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优秀作文

2024-05-03

困惑优秀作文(通用12篇)

篇1:困惑优秀作文

作文不仅仅是绝大多数学生心理挥之不去的痛也是语文老师心理永远的纠缠。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作文教学一直是我苦苦思索的一个教学命题。曾经以为只要找准了学生的问题然后逐一解决就行了,于是乎学生出现了审题不会我就拼命讲审题,什么因果法、探究法等等但发现收效甚微;发现学生的文采不够我就让学生大量摘抄背诵好词好句,后来发现学生的文章容易变得无病呻吟亦或是花拳绣腿不知所云;发现学生的材料不行,就帮学生收集大量的材料,后来发现学生的文章变成了没有巧合却大致雷同的遄矗环⑾盅生的结构不行,我就花大力气讲间架结构,刚开始还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后来发现这种三段论五段式的结构似乎也走入了死胡同,没有了新意。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开始不愿意也不会写记叙文了,已经没有那种布局谋篇的激情更没有内心深处的来自灵魂的声音。只知道开个头然后当中就用几个分论点举几个例子议论几句最后接个尾就完了。我想:如果我们的作文沦落为类似八股文似地,那我们的写作还有多大的意义。也曾试过在批改上做文章,自己费心费力地批改,后来发现学生只对后面的一个阿拉伯数字感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曾试过让学生互相批改,刚开始学生兴趣很大,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趣逐渐没有了,为了加强针对性我也试过面批,个人觉得这种面批少数几次可以,如果每篇作文面批貌似不太现实,因为这种方式一方面老师的负担确实过重,另一方面感觉是这种方式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比较有效,但让学生解决自己的问题却有点困难。

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到底该怎么办?我忽然想起了梅晴老师在一次讲作文审题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其实作文的命题就是命题者和学生的一次对话,命题者其实就像是一个朋友一样和你一起探讨生活。说白了就是一种交流,一种心与心的交流,然后用文字将我们的想法表达出来。特别是叶盛非主任在一次教研活动上说的关于作文的话题时说过这么一句话:作文其实就是告诉我们的学生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引发了我对作文的重新的思考。曾经的我对作文教学是否过于功利而忽略了作文的本质,忽略了作文本是一个表达学生情感和思想的媒介,忽略了学生本身的诉求而眼里只有如何得高分的技巧训练,殊不知脱离了作文本质的训练如同缘木求鱼。再加上我对那些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看书,而那些语文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爱看书,曾经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不喜欢看书甚至有文字的东西我都不爱看,哪怕坐着无聊我也不愿意看书”。面对学生这样的坦诚,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觉得尴尬的同时也感到无能为力。同时也提醒我更加深入地去思考我们的作文教学,我们的源头问题在哪里?我觉得就是看书。没有对文字本身的积累他怎么可能体会文学的魅力?学生为什么喜欢学数学不就是喜欢那份思维过后的成就感吗?我们的语文的魅力在哪儿呢?我觉得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情感美!这么一群正处花季的孩子,他们正是情感丰富的时候,他们是需要交流也是需要表达的时候。

于是乎,这几年我就做了一些尝试,那就是让学生能静下心来看书最好是

爱上看书,具体方法是:每个星期拿出一个语文连堂让学生看书。书籍由学生自己提供,老师审查,每人至少提供一本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思想性的书籍,成立一个班级图书馆,学生的书籍全班共享。就在课堂上看,要求200字的摘抄300字的感悟。有的老师可能担心学生不愿意看怎么办,其实愿不愿意都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在家里有电脑有电视可以睡觉可以聊天,你叫他看他肯定不愿意看,但在学校的语文连堂课,就不一样了,开学之初我说的很清楚,语文连堂要么考试要么写作文,如果相比这两样比起来学生肯定就比较愿意看书了。再加上老师适当的引导和宣传。经常性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和美文欣赏,让学生体会我们文字的魅力。特别是当学生的情绪比较激动地时候,找出符合学生心情的描写的段落,这种写到学生心里去的感觉实实在在让学生体会到了文字的魅,学生慢慢变得喜欢看书了。

另一方面解除作文的妖魔化,让写作变成师生间的对话。平时在班上开张小纸条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心情用小纸条写下来,如果你想安慰一个朋友或祝福一个朋友的时候就用小纸条的形式,最开始很多学生只会摘抄,我并没有硬性要求他们不能摘抄,因为那样会让他们有压力,但是很快他们自己就不满足于摘抄了,因为很多人摘抄的是一样的。这毕竟不是作文,这可是同学之间的交流,在这么一个崇尚个性的年龄雷同可是他们的大忌。果然很快就有人开始仿写,我就乘机大事表扬,在班上分享,后来仿写已经不能赢得学生的赞誉了就开始了原创,对这种原创我是不遗余力的表扬,而学生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除了这种小纸条的活动,对于写作我也是让他变成对话和交流,第一步就是在学生中收集话题作为作文的题目,而不是老师在那里花心思想怎样的题目适合学生,学生会喜欢,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学生中收集呢?从前的我总在挖空心思想作文题目,总想想一个学生感兴趣又有话可说的题目,后来发现其实学生就是我们最好的教学资源。并且学生对自己提供的题目也比较感兴趣,也没有觉得作文离他们那么远,其实作文就是和他们讨论问题。第二步就是写作文不硬性规定太多的条条框框,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倡学生用心灵写作,这里特别注意,用心灵写作并不是创新写作,提倡的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是标新立异的投机取巧。第三步就是评价,不是简单的分数,也不是套话似的什么中心明确否语言流畅否之类的,而是和学生的进行思想上和思维上的交流。此时的我已不是学生心目中那个判断他作文分数的老师,而是接近于一个笔友和他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他一起探讨人生,而学生也逐步对作文没有了当初的恐惧,变得习惯了写作,让写作逐步变成学生一种的交流方式,并且在与老师交流中一方面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事其实也就是叶主任所说的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另一方面也增进了师生的感情。这样学生一方面有了阅读做基础,又有了愿意用文字表达的习惯,而且和老师的关系又融洽,我们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怎么会差了

篇2:困惑优秀作文

花开花落,该何去何从?

我即将成为一初三的学生了,面对那决定未来的中考,我想都没想过,也许我只是害怕,所以逃避。但现实终究还是现实,它还是会不断逼着你往前去,我只有奋起读书,考上好的高中,才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我的想法相比于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想法,实在是太过于消极了,但花开花落,我又该何去何从呢?

梦醒时分,垂死挣扎?

转眼,梦渐醒,睡眼朦胧的我始终不愿下床,突然恨自己的懦弱,恨梦的消逝,想着想着,却发现自己的脸早已被大片暖流包裹,动弹不得。原来是母亲的泪水,我坐在我身旁,悄悄流泪,期盼着我能快点病好,却不知自己的泪早已夹带着担心落满了我稚嫩的脸颊。我感觉母亲的心好冰冷,好无力,我这才知道自己曾经的叛逆会让母亲如此痛心。梦醒时分,垂死挣扎!

面对未来,不再困惑!

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我终于决心要学会成长,努力奋斗了。也许未来的路不太好走,但至少我还有母亲。母亲的泪水会为我抚平伤痛,母亲的微笑会为我带来力量,母亲的鼓励会为我增强信心。放心吧,母亲,面对未来,我已不再困惑!

篇3: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一、作文教学的三大困惑

首先,作为教师,大家都知道多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因此,经常要求学生平时要多读课外书,以增长知识,丰富词汇,提高写作水平。然而,你可曾调查过,有多少农村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呢?他们的课外书从何而来?这无疑困扰着学生,也让老师无奈。的确,由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条件所限,很少有钱买课外书。即使积攒一点零花钱,由于地理条件或者家长的无暇顾及,也很难买到合适的课外书。因此,他们可读的课外书很少。多读,只能成为一纸空谈。即使有一些课外书,也只是匆匆浏览而已,并非达到阅读的目的。作文时依然无从下手,即使东拼西凑,勉强成篇,内容也枯燥无味。这无疑成为作文教学的困惑。

再次,学生学习语文,最怕的可能是作文了。平时的作文,大多数同学都是在老师的催促下,出于无奈,只得马虎完成了事,而并不是心甘情愿来写作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让他们平时多观察、多练习写作,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来,不断积累写作的材料,这无疑是一句空话,因为他们怕的就是写作文。再说,即使有部分同学写了,如果老师不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久而久之,他们也会放弃了。事实上,有的老师叫学生写作文也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凑足作文字数。多练,又从何谈起?

最后,俗话说得好:“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话确有道理。可是,我们的学生在写完作文之后到底改没改?怎样改的?改得如何?教师只能从学生作文本上看出来。从实际作文批改来看,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不少,多字漏字的现象屡见不鲜,不通顺的句子也随处可见,更不必说用词的准确性,句子的完整性等等。这些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在作文中经常出现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一部分学生在写完作文之后,自己很少去读一读,改一改,甚至于根本就没读没改,写完之后本子一关了事,更不必说对给别人听,让别人改或者几个人聚在一起共同改。这样的作文,教师只能是以“错别字较多,句子不通顺”等一些简单的评语写写而已。下次作文交上来,照样如此。时间一长,学生对此毫不在意,教师也束手无策,只是抱怨学生作文水平太差,难教难改,只好任其发展。长此以往,学生作文不见起色,对作文也就毫无兴趣可言了,还谈得上改吗?

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天作文教学的方法,那就是“多读、多练、多改,是作文教学的三大法宝。”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实施这三大法宝呢?

二、作文教学的对策

第一,多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只有多读,才能学习到别人的写作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让学生不但要明白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更要让学生去感悟作者是怎样写的。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喜欢收集整理各方面的资料。作文教学方面的资料也收集了不少。这些资料,现在成了我教学中的一部分。我把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然后编上号,每学期一开学,我就按顺序每人发一本课外阅读资料,让他们抽课余时间阅读,并专门准备好一个笔记本做笔记。首先注明什么时候读的几号书,然后把书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的段落和有关写作方面的知识等内容摘记在笔记本上,统一规定阅读完成的时间,读完后再依次轮流传阅,并随时通过查笔记的形式检查阅读情况。这样坚持下来,每个人一学期读到的课外书就多了,再定期开展交流评比,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这样日积月累,学生见多识广,语言积累也更加丰富,写起作文来自然也就有话可说了。

第二,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句话强调的就是多练。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为此,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不拘一格,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想什么就写什么。教师不规定具体的写作时间和内容,只是指定一个大的范围,让学生在一定的空间里自由写作。在平时作文练习中,我一般规定每周至少写两个作文片断,内容自定,但必须真实。为了照顾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学生可根据自己作文的需要,自己决定篇幅。但要求每个片断至少要有几个自己认为很满意的词语或句子,并做上记号,以便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欣赏。教师要安排时间,督促检查作文情况,对写得好的,应及时鼓励。另外,教师还要适当安排学生集体作文,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或让学生自由组合,让他们几个人聚在一起,共同观察一种事物,然后各自发表意见,再把大家的看法综合起来,共同完成作文。这样学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作文水平会提高得更快,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兴趣会更浓。

第三,多改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环。作文写好之后,只有通过多渠道的反复修改,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教师在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积极主动修改自己的和别人的习作。在作文修改中,我采用的是个人读,小组改,集体评的办法。每周固定时间的习作练习课,我都会以小组为单位,对上周的习作片断进行评改。首先叫学生自己读,小组的成员注意听,如果有人觉得哪个地方有毛病,可随时叫他停下来,大家共同探索修改意见,直到读完改完为止。如果有争议的地方,找老师裁决。各个小组完成之后,再推荐一篇本组写得最好的习作贴在教室学习园地里。全班学生再利用课余时间,慢慢欣赏。每个学月评选一定数量的“佳作之星”,对他们给予奖励。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不就全面调动起来了吗?

篇4:走出困惑探究作文高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困惑;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93-01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长期以来,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走上讲台充满信心,一段时间后开始灰心,最后是力不从心,不少语文教师步入了困惑之中。固然,写作难,作文教学更难,这无可厚非,但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是其主要原因。如何解决作文教学难题,走出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认识事物的能力。简言之,小学生作文就是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体现,作文教学应促进这两种能力的和谐发展。

二、从兴趣入手,让学生有感而发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一个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喜欢,乐于其中。

1、先观察积累再作文。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学生很有兴趣,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言之有物。

2、先生活实践再作文。比如有计划地设计游戏,编导小品,外出旅游等。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出的文章很有条理性,语言富有趣味性。

3、先激发灵感再作文。灵感需要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趁热打铁,让学生骑着灵感的快马进行写作,学生乐于完成,也易于完成。例如,课间一个精采的场面,运动场上精采的表演,课堂上发生的一个有趣“风波”……可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这样“趁热打铁”式的作文练笔,学生写起来容易,也非常感兴趣。

三、指导观察,获取作文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辟题材,是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下锅”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一,从生活中学习作文,即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花雪月,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其二,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解决怎么写的难题。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结合课内作文,紧扣训练重点,统一要求,严格训练。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文阅读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提高作文能力。

四、抓好三个阶段训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是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写成篇作文”。起于“写话”,间于写“片段”,落脚于“篇的训练”,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联系。三个阶段具体的要求是:即低年级说写提早训练,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每周设两节说写训练课,以词句训练为主,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说一段通顺的话,然后写下来。中年级集中力量说好、写好“片段”,达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到四年级由片段训练过渡到能写简单的记叙文。高年级成篇综合训练,突出加强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修改等六项基本功训练,达到内容具体,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有真情实感,能展开想象和联想。

五、注重三种能力培养

在作文过程中,要突出进行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观察能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从一年级起,乃至从幼儿园起,就要对孩子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指导看图,看实物,带领学生参观、游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留心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训练:细致地观察;有序地观察;抓住重点观察;用多种感官观察;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思维能力。要真正认识事物,不仅要靠观察,更重要的是靠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因此,作文训练必须充分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特别要加强想象和联想能力的训练。低年级注意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中年级注意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高年级要有意识地抓好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转化,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达到言之有理。

表达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直接体现了作文能力。因此,作文教学还要突出抓好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向书本学习表达,利用这一机会强化表达训练。观察发展了思维,思维促进了观察能力的提高,表达赖以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促进观察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因此,突出进行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

篇5:成长的困惑作文

我记得之前,有一次上体育课时,班中的一位女生和我讨论那所高中的校服好看,她说选准那所高中的校服了就决定进那所高中。我自然没有她那么强悍,她有选择学校的份,而我连有没有被学校选的份都是个问题。像她这种人,我只能带着尊敬的目光看了一眼有一眼。

突然产生了索性不要学了,去骗钱生活的想法,却在此时偶见某班一男生新作,其他的都没看清,唯有一句话记得最清楚:一阵风吹来,我的心冷了。这等文艺的句子,我是写不出来了,我本身就是一粗人,还让我写文艺的句子,不等于让张飞绣花吗?不过看完那首诗后我心中产生了写诗骗钱的念头,一时兴起写了两首,却发现连个投稿的地儿也没有,这念头才被打消。

我一直都很欣赏古龙那种人,看古龙人家平时吃喝玩乐样样不缺,钱对于他来说根本就是小case,人家是那种有一天一摸口袋,发现没钱了,就决定:我要写本书。于是他就写了本书,赚了钱继续吃喝玩乐。就这样,人家写的书还部部都是经典。这种境界,吾等望尘莫及。

写书骗钱是绝对没我份的,我也只能用钱“骗”书了。本想买几本书回家琢磨琢磨:为啥人家就能出书,我就出不了呢?无奈进入初三后,老妈严格地控制了零花钱,我囊中羞涩,正所谓口袋比脸都干净,这想法也只好作罢。

篇6:有关困惑初一作文

那时候刚开学,我跟班里同学的关系处的还不错。但我的成绩却沦落到了班级的中间,甚至还要偏下些。老师找我谈过话,那时我也是只顾应付一下,点点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我不想承认,但却也不能否认。也就是那段时间,我常常回想起小学。小学里,我也时不时被班主任拉出去谈话,但班主任却从未质疑过我的能力,只是抓着我的几个小毛病,温柔地说我两句,想让我更加完美罢了。为什么?步入初中,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啊!我困惑了,就像一个迷路的人迷失在大雾中一般,晕头转向,却又无可奈何。

我开始更加努力学习,但每次考试的成绩却总是不尽人意,好似一个个巴掌,狠狠地扇在我的脸上。我忍痛看着那鲜红而又刺眼的分数,任凭它践踏我受伤的心。它似乎在告诉我,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都是没有用的,无意义的。你这样是注定要失败的!我无力反驳,看着试卷对我的嘲笑,我愈发害怕。每次考完试,都战战兢兢地给家里打电话。可是结果呢?不但没有安慰,得到的却是一阵训斥。

我到底怎么了?我扪心自问,却找不到答案。

这段时间,老师不再找我谈话了。心里是轻松了不少,但更多的却是心酸与惶恐。我明白老师这样做的理由,因为我亲眼目睹过一个老师想帮助一个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回报后的结果。

忍不住,我又回想起小学了。那时候的学习是多么愉快啊!做完作业就能和同学结伴一起去操场、篮球场玩。玩好了再一起匆忙地跑上楼上课。脸跑得通红通红的,老师看见了也也不过批评两句,便上新课去了……

回忆过后,回归现实,我不住感叹:现在压力真的好大,压得我实在喘不过气来了——我为何不去痛痛快快的玩一把呢?何必硬把自己锁在教室这牢笼之中呢?

我开始放松了。虽这样说吧,但每次上课却也变得更专注,更大胆了。我不再默不作声,开始善于发表意见,找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加以改正;下课时,我也不再拘束了,轻轻松松,该怎么玩怎么玩。上课时的紧张情绪,也在这时,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难以置信的是,我的成绩居然有所起色。我忽然醒悟过来,原来“学”与“玩”是相辅相成的!刚入学时,我只顾“学”,全然没感受到“玩”的重要,结果导致压力过大。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些可笑呢……

篇7:有关困惑初一作文

我那70岁的老奶奶只有小学文化,以前连报纸都不看,如今用上了智能手机,每天半眯着眼翻看手机,时不时在微信家庭群中发一些所谓“致癌”绝、“养生”、“第一次流出”的文章——她也希望跟上时代的步伐,刷刷存在感。还常常问我们:“我发的东西你们到底看没看”?反正我是从来没有打开过。然而奶奶照样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跟爷爷吵架,照例各种“作”,看不出有多大变化。

大时代背景下,我坐在镜子前上下打量一番:——我不漂亮,靠颜值吃饭是肯定没戏啦;我也不“博学”,拼凑不出那许多煽情的循循善诱的美文,我还有许多的数理化作业和ABC,我只能偶尔在朋友群里冒个泡算是签到吧,朋友们以为我不合群,我也只是浅浅的苦笑。

在这种强大的社会潮流的推动下,想要独善其身着实不易。有时候,我会习惯性地点开微信,QQ等社交平台,刷刷空间,看看朋友圈。然而当我回过神来,时间已经悄然逝去了,而脑海中也没有留下什么映像。虽然短信电话已经退出了我们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但是当紧急事情发生时,我还是会立刻拨出对方电话,在最短时间里联系到他,而不是慢慢地编辑完一条微信,点击发送,再等待对方回复。

开学后,课余时间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也更不值得把时间浪费在刷手机上。周末回到家,我会翻开这几天里送到家的从《参考消息》,闻着油墨书香,了解这段时间里的时事新闻。或者泡泡图书馆,在鸦雀无声的人群中,找一隅之地坐下,左手边是一排中国古典文学的书架,右手边则是外国名著的集萃,摊开一本书,沉浸在书海中,又是何乐而不为呢?

篇8:困惑优秀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原因,素材,批改

作文教学, 犹如一把高悬的利剑, 让诸多语文老师不寒而栗。学生写作文难, 教师教作文也难。每当翻开寥寥几字的学生作文, 我不禁在心底呐喊:“作文, 我该拿你怎么办!”反思一下, 与其抱怨学生为什么不会写作文, 不如从教者自身找找原因, 以便更好地教授学生如何写作。

原因一:老师怕教, 唯有走“捷径”。一天, 上完课回到办公室, 听到同事自言自语地说:“某某同学, 这次作文有进步, 看来抄也是有用的。”我一听, 马上追问:“什么有用的方法能提高作文啊, 教教我呗!”同事嘿嘿一笑:“土方法———抄作文, 背作文。”曾经多次听说“抄作文”能提高学生作文成绩。可是, 明眼人一听, 就知道这并非一个“好”的方法。然而, 人到穷尽时, 往往会放手一搏。在一次写作课上, 看着学生愁眉苦脸的、痛苦万分的模样, 我拍案而起, “排队, 去图书室”。我告诉他们, 可以借鉴作文书上的好词佳句或喜欢的内容。学生一听, 欢呼雀跃, 第一次看到他们上作文课如此开心。我也开心地等待一篇篇“优秀作文”。开始批改作文了, 我那上翘的笑脸, 渐渐地、渐渐地暗淡了下来。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总结原因:一是学生写得很好, 超乎原有水平;二是张冠李戴, 如一学生写她妈妈出车祸过世的事, 写得非常感人, 正想看看是谁写的, 我一下子愣了, 她妈妈前几天还来学校给孩子送伞呢!这样扭曲事实的作文, 写得再好也无效啊!我深深地自责, 叫学生抄作文, 看起来是一条“捷径”。其实就是自己懒, 选择了最省事的办法。对学生来讲, 却是收效甚微。

原因二:老师爱说教, 唯独“不愿写”。老师常常教育学生, “要多读, 多想, 多写。”然而又有多少老师自己能做到“多读, 多想, 多写”呢?《教育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老师, 你能作文吗》, 语言犀利, 指责语文老师的文笔稀松。但扪心自问, 语文老师会写作本应该是分内之事, 就像音乐老师能歌善舞, 美术老师善于画画一样。然而语文教师不善写作或者写作水平有限却是普遍存在的实情,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啊!

问题三:老师改作文, 评语“公式化”。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工程之一。第一次批改学生作文是在教二年级的时候, 我仔细地批阅每一篇文章, 不放过任何一个错别字、甚至标点符号, 并认真地写上了华丽的评语。发下批改后的作文, 孩子们开始看评语, 修改作文。有的孩子似乎只扫视了评语一眼就开始修改作文, 有的孩子认真地读起评语来, 碰到生字还跑过来问字音, 其中有个孩子来到我身边问:“老师, 主题是什么意思啊?”正要回答时, 另一个孩子在位子上问:“老师, 表达不清楚要怎么改啊?”“我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顿时, 询问的声音此起彼伏, 课堂上一下子像“炸开了锅”。我吃了一惊, 恍然大悟, 二年级的学生怎么能理解这些公式化的评语呢?

针对上述问题, 结合自身的作文教学课堂, 我不断摸索, 不断改进, 获得几点浅薄之见。

一、与其抄作文, 不如积累“素材”

长期以来, 作文教学成了诸多语文老师的“心头恨”。茶余饭后, 老师们谈的最多的就是学生作文, 然而一谈作文就色变。让学困生“抄作文”就成了许多老师的首选。其实学生不会写作文, 关键是“无话可说”。古话说的好:“无布不成衣, 无米难为炊。”同理, 没有写作素材, 学生就作不出文章来。因此, 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那怎么积累, 从哪积累, 积累什么呢?

1. 从书本中积累语言。

巴金先生说过:“读多了、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地体会到他们的好处, 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由此可见, 广泛阅读, 熟读成诵, 是积累语言材料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中,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摘录课本中优美的词句, 背诵精彩的片段等;在课外, 老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报刊等读物, 积累感兴趣的语言, 并将其记录成册, 用于写作实践中。这样积累语言, 如同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智慧词典宝库的钥匙, 让学生在美文中自由呼吸, 自悟自得, 并学以致用。

2. 从生活中积累经验。

俗话说:“不见大海不知天有多宽。”没有生活的体验, 就写不出生活的“真”, 写不出生活的“细”。因此, 老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多动手、多动脑, 亲身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体验多了, 感触深了, 就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有感可想, 有情可抒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富有真情实感了。

3. 从媒体中积累信息。

现在的学生久居于钢筋水泥筑成的楼房里, 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使他们很少有闲暇时间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而电视、电脑等多媒体成了学生赖以娱乐的法宝。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看《新闻联播》、《动物世界》、《文学宝库》等电视节目, 或者通过网络了解国家大事, 开拓视野。学生了解的信息多了, 感受自然也丰富了, 作文也能得到提高, 一举多得, 何乐而不为呢!

总而言之, 有了丰富的素材积累, 学生还愁无“米”可“炊”吗?

二、与其读范文, 不如教师写“作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不会写作文, 最简单的原因, 就是教师不会写作。”老师指导学生学写作要“多看、多想、多练”。其实老师在学生的反作用下, 也得多看、多想、多练。只有我们的笔“熠熠生辉”, 孩子们的笔才会“金光闪亮”。老师的亲笔示范远远胜过教学课堂上的“说教”。去年三月, 学校组织“学雷锋精神”的征文比赛, 我要求全班都参与, 在巡视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写“帮助老人过马路, 乘公交让座”等老套的故事, 平淡、乏味, 没有任何情感。正愁着该怎么指导时, 突然想到, 前几天刚组织几个学生去扫学校附近的公共活动场所。于是, 我开始写下从教生涯的第一篇“学生作文”———《我身边的小雷锋》。我把那天看到一个学生做好事的情境,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下来, 读给学生听。学生豁然开朗:“写作文要写得真实, 才能感动别人。”

总之, 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 就应该蹲下身来,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角度, 用学生的语言, 范写一篇篇流露童真、童趣的习作。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作文教学的效率, 更能切实可行地达到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的写作目标。

三、与其写评语, 不如和学生“说悄悄话”

老师常常这样评价学生作文:“文章主题不突出, 内容空洞, 表达不流畅, 语言贫乏。”当看到这样的修改建议时, 许多学生是茫然的。写作底子差的学生, 本身语文理解能力就差了, 老师还用这样公式化的辞藻, 学生肯定是束手无策的。因此, 作文得按如下方面改。

1. 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说悄悄话。

在批改作文时, 老师应该放低姿态, 站在学生的角度, 用儿童化的语言与学生对话———这样既能拉近师生距离, 又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当批改某学生的作文《校园里的趣事》时, 把“文章主题不突出”这点问题改为“你的作文题目是《校园里的趣事》, 可是你写的内容没有表达出‘趣味’, 你应该……”这样的评语, 就像是老师在和学生亲切地说悄悄话, 学生既能听懂也不会把修改作文当成另一种负担。

2. 用鼓励的方式教育学生。

要想写好作文, 学生需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 由不通到通, 由不好到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要以鼓励的方式教育学生, 假如老师“横挑眉毛竖挑眼”, 极可能影响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 要积极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比如“这个词语用得真生动啊!”“这句话写得真有趣!”“这个标点用得很正确。”等评语, 能充分激励学生写作信心, “以情促写”。给予学生写作的快乐, 学生才能将快乐寄予写作, 迸发创作激情, 抒写真情实感。写作也不再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

篇9:走出中学生作文教学困惑

【关键词】作文教学 兴趣 写作个性 内容 认评促写

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仍然不尽人意。大部分中学生除了学校规定的书本外,多数人因为课业负担太重,时间比较紧,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学生没有课外练笔的习惯,有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改变,没有一定量的保证,怎么能使学生写作水平有质的飞跃?而学生对待老师的评语也只是一般浏览,甚至是根本不看,这样也就很难根据老师的评语进行修改,无法知道写作究竟弱在哪里又该如何加强?学生写作现状并不乐观。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目前中学写作内容和方法已经严重违背了写作规律,使作文教学走进一个误区,长此下去学生对写作感到枯燥乏味,也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学生作文缺少个性,学生作文内容欠丰富,作文评改缺乏创新这四方面是目前中学生作文的困惑所在。

面对这样的当务之急,应采取下列解决对策:

一、以培养兴趣促写作

问卷调查中显示多数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或是兴趣一般,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当务之急。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乐观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开展情境教学,为学生营造写作氛围。所谓创造情境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的一种与作文活动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身处其间而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写关于母爱的作文中,就可以给学生播放一首《烛光里的妈妈》,在深情的歌声中让学生体会到母亲的伟大和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通过歌曲和幻灯片的播放,可以指引学生进入情境中,释放情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次,通过口头作文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以说促写,培养学生说写能力,改变过去教学程序单一现象。实行课内、课外相互结合教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看了、听了有很多话要说,尽量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课上展开口头作文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最后,经常组织作文竞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以开放促写作个性

写作其实是一种从自身出发的外在表现,是社会赋予人们的特殊天性。但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这种天性已经被无情的扼杀掉了,培养个性化写作需要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进行。

首先,采用开放的训练手段。改变课堂作文训练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课堂以外的战场,课内与课外互补充。提倡学生课外练笔,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训练内容要开放。从命题,到题材,到思想要走向开放。教师在写作指导时不要设下太多的框框条条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放手让学生去写,鼓励他们写自己想说的话,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以读丰富作文内容

进行广泛的阅读,积累素材,在进行广泛阅读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亲自动笔写“下水作文”,叶圣陶也曾强调过:“凡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越大”。

四、以评促写

批改作文、讲评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改变过去不能及时修改点评的现状,要对作文批改进行彻底的改革。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以诚恳、负责的态度来评阅作文,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把这些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要打破单一的老师讲评作文的习惯,叶圣陶说过:“作文修改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在批改作文中,教师可以教学生采取自我修改、与同学互改,然后老师再进行批改的方式。通过相互切磋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取长补短,从而使学生在作文修改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

篇10:困惑六年级作文

一天半的外出学习真是不虚此行,收获颇多。学习感悟还没完全写好,今天上班就又陷入了混沌之中。一整天脑子里面全都是问号,大问号、小问号来回的飘荡着。(问号太多了只好又给大姑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求助帮忙)

(一)左右为难的作业

星期一可谓是热闹的一天,尤其是早读下课收作业时学生们这科作业还没拿出来,那科课代表就已经站在他跟前催着另一科的作业了,小组长们忙着记录没有交作业的名单。办公室的电话从早上到下午放学都没有停止过,几乎每节课间都有没写完作业的学生给家长打电话汇报。

面对作业没完成的学生,我既想批评可又不愿意批评。不批评的话对他们来说就是纵容,很可能导致今后的做作业态度不端正。原本语文作业布置的就比较少,通常情况下都是抄写默写生字或者默写古诗。这点作业都不做的话,确实特别让我生气。狠狠的.批评他们吧,现在的既定事实是他们已经没有写作业了,再多的批评也只是恐吓威胁给家长打电话,严重的是请家长。翻倍罚写吧,学生们的时间已经很紧张了,大量的罚写不起一点效果。另外批评之后,我会头疼,影响着自己的心情。

大姑给我了一个建议:分层次布置作业。我在思考可以试试吗?

(二)令人紧张的早读

越教问题越多越恐慌。冷静下来时经常在思考怎样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一直在咨询,在学习,可是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不同,每个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我发现自己走进了误区。

(1)现在早读的一大重点就是让学生默写重点课文的学案。前一天下午放学时发给学生,回家背会。第二天早读时再带领着学生把难理解的题目的答案再明确一下。这样做的同时,很容易使学生忽略了课本,脱离了课本的教学是多么的可怕。(2)经常默写,我观察到有些一号学生竟然开始厌烦了。一次下午放学之前发学案时,一个一号学生发牢骚:“又是默写!”我听到后说:“现在你们的任务是踏踏实实学习,把功夫用在平时,考试前复习就轻松了。其实老师也很讨厌默写,老师比你们还悲催,你们默写完了我还得一一批改。”然后就听到了学生们哈哈的笑声了。确实是啊,如果我是学生的话久而久之我也会厌倦这种长时间的默写。(3)晨颂内容成了摆设,最起码的“雨过地皮湿”的效果都没起到。只是很简单的讲解之后学生们反复读上几遍而已,没有时间拓展更深的层面,因为要默写学案。

个人认为,早读应该是学生们自由的时间,读读课文、摘抄、美文。而现在却由于我不恰当的方法给掠夺了。

(三)打造高效的课堂

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却时时刻刻被“高效”二字牵着鼻子走。好像以前的工作经验被全盘否定,现在一切都归零了。备课时的美好想法往往在教学中事与愿违,煞费苦心换来的经常是不能令自己满意的课堂效果。有时感觉上课变成了“填鸭式,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完全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讲着讲着自己都没信心了。翻来覆去问自己:难道语文课就要这么没活力吗?

今天的“每周一文”课改中高效课堂的好方法那么多,我也挺迷茫的,自己只是模仿着好方法的皮毛而已,甚至连皮毛都达不到。有时在课堂上“高效”不得不变成“高速”,课时少时间紧我领着学生努力地赶课,老师紧张,学生更紧张。在被动的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丧失了,活跃的思维停滞了,哪里还能和文本碰撞,哪里还能和作者共鸣,更谈不上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来发展人格了。

篇11:挑战与困惑作文

我们困惑是什么呢?想知道吗,那就看下去吧!

有许多人认为在家生活比学校生活好,他们更喜欢家,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每当周末,就是我的“苦难日”。

一回到家,妈妈就让我做作业。到周六,一大早,妈妈就把我从床上拉下来,还没洗脸呢,一堆像小山一般高的衣服堆在我眼前,我呆了,全家人的衣服都压在我稚嫩的肩膀上。好不容易洗完了衣服,一双小手红彤彤的。可是噩梦又来了,一家人的鞋子都在这,我敢怒不敢言,因为家中有母老虎呀!不听只有“死路”一条。这不,顶着烈日炎炎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工了。到了中午,本想可以好好休息,没办法,我家大人又下令了。“去煮饭”冷冷一句搁我眼前。无奈呀!没办法,只好照章执行呐!”

唉!整整忙了一天,感觉四肢都废了!刚一躺在床上,动惮不得,忽然我家的女王大人又来了,拉着我做作业……经过一天的波折,傍晚时分,我刚洗完澡,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还没睡多久呢,老妈又拉着我去散步。

我也是醉了,谁来救救我呀?

为什么我有那么多烦恼?为什么我要干那么多家务活?为什么我每天作业做个不停?不过回头想想,如果不是老妈这样锻炼我,也许今天的我还什么都不会做呢!

篇12:有关困惑初二作文

接过同学递来的一瓶水,握在手中,哇,好舒爽!酷热造成的烦躁瞬间平静下来。水中的冰块呈菱形倒立在瓶子中,我不禁拿手晃了晃,欣赏阳光射在冰块上各种折射反射造成的美丽景象。“这天也太热了!”朋友边擦汗边提议,“不如咱们去对面的树荫下坐着吧!”

就在我们坐在那里,边喝冰水边侃大山的时候,从马路对面来了一位老人。他推着一辆车牌子早被风吹日晒的看不清了的三轮车,车厢有着几个大大的鼓鼓的的麻袋,还掺杂着几块泡沫板。老人面容憔悴,佝偻着身子,只见他一手扶着车把,一边伸手去压着大麻袋,好像生怕掉落一般。车子左摇右晃地向前驶着,犹如步履蹒跚的老人。我想车子在这种炎热的天气里也不想干活吧。

突然,一阵汽车急速的鸣笛声让我快速把头抬起,只见一辆豪华路虎沿着道路中央的实线旁若无人的行驶着,旁边限速30的警示牌毫无作用。吱嘎,一道长长的刹车痕迹出现了,车子猛地在老人车前停了下来。只见车主的嘴巴不停的一张一合,就和一些不雅词语的发音口型很符合,喇叭也一副等不及的样子响个不停。

走到马路中央的老人似乎语言有障碍,只是向车主挥了挥手,弯了弯腰表示歉意,便加快了推车的速度。车主看到这种情况,摇下车窗其不耐烦地说:“你老人家能不能走快一点,我还要去见客户呢!”关上车窗,喇叭声依旧持续不断。老人从喇叭声中似乎听懂了车主的话,双手青筋绽起,好像在榨取蕴含的最后一丝力量,终于过来了,我也松了口气。

老人在慢慢地向我们走来。我一脸疑惑的看着那位老人家。老人指了指两个瓶子,哦,原来是问我们要瓶子。我顺手把瓶子放到车上。当老人打开麻袋时,各种各样饮料亦或者矿泉水的瓶子堆积在编织袋中。大概是他要来或者是从垃圾箱里翻出来的吧,一个瓶子能卖多少钱呢?一角、两角还是五角?答案我不得而知。老人推着车向我们挥了挥手,依旧犹如以前那样晃晃悠悠……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下一篇:倒茶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