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困惑

2024-05-08

教学的困惑(精选十篇)

教学的困惑 篇1

中学语法教学的困惑:

第一, 社会上关于要不要对学生进行语法教学、应教到何种程度、考试要不要专门考语法等一系列问题还在争论不休, 莫衷一是, 造成师生在教和学上处于迷茫状态。如果抛弃语法教学, 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潜意识习得语法, 在实践中也很难看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在课堂上讲授语法, 又担心违背了交际教学法理论原则而受到谴责。回顾一下教学史, 我们不难看出, “90年代末以来语文教学总是在赞成语法教学和反对语法教学这两种不同观点的夹缝中生存的”, 一段时间内, 赞成语法教学的观点占主导地位, 而另一段时间内, 人们又极力反对语法教学。第二, 《考纲》要求淡化语法, 让师生产生了语法不重要的感觉, 但事实上语法能力渗透在高考中的特征十分明显, 不仅有明确的考题, 如病句判断、词语填空, 还包括隐性题, 如作文、仿写, 而让师生花大精力在语法教学上, 又违背了《考纲》和《教纲》的要求。第三, 高中语文教材中基本上没有明确的语法内容方面的材料, 而初中语文教材有一些, 一般都穿插到单元后的知识短文中, 缺乏系统性。不少老师就采取多种方式加以弥补, 如结合课文补充些语法点, 但很难达到科学、合理地安排语法点的目的。第四, 在语法教法上存在困惑。有些老师认识到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花许多时间在语法的教学上, 采用老师死教学生死学的教学方式, 缺乏新颖性, 这导致了语法学习的乏味, 也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减弱。

针对现阶段我国在语法教学中的困惑,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语法的重要性。“任何语言中, 语言规则决定着如何组织语言来准确表达意义。”掌握语法规则是学习语言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不知道如何把词汇组织到一起, 你就不知道如何使用它们。因而, 我们不应该纠缠于要不要教语法, 而是要关心如何才能搞好语法教学。语法教学必须讲究策略。

一、暗示性和明示性语法教学有机结合

明示性语法教学强调对语法规则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以便高效准确地使用语言成分。在具体操作上往往采用演绎的方法, 教师首先讲解语法规则, 然后引导学生做有一定语境的练习。因此, 语法教学表现出由总体到具体, 由理论到实践的具体教学步骤。暗示性语法教学强调学生学习语法时必须置身于有意义、可理解的语言环境中, 这样他们才能尽可能自然地习得目的语法。在具体的教学上, 暗示法采用的是归纳的方式, 由具体到总体, 由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和大量的语言材料中归纳出语言的规则。明示性语法教学和暗示性语法教学各有优缺点:明示性语法教学强调语言的形式, 似乎忽视语言的意义及其使用的倾向, 暗示性语法教学强调的是语言的意义及其使用的环境, 却忽视语言的准确性。我们要在汲取两种语法教学法的有益成分的基础上探讨更加有效、更为合理的语言教学方法,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在语法教学中进行“点拨教学”

因为语法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只起辅助的作用, 所以教师不能系统化地、无目的地、大量地讲解, 而应该有针对性地一事一议地讲解, 即我们所谓的“点拨教学”。例如上鲁迅先生的《祝福》这篇课文时,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下面一段话给学生指出句式选择的重要作用。

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这一段话是鲁迅对祥林嫂的描写, 在全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两个问题:

1.“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

能否改写为内容与之相当的包含一个长定语的单句即:“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为什么?

2.“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

能否改写为内容与之相当的包含一个长定语的单句即:“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为什么?

我们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主题, 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另一方面, 结合课文给学生讲解句式选择的问题, 如“复句和单句的区别在哪里”, “如何选择句式”, “怎样把复句形式变为单句形式”等等, 让学生在讨论中领悟, 然后再去联想以前学过的课文里是否有同样的例子, 来加深对这一语法现象的理解。这样对学生在句式的选择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也可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 一点也不觉得语法的乏味, 使他们真正学到了必要的语言知识。

三、灵活组织课堂交际活动, 使学生学有所用

著名语言学家Harmer提出了语言教学的始端是语言结构的非交际性介绍, 终端是交际性运用, 而教学过程应是从始端向终端扩展和强化的不间断的过程。由此可见, 实现语法教学过程关键在于活动,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活动, 去运用知识, 最终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 活动应当贯穿整个过程, 活动应成为教学的本体。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应是帮助学生促进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结合, 做到语言形式为语言意义服务。因此, 在语法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围绕所教语法项目来组织有意义的课堂交际活动, 创设真实的语境, 让学生们学有所用, 并真切地感悟语法的交际功能, 这是语法教学的关键, 也是教师备课的重点。当学生了解了某一知识的概念、规则、组成形式后, 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课堂活动, 不时地对其进行巩固和加强, 使学生学会用句型、结构等表达他们想说或想写的东西。在语言项目的新授阶段, 可多做必要的、有效的准确性操练, 如抄写、模仿、重复、替换以及选择, 旨在掌握规则。在语言项目的巩固和运用阶段, 可进行着重语言意义的交际活动,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样, 前面的机械操练为后面的有意义练习做了准备, 而后面的自由运用又是前面操练的发展, 从而达到“知”和“行”的相互促进和转化。

长期以来, 中学语法教学的意义定位不准, 最终导致了“语法无用”进而要求“淡化语法”甚至“取消语法”论调的产生。因此, 今后语法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如何搞好语法教学, 而不是淡化和取消。针对中学语法教学的问题, 我们必须在总体上把握方向:遵循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中学语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与认知规律编写教材, 注重初高中语法教学的衔接;提高中学教师素质, 改进教学方法, 切实加强教学语法的实用性, 提高广大师生对教学语法的可接受性。这样, 才能改进长期以来中学语法教学令人尴尬的状况, 从而让学生通过语法学习自主高效地学习和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陆俭明《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 语文出版社。

我的教学困惑 篇2

很多时候我会静下心来思考,中学化学教育究竟应该关注什么?“化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句名言长期以来成为化学教育者维护化学尊严的挡箭牌,成为教师对学生的有效的麻醉剂。但是,在学生颔首的同时还是有那么多的学生仍在质疑,学化学到底有什么用?他们对自己在化学上下那么多的精力感到惋惜,对自己在化学上的天赋的能力产生怀疑与反思。我们不能武断的归结于学生的不努力,我们的化学教育有没有问题?就目前的状况,中学化学教育仍旧可以用“纸上谈兵”来简单概括之。课堂成为教师演练阵容的唯一战场,解题成为操起的刀戈,这种教育现象令人忧心忡忡。没有人去关心学生的内心状态,没有人去注意教师的真实感受。

中学化学教育最应该关注什么?既不是解题方法的总结,也不是化学知识技能的简单积聚,化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应与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相一致,教育关注的问题也应该是化学所关注的问题。因此化学教育的目的性应该跳出化学本身这一狭窄的范围,必须溶入到整个教育这一宽广的大视野中。化学教育更应该关注思考,关注生存。追溯化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化学的诞生发端于生存的需求,而随着化学的不断发展,其逐渐成为少数人头脑的智力游戏,成为检验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这种弊端已延续到现在,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脱离了需求的化学是无用的,而脱离了实践的课堂教学也是无用的,而这正是当今化学教育的严重弊端。

化学是抽象出的关于秩序与模式的学科,是对世界与生活的理性思考及终值判断。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关注的却是大量繁杂的公式,陷入了题的海洋,并乐此不疲。而很少有学生从这些枯燥的内容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生活的观察与认识,以及对理性精神的认同、强化与提升。化学不但没有起到明智的作用,反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计算教学的“三个困惑” 篇3

〔中图分类号〕 G623.5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56—01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但是,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有以下三个困惑:

困惑一:计算教学一定要有情境吗?

计算教学一定要有情境吗?这是困扰我们教师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计算教学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有了情境,计算式题才会焕发新的生命力,才会体现计算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只有在情境中,才会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提出数学问题。计算教学只有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才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如一位教师教学“8加几”,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先出示一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标上她8岁,再出示一位穿绿裙子的小女孩,标上她6岁。然后让学生根据画面提问题。很明显,教师想让学生提出两个女孩一共多少岁,可是学生却五花八门地提出了好多毫不相干的问题。仔细推想,学生即使提出两个女孩一共多少岁?又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呢?所以一个好的计算教学情境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性、适宜性和地域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也并非所有的计算教学都要创设情境。

困惑二:如何落实算法多样化呢?

小学数学教学中“算法多样化”越来越被老师们重视,它确实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又往往被一些老师滥用或者不能正确运用,存在着只注重形式而忽视教学实效性的现象。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首先创设情境,再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出示29+18=?,然后就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尝试练习,最后指名汇报。

生1:20+10=30,9+8=17,30+17=47

生2:列竖式计算;

生3:29+10=39,39+8=47

生4:20+18=38,9+38=47

生5:29+8=37,37+10=47

生6:18+9=27,27+20=47

生7:18给9一个1,就有30+17=47;

生8:29给18二个1,27+20=47;

生9:给29增加1,就有30+18=48,然后用48-1=47。

生10:给18增加2,就有29+20=49,然后49-2=47。

生11:先分别给29、18增加1、2,然后有30+20-1-2=47。

其中,有的方法,如生3和生4,生5和生6,生7和生8,甚至生9、生10和生11实质上是一样的,有的学生提出的算法是为了多样化而多样化,其实没有一点实质意义。我们首先感到的困惑是如何把握“多样化”的度。经过实践、反思,多数教师逐渐形成共识:算法多样化并非多多益善。

困惑三:是否要指明算法的最优化?

算法多样化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但是,我们必须在“算法多样化”的背后做理性的思考。算法的多样化呈现后,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认识各种算法的特点和价值,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方法。

笔者听了一位教师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这节课,师出示情境图:小敏说:“我有30张画片。”李华说:“我有33张画片。”张强说:“我有8张画片。”

师:依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小敏与李华共有多少张画片?李华与张强共有多少张画片?

生:李华比小敏多多少张画片?李华比张强多多少张画片?

生:小敏比张强多多少张画片?

师:李华比张强多多少张画片?谁会列式?

生:33-8=

师:怎样算33-8=?

生1:33-3=30,30-5=25

生2:10-8=2,23+2=25

生3:13-8=5,20+5=25

……

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把你喜欢的方法讲给同桌听。

针对练习时,许多学生采用生2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依然存在的困惑 篇4

学生的生命力是最亮的绿色

张娜:我主要分两点说, 一个是参加“绿色课堂教研活动”中我自己的一些切身体会, 还有就是困惑, 可能还是比较肤浅, 不能完全代表我们学校老师的观点, 纯属个人反思结果。

绿色课堂改进和课题实验研究在我们学校开展以来, 我最切身的感受就是我们学校的老师能够在积极的参与中活跃起来。每次培训之后我们的老师都可以凑在一起, 说说自己的理解, 交流自己的新收获。作为参与课题的一员, 我个人的体会就是, 追求高效教学和增强学生学习意识是我自身课堂实践实施有效改进的两个突破口。要完成这两个突破, 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 在课堂实践中摸索有效的策略, 都要在一点一滴中去积淀。虽然自己工作已经有一定的年头了, 但是曾经的一些经验, 在现在已有理论的引领下, 可能不符合我们语文课堂和学生的需要, 所以这使我自己确实有机会审视自己以前曾经比较熟悉的语文教学模式, 审视自己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 审视对学生发言这样一个资源的认识和课堂随机应用的认识能力。

原本以为, 像刚才张校长说的, 我把文章分析透彻了, 就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 而现在看来, 对于学生已经理解的文章, 如果教师还一味地分析, 就是无谓地耽误学生宝贵的时间。还有, 原本以为自己以讲解的方式给学生讲解一些文章才能使知识教学准确, 但是现在看来, 这是剥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失去了一个“内化”的机会。我在课堂实践中更加意识到, 语文课堂和语文味不仅体现在教师语言的感染力上,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语文思维过程。我们组的研究也是在品、读、想、表达的具体过程中, 展现出学生鲜活的生命力, 这是我们组所理解的“绿色”的含义。

读出、交流出语文课的生命力

张娜:另外, 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不单单是把握在教师的设计上, 而是学生以课为例, 感悟作者的内心, 掌握阅读方法, 提高平时的表达, 提高语文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读出语文课文的生命力。要做到以上几点, 教师的备课应当是我们改变现状的一个起点。找到自己的症结以后, 我们教研组在备课的时候, 就是以学生的“品读”与学生的“互读”为切入口。一方面在学生的课堂上引领学生品鉴文体、文本;另一方面, 扎扎实实地教学。在备课之后, 就是我们的教学, 在学生多元理解出现偏离文本现象的时候, 既不急于去批评, 也不急于去简单敷衍了事, 而是借助学生的回答、理解的偏差所体现出来的问题, 追加问题, 或者是以“生生交流”的形式,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把握作者表达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这才是语文课堂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

将自己的得失及时落在笔头

张娜:与此同时, 我们在实践之后还做了一些反思, 每学期都做八篇以上的反思。虽然不是很多, 但是我们希望在这个反思之中能够求精, 能够体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在项目组专家的指导下, 在区教研室还有学校各级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 我们将自己的得失及时地落在笔头上。上周四我们做了绿色课堂实践《落花生》这一课, 当时在反思的时候, 我们也提到了很多自己在备课过程中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比如说学生提前达到教学目标了, 教师应当如何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希望各位专家、领导能给我出一个更好的策略, 或者说提出宝贵的意见。

局限于文本还是扩大教学的容量

张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节语文课的容量怎样才能做到最大化?我们说一节语文课的容量就是文本, 分析文本的状态, 这篇文章的目标是什么, 就这个文本、例证, 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什么, 要求孩子掌握的能力是什么?只是局限在文本的阅读上, 还是说在阅读这个文本的时候, 能够不仅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还能增强对学生的能力的训练?等等。

怎么把经验变成有普遍意义的阐述

张娜:我们在写反思的时候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我们在反思的时候, 更善于去陈述我们哪些做得好, 哪些做得不好。而在这个陈述的过程中, 怎样把自己的经验变成一种有普遍意义的阐述, 能够使我们讲完这节课所留下的东西还能用到其他课堂的教学中去。这个很需要领导和专家给我们更加细致的引领。可能我们自己受到理论水平的局限, 还不能达到我们预想、预期的反思结果。期待在绿色教育的引领下历练我们的能力, 提升教学效益。

“希望有更多的机会给到我头上”

[杨丽红:顾老师也挺有经验, 也是教学能手, 很轴 (方言, 固执) 的一个人, 他对业务的钻研很深……血压老高老高的, 还带病坚持工作。我真的很欣赏他。曾经有一段时间, 顾老师教一个五年级, 教一个六年级, 毫无怨言。]

顾文立:谢谢领导的鼓励支持。我最大的一点感受是:我觉得我经历了、我成长。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 我也提高了。这种经历需要领导给机会, 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给到我头上, 当然我也会不辱使命。

怎样才能把课堂空间真正还给学生

顾文立:谈谈几点困惑吧。第一个困惑是有的老师指出, 我的课堂不敢大胆地放手给学生, 包办代替的太多了, 留给学生的机会比较少。这现象我承认, 我也在不断努力尝试着去更改, 但在更改的过程中我也确实感觉到力不从心, 不知道怎样去做才能把这个课堂空间真正还给学生, 这是我最大的一个困惑。

如何避免“学困生”成为旁观者

顾文立:第二个困惑就是如何帮助“学困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缩短班级学生学习上的差距。课改进行到今天, 我们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好学生学习的机会我感觉是越来越多, 因为他在给自己争取机会, 创造机会, 得到了超常的发挥。但是学困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旁观者, 比较少得到独立思考和表现的机会, 得到老师的鼓励就少了很多。这样一来, 学生就必然形成两极分化。在教学中, 究竟如何让学生得到共同进步和发展, 让他们在每节课上都能有不同的收获, 我觉得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磨课”

顾文立:第三个困惑, 在课堂实践中, 通过对环节目标的落实来达到整节课的教学目标, 是提高整堂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课堂环节目标的落实过程中离不开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材的把握。当然对学生的了解可以通过前测等一些方式来进行, 对教材的把握也能够通过深研教材、对比性地研究教材来获取。可是我们老师每天在上课, 在判作业, 时间很紧。如果每一节课都这样去磨, 那肯定都很好。但是在时间和精力上, 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待这种矛盾我们如何更好解决呢?希望专家们能给出指引性的方向或者说是建议, 我们能够具体去操作和落实。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就是为了学生的明天, 为了学生的发展。谢谢大家!

我们的课怎么特别忙叨

[杨丽红:安彦芳老师是我们学校英语首席教师, 还是一个英语能手。]

安彦芳:各位专家、领导好!我们自从向北师大老师学习以来收获很多。北师大专家听完我们的课之后, 感觉我们的课特别忙叨, 指出我们就教材讲教材, 就是教材安排这个, 我们就顺着讲这个, 面面俱到。所以, 专家给我们提出意见之后, 我们团队就进行了一次教材的解读。

安彦芳:在专家的指引下, 我们组还做了很多工作。我们解析了教材, 把每一课需要什么、重点是什么, 进行了梳理。每个学期、每个单元都一一梳理, 然后我们用心地读懂学生, 思考学生的兴趣点在哪, 学生需要什么。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

“总是牵着孩子做一些事情”

安彦芳:在实践中我也有自己的一些困惑。这学期我参加了说课比赛, 比赛之后, 我把我的说课内容上了一次课。上完了课, 觉得自己这课上得不理想, 教学放不开, 总是牵着孩子做一些事情。所以, 我的第一个困惑就是, 怎样做才能真正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让老师牵着学生走的这些成分少一些?

评价多了就成了负担

安彦芳:第二个困惑, 就是我们的评价。我教一年级和三年级, 低年级更需要评价鼓励, 所以我给孩子制定了评价方案, 有代币制, 给学生发奖状……这个活动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长时间这样去搞, 老师有的时候感觉很累, 就好像增加负担一样。所以就评价这个问题, 我也存在一些困惑, 怎么评价更好?

两极分化与学困生的活动困境

职业的困惑(教学反思) 篇5

同事懊悔当初的选择,因为当初她完全可以进入乡政府从事机关领导工作,原因是丈夫是个民警,有此夜间巡逻,因公牺牲了!领导照顾家属,可以安排一个工作,结果当初是幼儿老师的她还是选择了老本行--继续做幼儿老师,从而放弃了进入乡政府工作的机会!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和幼儿园的领导产生了摩擦,又碰上了幼儿园内部改制,她就从公办的幼儿园出来,在弟弟的帮助下,就在弟弟的厂里办起了一所私人幼儿园。由于她在社会上的信誉比较好,居然也收了一个班的幼儿。

如今,公办幼儿园的领导叫她返回原来的学校,她颇是犹豫!踌躇再三,还是拿不定主意!询问我返回原来的`单位是否合算?

我说:“这话怎么说?如果是美国和英国,肯定是私立的学校的信誉度比公立学校好,许多有钱的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而只有穷人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公立学校!但中国似乎除了幼儿园有合资的私立性质的学校外,私立的大学、中学似乎确凿没有!自己选择的道路只有自己考虑!当然,如果回到原来的公办幼儿园,工资和福利待遇都会按照国家政策给你涨!不会像现在这样,攒多攒少都是你一个人的事!”

同事说:“我也在犹豫,心神不定!不知国家政策会作怎样的改变和调整!”

告别了从前的同事,我和父亲、弟弟上了奶奶的坟,一片荒草丛生的景象!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反思 篇6

作文水平体现一个人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心所在。但是,当前中学生作文言之无“物”、言之无“序” 、言之无“情” 、言之无“理﹙礼﹚”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作文搜肠刮肚,教师改作文似喝中药,让人苦不堪言。作为一名在中学语文教师深感作文教学处于种难堪的境地,又一直在探索困扰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原因。

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情感体验缺乏,没有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出于我吃过苦,一定不能让孩子吃苦的心理,绝大多数家长不让孩子参与家务,更没有机会参与社会劳动。学生对生活的艰辛没有感性认识,没有感情投入,这导致学生的情感体验匮乏。孩子一出生便衣食无忧,父母的感情投入,关爱与付出,被孩子认为是理所当然,这一切,都导致了学生道德情感的缺失。父母的溺爱,又不同程度的助长了孩子的自私心理,这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关爱之心。一个情感缺乏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在文章中表露出充沛的情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有人把这句话形象的归纳为: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知生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坚决的贯彻执行。另外,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的人身自由被牢牢地绑定在桌椅上,听课背书做题,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反思社会问题。综上所述,一个人身被限制在学校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在文章中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见解?

(二)学生语言素材积累不够。

作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表情达意。而现在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语言词汇贫乏,词不达意,表达起来翻来复去就那么几个词,缺乏生机和活力。一提到学生的作文,很多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内容空洞,语言苍白无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语言素材的积累。但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学生做得很不够。笔者曾在讲解一道综合实践活动的习题时做过一次简单的调查,调查的内容如下:你经常阅读课外书籍吗?你课外阅读的书籍是什么?第一个问题,全班五十多同学举手不到十位!第二个问题,回答“杂志”等消遣类书籍的同学占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同学回答说自己常看一些文学名著等文学书籍。当被问到空余时间在做什么时,很多同学回答是玩游戏、看电视等等。

(三)程式化的、急功近利的作文教学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筆者从教近二十年,看到的和听到的作文教学模式基本上就是这样的:讲——教师出一个题目,从题目分析到写作方法进行指导;写——听了老师的分析后,学生开始写作文(有的有时间限制,有的没有时间限制);改——教师批改学生的习作,写眉批、旁批、总评;评——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讲评。笔者无意诋毁甚至推翻这种作文教学模式,但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弊端,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其效果可想而知。

新的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但在现实中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好坏唯一标准,同时也是衡量老师的重要标准。为了抓出自己的教学分数,许多教师投机取巧,给学生布置大量阅读、背诵和抄录范文,以便考试时“编、抄、套”。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大大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滋长了学生弄虚作假的风气。

作文教学的程式化以及急功近利的做法,差不多每一个语文教师都知道,很多老师也都做过。为什么很少有老师想到要改变这一切呢?除了分数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文教学的改革难度大,它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教师就算做好了自己的课堂,也难以改变家庭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需要的时间比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所需要的时间要多得多,它没有一个简便有效并且固定的模式,它需要教师连续不断的投入。一句话,教师虽然付出很多,但收效有可能很小。因此,很多老师不愿意在作文教学的改革方面下工夫。一些公开课很少有作文课就是明证。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需要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努力,有些方面不是一个教师所能改变的。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起码应尽到自己的责任。具体而言,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将生活引进课堂。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它演绎着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学生如果能细心观察、细心体会、真心感受,定能从中挖掘出丰富的资源。作文即生活,作文的过程也是生活的过程,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源头。让学生去拥抱生活,体验生活。教师要带领学生开展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活动,指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的方法。倡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走出校园体验生活,布置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文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审视生活。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跟踪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了解外界信息动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收集的信息分类整理,挖掘其情感内涵、社会内涵,提高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使思想更加厚重与深刻,提高学生作文的思想性。

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文字阅读量,为学生作文积累语言素材。

(试验稿)要求:“(初中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作为学校,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物质条件和时间保障。教师应制订出学生课外阅读的详细计划,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人物传记,阅读有益的报刊杂志,广泛涉猎各种课外读物,让学生在书本中与大师对话,与自己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

三、教师要积极投身于作文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去。

要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负责,对文学的钟爱和睿智走进作文课堂,滋润学生的生命,引起学生的共鸣。作文教学要改变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套路,教师要不怕失败、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笔者认为,作文训练应从“细”处入手,从文章的主题、结构(拟题、开头、构思、过渡、照应、结尾等等)、语言、方法、技巧等入手,一步步进行反复训练;一道作文题要指导学生多次写作,分析比较,找出不足,改进提高,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写好一篇文章,相较机械的多次作文训练,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篇7

一、作文教学的三大困惑

首先,作为教师,大家都知道多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因此,经常要求学生平时要多读课外书,以增长知识,丰富词汇,提高写作水平。然而,你可曾调查过,有多少农村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呢?他们的课外书从何而来?这无疑困扰着学生,也让老师无奈。的确,由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条件所限,很少有钱买课外书。即使积攒一点零花钱,由于地理条件或者家长的无暇顾及,也很难买到合适的课外书。因此,他们可读的课外书很少。多读,只能成为一纸空谈。即使有一些课外书,也只是匆匆浏览而已,并非达到阅读的目的。作文时依然无从下手,即使东拼西凑,勉强成篇,内容也枯燥无味。这无疑成为作文教学的困惑。

再次,学生学习语文,最怕的可能是作文了。平时的作文,大多数同学都是在老师的催促下,出于无奈,只得马虎完成了事,而并不是心甘情愿来写作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让他们平时多观察、多练习写作,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来,不断积累写作的材料,这无疑是一句空话,因为他们怕的就是写作文。再说,即使有部分同学写了,如果老师不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久而久之,他们也会放弃了。事实上,有的老师叫学生写作文也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凑足作文字数。多练,又从何谈起?

最后,俗话说得好:“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话确有道理。可是,我们的学生在写完作文之后到底改没改?怎样改的?改得如何?教师只能从学生作文本上看出来。从实际作文批改来看,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不少,多字漏字的现象屡见不鲜,不通顺的句子也随处可见,更不必说用词的准确性,句子的完整性等等。这些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在作文中经常出现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一部分学生在写完作文之后,自己很少去读一读,改一改,甚至于根本就没读没改,写完之后本子一关了事,更不必说对给别人听,让别人改或者几个人聚在一起共同改。这样的作文,教师只能是以“错别字较多,句子不通顺”等一些简单的评语写写而已。下次作文交上来,照样如此。时间一长,学生对此毫不在意,教师也束手无策,只是抱怨学生作文水平太差,难教难改,只好任其发展。长此以往,学生作文不见起色,对作文也就毫无兴趣可言了,还谈得上改吗?

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天作文教学的方法,那就是“多读、多练、多改,是作文教学的三大法宝。”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实施这三大法宝呢?

二、作文教学的对策

第一,多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只有多读,才能学习到别人的写作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让学生不但要明白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更要让学生去感悟作者是怎样写的。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喜欢收集整理各方面的资料。作文教学方面的资料也收集了不少。这些资料,现在成了我教学中的一部分。我把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然后编上号,每学期一开学,我就按顺序每人发一本课外阅读资料,让他们抽课余时间阅读,并专门准备好一个笔记本做笔记。首先注明什么时候读的几号书,然后把书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的段落和有关写作方面的知识等内容摘记在笔记本上,统一规定阅读完成的时间,读完后再依次轮流传阅,并随时通过查笔记的形式检查阅读情况。这样坚持下来,每个人一学期读到的课外书就多了,再定期开展交流评比,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这样日积月累,学生见多识广,语言积累也更加丰富,写起作文来自然也就有话可说了。

第二,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句话强调的就是多练。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为此,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不拘一格,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想什么就写什么。教师不规定具体的写作时间和内容,只是指定一个大的范围,让学生在一定的空间里自由写作。在平时作文练习中,我一般规定每周至少写两个作文片断,内容自定,但必须真实。为了照顾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学生可根据自己作文的需要,自己决定篇幅。但要求每个片断至少要有几个自己认为很满意的词语或句子,并做上记号,以便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欣赏。教师要安排时间,督促检查作文情况,对写得好的,应及时鼓励。另外,教师还要适当安排学生集体作文,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或让学生自由组合,让他们几个人聚在一起,共同观察一种事物,然后各自发表意见,再把大家的看法综合起来,共同完成作文。这样学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作文水平会提高得更快,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兴趣会更浓。

第三,多改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环。作文写好之后,只有通过多渠道的反复修改,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教师在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积极主动修改自己的和别人的习作。在作文修改中,我采用的是个人读,小组改,集体评的办法。每周固定时间的习作练习课,我都会以小组为单位,对上周的习作片断进行评改。首先叫学生自己读,小组的成员注意听,如果有人觉得哪个地方有毛病,可随时叫他停下来,大家共同探索修改意见,直到读完改完为止。如果有争议的地方,找老师裁决。各个小组完成之后,再推荐一篇本组写得最好的习作贴在教室学习园地里。全班学生再利用课余时间,慢慢欣赏。每个学月评选一定数量的“佳作之星”,对他们给予奖励。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不就全面调动起来了吗?

议初中乡土历史教学的困惑 篇8

一、乡土史在课程标准中的被忽略

从原本有专门开发乡土教材, 在课程设置中有明确的课时规定, 到新课程中, 只能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看到仅有的几个开发利用“乡土教材”的字样, 不能不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学大纲重视乡土历史教学的一大退步。这样的忽略带来了乡土历史教学的尴尬现状。在应试占主导的形势下, 历史作为一门次要课, 被取消了绍兴乡土史教材的教学, 也没有多少老师注重课堂中渗透绍兴乡土史了。因此, 一个中学毕业生, 会了解一些中国历史, 也大致熟悉部分世界历史, 但对自己生活的家园———绍兴的历史却一无所知,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这种悲哀实际上与我们缺乏乡土历史教育有关。从教学要求上也没有专门教学的规定。在拓展课探究课程中, 也没有引起各学校领导和历史老师的相关重视。

二、绍兴乡土历史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的实践

1. 课程整合的作用

(1) 形式活泼生动, 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能力与个性的舞台。无论是撰写乡土人物的读后感还是实地考察身边的大街小巷, 这对于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学生都是一次挑战自我和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很多学生反映乡土历史的拓展活动, 使他们对社会有了更多的认识, 特别是对自己生活的这个城镇多了一份感情和责任。

(2) 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 扩充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乡土史的拓展课、探究课, 绝不是为了凑足课时, 或应付上级的检查 (是否开设拓展课) , 而是因为乡土历史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资源, 放弃了这部分资源, 历史的知识是不完整的, 教材知识将失去支撑, 学科教学将失去生命力。事实上, 乡土资源挖掘整理到一定程度, 就是绝好的校本教材, 而它的开发者就是老师和学生。

(3) 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新课改促使了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学习由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接受与主动的发现式相结合的学习, 除了自主学习还应学会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乡土历史的学习没有现成的课本, 但却可以让同学们从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使学生可以避免过多地受到固有观念的影响, 有利于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探究事物、分析问题的积极性, 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多想象、思考、创新的空间, 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和完善他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 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人生的阅历。当代中学生应适当进入社会, 走进生活, 做到关心和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社区、学校、家庭的一些现象和事件。它好比一扇窗, 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在一起。使我们知道现在的社会来自于历史, 了解现实, 积累阅历, 拓展视野。在考察家乡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

2. 个体策略

(1) 在备课中将乡土历史资源与历史教科书有机结合。乡土历史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历史, 特别作为历史悠久的绍兴古城, 在从古到今的历史上都可以找到历史发展的踪迹。教师按照教学进度, 把课文的讲解与乡土历史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更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一历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篇9

高一历史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

(一 )学生基础薄弱 、知识面狭窄 ,一问三不知 。

一些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不清楚,高中历史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对初中基本知识一定程度的掌握的基础上的, 没有初中历史知识作依托,高一历史教学会遇到重重困难。

(二 )学生没有掌握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 , 教学有效性不高。

部分学生学习历史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不会做笔记,不会归纳概括知识,不会分析问题,课堂教学显得很被动,教学效果差。

(三 )每课时的知识容量太大 ,一节课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

目前各校基本上按照新课程设置安排课时, 高一年级历史每周开设二节课,这就要求一课时的内容在一节课内完成,实际上由于知识容量大、学生基础薄弱,一节课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常常要用一节半课或二节课完成一个课时的内容。

(四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很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 。

新课程倡导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引导学生主动学生、合作探究,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些教师感到这些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有效地贯彻落实。

(五 )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 。

高一的历史教学究竟应按高考的标准还是按会考的标准教学? 对教材中没有提及但又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要不要作补充和拓展? 这些问题确实令教师感到困惑。

二、原因

以上这些困惑是高一历史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又有主观方面的。

(一 )客观方面 :初中 、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 。

1.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初中历史材教知识容量小 、内容较简单,高中历史课程以模块专题的形式编写,知识容量大,时间跨度大,内容介绍精要,历史概念较抽象。在课程学习中,高中历史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注重能力的培养。高一新生普遍对高中历史教材的体例不适应,对教学要求领会不了, 学习起来感到吃力。教师为照顾大部分学生,在教学中不得不对初中学过的知识进行补充,因此感到非常费劲。

2.初、高中教学方法的衔接。目前初中历史教师仍有部分是非科班出身的,历史素养有限,许多教师给学生圈范围,画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取高分。初中从领导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对历史学科都不太重视。进入高中后,教师希望打破教师“一言堂”,教法陈旧单一的模式,试行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但学生长期习惯于被动听课、被动记笔记,习惯于沉闷的课堂气氛,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

3.初、高中考查方式的衔接。初中历史的考试试题比较简单,偏重于知识的识记,能力考查题所占比重小。中考是开卷式考试,影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以致学生对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也不愿熟记。进入高中后学生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储备,学习起来自然很吃力,甚至有学不进去的感觉。

(二 )主观方面 :高一历史教师自身的因素 。

1.教师对初中教学知之甚少 , 教学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与盲目性。高中历史教师大多数没有从事过初中教学,对初中教育教学现状不了解,对高一新生的学习心理、知识掌握程度更是缺乏了解。因此,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

2.对学生要求过高 ,操之过急 ,教学内容偏难。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味追求全、求广、求深,对历史事件左右比较、前后拓展, 生怕遗漏一个知识点。面面俱到, 没有重点,“满堂灌”,学生面对繁杂的知识点,无所适从,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3.教师的教学观念仍很陈旧 ,教学方法单调。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常常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讲到底,呆板沉闷,没有师生互动,没有情境创设,没有问题探究。有些教师没有深刻理解“三维教学目标”,只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分析,不重视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也不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教育和培养。

三、对策

历史教师面对高一新生, 该采取哪些对策化解教学中的困惑呢? 以下我谈谈看法,以期求教于同仁。

(一 )调查了解高一新生的学情 ,掌握教学第一手资料 。

可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分析整理,对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要记录下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才能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做到得心应手。

(二 )研究初 、高中课标教材的变化 ,明确教学目标 。

近几年初中历史的教材变化较大,版本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在教学中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 哪些知识还要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作适当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三 )更新教学观念 ,转变教师角色 ,调整教学方法 。

新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身心发展都有所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思维方式,开始由感性思维过渡、转型到理性思维。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历史概念和现象的理解还停留在直观感性阶段,缺乏独立、全面、深刻分析探究的能力。高一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兴趣引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学生领进学习历史的大门。要改变历史教师一讲到底的单一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四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增强自主意识 。

高中教材多,课时少,那种掰开揉碎,你讲我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用, 新课改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了突出位置,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生刚入高中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 同时兼顾这一阶段的过渡性,教师学法指导的重心应放在留旧创新、巧妙过渡上。所谓“留旧”就是适当保留初中学习的一些方法 ,如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及时复习、完成作业等,使学生适应高一历史学习有一个心理过渡。但“留旧”并非“守旧”而是为了“创新”。新高一学生学法“创新”的重点是“学会自主学习”这条主线。

(五 )大胆取舍教材 ,灵活使用教材 。

高一年级课时吃紧,一课书的内容一节讲不完,对此,必须根据新课标要求,考虑高一新生实际能力水平,控制好深度和广度,大胆取舍教材,灵活使用教材。教学结果表明,一节课内,如果教学面面俱到,四处出击,则其结果是一面不到、处处游击,问题得不到解决。教师更不能按高考一轮复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这无疑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了解学生的困惑 改进我们的教学 篇10

可是英语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 到底怎样解决问题呢?大学老师建议我们从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做起。

一、从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看出他们还是想学好外语的

在访谈中我们问道:“你们喜不喜欢学英语?”学生回答:“还行”, “有的课文我们喜欢学”, “课文是‘学校’的和‘动物园’的就爱学, 觉得单词会, 也记得住。”问到他们对自己的成绩是否满意, 都说不满意。老师接着问:“那么你们想考多少分?”学生回答说:“想考85分以上”, “应该优秀。”访谈中我们发现, 他们内心深处也有自尊心、表现欲, 一个学生说:“会的问题就盼着老师叫。”有的同学还渴望了解单词的记忆规律, 向老师提出问题“单词怎么背得快?好学生是怎么背单词的?”还有一名同学介绍了自己主动进行的试验, 他说:“我背单词的时候, 老是把英语译成汉语后, 再按着中文写英文, 这样边写边说, 试了几天就及格了。”

二、他们的确没学会, 甚至没学

在访谈中学生普遍反映, 他们在校上课听讲走神儿, 不会听讲, 上课前两分钟还在学习, 后边就不学了。“课文太长, 我们一看就烦, 书一挡, 睡着了”。的确, 我们用理想的规范的教学模式上课, 先进行声音输入理解课文大意, 他们什么也听不懂, 过一会儿就困了, 或者开始干别的事。有的学生说“我听课的时候会, 下课就不会了。”我们问:“老师说了有什么问题举手问老师, 你们问了吗?”学生说:“有不会的问题也不敢问老师, 怕寒碜。”回到家里, 他们玩比学优先, 几乎不学习, 投入学习的时间很少。他们说:“上一天的课挺累的, 晚上我们还看电视、玩呢。”

三、他们不会学习, 从来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方法不知道, 好习惯也没有

我们问:“在家里你们是怎样做作业的?”学生们说:“一边放着音乐听着歌, 一边抄写英文单词。”另外, 他们绝大多数同学都买了复读机, 但是怎么用不会, 就连用复读机调节英语录音带速度都不会, 只知道用来听歌。实际上这些要求我们老师都多次提过, 但怎样落实到行动上, 是不是我们提了要求, 他们就能达到呢?

四、他们的家庭与社区的文化环境实在太差

当我们问:“回到家里能踏实背一些课文吗?”学生回答:“开饭馆的老‘吵’, 没有条件背。”另一个同学说:“一天, 我正在背书呢, 窗户后有人打孩子, 又吵又叫的, 我说你们别吵了。他们还骂我。”面对这样的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办?对这样的学生更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听了他们的谈话, 我们内心的震动非常大, 心情也非常沉重, 发现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一直说学生差, 平时比较多的是埋怨和生气, 但是我们对学生到底有多少理解和同情呢?实际上和他们接触以后, 我们发现, 他们困惑很多, 他们需要得到我们教师的理解和同情。我们怎样帮助他们实现想学的梦想, 达到学会、会学的境界, 改变他们原有的家庭、社区、文化环境对他们的不利影响, 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地去工作。

上一篇:建筑工地的安全用电下一篇:中医护理专业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