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的人文缺陷与对策论文

2024-05-07

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的人文缺陷与对策论文(精选9篇)

篇1: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的人文缺陷与对策论文

2.1 缺乏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

教育管理理念是管理工作开展的指南和依据,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由人创造和发明出来的,在科学技术面前人类才是主宰者,管理者即便面对冷冰冰的数据和繁杂的系统,也不是毫无对策可言。之所以教育管理变得愈加缺乏人文素养是由于人们过分依赖数据和消息,归根到底就是管理者缺乏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对人文内涵的认识不到位。

2.2 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不足

科学技术应用带来的问题往往并不是科学技术应用自身的问题,而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不足和应用的不足而导致的问题。显而易见,由于科学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首先是用于解决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问题。也就是说,管理者已经没有明确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辅助教育管理活动的手段,误将新技术放在了教育管理的重要位置,管理者自身也逐渐变为了科技的附属品,过于依赖现代科技,简言之,现代化技术逐渐沦为了单向化的管理模式,对教育管理活动缺乏支持,无法跨越空间和时间界限,从传统的管理办法一跃成为技术管理模式,却忽视了对人文内涵,逐渐暴露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实际运用中的问题。

2.3 科学技术应用价值与自身发展的背离

逐步推广现代化科学技术,将其与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的中心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带动整个社会与教学工作的发展。可是,现代化技术的使用却没有让人们充分掌握其意义,管理者变得越来越被动,表现出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完全制约在了网络技术之下,与自身的发展诉求相背离,导致两者之间无法积极活动,出现了相背离的现象。

篇2: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的人文缺陷与对策论文

3.1 变革管理理念

教育管理的变革显然不能仅仅单纯地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简单应用,管理理念的变革才是教育管理人文内涵凸显的根本,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下必须重视思想的革新,才能达成最终的教育管理目标。正是如此,教育管理的变革与发展,必须依赖于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思想的确立,依赖于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的根本变革。由此,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针对教育管理的目标和需求,考虑人文作用的发挥,无疑是消解人文缺陷,进一步推进教育管理更好地适应培养人、发展人的目标的基本前提。

3.2 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管理者参与的现代科学技术

既然科学技术应用带来的问题往往并不是科学技术应用自身的问题,而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不足和应用的不足而导致的问题。因而,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管理更好地适应培养人、发展人的目标,就必须在管理过程中大力发展和应用有利于人的参与。从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管理工作必须引进科学化的技术,充分利用设备优势,做好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并从根本上改变单向化的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落实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

3.3 充分发挥各个管理主体的作用

针对科学技术应用价值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价值的背离,除了充分认识这种背离的实质,更根本的是必须破除管理模式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对于科学技术的掌控。因此,建立便于操作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和引导被管理者和被教育者对于管理活动的积极参与就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必须把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作为新的教育管理活动得以实施,全面提高他们的水平和能力,维护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各种权益,实现科学技术应用价值与教育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价值取向。

4 结语

篇3: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人文教育

1.1课程设置不足

我国在进入市场经济之时,急需大批量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在很短的时间,我国各级各类高职院校应运而生,不到10年就达到了1200多所,河南更甚,目前河南的高职教育院校已经超过河南高校的一半。一个国家的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基石。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然而处于激烈竞争的“市场化”的专业教育,高职院校不得不注重技能培养,强调技术性、专业性、 针对性,为此大量压缩人文课程。

根据对河南省12所各级各类的高职高专人文课程开设调查显示,60% 的高职高专仅仅开设了就一门大学语文,而且还是选修课,总课时最多的是38课时,最少的为0,也就是说根本不开设大学语文,更别说开设其它文史哲艺类的人文课程了,最可悲的是没有一所院校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这样肆无忌惮的任意删减人文课程,怎么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又怎么能够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1.2教学手段落后

然而我们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不仅课程设置不足,而且教育模式落后,远远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据调查目前河南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材还停留在传统的书本时代、教育空间还局限在课堂的几十分钟、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传统授课模式上。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跟不上学生的交流平台,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息时代下飞速发展的网络严重脱节。 急需开辟一条与时俱进、借助网络、 手机、云平台等信息技术的人文教育的新路径。

1.3思想认识不足

根据对12所河南高职高专的调 查,不仅学校对技能教育的认识不足,而且学生对人文教育的认识更是薄弱。因为在我国学生从小到大都不经常和老师交流,老师灌输着应试教育,这样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地错位了学生对人文教育的认识,认为人文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罢,纯属浪费时间,一律作为副科对待。另外一个原因是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思想认识不足,招聘时只看各种技能证书,再加上大部分高职高专的学生,是高考的低分人群,他们读高职高专是无学可上的无奈之举,在思想上认为学会一门技术,能找到一份工作即可,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不足。

1.4教育目的偏离

据报道在2014年我国高校的毕业生是727万,比2013年增加28万,又一次创了历史新高。据新华网报道: 2014上半年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 而民营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主力军, 在2011年仅民营企业就吸纳了34.2% 的高校毕业生。根据 《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 中的数据显示, 2014届毕业生在100家典范企业的招聘计划中只有45577人,比2013年减少7.3%。

白热化的就业竞争,迫使高职院校必须按照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必须要仅仅围绕企业,进行一对一的 “订单”式培养,残酷的现实迫使高职高专,不得不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训实习,半年的实习不够,又增加到一年,这样一来不得不压缩课程,以便挤出一年的时间,让学生去工厂顶岗实习,在压缩课程时,首当其冲被压缩的就是人文课程。这样急功近利的教育完全偏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2.人文教育的路径拓展

2.1拓展教学载体

学生们对互联网较感兴趣,占我国网民的25%,成为我国网民的最大群体,我们为什么不尝试拓展人文教育的路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传统的人文教育路径由课堂拓展到互联网,迎合学生的兴趣,把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走向课外、走向校外,让“好事”也能传千里,让教育突破原来的时间、空间领域,让人文教育搭上网络的快速车,发挥它惊人的正能量。

现如今“宅男宅女”随着网络的发展在急速增加,而目前高校寝室网吧化的趋势也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宅”在宿舍上网,有的甚至逃课上网、熬夜通宵,这已经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没有电脑的学生, 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根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道,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5.57亿,比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在网民中所占的比例由2013年底的81.0%提升至85.8%。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手机出货量达到4.52亿部,2015年1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就达到4706.1万部,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现在的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手机,而且有微博微信。目前微信已经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大力开展青年学生喜欢的网络人文素质教育。

2.2拓展评价体系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拓展评价体系。美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叫做博雅教育。在美国所有学士课程皆要求学生在前两年受博雅教育,在第三年才开始修读主修专业课程。另外,美国还设置了专门的博雅教育机构,开设的人文课程有:法律、医学、神学、商学等等。这些机构也被称为“文理学院”,他们要求毕业生先在其他的学院拿到博雅文凭课程后,才能得到专业的课程培训。

英国在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方面, 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17世纪英国的教育家洛克强调通过理性培养年轻人的绅士风度和道德品质,这种绅士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法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国际上更是蜚声中外。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德育教育理念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在最近的30年,法国的人文科学研究,在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政治学、考古学、哲学等方面更是成绩斐然。这一时期产生了享誉世界的学者和专家,如拉康、迪梅齐、阿龙、福科,以及布尔迪厄、迪比、韦尔南等。

韩国在职业教育目标中特别强调系统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在韩国职业教育阶段有必修课程 《伦理》, 它在授课内容中把伦理课程设定为: 个人伦理、社会伦理、国家伦理、伦理思想和统一课题部分,而且还有大量的民族传统文化选修课程。

2.3坚定国学的核心地位

2014年2月24日下午,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了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在这次学习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 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中华传统文化浩瀚渊深,道家的 “ 求真向善 、 致知崇德 ”, 儒家的 “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法家的“法不阿贵、行不避大臣赏不遗匹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业精于勤荒于嬉”等理念,墨家的“兼爱非攻、节葬节用”等思想。这些诸子百家的人文思想,不仅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入骨入髓的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而且是我国道德教育的核心和人文教育的基石。

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了培育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我们更应该大力推进高职高专的人文课程建设,并对开设课时做出最低的限制,实在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开设的,可以通过本校的区域网给学生构建一个高科技的时尚的国学课堂。现在媒体上面火爆上演的各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目和益智答题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的“成语英雄”“汉字英雄”“井子对抗”、河北电视台的 “中华好诗 词 ”、 黑龙江卫 视的 “最爱中国字”、贵州卫视的“最爱是中华”、四川卫视的“我知道”、浙江卫视的“王牌谍中谍”、江苏卫视的 “一站到底”等等,这些受欢迎的形式,各个高校大可借鉴,利用校园网、局域网以及微信微博,在学生中展开各级各类的国学微博比赛、诗词美文的微信诵读比赛,传统文化的网络小游戏、小互动、小比赛等等,将文化和娱乐相融合。这样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让网络改变学习,也让学习改变网络。

篇4: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的人文缺陷与对策论文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 教育管理 人文内涵 缺陷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148-02

不可否认,现代技术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改变了原来单一的教学模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现代化科学技术下的课程教学模式也给教育活动打上了技术的标签,对于教育管理而言,最突出的就是计算机对管理的影响,它在解决原有技术难题的同时,也导致教学过于依赖现代化技术,其中最不利的影响就是人文内涵的缺乏,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关注,无法开展积极沟通和交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教学活动必须不仅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下的教育管理,还要突出人文精神,强化管理的完善与统一,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满足学生的需要。

1 基于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的人文缺陷

所谓的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在人文上的缺陷,主要就是指由于过分依赖新技术和新设备所导致的教育管理问题,因为人文精神匮乏和人性化管理的缺失,引发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问题。

1.1 人性化的缺失

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明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它能够作用于真实的生活,能够改变活动,技术一旦形成还会改变人类原来的认知态度。目前的学校教育管理模式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可以实现所谓的标准化管理,借助于一系列的数据和定量分析解决问题。然而在这一背景下,教育管理也越来越趋向于所谓的固定模式,对数据信息做出收集与加工,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导致管理受制于这种活动,造成人性化的缺失。

1.2 人文精神的匮乏

人文精神的匮乏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引起它的原因并不是直接源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原来的教学模式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同样缺乏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度,文化的传承教学不到位。只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下,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变得更加严重,规范化与程序化的管理将教育工作至于数据与系统之下,管理者在无形中变为了管理机器。另一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在这种管理活动中,由于管理本身日益成为一种程序的运作而日益剥夺了被管理者和被教育者在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与发展人文精神的机会而背离了人文精神。

1.3 主体性的迷失

所谓的主体性的迷失就是指教育管理者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下,被计算机和网络所控制,机器语言和系统符号代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被管理无形中受到现代技术的左右,因而使得主体性无法充分凸显,如何发挥主体特征就变得较为迫切。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使用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在技术层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导致管理者愈加不愿意突出主体个性,影响力教育中的互动关系,管理活动变得非常被动。

2 现代科学技术下人文缺陷问题的实质

2.1 缺乏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

教育管理理念是管理工作开展的指南和依据,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由人创造和发明出来的,在科学技术面前人类才是主宰者,管理者即便面对冷冰冰的数据和繁杂的系统,也不是毫无对策可言。之所以教育管理变得愈加缺乏人文素养是由于人们过分依赖数据和消息,归根到底就是管理者缺乏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对人文内涵的认识不到位。

2.2 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不足

科学技术应用带来的问题往往并不是科学技术应用自身的问题,而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不足和应用的不足而导致的问题。显而易见,由于科学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首先是用于解决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问题。也就是说,管理者已经没有明确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辅助教育管理活动的手段,误将新技术放在了教育管理的重要位置,管理者自身也逐渐变为了科技的附属品,过于依赖现代科技,简言之,现代化技术逐渐沦为了单向化的管理模式,对教育管理活动缺乏支持,无法跨越空间和时间界限,从传统的管理办法一跃成为技术管理模式,却忽视了对人文内涵,逐渐暴露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实际运用中的问题。

2.3 科学技术应用价值与自身发展的背离

逐步推广现代化科学技术,将其与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的中心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带动整个社会与教学工作的发展。可是,现代化技术的使用却没有让人们充分掌握其意义,管理者变得越来越被动,表现出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完全制约在了网络技术之下,与自身的发展诉求相背离,导致两者之间无法积极活动,出现了相背离的现象。

3 有效化解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人文缺陷的有效对策

从上述内容中,已经能够直观清楚认识到我国的教育管理在现代科学技术背景下出现的人文缺陷问题,以及引发这些不足的本质原因。想要增加管理中的人文内涵,突出人文精神,就必须结合实际找到有针对性的办法强化教育管理,突出人文特征和个性化特征。

3.1 变革管理理念

教育管理的变革显然不能仅仅单纯地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简单应用,管理理念的变革才是教育管理人文内涵凸显的根本,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下必须重视思想的革新,才能达成最终的教育管理目标。正是如此,教育管理的变革与发展,必须依赖于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思想的确立,依赖于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的根本变革。由此,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针对教育管理的目标和需求,考虑人文作用的发挥,无疑是消解人文缺陷,进一步推进教育管理更好地适应培养人、发展人的目标的基本前提。

3.2 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管理者参与的现代科学技术

既然科学技术应用带来的问题往往并不是科学技术应用自身的问题,而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不足和应用的不足而导致的问题。因而,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管理更好地适应培养人、发展人的目标,就必须在管理过程中大力发展和应用有利于人的参与。从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管理工作必须引进科学化的技术,充分利用设备优势,做好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并从根本上改变单向化的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落实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

3.3 充分发挥各个管理主体的作用

针对科学技术应用价值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价值的背离,除了充分认识这种背离的实质,更根本的是必须破除管理模式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对于科学技术的掌控。因此,建立便于操作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和引导被管理者和被教育者对于管理活动的积极参与就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必须把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作为新的教育管理活动得以实施,全面提高他们的水平和能力,维护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各种权益,实现科学技术应用价值与教育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价值取向。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将其与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就变成了大势所趋。但是针对目前管理中存在的人文缺陷,必须全面落实技术应用,找到引起人文缺陷的根本原因,然后变革管理理念,发展有利于管理者参与的现代科学技术,并发挥管理主体的优势和作用,从而提高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孙荔.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的人文缺陷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24):28-30.

[2]张硕,岳旺,王蕾,等.构建现代医药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1):83-85.

篇5: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的人文缺陷与对策论文

摘要: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贯穿人文关怀,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的目标。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分别是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符合“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将浅谈如何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合人文关怀,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人文关怀;教师;学生

教育管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和素质教育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制度,采用教学管理方法带领全校教师,充分发挥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和信息等所有资源来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工作,教学管理的三大要素是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这三大要素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1]。本文将简单介绍人文关怀的内涵,并从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采用科学教学法等五个方面来探索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合人文关怀的措施。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最早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对人文关怀有进一步的发展,主张坚持“以人为本”理念[2]。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所谓的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理念主要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关心学生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帮助学生来自学习、社交、就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困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工作人员应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塑造健康的心理。

二、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合人文关怀的措施

(一)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贯穿人文关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生来自学习、社交、就业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很大,教师要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开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时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像“阳光心理建设”、“感恩演讲比赛”、“青年志愿者”等。

(二)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在执行管理工作时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坚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工作原理,主动关心学生,用高尚的师德来感化学生。

(三)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合人文关怀,塑造人文主义精神,必须为学生营造的.和谐校园文化,用优秀文化来影响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校园标语和各种文化活动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编制校园标语时,教师应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参与填写校园文化标语的活动,运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标语来激励学生,教导学生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可以在图书馆填写这样的标语:“生活不是一个梦,是由我们自己托起的一片晴空;人生是一次庄严而神圣的旅行,路上会遇到许多考题,相信你一如既往,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就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在教室里可以写创造集体精神的标语,像“热爱文明班集体,集体给予你力量与进去的方向”。另外,教师应通过帮助学生组织学生会和社团的方式来建立学生文化团体,引导学生创造特色校园文化。

(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控能力,教导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加强纪律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遵纪守法,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五)采用科学教学法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贯穿人文关怀需要推动科学教学,结合人文精神,充分发挥教学管理工作的作用[3]。教学管理工作有三大基本要素,分别是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全面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则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贯穿人文关怀,处理好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之间的关系[4]。管理工作人员应注意结合人文精神,挖掘教学管理工作的服务性、文化性、创新性和教育性,其中,服务性主要是指管理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时要坚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服务根本;发挥管理工作的文化性是要求在工作中融入人文理念和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是指管理工作人员要结合创新理念和人文精神,将教育管理工作打造成充满人文主义和创新性的组织活动;教育性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主旨,管理工作人员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精神。此外,要正确认识管理对象的内涵,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人文理念做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管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和素质教育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制度,采用教学管理方法带领全校教师,充分发挥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和信息等所有资源来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工作。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符合“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师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采用科学教学法来全面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黎亚春.语音.校本教学管理与行政教学管理的互动整合[J].教学理论与实践,(12:1)

[2]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比较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10:1)

[3]游力.论“商品――货币――资本”与“反讽――恐惧――绝望”的逻辑一致性――基于人本主义异化观的视角[J].学术论坛,(7:2)

篇6: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的人文缺陷与对策论文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非均衡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

追溯我国的高等教育史, 科学与人文始终未能均衡发展, 达到有机的融合。在古代, 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 科学技术不受重视。到了近代, 西方科学教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迅速发展, 获得重视。在19世纪末我国开始出现以自然科学为主的高等教育, 1952年开始院系调整, 长期文、理、工、农、医分校, 基本上是科类单一的学校, 造成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离。1977年恢复高考后, 在高中实行文理分科, 进一步导致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非平衡发展。由此可知,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呈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非均衡发展, 对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1. 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

对大学生来说, 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内部构成如何, 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才, 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 现今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呈现出不合理的倾向, 对他们的全面成才产生了直接的消极影响。

现在的理工科大学生不仅人文知识缺乏, 而且学习人文课程的动力十分不足。上课时, 很多学生坐到后排, 来上课只是为了点名, 而不是为了接受人文知识的熏陶。特别是扩招以来,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对于人文知识兴趣有下降趋势, 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学习人文知识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对他们找工作不能发挥直接作用, 不如扎扎实实把专业学好学精。有调查表明, 理工科大学生倾向于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 他们最想学习的知识依次是“计算机知识”、“实用技能”、“网络知识”等实用知识, 而“人文知识”仅以33.53%的选择率排在第4位, 比排在第三位的“网络知识”少14.43个百分点。[1]1998年在对418名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调查中, 有45.7%的理工科大学生不太了解法律规范, 48.3%的理工科大学生不了解周围的社会, 有97人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曲作者, 有130人不知道文天祥生活在什么朝代、史可法是何许人也。[2]由此可以看出, 目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相当薄弱, 其“重实用技术, 轻人文知识”倾向十分明显。

对文科大学生来说, 虽然学习的内容是人文社会科学, 但受目前的实用主义思想的冲击, 他们学习的“功利主义”倾向也很明显。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有21.16%以上的文科大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苦恼的问题”是“所学专业没有前途”, 只有4.3%的文科大学生表示崇拜理论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尽管他们的学习指向是社会科学, 但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并不钟情于“文”。[3]同时, 由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很少开设科学教育的课程, 而且即使开设了几门科学教育的课程, 由于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很大不同, 加上高中文理科分班形成的文科惯性思维, 对学习理工科方面的知识感觉有点难度,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很难提高。

2. 大学生人文素质下降。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发展失衡, 人文教育十分薄弱,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严重分离, 加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消极影响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的冲击, 造成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下降,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扭曲, 团队精神缺乏, 集体观念淡化; (2) 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不强, 社会公德较差, 法治意识不强; (3) 情感脆弱, 抗挫折能力较低, 缺乏良好的个人品质; (4) 人文科学知识贫乏, 语言表达能力差; (5) 文化底蕴不足, 文化品位不高, 文化熏陶不够, 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 民族精神淡化, 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文化的甄别和过滤能力较差。[4]以上方面, 表明大学生存在着人文素养的缺失, 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成才, 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做人”。确实, 弱化人文教育使得我国有些大学生缺乏起码的道德修养, 个别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 不能辨别真、假、美、丑、善、恶等。据对在深圳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调查显示, 他们在表述其经常性感受的词语中, 选择迷惘、无聊、空虚、孤独、想自杀者竟占总数的10%。[5]

由此可见, 现今大学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确实存在非均衡发展的状况, 不仅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而且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要求不吻合, 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只有采取全面的措施, 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得到切实的解决, 才能使大学生得到全面成长。

二、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发展的对策分析

科学和人文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双轮, 也是使人协调发展、展翅奋飞的双翼。完整的教育必须既包括科学教育又包括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容、功能与目的不同, 决定了二者必须融合互补才能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加强素质教育,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发展,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高等教育必须通过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来指导教育活动。在目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学教育排斥人文教育的倾向, 或者说是文理相轻。对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许多有成就的大科学家都发表了精辟的见解。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华中理工大学演讲时就指出:没有先进科学, 没有现代技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就会落后, 就会衰败, 一打就垮, 永远受制于人, 受人宰割;然而, 没有优秀民族传统, 没有民族人文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就会空虚, 就会异化, 就会自垮, 自甘受制于人, 自愿受人宰割。可见, 单纯地强调科学教育或人文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因此, 我们必须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办学观念, 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念, 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 加强人文教育, 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使两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互相补充, 在教育思想上融为一体, 互相促进。

2.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

无论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 其教育目标必然是通过教育层次、内容及方式来实现的。在大学, 教育层次、内容及方式的体现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否设计合理, 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适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 各大高校都在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这方面, 南开大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早在20世纪90年代, 南开大学就进行了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改革, 将课程体系划分为思想道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基本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能力和文化素质五大板块。教学改革突出了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教学改革取得了成效。[6]南开大学的课程建设对于我们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他们的课程体系改革, 打通了人文专业与理工专业的壁垒, 促进了科学教育人文化及人文教育科学化。

3. 改善教师知识结构, 变革思维方式, 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是一门特殊的职业, 一直被社会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因此, 教师的素质如何对学生影响非常大。长期过窄的专业教育模式, 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忽视, 加上“文革”时期教育的动乱, 造成了大学的畸形发展和一代学生素质的缺陷。现在许多大学教师也是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现在的时代, 知识更新日新月异, 科技创新不断, 因此, 每位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不能把自己局限于所任教的课程和专业领域内, 要具备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 要努力达到基础知识扎实, 专业知识精深, 交叉学科知识广博, 改变自身的那些狭隘的、分裂的思维方式, 具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思维, 从而胜任新时期对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要求。

4. 改革中小学教育培养模式, 奠定大学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基础。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中文理分科, 使得很多学生从高一甚至更早就对自己有了分科定位, 学习精力过早地出现倾斜, 而真正分科之后, 则完全抛开了与考试不相关的科目, 这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据我调查, 在文理分科的时候, 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优势和兴趣还不是很清楚, 往往是按照家长的意愿或者从众心理来选择, 这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特别是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 使得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出现了断层。在我们今天高等学校中不少教学工作是在给大学生补课, 补中小学教育不足的课。而高等教育又是专业教育, 它不可能容许教师有更多精力进行长期补课。因此, 实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要坚持从中小学抓起。要重视中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工作, 把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统一起来, 以系统的思想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 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息和科学氛围。

校园文化在较高层次上规范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按照科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精心设计和构建校园文化系统, 对大学生科学和人文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和人文素质的系列讲座。在很多大学, 最吸引学生的并不是课堂教学, 而是一些人文讲坛、科学讲座等专题性的学术讲座。二是以开展活动助推校园文化建设。如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周末文化节, 组织各种征文、演讲、心理剧、歌咏和舞蹈等比赛, 举办各种高质量的艺术展览、电影欣赏等,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陶冶。三是充分发挥典型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发现、总结、推介和树立各类先进典型, 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 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使广大学生见贤思齐,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的洗礼。四是以优美环境物化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 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 陶冶情操, 升华精神, 提高素质。

三、结语

总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 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社会进步、人类自身精神发展需要对现代教育提出的客观需求。因此, 我们要进一步挖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深刻内涵, 更好地体会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而且要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论来分析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 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更好地促进高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3]袁贵礼, 赵春英.从大学生的学习取向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 .

[2]周俊.论理工科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2000, (3) .

[4]汪青松.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G].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篇7: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的人文缺陷与对策论文

【论文摘要】在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最凸现的变化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一改枯燥乏味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而使得现代课堂教学内容更具直观性和感染性,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感官刺激,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以下优势:一是互动性:二是信息量大:三是信息处理的便捷性。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了解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教师在进行角色定位时更好地进行行为调试,清楚识别各类技术优势,能够有助于教师解决自身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至今,己经能够使得广大的师生突破时空的界限展开交流,能够使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随时随地地接受教育,这将有利于培养具有高度创造性、能适应21世纪激烈竞争的优秀人才,也有利于促进现代教育模式、教育体制的变革。事实上,在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最凸现的变化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一改枯燥乏味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而使得现代课堂教学内容更具直观性和感染性,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感官刺激,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以下优势: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互动性。随着教育技术的网络化,师生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方便。事实上,互动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既可以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又可以获得反馈意见。前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品格,进而形成创新型思维方式。后者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以及合作性学习方式中亦起到关键作用。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突破时空的限制,变得快捷高效。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利用各种沟通平台来促进自身的学习发展,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通过与教师的平等交流,尽快解决自己学习中的瓶颈:而另一方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所开发的课程软件也能够很好地体现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在利用这些软件开展学习活动时,系统会对某些答案、某些问题提供即时反馈,并允许学生尝试、犯错误,而且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下也能够接受适当的纠错指导,有利于其身心发展。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方便地存储、组织、搜索海量信息,这一优势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目前,这一技术优势已得到充分展现,大家都会认可,比起亲自去图书馆翻查资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搜寻所需的信息会明显快捷得多。话虽如此,但要切实有效地发挥这种信息搜索、组织的优势还是需要人们具备良好的资料处理能力,具备准确判断信息有效性的能力。此外,多样化的信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创造性,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源,可能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于教师而言,其本身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自身学习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这一优势之后,能够较快地应用于自身的教学工作,当然其创造性应用的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但对于学生而言,资质尚浅,不具备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很有可能迷失在信息汪洋中,看清楚这一点,教师也就能够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一些指导,面对这种新的教学问题,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对信息的灵活处理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突破传统的板书式教学,使得文字的呈现形式变得多样化,例如,多媒体技术正设法努力为学生营造出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各种电子教材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知识、示范、练习等:尽管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还没有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但是其目的还是希望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更多的感官刺激,在课堂上就能体验、扮演真正的实践角色。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就能够改善传统的学习环境,使人的多种感官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接受到同一信息源的不同信息,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灵活处理各种信息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增大了学习者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覺的信息传递比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缩短学生学习时间的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地培养、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创造性。现代教育技术的这一优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己经得到一定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全新的教学环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以及自身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优势都己经在我们当今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为教师能够有效实施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教师要想进一步利用这些技术手段的优势推动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开发,就必须努力学习、掌握这些技术,并进行创造性地应用,同时,教师还要能够重新审视新的教学关系和教学方式、方法,扮演好自己在新教学模式中的各类角色。

此外,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向教师、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而与此同时,也势必会存在着信息源混乱的隐患,教师有必要逐步实现所有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化利用。这里所指的资源包括目前己经广泛呈现的资源:包括学校介绍、信息公告、经典课件展示、师生交流和教学管理系统等。但是,在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系统中,却往往会出现信息孤岛,比如,不同的学校管理部门分别采集学生信息,却忽视了相同信息的共享,学生往往需要在不同的网页上填写同样的信息,而信息直接的隔绝导致了办事效率的降低,目前,教学系统中存在的这类问题已经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在努力设法改善。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学会现有教学系统的操作,也要根据教学实际对现有系统提出更新建议,毕竟,这些系统的开发者并不一定是一线的操作人员。

篇8:现代科学技术下教育管理的人文缺陷与对策论文

关键词:人文关怀 高校 教育管理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对各方面都做出相应制度管理。制度管理可以提升教育管理的整体效率,使高校在管理下处于有序状态。与此同时,在人文关怀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制度管理理念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战略,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相违背。因此,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对原有制度进行改进,并引入人文关怀的理念进行对人才的培养,从而达到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标。

一、“人文关怀”的概念

“人文关怀”基本含义是指以人为主体进行关心,爱护人、尊重人以及维护人民群众基本利益,它对人们个性化发展给予支持,关心人的精神世界,激发人的创造性、积极性,尊重人的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人文关怀”与人的命运、理想有着直接关系,代表着人的价值观。

在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中,“人文关怀”是指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进行关心,给予对教师和学生给予关怀,为其创造出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并采用激励手段,调动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发挥教师和学生内在潜能,促进他们个性化发展,提升他们综合素质能力。高校教育管理领域中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全新的改革与突破,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管理体系,使人们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实现他们全面发展自身综合素质。

二、人文关怀与教育管理之间进行分析

我们要通过努力把传统制度转向到人文关怀管理方法,使在教育建设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从而有效实现教育管理理念,人文关怀与教育管理之间的融合,能够有效提升教育质量[2]。下面从民主制、坚持公平公正、设立奖励机制三个方面对人文关怀与教育管理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民主制

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是对人才进行管理。大学生是作为主体性的存在,并且在管理监督中具有民主权。同时,大学生拥有民主权的表现,是高校管理教育民主化的一个体现[3]。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实现个人价值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进行民主制的管理。在管理过程实际操作中,要确保尊重学生人格,然后实行对学生的管理与组织,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精髓。此外,高校管理相关部门的行为标准,除了保证保密性外,还要进行公开化,保证其民主化的公开。

(二)坚持公平公正

在高校管理中,不能掺杂情感因素,不徇私,要以事论事,不能出现情感用事和徇私舞弊现象。公平公正是人关怀视域下现代高校管理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因此,只有保持公平公正的教育管理理念,才能够有效做好现代教育管理工作。而且,在利益的分配上,更应该注重公平公正原则,杜绝不劳而获等现象发生。

(三)设立奖励机制

现代高校管理工作者要注重人的主体地位,满足个人精神需求以及物质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在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与进步。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以及人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和发现人才,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在设计奖励机制时,也要注重公平公正原则,杜绝出现因不公平事件引起奖励机制设立失败的现象。

三、将人文关怀融入高校教育管理中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是经过严格制度的规章下才得以正常运转的,却忽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现代高校管理教育就是高校发展的方向。下面,我对如何将人文关怀融入到高效管理中做出详细的分析。

(一)实现教育形式的转变

教育管理工作个性化、人文化是实现细致化教育的核心基础[4]。教育工作者应该因材施教,积极加强与学生进行互动与沟通,了解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出适合的发展计划。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深入集体中来,与学生、教师进行交流,对他们的感受和一些想法给予重视。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育管理方式,有效把握群体发展形势与结构变化,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对学生进行人性化教育,实现细致化教学。要想将人文关怀融入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就需要从学生个体差异着手,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做到有的放矢的教育管理。

(二)提高人文素养

要想将人文关怀融入到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首先应该建立具有人文关怀氛围校园环境,其次是加强教育管理人员的建设,最后提升教育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人文关怀素养是指从精神上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并进行指引疏导。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觉悟、知识水平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所有环节都是由教师组织,教学计划和进度也是教师实行。日常教学中,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教师,所以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在做教育工作时,要以人文关怀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自身品质有着一定作用。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相处时,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力、人文素养是教育工作开展的保障,是实现人性化教育的基础管理内容。

(三)建立科学的考查系统

现代高效教育管理要求教育工作者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模式,发挥创造精神。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活动,并灵活应用教材将理论基础与实践结合,以引导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利用教学资源对课本知识进行形象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对学生进行考查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从学生基本情况出发,制定出合理的考查制度,来要求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自主性。要实现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应该建立科学的考查制度,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查。在考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要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起到督促学生学习效果;其次是在考查时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其问题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或者课堂复习讲解对学生及时解决问题;最后是将考查的结果和平时成绩结合起来,分析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同时达到学生对考查重视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工作有新的管理要求,在人文关怀理念上,要做到塑造学生、发展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目的,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目前,在社会形式影响下,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能够对创建和谐社会、适应时代发展有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有推动的作用。将人文关怀和管理制度融合在一起,必须将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教育管理作为重点,并加强对学生人文关怀,以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1]邢雪峰.在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问题经验谈[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3(3).

[2]倪志梅,唐虹.人文关怀诗域下的现代高效教育管理[J].学术探索,2012(10).

[3]黄宏伟.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发挥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3).

[4]刘顺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

篇9:人文科学的传统与现代

关键词:强制阐释 哲学诠释学 工具论 “文学场域”

“强制阐释”是张江教授针对当代西方文论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出的“支点性”概念: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前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1]。“强制阐释”涉及关于文学阐释的四个问题:第一,“强制阐释”现象的“合理化”理论根源在哪里;第二,“强制阐释”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第三,如果说“强制阐释”是文学阐释的“歧出”,那么正当的文学阐释是怎样的,评判正当的标准又是什么;第四,如何对“强制阐释”现象进行克服?这同时也关涉文学理论的现代化道路究竟应该怎样走。

1.“强制阐释”术语的分歧:“强制阐释”并非对理解本体论进行否定

自张江教授提出“强制阐释”后,文学理论界不乏有质疑与反对的声音,盖其主要论点如下:

(1)文学理论的发生问题:并不是“举世皆然”的“一切”“合法的”文学理论都必须按照先实践后理论的方式生成[2]。

(2)古代文论的现代化问题、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问题、文学对非文学理论的征用问题,此三个问题都可归于“场外征用”现象,而“场外征用并不是当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特有的现象”[3],它甚至是一种普遍现象。

(3)文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认为古为今用、西为中用、跨学科研究已成既定事实,“大门敞开了,撵是撵不走的。”[4]如此应该选择适当的“征用”理论对文学和文学理论进行发展。

概言之,这些反对意见认为一切阐释皆为“强制阐释”,于是单说西方文论的弊端在于“强制阐释”就不存在了。问题在于:持上述意见者将“强制阐释”看作阐释的一种呈现方式,而将阐释作为本体论,这是否误读了张江教授的本意?且看张教授在另一篇文章中对“强制阐述”的论述:“从哲学和认知方式的视角评判,其独断论的特征明显。特别是因为场外理论的征用,阐释者从既定理论目的出发,利用文本证明理论,强制或暴力阐释成为必然,否则,难以实现阐释的目的。”[5]这段论述表明,张教授的“强制征用”本意,绝非在于本体论。

在此简述一下反对者所持理由的哲学根源: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与生存论分析进行了发展,将理解提升为人的存在本体,从而获得哲学诠释学的理解本体论内核,并在批判浪漫主义诠释学的历史主义和方法论观点的基础上,肯定人隶属于历史,肯定理解的历史性和有限性,同时吸收了辩证法中精神现象学和历史主义的思想,克服认识论的主客二分观,借助“中介”沟通过去与现在,从而揭示人如何理解自身,而这种“中介”就意味着理解过程中同样包含有解释和应用,“理解——解释——应用”是一个过程,密不可分。由此伽达默尔完成了他的哲学诠释学的理论建构。理解本体论主要体现在诠释学经验中。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的第二部通过对历史主义的批判进而建构一种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特征,诠释学经验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其原则上,即理解的历史性上升为诠释学原则。视域融合是文本理解可能性的先验条件,文本与前见是通过对话来进行融合的,这种融合就意味着“效果历史”。在诠释学经验里,文本从产生它的前见和问题视域出发,而我们同样从本身的前见和当下的视域出发,这样,文本和我们的视域被相互联系起来,这就是视域融合。不过,严格来说只有唯一的视域,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唯一的世界、唯一的存在,这个视域唯一表现在某种原则上不结束的历史性事件之内。视域融合是发生对话的前提。

这里要着重强调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因其可以论证张江教授所说的“强制阐释”并非本体论意义上的:首先,文本就是对于产生它的时代问题的发问与回答,但在当下的对话中,发问的主体是我们,我们在自己的视域中被文本的方向所指引去进行发问,对文本的理解与自身是等同的:理解我们所提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回答。而同时,文本也被视为向解释者所提出的问题,正因为它提出问题,解释者才被关涉,而理解文本同样也意味着:理解文本的问题,并对其提问进行回答。在这种问答的结构中,确保了双方话题的一致性,从而分享其公共意义。其次,对话产生的境遇是在整个文本的意义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们与文本、问题与回答同时在场并双向运动,而这个空间和承载的文本运动也指引着提问者的发问方向,发问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所指向的。最后,进行对话的意义就在于获得真理。但真理并不是一个结果,它超出对话双方的预见之外,它只是在对话过程中展现着自身,“真理由此而表现为一个过程,即在对话中显现自身的过程。”[6]可知,在理想的对话中,并不存在“强制阐释”的情况,因为我们总是先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对之发问并倾听回答。

由此可见,张江教授并没有对阐释进行本体论的评判,而仅指出不应用理论强加于文学作品,使得文学作品成为理论验证的工具。所以不应用理解本体论来批驳“强制阐释”。

2.“强制阐释”的实质:变文学问题为哲学问题

就张江教授《强制阐释的独断论特征》来看,“强制阐释”的实质由文学问题变成了哲学问题,涉及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阐释者在进行文本解读之时,先有既定理论出发,寻找文本进行匹配。一方面,以理论为工具进行有目的的文学阐释;另一方面,以文学作品作为证明理论普遍性的工具。由此,将文学从属于哲学,既为理论的应用提供了理想场域,又为理论提供了感性的经验材料。在以理论为文学阐释的工具表象下,实质是以文学作为哲学的附庸和工具,从而消弭了文学的存在地位。

3.正当阐释:构建“文学场域”阐释

本文在此提出一种“正当阐释”的构想,这是建立在辩证基础上的、以文学自身为中心的阐释场域。无论是张江教授所倡导的“本体阐释”,一些支持者者所倡导的“尊重文本是批评伦理的基本规则”[7],还是持反对意见者所提出的现代西方文论已经“挪用”了各科学领域的成果,都是将文学与其他学科(和作品与理论)并置,放入相对峙的同级范畴内进行讨论。在此构想一种超越此对立的文学阐释模式:首先,从文学作品入手,理解作品自身所言说的内容;其次,对作品进行有意向的发问(不是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因其“理解——解释——应用”三者是一个过程,不可分割),“意向”可以来自已有文论的方向,也可来自朦胧但有方向的阅读感触,但“意向”只是一个方向,并不产生内容;最后,在此“意向”中,通过具体文本赋予其内容,也就是“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只能从文本中找出。当然,在“看”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发现不同于方向来源的内容,这也是真正存在于作品中的,那么就应该对此进行肯定,而不是以文本作为已有理论的工具。同时可以考察这些内容是否可以扩展甚至生发出新的理论,从而推动文学理论自身的发展。此只是逻辑上的先后,并不指时间先后。这样,以文学文本为出发点,通过各可能存在的“意向”为阐释方向,最后回归至作品中,完成作品自身的阐释,形成一个“文学场域”。概言之,西方文论(或其他学科理论)只是提供了一个“看”的方向,而这个方向的可能性是由文本提供的,最后看到的内容也是关于文本的,是彻底的发生在文学场域中的内部运动。这样,将阐释放置在一个二级维度之上,即超越了文学与其他学科理论(和作品与理论)的简单对立,进行一种文学内部的辩证运动。

4.“强制阐释”的克服:文学理论的现代化进程与方法

最后,本文将略谈一下文学理论的现代化进程与方法。理论以“世界”为对象,这个“世界”包括由作品连接着的世界、作家、读者四元间的关系,本质上仍是将文学作为哲学探究世界的特殊对象之一。而文学理论应是以文学作品内部为探究对象,兼涉与文学作品内部对象相关的领域。二者的研究领域有所交集,但这不意味可以将理论“征用”于文学上,也不意味着文学排斥其他领域各理论成果。文学理论是要进行发展、进行创新的,有新的文学作品创作出来,也要有新的解读视角与方法,而传统的、历史的文学作品也由于新的解读生成新的意义。在此,本文提出一种兼收并蓄与为我所用的观点,以一种辩证的、超越文学与其他各学科(和作品与理论)简单对立的、而始终以文学为出发和目的的态度来看待文学理论的现代化进程,即以“文学场域”的方法进行文学理论的驱动和创新。当下各学科的理论成果都是现代人视野中的一部分,也是这个时代发展的独特性和历史性,要切断与各领域的关系进行封闭的文学理论的创新,是不可能的。但也要避免以文学作为工具进而对文学进行“消除”的危险。从文学作品自身出发,以各已有理论作为可能性方向(此方向的可能性也是由文本给予的),从而找寻出文本自身具有的独特内涵。理论只是提供一种“看”的视角,而作品的内涵可能不同于或是超于理论,同时也不排除其他视角的解读可能。最终要回归文本,肯定文本,从而完成对文本的阐释,并且通过这样的阐释过程,文本可能对理论进行发展与补充。真正的从文本中来,最终得到对于文本的阐释。

参考文献

[1]张江:《关于“强制阐释”的概念解说——致朱立元、王宁、周宪先生》,《文艺研究》2015年第1期。

[2]魏建亮:《关于“强制阐释”的七个疑惑》,《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

[3]赵炎秋:《场外征用的必要性与有效度》,《文艺争鸣》2015年第4期。

[4]昌切:《“强制阐释”与当代西方文论的要害》,《文艺争鸣》2015年第4期。

[5]张江:《强制阐释的独断论特征》,《文艺研究》2016年第8期。

[6]潘德荣.西方诠释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29。

[7]张江等:《关于“强制阐释论”的对话》,《南方文坛》2016年第1期。

上一篇:文言文文化知识下一篇:超经典的非主流搞笑语录