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专题片解说词

2023-01-06

第一篇:教育工作专题片解说词

教育精准扶贫专题片解说词

字幕:扶贫先扶智让知识改变命运 扶智先强教以技能增强能力 中宁县教育体育局logo

吹响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冲锋号筑牢教育精准扶贫前沿堡垒 推出片名:智力治贫摘穷帽攻坚克难拔穷根

【解说】教育扶贫不仅是让每个受教育的人物质生活得到改善,而是一群人、一代人精神世界的改变。为大力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帮助贫困人口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个孩子充满信心,对未来有希望,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中宁县教育体育局围绕“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目标,特成立“中宁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发展教育脱贫行动”组织机构,精准实施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条龙”惠民政策,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教育扶贫网络,并取得系列成效,精准教育扶贫的美好图景正在杞乡大地上全面铺展。 【字幕】资源建设 夯实教育精准扶贫的根

【解说】聚焦项目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中宁县教育体育局投资600万新建徐套乡惠民村、长流水村、石泉村幼儿园3所,增加学位270个。投资200万元扩建徐套中心幼儿园、宽口井幼儿园,各增加3个教学班,增加学位180个。

聚焦薄弱学校,补齐基础短板。中宁县教育体育局着力“雪中送碳”,满足基本需要,投资3371万元全面完成喊叫水乡7所学校和徐套乡5所学校的“改薄”任务,新建及维修改造校舍15728平方米,改造运动场18148平方米,完善生活设施采购及健身器材等其它配套设施建设。

聚焦师资队伍,均衡配置资源。大力加强贫困乡镇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向贫困乡镇倾斜政策,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对贫困乡镇学校教师在补充招录、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提职等方面倾斜,向贫困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发放生活补助和交通补贴。落实好“国培计划”每年培训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工作,加强贫困乡镇教师专业化培训。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保证城乡教师、校长合理流动,每年选派县城优秀教师进行支教。实行川区城市优质学校同山区学校结对帮扶政策,有力的促进区域、校际间的师资均衡配备。

【字幕】培训就业叩响教育精准扶贫的门

【解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劳动者势在必行。近年来,中宁县教育体育局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智力扶贫和技能扶贫的“直通车”,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改变农村劳动力结构,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真正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7年,中宁县教育体育局对喊叫水乡、徐套乡、大战场镇、太阳梁乡四大乡镇的贫困户中,初高中毕业未升入普通高中和大学的学生全部纳入中宁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由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职成办联系区内外用工企业,实施定岗培训,并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有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针对部分高考落榜生采取积极主动联系动员,到职教中心参加技能培训班学习,培训合格后直接推荐到相关企业就业。而对那些已经就读普通高中,但继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中宁县教育体育局为他们敞开了又一道希望之门,只要学生本人同意,也可到职教中心参加技能培训班学习,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这种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育方式,既保证了精准培训,又确保了每个人都受到优质良好的公平教育,从“扶上学”到“扶就业”,从学得好到用得上,不仅让学生短期内掌握一门技能,凭技术吃饱饭,更让一个学生乃至一个家庭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对进入社会缺乏劳动技能的贫困家庭成员,中宁县教育体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引导其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学有专长,努力提高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深入推进了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的步伐。 【字幕】保障投入筑牢教育精准扶贫的底

【解说】让每个孩子在均衡发展的阳光下茁长成长,是全县教育工作者不变的信念和追求,一条条惠民政策、一个个关爱举措,悄然中传递着为民的真情,犹如润物细雨,无声地洒落在孩子们的心田。为让教育扶贫惠民政策走进千家万户,中宁县教育体育局精准确定,发放资助资金,确保贫困家庭学生全程全部全额得到资助。

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全县幼儿园在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适龄儿童免除保教费,补助伙食费,至今,教育资助已全部发放到位。

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落实“三免一补”政策,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贫困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对义务教育段就读的1247名贫困户寄宿学生进行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全部发放到位,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18名,资助金额151.8万元。另外对建档立卡户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400元,共计19.56万元。

在中职教育阶段,实施免学费政策,对就读学生全部实施“三免一补”政策。对就读贫困户学生给予每年每生2000元国家助学金资助。

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实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同时免除课本费、住宿费。严格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

在高等教育阶段,对贫困生办理全额贴息贷款和5000元生活补助,并积极协调社会团体和企业开展资助活动。

以政策为杠杆,以教育为支点,中宁县教育体育局全力翘起中宁致贫之根,进一步实现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生资助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民族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等领域的教育扶贫的全方位精准覆盖。

【结束语】大厦即起,难凭独木;宏业将兴,尚需合力。中宁县教育体育局将继续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全力投入,攻坚克难、精准脱贫,奋力谱写发展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民富国安的壮丽篇章。

第二篇:铁厂中心校电化教育示范校专题片解说稿

在通化市二道江区铁厂镇的东山脚下,罗圈河畔,坐落着一所美丽的小学,那就是铁厂中心校。学校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拥有一座24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和一座830多平方米的学前教学楼。现有12个教学班,教职员工43人,在校学生347人。2001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吉林省电化教育示范校。

多年来,铁厂中心校的电化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区的前列。为了确保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先发展地位,学校专门成立了以张和辉校长为组长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在他的领导下,在专职电教人员的密切配合下,电化教育工作稳步前进。

在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校领导们充分认识到: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在学校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及时安排并不断加大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2008年更新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升级了农村远程教育系统,新建了校园广播系统,建设了校园监控系统,总投资达30万元。2010年升级了原校园监控系统,投资10万元,每年对校园硬件设施进行升级、维护,投入达2万元。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达40余万元。

现在,学校拥有两套微机室,两套校园监控系统,一套农村远程教育接受系统,一套广播系统,一套多媒体教室,班班通教学系统和闭录电视系统。

二、在大力完善各功能室、添置电教设备的同时,学校领导也认识到,光有硬件还不行,还要着力进行软件的建设。因此,学校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一边自筹资金购买光盘资料,供科任教师使用,一边动员广大教师自制课件,然后上传到学校的服务器,提供共享,充实了学校课件库。学校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优势,认真做好各类媒体资源、网络信息软件资源的收集、整理、储存、使用等管理工作。教学软件按标准化管理,设备、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

三、为提高学科教学的使用率,促进课堂教学。学校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作为课堂达标的条件之一,将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作为评课的基本要求。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师已由要求转为自觉。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学科覆盖率达100%,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开课率达90%,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率达95%。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我校日常教学的主流, 如何使电教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使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真正为教育改革服务已成为教育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我校坚持以教学科研为先导,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到目前为止,我校全体一线教师都参与研究了十五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提高的研究》、十一五电教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现在以上课题都已完成研究任务,顺利结题,获得科研成果近百项。

五、我校一直都非常重视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工作。每学年我们都开展不少于两期的校本现代技术应用的全员培训。对教育技术的理论、电教设备的应用技能和相关软件的制作使用及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等方面都做到了全员培训,通过系统培训,所有参训教师均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国家、省、市、区各级课件制作比赛中,先后有60余人次分别荣获不同级别的奖励。

多年来,正是由于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工作上不断开拓进取,才确保了铁厂中心校的整体工作在良性的轨道上不断的蒸蒸日上,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给学生最好的教育,给人生最坚实的起点。这是铁厂中心校永远追求的目标,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懈的努力,为明天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化市铁厂镇中心小学校

2010.10.25

第三篇:高职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题片(解说词)

远 航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办学纪实

文明浸沃土,文化润山川。

八百里伏牛逶迤,得尧山壮丽、平西湖水秀美,蕴中原煤仓、中国盐都,育平顶山一方风情沃土。

数千载滍水徜徉,承应国文明、迭出墨圣诸群贤,耀汝瓷光华,曲艺名城,续写鹰城高等教育新篇。

2001年5月,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原平顶山煤矿职工大学和平顶山煤炭高级技工学校强强联合,组建了被誉为“矿山黄埔军校”的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院以来,学院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生,高定位起步、高水平办学、办特色、创名校,主动融入企业建设,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谱写了创新致远的辉煌篇章。如今,学院占地面积1454亩,在校生15665人,教职工1021名,开设专业40个。2004年,首批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评定为“优秀”;2009年,建成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荣获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蝉联“全国文明单位”,荣获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荣誉称号。

站位高远谋发展

“唱响服务企业主旋律、做好主体专业大文章、拓展双师素质成长路、锻造企业本质安全人、培育优秀员工毕业生。”2010年,学院

1 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占位高远,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了《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2011-2015)发展规划》,创新治校方略,为学院科学发展制定新的航向:努力推进向内涵发展转型,不断深化“校矿一体、产学融合”办学,着力实施以高职教育为本,技工教育、继续教育为两翼“一本两翼、固本强翼”战略,完善招生、培养、就业、科研服务、校企合作“五位一体”发展模式,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发展的洪流中,劈波斩浪,以勇竞上游的信心和决心伫立潮头。

强化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围绕提升育人和服务能力,学院以实施八大兴校工程为抓手,以培养员工型毕业生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内涵建设助推学院发展,以专业建设助推教学改革,以就业导向助推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累计为社会输送毕业生2万余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行业专业就业率达到100%。

质量立校强内涵

百年大计,育人为本。 续航致远,质量为先。

要发展,人才,是强校之基。张铁岗,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学院名誉院长、首席教授;215名企业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被学院聘为兼职教师;大批专业教师,每年由学院以顶岗、助岗等形

2 式送到企业实践锻炼;通过内培外送等方式,选送骨干教师到德国、日本、香港等国内外著名院校进行培训、交流。高校教师互动人才库、外聘教师人才库、专任教师后备人才库,“三个人才库”建设,着力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目前,学院建成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3人。

要壮大,质量,是立校之本。学院始终坚持“立足煤炭企业,兼顾相关行业,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通过实施“重点专业引领”工程,优化专业结构,做到企业产业链发展到哪里,专业点就建设到哪里。制订了《平职学院专业建设工作方案》、《平职学院重点专业遴选办法》,对重点专业实行重点扶持,从政策到资金保证了专业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作用,校企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构建项目为载体,产学融合的课程体系。提出了“节节精品课,门门精品课”的教学理念。以学院督导处、教务处督导室、系(部)督导组的“三级督导”质量监控体系和“四评、两查、一考核”质量保障机制为依托,有效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在学院所开设的40个专业中,已建成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6个、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建成院级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70门;校矿合作编写工学结合教材46部。荣获国家级教学

3 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

文化铸魂彰活力

文化是高校的灵魂和竞争力的核心。建院以来,学院承传优良文化传统,汲取时代先进文化精华,对接融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优秀企业文化,形成了“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和“以人为本,质量立校,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等办学理念,培育“博学、睿思、厚德、笃行”校训;“求实,创新,敬业,勤奋”校风;“严谨、求精、厚德、爱生”教风;“勤奋、博学、立德、进取”学风等,与校歌、校徽一起,共同成为学院重要的精神文化成果。

以“三育人”为中心,强化干部有政德、教师有师德、学生有品德“三德”建设,构建起“科学理论武装人,课程教学培育人,优良环境陶冶人,文化引领规范人,服务教育启发人,社会实践锻炼人。”的全员育人体系。

学习力是奋进校园永恒的主题。学院以深化全国文明单位建设为目标,深入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社团文化节、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三教一训、博雅讲坛、青春小剧场、相约星期

三、金果合唱团、国旗护卫队等蜚声校内外的文化品牌,为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搭建了舞台。

“季评好人好事、期选各类先进、年树劳动模范”,赶有目标,

4 学有榜样。“中国好人”、河南省“百名尊老爱老人物”、“鹰城十大孝星”范长春;河南省文明教师,平煤神马集团十佳道德标兵王永祥、梅胜利,被学生亲切称为雷锋“阿姨”的魏秀芝,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李彬彬、“爱心相伴求学路”,2009级大学生张志伟和王文强帮扶组等一大批模范先进典型,已成为师生励志上进的楷模。

校企融合育英才

积极引入企业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培育员工型毕业生,体现了新一届领导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新思考。

校企合作,共建管理运行机制。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为主导,在企业的层面成立“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并建立和完善了工作汇报、交流沟通、督查落实等制度。集团下发了《关于建立平职学院实习基地的通知》(平煤„2008‟71号)等文件,明确提出:平煤集团每新进一批设备,都无偿划拨学院一台(套),用于教育教学;平煤集团所有下属厂、矿、企业都是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都必须无条件接收学院学生实习实训;平煤集团所有工程技术人员都是学院兼职教师后备队伍,有条件的要担任相关专业课程兼职教师。这都为校企双方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深度融合建立了良好保障。

共建基地,搭建实习实训平台。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原则,积极引进企业先进生产设备、资金,共建共管校内生产性实训车间,企业全程参与实验实训基地(室)论证规划。校

5 内建立具有真实场景或仿真实训室98个,建成国内首创的仿真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实训基地;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煤集团国家级技术中心实验室等科技研发基地和国家二级安全培训基地。校外建立企业实训基地106个。采取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共同考核、轮流顶岗的形式,组织学生到矿山、企业生产一线,采用顶岗的方法进行锻炼,破解了高职院校学生实习难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新闻媒体纷纷给予专题报道,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瞄准需求,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企业的需要,就是培养学生的标准。成立校企联合会、董事会,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目前,仅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生产一线,学院毕业生就占基层采煤队、掘进队、生产厂领导的50%,占技术人员的70%;由学院毕业生组成的大学生生产班组达36个,其中六矿大学生采煤班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并先后有10名毕业生走上厅局级领导岗位,300多人走上矿处级领导岗位,6000多人走上科队级领导岗位。

注重效益,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学院围绕河南省职教“攻坚计划”,主动服务全煤行业“乌金蓝领工程”和平煤神马集团“全员素质登高工程”, 学院牵头组建河南煤炭高职教育集团和中国煤炭行业职教集团。建立成教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年培训企业职工近万人,职业技能鉴定八千余人次。近三年,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108项,社会技术服务项目39项,社会服务成果15项,破解企业应用技术难题14项,获得技术专利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为煤矿企业开

6 发技术产品10项。“风流净化水幕装置”等通过国家煤矿安全认证,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P—10型采煤机二次负压降尘装置、矿用除尘风机等多项产品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义煤集团、郑煤集团、永煤集团等矿区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志存高远续远航

30载办学当风华正茂,12春高职耕耘繁花争艳。

2009年4月,原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张保庆在视察学院时,高度评价学院“办学模式好、办学机制好、办学效益好”“高职教育就应该这样办!”并欣然题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建院以来,莅临学院的原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领导王显政、赵铁锤,时任省委常委、高校工委书记刘春良,原省政协主席范钦臣、原副省长史济春,副省长徐济超,教育部高职教育专家李进、马树超、陈解放,平顶山市委书记赵顷霖,市长陈建生,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梁铁山,总经理杨建国等领导对学院发展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站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全国文明单位这一新的起点。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秉承“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勇于进取的平职人,潜心凝力,踏浪乘风,再举风帆,一定能够精彩实现“十二五”战略发展目标,开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高职院校”新的航程!

第四篇:地税局征管科技与纳税服务工作专题片解说词

岚县地税局征管科技与纳税服务

工作实况

2011年是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吕梁地税征管科技与纳税服务工作上台阶的一年。我局紧紧围绕省局提出的“大税收、大服务”理念,以征管科技和纳税服务为核心,把服务纳税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省局“1436”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奋力推行依法治税、信息管税、服务促税、人才兴税,岚县地税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今年,根据省、市地税工作会议精神,我局分别召开了征管科技与纳税服务工作全局会议和股所长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局领导在会上结合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全年的税收任务对地税征管科技与纳税服务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更高要求。 2011年8月21日,省局巡视组在市局郭局长的陪同下,前来我局对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及征管工作、纳税服务、税源结构、税收完成情况进行了巡视考察。省市领导对我局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希望我局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纳税人,一切方便纳税人,一切服务于纳税人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做好今年征管科技与纳税服务工作。

一、以网上办税服务厅为平台,延伸纳税服务体系。

网上办税服务厅是对地税办税大厅实体的拓展和延伸,可实现全天候、无纸化办税服务。可以为纳税人提供高效、快捷、便利的服务,逐步实现“足不出户、居家办税”的办税理念。

今年我局建立了岚县地税局门户网站和岚县地税局网上办税服务厅。具备了网上登记、网上申报、发票查询、税收业务流程查询、税收咨询等服务功能。

网上税务登记是我局自主组织研发的网络自助服务程序,共投入经费3800元。岚县范围内的纳税人在领取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等核准证件后,可以通过登录岚县地税网上办税服务厅,点击“网上登记”中的登记模块,进入新办登记网页,依照流程指导,填写各项登记信息,完成网上新办税务预登记。税务机关在后台审核通过后,可自行打印相关表格,并盖章确认后,带齐“税务登记通知书”所提示的资料,到岚县地税局办税大厅相关窗口进行新办税务登记确认,即可领到税务登记证。

该项服务的推出,为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事项提供新途径,有助于提高窗口办证效率,减少纳税人因少带资料而造成的徒劳往返次数,进一步提高了税务部门公开办事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缓解了大厅长时间排队等候的困扰。我局下一步将推出网上税务变更和注销、停业、网上验证等涉税服务,进一步方便纳税人。

二、以电子地图为载体,加强管户管理。

管户管理是税源管理的基础,将电子地图用于管户管理,这是地税工作中的一项创新内容。它的特点是直观、形象、便于查找。为了收好税、管好户,我局把全县所有管户全部拍照,分乡镇、街道、市场进行信息采集、绘图和编号,通过信息汇总,制成了全县的电子管户地图,并且每月更新一次。这样纳税人虽然有变动,但是只要序号

不变、门店不动,管户管理工作就不会因此中断,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漏征漏管等现象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管户管理水平。

今年,在原有地图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加入各税务所简介,用滚动字幕在管户电子地图上公告非正常户和停业户名单以及纳税户税收等相关信息。

三、不断创新纳税服务方式、优化纳税服务内容,完善纳税服务制度。

1、为了使纳税人提高办税效率,少跑步、多办事,我局对所有查帐企业全部实行了网上申报、对个体户实行了批量扣税。

为了使企业充分了解网上申报和提高网上申报率,我局先后制定了工作日程和方案,专门组织了网上申报培训,并派专人深入企业进行手把手辅导。通过此举,网上报税申报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排名全市第一。

2、利用网络服务载体,在QQ群上建立纳税人之家,解答纳税人的涉税业务,为纳税人提供了无边界、零距离的服务。

3、开展短信提醒服务,在每月征期,由办税服务厅统一发送纳税期申报提醒服务短信,有重要税收政策公告及时向纳税人发送。第

一、减少了纳税人逾期申报,提高按期申报率。第

二、及时传递了税收政策。

4、完善服务评价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为此专门配备了电子评价器和服务质量评价软件,并制订了相应考核办法进行兑现。

5、根据市局要求成立了纳税服务中心和纳税人学校。局领导高度重视并参加了纳税人学校的开班典礼,定期组织纳税人进行培训学习,对各类纳税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辅导服务。

6、办税厅建设走向了标准化、规范化,今年我们投入专项资金五万余元,配备了涉税业务查询触摸屏和网上申报自助办税电脑。

四、结合三项整治,大力清查管户,实现全部亮证经营。

今年下半年县委县政府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整治违法违规用地、违法违规建设,违法违规经营的新三项整治活动,我局结合此项活动对全县所有管户进行摸底排查,最终规范了管理,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了亮证经营。

五、加强质效考核、提升征管质量水平。

年初制订了岚县地税局质效考核办法,根据省、市局指标每月进行考核一次,在综合征管系统中导出各类数据,利用电子表格进行过虑筛选,对计算的结果排名打分并作出相应处罚,对每月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改正,通过此项工作极大提高了征管质量水平。

六、纳税评估

我局成立了纳税评估税务所,下发了10户评估名单,现已对5户企业实施了评估,实现税款185万元,正组织实施入库。

七、加大税收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我局还充分利用全国税法宣传月等时机,走上街头,深入学校、企业、社区并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广大纳税人发放宣传资料,详细讲解税法方面的相关知识,与企业开展

税企对接座谈会,进行上门服务。

八、规范征管档案,逐步实行由纸质资料过渡到电子档案。所有业务流程全部实现文书上线。

随着征管科技手段的日益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不断完善,在局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全体税干的积极努力下,定会谱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税收工作新篇章!

第五篇:煤矿宣传思想工作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风景这边独好

——※※※煤矿党委宣传科工作纪实

(敲击键盘声,黑屏逐字弹出字幕,不加解说)——

不管什么时代,劳动者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还应该是那些不仅贡献汗水,还贡献智慧的人。

(画面解说)——

谁能让成千上万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

跳动365天?谁能从全新的视角见证矿山的历史飞跃?

这个只有

八、九人,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的年轻群体,他们用手中的笔,勾画了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用肩上的摄像机,记录了矿山变化的每一个历史瞬间,在心光闪及的地方,奏响了一曲催人奋进的动美旋律……

(推出片头)——

《风景这边独好——※※※煤矿宣传科工作纪实》

(画面解说)——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煤矿迎来了全国煤矿企业文化现场观摩会。这个令人瞩目的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单位展示了她靓丽的风采。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煤矿电视专题片——《……》被※※※评为党员教育示范片。

这是一个令人的鼓舞时刻:在集团公司宣传系统2007年综合考核中,※※※煤矿党委宣传科荣获第一名。

一个个骄人的成绩,一块块闪光的奖牌,凝聚着※※※矿新闻人的心血和智慧,展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魅力。

黑屏淡出字幕:早晨6点30分

(广播声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画面解说)——

听着这个熟悉的声音,人们开始新一天的生活。早新闻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采访群众: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听广播新闻,一天听不到,就觉得少点什么似的。)

(采访群众:边锻炼边听新闻,天天如此,都习惯了。)

(画面解说)

这个用读秒计算工作,每天都走在时间前面的年轻人,在人们还在梦乡中遨游时,她早已进入工作状态。她要在第一时间,把每天的早新闻及时传送到千家万户。

(采访科长:为保证广播及时播出,不管刮风下雨,她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工作岗位,最后一个离开工作岗位。这既是职业要求,也是素质的体现。)

(采访※※:其实大家都在这样做,都作为一项事业去做。)

(画面解说)——

“大家都在这样做,都作为一项事业去做……”这是发自一个年轻人的声音,也道出了※※※矿新闻人的心声。

为了这份事业,他们默默耕耘在这个精神产品的发源地,执着地播撒着智慧的火种,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这个透着几分灵气的小伙子叫※※※,一年数百篇的对外报道让他成为新闻战线上的一个新锐。《※※※矿拒绝白色污染》、《五大行动打造农合工团队》、《新春大餐,好戏连台》……这些出自他的笔下,发表在各大报纸的一个个响当当的新闻作品,背后都记录了他不为人知的一面。家里这台伴他渡过无数个夜晚的破旧电脑,一个个被他坐坏了的电脑椅,还有床头堆积如山的各类报纸和工具书,都见证了一个新闻人的质朴品格。

黑屏淡出字幕:早晨7点45分

(切入科务会镜头。背景音——科长:“下面研究一下和谐※※※矿建设‘十佳人物’报告文学的撰写,咱们这里主要涉及两个材料,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谈一谈。”副科长※※※:“应该明确分工,落实到人,拿出主要精力去做这件事。”副科长※※※:“要写好写活一个人物,必须与他本人进行深入座谈。”……)

(画面解说)——

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燃烧的激情在这里交融。每一次重大宣传活动的策划,每一个重要理论成果的出炉,每一部电视专题片的制作,都源自这个集体的智慧。

——正是这个群体,创造了※※煤矿文化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精心打造的“※※※文化”,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目光。

中煤政研会的领导来了,他们送来了“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的奖牌;原煤炭部部长※※※看到矿山翻天覆地的变化,连连竖起大拇指。

省政府的领导来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在视察了现场后,高兴地说:“※※矿的文化建设搞得很好,很有特色!”

集团公司的领导来了,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亲自在这里召开现场推进会,在全矿区掀起新一轮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

新闻媒体、专家学者、学研机构、社团组织,以及来自省内外的兄弟单位和地方企业也纷纷慕名而来……昔日僻静的矿山,如今正以靓丽的风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采访矿长:※※※矿企业文化是有目共睹的,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全矿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宣传科作为牵头部门,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画面解说)——

——正是这个群体,开创了※※※煤矿理论创新的先河。他们撰写的数百篇理论文章、课题成果、研讨论文,先后被《大众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企业报》、

《山东工人报》等市级以上报刊采用,并有多篇研讨论文和课题成果受到上级表彰。特别是“※※※文化”课题被中煤政研会列入重点课题予以推广,并被※※※市评为创新成果特等奖。

(采访党委书记:宣传科是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团队,特别是今年以来,在人员少、任务重、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影响工作,而且干得更出色。)

(画面解说)—

——也正是这个群体,书写了※※※煤矿和谐、发展、共享的新篇章。他们奔走于矿山的角角落落,用笔墨见证发展,用镜头刻画巨变,在手臂间演绎了精彩的记者人生。

这个肩扛摄像机的中年人叫※※※,他是宣传战线上的一个老兵。十几年来,他扛着摄像机一路走来,百米井下、建设工地、抢险一线……都遍布了他采访的足迹。如今,在这些地方,仍经常看到这个已走上副科长岗位的熟悉身影,他已离不开这个伴他走过无数个风风雨雨的摄像机了。与之相随的还有一部部堪称经典的电视专题片,《……》、《》、《……》、《……》……这一个个彰显个性,先后获得不同奖项的电视作品,展示了矿山“三个文明”建设的亮丽风采,也折射出一个新闻老兵的职业品格。

与摄像机朝夕相伴的还有这个有着一股拼劲的小伙子,2006年7月,※※※边界突冒大水,抢险突击队在水中奋战了三天三夜,他也扛着摄像机在水中浸泡了三天三夜。

还有他,堪称年轻的老干事,许多分量重、影响大的新闻作品和课题成果,都出自这个只有31岁,在宣传战线上默默耕耘了8个年头的年轻“老黄牛”。

无一例外的还有这个沉着稳重的女主播,靓丽的荧屏背后,记录着她三年苦练发音,六年磨砺精品的苦乐经历。

(采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他们非常辛苦,非常敬业,可以说,宣传工作者就是创造精神产品的机关采掘工,在这一点上,相信宣传科的同志都有深刻的体会。)

(画面解说)——

一台机器、一支笔,奏响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最强音。他们出色的表现和随时听从矿山召唤的敬业精神,使他们带给人们的思考已远远超过了新闻本身。

黑屏淡出字幕:上午9点30分

(画面解说)——

这些不知疲倦的新闻设备,一台台昼夜运转的工作电脑,还有这个已经老化的操作台,都是这个年轻群体的亲密战友。

就是在这里,他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用镜头表现感人的工作场面)

就是在这里,他们锻造了一部又一部新闻作品……(用镜头展示各类新闻作品)

也是在这里,他们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用镜头展示宣传科荣誉奖牌、证书、称号)

而这一切,都源自上级的指导帮助。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的领导经常来到他们中间,座谈工作,听取汇报,提出建议……

源自矿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人、财、物的优先保障,使他们拥有了一流的广电设备,一流的工作设施,一流的人才队伍。

更源自他们以人为本的内部管理。一个个充满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一项项激发创新热情的新闻奖励措施,一次次互帮互助的协作配合,还有一幕幕倍感亲切的沟通交流,处处彰显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沉浸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庭,他们怎能不把这里当成干事创业的摇篮?

黑屏淡出字幕:中午12点20分

(※※※一家人吃饭的镜头。背景音——全家人边吃边聊,电话铃声响,※※※起身接电话:“您好,请说一下您的位置,好的,我马上就到。”放下电话,背起工具包出门。)

(画面解说)——

这个被称作“多面手”的小伙子叫※※※,新闻采访一线、后期编辑制作、高空维修作业,都留下了他朴实的身影和足迹。像今天这样,放下饭碗就出门的情况几乎是家常便饭。

这就是※※※矿新闻人,他们肩负的责任已不需要语言的承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一切……

(字幕、画面交换闪出,贯穿音乐)——

黑屏淡出字幕:下午6点40分

(夕阳落山镜头,转入摄像人员工作的慢镜头)

黑屏淡出字幕:晚上9点30分

(电视演播室,工作人员工作的慢镜头)

黑屏淡出字幕:深夜零点

(深夜办公楼外景,转入全科人员讨论材料的慢镜头)

结束

上一篇:教研工作先进个人材料下一篇: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