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带来的困惑

2024-05-22

浪漫带来的困惑(精选五篇)

浪漫带来的困惑 篇1

以甘南州为例, 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483所, 在校生118869人, 而寄宿制学校就有146所, 寄宿生77320人, 占学生总数的65%。另外, 一些地区在撤点并校后, 寄宿生规模也在大幅度增加, 据武都区人大常委会的调研报告, 全区现有寄宿生50955人, 撤并教学点后, 潜在寄宿生3698人, 届时全区寄宿生规模将达到5.4万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 在寄宿制学校中, 由于学生多, 学校专职管理人员少, 使得教师承担了放学后的学生管理工作, 即使是这样, 还是疲于应付, 对学生安全的管理显得力不从心。

最让人担心的是, 寄宿学生家离学校较远, 周末放学和上学时, 都需要乘车。卓尼县一位寄宿制学校姓杨的副校长说, 家长接送学生的车辆基本是靠货运车、三轮车、拖拉机以及摩托车, 乘坐公共汽车和有运营资格车辆的学生不多。加之山区特殊的地理状况:村级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路窄、弯多、坡陡, 缺少相应的交通安全标志和必要的防护设施;群众受机动车驾驶正规培训较少, 三轮车大多都是无证驾驶, 再加上安全识意较薄弱, 安全隐患较大。

在采访中, 一位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张老师表示, 现在寄宿制学校用火、用电、用油、用气量增加, 冬季是燃煤取暖不当造成学生煤气中毒和火灾的易发期, 一些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有乱接电线, 私自用电等行为, 每年这个时候, 班主任的安全管理这根弦就绷紧了, 就怕出什么意外。

同时, 记者还发现, 部分县区的寄宿制学校建设跟不上寄宿学生数的增长, 现有寄宿制学校规模小, 仅能容纳少部分学生住宿, 有部分学生不能住校, 只能在校外租用民房。

以武都区马街初中为例, 学校现有寄宿生1103人, 校内住宿305人, 入住率27.7%, 校外住宿798人;隆兴九年制学校校内住宿率只占所有寄宿生的18%, 校外住宿人数达500人。而一些农村学校甚至没有学生宿舍, 学生只能在校外租用民房。

就是在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比较大的甘南州来说, 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 卓尼一中校长王烈说,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 进城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 学校寄宿条件有限, 所以部分学生只能在外借宿, 借宿学生的管理成了学校的一大难题, 每年开学初, 学校都要同学生家长、房东以及派出所签订责任书, 共同管理学生, 以防安全事故发生。

杨贵龙是武都区月照九年制学校的一名初二学生, 学校住宿楼全部住了女生, 他和同村的4个同学在校外租了一间民房。房子在一座旧木楼的二楼, 一张大床占去了房子的一半, 另一半摆放着五个大木箱子, 房子不大, 5个人住显得很拥挤, 门外的屋檐下三个用瓦罐做的火炉并列成一排。杨贵龙和一名伙伴合伙做饭。一次, 杨贵龙的同伴不小心把带火星的木柴扔在炉外忘了浇灭, 放学回家后, 楼上的木板着了个黑洞, 幸好没发生火灾。

大部分农村学校校外寄宿生的住宿条件都十分简陋, 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的十几个学生挤在一间屋子里, 五六个学生挤在一张床铺上, 学生做饭工具各式各样, 用电用火安全很难监管。记者在采访发现, 有些房子里, 学生同时用八个液化气罐做饭, 这不能不让人担忧。

谈到的食品安全问题, 临潭县一位中心小学校长说:食品安全问题是寄宿制学校最大的问题, 一日三餐, 那么多人吃饭, 一有疏忽就会出大问题, 他所在的学校每周都要大检查, 严把食品准入关和食堂操作间的管理, 保证厨房、餐厅的卫生清洁, 做到防鼠、防蝇、防尘, 使学生吃到安全放心饭菜。

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 学生的住宿安全问题都成为教育管理者的重大研究课题。

语文新课改带来的困惑与对策 篇2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努力地学习着教学理论,转变教学理念,深入钻研教材,不断研究学生个性特点,有信心把语文工作做好,但经过那么多年的探讨,我们对语文课改仍然不能适应,在这就谈谈我对语文新课改给我带来的一连贯的困惑与相应的对策。

困惑一:有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何不在?

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厚,学习的热情不高涨。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呢?

一、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对教学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激情,学生又怎么会兴趣盎然、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自问:我们对教学是否充满了兴趣?我们的课堂是否充满了激情?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呢?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腔热血、激情四射,一些学生却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教师的满腔热忱付诸东流、化为乌有,这不能不让教师感到心痛。的确,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部分学生没有表现出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也是一个客观现实。

三、教材的原因。毋庸置疑,教材上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美文佳作,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十分适合学生的学习。但同时不可否认,教材的部分课文太过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感受。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以趣激趣。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教师必须对语文教学充满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感染着学生。教师的兴趣必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激情必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只有教师对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真正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投其所好”,使之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学习,学生会不喜欢吗?

二、培养兴趣。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培养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逐步培养他们的兴趣,逐步帮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

三、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的渠道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呼吸芬芳的空气,感受景色的怡人,激起情感的涟漪,这是在学习语文;让学生走进社区,感受社区的变化,体验社区人民的生活,这也是在学习语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辩论

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这同样也是在学习语文。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都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课堂上教师的传授,也离不开课外的实践与探索。

困惑二:学生的想象思维为何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

爱想象,爱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这是真正的理解。爱想象的孩子是快乐的,爱幻想的孩子是幸福的。

然而,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始变的迟缓,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不喜欢想象。曾几何时,想象的大门正在逐步向学生们关闭。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再热衷于想象呢?

一、想象时间和机会的缺失导致了学生想象思维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

想象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想象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需要有足够想象的时间和想象的机会。作为教师,我们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的时间了吗?给予他们充分想象的机会了吗?在现有的考试评价体制下,教师们为了追求高分,引领学生进入“题海”,让学生一味地沉浸在学习中,沉浸在“题海”中;为了追求高分,我们挤占了学生太多的课余活动时间,挤占了学生想象的时间。没有充分的想象时间,学生的想象思维会得到发展吗?

二、标准化的评价限制了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

很多时候,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为了让学生快捷、准确地掌握知识,为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们总是以一些现成的、常规的思维去引导学生,害怕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害怕学生出错,影响分数。很多时候,教师总是对参考书爱不释手,总是热衷于“标准答案”,一切唯书是从。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书犹如一把矩尺,限制了教师的思维,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的想象思维会获得发展吗?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呢?

一、创设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

学生的学习、成长应该是全方位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分数,而是要获得全面的发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我们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能力来换取学生分数的提高。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

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广阔舞台。语文课上,学生的情感应该是愉悦的,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同样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想象,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回答。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中还有一些独特、奇妙而又富有诗意的想象。只要我们给予学生足够想象的机会,我们一定会为他们的想象而欢呼、喝彩!

二、鼓励学生进行大

胆的想象。

学生与生俱来就有想象的能力,我们要善于保护并不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鼓励是帮助学生获得自信的最好方法。不断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学生就会信心十足,就会喜欢上想象。而想象又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获,更多的快乐,他们便会更加乐此不疲。

当然,也不可否认,学生的想象也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错误而限制学生的想象,更不能因此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机会。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给予足够的指导,肯定合理之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信任、尊重。久而久之,学生不会因为害怕错误而畏惧想象,不会因为害怕指责而逃避想象。在老师一次次的尊重、信任、鼓励、期望中,学生的想象思维一定能绽放出绚丽美妙的花朵。

困惑的浪漫 篇3

星巴克,上午10点,北京建国门。和往常一样,要了2大杯Cappuccino的王二径直朝他在这家咖啡馆的专属角落走去。落座后,他瞄了下手上的腕表和窗外北京的初夏,然后打开Macbook开始了他一天的生活。王二是我的大学同学,现在是某个国外知名网络公司中国区的中层主管,股民、专栏作家是他的其他身份。

每天与他们公司在中国投资、控股或者有合作的企业相关负责人的沟通是王二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主要通过QQ,另外一个主要工作是和中国区团队的沟通,主要通过Gmail。第三个工作是和遍布全球的相关同事保持沟通,竟然主要通过Facebook。拥有不菲公司股票的王二每月甚至还能通过写博客赚个400多美元。

关于在中国互联网圈内早已泛滥成灾的“盈利模式”这4个字我真没兴趣谈什么,一来我不是投资者,二来我也不是创业者,我只是认为广告、游戏、增值服务和电子商务几乎构成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全部收入。熊晓鸽去年在我们举办的一个会议上提出的3个问题都值得创业者思考,其中,赢利模式当然不是核心。

不懂管理、没有愿景、唯利是图,这基本是我们大多民营企业家的核心毛病,同时这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至今都还没出现一个真正世界级品牌的原因之一。众多企业在度过了初创生存期和成长茁壮期后没能及时建立起一个能够持续吸引专业人才的体系架构和激励机制,迈向平庸的恶性循环就此开始了。

“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客户。”德鲁克在他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写道。腾讯打造了一个庞大的秀着、聊着的青少年群体。盛大则证明了打造一个成千上万游戏玩家群体的可行性。阿里巴巴更在试图打造一个中小企业群体。当然,这些企业目前都还不能和微软等国际巨头同日而语,不过今后谁知道呢?

“过顶传球”带来的困惑 篇4

应用商店是典型的OTT应用, 苹果开通App Store后, Google开通了Android Market, 诺基亚、微软等一些运营商均开通了自己的应用商店, 应用商店得到迅速普及, 是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应用商店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 一些原来由基础运营商、增值运营商提供的业务现在开始由应用商店提供, 对原有的电信行业商业模式形成了重大影响, 也给行业监管带来挑战。

OTT大行其道

OTT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应用方式, 总体通信量的增长绝大多数源自于OTT创新。在美国, 收费视频Netflix的业务量占到了固网宽带接入峰值业务量的30%, 已有22%的宽带家庭订购了Netflix, Netflix已把业务扩展到拉美和加勒比海的43个国家, 2012年准备从西班牙开始向欧洲推广。在法国, 2005年~2010年间, 固定和移动呼叫总量仅增长了9%, 从近1900亿分钟增长至2070亿分钟。然而, OTT通信业务包括VoIP、P2P和基于互联网的即时消息传递却在同一时期增长了211%, 从3030亿分钟增长至9420亿分钟。

整体而言, OTT对于电信运营商的威胁大于机遇。苹果、Google、腾讯等OTT服务商将用户完全握在自己手里, 运营商对用户缺乏感知, 难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 也无法参与互联网增值业务的收入分配。

但是, 如果战略合理, OTT也可以为运营商带来经济价值, 这主要是靠获取新用户、留住老用户、增加ARPU来实现。i Phone的引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智能手机及创新应用不仅能够吸引新用户, 还能提升ARPU。引入i Phone后, 美国运营商平均ARPU为原来的1.63倍, 西欧为原来的2.45倍。

应用商店影响传统业务

应用商店的出现使得原有的通信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用户通过一个终端就能得到各种各样的海量应用, 在大幅度增加业务量的同时, VoIP、网络视频、微信等创新应用开始冲击运营商的传统收入。

Skype替代传统长途业务, 使得运营商话音业务收入锐减, 微信、米聊、Whatsapp等类KiK业务大大减少了被运营商称为现金牛的短信收入。

荷兰的KPN最近出现了严重的利润下滑, Skype与Whatsapp等应用的增长使其2011年第二季度利润下降了11%, 不得不大幅度裁员。2011年KPN第一季度的短信流量以及平均客户的短信量同比2010年都下降了8%。

不仅是话音与短信业务, 在我国, 电视广告中热播的Facetime视频通信应用也冲击了运营商的视频业务, 导致AT&T在2010年已关闭了“3G视频”业务。

应用商店加剧了网络运营商与互联网应用及内容提供商之间的博弈, 成为业界的一个热点与焦点问题。

打造智能管道争取更大价值

OTT对通信行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为了不再做“哑管道”, 全球的电信运营商都在寻求智能管道策略, 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两年前, 运营商把OTT业务提供商视为敌人。现在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微妙变化。OTT公司和电信运营商都希望在两者的商业模式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些欧洲的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把OTT视为自己新增的一个业务特色。如法国电信、德国电信等不仅与OTT公司进行合作, 而且还开始提供自己的OTT业务。

浪漫带来的困惑 篇5

1 小品种的一厂一价, 给采购工作增添难度

江苏省统一招标是针对医院使用的所有药品, 而且实行一个厂家一个价格, 这样给药品采购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尤其是一些小品种, 使采购更为困难。统一招标以来, 已经造成医院小品种采购难, 执行价格更难的局面。这些小品种大多都是基本药物目录内的品种, 也是临床必须使用的药品, 这些价格低廉的小品种利润空间很小, 很多厂家不愿意生产, 公司也不愿意销售, 所以医院从网上固定的渠道采购就会困难重重, 有的品种连续采购多次都不能到位, 常常会造成药品供应不及时 (如他巴唑、炉甘石洗剂等) 。还有一些用量小、专科性很强的小品种更是采购难, 无法到位 (如氟哌啶醇片、舒必利片、利凡诺针等) 。

以前扬州市招标实行5元以下小品种可以网下自行采购, 不同厂家的相同规格品种统一作价的原则, 这样, 医院选择的余地就要大很多, 价格执行起来也不会乱, 采购时如遇到一家公司缺货现象, 可以询问多家公司进行采购, 反而便于药品的采购。

2 招标机构工作中有盲点, 网上配送不稳定

目前, 江苏省招标机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特别是网上配送单位不是很稳定, 常常出现一些品种供货渠道时有时无, 飘忽不定的现象。现实工作中常常是本周采购还很正常, 下周采购时, 就已经没有了原先的供货渠道可以选择。而我院一直以来对所有使用的品种和配送公司, 都经科室主任讨论后相对固定好药品的采购渠道, 一般不可以随便更改, 其目的也是为了防止造成药品市场的混乱。所以, 即使网上有其他配送公司也不能选择, 必须等待厂家自己去找招标机构协调后, 省招标网上重新出现原先医院选择的配送公司后, 才能采购药品。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厂家自己征得科室主任同意更改配送公司后, 才能正常采购药品, 这样一来一去势必会造成配送时间上的耽搁, 从而导致临床药品供应的不及时 (如丽迪兴的配送广陵医药公司、欣坤畅和锋替新的配送泰州医药公司等, 都已出现过多次这样的情况) 。这种由招标机构工作中的不严谨, 而造成医院药品采购工作困难的状况急需改进。

3 提高配送企业的服务意识, 加强沟通和信息反馈

目前, 新一轮的招标刚刚开始执行, 由于很多品种配送公司的更改, 不少公司有了配送权又没有及时组织货源或备足一定的存量, 势必会造成医院采购药品时, 部分品种不能及时到位, 进而导致临床使用药品断断续续, 影响临床用药, 临床科室主任怨声载道 (如眼科用药:氧氟沙星眼药水和氟美童眼药水等) 。各配送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商业利润, 必须适当考虑一下药品这个特定商品的医院需求和患者需要, 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此外, 需要加强医院和配送企业的沟通, 把医院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比如, 一些医院正在使用的品种落标以后配送公司需要替换, 如果是同厂家、不同规格或不同包装的药品, 那么替换工作相对顺利, 不会耽误临床使用 (如亚莫利、思连康等) ;但有一些普药落标以后, 想要替换新厂家的品种就存在很多困难, 有时, 很多品种计划发出去半月甚至1个月之久, 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 没有消息 (如软骨素片、加巴喷丁等) 。所以, 加强和配送企业的沟通, 把医院的需求信息不断反馈给企业, 显得迫在眉睫。

4 中标品种网上没有执行的零售价, 造成采购困难

江苏省集中招标采购以来, 往往会出现一些省招标已经中标的品种但网上没有执行的零售价, 医院被迫停止采购, 导致治疗中断。这种情况, 就需要科室领导和招标机构进行咨询和协调解决, 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 无论是从销售利润或患者需求的角度出发, 都是一大损失, 也会造成临床对药剂科工作的质疑 (如核黄素磷酸钠、幼儿百服宁滴剂等) , 尤其是幼儿百服宁滴剂, 幼儿没有相同剂型可以选择。此外, 还有一些中标品种, 省招标网上至今都没有配送企业, 造成采购困难, 常常等到缺货状态才从以前的招标网上采购, 这样使得临床用药时常中断, 并且这样采购是否符合规定也值得商榷 (如喜疗妥) 。还有一些品种属于全国市场紧缺的, 确实很难做到满足临床供应, 只能做到努力争取货源 (如白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人血纤维蛋白原、红霉素针等) 。

以上四种情况都是省招标工作执行以来, 药剂科在药品采购的实际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也是造成临床部分药品供应不畅通的主要原因。

5 目前的解决方法

上一篇:整合、转化思想下一篇:玻璃熔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