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专题片解说词

2024-05-25

学校专题片解说词(共6篇)

篇1:学校专题片解说词

走进通小 我们踏歌前行

---------通榆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专题片解说

通榆镇,位于滨海县城南郊。这里风景宜人,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素有“滨海小江南”之称。悠悠通榆河穿境而过,赋予她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滔滔淮河水奔腾东逝,孕育出一片钟林毓秀的水乡沃土。在这人杰地灵的鱼米之乡,有一个唤醒希望、放飞梦想的地方——滨海县通榆镇中心小学!

这里是播种文明的摇篮!这里是文化发展的圣地!这里是教师成长的沃土!这里是学生成才的乐园!

滨海县通榆中心小学创办于1957年,原名寿西小学,1978年更名为通榆镇中心小学。踏着历史的车轮,斗转星移,通榆镇中心小学走过了一段艰辛而自豪的岁月,正在向教育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昂首迈进!如今的通榆镇中心小学校园占地面积29887平方米,建筑面积10412平方米,操场面积5566平方米,现有1336名学生,27个教学班,77名专任教师,教师资格、学历全部达标。市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15人。学校教学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完备,多媒体教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数据中心、音乐室、活动室应有尽有。标准化A级食堂,学生宿舍设施配备一应俱全。红绿相间的操场,别致秀丽的凉亭,大气宽阔的中心路,整洁现代的教学楼,富有文化气息的宣传氛围,使这所美丽的校园更增添了现代化、人文化气息!

五十年的光辉与梦想,五十年的奋斗与追求,通小人的脚步从未停歇!五十多年来,学校素以“团结、拼搏、求实、创新”为校风,立足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办学品位,以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学校坚持走“德育荣校、安全定校、质量立校、教研兴校、特色强校”之路,坚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让每一位老师获得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创建“平安校园、亮丽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走出了一条立足内涵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盐城市特色学校”、“盐城市和谐校园”、“盐城市依法治校先进校”、“滨海县模范学校”、“滨海县文化建设先进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近年来,学校抓住了校安工程机遇,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通榆镇党委政府的关爱与支持下,校园面貌发生上翻天覆地的变化。苍穹圆庐,星月穿空,新世纪的朝霞为校园抹上了最绚烂的色彩,新一代的通小人也正以领导的关爱和对事业的责任为动力,全力秉持“认真、挚爱、严谨、朴实”的教风,工作中所有领导率先垂范,躬身践行,全体教师敬业奉献,负重奋进,学校氛围和谐融洽。

岁月如歌声声急,事业如棋局局新。教育工作,日进日新,通小人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兴衰成败。学校加大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采取“指路子、结对子、压担子、创牌子”的措施,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观看名师课堂、参加校本教研、进行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等手段,大幅度地提升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铸造了一支结构合理、敬业爱生、功底扎实、经验丰富、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教师队伍。“用力只能称职,用心才能优秀”“工作每天都是正式演出,不能是彩排”这些教育箴言已经变成了老师们的工作态度和实际行动。近年来,学校培养出了高阿玲、王霞光、徐锐利、李艾霞、周娟等多名市县学科带头人,涌现出了朱俊、房婷婷、陈菊花、杨洲、韩胜、魏海燕等多名优秀班主任。二十多名教师在县以上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学校多次获得县教育教学质量综合奖,多个课题在国家、省、市、县立项结题,2011年被评为“全国跨系统工具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

2014年3月,我校“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在盐城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作汇报交流,2014年11月,我校顾婷婷老师荣获全省中小学“师陶杯”教科研论文大赛一等奖,并应邀出席颁奖活动。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校出现了一批留守儿童群体,在他们的世界里,留下的是爸妈远行的背影,守着的是无限的孤独,为了让留守孩子的天空充满阳光,学校注重寄宿制经验探索,全校上下形成一致共识:以人文化升华管理理念,以优质化体现服务意识,以多元化开发课余生活,以素质化呈现管理效果,让孩子们在学校学会自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晨曦初现时,灯火阑珊处,学校的每一个时空,都是孩子们的天堂,这儿永远是他们最温暖的家!特长就是个性,特色就是品牌!长期以来,在“全面加特长”办学思想指导下,学校注重为学生搭建各类展示个性及才能的舞台,让他们形成特长,施展才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活力舞吧跳出了孩子们的精神风采,竹笛教学陶冶了孩子们的艺术情操,“生活英语”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在特色建设上,学校先后获得“七彩校园阳光少年”全县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展示一等奖,全县中小学艺术节组织奖,全县中小学生网络作文大赛组织奖,是全县乡镇唯一获此奖项的单位。2013年秋学期,我校把开展足球运动作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确立“阳光体育,足球少年”的办学思路,于2014年6月12日,成立滨海县首家儿童足球社团——滨海县通小追梦少年足球俱乐部,在2014年盐城市阳光体育足球联赛中,我校队员顽强拼搏,团结协作,荣获全市B组第四名。

百舸争流千帆竞,春华秋实香满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县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各级领导多次来我校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指导工作,盐城、阜宁、响水等十几家外市县同行多次来我校参观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在县内外的办学知名度!

教育是我们永恒的事业,五十余年仅仅是她青春的开始,回眸我校的光辉历程,通小人不会忘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的倾心关爱和殷切期待!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盼来年尽芳颜!聆听时代的滚滚春雷,展望学校的美好前景,我们将怀着感恩之心,追忆光辉历史,加快发展步伐,踏着欢歌前行,为实现“社会放心,家长满意,学生向往,质量一流”的新时期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

篇2:学校专题片解说词

一、片头

广袤的淮北大地,人文荟萃的宿州,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这里——书香满园,这里——绿荫遍地,这里——是雏鹰展翅的高地,这里——是梦想起飞的舞台。这,就是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看得更高更远。历经百余年积淀与酝酿,成熟的宿城一中走向辉煌„„(解说)

推出片名:《继往开来 和谐共进——腾飞中的宿城一中》

配视频:(早晨太阳→广阔的硕果累累秋天美景→然后镜头推向校门,聚焦于“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几个字上→校园梧桐苍茂假山喷泉美景→出旗的学生正步很有气势→升旗的学生甩旗的动作→全体师生抬头注视国旗→摄影国旗冉冉升起,先近后远)

【引言】

一百多年的光荣与梦想,一百多年的奋斗与追求。

这是一片培菁育英的沃土,新生中孕育着无限的希望,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这是一座凝重厚实的学苑,成长时传承着人类的文明,撒播着科学的精神;

这是一处产生思想的殿堂,希望里绽放着生命的光芒,高扬着人文的旗帜!

(校训石主体雕塑、香樟梧桐大树、广玉兰、紫藤花朵,瀑布、教学楼。配背景音乐)

这里是一方大地,撒满阳光,把希望的种子播撒;

这是一首奋进的歌,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这是一艘启锚扬帆的航船,满载莘莘学子,驶向知识的海洋

第一乐章

秉承先贤,继往开来 【悠久的办学历史】

【简介】宿城一中始创于清乾隆五十一年培菁书院、正谊书院,一九○六年改建更名为官立正谊中学堂,是皖北地区第一所近代中学。一九五二年定名为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一九五三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省重点中学,一九五八年高考成绩位居安徽第一、全国第二,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基础教育一面红旗,一九九九年被省批准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普通高中。二○○六年隆重举办百年校庆,全面总结百年办学经验、办学成就、办学精神。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宿城一中人高举育人为本的旗帜,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励精图治,不倦追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宿城一中的发展卓然不凡,成就斐然,佳绩迭出。学子莘莘,果实累累,万千桃李成栋梁。校友汪洋、王胜俊、杨在宝、郑重、庄红军、尹永成、李道平、苏永军、郭颖等一大批党政领导、军旅骄子、专家学者成为宿城一中的骄傲,八○后从宿城一中走出的博士、硕士新秀不胜枚举。

宿城一中现有教学班90个,在校学生5040人;学校占地面积300亩,生均占地面积 40m2 ;校舍建筑面积

96000m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20m2 ;基础设施设备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及生活的需要。

宿城一中现有教职员工-人,其中专任教师329人,本科合格率达100%。专任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为260人,其中高级教师132人,特级教师7人,中级教师128人,高、中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0%。

宿城一中以百年办学为基础,以新百年为起点,以“秉承先贤,激励后昆,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和“弘扬优良传统,致力育人为本,再创世纪辉煌”为宗旨,用教育的“三个面向”绘就宿城一中新百年蓝图。举全校之力,用使命、责任、智慧,把宿城一中建设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的安徽省优秀省级示范普通高中。

第二乐章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先进的办学理念】

(远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宿州远景、校园俯瞰全景。

(近景)校门、校徽、学校标志新雕塑、文化长廊景区等

培菁育英才,正谊名道远。

苍梧之树,根深叶茂。春天吸收雨露的润泽,生机蓬勃;夏天承受阳光的照耀,神采奕奕;秋天汲取大地的精华,果实丰硕。

宿城一中秉承百年老校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秀的办学传统、经典的办学经验,浩然正气的培菁精神,志存高远,科学规划,以世界的眼光思考未来,以百年办学的经验谋划发展,以立根树人为学校发展之本,以先进文化铸学校发展之魂,以新课改助学校发展之力,以教育科研强学校发展之路,结合现代教育思想,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总结凝炼宿城一中发展的核心理念: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高度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才和未来发展;把“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国内知名、面向世界”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致力把宿城一中打造成一所“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的在全省有较强辐射力的一流名校,致力成为安徽省优秀省级示范普通高中,昂首挺进国家级示范高中;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继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开放与自主、追求科学与人文相融的素质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致力于“优化、高效”课堂建设,致力于“实效性、生活化”德育的评价体系建设,精心打造外圆环境文化、内方制度文化、核心精神文化于一体的“人文化”校园。

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全校师生重于行、实于做、立于思,追求真知,探索真理,学做真人,形成“励学敦行,见贤思齐”的校训,“和谐、勤奋、诚信、敬业”的校风,“博学笃志、诲人不倦”的教风和“至诚至坚、学而不厌”的学风和

“管理科学,文化精深,教育优质,科研领先,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

宿城一中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为教师成长铺路,让每个教师成为阳光教师,成功教师,幸福教师;为学生发展奠基,致力铸就学生的健全人格,努力培养自主发展型学生。坚持制度化规范和人性化关怀相融。以先进设施为保障,加强硬件建设;以文化育人为基点,健全管理制度;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优化师资队伍;以创新课改为目标,打造教学特色;以活动引领为抓手,规范师生行为;以教科研为导向,抓好校本研修;以国家政策规范办学行为,把宿城一中办成人民满意的特色学校。

第三乐章

培菁育英,全面发展 【鲜明的办学特色】

听!(宿城一中校歌)悠扬的歌声,把我们带进了美丽的校园。

百年一中,数着沧海桑田的叶黄花红,经历无数风霜雨雪的洗礼,迎来一季绿意盎然的春天;

教师两鬓的霜雪,学子一脸的青春,都融化在白雪覆盖下绿草涌动的激情里。

来吧,春天作伴,创建优秀示范高中的步伐,穿行跋涉——在春光氤氲中,我看见

一川芳草,满园桃花。

宿城一中在百年的办学实践中,主动适应社会进步的潮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上水平的工作方针,在秉承和发展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并形成了宿城一中鲜明的办学特色。

特色的工作思路:宿城一中党委与时俱进,高举改革、发展、创新的旗帜,科学地提出建设一中、发展一中的工作思路:(周校长讲话特写)围绕“一个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二项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学校内部从事制度改革); 2 营造“三个环境”(营造能够使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每个教师聪明才智的工作环境;营造能够使学生刻苦努力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如今的宿城一中按照这一工作思路,已走上了内涵发展的办学轨道。

特色的课堂教学:(市级以上教研会、观摩课、教科院领导听课视察、教研室活动、备课组活动等)宿城一中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全校一线教师勇于探索,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断追求方法的科学性、设计的多元性、手段的灵活性、情感的丰富性、思维的活跃性,主题的创新性,打磨出了绚丽多彩的“追求独一”(独一无二,千差万别)、“关注两情”(师情和生情)、“三维设计”(个人教学设计、研讨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设计)、“明精活实”(明—明理念,明学生,明目标,明教材;精—教学设计精细,教学语言精炼,教学艺术精湛;活—灵活创设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教法,灵活整合教学环节;实——追寻真实课堂,学生扎实训练,善于求实创新。)的最优化高效课堂。

最优化高效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品尝到了主动学习的甜头,学生深有感触地说:“在这样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思维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宿城一中高考成绩连年创新高,位次全市领先、全省前列,连年被评为安徽省基础教育先进单位,其内涵就在最优化高效课堂教学的特色之中。

特色的“生活化”德育:(德育专题片剪辑)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保证。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成效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的神圣使命。为此,宿城一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宿城一中实施了德育教育的“六大工程”(人生指导工程、学科德育工程、德育实践工程、网络德育工程、队伍建设工程、德育研究工程。)创造性地开展了德育系列活动。积极探索“生活化”德育途径,努力打造

“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内容层次化、活动对象多元化、活动过程规范化”的德育活动格局,将活动文化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内化素质,外化行为,促进学生基本文明素养和自主、自理、自律、自强良好品质的养成。

一是感悟班魂,唱响校歌树班魂。通过五个环节进行渗透拓展,以班级精神立班魂,唱响校歌树班魂,学子典型引班魂,跑步敛气聚班魂,思齐悦读悟班魂。

二是感动校园,震撼心灵动真情。每学年开展“感动中国人物”活动,让师生的真情有所感动,让师生的心灵产生震撼。

三是感受亲情,激励学生勤学习。学校为学生设计“学生成长袋”,记录着他们成长的足迹。学校经常举行家校联谊活动,让学生与父母对话交流,感受和反思,把家长的希望内化为目标、责任和动力。

四是感恩生活,肩负责任重基础。学校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春节和元旦,把孔、孟、闵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以“孝圣”闵子骞芦衣谏母的故事,为学生特别设计“孝心作业”,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说一句感谢父母的话、为父母洗一次脚、做一次新年晚餐、算一笔亲情帐、向父母交流在校学习生活叙事等。

五是感谢生命,尊重自己做真人。在“感谢生命”系列活动中,回放学校生活,回顾走过的路,回味曾经的奋斗和汗水,体验生活的馈赠,跨实前行的脚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学校针对学生在校三年不同阶段,开展不同主题活动,实施“三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育人战略,奏响青春“三步曲”(高一学生围绕青春与责任展开活动,3 让青春更美好;高二学生围绕生命与生活展开活动,让生命更灿烂;高三学生围绕成人与荣誉展开活动,让人生更辉煌)。注重环境渗透德育、文化渗透德育、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管理服务渗透德育、各项活动渗透德育。当你走进宿城一中,你会听见书声与歌声奏出的交响乐,会看见学生用考试成绩与欢歌笑语绘制的人生蓝图。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化”德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乐章

凝心聚力 谋求发展【坚强的领导集体】

凝心聚力谋发展,领导班子是关键。

建设一支团结务实、勤政敬业的领导班子,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可靠保证。宿城一中现有校级领导5人,中层干部42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9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0人,特级教师2人,中共党员38人。

学校领导班子一贯重视自身的建设,坚持理论学习,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科学决策,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具有较高的威信。

学校实行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的校长负责制。学校设“五处室一中心”,即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学校工会、团委、校刊编辑部、高一级部、高二级部、高三级部,独立办公,组织健全,分工明确。

宿城一中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宿州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为先导,引领思想,谋划全局,提升领导班子科学发展的思想水平;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建设班子、培养干部,提升学校干部队伍整体水平;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证,民主团结,科学决策,提升领导班子科学发展的决策水平;坚持以作风建设为根本,凝聚力量,推动发展,提升领导班子科学发展水平。

宿城一中党委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从重职务管理向重职责管理转变,从重使用向培养使用并重转变。在干部管理中,通过民主推荐、述职竞岗、民主测评、群众访谈等组织程序,把综合素质高、能干事、干成事作为干部选拔使用标准,先后培养推荐7名同志为副处级后备干部。一中的领导干部伍整体水平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

宿城一中党委坚持以科学决策引导学校科学发展,以民主决策促进科学发展,以依法决策保障科学发展。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宿城一中党委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五种风气”(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艰苦奋斗的进取之风,求真务务实之风,聚才爱才之风,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党风廉政之风。),引导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班子团结推动干部团结,以班子和谐推进校园和谐,造就了一支政治素质高,结构合理,经验丰富,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领导团队。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做到在思想上尊重师生,感情上贴近师生,行动上深入师生。赢得了师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通过班子的“传帮带”的示范作用,全校上下风正、气顺、劲足,教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心系一中,热爱一中,建设一中,发展一中成为学校发展的主旋律

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周道斌同志,深知宿城一中是百年名校、全省示范校,宿州市的教育品牌,被受宿州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高度关注。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重任,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辱感谋求学校发展,常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求班子成员自觉成为懂政治的教育家和懂教育的政治家,形成专家团队领导学校,4 建设学校,发展学校。在他的示范作用下,使宿城一中的领导团队“谋事一盘棋、共事一条心”。立足学校发展,服务全体师生,努力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搭建平台,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五乐章

名师荟萃

持续发展【优秀的教师团队】

木秀于林是景观,秀木成林才壮观。

宿城一中办学总是先人一步、高人一筹,每年的学校工作和高考都取得骄人的成绩,为宿州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通令嘉奖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这历史的功绩应归属于素以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素质过硬著称的宿城一中优秀的教师团队。

宿城一中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高度认识到:教书育人是一项专业性、探索性、创造性极强的工作,要求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来不得半点三心二意,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的脊梁,是立校之基,发展之本。为此,宿城一中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同时努力改进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营造紧张有序、宽松和谐、思学乐教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是每位教师都能够成为爱岗敬业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模范、终身学习的模范,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们满意的教师。切实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落到实处,以调整和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为基础,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根本,以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实际能力为重点,以推动新一代名师的成长和涌现为抓手,大力推行教师“分类分层整体优化”发展策略,培养教师外秀内慧特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着力打造优秀教师群体。

实施“名师工程”:以培养“四个一”名教师(一批专家型教师、一批特长型教师、一批科研型教师、一批高素质管理型教师)为目标,铺设名师成长阶梯(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培养对象、特级教师),形成了以名特级教师为龙头,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坚,以教师素质全面提高为根基的梯形师资结构。培养“专家型”教师,落实“名师兴校、强校”战略。

实施“青蓝工程”:以“拜师学艺、教学比武、双基考核、学生认可”的培养机制,推进青年教师“三年打基础、五年挑大梁、十年成名师”的梯度成长目标,使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师从名师、脱颖而出,进入宿城一中名师队伍。

实施“全员培训工程”:以“立足自身、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员培训、整体推进”的培训方略,切实做到:一是学校培训有方案、有举措,个人发展有规划、有总结。二是落实“六个到位”,即领导到位,制度到位,考核到位,过程到位,个性到位,经费到位。三是凸显实效,即通过培训,逐步构建了个人(自我教育)、部组(年级部与教研组互研互学)、校级(指导、培训)、上级多级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在整体提高的前提下,确保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

实施“师德建设工程”:

以“三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三讲”(讲师德、重品行、树形象、)、“三做”(做实事、做主人、做表率)的高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教育行为。学校通过师德讲座、师德承诺、集中学习、集中整顿,专题讨论,落实整改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

实施“竞争激励机制”:

学校从“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出发,尊重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把科学性与人文性融进教师队伍管理之中,改革创新教师的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实行校长—级部主任—班主任—教师分级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统一考核制,绩效奖惩制,岗位责任制,名师评选制,进修晋优制。从而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励机制使教师团队个性迸发活力,使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目前宿城一中已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优秀教师群体。

雨霁云开,辽阔晴空更璀璨。

第六乐章 人本和谐

健康发展 【科学高效的管理】

宿城一中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尊重师生、提高效率为最高原则,坚持制度化规范与人性化管理相融,注重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人性化和民主化。建立和完善三大教育教学管理系统:计划执行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和总结反馈系统,全校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的高效运行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学校效率和工作效率。

以精细化为手段提高管理实效。构建了“条块结合、全员参与、刚柔相融”的管理模式,做到条线管理与年级管理相结合,教师管理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制度规范与人性关怀相结合,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相结合。以精细管理推进“三风”建设,促进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促进学生的人格自律、行为规范。

以信息化为途径推进管理现代化。学校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学校管理,努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参与管理。目前,学校现代化信息管理网络已经初步建成,教学信息、教学资源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与整合,学校被评为省市信息化先进学校。

以人性化为原则提高师生凝聚力。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合法合情合理,既突出对师生主体的关注和尊重,又做到依法治校、遵章办学。不断推进管理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校本课程改革,激活机制,激发工作热情,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以民主化为保障提高主体意识。学校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作用,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学校设立了校务公开栏、校长信箱、心育信箱、网络平台,举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开展学生家长评教活动,召开行风监督员例会,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省市报刊等媒体公开“五项承诺”,自觉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宿城一中在实行精细化管理中,始终把师生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下移管理重心,落实“管理重心到级部、德育重心到班级、教、学重心到个人”的重心下移的扁平式管理机制和运作策略。坚守“无情制度,有情管理”的原则,把制度管理与情感内化相融,用目标引领人、用制度塑造人、用机制发展人、用情感凝聚、用民主解放人,着力培养师生主人翁精神,鼓励师生参与学校管理。使师生在互动的管理环境中得到共同发展。通过制度建设和精细运作,化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化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化外部强制管理为内在自省管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学高效有序运转;最大限度地保障校园安全平安文明和谐。

第七乐章 设施一流

保障发展

【完善的教学设施】

环境优美的校园里,每一朵鲜花都绽开了希望,每一片绿叶都摇曳出生机,每一扇门窗都打开了历史的追忆。

宿城一中坚持以推进教育现代化改革和争创安徽省优秀省级示范高中为契机,以满足优质教育资源放大需求为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为广大师生营造一流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基础设施满足要求:学校现占地300亩,生均 40平方米,各类建筑设施布局合理,共有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科学馆、实验楼体艺馆、校史馆、公寓楼、餐厅楼15栋,加上附属用房,总计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400米 进口草坪运动场,校园主次道路硬化达标,方便师生校内交通。

教学装备先进齐全:学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装备更新教育教学设备,提升了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全校装备标准化教室120个、多媒体报告厅(演示室)60个、微机室10个、数字语音室2个、数字实验室4个、通用技术实验室4个、汽车模拟驾驶实验室2个、理化生实验室12个;学校藏书16万册、正版数字图书馆电子藏书30万册,生均90册;建有千兆主干计算机局域网为核心的校园网、现有高性能计算机终端700台、学校为329位一线教师配备国际品牌惠普笔记本电脑一部、标准化教室装备了夏普高亮度投影仪或一体化数字白板机、视频展示台;学校建有校园电视台、广播电台,装备了数字摄录编播视音频系统;通过千兆宽带与局域网、互联网直接联网校内实现了信息共享、电子阅览、电子备课及办公管理一体化。学校建立省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公告制度,并定期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测试。

环境建设实现一流:学校按照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的整体要求,着力打造人文化校园、营造优化育人环境。建有仁孝之源、培菁之道、鸿之志、大地之情、红烛之光、韶华之梦、运动之美、求真之路“八大”人文景观,记载着宿城一中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面向未来的希望之光。采取“补”、“整”、“修”、“养”四大措施,实施校园“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一体化工程,绿化面积 3万平方米,实现了校园无裸地,处处有绿荫的规划目标,成为省市园林式学校样板校。

徜徉校园,但见楼宇各异、错落有致,青青芳草与古樟翠柏相映生辉,啾啾鸟语与琅琅书声琴瑟和鸣。绿草如茵,花繁叶茂,亭台楼阁,池波荡羡,人文与自然景观相融,使校园平添了幽美雅韵,透溢出浓郁的文化、生态、环境育人气息。

第八乐章

辐射示范 共同发展 【卓越的示范作用】

为促进全市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宿城一中不断整合校内资源,充分发挥省级示范高中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手拉手扶贫助学:学校长期开展“手拉手扶贫助学”活动。分年级选取品学兼优、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与农村中学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学生结成互助对子,定期互访,让农村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培养竞争意识,激发学习欲望。

支援薄弱学校发展:学校支援教学设备带动薄弱学校发展五年来,宿城一中先后向埇桥区大营中学、马场中学、朱仙庄中学、曹村中学等10所农村薄弱高中,捐赠餐桌、课桌、篮球架、高架床、电脑、图书等价值100余万元的教育教学设备。学校选派获得“省教坛新星”或“省优质课一等奖”的年轻老师到农村中学现场授课,同时定期接纳农村中学教师到校听教学公开课。

举办大型公开教学活动

:学校坚持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公开教学活动,邀请兄弟学校组团来校听课、研讨、交流新课改、共商新课改、创新新课改;同步邀请学生家长来校参与公开教学活动,听取他 7 们的意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近100所学校的1000位教师前来听课观摩教学。

举办新课改联谊活动:

学校为推进全市新课改的进程,宿城一中在2006年秋季就在高

一、高二两个年级实施新改革实验工作。学校各职能处室和各年级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和实施新课改工作,制定了新课程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新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先后三次召开全市所有省、市示范高中联谊会,研究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宿城一中的做法和经验得到全市各学校的充分肯定,宿州市教育局向全市进行推广使用。

第九乐章 追求卓越 铸就辉煌 【丰硕的办学成果】

正确的办学思想,明确的办学目标,科学的管理方法,浓郁的学习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宿城一中这所百年名校结出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高考卓越】:

2007年高考中,宿城一中本科上线总人数为2687人(含艺体类)。其中,600分以上的考生共有165人,一本上线总人数为635人,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臧雨晴同学以627分获得宿州市文科第一名,刘尧同学以673分获得宿州市理科第一名。

2008年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总人数(含艺体)突破3000人大关,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应届本科上线人数占全市20所省、市示范高中达线总人数的20.52%。苏东睿同学以632分摘取市文科第一名;宋良丰同学以671分摘取市理科第一名。

2009年高考本科达线总数再次突破3000人大关。应届本科达线率96.8%。全校600分以上461人,比去年增加251人,其中魏方方同学以628分的优异成绩,获全市文科状元,居全省第5名;陈昌国同学以688分获全市理科状元,名列全省第29名。恢复高考以来,宿城一中已连续30年高考成绩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连年受到宿州市政府通令嘉奖。

【科研强校】:学校坚持科研强校战略,实施“四个一”工程。在学科竞赛中学科竞赛连创佳绩,先后有200余人次获得省以上奖励。

在课题研究方面,进来,学校共有14项科研课题获批准立项,其中有2项属国家级重点课题,有5项属省级重点课题,有7项是市级重点课题。学校大力鼓励各学科老师积极参加教学论文的撰写和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三年来全校共获国家和省、市奖励教学论文和教175篇。

【素质全面】:学校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政教处、团委、教科处、教务处、电教中心协同一致,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技创新、社会综合实践等活动,在活动中涌现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学生,在学科竞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科技竞赛、征文比赛、读书活动、电脑制作、机器人比赛、钢琴比赛、体育比赛、版报评比、课间操评比等活动中屡屡获奖,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发挥,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学校被“ 985” 等全国重点高校命名为优质生源基地,赢得了广大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赖,“上宿城一中,圆重点大学梦”已在全市家喻户晓,宿城一中已成为人人向往的求学圣地。

第十乐章

展望未来 前景灿烂 【尾 声:迈步从头越】

对于永恒的教育事业而言,百年一瞬,仅仅只是她青春的开始。一中人有追求,有豪情,更有思考:高瞻远瞩,勇立潮头,和谐共进,创一流名校,谱写一曲宿城一中新的青春之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团结务实的一中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品牌。在新时代的感召下,我们将继续发扬传统,开拓创新,以德育为本,以学生为先,和谐共进,翱翔未来。我们挥洒汗水,我们神采飞扬,我们播种理想,我们收获希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充满无穷活力和魅力的一中,必将承载着深厚文化与历代一中人的宏伟梦想,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新的时期,面临新的挑战,学校将抓住机遇,继续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学校将一如既往的秉承“

以质量求生存、以自主强实力、以科研促发展、以创新铸特色、以特色创名校”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制定更新更高的奋斗目标,不断开拓,再创辉煌。

创建省级优秀示范高中,这是几代一中人魂牵梦绕的向往,这是无数一中人不屈不挠的追求!

篇3:解说词在专题片中的作用

不得不承认, 画面的力量是第一位的, 越来越多的记录片原生态地记录了所拍摄的一切, 通篇不用一句解说词, 但其获得效果却出人意料。但大多数专题片需要解说词, 这不仅是因为专题片的空镜头无法串连成句, 还因为以下原因:

(一) 完善画面形象报道, 补充画面无法回答的问题。

在专题片创作中, 画面本身的局限有时候是致命的弱点, 除了音乐之外, 专题片寻求的其他帮助的符号, 最主要的就是解说词了。解说词不但可以说明画面无法表达的内容, 还可以充分开掘画面表现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诗人毛泽东》第一集开篇不久, 讲到作为政治家诗人的毛泽东是自信的, 作者用了一句毛泽东当时对美国记者说的一句话“谁说我们这里没有创造性的诗人, 这里就有!”寥寥几笔, 就把毛泽东的自信与气魄勾勒出来, 在配以层峦叠嶂的山峰画面, 更显出毛泽东诗人情怀。

(二) 激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更深地表达主题。

一般地讲, 太直观、太具体的画面很容易让人觉得肤浅, 也很容易限制人们的想象。恰当的解说词可以引领人们的思路, 带动人们的思绪, 也更容易让人反思与回味。

例如《舟舟的世界》片中有这样一段情节, 在乐队排练的午休时候, 舟舟突然离开了自己在乐队之外的“固定位置”, 走上真正的指挥座椅上去坐坐。镜头的时间很长, 解说词却只有一句:“对于现有的位置, 舟舟有时不是很满意, 他有时需要换个地方坐坐。”然后, 一行字幕提示:“指挥的座椅”。这时如果没有解说词, 仅仅凭画面和字幕, 观众很难理解舟舟的意图, 观众甚至可能会想是不是舟舟贪玩还是他想干点别的什么。可是加上解说词后, 感觉就大不一样, 观众立即就能明白舟舟的用意。一个异常热爱音乐的残疾孩子形象立即被塑造了出来, 并且观众也会被舟舟热爱音乐之心, 深深感动。

(三) 在电视中的转场功能。

解说词转场是一种常用的转场方法。在电视专题片的编辑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硬接”的画面, 这时就要靠解说词来缓冲一下, 消除“硬接”的痕迹。解说词转场常常用承上启下的语句来连接上下段落, 用加强解说的力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 使人们在这个点或这个瞬间, 把感官重心转移到听力上, 片子过渡自然、流畅, 结构严谨、完整, 从而弥补画面组接时由于前期拍摄的欠缺而造成的画面语言不通不接, 让画面“顺利”地完成过渡。

如何写好解说词

(一) 在专题片中, 解说词要为画面服务, 做到和画面表现相得益彰。

要根据表现题材、体现主题的需要, 挖掘画面内在的含义, 将画面与语言组成一个合乎表达逻辑的有机整体。

(二) 在电视专题片中, 解说词应该做到通篇文章的语言美感与画面镜头的艺术美感结合得完美和谐, 读起来朗朗上口, 品起来很有味道, 集语言的新鲜性、评说的深刻性和文字的可读性于一体。

(三) 深入采访、融入真情、良好的文字功底是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重要三步。

1. 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深入体验是写好解说词的前提。

前期的深入采访对后期的解说词的写作非常重要, 没有这个过程, 没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 就不可能写出让观众信服、感人的解说词。

2. 融入真挚情感、表达真诚的内心世界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在写作过程中, 将自己对采访对象、采访事件在采访中和采访后的感受、观点表达出来, 要把自己的感情世界融入其中, 将内心的情感用文字淋漓尽致地写出来。就像这篇:

“他仿佛是借一弯斜照汉家宫厥的冷月, 折一缕渭城朝雨的柳丝, 唱一曲大江东去的浩歌, 点一盏醉里看剑的灯火, 沿着悠长的历史古道溯流而上。”《诗人毛泽东》

几句十分精彩的“点睛”之笔, 是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和统一, 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3. 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是写好解说词的根本。

要写好一篇解说词, 必须有良好的文字功底, 要善于用文字语言表述、描绘所解说的事物和画面。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生活中注意积累, 加强学习, 培养自己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扎实自己的文字功底。只有这样, 解说词写作才会如鱼得水。

总之, 在电视专题片中, 写好解说词不仅是应当的, 而且也是必须的, 它仿佛是专题片的灵魂, 穿针引线、承上启下, 和电视画面相得益彰、完美结合, 共同组成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文广集团)

摘要:每当我们看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常常希望能读一读它的解说词, 解说词是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说中的精彩之句, 常使人印象难忘。然而当你拿到解说词时, 你会发现解说词是无法脱离画面而独立存在的, 这就是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独特性, 它在写作上更是区别与其它文体, 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如果说影象是电视专题片的躯体, 那么, 解说词就是电视专题片的灵魂。电视专题片的构成基本是由视觉和听觉两大基本要素组成, 而解说词是听觉要素之中最重要的内容。

篇4:解说词:人物专题片的生命

笔者认为,人物专题片解说词必须做到:语言平实可信、构思新颖巧妙、结构有起有落,才能将人物表现得既艺术化又生活化。

首先,人物专题片解说词能够打动观众的根本,在于以情动人。这里的“情”指的是真情实感,而非矫揉造作的假情假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太多的撰稿者喜欢用堆砌华丽辞藻的方式来论释拍摄对象。而过度的渲染就会使人物本身脱离真实,就会使观众与人物产生距离感。既然解说词要做到感情求真,那么文字的具体运用也一定要务实。实际上,大众化的语言是最鲜活的,也是群众最容易接受的。如果解说词能建立在大众语言基础上来写,并充分展开联想,就可能收到许多平中见奇的效果。

在大多数情况下,画面对不具备形象性的问题是难以准确表达的。早期的默片时代,虽然画面有极强的表现力,演员有极生动的表演,但是画面的局限有时导致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交代不清,必须要穿插字幕进行帮助说明,否则观众就会对主人公的形象、内在联系以及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产生理解障碍。因此,当涉及人物生平或面对具有多释性的画面时,就需要解说词与画面结合来整合画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如:《最美不过“夕阳红”》为例,主人公陈福良夫妇二人早在七八年前组建“夕阳红”演唱团时的艰苦场景很难一一再现,画面是很难让观众有具体的了解。这时就必须通过解说词的介绍来表现,在解说词中可以告诉观众:陈福良夫妇都是普通退休工人,其儿子儿媳妇也已经下岗,为了创办“夕阳红”演唱团,夫妇俩拿出自己的退休金用于购买演出道具、乐器等,演唱团里的所有道具诸如旱船、大花轿、小毛驴等都是他们冒着冬天的寒冷在一家废弃的小房子里面自己买来竹条等材料亲手制做的……等等。

也就是说,画面往往难以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一个人心里在想什么,也很难通过外部的动作行为、面部表情看出来。咱们仍以《最美不过“夕阳红”》为例,陈福良本身是一位言谈不多、性格朴实的退休工人,拍摄当中并没有什么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和语言。怎样才能展示陈福良丰富的内心世界呢?此时加入解说词:“演出中那些生活气息浓郁、内容健康向上的所有说唱段子,都是陈福良自己创作的,陈福良的爱人潘爱珍也是演唱团里唱二人台的演员之一。陈福良的每一个新作品,潘爱珍都是他的第一个听众,而且边听边跟陈福良一起讨论和修改稿子也成为了两位老人的一种习惯”来表现陈福良夫妇热爱群众文化的执著精神。

其次,画面尽管可以通过强调细节、展现过程、营造氛围等方式来表达情感,然而无论如何这种表达也是一种间接的表达,需要观众去体验、感受和理解。而解说词却可以直接抒发感情,阐述道理。情感是人物专题片的一把钥匙,如何传达对所塑造人物的情感,并让观众沉浸其中,是一部人物专题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最美不过“夕阳红”》一片中,解说词对陈福良这样总结道:“退而不休献余力,夕阳映得满天红,陈福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几年来,由他组建的“夕阳红”演唱团共义务演出400多场,观看演出的观众达30多万,足迹遍布了社区和公园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部分的解说词既是一种具体的概括,又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下转47页)

(上接45页)将陈福良的奉献精神表达了出来。“他,不仅为群众送上了试听文化大餐,为老年人发挥潜力贡献力量创建了平台,也为创建文明和谐社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景色。”点出了全片的主题,更将这一主题推向了高潮。

此外,人物专题片中的解说词一定要把观众的想象和直接感受结合起来,把间接信息和直接信息结合起来,把画外信息和画内信息结合起来,在同一画面上交汇碰撞产生视听结合的新的语言结构,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种效果是单一的画面和单一的解说都难以达到的。它大大扩展了画面的外延,深化了画面的内涵,使画面的张力和表现力大大提高。特别是在画面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解说词的补充,更是能够增强画面本身的感染力。在对解说词进行创作时,就要充分意识到解说词上述重要作用,不仅要把握好解说词在整体布局中的尺度,使之与画面完美结合,抒发情感,还要与同期采访合理搭配,既不画蛇添足,又能画龙点睛,这样的解说词才能算得上佳作。

(作者单位:包头电视台)

篇5:学校专题片解说词

一、片头

在北票市东部山区,大凌河之滨。闪耀着一颗教育明珠,这里书香满园,这里绿荫遍地,这里是雏鹰展翅的高地,这里是梦想起飞的舞台,这里就是北票市长皋学校。历经六十余年的积淀与酝酿,成熟而又年轻的长皋学校蓄势待发。推出片名:《继往开来 和谐共进——腾飞中的北票市长皋学校》 配视频:(早晨太阳→远拍永灵山雄伟概貌→然后镜头推向校门,聚焦于“北票市长皋学校”几个字上→出旗的学生正步很有气势→升旗的学生甩旗的动作→全体师生抬头注视国旗→摄影上抬学校的国旗,先近后远)

【引言】

六十多年的光荣与梦想,六十多年的奋斗与追求。

这里是一方沃土,孕育了无数花朵,成长着万千树苗;(沃土,花朵,果实。配背景音乐)

这里是一方大地,撒满阳光,把希望的种子播撒;

这是一首奋进的歌,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这是一艘启锚扬帆的航船,满载莘莘学子,驶向知识的海洋;

这更是一只展翅的雄鹰,翱翔蓝天,展望未来——

第一部分【学校概况】

【简介】北票市长皋学校占地面积一百二十亩,总建筑面积七千零一十八平方米。是一所教学设施完备、教育特色鲜明的学校。现有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多人,在职教师 人,其中高级职称有 8人,中级职称 人,本科学历教师 人,本科学历已经达到百分之四十八点五。获 级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共 余人。教师年富力强,敬业爱岗,学校优雅的环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北票市长皋学校,有着辉煌的历史,更有着美好的未来。现在全校师生员工正上下一心,同心同德,为打造和建设边区一流学校而更加努力奋斗。学校教师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以身作则,廉洁勤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勇于探索和创新。学校管理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法德并用。重视和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格修养教育,学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老师们爱岗敬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奉献精神。人人讲学习,讲团结,比奉献。个个心想工作,情系学校。教科研气氛浓烈,人际关系和谐。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

学校课外活动更是多种多样,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推普演讲赛,歌咏比赛,经典诵读比赛,书画作品展小制作,小发明大赛,跳绳比赛等活动的举办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增强了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完善了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园文学社、学生会的成立、广播室等组织的建立和若干学科兴趣小组的开展,为全体师生开辟了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

【硬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学校抓住机遇,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悉心关怀下,积极筹措资金,大规模进行学校建设。学校拥有标准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餐厅等。设施比较齐全,十一个教学班。全部装备了先进的教学用触摸一体机,实现了班班通。在一代代长皋人的奋力拼搏下,学校已成为众多学子带着圆梦情结抒写人生传奇的神圣殿堂。校园环境幽雅,绿化率达40%。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校园教育网络,有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科技活动室、综合实践室、书法教室、音乐美术室、广播室、心理辅导室等较先进的教学设施。图书室藏书达15000余万册。【环境】环境优美的校园里,每一朵鲜花都绽开了希望,每一片绿叶都摇曳出生机,每一颗果实都渗透着长皋人的汗水。(图片展示)

第三部分【民主管理】

听!(背景音乐)悠扬的歌声,把我们带进了美丽的校园。长皋学校的发展,与学校数十年积淀而成的深刻的教育思想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更是当代长皋人秉承传统、兢兢业业、执着追求的结果。管理是生命,管理出效益。长皋学校领导集体精诚团结、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达标”的超常规发展思路,狠抓过程管理,使学校管理工作更加民主、科学、高效。长皋学校领导班子始终秉承“师之所思,我之所想,生之所需,我之所为”的思想。坚持以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机统一,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力求实现和谐教育这一最高理想。

北票市长皋学校现有一个开拓进取、团结拼搏、能抓会管的领导集体.。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此理念指导下,学校遵循于服务于每个学生、服务每名教师为办学宗旨,在教学和管理岗位上始终作好先锋模范的表率作用。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领导班子特写镜头)

第四部分【教育教学】

岁月如歌声声急,事业如棋局局新。与时俱进,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长皋人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兴衰成败。

一直以来,长皋学校成绩喜人,中考升学率一直稳居同级同类学校前茅,学校管理全面考核连创佳绩。学校多次被评为朝阳市级绿化先进单位,平安校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北票市级教育评估优胜单位,文明单位等,这些荣誉都彰显着勤劳的长皋初中人辉煌的过去,但他们并未停止脚步,现在正以厚基的实力,积极为创建北校市标准化学校而努力。(学校荣誉墙图片)

【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集体是学校的支柱;班主任是教育的先锋。”我校特别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支甘于奉献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正是他们用爱心和责任心很好地诠释了教育是以心灵塑造、以精神铸就精神的伟大事业。(班主任班会镜头,领学生活动、劳动图片)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以建设“学习型校园”为目标,全力打造学习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校本教研】

学校还多次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改革的培训学习。深入一线参与到有效课堂工作中来,同时学校还建立了特岗教师过关课,青年教师成长课,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等活动机制来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

学生方面,学校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导学讲练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的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改思路。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如今,青年教师承和发扬了长皋学校“敬业奉献”的精神,茁壮成长。(青年教师学习镜头、集体教研镜头)

【教学教研】为把学校的有效课堂引向深入。为了优化管理,学校形成了以教导处为龙头以教研组长为主线,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以校本研究课题为主题的教研教改体系,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发挥的资源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工作出现了新局面。三年来,有论文 篇在县级以上获奖,多位教师在县级以上的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奖项。(部分教师讲课场面)

【集体备课】教学是学校的中心,质量是教学的生命。学校注重各年级各班教师合理配备,实行宏观调控。(教研组备课场景)。

我校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是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各教研组、备课组在进行研讨时严格遵循“三备四统一”的要求,坚持“集中讨论——资源共享——个人微调”的原则,做到了既充分发挥教师的合作劳动精神又尊重了教师个性特点。(开展教研活动场景)

【教育教学成果累累】教研教改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长皋学校教师潜心于教学科研,结下了累累硕果。经过艰苦砥砺和锻造,我校铸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进取、甘于奉献的干部教师队伍。他们以教书育人为生命,虽呕心沥血,却“衣带渐宽终不悔”!他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出色的教学业绩,使长皋学校一步步走向辉煌!

(注:字幕打出覃长东、张万富、刘铭、覃远鹏、刘福金、夏琴.、向开兵、向争艳等2008年度优秀教师。)

2015,我校教师参加北票市专业技术能力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老师,获比赛 等奖;

(注:字幕打出 县比赛获奖情况。)

近三年来,共有 人次在县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获奖学生镜头),第五部分【德育和体育】

特色就是个性,特色就是品牌。这里,是展示才华的舞台,这里,是放飞梦想的驿站。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工作为首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和完善德育工作新途径,形成颇具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模式。

【德育常规】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为育人目标。让学生以“在家里做一个好儿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为理念,在常规管理工作方面,我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国旗下演讲、主题班队会、德语标兵评选、清明节扫墓、专刊评比、团员监督岗、班干部培训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校校园文化生活,而且促进了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法制安全教育特色】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法制教育新途径,形成了鲜明的法制教育特色,如我校开展的“法治专题讲座”“交通法规知识讲座”活动,不仅对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体育特色】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艺术“2+1”工程有序开展。学校“两操一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校园进行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每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课外的体育活动,如全校性的篮球操、广播操,年级组的跳绳踢毽、拔河等,还有大课间活动中的各班级活动项目等等,从而吸引更多的师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展示奖状图片)

【尾声】

对于永恒的教育事业而言,六十余年仅仅只是她青春的开始。长皋人有追求,有豪情,更有思考:高瞻远瞩,勇立潮头,和谐共进,创农村一流名校,谱写一曲长皋学校新的青春之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团结务实的长皋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今日的农村初中品牌。在新时代的感召下,北票市长皋学校将继续发扬传统,开拓创新,以德育为本,以学生为先,和谐共进,翱翔未来。我们挥洒汗水,我们神采飞扬,我们播种理想,我们收获希望。让我们托起鲜艳的红旗,衷心祝愿:百福司民族中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充满无穷活力和魅力的百福司民族中学,必将承载着近五十载的深厚文化与历代百中人的宏伟梦想,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新的时期,面临新的挑战,学校将抓住机遇,继续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学校将一如既往的秉承“ 以质量求生存、以自主强实力、以科研促发展、以创新铸特色、以特色创名校” 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制定更新更高的奋斗目标,不断开拓,再创辉煌。

篇6:学校工作专题片解说词

一、学校总体情况介绍

西大滩乡初级中学始建于1978年,因原校址地势低洼,校舍危房面积大。1996年被列为世行贷款“贫三”项目学校,共投资67.91万元,迁址新建,1999年秋季搬迁现址,服务半径25千米。2004年7月列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投资52.5万元,扩建为现有规模。学校占地面积208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616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2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教学班6个,共有学生285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遵循“育人为本、谋求发展”的办学原则,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德育为首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的办学理念,以“严谨求实、开拓创新”为校训,朝着“出名师、育名生、创农村名校”的办学目标努力奋进,逐步形成了“健康成长、共同发展”的校风,“博学、创新、善教、奉献”的教风和“诚实、勤学、文明、尊师”的学风。

二、优美的育人环境

1.西大滩中学校园环境优雅,幽静中蕴藏着活力,热闹中充满着生机,是一所绿色学校。徜徉其中,但见一幢幢教室井然有序,其中点缀着一块块草坪,芳草如茵,让人神清气爽,松柏长青,更添几多春色,四季更迭,景色各异,让人安享静谧与和谐。

2.学校是知识的海洋,精神的家园,文化的天堂,道德的楷范,精神文明的阵地。学校因地制宜从“教育性、人文性、娱乐性”出

发,对校园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净化”。目前,整个校园布局合理,设计规范,教学区、活动区划分明晰,营造了一个优雅、舒适的育人环境。

3.学校努力拓展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努力丰富德育手段,探索环境育人的新途径。学校努力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力争让一棵树,一堵墙都变成育人载体——漫步校园最显眼的莫过于四面文化墙上醒目的标语: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诚实守信、礼貌待人……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同学争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教室之中、办公室里、校园内外,大量格言警句、名人画像以及大气的文化宣传栏、学生自主设计的黑板报,已不再是静止的话语,而是生动的教材,像“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三、优越的办学条件

1.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学校有3幢教室,能容纳300多名学生就读,教室内陈设整齐、布臵简单、窗明几净;建筑面积110平方米能容纳100多人就餐的学生餐厅,食堂干净舒适,饭菜丰富多样;有学生宿舍三栋,整齐美观,整洁舒适的宿舍,让你感觉到家的温馨。

2.学校建有图书室,藏书比较丰富,涵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等各学科,现藏书16000余册,由专人管理,随时为师生提供服务。学生可以从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开拓视野,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学校设有实验室,实验器材都是上级教育部门最新配备,可正常开展实验教学。仪器室内所有仪器按一定标准分别归类,所有仪器都是最新配备,可满足学校开展物理和生化实验教学。物理、生化所有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实验率和开出率均 2

达到100%。

3.学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投入与运用,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比较齐全,建有计算机教室、校园局域网和校园广播系统,现有三个教室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实物投影仪;各办公室均配备了电脑,并接入了互联网。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为实施有效课堂插上有力的“翅膀”。

四、完善的学校管理

1.制度管理。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教师集体办公规则》、《教师上课职责》、《教师批改作业细则》、《出勤考核制度》、《教案书写要则》等各项工作职责。学校完善的管理制度使一些难管理的问题、难制止的现象有了衡量标准和处理的准则,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确保了教师能够按时到岗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环节工作能够做实做细。2.分层管理。学校每周召开一次教职工例会,对教学中发现的亮点及时肯定表扬,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批评指正,及时制止,防止问题恶化、复杂化。

学校将教学管理中的“权力”下放到政教处、教导处、直至教研组,教师出勤由政教处考核,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业绩由教导处考核,教师的教案、课堂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由教研组考核。形成了周检查、月总结、年汇总的考核流程,使得埋头苦干的人不吃亏,敷衍了事的人不得逞。从而端正了教师的不良教学行为,培养了教师的良好教学习惯,极大的调动了其他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多样化的教育教学

我校以集体备课、公开教学、学生评教、培训学习、二次培训、联片教研为主要形式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有同学科成员讨论式、一人备众人评议式;公开教学有新教师的过关课,骨干老师的示范课、培训教师的汇报课、教研组有目的的公开课,通过公开教学互评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各教研组在评课标准上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的标准和指导方法;学生评教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后由教导处集中组织开展,通过学生评教学校分析整体教学问题,教师掌握自身教学得失;培训学习和二次培训是我校教师提高教师理论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培训学习和在校二次培训,以提高教师对先进教学思想的认识;联片教研成为我校教师与外界交流的平台、展示自我的平台,学校通过选派教师到外地学习、组织参加联片教研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促使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找差距、教学态度上找差距,切实增强教师的紧迫感,推动教师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六、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歌声校园”、“民族文化校园”、“运动校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读书工程”让学生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汲取文化,提升自己的品位,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案、有总结,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每天课间操期间组织全校学生跳富有民族特色的藏族锅庄舞,使学生身心愉悦,健康向上。诗朗诵比赛锻炼了学生的朗诵能力,同时又是一次对读书活动的检验,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普通话演讲比赛以“推广普通话、人人都有责” 4

为宗旨,每学期举行一次,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象棋比赛、球类比赛、田径运动会等以“阳光体育”为契机,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体质,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广受欢迎。

七、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西大滩中学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乡教育辅导站的具体指导下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新的突破,特别是教育教学质量走在了全县前列,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其中初中毕业会考全科合格率2008年排名全县第一名,2009年排名全县第四,2010年排名全县第二,2011年排名全县第三名。2012年排名全县第三名。近年来,学校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教育教学先进集体”、“规范收费先进学校”、“ 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上一篇:大学生形势政策论文下一篇:社区职工演讲稿:以人为本 做职工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