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语的困惑

2024-05-11

学习英语的困惑(精选十篇)

学习英语的困惑 篇1

一、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勇做学生的“知心人”

我作为一名从教数年的高中英语教师,传统的教师权威地位思想根深蒂固。近年来在新的教育思想影响下,我虽说改变了不少,但是要说完全解放了自己的思想还为时尚早。教学实践一再证明:谁能立身学生之中,受到学生的喜欢与尊敬,谁就能把学生教好。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新时代,就要求教师务必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务必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人本思想意识,勇敢地革新自己的传统思想,视学生为子女、如朋友,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同苦同乐,快乐生活每一天,学生就会从心底里喜欢老师,喜欢老师上的课,把英语学好。

二、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对学英语的畏惧心理

学生觉得高中英语难学的一个原因是对高中英语学习不适应,尚未习惯。在初中阶段,教材浅易,对话丰富有趣,大多数阅读课文篇幅较短,那么课堂上就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学生对所学内容格外熟悉。但是到了高中,教学内容颇多,阅读材料篇幅较长,课时相对减少,阅读理解材料往往是篇幅很长的课文,讲两个课时就结束了,加之词汇量增多,语法较为集中,写作要求提高,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课后自习时间不足,没有计划,不做合理安排就不能及时有效地组织预习和复习,几单元过后心中便没底了。

为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做好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进行了课前预习。同时,在教法上多下一些功夫。高一学生词汇量有限,如果不学会单词,就会有许多“拦路虎”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教单词就成了重要任务之一。学习每个单元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安排时间给学生集体辅导单词,每天早晨,让英语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10个新单词,天天轮换,给学生创造无意注意记忆单词的机会,反复检测,每节课前让学生上黑板听写单词,及时给予评价与鼓励。一段时间后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并能看懂句子,进而会增强自身的信心。

三、具体指导,教给学生复习方法

学生觉得高中英语难学的另一个原因是对高中考试内容不适应。在初中阶段,考试内容有具体的范围,考什么,老师就讲什么;不考的,即便课本上有,老师也不讲。所以要获得一个好成绩,对学生来讲并不难。甚至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的复习阶段临阵磨枪也能取得好成绩。但一到高中就不同了,按学生的话说:“考的尽是课外的,是没学过的。”这样一来,平时不努力的学生成绩自然不会好,而一些平时很努力、初中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到了高中也会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情况,难怪学生怨声载道。

因此,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会学”,教会他们掌握自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把书上的全部内容一字不漏地灌输给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不加思考地全盘接收。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一件非常具体、细致的事情。名篇名段的读、记、背是不可缺少的,但在读、记、背当中应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他们逐渐具备阅读英语的能力。在高一讲完阅读课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加以归纳总结,对重点、考点一一归纳,并写出例句,这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一课的总结,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工夫,但应坚持,这是学习英语的很好的方法之一。久而久之,学生完成了对重点词汇的积累,熟悉了它们的语法现象,就能逐步读懂“课外”的“没学过的”英语小文章。

要求学生这样做,一开始时,一些学生感到太麻烦,心里并不情愿去做。但当经过几次单元检测甚至到了期中考试后,学生才真正体会到了它的好处,真正领悟到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因为在单元和期中的试题中,的确有许多内容像学生所说“考的是课外的”。然而,就是在这些“课外”的文章和段落中,却屡屡出现了课本中所学过的东西。而我在讲评试卷中,每次也把这些内容摘录出来,并联系课本上的内容,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课本的知识是如何“迁移”到“课外”来的。经过多次这样的实践,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种方法能够使知识从感性升为理性,一方面使学生在更高的层次水平上认识掌握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使其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学生对认可这种方法,并自觉自愿地去做。

四、严格要求,及时督促,加速学生适应、熟悉高中英语学习进程

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还有一个原因是学生本身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问题。高一学生对英语的畏难情绪与他们对学英语的兴趣之间的矛盾,给学生的正常学习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因为经过紧张的中考,终于考进了高中的学生,在高兴之余,往往会产生放松的心理。尤其是对英语这一科,或许中考成绩还不错,但高一检测了一两回没考理想,失落感过大,于是就自暴自欺,打了退堂鼓,不再继续努力了。

为此,教师应坚持抓住高一的宝贵时光,给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以严格的要求、及时的督促,帮助学生克服松懈情绪,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其适应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

在工作中,教师应把严格要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每一环节都不放松。比如,预习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扫除要讲课文的文字障碍,要求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写、划在书上。又如,课堂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必须精力集中,不能允许思想开小差、随意看其它书籍等松松垮垮的课堂作风。同时,教师要以自己严谨的教风、引人入胜的讲解、张驰有度的课堂管理能力来吸引学生和约束学生,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从而使各类学生都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有了严格的要求后,还需及时的检查督促,这样才能保证把严格要求落到实处。如,提出预习的要求,对课堂做值日报告或听写单词、短语等进行检查;对完成作业的情况,每次要认真的讲评。这些,对教师来讲的确会花费很多时间,但对学生来讲却是十分重要的。对那些自控力较差、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讲,严格更为重要。有了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再加上教师严格管理、具体指导和及时的督促检查与落实,学生很快就能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丁莉.影响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 2006, (02) :89.

[2]郭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英语教学[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99, (04) :70+74.

[3]罗淑桢.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J].广西教育, 2006, (11) :41-42.

初中英语学习中常见的困惑及对策 篇2

困惑一:单词记忆

单词记忆是英语学习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同学在小学时多少学了些口语,在游戏中学,很有兴趣,但上了初中,一旦老师要求背单词、听写单词,一些懒散又不得要领的同学就背不好,记不下来。而单词一旦背不下来,继续学英语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记忆单词是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对策:

1. 找出构词规则,坚持每日过关

英语是一种拼音语言,大多数单词按其发音都有一定的拼读规则,在教单词的时候重视各单词的发音,慢慢找出这些规则,记忆单词就会轻松得多。另外,英语中的许多单词是由词根加前缀派生而成的,注意观察词缀构成的规律性,不仅能轻松记忆,而且还可以扩大词汇量,如形容天气状况的单词rainy、 cloudy、 windy、 sunny、 foggy都是在原来的名词基础上加后缀“y”而形成的。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构词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背起单词来就会轻松多了。

2. 培养学习兴趣,矫正不良习惯

记忆单词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为了培养他们的兴趣,在新学期最初的几节课,在课堂上教完一个生词后可以比赛谁先记住,最快背会拼对的给予奖励,这样课堂气氛会很活跃,学生会对记单词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如读单词的时候不爱去认音标,而用汉字谐音来代替,记单词时只动手不动口等都要及时予以纠正。

困惑二: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也是各种英语考试的必考题型,因此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历来备受英语教师的关注,但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许多学生不懂如何去做这类题型,对此望而生畏。如不加以正确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将对英语学习丧失信心。

对策:

1. 克服畏难情绪

阅读理解主要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因此,在短文中出现若干生词是很正常的,有的学生遇到一个生词就胆怯、害怕、放弃了,认为文章很难,这是做阅读短文时的大忌。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对于不影响理解句子或全文的生词,可以先放过,不必强求理解,而对于理解全文意思很重要的生词可以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来猜测词义,另外要掌握好解题速度,对于确实很难的题目,不要钻牛角尖,要果断舍去,先做较有把握的题目,如果有剩余时间再回头思考这些题目。

2. 杜绝以偏概全

有的学生在做阅读题时,过分谨小慎微,一词一词地阅读,重复去读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不能很好地把握全段、全文的意思,思路很零乱。解题时可以先阅读题目,带着问题看短文目的性更明确,能快速抓住问题的关键,但不能边看问题边从文中找答案,而应浏览全文,记住文中的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另外,英语的小短文都有个特点,每篇文章都有出其不易的结局或画龙点睛的句子,一定要抓住这个问题,才能真正理解这篇短文,从而顺利完成所提出的问题。

3. 了解相关知识,创新阅读方式

做好阅读题,除了掌握阅读技巧和进行大量阅读训练外,还要注意不要做一个孤陋寡闻的人,阅读短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时事更是有着敏锐的嗅觉,在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是新世纪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

困惑三:听力训练

锻炼听力能力是学好英语的必修课,听力一直是困扰师生们的一个严峻的话题,特别是在偏远的县城、乡村学校,因为缺乏相应的语言交流环境,听力更是觉得困难重重。

对策:

1. 强化听说测试,提高适应能力

许多学生在初中时,因为读得不是很流利或不太准确,怕人笑话,不敢张口,这对听力的提高是及其有害的,应该鼓励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范文、精彩段落和习惯用语,以此掌握英语的发音技巧,如:连续、爆破、同化、重读、节奏等,从而提高听说能力。另外,还可以定期进行口语测试,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朗读课文,与老师对话问答等形式进行。而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准备不同的卷子,以鼓励为主,通过测试,提高他们适应考试的能力。

2. 改进训练方法

爱听音乐是多数人的天性,在英语教学中引入音乐,可以有选择地播放一些旋律优美的经典英文歌曲,或一些适合学生英语水平且形式新颖富有趣味性的英语歌曲,让学生学唱,另外,看英语原版电影,既能听到纯正的语音又能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学生在动人的故事情节里,提高了听力。也可以每教完一课或一单元,要求学生模仿磁带录音朗读,读到流利后,再用录音机自己录音,与原声带比较,找出语音语调不准的地方,这样既提高了讲英语的流利程度,也提高了听力。

学习英语的困惑 篇3

关键词:英语,偏科生,成因,教学策略

目前, 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缺乏英语学习兴趣, 总感觉英语学起来特别的吃力, 而且无论下了多少工夫, 英语成绩很难有起色。接下来笔者将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主客观因素的分析, 就英语偏科生的成因和教学策略谈一下个人观点。

一、英语偏科生的学习困惑

1.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非常被动, 只是为了升学才去学习英语, 因此英语学习的目的性不强, 缺乏积极主动性和求知欲, 进而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的缺乏不仅直接影响了英语学习成绩, 还阻碍了英语能力的提升。兴趣对于学习至关重要, 英语的学习尤为如此, 就像有的学生学习很用功, 对英语也有一定的求知欲, 但是因为缺乏兴趣, 不能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也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因而无法领悟到英语语言的内涵。只有对英语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并积极主动的学习, 才能真正的融入到英语的世界中, 感悟到英语语言的魅力。

2.英语基础薄弱, 形成厌学情绪。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的掌握音标, 不能根据音标来记忆单词, 再加上很多学生忽视对单词的记忆, 导致学生词汇量不足, 无法顺利的进行英语的阅读和学习, 造成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困难重重, 成绩不理想。长此以往, 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打击, 甚至有的学生一看到英语就头疼, 无法继续专心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从而对英语的学习形成了心理障碍。此外, 由于英语的偏科, 导致各个学科不能均衡进步, 也影响力其他学科的学习动力, 产生厌学情绪。

3.英语学习态度不端正, 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首先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存在误区。有的学生意识不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认为英语很长时间不学不会影响成绩, 还有的学生简单的认为英语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 背背单词就可以了。这样的观点导致了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不端正, 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态度, 学生就不会深入的思考英语学习方法, 从而影响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 由于英语是第二外语, 容易受母语的影响, 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 往往用汉字标注生单词, 倾向于先用汉语进行翻译, 养成了错误的英语学习习惯, 从而阻碍英语思维的培养。其次, 由于英语基础差, 再加上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很多学生懒于寻求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此外, 在英语学习时, 课前不能及时的预习课文内容, 课中也不能坚持认真听讲, 积极主动发言, 课后缺乏巩固知识的习惯。

二、帮助偏科生走出英语阴霾的具体教学策略

1.走进偏科生的内心世界,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两年来, 感触最深的是每个学生尤其是偏科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 而且都渴望有一把钥匙去打开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教与学之外, 还有着浓厚的情感交流。教师要有意识的开启学生的心灵, 通过情感的碰撞, 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以及主动性。情感交流不仅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还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亲其师, 信其师, 学其道”。那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其实方式很多。比如主动和学生交流, 除了课上通过眼神和学生互动, 还可以课下专门找相关学生聊天, 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和邮件的形式, 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并细心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对老师形成信任感, 教师也会给予学生一些安慰和鼓励, 很自然地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会因为喜欢老师的原因, 喜欢英语这门学科, 也有利于形成对英语的兴趣。

2.因材施教, 激发偏科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斗志。英语偏科生的存在说明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肯定出现了问题, 但是不同的学生遇到的问题是相异的, 同样他们的薄弱环节也是有差异的。因此针对这种情况, 实施因材施教, 帮助学生学习适合自己水平的知识, 可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需要教师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 有针对性的分配试题, 基础的学生做简单的题, 基础好的学生做难点的题目, 这就不会使优等生因为题目简单耳目一斗志, 同样也不会使基础差的学生因题目难而丧失信息,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引导偏科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偏科生之所以英语基础薄弱, 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不知道如何学习英语, 教师布置了作业就做没有作业就不学了, 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因而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方柳月.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探索[J].中学英语之友:高二版.2009.

[2]曲翠莲.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辅导[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 (31) .

学习英语的困惑 篇4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生 英语学习 困惑 原因分析

掌握一门外语是对新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进步、国际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必备条件。所以,让学生学好一门外语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如果学生缺乏外语技能,他们今后的学习、能力发展及就业等人生设计都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小学英语课的开设就顺应了社会的需求。从这些年的教学来看,小学英语的教学正逐渐步入正轨,逐渐完善起来。但是,其中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现在就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中小学生英语学习困惑分析

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会发现有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着以下困惑。

1.学生在学习中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差的特点。潜能生在学习中不能很好的抓住问题的基本特征,不会归纳同类问题,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单一地看待问题,不会琢类旁征地看待问题,不善于将遇到问题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加以解决。

2.具有懒惰的心理特点。学习上不肯下功夫,思想上不求进取。只图安逸享乐,得过且过。怕动脑筋,缺乏吃苦精神,不愿意刻苦学习。

3.具有逆反的心理特点。由于学习差的常常的不到老师的鼓励、学生的掌声,因此,学生的叛逆性强,反感学习。

二、影响农村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困惑和原因的分析

农村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困惑的产生既有其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有:

1.家庭的原因。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行为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教师的原因。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一位优秀的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善于因材施教,从学生的能力和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想办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英语。而一个不称职的教师,不仅起不到引导作用,反而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视而不见,有的甚至导致班上的同学对他们产生歧视,使这些学生对英语学习彻底丧失了兴趣和信心。

三、改善导致中小学生英语学习困惑的因素

在农村很多中小学生对英语都有困惑,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所以如何帮助中小学生克服困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增强学习的信心。 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通常是自暴自弃,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和失落感,认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材料,对英语学习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对这些学生充满热情,充满爱心,用英语教师特有的热情去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用爱心去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定期或不定期地找他们谈心,经常了解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给他们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给他们布置难易适度的任务,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2.要全方位的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必须提高教师素质,改善课堂质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求知欲的获得可以破坏之前的心理平衡,导致心理活动的加速。大多数不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引起的。因此,想要改变这种学习状况,就必须改善固有的教学方式,注重课堂的趣味性,从不同角度全面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小学生这个阶段决定了对事物好奇的时候,他们认识事物主要从兴趣出发,性格上又争强好胜,所以教师若想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就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又要具有挑战性,时间久了,学生的学习上去后,他们的这种积极的学习兴趣也将会保持下来,从而融入学习并将其当作一种自然而然的活动。

3.记忆指导方法。作为教师要总结一些学习英语的策略用来指导学生。中学生对英语的接触面很少,他们也不知道怎样来学好英语,因此,教师应该在这方面作好指导,让他们懂得学好英语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单词跟句型。机械记忆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也不能成为学习英语的主要方法,我们要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让学生用独特的记忆方法来学习英语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使他们能够轻松的进行英语学习并逐渐爱上英语学习。

教师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因为合作学习开展的成功与否同老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是观察者,引导者。例如教师必须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再例如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对进行顺利的小姐提出表扬,而对偏离学习任务的小组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拨。

参考文献:

[1]杨晶,胡乃霞.阳谷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改进对策[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

[2]姜知宇.农村小学英语师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J].英语教师,2009.

学习英语的困惑 篇5

1. 农民工对子女在英语学习上的要求普遍较低

农民工由于信息来源较为闭塞, 而且平日忙于生计, 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在他们意识中学好语文可以多识一些字, 学好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会算账, 不吃亏, 学化学可以了解化肥的成分, 对种好农作物有帮助, 学英语干什么?还有些家庭由于住房条件差而无法给孩子提供固定的学习地点, 甚至有些孩子回家还要照顾弟弟、妹妹, 做好多家务。对家长来说, 子女识点字就可以了, 正是这种想法和意识导致他们的子女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

2. 农民工的子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不断地改变学习环境、换老师, 甚至有时候教材版本不同, 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要求不同, 使他们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家庭教育的缺失对他们形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影响也颇大, 他们没有形成多听磁带、多朗读、多阅读、多书写、多写作的习惯, 这是英语学习的不利因素。

3. 农民工子女英语基础差,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严重脱节

现在国家要求小学三年级就开展英语教育, 但实际上, 很多农村小学虽每周开设两节英语课, 可课后根本就没有学, 这样严重影响小学英语教学效果。而中学英语起步高, 跨度大, 使中学英语水平难以全面提高, 难以使学生共同发展, 导致学习成绩两极化。

4. 教师受旧的教学理念束缚

在教学中, 部分教师仍注重讲解语言点、语法及句型结构, 再反复造句, 要求背诵课文及对话, 这样做大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中考, 考试内容以笔试为主, 听力所占比重很低。为了应付考试, 老师将大量的时间用来听写单词, 背诵默写语法点, 做试卷、改试卷, 忽略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学生满脑子都是死板的语法概念, 学生的英语水平难以提高。

二、解决方法与策略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统计, 学习习惯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 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 就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记得曾听过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九中学一名英语教师的教学经验报告, 她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方面做得很好。她在教学中最大的优点就是把任务交给学生, 四人一组, 去研究, 去归纳总结,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在她的教学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学生学会了合作, 探索, 研究, 她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 还有学习方法, 所以她的学生个个都很棒。因此, 课堂上让学生多说英语, 培养他们张开嘴巴说英语的良好习惯。课下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多和家长沟通交流, 鼓励家长督促孩子的学习, 配合教师的工作, 鼓励家长给孩子配备磁带和录音机等基本学习用具。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初中生对知识的好奇心理, 课堂中多设置情景鼓励学生们参与表演和比赛, 开设单词短语竞赛, 英语对话和短剧表演, 简单英文歌曲学唱比赛等活动, 让同学们踊跃参与。另外, 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丰富多样而直观的教学方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事物的好奇心, 适当采用实物投影、媒体图片和ppt课件等辅助英语课堂教学。

3. 提高教师自身执教素质

教师要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 努力学习新《英语课程标准》和先进的外语教育理论, 更新教育观念。为此, 英语教师可以组织集体备课、讲公开课, 互听互评, 提出改进方法。新教材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提高了, 教师在教学方面要不断地充电, 要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 直观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实施英语教改的困惑与策略 篇6

一、困惑

1. 教改中理论和实践处于“若即若离”状态。

新课标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而教改活动的具体决策者大都是教研员,他们的理论知识十分丰富,研读过大量的教改资料,也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可是他们多数不再继续一线的教育教学,也没有多接触教育的对象———学生,这样就不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很多的一线的英语教师虽然总结了不少的教改经验,但是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资源贫乏,不能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高度,这样的教改只局限于原始阶段,难以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理论和实践无法有机结合起来。

2. 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重知识轻能力,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创造意识的培养。有些学校受到升学率的冲击,加上教研开展不到位,虽然形式上使用的是新教材,但事实上却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仍然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不考不教,遨游于“题海”,转战于“千题百练”,忽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3. 对教改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的艰巨性,不是轻易就可以成功的。有些教师缺乏对教改的正确认识,意志薄弱,遇到一些挫折就打“退堂鼓”,草草收场;有的是“蜻蜓点水”,走个过场,使得教改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4. 教改过程中没有创新精神或者急功近利。

教育的改革要有针对性,不能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别的地区的成功经验,盲目“克隆”。比如对于新教材的使用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和很多教育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落后,教育经费不足,学校的教学设备缺乏,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有的好大喜功者盲目标榜自己,急于求成,治学不严谨,搞“花架子”,不能把教改落到实处,导致失败。

5. 对教改成果评价的误区。

由于对新课标的评价标准认识不够,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仅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教师,教师也拿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如此以牺牲学生身体健康进行加班补课的现象就会一直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会一如既往。

二、应对策略

1.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加强理论学习。

教师自身素质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因素,他们的教育智慧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自我教育能力。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我们应该认真钻研新课标理论知识,领悟教改精神,正确合理使用新教材。新课标教材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文学性,而是包含文化、地理、历史、科技、民族、民俗等各方面相关知识的综合性教材。我们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而且要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掌握最新发展与方向,与教材同步,与时代同步。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情趣,多与学生沟通,师生平等对话,互动教学。也要学会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有教学监控能力,学习教学艺术,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

2. 要有创新意识,不断完善教改指导框架。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顺利成功的,要经历多年的锤炼,我们要有信心和勇气,要不满足已有的经验,突破传统的樊篱,展现独特的个性,有创新意识。创造活动是长期的探索,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这是对我们意志的考验。新教改提出更高的要求,角色、观念、行为等发生了变化。而新教材只是提供信息的平台,它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并且有些信息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当增删教学材料,不依赖于教材,多挖掘、补充、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

3. 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精诚合作,资源共享。

我们要改进教学手段,提供可利用的现代化教学辅助设施、视听仪器,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意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宽学生的视野,课堂容量大,教学效果显著,还能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我们要加强集体备课,脑力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 健全新课标教改的评价原则体系。

教改评价是对教与学活动的评价,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心理学家鲁克说:“人的创造潜力无论怎样巨大,如果他不用在学习和观察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具体实施的知识来进行‘授胎’的话,那么他的智慧也是‘无生殖力’的。”教改评价要遵循以下原则:多元化原则,情感原则,激励性原则。新课标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智力智能,发展语言能力,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不能单纯用分数来衡量的。教育的本质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有健全人格的人,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不能用应试教育的标准衡量新课标教改的成果。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改从课程结构、组织形式与评价体系几方面来说,都是开放的、多元化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对教师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整合英语教学策略”,强调“以人为本”。对于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虽然在教改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把握教改的精神,进行科学务实的探索,就一定能够走出教改的误区,取得教改的硕果。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1983.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困惑与对策 篇7

一、如何解决分组不公、参与不均

存在的现实问题有两点:一是小组成员基本按座位组成, 老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性别、气质、兴趣、成绩等特点进行科学分组;二是小组成员没有具体分工, 出现合作无序、随意化倾向, 无法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为保证组内成员的互补和组间的公平竞争, 在分组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认知基础、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心理素质、家庭背景、住校与否等诸多因素。有效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民主协商、自由组合, 然后再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适当调配。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 可以采取轮换制, 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 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 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 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 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二、如何避免注重形式、合作不实

现实问题:有些合作学习缺乏精心设计, 缺乏合作的必要性和实效性, 随机讨论, 简单分组, 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独立思考, 没有深刻的思维过程, 没有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只能是流于形式, 发挥不了合作学习的优势和实效。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 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分组策略、任务选择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估等都要进行全面设计, 可有可无的不安排, 不适合的不安排, 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 特别是出现困难、意外混乱局面时要给予及时、适度的组织和调控, 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地展开。合理的合作学习内容应该遵循以下标准:合作学习的任务或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 是个体独立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问题具有现实性, 要与现实生活、生产、科技有密切联系, 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小组活动的激情, 以发挥共同体的创造性;问题具有开放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探索和创造的心理态势;问题具有探究性, 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思维产生激烈冲突、碰撞, 从而能够做到取长补短, 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三、如何统筹兼顾、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现实问题:一方面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水平、性格不同, 有些学习好的同学不愿意与他人合作, 很难做到悦纳他人的意见, 主动与他人合作, 更缺少宽容和理解精神, 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各行其是的现象。另外, 积极参与的一般是好学生, 困难学生参与的机会少甚至根本不参与。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 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困难学生往往成了听众, 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处获得信息。对老师而言, 功夫应该放在课前, 目标要明确, 问题要适度, 学生跳一跳能够到。“动”并非为所欲为, 应该靠规则引领。让小组自己制定组规, 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反思。自主学习要扎实, 展示才会精彩, 反馈才会满意。一定要充分关注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越是学困生, 进步的空间越大, 要避免差生破罐子破摔, 要想办法让差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如及时建立帮扶机制等, 真正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着想, 从思想上、行动上唤醒学生本能的求知欲望。

四、课堂组织如何做到乱中有序、活而有效

现实问题: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 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 次序混乱, 缺乏中心, 部分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 浪费课堂时间, 等等。一是要适时干预, 合理调控。在小组活动过程中, 我们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 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特别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 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 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要建章立制, 规则引领。其实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树立规则意识,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 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 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 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 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三是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操作起来可以让学困生提问, 中间生解答, 学优生点评, 这样可让所有学生都得以提升。当然, 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如此简单。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四是小组成员间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 成员都要明确, 争议是为了达成共识, 更好地解决问题, 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 争议时对事不对人, 始终保持团结。

五、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消除高中化学学习困惑的策略 篇8

1 高中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观念陈旧, 讲练脱节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学生我们期待着教师的教学从根本上有所改变,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秉承新理念, 继续旧行动”的现象屡见不鲜, 原因是有些化学教师已经熟悉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也按照传统教案的框架进行, 在独立备课时忽略新课标和学情的分析, 导致化学课程的教学仍然在传统的框框中徘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讲练严重脱节, 教师在课堂中滔滔不绝地讲, 而把学生巩固知识的希望寄托在了课后练习上, 无法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 效果并不理想。

教师的教练脱节直接导致我们学生的学练脱节, 在我们的练习中经常出现教师讲课内容中根本没有的东西。练习过多是常态。

1.2 课堂探究形式化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 最明显的变化应该是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探究课堂,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我非常喜欢这种课堂模式。但由于部分教师过度追求课堂教学的氛围, 迎合新课标的要求, 在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时“换汤不换药”, 脱离教学实际, 导致探究课堂形式化。比如有的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目的是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 让每一名学生有动手动脑的机会, 以此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 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分组不均, 小组成员多是前后桌、邻桌, 小组与小组间成员的情况差异较大, 有的出于巧合, 小组内全是化学能力较好的学生, 或者全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 导致在合作学习时, 学习过程不顺畅或者小组间的学习进程差异较大,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理想效果不存在, 出现假繁荣的现象, 最后结果是有的小组大获全胜, 而有的小组则是草草收兵。更为普遍的现象是, 为了节约时间, 教师刚宣布开始探究没多久, 多数同学还没有问题的答案, 教师就要求各小组展示, 有时干脆直接给出答案。出现假探究现象。

我们兴致勃勃, 很想一展身手, 深入探究一番的似火热情就这么被浇灭了。

1.3 实验学习的效果不理想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 实验最能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帮助学生了解学科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化学学习中实验学习这一块与我的期望值相差较远, 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太少, 致使我直到今天依然不能独立完成相对较复杂的实验, 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多方面都达不到自己满意的能力水平, 自己学得不好, 主要原因在自己, 但也可能与教师不够重视实验有关。受到现行评价条件的制约, 教师未正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出现了部分教师以演示实验代替探究实验、以“讲”实验替代“做”实验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高考的命题思想未转变, 仍注重知识及其系统性的考察, 忽视了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的考核, 导致实验教学被忽略。

其次, 无法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应用到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未知世界, 应用所学探究未知是我的理想, 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 很多方面还是启蒙阶段, 要想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用自己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谈何容易, 但我依然迫切希望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我的实验探究梦想。

1.4 面对多媒体的困惑

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知识容量大、生动形象的优点, 课堂上老师使用多媒体, 可以再现场景, 展示变化动态, 动画变化过程, 从而增强直观效果, 化抽象为形象, 化深奥为浅显。多媒体可以代替部分演示实验和板书。但是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多动脑的同时必须多动手的特点, 决定了不能完全利用多媒体来代替实验和板书。

目前, 有些化学教师为了在枯燥的课堂知识中吸引学生的眼球, 抛弃了粉笔和课堂实验, 把知识的讲解和实验的演示都放在了多媒体上, 学生的兴趣被新颖、漂亮的多媒体吸引, 最终喧宾夺主, 违背了课堂教学设计的初衷。例如, 教师在讲完过氧化钠性质后, 放了一段视频:棉花团中有过氧化钠用玻璃管吹气, 棉花团燃烧……。我很想自己操作一番, 但教师只是简要分析后, 便很快进入下一话题了。多媒体演示实验, 虽然看得清楚, 画面也精彩, 但让我们失去了动手操作, 接触实物的机会, 我们总觉得印象不深, 一段时间后就忘记了。更何况象物质的气味, 温度的变化, 通过视频, 无法感知。

2 消除高中化学学习困惑的策略

2.1 超前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 由于采用了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 课堂容量大, 信息传递快, 如果课前准备不充分, 很难跟上教师课堂上的快节奏。因此我充分利用假期等时间, 做好超前学习, 每次上课前一天又对老师要讲的内容做好充分预习, 上课时严格区分教师所讲内容的重点和非重点, 课堂上我非常关注难点, 把精力尽可能集中在难点上, 这样学下来效果还可以。

2.2 建家庭实验室

为了学习的需要, 在老师的指导和直接参与下, 我建起了家庭实验室, 父母支持, 实验条件还好, 能完成很多实验。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我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成绩也提高不少。

2.3 组建家庭高中化学学习视频、课件系统

通过网络等信息渠道, 我搜集了大量化学学习视频、课件资料, 利用课余时间超前学习, 遇到问题我就拿出来跟同学、老师讨论, 重点章节, 疑难点, 我反复观看学习。学期中, 我在正式听老师讲课之前, 许多内容, 我都已经学过好几遍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自学不可代替课堂学习, 由于现场效应, 教师的教学经验等因素, 课堂学习是难以为其他学习方式代替的。

在课堂学习之余, 通过网络广泛交流, 有时也会有较大收获。

面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新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我迷茫困惑过, 在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下, 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的感觉只一个, 那就是什么事情只要你积极去做, 去思考, 去探究, 就一定能想出办法克服困难, 消除困惑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俞山红.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 2012 (7) :39-41.

高中数学学习的困惑及对策 篇9

一、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困惑

1.初高中教材之间的梯度过大。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者概念的定义不全面。如函数的定义,初中教材是这样定义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变量x的值,变量y都有惟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称y是x的函数。用变化的观点解释,简明易懂。而高中教材是通过集合的观点定义的: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的元素y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到B的一个函数。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在初中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的论证,或用公里的形式给出,回避了证明,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等。并且教材的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个概念都配有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中教材一开始《必修一》的集合、映射、函数内容涉及到近似代数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掌握。《必修二》的立体几何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高。有关定理性质的运用证明并不难,但学生书写不规范,不能把握定理的要求,解题失分较多。解析几何的运算能力要求很高,学生不能过运算这一关,学起来相当困难。此外,高中数学课堂容量远大于初中。这些都是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困惑的客观原因。

2.初高中教学方法差异大。平时,经常听到学生反映:老师上课我听得懂,但自己做作业就不会做;也有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还不错,但到考试成绩就不高。本人也教过几年初中数学,初高中课堂教学差异很大,初中重视直观形象的教学,课堂容量小,老师每讲完一道题,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板演和练习。而高中教学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并要进行严格论证和推理。又由于高中教师中有刚教完高三的教师接任高一学生的教学,往往会用对待高三学生的要求来对待刚上高中的学生。高初中教师教学方法的巨大差异,之间又缺少过渡。这是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困惑的主观原因。

3.初中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学生在初中三年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只满足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的作业。但课堂上只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和反思总结的习惯,缺乏积极的思维。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能力。甚至还有些学生,在初中时到初三认真刻苦了一年也考上了高中,认为考上了高中可以松口气了,到高三再认真学,缺少知识的储备,这种学习方法不适宜高中阶段的正常学习。

4.数学思维肤浅不适应高中数学要求。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理解,一般的学生还停留在初中学习水准,往往只善于处理一些直观的或熟悉的数学问题,不能脱离具体表象形成抽象的概念,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其本质,缺乏抽象思维能力,不能根据问题的本质转化为熟悉的数学模型去解决问题,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搞好高中数学教学的对策

1.注重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抓好高一数学入门教学。高中教师应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开学初,要多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摸清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抓好高中数学入门教学。

进入高中首先学习的是集合,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入集合的概念,并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和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鼓励学生自己举例,使学生真正理解集合的概念,上好开学的第一课。

2.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根据本人的教学体会,高一数学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讲解2.1.3例2求证:函数 在区间(-∞,0)上是单调函数。可以对照图像示意,并对照函数单调性定义,指出函数单调性证明的要点,特别不能运用结论证明结论。

由于新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对于函数单调性证明这一难点,要进行系列训练。多让学生进行板演练习,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3.严格要求,打好基础。注重进入高中的第一节课,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错题订正等。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弊端,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应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逐步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同时基本解题方法的熟练掌握,也便于学生接受较高层次的知识。

4.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数学的兴奋灶,也就能更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一教材几种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像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演示比较,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图像性质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分别提出不同较高的要求,采取因材施教,让学生有“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5.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能使学生收益终生。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方面需老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老师的强求。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的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会听课,合理安排时间。听课时要勤动脑,多动手,肯动口。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有针对地向学生堆荐课外辅导用书,扩大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做到书由厚读薄,又由薄读厚。

6.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设计诊断性题目,事先猜测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想法,运用延迟评判的原则,待学生所有的错误观点充分暴露后,再提出矛盾,以免暴露不完全,解决不彻底。

有时也可设置疑难,展开讨论。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能正确运用的知识,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影响特别深刻。而且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

当然,为了消除学生在思维活动中的“按部就班”的倾向,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多尝试,多探索,探求最简单,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习永威模式的困惑与对策 篇10

困惑一:教师精讲甚至不讲, 学生真的能学会吗?

对策:更高标准的备课, 准确预估学生的困惑, 讲解做到画龙点睛, 学生还真能学会, 学好。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教师满足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教师苦口婆心, 学生昏昏欲睡, 教学效果很差, 学习效果不良。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本领了。在永威的课堂教学中, 一节课上教师真正的讲课时间只有5到6分钟, 剩下的时间都是学生在自学、在自我检测, 在自我作业, 在生生交流, 在“兵教兵”。让会的学生说出错的原因和对的理由, 教师绝不代言。这样, 不仅差生解决了疑难问题, 优生自己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增强了口头表达能力。这样上课, 看起来老师轻松多了, 其实则不然。它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没有降低教师的作用, 反而对老师驾驭整个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教师必须吃透教材, 针对学生的“先学”拟定好目标和有助于学生自学的指导提纲。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好的指导可以指引、激励学生。这样学生有了信心, 朝着目标努力, 就能当堂完成学习任务,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 教师能预估学生自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3.教师要串联好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特别要斟酌好每一句过渡语。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敏锐地发现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 从而现场解决问题。

困惑二:“华而不实”是小组合作探究的错吗?

对策:按学习水平分组、明确分工、独立思考、合作互助,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皆有所获, 小组合作就不会“华而不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刚开始学习永威模式, 小组学习显得热闹有余, 成效不足。那时并不明确什么是合作交流, 更不明确哪些内容适合合作学习, 以为分组讨论, 得出结论就合作, 就解决问题了。这种为活动而活动, 使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实际上是做无用功。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结合一年来的学习与尝试, 我做了以下考虑和设想。

(一) 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 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然后按照“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 每个小组6人。依据学习基础, 每组有两名优等生, 两名中等生, 两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除了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外, 还需要考虑每组成员的性格差异和人际关系, 争取让每个小组成员间形成性格互补和团结和谐的关系。在学习进程中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变化适当进行人员调整, 以保证小组间竞争的活力, 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二) 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 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 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 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还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 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 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 开展有效的学习。同时, 组长又是教师的得力助手, 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 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到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

(三) 用心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 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与研究后有新发现或产生困惑时, 对问题见解产生分歧时, 都可安排合作学习, 以促进学生相互交流、集思广益, 达到共同提高。

2.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置合作, 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 有利于每个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的学习, 从而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3.在学生单独学习遇到困难时, 倡导学生合作, 使学生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必要性。教师在备课时,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或意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不怕出现混乱的局面。教师对教学意外必须镇静从容应对, 及时引导,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采取形式多样的措施去化解。

4.尽力提供小组参与表现的机会, 从而增加团体的凝聚力, 树立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

(四) 合理进行小组评价

对小组成员的评价, 可以把握以下几点:

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 体现“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

2. 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 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 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 组员参与情况, 小组汇报水平, 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

4.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 注意逐步从以教师评价为主向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过渡, 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 并寻找改进的办法。

困惑三:学生基础较差, 能否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呢?

对策:认真备课,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堂清”内容, 变换“堂清”模式, 做到培优补差, 就能搞好“四清”。

“堂堂清”第一道防线, 只有每堂课每个同学对所学的新知识都掌握了, “日日清、周周清”才有可靠的保障。否则, 课上留下一大堆问题, 课后再怎么努力, 教师再怎么去补课, 也没有课堂的效果好, 何况时间、精力也不够用, 若“堂堂清”清不了, 则“日日清”就难以坚持, “周周清”也成为一句空话。“堂清”是“四清”之首。

(一) 提前备课———奠定“堂清”的基础

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和研究、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每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力求每一课时的内容设计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充分考虑。

(二) 根据课型的不同, 变换“堂清”模式

在课堂上, 落实“堂清”任务的形式也有好多种, 根据课型的不同, 我们通常“堂清”的形式有:

1.口头提问。比如有的课型, 需要记忆的东西多, 小组长就采用口头提问的方式。老师在新课结束, 组长就会根据情况落实, 然后反馈。

2.分组落实。这比较适合数学课堂。老师提前准备小纸条, 有时侯是题, 有时候是知识点。然后分到各组, 剩下“堂清”时间, 组长就会出题或分题进行“堂清”测试, 也为“日清”打好基础。

3.试题“堂清”。以考试形式拿出“堂清”纸完成试题交给组长, 正副组长分配检查, 一分钟就能反馈出组员的完成情况, 及时反馈给老师。

(三) 把“培优补差”落实在课堂上

在课堂训练的环节中, 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和笔答练习的机会, 减少一问一答的练习方式。在学生独立练习的同时, 教师应再次关注各层次的学生, 去帮助、指导他们解决自学中存在模糊认识的内容, 从而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要求中提出:时刻关注各阶段的边缘生。最大限度地将问题消灭在课堂上。实践证明, 把“培优补差”落实在课堂上, 才有“堂清”可言, 否则, “堂清”永远是空谈。

总之, 在学习永威模式春风的吹拂下, 我们只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 就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适应新时代、适应新课改、适应每一位学生, 就能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活力课堂、高效课堂。

摘要:永威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因其适应时代要求而成为纷纷效仿的典型。学习永威模式必须做到高标准备课, 准确预估学生, 讲解画龙点睛, 才可能有教师精讲甚至不讲学生也能学会, 学好;按学习水平分组、明确分工、独立思考、合作互助,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皆有所获, 小组合作才不会“华而不实”;认真备课,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堂清”内容, 变换“堂清”模式, 做到培优补差, 才能搞好“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上一篇:服装风格下一篇: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