乒乓球运动是西体东渐的结果,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乒乓球文化本土化特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乒乓球文化发展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后奥运时期,需正确看待乒乓球文化本土化与全球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开发乒乓球文化产业因素,促进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篇3:声乐艺术与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则是指一个人对这些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认知多少, 把握多少, 运用多少。

人创造了文化, 而文化又影响着人, 渗透于人, 塑造着人, 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 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一、声乐演唱情为重

声乐演唱中, 情感是不可或缺的,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 古往今来, 一直如此, “情为声之本, 声为情之形”是我国传统唱法中重要的美学思想, 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就是这一美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主张以情为基础而进行歌曲演唱, 与我们今天探讨的“情之所至, 音之所生”的观点不谋而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社会需要的主观心理反应”。哲学上讲的情感是人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表现的两个方面是基本情绪和精神特征, 前者是外在表现, 后者是内涵。在演唱实践过程中, 演唱者是表演者、创造者, 这就要求歌唱者要有丰富的情感投入以及对情感要准确地拿捏。而演唱者的情感表现是来源于对歌词和旋律意境的理解和对作品中传达的情景的联想和想象, 通过联想和想象唤起生活体验, 使情感表现的精神特征激发出来, 渗透到优美的声音中去, 把整个作品演绎的更加真实丰满动人。这就是歌唱艺术中情感表达的重要原则。

二、情感的表现:真情实感

正如前面所述, 声乐演唱过程中, 情感是不可或缺的, 但在情感的选择方面也非常讲究。明代张琦说过:“如果以为情而情止矣, 如果之情以为歌咏, 声音而歌咏声音止矣!”这说明了情感的真实性在歌唱表现中的重要地位。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在“天音论坛”全国声乐学术研讨会上说:“歌唱审美的标准应该是以真为先, 这里的真指真情、真美、真心。”真情实感不是虚情假意, 是不能装腔作势的。歌者应从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中寻找情感基调, 表现内在的喜、怒、哀、乐。在演唱过程中, 用真情去体验情感, 从而点燃听者内心的情感火花, 使其产生共鸣。这和演唱者的气质、个性、心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且同时要求演唱者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尽可能多的文化艺术修养等这些产生真情实感的可靠依据。

三、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 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 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 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 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成为一个音乐王国, 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 那么, 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 要想驾驭这门艺术, 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 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 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 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 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 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 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 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 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 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 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 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 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 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作性的艺术活动, 即所谓的二度创作。因此, 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 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 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 进行分析和掌握, 这样才能根据声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 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 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

所以, 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者来说, 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一点, 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 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 在博大的声乐艺术的瀚海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 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 我们可以说, 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 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篇4:加强文化修养 提高文化品位

【摘 要】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可以涵养正气,可以达到修身、立德、正道的作用。文化可以孕育底气,可以达到增识、明理、自信的效果。优秀的文化,会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让人们在报效国家、造福社会的同时创造自己有意义的人生。

【关键词】文化 修养 品味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从何而来?由人化文;文化是干什么的?以文化人。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为一个个体来说,要通过读书学习,加强文化修养,提高文化品位,这是增强本领的内在需要,也是与时俱进的政治要求。

一、文化可以涵养正气

正气,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作风公道正派、敢于和善于主持正义、刚正不阿之气。即做人要有人品,做事要讲风格。人的浩然正气不是天生的,必须用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滋养,靠崇高的理想信念来支撑。一是文以修身。“胸藏文墨如虚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文明程度和思想品格的高低,总是同他的知识和文化素养相联系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徜徉在优秀书籍的海洋里,与先贤对话,与智者沟通,受其熏陶、浸润,必然达到增加智慧、增长才干、净化心灵、提升境界的效果。读书学习对一个人自身修养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正如弥尔顿所言,“书籍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散发出一种令人折服的文化气息和智慧力量。二是文以立德。文化修养体现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人格魅力和决策水平。加强文化修养,提高文化品位,有利于自我价值塑造,培养良好的品质,凝聚人心,聚合人气。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越多,眼界就越开阔,精神就越充实,思想境界就越高。就为官从政而言,“当官的没官样”不行,群众从干部身上,看不到文化修养,看不到人格魅力,只看到专断的权力,就会失去对干部的信任。就个人修养而言,一个人的书卷气少,庸俗之气和浮躁之气就会增长。时下某些公共事件中的少数官员显现出的霸气、匪气、痞气,某些公共决策中所显现出的历史常识缺乏、人性常识的缺乏等等,无不与不加强文化修养有关。三是文以正道。人之读书学习,能使人不囿于个人见解,不限于个人视角,不计于个人得失,能使人认识自身的责任与良心所在,凡事都讲风格。毒大米、毒奶粉、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表面看是法律及管理的疏漏,其深层的问题是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沦丧。伦理道德层面的文化失根、传统断层现象的严重,已全然不顾人们的生死。

二、文化可以孕育底气

底气,是人发自内心的骨气、豪气、才气,是驾驭事物的灵气、大气、勇气,是安身立命的元气、中气、血气。这种底气,离不开博学睿智、厚德载物的文化修养。诸葛亮敢于唱空城计,毛泽东四渡赤水出奇兵,就是具有这样一种底气,善于从现象看到本质,从当前看到长远,从一隅看到全局。一是文以增识。西汉学者刘向提出:“书尤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是智慧与才干的来源,通过读书学习实践,可以明了世界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尤其身处当今知识大爆炸、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年代,不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如果只满足于迎来送往的应酬、满足于跑跑颠颠当“传声筒”、满足于用老一套对付新情况,自身素质提不高,修养跟不上,即使你的经验再丰富,也难以在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以不变应万变”。正如古人所言,“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我们要在哪行钻哪行,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干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二是文以明理。刘少奇同志说过:“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其实,“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我们应把党的创新理论当作“粮食”“武器”和“方向盘”,注重从中汲取政治营养、丰富政治智慧、增长政治勇气。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才会更加坚定,行动上才会更加自觉,精神境界才会更加高远。文化作用的发挥不是自然发生的,它需要辩证的思考,理性的推动,宏观的引领和脚踏实地的建设。形势越是错综复杂,观念越是多元多样,越需要庖丁解牛式的剖析和穿云破雾般的洞察,越需要用理论来释疑解惑,凝聚共识,明辨是非,排除干扰。三是文以自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全党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明显提高,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进一步形成。其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最伟大、最深刻的变化,不是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高楼大厦,不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不是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不是统计表上那些惊人的数字,而是中国人内心世界的变化。中国人思想、观念、情感、愿望、思维方式的变化,即文化上的变化,才是最深刻、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化。当代中国人以自信的心态对待自己,以博大的情怀面对世界,眼光更加开阔,胸怀更加博大。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精神的振作、文化的升华,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既充满着各种希望和可能,也存在太多的诱惑和陷阱。如果文化理论水平不高,很可能使我们失去警惕,失去定力,陷入失语状态。每临大事有静气,需要的是一种智慧和责任。只有通过博览群书,刻苦学习,才能出之有据,思之有成,做到理论上清醒坚定、政治上方向明确、信念上矢志不渝、品行上言行一致。多一分文化内涵,就多一分以微笑面对困苦,以自信战胜艰难的乐观,就能够在艰难困苦面前勇往直前。

篇5: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11

今天上《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时我在开头的导入“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中不用书本上的事例而改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情境:如果在考试中你的好友要求你要配合他抄袭你的试卷,你怎么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再用这个情境,而且可以对如何用这个情境进行进一步的构思。这个情境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与课本上的事例相比这个情境与学生的联系更密切,现在的中学生有很大的可能性面对这种情境,特别是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而且这也是他们很难解决的问题。

其次,主要是我在课堂中给了与学生平时思考完全不同的一个思考角度。在这个情境中学生思考的都是我要不要给配合他抄袭:配合他抄袭的话违背自己的意愿,更违反相关的规定和纪律;不配合他抄袭的话又与友情的相互帮助不符,到时友情不保。很多学生最后还是会选择配合他抄袭,在课堂中很多学生的发言中也明确说会配合好友的抄袭要求。从中可看出学生对友情的理解有多么肤浅。

我在学生发言完后引导学生首先理解什么友情:友情既包括相互帮助也包括相互爱护相互关心。然后引导学生在要求配合抄袭时不要想着要不要配合,不配合是不是就不够“哥们”。而要反问对方“我们是不是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你为了你一点虚假的成绩就忍心让我违背纪律和相关规定来配合你吗?到时如果我被发现配合你抄袭,我损失有多大,相对来说你的抄袭所得又是多么小。如果你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你就让我去做犯纪律的事,你这是关心我爱护我吗?你还把我当好朋友吗?

然后我又从这个角度引导考试时有让他人配合抄袭想法的学生在提出这个要求之前想一想,你如果提出了这个要求你是不是把他当作你的好朋友还是你的一个工具,你真的忍心提出这样的要求吗?

篇6:艺术文化修养报告

【教学目标】能够列举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典范和先进典范。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思想道德冲突。

【教学重难点】知识道德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关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要求。【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教学设计】

一、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一首歌词唱得好:不是我跟不上时代,而是这个社会变化太快。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常常遭遇思想道德的“两难选择”。面对思想道德的“两难选择”,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新学期开始,某市一些中小学为了加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误导学生在遇到危险时做出无谓牺牲,把因上山救火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小英雄赖宁的画像从校园墙上摘了下来。此举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和争议。“该不该摘画像?”成为争论的焦点。支持摘掉赖宁像的人说,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过分的宣传那种所谓的“英雄行为”(救火献身行为)是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相矛盾的。对未成年人进行见义勇为等精神的宣传教育,一定要把握分寸。如果让孩子不分情况、不顾生命的冲上前去见义勇为,就是对孩子生命的不负责任。反对摘掉赖宁像的人认为,赖宁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永远值得青少年学习和追求。赖宁的画像不应该被摘下来。在集体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任何人都应该有所作为。不能仅仅出于防止出现人身伤害事故的考虑,就放弃了这种精神。但是见义勇为要有智慧,并不见得献出生命才是英雄,见义勇为也要讲究技巧。(1)赖宁的画像该不该摘?(2)我们应该怎样学赖宁?在面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明显存在道德冲突的事情时,我们应该作出怎样的行为选择?(赖宁的画像不该摘。赖宁的精神是宝贵的财富,赖宁的精神延伸和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赖宁精神的宣传教育是一种文化,要鼓励青少年保持对赖宁精神的崇尚。在新的时期,既要强调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又要宣传赖宁精神。赖宁精神包括胸怀大志,从小做起的精神;热爱科学,勇于实践的精神。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精神和热爱祖国,临危不惧的精神。同时也不要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面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明显存在道德冲突的事情时,我们要坚持正确的选择,做一个正直、善良、勇敢和有责任的人。)

P109探究——你是如何看待上述道德冲突的?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道德冲突是经济生活日益发展的反映,是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形成了多元化的道德选择标准,从而引发道德冲突。你经常可以遇到以下情况:到商店买东西花了三元钱,一位老伯错把10元看成了100元,多找了钱该不该还回去?两位民警为抢救违规穿越铁路遇险的人而不幸牺牲,被救者却逃之夭夭。别人在公交车上都没有让坐,我要不要让坐?)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二、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升华

1、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知识文化修养是指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某看守所的管教员说,分析未成年在押人员的犯罪原因,首先是文化素养普遍较差,初中毕业的不足17%,大多数是小学毕业,还有近20%连小学都没毕业。而且他们中近40%是辍学或被学校开除、劝退人员,绝大部分初进看守所时不会写信,甚至连明信片都不会写。其次他们大都缺乏家庭温暖,被家庭遗弃的流浪儿占41%。除此之外,大部分未成年在押人员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崇尚金钱,奉行拜金主义。未成年人在押人员对金钱的崇拜程度令人吃惊,“谁要是给我两万块钱,我就帮他卸掉别人一条腿,所有的事我都扛。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文化素养普遍较低,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学校、家庭教育;缺乏家庭温暖、心灵扭曲,导致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的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是否成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泼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的身上和嘴里,造成3只黑熊,一只马来熊和一只棕熊受到程度不同的严重伤害。“伤熊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掌握了较多知识,是否意味着道德修养较高?(对于一个人来说,仅仅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修养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否则有可能会使我们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无法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甚至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去做不道德或违法犯罪的事情。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2、知识文化修养的意义

2004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徐本禹是华中农业大学03届本科毕业生,这个22岁的大学生本来会有令人羡慕的前程:03年他考取本校研究生,今后他还可以攻读博士学位,或者出国留学。但徐本禹作出了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扎根于贵州一个贫困山区从事义务支教工作。徐本禹支教的贵州狗吊岩是一个封闭的孤岛,不通电话、不通电。晚上只能点油灯照明,寄一封信也要在周末跑上18公里崎岖的山路。像徐本禹这样的高材生甘于在贫困山区从事义务支教工作,是否是一种人才资源浪费呢?(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这种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体现在拥有为人民服务的渴求。我们所说的人才不仅仅是拥有高水平知识的人,更需要有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转换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从徐本禹的事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加强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

P111探究——用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来衡量这些观点,你赞成哪些观点?反对哪些观点?(赞成:1、4、6,反对:2、3、5)

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义工”歌手丛飞是深圳的“五星级义工”。近10年间,他频频出现在福利中心、老人院、孤儿院,出现在赈灾救助、慈善捐赠现场,共义演300多场次,“帮困助弱”捐款累计300多万元,被深圳市誉为“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这对我们的启示是要从自我做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践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像无数先辈那样,加入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行列中。

P112探究——比照以上观点,说一说你平时是如何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孝敬父母长辈、尊重老师同学、阅读名著、严于律己、助人为乐等。)【作业】

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有一些学生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思想道德的修修养。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罪犯大多文化素质较低,绝大多数初中没毕业就辍学,有的小学都没读完。去年,山东2000多名未成年罪犯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0.3%。

据介绍,与文化素质低相适应,这些未成年罪犯大多是非观众较差,法制意识淡薄,意识不到自己行为后果的严重性。

篇7:艺术文化修养报告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十课第二框题的教学内容。本框题作为本教材的最后一框内容,可以说是对本教材的一个总结和升华,本框主要告诉我们在文化生活中当我们面对道德的冲突的时候我们需要作出正确的选择,而通过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正是解决这一冲突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考

2、新课程标准

评析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

②明确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能力目标:

①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道德冲突,认识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给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情感态度: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4、重难点

教学重点: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关系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关系,才能正确分析社会事件,才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道德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正确的看待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身心迅速发展,开始理性地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学生具备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的能力,但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道德冲突时,往往在理智与情感中矛盾着、甚至迷失方向,如何引导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点击生活,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生活中道德冲突三个镜头,镜头一:老师三令五申在考试时不允许作弊,但我最好的朋友却要我在考试时给他传答案,我该怎么办?镜头二:别人在公交车上都没有让坐,我要不要让坐?镜头三:盗版的影像制品很便宜,正版的那么贵,到底买哪种? 引导学生透过生活中的现象,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面对道德利益冲突,面对道德两难,我们应该作何选择?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讲授新课

一、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1、出现到道德冲突的原因和解决道德冲突的途径 引导学生结合导入环节中的生活中道德冲突现象,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呢?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感悟,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思考:1,造成这种道德冲突的原因

2、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出

1、原因: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产生复杂的利益关系,形成多元化的道德选择标准

2、途径: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升华,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知识点二: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

1、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

引导学生依据教材自主归纳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并小组交流自学成果。学生在明白其各自的含义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其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2、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针对这个重点问题,我将采用辩论和案例探究法,帮助学生理解其关系背后的深层次的问题。首先我将设置一个简单的辩论,让学生围绕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谁更重要展开辩论,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初步对两者的关系有个认识,接下来通过案例探究法,让学生对自己辩论结论进行分析。接下来我将多媒体出示案例一:未成年在押人员多为文盲数据显示。数据显示在押人员普遍文化素养普遍较差。

思考: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上述材料主要给你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心灵扭曲,导致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进而总结出关系一: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过渡,那么掌握了较多知识,是否意味着道德修养较高? 进而我将在多媒体出示《聚焦高学历犯罪》,文中指出,我国利用高科技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高学历人才犯罪占20%的比例,同时出示高材生的犯罪真实案例,从著名的马加爵案到现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投毒案,无疑不给人们敲响警钟。通过以上案例展示,让学生思考:这两个案例反映出什么问题?导致高材生频频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由此引导学生的深思,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到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进而总结出关系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2、科学文化修养的意义

播放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先进事迹短片。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思考:从徐本禹的事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会,发表各自见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总结出,要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知识点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根据教材110探究活动(思想道德的差异、反应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思考:用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来衡量这些观点,你赞成哪些观点?反对哪些观点? 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根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对这些价值观进行评析。

并让学生教材P112的活动框,对照以上观点,说一说平时是如何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会,各抒己见,最后帮助学生升华其思想道德认识,总结出:

1、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这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在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就必须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小结:

第三环节,走进生活

篇8:艺术文化修养报告

本框题作为本教材的最后一框内容, 可以说是对本教材的一个总结和升华。文化生活一书, 就是想让学生在基于对各种文化现象感受的基础上, 提高自己分析看待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 从而能够在文化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 最后一框内容通过生活中真真切切存在的道德冲突为切入点, 告诉我们在文化生活中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冲突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通过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正是解决这一冲突的重要途径。

二、学生分析 (略)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了解产生道德冲突的原因, 认识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 认识文化知识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2. 明白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 能力目标

1. 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思想道德冲

突, 认识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给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的冲击挑战。

2. 提高自己明辨是非能力及在实践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成为一个道德高

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2. 追求道德生活不是一种痛苦选择, 而是自我愉悦的过程。

四、设计思想 (略)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视频内容是长江中学见义勇为群体的英雄事迹, 让学生体会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 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幻灯片给出背景材料]:2006年4月21日晚10时, 许霆来到天河区黄埔大道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结果取出1000元后, 他惊讶地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 狂喜之下, 许霆连续取款5.4万元。当晚, 许霆回到住处, 将此事告诉了同伴郭安山。两人随即再次前往提款, 之后反复操作多次。后经警方查实, 许霆先后取款171笔, 合计17.5万元;郭安山则取款1.8万元。事后, 二人各携赃款潜逃。2007年5月, 潜逃中的许霆在陕西宝鸡被警方抓获, 17.5万元赃款已挥霍一空。

[探究一]:为什么会出现道德冲突?

[探究二]:面对这些道德冲突, 我们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后板书。

(一) 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1. 出现道德冲突的原因

客观———急剧变化的社会。

主观———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与变化太快的生活方式不适应, 产生冲突。

2. 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幻灯片给出背景材料]:材料一:有人掌握了电脑技术, 却去充当电脑“黑客” (李俊制造的熊猫烧香病毒) ;有人掌握了精湛的医疗技术, 却要收取“红包”后才肯救治病人。

[小辩论]:辩题:科学文化修养重要还是思想道德修养重要?

教师归纳总结后板书。

(二)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1.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可以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3. 两者是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

(三)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 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 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 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

3. 实践:

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要脚踏实地, 不尚空谈, 重在行动, 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点滴小事做起。

[回顾所学, 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略)

上一篇:毕业生应重视档案管理下一篇:怎么样做促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